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人_你若到斯巴》教案第一课时(精选5篇)
设计时间:2012-11-21 授课时间:2012-11-28 主备人:--教学目标: 能够体会战争对人和人类文明的巨大戕害,从而对战争和人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体会设置悬念在小说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设置悬念的重要作用;主人公“我”的心理历程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战期间一位失去了儿子的母亲为她战死的儿子写下了这样一句墓志
铭:“你走了,国家失去的仅仅是一个士兵,但是我失去的却是整个世界“战争究竟是什么?是来自死亡的恐惧还是子弹在身体里面翻滚的痛苦?我觉得都不是战争摧残最多的应该是人的心灵,不管战胜还是战败,不管正义还是非正义,最受创伤的永远是你我这样的平凡人然而世界上的枪炮声还没有停息,生命依旧在流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让
我们带着人文关怀的精神来看看战争中一个17岁少年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介绍: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二战爆发,伯尔被征入法西斯军队服役。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开始成为专业作家,他希望通过小说使人们从恐怖的战争中认识过去,清算历史,在痛苦的回忆中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他的作品另有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950年),长篇小说《亚当,你到哪里去了?》等。它们揭露和批判法西斯侵略战争,以被迫充当炮灰的普遍德国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国人民的苦难。这些作品的基调灰暗、抑郁,把战争渲染成一场抽象的人与命运的搏斗,结果是人的毁灭。
三、整体感知课文
(1)通过浏览全文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同学回答)
明确:在一个由学校改建的战地医院里,一个现在的德国伤兵,以前这个学校八年级的中学生,始终想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自己受了什么样的伤
(2)小说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当然有的时候高潮和结局是和二为一的那么按照小说的发展线索,请你根据情节的发展把全文分成三个部分,划分并说说每一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学生回答,板书)
明确:第一部分(1-15)“我”受伤被送到了战地医院
第二部分(16-45)“我”怀疑自己送到的战地医院就是我三个月前就读的学校
第三部分(46-53)“我”终于确认手术室就是我三个月前读书的地方
四、从设置悬念的方面来剖析课文
(1)大家关注一下本文的题目,老师读完整篇文章既没有发现有流浪人的角色,也没有发现斯巴达的影子,这篇文章只是说一个伤兵在诊治途中的所见所想,那么文章为什么要用这样一个好像和文章一点关系的题目?(学生基本不会回答,或者是读注释,这个问题主要是为了引出下面一个问题)(2)既然大家都不是很了解,我们先放一放,先思考另外一个问题,这个17岁的少年士兵是怎样走上战场的?是主动的还是被逼的?(提问,学生回答,具体语句见书本划线处,第三十五段)
提示:可以在第二部分中找一找,看看文中的“我”对待炮火,对待生死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是不是和我们一般人一样
明确:是主动的从三个方面看出是主动的:a:对炮队和火光的赞美
b:他很想成为烈士(3)这个17岁的少年想成为烈士,在赞美炮火,他已经完全没有一个正常的17岁的少年该有的想法,那么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这个少年为什么内心深处会有这样的想法?难道是与身俱来的吗?(提问,学生回答,原文在第49自然段,老师写下那句口号的态度)明确:不是的,是传授的
附加:如果学生回答是老师传授的,那就进一步问,老师的这样的想法是不是也是突发其想的?他自己是不是真正愿意?明确:也是不愿意的,也是的被逼的
(4)那么可见,老师与学生都是法西斯宣扬军国主义,宣扬对内独裁,对外扩张的牺牲品,他们并没有思想上的自由,完全成为被法西斯利用的工具法西斯用了很多方法,但是文中仅仅用了一句话“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句话为什么会取得那么大的效果?(与同桌讨论一下,提问发言)
