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数列全章教案

2024-08-1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高三数学数列全章教案

高三数学数列全章教案 篇1

(二)【复习目标】 灵活运用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的性质简化数列的有关运算; 2 在解题中总结方法和规律,加深对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理解。

【重点难点】

在解题中总结方法和规律,简化数列的有关运算 【课前预习】

9121.在等比数列{an}中,已知首项为8,末项为3,公比为3,则项数n是

()

A.3

B.4

C.5

D.6 2.等比数列{an}中,a1+a2=30,a3+a4=120,则a5+a6是

()

A.240

B.±240

C.480

D.±480 3.设{an}是一个等差数列,且a4+a7+a10=17,a4+a5+a6+…+a14=77,如果ak=13,那么k等于

A.16

B.18

C.20

D.22

()【典型例题】

a1a2a3a4a5a6a1a6a2a5例1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d≠0,且a1,a3,a9成等比数列,求的值。

例2 已知一个等差数列前10项的和为100,前100项的和为10,求前110项的和。

例3 已知等差数列n的前n项和为的通项公式。

asn,令

bn11ab,s3s521.33bsn,2且求数列n

2{a}Sn18n,试求数列{|an|}的前n项和Tn的表述式。nn例4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

【巩固练习】

1.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n}中,若a5a6=9,则log3a1+log3a2+…+log3a10的值为

.2.在等比数列{an}中,已知a2a8=9,则a3a5a7等于

.a1a3a93.已知等差数列{a}的公差d≠0,且a,a,a成等比数列,则a2a4a10的值是

。n

9【本课小结】

【课后作业】

ac24 设a,b,c成等比数列,x为a,b的等差中项,y为b,c的等差中项,求证xy.5 若a+b+c,b+c—a,a+c-b,a+b-c成等比数列,公比为q,求q+q2+q3的值。等差数列{an}中,当m≠2001时,有a2001=m,am=2001,若p∈N,且p>am,试比较am+p与0的大小关系。设数列{an}的首项a1=1,前n项的和Sn满足关系式:3tSn-(2t+3)Sn-1=3t(t>0,n=2,3,4,…)证明:数列{an}是等比数列.8 设等差数列 an的前n项和为Sn,若a312,S120,S130。

高三数学数列全章教案 篇2

一、知识梳理

数列概念

1.数列的定义: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2.通项公式:如果数列

通项公式,即anan的第n,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且任何一项an与它的前一项an1(或前几an的第一项(或前几项)f(n).3.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

f(an1)或anf(an1,an2),那么这个式子叫做数

列an的递推公式.如数列an中,a11,an2an1,其中an2an1是数列an的递推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即an公式.4.数列的前n项和与通项的公式

S1(n1)①Sna1a2an;②an.SS(n2)n1n5.数列的表示方法:解析法、图像法、列举法、递推法.6.数列的分类:有穷数列,无穷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数列;有界数列,无界数列.①递增数列:对于任何nN,均有an

1②递减数列:对于任何nN,均有an1

③摆动数列:例如: 1,1,1,1,1,.④常数数列:例如:6,6,6,6,„„.⑤有界数列:存在正数M使an.an.anM,nN.⑥无界数列:对于任何正数M,总有项an使得anM.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d,这个数列叫做等差数列,常数d 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2.通项公式与前项和公式

⑴通项公式ana1(n1)d,a1为首项,d

为公差.⑵前n项和公式Sn

3.等差中项 n(a1an)1或Snna1n(n1)d.2

2A叫做a与b的等差中项.如果a,A,b成等差数列,那么

即:A是a与b的等差中项2Aaba,A,b成等差数列.4.等差数列的判定方法

⑴定义法:an1and(nN,d是常数)an是等差数列;

⑵中项法:2an1

⑴数列anan2(nN)an是等差数列.5.等差数列的常用性质 an是等差数列,则数列anp、pan(p是常数)都是等差数列;

⑵在等差数列an中,等距离取出若干项也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即an,ank,an2k,an3k,为等差数列,公差为kd.⑶anam(nm)d;ananb(a,b是常数);Snan2bn(a,b是常数,a0)⑷若mn

pq(m,n,p,qN),则amanapaq;

1⑸若等差数列

Sn

an的前n项和Sn,则是等差数列;

n;

S偶an1

⑹当项数为2n(nN),则S偶S奇nd,

S奇an

当项数为2n1(nN),则S奇

S偶an,S偶n1

.

S奇n

等比数列

1.等比数列的概念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q(q列,常数q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0),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

2.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

⑴通项公式:an

a1qn1,a1为首项,q为公比.1时,Snna1

⑵前n项和公式:①当q

a1(1qn)a1anq

②当q1时,Sn.

1q1q

3.等比中项

如果a,G,b成等比数列,那么G叫做a与b的等比中项.即:G是a与b的等差中项a,4.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 ⑴定义法:

A,b成等差数列G2ab.an1

q(nN,q0是常数)an是等比数列; an

⑵中项法:an1⑴数列

anan2(nN)且an0an是等比数列.5.等比数列的常用性质

an是等比数列,则数列pan、pan(q0是常数)都是等比数列;

⑵在等比数列an中,等距离取出若干项也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即an,ank,an2k,an3k,为等

比数列,公比为q.k

amqnm(n,mN)

⑷若mnpq(m,n,p,qN),则amanapaq;

⑶an

⑸若等比数列

an的前n项和Sn,则Sk、S2kSk、S3kS2k、S4kS3k是等比数列.二、典型例题

A、求值类的计算题(多关于等差等比数列)

1)根据基本量求解(方程的思想)

1、已知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a49,a96,Sn63,求n;

2、等差数列an中,a410且a3,a6,a10成等比数列,求数列an前20项的和S20.

3、设an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若a11,a516,求数列an前7项的和.4、已知四个实数,前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后三个数成等比数列,首末两数之和为37,中间两数之和为36,求这四个数.2)根据数列的性质求解(整体思想)

1、已知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a6100,则S11

2、设Sn、Tn分别是等差数列an、an的前n项和,3、设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若

Sn7n2a,则5.

