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的教育反思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选举**》的教育反思(精选13篇)

《选举**》的教育反思 篇1

复兴大树小学xxx

为了配合班上即将开展的“竞选班队干部”的活动,我提前教学了第二单元第一课《我们的班队干部选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主要有几点:一是让学生知道干部应通过选举产生,了解民主选举的一般程序;二是让学生知道人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中做到公平、公正;三是让学生懂得当干部只有为大家服务的责任,没有特殊权利。为了落实这三大目标,我设计了四个教学步骤:第一步,谈谈怎样选班队干部;第二步,说说我心目中的干部是什么;第三步,谈谈班队干部轮岗制;第四步,说说当干部是为了什么。对于本课的设计,我基本是以教材为载体,以讨论交流为手段进行的。教学时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以文本为载体,围绕目标进行教学

在我们的品社教学中,教材起到了中介的作用,就像指南针引领着学生去学习。在品社的课堂上可以不像其他学科一样按部就班的使用,而是可以把课题当成一个话题抛引出来。教学过程就像和孩子们在聊身边的事情,教材内容也可以根据学生能够掌握的情况进行适量的整合和删减,让它成为一个个活性的因子。把主动权让给孩子们,创建了一个涌动的课堂。本节课,我就充分利用教材,整合教材,设计清晰的教学环节,力求准确落实目标。

二、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达成目标

国内外多年的合作学习实践已经证实,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能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的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能增进同学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效率,使学习成绩的提高效果显著。因此,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把教学中几个步骤的思考讨论的权利完全交给了学生,效果还不错。

反思这节课,还有诸多不足。比如,小组的学习指导还不够给力,文本上的结语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大声的朗读以加深印象,而我没有这样做——虽然不能局限于文本,但也不能游离于文本之外。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针对自己的不足,为打造真正的生本教学的课堂而努力。

《选举**》的教育反思 篇2

关键词: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对象,教育的效果,教学观念,新型教学模式

一、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对象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我认为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素质, 使人身心两健康, 并使之逐步走向完善。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 同时又是具有复杂思想感情和个性的人, 因此, 人的教育应是一种最艰难繁复的艺术。

因为人有思想、感情、个性, 所以教育的效果和目的不能也不可能全由施教者决定, 必须加强对施教对象的研究。然后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 不仅要加强教学内容的研究, 更要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关注和研究, 那种仅从主观愿望出发的做法是远远不够的。相反, 倒有可能好心办坏事。纵观现实教育, 这种情况还少吗?为什么我们的苦心、好心, 学生不能理解?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真正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根本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需要什么。一句话, 我们目前的教育太功利, 那就是升学、升学、升学, 好像唯有升学, 才是一个学生的成功, 才是一个学校的成功, 也才是我们教育的成功。至于我们的教育对象, 他们需要什么, 怎么想, 全然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应该关心的, 所能够关心的。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和悲哀。作为教育的整体的另一半———学生, 在教育的过程中只需要接受, 只需要被管理, 似乎从来没有人问他们需要些什么, 想要些什么, 他们只有受管制、受教育的份。这种长期的压抑 (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 和无人理解的处境, 怎能不使他们心理扭曲?他们又怎么能听你的话, 接受你所传的道、你所授的业?是的, 你长期不理解他们、不尊重他们, 甚至压制他们, 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理解你、接受你?我们不是说, 理解是相互的吗?事实上, 你不理解他们、不尊重他们, 即使你讲的句句是真理, 他们也未必能听得进去。如果我们一味只从我们作为教育者的主观愿望出发, 一味地多讲、多练、多批、多改, 一味地去补课, 去挤压学生, 让学生毫无自由的空间, 而只是想着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升学率。那么, 我们倒很可能事与愿违, 使教育的根本目的出现很大的偏差, 即不但不能提高个人素质, 使人走向完善, 恐怕倒可能出现更多的马加爵。这种只问动机不问效果的做法是绝对有害的。换一个角度想一想, 一个人要提高素质并不断走向完善, 难道只需多学一点生硬的死知识吗?难道多学一点死知识比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更重要吗?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 似乎大家只需要闭门死学, 学死, 哪还能希望学生们放开手脚, 开阔思维, 发挥什么创造力和想象力呢?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因此, 希望我们那些还有良知的教育家们将来不要抱怨我们的学生太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效果

我多么希望我们的教育能放开一些手脚, 让我们老师和学生能够劳逸结合, 既有工作、学习的时间, 也有一些休息、娱乐的时间, 过一点正常人的生活。试想, 我们作为成年人, 一周工作五天, 每天工作八小时, 尚且都需要休息, 我们有什么理由, 让一个身心尚处在发展中的孩子一天学习十几个小时, 而且几乎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纵然, 我们教出了一些能考上大学甚至能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 但那就能说明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吗?我以为成功的教育应该表现为:除了教给人知识与技能以外, 更应该教会人怎样做人, 怎样学习, 怎样工作和生活, 使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进入社会以后, 既能胜任本职工作, 又能和谐地融入集体和社会。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 就是:走出家门能让家长放心, 走出校门能让老师放心。可我们的现实教育情况却很不让人乐观。很多学生除了会学习 (被逼迫的) 以外, 生活能力很差, 甚至缺少必要的自理能力。他们总是过着一种“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生活。这能怪我们学生的能力低下吗?不!由于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上的压力, 使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或机会去学习必要的生活技能。还有一部分学生, 由于长期的压制性管理, 他们已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 他们不但丧失了天生的求知欲, 甚至厌弃学习, 视学习为苦役。在家长和老师的高压下苦度时光。这样的情况还少吗?为什么我们的学生逃学上网, 抽烟、打架、谈恋爱, 为什么出现了那么多所谓的问题学生?我以为那是他们在释放压力、宣泄自己的不满。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研究过他们、为他们着想过吗?我觉得至少我们做得还很不够。

三、改变现状的做法

首先要放弃那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的做法, 那就是充分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解开束缚他们手脚的绳索, 放开施加在他们身上的压力, 让他们过一种劳逸结合的正常人生活。真正让孩子们有时间去接触自然与社会, 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 享受一下温暖的阳光, 使他们的身心得以真正地舒展。使他们在接触自然与社会中学习更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也印证他们在书本上所学的知识。人们常说, 实践出真知, 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学生去理论联系实际, 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真知呢?这也许是他们所迫切需要的。

其次, 我们要改变我们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 树立起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观。引领学生认识到, 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 由老师“要我学”变为学生自己“我要学”, 即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 参与到课堂上来, 开动脑筋, 集思广益, 让学生动起来, 形成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动脑, 大家共同参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 这岂不有利于开动脑筋、放开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再次, 就是发挥兴趣的引领作用。我们都知道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 只有学习者愿意学习和乐于学习才能把学习搞好,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我们必须加强对学习者兴趣的培养。学习者对所学知识感兴趣, 情绪容易稳定, 注意力容易集中, 感知清晰, 思维敏捷、思考周密, 记忆力持久, 并且不易感到疲劳。同时, 学习者对于感兴趣的东西还抱有迫不及待的求知欲望, 他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和钻研。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确实,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没有兴趣的学习则无异于苦役。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发挥兴趣的引领作用, 其重要意义非同一般, 事实证明, 许多人的专长都是由兴趣开始发展而来的。

最后, 就是要善于帮助和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计划的学习简直是荒唐。”这有计划的学习其实就是一种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就曾经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说, 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 它将使人终身受益无穷。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习惯一旦成了自然, 形成了规律, 那么他的原有的某一方面的行为就会由被动转为主动, 甚至是变成自觉自主的行动, 这样不仅会提高效率, 而且会使其更加专注, 从而推动他更快地走向成功或走向更大的成功。因此, 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必须注意言传身教, 率先垂范, 从严要求, 指导和帮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多养成一些良好习惯, 从而使他们终身受用无穷。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8.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 (上册、下册)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6) .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2009, (3) .

