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共10篇)
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探究
作者:刘军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2年第08期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博得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高中古诗文又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美育活动提供了极其丰富而可靠的文本资源,它是语文课堂进行美育的好媒介。
一.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内涵
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内涵应包括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审美感受力”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感知能力。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辨别能力和品评能力。语文教师如能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语言艺术鉴赏力的培养,学生们的审美鉴赏水平就会“水涨船高”。“审美创造力”主要是指审美主体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运用及二度创造所能达到的水准。
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标明审美实践活动的三个不同层次。审美创造是审美实践活动的最高境界。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要有意识地吸纳古代文化思想精髓,借鉴运用经典古诗文的艺术手法,力求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从而创作出一篇篇文质兼美的佳作。
二.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方式
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方式主要有三种:
1.寓教于乐
古罗马诗人和美学家贺拉斯在论述文艺的功能时,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原则。寓教育于娱乐之中,是古今中外的教师们心向往之的快乐教学方式,甚或可以说是一种层次极高的教育境界。笔者认为,语文中的“寓教于乐”实际上就是一种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方式。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实施与空洞说教是水火不相容的,它必须通过古诗文中的形象与情感因素来浸染学生。优美典雅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思,曲折离奇的故事,栩栩如生的人物……均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随之产生快乐的学习情绪,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心灵的洗礼与美育的熏陶。
2.潜移默化
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主要不是依靠对古诗文文本的抽象分析实现的,而是通过情感渗透与美感传递,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感悟与启迪来实现的。
高中古诗文所选篇目均是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传世之作,这就为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式的审美教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文学资源。学生在语文老师有意识的“审美视角”引领下,在诵读和研习古诗文过程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感悟和领略古诗文中所蕴含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情感美、思想美等等。例如,读白居易的诗,可以欣赏其自然流畅的语言美;读李商隐的诗,可以欣赏其凄迷朦胧的形象美;读张若虚的诗,可以欣赏其幽美深邃的意境美;读李清照的词,可以欣赏其缠绵悱恻的情感美;读辛弃疾的词,可以欣赏其气壮山河的思想美……
3.创设情境
在高中古诗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有时需要根据古诗文的特定内容,创设某种特定情境。“创设情境”在语文美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它能使学生在研习和鉴赏古诗文时有如沐春风、如饮甘露之感,全身心沉醉在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中,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审美教育。
在古诗文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音频渲染情境,或以视频显示情境,或以现场表演再现情境,或以文学语言描绘情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例如,我们在教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首先可以用一曲古雅悠扬的古筝名曲《春江花月夜》将学生带入一种寥廓、宁静的情境中,接着播放朗诵名家声情并茂的课文朗诵,条件允许时还可以播放与《春江花月夜》内容相关的视频。老师在引导学生领略此诗的诗情画意时,务必因声求气,涵咏诗韵,用抑扬顿挫之声和含蓄隽永之语展现诗中春、江、花、月、夜五种意象构建而成的幽美深邃之境。如是,学生定能从审美的视角去解读此诗的主题意蕴:诗人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赞颂自然美景,讴歌男女真情,探究宇宙人生……在一种情、景、理、声交融的美妙诗境中,让学生接受一次深入其心的美育熏陶。
三.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路径
1.寓美育于诵读中
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几乎篇篇具备反复诵读与吟咏的价值。在反复诵读中,细致品味古诗文的优美意境和真挚情感,是学生获得审美教育的有效路径之一。学生在诵读与吟咏古诗文时,应声情并茂,既要充分体现出古诗文所蕴含的节奏美与韵律美,也要将自身相合的人生感悟与情思融入其中,这样能在更深层面上获得音乐美与情韵美的真切体验。
例如,学生在诵读李白的《将进酒》时,在充分把握其句式长短相间、韵脚疏密转换的基础上,要深入领会诗人内在的感情基调是“愤激”:由最初的慷慨悲歌——“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到中途的愤世嫉俗——“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再到最后的旷达开怀——“与尔同销万古愁”。我发现,学生们在诵读与吟咏此诗时,感情的激流随诗情的发展而跌宕起伏,真可谓“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
古诗文诵读的灵魂是对其音乐美与情韵美的把握与传递。其终极目标是借助审美视角解读诗意文情,进而获得美的浸染与熏陶。《诗经》的复沓回还,《离骚》的华美蕴藉,李白的豪迈飘逸,柳永的婉约缠绵……为我们在诵读时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2.寓美育于意境领略中
在高中古诗文中,诸多作品为我们描绘出一系列经典意象,营造出一个个优美意境。在解读和欣赏这些作品时,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再现出作品所描绘的意象和意境,使之如见其景,如临其境,充分感受和领略蕴含于其中的诗情画意之美,继而获得新奇的审美体验和高雅的审美享受。
例如王维《山居秋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绘出动静结合、幽雅空灵的山水田园风光。学习此诗后,笔者曾布置一次课外语文实践活动:要求同学们利用节假日到郊区或农村“游山玩水”一次,切身体验类似此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之美,然后写一篇游记。不少同学在游记中将郊区或农村的自然风光与王维诗中所描绘的优美意境进行比较,与诗人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与审美认同。
3.寓美育于情思感受中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学作品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对读者进行情感熏陶与思想启迪。高中古诗文中那些韵律优美、情感真挚、思想深邃的经典名篇,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教育的无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李密的《陈情表》是一篇表达对祖母至孝之情的千古名篇。笔者在讲授此文时,曾让一名女生谈谈自己对文中“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理解。她先讲了父母对她的千般疼爱,又谈到自己“将身难报父母恩”的深沉感慨。坐下去不一会儿,她又站起来说:“老师,我曾看过„伯俞泣杖‟的故事。故事讲述伯俞犯错,母亲用手杖打他,他哭了。母亲说:„我以前也曾用手杖打你,你从未哭过,今天你却哭了,这是为什么?‟伯俞回答说:„以往儿子犯错,挨打时感到很疼痛,知道母亲很康健,今天母亲打我,我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年老体力不支了,我担心以后的时间不多了,所以悲伤哭泣。‟”这位女生说完后竟失声哭泣,其他同学也被她的情绪感染,一个个情至深处,泪眼朦胧。笔者立即抓住眼前这绝好的情感美育契机,真诚地说:“希望同学们从今天起对长辈,尤其是对父母,要多有一份体谅,多尽一份孝心,少留一份„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学生们在这深入心灵的情感审美教育中,涤荡和升华了情感。
总之,美育有着“春风化雨露,润物细无声”的功效与魅力,值得语文教师们不懈探究与实践,在高中古诗文教材中充分挖掘美育内涵,引导学生在内心深处感受美、领悟美、构建美,最终达到让学生濡养心性、提高学养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要有了学习兴趣才会去主动学习。 而美育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可见,美育在古诗文教学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那么,我们在教学古诗文时, 如何注重美育呢?