明确:因为当时德国与斯巴达有着相同的国情,都处于战争的状态,但是斯巴达是在受到波斯侵略的情况下奋起反抗,死守自己的国土,但是法西斯是在对外扩张法西斯正是利用了当时年轻人的无知,借爱国之语欺骗他们加入到战争的行列,成为法西斯的炮灰
(5)通过以上的分析,请一位同学总结一下,文章为什么要用《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题?(提问,板书)
明确:a:放在这篇文章中与其真实的含意形成鲜明的对比,讽刺法西斯的残忍,利用学生的善良和无知
b:在题目中就设置了巨大的悬念,让读者自己在文中揭示谜底是什么(至此解题完毕,文章的主题基本被揭示)
(6)至此,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何要用《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题,题目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悬念,让读者始终带着疑问阅读,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心始终被抓的紧紧的,这样的悬念文中还有很多,请你试着找出一两处说一说(请同学发言)
显然文本与教师的教学感受、学生的阅读感受存在较大差异, 甚至是矛盾。而造成这种差异 (矛盾) 的主要责任人, 笔者认为归根结底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教师说课文太长不好上, 是因为教师没有真正抓住本文的结构特点;学生说写的太乱看不懂, 是因为教师没有妥帖地设计教学环节来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实践。换句话说, 教师对《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的误读是造成上文所叙之差异 (矛盾) 的症结。
误读一:《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是传统小说
本篇小说有别于学生以往接触的传统小说, 它借鉴了意识流小说的创作手法。意识流小说属于现代小说的范畴, 它的理论基础是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意识流”的概念由詹姆斯提出, 他认为人的意识活动像一条河流一样, 是不间断的主观思想意识的流动。小说中的意识流, 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仿。具体说来, 也就是以人物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 围绕人物表面看来似乎是随机产生, 且逻辑松散的意识中心, 将人物的观察、回忆、联想的全部场景与人物的感觉、思想、情绪、愿望等, 交织叠合在一起加以展示, 以“原样”准确地描摹人物的意识流动过程。
《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这篇小说的意识流如下:我受伤了, 被送往战地医院, 医院以前是一所中学, 经过楼道, 躺在担架上的我, 看见了熟悉的画像、雕塑。可我拒绝承认“现在是在自己的母校”。被抬进美术教室的时候, 我“闭上了眼睛”。但是, 内心并未就此平静, 借着喊人点烟的当口, 我知道我回到了家乡———本多夫。此时我听着外面重炮高雅的轰鸣, 想起阵亡将士纪念碑, 突然产生一种强烈的愿望, 无论如何要弄清楚“是否当真回到了母校”, 另外还要弄清“到底受了什么伤”。当被抬进“手术室”的一刻, 我回忆起了三个月前在中学的学生生活。躺在手术台上, 我看到了黑板上自己的笔迹“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 (战争的精神伤害) , 看到了只剩一条左腿的自己 (战争的肉体伤害) , 也认出了点烟人就是母校的门房比尔格勒 (学生生活的见证者) 。
由上可见, 小说以“我”为叙事视角, 以“我”的意识活动为结构中心来展示人物持续流动的感觉和思想并且完成叙事内容的转换。因此面对这一类文本时, 解读者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将人物多层次的感觉印象、心理图像, 从中寻绎人物意识流动的线索, 是做出细致、准确文本解读的关键。可是, 绝大多数教师并不尊重文本, 也不愿意动脑筋, 只是机械地把关于传统小说固有的一套认识生搬硬套在本文的解读上, 便有了如下这样的问题设计:请同学概括一下本文的情节。当听到学生说“小说讲了一个德国士兵……”时, 进行课堂观察的笔者就知道文本已经变味了。笔者思考, 如果同样的问题换一种问法, 或许不仅符合文本第一人称的叙事角度, 而且能够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小说, 理清下列三个问题:1.“我”是谁?2.“我”到底受的是什么伤?3.“我”是不是在母校?
