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老志愿者服务指南

2024-10-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助老志愿者服务指南(精选7篇)

助老志愿者服务指南 篇1

——“予爱”社区助老志愿者服务活动

一、活动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已加速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传统家庭结构的改变使空巢老人群体大量增加。2009年3月全国老龄统计和信息工作座谈会公布的数字,我国约有2340万65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全国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已达到49.7%。

空巢老人的困境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是老人们精神支持的缺失,由于老人的社交内容比较单一,子女又经常不在家没有人可以说心里话,因此他们的内心可能会充斥孤独寂寞感。久而久之,他们大多会有被遗忘感、失落感、孤独感、无助感、拖累感等负面情绪,甚至会有更极端的消极行为;

第二是老人们大多缺乏生活照料。“生活无人照料,疾病无人过问”是空巢老人的又一困境。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日益衰退,如果出现突发状况且没有人可以及时发现并做出相关的急救措施,则出现死亡的风险是相当大的;

第三是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养老保障不足。尽管党和政府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大力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但仍有大批空巢老人看不起病或者看病难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其次是社会帮助缺位。现有社会养老机构所能提供的床位,尚不足需求的1/12。受传统习惯影响,在我国超过80%的老人希望能居家养老,但是居家养老所必须的辅助性服务平台十分匮乏,并且专业服务水平、质量均十分低下。

因此,关怀空巢老人,为空巢老人消除孤独感成了我们的任务。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我们,应采取各种措施,协助其消除孤独感,重建社会支持网络,进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切实提升其精神生活质量,为空巢老人带去更多的温暖。

二、活动具体内容

我们此次志愿者服务活动是通过居委会联系了10名学校附近社区街道的65—85岁的空巢老人,他们均身体健康,能表正常达自己的意愿。此次志愿者服务活动的目的是让老人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和尊重,增强老人与他人的交往能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敬老氛围,给空巢老人一个温暖的家,逐渐消除老人的孤独感,使其在今后的日子里学会如何充实自己。

我们通过走访社区与老年人聊天,做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了关爱和温暖;我们在游戏中引导老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兴趣爱好,对老人给予肯定和支持,让老人充分互动,增进交流,培养老人与他人的交往能力和老人之间的友谊。

此次志愿者服务项目共分为5次,周期为11月6日至12月4日的每周周四,每次时长为13:00-15:00,共计2小时。

三、感受与反思

这次实践活动带给我的触动很大。最初看到身边的老年人的年事已高,腿脚多有不便,在生活起居方面充斥着一些障碍,亟待他人对自己的帮助时,我便萌生了成立这样一个志愿者服务团队的想法。许多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日趋下降,疾病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踵而至。许多突发疾病如脑溢血、心肌梗塞等很容易发生在老年人的身上,如果让他们一人独自呆在家中,疾病突然发作而没有他人知晓,则很有可能发生危险。而空巢老人总是独自生活在家中,因此缺乏他人的陪伴。久而久之他们的心中可能会缺乏归属感,没有人可以倾诉,没有人可以给予他们关怀。

我认为老人需要一种归属感和爱的给予,让他们有生活的希望,他们中有的人可能在年轻的时候雷厉风行,做事效率十分高,然而渐渐发现近年来自己的很多方面大不如从前,因此自信心很有可能受到很大的挫折,认为现在的他们很有可能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受人尊重。因此我们想要帮助老人重新找回自己的信心,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存在感,相信自己宝刀未老,岁月的流逝比起他们所失去的而言会使他们得到更多,时间会让生命赋予睿智,他们看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事情看得更深刻了。我们此次活动旨在让这些老人在自己点点滴滴的生活里发现自己的潜能,意识到自己可以做些什么,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助老志愿者服务指南 篇2

为了使急救知识技能的宣传培训更加深入浅出, 提高宣传培训效果, 服务队员们群策群力创新宣传形式, 将急救知识技能与日常工作生活相结合, 与情景剧、小品等艺术表演形式相结合, 精心编排了以油田生产现场为背景的情景剧《生命一线》, 以灾难救援为主要内容的情景剧《紧急救援》, 以幼儿园、学校学生生活为基础的《白雪公主》等一批宣传演出节目, 这些节目深受观众喜爱, 宣传形式新颖, 效果好。严格的训练提升了服务队每一名队员的综合素质, 第二课堂让他们得到了锤炼, 收获了成功。志愿者服务队曾3次组队参加省级应急救护技能大赛, 其中, 在2012年举行的山东省第二届红十字应急救护技能大赛中, 团结拼搏, 默契配合, 出色地发挥了水平, 战胜省武警消防、齐鲁医院、省立医院、滨州医学院等高水平医疗及专业救援机构代表队, 一举夺得全省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 为学院争光添彩, 为志愿者服务队夺取荣誉, 为参赛队员们的大学生生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爱心天使”志愿者服务队已成功走过5年的历程, 总结起来, 我们认为有以下几方面体会。

一、健全机制, 规范管理

“爱心天使”应急救护志愿者服务队从成立初期开始即本着“强基础、创特色、重实效”的工作思路, 以医学专业特色活动为抓手, 加强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对组织机构、会员发展、管理规范、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救护培训、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均做出了明确要求。成立了以系主任、急救课教师为指导教师、优秀学生干部为队长的应急救护服务队, 有计划、有步骤地以严格程序吸纳新会员, 壮大会员队伍, 从组织上保证了学院红十字应急救护志愿者活动开展的持续性和发展性。参加应急救护志愿者活动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目前会员已达100余人。