一、必须突出古诗文的趣味性
很多学生都会羡慕别人出口成章,随口吟诵诗句。 因为诗歌从形式上看,是讲究押韵和对仗的。因此读起来,格外朗朗上口。但是很多学生却非常害怕学习古诗文。 因为很多老师在教学古诗文时只会一味地要求学生背诵。 学生学习起来没有任何兴趣可言,因此学习古诗文如同咀蜡,实在无味。往往只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考试一过,统统忘掉! 这样的学习是无效的、徒劳的。 因此,教师必须突出古诗文的趣味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才会有学习的欲望,才能切实感受到古诗文的韵律美。 比如,白居易的《 钱塘湖春行》 ,其颔联是“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颈联“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都是工整的对偶句。 找出这些规律, 有利于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 古代格律诗,从修辞的角度看,还多采用比喻、夸张、拟人等。 如,苏轼在写西湖之美时,就用“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采用了新奇的比喻修辞法;杜甫诗句 “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就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极言在兵荒马乱之时,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要挖掘古诗文的感染力
要善于抓住古诗文的意象和意境,对学生进行美育。 唐代诗人岑参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诗中写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的意象有“ 春风”“ 梨花”,还有隐含的“ 雪花”。 这些意象加上作者特殊时候的情感,就创造出了令人回味无穷的深邃的意境。 这个比喻独特而新奇,用春花喻冬雪,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的奇寒,而是春天般的温暖和美丽,给读者的感染熏陶是何等浓烈,从而使学生享受到了一种艺术的美。
三、要善于抓住古诗文的主旨句,对学生进行美育
一篇文章中有中心段落,用来升华文章的主旨。 同样古诗词中也有自己的中心句,那就是它的主旨句。 诗人也许是借物言志,也许是借景抒情……因此,在一首诗中便有了它的主旨句。 这是整首诗的中心所在,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表达与流露。 因此,在学习古诗词时, 抓住主旨句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切地理解古诗的中心思想。 如,杜甫在《 望岳》 一诗中写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出了诗人早年“ 兼济天下,再使民俗纯”的远大理想,从而激励学生, 自小应有远大抱负。
四、要注重古诗文中美育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第一是体裁的多样性。 例如,古代的绝句和律诗,使人读来,就有一种音韵美;素有“ 长短句”之称的词,元代散曲中的散套和小令,使人读来,就有一种参差美和节奏美;南北朝时盛行的骈体文, 就更是具有音韵、节奏、参差美了。 第二是表现方法的多样性。 如, 元代马致远的《 秋思》 中的“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枯藤”“ 老树”“ 小桥”“ 人家” 是静景,“ 昏鸦” “ 流水 ”是动景 ,动静相衬 ,相映成趣等 。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只要有了学习兴趣才会去主动学习。而美育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见,美育在古诗文教学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在教学古诗文时,如何注重美育呢?