《选举**》的教育反思 篇3

(2006年12月12日)

各位代表、特邀代表、同志们:

教育工会光泽县第五届代表大会经过教育工会筹备小组前段时间的认真准备,今天隆重召开了,这是全县教育系统教职工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此,我代表县委、县委教育工委,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会议的代表、特邀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县教师、职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过去的几年,是县教育系统工会工作取得突出成绩的几年。几年来,县教育系统工会在教育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行政的大力支持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履行职责为己任,以开展党政工共建“教工之家”活动为主线,以教代会为载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全面推进工会工作的规范化建设,为保护、调动和发挥全县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县社会大局稳定和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此,县教育工会在全县系统工会年终综合考评中,2004、2005均获得了第一名。2005年,县教育工会工作接受市教育系统工会关于教代会规范化工作检查评估,也取得了优良成绩。2000年县教育工会被县委、县政府授

予“群团工作先进集体”;2003年县教育工会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省教育工会授予“工会工作先进单位”。许多基层学校工会也被上级授予省、市级“先进教工之家”、“模范职工小家”等荣誉。

当前,中央和省、市委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这些要求,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就是一句空话。这就为教育工会的作用发挥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为教育工会工作的更好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借此机会,我就教育工会工作提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县教育系统工会自觉接受党委领导,积极争取行政支持,不断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紧围绕发展这一要务,自觉地把工会工作融入到教育工作大局中去,融入到全县工作大局中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敢于维权,善于维权,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千方百计为广大教师特别是困难教师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要以改革的精神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开创工作新局面。推动工会工作的民主化,坚持依靠教师开展工作,在各项工作中充分体现教师的意愿。扩大工会工作的覆盖面,最大限度地把教师组织到工会中来,最大限度地把工会工作做到教师中去。

二是希望县教育系统工会干部牢记“两个务必”,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记组织的重托和自己肩负的历史责

任,时刻把广大教师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带着深厚的感情,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努力把工会组织建设成为广大教师信赖的“职工之家”。要加强学习,勤奋工作,始终同广大教师打成一片,切实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当好教师合法权益的积极维护者。

三是希望县教育系统广大工会会员,胸怀大局,志存高远,进一步增强主动性,发挥创造性,发展先进性,坚定地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前列,充分展现先进阶级的时代风采,坚定不移地支持改革,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坚持不移地促进发展。

《选举**》的教育反思 篇4

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教育选区选举工作在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之下,整个选举工作已经顺利进行。按照选举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今天组织全体党员选举产生出席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正式代表。在此,我受选举工作领导小组的委托,讲三点意见:

一、要确保代表结构要求。这次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名额共有202人,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占60,选进人物、专业技术人员占33,其他社会阶层7,其中妇女代表占23,县委分配给本选区举的代表名额5人,其具体构成是:干部代表2人,先进人物和专业技术人员3人。其中妇女代表2人。[县委副书记xxx同志,分管教育几年,为我县教育事业和教职工的利益作了很多应尽的努力,县委推荐他到教育选区来参选党代会代表,相信能得到大家的确认。]这次选举能否保证代表结构要求,事关全县党代表结构总体要求能否实现。因此,我们在选举时,既要充分考虑代表的先进性,又要充分考虑代表的结构要求,确保当选的5名正式代表,符合县委给我们提出的代表结构要求。

二、要依章依规选举。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直选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要求相当高。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要求,进行选举,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行,切实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

三、要依章依规行使个人的权力。每个党员都要以主人翁的姿态,按照党章和党的基层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要求,按照代表的结构和先进性要求,认真思考,投好自己神圣的一票。

最后预祝教育选区选举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选举圆满成功

《选举**》的教育反思 篇5

前郭县充分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发挥宣传、培训、引导等优势作用,积极服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调动党员、群众参与换届选举的积极性。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各远程教育站点以《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条例》和上级文件、领导讲话等为学习的重要内容,组织广大党员群众集中学习,教育党员干部群众珍惜民主权利,依法积极参与换届选举工作。加大对换届选举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村民守法护法意识,杜绝拉票贿选、干扰选举等违法现象,为村“两委”换届营造良好环境。

二、加强业务培训,规范选举程序。县选举办制定培训计划,分阶段利用远程教育系统,对各乡镇、村的换届选举筹备组和指导组定期培训,采取在远程教育网上开通专题栏目、下发光盘、文字材料等形式,让工作人员熟悉有关规定,掌握换届选举的工作原则、基本程序、方法步骤。特别是针对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公推直选”试点工作,重点学习实施“公推直选”的意义、程序和方法,了解村党组织书记、委员的竞选条件,发动符合条件的党员主动参与选好配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为顺利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搭建信息平台,积极收集信息。要求各远教站点负责人及操作员在支村两委换届期间,利用集中组织学习培训的有利时机,注意收集社情民意和干部群众思想动态等情况,抓好民意收集反馈工作,及时向乡镇党委和支村两委报告,让镇党委和支村两委及时掌握换届选举工作动态,确保全县支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开展以来,前郭县充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坚持把远程教育作为营造和谐换届选举环境的主要宣传阵地,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组织广大党员、群众学习培训,引导他们行使好选民权利,确保选举工作圆满完成。

发挥宣传作用,让党员群众掌握换届政策。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传播快捷”的优势,组织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集中学习收看党的基本理论和村级组织换届的法规政策,让党员干部和群众在第一时间,客观真实地了解和掌握村级组织换届的最新政策,不断提高他们参与换届选举的积极性。据初步统计,为了抓好换届选举工作,全县138个远程教育站点共组织党员干部收看政策宣传172场(次),组织群众集中收看330多场(次)。

二是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将远程教育打造成换届选举宣传的新阵地。充分利用召开村民代表会、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委员会会议

等各种会议的有利时机,将会议场所安排在村级远程教育播放室,通过采取会前安排播放党纪法规方面的节目,会中播放《党的生活》等系列节目,会后播放选举纪律法规等形式,既关注最新动态又服务换届工作。发挥培训作用,让党员群众正确行使权利。组织民政局、乡镇民政所等工作人员到各村进行辅导,现场讲解换届选举的方法程序及注意事项,解答选民的各种疑问,讲授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全县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实施方案、操作规程及其他配套文件等在网上进行发布,让广大党员、群众全面掌握换届选举的工作程序、日程安排等,提前熟悉各个环节的工作,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率和知情率,保障他们的选举权和监督权。截止目前,全县从各单位共抽调44名专业人员,分别到22个乡镇进行现场辅导,现场答疑各类问题780多条。