二、将急救宣传教育服务活动作为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在活动中立足特定载体, 扩大影响。志愿者服务队利用“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等, 深入社区家庭、公安消防、学校园所, 演示传播现场紧急救护的处理办法, 受到广大干部员工和居民欢迎。开辟红十字宣传栏、卫生健康宣传栏、分发宣传单等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宣传活动。为深化爱心天使服务队员的思想理念, 我们利用多方阵地深化教育。如在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 渗透红十字宣传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 渗透对学生进行敬老助残、人道奉献等方面的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做到“润物细无声”;在体育与健康课中, 开展对学生进行救护常识、无偿献血等方面的教育;在主题班会课、团课和团日活动中, 渗透对学生进行红十字运动起源和发展的知识教育;在军训逃生演练、消防演练活动中, 引导青年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三、加强团队建设, 提升服务理念

服务队把团队建设和队员服务能力提升视为队伍生命力的重要保障, 因此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灵活的运行模式。服务队目前设队长、副队长、秘书长等组成的服务队最高决策层, 把握服务队的发展方向, 监督志愿服务活动效果。服务队设有考勤制度、管理办法、志愿者评比制度、通过制度化的规范管理, 使服务队的志愿服务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也为服务队迈向高绩效团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服务队一直注重成员的内部融合, 力求打造欢乐一家亲的家文化。为此, 服务队通过集训、素质拓展、小组讨论、趣味联谊等活动, 为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服务队定期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防灾避险培训、自救互救培训、家庭小药箱管理知识培训、合理使用抗生素知识培训和调研问卷设计及调研方法培训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团队管理培训等项目培训。服务队在实施项目前, 会按照活动策划方案进行项目预演, 提升项目实施效果。

北京力推“五位一体”助老服务 篇3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中国一个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关系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涉及到社会政治与经济、环境资源(其中包括社区和家庭)以及个体生命周期的各个方面。在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关爱的老年养老三个维度中,精神关爱是经常被忽视的问题。

北京市政府,特别是民政局、老龄办等部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高度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关爱和慰藉,在2009年将“精神关怀”列入北京市“九养政策”并写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截至2011年底,北京市户籍总人口1277.9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47.9万人,占总人口的19.4%;65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77.6万人,占总人口的13.9%;北京市老龄化趋势明显且以空巢独居增多显著。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随着自身机体的衰老、神经系统的功能改变,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退休带来的社会角色改变和一些负性事件的等,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被称为老人“三大杀手”的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其致病的因素,心理方面的原因已超过生理原因。同时心理疾病还会诱发或加重常见老年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老年痴呆症等众多疾病。身体与心理疾病相互干扰和影响,使得老人身心健康水平迅速下降。

2012年9月,受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老龄协会委托,由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女健康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林英教授主持,组织了93名专家学者、志愿者,共同成立了“关爱老人一共筑心巢”调查研究课题组,在北京市精神关怀工作总体框架下,对北京市16个区县60岁以上近3000名老人进行了调查。

调查报告从问题与现状、数据与分析、对策和改善三个篇章就北京市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和需求状况做了详尽阐释。呈现一个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的、定性研究和动态评价结合、兼具研究和实践价值的报告,试图解读和深化精神关怀北京模式。

研究使用配额抽样方法,研究工具包括,《老年人基本信息及需求状况问卷》和《老年心理健康量表》两部分。通过64个采样点覆盖北京市16个区县,调查对象为60岁以上人群,共发放问卷3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72份,有效率为89.75%。各区县样本量在133~197人之间,平均每区县约180人。

老年人精神关怀需求强烈

在“您希望社区给予老年人哪种关怀”这个题目中,老年人的选择依次为:物质支持(29.7%)、精神关怀(27.9%)、社区环境(21.8%)、日常照顾(16.6%)。从数据可以看出,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同样重要,对老年人进行精神关怀迫在眉睫。

针对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研究从“举办心理健康公益讲座”、“提供心理健康检查”、“配备专业心理疏导员”、建设“休闲室”、“帮助其他老人”五个方面了解老年人对社区提供“精神关怀服务”的期望。结果显示,90%以上的老年人希望社区可以提供这些精神关怀服务。

具体表现为,95.1%的老年人期望社区建设供老年人聊天、放松的“休闲室”;92.8%的老年人愿意帮助其他的老年人;91.2%的老年人希望社区能够提供定期心理检查服务;89.5%的老年人希望社区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公益讲座;89%的老年人希望社区配备专业的心理疏导员。

北京老年人心理健康平均水平高于全国

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提供全国常模相比,该调查样本在心理健康量表总分及人际、适应、自我、情绪等四个维度分上均分高于全国常模;在认知维度上与全国常模无显著差异。

以全国常模的平均值为心理健康基准水平,计算心理健康指数C(C=500+Z×100)。

1 心理健康指数在600分以上者心理健康状况优,内部与外部适应均非常协调,占本次调查人群的21.89%,需进一步巩固目前良好心理状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 心理健康指数在400~599分内者心理健康状况正常,属于正常人的普通水平,占本次调查人群的64.61%,可通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心理学知识,促进心理能力更好发展,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 心理健康指数在300~399分内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属于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人群,占本次调查人群的12.63%,除建议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外,还应预防发生心理障碍,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4 心理健康指数在300分以下者心理健康状况差,属于存在中度到重度心理问题的人群,占本次调查人群的0.87%,应尽早就医,进行临床筛查和诊断,及时提供心理咨询与治疗。

北京老年人行为偏好及养老意愿

老年人经常做的事情依次为:

