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

2024-07-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贞观之治(精选11篇)

贞观之治 篇1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5课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列举唐太宗在军事上的主要业绩,归纳唐太宗在用兵上的特点。

2.通过玄武门之变发生的原因和经过,探讨在封建社会的宫廷中,类似玄武门之变的事

情经常发生的原因。

3.总结唐太宗民族政策的主要特点,理解它对促进各民族经济的发展及民族的融合所起

到的作用。

4.了解唐太宗的用贤和纳谏,探讨用贤和纳谏与“贞观之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归纳和概括唐太宗的用兵特点以及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

论结合。

2.讨论唐太宗个人在贞观之治中所起到的作用,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评价历史人

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唐太宗的历史事件的学习,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2.通过唐太宗的民族政策的学习,体会唐太宗在对待各民族问题上的平等态度和开放的

胸襟。

【教学重点】

唐太宗的主要作为与“贞观之治” 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了解在古代中国社会皇帝纳谏的积极作用。

2.分析纳谏与现代社会民主制度的本质区别。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假如面前摆放一架天平,左盘放上 “江山”,右盘加上砝玛 “老百姓”,而定盘的“皇帝”就是天平的游码。我们经常说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富强,其实

就是让天平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天平中央的游码或右盘的砝码发生变动,都会使“江

山”摇晃不已,甚至有可能使“江山”不保。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每一个朝代

就像一架天平,唐朝就是一架相对

平衡的天平。在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你最

欣赏哪一位皇帝?

唐太宗、唐玄宗等。

:今天,我们来聚焦唐太宗,了解唐太宗如何使天平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一、“天策上将”夺位登基

1.:唐太宗青少年时是怎样一个人?

李渊次子,从小练习骑射,喜好文史。→文治武功

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改国号为唐,定年号为武德,李世民被封为秦王,哥

哥被立为太子,弟弟李元吉被封为齐王。

秦王李世民在统一过程中功勋卓著

卓越的军事家:李世民指挥作战有他的一套谋略,后人给他总结了一些经验,从这些

经验里可以看出他过人的军事才华,唐太宗是一个很突出的军事战略家和指挥家。

2.:唐太宗又是如何夺取政权的?

:通过玄武门之变

626年7月2日,李世民率部下埋伏于玄武门,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后

又逼李渊退位,自己登基称帝。

★李渊为何肯让位?

二、贞观之治

3.:唐朝由初期的“乱”逐渐地走向了“治”,从而推出”贞观之治”的

内涵,即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关系融洽,中外交往频繁,社会安定,国力增强,被史家誉为:“贞观之治”。

并板书标题。提出问题:综合以上材料,请你谈谈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

中的历史作用。

思考,回答。

唐太宗即位后,次年改元贞观。他居安思危,任用贤良,虚怀纳谏,实行轻徭

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终于促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是中国封建时代最著名的“治世”。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隋朝为什么会灭亡?

①奢华浪费,劳民伤财。隋炀帝为了享受,大修宫殿,为到南方巡游,大征民工修造

运河。

②生活腐化,荒淫无道。为满足自己的贪欲,让全国进献珍奇宝物和大量美女。

③战争太多,耗费国力。好大喜功的隋炀帝东征高丽,得不偿失,加上其

他战争使得民

不聊生。最终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的灭亡。

在惨痛教训的对照下,唐太宗下决心进行彻底治理,加上下属大臣们的通力协作,贞观

贞观之治 篇2

一、维护农本思想

唐太宗在即位之初即积极对隋朝灭亡的深刻教训进行了总结,敏锐地认识到统治者必须依靠人民来巩固统治基础。所以,他提出了一切都要以安民为根本的原则,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和拥护,才能维护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为此,他积极的推行以民为本的思想,且严于自律,从善如流,善于纳谏。例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唐太宗和魏征之间的进谏的故事。大臣魏征曾多次劝唐太宗要时刻以隋朝的灭亡为鉴,严于律己。他认为,君王好比是舟,而百姓就是行船时遇到的水,水和船之间管理密切,且船受水的影响极大“,水能载舟,又能覆舟”。所以,必须以安民为根本“,民安思危”。唐王朝建立后,土地荒芜现象严重、经济较为萧条,为了安抚百姓,恢复和发展生产成为当务之急。

1.提倡简静。武德九年(626)唐太宗在即位之初就对大臣们表示:“吾即位目浅,国家未安,百姓未实,且当尽以抚之。”在初期即表明了自己以民为本,安抚百姓的思想。而到了贞观二年(628),唐太宗又提出“:国以人为本……人君简静乃可致耳。”其中的“静”就是指的是君主要尽可能的少动用民力,不要轻易大动干戈或者大兴土木,以免过分地使用百姓,要做到役民有节,赋民有度,否则就会造成“民不得耕耘,女不得蚕织,田荒业废,兆庶凋残”的情况。唐太宗的这些话,充分体现了他从安定中求发展的思想。

2.去奢节俭从自身做起。鉴于隋代虐民导致灭亡的教训,唐太宗深知“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所以说,百姓能否生存直接关系到整个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而百姓的存亡又取决于君主是否能做到克己寡欲,要做到“唯欲躬务俭约,必不可辆为奢侈”,这就是说,必须从统治者本身做起,消除奢靡的行为。在李唐太宗执政期间,也曾经多次想要大兴土木,但在魏征等人的劝告下,唐太宗理智地打消了心中的欲望,下令停修宫廷台榭,却步泰山封禅。唐太宗还躬亲示范,以起到积极的表率作用。史料记载,一次,唐太宗想要去南山巡游,一切都安排妥当,准备就绪了,但唐太宗却突然改变了主意,决定不去巡游了。当魏征问他为什么临时改了主意不去巡游时,他直言不讳地说,你经常劝我励精图治,勤俭节约,决不可懈怠,所以我才改变了主意。