Tnn3b

5a55S

,则9()a39S5

Sa2n4、等差数列{an},{bn}的前n项和分别为Sn,Tn,若n,则n=()

Tn3n1bn5、已知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Snm,Smn(nm),则Smn

6、在正项等比数列an中,a1a52a3a5a3a725,则a3a5_______。

7、已知数列an是等差数列,若

a4a7a1017,a4a5a6a12a13a1477且ak13,则k_________。

8、已知Sn为等比数列an前n项和,Sn54,S2n60,则S3n.9、在等差数列an中,若S41,S84,则a17a18a19a20的值为()

10、在等比数列中,已知a9a10a(a0),a19a20b,则a99a100.11、已知an为等差数列,a158,a6020,则a75

12、等差数列an中,已知

SS

41,求8.S83S16

B、求数列通项公式

1)给出前几项,求通项公式

1,0,1,0,……

1,3,6,10,15, 21,,3,-33,333,-3333,33333„„

2)给出前n项和求通项公式

1、⑴Sn2n23n;⑵Sn3n1.2、设数列an满足a13a23a3…+3an

n-

1n

(n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33)给出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a、⑴已知关系式an1anf(n),可利用迭加法或迭代法;

an(anan1)(an1an2)(an2an3)(a2a1)a

1例:已知数列an中,a12,anan12n1(n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aaaaa

b、已知关系式an1anf(n),可利用迭乘法.annn1n232a

1an1an2an3a2a1

an1

例、已知数列an满足:n(n2),a12,求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an1n

1c、构造新数列

1°递推关系形如“an1panq”,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2°递推关系形如“,两边同除pn1或待定系数法求解

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a1,a2a31n1n例、例、已知数列an中,a11,an12an3,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3°递推已知数列an中,关系形如“an2pan1qan”,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例、已知数列an中,a11,a22,an23an12a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4°递推关系形如"anpan1qanan(1p,q0),两边同除以anan1 例

2、数列an中,a12,an1

d、给出关于Sn和am的关系

1、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a1a,an1Sn3n(nN),设bnSn3n,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2例

2、设Sn是数列an的前n项和,a11,SnanSn

1、已知数列an中,anan12anan(an的通项公式.1n2),a12,求数列

2an

(n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4an

⑴求an的通项; ⑵设bn



1

(n2).2

Sn,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2n

1C、证明数列是等差或等比数列

1)证明数列等差

Sn

(nN).求证:数列bn是等差数列.n

2、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满足an+2Sn·Sn-1=0(n≥2),a1=.例

1、已知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bn

}是等差数列; Sn

2)证明数列等比

求证:{

1

1、设{an}是等差数列,bn=,求证:数列{bn}是等比数列;

2

2、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数列{bn}中,若an+Sn=n.设cn=an-1,求证:数列{cn}是等比数列;

3、已知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a11,Sn4an2.⑴设数列bn中,bnan12an,求证:bn是等比数列; ⑵设数列cn中,cn

an

an,求证:cn是等差数列;⑶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及前2n

n

4、设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ban2b1Sn

n

1⑴证明:当b2时,ann2是等比数列;

n项和.

⑵求an的通项公式

5、已知数列an满足a11,a23,an23an12an(nN*).⑴证明:数列an1an是等比数列; ⑵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⑶若数列bn满足4b114b21...4n

b

1(an1)bn(nN*),证明bn是等差数列.D、求数列的前n项和

基本方法: 1)公式法,2)拆解求和法.例

1、求数列{22n3}的前n项和Sn.n

23,,(n例

2、求数列1,1214181),的前n项和Sn.n

2例

3、求和:2×5+3×6+4×7+„+n(n+3)

2)裂项相消法,数列的常见拆项有:

1();

n(nk)knnk

1nn1

n1n;

111 12123123n1111

例

2、求和:.2124n1n

1、求和:S=1+

3)倒序相加法,x

2例、设f(x),求:

21x⑴f()f()f()f(2)f(3)f(4);

⑵f()f()f()f(2010).)f()f(2)f(2009

4)错位相减法,例、若数列an的通项an(2n1)3n,求此数列的前n项和Sn.5)对于数列等差和等比混合数列分组求和

例、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12n-n,求数列{|an|}的前n项和Tn.E、数列单调性最值问题

1、数列an中,an2n49,当数列an的前n项和Sn取得最小值时,n例

2、已知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a125,a416.当n为何值时,Sn取得最大值;

3、数列an中,an3n228n1,求an取最小值时n的值.例

4、数列an中,annn2,求数列an的最大项和最小项.*

5、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a1a,an1Sn3n,nN.

(Ⅰ)设bnSn3n,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Ⅱ)若an1≥an,nN,求a的取值范围.

6、已知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a13,SnSn12an(n2).*

⑴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⑵数列an中是否存在正整数k,使得不等式akak1对任意不小于k的正整数都成立?若存在,求最小的正整数k,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例

7、非等比数列{an}中,前n项和Sn(an1)2,(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设bn

4(nN*),Tnb1b2bn,是否存在最大的整数m,使得对任意

n(3an)的n均有Tn

m

总成立?若存在,求出m;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2F、有关数列的实际问题

1、用砖砌墙,第一层(底层)用去了全部砖块的一半多一块,第二层用去了剩下的一半多一块,„

依次类推,每一层都用去了上次剩下的砖块的一半多一块,到第十层恰好把砖块用完,问共用了多少块?