看电视电影(47.7%)、和老人聊天(44.4%)、逛公园(30.3%)、看报(26.1%)、健身(22.2%)、做志愿者(15.8%)、去子女家(13.3%)、养花养宠物(12.8%)、上网(5.2%)、其它(7.3%)。由此可见:看电视电影、和老年人聊天以及逛公园是老年人经常做的事情。

老年人最喜欢的活动依次为:打牌/下棋(29.1%)、唱歌/跳舞(12.9%)、旅游(7.3%)、书法/绘画(3.6%)、钓鱼(1%)、摄影(0.8%)、其它(45.3%)。

从总体上看,老年人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乐群性突出。从性别上来看,男女两性差异显著(x2=217.80,P<0.001),女性更喜欢集体类活动;男性较喜欢个体性活动。从年龄段上来说,存在显著差异(x2=165.22,P<0.001),随年龄增大,老年人的活动量越来越小。

快速人口老龄化会给经济增长、产业演变、文化进步、社会发展等带来一系列的影响,给老人的心理健康工作带来挑战,搞好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工程正是重要选项。结合研究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对深入开展北京市老年人精神关怀服务的工作重点提出了对策建议,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社区扶持、家庭渗透、老人受益”的思路,形成一个“政府、社会、社区、家庭、个人”五位一体的老年人心理关怀服务系统。

北京作为近2000万人口的国际化特大城市,老龄精神关怀总体发展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建立科学的服务标准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全社会共同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让夕阳散发幸福的余晖!关爱老人,共筑心巢!

助老志愿者服务指南 篇4

一、宣传发动,不断扩大志愿助老组织网络

老龄服务志愿者协会自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壮大助老志愿者队伍,推动泉州市老龄委下发《关于抓紧招募老龄服务志愿者的通知》,明确助老志愿者招募的范围、标准和办法。纵向,我们推动县(区、市)和乡镇、社区(村)都要建立助老志愿者组织,与老年人生活和养老相关的行业成立专业化助老志愿者分会。市协会成立教育、电力、邮电、自来水、移动通讯、医疗卫生、法律援助、心理咨询、困难救助、文体旅游等12个个性化、专业化分会。横向,我们推动行业协会、爱心企业、大中专院校和公益团队建立志愿助老服务队、工作站等组织。全市目前已有助老志愿者组织316个,助老志愿者总数达20000多人。基本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志愿助老网络。助老志愿者招募起来以后,我们采取以会代训、短期培训、开辟讲座、经验交流、老志愿者言传身教等措施提升人员素质,还联合有关部门和主流媒体,在全市开展为期半年的“寻找最美助老志愿者”活动。在全社会引起积极反响,起到很好的典型示范作用。

二、整合资源,不断提高志愿助老的保障能力

在解决“有人做事”的同时,我们着力解决“有址议事,有钱办事”的问题。大多数助老志愿者组织都达到“五有”要求,即“有牌子、有办公议事场所、有助老活动台帐、有助老活动计划上墙、有必要的经费保障”。为确保志愿助老必要的资金和物资需求,我们在取得协会办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同时,采取动员爱心企业捐款捐物,爱心人士义买义卖,慈善机构专项列支,文艺团体义演义唱,以及企业庆典挤一点,商业宣传让一点,个人婚庆捐一点等形式,聚集各方面资源,为志愿助老活动提供保障。比如,清华大学总裁班在泉州的近千名学子都是年轻的企业家,我们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宣传志愿助老的义举,倡导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突出志愿助老,让他们在成立“清华总裁经济促进会”的同时,成立志愿助老服务队。服务队组织清华学子与老年人一同过生日,发动企业捐款捐物,举办义买义卖活动,先后为协会筹集数十万资金和一辆协会用车。民生银行泉州分行和泉州银行、泉州农商银行、泉州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把金融服务和志愿助老结合起来,把志愿助老文化融入金融业务宣传,开辟老年人金融服务窗口,策划志愿助老金融产品,不仅营造志愿助老氛围,同时还为协会活动捐助款项。工会是职工的“娘家”,我们还借助工会的力量,把对离退休困难老职工和老劳模的慰问、外来工随居老年人的关爱纳入志愿助老的范围,由工会提供资金支持,协会组织志愿者进家入户助老服务。

多措并举让协会得到有力的财力物力保障。同时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爱心在社会涌动,孝老敬老助老是积德行善,只要我们方法得当,就有取之不尽的源泉。

三、项目带动,不断扩大志愿助老服务的受益面

志愿助老成效的大小,关键看老年人受益面的多少。为了不断扩大志愿助老的覆盖面,我们把为老年人助医、助乐、助学、助困、助生活等策划成一个个项目,达到做成一个影响一片的效果。在助医方面,我们成立志愿助老医疗卫生分会,由医疗卫生系统的医务人员组成志愿者,分成若干个活动小组,有的长期坚持深入养老院和乡村老年协会为老年人讲学送医,有的在泉州老年人服务中心长期坚持义诊,一年365天从未间断。有的对乡村看病不便的老年人订制个性化治疗方案,坚持送医送药上门;在助乐方面,协会成立志愿助老旅游文体分会,成立太极拳志愿者辅导组、广场舞辅导组,老年人旅游策划组等专业性志愿服务组织。同时与老体协配合,在老年人活动中心成立各种老年人兴趣小组和志愿者服务队,较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娱乐需求;在助困方面,我们专门成立老龄服务志愿者困难救助分会,由分会掌握困难老年人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制订救助方案和筹集救助资金。两年多来,已有2000余名困难老年人得到协会的救助;在助生活方面,我们成立电业、邮政、电信、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专业化、个性化分会,小到老年人家中修电路换灯泡、手机使用、快件收寄、油盐酱醋采购,大到失能老年人日常护理、走失老年人寻找,孤寡老年人的临终关怀,时时处处都有志愿者的身影。泉州“真情在线公益团队”作为协会的一个活动组,他们从线上发起组织志愿者,到线下走进养老院和空巢老人家庭,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志愿服务。他们长期为多名失能空巢老年人提供心理慰藉、粪便清洗、卫生打扫、剪甲理发、临终关怀等服务,深受社会的广泛赞扬,被中央文明办表彰为“全国优秀志愿者活动组”。