三是发挥服务作用。各村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召开选举工作会议,酝酿换届选举程序、组织机构、人员组成等。同时,利用播放时村民集中在一起的有利时机,为党员、群众沟通思想,加强对选举重要性认识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同时,村干部也可及时了解村民动态和意向,将一些潜在问题、意见和矛盾提前妥善解决。

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以来,舞泉镇为切实做好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平台的作用,确保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有序开展,依法选举。

一是突出宣传,营造良好的选举氛围。换届选举前期,舞泉镇充

分利用远程教育,大力宣传换届选举的重要意义,加强干部群众参与选举的意识,营造良好的选举氛围。同时,要求机关领导在换届期间注意收集村情民意和干部、群众的心理想法,让镇换届领导小组及时掌握换届选举的工作动态。

二是突出学习,运用理论知识抓好选举工作。村换届选举委员会成立之后,舞泉镇迅速组织包村干部、委员会成员学习,并利用多媒体深入讲解换届选举程序,新政策、新提法、新要求,使村民委

员会成员充分掌握换届选举程序,保证换届工作依法顺利开展进行。三是突出培训,强化村干部素质。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教育功能,率先动手,积极做好换届后新任村委成员的培训准备工作。舞泉镇把村干部应该知道掌握的知识、新的工作要求,新农村建设等相关内容刻录成光盘和制作成红头文件,分发到各村远程教育的地方,保证村委会换届工作一结束就立即开始培训,提升新一届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

前郭县发挥远程教育优势积极服务村级组织换届工作

发挥宣传作用,让党员群众掌握换届政策。充分利用远程教育“信息量大、覆盖面广、传播快捷”的优势,组织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集中学习收看党的基本理论和村级组织换届的法规政策,让党员干部和群众在第一时间,客观真实地了解和掌握村级组织换

届的最新政策,不断提高他们参与换届选举的积极性。据初步统计,为了抓好换届选举工作,全县138个远程教育站点共组织党员干部收看政策宣传172场(次),组织群众集中收看330多场(次)。

发挥培训作用,让党员群众正确行使权利。组织民政局、乡镇民政所等工作人员到各村进行辅导,现场讲解换届选举的方法程序及注意事项,解答选民的各种疑问,讲授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全县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实施方案、操作规程及其他配套文件等在网上进行发布,让广大党员、群众全面掌握换届选举的工作程序、日程安排等,提前熟悉各个环节的工作,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参与率和知情率,保障他们的选举权和监督权。截止目前,全县从各单位共抽调44名专业人员,分别到22个乡镇进行现场辅导,现场答疑各类问题780多条。

发挥引导作用,让党员群众选出满意村官。前郭县引导各远程教育站点,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现任村级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在远教网络上集中收看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通过学习进行反思,通过剖析找准不足。为让广大党员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该县还将县内的一些先进典型人物,拍摄成专题片,制作成光碟,并下发到全县各村进行学习,让广大党员群众从中受到启迪。同时,下载了一批“好支书、好搭档”的远程教育课件,购买了一些反腐倡廉的教育片,在保康有线电视台进行集中播放,用鲜活的事例,引导选民客观公正地选出自己满意的“村官”。全县共制作有关尧治河村、堰垭村、中坪村等发展历程的专题片18部,县电视台播放《焦裕禄》、《郑培民》等先进典型人物的影片达50多场(次),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赞誉和好评。

一是有针对性的选择播放内容,将远程教育打造成换届选举教育的新课堂。将换届选举的工作精神、工作程序以及工作纪律等相关文件内容进行点击播放。各乡镇制定每周播放计划,并将播放内容和时间及时通知村民收看。到目前,全县已组织各类选举专题学习180多次,受教育群众达到3000多人。

论教育经验的反思 篇6

一、教育经验反思的意义

对教育工作者来说, 反思的意义就在于, 反思能促进教育者的成长。美国的学者波斯纳指出, “经验+反思=成长”是教育者成长的规律。一位伟人曾说, “每个人都有惰性, 在前进的道路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战胜自己就能战胜一切”。 战胜自己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反思, 常言说, 不思者不进步。教育者要想进步, 就必须养成每天进行反思的良好习惯, 反思自己的知识储备是否充足, 教育方式是否灵活、有效。

二、教育经验反思的内涵

经验是指个人所亲身经历过的事, 一般是指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 通常所指感性认识。教育经验是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的有效做法, 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有效做法, 是教育实践最低层次的做法, 但是, 它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反思就是对过去做过的事重新思索的意思, 具有反省、反映的意义。反思的结果包含了对个人的考察、探究和检定, 是有根据的断定, 因而它也可以称之为反省思维。

教育经验的反思, 主要是指教育者对所做过的教育行为进行的一种持续探究、质疑、推理等一系列让思维保持活跃的心理活动。其目的在于, 通过教育经验的反思, 探求与揭示教育规律, 以指导教育实践。

三、教育经验反思的基本论述

(一) 教育经验反思的主体与客体。

反思的主体是指反思由谁来承担, 对于教育经验反思来说, 主要是由教育者承担的, 因而教育者是思想教育经验反思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 当教育者在作决策的时候, 教育者自身必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决策者。然而, 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的决策往往是非理性的, 即不是在有目的、有计划的基础上决策的, 而是即兴的、无目的意识的决策。教育者在有目的、有计划的决策的过程中, 最理想的教育者能进一步阐述他的决策的合理性, 而不是凭直觉, 只有这样, 教育者的决策才有可能是科学的。反思的客体是指反思的对象, 即反思什么。教育经验反思的客体是指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的经验, 即教育者教育工作的有效做法。这些做法通常包括教育的内容、方法、模式或途径以及对受教育者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或启迪, 教育者从中应该吸取怎样的经验与教训等等。

(二) 教育经验反思的内容与制约因素。

1.教育经验反思的内容。

教育者教育经验反思的基本内容首先是教育者个人经验, 其次是教育者团队的教育经验。教育者个人经验的反思主要是指教育者个体运用教育理论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对个人日常教育经历进行反思使之成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而教育者团队的教育经验反思是教育者集体通过一定的形式, 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 对教育者集体日常教育经历进行反思使之成为共同借鉴的产品。教育者的个人经验所涉及的面是比较广的, 一是来自教育者教育内容的经验。它主要是反思其教育内容是否符合国家培养人才的目标, 是否符合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二是来自教育者教育方法的经验。教育方法是教育者为实现教育目的所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对于教育者而言, 它主要是反思其教育方法是否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是否能够被学生所接受等等。受教育者的成长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教育者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由于每位教育者的成长经历、修养以及水平是不一致的, 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会拥有不同的教育经历或技巧, 因而对受教育者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 教育者团队教育经验的反思也是至关重要的。对教育者团队的反思主要是反思教育团队的协作方式、手段及精神。