3.以静为农本,注重休养生息。唐太宗多次强调“役民有时”,即在农忙季节不能征用百姓。他说“:农时甚要,不可暂失”,并认为“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贞观五年(631),皇太子举行冠礼,因“恐妨农事”,唐太宗不顾礼部官员的极力劝阻,坚决的改变了阴阳家所择日期,将冠礼的日期由春耕大忙的二月改为秋后的农闲时期。唐太宗甚至将保证农时作为一项规定写入相应的律法,明文规定:“诸非法兴造及杂徭役,十庸以上坐赃论。非法兴造,谓法令无文。虽则有文,非时兴造亦是。”其中“,非时兴造”指的就是在农忙时节征用大量百姓进行施工,违背了唐太宗不违背农时的思想,所以被认为是违法的行为。虽然从根本意义上来讲,唐太宗的安民和役民政策的根本目的其实是为了维护整个唐王朝的统治和长治久安,但是,他以安民思想为根本,主张不夺农时,役民有度的做法绝对是值得称赞的。

二、轻徭薄赋,奖励农耕

封建王朝赋役过重使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唐太宗从安民的角度出发,提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何余。”为了维护百姓生活的安定,唐太宗积极从与百姓生存息息相关的农业出发,积极地采取了一些措施,推动农业的发展。

1.轻徭薄赋,取之有度。为了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减轻百姓的负担,唐太宗积极的在均田制基础上实行租庸调制。“均田令”规定“: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出,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收入官,更以给人。”因为唐初地广人稀,所以,为了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限制士旅、豪强对土地的垄断,唐太宗积极地实行了按照人口的具体数目划分土地的方法。但是,应当指出,在地主土地私有制的情况下,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均天下之田”是不可能实现的。在荒地较少的地区,百姓很难得到法令的百亩田地,对于受田不足的情况,唐太宗也感到深深的忧虑,为了解决受田不足的矛盾,唐太宗鼓励农民从狭乡到宽乡进行土地的开垦。并以免除徭役为奖励手段,积极地鼓励农民从狭乡到宽乡去开垦占耕,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农民受田数。

2.大力发展人口。人口200余万户,劳动力严重缺乏,但是,想要维护国家的稳定,就必须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也就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于是,唐太宗从安民、重农的思想出发,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人口增殖。例如,积极赎取人口,贞观五年(631)的四月,唐太宗派使者携带大量金帛将北方突厥掠去的汉民八万多人赎回本土。而贞观二年(628)的九月,唐太宗又从宫中释放了一大批宫女,鼓励她们“任求伉俪”。据记载,唐太宗在位期间前后释放的宫女多达3000余人。另外,唐太宗还积极地对法定婚龄进行改变,并鼓励鳏、寡者复婚。这些做法,目的都是为了增加人口数量。另外,唐太宗还把婚姻和生育状况作为考察地方官吏的重要标准,鼓励人口的大量繁衍。通过这些做法,从安民、重农的思想出发,极大地促进了唐代生产力的发展,增加了整个唐王朝的综合国力,极大地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于是,到了贞观四年(630),全国的粮食出现了可喜的大丰收,许多流浪在外乡的人都返回了家乡。到了贞观后期,整个社会的经济已完全得以恢复,经济农业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百姓安居乐业。到了贞观二十二年(649),全国的总户数已达到380万户左右,20余年间增加了将近一倍。

3.大力兴修水利。水利建设关乎农业的生产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百姓的安居乐业,本着安民的原则,唐太宗十分重视对水利的建设。贞观十一年(637),洛水暴涨,淹没了多户农家,唐太宗十分痛心疾首,于是下诏自责说“:静思厥咎,朕甚惧焉。”而同年的九月,黄河出现汛情,他还亲自到自马司坂巡视,足见他对水利建设的关注。所以,在唐太宗执政的23年里,唐代一共兴修水利20余处,有效地实现了“境内无复水害”,于是出现了“百姓获其利”的可喜局面。而且,为了更好地帮助百姓安居乐业,更好地达到安民的目的,唐太宗还专门设置了治水机构来加强对国家水利建设的管理,积极地在工部设置水部郎中和员外郎,要他们负责“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在京师也设置了都水监,负责掌管京师河渠的疏浚与灌溉等相关事宜。同时,唐太宗还积极制定了水利与水运方面的专门法律《水部式》,使治水工作有法可依,这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全国性的水利法规。通过种种措施,确保了农田的灌溉,使粮食产量大大增加,并有效减少了自然灾害给百姓人民生活和生产造成的影响。

三、劝课农桑,着力富民

为了劝课农桑,唐太宗将废弃已久的籍田仪式进行了恢复,并特意颁布了《籍田诏》,采取“躬亲来耜”的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另外,唐太宗还积极鼓励大家参加耕作,实践亲知。他不但不仅“亲祭先农”,还亲自下田耕作,身体力行劝课农桑。贞观四年(630),他对诸州官说“:国以人为奉,人以食为命,若禾谷不程,恐由朕不躬亲所致也。”于是,他亲自实践,在园中种了一些庄稼,但锄了不到半亩就感到十分疲乏,于是他感慨道“以此思之,劳可知矣,农夫实甚辛苦。”因此,他要求各级官员在到达州县任职的时候,都必须“就田陇间劝励”,严格禁止“令前送迎”。作为一国之君的帝王亲自参加耕作,深切的体会百姓的疾苦,于是也极大地带动了全国各地方大小官员的仿效。另外,为了确保劳动力的数量,唐太宗发布诏令规定“民现业农者不得转为工贾”,但这一诏令的颁布并不是说明唐太宗重农抑商,事实上,据记载,唐太宗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对商业也实行较为宽松的政策。例如,在贞观年间,规定不准商贾关市之税,但却严格控制官商的数量和规模,规定“五品以上,不得入市。”