四、健全机制,不断形成志愿助老活动新常态

协会通过制度化建设,着力改变志愿服务中存在的形式化、政治化、节日一阵风的倾向,努力形成志愿助老新常态。一是推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一帮

助老志愿者服务指南 篇5

黄振华 ***2

论文摘要

中国在经济不太发达的条件下进入了老龄型社会,老年人口已经形成一个有特殊需求的庞大群体。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主要取向是举办养老、敬老、托老福利机构;设立老人购物中心和服务中心;开设老人餐桌和老人食堂;建立老年医疗保健机构;建立老年活动中心;设立老年婚介所;开办老年学校;设立老年人才市场;开展老人法律援助、庇护服务等。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结合老年学的有关理论,针对社区养老助老的取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应充分认识发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必须走社会化、产业化、专业化的道路。要以发展的观点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目前我国社区的养老助老服务与老年人的迫切需求相距甚远,存在观念认识不到位,政策法规不健全,基础设施差,硬件设备和服务水平跟不上需要,专业工作人员缺乏,志愿者队伍不足等现状和问题。

关键词 老龄化 老年需求

问题对策

养老服务业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中华民族素有敬老、尊老的传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老年群体在日常生活照顾、精神慰藉、心理支持、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紧急救助等方面呈现出日益增长的需求。妥善处理人口老龄化问题,关心老年人的需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认真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保持家庭关系稳定和睦,促进老年群体与其他群体和谐相处,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有利于促进相关行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提高全体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一、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主要取向

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内容涉及方方面面,而且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制度建设、社会实践也得经历初创、发展并逐步完善的过程。开展社区养老助老服务,首先应立足现实,在充分考虑愿望与效果统一的前提下进行。既不能盲目超前搞理想化的大而全模式,又不能以困难多等为由畏手畏脚。必须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不搞形式主义,而又实实在在地为老年朋友解决实际需求。从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重点取向是如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社区内老人居家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得到社区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相关服务。它一方面满足了老年人既需要照料又不愿离开家庭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与现阶段 1

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既有效地缓解了老年福利机构不足的矛盾,又弥补了家庭养老的不足。它与福利机构养老方式相比,具有灵活廉价的优点。它适用于包括高龄老人、非自理老人在内的绝大部分老年人的照料服务,一般由老人自费购买服务,对特困群体由个人申请、居委会评定、政府出资提供购买服务。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目前在我国大中城市已推广试行,成为各级政府解决老年人照顾问题的首要途径。

(二)建立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服务

为方便老年人就诊和康复保健的需要,应本着小病不出社区,健康保健日常化的原则,在社区内开设老年门诊、家庭病床、保健中心或兴建老人医院、老年康复保健站等,以减轻老年人在病中挤车、排队、耽误治疗和日常健康保健无人指导的压力,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三)建立社区老年活动中心

老人们在经济有了保障的同时,更渴望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增进生活的情趣,扩大社交的范围,使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形式多样的老年文化娱乐中心,让他们在这里看电视、听音乐、打扑克、下象棋、读书看报、吹拉弹唱,开展多种文化娱乐活动以丰富他们的生活,增加他们的乐趣,使他们的晚年生活幸福快乐。同时,还可以建立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开展各种适宜老年人的体育活动,通过体育锻炼,促进他们的身体健康,有助于老年人延年益寿。这些文娱体育活动,也将增加老年人的社会联系,扩大社交范围,陶冶思想情操,满足老年人归宿与爱的需要。

(四)开办社区老年学校

可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函授等多种方式,也可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开办老年书画班、音乐班、舞蹈班、电脑班等,以满足老年人求知、自尊的需求。

(五)开展老人法律援助、庇护服务

老年人有许多问题需要得到法律的援助和支持,时有的家庭、财产、邻里等关系也需要有咨询、调解的地方。开展社区老人法律援助、咨询、调解、庇护等服务活动,帮助老年人解决诸如丧偶、离异后的再婚问题;无子女及亲人瞻养问题;老年人受虐待问题;家庭财产分割问题等等,维护和保障老年人权益,使其安度晚年。

针对老年人的诸多需求所作出的以上取向,设想未必面面俱到。随着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离退休人员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的步伐的加快,会产生许多新的需求,这将对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与管理工作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

二、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为养老助老服务提出了上述取向,目前我国社区中的老人实际享受服务的现状如何呢?有资料表明:托老所,18.9%的老人需要,仅有0.5%的老人得到服务;保健指导,36.8%的老人需要,仅有9.3%的老人得到服务;家庭病床,42.5%的老人需要,仅有14.8%的老人得到服务;定期体检,57.8%的老人需要,仅有7.6%的老人得到服务;应急服务,45.1%的老人需要,仅有0.7%的老人得到服务。由此可见,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与老年人的迫切需求相距太远。归纳起来,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必要的舆论氛围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我们对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还认识不足,致使社区养老事业仍处于自发的、无序的发展状态。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养老的积极性不够,参与率不高。