[明确]
“我”是一名德国士兵, 受了伤, 但“我”始终想知道“我到底受的什么伤?”到最终伤口的包扎被解开, 我才终于意识到:我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我”又是一名中学生, “我”对“我”所在的位置进行了反反复复的内心斗争和确认, 最终由“我”所写的铭文得以确认:这里是“我”三个月前学美术绘画的母校。
误读二:《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是一元结构
笔者认为《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是一篇二元结构的小说, 而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一元结构。而且这种二元结构是由多重对比所构成。暂举两重对比, 具体有两重对比。
第一重对比
回忆: (1) 当这所学校还叫托马斯中学的时候。 (2) 三个月前我还坐在这里, 画花瓶, 描字, 休息时带上我的果酱黄油面包下楼去……甚至可以冒险地抽支烟, 尽管这是被禁止的。 (3) 因为这是我八年来学习画花瓶和练习写各种字体的地方。
现实: (1) 第三所, 也许用不着我讲, 就是阿道夫·希特勒中学。 (2) 我是属于“其他人”里面的。他们抬着我上了楼梯。……在楼下时, 不是有人在喊“其他人抬到美术教室去”吗?我属于“其他人”, 我还活着;显然, “其他人”就是指这些活着的人。那么, 这里就是美术教室。 (3) 我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如此冷漠、如此无情, 仿佛他们抬着我穿过一座死城博物馆, ……但这只是我的眼睛。
第二重对比
表层意识: (1) “这一切都不是证据。”我心想。……这不可能是真的, 我这样想。 (2) 我在想:多出色的炮队啊!……它无论如何也是高雅的。……我突然想到:倘若我果真是在母校, ……“由学校上战场, 为……而阵亡。” (3) 我又闭上眼睛想, “你一定要弄清楚, 到底受了什么伤;另外, 你现在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里。”
潜意识: (1) 当我被抬过这扇门, 来到灯光耀眼的木板后面时, 就在这短短的一秒钟内, 我突然回忆起了这一切。 (2) 它第一次触动了我的心灵, 震撼了我内心某个隐秘的角落, 使我惊骇万状, 我的心开始剧烈地跳动。 (3) “牛奶, ”我喃喃地说……
第一重对比包含着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也就是说过去 (其实就是三个月前) 这里是美术教室, “我”学习生活的地方, 熟悉而又温暖;现在这里是伤员处置室, “我”受伤无助的地方, 冷漠而无情。第二重对比则表现出“我”意识中的矛盾。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我们看到“我”的表层意识受到德国法西斯军国主义思想的毒害, 把盲目走上战场的愚蠢行为自认为是为国捐躯的英雄壮举, 甚至堪比当年扼守温泉关的斯巴达勇士;而潜意识则表现了“我”的另一层内心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 “我”拥有一个青少年所应有的单纯、天真和调皮等天性, 渴求着一杯“热牛奶”———象征宁静美好的和平生活。
值得我们读者注意的是, 这种貌似清晰的二元结构在海因里希·伯尔意识流的创作手法下完全被打破, 心理情节完全混杂在一起。尽管这种处理方式造成了一般读者的阅读陌生化, 然而恰是在这种叙事风格下, 小说呈现为一种动人心魄的“拼接”。这种“拼接”, 表现在人物身上就是时空错乱和心灵扭曲。因此, 《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是海因里希·伯尔匠心独运谱写的一支双重变奏的心灵之曲。
综合笔者对《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教学课例的观察, 笔者认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意识亟待增强, 文本解读能力亟待提高, 要知道文本解读是成功开展高品位、高质量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语文教师应当在尊重文本自身特性基础上, 结合自身的知识经验, 就文本用什么样的语言文字反映了什么样的事实, 用什么样的结构体现了什么样的思路, 用什么样的材料证明了什么样的观点、表达出了怎样的情感, 以及文本为了说明观点或表达情感用了怎样的结构, 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结构等问题进行思考, 从而在思考中实现对文本材料的深入剖析。