例2、2002年底某县的绿化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0%,从2003年开始,计划每年将非绿化面积的8%绿化,由于修路和盖房等用地,原有绿化面积的2%被非绿化.⑴设该县的总面积为1,2002年底绿化面积为a1,经过n年后绿化的面积为an1,试用10

an表示an1;

⑵求数列an的第n1项an1;

高一数学 数列求和教案 篇3

教材:数列求和

目的:小结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尤其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用拆项法、裂项法和错位法求一些特殊的数列。

过程:

一、提出课题:数列求和——特殊数列求和

常用数列的前n项和:123nn(n1)2135(2n1)n2

n(n1)(2n1)

6n(n1)2132333n3[]

2122232n2

二、拆项法:

一、(《教学与测试》P91 例二)

11114,27,310,,n1(3n2),的前n项和。aaaa1 解:设数列的通项为an,前n项和为Sn,则 ann1(3n2)

a111Sn(12n1)[147(3n2)]

aaa求数列11,(13n2)n3n2n当a1时,Snn

221n(13n2)nan1(3n1)na

当a1时,Sn nn1122aa1a1

三、裂项法:

二、求数列6666,,,前n项和 122334n(n1)116()

n(n1)nn1解:设数列的通项为bn,则bn

11111Snb1b2bn6[(1)()()]223nn16(116n)n1n1 例

三、求数列111,,前n项和 1212312(n1)12112()

12(n1)(n1)(n2)n1n211111111n)()()]2() 2334n1n22n2n2 解:an Sn2[(四、错位法:

1}前n项和 n21111 解:Sn123nn ①

2482111111Sn123(n1)nnn1 ② 248162211(1n)1111112n 两式相减:Snnnn1212248222n1121n1nSn2(1nn1)2n1n

2222例

四、求数列{n例

五、设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n(求数列{an}的前n项和

解:取n =1,则a1(an12)(nN*),2a112)a11 2又: Snn(a1an)n(a1an)a12(n)

可得:222an1(nN*)an2n1

Sn135(2n1)n2

五、作业:《教学与测试》P91—92 第44课 练习3,4,5,6,7 补充:1.求数列1,4,7,10,,(1)(3n2),前n项和

n3n1n为奇数2(Sn)

3nn为偶数22n32n1 2.求数列{n3}前n项和(8n3)3.求和:(1002992)(982972)(2212)(5050)4.求和:1×4 + 2×5 + 3×6 + ……+ n×(n + 1)(5.求数列1,(1+a),(1+a+a),……,(1+a+a+……+a

22n(n1)(n5))

3n

1),……前n项和

a0时,Snn a1时,Snn(n1)2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全章教案 篇4

通过这次学习,我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更新了教育观念,掌握了较多的技能

现代的教师应成为学生潜在品质的开发者;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成为学生的心理咨询者和健康的引领者;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促进者、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挖掘和理解教材中去摸索教学方法。经过这次培训,我觉得自己的教育思想有了根本的转变。我深深的感觉到,作为教师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只会“传道授业解惑”也不是好的教师,只有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尊重学生,具有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才可以做一个好教师。

二、拓展了视野

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充电机会。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业务素质。并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我们坚信通过这次培训,能促使自己更加至力于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因为每一天 都能面对不同风格的教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视频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耳濡目染的东西很多。但要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所困却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也许会走得很累,前边的路很长,前面的人也很多,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会朝这个目标去努力。

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伴。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对于这种学习、培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是很有价值的。

三、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

这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经慢慢倦怠,沉重,沉重的令人窒息。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职业。可通过不断的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沁园春·雪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知识改变命运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克

知识改变命运

还看今朝。

高三数学数列全章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知识的网络结构;

2. 重点内容和重要方法的归纳.

(二)过程与能力目标

1. 熟练掌握数列、等差数列及等差数列前n项和等知识的网络结构及相互关系.2. 理解本小节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并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1.本章知识的网络结构,及知识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两种基本题型.

教学难点

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框架图

定义 分类 基本概念

数列 通项公式

一般数列 递推公式

图象法 特殊函数——等差数列

定义 通项公式 等差中项 前项和公式 性质

二、基本题型

1.题型一:求数列通项公式的问题.例1.已知数列{an}的首项a1=1,其递推公式为an1并归纳出通项公式.解法一: a1=1,a22an(nN*且n2).求其前五项,an22a122a212a322a41,a3,a4,a5,归纳得a123a222a325a423an2 n1解法二: an12an111111 又a10,an0 an12anan1an2an2故{1111n11 }是以1为首项,为等差的等差数列(n1)2ana122anan22121.令n=1,2,3,4,5得a1=1,a2,a3,a4,a5, n13253例2.数列{an}中,已知a11,anan12n1(nN*且n2).求此数列的通项公式.解: anan12n1(nN*且n2),且a11.a2a1221,a3a2231,a4a3241, anan12n1.把这n-1个式子两边分别相加可得 ana12[234n](n1).ann2(n2,且nN*).而a11也适合ann2.故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n2(nN*).例3.数列{an}中, a11,ann(nN*且n2),求此数列的通项公式.an1n1解: anna2a3a4an(nN*且n2)且a11, 2,2,2,,n.an1n1a13a14a15an1n1把这n-1个式子两边分别相乘可得

2an234n2,而n1也适合.,.即ann1a1345n1n1故{an}的通项公式为an2.n12.题型二:等差数列的证明与计算.例4.设Sn 为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S1 =1,且Sn1Sn2SnSn1(n2),(1)求证{1}是等差数列;Sn(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1)证明: n2时,Sn1Sn2SnSn1, 112(x2), SnSn1{11}是以1为首项,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SnS1(2)解:11, 1(n1)22n1, Sn2n1SnanSnSn1112(n2), 2n12n3(2n1)(2n3)(n1),1 2an.(n2)(2n1)(2n3)

五、课堂小结

从知识结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题型变化等四个方面进行复习总结.

