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战士的团队精神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培育战士的团队精神(精选6篇)

培育战士的团队精神 篇1

一、把广泛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作为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确立是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之上的,因此必须把社会主义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出来,着力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课程、进头脑的工作,不断强化新战士的军魂意识,激发新战士忠诚使命、为党奉献的政治热忱。首先要加大新战士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力度。其次要完善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指导。最后要充分发掘政治教育资源,有效地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从而使新战士更加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行动指南,真正成为党的创新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实信仰者和模范践行者。

二、把深入开展经常性思想教育作为培育当代革命军人

核心价值观的主课堂。

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很重要的是“先内化,再外化”。“内化”要求新战士要将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深入内心,内化为价值判断的基本尺度,产生稳定的作用;“外化”要求新战士将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自觉形成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上的规范准则。开展经常性思想教育,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也是将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基本载体和有效途径。因此,必须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多方面培养教育新战士的军魂意识、宗旨意识和使命意识。

三、把加快军营文化建设作为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

培育战士的团队精神 篇2

一、企业团队精神的作用

企业团队精神, 是企业员工思想观念、行为意愿、价值判断、目标追求等方面所形成的总体精神风貌。企业团队精神不仅包含人际关系的沟通、交流能力, 而特别强调和注重的是精诚协作作风、积极进取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以此内化动力, 外树形象, 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培育企业团队精神, 首先对其作用要有明确认识。具体而言, 企业团队精神有以下功用:

(一) 引导方向。

企业一般都有既定的或根据形势需要及时作出调整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追求, 引导员工坚持企业发展方向, 服从和维护企业发展大局, 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意志, 自觉地将企业发展方向、目标作为自己行为的定位仪, 团队精神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 凝聚力量。

企业员工在社会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信仰、动机、习惯、兴趣等是多向、多元的, 斑斓多彩的。而通过企业团队精神的感召, 能够大大增强他们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从而凝心聚力, 共同谋求企业发展。

(三) 激励进取。

积极健康的团队精神, 必将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环境。不断促进员工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的提高。使工作、生活于其中的人们相互感染、相互熏陶、自我激励、严格自律, 从而使企业形成奋勇争先、不甘人后的生动局面。

(四) 自我约束。

企业规章制度是对员工行为的硬约束, 而企业团队精神却是对员工精神意识的软约束。硬约束是他律, 是企业要求“我该怎样做”;而软约束是自律, 是“我为企业做什么”。在团队精神的旗帜下, 员工在接受规章制度硬约束的同时, 也会在主观上产生自我约束意识。而这种软约束是来自于员工内在的, 往往坚持得更持久, 影响也更深入。

二、准确把握企业团队精神的实质

不同行业的企业团队精神有不同的内涵, 即使相同行业的不同生产经营企业的团队精神也有不同之处。在当代, 只要是生产经营企业, 不管怎样表述自己的团队精神, 而其应有的精诚协作、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本质却是一致的。因此, 培育企业团队精神应准确认识和把握这一实质。

(一) 精诚协作是企业团队精神的生命。

精诚协作是企业团队精神的生命。团队不是任意一个在一起工作的群体, 团队与一般群体的最本质区别在于创造团队业绩。而创造团队业绩离不开团队成员彼此间的真诚支持、密切配合, 否则, 既谈不上团队, 更谈不上团队精神。

1. 精诚协作是营造和谐环境的前提。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 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是促进员工真诚协作的基础;反过来, 培育员工真诚协作精神, 又是营造和谐工作环境的前提。平时, 职工间因工作而产生的摩擦、因生活而产生的磕碰、因认识不同而产生的思想交锋等等难以避免, 也无法避免。关键在于要及时、适时地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 组织有效的沟通交流、协调, 积极引导员工自觉树立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大局意识和整体观念, 培育员工真诚相待、友爱互助的协作精神。通过彼此间真诚协作, 增进了解, 加深理解, 构筑友谊, 从而使企业形成合力, 产生活力。

2. 精诚协作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一个企业要有长足发展, 需要动力支持;一个企业要持续发展, 更离不开动力推进。而这个动力, 毫无疑问首先来自于团队成员的精诚协作。企业既然是由一个有机群体而构成的团队, 那么, 企业不管是眼前的发展, 还是长远发展, 都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 依靠团队成员的密切协作。因此, 培育企业团队精神, 就必须强化员工精诚协作意识, 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内在动力。

3. 精诚协作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著名企业管理专家阿瑟·卡维特·罗伯特斯曾经指出:“企业所有优异的成绩都是通过一场相互配合的接力赛取得的。每个团队成员要善于借用其他成员的力量, 而不是单枪匹马独自完成整场比赛。”[1] (139) 这说明, 企业员工在生产实践中通过默契配合, 优势互补, 才能创造出不俗的业绩。一些企业由兴而衰甚至破产倒闭, 原因虽然并不单一, 而严重内耗却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内耗, 其结果必然是员工情绪消沉、精神不振、人心涣散、消极怠工。这样, 相互支持帮助、协作共进已完全消弭殆尽, 既无效率可言, 更无效益可说。因此, 切实抓好企业员工协作精神的培育, 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经营效益的关键。

(二) 进取是企业团队精神的核心。

作为团队精神仅有协作是不够的, 还要有不满足现状、勇于否定自我、不断超越自我、努力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有了这种精神,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即使身陷困境, 也能化险为夷;即使危机四伏, 也能绝处逢生。因此, 培育企业团队精神, 应将积极进取精神作为核心内容。这就要求职工必须增强四种意识:

