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方案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方案(精选11篇)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方案 篇1

实 施 方 案

二零一八年一月二十日

职业卫生培训实施方案

根据上级部门有关规定及要求,结合我矿目前职工队伍的实际情况,决定对春节返矿后开工前的全矿员工进行一次职业卫生全员培训,就相关培训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全矿员工安全培训工作领导组: 组 长:*** 副 组 长:*** 成 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职业卫生防治科,副组长负责落实全员培训的具体事宜。

二、培训时间:

2018年2月26日— 2月28日

三、培训对象:

全矿员工

四、培训内容:

由职业卫生防治科取得职业卫生培训资格证的人员组成教师队伍,并由职业卫生科统一编写培训教案,具体内容包括:国家职业病防治法规基本知识,本单位职业卫生管理

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所从事岗位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和防范措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劳动者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与义务等。

五、课时安排:

总培训课时为24课时,其中 26 日— 28日上午8点—12点、下午14点—18点共计24课时,各部门统一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必须保证每个员工的培训时间最少不得小于8个学时,29日全员进行考试。

六、开设班次:

1、综采一队、综采二队、综掘队在综采队会议室、机运一队、机运二队在机运一队会议室开班授课。

2、机电队、通风队、安监部、信息中心以及各业务部室人员,集中在五楼会议室开班授课。

七、具体要求:

1、各授课老师要充分做好上课准备,备好教材、教案。

2、矿领导及安监部、人力资源部对全矿培训情况进行流动巡回检查。

3、考试实行闭卷考试,由职业卫生培训中心组织好考试工作,考试地点为五楼会议室及一楼餐厅。

4、对考试不及格者,不准上岗作业,统一组织起来进行为期3天的再培训工作,经补考合格后方可上岗,补考不及格者予以辞退。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方案 篇2

国民的健康救助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在发达国家, 救护知识已经十分普及。在荷兰l0岁儿童就开始接受急救知识教育。瑞士法律规定每个公民都要接受急救知识培训[1]。我国香港对运输业人员要求进行为期两周的急救课程培训[2]。我国急救知识普及率相当较低, 陈丽卿等[3]的研究显示:非医疗专业学生对急救知识知晓度较低, 掌握煤气中毒急救知识的占58.5%, 掌握心肺复苏技术的占25.0%;而需求现状调查分析显示100.0%的学生希望掌握急救知识与技能。调查中93.5%的学生认为普及急救知识应该从学校教育着手, 最好采用开设急救知识选修课形式, 供学生选修, 上海已有成功的经验。

近年来, 卫生职业学校非常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为全民应该普及的急救知识, 这类学校的学生理应成为必备知识, 并且掌握更多更好。因此, 应将《初级急救知识培训》应列入卫生职业学校必修课。强化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中学生院外应急救护能力的培养, 其目的是毕业学生不仅能在医院内胜任本职工作, 还应在院外面对各种突发性意外灾害事故之时, 表现出卫生职业技术人员应有的专业素质, 从而有利于迅速准确、积极有效抢救伤者的生命, 积极预防控制和减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 完善我国院外和院内急诊救护体系, 为构建和谐社会, 为维护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初级急救知识培训》课程标准制定思路

我校自2004年开始开设急救知识培训讲座, 从学生的选择率到学生听课时的学习兴趣看, 都十分活跃, 充分说明学生迫切希望掌握急救知识与技能。但她们因为讲座时间较少, 掌握的急救知识远远不够。因此, 应将《初级急救知识培训》列为必修课。以下谈谈课程的实施方案。

1指导思想及培训内容

1.1指导思想

明确学生院前应急救护能力的储备是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一个实质性的切入点, 而绝不是单纯理论思想的提高, 必须要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与锻炼。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注重实效。针对不同专业的学习对象的现有知识及对院前应急救护能力培养需求, 制定完善与相关课程学习有机结合的教学机制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训练标准等。

1.2急救培训内容

为大众化的急救知识:现场抢救、快速预诊分流、紧急转运、组织管理等。

2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熟悉《初级急救知识培训》的基本的知识技能, 同时溶入时间就是生命及正确的操作技术是抢救生命成功的关键理念。

2.2技能目标:

学会和掌握现场急救各项技术的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2.3情感态度目标:

传承红十字会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

3教学实施要素

3.1教学理念

教师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以实践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注意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渗透, 融“教、学、做”为一体。

3.2教材选用

可选用当地红十字会的急救初级知识培训教材。

3.3师资保证

派送教师参加中国红十字会急救培训师的培训, 取得中国红十字急救培训师资格。

3.4实验条件保障

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必备条件, 建立专项实训室, 对每一项操作技能严格把关, 确保预期的成效。

4. 技能考核

学生通过强化学习, 不仅要通过书面考试合格, 还要通过实践技能考试, 完成心肺复苏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技能考核, 提高学生面对意外伤害时的心理素质, 掌握基本的应对技巧、安全防范、自我防护等必需的专业技能及常见危重病的现场初级救护、常见中毒处理、意外伤害的现场应急处理措施等。

5. 资格确认

对通过全部考核合格的学生, 上报南通市红十字会, 办理“初级急救员”合格证书, 提高学生今后对社会需要时的参与意识, 以及保护自我的法律依据, 传承红十字会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 实现了我国卫生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基本目标。

参考文献

[1]Osterwalder JJ.Emergency medicine in Switzerland.Ann Emerg Med, 1998, 32:245.

[2]Kalinowski E, Burkle J.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system in Hong Kong:a pearl in the south China sea.PrehospitM and Disaster Medicine, 1997, 12 (2) :102.

