语文学习园地一
(一)、学习书写生字“八”
1.课件出示“八”字,说一说“八”字部首、结构。
2.引导生说出“八”的读音。
3.我们用先学本义识字法来学习“八”这个字。
4.试着说一说“八”本义是什么?
5.师小结:将物分开,是分的初文。
6.指导书写“八”字。
①指导、示范书写生字。②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二)用相似的方法学习书写生字:十。
shí 甲 菫金烷【字形】甲骨文、金文像一根竖置的棍棒之形。【本义】一根竖置的棍棒。
(三)、1.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进行组词、口头造句。
2.课件出示词语。
二、学习我会认的生字。
出示认读生字“六、七、九”等5个生字。
1.指名认读,纠正字音。
2.多种形式朗读识记字形
3.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巩固练习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2一、探究学法
1、前面我们已经共同学习了几个语文园地,同学们一定有了自己的经验,今天我们请大家自己来想想《语文园地五》可以怎样来学。
学生建议:
(1)先做自己喜欢的题目。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3)可以读一读再演一演。
(4)请小组长抽查。
(5)先自己学,再小组讨论。
2、小组讨论,你们小组最喜欢哪一题,说说你们打算怎么来学。
(1)小组讨论。
(2)提出建议。
(3)老师建议。
①每个小组可以选自己喜欢的题目先做。
②在讨论一道题目之前每个小组成员要自己先思考,遇到困难的时候提出来。
③每个同学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
④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学习,如:写一写、读一读、背一背、演一演等。
二、自主学习
分小组讨论。
小组长组织学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重点指导
1、读读说说。
(1)小组汇报,你们是怎样学习这一题的。
(2)读一读你填的句子。
(3)老师指导。
①理解题目意思
②读句子,读出问句的语气。
③通过仔细听来判断他说得对不对。
④判断:这样填对不对。
2、我会认。
(1)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学的。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习情况。
(3)拓展:
①你知道有这些偏旁的字还有哪些?
②你还知道哪些偏旁?你能说出有这些偏旁的字吗?
3、我会读。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儿歌。
(2)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学的。
(3)看图(蓝天、白天、草地、河流),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4)配乐朗读,在读的过程中有所感悟。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一,一下语文园地五,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3教学目标:
1、启发学生采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复习生字.2、通过词语搭配练习,学习准确运用词语,积累词语.3、了解重叠词在表达上的不同;通过谜语学会读注音的生字.教学重难点:
巩固学过的字,进行词句、说话训练.教学准备:
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要来看看哪位小朋友最会动脑筋!好不好?
二、我会说
1、出示题目.小朋友你们记得这些偏旁吗?
2、请告诉老师这些是什么偏旁?
3、你们认识带这些偏旁的字吗?有哪些?
4、小组准备说.5、全班汇报.三、我会连
1、指名认读词语.2、指名连词.3、全班齐读.四、读读说说
1、指名说
2、全班一起说
3、照样子完成练习
4、你还认识哪些这样的词语?
五、我会猜
1、小声自读谜语.2、同桌互猜.3、指名回答.4、说说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5、选小老师领读谜语.6、你们还认识哪些谜语?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4教学目标:
1.书写规范汉字,认识两种新笔顺规则。
2.能有节奏地朗诵古诗,了解古诗所表达的大意,激发对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习两种新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
2.能正确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书写提示
一、认识汉字“小、水、月、问”。
1.师出示第八单元会写字卡片,抽读汉字,重点抽查“小、水、月、问。”
2.课件演示“小、水、月、问”四个汉字笔顺。
3.说说上面四个汉字共有几画。
二、学习“小、水、月、问”的笔顺规则。
1.观察课件中“小、水”两个汉字的书写笔顺,先中间后两边。
2.按此规则,学生在书中田字格练习书写“小、水”。
3.同法指导学生“月、问”。强调笔顺规则:先外后内。X|k |B| 1.c|O |m
日积月累
一、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古诗,你们想听吗?
二、学习。
1.多媒体课件播放《风》,引导学生欣赏。
2.老师范读。
3.请学生认真观察图,互相说说图中画的是哪句诗的景物?
4.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诗读顺、读熟。
5.学生尝试说说诗的大致意思。
6.教师抽查。
7.教师学生评议,纠正个别读错的字音。
8.教师引导学生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将你今天的收获讲给你喜欢的人听。
2.课外阅读。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春节童谣》。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夯实语言的基础,将学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系统化,强调“学以致用”,而更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时,我让学生进行小组间互相交流,展示识字成果,交流识字体会,体验识字的乐趣。这样,就能引导孩子们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汉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主动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5教学目标:
1、能正确数出学过的字的笔画数,并按笔画数填写。
2、复习巩固学过的字。逐渐养成正确使用量词的语言习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儿歌,知道看太阳,辨别方向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使用量词。
教具准备:
挂图、纸做大转盘,词语卡片、字卡、学生准备彩色笔。
教学准备: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一、我会填。
1、出示子、头、长、出、飞、火,并把花瓶、红花贴在黑板上。
(1)集体认读。指学生说说:题目要我们干什么?
(2)齐读:我会读。
2、学生填写后,交流填写方法。
二、看看读读。
1、出示插图。
2、观察图画,说说图意或编一个小故事。(学生自由发言)
3、读词。(根据学生发言,随机出现文字:白云、木船、小河、小狗、鸭子、野花)
(1)齐读。
(2)自读:一只小狗、一条小河、一朵白云、两只鸭子、一条木船、几朵野花。
(3)对口令。
4、小组讨论:把图中的事物连起来说一说,比比哪组说得好。
(1)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说一说。
一()画 一()水 几()小鸡
一()阳光 一()手 几()房子
几()鱼 几()星星
四、扩展练习。
出示读读背背中的插图或看文中的插图,用上数量词表示图中的事物。
第二课时
一、读读画画。
1、按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指学生认读.2、观察图,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3、按要求涂上颜色,并分类认读。
4、游戏:给每个字编号,如图,共14个号,号码位置固定,转盘上的`字随转盘转动,停止后,用编号所指的字组词,说句子或背儿歌、古诗。
5、练习:找一找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1)四人小组合作找一找。
(2)汇报、交流。
二、读读背背:东西南北。
1、自读,指学生读,评议。
2、同桌互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指导学生认清方向。
(1)早晨太阳从什么地方升起?
