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的艺术特征(精选7篇)
童话的艺术特征及艺术表现手法
一、童话的基本特征
(一)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豪夫在他的《童话年鉴》中形象地指出:童话是一个美丽可爱的仙女,她是“想象”女王的大公主。安徒生曾把他自己的童话作品解释为“富于幻想色彩的故事”。童话就是将现实生活逻辑中绝对不可能有的事情,依照“幻想逻辑”写成的故事。如最古老的童话《五卷书》中有落网的鸽子一齐拖着网在空中飞,老鼠、乌龟、小鹿、乌鸦四个好朋友设计脱险,猴子智胜海怪,老鼠变女,美女嫁蛇等奇异有趣的故事。最现实的童话《稻草人》中一个插在田野里的稻草人竟因目睹了人间的惨剧而难过得“昏了过去”,最荒诞的童话《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丝阿姨》中到底也弄不清玛丽阿姨的身份,她是随着东风而来的,当风向变了的时候,她又随着西风而去。这一切故事都是现实生活里不可能发生的,它们只存在于幻想世界之中。当然,任何一种文学样式都存在着幻想成分,然而,在童话中,幻想是主体,是核心。童话的人物是幻想世界里的人物,童话的故事是幻想世界的故事,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
(二)幻想与现实是紧密相联的。尽管童话的幻想的翱翔不是依据合乎常理的理由,而是建筑在不合逻辑的逻辑之上的。但是任何艺术形象都产生于现实的基础上,幻想形象亦然。鲁迅曾说:“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幻想,就其本质而言,也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反映罢了。童话中的幻想情节、幻想形象,无论看起来多么荒诞怪异、不可思议,但仔细琢磨考察,仍可寻出些现实世界的痕迹。武玉桂的《蓝色的皮鞋》中,乔利穿上驴皮做的皮鞋就见东西便踢,这荒诞的构思是作者抓住了现实世界中毛驴踢人的特征延伸夸张而得来的幻想情节。童话的幻想无论怎样变幻多姿、神奇莫测,幻想境界无论怎样地超乎现实世界之上,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纳吉什金曾阐述了童话与现实社会的关系:“在童话故事中,社会的各种力量的配置总是十分确定的,阶级同情、反感也十分确定。童话故事并不向我们展开生产力水平的画面,也不提供生产关系的广阔的图画,但它是从这些生产关系中产生出来的。”安徒生也说过“最奇异的童话是从真实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夸张的、假定式的童话形象和情节,也是作家对整个生活进行观照和审美评断的结果。优秀的童话作家都善于将幻想和现实巧妙地联系起来,反映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叶圣陶的《稻草人》、《古代英雄石像》,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陈伯吹的《阿丽思小姐》等都反映了当时人民被压制在心底的强烈呼声,触及时弊,抨击专制统治者的凶残和腐败,鼓励受难者觉醒、起来反抗和斗争。葛翠琳《翻跟头的小木偶》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对人们心灵的戕害。幻想世界产生于现实世界之上,现实世界映照在幻想世界之中。
(三)幻想是童话反映现实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幻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反映现实。美学家王朝闻曾指出:“艺术幻想,是作家不满足于模仿现实固有的形态,而按自己新的需要从而虚构形象的创作方式。”童话作者正是利用这一方式去反映生活,使自己所描绘的对象比真实情况下的更活跃、更富色彩,并且达到一种升华。《五卷书》中一个吠舍出身的织匠借三界大神那罗耶那的力量与国王的女儿结婚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命运不是不可改变的,这要靠自己敢于冲破一切樊篱的勇敢斗争精神、忘我的牺牲精神及精勤不懈的努力。