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标标准》学习体会

2024-07-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语课标标准》学习体会(通用15篇)

《英语课标标准》学习体会 篇1

这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内容、目标、和理念,深切感悟到学习新课标是适应教材改革的需要,更是教育改革发展潮流的需要。通过学习,我对以下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对于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有了整体的认识,分级目标更加详细地描述了学生应该达到的要求和能力,对自己的教学也更加准确的指导。

二、小学英语教学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学生通过听、说、读、演、唱、玩等方式获得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而获得初步的听说能力和一定的语感。由于小学生天性爱玩的特点,课堂教学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感到英语很好学,也很乐学,帮助他们建立起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三、课堂教学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力求采用听、说、读、演、玩等多种方式,将英语知识先输入学生的大脑,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大胆表达,将英语知识输出大脑。课堂内容也应该丰富多彩,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习得知识。

四、课堂教学应以创新为特色,教学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框架供我们套用,只有教师潜心学习,精心钻研,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才能创出具有

自己特色的精彩的课来。

五、在研读实施建议中,对于评价建议有更加深刻的体会,要让我们自己的评价对学生产生积极地作用,并且评价形式要多样化、合理化,要以激励学生学习为主,多一些激励、表扬的评价,少一些批评。

《英语课标标准》学习体会 篇2

一个句子所使用的标点符号、有无连词, 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而插入语、省略语等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干扰考生思维。

例:——We haven’t heard form Jack for a long time.

——What do you supposeto him.

A.was happening B.to hpaaen C.has happened D.have happened

根据题中所给信息, 可以断定句中do you suppose为插入语。由此可以判定空中所缺为谓语。根据整个句子时态, 正确答案是C。

二、注意语境分析, 恰当运用语法

在试题的题干上附加一些语言信息, 使试题语境化, 将词法句法等知识融入语境之中, 从而增加试题的难度。

例:——Do you enjoy listening to records?

——I think records are oftenan actual performance.

A. as good in better than B. as good as any other than

C. like good or better than D. as good as or better than

本题考查词法在语境中的运用。“As good as”意为“与……一样好”, 而“better than”意为“比……好”, 两者用“or”连接起来, 就意为“和……一样好, 甚至好……还好”。答案是D。

三、非谓语动词与被修饰成分间的关系

在解答非谓语动词类的题时, 辨清其与主语之间的关系是答题的关键。

例:of stealing money from the bank, he was questioned by the police.

A.Accusing B.Accused C.Having accused D.To accused

此题考查非谓语动词的用法。“accuse”与“he”在逻辑上是动宾关系, 故用其过去分词的形式表被动。“accuse sb. of doing sth.”意为“控告某人干某事”。答案是B。

四、正确理解句意, 避免定势思维

在学习过程, 尤其是复习阶段, 老师往往就一些常见的、重要的词、词组及句型加以反复强调, 以加深学生印象, 学生因此而可能形成思维的定势。

例:We are going to with some friends for a picnic. would you like to join us?

A. get in B. get over C. get along D. get together

考生很可能选C项, “get along with sb.”, “与……相处”。但根据句意, 此处应该是“欢聚”之意。故选D。

五、巧用逻辑情理法

单项填空像完型填空一样也要以句意通顺、符合逻辑、符合情理为主要选答依据, 切勿在未弄清句意的情况下就因为某些固定搭配而上当误选。

例:I am sorry I can’t helpthe floor of the classroom.

A. sweeping B. swept C. to sweep D. to sweeping

“can’t help doing”是一个搭配, 意为“禁不住做……”, 学生很可能选A。但是“can’t help (to) do”也是可以的, 意为“不能帮助做……”, 根据句子的意思, 此题应选C。

六、恰当运用知识点, 综合句子全盘考虑

一道试题可能从不同角度同时考查多个知识点, 因此考生不仅要全面地掌握考纲中的语法语言知识, 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还要具有灵活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例:Helen had to shout a high voice in the waiting room.

A. at;making herself hear B. in;to make herself hear

C. in;making herself heard D. in;to make herself heard

这篇考查两个知识点, 非谓语动词和介词。根据句意可知后一个空应填表目的的不定式, 故可排除A和C。表示“是自己被听见”应“make oneself heard”。“in a high voice”为固定搭配, 意为“高声地”。答案是D。

七、恰当运用句型结构, 综合运用知识点

有些单项填空题会在一个题中同时考查固定句型和其他语言知识, 这就要求考生要熟练掌握英语的常见句型和知识点。

例:——How can I apply for an online course?

——Jast fill out this form and we what we can do for you.

A. see B. are seeing C. have seen D. will see

本题考查的是祈使句中的时态的使用, 句型是:祈使句+and+陈述句。根据答语的句意:你把这个表格填好, 我们会明白我们为你做点什么。陈述句应用将来时态。答案是D。

八、认真分析语调, 准确理解和把握信息

在单项填空中, 一些词和词组常常含有某个特定的信息, 而这些信息往往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起着暗示作用。

例:——You have not lost the ticket, have you?

——. I know it is not easy to get anther one at the moment.

A.I hope not B. Yes. I have C. I hope so D. Yes. I am afraid so.

根据答语第二句“目前弄到一张票很不容易”的信息提示。答案是A。

初中英语新课标自主学习策略应对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程标准;策略应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施几年来,我在英语教学工作中更新理念、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英语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现在社会处于信息时代,学生平时在生活中获得信息量也相当大而快,而初中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求知欲望较强,特别是对新鲜事物接受快,但不喜欢乏味的死记硬背和缺乏创造性趣味性的学习。一线教师作为新课标的建设者、教学的研究者在课堂教学探究活动中面对学生的变化、教学形式的变化应不断总结、善于反思。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几点尝试,就培养兴趣、指导方法、鼓励质疑和创新等几个方面与广大师生商榷。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这与新世纪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当前,基础教育各年级层次的英语教育,都给我们以往不利于“创新教育”的教法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为我们今后的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指引。中学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英语能力呢?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但是,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却是应用的运用与创新。不论是英语的运用,还是创新,都离不开探索,新课标就是要探索改变“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因此,改革英语教学,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作为我们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已是十分必要、重要和紧迫的。

其实英语是语言类养成课,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英语好的同学,文化学科一般都学得好,教学中我们都这么理解。既然英语这么重要,但好多学生却不喜欢英语,怕学英语,但不得不学英语,造成讨厌英语,甚至有好多学生考学后一再不要学英语,甚至有好多人不喜欢做英语老师,这是为什么呢?怎么做才能使学生喜欢英语、用好英语,培养好学生的语言能力,用这把钥匙开启文化知识的大门,英语教育该如何操作呢?实际教学中我在学习新内容时,通过诱导分析,让学生开动脑筋,那么学生不但对知识理解深入,而且有利于他们创造思维的培养。教学中还要开放教学观念,素质教育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英语教育也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修养,教会学生做人,培养他们爱国的热情,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做事作风。增加学生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引入学习的主题,因此在上课时必须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知识的习惯。