(2)说说图中小女孩面向什么地方去上学,推断出其余三个方向。
4、朗读、背诵。(配上动作)
三、扩展活动。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教学实录
教学思考:
下午的时候,面向太阳,方向该怎么说呢?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6(一)揭示话题
看图说说:小兔把大南瓜从什么地方运到什么地方?第一幅图小兔在做什么?第三幅图呢?
(二)思考问题
让每个同学独立思考:“小兔会用什么办法运南瓜?”然后,把想出的办法与同桌的同学交流。
(三)全班交流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想到的办法,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肯定其思考的角度,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多角度地想出办法。如,学生说出小兔看到路边熊猫骑车经过,上前去请他帮忙运一运;小兔见南瓜太大,就请来自己的好朋友──一群猴子帮着抬回家。教师可点出这是用请别人帮忙的办法来运的。这实际上是在点拨学生可以再从不请人帮忙的方面去想,或继续补充请人帮忙的办法。如果学生说小兔找来绳子拴住南瓜拉,找来木棒撬着移,教师可点出小兔在自己克服困难,不过挺费力气的,这实际在启发学生想想有没有更巧妙的办法。一些办法可能开始没想到,在交流之中互相启发后会想出。如,把南瓜侧着立起来像车轮似的推着滚回家;向朋友借来小车,把南瓜移到车上拉回家。如果有的学生开始就说出了把南瓜滚回家,教师也应启发学生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绝不可局限于一种,否则达不到启发想象的目的。在交流中始终要重视语言表达,指导学生把话说清楚。
(四)讨论评议
讨论:哪种运南瓜的办法好?为什么?
什么是好办法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判定。如果有人顺路带回,请人帮助这个办法好;如果路平好走,自己推着滚回家这个办法好;如果路上有障碍,说不定用小车推也好。在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主张,只要能说清楚理由都应予以肯定,以培养学生喜欢讨论、多角度地思考问题的习惯。
(五)课后延伸
在小兔运南瓜的办法中选一种,画一幅画。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7教学目标
1.通过趣味游戏等形式复习23个声母。(重点)
2.读音节,区分形近、音近的声母;读音节,学习认识事物,巩固拼读方法。(重点)
3.结合实际生活认识生字,激发识字兴趣。(难点)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继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1.声母卡片;实物图片及相应的音节卡片。(教师)
2.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教师)
3.若干小棒、短线绳。(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教师导言:同学们,谁知道今天是星期几?
2.多媒体课件出示班级课程表。仔细观察课程表,引导学生说说今天有什么课?
3.小组内说一说其他几天有什么课,如果遇到大家都不认识的字可以向老师请教。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wén shù xué yīn yuè
文 数 学 音 乐
(1)自己练习拼读。
(2)指学生领读。
(3)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创设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容易吸引孩子的注意,激发儿童识字的浓厚兴趣,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用拼音
1.按照声母顺序连一连。
过渡:同学们,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23个声母朋友,今天我把它们都请出来了。
(1)多媒体课件按顺序出示23个声母。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同桌合作读。
b p m f d t n l ɡ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2)教师引导男、女生分别竞赛读儿歌:
b、p、m、f真淘气,去找d、t、n、l做游戏;ɡ、k、h和j、q、x,吵着闹着也要去;z、c、s,听见了,背上椅子追上去;r在后面大声喊:“zh、ch、sh,慢点走,翘舌音还有我小r,我们叫上y和w,声母成员都到齐。”
(3)教师指学生认读字母,个别纠正读音。
(4)学生动笔按照声母顺序连一连。指学生展示自己连出的图案。
2.还能摆什么?快来试试看。
过渡:你们真了不起!记住了这么多声母。(教师竖起大拇指)看看老师的手像哪个声母?指名回答。
(1)学生小组内用自己的身体或身边的物体,以及准备的线绳、小棒摆一摆。
(2)游戏“我摆你猜”。指学生到台前摆字母形,其他同学举手猜声母。遇到学生摆出一些易混淆字母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辨别。如,当台上学生摆出q时,教师马上引导:p怎样摆呢?
3.比一比,读一读。
过渡:这些声母中有几对好兄弟长得特别像,害得我们常常分不清。瞧,它们来了。
(1)出示字母卡片b和d。谁能轻松认出它们?把你的好方法告诉我们。指学生说出自己区分两个声母的办法。
(2)多媒体课件出示拔河、打靶图片及对应的音节:bá hé dǎ bǎ
自己练读。指名领读。
(3)运用相同的方法区分p和q、f和t,拼读相应的音节。
4.读一读,做动作。
过渡:看得出,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得真不错。下面我们就来放松一下,做个游戏。
(1)多媒体课件出示六个词语的音节:hē chá、dú shū、chī xī ɡuā、tuō dì、lǐ fà、cā zhuō zi。
学生在小组内练习拼读词语。
(2)指两名学生做游戏,一人拼读音节,另一人做动作。
(3)教师指屏幕中的音节,一组拼读,其他组做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巩固认识23个声母。利用身体或物品摆声母,引导学生发现,声母其实在生活中、学习中到处都能体现。设计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区分易错声母,练习拼读。
三、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这节课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设计意图:充分肯定学生的课堂表现,肯定孩子的探索发现精神,让他们有兴趣进行下一节课的学习。
第二课时
一、课前热身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声母比赛。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引出新课。
二、用拼音
把同类的事物涂上相同的颜色。
过渡:同学们,有几位拼音宝宝出来玩儿,结果它们跑得太远,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们能帮助它们找到自己的家吗?