“贞观之治”是场骗局 篇3

在这个时代里,人民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皇帝温良慈善,百官恪尽职守,米缸里装的是吃不完的小米,田地里生长着绿油油的蔬菜……总之,这样一个近乎于传说中的美好时代,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一手创造出来的,所以他在中国皇帝排行榜上,理直气壮地占据了首位。但这一切,却只不过是一个骗局。

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以一户六口计,全国人口不下5000万,这个数字大约直到唐玄宗时才达到。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1944万顷,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85万顷。但唐天宝十四年才垦田地1430万顷。隋炀帝登基时就有890万户,而唐太宗直到驾崩才有380万户,国力差距可以想见。

隋朝时政府在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贞观11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隋朝已灭亡了20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1969年在洛阳发现了一座隋朝粮仓——含嘉仓遗址。面积达45万多平方米,内探出259个粮窖。其中有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由此可见隋朝的富裕与强盛。

纵观历史,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首先,隋唐更替,其间的战争使人口减少约2000万以上,战争结束,人少地多,人心思安,这是“贞观之治”产生的最重要原因;其次,隋开创了大运河以及科举,大运河的劳民导致隋灭亡,但这些却促成了“贞观之治”的产生。开创大运河,利在当时,功在千秋。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纵然是真的有什么“贞观之治”,那也是隋朝的功劳。

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时候,忽然有一天,李治心血来潮,问户部尚书高履行:去年全国增加了多少人口?

高履行回答说:去年的人口增长,同往年一样,还是十五万户。

李治又问:那咱们国家,现在有多少人口呢?

高履行道:三百八十万户。

李治掐指一算:嗯,现在有三百八十万户,贞观之治一共是二十四年,每年人口增长十五万户,二十四年的增长人口数目就是三百六十万户……不对啊,难道贞观之治刚刚开始的时候,人口总数不过是二十万户?

高履行道:反正也差不了多少。

李治有点醒过神来了:大隋开皇年间,有多少人口啊?

高履行回答:当时的户口总数,是八百七十万户。

李治大惊:你是说隋唐改朝换代时,把全国人口几乎杀光了吗?李治寻思了半天,又问道:那隋开皇时,生产的粮食有多少?

高履行道:当时的粮食,足够八百七十万户吃五十年。

李治大惊:当时有这么高的生产力吗……我明白了,贞观之治,就是带着不足十分之一的人口,狂吃人家足够五十年吃的粮食……

关于这段对话,在《资治通鉴》中写得明明白白,即使我们把这段话打上八成的折扣,也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隋唐之战,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是恐怖到了极点——天底下的老百姓,几乎要被赶尽杀绝了,余下来的人口,尚不足大隋开皇年间的十分之一。而大隋时代抓革命,促生产,生产出来的足够全天下人食用五十年之久的粮食,就构成了李世民贞观之治的经济基础。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大唐贞观年间的人口并没有少到如此恐怖的程度,那也不可能达到隋开皇年间的百分之五十,而这就意味着,隋帝国时代已经为他们准备了足足一百年的粮食。

总而言之,史家通过这段记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秘密:“贞观之治”与李世民没太大关系,任何人,哪怕是讓隋炀帝再回来,也同样会在如此稀少的人口基础之上,坐享“之治”的社会福利。

(摘自《唐朝绝对很邪乎》)

贞观之治 讲课稿 篇4

1、都是完成统一后二世灭亡。

2、都是统治者残暴无道,政治黑暗。

3、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4、都大兴土木,实行暴政。不同点:

1、取得政权的方式不同。

2、时代不同。秦统一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隋统一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走向繁荣时期。

3、开国皇帝的治国重点不同。秦始皇较重视政治,巩固政权。隋文帝较注重经济,恢复和促进经济的发展。

4、对知识分子的政策不同,秦:焚书坑儒。隋:实行科举制,笼络人才。

首先大家来看一幅连环画。我想大家看过之后就明白隋朝灭亡的原因了。公元618年,各路农民起义军举起反隋大旗,此时的隋炀帝仍在江都,也就是扬州。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江都的禁卫军哗变了。隋炀帝一看,大势已去,莫不如选个时辰,先行归去。于是就从身上解下绢带递给了部将,让部将勒死了。

同一年,在李渊在太原起兵,并攻占了长安,建立了唐朝。定都长安,李渊也就是唐高祖。公元626年,李渊次子李世民即位,即唐太宗。年号为贞观。大家看一下书中的小字部分,这部分简单介绍了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的过程。而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相继死于这次政变中,由此李世民夺得皇位。

按亲属关系来讲,隋炀帝是李世民的表大爷。也就是说隋炀帝和唐高祖李渊是表哥兄弟,他们的妈妈是姐俩的关系。唐太宗亲眼目睹大爷的灭亡,自知隋炀帝是遭到了百姓的抛弃。太不拿百姓当回事了,所以才很快的灭亡。因此,唐太宗认识到了人民的力量的伟大。所以唐太宗李世民说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当然统治阶层的如何统治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统治阶层的用人方面,唐太宗也是十分严谨的,比如,“房谋杜断”。为什么叫做房谋杜断呢??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

其实不单单有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有这位魏大人。魏征。唐太宗有一段话是这样形容魏征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可以见得唐太宗对于魏征的重视程度。魏征一生向太宗进谏达二百多次。但实际上要比书中记载的要多很多。甚至常常在进谏的时候,二人争得是面红耳赤。有一次,魏征进谏,言辞较为激烈。太宗的面子挂不住了,说什么都要退朝。魏征就上前抓住唐太宗的袖子,不让他走。太宗使劲挣脱才脱身。回到后宫,大为恼火的说“我必须得杀掉这个乡巴佬”。小字部分有较为简单的介绍。后来经过长孙皇后的说服,太宗才逐渐明白过来这样也是有利于统治。