[3]陈丽卿, 杨燕娇, 徐小莉.非医疗专业学生对急救知识知晓度及需求现状调查分析.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9, 25 (7) :67-68.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方案 篇3

护生职业暴露现状

护生缺乏自我防范意识:当今,我国护生缺乏自我防范意识,而这也正是他们经常会出现职业暴露的关键原因[1]。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呼声缺乏防范意识,就接种乙肝疫苗来说,护生出現针刺伤现象的100%原因在于临床实习前没有进行血清乙肝抗体滴度的再次检测或为进行过疫苗接种[2]。

针刺伤严重:护生经常暴露在锐器伤、患者体液、辐射和空气污染中,在各种职业危害中以锐器伤最为多见,尤其以针刺伤排在首位。王红红对215名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证实他们被针刺伤率72.6%。方琼,吴蓓雯,蔡明等对226名护生进行临床调查分析显示[3],其中护生暴露锐器伤164名护生,发生率72.6%,实习中期是护生发生锐器伤的最多时段,中专护生发生锐器伤的均数大于本科护生[4]。

心理压力大:护生面对的是高社会心理压力,方琼,吴蓓雯,蔡明等调查中显示,在这226名护生中,有45%的护生在实习过程中会出现紧张的现象。护生从课堂迈向临床的过程中,会面临临床的高工作强度、崭新的临床学习形式、缺乏的临床经验,经常变换的实习地点和其他社会家庭状况,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使护生害怕出差错,感到身心疲惫,从而易产生各种职业伤害。

操作技能不熟练:由于实习护生操作技术的生疏、临床经验的缺乏等特点,他们发生锐器伤的频率较他人高。庄丽琴发现,在“锐器伤易被伤害的项目”中,大部分有过针刺伤敬礼的护生会选择输液完后重套针帽、持取针、配药、吸药时这几项,在护理技术中,这些操作算是最简单,最基本的,但输液完后重套针帽属于操作正确。

加强护生职业防护意识的教育现状

陈炼红对调查了17所卫生医药的学校,88.2%的学校被证实未进行过加强护生职业防护意识的教育,学生中27.7%的人和老师中88.2%的人根本不清楚护理职业防护是什么[5]。庄丽琴等调查显示,所有的护生都认为职业防护教育十分必要,但接受过相关教育的护生只有24.43%,即使有相关的学习,但因尚未进行有关职业防护知识的教育和开设专门的课程,每个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对有关职业防护知识的侧重点不同,总体上护生不太了解职业防护知识。现在,人们仍然未对职业防护教育给予应有的重视[6]。然而对于当前有效、先进的职业安全防范方式,只有2.8%的人完全了解,21.7%的人略懂皮包。

对学校加强护生职业防护培训的几点看法

护生对职业防护知识的掌握状况不太好,证实学校教育未能使护生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在实习前对职业防护知识没有完全的了解。调查表明,在学校的专业课程中,未开设护理职业安全防范这门课,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供给护生职业防护知识的需求[7]。这种现象表明学校对护理职业安全的重视力度明显不够。基于上述现象,在实习前,加强护生的职业防范意识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了。学校应积极增加护生职业防范意识的课程,注重相关知识的教育及有关技能的培养,使护生职业暴露的机率降低。

统一教学人员对护理职业防护的认识:使教学人员充分认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从而将标准预防知识穿插在日常的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职业防护意识。

规范操作规程:在护理操作技能中应用标准防护,加强对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特别要注意锐器类物品,并对他们进行严格操作。考察护生处理医疗垃圾的办法和提高督查的力度,纠正学生回套针帽等正确举止,抑制或减少锐器伤的出现。与此同时,对锐器废弃物进行合理的管理,安装与临床实践息息相关的安全设备,并有专人负责输液管、安瓿、针头等废弃物的处置。

提高护生职业防范的思想:宣传传染性疾病的防范措施,在实习前,安排护生对血清乙肝抗体滴度进行再次检测并提前接种乙肝疫苗。

对职业暴露的场景进行模拟,根据临床实践对防护流程进行规范。当采集的血液碰到人的皮肤黏膜时,应赶快用流水、肥皂进行清洗;当被锐器物刺伤时,应及时把伤口血液挤出,并用流水、肥皂进行清洗,在用碘酊消毒,进行免疫球蛋白的注射。

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降低学生的紧张心理:每次见习前,向学生介绍医院的环境、制度、见习要求等,使学生逐渐的适应医院的环境及要求,护生在实习前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尽早适应环境,排除紧张心理,避免操作不稳而带来的意外伤害。

开展实习前职业防护知识强化教育:实习前进行相关职业防护知识的讲座,以职业暴露概念、当发生职业暴露现象时正确的做法、标准预防、职业感染情况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同时应注意洗手的必要性、洗手方法、针刺伤的危害、安全注射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孟发芬,张霄艳,田淑军,等.实习护生职业安全卫生防护及其课程设置现状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8,23(7):59-61.

2 庄丽琴,郑素玲.卫生学校护生针刺伤调查分析及防护[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3):370-372.

3 王红红.护生职业防护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02,16(6):331-333.

4 方琼,吴蓓雯,蔡明.护生临床实习中职业防护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护理,2005,5(5):17-19.

5 陈炼红.卫校护理职业防护教育现状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2):406.

6 陈小萍.加强实习护生的自我防护[J].天津护理,2009,9(4):94.