1.多媒体课件出示两座小房子图片和八个词语音节:è yú bō luó luò tuo lǘ yā lí wū yā jú zi mǎ yǐ
2.自己练习拼读。指学生拼读。
3.指名分类。教师演示课件将八个词语音节分别送到两座房子里。
设计意图:设计“送拼音宝宝回家”这样的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练习拼读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三、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连一连。
过渡:最近我们还认识了许多生字,看,它们跑来了。
(1)多媒体课件出示:他、打、马、画。指学生认读,并拼出每个字的音节。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这几个字的韵母都是ɑ。多媒体课件演示这几个字与ɑ相连。
(3)翻开书,小组内认读“七、地、你、棋”“目、不、足、五”两组字,并连线。
(4)各小组汇报自学情况。
(5)引导学生自己选一个字组词。
2.读一读,在图里找一找。
过渡:同学们说得这么热闹,把它们也引来了。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小鱼 小鸡 虫子 一座山 四朵云 七朵花 九只鸟
(1)谁能叫出它们的名字?
小组内认读。指名领读。
(2)在图中找一找。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38页的图片。指学生说一说图上有什么。到图中找一找小鱼、小鸡等事物。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课件,将词语放到相应图片的位置。
(3)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小鱼 两()小鸡 一()虫子
引导学生填写量词,丰富积累。
(4)谁能用上这些词语,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指学生看图说话。其他学生评价,教师及时引导。
设计意图:继续复习声母及拼读,引导学生复习前面认识的生字、词语。教学生结合图片,用上给出的词语说一两句话,积累语言,练习说句子。
四、和大人一起读
1.教师布置学生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剪窗花》。
2.提出读儿歌要求:可以自己读前半句,爸爸妈妈读后半句。
3.听爸爸妈妈讲窗花的故事,了解什么是窗花。
设计意图:亲子共读,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一起学习,不仅扩展了知识,还增添了孩子与家长的感情交流。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老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主动地融入到学生的游戏中去,创造出愉悦、民主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大胆地进行交流,提高课堂效率。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改的显著特征,学生始终在自学、小组合作学中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起引导的作用,在关键之处引领、纠正、巩固。充分运用生活中身边的事物,如绳子、小棒、肢体等摆出声母,帮助学生复习拼音,巩固拼读。在每一环节的教学设计中,都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课堂焕发出应有的活力。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8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八有五项练习,分别是“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内容。这些内容着眼于学生识字能力,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良好书写习惯、阅读习惯,学会收集词语,享受语文带来的乐趣!
学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田字格贴片。(教师)
2.生字卡片,制作贺卡材料和工具。(学生)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
教学目标:
1.认识新字,巩固识字写字。
2.积累词语,向父母表达新年的祝福。
教学重点:
1.巩固识字、写字,积累词语。
2.学会写祝福的话语。
学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片。(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教学过程:
识字加油站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爱我吗?我是一位老师。我是学校的一位老师。
二、讲授新课。
1.师出示生词卡片:学校、老师。
2.谁会大声地读给全班同学听。
3.指名读,开火车读,抽读。
4.同学们,你们爱妈妈吗?妈妈是干什么的?
5.指名说,师贴卡片:医生。
6.生认读新词:医生,学生找到相应生字卡片:医生。
7.妈妈在哪个地方当医生?
8.师板书:医院,生找到相应生字卡:医院。
(练读以上生字,形式多样,人人过关为主)
9.同法学习生字词:工厂、工人、军队、军人。
三、指导书写生字“工”“厂”。
1.师范写,并指名说说书写规则。
2.生练写生字,先描后练,并积极展示。
四、师总结并拓展。
我们今天又学会了这么多新词,学会写2个生字,我们高兴吗?
字词句运用
一、谈话导入。
1.师出示课件:生字宝宝开花了,你们想看吗?
2.总结:生字宝宝真有趣,一个字可以组两个词。
3.谁会读:皮(果皮)(树皮)。
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读词,学会组两个词。
1.出示卡片“法”,分小组讨论组词。
2.比赛组词,看哪组又快又好,优胜者得一面红旗。
3.同法学其他生词:旁边、两边、许多、也许、到处、四处、学生、生气。
4.全班开展读词比赛。
三、拓展。
师出示其它生字,考察学生组词能力,组的词越多越好。
四、做一做。
1.出示课件,欣赏贺卡。
(1)导入:新年快到了,我们都会做贺卡送祝福,你打算做一张什么样的贺卡呢?我们先一起欣赏一下,仔细观察这些贺卡是怎样制作的?
(2)出示课件,请学生欣赏各种形式的贺卡。
师:你觉得这些贺卡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制作的?
2.计划制作贺卡。
新年快到了,你想向谁赠送贺卡表示祝贺呢?你准备制作一张什么样的贺卡?你想对赠送的人说句什么祝福的话?(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对学生的祝福语句加以指导)
3.学生自制贺卡,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贺卡。
(1)介绍材料,并提出制作时产生的垃圾放在收集盘中,保持卫生。
(2)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装饰。
(3)在贺卡上写祝福的话。
4.做好的贺卡放在展示台上,交流贺卡的制作。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中,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把问题直接交给学生,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有时教师的提示和诱导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组织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贺卡制作,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点拨,让他们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刺激其思维的活跃性,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9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反义词,学会写“女”和“开”字,学习新笔画“<”。
2.了解四季,说一说自己心中的四季,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分小组展示识字成果,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4.积累谚语,朗读故事,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反义词,学会写字。
教学难点: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一)教师领读一遍书上的音节,学生跟读。
(二)指导书写“女”字和“开”字。
1.教师一边板书一边讲解:第一笔撇点的撇不要弯,点与撇大约呈九十度;第二笔撇比第一笔再往上倾斜一点,与点交叉之后的部分稍短一些。撇结束与第一笔撇点结束处连线向下倾斜。第三笔横微向上倾斜。
2.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和生活中的例子分别展示“男--女” “南--北”
“上--下”等反义词,并分析它们的区别。
3.两人为一组,一人说一个字,另一个人马上说出它的反义词。
二、字词句运用
在语境中运用
(一)学生齐读书上的词语,教师指名读。
(二)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四季的特征物,并让学生说出它们是哪个季节的。
(三)让学生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题说几句话,指名让学生回答。
三、作业安排
根据所给字写出它的反义词,不会的可以问问家长、老师。
上--下 大--小 长--短 左--右
前--后 无--有 黑--白 内--外
第二课时
一、展示台
(一)教师把卡片发给学生,学生把自己的名字、年级,以及其他任何能想到的字写在卡片上,并注音。
(二)四人一组交换卡片,互相说说哪些字不认识、哪些字认识。
(三)教师指名让学生随机说出一张卡片上的字。
二、日积月累
(一)学生先自行拼读谚语,然后教师领读。
(二)学生猜猜这些谚语的含义,并小组讨论。
(三)教师解释这些谚语的正确意思。
三、和大人一起读
(一)学生根据课文标注的拼音,轻声读,标出自己认识的字词以及不理解的句子。
(二)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朗读,指名朗读。
(三)小组讨论: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
(四)拓展实践,续编故事。
1.讨论:小松鼠后来有没有找到花生?它是怎样找到的?小松鼠找到花生后会怎样呢?