六、课外作业

1.阅读教材;

2. 作业:《学案》P41---P42面的双基训练。

思考题.设函数f(x)log2xlogx2(0x1).数列{an}满足f(2n)2n(nN).(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证明数列{an}为n的单调函数.解:(1)f(2n)2n得 aalog22anlog2an22n, 即an212n anan2nan10.annn21.又0x1,02an120, an0.故{an}的通项公式annn21.(2)证明:an1an

高三数学数列全章教案 篇6

2.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解决知道an,a1,d,n中的三个,求另外一个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1.等差数列的概念;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等差数列“等差”特点的理解、把握和应用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数学,归纳法.一.知识导入

1.观察下列数列,写出它的一个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并说出它们的特点.1)2,4,6,8,10 … 2)15,14,13,12,11 … 3)2,5,8,11,14 … 2.课本41页的三个实际问题

【归纳】共同特点:每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与前一项的差相同。二.等差数列

1.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以上三个例子的公差d分别为2,-1,3.定义说明:1)同一个常数的含义.2)公差d的取值范围.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设数列{an}是首项为a1,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由定义有:思路1: a2a1a3a2anan1d

a2a1d

a3a2da12d

a4a3da13d……………

anan1da1(n1)d,nN*

思路2: a2a1d a3a2d

a4a3d

……………

an1an2d

anan1d

两端相加:

ana1(n1)d nN故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

ana1(n1)d nN其中:

*

an为第n项,a1为首项,d为公差.(共有四个量,知三求一)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验证三个引例.广义通项公式: anam(nm)d

3.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 an1and,nN*

三.例题分析

1.(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2)-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2.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31求首项a1与公差d

3.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公式(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2)证明

Snn2n

2{an}是等差数列.m1,m3,m9 4.已知等差数列的前三项分别为(1)求m的值.(2)求该数列的第10项.5.梯子最高一级宽33cm,最低一级宽为110cm,中间还有10级,各级的宽度成等差数列,计算中间各级的宽度。

解设an表示梯子自上而上各级宽度所成的等差数列,由已知条件,可知: a1=33, a12=110,n=12 ∴a12a1(121)d,即时10=33+11d

解之得:d7

因此,a233740,a340747,a454,a561,a668,a775,a882,a989,a1096,a11103, 答:梯子中间各级的宽度从上到下依次是40cm,47cm,54cm,61cm,68cm,75cm,82cm,89cm,96cm,103cm.四.小结 五.作业

1.已知下列等差数列,求通项公式(1)1,4,7,10…

(2)32, 26, 20, 14…(3)127, , … 35152.已知等差数列{an}中(1)a34,a716,求a1,d ,11a,d求a5(2)232(3)

an

a32,d4,an30求n

2S2n4n 3.数列{an}中,前n项和n(1)求通项公式an

(2)证明{an}是等差数列

【探究】设{an}是首项为m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从中选取数列的第*kN()构成一个新的数列{bn},你能求出{bn}的通项公式吗?

高三数学数列全章教案 篇7

第二章 数列

第10课时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

教学目标:

将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求和公式应用到应用题的有关计算中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学重点: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教学难点:

利用等比数列有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Ⅰ.问题情境:

Ⅱ.建构数学

Ⅲ.数学应用

例1水土流失是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最突出的生态问题,全国9100万亩的坡耕地需要退耕还林,其中西部地区占70%,国家确定2000年西部退耕土地面积为515万亩,以后每年退耕土地面积递增12%,那么从2000年起到2005年底,西部地区退耕还林的面积共有多少万亩(精确到万亩)?

练习: 某地区荒山2200亩,从1995年开始每年春季在荒山植树造林,第一年植树100亩,以后每一年比上一年多植树50亩.(1)若所植树全部都成活,则到哪一年可将荒山全部绿化?(2)若每亩所植树苗、木材量为2立方米,每年树木木材量的自然增长率为20%,那么全部绿化后的那一年年底,该山木材总量为S,求S的表达式.8(3)若1.2≈4.3,计算S(精确到1立方米).例2 某人2004年初向银行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20万元购买住房,月利率3.375%。,按复利计算,每月等额还贷一次,并从贷款后的次月初开始还贷,如果10年还清,那么每月应还贷多少元?

练习: 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家电一件,价为1150元,购买当天先付150元,以后每月这一天都交付50元,并加付欠款利息,月利率为1%,若交付150元后的每一个月开始算分期付款的第一个月,问分期付款的第10个月该交付多少钱?全部贷款付清后,买这件家用电器实际花费多少钱?

Ⅳ.课时小结

Ⅴ.课堂检测

高三数学数列全章教案 篇8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进一步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二)过程与能力目标

利用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寻找出等比数列的一些性质

(三)方法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的应用;

(2)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二.问题情境

221.情境:在等比数列{an}中,(1)a5a1a9是否成立?a5a3a7是否成立? 2(2)anan2an2(n2)是否成立?

2.问题:由情境你能得到等比数列更一般的结论吗? 三.学生活动

2822对于(1)∵a5a1q4,a9a1q8,∴a1a9a1,a5q(a1q4)2a5a1a9成立. 2同理 :a5a3a7成立.

对于(2)ana1qn1,an2a1qn3,an2a1qn1,22n222∴an2an2a1qn3a1qn1a1,anq(a1qn1)2anan2an2(n2)成立.

一般地:若mnpq(m,n,q,pN),则amanapaq. 四.建构数学

1.若{an}为等比数列,mnpq(m,n,q,pN),则amanapaq. 由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得:ama1qm1 , ana1qn1,apa1q故amana1q2mn22p1 ,aqa1qq1,且apaqa1qpq2,∵mnpq,∴amanapaq.

amqmn. ana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知:,则mqmn .

an2.若{an}为等比数列,则五.数学运用 1.例题:

2例1.(1)在等比数列{an}中,是否有anan1an1(n2)?(2)在数列{an}中,对于任意的正整数n(n2),都有anan1an1,那么数列{an}一定是等比数列.

解:(1)∵等比数列的定义和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an}是等比数列,∴2即anan1an1(n2)成立.

an1an,anan1用心 爱心 专心 1

2(2)不一定.例如对于数列0,0,0,,总有anan1an1,但这个数列不是等比数列.