为此,神竟也屈从了人的意志,成了人实现自己意志的帮手。格林童话中“勇敢的小裁缝”勇敢机智地战胜了巨人、国王、独角兽、野猪等人世间、自然界强大力量的代表,表现了劳动人民的不畏强暴、不怕困难的美德,劳动群众的形象就在童话的境遇中高大起来。童话以幻想为形式,曲折地反映了现实生活,能产生特殊的效果。在《稻草人》这样一篇特定题材的作品中,用作者的我来反映当时苦难农村的现实,和用稻草人的“我”来反映当时苦难农村的真实,效果是不同的。用稻草人的“我”要有力得多,因为连这样木然无知的稻草人都感到不平和愤懑,这说明当时民众的苦难何等深重,这给读者的感染就不同了。周锐的《扣子老三》以一枚扣子身不由己的历险故事向小读者讲述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还来不及体验的人生沧桑和人生真谛。
不直接描绘现实生活本身,而是借助幻想这一艺术手段去塑造并非实有却具现实意义的形象,对生活作折射的反映,这正是童话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独特的美学特征。
(四)童话幻想与现实结合的方式。幻想的水平决定了童话的水平,而幻想的水平又主要为幻想与现实结合的巧妙程度所决定。幻想与现实的结合方式可以归纳为三种:一是幻想与现实的寻常结合,其主要特点是幻想有机地融合于现实之中,幻想故事如同真实发生的事情一样。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那个小女孩除夕夜晚冻死街头的悲惨遭遇,正是当时丹麦社会中贫富悬殊、下层人民饥寒交迫的现实写照;小女孩四次擦燃火柴,既表现了小女孩纯洁美好的心灵和对生活的企求,又与丑恶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二是幻想与现实的异常结合,其主要待点是幻想以离奇夸张的形式使现实生活变形,其结合效果是幻想十分大胆、新颖,总是出人意料。如科洛狄《木偶奇遇记》,其中把说谎这一儿童生活中屡见不鲜的现象与鼻子长长的奇异幻想结合起来,使幻想新颖有趣、形象深刻。三是幻想与现实的反常结合,其主要特点是幻想超乎自然,从而在一种看似荒诞不稽的境界中表现人们对向往的现实的追求与意愿。如洪汛涛《神笔马良》,在那把法力无边的“神笔”下,幻想超越时空、驾驭自然、随心所欲、近乎神话。三种结合方式的任何一种,只要驾驭巧妙,都可以写出成功的童话作品。
(五)童话的幻想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1)在童话中,只要作者创造了一定的假定条件之后,幻想的展开要多自由有多自由。如郑渊洁的《红沙发音乐城》,作者首先假定了皮皮鲁和鲁西西总是碰到好玩的事情,并由此进一步假定了红沙发是一座秘密的不为外人所知的奇异的音乐城,于是离奇的故事出人意料地发生。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作者假定了整个故事是王葆做的梦、所以幻想出的宝葫芦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神出鬼没。(2)只要反映本质的真实,允许忽略、变更事物的表面形态和某些属性。《小红帽》中被狼吞的小姑娘又从狼肚子里爬出来是违反了生活逻辑的,但这个故事反映了在善与恶的斗争中,终究会善胜恶败的最大真实。黄一辉的《小儿郎小儿狼》讲述了一只小狼和猎人成为好朋友的悖于情理的故事,但这个童话真实地体现了作家的社会理想,真实地反映了生活中真、善、美的力量。所以,只要把握了本质的真实,童话可以超越现实逻辑以童话的逻辑去反映生活真谛。但为使幻想的一切合情合理、自然可信,要尽量创设各种进入幻想的条件。常见的“入幻”办法有以下几种:
1.梦游法。通过做梦进入幻想世界。梦实际上是人的潜意识在睡眠状态中的自然流动,具有极大的随意性与跳跃性。因而,以梦为由,创造活泼多变、既虚幻又真实的童话世界,方便而自然。梦的开始就是童话幻想的开始,梦的结束在一定程度上也标志着童话的结束。
2.遇仙法、魔力法。这两种有相通之处。有时,靠巧遇仙人,在仙人魔法指点下达到现实所无法达到的目的;有时靠仙人的宝物发挥神奇作用,产生奇特的幻想效果。如洪汛涛的《神笔马良》中的“神笔”、安徒生《打火匣》中的“打火匣”等等,都属此类。