2.教育经验反思的制约因素。

制约教育者教育经验反思的因素主要包括认知观念与行为习惯两种因素。认知观念因素主要是指教育者进行教育经验反思时所需要的各种理论知识与技能, 它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组织管理学、社会学、伦理学、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处理问题的必备技能等等, 这些认知观念是教育者教育经验反思必须具有的知识, 它是反思的前提与基础。行为习惯是指教育者是否已经养成教育经验反思的习惯, 习惯成自然, 良好的反思习惯有助于产生良的好反思效果。有些教育者虽然已经认识到教育经验反思的重要性, 但因为某些原因不愿意对过去的思想教育经验进行反思;也有教育者因为惰性或借口等不良行为习惯而导致教育经验反思不及时。因此,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 即便对教育经验进行了反思, 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 教育者对问题叙述的方式也会影响教育经验的反思。通常情况下, 问题叙述的方式主要包括顺序、插叙、倒叙以及平叙四种。在教育经验反思过程中, 比较多的叙述问题的方式是顺序, 即按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叙述;也有的为突出反思的结论, 往往采用倒叙或插叙的方式。由此可见, 教育者对问题叙述的方式也是影响教育经验的反思的因素。

(三) 教育经验反思的类型和模式。

教育者的教育经验反思的类型主要有“对实践进行反思”、“在实践中反思”和“为实践而反思”三种形式。其中, “对实践进行反思”就是指教育者在对某一具体教育事件过后而进行的反思;“在实践中反思”就是教育者对正在进行教育的事件进行反思, “为实践而反思”就是指在前两种反思的基础上, 所得到的期望结果。“对实践进行反思”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教育经验反思类型, 因为它注重的是教育事件过后的反思, 对教育者而言, 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反思类型。需要指出的是, 无论是哪一种教育经验的反思, 都不是过去教育经验的一种重现, 而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括过程, 教育者的个人教育经验经过无数次的抽象与概括, 最后上升为理性的有价值的规律。在反思模式方面, 教育者首先确定出一个特定的教育问题并收集这一问题的所有资料;其次, 教育者要对收集来的各种资料进行比较与分析以及归纳与推理, 初步形成表征;最后, 在表征的基础上建立假设并对问题的情景进行解释, 以指导具体教育工作实践。

(四) 教育者如何成为教育经验的反思者。

日记、反省、交流以及行动研究是教育者成为教育经验的反思者的四种主要方法。反思日记是教育者个体就具体教育事件而写的一种日记, 它要求在日记中不仅要详细描述教育事件以及个体的教育经验, 还要运用相关的教育理论或思想对教育事件进行剖析, 阐述问题的性质、危害、解决的办法以及值得借鉴的方法等等;反省是指一天工作后静下来的时候, 大脑像放电影一样, 反思一天的行为, 但它不是一种一天教育工作的简单再现, 而是通过再现一天的教育工作, 抽象概括出本质、富有规律性的东西;交流是把成功的教育案例拿来与其他教育者共同探讨的过程;行动研究是教育者运用行动研究法对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最后得出问题结论的一种反思方法。

总之, 教育经验的反思与实践对提高教育者的教育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每位教育者要努力成为教育的反思者。通过教育经验的反思, 促进自身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杨晓明.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探索[J].丹东师专学报, 2003

《选举**》的教育反思 篇7

槐荫办事处党委:

现将中国共产党槐荫办事处五龙社区党支部换届选举党员大会选举结果报告如下:

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上级党组织的有关规定,我们于2015年7月21日在槐荫办事处会议室召开了五龙社区党支部换届选举党员大会进行选举,应参加大会的党员___ 名,实到会党员___名,实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4/5,会议有效。大会以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的办法,选举村党支部委员7名,他们是______(___票)、______(___票)、______(___票)、______(___票)、______(___)、______(___票)、______(___票)。随后召开了新一届支部委员会,会议应到委员7人,实到7人,会议有效。会议以无记名投票、等额选举的办法,选举______(___票)为社区党支部书记,______(___票)为社区党支部副书记。

当否,请批示!

成功教育的反思 篇8

回到开头:考不好,没成功,无自信

看来是“考不好”惹得祸,为什么考不好,为什么没让学生考好。说真的,每次都考不好,学生没有成功的体验,有哪里会有体验成功的快乐,如果说别的成功体验迁移,学生可能爱屋及乌,由爱“屋”老师迁移到爱“屋”老师教的学科,未闻风马牛不相及的爱迁移,你听说过从爱涂鸦迁移到爱数学的人么?我们同时也不能指望不同学科之间的迁移,不能指望通过文体活动的成功体验代替学科学习的成功体验。

对当代武术教育的反思 篇9

1、武术与学校体育

1.1、武术如火如荼进学校

民国建立以后, 我国有远见的教育家积极学习西方教育观念, 废除兵操, 革新和丰富体育课内容, 增设体育科系, 开办各种体育专科学校。 很多有识之士和民间团体为了让武术列入体育课程都从不同的角度积极提出意见和方案。1914 年, 在徐一冰《整顿全国学校体育上教育部文》一文中, 建议中小学和师范学校将武术列为的正课。 全国教育联合会第一次会议1915 年4 月在天津召开, 北京议案认为, 学校体育“皆袭他人形式, 未克振己国之精神, 故兴学二十几年, 而国民之强健, 未见有若向之进步也, 故拟提倡中国旧有武术, 以振起国民勇往直前之气”。体育研究社委托北京教育会代为提出 《 拟请提倡中国旧有武术列为学校必修课 》 议案。1913-1915 年, 全国各级学校运动会上相继推出武术项目。1918 年全国中学校长会议决议以《中华新武术》列为全国各中学校正式体操, 教育部即通令各校实行。同年第四次全国教育联合会也通过了以《中华新武术》为全国高等以上学校并各专门学校之正式体操”的建议。1919 年, 国会通过并令全国实行。北京体育研究社1924 年6 月对北京、河北、辽宁、吉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湖北、陕西、四川、广东等地的40 所中等以上学校的调查, 将武术列为正课的占52.5%;在课外开展武术活动的占22.5%。至30 年代中期教育部公布的《中华体育课程标准》和《大学体育课程纲要》中, 都规定了国术为必修课, 而且拳种和器械套路不断增多, 武术教学趋于系统化。这一时期, 培养体育师资的学校也有所发展将武术列为课程内容之首。 由此可见武术在当时学校体育中不可逾越的地位。

1.2、学校武术遭遇发展瓶颈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对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以及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是中小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武术被列入学校体育必修课近百年的今天, 学校武术却没有了当初时期一片欣欣向荣, 光明日上的态势, 从民国初期武术被列为正式课占52.5%到近来的数据显示的寥寥无几, 相数据巨大的反差怎能让我们不为武术的发展担忧。

“只被列入教学大纲, 却无人进行教学”、“学生喜欢武术, 却不愿意学习武术”、“学生愿意学习跆拳道、空手道等域外武技却不愿意学习国粹武术”、“学习武术只是花拳绣腿”等等都是学校武术在今日所遭遇到的困境。

(1) 对于教师来说。

武术繁、杂、难, 是导致其不愿教授的最大原因。武术博大精深, 套路繁杂, 练习过程中, 学生以教师为标杆, 手眼身法步面面俱到, 对教师自身素质要求高, 且学校体育教学很少引入专职武术教师, 普通体育教师为在学生面前树立教师的威信, 都有藏拙的思想意识, 武术只是大纲要求, 并没有硬性规定, 所以教师一般不愿教授武术这种对自身素质要求过高的体育项目。 再者体育课堂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练习密度及活动量, 武术套路教授过程学生的运动量达不到要求, 教师整节课教授内容, 增加自身负担且“出力不讨好”。