其次要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英语知识,有助于展现英语与理论及其他科学的联系,突出语言化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应用英语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感,不被一堆语法单词迷惑。新课标更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传统教材更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更关注学生的现实世界,教学中就更应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一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的文化氛围、思维与方法,解决现实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英语与现实的世界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应安排多种可供选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现语言、探究英语、体验文化素养及掌握语言运用。

最后才是注重知识的获得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初中年龄段的学生的特点,求知欲望较强,特别是对新鲜事物接受快,但不喜欢抽象的乏味的生搬硬套、苦涩乏味的语言模板,缺乏创造性和趣味性学习。现代教学内容可谓丰富多彩,教学手段五花八门,教学的对象个性迥异,教学的观念也层出不穷,作为新世纪的教育传统的课堂纪律,反对过分强调课堂的严肃性和纪律性,在教育中努力创设民主、平和的教育氛围,融合学生情境,教师必须“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特别是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时更应如此,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建立全新的师生关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质疑,允许学生有错误,只有在错误中才能使学生接受挫折教育,在课堂上要养成以人教人,以心对心,以情对情,真诚平等的教学习惯,才能使学生自由地想象和创造,从而愉快地热情地吸取知识、发展能力。

英语新课标学习体会 篇4

九龙街道尚庄小学

王萌萌

2013年3月15日

英语新课标学习体会

在新学期伊始,我参加了本次坊子教育局举办的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作为刚刚从事英语教学不久的新教师,本次对新课标的学习使我感觉收获颇丰。

首先是实验学校王芳主任对新课标的整体目标、理念以及分阶段目标的解读。她具体介绍了新课标较原课标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程性质方面,新课标更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2)在课程理念方面,新课标更注重语言学习的渐进性、持续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3)在课程目标方面,新课标更体现课程理念,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特别是以促进心智发展作为目标更是一大改变;(4)在课程内容方面,新课标注重调整课程容量,体现学习规律,提倡要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新课标调整了对词汇学习的认识并对小学阶段课程提出更加具体和明确的要求与指导,也增加了小学英语的教学案例和评价案例,加强了对教学实践和教学实践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5)给出实施建议,有利于广大教师将新课标真正体现在实际教学中。

其次,三马路小学田瑞雪校长作了题为“重新定位,落实新课标理念和目标”的报告也让我获益匪浅。报告主要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基于新课标的对小学英语教学建议这五个方面进行了介绍,特别是根据新课标提出的教学建议更是非常珍贵的教学指导宝典。新课标要求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基础;(2)注重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3)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5)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6)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7)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8)教师要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新课标要求。针对以上要求,田校长基于新课标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出了建议:(1)语音教学方面,要加强学生模仿练习并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语音意识;

(2)词汇教学方面要求在语境中呈现语言在练习中感悟语言并在活动中运用语言;

(3)关于课文教学,要求整体体会、逐步渗透,并多组织小组活动和合作性学习;

(4)关于多媒体教学,要求遵循目的性和恰当性,不能脱离生活实践。

通过反复学习新课程标准理念,深刻领会英语课程的要求,我们要学习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小学英语教学属于英语启蒙教育,学生通过听、说、唱、玩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并获得初步的听说能力和一定的语感。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小学英语教学应该以提高兴趣为主。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愿意学,要让学生有兴趣,我们首先得让学生感到英语易学,其次让学生乐学,最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教学方式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教材的教学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采用听、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使学生从动脑、动口、积极思维参与教学活动。如低年级学生可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将其编成儿歌、童谣。课堂中多采用游戏教学法,加上教师灵活亲切的身体语言,使得课堂丰富多彩、轻松活跃。培养学生能在图片、手势的帮助下,听懂语速较慢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三、创设情景

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表情和动作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设情景,相互交流,启发学习动机,树立学习信心。直观情景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之中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技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来创设情景,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旅游、问路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5

反复进修新课程标准理念,深入理解英语课程的要求。我们要进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和内容。小学英语传授属于英语启发教诲,门生经过议定听、说、动唱、玩具有必定的说话根本。并获得开端的传闻本领和必定的语感。基于小门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英语传授应当以进步乐趣为主。

1、鼓励门生进修英语的乐趣

乐趣是最好的教授,门生只有对英语有浓厚的乐趣才会承诺学,要让门生有乐趣,我们最终得让门生感触英语易学,其次让门生乐学,最终培养门生的自学本领,培养他们对英语进修的自动立场。使他们建立开端的进修英语的自负心。

2、传授方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新讲义的传授必须根据小门生的进修特点,建立以活动课为主的传授模式。重点培养门生用说话进行交换的本领。采取听、说、唱、玩、演的方法。鼓励门生自动参加,斗胆表达使门生从动脑、动口、自动脑筋参加传授活动。如低年级门生可伶俐处理讲义内容,将其编成儿歌、儿歌。讲堂中多采取游戏传授法,加上教师伶俐亲切的身材说话,使得讲堂充裕多彩、轻快乐泼。培养门生能在图片、手势的救助下,听懂语速较慢的话语或灌音材料。

3、创设情况

用本身富裕豪情的心情和举动去传染门生,让门生自动的参加到进修中来。变被动进修为自动进修,创设情况,彼此交换,开导进修念头,建立进修决议信念。直观情况传授是小学英语传授当中一种很紧张的传授技巧。教师要富裕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来创设情况,如打德律风、购物、生日集会、旅游、问路等。为门生供给利用英语进行交换的机遇。

经过议定新讲义的进修,我们欢迎了新理念新考验新挑衅。我们只要斗胆应用新理念、新方法到讲堂实践中。竭力落实新课标。就回探出一条用好新讲义的新路子

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篇6

新课程标准不仅仅强调了英语学习在知识和文化方面重要性,还继续强调英语学习在学生性格及素质方面的影响。在前言部分有这样的陈述: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奠定基础。这是广大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关注的。

《课标》除了在教学策略和方法上给教师提供理论支撑外,还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要求教师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这些建议充满了人文关怀,不仅对英语教学有益,还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的身心发展。