1. 荣辱意识。

如果说“国兴我荣、国衰我耻”, 是与民族共荣辱的国家意识的话, 那么, “厂兴我荣、厂衰我耻”, 则是企业团队精神的支柱。作为企业员工, 要树立与企业共荣辱的理念, 摈弃“雇佣观念”和“打工意识”;必须自觉树立企业主人翁精神, 消除“企业好坏与己无关”的错误认识。只有把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才能心系企业, 情关企业, 想企业发展之所想, 急企业发展之所急, 为企业发展积极进取, 不遗余力, 竭尽全力。

2. 责任意识。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同理, 对于企业职工来说, 企业兴盛, 责无旁贷;企业衰败, 难辞其咎。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表现在职工的具体行为上就是责任, 简单地说, 就是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有了这种责任意识, 才会积极进取, 奋发向上, 不断向更高更新的目标迈进。因此, 培育团队精神就必须教育员工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视为一种应尽的责任, 视为一种崇高的追求。

3. 自强意识。

《易经》有云:“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中华民族精神, 也是企业团队精神的内核。自强来自于自信, 理性的自信促生自强。自强意识的内涵极为丰富, 它不仅包含企业处于劣势时不服输、不言败、不气馁、不消沉, 振作精神, 知难而进;同时也包含企业处于兴盛之时毫不懈怠, 未雨绸缪, 防患于未然, 以科学的态度对企业未来发展作出准确的预见和判断。只有如此, 才能在逆境中充满信心, 在顺境中不掉以轻心, 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状态。

4. 竞争意识。

激发职工的进取精神, 必须营造一种充满忧患意识的竞争环境。如果一个企业缺乏激励机制, 员工势必缺乏工作热情和进取激情。只有外施压力, 形成激烈的竞争气氛, 使员工产生紧迫感和危机感, 才能激发其进取精神。环境产生压力, 压力促进竞争, 竞争激发活力, 活力推动进取。因此, 要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 使企业形成人人思进、个个奋发的生动局面, 就必须努力培育员工的竞争意识。

(三) 创新是企业团队精神的灵魂。

发展离不开创新, 创新有力推动发展。创新所包含的内容虽然很多, 但是作为团队精神的灵魂要素, 要重点培育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1. 观念创新。

在所有创新中, 观念创新是前提和先导, 一切创新都来源于观念的创新。观念创新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变革, 其过程是人们破除各种旧的意识形态的桎梏, 以新的存在得出新的认识, 树立新的观念, 以适应新的现实, 并力图改造现实而进入新境界的思想历程。德国学者马尔库塞曾经说过, 虽然“观念的东西不能改变世界, 但观念可以改变人, 而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如果没有人们思想观念的创新, 任何创新都无从谈起。客观上, 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消费观念趋于多元, 消费需求趋于多样, 求新、求奇、求舒适已是现代消费者的普遍心理, 要满足这些, 企业就必须创新生产经营理念。就企业自身而言, 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也必须打破墨守成规、陈陈相因的传统思想观念。因此, 培育勇于创新团队精神, 就要首先抓好员工的观念创新。

2. 理论创新。

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任何一次社会变革、任何一次科技飞跃, 都无不彰显理论的先导威力。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理论为之提供了思想武器、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是, 理论源于生活的实践性、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特征的现实性、求知未然的探索性, 决定了理论创新的必然性。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 列宁主义之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思想之于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都无不是理论创新的丰硕成果。当代企业管理理论产生于生产经营的实践之中, 而随着时势的变化, 这种理论也应随之创新。任何理论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要使理论保持生机与活力, 就必须在创新上狠下功夫。只有如此, 才能有力推动企业体制、机制、制度和科技等创新。

3. 思维方式创新。

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认识、发现和探索, 思维起着极其重要作用。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 对于事情的处理, 采取不同的思维方法、方式, 其结果不尽相同, 甚至大相径庭。显而易见, 思维方法、方式对于人们的观念、思想、认识等起到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因此, 观念创新、理论创新, 必须以思维方式创新为基础。首先, 以“破”为基。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 破除陈旧规则的限制, 破除固有思维的定势。其次, “破”中有“立”。一是逆向思维。跳出思维常规, 反弹琵琶, 逆事物发展正常方向去进行, 可能收到预期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效果。二是发散思维。从一点向周围辐射, 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思考, 然后再进行分析比较, 从中作出最佳选择。三是转向思维。解决问题的思路受阻, 似乎已是一片迷茫, 山穷水复, 不妨转向另一方向思考, 有时思维方向一变, 茅塞顿开, 即现天高地阔、柳暗花明的情景, 问题迎刃而解。

三、培育企业团队精神的原则

团队精神不仅可以外化为企业的社会形象, 更为重要的它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企业, 积极培育团队精神应该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应该坚持应有的原则。

(一) 贴合实际。

企业团队精神培育, 没有固定的模式和一成不变的途径。有些企业, 特别是现代新建的一些企业, 在创建之始, 往往根据企业发展定位和目标追求, 拟定本企业团队精神, 要求职工在团队精神旗帜指引下, 严格约束, 规范行为, 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有些企业在创建之初并没有确立企业团队精神, 而是在其发展过程中, 对于本企业个性特色、价值取向、精神面貌, 经过认真总结、梳理、提炼后, 确立为企业团队精神, 以此激励职工不断弘扬和光大这种精神。企业团队精神无论是先提出后培育, 还是先孕育后培育, 都应从本企业发展实际的需要和可能, 切实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具体、便于操作。切忌人云亦云、好高骛远、大而空、虚而假。

(二) 重在落实。

企业团队精神的确立并不困难, 而如何培育和坚持却非易事。如果将企业团队精神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 甚或用来作为装潢门面、包装形象, 只重“唱功”, 无视“做功”, 那就无异于空谈, 无异于自欺欺人。曾有不少企业提出的团队精神震天价响, 让人听来精神振奋、热血沸腾, 形象代言找“大腕”, 广告策划是“一流”, 而没过多少时日, 却破产倒闭, 销声匿迹。这就足以说明实干兴业、空谈衰业的道理。马克思历来强调实践第一性原则, 他曾明确指出:“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2] (3) 不可否认, 企业团队精神所具有的强烈导向作用对于企业发展非常重要, 而将其落到实处, 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始终, 使之真正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才是最重要的。