(2) 对于学生来说。

受到武侠小说, 电影中武术被神话、玄幻的影响, 过高的估计武术的能力, 对武术产生极高的兴趣, 并期许有一天能够经过高人指点“飞檐走壁”、“凌波微步”、练就“乾坤大挪移”、“葵花点穴手”等神功。但现实中武术的训练却需要经过扎马步、踢、打、拿、靠、摔等枯燥乏味的长期训练, 套路又繁、杂、难不容易记忆, 到最后却没有达到练就神功的期许。所以也只能是保持在“喜欢”的程度。

(3) 外来武技倍受欢迎。

“外来和尚好念经”, 韩国的跆拳道、日本的空手道一经传入中国则在短暂的时间里达到风靡之态。究其原因, 拿跆拳道来说, 一身洁白的道服, 标志等级的不同颜色的道带, 宽敞洁净的训练场地, 让家长及习练者对其在心理上接受跆拳道这种新鲜物种。十级九段的系统考试晋级方法, 以礼始以礼终, “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挠、尊师重道”, 将礼仪融入训练中。再者跆拳道习练简单, 一共十种腿法, 三段防御, 较容易掌握, 加之晋级需学的品势, 当学员一阶段学习结束即可考试晋级更换道带, 达到一定等级即可进行实战, 将所学运用到比赛中, 如果表现优异可以参加联赛、锦标赛等增加了趣味性及学员的学习兴趣。 所以一些学校则选择开设跆拳道、柔道等课程忽视武术在学校的发展。曾经号称有上亿人练习的中国武术, 却在受到跆拳道、柔道这些域外武技项目的冲击下显得如此乏力, 这不得不令人痛心。

2、对当今学校武术教育的反思

学校武术发展到今天, 现状及前景不容乐观, 做为中华武术主要传承的手段方式, 学校武术不可忽视, 通过对武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应该找到武术在当代发展的方法, 如何促进武术在学校的发展, 为培养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做出应有的贡献。

2.1、武术自身的改革

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学校武术发展的衰落与武术自身的原因有直接的关系, 要发展必须与时俱进, 从武术自身开始改革。改变武术繁、杂、难, 趋于简化, 但简化却不略化, 使武术易于教授及学习, 增加武术的趣味性。摒弃难度过高的套路, 让学生不仅会练还要会用, 注重动作的技击应用与锻炼的效果。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中对武术自身进行了改革, 创编了适合各个阶段学生练习的趣味性强的套路, 易于接受, 增加格斗、攻防对练, 使武术不再枯燥乏味。可以通过考级得到自我价值在武术中的实现。

2.2、对教师的要求

提高学校武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学校要支持武术的校园发展, 定期派教师外出学习进行培训, 提高教师在武术方面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武术就要有科学、快速、灵活辩证的教学和练习方法, 以满足青少年“求快、求新、求奇”的心理需求, 将武术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充分结合, 根据本校、本地区的特点,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 启发学生自主学习;并采取一些实用、短期、速成的教学方法, 适应现代的快节奏生活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从而也间接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3、政府给予支持

一方面政策上给与支持, 在政策上对武术课程改革武术师资培养等给与支持, 规定学校适当增加武术课, 保证武术课的开展。在民国初期政府给予支持要求学校开设武术课对武术在学校的普及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需要政府资金支持, 基础教育需要国家资金支持, 武术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 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在资金上给予支持才能更好的得到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黎桂华.我国青少年武术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 43 (9) .

[3]蒋敏.湖南国术馆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 2012.

[4]苏华伟, 王岗.制约学校武术发展的"教育现象学"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 39 (12) .

中职教育的教学反思 篇10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常常有这样的一个体验:一个班50多个学生,想学习的,占1/3;学也可,不学也可的,占1/3;完全不想学习的,占1/3。学生如此厌学,上课违纪也就在所难免了,睡觉的、讲话的、搞小动作的,屡禁不止,“按下葫芦浮起瓢”。不少教师感觉上课没有成就感,逐渐对上课丧失兴趣,甚至厌倦。上课变得机械而麻木。教师的这种情况影响着学生,使学生更加不想学习,这样就导致恶性循环,使教师经常感到疲惫不堪,心情郁闷,健康状况下降。

如何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走出来,解放教师,轻松教师,是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学校与教师双方都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思考并解决这个问题。要走出这种困境,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品味、审视、分析,“思所得,思不足”,是对教学活动过程的一种“反刍”,唯有这样,才能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轻松自如驾驭课程教学活动过程。

反思一:教书的同时,是否注意育人

(1)教书与育人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孔子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教学,而且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提高和掌握知识可以互为促进,二者相得益彰。教学的任务在促进学生认知智慧发展的同时,也在促进学生的情感智慧发展。

各门学科都含有丰富的思想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才能有力地感染学生,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当然,在知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育人是中职教育的第一要务 中职教育面对的学生,是他们同龄人群中的弱势群体,教师要以育人为第一要务。不少中职学生,家庭教育缺失,或是“留守儿童”长大,或是父母对他们的学习不闻不问,或是家庭教育简单、粗暴,他们在应试教育中,经历了太多的失败而自惭形秽,自暴自弃,导致不良行为频频发生。教师要理解学生,关心尊重学生,真诚对待他们,适时地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教育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克服厌学情绪,变被动学习为自觉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拨动他们情感的弦,引起感情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才会生机盎然,才会春风化雨润人心。

(3)中职教师要有正确的人才观

中国职教学会学术委员会杨金土主任指出:“职业教育改革需要相信人人有才、引导人人成才、帮助人人成才。”实践证明,不少学习成绩并不好的学生,走向社会创业后,照样取得很大成功。中职教师要具有正确的人才观,相信“人人有才,人无全才,人人成才”,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有这样,才可能赏识学生,有意识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摆脱“失败者”阴影,帮助他们从自卑、自弃,转化为自信、自强,最终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社会。

反思二:理论是否注意联系实际

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生对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并无直接的切身体验,显得比较抽象,教师必须联系实际进行知识讲授:联系学生的实际,联系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实际,联系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实际等,这样才能使抽象的书本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另外,教师应多方位挖掘教学素材,深入实践,并经常从教材、报纸、杂志、互联网、电视等摘录、吸收知识,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尊敬。

反思三:是否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

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常常有这样的一个体验:一个班50多个学生,想学习的,占1/3;学也可,不学也可的,占1/3;完全不想学习的,占1/3。学生如此厌学,上课违纪也就在所难免了,睡觉的、讲话的、搞小动作的,屡禁不止,“按下葫芦浮起瓢”。不少教师感觉上课没有成就感,逐渐对上课丧失兴趣,甚至厌倦。上课变得机械而麻木。教师的这种情况影响着学生,使学生更加不想学习,这样就导致恶性循环,使教师经常感到疲惫不堪,心情郁闷,健康状况下降。

如何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走出来,解放教师,轻松教师,是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学校与教师双方都应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思考并解决这个问题。

要走出这种困境,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对自己已完成的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品味、审视、分析,“思所得,思不足”,是对教学活动过程的一种“反刍”,唯有这样,才能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轻松自如驾驭课程教学活动过程。