太宗时期,有这些名相名将当朝,再加上唐太宗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于听取正确意见。而于此同时,唐太宗注意戒奢从简,合并州县。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所以唐太宗时期经济等一些方面逐渐的发展起来。

贞观之治教学反思 篇5

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和女皇武则天。唐朝这样一个少有的封建盛世是怎样一步步发展并繁荣的?杰出的政治家唐太宗和女皇武则天在这个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在上课时,要让学生体会到: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促成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在她当政期间,继续推行贞观时期的政策,进一步推动了唐代经济的发展。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一下几点:

一、历史人物的经历介绍不必太具体,可以适当取几个重点事件,同时要在知识点与历史人物之间找到相应的衔接点,并在板书上给予同学一定的提示,引起他们的注意。

二、讲述人物的时候也要适当提醒同学,人物性格、阅历的确重要,但也是当时的历史环境给了他这么一个发挥自身影响的机会。比如在唐玄宗晚年问题上,晚期的昏庸荒怠的确是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但根本原因则是唐朝施行的`府兵制、均田制均弊端凸显,节度使制度导致边境将领拥兵自重,导致社会隐患重重。一场安史之乱更是加剧了边境将领割据的现状,使得唐朝再难现辉煌。

《贞观之治》历史教学反思 篇6

《贞观之治》历史教学反思

《贞观之治》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第二课的教学内容。在本单元的重点内容,也是整个古代历史的重点,所以本课的地位和作用非常重要。为了上好本课,我在课下备课时候做了充分准备,从网上搜集了相当丰富的文字材料和图片等资料。我对上好这节课信心十足。希望学生能从这些资料中找到相关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课堂上学生的状态看上去也不错,被很多生动有趣的.图片和史料所吸引,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所以上完这节课我的自我感觉良好,因为一定会很成功。可是在学生的作业中却发现了不少的问题,有很多很重要的基础知识都没有掌握住。我很纳闷,于是问学生缘故。学生大都反应:资料、史料太多,而课堂时间有限,学生还没把资料看完,我就已经讲课,因此学生反应不过来,教学效果就不是那么好。

这节课之后我查看了课标要求,才知道七年级的历史课不必讲述太多的课外知识,只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史实就可以了。我对这节课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使我明白一个道理:为了将课上的生动一些,补充一些必要的资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也并不是补充的资料越多越好,而是要把握一个度,教学内容要适当,要看实际情况去定夺,当然也不要太少。

《贞观政要》在明代的地位及影响 篇7

一、《贞观政要》与明代的皇室教育

在明代, 《贞观政要》同样受到了统治者的青睐, 在皇室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代统治者不仅将《贞观政要》与《尚书》、《春秋》、《资治通鉴》等书列为太子必读之书, 而且历代皇帝在平日的经筵日讲中也将《贞观政要》列为首选教科书之一。永乐二年 (1404) , 明成祖令“翰林院官日分二员, 同春坊司、经局官讲书。以《五经》、《四书》、《通鉴》、《大学衍义》、《贞观政要》等书进讲”[1]。

明宣宗闻侍臣讲《贞观政要》时说:“唐太宗致治之美, 庶几成康, 实本于此。予尝反覆是书, 谓安天下必先正其身, 未有身正而影曲, 上理而下乱者。”[2]

景泰二年 (1451) , “土木之变”后脱难回京的李贤向代宗呈《上中兴正本疏》, 进献十策, 希望代宗能像自古圣贤之君那样“留心于务学, ……或进陆贽奏议, 或览《贞观政要》。不以炎暑而辍经筵, 不以风雨而罢讲读”[3]272。后来被代宗视为座右铭。

成化四年 (1468) , 工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刘定之上疏明宪宗:“愿皇上取其 (注:指明太祖) 御制诸书, 及史臣所纂述宝训, 与《大学衍义》、《贞观政要》相间进讲, 既览于古, 又法于近。”[4]

素有“中兴之主”美誉的明孝宗对《贞观政要》一书也极为重视。史称他在位期间“时御经筵, 寒暑不间”, 其经筵日讲的内容除四书五经外, 又“间以《贞观政要》、《通鉴纲目》或《大学衍义》”[5]。其即位之初, 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汤鼐疏请孝宗在文华殿听日讲时应“自《皇明祖训》, 祖训条章, 而始命其讲解敷析, 间取典谟训诰及《贞观政要》、《通鉴纲目》、《大学衍义》等书, 日命讲说二三篇, 考验历代帝王兴衰治乱存亡之由, 以为鉴戒”。由孝宗“祖训诸书朕常敬览”[5]的答复可知, 《贞观政要》也是他经常阅读的书目之一。后巡按直隶监察御史曹璘上疏言十事, 亦对孝宗提出了相同的期望, 称《贞观政要》等书“皆深切治道者, 尤宜时经御览以助圣德”[5]。

隆庆初年, “时寒暑皆罢讲”, 因此隆庆四年 (1570) , 太子太保殷士儋奏请明穆宗“如故事, 四时无辍, 并进讲《祖训》及《大学衍义》、《贞观政要》”。明穆宗对此“嘉纳之”[6]5125。隆庆六年 (1572) , 穆宗更是将其作为定制, 命讲官“进午讲, 讲《通鉴节要》及《贞观政要》”[6]1407。