(三) 领导垂范。

从当今中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企业发展来看, 企业管理者既是团队精神的“立言”者, 又是践行团队精神的“立身”者。在行为表现上, 凡是要求员工做到的, 自己要率先身体力行, 凡是禁止员工做的, 自己绝不越“雷池”半步;在实施管理上, 作风民主, 广纳善言, 尤其注意倾听不同意见, 有错必纠, 知错必改;在选人用人上, 公平公正, 不分远近, 不搞亲疏, 选贤任能, 唯才是用;在执行制度上, 励勤罚懒, 奖优惩劣, 不徇私情, 公道正派, 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这样, 管理者的模范行为所产生的人格魅力, 深深折服广大员工, 从而会更加自觉地凝聚到团队精神的旗帜下, 以实际行动落实团队精神。尤其在企业发展遇到种种挫折和困难的时候, 管理者的模范行为, 更能给员工以信赖和勇气, 使之对团队不离不弃, 振奋精神, 群策群力, 共度难关。

(四) 以人为本。

团队精神反映、体现的是员工个体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的统一, 是员工个性特长发挥与企业目标任务实现的统一。企业员工居于践行团队精神的主体地位, 企业管理者居于培育团队精神的主导地位。凝聚员工在团队精神的旗帜下, 自觉激励自己的行动, 企业管理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 不仅是关爱员工、尊重员工、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而且还要了解员工、量才用人、扬长避短, 将其放到合适的位置, 让每位员工都能充分彰显个性, 发挥特长, 尽展其能, 各献其力。“管理的终极目标, 是给每个人发展空间、发展目标、发展希望, 实现在企业内要让每个人有`切身感'。”[3] (6) 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的这一认识, 从本质上讲, 是对培育企业团队精神坚持以人为本的最好诠释。

如果说个人能力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纵向动力, 那么, 团队精神则是达成企业经营目标的横向动力。而培育团队精神所追求的最终目的, 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员工的素质与能力, 形成企业发展的最大合力。因此, 企业文化建设应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参考文献

[1].卓越.态度决定一切[M].北京:中国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2

培育医院精神的思考 篇3

1. 医院精神的功能

每个医院都有各自的医院精神, 它通常通过院歌、院训、院规、院徽等形式形象地表现出来。医院精神一旦被员工认同, 便能产生潜在、积极、持久的精神力量, 成为医院发展的动力源泉。其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导向功能。

医院精神是医院的精神支柱, 是经过全体员工认同信守的理想目标、价值追求、意志品质和行动准则。它在转化为员工内在需要和动机的过程中, 引导员工个人目标与医院目标达成一致, 殚精竭虑, 多做贡献, 具有独特的导向功能。

(2) 激励功能。

医院精神的激励与物质激励相比具有更广泛、更持久的适应性。其激励功能大致可分为信仰激励、使命感激励和意志力激励。医院精神包含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理想目标等因素, 具有巨大的同化作用, 能使员工对此产生坚定的信心和执着的追求。成功的医院精神不仅给员工带来亲切实在的感觉, 同时可强化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激励员工为此付出努力。医院精神的能动作用, 能使员工形成不畏艰险实现医院目标的意志力。

(3) 凝聚功能。

医院精神为全体员工提供共同的价值观, 具有凝聚员工的巨大向心力, 使员工把自己和医院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 齐心协力为医院的持续发展勤奋工作。医院精神的凝聚功能不仅表现为医院对员工的感召力, 而且表现为员工之间的亲和力。和衷共济、携手共进的和谐氛围, 使员工产生亲切感, 心情舒畅地一起工作, 为医院多做奉献。

(4) 约束功能。

医院精神的核心是价值观, 它能够衍生出严格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 对员工的行为起规范和约束作用。这些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 与强制性法律规范、指令性制度规范不同, 是一种通过培养员工的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安全感、责任感等情感因素而形成的自觉规范。它以非制度化的“文化定势”, 引导员工对自我行为实行约束。这种非强制性的约束, 是自发自律的行为, 更易为员工接受。

2. 培育医院精神的意义

(1) 培育医院精神是实现医院振兴的长远举措。

在医改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 医院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先进技术、设备、管理制度等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但是, 能最深刻、长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是人的精神因素。没有精神支柱的医院, 就好像是没有灵魂的躯体。医院发展壮大, 要从培育医院精神做起。在商品经济大潮中, 一些医务人员的价值观念出现趋利的趋向, 医院只有注重培育医院精神, 倡导员工履行“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使命, 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2) 培育医院精神是实施科学管理的必要前提。

医院精神是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 培育医院精神是加强科学管理的要求。医院精神以科学管理为基础, 并不排斥科学管理。医院精神能把医院价值观转化为每个员工的思想动机, 能为医院科学管理提供正确的方向和持久的动力。医院精神强调自我管理, 其控制和调节作用较之院规、院纪更深透、更持久, 是对医院日常管理的改善。医院精神倡导医院领导和员工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 培育医院精神有利于提升管理者的领导艺术。培育医院精神是创建“战略与精神”相结合新型管理模式的有益尝试, 这种模式把宏观的医院管理与微观的员工自我管理结合来, 把医院管理中的硬件与软件结合起来, 实现医院的信念宗旨、战略目标, 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3) 培育医院精神是落实医改任务的有力支撑。