2.小组内讲故事。指名让学生上台讲给大家听。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10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区别声母、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初步认识反义词,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3、复习巩固认识的字,渗透分类排列的思维训练。
4、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5、建立句的概念,会用“谁做什么”说完整话。
6、激发在生活中独立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7、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自觉诵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反义词和读句说句。
教具准备
挂图、制作带姓氏的花、拼音卡片、反义词生字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区别声母、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初步认识反义词,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3、复习巩固认识的字,渗透分类排列的思维训练。
4、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认识反义词读句说句。
三、教学难点:读句说句。
四、教学过程:
(一)、我会写
1、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你们的老朋友声母和韵母,还记得吗?
(2)依次出示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3)引导学生评价并随时纠正读音。
2、找一找。
(1)教师贴画,两座房子,分别写着声母和与韵母。
声母 韵母
(2)游戏
送声母、韵母回家。(学生一个个为他们找到家)
(3)贴完后,指读,评价。
3、写一写。
(1)学习小组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读一读声母和韵母。
(2)各组同学合作给拼音分类。
(3)按要求把声母、韵母抄在四线格里。
(4)同桌互相检查。
(5)师生共同评价。
(二)、我会连
1、游戏。
(1)做“反话游戏”,同学听到老师的话,就用手做出相反的动作。
(2)老师说,同学做。
(3)哪位小朋友还能说出生活中相反的事物来。(如:黑与白,粗与细,高与矮,胖与瘦。自由发言。)
2、学生对字游戏。
3、学生把成对子的词卡贴在黑板上,当小老师带读。
4、动手用尺连线。
(三)、我会读
1、游戏“识字接龙”。
每个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生字卡,同桌为一组,一个同学摆出识字卡,另一个同学迅速读出字音。
2、还可以自由组合,合作玩游戏。
3、把自己认为是一类的摆在一起。(学生自由讨论,动手摆一摆。)
4、请学生上台操作,当小老师指读。
5、全班齐读。
(四)、我会连
1、出示题目。
(1)学生先自己试读,不会读的字可互相交流,或向老师请教。
(2)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
(3)指名小老师带读,全班跟读。
(4)学生自由选择词语说话。
2、试着连一连。
(1)学生在书上做练习。
(2)学习组长检查。
(3)教师巡视辅导。
(五)、扩展活动
回家把家中自己喜欢的东西画下来,再用学过的字或拼音把名称写下来。
五、作业布置:回家把家中自己喜欢的东西画下来,再用学过的字或拼音把名称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黑与白,粗与细,高与矮,胖与瘦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建立句的概念,会用“谁做什么”说完整话。
2、激发在生活中独立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自觉诵读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认识反义词读句说句。
三、教学难点:读句说句。
四、教学过程:
(一)、读读说说
1、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在家里,爸爸妈妈和你经常做的事有哪些?
(2)学生自由发言。
(3)出示书上的句子,学生读一读。
小组互相读。
2、看图说句子。
(1)出示三副孩子活动的图画。
(2)同学们看看,图上画的是谁?在做什么?
()踢()。
()洗()。
()读()。
(3)同桌讨论后,指名说。
(二)、我会认
1、出示“姓氏花”。
进行有趣的识字练习,请大家把自己认识的姓说给同学听,看谁得多。
2、学生交流。
(1)教师巡视。
(2)学生小组讨论,不断扩展识字面。
3、做练习。
(1)明确要求:看到认识的姓就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涂好后,读给大家听一听。
(3)如果同桌又教给你新的姓就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4激励:看看谁的花开得最美。
(1)请同学上台交流识字方法。
(2)出示课本外的姓氏,请学生读一读,涂一涂。
(三)、读读背背
1、示图,你看见了鹅,想说些什么?