明神宗即位之初亦“益勤史学, 更命进讲《贞观政要》”[7]800。万历九年 (1581) 十二月, 按日讲的课程安排, 第二年春天应该讲《孟子》, 但内阁首辅张居正认为“《贞观政要》一书, 于君德治道实为切要”, 于是奏请“拟于明春即以此书进讲”, 神宗“然之”[8]。万历十年 (1582) 十二月, 大学士张四维等为使皇帝“万几之暇, 时加观览, 以求温故知新”, 又将当年讲过的经书及《贞观政要》一本呈进, 明神宗亦“从之”[8]。可见, 明神宗在位前期对《贞观政要》一书还是比较重视的。虽然后来在万历十六年 (1588) 二月因神宗认为魏征“先事李密, 再事建成, 后事太宗, 忘君事仇, 固非贤者”而命以后讲筵“罢《贞观政要》, 而讲《礼记》”, 但从神宗“然自政要罢后, 次年四月遂不复御文华”的记载[7]63-64, 再加上其二十多年不上朝的记录, 明神宗此举恐怕是他厌倦经筵日讲而找的一个借口。

崇祯帝平日常读之书中亦有《贞观政要》。史称崇祯帝时“《书经大全》、《春秋》、《性理大全》、《资治通鉴》、《大学衍义补》、《贞观政要》、《皇明宝训》、《帝鉴图说》、《廿一史》等书, 皆命司礼监提督, 又将经厂印贮之书查进备览”[9]246。

由上观之, 《贞观政要》一书在明代的皇室教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几乎明代的每一位皇帝都将该书作为经筵日讲的重要书目之一, 并赞赏有加, 以期从中汲取治国安民的宝贵经验。

二、《贞观政要》与明代的史籍编纂

《贞观政要》作为一种记载帝王言论和政德体式的政论性史书, 不是史书通常采用的编年体、传记体的写法, 而是分门别类, 按照专题叙述。这种写法观点分明, 条理清晰, 目的是让读者更容易地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 更方便地从中吸取历史的借鉴。这种体例也为明代的史籍编纂者所效法。

洪武七年 (1374) 五月, 吏部尚书詹同奏请明太祖“请仿唐《贞观政要》, 分辑圣政, 宣示天下”。明太祖对此极为赞赏, 命其辑《皇明宝训》, “乃分四十类, 凡五卷”, 并规定“嗣后凡有政迹, 史官日记录之, 随类增入焉”[6]3928。随后, 翰林侍讲学士宋濂等于洪武八年 (1375) 所撰《洪武圣政记》亦“略仿《贞观政要》之例, 标题分记。分严祀事、正大本、肃军政、绝倖位、定民志、新旧俗六类”[10]474。

成化年间, 官至南京兵部武库司郎中的娄性撰《明政要》共二十卷, 该书亦“仿《贞观政要》之体, 编载明太祖、太宗、仁宗、宣宗、英宗五朝之事。凡四百五十二条, 分类四十”[10]479。

弘治五年 (1492) , 时任礼部尚书的丘濬上《访求遗书疏》, 奏请加强典籍的管理工作, 自学士而下, 至于专司其职的掌管典籍各官, 要积极清理现存图书, 访求所缺。珍贵的图籍, 务必抄誊正副, 使“一书而有数本, 藏贮而有异所”, 而对于那些“辞语近质, 不可行远, 卷帙浩繁, 难以尽布”的书籍, 则“请如洪武六年翰林学士詹同、宋濂等纂集日历以为宝训事, 例仿唐人《贞观政要》体制, 将前项书籍, 撮其旨要, 举其宏纲, 分门别类, 以成一书。命工刻梓, 颁布天下, 垂宪后世”[3]。明孝宗嘉纳丘濬所请, 并立即下诏访求遗书, 按其所请付诸实施。

嘉靖七年 (1528) , 大学士张璁奏请明世宗仿照《贞观政要》、《洪武圣政记》体例对嘉靖朝的史事“命官编纂, 以年日月为先后, 集以成卷”, 并建议编成后“宜名为《嘉靖政要》, 或名为《嘉靖圣政记》”[11]。此中不免体现出张璁阿谀奉承之嫌, 但也反映出《贞观政要》一书之体例在当时确有较大影响。

宗室文人朱睦柜挈是嘉靖、万历年间的藏书家、著述家、目录学家, 曾撰《圣典》二十四卷, 该书“纪太祖开国事迹, 分八十一目。仿《贞观政要》之体, 视宋濂《洪武圣政纪》所载较详”[10]485。

万历三十年 (1602) , 南京礼部郎中陈治本、工部郎中吕允昌、礼部主事朱锦等依据万历以前除建文、景泰两朝外其余十朝实录而编纂《明宝训》一书, 该书共四十卷, “分类编载, 门目大同小异, 皆以《贞观政要》为式云”[10]487。

崇祯十年 (1637) , 赵元祉撰成《定保录》一书, 亦“以明诸帝事迹, 仿《贞观政要》之体, 分修身、尊贤、训储、纳谏、驭臣、严宦寺、子民、诘戎兵、帝训为九类”[10]489。

由于《贞观政要》一书的体例突破了以往史书编年体、传记体等传统写法, 使读者能够较为清晰地掌握事件的来龙去脉, 因此这一体例既受到了明代史官的青睐, 也被私修史书者频频效仿, 对明代的史籍编纂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三、《贞观政要》在明代的刊刻流传

《贞观政要》自问世以来, 曾经过多次校对、刊刻, 因此各种抄本、刊本众多。多本并行的结果不可避免会出现传写错漏。鉴于此, 明代统治者也曾两度对其进行重校、刊刻。第一次是在明太祖洪武三年 (1370) , 宋濂以“中秘本”重校、重刻;第二次是在成化元年 (1465) , 明宪宗“偶阅《贞观政要》, 喜其切于时政”, 遂命“重加梓刻, 以付讲筵”[4], 并亲自为新刊的《贞观政要》本作了序言。