一、必须突出古诗文的趣味性
很多学生都会羡慕别人出口成章,随口吟诵诗句。因为诗歌从形式上看,是讲究押韵和对仗的。因此读起来,格外朗朗上口。但是很多学生却非常害怕学习古诗文。因为很多老师在教学古诗文时只会一味地要求学生背诵。学生学习起来没有任何兴趣可言,因此学习古诗文如同咀蜡,实在无味。往往只是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考试一过,统统忘掉!这样的学习是无效的、徒劳的。因此,教师必须突出古诗文的趣味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才会有学习的欲望,才能切实感受到古诗文的韵律美。比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其颔联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都是工整的对偶句。找出这些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读诗的兴趣。古代格律诗,从修辞的角度看,还多采用比喻、夸张、拟人等。如,苏轼在写西湖之美时,就用“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采用了新奇的比喻修辞法;杜甫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就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极言在兵荒马乱之时,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二、要挖掘古诗文的感染力
要善于抓住古诗文的意象和意境,对学生进行美育。唐代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的意象有“春风”“梨花”,还有隐含的“雪花”。这些意象加上作者特殊时候的情感,就创造出了令人回味无穷的深邃的意境。这个比喻独特而新奇,用春花喻冬雪,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的奇寒,而是春天般的温暖和美丽,给读者的感染熏陶是何等浓烈,从而使学生享受到了一种艺术的美。
三、要善于抓住古诗文的主旨句,对学生进行美育
一篇文章中有中心段落,用来升华文章的主旨。同样古诗词中也有自己的中心句,那就是它的主旨句。诗人也许是借物言志,也许是借景抒情……因此,在一首诗中便有了它的主旨句。这是整首诗的中心所在,是诗人思想感情的表达与流露。因此,在学习古诗词时,抓住主旨句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切地理解古诗的中心思想。如,杜甫在《望岳》一诗中写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出了诗人早年“兼济天下,再使民俗纯”的远大理想,从而激励学生,自小应有远大抱负。
四、要注重古诗文中美育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第一是体裁的多样性。例如,古代的绝句和律诗,使人读来,就有一种音韵美;素有“长短句”之称的词,元代散曲中的散套和小令,使人读来,就有一种参差美和节奏美;南北朝时盛行的骈体文,就更是具有音韵、节奏、参差美了。第二是表现方法的多样性。如,元代马致远的《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枯藤”“老树”“小桥”“人家”是静景,“昏鸦”“流水”是动景,动静相衬,相映成趣等。
石桥小学 孙莲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提高基本的分析鉴赏能力,理解掌握诗文中所包含的意境美,语言美以及音律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诗,宋代苏轼写的《题西林壁》。(课件出示课题)
二、读题、解题。
齐读课题。结合书下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题”“西林”的意思。
[在学习中渗透方法,可谓潜移默化。]
三、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 师生共同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3、教师讲述苏轼少年时代“发奋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人间书”的轶闻趣事。
[通过交流,达到了学习资源优化组合。同时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体现了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
四、初读课文,感知美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自由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感知庐山的美。]
五、分组自学,理解美
1、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说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2、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有学习方式细读古诗,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既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汇报交流,感悟美
(一)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读出庐山的不同姿态。
4、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中三组反义词(横----侧,远----近,高----低)的运用,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二)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帮助学生体味诗所蕴含的道理。
4、引发创造。引导学生像诗人那样用诗句说明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学生根据诗意改诗,既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迁移,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议一议:从这首诗你能感到作者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6、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
7、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三)学生根据诗意绘画,通过展示内化诗意。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既深化了对古诗的理解,又提高了认识水平,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七、个性诵读,表达美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配乐配像)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入情入境地吟诵,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八、聆听歌曲,欣赏美
师:有的时候古人根据自己的兴致,把诗词配上曲子唱出来,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想听听吗?(课件播放歌曲《题西林壁》)
[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运用古诗填词作曲这又为我们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渠道。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诗意了然于胸。]
九、默写古诗
1、引导学生发现本诗中容易写错的字,同时指导学生将这些字书写到黑板上的田字格里。
2、一名学生板前示范,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抄写,可默写。
既积累了语言,又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了训练
十、总结全文,升华美