例2. 已知{an}为GP,且a58,a72,该数列的各项都为正数,求{an}的通项公式。解:设该数列的公比为q,由

211a7 q75得q2,又数列的各项都是正数,故q,842a5n5n8则an8()(). 1212例3.已知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它们的积为27,它们的平方和为91,求这三个数。解:由题意可以设这三个数分别为

a,a,aq,得: qaa3qaaq27 2122a(1q)91aa2a2q291q22q12∴9q482q290,即得q29或q,91∴q3或q,3故该三数为:1,3,9或1,3,9或9,3,1或9,3,1.

a说明:已知三数成等比数列,一般情况下设该三数为,a,aq.

q例4. 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将每边三等分,以中间一段为边向形外作正三角形,并擦去中间一段,得图形(2),如此继续下去,得图形(3)……求第n个图形的边长和周长.

解:设第n个图形的边长为an,周长为cn.

由题知,从第二个图形起,每一个图形的边长均为上一个图形的边长的等比数列,首项为1,公比为

1,∴数列{an}是31. 31n1∴an().

3要计算第n个图形的周长,只要计算第n个图形的边数. 第一个图形的边数为3,从第二个图形起,每一个图形的边数均为上一个图形的边数的4倍,∴第n个图形的边数为34n1.

14cn()n1(34n1)3()n1.

332.练习:

1.已知{an}是等比数列且an0,a5a69,则log3a1log3a2log3a10 .

2.已知{an}是等比数列,a4a7512,a3a8124,且公比为整数,则a10 .

3.已知在等比数列中,a34,a654,则a9 . 五.回顾小结:

1.等比数列的性质(要和等差数列的性质进行类比记忆).