新医改的出台, 使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广、越来越高。面对这种情况, 医院需通过培育精神理念, 引导员工掌握和创新更多、更高、更精的技能, 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改革势在必行, 必然会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利益诉求产生一定的影响。作为医务人员, 一定要认清形势, 根据新医改精神, 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遵循新医改倡导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 树立和培养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 自觉维护医院形象, 把“患者围着医院转”转变为“医院围着患者转”, 把“有求于我”转变为“为你服务”。努力适应医改要求, 应对医改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 推动医改政策全面落实, 是医院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担负起这项任务, 作为医院精神支柱的医院精神的培育是必不可少的。

3. 培育医院精神的思考

(1) 领导示范是培育医院精神的重要环节。

领导是医院精神的设计师和员工的领路人, 领导者的思想行为具有示范力和导向力, 对医院精神的培育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领导者不仅要把培育医院精神作为重要的任务, 而且要把自己的一切言行置于医院精神之中, 在作为一名率领全院员工团结奋进的旗手的同时, 使自己成为一面旗帜, 成为人格化的医院精神。领导在培育医院精神时, 要注意对员工的感情投资, 既要关心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 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 又要注意通过各种渠道和员工交流, 形成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宽松融洽的人际关系, 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2) 不断灌输是培育医院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种为全体员工共同信奉的医院精神, 不可能自发形成。它需要立足当前, 放眼长远, 反复宣传、不断灌输, 才能为员工接受和理解, 转化为员工的自我意识。这种灌输不是填鸭式、命令式、教条式的机械方法, 要注重激发灌输对象的主观能动性, 使灌输内容内化到员工的认知体系之中。

(1) 主题教育、专题活动。无锡市人民医院 (简称“无锡人院”) 根据全面安排和阶段性需求, 开展主题教育, 组织知识竞赛、演讲等多种形式的专题活动, 宣传培育医院精神的要求、内容、意义和途径, 提高员工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开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讨论, 引导员工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高度, 深刻理解做好本职工作与落实医改任务、实现医改目标的密切关系, 激发社会责任感, 更加主动地参与改革、推动改革, 从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推动医院精神培育工作的全面展开。

(2) 自我教育、自我养成。近年来, 由于医疗卫生机制的不健全、体制的不合理, 公立医疗机构政府投入不足, 公益性及盈利性之间的矛盾、医疗服务提供能力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之间的矛盾、医疗卫生诊疗费用的递增与人民群众的经济承受力之间的矛盾、人类医学专业技术发展的有限性与患者对疾病康复期望值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呈发展趋势, 导致医患关系恶化、医患对立加剧、医疗纠纷增多。“无锡人院”针对当前突出的各种矛盾, 从自我教育入手, 引导员工从医疗纠纷中吸取深刻教训, 从医德模范和先进典型中获取正能量。以员工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教育剧《文明之光, 照亮你我》为教材, 通过正反面典型对比, 引导员工反思不规范行为, 明确努力方向。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 组织义务导医、送医上门、我为病人做好事、微笑服务等活动, 引导员工在实践中养成良好职业习惯。自我教育和自我养成, 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不同程度的不良职业行为, 塑造了良好的职业形象, 使医院精神得到发扬光大。

(3) 制度规范是培育医院精神的重要保证。

培育医院精神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制度规范是遏止与医院精神相悖行为的重要举措, 是实施医院精神倡导的行为准则的保证。

医德医风是医院精神的重要内容。医生不仅是一种职业, 更是健康的神圣捍卫者。作为医务工作者担负着“救死扶伤, 治病救人”的光荣使命, 不仅要有精良的业务水平, 而且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医学道德情操。被誉为“东方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孙思邈论著《大医精诚》, 早在一千多年前对此就有专门评述。医德医风属于医学职业道德的范畴, 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卫生部部长陈竺明确要求, “秉持职业道德, 就是要把救治人的生命看作最崇高的职责, 把病人利益放于首位, 维护他们的最大利益”。近年来, “无锡人院”在培育医院精神的过程中, 注重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 抓住医德医风这个重点, 先后制订了《医德医风管理制度》《廉洁自律工作制度》《医务人员“三条禁令”》《行风建设十二项重要制度》等制度。这些制度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应该怎样做, 引导员工自觉抵止与医院精神相悖的行为, 把医院精神所倡导的行为准则逐步演化为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

(4) 实践检验是培育医院精神的重要过程。

医院精神既有民族精神的历史渊源, 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培育医院精神, 不仅要继承我国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的优良传统, 而且要适应时代的要求, 赋予改革创新的基本内涵。只有这样, 才能使医院精神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医院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医院精神是否具有先进性和生命力, 能否发挥促进医院发展的重要作用, 需要放到实践中进行评价和检验。医院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受医院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是一次能完成的, 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要随着形势的需要和内外环境的变化, 由全体员工通过实践自我确定和自我完善, 不断赋予新的涵义。“无锡人院”的“精、诚、勤、慈”的院训, 就是在7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培育形成的, 体现了时代精神、医院的传统和特色, 反映了“无锡人院”人“大医精诚”的风貌。“无锡人院”从实际出发, 针对医患关系的现状, 在医院精神中充实了医德医风的内容, 实施《职业道德积分管理制度》, 对员工的职业道德行为实行积分评估, 每季考核, 年终汇总, 记入个人职业道德电子档案, 评估结果与个人考核、评先聘任挂钩。

4. 结语

医院精神是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 医院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培育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院精神, 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摘要:医院精神具有导向、激励、凝聚、约束等功能。文章阐明了培育医院精神是实现医院振兴、实施科学管理、落实医改任务的需要, 并且强调了领导示范、灌输教育、制度规范、实践检验在培育医院精神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论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培育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培育途径