(二)政策法规不健全

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在一些地方得不到保障,部分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困难,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籍还不尽如人意。这些问题急需大力发展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用法律来调整有关社会关系,把一些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

(三)养老社会化程度不够,投资主体单一,资金投入不足

康桥花园社区老年福利设施由镇有关部门包办、民政部门直办直管的做法还没有根本改变。开辟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筹资渠道,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还很不够。

(四)硬件设施不完善

1、老年医疗保健匮乏,医疗费用高,有病不能医、不敢医。随着医疗费用的逐年增加,而医疗保险又相对滞后,使许多退休职工看病成了一个大问题,迫切需要有一个老年人自己的医疗保健机构。

2、现有的养老设施使用率相当低。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收费偏高,老年人难以承受;另一方面是现有养老机构的设施条件和管理服务水平难以令人满意。

3、老年文化体育设施缺乏,老年人没有地方玩耍,精神没有寄托。目前,适合青少年的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及各种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而适合老年人的则较少,致使老年人生活枯燥乏味。

(五)专业人才缺少

目前,社区养老福利机构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很难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社会养老需求,影响了服务项目和内容的扩展以及服务质量的提高。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工作除了专业工作人员之外,还应有相应的志愿者服务队伍作为支撑,组成诸如“老年服务小组”、“送温暖小组”、“孤老残疾保护网络”等志愿组织。没有社区公众的广泛支持与参与,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工作肯定是搞不好的。

三、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对策与建议

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千家万户,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惠及众多老年人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使这一工程建设好,应充分发挥政府、社区组织和社区公众的支持力量。综观国内外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实践,无不充分考虑社区老年人口的特殊需求。结合老年学的有关理论,针对社区养老助老的取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发展和加强我国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事业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认识发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是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满足老年人需要和促进老龄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在发展过程中,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理论研究,加大宣传力度和资金投入,制定优先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同时,要规范管理,明确职责,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必须走社会化的道路。

1、服务主体社会化。即服务机构、服务设施的社会化。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老年工作的资金投入。在社区老年服务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相当重要。可以说,如果没有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起一个良好的社区老年服务体系。特别是在资金投入问题上,如果资金得不到保证,社区老年服务的硬件设施就无法建设和维护,服务的队伍就难以扩大,服务的水平也就难以提高。

2、服务客体社会化。也就是服务对象既突出重点又要面向社会全体老年人,增大服务的受益面。服务覆盖面应从面向少数弱势群体逐步拓展到以此为重点,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范围上来。近几年,我区的社区服务工作稳步推进,社区服务的受益面不断扩大。特别是面向社区残疾人、老年人、优抚对象和其他社会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和保障服务,做到了应保必保,应管尽管。在此基础上,我们应加快拓展服务覆盖面,由过去的为民政对象服务转变为既为民政对象服务又为全体居民服务,由过去的为居民服务,转变为既为居民服务又为社区内企业、机关团体服务,以满足全体社区成员在社区服务方面的需求。只有扩大服务覆盖面,使社区服务惠及全体社区成员,才能提高群众对社区的关注度、依存度和支持率,提高社区的凝聚力和维系力,推动覆盖面稳步拓展,由点及面,渐次铺开,滚动发展,使社区服务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3、资金筹措社会化。改革资金来源的单一渠道,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财政拨款、社会集资、有奖募捐、各方捐助、街道和居委会出资等方式解决社区养老助老服务资金问题。

4、服务队伍社会化。建立一支由专职人员、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组成的服务队伍。以专职人员为主体,兼职人员为辅助,青年志愿者为基础,形成庞大的服务队伍;充分动员社区公众和年轻型的老年人参与自愿助老服务;增强老年人的自助能力和代际间的互助意识。

5、服务管理社会化。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社会工作过程,仅靠民政部门一家是难以运筹的,它要解决场地、占道、治安、卫生、办照、免税等诸多具体问题,需要各部门的支持与参与。

(三)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 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不能等同于慈善事业,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内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在政府的扶持下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发展,走产业化道路,逐步形成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动力机制。建议各级政府要加大发展社区助老服务产业的投入,出台相应的助老服务产业标准和法规政策,通过税收减免、信贷支持、信息共享等优惠和扶持政策鼓励和促进企业参与社区助老服务产业的投资建设,指导慈善团体、慈善基金有计划、有步骤地投放到社区助老服务产业,促进社区助老服务走产业化道路。

(四)社区养老助老服务必须走专业化的道路

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是一项长期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工作,要把它作为一个专业来研究和发展;要从专业院校(如社会工作职业院校)选用相应专业(如社区服务与管理、养老服务、社区康复技术、家政与社区服务等)的大中专毕业生,充实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专业工作人员队伍;还应分批选送在职工作人员到有关高校或培训机构学习老年服务知识和技能;国家有关职能部门要制定老年服务职业资 4

格标准,实行劳动准入制度,提高专业工作者队伍的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以上专业化措施,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发展提供最基本的人才保障。

(五)要以发展的观点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

把帮助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目标作为发展的方向,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要,全方位地提供不同层次的养老助老服务。当前,开展和加强社区养老助老服务,既有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制约因素。各级老龄工作部门和老年服务机构必须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面对现实,与时俱进,紧紧依靠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协调行动,从设施、管理、服务对象、资金筹措、从业队伍等几个方面入手,逐步形成多方参与兴办,运作机制完善,政策法规配套,管理规范有序,专业化程度高的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邬沧萍.《社会老年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2]杨贵庆.《城市社会心理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3]阎德学等.《21世纪的健康主题,老年心理保健》.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0年10月。

