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海珠区小学招生

2024-07-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广州市海珠区小学招生(推荐7篇)

广州市海珠区小学招生 篇1

什么是就近入学?

有人认为就近入学就是要安排到离家最近的学校就读,这是一种误解。小学生就近入学是指相对就近入学,根据原国家教委的有关规定,学生居住地与学校距离原则上应在3公里范围以内。在这个范围内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学校的分布情况划定地段,合理分配学位。今年海珠区小学招生什么时候申请学位?

2013年4月28日将公布《2013年海珠区小学入学指南》,请适龄儿童的父母按照该指南的提示办理有关手续。

具体申请学位的时间为:5月11日-13日上午8:30时-11:30时;下午2:30时-4:30时

如何申请小学学位?

凡居住在海珠区的适龄儿童,由其父母(法定监护人)携带有关证件,在申请学位时间内携带适龄儿童到学校领取并填写《海珠区2013学小学一年级学位申请表》。申请入学需提交哪些相关的证件?

具有海珠区户籍的要携带: 1.户口簿;2.独生子女证(广东省计划生育服务证); 3.该户籍的房产证或购房按揭合同;租住房屋的凭市房管部门认可的或符合有关规定的房屋租赁合同(所租房屋应为申请学位儿童的父母的唯一居住地); 4.2013年的体检表; 5.儿童预防接种证;

6.适龄儿童如果已经办理了个人身份证的也请提交。

具有广州市户籍,因市政建设项目临时搬迁到海珠区居住的拆迁户适龄儿童要携带:1.户口簿;2.独生子女证(广东省计划生育服务证);3.有效的拆迁协议公证书;4.原居住地的房产证或租赁合同;5.临时居住地的有效证明;6.2013年的体检表;7.儿童预防接种证;8.适龄儿童如果已办理了个人身份证的也请提交。公立小学学位分配有哪些原则?

公立小学学位分配的基本原则:以实际居住地为依据,人户必须一致。

1.申请入学的适龄儿童必须与父母同一户籍,户主须为适龄儿童的法定监护人;同时适龄儿童的父(母)具有与户籍一致的房产证或购房按揭合同(房产必须为适龄儿童的父或母全权所有),并实际在户籍所在地居住。人户不一致的,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位。

2.同一户址、同一房产原则上只在辖内学校对应安排一个学位(孪生子〈女〉及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双子女户除外)。如同一户址及同一房产在最近5年内已在辖内学校有在读学生的,该户址和房屋的适龄儿童将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位。

3.长期租赁房屋的,凭广州市房管部门认可的或符合有关规定的房屋租赁合同(所租房屋应为适龄儿童父母的唯一居住地)申请入学,适龄儿童必须在户口所在地居住满3年后才能在辖内学校安排学位,未满此年限的租住户居民子女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位。

4.居住在祖辈房产的,须提供父母没有享受工作单位福利分房的证明和社区居委会的证明,父母没有工作单位的需提供失业证,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位。

5.临迁户子女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位。

6.海珠区内的集体户的适龄儿童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位。

由于各种原因不符合学位分配原则,但具有海珠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将视实际情况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位。什么是借读生?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借读生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政策性照顾借读生

一、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是指适龄儿童没有海珠区户籍,但符合政策性照顾借读生条件,经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按政策在非户籍所在地照顾入学,并到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学校就读的学生。

二、政策性照顾借读生实行公示制度。

第二类是普通借读生。

广州市海珠区小学招生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省级、市级、普通公办及民办13所小学2527名6~14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采用经专家审阅, 问卷内容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大于0.7的调查问卷, 并进行预试验。由经过统一培训合格的流行病学医师在学校老师的配合下, 以一人一表方式独立填写问卷, 低年龄组学生则由家长协助回忆一年内发生伤害情况代填写后, 统一时间收回问卷。

1.3 资料处理

全部调查问卷经核查后, 将有效资料用EPI 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 输入调查数据, 用SPSS 13.0版软件, 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伤害发生率

本研究共调查小学生2666名, 收回有效调查表2527张, 有效率94.79%。一年内发生1种以上伤害1270人, 伤害发生率为50.26%。其中56.22% (714人) 的儿童一年中发生2次以上伤害, 伤害发生率为28.25%。伤害人次数为5329人次, 伤害频率为4.20次。各类伤害中, 以跌伤和打碰伤类 (打伤、踩踏伤、碰撞伤、挤压伤、割伤或刺伤) 发生率最高。前5位伤害的发生率位次依次为:跌伤 (33.32%) 、打碰伤类 (20.97%) 、骨头卡喉 (14.04%) 、交通伤害 (13.22%) 及烧烫伤 (10.21%) 。

2.2 伤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2.1 性别、年龄分布特征

小学男生伤害发生率为52.39%, 女生为47.7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19, P<0.05) 。伤害发生随着年龄增长有增高趋势, 将学生年龄与伤害发生率进行线性相关回归分析, 显示伤害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升高趋势 (b=2.74, t=4.52, P<0.05) 。不同年龄组间伤害发生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21.03, P<0.05) , 各年龄组不同性别伤害发生率不同 (表1) 。男女生各种不同类型伤害发生率排列顺位比较可以看出:男女生伤害类型前2位均为跌伤和打碰伤类, 第3位男生为交通伤害, 女生为骨头卡喉, 小学生男女生各类伤害发生位次也不相同 (表2) 。

2.2.2 伤害发生地点和形式

伤害发生地点以校外为多, 其次为家中和校内, 伤害发生人次数依次为1120、1072、718人次, 分别占38.49%、36.84%和24.67%。校内伤害以跌伤和打碰伤类为主, 占41.50%和28.27%;家中以跌伤和烧烫伤为主, 占23.04%和19.31%;校外伤害以交通伤 (23.92%) 、跌伤 (28.30%) 、打碰伤类 (13.12%) 为主;小学中伤害发生形式均以自伤为主, 占76.82%, 后依次为同学致伤 (13.13%) 、其他人致伤 (5.17%) 、兄弟姐妹致伤 (3.00%) 和父母致伤 (1.88%) 。并且95.15%伤者为无意致伤。