职业卫生培训小结 篇4

通过此次职业健康培训,使我们的员工受到了一次良好的教育和素质的提高,认识到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护知识的缺乏和迫切需求,同时也看到部分员工对职业卫生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潜在的危害,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培训,使劳动者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尽管本次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离劳动者所需求的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培训会由职业卫生办公室发起组织,培训时间3天,培训课时3个课时。参加培训人员为我矿所属各队(班、组)以及各重要岗位工作人员。目的在于为了规范我矿的职业卫生工作,进一步提高职业卫生工作的普及水平。培训内容为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与标准,职业卫生基本知识,操作规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

职业卫生培训教材 篇5

(1)职业卫生(劳动卫生或工业卫生)是一门研究劳动作业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或危害程度,从而提出如何改善劳动作业环境、防止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侵袭,预防发生职业病的学科。(2)作业场所 是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全部地点。(3)职业病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职业病危害 是指可能导致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发生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5)职业病危害因素 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的有害因素。

(6)职业病危害事故 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因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急、慢性职业病及死亡的事件。

(7)职业健康监护 是指对职业人群实行的预防职业病危害,提高员工健康水平为目的的健康监护。

一、生产性噪声的危害和防治 1 噪声定义

从主观讲,一切不希望存在的干扰声都可称之为噪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声音都可视为生产性噪声。例如:生产过程中机械运

转、摩擦、撞击发出的声音,风机、汽笛、泵以及变压器发出的声音等。噪声对人体的主要职业病危害

噪声对人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噪声可以使人耳聋,还可能引起高血压、心脏病、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噪声还污染环境,影响人的心理,造成人的烦恼,降低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特别强烈的噪声还能损坏建筑物、影响仪器设备等的正常运行。噪声对人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影响休息和睡眠 2.2 听力和听觉器官的损伤

人听觉器官的适应性是有一定限度的,长期在噪声的作用下,听力逐渐减弱,引起听觉疲劳。若长年累月置于强烈噪声的反复作用下,内耳器官将发生器质性病变,造成永久性听阈位移,也叫噪声性耳聋。在一次或数次极强如猛烈的爆炸声会震破耳鼓,严重的会导致全聋。2.3 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病症和神经衰弱

噪声可以使交感神经紧张,表现为心跳加快,心律不齐,血压有波动,心电图阳性率增高,噪声引起神经衰弱症侯群,如头痛、头晕、失眠、多梦、乏力、记忆力衰退、心悸、恶心等。2.4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引起胃功能紊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2.5 对视觉功能的影响

由于神经系统互相作用的结果,能引起视网膜轴体细胞光受性降低,视力清晰稳定性缩小。2.6 降低工作效率,影响安全生产

噪声易使人烦躁不安与疲乏,注意力分散,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当噪声级超过生产中的音响警报信号的声级时,遮蔽音响警报信号,易造成事故。

2.7 高声强噪声损害建筑物和仪器设备

160分贝以上的高声强噪声可引起建筑物的玻璃震碎、墙壁震裂、屋瓦震掉、烟囱倒塌等。3 作业场所噪声的控制标准

因为噪声的危害众多,对劳动者的职业伤害很大,因此,国家对作业场所噪声一直有较严的限制要求。2010年8月1日实施的最新标准GBZ 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对作业场所的噪声作了明确的规定

4. 噪声控制

生产性噪声危害的发生和程度主要决定于噪声强度、接触噪声时间、噪声的频率及频谱特性、接触者的敏感性等因素,因而要预防其危害需从几方面着手:消除和减弱生产中的噪声源;控制噪声的传播;加强个人防护。主要措施如下:

①选用低噪声设备,如风机、空压机、球磨机等设备,能从根本上降低噪声。

②采用隔离、远距离控制等措施,尽量将噪声源与操作人员隔开。③具有生产性噪声的车间尽可能远离其他非噪声作业车间、行政区与生活区。

④对小型设备,如颚式破碎机、圆锥破碎机等设备运行噪声较大,可设置轻型钢结构组合式隔声室,以防止噪声的扩散;

⑤对高压风机、空压机除采取隔声措施外,在进出口、风管上加设消声装置。

⑥对噪声较大的设备,如圆筒筛洗机、颚式破碎机等,采取基础防震,安装隔震器和隔震垫。控制噪声管理措施主要有:

①加强听力保护教育,使每个员工知道身处的作业场所噪声情况及危害,培训并督促其正确佩戴护听器。定期到有资质单位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发现职业禁忌及时处理。

②为劳动者提供声衰性能良好的护听器,对暴露大于或等于85dB作业场所的职工提供适合本人使用的护听器,确保其实际接受的等效声级在85dB以下。

③合理安排工序,减少劳动者在噪声声级超标作业场所接触噪声的时间。

二、尘肺病的防治

一)、尘肺病是由生产性粉尘引起的肺部疾病,简称尘肺。在我国,尘肺是危害接触粉尘作业工人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

二)、按病因可将尘肺分为:矽肺、硅酸盐肺、碳尘肺、混合性尘肺、金属尘肺等十三种。尘肺起病缓慢,一般是接触几年后才发病。临床表现为气短、胸闷、胸痛、咳嗽、咯痰等症状,一旦患上尘肺,即使脱离粉尘环境,病情仍可继续发展,日益严重。尘肺病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影响劳动能力。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治疗尘肺,但尘肺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粉尘作业工人应注意防护。三)、粉尘作业常见于如下工作:

陶瓷、水泥生产过程;石场石料的开采、粉碎;五金、宝石、手表作业的打磨、抛光;皮毛、纺织工业的原料处理、家俱制造业中木料的锯、刨、磨等加工;塑料原料破碎、混料等生产过程。凡防尘措施不够完善的作业场所,均可能产生大量粉尘外逸,污染生产环境。四)、粉尘防治

我国在防尘工作方面成功地总结出防尘八字经验,即:革(工艺改革技术革新)、水(湿式作业)、密(密持尘源)、风(通风除尘)、护(个人防护)、管(维护管理)、教(宣传教育)、查(定期检查评比、总结、定期健康检查)。”