[4]李增禄.《社会工作概论》.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5年。

[5]萧振禹.《养老,你指望谁》.北京:改革出版社,1998年3月。

[6]韩明谟.《社会学概论》.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年2月。

[7]郭毅.《组织行为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

[8]王辅贤.《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06期

[9]肖云.《我国城市家庭养老与社区养老服务》.渝州大学学报.2002年6月

助老策划书 篇6

一、活动背景

随着志愿者活动的持续开展,我们已经走出了校园,服务范围已经扩展到校外。两次广场募捐活动的成功举办,让我们志愿者信心倍增,激情澎湃。我们将团结更多的志愿者团体,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在助老助残日来临之际,我们希望能为社区的孤寡老人,残疾人带去一片爱心,一缕阳光,一份温暖,让他们在晚年之际,仍然能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与关注。也希望能为永川这个地区的和谐与稳定献出我们的绵薄之力!

二、活动目的

帮助、关心孤寡老人、残疾人,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三、活动意义

1、给一些孤寡老人、残疾老人带去关心和温暖;

2、为社区的和谐与稳定增砖添瓦,促进社区精神文明风尚的建设;

3、促进高校志愿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志愿者服务水平;

4、践行志愿者精神,进一步提高志愿者思想觉悟水平。

四、活动主题

助老,助残,爱心,奉献

五、活动内容形式

(一)生活服务

1、陪老人残疾人聊天,倾听他们的心声;

2、带他们去洗头或理发,或帮助他们洗脚或洗衣服;

3、帮助他们整理床被,晾晒衣物被褥,打扫房间,清洁或修理日常用具;

4、带他们出去,散步,锻炼,打球,或组织有关老年人的活动

比赛等;

5、可以帮助他们介绍老年同伴,促进老年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6、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给他们带去一些礼物,比如,米,面,馒头,蔬菜或日常用品如毛巾,洗漱用品等;

7、可以为他们做饭,烧菜,和他们共进晚餐等。

(二)生活知识与技能的服务

1、可以给他们读报,讲故事;

2、传授一些生活小知识,比如,安全知识等

(三)老年社区服务

1、清理公共场所的垃圾,比如垃圾箱等;

2、健器材的擦洗修理;

3、可以在社区为他们组织节目演出,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

六、活动时间

2012年5月20日之前,具体时间暂定

七、活动地点

永川社区,老年残疾人住宿社区

八、主办单位

重庆文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九、协办单位

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十、活动主体

各高校志愿者团体

十一、活动对象

永川区贫苦、孤寡、残疾老人

十二、前期准备

1、做好宣传,网络,飞信;海报,传单,条幅等。服务卡片的制作。

2、与相关高校志愿者团体取得联系,交流沟通有关活动的相关事宜;

3、与政府,民政局或者街道办事处进行沟通与联系,获得支持与帮助;

4、与电台报社记者取得联系与预约,做好宣传与报道;

5、调查寻找帮扶对象,获取老人的基本信息,定点,定户,定区;

6、寻找赞助对象,筹集资金;

7、相关器械设备的准备;

8、节目的选排与演练,注意服装的统一;

9、工作牌照的制作,服装的准备;

10、活动参与人员的组织报名;

11、小礼品的准备等。

十三、活动宣传(很重要)

1、撰写活动宣传策划书;

2、以海报形式在校内宣传;

3、可以在社区张贴宣传报,街道路口悬挂宣传条幅。

4、如果,时间精力允许,可以弄一个开幕式,四个学校联合,既加强了交流又起到了宣传的目的。

5、可以选派人员,穿戴动物,娃娃服装在校园、街角进行宣传,呼吁社会群众广泛参与。

十四、活动安排

1、策划部:负责活动的策划,活动前期准备阶段,督促各部门

完成相关工作,以确保准备充分。活动中,进行必要的组织,监督确保活动的有序顺利进行。

2、宣传部:做好活动的宣传,(撰写宣传策划书),制作海报,拟写宣传标语,条幅标语;制作服务卡片(老人需要时可联系相关人员);

3、外联部:拉赞助,争取赞助资金,注意活动后期的信息反馈;联系电台报社记者,永川慈善总会民政办事处,街道委员会等,以及邀请的相关人员。

4、人力资源部:主要负责活动各种用具的租借归还,活动中确保各种用具的安全完好,负责组织人员对社区,公共器材进行清洁和维修,活动后主要负责现场的整理,可调用宣传部等空闲人员。

5、财务部:负责活动经费的预算、清算、报账;做好账单并备案;可调查相关物价,使活动经费最小化。

6、文体部:主要负责节目的筛选,排练与上演。负责节目主持人的选拔等,并负责摄影、拍照,以及活动后期的活动宣传。

7、办公室:负责活动参与人员的组织与报名、签到等;相关信息的传达;各活动环节、形式的人员报名;相关资料的印发;相关发言稿、新闻稿等的撰写;以及参与人员活动时间的添加;活动评估备案。

十五、活动流程

1、主要人员发言,宣读倡议书,并强调注意事项;

2、活动开始;

3、各活动形式,环节分组分别进行;

4、活动快结束时,文体部组织节目演出;

5、向老人分发服务卡片;

6、与老人合影留念;

7、活动结束。

十六、注意事项

1、来往路途,活动中的安全,谨防食物中毒,中暑,触电等。

2、尽量争取学校,社区政府,社区单位,企业等的支持;