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通过总结,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十一、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2、老师也收集了几首描写庐山的诗给大家看一看。(课件出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李白的《望庐山五老峰》;陶渊明的《饮酒》;苏辙的《游庐山山阳七咏》;毛泽东的《庐山仙人洞》)。
3、挑选一首觉得写得好的泳庐山诗抄下来背一背。作业
(1)以“我眼中的苏轼”为题办一份手抄报。可以写他的诗、词、散文,也可以收集他的轶闻趣事。(2)收集一些富有哲理的小诗,抄一抄、背一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3)写一写你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儿童时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而绘画则与智力有着密切关系,绘画创作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事实也证明,喜欢美术的孩子,其他学科成绩往往也很好。
“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教学中,首先应启发孩子们认识生活,启发他们去发现美、创造美,提高学生观察、记忆、想象、创造以及鉴赏艺术的能力,初步树立良好、正确的审美观点。如教《温暖的阳光》一课,首先通过幻灯片欣赏印象派大师莫奈、毕沙罗的作品――《日出印象》、《干草垛》,通过教师形象的描述及色彩冷暖的启发,让学生感受阳光下绚丽多彩的自然美,以及阳光的`生命力,激起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欲望。然后,让他们怀着这种迫切的心情走入自然,观察太阳及阳光下的景色,把观察到的物体加上个性色彩,反映到画面上去。他们会惊奇地发现:阳光下的物体都变成了金黄色,太阳的色彩由玫瑰红―深红―桔红―黄―白而逐渐变化,不知不觉间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诸项能力。
在教学中,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由地使用画具,自由地去观察、认识、表现周围的生活和内心的情感世界。教学手段也应是多方面的,如《秋天的景色》这一课,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走进自然界,体会秋的色彩以及丰收的喜悦,也可以通过听音乐《秋》来激发学生,让其沉醉于秋的美景中,随着自然美的韵律,体会出不同的感受――有的表现出一片丰收的景色,有的表现出生命、韵律的线条……
【摘要】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对于提升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陶艺作为美育教育中的一朵奇葩,具有其他艺术门类所没有的优势。从制作的材料、技法到表现形式、烧成这一个完整的过程,充分的锻炼了学生手、脑、眼的感知和审美能力。那么如何在陶艺教学中把美育教育渗透的更深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地方。
【关键词】陶艺教学
美育
感受与传承 创新与发展 立体与空间 坚持与思考
一、感受与传承,“美”的概念是时代不变的产物。
时代在变迁,虽然每个时代的服饰、器具、家具、纹样等千姿百态,而且赋予了各个时代的特点,但是“美”的内涵不会变,规整的、异性的、变化的等等艺术形式只要是被人们归类到“美”的行列,它自身都有其平衡、强弱、疏密、松紧、大小等的“美”的形式。
为世界优秀的文化遗产存在了几千年,它的“美”更是如此。从河姆渡、半坡遗址出土的原始陶,粗狂的手法、优美的线条、古朴的纹样传递出那个时代淳朴的气息;到唐朝的三彩,釉色浓淡变化、互相浸润、斑驳淋漓谱写了一曲大唐盛世的高歌;再到元明的青花,温文尔雅、青蓝相间、清新雅致流淌出世界公认的审美情趣。即使到今天的现代陶瓷艺术,形式丰富多彩、门类百花齐放。如果只是通过美术欣赏课去了解陶瓷艺术可能感触没有那么深,当学生真正的亲自去动手尝试,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看着自己通过双手把一块泥做成作品、干燥、装饰、上釉、烧成,学生的心也在随着变化,审美的情趣也慢慢开始在内心发芽。
因此在陶艺教学的前阶段和教学中,我会讲述和穿插一些陶瓷的历史和文化,传统陶艺和现代陶艺的精美图片,了解陶瓷生产的品种、历史和工艺。学生不仅有制作的欲望和好奇心,而且更加渴望动手创作作品,内心对美的享受也自然通过双手表现出来。可以说正是真正的实践才是感受美的源泉,没有美的了解与传承也不会内化到学生的心灵。
二、创新与发展,“美”的感知是学生天生的特质。
土生万物,“泥”作为大自然中最普通的材质,也是和人最亲近的一种材质,所以孩子都有玩泥巴的天性,一看到泥他们就有强烈的好奇心,碰一碰、捏一捏用心去感受手中的泥团。起初在学生手中玩的时候,有些学生会抛开当堂的作业,自己创作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往往一些定性的形状和要求提不起他们的兴趣,我想这也许是造型、方法、内容的单调。所以如何突破陶艺的“美育”教育变的尤为重要,学生了解“美”可能会比较简单,但是学生去创造“美”却需要教师设定好一个引导和展示的平台。
比如了解不同的学生年龄段喜欢的东西,比如卡通动物,在制作的时候学生可以按照原版的形象来设计没有问题,但是卡通动物的服装、配饰,包括动作、表情是可以通过改变来展现出不同的形象。甚至与他的表情是否夸张,为什么没有表情是不“美”的,为什么没有表情也是“美”的。又如教师的直接在作品上进行添加,表面上好像是违背教育观的,但是这正是一种熏陶,如果老师只是靠嘴巴就可以让学生把美的形式展现出来,有时确实做不到,所以适当的引导和修改是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感受到“美”的标准。再比如,学生做好作品后,作品的布展自然是教师的一次重组,无论是展厅展示还是作品集的展示,学生都会产生另一种不一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恰恰也是教师的“布置”所带来的。当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掌握了一些固定的技巧和技能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引导,具有“美”的形式的陶艺作品自然会从指间流出。
三、立体与空间,“美”的深度是陶艺优越的条件。
相对于绘画来讲,陶艺对“美”的表现力、空间感、立体感会更加深入。作为我们成年人来讲,选一件商品时往往会左右上下的打量,最后确定了才下决心购买,我们很少只看一面漂亮就轻易决定。作为一件商品或作品,正常人从不同的角度看过去,都会有不同的美感,就像每一扇窗户望出去都有不同的风景一样。正因如此,陶艺的美育教育会更深入,泥固有的质感吸引了孩子,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去观察它,感受它,进而开发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手脑并用的协调性。
简单的拿一件陶艺花瓶来说,如果通过绘画,学生可以感受到花瓶的曲线美、纹样美、色彩美、器形美等等的客观美,但是如果是用泥巴来做一件花瓶,出了具备这些“美”的熏陶外,在做的过程中有可能因力度或粘贴不牢产生倒塌、变形等情况,这时力量所展现的美、心情转换的美、角度转换的美等很多主观意识上的美也都会发生改变。
四、坚持与思考,“美”的熏陶是陶艺永恒的主题。
一件事情如果只做一次,深度不够;如果只做一种,宽度不达;所带来的是,停留在表面的方法和展示形式也只是一种外化,真正的还是要内化成一种“美”的意识形态。一旦形成一种“氛围”的时候,它必将会传承,会感染到更多的学生愿意深入到陶艺课程,乐意在陶艺课程里徜徉。当然这个过程需要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但是如果作为主导的教师没有这份坚持和思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停留的脚步带来的是学生思维的固化。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渗透,美育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古诗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结晶。选入教材中的古诗文大都是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名篇佳作,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中学古诗文教学中让学生接受美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美育,一直是语文老师竭力探讨和实践的课题。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美