用心 爱心 专心

高三数学教案:函数复习教案 篇9

【摘要】鉴于大家对查字典数学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整理了此文高三数学教案:函数复习教案,供大家参考!本文题目:高三数学教案:函数复习教案2013高中数学精讲精练 第二章 函数【知识导读】【方法点拨】函数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高中函数以具体的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三角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像为主要研究对象,适当研究分段函数,含绝对值的函数和抽象函数;同时要对初中所学二次函数作深入理解.1.活用定义法解题.定义是一切法则与性质的基础,是解题的基本出发点.利用定义,可直接判断所给的对应是否满足函数的条件,证明或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等.2.重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当你所研究的问题较为抽象时,当你的思维陷入困境时,当你对杂乱无章的条件感到头绪混乱时,一个很好的建议:画个图像!利用图形的直观性,可迅速地破解问题,乃至最终解决问题.3.强化分类讨论思想应用.分类讨论是一种逻辑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它体现了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思想与归类整理的方法.进行分类讨论时,我们要遵循的原则是:分类的对象是确定的,标准是统一的,不遗漏、不重复,科学地划分,分清主次,不越级讨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不漏不重.4.掌握函数与方程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它在整个高中数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很高.函数的思想包括运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第1课 函数的概念【考点导读】1.在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2.准确理解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函数的三要素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基础练习】1.设有函数组:①,;②,;③,;④,;⑤,.其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有___②④⑤___.2.设集合,从 到 有四种对应如图所示:其中能表示为 到 的函数关系的有_____②③____.3.写出下列函数定义域:(1)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2)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3)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4)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4.已知三个函数:(1);(2);(3).写出使各函数式有意义时,的约束条件:(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下列函数值域:(1),;值域是.(2);值域是.(3),.值域是.【范例解析】例1.设有函数组:①,;②,;③,;④,.其中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有③④.分析: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关键看函数的三要素是否相同.解:在①中,的定义域为,的定义域为,故不是同一函数;在②中,的定义域为,的定义域为,故不是同一函数;③④是同一函数.例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①;②;解:(1)① 由题意得: 解得 且 或 且,故定义域为.② 由题意得:,解得,故定义域为.例3.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2);(3).分析:运用配方法,逆求法,换元法等方法求函数值域.(1)解:,函数的值域为;(2)解法一:由,则,故函数值域为.解法二:由,则,,故函数值域为.【反馈演练】1.函数f(x)= 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2.函数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3.函数 的值域为________________.4.函数 的值域为_____________.5.函数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6.记函数f(x)= 的定义域为A,g(x)=lg[(x-a-1)(2a-x)](a1)的定义域为B.(1)求A;(2)若B 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1)由2-0,得 0,x-1或x1,即A=(-,-1)[1,+).(2)由(x-a-1)(2a-x)0,得(x-a-1)(x-2a)0.∵a1,a+12a,B=(2a,a+1).∵B A,2a1或a+1-1,即a 或a-2,而a1,1或a-2,故当B A时,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 ,1).第2课 函数的表示方法【考点导读】1.会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如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2.求解析式一般有四种情况:(1)根据某个实际问题须建立一种函数关系式;(2)给出函数特征,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3)换元法求解析式;(4)解方程组法求解析式.【基础练习】1.设函数,则 _________;__________.2.设函数,,则 _____3_______;;.3.已知函数 是一次函数,且,,则 __15___.4.设f(x)=,则f[f()]=_____________.5.如图所示的图象所表示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例解析】例1.已知二次函数 的最小值等于4,且,求 的解析式.分析:给出函数特征,可用待定系数法求解.解法一:设,则 解得故所求的解析式为.解法二:,抛物线 有对称轴.故可设.将点 代入解得.故所求的解析式为.解法三:设,由,知 有两个根0,2,例2.甲同学家到乙同学家的途中有一公园,甲从家到公园的距离与乙从家到公园的距离都是2km,甲10时出发前往乙家.如图,表示甲从出发到乙家为止经过的路程y(km)与时间x(分)的关系.试写出 的函数解析式.分析:理解题意,根据图像待定系数法求解析式.【反馈演练】1.若,则(D)A.B.C.D.2.已知,且,则m等于________.3.已知函数f(x)和g(x)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且f(x)=x2+2x.求函数g(x)的解析式.解:设函数 的图象上任意一点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则∵点 在函数 的图象上第3课 函数的单调性【考点导读】1.理解函数单调性,最大(小)值及其几何意义;2.会运用单调性的定义判断或证明一些函数的增减性.【基础练习】1.下列函数中:①;②;③;④.其中,在区间(0,2)上是递增函数的序号有___②___.2.函数 的递增区间是___ R ___.3.函数 的递减区间是__________.4.已知函数 在定义域R上是单调减函数,且,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5.已知下列命题:①定义在 上的函数 满足,则函数 是 上的增函数;②定义在 上的函数 满足,则函数 在 上不是减函数;③定义在 上的函数 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在区间 上也是增函数,则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④定义在 上的函数 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在区间 上也是增函数,则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有_____②______.【范例解析】例.求证:(1)函数 在区间 上是单调递增函数;(2)函数 在区间 和 上都是单调递增函数.分析:利用单调性的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注意符号的确定.证明:(1)对于区间 内的任意两个值,且,因为,又,则,得,故,即,即.所以,函数 在区间 上是单调增函数.(2)对于区间 内的任意两个值,且,因为,又,则,得,故,即,即.所以,函数 在区间 上是单调增函数.同理,对于区间,函数 是单调增函数;例2.确定函数 的单调性.分析:作差后,符号的确定是关键.解:由,得定义域为.对于区间 内的任意两个值,且,则又,【反馈演练】1.已知函数,则该函数在 上单调递__减__,(填增减)值域为_________.2.已知函数 在 上是减函数,在 上是增函数,则 __25___.3.函数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4.函数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5.已知函数 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设对于区间 内的任意两个值,且,则,,得,,即.第4课 函数的奇偶性【考点导读】1.了解函数奇偶性的含义,能利用定义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2.定义域对奇偶性的影响: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为奇函数或偶函数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不具备上述对称性的,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基础练习】1.给出4个函数:①;②;③;④.其中奇函数的有___①④___;偶函数的有____②____;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的有____③____.2.设函数 为奇函数,则实数-1.3.下列函数中,在其定义域内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的是(A)A.B.C.D.【范例解析】例1.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1);(2);(3);(4);(5);(6)分析: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先看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再利用定义判断.