2.2.3 原因分析

经对伤害发生率居前5位的跌伤、打碰伤类、交通伤、骨头卡喉、烧烫伤发生原因分析。结果显示, 跌伤以摔倒和滑倒为主要受伤原因, 分别占46.88%和26.14%。不同原因按其构成比大小依次排列为:运动、走路、玩耍、上下楼梯、被人推倒或绊倒;打碰伤类以碰撞伤、割伤所占比例较大, 为51.13%和28.87%, 受伤原因依次为玩耍、运动、校内活动、学习、打架等。割伤以刀割伤最严重, 占81.35%;碰撞伤以石头、桌子书包等砸伤所占比例较大, 为30.95%;刺伤则以利器伤害为重, 占92.86%;交通伤害以骑自行车、走路和坐车为主要受伤原因, 分别占51.14%、29.60%和5.05%, 且以校外伤害为主 (83.80%) ;其中被自行车致伤占55.56%, 摩托车致伤占10.16%、私家车致伤占5.39%, 其他车辆占28.89%;骨头卡喉致伤原因以鱼骨卡喉最多见 (91.18%) , 其次为鸡骨 (4.96%) 、猪牛骨等 (3.86%) 。烧烫伤以烫伤伤害类型最多 (89.15%) , 其次为烧伤 (9.69%) , 受伤原因以做家务 (26.05%) 和加热饮食 (24.52%) 引起为多, 其次为洗澡 (9.96%) 和火烧 (8.04%) 引起, 且多发生在家庭 (81.57%) ;其次为校外 (13.33%) 和校内 (5.10%) ;85.94%的烧烫伤由自己不小心引起, 14.16%由学生、家庭等其他人员引起。

2.2.4 伤害的影响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伤害的发生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及职业、是否独生子女、寄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父母文化程度为初中者伤害发生率最低 (46.67%) , 父母为硕士及以上学历和文盲者伤害发生率较高, 分别为58.82%和60.60%;父母职业与伤害发生率也存在一定关系, 以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子女伤害发生率最低 (40.30%, 43.22%) , 机关干部 (54.24%) 、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 (50.76%) 及其他人员 (56.90%) 伤害发生率较高。独生子女 (51.36%) 与非独生子女 (49.21%) 伤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18, P>0.05) 。寄养方式不同, 伤害发生率亦不同, 与家庭其他成员生活的子女伤害发生率 (53.84%) 高于与父母亲共同生活的子女 (49.58%)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90, P<0.05) 。

2.2.5 伤害的影响后果和疾病负担

本次调查1270名受伤学生因伤治疗人次数865人次, 治疗总花费为46.17万元, 平均每次花费533.79元。全年平均每人花费466.14元, 尤以骨头卡喉、交通伤和跌伤平均治疗花费最多 (表3) 。伤后以没有休息居多, 占54.67%。伤后45.33%的伤者需要休息0.5 d以上, 平均每人9.02 d。10.09%伤害人次需要家长请假误工在家照看, 伤害后家长误工天数共计1760.5 d, 平均每人每次伤害需看护3.27 d。烧烫伤、交通伤、跌伤和打碰伤类使父母误工所占比重较大, 分别为21.76%、21.61%和10.42%和9.46%;伤后恢复以完全恢复为主, 占96.53%;受伤部位活动受限或有不适感占3.40%, 致残率为69.35/10万。

3 讨论

青少年是健康问题最少、死亡率最低的年龄段, 但是伤害却以残疾和身心痛苦是他们蒙受不幸。其以发生频率高、伤残后遗症多、致伤原因复杂多样为特点, 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笔者对广州市海珠区13所小学2527名学生伤害发生现况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 伤害的年发生率为50.26%, 与徐卫民等杭州市的调查结果55.3%相近[2], 高于李丽萍等报道的7~16岁儿童意外伤害率的37.96%和卢关平等江门市的调查结果的43.53%[3,4], 低于赵海萍等报道的58.29%[5]。本次调查伤害发生率与学生性别年龄密切相关, 随着年龄的增加, 伤害发生率呈升高趋势, 12岁以上学生伤害发生率高达57.79%, 这与Ted等[6]报道的情况基本一致。究其原因, 可能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学生活动范围较广, 运动时发生跌伤、生活中发生割伤、碰撞的机会较多, 而低年级学生活动范围相对较小, 且更易受家长关注和保护, 故伤害发生机会少有关。从伤害种类分析, 男女生前2位伤害位次相同, 第3位伤害位次发生变化, 男生为交通伤害而女生则是骨头卡喉, 男生交通伤害、打碰伤类、触电或雷击伤害显著高于女生 (χ2=6.34、4.22、9.45, 均P<0.05) 。这与男生天性好动, 喜好刺激性游戏、摆弄家用电器有关, 也与父母、老师对男女生教育和保护方式不同有一定的关系。

本次调查表明, 伤害发生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跌

伤、打碰伤类、骨头卡喉、交通伤害、烧伤或烫伤, 与马文军等[7]跌伤、碰伤、刀割伤、交通伤、烧汤伤和赵海萍等[5]的跌伤、碰伤、刀刺伤、骨头卡喉、烫伤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次调查发现56.22%的受伤儿童1年中发生1次以上伤害, 伤害发生人次数高达5329人次, 平均每人发生伤害4.20次, 说明伤害的常见和多发。学生伤害发生率与父母受教育程度、职业、学生家庭寄养方式有一定关系, 本次调查所显示的父母文化程度为硕士及以上学历者和不识字者伤害发生率最高, 而父母文化程度在初中和中专、技校或高中者中伤害发生率较低, 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U型现象, 与卢关平、李丽萍的研究报道不一致, 其原因何在, 有待于进一步调查研究, 部分原因可能与本次调查硕士及以上学历者样本量较小有关。与父母亲共同生活的子女伤害发生率明显低于与家庭其他成员生活的子女, 这与父母对子女的关注程度高于家庭其他成员有关, 说明家长在预防学生伤害中的重要性。

从伤害发生的地点来看, 校外伤害以交通伤害, 校内以跌伤、大碰伤, 家中以跌伤和烧烫伤所占比重较大, 应针对校内、校外和家中伤害高发的不同类型, 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由于伤害发生受社会环境因素和儿童个体心理行为因素的影响, 伤害发生原因较为复杂, 再因小学生意外伤害中自伤发生机会较多, 占意外伤害的76.82%, 故意外伤害的预防要以青少年本人的安全教育为主。

我区现共有在校学生人83 042人, 按伤害发生率50.36%推算, 我区现有41 820名学生发生过伤害, 伤后45.33%的伤者需要休息0.5 d以上, 按伤后平均每人休息9.02 d和10.09%伤害人次需要家长请假误工在家照看, 每人平均3.27 d推算, 1年中共计缺勤17.10万d, 造成误工近1.38万日。治伤花费466.14元/人, 1年因伤害就花费1949万元人民币。本次调查伤害致残率高达69.35/10万, 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损失是巨大的, 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社会、学校、家庭及伤害预防控制职能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能和联动机制, 强化学生安全卫生教育,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针对小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建立健全伤害监测体系, 制定完善的预防控制措施, 减少和降低小学生伤害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声涌.我国的伤害流行病学研究亟需开展.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7, 18 (3) :131-133.

[2]徐卫民, 刘国晶, 周建华, 等.杭州市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特征与影响因素调查分析.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7, 21 (3) :66-67.

[3]李丽萍, 黄革, 马小红, 等.2553名7~16儿童伤害的现况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9, 20 (1) :27-30.

[4]卢关平, 周春洪, 吴霭玲, 等.江门市中小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1999, 20 (3) :170-173.