对于工人来说,应强调个人防护和健康检查。粉尘浓度不符合卫生标准的作业场所,接尘工人应坚持配戴防尘口罩上岗;应做好就业前检查;不满十八岁以及有下列疾病者均不得从事接尘作业:

1、活动性肺结核病;

2、严重的慢性上呼吸道及支气管疾病;

3、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胸部疾病;

4、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接触粉尘作业工人就业后应每年进行一次职业性体检。以便早期发职业性损害。

三、怎样预防有机溶剂中毒

预防有机溶剂职业危害的措施包括通风,排毒等工程技术措施和监测、监护等卫生保健措施。对于作业工人来说,重点是要防止吸人和皮肤污染,及早发现职业性危害。因此,应重点做好如下七点:

一、要通风:使用有机溶剂的作业场所,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作业时抽风排毒设备应保持正常运转,如作业场所缺乏抽风排毒设施测应打开门窗,利用自然通风将挥发性毒物排出车间。

二、要防护:从事有机溶剂作业的工人,应注意带防护手套和防毒口罩,防止吸人和皮肤污染,禁用有机溶剂洗手,可渗透的工作服如受到污染,迅速脱去。

三、讲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在有机溶剂工作场所休息、进食、吸烟。

四、守规程:应严格遵守安全卫生操作规程,认真操作,不可大意。

五、少加班:适当控制工作时间,少加班或不加班,以减少接触时间。

六、要体检:做好就业前体检和岗后定期职业性体检,及早发现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性损害。患有神经精神系统及肝、肾疾病患者,或有视网膜炎,全身性皮肤病者不得上岗。

七、要观察:加强对接触者观察的,特别是对新上岗的工人应严密观察5周,发现有发烧、皮疹等不良反应者应立即调离岗位,及时治疗。

四、急性职业中毒抢救及治疗

急性职业中毒,在生产中多由于意外事故发生,发病急骤、严重,应需分秒必争,及时处理,正确及时的现场处理对病情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一、现场抢救原则和具体措施

(一)阻止毒物继续进入体内,同时给予急救处理

1、吸入中毒 迅速将患者搬离中毒场所至空气新鲜处。保持患者安静,并立即松解患者衣领和腰带,以维持呼吸道畅通,并注意保暖。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尤其是神志、呼吸和循环系统功能等。

2、经皮肤中毒 将患者立即移离中毒场所,脱去污染衣服,迅速用清水洗净皮肤,粘稠的毒物则宜用大量肥皂水冲洗(敌百虫污染时,忌用碱性液体,因为后者可使其分解成毒性更大的敌敌畏)。遇水能

发生反应的腐蚀性毒物如三氯化磷,则先用干布或棉花抹去毒物,再用水冲洗。

3、经口中毒 多为接触或误服被毒物污染的食品、食具等所致,在生产性中毒中不占重要地位。如毒物为非腐蚀性的,患者神志清楚又无虚脱现象,应立即洗胃、催吐、导泻或活性碳吸附等方法将毒物消除。腐蚀性毒物中毒时为保护胃粘膜,可服牛奶、生蛋白、氢氧化铝液等,一般不宜洗胃。吐泻严重有明显脱水现象时忌用泻药。

4、局部灼伤 腐蚀性毒物如酸、碱等沾染皮肤及眼内,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5分钟。强酸沾染皮肤经水冲后,可再用5%碳酸氢钠冲洗,沾染眼内者,再用2%碳酸氢钠冲洗。强碱溅入眼内,水冲后用生理盐水或3%硼酸水连续冲洗至少15分钟,并立即送眼科处理。急性职业中毒患者,如有呼吸困难及紫绀等,应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停止或衰竭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呼吸呈窒息状者,可针刺人中穴,并可给山梗菜碱皮下或静注。有周围循环衰竭时,应保持患者安静,氧气吸入。如心跳已停止,须立即进行体外按摩,以及其他急救措施。正确、及时的现场抢救和初步处理非常重要,可挽回一些严重中毒病人的生命,减轻中毒程度,为后一步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初步现场处理后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职业病防治宣传用语

1、保护劳动者健康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2、员工安全健康,企业兴旺发达。

3、重视职业卫生,崇尚文明生产。

4、学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5、防治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

6、防治职业病危害,促进经济发展。

7、加强职业病防治,关爱劳动者健康。

8、关注职业卫生,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9、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10、企业保障员工健康权益,就是保护企业经济效益。

11、要职业,不要职业病。

12、群众利益无小事,职业病防治是大事。

职业危害

1、危害因素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有毒物质、噪声、高温、粉尘等,有毒物质主要包括焦炉逸散物、一氧化碳、甲烷、硫化氢、氨、苯系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氢氧化钠、硫酸、甲醇等

2、有毒有害物质分布场所 噪声

皮带输送机、筛分机、破碎机以及空压机、各类机泵、风机等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于振动、摩擦、碰撞等原因产生机械噪声 粉尘

粉碎机、带式输送机、输煤通廊、捣固机、推焦车处产生煤尘,熄焦车、焦炭振动筛、输焦皮带、焦仓、焦场、拦焦车、输焦通廊处产生焦尘,硫铵振动流化床干燥器、防料口处产生硫铵粉尘。

3、有毒有害物质危害性质及防护措施

粉尘

应急处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尘肺病人,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理化性质:游离sio2含量在10%以下的煤尘最高允许浓度为10mg/ml 健康危害:它可直接进入人体,沉积于肺泡内,形成活动性肺结核、慢性肺部疾病、严重的慢性上呼吸道和支气管疾病等。