美育过程的起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文,就是要使学生体验古人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情趣,更好地提高学习语文能力。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是一种很好的美育教学的方法。教师可根据不同体裁文章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学生诵读。一般来说,在古诗文教学中可采用开始时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反复诵读,总结课文时让学生重点多读。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古诗文的无穷魅力。
首先是教师开始时范读课文能让学生记住字、词的读音,句子的停顿,节奏的快慢,更重要的是能引起学生的诵读欲望,从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教师的一些朗读技巧,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准确传神的范读,再借助朗读时的重音、语调、停顿、语速等不同的变化,能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文章艺术境界之中,使他们对古诗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其次是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让学生反复诵读。例如,我在执教《陌上桑》时采用了这样的方法:首先是教师范读,让学生学会朗读,而后让学生自由诵读,接着指定两位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朗读,然后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引导学生诵读文句:(1)指定学生朗读文章的第一段,欣赏文章如何描写罗敷的美貌,找出运用夸张、排比的修辞方法的句子,体会本文语言的形象美;(2)分角色朗读第二段,领会文章如何塑造使君无耻要挟的丑恶形象,体会本文语言的对话美;(3) 齐读第三段,共同感受罗敷断然拒绝使君,并盛夸丈夫以压倒对方的内心美。
再次是让学生在总结课文时重点多读。重点多读是在理解文章意思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以求熟读成诵。通过诵读,使得传统的有价值的东西沉淀内化到血液之中,这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赏析中鉴赏美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要美读,也要美赏。赏析文中之景,文中之情。例如,赏析袁宏道《满井游记》中“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这一句时,可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在理解字面的意思之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文中之景,体味文中之情,此句写春山,山峦被积雪融化的水洗拭,显得格外鲜艳明媚,好像美女刚刚洗了脸梳好发髻一般。这个比喻句写得很美,虽然写的是北方京郊的早春景色,却也生机勃勃,春意盎然。表现了山的明媚亮丽,突出了春山之美,为文章增添了诗情画意,抒发了作者游满井时的喜悦心情。像这样的语言品味一定能大大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充分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做到美赏。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融入写作创造美
我们在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而且还要指导学生尝试创造美,这是美育教育的较高层次。
教材中的古诗文大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其中有描写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有赞颂祖国大好河山之情的,也有忧国忧民之情和忠心报国之情,其中不乏学生写作的素材。教师要及时引导,在古诗文学习中要结合教学中的审美内容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写作,让学生借鉴教材,进行审美创造活动,让他们享受到审美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陶冶情感的目标。例如,学生学习了《木兰诗》后,我要求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跨越时空,展开想象,改写这篇文章。学生在改写作文里,围绕着木兰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和不慕名利的形象,写出了许多生动、鲜活的生活场面,创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美的形象。
【关键词】审美;小学生;诗歌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诗歌是人生的浓缩,是生活的结晶,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我国最古典籍之一《尚书》云:“诗言志。”汉代学者卫宏为《诗经》所作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存心为志,发言为诗。”此外,《庄子》中“诗以道志”,《荀子》中“诗言是其志也”。诗歌凝练的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生活,诗人通过对一草一木、一事一人、一个情感的特定展示,深入挖掘内心的微妙感受,创造意境,然后施之锤炼的语言打动人心。中国古典诗词的内涵非常丰富,饱含着种种积极向上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歌教学重在审美,审美重在净化情感,陶冶情操。对小学生来说,古诗审美教育不仅能使他们获得诗文化的熏陶,让他们在与诗人的对话间体会古诗中蕴藏的智慧和精神,让他们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品味诗人的胸怀及其人生信念,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美、欣赏美,最终学会创造美,还能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第一,以美陶情,以美启真。作为情感教育方式之一的审美教育,其显著特点是以美感动人,以情打动人,让情感得以解放,去除种种变态的心理和本能冲动情感的压抑,进而扩大视野,获得神奇的美感体验。美与真,是一种和谐、协调并愉悦的感觉。审美教育过程中,形象思维实质强调的就是一种感性思维,一种审美思维。这种思维可以将积淀或蕴藏在美的形象中的理性、法则显现出来。从尼采、海德格尔,以至伽达默尔,都把真置于美的视角之中。由此看来,审美教育完全可以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孩子们的真知可以在审美联想及美感中得以开启。同时,美的因素也蕴含于形象之中,语文教师应巧妙引领学生感受古诗情景美。古诗的主题多样,或叙事,或抒情,或咏物,或写景,或怀古;以景传情,以形传神,形象鲜明,意境深远,充满诗情画意。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篇幅短小,诗人描绘的外在景物与内在情感相融合,营造出独特的诗性意境。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适度引导学生感悟和体验诗人描绘的诗意,将欣赏的主体置于诗情画意之中,从而达到“由形入神”,走进情景交汇、思与境和谐的艺术高潮,培养学生想象能力,认识到美,理解美,进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的。