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获得了长足发展, 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大学精神是大学内涵的集中体现, 是推进大学不断前行的精神支撑。然而, 大学精神的缺失却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现状。新时期, 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逐步由数量规模的扩张转向全面提高学校的质量。高职院校如何以理性的自觉培育个性鲜明的大学精神, 不断在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发展壮大, 既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核心任务对高职院校提出的时代要求, 也是高职院校特色办学和引领社会风尚的必然选择。因此, 在现阶段, 高职院校要实现进一步发展, 以做出更大的贡献, 就必须加强对自身大学精神的培育。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

大学精神贯穿于大学理念, 它是建立在对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所谓大学精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大学精神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大学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 主要体现为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民主精神、开放包容精神、服务社会精神等。狭义的大学精神则是一所特定的大学所独有的最能代表其文化积淀的价值观念和主导意识, 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精心培育、逐步形成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 是其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综合体现。

二、大学精神的作用

大学精神在大学文化中居于核心的地位, 是由大学精神的特殊作用所决定的, 而大学精神一般具有以下主要作用:

1.激励导向作用

大学精神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当被内化为大学人的学术良心和道德规范以后, 就会产生一种激励人们探求知识、追求真理的欲望。大学精神在激励大学人的同时, 为学校师生行为明确目标, 指引方向。通过精神文化的作用, 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追求真理, 发挥目标导向和价值导向的作用。

2.凝聚规范作用

大学精神作为一种共同的认识和信念, 使学校全体师生处于一种相互依存、和谐亲密的文化氛围之中, 它像一条无形的纽带, 把不同层次、具有不同信念和价值取向的人们联结为一个整体, 从而形成学校强大的向心力和内聚力。同时, 大学精神可以通过学术道德、校园民主、校园软环境等来规范学校及其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 保证大学特有风范的形成和稳定。

3.熏陶塑造作用

大学精神不但直接作用于大学的发展, 而且还可以通过大学营造适宜的环境, 间接作用于大学的发展。大学精神广泛而有效的辐射和传播, 使人们接受自由民主思想的深刻影响和各种理性的熏陶, 具有较为宽阔的胸怀和雍容的气度。大学精神可以内化为个人品质的一部分, 从而赋予全体师生坚定的理想追求、价值信念和人生坐标;同时, 通过师生员工的言行对外展示, 塑造了良好的大学形象。

三、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精神的意义

近年来, 我国各类高职院校适应市场的需求, 纷纷拔地而起, 但作为高等院校所应具有的大学精神却没有成长起来。许多高职院校虽已升格为高等学府, 实际上依旧遗留了许多中等技校的作风, 缺乏作为现代大学应有的大学精神。

事实上, 培育大学精神对高职院校的科学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1.有助于高职院校提升办学特色, 增强社会竞争力

近年来, 我国各类高等教育机构不断增多, 同时高等教育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在这种态势下, 原本就处于劣势的高职院校想要脱颖而出, 就必须挖掘自身的办学特色, 提高其社会竞争力。办学特色是高职院校存在和发展的立足点, 是学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学精神是高职院校的软实力, 在凸显其办学特色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 有效地培育大学精神, 可以帮助高职院校提升办学特色, 在社会竞争中取得优势。

2.有助于高职院校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 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人文环境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起着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地教育人、培养人的功能。因此, 高职院校唯有加强大学精神的培育, 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 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校园文化的内涵, 从中得到熏陶和启迪, 使学生形成求知、求真、求实的高尚人格, 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3.有助于高职院校改进教学模式,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众所周知,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生产和服务一线的应用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因此, 职业技能的传授贯穿于办学的始终, 这一办学模式虽然适应当前的实际需求, 但从长远来看, 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事实上, 教育的本身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升华。知识和技能仅仅是精神的载体, 精神才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因此, 高职院校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必须改进教学模式, 实现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 不断丰富和完善高职学生的气质、人格、情操和境界, 使学生既注重自身技能的培养, 又不断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 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精神培育的主要途径

1.坚持以人为本, 形成凸显人文精神的办学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 是指在办学过程中, 一切以人作为出发点, 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培养人、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人的潜能, 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这里的人不仅包括受教育的广大学生, 而且包括所有的教职员工。因此, 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坚持把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 不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智慧和才能;另一方面把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工作的重心, 积极开发学生的潜能, 发展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 增强服务意识, 真正关心学生, 做好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在新时期, 高职院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凸显人文精神, 才能真正体现时代精神, 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期待和要求。

2.营造科学民主氛围, 创建优良校风

大学精神是纯净的、积极的, 它是在一种科学民主的氛围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大学精神是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内在气质, 而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 具体而言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 是学校的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的集中反映, 同时它既是学校的教学思想、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统合展示, 又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化和外化。营造良好的校风, 有助于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形成。优良的校风能形成一种文化氛围, 置身于这种氛围中, 能使人感到压力和紧迫感, 促进师生员工不断进取向上;优良的校风是一种巨大而无形的驱动力量, 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下, 师生员工逐渐在群体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作风,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思想观念。校风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需要学校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及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真正做到“从严治校”, 这有这样, 才能形成良好的校风。

3.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提升和完善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

制度是道德的沉淀, 也是精神的外化。没有完善的大学制度, 就没有高品位的大学精神。制度文化是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必由之路, 是校园人言谈举止、交往互动的行为准则。当前, 高职院校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 不断建立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 使学校各方面工作有章可循。高职院校的制度文化建设要体现自己的办学理念, 体现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大学精神, 那么在定制规章制度时就要突出目标追求、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精神文化方面的条款, 给制度以灵魂, 强调师生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道德准则, 把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之既能起到强制的作用, 又能发挥激励规范作用。因此,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是大学精神得以培育和弘扬的制度保证。