3、衣着大方得体,礼貌文明用语。

4、考虑到老人的家庭状况,尽量不要在其家中吃饭;

5、高校之间可进行人员的交叉互派,可交流经验;

6、不随意丢垃圾,保持街道等处的清洁卫生。

十七、活动经费预算(略)

重庆文理学院社团联合会青年志愿者协会

二〇一二年五月六日篇二:开展敬老爱老助老活动方案

诸城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

开展敬老爱老助老活动方案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推动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深入开展,恐龙文化研究中心党委决定于2011年9月3日组织开展敬老爱老助老服务活动,现将有关事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以“敬老爱老助老”为主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精心设计、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敬老爱老服务活动,大力培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道德风尚,努力营造欢乐喜庆、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

二、活动主题

以“敬老爱老助老”为主题

三、活动时间

2011年9月3日星期六

四、活动安排

a:驱车前往林家村社会福利院 b:组织表演节目慰问---舞蹈《爷爷奶奶和我们》---散文诗《最美不过夕阳红》---手语歌曲《感恩的心》

---诗朗诵《老人》 c:为老人送上祝福和慰问品 d:主动为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e:与老人合影留念 f:活动结束篇三:助老服务

附件

封 面 编码:

四会市公益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申报表

项目名称: 助老服务 申报组织:(盖章)城中街道办事处 项目负责人: 李楠

申报日期: 2013年3月25日 四会市社会工作委员会制

表ⅰ、项目情况 篇四:2014敬老助老活动方案

建水县第五中学 2014年敬老助老活动方案

为激发广大学生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报效祖国的真情,拓宽青少年教育渠道,强化德育工作,进一步提高我校青少年的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政教处研究决定,利用感恩节、敬老节等契机举办敬老助老活动。具体活动方案如下: 【活动主题】 敬老助老 【活动宗旨】

通过学生给敬老院老人劳动的形式,加深与老人的情感沟通,教育和引导学生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同时,呼吁全社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倡导和谐、温謦的学习型家庭,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氛围。

【活动时间】 2014年3月1日—5月31日 【活动对象】七八年级 【活动内容】

1、宣传发动阶段。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团队会、班会等形式对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发动,使广大中小学生充分认识,积极参加。2、2014年3月14日有政教处梁春雨、李永振、杨永春和团委书记王春为领队,组织七八年级团委的一部分学生到建水县敬老院给敬老院的老人们进行卫生打扫,并且与老人们进行一次又意义的沟通与交流,学生们询问老人们的生活情况。同学们还为老人们带去了

【活动要求】

1、政教处要周密安排,认真组织,确保整个活动取得实效。

【领导小组】 总策划:师朝安 策 划:梁春雨 组 长:李永振

副组长:王春 高云宽 陈建刚成 员:七八年级各班主任

附件:团员敬老助老活动照片

杨永春

建水五中政教处 2014年3月2日 篇五:助老助残活动月闭幕式策划书(定)重庆文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爱 心

活 动 策

划 案

重庆文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首届

“助残服务活动月”闭幕式暨“为你托起明天的太阳”喜迎六一儿童节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天是全国助残日,残疾人是一个特殊而困难的群体,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尊重、关心和帮助。中华民族有扶残济困的优良传统,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志愿者助残,是运用社会化工作方式,扶助残疾人的一种有效形式。开展志愿者助残活动,为残疾人提供经常的、切实有效的帮助,既能解决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也有助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在全社会传播和发扬光大,有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这既是人道主义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世界的希望。为热烈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到来,鼓励他们认真学习,争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今年,共青团大力开展“市民学校”的建设,为了响应要求,特举办此次活动。

二、活动目的进一步宣传“市民学校”,回顾助老助残活动月,展望志愿者未来活动新气象同时提高儿童们的积极性,营造一个活泼、向上的学习气氛。

三、活动意义

1、回顾和总结五月份助老助残活动的经验和教训;

2、对帮助儿童们营造活泼、向上的学习气氛;

3、弘扬志愿者精神,团结更多的人投入志愿者活动中;

4、丰富校园文化;

5、提高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形象;

6、落实共青团市民学校相关文件要求。

四、活动主题

为你托起明天的太阳

五、活动的内容形式

1、领导发言致辞,志愿者代表发言;

2、相声,小品或话剧演出;

3、有关“奉献” 的主题歌曲;

4、相关歌舞演出;

5、小朋友代表,老人代表上台唱歌发言或演出;

6、现场互动(有奖问答等)。

7、志愿者宣誓。

8、志愿者宣誓ppt、图片展示等。

六、活动时间

2012年6月1日19:00—21:00

七、活动地点

重庆文理学院星湖校区活动中心四楼

八、活动主办单位

共青团重庆文理学院委员会

重庆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助老助残志愿服务总队

九、活动协办单位

重庆文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

十、活动承办单位

相关外联赞助商(暂定)

十一、活动对象

志愿者协会成员和全校学生,相关老人、小朋友

十二、活动前期准备

1、到位的宣传;图片,ppt等的收集与制作;

2、邀请相关人员(市民学校),领导(团委老师)、老人和小孩代表、小彦,永川区各个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负责人;

3、赞助合同书;

4、活动场地的申请;

5、音控摄像设备的申请,音控、舞台灯控人员邀请;地毯,桌椅桌布等的申请和租借。

6、礼仪人员的邀请;

7、节目的选排,演练,节目单的制作;

8、幕布的设计与制作;

9、对各环节、任务进行仔细责任分工;

10、志愿者宣誓词的准备;