(1)指名发言。
(2)这只漂亮的大白鹅被一位小诗人看见了,他像你们一样,高兴地赞美这只大白鹅。
2、出示古诗。
(1)教师范读。
(2)谁来和老师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3)学生试读。
(4)组织学生评价。
你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体会“鹅”快活、可爱的样子,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3、教师带读,学生自由读,比赛背。
(四)、练习
1、我能看拼音写笔画,写汉字。
heng shu pie na dian
()()()()()
2、把意思相反的字连起来。
上 左 出 大
右 下 小 人
3、加一笔,成新字。
大———()木———()二———()
五、作业布置:把自己认识的姓说给爸爸妈妈听,看谁得多。
六、板书设计:heng shu pie na dian
()()()()()
七、课后反思: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相关文章:
1.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的优秀教案设计
2.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3.小学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
4.一年级语文上册园地一课件
5.一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课件
6.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教案
7.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六》教案
8.二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五》的教案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1.关注学生,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才能大胆表现自己, 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学生享受语文, 首先要让他们享受课堂, 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 是学生们学习的伙伴。我们要放手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以情感人, 为学生喝彩。语文教学离不开情感, 爱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 并常常为每个学生喝彩。每个学生都期待着自己是个成功者, 都期待着收获肯定和赞誉, 作为教师更应珍惜学生心灵深处的渴望, 积极创造机会, 不断让学生获得我能的体验。
二、让学生享受识字的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要充分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教师除了帮助学生掌握教科书上的字外, 还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学习资源,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和习惯, 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
1.激发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兴趣。中华汉字形象优美, 极富魅力。在教学时, 我常以这些优美的文字, 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汉字的情感, 产生驾驭文字的乐趣。
2.给学生提供在生活中识字的舞台。低年级学生在入校两周后大都互叫姓名, 并能在作业本上认出名字, 这说明学生已经在课外识字了。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利用收发作业、点名册点名等机会识字;在课外阅读时, 也可以通过请教别人、查字典等办法识记不认识的字。只要教师善于发现, 日常生活中识字资源无处不在。
三、让学生享受阅读的情趣
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此导致学生读书、思考、质疑的机会减少, 学生大多数处于被动状态。针对这种现象, 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灵活运用多种方式,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1) 以演助读。低年级学生因情感不足, 知识储备有限, 往往难以入情, 教师要善于采用各种有效的办法, 把课文中表达的意境再现出来, 使学生得到感染。
(2) 以画促思。形象思维是儿童的主要思维形式, 孩子们很喜欢通过绘画表达对世界的认识, 将语言还原成画面。它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3) 以唱体情。把唱歌带进课堂, 可以化抽象为形象, 把学生带入到课文中的情境中, 激发内心情感,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重视“美读”指导, 品味语言。“美读”是教育家叶圣陶倡导的一种读书方法, 他说:“所谓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设身处地, 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委婉处还它个委婉。”
(1) 研读, 领悟美。每教一课前, 反复研读教材, 设身处地领悟其内容美、语言美, 我坚信, 只有先让文章打动自己, 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让其打动学生。
(2) 范读, 音韵美。在钻研领悟教材的基础上, 选择恰当的时机, 或全篇或片断地进行范读, 课文中要表达的内容, 就会像溪水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 打动学生的情感。
(3) 导读, 品味美。以《家乡的小石桥》为例, 对文中“村前有一条小河, 河上有一座小桥, 弯弯的腰, 宽宽的背, 可好看了”一段进行教学时, 引导学生轻轻地读, 再闭上眼睛想一想小石桥的样子,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学生情不自禁地读出了小桥的美。
四、让学生享受写作的快乐
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生要进行相应的写作练习, 在教学中, 我提倡“自主”写作的理念。所谓“自主写作”, 就是让学生与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用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 然后将观察感受所得变成语言文字。
1.说说写写表达课。在作文课中, 先让学生说说如何审题、选材、立意和行文, 这样先说后写, 有助于打开思路和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过渡。
2.生活见闻交流课。教师要因势利导, 启发学生对人物点评, 诸如亲朋好友的特点, 上学路上的见闻, 校园学习的情况, 家庭生活的趣事等, 都可以作为交流内容。
3.读书体会汇报课。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 注重语言的积累。古今中外的书籍都鼓励学生去读, 然后大家一起交流, 集中汇报, 做到在阅读中丰富自己, 在交流中获得启发。
4.读读听听修改课。首先让学生赏中悟改。教师可选择学生的佳作, 让同学们边读边听, 尽情欣赏。其次, 让学生看中学改。教师可选择典型的作文, 用投影显示, 让学生边看边修改。其三, 让学生互批互改, 取长补短。
关键词:儿歌 故事 多媒体 提问 兴趣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过于重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结果,原本生动活泼的语文课被生硬地分解成字、词、句、段的分析课。这样的课堂枯燥无味,缺乏生机与活力。这对于生性活泼好动的小学生来说,语文学习就是一件艰苦而劳累的任务,学生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整体教学效益低下,这是传统教学中不争的事实。学习并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陶冶情操、提升情感的重要过程,尤其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应该是一种愉悦而积极的情感体验与身心享受。现代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情感的多向交流与互动,提倡快乐教学、趣味教学,这在课堂教学改革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构建富有活力而开放的课堂教学,彰显语文的生命活力,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学习,使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呢?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此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妙用儿歌,激起学生学的激情
爱跳爱唱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教学中只有顺应学生的天性,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种,使学生对面前所呈现的内容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与认可。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一课时,我教学生唱儿歌:“有只鸟儿穿黑袍,它一张口呱呱叫。样子丑陋脑聪明,石头入瓶水喝到。”然后让学生来猜测这首儿歌中所要讲述的故事。学生通过预习课文,自然可以得出是乌鸦喝水。这样教师在愉悦的氛围中激起了学生对课文强烈的学习欲望,此时再进行新知的讲授,比起那种枯燥单一、开门见山式的教学方式更加富有吸引力与教学魅力,更能激起小学生内心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此外,我还发动学生一起来创编儿歌。比如低年级的识字课,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掌握那些形近字、多音字,我发动学生将这些易混淆的生字串联起来,编成儿歌。这样的学习更具个性特色,更符合小学生自身的特点,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与欢迎,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巧用故事,激起学生学的动力
小学生年龄小,在他们眼中教材无非就是文字加图片,是静止的,没有生命力。将故事引入语文教学,通过鲜明的人物、可爱的动物、动人的情节、逼真的画面来增强教学的动态感,从而让枯燥静止的文字活起来、动起来,为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更加符合小学生喜新好动、爱听故事的天性,更能激起小学生学的动力。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时,我将课文浓缩成几幅简笔画,然后用幽默的口吻、抑扬的语调来向学生讲述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这样更能增强教学的形象性与趣味性,大大缓解了学生的紧张心理,带给学生以愉悦的体验与积极的情感,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以饱满的学习热情与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在学完后为了强化学生的理解,激起学生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参与到小蝌蚪找妈妈舞台剧的创编与表演。这样的环节更具延伸性、拓展性与趣味性,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学生充分地将所学与生活结合起来,进行大胆地想象与拓展。学生的表现令我吃惊,这既是一次成功的学习认知活动,同时又是一场盛大的学生才艺展现的机会。
三、选用多媒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多媒体是一种现代教学手段,集图文声像于一体,以图片、图像、音频、视频等全新的形式来传输教学信息,使得教学信息的内容与形式更为多样化。全新的内容与形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专注于多媒体所呈现的知识。置身于多媒体所营造的优美情境中,可以带给学生身心愉悦之感,化解学习活动的枯燥性与无味性,更能让学生透过文字,透过文本,真正地走进作者的世界,走进文本所描绘的优美意境与情境中,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与升华。这样的教学于学生而言是一次愉悦的情感之旅,一次精神的洗涤,一次心灵的启迪。如在学习《桂林山水》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综合功能与动态效果,用图片、动画、视频与音乐等将学生带入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中,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学生所见到的是优美的风光,听到的是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到的是大自然的气息,带来的是身心的愉悦与放松,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学习积极性更高。这样所取得的效果是传统教学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张嘴所无法取得的。
四、引导学生提问,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效的学习活动不是单一地解决问题,更是一个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解决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提问,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允许学生提问,更要为学生的自主提问提供机会,加强引导,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与思维活动,让学生提出更多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在学习《鸟的天堂》这一课时,通过阅读,学生都已经知道鸟的天堂是指一棵大榕树,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阅读这两个句子:“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很快,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学生通过阅读自然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成片生长的树木才能称之为树林,鸟的天堂是一棵大榕树,为什么要称这一棵树为树林呢?这样是非常矛盾的,可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总之,学习本身就应该是快乐而愉悦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以及语文学科特征,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语文学科学习规律,为学生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让语文学习成为一种享受,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庄伟民.让语文学习成为一种享受.新课程学习,2009(10).