除上面所讲中央机构刻本外, 《贞观政要》还有书坊刻本与藩府刻本两种。明初朱元璋免除了前代的书籍税, 允许各种机构自由刻书, 使得当时民间书坊林立, 刻书颇多, 传统的经史子集书籍均有涉及。国内现存明代《贞观政要》书坊刻本主要有两种体系, 一为勤有堂刻本, 一为遵正堂刻本。在明代, 各地的藩王被严格限制参与政治斗争, 但在其他方面限制不多, 又因其有一定经济实力, 所以很多藩府从事文化事业, 对于藏书刻书较为热衷, 并成为一种风气。藩府刻书始于洪武末, 讫于崇祯末年, 与朱明一朝相始终。我们现在可以大致确定明代藩府中有蜀王府和崇王府两家刻过《贞观政要》一书[12]。

明初, 在免除书籍税、各种机构可以自由刻书的情况下, 上到中央内府, 下到地方书坊, 都对《贞观政要》进行过刻印。可以推知, 《贞观政要》一书在明代的影响已不仅仅限于统治阶层, 连平民百姓亦有接触。

《贞观政要》是一本古代帝王治国安民的政论性史书, 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太宗这个杰出的政治家和魏征、房玄龄等一代名臣联手开创的盛世——贞观之治的历史面貌。它涉及的诸多问题受到了包括明代在内的历代统治者的重视, 在皇室教育、史籍编纂、书籍刊刻等方面对明代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书中提出的任贤纳谏、惩治腐败、教育子女、重视文化教育、尊师重道及增进民族团结等方面的诸多观点和施政措施, 同样值得我们后人不断研究和探索, 以期“古为今用”。

摘要:推翻蒙元统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明朝, 在“法祖汉唐”思想的指导下, 统治者对《贞观政要》一书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因此该书对明代的皇室教育、史籍编纂、书籍刊刻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贞观之治 篇8

著有: 《敦煌民间结社研究》、《唐高宗的真相》、《孟宪实讲唐史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汉唐文化与高昌历史》、《贞观之治》等。

唐朝在中国古代几乎是最重要的一个朝代。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公元907年灭亡,将近300年。300年的统治中,唐太宗李世民作为唐朝的第二个皇帝,他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给历史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有一个词叫“贞观之治”,就体现了唐太宗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贞观是唐太宗的年号,中国古代各个方面都很讲文化,从汉武帝开始,中国的皇帝都用年号,就是给一个时代起上一个好的名字,皇帝的年号就成了那个皇帝时代的特有标志。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取消了年号,现在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仍然使用年号,是向中国学的,那就是日本。中国在近代革命过程中,取消了很多传统的东西,包括年号。

贞观这个年号共存在了23年,23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唐太宗的23年却给中国的历史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政治和谐

大家看电影、看小说,或者看连续剧,都会有这样的印象:就是越是在政治的最高层,政治斗争越激烈,争权夺利、尔虞我诈、钩心斗角,没完没了,在这样的历史过程中,有一个时代是特别特殊的,那就是贞观时期。

在贞观的历史中发现,唐朝那个时候的中央核心领导集团内部,关系十分融洽。虽然有矛盾,有分歧,但是大家一定能找到比较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任何时代都会有权力的斗争,越是政治的最高层,它的利益越集中,往往斗争就会越激烈。

为什么在贞观时期却很少见到那种残酷的政治斗争呢?

政治文明很重要。古往今来,我们都关心政治,关心政治人物,为什么?因为他们的一言一行有可能影响这个国家,影响整个社会,影响成千上万的人,所以我们关心政治。回过头来看贞观时期,却很少有内部残酷的斗争,君臣关系很和谐,体现了一种很健康的政治文明,我以为这是贞观给我们留下的一个宝贵的精神财富,即使在皇帝制度下,也可以不进行那些残酷的斗争。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政治的高度和谐。

因为关注斗争,所以碰到那些比较少的、难得的政治和谐局面,我们一定给予高度重视。我认为这就是贞观之治至今留给我们的一个深刻的印象。

这是第一点。

社会和谐

因为中央内部的政治和谐,所以贞观时代,建成了中国古代很少见的一种社会状态,叫社会和谐。

一说社会和谐,大家一定会想到我们今天的状况,但今天的社会和谐和贞观时代是不一样的,不过贞观时代的和谐也能够给我们今天的社会和谐建设以启发。

在更远古的时候,中国人讲到社会理想,一般都讲尧舜禹,讲三代时候的往事。说尧舜禹的时代,道德水准比较高,社会治安比较好,用两个词来形容,叫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一直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后来实现了,在贞观时代实现了。

贞观时代就是这样,“贞观之治的时候,社会治安良好,夜不闭户;人们的普遍的道德水准比较高,路不拾遗。”所以从唐朝以后,大家在讲到这个词的时候,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首先想到是贞观时代,不是首先联想到尧舜禹的时代。所以贞观时代很重要,它创建了一种社会和谐。

今天我们也要建立和谐社会,首先是因为有了不和谐,我们才去争取和谐。社会和谐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就是国家和百姓的关系问题,或者是政府和老百姓的关系问题。所以,古往今来社会和谐的建设大概都是一样,所谓的和谐就是政府和人民的关系和谐。

今天的政府已经不是唐朝的政府了,那么我们要建设的社会和谐,唐朝能够给我们提供怎样的启发呢?