在课堂教学方面继续强调任务型教学。要求教师要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尽量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积极鼓励学生把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同时还要求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英语课标标准》学习体会 篇7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语课程标准,合作学习,误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提出, 课程改革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合作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 不少教师把“合作学习”的理念贯彻到教学活动中, 使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然而, 在相当多的课堂上, 我们发现这一目标在具体实践中走了样, 不少英语教师追求的是可见的形式, 更多地将合作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演变成了对课堂教学行为改变的追求, 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 而无其“实”, 存在“生搬硬套、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尤其在公开课上, 合作学习演变成了“灵丹妙药”, 成了“课改标签”, 逢课必用, 开课必贴。教师在操作中由于组织不当、调控不力, 导致合作学习形式化、表演化, 如此种种, 使“合作学习”明显走进了误区。

误区之一:将小组合作等同于小组讨论

在观摩英语公开课时, 有时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景:当对某一语言知识进行教学时, 教师为了体现合作学习的精神, 便会拿出一些相关的图片、实物, 要求学生“合作学习”、“分组讨论”来完成该项语言知识的学习。这时, 有的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发表自己的看法, 但往往是各自为政,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有的学生则利用这个机会聊天、玩耍。这样的小组讨论不是在明确的团体目标指引下的群体学习行为, 教师使用它只是为了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 其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完成体现“课改”精神的任务, 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这种小组讨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那么, 到底什么是合作学习呢?合作学习, 其含义可以从三方面去理解:一是学习小组或团队为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二是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后, 在学习小组内进行思维碰撞, 相互质疑、辩驳, 从而取得共识的一种学习形式;三是以合作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 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 使学生在交际互动中完成自己知识建构的一种学习形式。因此, 合作学习必须明确合理的合作学习任务, 明确分工, 协同交往, 共创共享合作成果。这样, 学生才会感到轻松愉悦, 无所顾忌, 全身心投入, 在讨论中相互启发, 迸发出无穷的智慧火花。

误区之二:合作学习成了少数学生的“避风港

在某些采用合作学习的英语课堂中, 常会遇到如下的“怪”现象:少数学生游离在小组活动之外, 或聊天、或玩耍、或走神、或静听……热闹非凡, 乱做一团, 他们却出人意料地喜欢这样的“小组活动”, 经常以小组为掩护开小差, 躲在“避风港”里何其乐也!在这里, 缺乏明确的个人责任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所谓个人责任是指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 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所有组员个人的学习。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 为了鼓励每个组员积极参与, 就必须通过制定小组活动规则明确组员的个人责任。教师首先要使学生明白自己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必须承担一份工作, 这份工作对能否完成学习任务很重要, 而且学习任务的完成要靠小组伙伴的共同努力, 大家必须齐心协力, 个人不能游离在小组之外。这样让学生逐渐懂得合作, 逐步提高合作技能。此外, 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评价, 也是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的有效途径。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强了, 合作学习才能成为生生互动、生生交流的枢纽, 新课堂才会呈现一派生机, “活而不乱”。

误区之三:合作学习成了教师的“课中休息”

有些英语教师上课开始便布置合作学习任务。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 教师或在讲台边上耐心等待, 或如蜻蜓点水般在各小组间“巡回指导”。小组合作结束后, 教师开始依次听取各组的汇报, 汇报完毕, 课堂教学活动便宣告结束。在这样的课堂上, 教师可有可无, 小组合作学习处于一种缺乏监控与指导的自由放任的状态, 合作学习成了伪饰的包装, 课改的标签。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不能不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样的“合作”意义何在?这样的“学习”效率如何?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 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 同教师的指导与调控是分不开的。因此,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强化两方面的指导:第一, 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合作技巧的指导。具体如下:指导小组分配学习任务 (保证小组成员能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 ;指导合作小组分配学习角色 (体现自愿和量力而行的原则;指导小组成员向同伴提问 (达到激活思维的目的) ;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 (学会彼此相互尊重) ;指导小组成员辅导同伴 (培养学生的协同意识) ;指导小组成员学会相互交流, 共同探究问题 (着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协调组员间的分歧, 归纳组员观点 (共享合作成果) 。第二, 在学生学习困难时进行必要的指导。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 教师的角色既是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合作学习情境的创设者, 更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指导者, 教师应当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 与学生平等对话。当合作学习小组遇到困难时, 教师应适当点拨、指导, 提供必要的帮助。

误区之四:合作学习分组的随机性

目前有的教师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存在极大的随意性。表现在:学习小组的组建简单地按座位划定, 并不考虑学生的技能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 使得小组间力量不均衡, 竞争不公平。不仅如此, 这样的分组还容易使学生形成不健康的心理品质。例如, 有的小组各方面能力强的学生聚集, 他们自我优越感强, 合作时你争我抢, 谁也不让谁, 显得十分霸道;有的小组能力弱, 他们胆怯、自卑、缺乏信心, 常常出现合作冷场, 无法进行下去。分配学习小组时应摒弃随意性, 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性格、能力等因素,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使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和技能的先进学习方式。

再者, 学生学习内容时刻在变, 分组也不能一成不变。教师让学生和谁一起学, 他们就和谁一起学, 完全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常常因为分组的局限, 不能痛快地学习。这样的合作显然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使小组缺乏应有的凝聚力, 阻碍了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 对组建的学习小组也应该定期调整, 并适当采取“找朋友”等灵活组建的方式, 达到提高合作学习实效, 充分发展学生技能的目的。

误区之五:合作学习开展时机的随意性

在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中, 教师往往会设定一个任务, 形成一种互动, 产生一个亮点, 使教学活动出现高潮, 这是必然的。但有的教师为了迎合形势、调节课堂气氛, 动不动就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 合作学习呈现极大的随意性。例如, 有的语言技能很简单, 多数学生一练就会, 更适合自主学习, 完全没有必要合作学习。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 如果多次出现学生小组互动形式, 反而会造成“乱”的感觉。特别是上课开始时的“演说”、课堂中间的“对话”和上课结束时的“讨论、采访”等, 部分学生处在“忙碌”中, 有的压根儿不知道老师叫他们干什么, 只是随大流, 有的傻笑、有的瞪眼, 有的只说Yes和No。尤其是对make a survey或make an interview等一些灵活性较强的话题的最后反馈及评价的处理上, 往往是在黑板上画一些简单的图标, 要么是给那些稍微活跃或回答有条理的同学一些“礼品”, 但这些并不能刺激学生, 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 解决他们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困惑。

那么, 在什么时机、什么状态下开展合作学习较为有效呢?第一, 当需要学生完成某一个学习任务, 而这个学习任务又可以分解成几个子任务, 可以由小组成员各自承担一个子任务, 从而依靠集体的力量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时, 是开展合作学习的较佳时机。第二, 当学生在学习中面临疑难问题或对同一问题在看法上有意见分歧, 需要选择解决策略或求得共识时, 可以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第三, 当创设的问题具有开放性, 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法, 对问题的探究有不同的见解时, 正是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好时机。这时开展合作学习, 学生不同的思维方法可以互相借鉴、互相促进, 每个小组成员不仅可以从别人那里学习如何多角度思维, 而且可以学习如何优化自己的思维, 从而分享合作学习带来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汪霞.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J].教育科学研究, 2004, (12) .