第二,愉悦身心,丰富情感。古诗中优美的文字,充沛的情感,可以使学生感悟到诗的美妙心境,体验古诗中的艺术美。古诗韵律和谐,平仄交错,起伏跌宕,节奏鲜明,既有内容结构的秩序美,也有韵律节奏的潜在美。情感和想象是一般文学作品的必备要素,但在诗歌中需要依靠强烈的情感推动着想象的“寂然凝虑,思接千载”,要按照诗人情感的内在逻辑特性开拓意境的塑造,要采用独具匠心的想象方式,让诗作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想象。因而,比兴、夸张、拟人、用典等,常常成为诗歌的重要表现手法。所以诗,是诗人内心的袒露,诗中有生活的经验,有情感的积淀,有智慧的精髓,还有美学的闪光、独特的发现。小学课文中的诗作生动鲜明,既顺口又易记诵,字字入人肺腑。由于是众美毕集,带给诵读者极强的感染体验。自然与人文景物出现在古诗中就不再是单纯的自然与社会,是诗人对客观事物的特征和生活感受的巧妙结合,是人格化的主观反映。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学生细品词义,慢嚼语句,让学生受到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语文素养,而且还从情感、思想上得到美的体验。
第三,美化心灵,培养品德。美是“对内在心灵的体悟,对生存意义的追问,充满了生命智慧的灵气,具有使人‘不惑于歧途的人生体验的导向价值”。每个人从事的审美活动,在本质上就是对生命本体的领悟、肯定与热爱。若要从根本意义上来考虑,美育又是对人生价值、人生取向的一种教育,它的目的是为了让人能够从感性必然与理性强迫的两种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成为自由而自律的人。中国是诗的王国,诗教的传统源远流长,而诗歌的价值就在于点燃生命的内核——激情,并升华为人的情感价值和理想境界。因此,诗歌教学是培养学生高尚审美情操和精神素养的有效途径。文学课文的阅读鉴赏,如果忽视了启迪学生从情感的逻辑去理解对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审美过程的复杂性仍旧是不完全的,应该引导学生从情感共鸣进入对社会、人生、宇宙的更深层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讲,古诗审美教育更应着眼于学生人生态度、人生理想、精神旨趣、完善人格的建树,以培养学生的审美人生观。古诗审美教育不应仅满足于发掘教材中的“美”去陶冶情操,而应该把学生的个性自由、人格的全面发展看作是美育的根本目的。更进一步说,古诗审美教育更应着眼于美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的品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态度。审美教育的关键应是塑造美的灵魂,培养高尚的情趣,形成优良的品质。投入诗境、体会诗情仅仅是审美的初级阶段,要激发学生更深沉的情感就不能没有理性认识,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悟理。对诗的深刻意蕴加以领悟品味、消化。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应身体力行,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创建教学审美氛围,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引导学生随着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随其悲而悲,随其喜而喜,从学生审美过程中,让诗人的精神品质渗融于儿童的思想与生命中。
参考文献
[1]方春婷.谈古诗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06).
[2]王贤才.把审美教育融入小学古诗教学之中[J].甘肃教育,2012(14).
[3]金燕萍.古诗教学因创设音乐情景而更美丽[J].文教资料,2010(32).
[4]朱鲁娟.试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方法[J].魅力中国,2010(07).
[5]陈红梅.优化小学语文教学环境 提高小学古诗教学效果[J].学周刊,2011(11).
美育就是用美的事物和形象去对人们进行审美观念,审美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教育。目的是陶冶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以及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美育的性质与自身特点决定的。美育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与作用,它能 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它有利于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将道德、知识等教育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质,使之成为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
社会实践告诉我们,美育是不可缺少的,劳动创造了美,人类也按美的规律来改造自己,但是对美的认识,个人对美的层次的追求也有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人们常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这种“爱美之心没有经过美育的熏陶,只能是一种初级的,不成熟的求美欲望和求美本能。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人以奇为“美”,以怪为“美”,甚至以丑为“美”,就是因为这种求美的欲望或本能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而形成的畸形发展。对于客观上存在着的丰富的审美对象,要能正确地审视和评价,必须进行审美教育。只有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才能真正认识美,理解美和欣赏美,才能辨别现实生活和艺术作品的美丑,才能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身和改造世界。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审美教育是造就人才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促进智力结构的变化,人的智力结构主要由四种要素即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构成的,而智力结构对人才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大大提高人的观察、思维能力、强化人的记忆力,从而加快人才的成长。
审美教育的途径是十分宽广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阵地。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生活的艺术概括和总结,也是作家对所反映的生活进行的美学评价——也就是对美好的事物给予充分地肯定,赞扬,表现鲜明地爱;对丑的事物给予无情地否定,鞭笞,表示了强烈的憎。作家就是通过否定丑、肯定美,表达了他的美学理想。我们应该借助这些具有高度典型性和表现作家美学理想的篇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语文课堂教学进行审美教育的途径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欣赏景物美,以美怡情,净化心灵
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是作家审美意识的物化。它以其多样、丰富的内容和千姿百态的形式,向人们传递着各种各样的美的信息。给读者留下充分发挥想象的天地。我们在分析作品时,特别是写景较突出的,要注意挖掘自然景物描写的深刻内在意蕴。借助于丰富的想象,进行审美教育,达到净化学生心灵,培养美好情操的目的。
文学作品中作为审美对象的日月星辰,高山巨川,小河流水,花草虫鱼,一旦出现文学作品之中,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它们已经溶进了作者独特的感情,是一种人化了的自然。它们的温暖明亮,巍峨澎湃,生机勃勃等特点,往往同作者健康的情趣,积极向上的精神意志融为一体,从而焕发出令人陶醉的美感。例如白居易的《暮江吟》的前两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两句作者抓住了色彩来描绘日落时江面的瑰丽景色。后两句:“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作者又用了两个贴切的比喻,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写出江边美丽的月夜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暮色降临江上景色的独特体会和热爱。通过欣赏景物美,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