1300年前,唐太宗一班君臣可以创建一个和谐社会,1300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在物质条件、技术条件等方方面面都远远超过了贞观时期,我们今天有更多的理由、更好的条件实现社会和谐。所以,贞观时期一些社会和谐的建设经验,对我们今天绝对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这是贞观时期的第二个贡献。

崇高的国际地位

贞观时期,唐太宗君臣领导中国,赢得了十分崇高的国际地位。

在世界国家之林中,每一个国家都会争取自己良好的国际地位,到今天也是这样,每当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我们感到高兴,中国取得了进步,实力有了增加,赢得了尊敬,这当然是我们乐意见到的。

有人会问这个问题,今天的盛世跟唐朝的盛世相去几何?

其实,距离还很遥远。从贞观时代开始,唐朝的皇帝在中国叫皇帝,在国际上他还有一个称号,叫天可汗。可汗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政治首领的政治称号,为什么唐太宗叫做天可汗呢?是西北各国联合起来一起上封号给唐太宗,大家共同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是一个国际信誉的标志。

在唐朝的时候,唐朝的皇帝不仅仅是中国的皇帝,他还是一定国际范围内的天下共主,因此叫他天可汗。天可汗给各国国君发的国书,发的信,接到了要认真照办,因为他是真真切切的国际领袖。

当然那个时候的国际空间是有限的,用现在的眼光看,大概是以东亚为核心,包括部分中亚地区,包括部分东南亚地区,大概就这么大一个范围。即使是在这么大一个范围内,我们今天其实也没有达到唐朝的那个样子。

唐朝的时候,经常会管理一些国际事务,充当国际警察。唐朝时候的一些战争,像唐太宗时代、唐高宗时代的一些国际间的战争,原来都跟唐朝无关,两个外国在打仗,天可汗就要去管,要求他们停战,然后协助他们谈判。

这就是唐朝的国际地位,这个地位,唐以后的中国一直难以望其项背,一直赶不上。大概除了蒙古元朝的时候,但是唐朝和蒙古元朝还不一样,因为成吉思汗的时候主要是靠军事力量进行了一个世界范围的大征服,但是真打下来以后,人家心服口服吗?不是这样的,因为不得不屈从你的军事实力。

成吉思汗建立了很强、很辽阔的一个军事帝国,但是唐朝不能叫做军事帝国,是自己有实力,它的对外政策是合适的,所以它在世界上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它是一种自然而然获得的尊敬,这一点很重要。

近代以来,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鸦片战争以后,几乎是过若干年就会被西方痛打一顿。所以近代以后,给中国人心灵留下来的创痛至今还没有平慰。

越是到近代,越是我们备受欺凌的时候,我们越怀念天可汗,若是天可汗在,近代中国怎么会如此这般,大家就这么想象着。

这种国际地位是很重要的,它成了中国人振兴中华、振兴中华文化的一种历史感召力。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已经做到了,1300年后,中国人为什么还做不到?中国有理由今天发展得更好,为什么还不够好?这说明可以发挥、发展的地方还有很多。

第二课_贞观之治教案 篇9

【讲授者】张莹莹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本课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评价。对于初中学,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一、唐朝的建立

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

时间:618年

开国皇帝:唐高祖

李渊都城:长安

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

二、贞观之治

出示材料:

[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

学生讨论这段话的含义及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唐太宗的治国思想:由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较为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

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归纳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突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三个人物,也可以让学生讲述有关魏征的小故事,加深印象,增强趣味性。)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教师总结,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唐太宗于汉武帝有什么共同之处? 教师总结,都注意吸取历史经验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强调)

展示武则天画像,边引导学生看图,边简介武则天经历。

重点介绍武则天的统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最后,引用郭沫若对其统治评价的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讨论:谈谈对唐太宗和武则天统治的看法。

【小结】唐太宗、武则天都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对他们的统治应给予肯定。学生应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以这一人物对历史的发展有无推动作用以及对当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其怎样的作用来判断。

【作业】阅读有关唐太宗和武则天的书籍 【板书设计】

一、唐朝的建立与唐太宗即位

1、隋朝的灭亡:618年 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灭亡

2、唐朝的建立:618年 李渊 都城长安

3、唐太宗即位:李世民 年号“贞观”

二、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政策措施:

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2、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

3、崇尚节俭;

4、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三、女皇武则天

1、执政过程:晚年称帝,改过好为“周”

2、措施: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

七年级下册贞观之治测试题 篇10

七年级下册贞观之治测试题

●“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 七下P8—9 识记

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普能覆舟。”他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的土地和生产时间,促进了社会发展。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实质体现了

A.道家的“自然无为” B.儒家的“仁政德治”

C.墨家的“兼爱非攻” D.法家的“以法治国”

[参考答案] B [湖北黄冈中考]第7题

下列甲、乙、丙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丙图反映的朝代是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参考答案] C [11年湖北黄冈中考]第8题

开创了“贞观之治”社会局面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参考答案] B [11年天津中考]第4题

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的土地和时间,促进了社会发展。唐太宗的执行措施实质体现了

A 道家的“自然无为” B 儒家的“仁政德治”

C 墨家的`“兼爱非攻” D法家的“以法治国”

[参考答案] B [11年湖北鄂州中考]第7题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A.贞观之治 B.文景之治 C.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参考答案] A [11年黑龙江鸡西中考]第8题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

A.汉武帝B.隋文帝C.唐太宗D.唐玄宗

[参考答案] C [11年四川成都中考]第5题

“贞观之治”中的“贞观”是

A.国号 B.庙号 C.谥号 D.年号

[参考答案] D [11年湖南长沙中考]第14题

我国古代出现了很多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下列的繁荣局面与唐太宗在位时期有关的是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参考答案] B [11年青海西宁中考]第1题

年号夺取吉利吉祥、国泰民安的含义,或是显示皇权的神圣。“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其中用“贞观”作为年号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参考答案] B [11年福建莆田中考]第6题