[2]黄冬梅.谈如何让语文学习成为一种生命的享受.基础教育研究,2011(22).
[3]陈灵爱.让语文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吉林教育,2011(25).
(我的发现)这项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两种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学习自主识字,并认识七个生字。
(日积月累)这项活动主要目的是积累语言、练习读、写基本功、巩固识字。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两种识字方法,认识“评、访、挤”等七个生字。
2、正确地读词语,初步理解,感受春天的美景。
3、正确地读写句子。
4、熟练地读背短文,简单地了解短文意思。
[课前准备]复习第一单元生字、课文。预习语文园地一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你发现了什么?
2、指名读,说说上面三行有何规律,下面两行有何规律?
3、分男女生读
4、巩固生字,并口头组词,选择词说句。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a、齐读词语
b、出示“春天公园图”,用上词语说一段话。(师范说,指优等生说)
2、我会写
a、先自己读一读拼音,想想是什么句子。
b、指名读句子。
c、写句子,注意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d、同桌评比,谁写的句子又对又美。
3、读读背背
a、自由读,不认识的字请同桌帮忙。
b、四人小组赛读,谁读得准确又流利。
c、指名读,说说短文写的是什么?
d、齐读,注意不要唱读。
e、小组赛背
三、课外延伸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学生准备)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读小诗的过程中,准确识记“六、七、八、九、十”,正确书写“
八、十”。(重点)2.在区别比较三组形近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找准字形特点,提高识字、用字的准确性。(难点)3.正确、美观地书写“二、三、十、禾”四个字,掌握汉字笔顺“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重点)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古诗,借助图画大致了解古诗描述的内容,背诵古诗。(难点)5.和大人一起朗读儿歌,明白儿歌主要描述的是什么故事,并受到一个人在家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的安全教育。6.感受中国语言的趣味和魅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识字的兴趣。课前准备
1.带有插图的课件。(教师)2.“六、七、八、九、十”字卡。(学生)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引言:(课件出示语文王国图片)语文王国趣味多!今天我们就一起到语文王国去做客。
设计意图:从情境入手,上课伊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带着积极快乐的情感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
二、情境活动,趣味识字
1.引言:孩子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语文王国的城门外,看,漫天雪花也挡不住那里的居民迎接我们的热情,听,那个孩子在吟诵什么呢?(动画演示:漫天雪花中一个孩子在吟诗“一片两片三四片……”)2.教师放大动画音量,引导学生和动画里的孩子一同诵读小诗。
3.教师利用课件出示这首小诗,指名领读,小组练读,齐声诵读。
4.小组交流:你从这首小诗中读懂了什么? 5.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我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雪花。“一片两片……”是说雪花很多很多;雪花遇到水就化了,所以是“飞入水中都不见”。
(2)我发现这首小诗中有很多数字,“
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6.教师利用课件圈出10个数字,交流识字:
(1)你认识哪些数字,到前面指一指,再领大家读一读。(2)还有哪些数字不认识,指给你的同桌或者小组同学看,请他们教教你。
(3)你认为哪些数字的读音需要特别注意,请你到前面指给大家看,并领读。
(4)开火车读数字,并组词语,或者说一句话。7.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书写内容,交流写字:
(1)你会写哪一个生字?它的笔顺是怎样的?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把你观察到的和小组同伴说一说。(2)学生先描红,再练习书写。
(3)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作品,师生评议:哪一笔写得好?好在哪里?