黄厚江老师在《语文教师的智慧阅读———谈谈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一文中, 就文本阅读指出必须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陌生阅读———在全新的阅读中感受文本, 形成新鲜的阅读体验, 获得对文本的直接认识, 积累阅读教学的“本我”资源。陌生化阅读, 要求我们尽可能以一种空白的心态面对文本, 具体地说, 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指不带任何现成的结论进行阅读。二是不带任何现成框子进行文本评价。三是以读者的视角进行阅读而不是以教师的视角进行阅读。
第二阶段:立体阅读———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观照文本, 获得对文本的全息解读, 处理好文本阅读中多重意义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三阶段:智慧阅读———借助个性化解读方式, 获得对文本新颖、独特的理解, 为高品位、高质量的阅读教学提供可能。
1.寻求解读文本的新视角, 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新理解。
2.寻求解读文本的新途径, 采用新的切入方式解读文本。
3.发现文本解读的新问题, 并通过问题解决形成教学的新思路。
我们可以明确,小说是以一个疑问来贯穿全文的,即在被抬往手术室的一路上,“我”最渴望知道的是“你一定要弄清楚,到底受了什么伤;另外,你现在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里”,尤其想要印证的是后者。于是围绕这个困惑,“我”不停地在找证据,而内心也开始发生了变化。
首先是物证,即学校摆设的物品,遗留的痕迹。如图片《美狄亚》、《挑刺的少年》、雅典娜神庙庙柱中楣、古希腊的甲胄武士、大选帝后到希特勒、老弗里茨像;北部的船长、西部的莫泽尔人、东部的格林斯人、南部的山地人(人种脸谱像);阵亡将士纪念碑、恺撒、西塞罗、奥勒留、赫耳墨斯、宙斯丑怪的脸像、尼采像、多哥的风景画;香蕉上涂了些的什么玩意儿,刷成黄色和绿色的走廊,老式弯形挂衣钩,十字架痕迹。
然而,面对如此多的物证,“我”却还是难以确认,想着“这一切都不是证据”。因为每一所文科中学都有美术教室,也都是相同的环境布置,这是明文规定的。而那些似是自己遗留的痕迹,“我”也认为每所学校孩子闹恶作剧都是老一套的,另外认为自己在发烧,神志不清易产生幻觉。
由此,我们感受到,当一所文科中学变为战地医院,当一个美术教室变为简易外科手术室,当在此地学习生活了八年的“我”只关注到这些内在流露着军国主义思想的物品时(可以猜测其它物品都已经被清理或在战争中被摧毁了), 军国主义思想已经深入“我”骨髓,战争对文明的摧毁可见一斑了。
在这一过程中,“我”的心理特征表现为:一是玩世不恭,例如“我啐掉烟头,开始叫喊。叫喊几声总觉得好受些,不过得大喊大叫;叫喊叫喊真好,我发了狂似的叫着喊着。”二是对战争充满了狂热和礼赞,如“我在想:多出色的炮队啊!……令人惬意的炮声,深沉而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它无论如何也是高雅的。我觉得大炮即使是在轰鸣时,也是高雅的。炮声听起来也是那么高雅,确实是图画书里打仗的模样……”这两种心理,恰恰是主人公一开始对战争还没有真正清醒的认识,处于糊里糊涂的思想状态。
其次是人证。如果说物证是可以批量生产,明文规定的话,那么人证门房比尔格勒按理来说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小说中主人公“三个月前……然后到门房比尔格勒那里去,在他那间昏暗的小屋里喝牛奶,甚至可以冒险地抽支烟,尽管这是被禁止的。……这间小屋曾散发着热牛奶的香味、尘土味和比尔格勒劣等烟草的气味……”由此可見,曾经“我”和比尔格勒是一种相当亲近的关系。曾经的比尔格勒肯定是和孩子们走得比较近,甚至带点宠溺的味道。而曾经的“我”也是无忧无虑的纯真少年,带点淘气,带点叛逆。
可是,三个月之后,两人却都面目全非了。“我”由外到内发生了变化:失去了双臂,右腿也没有了。我也不再是那个纯真无忧无虑的少年,而是满脑子充满了对战争狂热和崇拜的士兵。同样,比尔格勒也由外而内发生了变化,他成了消防员,穿着“消防制服”“那张长满胡子茬的肮脏的脸,像是睡着了似的”,可见他的外表已经发生变化。再看表情是“疲惫忧伤”(类似提到3次),“疲惫”体现出对这种生活的厌倦,“忧伤”是对所有伤病员的同情,也可能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忧伤,但是当他的表情始终保持不变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冷漠麻木,因为他对“我”这种情形见多不怪了。所以当“我叫喊起来,但他头也不回,只是困倦地耸耸肩膀,径自走开去”。这种冷漠足以使我怀疑他还是曾经那个与自己有亲近关系的比尔格勒吗?当两个曾近很熟悉的人相逢似陌路的时候,即使气味熟悉(3次提到“蒜头和烟草的气味”),又如何能成为有力的证据呢?