[5]赵海萍, 尚玉秀, 俞维银, 等.银川市中小学生伤害危险因素调查分析.中国学校卫生, 2003, 24 (4) :398-399.

[6]Ted R, Miller Rebecca S.Howsafe are our schools?Am J Pulic Health, 1998, 88:413-418.

广州市海珠区小学招生 篇3

关键词:儿童公园;立体绿化;景观营造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6)03-0029-04

广州海珠儿童公园位于广州市南部洛溪桥旁,占地7.6 hm2,以“生态性”“自然性”为理念,设有自然野趣的林荫活动区、亲水植物区、四季花果区、招鸟乡土林区等生态绿化区域,绿地面积比例在全市13个儿童公园中是最高的园区内水体采用了生态水净化技术,并在景观营造中运用了丰富的立体绿化形式,故而被号称“广州最生态自然的儿童公园”。

广州海珠儿童公园在规划之初便充分考虑了立体绿化的运用,在园中多处园林景观及建筑物的设计中均引入立体绿化理念,并在建设中合理运用各种立体绿化形式及技术,营造出了较好的景观效果。项目展示出新一代以生态优先、推进绿色发展为代表的儿童专类公园面貌。

1海珠儿童公园立体绿化的景观营造方式

海珠儿童公园共有7处立体绿化景观,涵括了四种类型的立体绿化景观营造形式。其中公园门口“古树洞天”景点和公园泵房采用了塑石假山式立体绿化;科普馆采用柔性屋顶绿化;园中两座公共洗手间实施了轻型快速成坪的简式屋顶绿化;开心农场的篱笆墙和廊架,实施了輔助构架式立体绿化。

1.1塑石假山式立体绿化

塑石假山式立体绿化是利用不同形式的塑石、假山等素材与绿植相结合,打造不同形式的立体绿化效果。为了提高公园入口的景观效果,海珠儿童公园特意把入口的服务性建筑设计成假山与绿植结合在一起的特色建筑,既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又在此基础上把入口建设成独特的景点——古树洞天。

以矩形入口建筑为基础,在建筑外围应用人工塑石技术,营造错落有致的山石景致,并在塑石间人工塑造卡通版的老树干,进一步丰富景点层次。本景点的立体绿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建筑的屋顶全部采用简式屋顶绿化,共实施了约300 m2的屋顶绿化,种植耐旱、耐热、抗逆性强的植物,如佛甲草Sedum lineare、落地生根Bryophyllum pinnatum、花叶假连翘Duranta erecta‘Variegata’、异叶爬山虎Parthenocissus dalzielii等;二是在塑石体系中预留出高低错落的种植穴,整体考虑植物搭配,运用丰富的植物品种营造出山石林木葱郁的效果。以攀援植物作为先锋植物,达到快速覆盖、美化环境和为其他植物的生存创造适宜微环境的目的[1]。在此景点中运用了攀援植物辟荔Ficus pumila、异叶爬山虎、珊瑚藤Antigonon leptopus营造了绿底环境,并搭配运用了龙血树Dracaena draco、红花鸡蛋花Plumeria rubra、红刺露兜Pandanus utilis、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ans、日本五针松Pinus parviflora等,搭配了适生的灌木地被如春羽Philodendron selloum、红苞喜林芋Philodendron erubescens、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巢蕨Neottopteris nidus、簕杜鹃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花叶艳山姜Alpinia zerumbet ‘Variegata’、红背桂Excoecaria cochinchinensis等植物,组成了丰富的植物景观。

“古树洞天”作为入口的重要景点,需要营造氛围,对景观的要求较高。此处立体绿化的营造难点在于:一是种植穴较分散,完善给排水的设计难度较大,对屋顶与塑石种植穴要进行整体排水系统设计,再接入全园排水系统;二是选用轻型基质种植植物以保证满足荷载规定;三是丰富植物配置以配合错落分散的种植穴,形成较好的植物景观。

立体绿化作为媒介最终将建筑与塑石景观融合到一起,让“古树洞天”整体呈现出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效果(图1)。

1.2柔性屋顶绿化

柔性屋顶绿化的形式较为丰富,主要是利用不同植物的搭配以及艺术化的设计构成丰富立体的屋顶景观。海珠儿童公园科普馆是为3-14岁阶段儿童参与科学教育而设计的场所,是公园内一座带科普教育功能的园林建筑。馆内主要放置了可供儿童实验和科普教育方面的视听设备等。科普馆最大的特色是整体为一曲面结构的异型建筑,外墙布置立体绿化,自然生长的植物使建筑具有季相变化、生命活力,达到绿色环保、自然节能的效果,并强调了科普馆的“科普”气质。

科普馆占地面积约为120 m2,南北朝向,建筑高度5.75 m。建筑关键结构主要由钢构架、人工基盘、植物、基质、滴灌系统、竹片饰面等构成。以钢构架搭建建筑主体框架。由于建筑外墙与屋面设计为一整体的曲面结构(图2),屋面与墙身假如采用常规的人工基盘敷设立体绿化,建造的效果相对较弱。因此,在做完防水和阻根处理后,采用柔性屋顶绿化系统,妥善解决屋顶曲面的难点。该系统的柔性底板可适应安装基面的变化,设置杯状底脚蓄积利用雨水,阻拦格栅可任意连通安装,适应屋顶坡度变化,设置纵横交错的排水通道,埋置渗灌管从上而下进行灌溉(图3)。种植基质采用轻质无土基质为主,厚度约5-10 cm。灌溉系统采用自动化滴灌技术,定时滴灌渗透基质,同时采用保湿海绵保护植物根部,减少植物根部水分蒸发,有利植物生长。

在植物选材上,既要采用耐旱、耐湿热、耐污染,抗风、抗强光、抗病虫害的综合抗性较强的植物,也需选择具有浅根性、常绿、少修剪、养护简单的植物,还要体现四季色相变化的景观效果。植物有很强的季节性,叶、花、果的颜色和形状随着季节而变化。选择合适的植物,季节性因素不容忽视[2]。在本景点中选择了景天Sedum erythrostictum、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金叶假连翘Duranta erecta、小蚌兰Tradescantia spathacea‘Compacta’、吊竹梅Tradescantia zebrina、花叶冷水花Pilea cadierei、肾蕨、银边草Ophiopogon japonicus‘Aureus-vittatus’等植物进行组合种植,保证了一年四季稳定的植物景观效果。

科普馆室内以竹篾作为主要的装修材料,通过控制建筑层高,使室内采光通风达到良好效果。特别是外墙采用的立体绿化技术,使室外温度即使达到36℃,室内也能在没有空调的情况下保持在28℃左右,形成了内部小气候。整个科普馆建筑外立面覆盖立体绿化,增加了绿量,减少热岛效应,且能保温隔热,降低能耗,效果良好(图4)。但因在建设过程中把握技术不够全面,且建造资金减少,建造工期紧张,导致建成后的立体绿化并未完全遵从原设计,至今还在调整完善中。