3.入画法。靠某种幻觉进入某个画面,从而引出幻想的境界。如郑渊洁的《鲁西西外传》,写一天下午,鲁西西放学后在家里写作业,在刮铅笔芯时不小心把刀刮到桌面上,这时,从桌面上传来“哎哟!疼死了!”的喊声,鲁西西仔细一看,桌面上有块木纹像一张小女孩的脸。小女孩的声音教她静坐10分钟就可进入桌子里的另一世界。鲁西西照办,就进入了另一世界,幻想亦由此展开。这样,现实与幻想的结合显得自然贴切。
4.拟人法。用人格化的手法让动植物、无生物能像人一样说话、活动,不需要用任何媒介引入,直接写出“鸟言兽语”的童话世界。这种方法在童话中最为常见。
5.药水法。通过形同科学的假定,让科学家制造出某种具有特殊功能的药水,然后让某一人物饮用,自然产生奇妙的童话效果。这也是描写幻想的一种现代方法。
以上列举的各种办法,并不能代表童话在展示幻想方面的全部手段。只是想以此说明:在状写幻想世界时,需要尽量创设各种有利于表达、也有利于接受的“入幻”条件。
二、童话的表现手法
童话的幻想情境是通过某些特殊的艺术手法来表现的,这些艺术手法主要是夸张、象征、拟人、神化、变形、怪诞等。
(一)夸张。夸张即夸大,言过其词。作为修辞手法,夸张就是用夸大的词句来形容事物的特点。作为艺术手段,夸张要借助丰富的想象,扩大和强调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突出其本质特征,达到增强艺术效果的目的。任何艺术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夸张来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童话的夸张有其独具的特点。
1.童话的夸张是强烈的、极度的、全面的夸张。(1)对于人物的刻画和环境的描绘,小说即使运用最夸张的笔调,也还有一定的分寸和限度,如《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突出强调了英雄的与众不同,但仍离生活很近。而《木偶奇遇记》中的戏院经理则是“长胡须像墨水瓶那么黑,从下巴一直拖到地板上,走起路来老要给自己踏着。嘴大得跟炉灶差不多,两只眼睛好像里边点着两盏玻璃灯”,生活中再怪异奇特的人也不会如此。普希金小说《暴风雪》中对暴风雪的描绘是“刹那间路就被塞住;四周的一切完全消失于混沌和微黄的云雾中,云雾中穿来穿去飞舞着白色的雪片,天地溶成了一体”。而在德国童话《敏豪生奇游记》中,敏豪生到俄国去,到了一个地方,天晚了,想找个地方过夜,但一路找不到村庄,也没有一棵大树可以拴马,后来找到一个突出在雪地里的小木桩把马拴上,自己躺在雪地上睡觉。他醒来时,发觉自己却睡在一个小镇里,四周是房屋,只见他的马拴在钟楼屋顶的十字架上。作者把这夜间融化的雪夸张到生活中无法寻觅其踪影的程度。如果说,小说的夸张是极言以显其真,目的是让读者信服作者所言,那么童话的夸张是极言以造其“假”,着意去表现让读者叹服的奇异大胆的幻想所造就的决非真实的子虚乌有。(2)其他艺术形式常常只是在某一方面或某个环节上采用夸张手法,而童话的夸张则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夸张,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刻画、环境气氛的描绘与烘托,还是情节细节的叙述描写,都可以用夸张的语言表述。如葛翠琳的《野葡萄》,对可爱的白鹅女的外貌的夸张,“皮肤像鹅毛一样白”;对奇异的野葡萄的夸张,“深红的,像红色的珍珠,长在深山里的”野葡萄是能使瞎眼人复明的妙药;对情节的夸张,11年仅岁的双目失明的白鹅女毅然地到深山中去寻找传说中的野葡萄,她穿过湍急的小河,翻过满是怪石、刺蒺藜的荒山,历尽艰辛终于找到了野葡萄,治好了自己的眼睛,还治好了田边老农、机上老妇、山坡上小牧童等许多失明的善良人的眼睛。在这种全方位的夸张中,充分展示了白鹅女的美丽、善良、坚毅、勇敢。
2.极度无限的夸张,是为了更好地揭示生活中的真实,具有反映生活本质的意义。如安徒生的《豌豆上的公主》里面的娇贵的公主,因为在20床垫子、20床鸭绒被下有一粒小小的豌豆竟觉得不舒服极了,硌得全身青紫。强烈的夸张反映了贵族生活奢靡的本质,突出表现了作者对统治阶级的讽刺。郑渊洁在《皮皮鲁全传》中夸张地描述学生作业之多,每天晚上写的作业,第二天都要用麻袋装了背到学校去,“他的铅笔一支就有一米长。要不然,老换铅笔,多麻烦呀!”“妈妈给儿子拉了一卡车作业本。”作者就是以这样荒诞的夸张反映了对生活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忧虑;形容一位教师为学生费心操劳“脸一天天瘦下去,眼镜都戴不住了,只好在眼镜腿和脸之间塞了好多层纸”,夸张的语言却真实地反映了教师呕心沥血的精神。童话是折射式地反映生活的艺术,童话作家采用夸张式的放大,把生活的本质清