[2]马兰.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4) .

[3]孙钱兔.英语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2, (6) .

《英语课标标准》学习体会 篇8

一、初中课外英语学习的必要性。

1.课外英语学习遵循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

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渗透、漫长细致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了说明,其中还特别指出: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另外,香港城市大学著名教授、外语教学法博士Ken Beatty也向中小学生建议,要适应“新课标”的学习要求,关键一点是要增加课外阅读,因为这能帮助自己汲取知识、夯实语言功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见,英语课外阅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而要达到这样的状态,单靠每周5~6课时的课堂教学,很难保证上述目标的实现。而且,学生在课堂中接受的语言知识,如果在课外没有合适的机会加以演练,那么掌握的语言是机械呆板的,只能停留在课本上。久而久之,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就会变成机械的记忆,学习兴趣自然衰退。因此,课外英语学习是整个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值得我们老师花时间、花精力去加以探索。

2.课外英语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不可缺少的一环。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一总体目标的提出,要求我们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教育角色,调整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学习有时间、空间、形式上三大优势。它不占用课堂时间,随处可开展活动,是一种开放性的、无拘无束的、可自由安排的语言学习环境。在这里,无论是对英语感兴趣、学有余力的优等生,还是不能及时消化课堂知识的后进生,通过英语这门语言工具,完成老师下达的各项任务,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均能得到发展,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也能得以提升。另外,新《标准》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和开发也提出了要求。就目前而言,教师手中的教学资源、教学辅助材料十分有限,陈旧、单一的教学课件很难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如何依托学生资源,搜集、整理出一套为广大初中生接受、认可并喜爱的教学资源或校本课程,可以说,课外英语学习为师生互动、共同开发校本教材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很好的尝试途径。

3.课外英语学习能引导学生在网络资源中良性发展。

随着电脑网络和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学生通过课堂、教师和书本获取知识的传统模式被渐渐打破。网络正以其信息的广博、使用的便捷吸引着无数中学生的眼球,逐渐成为学生课外英语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渠道。通过网络学习,学生可以培养起搜集、处理和加工语言信息的能力,知识储量、知识结构也会得到巩固和发展。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形式多样的媒体手段为课外英语学习活动的实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4.初中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决定了开展课外英语学习势在必行。

初中生经过六年小学教育的熏陶,已逐步培养起一套观察、审视周围事物、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现在的小学中,基本上都是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英语了,生活中的英语环境也是广泛普及的,使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从课本走向生活,从课堂延伸到家庭、社会。他们在英语学习上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我探究的能力虽然还不是很强,但是他们已经开始在个性上追求自由张扬,行为上勇于、乐于表现自我,因此单纯的课堂英语教学无法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一些能力欠缺、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学生往往容易被忽视或照顾不及。而课外英语学习就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缺陷,通过有针对性的分层任务布置,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真正体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实质。

二、开展初中课外英语学习的实践。

在我几十年的从教生涯中,我尝试在课堂教学之后,开展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英语活动。

1.安排任务型的活动

新《标准》中大力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教师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以吸引和组织他们的积极参与。在近几年来,我利用早读时间在所任教的班级中尝试了以下两种个人任务型活动:

1)“每日一曲”。学生按学号从网上下载一首英语歌曲,并附上留有10~15个空格的歌词。每天利用早读时间,视歌曲难易程度,播放数遍后,同学们尝试填词任务。经负责同学核对答案后,再欣赏一遍歌曲。老师在一旁仅对部分生词进行解释和补充。

2)“动词填空大搜罗”。学生课后每人找出5句颇有难度的动词填空,在早自习时拿出来考问全班同学。待答案揭晓后,由负责同学率领全班朗读句子,训练语音、巩固语言点。必要时,老师作一些语言点的补充和梳理。

通过以上两个活动,我明显感受到学生参与课外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虽然对早自习没有强加要求,但学生的参与率几乎为100%,且活动中很少有人做其他事,不再是没睡醒似的懒洋洋的了。听歌曲时,台下始终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学生完成填空任务时没有紧张、压抑的心理压力,他们会跃跃欲试,随口报出答案。这与平日上课老师提问时,学生不由自主地低下头去是一个鲜明的对比。经过几轮的训练,他们吸取了各种经验教训,将活动安排得更趋合理,实施起来十分紧凑、高效。他们会早早地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定歌曲,去除自己认为适合本班同学听力水平的单词,调试好文字投影的大小。每当铃声响起,马上站到讲台前,用英语主动招呼班中同学集中注意力,然后从容不迫地开始授课,俨然一副小老师的模样。最有趣的是他们还会模仿老师的语调,对本班同学的回答做出赞赏或鼓励:如“Very,very Good!”“You really don’t know?”“Try again!”这些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肢体动作、夸张的面部表情,往往引来台下学生的欢声笑语。有些语言能力特别强的学生还会时不时地用英语去解释一些生词;喜欢表现的学生也会插上几幅自己喜爱的歌星照片。总之,一位学生宁可忽略第二天的词组默写也要精心准备自己的“个人展示”,这一事例足以说明课外英语学习的魅力大大超过了课堂教学。

2.合作分享型活动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当学习转化为一种合作过程,人人都会从中受益的;这方面,小组学习程序是十分有效的;语言学习尤其需要与人交流,以便在使用中学习和提高。受他启发,我在班上开展了不少课外小组活动。如:

1)“Great Team”。首先是由学生自由组合一个小团队,六个人为一组,根据自己喜欢的风格,给自己的团队拟定一个主题,并且根据主题为自己团队命名。当然,这一切都是以英语为主的。用英语给自己的小队命名。比如有的学生以篮球为主题,那么他们的成员就用NBA的球星作为自己各自的英文名,并且选在一个球队作为自己团队的名字。有的学生以自然界为主题,将自己团员命名为山水江河大树花草之类的。组好队之后,经自我介绍,每个团队挑选一名队长,由队长来提出本队“Slogan”。

2)“大片串串烧”。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经典的外语电影,我们因此就决定做一个“大片串串烧”,每组同学选定一部英语名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它的拍摄缘由、演员构成、导演和剧本原作者、故事情节等,最终选派代表用PPT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示给众人,让大家既有兴趣地了解一些经典名片,也能从中了解很多的英语知识。