所以“我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如此冷漠、如此无情,仿佛他们抬着我穿过一座死城博物馆,穿过一个与我无关的、我所陌生的世界”。这时“我”的内心开始发生了变化,对自己狂热崇拜的战争产生怀疑,难道眼前这一切就是战争的结果?这一切是自己想要的吗?这种不确定的怀疑也正是人性意识的觉醒。
最后是己证。小说主人公最终是通过自己亲手在黑板上写的铭文,足足六遍的铭文才得以确认是回到了母校。伴随这一疑问真相揭示的同时,另一疑问”到底受了什么伤”真相也呈现了。
这时“我”的内心却没有回到母校的喜悦,也没有为国负伤的荣光和自豪,有的只是“震撼”“惊骇万状”“令人不安”“全身猛地震颤了一下”“失声呼叫”。这种心理表现是因为眼前的残酷现实和信仰坍塌造成的。因为先前用双手学习美术的纯真少年成了缺胳膊断腿的残疾人,先前温暖温情的人际关系,如今却冷漠陌生,先前代表着人类文明的美术教室成了冰冷血腥的外科手术室,先前对战争充满了狂热和崇拜,如今却饱尝战争的苦难。身体已残,人性扭曲,文明毁灭。所以再读这原本代表了希腊人民保家卫国的铭文,难道不是一种愚弄和欺骗?不是一种无情嘲讽吗?所以小说主人公最后喊出的是“牛奶”。不正是对以往生活的怀念,不正是对战争的反思吗?
被称为“德国的良心”的海因里希·伯尔正是以这样独特的视角,刻画了一个由懵懂学生走向战场的少年士兵形象。通过他受伤被抬往已变成战地医院简易外科手术室的母校美术教室的过程中,他一路怀疑,一路印证,一路心灵的叩问,让世人感受战争,反思战争。
通过学习探究,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
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催残和对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导入新课:
战争不仅有害于人民,同样也有害于战争的发动者及其追随者。《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讲述的是法西斯阵营中一个为之卖命的小伤兵的故事,小伤兵的遭遇又会怎样?