应急处理:定期对粉尘作业环境进行监测,了解作业场所劳动条件,及时落实或改进防尘措施,改善劳动条件。

防护措施:生产过程中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佩戴防尘口罩、注意通风。

高温

理化性质:工作场所的高温辐射强度大于4.2J/cm2.min时,可使人体过热。

健康危害:高温作业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改变,当机体获热与产热大于散热时体温升高,因大量出汗造成机体严重缺水和缺盐、使人产生热、头晕、心慌、烦、渴、无力疲倦等不适,严重时还可导致中暑

应急处理:撤离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荫凉的地点静卧休息,给予十滴水、霍香正气水、含盐清凉饮料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者可逐渐恢复,重症中暑必须紧急送医疗单位抢救。

防护措施:饮水是最常见,也是最简便的补充水分方式,及时补充适量的水分和盐分对维持身体健康十分必要的,以含盐饮料为佳,如含盐茶水、绿豆汤等生产过程中穿戴劳动保护用品,戴防护手套穿防护鞋,注意通风。化学毒物

噪声

理化性质: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音 健康危害:致使听力减弱、下降,长期接触工业噪声可引起耳鸣、耳背,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疾病。

应急处理: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并紧闭门窗,如发现听力异常,到医院进行检查,确诊。

防护措施: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设隔音墙将空气中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戴护耳器

高温作业:高温作业系指工作场所有生产性热源,其散热量大于23w/m3·h或84KJ/m3·h的车间;或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场所的气温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业(含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30℃地区的露天作业,不含矿井下作业)。

A.1 有毒物质和物理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是用来防止劳动者的过量接触,监测生产装置的泄漏及工作环境污染状况,是评价工作场所卫生状况的重要依据,以保障劳动者免受有害因素的危害。

A.2 在评价工作场所的污染或个人接触状况时,应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测定方法和有关采样规范进行检测,在无上述规定时,也可用国内外公认的测定方法,使其全面反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污染状况,并正确运用时间加权乎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做出恰当的评价。

2017职业卫生培训计划 篇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规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2017职业卫生培训计划,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广大员工了解国家有关新安全生产法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公司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隐患识别能力和预防能力,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熟悉公司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产生的后果、防范措施及应急措施,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和防治能力,自觉维护相关权益。

二、培训对象

上岗前的员工,在岗期间的员工,调岗员工。

三、培训内容

1、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相关标准等。主要包括《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条例》等。

2、上级有关职业卫生方面的文件、会议精神。

3、公司制定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公司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5、工伤保险的相关规定、工伤鉴定级别和范畴。

6、公司配备的个体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

7、公司存在粉尘、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的种类、产生的后果、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理措施等。

四、培训形式

1、定期开展各种安全培训。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培训。培训地点:会议室。

2、不定期职业卫生培训:包括职业卫生公告栏公布内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中文警示说明牌板的内容、上级有关职业卫生文件及会议精神等。

五、培训要求

1、公司各系统、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职业卫生培训,把该项工作抓好、落实好,大力宣传职业卫生培训的重要意义,组织开展好公司组织的定期培训和本单位的日常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同时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意识和防治能力。

2、参加职业安全和职业卫生培训的人员不得迟到、早退和无故缺勤,否则每人次罚款50-100元。

3、培训考试不合格者,严禁上岗作业,至到补考合格后方可上岗。

山东XXXX科技有限公司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方案 篇7

1 收获

1.1 加强了培训基地建设, 完善了培训办学条件

1.1.1 建章立制, 明确责任, 理顺体制

我校被确定为新招录大学生培训基地后, 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后, 确定专人分管本次培训任务, 教务科有2名专职人员专门负责培训工作, 教学副校长分管此项工作。明确了省卫生厅、学校教务科、教学科室3级职责和任务, 即卫生厅宏观指导、教务科具体负责、教学科室担任教学任务。按照省卫生厅文件的要求, 我们制订了师资培训经费投入、培训目标、培训教师考勤考核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并在3年的培训工作中试行并加以改进, 效果良好。

1.1.2 根据当前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结合我校专业特点及优势, 把新教师培训工作办出特色

新录用的教师多数为临床和护理专业, 且大部分从来没有接受过教师资格培训, 为使这些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教师, 经过有目的的理论学习和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 快速掌握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缩短对职业要求的适应期, 尽快成长为合格的教师。根据我校在护理专业的办学优势, 安排新教师深入学科锻炼, 并真正参与到教学核心工作中去, 使参与培训的新教师获得第一线的教学经验并领会职业教育的新特点。

1.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全面锻炼新教师多方位能力

以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为主线, 以“构建有效课堂, 提升实践能力”为主题, 以学校为主体, 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基本单位, 开展基于岗位、基于课堂、基于问题、基于教师发展需求的学习与研究, 着力提高新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 真抓实练, 努力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服务。

1.2.1 加强理论学习, 使新教师拥有良好的理论基础

实施新教师职业导航, 开展职业入门培训。课程结构分为4个模块, 其中职业道德与职业心理培养属于职业化课程, 职业教育理论与技术培养属于专业化课程。在职业道德与职业心理培养的课程中安排了如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教学方法、青少年心理特点、团体心理辅导等一系列课程, 使新教师获得良好的职业基础和心理准备。而在职业教育理论与技术培养课程中安排了如职业教育课程论、职业教育教学论、班主任工作、实践教学与实验室管理等课程, 使新教师更好地了解职业教育特点并为未来的工作打好基础。