1.3简式屋顶绿化

简式屋顶绿化是对屋顶简单铺植草坪的绿化方式,与柔性立体绿化相比,植物种类较单一。公园中设置了两座公共洗手间,均采用了坡屋顶的设计。他们的屋顶绿化均选用轻型快速成坪的简式屋顶绿化,以达到快速成型、生态效果良好的目的。

在防水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确保材料能起到阻断根系生长、防渗漏的作用;其次,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不同的建筑特性来选择适宜屋顶绿化的防水材料;最后,应优先选用技术较先进、性能较优异的屋顶绿化防水材料[3]。在对公园洗手间进行简式屋顶绿化时,屋面防水层采用了具有耐水、耐腐蚀、耐霉烂且对基层伸缩或开裂变形适应性强的聚酯胎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排水层选用专用的塑料排水板,在排水层上敷设隔离过滤层,设置排水系统,接入公园排水系统。最后将备用的成品苗块整块搬运到屋顶,直接在已铺设好的基质层表面铺满拼接成坪,实现屋顶成片绿化(图5)。屋顶绿化中地毯式的植物种植形式一般选用景天科类的地被植物或草坪,将植物如同地毯一般整片种植在屋顶或楼板上。轻型的屋顶绿化或者生态型的屋顶绿化多采用这种方式,因其对建筑结构荷载的要求低,管理、养护上也比较方便,兼顾了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4]。本方案选用了佛甲草,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其它可推荐品种有小蚌兰、落地生根、大花马齿苋、瓦松、绿景天等。

绿色屋面的实施使两处洗手间的建筑内部在夏天也能保持凉爽,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能源,遵循了“生态性”理念。

1.4辅助构架式立体绿化

辅助构架式立体绿化顾名思义是利用辅助式的构架等设施进行的绿植形式。儿童公园开心农场是一个供儿童体验种植蔬菜瓜果的场地,除了安排整齐分块的种植地外,还设置了篱笆墙,以及供遮阴的仿竹钢制廊架。对此景点的立体绿化营造采取利用辅助构架种植攀援植物的方法来实施,沿篱笆种植豆角Vigna unguiculata var. sesquipedalis、四季豆Phaseolus vulgarisvar. humilis、珊瑚藤等藤本植物,使其慢慢长成农家绿色矮墙。沿廊架种植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广东丝瓜Luffa acutangula、蛇瓜Trichosanthes anguina、葫芦Lagenaria siceraria、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等农作物,既切合“农场”主题,又能达到遮阴和美化的作用,一举两得。绿廊建成后瓜果飘香、生机盎然(图6)。城市的扩张压缩了农村土地,占用了宝贵的耕地,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找到一个城市景观与农业发展的交汇非常重要[5]。开心农场利用农作物营造绿化景观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尝试,让都市中的儿童近距离感受农场带来的快乐。

2经验总结

海珠儿童公园立体绿化景观营造经验总结如下:一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景点的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立体绿化营造方式,既要考虑景观上的效果,也要考虑到生态节能的最优化;二是植物配置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多种方式搭配,但是要根据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搭配形式,与立体绿化所营造的景点相适应;三是要处理完善好立体绿化的给排水系统。

3结语与展望

在海珠儿童公园中,根据不同的景点情况,选用了简式屋顶绿化、塑石假山式立体绿化、柔性屋顶绿化系统、辅助构架式立体绿化等多种形式,达到了很好的景观效果,使园中的景点凸显特色,并充分利用了园林建筑空间,提高公园绿化率,景点建设实施达到景观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优化。入口“古树洞天”、泵房的塑石和立体绿化作为景观主体进行了丰富的植物配置,取得了良好的景观效益;科普馆的外立面绿化实施了简单植物品种的配置,柔性屋顶绿化系统很好地阐释了科普的理念;实施简式屋顶绿化的洗手间则取得了很好的生态节能效益;开心农场的立体绿化为新建的儿童公园提供了很好的遮阴空间,赢得了游客们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整个儿童公园的立体绿化实践为未来的公园建设积累了营造立体绿化景观的宝贵经验。

立体绿化的应用已成为园林景观建设的一个方向,然而目前建设立体绿化景观的水准参差不齐,存在着技术不够完善、建造与维护成本较高、景观欠稳定、植物丰富程度不够等问题。海珠儿童公园在设计中多角度地运用立体绿化,尝试以一种注重生态、实践节能减排的建设方式来开展新项目,建设新公园,是积极响应城市生态建设的一种模式。通过本项目的实践总结,希望对社会加强立体绿化的推广应用有一定的帮助,引起更多的行业关注,为环保事业作出一份贡献。

本文图1为钟文君摄;图2~5为喻红刚拍摄绘制;图6为李定涓摄。

参考文献:

[1] 謝良生.华南地区适宜岩质坡面绿化的攀援植物筛选[J].中国园林,2006(11):73-76.

[2] 欧阳黎.垂直绿化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房地产导刊,2015(1):237.

[3] 和晓炎.屋顶绿化的相关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3.

[4] 杨小玲.基于使用者需求的广州屋顶绿化设计探析[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5.

广州市海珠区小学招生 篇4

环境监测站专业技术人员公告

海珠区环境监测站是广州市海珠区环境保护局属下的正科级财政核拨事业单位,属国家环境监测系统三级站。主要负责海珠区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 测、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为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等环境管理活动提供监测数据等环境监测工作。为充实海珠区环境监测站工作人员队伍,根据《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139号)文件精神,现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5名专业技术人员。

一、招聘职位和范围

(一)招聘职位:海珠区环境监测站专业技术岗位5个。具体见《海珠区环境保护局公开招聘环境监测站专业技术人员职位表》(附件)。

(二)招聘范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三)招聘对象:符合职位要求的社会人员和应届毕业生。

二、应聘人员的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备良好的品行和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

3、身体健康。

4、具有广州市常住户口的(不含从化市、增城市),需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学士以上学位,年龄限35周岁以下(1977年1月1日后出生)。

5、不具有广州市常住户口的(含从化市、增城市),需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学士以上学位,年龄限35周岁以下(1977年1月1日后出生),已婚人员的配偶无广州市常住户口的,其配偶也必须符合广州市人口准入条件。

6、具备招聘职位所需要的其他条件。

三、招聘办法

考试与考核相结合,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一)报名。

1、采取现场报名的方式。

2、报名时间:2012年5月29日(星期二)—2012年5月31日(星期四),每天上午9:00—11:30,下午2:30—4:30。

3、报名地点和联系电话:广州市海珠区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地址:广州市同

福中路399号),电话:84232050。

4、报名要求:对报名人员先进行资格审查,资格审查需提供报名人员本人身份证、户口簿(属集体户口的须提供加盖公章的户主页复印件及本人页)、学历证、学位证、专业技术资格证、工作经历证明、计生证明等有关证明材料。所有证件、材料均要求提供原件及复印件(A4规格,原件在校验后退还本人)。资格审查合格者方可报名,报名人员提交本人近期小一寸免冠正面彩照2张,填写《广州市海珠区环境保护局公开招聘海珠区环境监测站专业技术人员报名登记表》。报名人员应对提交的材料负责,凡弄虚作假的,一经查实,即取消考试资格或录用资格。