一、作者简介:
海因里希伯尔,德国作家。
1、二战爆发,征兵入伍,历时6年,后被俘入战俘营;
2、伯尔一生都在与人类的缺点进行斗争,声讨战争,体现正气和德意志精神,被称为“德国的良心”。
3、早期小说主要取材于二战,形式和风格上受海明威和德国“废墟文学”影响。获1972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火车正点》、《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那娜勃罗姆》等。
4、擅长运用内心独白、回忆和联想等手法。在叙述故事情节时,时空概念颠倒跳跃,而塑造人物形象时则大量采用这种艺术手法。同时也采用了一些西方现代派手法。
二、解题:
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奋战阵亡。后来,希腊人立碑以示纪念,碑上的铭文是:“流浪人,你若到家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们,我们阵亡此地,至死犹恪守他们的命令。”小说的标题是铭文的起句,伤兵按美术老师要求用六种字体将铭文写到黑板上。
三、文本研习
1、弄清要素、梳理情节
时间:盟军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战地医院
场景:火光冲天,炮声不断
主人公:“我”,一个文科中学八年级的学生,参军三个月,现在成了伤兵。
情节:
开端(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谢谢’”)
“我”负了伤,被送入战地医院——一所学校的美术教室,等待救治;
发展(“这一切都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
“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回到了读书八年的母校,也想弄清楚自己的伤势如何;
高潮、结局(“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46—53):
“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从前读书的教室。最终知道自己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2、小说用第一人称周围的环境和所发生的事件均从主人公“我”的角度来观察和叙述。小说不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主,重在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感受。在疼痛和胡思乱想中,“我”一直想弄清楚的两个问题是:
①、现在是不是在母校?过道的摆设、一只香蕉上的涂痕、美术教室的布置、门上的十字架、黑板上我的手迹
②、到底受了什么伤?发高烧、浑身疼,打针、感官无知觉,两次叫喊,胳膊、腿不能动,失去双臂和右腿
③、“我”一直想弄清的问题是小说的悬念,这样设置在小说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我”到底伤在何处?为什么会有点神志不清?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了强烈震撼,作品的主题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3、为什么小说反复对学校走廊上布置的艺术作品描述?
培养艺术人才的学校成了战地医院,原来的学生成了伤兵,反复描写学校的艺术环境,就是为了突出这种反差。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4、小说的主题:、通过“我”的遭遇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反映了被迫充当炮灰的德国青年在战争中的悲惨命运,批判德国的军国主义教育,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罪恶本质。
四、探讨小说标题的作用:
1、解开了小说的一个悬念;
2、是对“我”的处境的讽刺;
3、是当时军国主义教育的见证;
4、从而表达了反战的主题。
五、比较阅读:
1、主题:
这篇小说和《一个人的遭遇》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一个人的遭遇》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讲述战争的创伤;《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现场的感受,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也摧残了人的心灵;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2、人物:
“我”根本还没有长大,就被赶到炮火之中,战争夺去了他的肢体,也结束了他的青春。索科洛夫只想过太平的生活,这个要求并不高,但是战争摧毁了他的全部生活。
同样是遭遇了战争的不幸,“我”为法西斯卖命,却不知道自己离开学校去参加战斗的原因,而索科洛夫却不是的。对遭遇的不幸,“我”比较麻木,而索科洛夫则是悲伤的。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对作品的研读、探讨,了解人物的心灵世界和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能说出战争对人的精神摧残和人类文化的毁灭作用。
2、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了解不同作家不同的叙述风格,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教学重点:
1、对战争与人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2、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教学难点:
人物性格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战争,摧残的不仅仅是人们的肢体,还有人们的心灵,同受伤的肉体相比,心里流淌的悲伤更加无法医治和忘却,也许,看了本文以后,你会对战争有更深刻的认识,你会更加热爱和平生活。【作家作品】
海因里希·伯尔(1917—1985年),出生于德国科隆市,诞生在一战期间,二战爆发,伯尔被征入法西斯军队服役,先后在法国前苏联、罗马尼亚作战,1945年被浮,同年12月获释,返回科隆。1947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开始成为专业作家,他希望通过小说使人们从恐怖的战争中认识过去,清算历史,在痛苦的回忆中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他的成名作是出版于1949年的中篇小说《火车正点》伯尔认为“战争是无聊的”,不管什么样的战争,它只能给人们带来死亡,因此他把战争归结为一种可怕的自然现象,人类失去理智的产物。他的作品另有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1950),长篇小说《亚当,你到哪里去了?》等。它们揭露和批判法西斯侵略战争,以被迫充当炮灰的普遍德国士兵的遭遇,反映了德国人民的苦难。这些作品的基调灰暗、抑郁,把战争渲染成一场抽象的人与命运的搏斗,结果是人的毁灭。20世纪70年代,伯尔的创作出现了新的高峰。中篇小说《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勃罗姆》(1974)为其赢得了世界声誉。【文题解读】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原指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这里揭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
一、自主学习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搪瓷()甲胄()窗帷()啐掉烟头()吞噬()
倒坍()
惬意()烟熏火燎()
2、梳理情节
阅读小说,完成下列填空:
我 被运到
被抬到。
之间,我疑惑 1. 2. 在最后,我证实了 发现了。
(设计意图:把握小说的基本要素,理清小说的情节)基本要素 时间: 地点: 场景: 情节: 情节结构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二、认真阅读全文,思考回答:
1.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有什么好处?