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3.强烈的夸张造就了浓烈的童话氛围。儿童的思维方式中带有夸张的特点,有限的知识使他们难以准确地反映出面前世界的新奇,他们对事物的把握与想象跟客观现实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而超越自己本领驾驭一切的愿望又使他们的表达中经常出现过甚其词的现象。强烈的夸张使平淡无奇的生活故事变得生动有趣,易于儿童接受。如张天翼的《不动脑筋的故事》中的赵大化,既不是拟人化的物,也不是神仙和妖怪,没有一点魔力,更没有居住在一个奇异地方,他是一个14岁的普通的孩子。作者就是靠把他不动脑筋的毛病夸张千万倍的变异色彩才深深吸引了小读者。赵大化不动脑筋竟达到自己几岁得问妹妹的程度;床上搁着个秤砣垫疼他,却以为自己腰疼有毛病,双脚套在一只裤管里,却嚷道自己少了一条腿;自己刚放下的钓竿,一定说是别人遗失的;最后竟然把自己的家都忘记而去敲别人家的门,甚至连自己的妹妹也当成别家的人……简直太离奇了。总之夸张能使幻化的意境和形象的某些特征更加鲜明突出,从而造成神奇、怪异、充满趣味。
(二)象征。象征就是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是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情感。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或联系,使被象征的内容得到强烈、集中而又含蓄、形象的表现。作为曲折地反映现实生活的童话,常常采用象征手法。通过象征性的形象,确切地概括了人的特征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1.象征是童话创作把幻想与现实融合起来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童话创造典型的独特手法。童话形象与情节常常带有象征性。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象征了现实生活中倍受歧视而又善良、忍耐、追求光明的美好小人物;张天翼笔下的“宝葫芦”象征“不劳而获”思想;比利时的莱勃伦克的童话《青鸟》中狄狄和米狄对青鸟的艰难寻觅的情节,象征了生活中幸福既存在于每个人的身边,但又很难把握的人生哲理。贴切的象征会使童话创作获得更高的审美价值,象征形象以它们鲜明的寓意、以它们独特的形象和格调表现着一种更为深远的意蕴,使童话蕴蓄的内涵更丰富,使童话和现实的关系更密切。
2.童话的象征是通过形象或情节的全部内容来体现的。童话的象征意义,建立在幻想世界与现实生活某一特征的相似之上,但两者并不是任何意义上都贴切相符的。童话中的象征性形象,只能概括某一特征,并不包括被象征者的全部。林格伦《小飞人三部曲》中的卡尔松这个精神奕奕、活泼勇敢的童话形象,以他好吃贪玩、爱吹牛、喜欢恶作剧等性格特点,象征了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儿童内心世界对自由发展的渴望;怀特的《小老鼠斯图亚特》在小老鼠的生活趣闻和冒险经历的叙述中,通过他蓬勃的生命力,象征了勇于做生活的主人、充满信心地迎接生活中的挑战的勇敢少年;周锐的《扣子老三》通过扣子老三的历险故事的全部象征了人生的沧桑。所以应该正确理解象征的运用,着眼于童话作品内容的整体去审视其象征意义。
(三)拟人。拟人是指赋予人类以外有形无形的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行为和语言能力。拟人亦称“人格化”。