4.培养学术大师, 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

大学精神和学术大师的诞生, 是一个共同的过程。所谓学术大师, 即学术成就、精神风范影响巨大者。一所大学之所以为大学, 全在于有没有学术大师, 一所大学的学术大师是这所大学精神的创造者、更是实践者、传承者。学术大师的人格、学识、风范、品质, 都化为大学精神及其所散发出的思想观念, 并产生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因此, 高职院校培育大学精神最终还是要落在培养学术大师,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上。高职院校虽是职业技能型的高校, 但并不影响其对高水平大师级人物的追求, 而且, 高职院校的大师既可以是学术上的, 也可以是教学上和技术上的。只有塑造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业务水平高的大师级人才, 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才能真正得以发展和延续。

5.寻找开辟阵地, 充分利用各种培育大学精神的载体与资源

大学精神表现在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 高职院校要使大学精神真正扎根于大学的土壤, 就必须寻找开辟教育阵地, 充分挖掘利用各种载体和资源。如利用校史陈列馆对师生员工进行爱校教育;利用学校新闻媒体和现代通讯建设好学校的网站, 让师生及时了解学校的动向, 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开展征集校歌、校徽等活动, 发动师生挖掘大学精神, 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校园内建造在学校创建和发展史上有杰出贡献的人物塑像, 让师生在缅怀的同时, 思索自己肩上的责任, 等等。其实, 大学校园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无不蕴含着特定的精神, 无不发挥着育人的功能。总之, 大学精神载体的新建, 将大学卓越的学术水平、独具特色的校园建设、优雅宁静的校园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大学校园充满文化气息, 和风细雨般地滋润着广大莘莘学子。

总之, 大学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核心, 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旦形成良好的大学精神, 它将构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因此, 高职院校只有把大学精神的培育作为长期的战略目标, 努力锻造独具风格的大学精神, 才能有效的促进办学能力的提升, 不断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瑜.论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大学精神培育[J].高等农业教育, 2008, (12) .

[2]管怀鎏.浅议大学精神及其培育原则[J].市场周刊 (研究版) , 2005, (11) .

[3]刘尧.大学精神与大学科学发展[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

[4]沈绍辉.试论大学精神的培育[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 .

简论语文教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篇5

人文精神养育不能像思想政治教育, 带有强制性、政府干预性、政策导向性;人文精神的培养, 只能是一点一滴, 熏陶、感染、渗透、感化, 正如杜甫所说“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其特点在于寓教于美, 寓教于乐, 潜移默化。人文精神的相对抽象性, 决定了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重构的基本方法是理解、智慧、描述、个案性。理解在于一种胸怀, 直觉在于一种直观本质的能力, 智慧在于一种洞明与练达, 描述在于对现象本身的执著, 个案性在于对事实、原典的涵泳与品味。在语文教学中, 如何来养育人文精神呢?

树立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教育理念

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教师的教育理念影响其知觉、判断、进而影响其教育行为。教师只有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才能在教学中与时俱进, 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培养出创造性人才。

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教育理念要求以人为本, 关注个体生命, 关注人的需要、人的发展及人的价值, 强调人文关切和理性精神, 避免教育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潭。人文精神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标志, 人文教育是培养人文精神, 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本教育力量。但在价值观念上要对人文教育以合理的定位, 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举共张, 协调实施。目前, 要特别注意纠正观念领域里严重存在的唯智主义和科技理性主义倾向, 防止教育商品化趋势进一步蔓延。应认识到, 教育一方面具有开发智力、增强智能、提高个体生计本领、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 另一方面更具有纯正人性、净化灵魂、提升个体精神境界、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功能。因此, 不能使教育矮化、世俗化、功利化。

提升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素质教育先是教师素质的提高, 人文精神的培养必先是教师人文精神的完善。

经师易做, 人师难当。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 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高超的课堂授课水平, 更为重要的是还要有在此之上的人文素养。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大致说来包括人格高尚、情感丰富、思想深刻、性情高洁、理想高远、关爱学生等等, 而这一切都体现在一个“爱”字上。爱里面有关切、尊重、期待、理解和感动。这爱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 而且也体现在任何与学生接触的环节中。有一次, 我批阅学生的作文, 其中有一份作文纸上不小心滴了几点蜡烛, 明亮亮可爱, 甚是感动。想象着学生放学后燃烛写作的情形, 也许因为打盹不小心碰了一下蜡烛, 也许没有关窗。批语为:“烛泪斑斑, 可敬可赞。”作为一个教育者, 心中是否常怀关爱之心, 是否常有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具体地说, 是否具有人文精神的素养, 这直接影响其在教学活动中人文精神的发挥。可以这样说, 对于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师而言, 他的每一堂课, 无论是阅读教学, 还是作文或其他内容的教学, 都是充满人文精神的教育, 因为, 在这样的课堂上, 教师以思想点燃思想, 以自由呼唤自由, 在这样的集体里, 教师以平等造就平等, 以宽容培养宽容。通过这种课堂和集体,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 渐渐地感染着每一位受教育者。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投入自己的人生体验。一个对真善美没有深刻体验的教师, 不可能将真善美讲得打动学生心弦, 一个对艺术没有较高鉴赏力的教师不可能将学生带入艺术殿堂。高中语文第二册有一篇文章《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说明文。课文讲述了荔枝的里里外外、方方面面, 如果我们循规蹈矩按照说明文去讲, 倒也并无什么, 学生最多了解了荔枝的相关知识, 并不会留下太深印象。而且据我所知, 一些贫困地区的学生有绝大部分还没有尝过荔枝, 有些可能还没见过, 因此纵然老师课堂上讲得有滋有味, 但对于学生来说仍有隔靴搔痒之感。为讲这一课, 一位老师不惜自己几天的生活费称了几斤, 在课堂上开展了“观荔枝—析荔枝—尝荔枝—说荔枝”的活动。一节说明文被讲得如此生动有趣、情味十足,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丰富了学生的感知能力, 而且学生感觉到了一种真情的存在。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语文教材是人文精神的物质载体与信息载体。现行语文教材注重选文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内涵, 更加贴近生活, 更加关乎人文。教材的选编, 体现了“美善吾人之性情, 崇大吾人之思想”的基本立场, 体现吸引与点燃的两大功能。[1]一篇篇的课文传递了自然的、生活的、社会的各种信息, 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的窗口。这是滋养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 塑造学生的情操和人格, 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基本教材。教师要善于挖掘, 展示课文中的人文精神, 给学生一片天高云淡的内心世界和风和日丽的情感天地。