11、授牌的内容以及友好合作协议书。

十三、活动的宣传

1、海报通知,飞信通知;;

2、宣传条幅(赞助商的地点);

3、路标;

4、携带标语宣传(当天宣传人员衣服上粘贴宣传卡片);

5、赞助商的宣传单或宣传漫画也要做相应的宣传(厂商提供)。

十四、活动日程安排 1、5月30日,核查督促各部门各环节工作的进度,保证该日内一切准备就绪; 2、5月31日全体工作人员整顿休息; 3、6月1日下午15:00工作人员集合签到,开始布臵会场; 4、6月1日晚上7点活动正式开始; 5、6月1日晚9点结束活动;

6、与相关领导,特邀嘉宾合影留念; 7、6月1日晚9点半开始收拾现场。

十五、任务安排

1、活动策划部:完成并完善活动策划书,活动前期督促各项工作准备就绪,活动中维持现场秩序,并保证各环节顺利进行,活动后期认真总结

备案;组织人员清理现场。

2、外联部:拉赞助外联,筹集资金;尽量争取广告商幕布的赞助;联系邀请相关人员,校领导,小彦和一些特邀嘉宾;老人和小朋友代表等(并负责送他们回家,如果不愿继续留在现场,下场后可立即送回);礼仪人员的邀请。

3、宣传部:出海报通知并拟写并张贴活动宣传标语(至少活动前3天贴出,节假日提前4-5天),负责场地布臵主要是,楼道,门口以及门口到会场区的通道布臵。(相关材料应提前准备,一切布臵必须保证当天18:00完成)。

4、人力资源部:负责场地、音响、摄像、ppt放映的相关设备(电脑、投影仪、屏显等)、地毯、桌椅等的申请并负责桌椅摆放(桌椅,地毯等最迟18:30完成),音响设备的搬运,红地毯的搬运和摆放;条幅悬挂(至少提前三天挂出,节假日提前4-5天)

5、文体部:负责节目的筛选,排练,节目主持人的竞选和邀请;服饰道具等的申请自行解决或与人力资源部进行协调;摄像摄影。

6、办公室:活动相关信息的传达,参与人员的签到与登记,新闻稿的撰写,邀请函、聘书的拟写和下发。服务时间的统计等;相关图片收集和ppt的制作以及ppt的放映。

浅析图书馆志愿者服务 篇7

一、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发端

国外图书馆志愿服务由来已久。2002年, 英国一项关于图书馆是否引入志愿者的调查显示, 85%的公共图书馆 (除伦敦外) 都提供志愿者服务。在美国, 社区图书馆很好地体现了公益性与居民的参与性, 很多社区图书馆除了拥有图书馆本身的功能外, 还兼具邮局、卫生室等社区服务功能, 这些功能的实施大多由社区志愿者承担。在我国港澳台地区, 招募志愿者协助公共图书馆开展工作已经非常普遍, 志愿者服务内容和管理机制也已经非常成熟。一些公共图书馆会发布《志愿者管理手册》, 详细设计和规定志愿者招募、培训、组织、人员分工、激励的各个环节。然而, 国内图书馆志愿者招募活动相对起步较晚, 1996年, 福建省图书馆借鉴了美国公共图书馆开展图书馆志愿者活动的成功经验, 率先在全国建立图书馆志愿者组织, 建立了一支自己的志愿者队伍;2005年5月, 上海图书馆志愿者队成立。当前, 国内部分高校图书馆志愿者服务主要是通过以大学生志愿者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来替代原有的勤工助学岗位的工作, 形成以图书馆员工为主, 以大学生志愿者为辅助和补充的新型图书馆工作模式。

二、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意义

开展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 公共图书馆开展志愿者服务可以实现双赢。在我国公共图书馆普遍采取公益性无偿服务, 每个工作人员都要承担相当繁重的工作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 积极招募志愿者, 协助图书馆工作人员完成日常工作, 成为解决人力不足的有效途径。志愿者也可以通过志愿服务为自己积累各方面的经验, 锻炼各方面的技能。其次, 图书馆志愿者活动为志愿者提供了一个突破自我, 锻炼意志品质, 培养其社会责任感的机会。具体来说, 图书馆为志愿者提供的业务培训及工作实践机会, 不仅弥补了志愿者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 拓宽了其知识面, 而且也培养了其敬业意识和创新精神。再次, 图书馆的自由与平等原则要求图书馆在服务过程中实施无等级差别服务、无身份界限服务、无强制服务和无歧视服务与志愿精神高度吻合。

三、图书馆志愿者服务发展的不足之处

目前, 我国图书馆志愿者活动存在诸多不足。第一, 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机制。部分图书馆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体制和专业的培训人员, 使得培训内容不够系统、全面、准确和专业, 甚至有些图书馆只进行粗略、短期的培训工作, 就让志愿者上岗工作, 严重影响了志愿者的知识汲取和服务效果。第二, 服务种类单一, 个性化服务欠缺。由于没有全面、系统的培训, 志愿者也只能提供一些技术难度系数较低的服务, 内容相对简单, 如日常流通书库借还书、报刊阅览室值班、卫生打扫、流通书库图书上架、整架、采编部的贴书标等, 使得图书馆志愿者的人力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志愿者的能力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挥。第三, 图书志愿者无稳定群体, 服务动机各异。目的性和私利性的工作态度往往会使志愿者不能完全进入工作状态, 工作效率低下, 消极怠工的情况时有发生, 反而影响了图书馆工作的正常进行。

四、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的提升途径

上一篇:26天搞定考研英语核心词汇:第二十五天下一篇:教育名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