反思一:教书的同时,是否注意育人

(1)教书与育人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孔子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教学,而且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生的思想品德提高和掌握知识可以互为促进,二者相得益彰。教学的任务在促进学生认知智慧发展的同时,也在促进学生的情感智慧发展。

各门学科都含有丰富的思想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才能有力地感染学生,收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当然,在知识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育人是中职教育的第一要务

中职教育面对的学生,是他们同龄人群中的弱势群体,教师要以育人为第一要务。不少中职学生,家庭教育缺失,或是“留守儿童”长大,或是父母对他们的学习不闻不问,或是家庭教育简单、粗暴,他们在应试教育中,经历了太多的失败而自惭形秽,自暴自弃,导致不良行为频频发生。教师要理解学生,关心尊重学生,真诚对待他们,适时地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教育他们端正学习态度,克服厌学情绪,变被动学习为自觉主动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拨动他们情感的弦,引起感情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才会生机盎然,才会春风化雨润人心。

(3)中职教师要有正确的人才观

中国职教学会学术委员会杨金土主任指出:“职业教育改革需要相信人人有才、引导人人成才、帮助人人成才。”实践证明,不少学习成绩并不好的学生,走向社会创业后,照样取得很大成功。中职教师要具有正确的人才观,相信“人人有才,人无全才,人人成才”,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有这样,才可能赏识学生,有意识地发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摆脱“失败者”阴影,帮助他们从自卑、自弃,转化为自信、自强,最终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社会。

反思二:理论是否注意联系实际

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学生对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并无直接的切身体验,显得比较抽象,教师必须联系实际进行知识讲授:联系学生的实际,联系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实际,联系当代最新科学成就的实际等,这样才能使抽象的书本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另外,教师应多方位挖掘教学素材,深入实践,并经常从教材、报纸、杂志、互联网、电视等摘录、吸收知识,积累丰富的教学素材,这样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尊敬。

反思三:是否注意发展学生的能力

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把一门学科教给一个人,不是要他把结果牢记心头,确切地说,那就是要让他参与知识的获得与组织过程。„„。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我国的教学长期以来重结果、轻过程,学生只是被动、消极地接受教师提供的现成知识。这种强输硬灌的教学方式,对于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兴趣浓厚的好学生而言,尚能接受;对于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的中职学生而言,就很难接受,他们表现为上课不久就提不起精神,或昏昏欲睡,或讲小话,或搞小动作。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活动的时间流程。”强调教与学的统一机制是“引导”,即教的引导与学的被引导。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四:是否了解学生个人状况

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双边活动,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有很浓重的情感因素。中职教师应当多深入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这样才能理解学生,包容学生,鼓励学生。例如,中职学生学习心理脆弱,抗干扰能力不强,教师要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减轻压力,多鼓励、多引导,指导学生学会放松自已,克服抑郁、焦虑、恐惧心理,增强学习意志,提高抗干扰能力。中职学生普遍懒动,部分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学习精力不充沛,有时会因气候变化等原因,提不起学习兴趣,这时教师不能一味责怪学生,而是多鼓励学生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另外,教师应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教学实践表明,受到教师关注的学生,往往具有更强烈的学习兴趣。

反思五:是否照顾到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教学进行中提出的认识任务,要与学生的认识潜力相适应。如果所提出的任务跟学生所具有的认识可能性之间差异太大,那么这样的矛盾不仅不会成为教学的动力,反而会成为教学过程的阻抗力。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每次授课的内容不宜太多,否则他们就接受不了,消化、吸收不了。所以中职教学讲究“实用、够用”为原则。

反思六:是否注意授课的语言技巧

语言是组织教学、表达情意的主要载体。教师讲授的语言要准确、生动,注意控制好音量、语调和语速。语速不宜太慢,以免学生感到厌烦;语音不宜太高,以免学生的听觉由兴奋转入抑制状态。此外,教师的语言要富于文采,抑扬顿挫,有一定的幽默感。

中职学校上课最常碰到的问题是,有时老师在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学生讲话。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听得清楚,便提高语音,由于沉不住气,语速越来越快;结果学生的讲话声也越来越大,讲话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其实,遇到这种情况,教师明智的做法是:讲课停下来,目光搜寻讲话者,并注视着讲话者,直到完全安静下来,才不急不慢接着讲课。

总之,要经常进行教学反思,把自己每一节课的成功之处与教学过程的闪光点记录下来,尤其要及时捕捉因偶发事件而产生的瞬间灵感,将这些“智慧的火花”及时记录下来;反思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之处,寻找教学的新思路,制定教学的新策略、新方案,并精心准备,大胆实践,及时反馈。依靠不断的教学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是中职教师走出教学困境的最好途径认为:“把一门学科教给一个人,不是要他把结果牢记心头,确切地说,那就是要让他参与知识的获得与组织过程。„„。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我国的教学长期以来重结果、轻过程,学生只是被动、消极地接受教师提供的现成知识。这种强输硬灌的教学方式,对于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兴趣浓厚的好学生而言,尚能接受;对于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的中职学生而言,就很难接受,他们表现为上课不久就提不起精神,或昏昏欲睡,或讲小话,或搞小动作。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活动的时间流程。”强调教与学的统一机制是“引导”,即教的引导与学的被引导。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思四:是否了解学生个人状况

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双边活动,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有很浓重的情感因素。中职教师应当多深入接触学生,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这样才能理解学生,包容学生,鼓励学生。例如,中职学生学习心理脆弱,抗干扰能力不强,教师要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减轻压力,多鼓励、多引导,指导学生学会放松自已,克服抑郁、焦虑、恐惧心理,增强学习意志,提高抗干扰能力。中职学生普遍懒动,部分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学习精力不充沛,有时会因气候变化等原因,提不起学习兴趣,这时教师不能一味责怪学生,而是多鼓励学生加强体能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另外,教师应关注“后进生”的学习,教学实践表明,受到教师关注的学生,往往具有更强烈的学习兴趣。

反思五:是否照顾到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教学进行中提出的认识任务,要与学生的认识潜力相适应。如果所提出的任务跟学生所具有的认识可能性之间差异太大,那么这样的矛盾不仅不会成为教学的动力,反而会成为教学过程的阻抗力。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每次授课的内容不宜太多,否则他们就接受不了,消化、吸收不了。所以中职教学讲究“实用、够用”为原则。

反思六:是否注意授课的语言技巧

语言是组织教学、表达情意的主要载体。教师讲授的语言要准确、生动,注意控制好音量、语调和语速。语速不宜太慢,以免学生感到厌烦;语音不宜太高,以免学生的听觉由兴奋转入抑制状态。此外,教师的语言要富于文采,抑扬顿挫,有一定的幽默感。

关于教育反思的名言 篇11

2. 打电话的时候请你微笑,对方一定感觉得到。

3. 教师的工作是教书育人,不光是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怎样做人。

4. 美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价值,更是一种生命的体验;美是生命的源泉,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5. 把简单的事情做彻底,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得更精彩。

6. 体罚与惩罚区别不在于是否打了学生,而在于是否伤害了学生。合理的处罚是一种教育策略,教师应该有处罚权,也应该合理利用处罚,惩罚的真谛在于爱的感动。

7. 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谐的人际关系,勤奋求实的态度,崇高的道德情操,矢志不移的追求目标。