(4)根据老师和同学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书写。
设计意图:借助情景动画,引领学生在趣味中体会小诗的内容,在跟读中认识生字。在此基础上的认字和写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动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识字实效,又尊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三、情境活动,对比差异
1.引言:瞧,天晴了!汉字王国的居民们在欢迎我们呢!(课件出示6个居民,身上分别写着:人、天、口、田、日、目。)2.小组交流:看,每对双胞胎兄弟长得都很像,你能区分他们吗?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书空练习。
预设:“人”和“天”——一个“人”伸直胳膊,头上顶着一块木板就是“天”。一“人”不变,二人为“天”。“口”和“田”——张开“口”,里面没有东西。“田”地中间有交叉的小路。
“日”和“目”——太阳有一个中心,所以“日”里有一横。“目”是人的眼睛,眼睛里有两滴眼泪,所以“目”里面有两横。
4.巩固应用:请同学们大声说出这六个居民的名字,并选择喜欢的一组居民,分别组词语或者说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读读比比,了解汉字形近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同时,使学生明白只有仔细观察汉字的字形,才能把汉字写得准确无误。
四、书写提示,指导规则 1.课件播放动画。汉字王国里的教书先生正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
二、三”,学生认真观察教书先生的书写顺序。
2.集体交流:这两个字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用上“先”“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来回答。
3.教师小结:书写汉字的第一条笔顺规则就是“从上到下”。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
十、禾”,学生观察后交流:这两个字分别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5.教师小结:书写汉字的第二条笔顺规则就是“先横后竖”。6.互动活动:我们在写汉字的时候,除了要根据正确的笔顺规则认真书写外,还要注意书写姿势。什么样的书写姿势是标准的呢?请大家一边做动作,一边说。
7.学生自主练习,先书空,一边书空一边说笔顺规则,再描红,最后练写。注意坐姿端正,握好笔。
8.利用投影仪展示作品,引导学生针对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笔画书写的长短进行点评。
9.教师小结:要想把字写得美观,不仅笔顺要正确,同时要注意笔画的位置,书写的长短等,这样才能把字写得美观、大方。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规范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关注学生写字姿势是否正确,学生写字的基本技能是否掌握,从细节之处明确要求,严格要求,才能促进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五、诵读古诗,日积月累
1.教师播放教书先生正在教孩子读古诗《咏鹅》的动画视频,会读的同学可以跟着视频一起诵读。2.学生自由练读古诗,要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老师和同学。
3.小组交流学习情况,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4.教师播放教书先生读古诗的视频动画,组织学生模仿教书先生的节奏和语调练习诵读。
5.想象交流: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写的。他在写这首古诗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6.课件播放《咏鹅》画面,学生一边欣赏,一边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7.齐声诵读,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学前基础差异较大,如果仅仅停留在背诵古诗的层面上,必定让一部分基础厚实的孩子没有“食物”可吸收。此环节正是关注到了这一点,引导学生构建画面,理解诗意,让不同程度的孩子都有所收获。
六、共同阅读,作业拓展
1.引言:下课了,汉字王国的小孩子们在一边拍手一边读儿歌呢!
2.课件播放《小兔子乖乖》,学生一边听一边想:儿歌里都有谁?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自由读《小兔子乖乖》,遇到不会的字可以圈起来,问问老师,再多读几次。4.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5.思考交流:第一次,小兔子为什么不开门?如果你就是小兔子,你怎样说这段话?第二次,小兔子为什么开门了?如果你就是小兔子,你怎样说这段话? 6.分角色朗读。
7.讨论:如果你遇到和小兔子一样的情况,你怎么做呢? 8.布置作业:回家和父母一起分角色表演这首小儿歌。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的能力。一年级的孩子虽有些小,但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交流和表达,教师应充分给予他们思考、表达与交流的空间。在交流中丰富语言,在交流中感悟内容,在交流中明白道理。
教学反思
一、教学效果
理解量词,并正确使用量词。“识字加油站”这个版块呈现了6个词语,在理解上没有什么问题。数量词的正确使用是难点。教学中,在熟读的基础上,我采用师生问答的填空形式,加以识记巩固。
“字词句运用”这一版块中,能让正确认读每一个大小写字母,并将大小写字母一一配对。认读已经学过的汉字,根据分类。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
“展示台”版块中展示了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成果,激发了自主识字的兴趣。 “日积月累”能够让学生借助拼音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感受雨后清晨的美丽春光。
二、成功之处
语文园地二涵盖的知识点比较多,我在教学过程中,把内容分解成两部分来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充分的利用课堂参与课堂,讨论自己得出知识点和结论,这样的学习效果比教师满堂灌输好得多。
课堂是学生的,教师应该还给学生。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知来理解诗句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中的学有所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更牢固的掌握知识点,语文的学习也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不足之处
1.本次展示活动是引导学生交流在其他课本中认识的字。展示交流时,形式单一,未能让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展示。
2.“和大人一起读”环节,只是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与家长一起读。而作业效果并不理想。
四、改进措施
1.课堂上,可让学生口头说说自己从其他课本中认识的字,教师也可以在实物投影中出示学生常用的数学书、音乐书等,让学生认一认里面的字,了解学生课外自主识字的情况。
一、发挥电视媒体作用, 吸纳语文精华
各种各样的媒体中, 除了书本之外, 学生获取信息最多的可能要数电视了。对学生看电视, 很多家长总是持否定态度, 认为浪费时间, 其实, 电视是语文生活化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 与其回避、抵制电视, 不如加以引导, 充分发掘电视素材中的语文资源, 让电视为学生学好语文服务。
1. 吸纳表现手法。
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凝聚着编剧和导演的智慧和心血, 也就是编导用电视语言谱写的美文佳作。为了吸引观众, 它也要讲究谋篇布局、引人入胜、前后呼应、渲染环境等, 我们要引导学生在观看完电视剧后及时回味, 反思编者是如何设置悬念、优化表现手法的, 为了突出人物的某些性格特点, 剧中又是怎样精心设计对白, 通过环境烘托人物心理和情感世界的。如果我们善于研究, 善于探讨, 完全可以学到很多刻画人物的方法。
2. 锤炼语言艺术。
中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学习语言。电视中的语言丰富多彩, 很多经典的语言可谓历久弥新。如电视剧中人物语言的鲜明生动, 相声小品中语言的幽默诙谐, 节目主持人的妙语连珠, 新闻评论中嘉宾的精准恰当等, 都为我们展开了一幅曼妙多彩的语言画卷, 让我们置身其中, 去品味, 去汲取, 从而内化自身的语言素养。
3. 掌握时代脉搏。
语文学科是丰富多彩的, 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要学好语文, 必须根植于生活的土壤, 充分地了解社会。古人云:“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意即游历四海, 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 感知时代脉搏, 可为语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现今的电视节目可以充分帮助我们实现这一目的, 为我们了解社会, 把握时代的脉搏打开一扇窗。
4. 积累写作素材。
制约初中学生写作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就是学生缺乏一定的素材, 很多时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写起文章来, 难免捉襟见肘, 味同嚼蜡。而借用电视节目, 关注社会热点, 关注时事新闻, 了解一些新兴事物, 就完全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开阔学生的视野, 丰富素材的积累。
二、做好周记, 为学生构筑资源的宝库
周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练笔的机会, 更在练笔的同时不断丰富学生的积累, 为学生搭建了知识积累的宝库。作为语文老师,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 鼓励学生勤于动笔, 并给予认真评改、写出批注, 与学生进行灵魂的交流和沟通。