上述的两个小组活动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组建了“Great Team”,充分地调动了每一位同学的热情,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优势:语音、口才好的被选拔为队长、而那些创造、想象力丰富的同学则忙着给自己的小队起名,而词汇扎实的同学又成了临时的“翻译家”,将大家的创意通过自己的知识或工具书翻译成英文。充分地体现了团队精神,而一些英语基础差的学生,赶紧奋起直追,于是一个个别出心裁的名字诞生了:“New Orleans Hornets”、“Dreamer”、“Earth Savers”……“大片串串烧”则是大大利用了网络资源和媒体技术。同学们纷纷课后上网找图片、查资料,下载影像文件,忙得不亦乐乎。据说班中有位男生做PPT竟然做到凌晨时分,不免有些“痴迷”。通过团队内部的交流,三四天内,同学们犹如身临其境,从视觉和听觉多个角度领略了各种英语经典名片的风采,也领略了其中蕴含的内涵,增进了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单说那几百多张色彩艳丽的电影海报图片也足以让人大开眼界。甚至有个学生为了逼真感,还自己亲自用水彩作了一幅大大的电影海报。可以说,这两个课外活动的实效是一篇课文、一位老师、一周教学远远所不能达到的。

3.趣味游戏类活动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教师在把游戏纳入到课外英语学习的同时,也把学生做游戏的兴趣引导为他们学习英语的推动力。游戏中,学生会保持高涨的情绪,对有兴趣的事物积极地探究,并带有情绪色彩和向往心情。因而,我常常采用一些小游戏,让同学们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如:

1)在七年级下册Unit3 Why do you like koalas? 这一单元中,我设计了“我爱记单词”这种游戏来帮助学生记牢八种动物名词。首先,让每个团队推选出一位同学作为代表,这些同学边站到教室前面来。我说:“我是主持人,欢迎参加我们这次的‘我爱记单词’活动,这是一次残酷的淘汰赛,不能接上的,那就淘汰出局,坚持到最后的就是胜利者。”我先说出口号:Let’s clap, let’s read。我念出一个元音字母读音,排头第一个学生要立刻说出对应的单词来。如:我说/ai/,第一位学生马上说tiger, 我说/e/, 第二位学生马上说elephant,念完一轮后,然后随机变换,并且节奏由慢到快。在节奏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因反应慢而对不上或说错的同学就要“淘汰出局”,再由后面处于“候补席位”补上,最后淘汰出局只剩下最后一个,这就是获胜者,这个同学就能领到我精心制作的精美小礼品。

2)“颠倒是非”。老师以较快的语速陈述一些事实,学生听完句子后,迅速做出判断,如果符合客观实际,用“No”回答;反之,用“Yes”回答。游戏开始时,所有学生起立,一旦答错一题,便淘汰坐下。站到最后的同学自然为赢家。

3)“猜单词”。每个团队经过选拔,挑选两名选手参加。面对面站着,一个同学看到大屏幕里的单词,用英语向对面同学描述这个单词,但是不能直接讲出这个单词的意思。这个活动既考查同学们的英语表达水平,又考验两位同学的生活经验与联想能力,更考二人之间的配合默契与否。活动过程充满了欢笑与掌声,同学们在锻炼英语口语的同时,也增强了学好英语的信心。

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 篇9

一、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

《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提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这一理念就要求我们要深入了解每一位学生,学生的水平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对待思维灵活,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对后进生来说可以进行课堂多提问,完成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及时表扬,及时肯定,提升后进生的学习兴趣。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采用集体教学、分组合作、个别指导,确立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话语权还给学生,从以前的“教师说”转换为“学生说”。搭建学生之间的交际平台,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

二、创设情景,培养口语能力

新课标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采用先讲单词,然后讲句型,最后再进入对话的学习。这种模式看起来是先把难点给学生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就会如鱼得水。但是效果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为什么学生学了很多年的英语,最后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可能原因就在这里。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例如在四年级下册中食物教学中,收集好所需要的胡萝卜,洋葱,豆角,西红柿,给学生构建一个真实的讨论食物的场景,将情境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模仿,带表情说句子。如“I am angry。”(可以表现生气状);“I am happy。”(可以表现开心状)。在教单词或句子时,我们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做动作,甚至做夸张的动作或用夸张的朗读语调,孩子们特别喜欢。“tall”垫着脚不断地向上,“short”蹲下来,“fat”两个手放在腰间不断放大。通过创设这些情境,使学生爱学、乐学,让学生不仅会读,更会在情境中使用,改变哑巴英语的现象。

三、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有关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也是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传授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和世界意识,是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本身就应该涉及文化的内容,没有文化教学的英语教学是不完整的。从小学英语教材中可以看到课本中很多都涉及到文化的内容。例如:西方的节日,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的饮食,用刀叉,吃东西的顺序等;交谈的话题,不问年龄,工资等;我们中国的一些节日,神话故事……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这些文化,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认识到两种文化的异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加强自身修养,求新求变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到“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新课标初中英语学习心得 篇10

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都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综合能力。而传统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新课程标准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用科学方法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学习英语,真正的学习主人是学生本身。设若学生不愿意学习,那么再高明的老师也是教不会。因此,作为学生本身,要有自信心,积极去学习。

除此之外,还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本人拟就初中英语新课程几种学习方法略陈管见:

一、课前认真预习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得知识的前提,也是提高听课效率的可靠保证。预习可使学生初步熟悉教材,发现疑点和难点,找出自己的薄弱点,为下一步听讲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并打下一定的基础。预习可分为单元预习和课前预习。

新教材以单元为单位进行编排,这里主要讲一下,如何进行单元预习:

1找出该单元的中心话题,即该单元的中心内容,可先看一下待预习的单元的大标题和第二课的内容。

如:Junior English Book A Unit 9,大标题是 Come and meet my family Lesson33 中的 Family Tree 也是围绕着“Jim’s family”为内容而开展的,涉及到人物有 Jean GreenHarry Green Jeff Green Jim Kate 和 Li Lei.故本单元的主要话题就是“确认人物”。

2.明确本单元的课知识要点:如语法项目、句型及词汇等。

这点可以参照每单元后面的 Checkpoint 中的 Grammar及 Useful and Expressions.3找出本单元的疑难点。这可通过浏览每单元第3课书中出现的语言现象,在课后注释中又没有涉及到而自己又没有把握的问题作为疑点、难点;凡是在本单元 :重点,也可以Checkpoint 中出现而自己无法解决的知识点,即:说是难点。在预习时,要做好笔记;并在书上作记号,标明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在笔记本上作记录:记录本单元的知识结构、重、难点和预习体会等。