1.2.2 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让新教师练就扎实基本功

新教师的一般基本功训练, 包括粉笔字、普通话、教具制作、口头说与书面表达等, 这些主要采取自学自练的形式。为切实提高新教师基本功, 使其具有过硬的基本技能, 我们安排教师每周书写一板粉笔字, 每周书写一篇钢笔字, 每学期每人制作一个教学课件。并对其的基本技能训练进行月检查评比, 将评比结果记录在册。在这些基本训练的同时, 我们注重加强对新教师的岗位专业能力模块的训练。每周一篇教学反思、每周参加一次集体教研、双周一次集中集体备课、每月一篇培训总结、每月一次班主任培训、每学期末一次教学比赛活动, 使新教师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1.2.3 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 提高新教师教学技能

课堂教学是岗位培训的重点, 培训中始终以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为着力点, 结合中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等有效形式, 组织全体新教师每人上一节公开汇报课, 由学校评课组从备课、上课、说课、课后反思及评课等方面给予公正、公平、实际的评价。同时以教研组为单位同步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全面促进新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效率。

1.3 培训目的明确, 取得的培训效果良好

1.3.1 培训的师资队伍方面

充分发挥了省卫校作为培训基地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 挖掘学科带头人及参加全国骨干教师培训等优秀教师的潜力, 实施“一对一”导师制培养, 传授教育教学经验。同时, 外请部分教育专家来校授课, 保证授课内容的先进性。

1.3.2 培训的方式方面

采取专题研修式、示范模仿式、问题探究式、情景体验式、尝试反思式等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 全面提高了培训质量。

1.3.3 培训的资源保障方面

保证了图书馆、计算机房、实验室设备的充足与完善。购置了培训需要的新图书、软件、光盘、录像带, 开发培训资源, 确保培训的顺利实施。

1.3.4 学员反馈方面

来校培训的近百名新教师都顺利通过了笔试以及实践技能考核, 学员反馈良好, 各位新教师经过培训都已经具备了教师所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为将来在各自岗位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做好了准备。

2 培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由于培训是首次大规模的对新教师进行专业集中培训, 经验不足, 在培养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2.1 培训的专业面不够广

各位新教师层次和专业不一致。因而培训工作难度较大, 部分理论课程存在有的教师听不懂, 有的教师觉得内容不够深的情况。在今后的培训中要注意分批、分层次培训。

2.2 培养的要求和考核不够严格

由于这3年正值学校升格为黑龙江省护理高等专科学校的关键时期。部分本校新教师参与了评估工作, 不能按时参加培训或未能完成课程, 还有一些新教师由于个人原因未能完成全部课程, 这一问题困扰着培训工作。今后要采取循环式的培训方式, 使得每一名新教师都能够完整的参加一轮培训。

2.3 相应课程安排还存在一定问题

由于教学时间冲突, 部分课程未能完整开展, 比如在班主任培训模块中, 部分新教师由于承担的课程太多, 未能担任班主任工作;还有一些教师由于本身承担其他行政工作或被借调到其他单位, 与培训时间安排上有了冲突, 这也提醒我们在教学组织与安排上要更加认真。

总之, 我校在这次新教师培训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同时, 也还存在有一定的问题。我们一定认真总结经验, 反思问题, 明确调整思路, 制订整改措施, 确保今后的培训工作更好地开展。

摘要:近年来,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 我国开始着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 各类中职学校得到全面发展, 尤其在学校规模以及招生、就业上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势头, 师资队伍得到大量需求, 每年都有新进教师, 青年教师已经成为教师的主体。我校作为全省中职学校的龙头单位, 近3年来承担了省卫生厅下达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任务, 现从各个方面对培训中的收获及存在的问题作以分析。

关键词: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新录用教师,岗前培训

参考文献

[1]杜耿.从教师发展理论看职业学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J].职业技术教育, 2002, 4:53~54.

[2]葛如峰.加强青年教师培训促进师资队伍建设[J].淮北煤师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9, 1:35~36.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方案 篇8

【摘要】职业培训是中职学校办学模式之一,和学历教育一样要保证培训质量,注重学员综合素质培训及培训效果的检测。

【关键词】中职校 职业培训 评估

【中图分类号】G712

职业培训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模式之一。学员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其就业与再就业的质量。对学员综合素质进行科学评估是培训质量的保证,也是促进高质量就业的必要手段。

一、职业培训学员综合素质的内涵

职业培训的目的是适应或更好适应某一职业工作岗位的需要,在现代生产企业,员工不仅要具有娴熟的专业技能,而且要具备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素质,要有不断发展的能力,所以,其综合素质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学员就业的基础,也是其就业后发展的基础,是不可忽视的基本素质。考虑到学员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应注意针对性地开设,应浅显易懂,有趣味性。比如:普通话、书法、经济政治常识、法律基础、实用英语、人际沟通常识等。

(二)专业技能素质

学员的专业技能素质是其工作的资本,也是职业培训的主要内容。应适当了解专业基础理论,突出培训实际操作能力,让学员在实践中寻找专业兴趣,并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专业技能体系。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是专业技能之一。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计算机应用都将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当代青年不会操作计算机无异于新的文盲,也必将落伍于时代。

(三)体能素质

强壮的身体是学员工作、生活、学习的根本。尤其是进入外企工作,要随时应对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对体能素质的要求,对学员既要加强体能锻炼,又要让其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四)思想品德素质

高尚的道德应是人一生的追求,中华民族是一个尊道重德的民族。几千年文化发展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师有责任把它传承给学生,使之发扬光大,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采用各种方法培训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结合时代要求,培养学员的责任意识、纪律觀念、时间观念,做一个对社会负责任、热爱大自然、自我完善的人。总之,完善的道德素质比技能素质更重要,重才轻德的教育是一种失败的教育。