2.我是通过那些信息得知自己回到了自己的母校的?
3.你觉得小说哪部分最为震撼人?简要分析.4.小说在叙述情节时用了什么技巧?有什么作用?
第二课时
一、人物形象分析 1.我是谁?
2.我对于学校日常教育的态度?(找文中相关文字)
3.我对于战争的态度?(找文中“我”对于战争感受的文字)
4.我的想法正确么?我真的光荣么?
5.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想?
二、环境分析
再读全文,找找“我”的学校的环境布置,讨论分析其本质。(这些画像雕塑等都在强调什么样的观念?学校在向学生灌输什么思想?)
资料
二次大战期间,身为“纳粹党全部文化哲学教导事务领袖私人代表”的罗森贝格为“德国总教会”拟定了“三十点纲领。”纲领规定德国境内的全部教会都是“民族性教会”,必须根绝“各种异己的外来的基督教信仰”,停止出版和传播《圣经》,从供坛上清除一切耶稣受难像、圣经和圣徒像,各教堂必须撤除基督十字架,代之以纳粹卍符号。
《德国史纲》
纳粹上台后,不仅改造了宗教,排斥一切异己,而且纳粹教育政策纳粹政权将德国的教育完全纳入了培养纳粹接班人的轨道。(投影)
1933年11月6日,希特勒在讲演中说:“当一个反对者说,‘我不会投向你那边的’,我就平静地说,‘你的子女已经属于我们了„„你算什么?你是要死的。但是,你的后代现在站在新阵营里。在一个短时期后,他们就将不知道别的,而只知道这个新社会’”。1937年5月1日他又说:“这个新国家将不把它的青年交给任何别的人,而是自己管青年,自己进行教育和抚养。”
《德国史纲》
“阿道夫·希特勒学校”是培养纳粹干部的初级学校,1937年以后全国共设立10所,其中著名的有不伦瑞克的“预科学校”。这类学校由希特勒青年团主管,学生从该团所属少年队内12岁儿童中间选拔,主要审查项目为种族血统,具有白肤、金发、碧眼外形的儿童具有优先权。该校学制6年,除学习必要的文化知识外,还从事军事训练,培养党内外从事领导工作的能力。学生18岁毕业后有资格上大学。„„
《德国史纲》
从学校的环境布置和投影资料,可以清楚地把握纳粹学校教育思想的核心。
三、小说主题(通过情节梳理、“我”的形象的分析和环境分析,已三次初窥小说的主题,这里,再思考几问题
1.关于“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为什么不写全?为什么以此为题目?
2.为什么看到比尔格勒之后,叫出的是“牛奶”,而不是“比尔格勒”?“牛奶”,“比尔格勒的门房”在“我”的心目中是一块什么样的地方?
3.究竟是不是回到了母校,最熟悉的母校竟然需要自己不断的寻找证据来证明,而最终确认的证据却是?