二、课内要敢说

首先课堂上应该认真听讲,努力在课内解决在预习中的问题,并作好课堂笔记,把教师提供例句、材料等备份下来,以便复习时可以查阅。然后要注意一些语言在特定环境中的运用,特别是习惯表达法的运用。在运用中,要主动地用英语回答、讨论和提出问题,并注意角色扮演或做游戏等活动。有一小部分的学生怕害羞、怕出差错,不敢开口讲,尤其是当教师邀请他们在班上用英语进行对话或表演时,他们主动参与更少。

俗话说:没有缺点,就不会进步。从缺点中得到知识。所以,学生应该注意模仿并主动与教师配合,做一名好演员。不要怕出错,但忌重错。还有整理错题集,进行一次、二次练习。笔者认为:今天不会说,明天会说,是进步;今天说得少,明天说得多,进步更大;别人这样表达,你能那样表达,你就有了创新。只有大胆实践、体会,才能得到巩固提高。

三、课后及时复习和巩固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过的东西,如果不及时复习,过上了一段时间后,就会产生遗忘。在复习时,要注意知识的重现率,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对比,及

时复习巩固,尽量把当天学到的知识当天就予以掌握和巩固。因此,复习是克服遗忘的最有效的方法。“运用”是最能激发人的探索精神的。

语言的学习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得以巩固和提高。在复习某些词语、句型时,不妨造一个句子、写一段或几小段互相联系的短文,尽量把学过的词组、短语、句子编织在短文中。再者同学间可以出话题,进行写作,互相批改。也可以互出易错题,交换答题。这样的用与练是最好的运用和记忆的。

诉讼标的识别标准探究 篇1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021-02

作者简介:李佳鸿,女,江苏无锡人,1988?10月生,南京大学 法学院 诉讼法学专业 2011级硕士研究生,民事诉讼研究方向。

摘要:

诉讼标的对于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适用、既判力客观范围的厘定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旧实体法说、诉讼法说、新实体法说以及诉讼标的相对说都对诉讼标的的识别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但都非无懈可击。笔者认为,解决诉讼标的识别问题的正确方法,应是根据不同诉讼类型的纷争解决机能,就给付之诉、确认之诉、形成之诉分别分析其诉讼标的。

关键词:诉讼标的; 请求权; 诉讼请求

1.诉讼标的概述

我国关于诉讼标的概念,是从日本的“诉讼物”翻译而来。我国《民事诉讼法》在一些条文中直接使用了“诉讼标的”这一概念,包括第53条(共同诉讼)、第55条(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第56条(诉讼第三人)。民事诉讼标的,指的就是民事诉讼基本构成要素中的客观要素。诉讼标的是当事人争执的基本内容,也是当事人请求法院审理裁判的对象。

2.诉讼标的学说

2.1旧实体法说。

旧实体法说又称旧诉讼标的理论,该说主张诉讼标的是原告在诉讼中提出的具体的实体法上的权利主张,即将实体法上的请求权解释为诉讼标的。该说的缺陷在于无法解决请求权竞合问题。以《合同法》第122条为例,受损害方享有两项请求权:因对方违约而享有的损害赔偿请求权和因侵权而享有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两个实体法上的请求权带来了两个诉讼标的,原告可以提起两次诉讼而不受一事不再理原则的限制。显然,这样无疑增加了当事人的诉累和法院的负担,对提高诉讼效率和实现诉讼经济是有弊的。

2.2诉讼法说。

诉讼法说又称新诉讼标的理论,是为了克服旧说的弊端而产生的,强调同一糾纷一次解决和公平保护当事人。

2.2.1二分肢说。二分肢说是指以当事人提出的诉的声明和为支持这一声明所陈述的事实理由构筑诉讼标的,即诉的声明与事实理由是诉讼标的的两个分肢。前后两个诉的诉讼标的是否相同,应视前后两诉的诉的声明和事实理由是否全部一致而定。诉的声明和事实理由中任何一个是多数,诉讼标的即为多数而发生诉的合并;诉讼声明和事实理由中任何一个发生变更或者均发生变更时,即发生诉的变更。该说的问题在于:当诉的声明相同,而事实理由有多个时,会形成多个诉讼标的,法院也相应的应该做出多个判决。

2.2.2一分肢说。

一分肢说主张诉的声明相同,事实理由多个时,仍为同一个诉讼标的。但是一分肢说依旧有问题。例如:原告先后与被告存在两个买卖合同,价金均为20万。原告如果先以前一个20万的合同提起诉讼得到了判决,如果再以后一个20万的合同起诉,按照一分肢说的观点,诉讼标的相同(诉的声明均为请求支付20万价款),不应受理。显然,当原告针对被告存在多个内容和数额相同的债权时,仅靠诉的声明来界定诉讼标的是无法保障当事人的合法利益的。

2.3新实体法说。

针对诉讼法说与实体法脱节的缺陷,德国学者再次将视角转回实体法上的请求权,回归到用实体法上的请求权来说明诉讼标的。该说认为当基于同一生活事件有多个实体法规范赋予原告向被告主张请求权时,在实体法上并不是像旧实体法说认为的那样存在多个请求权的竞合,实际上只存在一个请求权,因为产生请求权的事实关系是单一的,并非真正的竞合,实乃请求权基础的竞合。这多个实体法规范所规定的权利成为当事人可以使用的不同的攻击方法。

2.4诉讼标的相对说。针对上述学说均无法给出完满的诉讼标的识别标准,诉讼标的相对说应运而生。诉讼标的相对说主张根据诉讼目的、诉讼的具体情形来灵活地识别诉讼标的。因而,诉讼标的不是统一的,一成不变的,其内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构建。在某一诉讼中,哪一种学说更为适合,就采用哪一学说的观点。在防止重复起诉问题上,运用一分肢说来识别诉讼标的;在既判力问题上,运用二分肢说来识别诉讼标的。

3.诉讼标的识别标准

笔者认为解决诉讼标的识别标准问题的正确方法,应是根据不同诉讼类型的纷争解决机能,就给付之诉、确认之诉、形成之诉分别分析其诉讼标的,而不能理想化的一概而论。

3.1给付之诉。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采纳的是旧实体法说,即给付之诉的诉讼标的就是实体法上的请求权或者法律关系。笔者认为,从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的角度出发仍然应该采取旧实体学说,以实体法律关系或者实体权利的主张作为诉讼标的;在请求权竞合的场合,应当允许原告在法庭辩论终结前,随时提出诉的变更或者追加,而无须征得被告的同意,同时还应当赋予法官宽泛的释明权,对于有竞合请求权存在而原告又没有合并主张的情况下,法官应当及时加以释明提醒原告合理主张。这样就既避开旧实体法说的短处,又达到了纠纷一次解决的民事诉讼理念。