温总理说:“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国之命在人心”之内涵与下列政治家思想一致的是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D.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参考答案] D [11年浙江丽水中考]第14题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孟宪实在《百家讲坛》作了“太宗继位”“魏征进谏”“以民为本”等系列讲座。由此推知他所讲的主题是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参考答案] B [11年福建南平中考]第4题

唐太宗吸取“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说话),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的教训,注重

A.虚心纳谏 B.轻徭薄赋 C.科举选才 D.微服私访

[参考答案] A [11年浙江嘉兴中考]第10题

小龙在图书馆借了一本,《贞观政要》。在这本书中,他可以查到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的“治世”史实

A、秦始皇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明太祖

[参考答案] B [11年广东中考]第4题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A.贞观之治 B.文景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参考答案] A [11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第6题

●武则天的政绩 七下P9 识记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据《汉书》记载,秦始皇统治时,百姓(负担的)“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各种刑罚无所不用其极,以致“刑戮相望于道”。“赭(zhě)衣(秦时罪犯皆着红褐色的囚服)塞路,囹圄成市(监狱像市场一样拥挤)。”

唐太宗说:“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簿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1)材料表明,秦始皇和唐太宗的统治政策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不同的统治政策;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影响?(8分)

(2)有人说,唐太宗是实践孔孟治国思想的典范。你认为这一说法是否正确?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你的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1年山东日照中考]第26题

(1)秦始皇:加强剥削,人民负担沉重,刑法严酷;唐太宗:注重减轻人民负担,减轻刑罚。(4分)

秦的暴政统治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朝统治;唐太宗的统治使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时期。(4分)

(2)正确。(1分)孔子主张“仁”,孟子主张“仁政”,都主张减轻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唐太宗的统治政策与此基本一致。(3分)

《贞观政要》用人之道 篇11

当代日本工商界高层经营管理者特別喜爱《贞观政要》,日本企业家经常在企业管理刊物上发表研究《贞观政要》的成果,本文仅就用人方面谈谈它对企业的作用。

政治之本,唯在得到人才

《贞观政要》第七篇《论择官》记载了贞观二年,唐太宗问右仆射封德彝:“政治之本,唯在得到人才,近来朕命卿举拨贤才,却不见有所推荐,天下事重,卿宜分朕忧劳。卿既不言,朕将寄望于谁?” 封德彝答道:“臣愚昧,岂敢不尽情尽力,只是至今未见有奇才异能。”唐太宗批评道:“前代明哲君在用人各取所长,而且都在当时求取,不是借用不同时代的人才,哪里能等到梦见傅说,偶遇吕尚,然后才来治理政事呢?而且哪个朝代没有贤能?只怕被遗漏而不知罢了。”

马克·麦考马克《在哈佛商学院学不到的经营之道》中说:“要雇用比你更机智的人。”美国已故钢铁大王卡内基十分重视组建一个强有力的管理组织,别人给他写的墓志铭是“这里躺着的是一个善于使用比自己更能干的人来为他服务的人。”美国很多创业者谈“企业家创业入门要诀”,其中有一条为“雇用精明能干的员工,不但有助于业务的拓展,而且自己也可以向他们学习。”日本企业家为使自己的事业得到发展,非常重视人才的发现和选拔。他们认为人才是最宝贵的财产,他们的格言是“事业即人”。

日本企业经营特色之一是“年功序列制”,在发展和举荐人才上,他们却常常打破规矩,破格提拔人才。松下有句格言:“从普通人中得到非凡的成绩”。松下非常鼓励经理人员在员工中间去发现人才和有潜力的人,并将他们安排在适合他们的岗位上,松下告诫他的经理们说:“一名经理应从多方面来了解下属人员的潜力,以便在如何充分发挥他的潜力上做出正确的判断。”

政治之本在于审

《贞观政要·论择官》中还记载:贞观元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人说:“政治之本在于审,审量人才而授以官职,官员务必精简。《书经》说:‘任官唯贤才’。又说:‘官不必备,惟其人’。如果用对了人,人力虽少也足够了;如果不得其人,虽然人多又有何用?”

唐太宗的话讲的非常深刻,运用到现代企业的管理上,仍然是非常适用的。企业任用干部,必须以用对人为要,对于有贤能的人,可以让他身兼几职。所以,一时没有适当人才的时候,即使缺员,也不能勉强充数。一般说来,缺员不会产生什么害处,反而可能使其他员工积极努力,调整自己的行动,发挥内在潜力,使之接近或达到这一职位的要求。

贞观三年,唐太宗问吏部尚书杜如晦:“近来朕看见吏部择人,只重视其言词文笔,却不知其品行。过了数年之后,恶行渐渐败露,虽然加以刑戮,但百姓已受其害。如何才能获得人才?”杜如晦回答说:“两汉取人,都是从乡闾着手经由州郡推荐,然后启用。所以当时可以说人才济济。现在每年选集,为数千人,大家虚饰外貌文词,人品不可知悉,考选当局只能依据其阶品分派而已,这样的考诠选录,道理实未精辟,所以不能得到好人才。”

现代企业选拔录用人才大多采取考核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从积极方面看,通过考核可以了解一个人的知识修养、才干和能力,以为录用的依据。从消极方面看,它可能助长一些人的假冒习性,有些人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迎合主考者的意向,达到被录用的目的,便伪造学历证书;有些人平时不修边幅,丢三落四,可一当面试时,便刻意打扮,装模作样,给人一种稳重可靠的感觉……这怎么能选拔到真正的人才呢?推荐也一样,如果推荐人出于公心、诚心为企业的发展着想,那么是能够选拔到好人才的。但是,如果推荐人出于私心,跳不出人情关系网的圈子,就可能导致“任人唯亲”“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后果。

【贞观之治】推荐阅读: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学案06-29

上一篇:高考作文指导三下一篇:教师个人自我学习总结

热门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