1. 周记是放飞学生心灵的舞台。
周记相对于命题作文, 更具自由、更富自主性,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事情“随心所欲”地写, 可以寥寥数语, 也可洋洋洒洒;可写耳闻目睹的校园故事, 也可将自己作为主人公;可针对某一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也可借助周记传递自己的一些小秘密。在自己多年的从教生涯中, 我逐渐形成了初一简单记录, 初二要能发表自己见解, 初三则要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 体现一定的艺术性的层次要求。每每看到学生内心思想的抒写, 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 你会感觉到学生内心世界的激荡, 他们灵魂的跳跃。
2. 周记是拉近师生情感的铺路石。
师生情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 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周记为教师了解学生内心, 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提供了有益的渠道。如教师可以从“母亲节、中秋节、教师节”等题材中探求学生的思想感情, 从学生的只言片语中把握学生的情感世界, 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交流,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3. 周记可以助推学生的创作能力。
周记形式多样, 题材广泛, 学生自由选择, 书写真情, 这样的方式, 学生创新的火花、创作的激情容易被燃起, 往往会有“惊人之作”、“意外之作”。教师对于这些闪耀着创新火花的作品, 要给予大张旗鼓的表扬激励, 从而增强同学的自信心, 激发他们写作的积极性。
三、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让学生展示才华
语文学科的实践性最强, 语文学习一定要在各种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要舍得投入, 敢于放手,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能力, 充分锻炼、展示学生的才华。如, 利用双休日组织部分学生考察部分工厂、小区、商场等公共场所的环境, 让学生畅谈自己对于环境问题的见解, 表达他们对于理想环境的憧憬。学生参与意识、对社会的责任感、环境意识得到了提高。带领学生参观名胜古迹, 把所观察到的记录下来, 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增添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把信息技术运用到体验性学习的课堂,提供文本需要的各种情境,帮助学生进行自主的感悟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
一、借助画面刺激感官,激发学生的主动体验
小学语文的最大特点是形象性和生动性相结合,在小语教材中,我们都能体验到真实生活的缩影。但是,作为语文教学的课堂空间,展现活生生的意境,确实有些困难。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师应该为主体的成长创设最佳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空间中体验到真实情境的再现。
丰富多彩的图片和画面对于教师而言操作性较强,并且对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这种直观的展示能够较好地刺激学生的感官,给学生良好的视觉享受,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地进行体验活动。
在学习《九寨沟》这一课时,因为学生都没有去过九寨沟,九寨沟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虽然文章把九寨沟的景色写得很美,但是学生很难从课文的语言中体会到九寨沟的神奇,如果光靠老师讲解,学生是不会与文章作者产生认知与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课前我找来有关九寨沟的录像、图片和文字材料制作成课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展示,学生从画面中看到了高耸入云的雪峰,看到了神奇的五花海和五彩池,看到了形态各异的瀑布,看到了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伴着优美的音乐和解说,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亲身领会了九寨沟与众不同的美丽与神奇,从而发出了“九寨沟真是名不虚传”的赞叹。
二、运用音乐渲染氛围,丰富学生的体验
音乐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它最容易激发人的情感,唤起人的联想与想象,这是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充满童心的儿童,他们虽然年龄小,但却有着对音乐的热爱和敏锐的感觉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音乐的这个特征和孩子的特性来为学生的体验性学习创设情境,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文本中去进行自我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
学生在学习《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时,我在教学过程中几次播放了阿炳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尤其是在教学课文第四自然段时,我完整地播放了这首二胡曲,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仔细聆听,紧接着让学生交流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有了对文本的理解,学生的体验就更深入了。
“我觉得阿炳这首曲子中不完全是凄凉的基调,还有那些高昂的部分应该是表现阿炳坚强乐观的性格。”
“我认为整个这首曲子应该是阿炳人生的一个缩写,其中有凄凉的,也有积极的,阿炳可能对有些东西很失望,很悲观,但是他对音乐却很热爱。”
“我觉得刚开始听这首曲子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觉,但是到了后面却又体会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
……
学生精彩的交流体现了语文学习体验的个性化特点,从中我不仅听到了他们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也看到了他们用自己的体验为课文内容做了最好的诠释,学生通过音乐更好地理解了课文,也完成了一次心灵的审美过程。
三、利用网络技术,增强学生的个性体验
语文学习体验是一种个体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过程,“是其他人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比较突出。
众所周知,网络环境,尤其是一些专题性的学习网站,内容丰富,有文字、图片、动画、音乐、录像等,给学生提供了学习所需要的大量信息和资源,并且界面友好,为学生进行主动的体验学习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要;同时,其交互性强,能较好地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和人机之间的交流,真正实现了体验学习的个体性和主题性。
在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时,我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经验,对课文内容肯定没有直观的感受,为了帮助学生突破认知难点,打开自主学习、主动体验的大门,我从网上找到了一个制作精美的《莫高窟》专题学习网站,并在课堂学习中提供给学生,指导他们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学生们纷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是“精妙绝伦的彩塑”,或是“宏伟瑰丽的壁画”,或是“价值连城的藏经洞”,进行饶有兴致的探究性学习,并且把富有个性的学习结果通过交互平台发布到网络上,而其他人包括同学和老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感受进行评价,与之进行交流和反馈。
在常规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很多时候课堂上是少数尖子学生在撑场面,担当着学习的“主角”,而多数学生只能当“配角”,更有少数学生连“配角”也挨不上,充其量只是个凑数的“群众演员”,这样的学生能获得的学习体验是少之又少。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或多或少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体验中来,并且在学习中真正有所感悟。
因此,在语文体验活动中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更加自觉地、能动地学习语文,充分利用身体感官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感知语文学习的认知对象,感悟语文学习的材料内容,体会语文学习材料的含义及语言本身的美。
给语文体验性学习一双有力的翅膀,让学生在自主发展的天空中飞得更高、更远!
【语文学习园地一】推荐阅读:
高一语文学习方法:怎样自己学习语文06-25
“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体会10-03
一年级语文园地一免费10-20
高一语文学习方法:学习有方法09-19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语文园地一》10-11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07-14
语文学习计划作文06-07
寒假语文学习计划07-09
大学语文学习总结07-27
小学语文个人学习总结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