3.2确认之诉。

在确认之诉中,当事人争执的焦点和法院裁判的对象就是实体法律关系或者实体权利,不涉及给付的问题,也就不存在请求权竞合的问题。在确认之诉中,学者们通常都以诉的声明作为识别诉讼标的的基准,至于构成诉的声明的实体权利或法律关系存否的原因事实,只是原告主张一定权利或法律关系存在或不存在的攻击、防御方法而已。例如,原告请求法院判决确认其对于某物有所有权时,并不因其陈述取得所有权的原因事实不同而使诉讼标的发生变更,在法院支持原告的诉的声明而作出原告胜诉判决时,也只需要说明:“确认原告对某物有所有权”而已。

3.3形成之诉。

关于形成之诉的诉讼标的,实体法说与诉讼法说的观点是有明显区别的:实体法说认为形成之诉的诉讼标的就是形成权,即权利人可以依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而形成法律关系的权利——形成权。这里的形成权与一般民法上的形成权不一样。一般民法上的形成权,其权利的行使,通常只需以意思表示的方式向相对人作出即可;而作为形成之诉的诉讼标的的形成权,当事人必须提起形成之诉,并且经过法院作出形成判决确认其权利存在才会发生法律后果。诉讼法说认为,形成之诉的诉讼标的应以诉的声明为准。这一理论,因忽视原因事实发生的时间关系,而在司法实践中受到攻击。

参考文献

[1]江伟、段厚省:《请求权竞合与诉讼标的理论之关系重述》,载《法学家》2003年第4期。

[2]李龙:《民事诉讼标的的基本概念与民事诉讼的基本理念》,载《现代法学》1999年第1期。

[3]谭兵、李浩 主编:《民事诉讼法学》,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

推进标准化台区达A标 篇12

宜春供电公司标准化台区管理顺利通过了江西省电力公司A级标准验收, 成为2011年江西省第二家达A标单位。台区达标不仅大大降低了线损, 堵塞了营销工作的跑、冒、滴、漏现象, 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提升了优质服务水平, 提高了客户满意率。

1 明确目标倒排计划

自2010年8月底, 宜春供电公司标准化台区B级达标通过江西省电力公司验收之后, 公司上下没有丝毫松懈, 又踏上了台区达A标征程。A标相对于B标不仅仅是台区线损达标率要提高5个百分点, 而且优秀率要提高30个百分点, 同时要全面消灭高耗台区, 消灭窃电户。该公司立即召开专题会议, 从实际出发, 认真解读标准。公司总经理刘建文发出了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 克服一切困难, 顶住一切压力, 力争2011年5月向江西省电力公司申请达A标验收的号召。

明确了目标, 该公司倒排进度, 明确时间节点和各阶段工作任务。统一低压标识, 张贴10kV配网标识, PMS、现场消缺、台区改造、系统流程、接地、线损计算等工作均明确了节点计划、责任人。2011年2月, 该公司拉开了达A标百日冲刺大会战, 掀起了达A标建设高潮。

2 攻坚克难整治“城中村”

在这次台区达A标工作中, 宜春供电公司一些台区线损居高不下、接线凌乱、跳闸频繁、窃电现象严重的“城中村”台区得到了全面整治, 成效显著。如宜春农行宿舍公变台区, 是典型的“城中村”, 既有单位宿舍用电, 又有袁山村村民用电, 接线凌乱、人员复杂, 改造前线损一直在22%以上, 尽管只有不到100户居民, 查处窃电却异常艰难, 线损居高不下。

在改造进程中, 遇到了村民的重重阻扰, 如村民不准线路从家门口过, 墙上不准安装表箱, 一栋房屋要供电公司一层装1个电表, 有的村民甚至要求将进户的铝塑线改为95甚至120、150mm2的电缆, 不准停电, 否则全体村民就对施工人员进行围攻, 阻碍施工。公司多次派人跟袁山村队长、村支书和村民沟通协调, 反复做思想工作和宣传解释, 终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改造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黄颇路瓦子塘一带, 同样是典型的“城中村”, 大多是居民自建房屋, 户数多, 线路老化、接线凌乱, 线损居高不下, 尤其在每年迎峰度夏期间, 故障频繁, 居民家中的空调成了摆设, 抢修人员三天两头“救火”, 客户反映强烈, 抢修人员叫苦不迭。通过这次台区改造后, 表箱错落有致、进出线整齐有序、焕然一新, 线损降下来了, 供电可靠性提高了, 投诉减少了, 居民终于用上了放心电、安全电、优质电, 居民一致称赞供电公司为百姓排忧解难!

台区改造是这次台区达A标的重头戏, 宜春供电公司紧紧抓住机会, 举全体之力, 对近50个高损台区进行了全面的整治和消除, 全面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3 五加二、白加黑工作法

自从开展台区达A标工作以来, 宜春供电公司推出了“五加二、白加黑”工作法, 加班加点排除一切困难投入到达标工作中。

在2011年4月份台区改造的攻坚阶段, 4个台区班32名台区管理员白天全部跑现场, 协助施工队进行台区改造, 晚上回到办公室画图, 进入SG186营销系统更改异动资料, 核对台区信息, 通常加班到晚上10点以后。兰宏是公变台区一班班长, 他每天一大早就从家里出来, 到现场核对改造后的台区, 包括接线路、表箱、分接箱、张贴标识、用户出线等, 同时跟用户做好台区改造的宣传解释, 取得用户的支持理解。

该公司4个台区台线班全体员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保持一致, 发扬团结协作、群策群力、攻坚克难、一致达标精神, 全力投入达A标工作。尤其进入4月以后, 广大员工顶高温、冒酷暑, 对高损台区进行逐个排查, 从考核计量装置的核对到台区下户表的地毯式检查, 下猛力降线损, 为台区达A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 从“要我降损”变“我要降损”

一年多来, 宜春供电公司紧紧围绕“量、价、费、损”等指标, 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开展一系列台区达标工作。营销一线员工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台区管理员和计量人员。他们在达标过程中从对各大系统运用不熟到熟练掌握, 电脑绘图从陌生到熟练绘制, 降损工作从“要我降损”变成“我要降损”, 台区管理从“学徒”变成“专家”, 从畏首畏尾变成不甘落后, 学会了从实践中提炼经验。台区管理员之间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人人争做“标杆”, 个个争先创优, 不仅消灭了高损台区, 而且不断提高线损优秀台区率。

英语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13

一、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让“双差生”学英语是让很多老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双差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英语的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则可事半功倍。有一次,笔者把班上的几个常逃学到街上打电子游戏的学生叫到宿舍,打开电脑,让他们见识“红色警戒”、“沙丘”、“星际争霸”等游戏。那令人震憾的32位音效,赏心悦目的3D动画,人性化的交互式操作,让街上游戏厅中的16位甚至8位的游戏望尘莫及。很快地,他们就融入游戏之中。但每每就在他们指挥着千军万马,即将解放全人类,实现心中梦想时,屏幕上却出现了数行的英文提示,这些学生全傻眼了,这时我就在旁边轻描淡写地给予翻译。学生顿悟:下世纪,玩,也要懂英语。事后,我发现英语课上,这几个学生“重新做人”了。可见,巧妙地迁移学生的兴趣,正如“四两拨千斤”。对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大有裨益。