5、缴费:成功报名人员缴纳报名、考务费每人50元,因本人原因未能参加考试者不予退费。报名同时由海珠区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发放领取笔试准考证通知单。

6、报名不足3人的职位不开考。不开考职位的情况将于2012年6月1日在招聘公告相应网站公布。

(二)考试。

1、笔试

(1)笔试时间:2012年6月3日(星期日)下午15:00-17:00。

(2)笔试地点:以笔试准考证为准。

(3)笔试内容:主要测试公共基础知识以及环境保护相关专业知识。

(4)笔试成绩于2012年6月6日(星期三)后在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海珠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广州市海珠区环境保护信息网、海珠人才网公布。考生对自己的笔试分数有疑问的,应在分数公布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在海珠人才网下载并填写《考生查分登记表》送海珠区人才服务管理办公室申请查分。每个考生只能申请查分一次。

(5)具有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的报考者报考专业技术岗位5免笔试,资格审查合格后直接进入面试。

2、面试。

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的方式,按招聘职位拟录用人数和笔试成绩高低1:5的比例确定面试人员。未达上述比例的,所有参加 笔试的人员均进入面试。面试主要考察应聘者与职位相适应的情况,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情况及判断、分析能力等。面试合格分数为60分,面 试成绩当场公布,面试不合格的应试人员不进入体检和组织考核阶段。

(三)体检。

按招聘职位拟录用人数和面试成绩高低顺序1:1的比例确定体检人选。体检标

准按照《广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实施细则(试行)》执行。体检在指定医院进行,体检医院建议复查的考生,在一个月内不能得出合格结论的,用人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在具备候选资格的人员中依次递补。体检合格者进行考 核。

(四)组织考核。

组织考核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和计划生育情况。考核量化为分值,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上为合格。考核不合格的,可在具备候选资格的人员中依次递补。

四、公示和录用

根据拟录用职位的要求,按照考试、体检、考核结果确定拟录用人选,并在海珠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公示7个工作日。公示期满,按规定办理录用手续。

五、聘用和待遇

录用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并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实行人员聘用制和人事代理制度。聘用期间按财政核拨事业单位的制度进行管理,享受相应的工资福利待遇。试用期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资格。

六、其他

1、应聘人员在公开招聘过程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取消考试资格或者聘用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伪造、涂改证件、证明,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应聘资格的;

(2)应聘人员在考试、体检或考核等过程中作弊的;

(3)凡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期限未满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

(4)处于刑事处罚期间或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做出结论的;

(5)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的。

2、本次招聘工作资格条件咨询电话:(020)34387568。咨询时间为工作日上午9:00至11:30,下午14:30至17:00。

广州市海珠区环境保护局

广州市公办小学招生网上报名流程 篇5

一、登记信息

(一)报名对象

凡8月31日(含8月31日)前年满6周岁、具有广州市户籍的儿童,报读广州市公办小学实行网上报名。非广州市户籍适龄儿童按各区教育行政部门20小学招生政策进行报名。

(二)网上报名时间

年5月5日至10日,每天8:00—22:30。

(三)真实准确填报信息

在规定报名时间内,家长可登录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网上报名系统(zs.gzeducms.cn),填写新生基本信息、户籍信息、住房信息、监护人信息等,确认无误后保存并提交。请家长务必在提交信息前仔细核对所填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准确。

(四)预约纸质资料送审

家长无需提前到校排队。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网上报名系统将自动提示现场资料审核的预约时间、地点及需提供的纸质资料。

二、招生录取

(一)现场资料审核

5月16日至18日,根据预约时间段,家长携纸质资料到指定学校进行现场审核。纸质资料审核学校不一定是最终录取学校。

(二)确定录取结果

学校将审核家长填写的网上报名信息和纸质资料,初步确定录取学生名单报区教育行政部门。如网上报名信息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学校将在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网上报名系统中退回家长重新填写。根据学校上报的初步录取名单,区教育行政部门将确定录取名单。

(三)统筹入学

需统筹安排公办学位的户籍适龄儿童,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确定接收学校。

(四)查询结果

家长可登录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网上报名系统查询录取结果。同时,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网上报名系统将通过短信把录取结果发送到联系人手机。

广州从化区中小学招生须知 篇6

小学和中学合称,小学包括初小和高小,中学又包括初中和高中。中小学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好的学校、好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广州从化区中小学招生须知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招生原则

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实行以户籍为前提、以实际居住地为依据,人户一致、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实行免试入学原则。人户一致的适龄儿童少年,安排入读所属地段范围小学或初中;人户不一致的适龄儿童少年,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该适龄儿童户籍所属行政区域统筹安排入学。

二、招生对象

(一)从化区户籍学生。

凡具有我区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报读小学的截至当年8月31日必须年满6周岁),以其有效户籍证明和居住证明(即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不动产权证、房产证明、宅基地证明等)为依据,办理报名入学手续。具体入学办法是按照适龄儿童少年户籍所属的行政区域,按照人户一致的原则免试就近安排入学,依据区教育行政部门划定的学校招生地段入学。

(二)来穗人员随迁子女。

按照《广州市从化区实行积分入学解决来穗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从府办〔2017〕19号)以及上级有关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要求,对持有在广州市办理《广东省居住证》满1年(截至当年8月31日止)且在从化区居住、就业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来穗人员,可为其适龄随迁子女申请入读我区小学一年级或初一,区教育局将结合申请人条件、可提供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入读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

(三)政策性照顾学生。

符合《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政策性照顾学生清单》的对象,由教育行政部门核实申请材料后,统筹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

(四)承租人子女入学。

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方案的通知》(穗府办〔2017〕29号)等文件要求,按照“租购同权”的目标做好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

(五)港澳居民随迁子女入学。

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证满1年的港澳居民(监护人)随迁子女(或持证的适龄少年儿童),参照我区来穗人员积分入学办法统筹安排起始年级学位。

三、招生任务

(一)全区小学一年级预计入学人数为12000人,计划开设310个教学班,占应入学适龄儿童的100%(含本区户籍适龄儿童、来穗人员随迁子女、政策性照顾学生、承租人子女、港澳居民随迁子女)。

(二)全区初中一年级预计入学人数为8000人,计划开设189个教学班,占小学毕业生的100%。

四、招生地段

根据我区地理状况、人口分布、学校布局、历史沿革、各校招生计划等因素,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照“人户一致、免试就近入学”的招生原则,合理划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地段范围。