8. 好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课前有一种期待,课中有一种满足,课后有一种留恋。

9. 中小学生是不成熟的个体,对其教育是教师的责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启智、明理、导行的过程。

10. 教师的几个不等式:有名气≠有水平,人缘好≠威信高,有点子≠有能力,资格老≠经验多。

11. 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

12.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是光辉的,是荣耀的。教师的心声是纯净的,高贵的,无私的。

13. 永远不要嘲笑别人的梦想。

14.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5. 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亦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知识的最深刻的和最完美的内涵。 ——克莱因《西方文化中的数学》

民族艺术教育的反思 篇12

我们的美术教育, 或者更宽泛的讲我们的艺术教育应该让民族艺术更贴近生活, 更深入草根阶层, 让它润物细无声, 让学生能够产生共鸣, 从而滋养我们的年轻一代的身心, 真正树立起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让艺术感染人生。

一、让我们的民族文化、民间艺术更加“草根化”

如何让我们的民族艺术回归到学生生活中来, 需要一番的思考和借鉴。我们以韩国为例。前不久, 某学校领导到韩国学校参观考察, 看到的是目前韩国的学校建筑仍然保持传统的建筑风格, 历史的厚重与民族文化的传承通过建筑来反映出来。反观我们的学校建筑风格, 学校的窗户早已被塑钢窗所替代, 漂亮极致, 而韩国仍然却仍然保持着古典木质窗格, 这让来自中国的客人都倍感亲切, 感到一种发自内心地对学校的敬意。其实, 这就是一种对文化的亲近感、归属感。

让我们的民族文化、民间艺术深入课堂, 实现传统文化的“内驱力”, 提高学生的艺术底气。2014年9月, 我主动承担起山东省研究课题“关于初中美术欣赏课中合作探究教学的研究”课题, 并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和学生兴趣所向, 充分开发校本课程———民族特色美术教学系列活动, 目前已经开展了“门的研究”和“青花瓷鉴赏”两块内容的教学研究。作为教师, 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教学任务、教学内容, 并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而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点选择研究方向, 学期末一份调研报告、一份PPT、一张宣传海报、一份调查问卷、一场汇报展演、一段采访VCR呈献给大家, 使得学生始终在探究和兴趣的作用下自主学习、双轮驱动。这样的教与学, 让“学”成为一种习惯和爱好, 让“教”充满活力与生命力, 使得学生中热爱民族艺术、探究民族文化的人多了, 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更为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全面能力, 提升综合素养。

二、让我们的民族艺术成为我们不竭的创作源泉

清代纪昀说过:“国弈不废旧谱, 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 而不离古方。”2008年奥运会的奖牌设计, 充分体现了这样的内涵。“金玉良缘”, 中国人讲究缘字。中国人欣赏金子和玉石, 它吉祥、富贵、辟邪, 本身就渗透着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 应该说这是中国民间美术意义化造型的典范。它的设计成功借鉴传统形和色, 将本土传统文化和西方理念融会起来, 借鉴民族色彩中的精华, 有效地运用到现代构成理念中去, 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的民族艺术教育的内涵。于是, 我引导学生观察传统的色彩和那些过去他们曾熟视无睹的民族艺术, 唤起他们对民族的地域特色的感知, 帮助他们认识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规律。中国传统典范 (如建筑彩画、宗教壁画、民间年画以及中国服饰、京剧脸谱等等) 是今天用以当代设计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 它给人们以许多的启迪和广泛的内涵。这些典范凝聚着人类对色彩规律研究的智慧与经验, 是我们学习民族风格的极好途径。而民族风格仍是现代设计的重要课题, 可以提升我国现代色彩设计中的精神内涵,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让我们的民族艺术更具有文化自豪感

作为美术教师, 平时我们重技法理论的传授, 而忽略民族文化的传播, 学生往往学到的仅仅是知识的皮毛, 简单地跟随教师模仿。而我们的艺术考级制度, 又助长了学生及家长一味追求技能上的提高, 忽视了学生艺术修养的提升。急功近利的想法使得我们的孩子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领悟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 去浸透, 去滋养, 去继承。正如英国利兹大学教授M·索斯马兹指出:“传统学院式教学的贬值在于它不注重领会和体验, 而过于注重仅仅是验证那些理性的即成‘事实’……致使技巧方法变得比创造能力更为重要。问题解决的有教养变得比个人灵感体验和自己探究的能力更为重要。”因此,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重新树立创新意识, 是当前我们亟待偏重和重视的教学倾向问题。

对教育的困惑与反思 篇13

——揭出病痛,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我无意抨击我们的政府,我只是说了点实话

顺龙中学:黄光伟

在义务教育第一线工作已经整整十八年了,从来没有任何时候像现在一样对自己的职业如此充满困惑。想当初以百里挑一的成绩考上师范学校,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昂首挺胸走出大山,梦想着要为山区的教育做点什么;想当初以“天下之大,无有不可为者”的豪情壮志自愿申请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任教,梦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山区的孩子贡献一份力量„„而现在的我,在现实面前头破血流以后只能选择这样过一天算一天的日子,看到我的学生,看到我的现在,有一些话不得不说。为我,更为我们的明天——孩子。

困惑之一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培养独立、健全的人格,启发人的智慧。使人不断社会化,并通过不同角色的变化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应该包括:智能的培养、学习方法培养、知识灌输、思维方式的培养、创新能力培养、体能的培养、生存技能培养、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而现在我们做的是什么?把学生锻造成考试机器、把学生培养成培养成符合我们成人规范的工业产品„„

目前我们的教育就是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杀鸡取卵。就是追求短平快,追逐眼球经济和政绩效应。我们表面上高喊素质教育,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国家的未来,实质上搞的还是应试教育那一套,围绕学生的分数大做文章,唯分数论大行其道。评价学生和老师主要就是依靠分数。分数关乎学生和老师的利益,更关系到领导和学校的利益。为了快速提高成绩,教学中不管基础不基础,也不考虑所学的东西未来能否用得上,更不考虑是否伤害学生身体和心理,只要能够提高成绩的手段都可以用,都可以拿来获取利益。就像小平同志所说的,管它黑猫白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譬如有人身上有了钱,不管他的钱是偷来的还是抢来的还是凭个人能力赚来的,只要有钱,在众人面前就洋洋自得,作为炫耀的资本。神通广大的老师疏通关系弄来考试题,有的老师暗示或者纵容学生作弊,让学生暂时考个还算可以的分数,以保住饭碗,留住名誉,争取资本;学科之间互相挤压,极力争取学生学习自己这一科,以显示自己学科的优越性。学生的其他实践、其它素质统统扼杀,一心只看成绩是根本,把影响成绩的东西统统除去„„

这难道不是是教育的急功近利造成的?上级向学校要眼前成绩,领导向老师要眼前的成绩,老师向学生要眼前的成绩。眼前的成绩好坏与领导与老师的荣辱沉浮密切相关,与老师的饭碗密切相关,谁不敢急功近利呢?在现实面前,有多少人还会坚持教育理想?有多少人还会潜心读书提高课堂的科研含量?有多少人还会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国家的未来?如此培养的学生哪里会有深厚的基础,创新的能力呢?我们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能够提高?这些年我们培养了那样多的学生,可是我们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是个国人闭着眼睛都知道!