二、职业培训课程设置

根据上述分析,职业培训的课程设置应分为三部分。其一是文化基础课。包括:普通话、书法、英语、政治常识、法律基础、交际礼仪等。其二是体能训练课,包括:早操、课间操、体育课。其三是专业技能课。即上岗所需要的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以及计算机操作技能等。需要说明的是,道德是一种文化而非一门课程。所以,职业培训中的品德教育是在学员以前道德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是一种共同教育。教育的方法是引导、雕琢、养成,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作用。在课时分配上,文化基础课及体能课约占1/3,专业技能课约占2/3,见下表(以电子技术应用培训为例):

三、授课方式

职业培训的授课方式有两种。一是课程表制。把所授各课目按课时比例列成课程表,各科教师依据课程表授课,学员循序渐进地接受各学科知识直到完成学业为止。这种授课方式适用于年龄较小(初三分流学生),培训时间较长(一年、半年)的学员。二是科目制。把所授各科目逐一集中时间讲授,培训一科,结业一科。直到全部授完各科为止。这种授课方式适用于年龄较大,培训时间较短的学员。

四、培训效果的评估

政治、法律、英语、应用文、交际知识等文化课可采用理论测试的方法,百分制,60分及格。不及格学员参加补考。

普通话、计算机应用、书法、体能可采用技能测试法,按优良、合格、不合格进行定性或百分制(60分及格)进行定量评定。普通话测试借鉴普通话水平测评方法;计算机应用借鉴信息技术培训测试方法;书法借鉴填写登记表的方法;体能则由体育教师选定若干个项目,分男女学员分别进行综评。

专业素质测试应分理论和技能测试两项。理论测试定量(百分制),技能测试定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对学员学业成绩的评估必须有计划并要切实落实,否则,学员学习将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足够的动力,难以达到很好的培训效果。也就是说就业培训同样需要教学质量做保证。

学员思想道德的评估可以结合培训期间遵守纪律的情况以及在班内的表现,由班主任进行定性评定。对严重违犯校纪及屡教不改的学员有针对性的惩罚措施,比如缓期安置或不予安置;缓发或不发培训合格证书等。

【参考文献】

1、《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种植类等19个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2009年3月

2、《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工程的意见

职业卫生培训工作总结 篇9

《职业病防治法》经常性宣贯活动以来,我们结合职业卫生经常性监督工作,积极向员工宣传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及我厂应当履行的职责,至2月10日已对各位生产工进行了培训,共向其发放试卷进行考试。同时积极向生产现场作业工人讲解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对提高工人职业病防治知识及法律意识起到了较大作用。

我们利用讲座对职业卫生方面的知识开展了广泛的宣传教育,培训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主要内容。

2、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3、岗位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危险源和隐患辨识。

4、个人防险、避灾、自救方法;事故现场紧急疏散和应急处置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

5、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治方法等。

通过职业健康培训,使我们的员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素质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同时也看到部分员工对职业卫生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潜在的危害。今后要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培训,使广大职工职业卫生知识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健康平安的工作,为公司创造更大效益。

职业病防治工作关系到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也关系到我公司的健康持续发展。公司始终坚持“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理念,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等法律法规。公司通过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员工的职业病防范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重点对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防治监督监测,加强劳动保护,按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体检,有效的保障了劳动者的健康,维护了职工的权益,确保了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了企业的安全和谐健康发展。

职业病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公司在2017年的职业卫生各项工作都逐步走向了规范化,尽管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工作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职业卫生培训学习总结通用 篇10

件的影响,同时又接触不同类型的生产性粉尘、噪声、振动、放射线、化学毒物等职业危害因素。

通过这次职业健康监督员的培训学习,对职业健康和职业卫生的理解进一步加强,对职业健康管理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当今职业健康现状里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范围在逐年扩展,其特点是种类多、范围广,且群发性较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我矿职业人群的主要有害因素以粉尘、化学毒物和某些物理因素(如噪声)为主。易发生的职业病有尘肺、煤肺病职业性噪声性听力损伤等。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大至包括: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有机粉尘等)高温、高气压、低气压、异常风速、噪声、振动另外在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有:工作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工作作息制度不合理;心理性职业紧张;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等。

所以需要采取以下相应的防护措施:工程防护措施、工作环境监护措施、健康监护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和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管理培训措施等。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目的是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相关权益,从而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防护,其主要手段是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如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健康监护等)及必要的工程技术措施,定期进行环境中

韩国职业培训立法初探 篇11

关键词:韩国;职业培训;立法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在韩国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职业培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韩国职业培训的沿革过程就是其职业培训法律法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调整与完善的过程。因此,探讨韩国职业培训立法,以期有助于我国的职业培训立法,从而促进我国职业培训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一、韩国职业培训立法的历史演变

在韩国,有关职业培训方面最初的法律依据是1953年制订的《劳动基准法》,这是韩国职业培训的第一个母法,旨在培养技能人才。但正式引入职业培训制度是从1967年制订和实施的《职业培训法》开始。

《职业培训法》的颁布,标志着韩国职业培训制度的正式确立。《职业培训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职业培训综合计划,根据该法设置“职业培训审议委员会”,职业培训机构分为“公共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内职业培训机构(即岗位培训)”、“认定职业培训机构”,确定了职业培训费负担原则和补助事项等。此外,该法还规定了职业培训教师资格、技能鉴定要领以及技术人员的待遇措施等。

《职业培训法》颁布后,政府建立了大量公共培训机构,积极进行职业培训,1982年公共培训机构达到25个。为了有序组织职业培训,1973年,韩国还对《职业培训法》进行了修订,将职业培训分为技工培训和教师培训两部分。即便如此,由于公共培训机构培训能力有限,仍难以包揽全部的培训任务,为了解决企业熟练工人不足的问题,1974年韩国颁布了《职业培训特殊法》。该法要求500人以上的私营企业必须对其员工进行培训,每年培训员工不少于职工总数15%。这项法律的实施,开拓了在人力开发中导入企业参加的先河。