人户一致:指适龄儿童少年的户籍地址与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有效居住证明地址一致,不动产权证、房产证、宅基地证等产权属适龄儿童少年父母100%拥有(父母单方或双方完全拥有,或父母与适龄儿童少年共同完全拥有),户籍及居住证明的截止时间为2020年4月15日,所提供的居住证明对应地段范围学校学位近3年内未被占用(适龄儿童亲兄弟姐妹的除外)。

人户不一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适龄儿童少年的户籍地址与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有效居住证明地址不一致;

2.适龄儿童少年2020年4月15日后入户;

3.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提供的有效居住证明为2020年4月15日后登记;

4.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提供的不动产权证、房产证、宅基地证等产权不属适龄儿童少年父母100%拥有;

5.适龄儿童户籍和居住跟随祖辈的;

6.提供的居住证明对应地段范围学校学位近3年内已被占用。

五、招生办法

(一)小学招生。

按照我区招生原则、对象类别免试就近入学。2020年全区公办、民办小学一年级招生实行网上报名。

1.公办小学。

具有从化区户籍的适龄儿童父母或其法定监护人,于5月5日至10日登录“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网上报名系统”(http://zs.gzeducms.cn/)进行报名。适龄儿童家庭不具备网上报名条件的,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可在报名时段内前往对应地段小学现场提出报名申请。网上报名完成后,于5月16至18日,根据网上预约时段,带备适龄儿童户口本、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有效居住证明(租赁房屋的提供租赁合同登记备案证明)及预防接种证到指定学校进行现场资料审核。报名入学资料经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按照我区招生原则安排学位,并从6月2日起,由各公办小学为获得录取资格的适龄儿童派发录取通知书,6月13日已被录取的学生家长到学校进行注册。8月27至28日,因特殊原因逾期未参加小学招生报名的户籍适龄儿童,按所属片区到各教育指导中心或区教育局递交补报名申请,教育部门将进行统筹安排学位。

2.民办小学。

(1)报名。

有意到民办小学就读的适龄儿童,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于5月7至11日登录“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网上报名系统”(http://zs.gzeducms.cn/),按要求填写学生相关信息,完成报名信息采集工作。5月19至20日,报名系统根据民办小学招生区域、学生有关信息(包括学籍、户籍地址、居住证地址等信息)自动匹配符合条件的学校供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选择报名,可填报1至2个平行志愿。不具备网上报名条件的学生家庭,可向拟报名的民办小学提出申请,由学校提供网上报名服务。

(2)派位和录取。

6月2日,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小学,实行直接录取。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小学,由区教育局组织实行电脑派位录取。

(3)网上确认和现场注册。

6月10至12日,获得录取资格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民办小学报名系统上进行录取确认,6月13日到拟录取学校进行注册。逾期未注册的学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

(4)审核和补录。

区教育局对民办小学新生注册情况进行审核。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民办小学可进行补录,补录工作原则上由各民办学校自行组织,要优先补录本区的报读学生,如有剩余再补录区外学生,同时补录不得违反教育行政部门的各项招生政策要求。7月20至21日民办小学进行第一次补录,8月25至26日民办小学进行第二次补录。

3.延迟入学。

适龄儿童因疾病、受伤等特殊情况,需要延迟入学或免予入学的,由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于8月底前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延迟入学申请,户籍属镇街学校的向对应教育指导中心申请,户籍属区局属学校的向区教育局申请。去年批准延迟入学的适龄儿童,延迟入学期满后,应当今年办理报名入学手续,并与今年从化户籍适龄儿童同一时间段到户籍所属地段学校提交入学申请。

4.特殊儿童。

除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能力(如痴呆、精神病、传染病未愈、严重肢残等)之外,全部适龄儿童都要动员其入学,盲、聋、哑类儿童应到广州市盲校和聋哑学校报名就读,具有自理能力的中重度智力残疾儿童可到从化区启智学校申请入学。

(二)初中招生。

凡今年小学六年级毕业学生均应升读初中一年级,2020年全区公办初中按照我区招生原则、对象类别免试就近入学,民办初中一年级招生实行网上报名。

1.公办初中。

5月10日至15日全区各小学收集本校六年级毕业生资料,学生父母或其合法监护人向毕业小学提交学生户口本和有效居住证明资料(租赁房屋的须提供镇街以上政府主管部门出具的租赁合同登记备案证明)。

教育行政部门对家长提供资料进行审核和分类,按照招生原则、对象类型统筹安排入学。属于城区人户一致学生依据划定的城区招生地段由区教育局安排入学;属于城区人户不一致学生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学位;属于镇街地段学生由户籍所属各教育指导中心安排入学;属于在从化就读非从化户籍小学六年级毕业生返回户籍所在地或到民办初中升读初一。从6月24日起,由各公办初中为获得录取资格的学生派发录取通知书。7月11日公办初中新生注册。

2.民办初中。

(1)报名。

有意到民办初中就读的适龄儿童,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于6月15至20日登录“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网上报名系统”(http://zs.gzeducms.cn/),按要求填写学生相关信息,完成报名信息采集工作。6月28至29日,报名系统根据民办初中招生区域、学生有关信息(包括学籍、户籍地址、居住证地址等信息)自动匹配符合条件的学校供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选择报名,可填报1至2个平行志愿。不具备网上报名条件的学生家庭,可向拟报名的民办初中提出申请,由学校提供网上报名服务。

(2)派位和录取。

九年或十二年制民办学校初中招生,首先通过直升或电脑派位方式招收本校自愿报读初中的小学毕业生,其他剩余的招生计划用于公开报名。7月2日,报名人数小于或等于剩余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初中,实行直接录取。报名人数大于剩余招生计划数的民办初中,由区教育局组织实行电脑派位录取。

(3)网上确认和现场注册。

7月9至10日,获得录取资格适龄儿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民办初中报名系统上进行录取确认,7月11日到拟录取学校进行注册。逾期未注册的学生,视为放弃录取资格。

(4)审核和补录。

区教育局对民办初中新生注册情况进行审核。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民办初中可进行补录,补录工作原则上由各民办学校自行组织,要优先补录本区的报读学生,如有剩余再补录区外学生,同时补录不得违反教育行政部门的各项招生政策要求。7月20—21日民办初中进行第一次补录,8月25—26日民办初中进行第二次补录。

3.从化户籍返回生。

(1)在从化区以外就读的从化户籍小学六年级毕业生(含在我区民办小学就读的),有意返回从化升读初一的,在5月7日,持学生户口簿、父母房产证和原就读小学学籍资料原件及复印件回从化报名,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招生原则安排入学。户籍属于我区城区学生到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报名;户籍属于镇街学生到所属教育指导中心报名。