背离了自己认同的教育目的,不得不随波逐流地跟上形式,眼看自己和学生一样成为牺牲品,如何能够以自己的职业为自豪?

困惑之二:

老师还是个正常的人吗?

据上海某教育机构统计,超过60%的老师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这个数据在任何一个行业中都是不可能出现的。老师不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吗?从事光辉的职业应该是充满自豪感,充满责任心,充满使命感啊。可是现的我以及和我一样的老师呢?

作为教师,备课上课乃是根本,可是学校的8小时工作时间根本就没有为备课留下余地。

除了奔波在课堂和办公室之间,还要填写一张又一张名目各异永远搞不清到底有没有实际作用的表格,写一篇又一篇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写些什么的计划、总结、论文、案例,参加一个又一个层次不同规模不一的会议和培训;还要搞好教育课题研究,开展各类学生活动,抓好各项比赛的训练工作,像保姆一样照看着万一有一点差错就让你永无出头之日的学生,处理日益复杂的班级事务,协调日益尖锐的家长关系,应付三天两头上级来的各种检查,当然还有堆在案头必需批改的学生作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哪有时间钻研教材,好好备课?我们就是机器啊!

其它人说谎,情有可原,老师能说谎么?可是我们什么时候不是违心地说着谎话呢?如今,这种研究和积累的风气盛行。一个课题研究,可以拿出几大箱的材料,问题是,这些材料究竟有多少现实意义呢?“普九”检查本来是一件好事,让我们老师能真正对照我们的工作,让教育方向和中央保持一致,但是,“普九”对我们来说就是个笑话啊。就是彻头彻尾的谎言。除了对充实学校档案柜有用,对加快纸张消费促进纸业发展有用,谁来考虑老师的迷惑和忧虑?谁来体会老师在教授学生说谎时的痛心和尴尬?

现在教育职业如履薄冰,谁都可以对教育指手画脚。社会往往把国家民族的希望都寄托在我们教师身上,冠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家长则把所有的人生追求和寄托都放在孩子身上,老师肩上的重担何止千钧?干得好是理所当然。一旦稍有差池,责难声便席卷而来。加上个别学校老师因受乱收费牵连我们大家而使我们教师声名狼藉,老师似乎成了过街老鼠。而老师的委屈谁能明白?我们当然不能打骂体罚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赚钱的工具,我们甚至连正常的教育都要无法做了。我们也是人,也会力不从心,也会疏忽马虎,也会犯错误。我们面对整个社会当前的信仰危机,精神空虚,文化浮躁,官本位钱本位盛行,唯官是从,唯钱是从,唯名人是从,强势弱势分明,边缘人物受到巨大的心理挤压的残酷现实,一样无能为力啊!而且,一个工作在一线的老师,我们哪有权力去制定什么教育政策?而面对现状,谁愿意给我们理解和宽容?

就是我们的上级,我们的工会也没看到我们的现状。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形同虚设,工作几十年从没有领导对你导嘘寒问暖。古人云:“士为知己者用”,我们为谁用呢?

工作压力巨大,且重复繁琐、无法量化,使我们的身心长期处于压抑状态。我们当中有多少人能通过自身奋斗或社会关系跃居领导岗位,从而离开教学一线呢?有多少老师能在正常的工作中晋级呢?大多数老师只能日复一日地呕心沥血。由于接触面不广,我们的生活圈子基本上呈两点一线状态。加上社会舆论固有的对我们的严格要求,使我们跟现实之间一直保持着距离,我们哪里去找舒解压力的机会?我们成天在校园里忙忙碌碌,甚至连锻炼身体的时间都没有了。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责任在于教师;孩子思想不端正,责任在于教师;孩子在社会上学坏,责任同样在于教师。家庭管教无力,社会影响深重,舆论缺乏导向,而学校、教师为此“力挽狂澜”却成为家庭、社会舆论的焦点,教师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社会大环境中艰难的走着自己的路,压力重重的做着自己的工作。古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今天却变成了“一日为师,终生受骂”。教学严格的老师会让年幼的不懂事的学生恨之入骨,教学宽松的老师又会让长大成人的学生计较一生。这样一个终生受骂的职业却拥有极为高尚的称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的灵魂是那么好教育的?如果学校教育是万能的,那还要军队、警察、监狱做什么?

如果以上种种让我们的收入能支撑一个家庭,那也就罢了。现在看看我们的收入,一说到收入,人们就会说:你们不是有假期嘛。长长的两个假期,算起实际工作日来也是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了。我只想说一个事实,我们家乡多数成年一个人在外或者当地做工,就能支撑一个家庭,如果我自己一个人教书,我绝对无法支撑我的家庭。知识分子应该是清高的,应该不谈钱,谈钱就俗了。我们无法不做俗人啊。

对教育的反思

造成目前教育现状的首要责任人就是地方政府,现在管教育的地方政府根本就不懂教育,或者是他们其实很懂,就是不愿意去承认或者不愿意去花精力。现在从上到下提倡经济发展,发展经济是对的,可是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么?经济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GDP,而是为了社会资源最优配置,在达到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下给与国民相等的公平、公正的个人发展空间。发展经济就是为了共同富裕。而我们政府却把发展经济当成捞取政治资本和财富资本的一种手段。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不仅不赚钱反而赔钱,谁愿意在教育上投入过多的精力?教师手里拿的是政府的钱,要管理他们只需要一个制度吓唬一下就行了,不愿干就滚,现在找不到工作人比比皆是,谁还管你们老师想什么?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要大力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的作用”。人才哪里来?当然是教育中来,而现在的教育方式能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人才吗?政府为什么不站在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负责的高度审视我们现在的教育?重教育必重教师,政府考虑过如何提高教师育人的积极性吗?

其次是社会。温家宝总理说:要让教师成为社会上人人羡慕的职业。可现在我找不到教师职业哪些地方值得人羡慕。当前的社会不是指责教师,就是棒喝教师,却对尊重教师无能为力!经济地位低下,政治地位低下,这样的社会现状直接导致了家长对教师的种种要求。谁会去想,一个班主任除了要去管理几十名学生外,他还要进行正常的教学任务。而我们知道,只有一个孩子的家长们对自己孩子的管教是多么的头疼!

再次是哪些端坐在研究桌前的教育家们。他们在那里异想天开,今天提出一套方案,明天又做出一个指示,而第一线的教师必须立即跟上,稍有差迟,一大堆的批评与呼吁就会接踵而至。他们的理论还没有经过必须的实践检验就运动式地推开,既没有开创出教育的新天地,又对传统的优势(那些国外一直在向我们学习优势)置之不理。就像减负,狂喊着减负的人却不能取消考试,结果让每一个教师变成了超人――既忙着能力素质的培养,又应付难度一点不减的考试。结果学生非但没有减负,反而增加了新的烦恼――对提高个人素质的无所适从。既提高学生素质又适应目前的考试制度和选拔评价制度的完美方案连这些教育家们都还没找到,现在却很可笑的扔给了在多重压力下生存的教师们完成!

救救教师!

上一篇:学雷锋小标兵评选下一篇:质量制度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