1973年,韩国颁布了《国家技术资格法》,该法规定产业界各种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要具备国家统一的技术技能标准,要求凡是接受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后参加工作者,必须按该法规定的内容进行考核,对获得技术资格者给予相应的经济和社会待遇。该法以职业资格为导向和龙头,从而使《职业培训法》真正得到贯彻落实。

1976年,为了建立统一的经费投入机制,韩国颁布实施了《职业培训基本法》,首次提出征收培训税。该法对立法的目的、职业培训分类、培训标准、培训经费、培训组织、技能考核等都做了明确规定。《职业培训基本法》把《职业培训法》和《职业培训特殊法》统一起来,调整职业培训征税系统。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职业培训的经费问题,1976年,韩国还专门制定了《职业培训资金法》,该法决定以《职业培训基本法》为依据征收税金建立韩国职业培训基金。1981年和1986年又对该法进行了补充,扩展了资金的使用范围,可用来对培训和培训管理机构进行奖励,并且可将基金作为贷款用来建立新的培训设施等。

1981年韩国再次修订《职业培训法》,修订的《职业培训法》规定,凡拥有200名以上职工的企业必须设立职业训练班,对不搞技术培训的企业,课以培训负担费,并提高纳税额。同年,为了有效地对技术人才进行管理,韩国又制定并公布了《职业训练管理公团法》,该法明确规定要建立职业训练管理公团,由管理公团来负责职业培训及开展职业培训研究工作,进一步改进技能考核等。

为了克服劳动力资源高学历化的现象和解决不能升入高等学校的青年的数量激增而又不愿从事技能型工作的问题,1989年4月韩国政府制定了《技能奖励法》,此法的制定为鼓励技能人才成长以适应现代工业化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使技能竞赛开始走上规范化发展的道路。

韩国政府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稳定发展,必须提高各学校的自主性,加强地方政府的作用和责任。1997年12月,韩国制定了《劳动者职业培训促进法》。该法废除职业培训义务制和职业培训促进基金,将其原雇佣保险制度和能力开发事业的二元制管理,合并为雇佣保险的能力开发事业的一元化上来。此法对于职前学生、失业者和企业劳动力的培训都采取了统一的培训开发措施。1999年该法正式实施,对激活政府、民间的培训团体及其培训市场,促进劳、资双方参与职业能力开发的积极性,特别是支援中小企业的人力开发起了较大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高附加值产品制造所需要的技能越来越复杂,企业开始强调在职职工提高技能,而不大看重就业前的培训。虽然强制性的培训税收制度对早先增加企业内培训有贡献,但它未能鼓励企业向在职职工的继续教育投资。1999年,韩国政府制定了《职业提高培训法》,推行职业能力开发计划,规定所有行业,凡50人以上的企业都必须为在职职工提供职业能力开发课程。

2001年,韩国颁布了《终身学习法》。在完善体系方面,该法强调把职业教育与培训结合起来。通过“学分银行”对以往的学习和工作经验予以认可,而不仅停留在变通在职人员升学考试方法上。这样可以引导人们在岗学习,学以致用,避免过分追求学历,造成教育“通货膨胀”。在体制改革方面,该法强调建立社会合作伙伴关系,调动职业教育多元权益者的积极性。可以说,《终身学习法》的颁布使韩国职业培训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二、韩国职业培训立法的特点及启示

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韩国职业培训形成了健全的法制、完善的体系和独特的特点。这些职业培训法律有的侧重于职业培训制度的建立,有的侧重于职业培训义务的规定,有的侧重于职业培训基金的征收,有的侧重于职业培训的管理。如此健全的法律体系,不仅可以引起社会各界对职业培训的高度重视,而且能够为职业培训的发展提供具体的法律指导。这些成功的经验对建构中国特色的职业培训法律体系提供好了较好的借鉴。

(一)洋为中用,树立正确的职业培训教育观

韩国职业培训之所以发展迅猛,加强立法是其前提和保障,这也是其他西方国家发展职业培训的共同特征。因此,我国职业培训立法有必要借鉴他国成功经验,为我所用。特别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职业培训教育观,职业培训立法不仅要考虑当前的社会形势,更要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

(二)重视职业培训立法工作,加强职业培训法律体系的构建

职业培训立法是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发展的保障机制,职业培训立法必须跟上职业教育发展的步伐,及时为职业培训的发展提供法律支持与监督。反观我国,职业培训的立法显得非常薄弱。在我国颁发的职业教育行政法规和规章中,基本上是对职业学校教育的规定,很少有涉及职业培训方面的内容,对职业培训的重视也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职业培训立法与实际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职业培训法律法规数量很少,无法紧跟时代要求。其实,对应于我国特殊的国情,职业培训不仅可以为广大劳动者接受终身教育提供机会,而且可以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目前,在我国的职业培训中存在许多问题,如企业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企业与职业学校的关系不协调、职业培训资金缺乏、职业培训管理混乱等,急需通过加强立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以加快我国职业培训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职业培训的立法工作,构建我国的职业培训体系。

(三)与时俱进,适时修改职业培训法律法规

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职业教育法和职业培训法应及时反映市场的最新需求,肯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改革的经验,对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中的难题,用立法加以引导与促进。韩国发展职业培训,不仅充分重视立法和用法,而且特别重视在实践运行中对法律的修改、补充和完善,使法规的立足点、支持点,更切合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的实际。

上一篇:中秋活动发文通知下一篇: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观后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