(2)从我区乡镇返回城区就读初一的城区户籍学生,由家长向原就读小学提出书面申请,并带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到原就读小学确认,再由各教育指导中心汇总名册后报区教育局按招生原则安排入学。目前在城区就读的乡镇户籍小学毕业生将由教育行政部门安排返回户籍所在地升读初一。各类返回生入学要求6月25日前完成。

(三)来穗人员随迁子女申请入学。

按照《广州市从化区实行积分入学解决来穗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从府办〔2017〕19号)以及上级有关来穗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要求,对持有在广州市办理《广东省居住证》满1年(截至当年8月31日止)且在从化区居住、就业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来穗人员,可为其适龄随迁子女申请入读我区小学一年级或初一。区来穗局和教育局联合制定《2020广州市从化区来穗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入学申办指南》,并于4月在各镇街、中小学、幼儿园以及从化区人民政府官方网站进行公布。来穗人员按照工作指南到各镇街(园区)来穗人员管理中心办理积分入学申请,区来穗局对申请人积分情况进行汇总审核和结果公示。区教育局将结合申请人条件、填报志愿、可提供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入读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

(四)政策性照顾学生申请入学。

凡符合《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政策性照顾学生清单》的对象,可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入学申请。报读小学一年级的广州市户籍适龄儿童网上报名后,升读初一的广州市户籍学生在毕业学校提交资料后,于5月16日至18日到各教育指导中心或区教育局(居住镇街的到所属教育指导中心,居住城区的到区教育局)递交政策性照顾学生相关资料及入学申请,由教育行政部门核实资料后,统筹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非广州市户籍政策性照顾学生按照我区来穗人员积分入学办法提出入学申请并递交有关资料,按照积分入学办法安排入学。

(五)承租人子女申请入学。

对具有广州市户籍,在广州市无自有产权住房,以其租赁房屋所在地作为唯一居住地,持我区住建部门认可的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资料的承租人子女(含政策性照顾学生),申请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的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就读,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权益。具体为承租人按照户籍生网上报名后,于5月16日至18日持适龄儿童少年户口本、承租人在广州市无自有产权住房证明、有效房屋租赁证明(必须是我区住建部门认可的租赁证明或经我区各镇街(园区)来穗人员和出租屋服务管理中心登记备案的有效租赁合同证明)到学校进行现场资料审核,报名入学资料经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统筹安排入学。

承租人属来穗人员并为其随迁子女以积分入学方式申请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学位的,我区来穗部门将结合实际对申请人合法租房情况赋予与购房者相同的分值、权重。

(六)港澳居民随迁子女入学。

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证满1年的港澳居民(监护人)随迁子女(或持证的适龄少年儿童),参照我区来穗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办法统筹安排起始年级学位。具体为5月16日至18日港澳居民持本人身份证和居住证、适龄儿童少年身份证、居住资料(需合法并认可的)等到教育部门(居住属城区的到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居住属镇街的到对应教育指导中心)申请入学,资料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统筹安排入学。

六、工作要求

(一)统筹领导,精心组织。

区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基础教育科有关人员、各教育指导中心主任为成员的招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各教育指导中心要严格执行上级及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有关规定,制定本辖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方案(5月5日前各镇街小学和中学招生方案报所属教育指导中心备案,各教育指导中心和局属学校招生方案报局基础教育科备案),做好招生计划、合理划分小学初中招生地段范围、招生程序、组织报名、资料核对、招生录取、入学注册、建立学籍等工作,按照全区招生工作时间安排要求,细化工作措施,优化工作流程,尤其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新生家长到校现场资料审核的工作安排,确保招生入学工作平稳顺利进行。

(二)大力宣传,正确引导。

按广州市统一时间要求向社会公布2020年从化区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细则,在从化区人民政府官方网站、从化电视台、今日从化、教育局微信公众号、广州从化发布、各中小学、幼儿园等媒体场所向社会公开,并公布区和各镇街招生入学咨询地址、电话,方便广大家长来访电询。各片区、各学校要及时召开招生政策咨询会,现场接受广大家长的咨询和提问,正确引导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家长依法送其子女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三)规范招生,强化监督。

1.加强招生管理,落实工作要求。

各单位、各学校要严格落实教育部“十项严禁”纪律要求,任何公办、民办学校均不得以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面谈、评测、人机对话、拓展活动、冬夏令营等名义选拔学生,不得与社会培训机构或任何第三方组织联合招生。要实行均衡编班,要严格落实“一人一籍,人籍一致,籍随人走”的学籍管理要求,严禁“人籍分离”、“双重学籍”等情况出现。区招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将加大对学校招生行为的管理和监督,发现存在招生违规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将按照《广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负面清单及处理措施》严肃处理。

2.严格执行程序,规范民办学校招生行为。

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要按照区教育局核定的招生计划和范围招生。民办学校原则上面向从化区招生,无寄宿条件的民办学校不得跨区招生;有寄宿条件且确有跨区招生需求的民办学校,其跨区招生计划由区教育局初核后报市教育局核准,跨区招生计划不超过总计划的50%。从化区生源的界定依据为:以其户籍或其小学毕业学籍界定;非穗籍学生,以其本人或父母《广东省居住证》(或具同等功能和效力的其他有效证件)地址界定。民办学校电脑派位按规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检人员、媒体记者或家长代表等参与监督电脑派位工作,做到全程录像,确保电脑派位工作公平公正。严禁择优性质的电脑派位、集团化办学择优直升、九年一贯择优直升及其他择优直升的做法。

3.加强廉洁招生,落实好监督机制。

广州市海珠区小学招生 篇7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居民卫生调查以家庭户为调查基本单位,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海珠区有18条行政街,每条行政街随机抽取8个居委会,每个居委会随机抽取100户,最后共抽取14 400个居民户;对样本户中具有广州市户籍的全部常住居民进行调查,共调查了40 053人。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家庭一般情况、个人基本情况、两周患病情况、调查前一年住院治疗情况和体格检查等。由经过培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员进行调查,质控员进行核查。

1.2 统计学方法

应用Epidata 3.1录入和清理调查数据,使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应用均数、构成比或率进行描述,用Logistic回归作因素分析。

1.3 定义说明

经济发展、人口老龄化和不良的生活方式等使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大幅增加,已严重地威胁了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2]。为了更全面的反映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把自觉无症状但有维持治疗的慢性病也纳入调查范围,本次两周患病的定义采用了《社区卫生诊断技术手册(试用)》里的标准:“调查前的两周内,自觉身体不适,或患有急、慢性疾病:注意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要计入两周患病,其他慢性病如果在前两周内发作或治疗也要计入两周患病”[3]。

2 结果

2.1 人口学特征

本次调查居民共40 053人,其中男性19 737人(49.3%),女性20 316人(50.7%);0~14岁少年儿童4 270人(10.7%),15~64岁劳动人口29 258人(73.0%),65岁及以上老年人6 525人(16.3%)。