语文教材中的作品表现的是现实生活图画, 是人对现实、自然、历史、文学艺术的审美感受、体验和认识, 其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如孔子的克已仁爱, 屈子的深情执著, 李白的铮铮傲骨, 杜甫的忧国忧民,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让人目不暇接、不胜枚举, 在中国文学的长廊中呈现着一幕幕动人的画面, 演绎着一曲曲令人难忘的壮歌。文章是人格的体现, 所谓“文如其人”, “人如其文”。除了这些洋溢着民族精神、伦理精神、文化精神的文章之外, 还有那些富含情趣、发人深省、让人回味无穷的文章, 如《珍珠鸟》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 (动物) 的和谐相处, 《斑羚飞渡》所给人类的极大震撼与深深思索。即便是看起来没有情感成分的说明文, 也可以挖掘出人文的意蕴来, 如《蝉》是一篇科学小品文, 如果教师的教学仅将其作为一篇说明文来进行分析, 学生除了掌握课文的结构及有关蝉的知识以外, 永远无法理解作者对蝉倾注的情感, 也无法感受蝉与自然, 蝉与人的关系。如果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作者悉心观察的品质, 探索自然奥秘的乐趣, 那么学生的心理品质及情感都将受到触动, 而不会先于纯粹的自然知识领会。

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民主的教学氛围赖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人格上的一种平等、尊重和信任。现代教育不能局限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活动, 因为这样做便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个体主体性地位, 把他放到了被动、受动者的地位, 失却了个体主体性应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生成性、建构性。现代教育更是将大写的人凸现出来, 不是技术、工具生存层面上的一种输出与接受, 而是精神人文、生活的一种学习与交流, 它消弭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不平等。

理想的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主客体关系, 而是主体间关系。在师生主体间关系中, 学生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是主体, 学生在认识教师及其教育教学内容时是主体, 在被教师认识和教育时也是主体。教师在认识和指导学生时是主体, 在被学生认识和影响时也是主体。师生主体间关系消解了那种把学生作为客体对象来认识和目标主体来追求或者师生既是“双主体”又是“双客体”之间的二元对立矛盾;把客体的学生培养成主体的人, 形成和发挥学生客体的主体性语言逻辑矛盾。[2]师生主体间关系是平等、交往、相互理解、主动对话、彼此信任基础上的关系。不是我与它 (他、她) 之间的关系, 而是我与你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 “你”不仅在场, 且必定面对着我, 并且是作为“我”视作交谈另一方主体的另一个“我”, 给人一种亲切和暖融融的感觉。进入“我—你”关系, 不仅要“我”与“你”均由此成为人格主体, 而且使“我”与“你”共同从“我—它”的谋生受动状态中升华到了最高的意义境界:在这一境界中, “我”与“你”都达到了纯粹而绝对的自身圆满状态。[3]

师生主体间关系是以平等、民主、和谐、友爱、合作为标志的, 这就要求教师更换角色观念, 目中有人, 摈弃唯知识的“非人化”观念, 通过激励、诱导、启发、调动学生的情感, 激发学生的思维, 为展示学生的个性创设情境, 为学生的不同见解喝彩。“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感受和理解”, 保持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 “保护使每个学生去找到适合自己道路的环境条件” (加拿大课程专家史密斯语) , [4]使课堂真正达到师生情感心灵的默契沟通, 培养学生用评价、鉴赏的眼光去品读作品, 从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受到人文精神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立新.语文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2 (1) .[1]周立新.语文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2 (1) .

[2]郝文武.建构的教育哲学[C].陕西师大教科院 (未刊稿) , 2003:52-64.[2]郝文武.建构的教育哲学[C].陕西师大教科院 (未刊稿) , 2003:52-64.

[3]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43.[3]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143.

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篇6

1 全球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和挑战

1.1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 胡锦涛指出,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 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 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 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 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 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同时, 世界仍然很不安宁。这意味着首先要维护好国家民族的利益, 才能维护世界和平。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告诉所有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这就是我们的“中国梦”!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使大学生广泛接触世界多元文化有了可能,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传统国家意识和爱国主义观念产生了较大冲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中所谓的国际“惯例”, 千方百计地向发展中国家灌输美国式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以及文化思想。他们或煽动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和宗教情绪, 故意夸大后者的困难, 并把这些困难说成是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痼疾”, 极力宣扬“经济私有化、政治多元化、人权人道化、社会多元化”等“西化”、“分化”主张。其结果是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必然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的较大影响, 从而造成思想观念的剧烈冲突或出现价值观念的暂时移位和空位现象。有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已经没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 甚至还有人认为强调爱国主义会成为国家进一步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障碍, 动摇了一些青年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1.2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使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进一步拓宽, 网络的发展在传播先进科技、文化的同时, 也增加了抵制各种精神垃圾的难度。尤其是敌对势力大量的反宣传, 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不容低估。西方国家媒体无时无刻在渲染他们的价值取向、生存态度和认识方式, 从而在大众心理造成深层次的影响。互联网强化了大学生地球村村民意识的同时, 也不同程度地弱化了他们的民族意识。