点拨:作者海因里希·伯尔在197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获奖辞是:“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投影)1950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引起轰动,也是因为反战。他因此被称之为“德国的良心”。1985年7月19日,伯尔去世。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在给伯尔妻子安妮玛丽的哀悼与慰问信中写道:“海因里希·伯尔走了,和他一起离开的还有我们伟大的德国文学。他是崇尚和支持自由的,常让一些人感到不舒服。他又是爱好争论的,由此激起人们的反响,同时也引起人们对他的敬爱。我们将怀念他勇敢、热诚、清醒和总是敦促的声音。”(投影)一些外国报纸更是评论道“他把德国人的灵魂从俾斯麦和希特勒的阴影里解救出来”。(投影)
正是这样,作家通过小说来表现对纳粹战争的反思,尤其是写出了纳粹阵营中的“异端”。
跟踪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凝眸(mú)斑斓(lán)甲胄(kù)绚丽(xùn)B.号召(zhào)颠簸(bǒ)诅咒(zǔ)痕迹(jì)C.褪色(tuì)吞噬(shì)模样(mú)惬意(qì)D.粗犷(kuàng)油腻(nì)铭文(míng)玫瑰(guī)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搪瓷 颤悠 冷寞 惟妙惟肖 B.喧闹 渲泄 疲惫 步履蹒跚 C.清淅 窗帷 震撼 百无聊赖 D.襁褓 隐秘 倒坍 穷兵黩武 3.依次填入下列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1)两扇门之间挂着费尔巴哈的《美狄亚》,柔光,画像在黑色镜框的玻璃后面凝眸远眺。
(2)我感到左大腿上挨了一针,全身猛地 了一下,我想抬起身子,可是坐不起来。
(3)这里有特别美、特别大、色彩特别 的老弗里茨像,他目光炯炯,身着天蓝色的军服,胸前的大星章金光闪闪。
(4)我的上帝,多么令人宽慰,令人惬意的炮声,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
A.闪烁 震颤 绚丽 深沉 B.闪烁 颤抖 鲜艳 低沉 C.闪耀 震颤 鲜艳 深沉 D.闪耀 颤抖 绚丽 低沉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凯撒、西赛罗、马可·奥勒留的胸像复制得活灵活现,深黄色颜色,古希腊、古罗马的气派,威严地靠墙一字排开。
B.随后见到的,仿佛也似曾相识:色彩斑斓、威风凛凛的希腊重甲胄武士,头上插着羽毛,看上去像只大公鸡。
C.当时,他们在盛怒之上把墙重新刷了一遍,但无济于事,粉刷匠没有把颜色选对,整面墙刷成了玫瑰色的,而十字呈棕色,依旧清晰可见。D.我百无聊赖地度过这些时光,没有一次我能把花瓶画得像样。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过道——这里刷成玫瑰色的尽头,就是美术教室,教室大门上方悬挂着伟大的宙斯丑怪的脸像。
B.而且可以肯定,一时心血来潮在香蕉上写上“多哥万岁!”的不会就是我一个。C.头疼、胳膊疼、腿疼,我的心脏也发狂似的乱跳。
D.“该死的,”司机大声地回答道:“你们已经解除灯火管制了吗?”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
B.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道理,善用我们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美。
C.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渗透得深彻。
D.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出通知,严禁发放使用各种代币券(卡),并明确购物券、代币券等都是违法行为。
二、《一个人的遭遇》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都以二战为题材,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一个为国而战,一个为法西斯卖命。可是他们最后都以悲剧结局。这带给你什么样的思考?战争究竟意味着什么?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少于300字。
选择题 1.B 2.D
3.A
4.A
5.B
【《流浪人_你若到斯巴》教案第一课时】推荐阅读: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教学设计09-26
流浪,流浪诗歌09-27
流浪暑假作文12-02
流浪的小鸟作文06-07
作文 流浪者10-25
关爱流浪小动物资料11-08
《雄狮去流浪》读书心得11-08
《鹦鹉流浪汉》阅读答案07-13
流浪猫作文一百字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