再如:《草原》,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十分出色,一开头描绘了一幅赏心悦目的“千里草原图”,“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形色俱全,浑然一体,充满了诗情画意。作者着力从色彩的角度去渲染,对这些色彩、景物赋予它们人性化的内含。从这些地方进行分析,学生即可以充分欣赏到作品中的景色美,也可以达到悦志悦神的最高境界,又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山川,热爱祖国人民的思想感情。达到了以美怡情,净化心灵的教育目的。
二、剖析人物性格美,以美促善,陶冶情操
人物描写是文学作品的中心任务,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往往体现了作者的美学理想。因此,分析人物性格时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性格美,使学生对美的性格产生美的激动,促使心灵趋向完善,使人格完美。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各异。或端庄,或娇丽,或豪放,或清逸。有的面带忧伤,以含泪的微笑面对残酷的斗争;有的以玩世不恭的态度诅咒人生的不幸,有的以心灵的颤动,美的呼唤去寻求生命的知音。《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讲了在法庭上看到的李大钊同志:“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这说明李大钊同志即使受过苦刑仍保持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民深沉的爱,这是因为“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就是他对于革命带来的信心,正因为如此,才使他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亲人的喊声、哭声而忧伤,相反地,他用“安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他们化悲痛为力量。
作品以这种美好性格的被毁灭来唤起人们对敌人的憎恨,对英雄的崇敬,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善良,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当我们对一个人物剖析时,实际上是对他心灵善恶的鉴别。通过这种审美活动,培养完善的道德情操,激发为美好事物、正义事业献身的精神。
三、带入意境,以美启真,开阔胸襟
若让学生发现美,必须把学生带进美的意境之中去。让作品中鲜明、真实、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产生强烈的共鸣。例如《桂林山水》为读者创造了一个文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不同凡响的意境,作者将漓江的水与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进行比较,将桂林的山与峰峦雄伟,红叶似火的香山进行比较,突出了桂林的山与众不同。强调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有它独特的美,又抓住了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三个特点,写出了一个恬静又充满情趣的意境,表现了作者幽雅自得的心情和对美好景物的热爱。优美的意境、宁静、柔和、象一缕馨香细细地泌入肺腑,象一曲涓涓细流,荡漾于人的情怀,使人沉醉、舒畅。它有利于培养细腻的情思,启迪人真挚的情感。壮美的意境,雄壮、刚烈、豪放。这股阳刚之气,激励人在为美的事业奋斗中,激发出坚强的意志和伟大的献身精神。另外,我体会教师的表情,语言也能体现审美教育。一个教师的语言,简洁是美,生动是美,形象是美,具有丰富的感情是美,借助适宜的手势更美。教学过程中,要力求用通俗文雅的,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讲授知识;而那些干枯无味,缺乏文采,啰啰嗦嗦,拖泥带水的语言,即不利于准确地讲授知识,也不能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更不能唤起美感与共鸣。教师的语言还要有感情启发力,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诱发丰富的想象,就是说一个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感情去启发学生的感情。
语文这个学科具有边缘性。这就决定了它与其他学科具有互相交叉性,渗透性。也就是说,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可以进行审美教育,而审美教育也促进了语文知识的学习,它们是互相依存,相辅相承的。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把审美教育贯穿到语文教学的始终。在审美教育的园地中,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能工巧匠,在审美教育的舞台上,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导演,使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受到美的陶冶。
论文类型:教学经验
论文题目: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
单位:双桥镇腾翔初中
作者:廖品娟
安徽省灵璧中学 张芬红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牡丹江路1211号安信广场D区306室,陈广华,***)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审美教育 自然美 意境美 人格美 智慧美 摘 要:文言文是打开古代文化宝库的钥匙,是承载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中学文言文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的内容,诸如自然美、意境美、人格美、智慧美等等。教师如果在文言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能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收到“教书育人”“以美育人”的教学效果。
文言文是打开古代文化宝库的钥匙,是承载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中学文言文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的内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心地纯洁、感情和信念端正。经过长期的美的陶冶,会在不知不觉中使人感到丑恶的东西是不可容忍的,让美把丑与恶排挤出去,这是教育的规律。”我认为,教师如果在文言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能达到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与审美情趣的目的。
那么,中学文言文教材中蕴含着哪些美的内容呢?
一、自然美
古代山水散文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它渊源久远,如东晋的陶潜,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曾巩,到清代的李渔等,都留下很多这样的作品。并且这些作品被历代文人奉若至宝。其中描写的自然美景,会让读者心灵沉醉,情操受到陶冶。在新编的高中语文教材中,也选了不少这样的名篇。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姚鼐的《登泰山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等。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一文中:“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流水,飞花溅玉,多么富有生机!如此美景,真可谓“足以及视听之娱”。
姚鼐的《登泰山记》中,作者描写道:“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那青色的山峰披着皑皑白雪,通明的银光照耀着南面的天空,回眸鸟瞰,古老的泰城、大汶河、徂徕山恬静地沉浸在夕阳的照射之中,真是红妆素裹,交相辉映;而半山腰萦绕着的云雾宛如飘带一样,朦朦胧胧,似动非动,别具风采。白雪、青山、落日、城郭、河流、云雾,一切都是那么亲切、自然、和谐,组成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图。