1.3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当代中国大学生总体是爱国的, 但一当遇到敏感的现实问题时, 不少学生往往不善于思考, 判别能力欠缺, 人云我云, 是非难辨, 不够理性, 表现出信念的不坚定性, 缺乏民族感。

2 如何进一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1 让学生深刻理解民族精神之内涵。

中华民族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 是民族的魂。一个民族只有具有高尚的民族品格, 坚定的民族志向, 远大的民族理想, 才能有巨大的凝聚力, 才能成就伟业, 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一段话:“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 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 则国雄于地球。”

2.2 让学生明确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我国正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文化更加繁荣是小康社会建设目标之一, 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实现全面小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以德治国;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弘扬民族精神, 也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爱国情感、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民族精神能调动凝聚广大人民积极性主动性, 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是维护国家统一与各民族团结的重要纽带, 只有不断弘扬民族精神, 才能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3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首先要培育与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知难而进、好学上进、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顾全大局、清正廉洁、乐于奉献、与人为善等民族精神, 不落后于时代而不断发展, 不囿于陈规而勇于创新, 不骄傲自满而奋发向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必须把握好先进文化发展这一主流, 坚持独立性、特色性和开放性,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 用世界历史的眼光和“拿来主义”的勇气, 对域外民族精神批判地加以吸收, 使中华民族精神不断注入新的血液。

2.4 高校在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过程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出了很多探索和尝试, 教育效果也有所提高。

但从普遍意义上来讲, 目前高校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民族精神的传承教育不够, 在民族精神教育中对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克服不够, 尚未构建起较完善的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不少学校民族精神教育仍囿于传统的教育方式, 多数仍是“我讲你听”的单一灌输, 教育方式陈旧, 方法上缺乏手段创新, 教育内容比较空泛、针对性不强;有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局限于统编教材的内容, 联系现实很少。而且由于对学生心理状况和思想变化了解不够, 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不清楚, 往往与现实生活脱节, 与学生思想实际脱节, 对学生难以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影响了教育的成效, 必须采取有效的改进方法。

2.5 以先进文化为基石, 创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构建先进文化校园, 拓展民族精神的内涵, 以先进文化支撑民族精神的结构体系, 坚决抵制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 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着力引导和教育大学生提高鉴别文化是非的能力, 增强防范和抵制落后文化的意识, 同时积极开展健康文明的娱乐活动, 占领大学生课外活动阵地。例如, 学校通过举办高水平、知识性的人文讲座, 向大学生传播更广泛的文化信息, 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科学文化与人文精神的感受力、领悟力;组织大学生参观校史展览, 使其了解学校艰苦创业的非凡经历及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校园主要活动场所建造高雅的人文景观;在教室、走廊悬挂伟人、名人的画像、语录, 营造一种文明、健康、品位高的人文氛围和精神氛围。这些都能对大学生起到陶冶情操、激发爱国情感、鼓舞学习热情的作用。另外, 学校还应当建立起高质量、大容量、有吸引力的网站, 抢夺网络制高点, 设立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的主题, 特别是在网络中建立有关中华民族精神的相关链接, 在相互讨论中加深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内涵的理解, 进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创建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2.6 以历史教育为重点, 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近些年来, 在对大学生的中国历史教育上, 我们重视得够。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院士杨叔子教授曾经说, 他的一个美国朋友评价中国留学生时认为, 他们外语很好, 理科很好, 也懂美元英镑, 就是不了解长城、黄河, 不太了解中国历史。中国的留学生没有中国历史观念, 这如何能希望他们爱国、为中华民族服务?因此面对这种状况, 我们急需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国历史和传统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和认同感。

2.7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 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成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着力突破狭义的课堂教学的封闭性, 主动建构以教科书为载体, 围绕民族精神, 深入挖掘素材, 丰富授课内容,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提高大学生认知水平, 拓展学生的视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精心地进行授课内容的设计、梳理和安排, 结合课程的主要内容, 巧妙地穿插一些生动、有感染力、说服力和震撼力的典型事迹, 以讲解、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不同方式展示给学生, 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应该在课余时间多和学生沟通交流, 学校和院系也应定期组织教师对学生思想状况进行调研, 以便及时地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研究和教育引导。民族精神教育与一般政治理论教育之间存在差异, 民族精神教育中教育对象的情感因素对其认知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为此,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从而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此外, 应该对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进行适当的改革, 不必片面追求课本上的生硬理论, 应减轻理论考试带来的压力。

2.8 加强国际形势教育, 增强民族忧患意识。

对大学生进行国际形势的教育, 可以使他们对世界格局和大势有冷静客观的把握, 树立健康的忧患意识。现今,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经济全球化之势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新的干涉主义和霸权主义仍在威胁着人类安全。信息化大潮将每一个国家都卷入其中, 给经济、科技上的弱势国家带来诸多风险和挑战, 这些国际形势都提醒大学生要居安思危.增强民族忧患意识。学校要继续组织好“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教学活动, 充分发挥好“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的功能, 增强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2.9 高校应将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 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 形成合力。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优势、组织优势、思想优势, 对民族精神培育的理念、内容、方式、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 积极探索新的实践模式;高校培育民族精神, 重要的是建成一支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具有强烈民族精神, 且以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的教师队伍;健全一系列制度, 高校党政部门应切实加强对民族精神培育工作的领导, 把这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大力支持;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与方案, 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民族精神的培育;大力营造一种氛围, 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随时感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2 (11) .

[2]李小波.高校民族精神培育的途径和方法[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8 (7) .

[3]胡安娜.关于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6 (12) .

[4]杨宝庭.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探索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 2008 (2) .

上一篇:习惯养成教育汇报下一篇:建筑施工转正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