解:(1)定义域为,关于原点对称;,所以 为偶函数.(2)定义域为,关于原点对称;,故 为奇函数.(3)定义域为,关于原点对称;,且,所以 既为奇函数又为偶函数.(4)定义域为,不关于原点对称;故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5)定义域为,关于原点对称;,则 且,故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6)定义域为,关于原点对称;例2.已知定义在 上的函数 是奇函数,且当 时,求函数 的解析式,并指出它的单调区间.分析:奇函数若在原点有定义,则.解:设,则,.又 是奇函数,.当 时,.综上,的解析式为.【反馈演练】1.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 在区间 上为减函数,且函数 为偶函数,则(D)A.B.C.D.2.在 上定义的函数 是偶函数,且,若 在区间 是减函数,则函数(B)A.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区间 上是增函数B.在区间 上是增函数,区间 上是减函数C.在区间 上是减函数,区间 上是增函数D.在区间 上是减函数,区间 上是减函数3.设,则使函数 的定义域为R且为奇函数的所有 的值为____1,3 ___.4.设函数 为奇函数,则 ________.5.若函数 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在 上是减函数,且,则使得 的x的取值范围是(-2,2).6.已知函数 是奇函数.又,,求a,b,c的值;解:由,得,得.又,得,而,得,解得.又,或1.若,则,应舍去;若,则.所以,.综上,可知 的值域为.第5 课 函数的图像【考点导读】1.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特征,学会运用函数的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2.掌握画图像的基本方法:描点法和图像变换法.【基础练习】1.根据下列各函数式的变换,在箭头上填写对应函数图像的变换:(1);(2).2.作出下列各个函数图像的示意图:(1);(2);(3).解:(1)将 的图像向下平移1个单位,可得 的图像.图略;(2)将 的图像向右平移2个单位,可得 的图像.图略;(3)由,将 的图像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 的图像,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可得 的图像.如下图所示:3.作出下列各个函数图像的示意图:(1);(2);(3);(4).解:(1)作 的图像关于y轴的对称图像,如图1所示;(2)作 的图像关于x轴的对称图像,如图2所示;(3)作 的图像及它关于y轴的对称图像,如图3所示;(4)作 的图像,并将x轴下方的部分翻折到x轴上方,如图4所示.4.函数 的图象是(B)【范例解析】例1.作出函数 及,,的图像.分析:根据图像变换得到相应函数的图像.解: 与 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与 的图像关于x轴对称;将 的图像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 的图像;保留 的图像在x轴上方的部分,将x轴下方的部分关于x轴翻折上去,并去掉原下方的部分;将 的图像在y轴右边的部分沿y轴翻折到y轴的左边部分替代原y轴左边部分,并保留 在y轴右边部分.图略.与 的图像关于x轴对称;与 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保留 的图像在x轴上方的部分,将x轴下方的部分关于x轴翻折上去,并去掉原下方的部分;将 的图像在y轴右边的部分沿y轴翻折到y轴的左边部分替代原y轴左边部分,并保留 在y轴右边部分.例2.设函数.(1)在区间 上画出函数 的图像;(2)设集合.试判断集合 和 之间的关系,并给出证明.分析:根据图像变换得到 的图像,第(3)问实质是恒成立问题.解:(1)(2)方程 的解分别是 和,由于 在 和 上单调递减,在 和 上单调递增,因此.由于.【反馈演练】1.函数 的图象是(B)2.为了得到函数 的图象,可以把函数 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3.已知函数 的图象有公共点A,且点A的横坐标为2,则 =.4.设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y=f(x)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则f(1)+ f(2)+ f(3)+ f(4)+ f(5)=_____0____.5.作出下列函数的简图:(1);(2);(3).第6课 二次函数【考点导读】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能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从而了解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基础练习】1.已知二次函数 ,则其图像的开口向__上__;对称轴方程为;顶点坐标为,与 轴的交点坐标为,最小值为.2.二次函数 的图像的对称轴为 ,则 __-2___,顶点坐标为,递增区间为,递减区间为.3.函数 的零点为.4.实系数方程 两实根异号的充要条件为;有两正根的充要条件为;有两负根的充要条件为.5.已知函数 在区间 上有最大值3,最小值2,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范例解析】例1.设 为实数,函数,.(1)讨论 的奇偶性;(2)若 时,求 的最小值.分析:去绝对值.解:(1)当 时,函数此时,为偶函数.当 时,,.此时 既不是奇函数,也不是偶函数.(2)由于 在 上的最小值为,在 内的最小值为.例2.函数 在区间 的最大值记为,求 的表达式.分析: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求最值,重点研究其在所给区间上的单调性情况.解:∵直线 是抛物线 的对称轴,可分以下几种情况进行讨论:(1)当 时,函数,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一段,由 知 在 上单调递增,故;(2)当 时,,有 =2;(3)当 时,函数,的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一段,若 即 时,若 即 时,【反馈演练】1.函数 是单调函数的充要条件是.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顶点为,且图像在 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8,则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3.设,二次函数 的图象为下列四图之一:则a的值为(B)A.1 B.-1 C.D.4.若不等式 对于一切 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5.若关于x的方程 在 有解,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6.已知函数 在 有最小值,记作.(1)求 的表达式;(2)求 的最大值.解:(1)由 知对称轴方程为,当 时,即 时,;当,即 时,;当,即 时,;综上,.(2)当 时,;当 时,;当 时,.故当 时,的最大值为3.7.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实数a的值:(1)函数 在在 上有最大值2;(2)函数 在在 上有最大值4.解:(1)当 时,令,则;当 时,令,(舍);当 时,即.综上,可得 或.(2)当 时,即,则;当 时,即,则.综上,或.8.已知函数.(1)对任意,比较 与 的大小;(2)若 时,有,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1)对任意,故.(2)又,得,即,得,解得.第7课 指数式与对数式【考点导读】1.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掌握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2.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3.能运用指数,对数的运算性质进行化简,求值,证明,并注意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4.通过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以及不同底的对数运算化为同底对数运算.【基础练习】1.写出下列各式的值:;____4____;;___0_____;____1____;__-4__.2.化简下列各式:(1);(2).3.求值:(1)___-38____;(2)____1____;(3)_____3____.【范例解析】例1.化简求值:(1)若,求 及 的值;(2)若,求 的值.分析:先化简再求值.解:(1)由,得,故;例2.(1)求值:;(2)已知,求.分析:化为同底.例3.已知,且,求c的值.分析:将a,b都用c表示.【反馈演练】1.若,则.2.设,则.3.已知函数,若,则-b.4.设函数 若,则x0的取值范围是(-,-1)(1,+).5.设已知f(x6)= log2x,那么f(8)等于.6.若,则k =__-1__.7.已知函数,且.(1)求实数c的值;(2)解不等式.解:(1)因为,所以,由,即,.(2)由(1)得:由 得,当 时,解得.当 时,解得,所以 的解集为.第8课 幂函数、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考点导读】1.了解幂函数的概念,结合函数,,的图像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2.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像,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基础练习】1.指数函数 是R上的单调减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把函数 的图像分别沿x轴方向向左,沿y轴方向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 的图像,则.3.函数 的定义域为___R__;单调递增区间;值域.4.已知函数 是奇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5.要使 的图像不经过第一象限,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6.已知函数 过定点,则此定点坐标为.【范例解析】例1.比较各组值的大小:(1),,;(2),,其中;(3),.分析:同指不同底利用幂函数的单调性,同底不同指利用指数函数的单调性.解:(1),而,例2.已知定义域为 的函数 是奇函数,求 的值;解:因为 是奇函数,所以 =0,即又由f(1)=-f(-1)知例3.已知函数,求证:(1)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2)方程 没有负根.分析:注意反证法的运用.