教这类文章,教师除着力培养学生理解字义、词义、句义和篇章的能力外,还应该指导学生多读熟记。朱子曰:“学者读书,读得正文,记得注解,成诵精熟。”在吟哦品味这些作品时,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领略古人游山玩水的情趣,而且要带领他们深入考察我们先辈是怎样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美化自然、描写自然的,让学生通过对祖国山川自然美的领会和享受,来加深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意境美
“意境”两字在许多人心目似乎只属诗歌,其实不然。文言文是一种自由多样、关注真实世相的文体,自有其对特定意境的追求。古有“诗文一家”、“文中有画”之说,也揭示了意境美不独为诗所有,也为文言文所有。
什么是意境呢?“意”,情思也;境,形象也。宗白华这样说道:“什么是意境?„„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景,创形象以
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
那么,什么又叫有意境呢?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他又说:“何以谓之有境界?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
选入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很多文言文,可谓文质兼美,形神俱佳,用独具质感的优美语言,创设特定的情境以寄托作者的哲理情思,从而创造出一种非凡的意境之美。
苏轼的《赤壁赋》艺术成就很高,作者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客观的生活图景和主观的思想感情和谐地统一起来,营造出一种抒情意味极其浓烈的清新自然的意境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泛舟于月夜的秋江,天上一片银光倾泻,江上“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浩浩渺渺中,只见一苇扁舟,顺波而流。„„随着作者任意挥洒的彩笔,读者只觉得眼前一片秋色,深深感受到无比的美,不能不为之陶醉。与此密不可分地融合在一起的,是作者飘渺的思绪,通过放怀的长吟,催人泪落的洞箫声,主客间吊古伤今的悲叹感慨,和看来超脱实为虚无的对话,层出不穷地渲染出具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意境美,激起读者思绪的起伏,产生出巨大的艺术魅力。
鉴赏文言文的意境美,要循其通达意境的路途,领略不同人物的不同人生的不同场景,从这种场景的或闪烁而过或慢速显现之间,捕
捉到作者寄寓于其中的深邃的哲理、绵长的情思。
三、人格美
人格美是指人的思想品格、理想情操等方面的美的素质。歌德说:“在艺术和诗里,人格确实就是一切。”屈原的《离骚》之所以打动人,就在于它表现出了一种崇高的气势磅礴的人格美,一种执着追求和勇敢捍卫人类尊严的人格意识。
首先,追求仪表美,是屈原追求人格美的表现。屈原非常注重仪表修饰,“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屈原的仪表美,烘托着他那高洁的气质和杰出的风貌,表现出他那至善至美的人格,宛如一朵圣洁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又似一棵挺拔刚劲的松柏,遭风雨而不挠。
其次,崇尚真理,追求美好的人生理想,是屈原人格美的基础,也是其人格美的最高体现。“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屈原一生孜孜以求的政治理想是“美政”,也就是举贤任能,立法富国。“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为了楚国的强盛,诗人奔走操劳,希望君王能赶上前代圣君的脚步,并主动承担起开路先锋的重任。“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独立不迁,横而不流,百折不挠,宁死不屈,是其崇高人格的体现,是其人格美的核心。
正因为屈原崇高的人格美,所以后人崇敬他,效法他,把他的高洁志行视同日月。今天,教师更应当在教学中通过屈原的人格美来培养学生的爱国心、民族魂,这是我们民族的凝聚力,也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础。
四、智慧美
智慧是生命的生存本质,同时,智慧又是生命等级的唯一标志,人类智慧本身就是一种纯真的美,诸葛亮的形象就是公认的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文言文中许多篇目之所以能千载传诵,历久不衰,就在于它富有永远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和发人深省的智慧光芒。
先秦历史散文著作《战国策》,以记叙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雄辩才能为主要内容。其言论,内容精辟,启人心智,形式巧妙,入情入理,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至今还放射着灿烂的智慧光芒。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入选的《触龙说赵太后》一文,就是这类散文的代表。
触龙说赵太后,迂回达理,环环相扣,不动声色。从嘘寒问暖、家长里短说起,而避开长安君作人质这一让赵太后头疼反感的事情。触龙用形体语言为自己的开场白先做了铺垫,使得谈话既自然又为后来的话题埋下伏笔。伏笔就是虽有脚疾,但为了自己儿子的长远打算,还是要一瘸一拐地来见赵太后;为自己的儿子做打算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自然过渡到赵太后也疼爱自己的子女话题的伏笔。话题展开,触龙用了借古喻今,类比说理的方法,点入正题,点到为止,令人顿悟。
《古文观止》对《触龙说赵太后》评曰:“左师悟太后,句句闲语,步步闲情。又妙在从妇人情性体贴出来。便借燕后反衬长安君,危词警动,便尔易入。老臣一片苦心,诚则生巧。至今读之,犹觉天花满目,又何怪当日太后之欣然听受也。”就这样,从冰冻三尺到坚冰消融,从惊涛骇浪到风平浪静,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这篇文章充分展示了一个智者的风采,给我国文学艺术走廊上增加了一个智慧美的形象,也给后人带来一种智慧美的享受。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用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小及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最终让齐王广开言路。正如《古文观止》编者评价:“邹忌将己
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邹忌由于自己的智慧,才得以进谏成功;由于自己的智慧,才得以成为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有远见的政治家。
生活的大海丰富多彩又波光诡谲,做一个驾驭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的高手,就必须拥有超人的智慧。而超人的智慧往往孕育在开阔的思想、远大的目光和美好的情怀之中,它能使月光生暖,使岩石唱歌,使凶险咆哮的恶浪化为一江春水,使阴暗潮湿的环境变得色彩明亮。
中学文言文教材中美的内容很多,作为语文老师只要善于多层次、多角度挖掘其中的美,在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就能达到通过文言文教学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目的,真正收到“教书育人”“以美育人”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要善于使美德具有吸引力》
2、元·四明程氏辑《朱子读书法》
3、宗白华《美学散步》
4、王国维《人间词话》
5、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6、歌德《歌德谈话录》
【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怎样渗透美育教学10-17
古诗中的春节09-22
古诗中的情意10-28
古诗中的借代12-05
意象派中的意象古诗07-03
古诗中的常见意象鉴赏07-10
古诗词中的常见典故05-30
在古诗词中的成语07-08
浅析古诗词中的端午09-14
古诗词中的端午节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