2.2 居民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状况

根据居民卫生调查询问资料,在参加调查的40 053人中,两周患病数为13 181人次,按患病人次数计算,海珠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32.91%(两周患病数为10 035人次,按患病人数计算,两周患病率则为25.05%);不同年龄组的两周患病率不同(χ2=17 199.408,P<0.001),低年龄组和高年龄组的两周患病率较高,15~24岁组最低,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见表1。

本次调查两周患者就诊率为81.69%(10 767/13 181),两周就诊率为26.88%(10 767/40 053);两周患病天数为3.10天/人(124 193/40 053);两周休工率为1.45%(221/15 222),两周休学率为0.97%(52/5 347)。两周患病病例中82.68%(10 898/13 181)为慢性病延续至两周内;两周患病前5位病种依次为高血压(6 068例)、糖尿病(1 689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757例)、高脂血症(491例)和冠心病(464例),分别占两周患病病例的46.04%、12.81%、5.74%、3.73%和3.52%。

未采取治疗的病例和纯自我治疗的病例属未就诊病例,调查人群两周患者未就诊率为18.31%(2 414/13 181);未就诊的最主要原因依次为:纯自我医疗(63.79%)、自感病轻未治疗(23.41%)、经济困难未治疗(5.92%)、自觉无有效措施未治疗(4.43%)、无时间未治疗(0.99%)、交通不便未治疗(0.12%)、医疗服务差未治疗(0.04%)和其他原因未治疗(1.28%)。

居民选择两周患病就诊单位时最主要的原因依次为:距离近(38.46%)、质量好(27.49%)、有信赖医生(14.54%)、定点单位(13.64%)、价格低(3.70%)、有熟人(1.14%)、服务态度好(0.42%)和其他(0.61%)。看病后根据医生处方在非就诊医院药房配药的居民占33.37%(3 593/10 767)。

在参加调查的40 053人中,调查前1年内住院者2 204人次,住院率为5.50%,人均住院天数为15.42天/人次。从调查居民两周患病、住院就诊单位情况分析可见,两周患病就诊单位最多的是三级综合或专科医院,占59.6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占20.36%;住院就诊单位最多的也是三级综合或专科医院,占81.9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仅占3.63%,见表2。

2.3 影响居民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的因素分析

凡是影响居民健康和社会卫生状况的各种因素,都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4]。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两周患病及两周患者未就诊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保险、人均年收入、吸烟、饮酒和体育锻炼因素对15岁及以上居民两周患病及是否就诊有影响;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保险、人均年收入和体育锻炼均是影响居民两周患病和是否就诊的主要因素,而饮酒因素仅影响就诊行为,见表3、表4。

注:两周患病(Y=1表示有两周患病,Y=2表示无两周患病);是否就诊(Y=1表示未就诊,Y=2表示就诊)。

3 讨论

3.1 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的主要表现

在海珠区居民两周患病病例中,82.68%为慢性病,两周患病的前5种疾病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脂血症和冠心病,病种也是以慢性病为主,提示慢性病仍然是我区的防治重点。

两周患者未就诊率为18.31%,未就诊原因主要是采取纯自我医疗和自感病轻未治疗。提示居民卫生服务潜在需求存在一定空间,建议加强对居民的健康教育,使居民能够正确就医、疾病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居民选择两周患病就诊单位时最主要的原因是“距离近”和“质量好”,提示医疗资源的配置首先要考虑就医距离的可及性和加强医疗技术投入的重要性。

调查显示,两周患病就诊单位和住院就诊单位均以三级综合或专科医院为主,提示海珠区目前医疗服务的利用都以大医院为主。依据2009年3月17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建议调整医疗资源的配置,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整合城市卫生资源,充分利用城市现有一二级医院及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和社会力量举办的医疗机构等资源,发展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注:两周患病(Y=1表示有两周患病,Y=2表示无两周患病);是否就诊(Y=1表示未就诊,Y=2表示就诊);“-”为未统计。

3.2 影响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的因素探讨

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相对未接受正规学校教育,文化程度为初中、高中技校、中专、大专、大学和硕士学历者的两周患病率较低;高龄者的两周患病率较高,学生的两周患病率较低,离退休者和已婚者较高,可能与学生年龄较低,离退休人员和已婚者年龄偏大有关;有医保者的两周患病率较高,可能与有医保的人员较关注自身健康有关;有体育锻炼的两周患病率较高则可能与患病后加强锻炼有关。

从就医行为看,饮酒越多未就诊率就越高,与黄君瑶[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提示某些行为心理因素对就医行为有影响;中等收入者的就诊率较低收入者高,有医保、高龄、已婚和有体育锻炼者的就诊率较高,根据影响因素可针对性的进行干预。

3.3 关于卫生服务方法学的讨论

我国卫生服务总调查将两周患病的概念定义为:“(1)自觉身体不适,曾去医疗卫生单位就诊、治疗。(2)自觉身体不适,未去医疗卫生单位诊治,但采取了自服药物或一些辅助疗法,如推拿、按摩等。(3)自觉身体不适,未去就诊治疗,也未采取任何自服药物或辅助疗法,但因身体不适休工、休学或卧床1天及以上者;调查前两周内有上述3种情况其一者为两周患病”[4]。而我们本次调查采用的两周患病定义与我国卫生服务总调查最大的区别是将自觉无症状但有治疗的慢性病计入了两周患病,调查显示,两周患病的病例中自觉无症状但有治疗措施的病例占58.65%(7 730/13 181)。因此,本次调查的两周患病率32.91%明显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6]。根据目前的医疗水平,大部分慢性病只能治疗不能治愈。慢性病无症状时的维持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也是居民卫生服务需要的重要部分,采用这种定义可能会更全面地反映居民卫生服务需要。

摘要:目的 了解广州市海珠区居民卫生服务需要、利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对40053名广州市户籍常住居民进行调查。结果 广州市海珠区居民两周患病率为32.91%,两周患病病例中82.68%是慢性病,两周患者未就诊率为18.31%,两周患病和住院就诊单位均以三级综合或专科医院为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保险、人均年收入和体育锻炼均是影响居民两周患病及是否就诊的主要因素,而饮酒因素仅影响就诊行为。结论 广州市海珠区居民卫生服务需要以慢性病为主,医疗服务的利用都以大医院为主,卫生服务潜在需求存在一定空间。

关键词:卫生服务需要,卫生服务,利用,两周患病率,广州

参考文献

[1]饶克勤,尹力,刘远立.中国居民健康转型、卫生服务需求变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J].中国卫生经济,2000,19(9):5-11.

[2]符定莹.慢性病和社区健康管理[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1):2050-2051.

[3]董燕敏,陈博文.社区卫生诊断技术手册(试用)[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117-193.

[4]李鲁.社会医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8-162.

[5]黄君瑶,赖玉红,关华.广州市城区居民两周患病及就诊状况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7,14(3):211-213.

上一篇:助残标语下一篇:学校2013-2014秋季运动会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