证明:(1)设,,又,所以,,则故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2)设存在,满足,则.又,【反馈演练】1.函数 对于任意的实数 都有(C)A.B.C.D.2.设,则(A)A.-23.将y=2x的图像(D)再作关于直线y=x对称的图像,可得到函数 的图像.A.先向左平行移动1个单位 B.先向右平行移动1个单位C.先向上平行移动1个单位 D.先向下平行移动1个单位4.函数 的图象如图,其中a、b为常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C)A.B.C.D.5.函数 在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3,则 的值为___2__.6.若关于x的方程 有实数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解:由 得,7.已知函数.(1)判断 的奇偶性;(2)若 在R上是单调递增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1)定义域为R,则,故 是奇函数.(2)设,当 时,得,即;当 时,得,即;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第9课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考点导读】1.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能画出具体对数函数的图像,探索并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3.熟练运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问题.【基础练习】1.函数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2.函数 的单调减区间是.【范例解析】例1.(1)已知 在 是减函数,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2)设函数,给出下列命题:① 有最小值;②当 时,的值域为;③当 时,的定义域为;④若 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则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分析:注意定义域,真数大于零.解:(1),在 上递减,要使 在 是减函数,则;又 在 上要大于零,即,即;综上,.(2)① 有无最小值与a的取值有关;②当 时,成立;③当 时,若 的定义域为,则 恒成立,即,即 成立;④若 在区间 上单调递增,则 解得,不成立.例3.已知函数,求函数 的定义域,并讨论它的奇偶性和单调性.分析:利用定义证明复合函数的单调性.解:x须满足 所以函数 的定义域为(-1,0)(0,1).因为函数 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且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有,所以 是奇函数.研究 在(0,1)内的单调性,任取x1、x2(0,1),且设x1得 0,即 在(0,1)内单调递减,【反馈演练】1.给出下列四个数:①;②;③;④.其中值最大的序号是___④___.2.设函数 的图像过点,则 等于___5_ _.3.函数 的图象恒过定点,则定点 的坐标是.4.函数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和为a,则a的值为.5.函数 的图象和函数 的图象的交点个数有___3___个.6.下列四个函数:①;②;③;④.其中,函数图像只能是如图所示的序号为___②___.7.求函数 ,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令,则,即求函数 在 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故函数 的最大值为0,最小值为.8.已知函数.(1)求 的定义域;(2)判断 的奇偶性;(3)讨论 的单调性,并证明.解:(1)解:由,故的定义域为.(2),故 为奇函数.(3)证明:设,则,.当 时,故 在 上为减函数;同理 在 上也为减函数;当 时,故 在,上为增函数.第10课 函数与方程【考点导读】1.能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与判别式的正负,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了解函数零点与方程根的联系.2.能借助计算器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并理解二分法的实质.3.体验并理解函数与方程的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基础练习】1.函数 在区间 有_____1 ___个零点.2.已知函数 的图像是连续的,且 与 有如下的对应值表:1 2 3 4 5 6-2.3 3.4 0-1.3-3.4 3.4则 在区间 上的零点至少有___3__个.【范例解析】例1.是定义在区间[-c,c]上的奇函数,其图象如图所示:令,则下列关于函数 的结论:①若a0,则函数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②若a=-1,-2③若a0,则方程 =0有两个实根;④若,则方程 =0有三个实根.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___.分析:利用图像将函数与方程进行互化.解:当 且 时,是非奇非偶函数,①不正确;当,时,是奇函数,关于原点对称,③不正确;当,时,由图知,当 时,才有三个实数根,故④不正确;故选②.例2.设,若,.求证:(1)且;(2)方程 在 内有两个实根.分析:利用,进行消元代换.证明:(1),由,得,代入 得:,即,且,即,即证.【反馈演练】1.设,为常数.若存在,使得,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2.设函数 若,则关于x的方程 解的个数为(C)A.1 B.2 C.3 D.43.已知,且方程 无实数根,下列命题:①方程 也一定没有实数根;②若,则不等式 对一切实数 都成立;③若,则必存在实数,使④若,则不等式 对一切实数 都成立.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①②④.4.设二次函数,方程 的两根 和 满足.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解:令,则由题意可得.故所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5.已知函数 是偶函数,求k的值;解: 是偶函数,由于此式对于一切 恒成立,6.已知二次函数.若ac,且f(1)=0,证明f(x)的图象与x轴有2个交点.证明: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第11课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考点导读】1.能根据实际问题的情境建立函数模型,结合对函数性质的研究,给出问题的解答.2.理解数据拟合是用来对事物的发展规律进行估计的一种方法,会根据条件借助计算工具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数学地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础练习】1今有一组实验数据如下:1.99 3.0 4.0 5.1 6.121.5 4.04 7.5 12 18.01现准备用下列函数中的一个近似地表示这些数据满足的规律,① ② ③ ④其中最接近的一个的序号是______③_______.2.某摩托车生产企业,上生产摩托车的投入成本为1万元/辆,出厂价为1.2万元/辆,年销售量为1000辆.本为适应市场需求,计划提高产品档次,适度增加投入成本.若每辆车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为x(0 1),则出厂价相应的提高比例为0.75x,同时预计年销售量增加的比例为0.6x.已知年利润 =(出厂价-投入成本)年销售量.(Ⅰ)写出本预计的年利润y与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x的关系式;(Ⅱ)为使本的年利润比上年有所增加,问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x应在什么范围内?解:(Ⅰ)由题意得y = [ 1.2(1+0.75x)-1(1 + x)] 1000(1+0.6x)(0 1)整理得 y =-60x2 + 20x + 200(0 1).(Ⅱ)要保证本的利润比上有所增加,当且仅当即 解不等式得.答:为保证本的年利润比上有所增加,投入成本增加的比例x应满足0 0.33.【范例解析】例.某蔬菜基地种植西红柿,由历年市场行情得知,从二月一日起的300天内,西红柿市场售价与上市时间的关系用图一的一条折线表示;西红柿的种植成本与上市时间的关系用图二的抛物线段表示.(Ⅰ)写出图一表示的市场售价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p=f(t);写出图二表示的种植成本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Q=g(t);(Ⅱ)认定市场售价减去种植成本为纯收益,问何时上市的西红柿纯收益最大?(注:市场售价和种植成本的单位:元/102kg,时间单位:天)解:(Ⅰ)由图一可得市场售价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为由图二可得种植成本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为g(t)=(t-150)2+100,0300.(Ⅱ)设t时刻的纯收益为h(t),则由题意得h(t)=f(t)-g(t),即当0200时,配方整理得h(t)=-(t-50)2+100,所以,当t=50时,h(t)取得区间[0,200]上的最大值100;当200所以,当t=300时,h(t)取得区间(200,300]上的最大值87.5.综上:由10087.5可知,h(t)在区间[0,300]上可以取得最大值100,此时t=50,即从二月一日开始的第50天时,上市的西红柿纯收益最大【反馈演练】1.把长为12cm的细铁丝截成两段,各自围成一个正三角形,则这两个正三角形面积之和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2.某地高山上温度从山脚起每升高100m降低0.7℃,已知山顶的温度是14.1℃,山脚的温度是26℃,则此山的高度为_____17_____m.3.某公司在甲、乙两地销售一种品牌车,利润(单位:万元)分别为L1=5.06x-0.15 x 2和L2=2 x,其中x为销售量(单位:辆).若该公司在这两地共销售15辆车,则能获得的最大利润为____45.6___万元.4.某单位用木料制作如图所示的框架,框架的下部是边长分别为x,y(单位:m)的矩形.上部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要求框架围成的总面积8cm2.问x、y分别为多少时用料最省?解:由题意得 xy+ x2=8,y= =(0则框架用料长度为l=2x+2y+2()=(+)x+ 4.当(+)x= ,即x=8-4 时等号成立.此时,x=8-4,故当x为8-4 m,y为 m时,用料最省.

上一篇:德语课116下一篇:初三春季开学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