二、用口诀帮助记忆,提高学英语热情。

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让学生迷惑。有鉴于此,教师可编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使学英语的热情升温。对初一学生讲“be”的用法,记口诀:I用am,you用are;Is跟着他,她,它。要问复数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 .又如,Double O的长短音,编“三字经”如下:

学习小学英语新课标心得体会 篇14

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学习“英语课标”才能适应教材改革的需要,才能适应新教材新教法的需要,才能适应当今素质教育的需要,才能把握新知识体系和学生实际,提高课堂效益,达到“英语新课标”设计理念的基本要求.一句话,才能顺应教育改革发展潮流,当一名合格的或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达到教书育人,不误人子弟的目的.我对新课标的最大的体会是:新课标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的新理念.摒弃了过去的教学大纲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的落后观念.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英语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愿意学,要让学生有兴趣,我们首先得让学生感到英语易学,其次让学生乐学,最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现代课程价值的取向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正确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在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目标上不仅仅是关注小学生知识有所得,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要使小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拥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要让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换句话说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既要从事教学活动,又要从事教育活动。

2、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材选用和教法设计时,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要求与个体差异。以学习为中心,就是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英语课上成知识传授课,不要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小学英语课一定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学习英语,通过说说、听听、唱唱、玩玩等形式,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从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3、要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时教法更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小学生的朋友、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关爱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要尽可能多地为小学生提供实践英语的机会,鼓励他们所做的尝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活动中,增强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合作意识。

三、创设情景

用自己充满激情的表情和动作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创设情景,相互交流,启发学习动机,树立学习信心。直观情景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之中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技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课文来创设情景,如打电话、购物、生日聚会、旅游、问路等。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机会。

四、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小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的实施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上都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主要应该都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小学英语教学一定不要变成教师满堂灌的知识课,不要让小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学习。“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从这种认识出发,“活动”就应该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只有在活动中儿童的天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只有在活动中儿童才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才会巩固学习兴趣。二重新定位师生关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的作用是指导小学生在活动中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练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强调师生互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会更加主动,学习效果会更加明显。三是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满足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

尊重个体差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尊重个体差异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要认识到我们的学生是有差异的,另一层含义是我们应该做到针对不同差异的孩子进行教学,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所获

五、应及时进行有效评价。

评价是一种教学方法,一种教学手段,一种学生成长的记录。首先,教师可以用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如恰当地运用好:Good!Good job!You did well.Great!Well done!You’re a good boy.You’re a good girl.其实,教师只要真心真意地尊重学生,就会想出各种各样生动的、表扬式的、激励性的语言来鼓励学生。这些赞扬的话就像“兴奋剂”使小学生精神振奋,信心倍增;其次,教师还可以用体态语言对小学生进行表扬和评价。如小学生英语说得好,教师就鼓掌祝贺;小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正确时,教师就竖起大拇指赞赏;对认真听课的学生,教师微笑赞许。对表现好的小组,教师进行加星等,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由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看课程标准 篇15

关键词:新高中物理课程,模块教学,科学探究

新的物理课程标准突出了实践, 强调了知识运用于生活、技术、社会, 重视发挥物理课程在科学素养、情感态度、社会价值观等领域的教育功能, 尤为重要的是在能力要求上, 要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凸显以“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 满足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需求”为根本的培养目标。

一、采用模块教学, 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新高中物理课程将高中内容分为必修和选修三个系列共12个模块, 各系列模块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如下。

物理1、物理2为共同必修模块, 是所有高中学生共同学习的内容, 主要涵盖了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 使学生经历一些科学探究活动, 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 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同时为选修模块的学习做准备。

选修1系列包括两个模块, 侧重于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 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 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及人文学科的融合, 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选修2系列包括三个模块, 比较注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 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 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选修3系列包括五个模块, 本系列各模块侧重让学生比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 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 较为深入地认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高中物理课程采用“模块教学”, 就使得新课程变得更加灵活、开放, 更富有弹性, 拓展了课程内容覆盖的范围, 拉开了不同系列和课程间在深度和难度上的差距, 更好地适应了不同学生的智能特点和兴趣爱好, 是过去长期采用的学科课程所无法比拟的, 配合新课程在其他方面的改革, 保证新课程所追求的基础性、时代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等目标的实现。

二、让知识体系的调整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与以往的物理教材相比,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知识体系有了较大变动, 就力学部分而言, 以前的教材都是先学习力, 然后讲解运动的描述有关知识;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是先学习运动的描述, 再讲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力与运动状态变化存在因果关系, 前者是告诉学生原因在看结果, 而后者却是使学生先认识现象, 根据认知规律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想要知道现象产生的原因的需求。此外, 在机械能一章, 先从追寻守恒量入手引入能量的概念, 然后学习功的有关知识, 与以前的安排相比更加符合人们认识自然的规律。

三、实验的安排不同更加充分体现科学探究

以往的教材都是将实验集中于教材的最后, 而且多数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 对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没有丝毫作用。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将实验穿插于课本中, 都采用了实验探究在学习结论的模式, 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就采用了先安排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再单列一节课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的模式, 较以往有了很大改观。此外,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动能定理等知识的学习中, 也都采用了先实验探究再理论学习的模式, 充分突出了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新课程理念。

除了实验探究外, 理论探究在新课程实验教材中也有所体现。如重力势能的学习, 摒弃了以往直接给出重力势能定义和表达式的做法, 采用了先从理论上探究重力做功的特点, 找出既与重力做功联系密切, 又与势能特征相一致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物理量mgh, 然后根据第一节中学习的知识将mgh定义为物体的重力势能。

探究内容的增多, 对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处理实验数据、分析论证、交流合作等科学素养具有促进作用。

四、通过阅读材料的变化, 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 物理走向社会”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以不同形式设置了大量的课外阅读材料, 主要包括与科技、社会相关的“STS”、介绍物理学史、科学发展历程的“科学漫步”、作为课堂知识的有效补充让学生动手动脑的“做一做”等多种形式。这些材料为在物理学习中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素材,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高考中的信息题准备了充足的原材料。因此,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突出各种阅读材料的地位, 挖掘阅读材料的内在潜能, 使阅读材料充分发挥作用。

上一篇:春季学期教导处工作计划下一篇:小学升初中同学录留言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