1.拟人是表现童话幻想的主要手段。童话借助拟人手法,使山川草木、飞禽走兽,甚至一些无形体、无生命的抽象概念,都可成为童话的主人公,使其有人类的语言行为、思想感情。严文井的《四季的风》,借助拟人手法,展开奇妙的幻想,于是我们看到了真诚善良的风对一个失去双亲病卧茅屋的苦孩子体贴入微,是何等地凄婉感人啊。为了让苦孩子享受到春天的愉快,他“带来了各种花的香味,青草的气味,以及各种小鸟歌唱的声音”;为了给苦孩子弄到渴盼中的水果,他“一连跑了好几个果园”弄来了野杏子;为了让病情沉重的苦孩子得到一点快乐,他吃力地跳着“回旋舞”;苦孩子被冻死了,风狂暴地、愤怒地吹呵吹呵,“要把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罪恶都扫荡得干干净净”。作者通过拟人手法塑造了一个鲜明生动、充满人情的风的形象,使这篇童话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
拟人之所以广泛用于童话创作之中,是因为这种手法十分适合儿童的心理,也符合儿童的思维要求。因为在儿童的心目中,一切鸟兽虫鱼、山川草木、日月星辰,无一不是有生命的。富于想象和幻想的孩子们喜欢拟人,也善于拟人。
2.童话的拟人应注意人性与物性的自然结合。拟人童话形象具有独特的风格,既具备人的某些特点,又保留某些物的属性:(1)人性的塑造是第一位的,否则拟人化形象的存在便没有意义。任何拟人手法塑造形象的目的不为写物,而是为写人,一切拟人化形象都起着在幻想境界中反映现实生活中人的思想行为、品格特色的作用。《快乐王子》中直面人生、舍己为人的快乐王子,代表着生活中对劳苦大众寄予同情并勇于为之献身的人。正是因为具有了这样动人的人的思想品格,快乐王子的形象才如此光彩照人。(2)忽视了物性和无缘无故地违反物性,都会破坏童话应有的情调。《木偶奇遇记》中的小木偶是一个真实可爱的儿童的典型形象,由于他贪玩、任性、逃学、说谎,结果使自己吃了不少的苦头。经过许多波折和磨难,他终于吸取了教训,最后成为一个真正的孩子。在形象塑造中,作者始终注意保留皮诺乔物性特点,在人性物性的自然结合中突现童话色彩。如他从家中逃跑后,在寒冷的夜晚烤火时,疏忽大意,竟将自己的脚烧掉了。这一物性因素决定的情节安排,把皮诺乔第一次因调皮而吃苦头的懊悔表现得真切自然。试想如果忽视了皮诺乔木偶的物性,或违背了它的物性,那么势必要影响到形象的生动有趣,而造成童话的逻辑混乱,减弱了真幻虚实相因相成的童话情调。(3)物性的选择可以根据形象塑造的需要,有一定取舍的自由。这是因为任何的选择都是为塑造童话形象服务的,而且物又往往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在选用某物做童话角色时,不必全部囊括其物性,完全可以取其中的一方面或几方面而略去其他。例如,叶圣陶笔下的“稻草人”是被插在泥土里“身子跟树木一样”“连半步也不能动”,所以他不能替农妇捉虫、帮渔妇煮茶、去搭救寻死的女子……作者自愿地受到物性的约束限制,是因为这符合他要塑造的那个善良而又软弱的人物形象。而美国作家鲍姆笔下的“稻草人”,当多萝茜“把他举起来离开了竹竿”,他就“靠着自己的力量在旁边走动”,他同人一样,能说话会走路,只保留了没有知觉不怕痛、没有脑子不会想办法、很害怕火烧等物性,因为作者要塑造的“稻草人”是童话故事中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共同战胜困难的四个好伙伴中的一个,所以作者必须超越或放弃他的某些物性。
(四)神化。运用神化的艺术手法进行创作,赋予童话形象以超自然的力量。运用神化手法时,常常借助于魔法宝物,如《七色花》中的小珍妮,获得了有七片不同颜色透明花瓣的花朵,就能随心所欲地实现自己的愿望;《神笔马良》中的神笔就是赋予马良超人力量的宝物。新时期童话作家的魔法道具往往选用现代色彩的科学技术,如《皮皮鲁外传》中的皮皮鲁乘坐“二踢脚”,像火箭那样离开地球直奔太阳。
(五)变形。即形象的异变。童话创作中,常常运用幻想、夸张等手段把人形变成其他各种事物,或者使人体的某部分变形。前者称为全部变形,后者称为部分变形。如《格林童话》中“青蛙王子”是因为中了魔法而由王子变成了青蛙,“六只天鹅”是六个中了魔法的王子的变形,二者都属于全部变形;《木偶奇遇记》中的皮诺乔说了谎话鼻子就变长,用的是部分变形。运用变形可以使故事情节发生奇异的转变,又可形成浓郁的幻想气氛。
(六)怪诞。是运用尖锐的形象夸张,使现实中的实际现象具有离奇古怪、玄妙幻想的形式。童话创作中有人物形象的怪诞、环境的怪诞和情节的怪诞之分。例如英国特来维丝的《随风而来的玛丽
波平丝阿姨》中的玛丽阿姨,当“东风在樱桃树光秃的树枝间呼呼吹过”,她就随风飘进了院子;西风骤起,她就飞过树梢,飞过屋顶,最后飘过山头不见了;贾透法叔叔因为过生日非常高兴,肚子里充满了笑气,就像气球一样飞起来,悬在半空看报纸,最后想到不愉快的事才回到了地面。这一切从人物情节到环境的怪诞,使童话意境更神秘而富有诗意。除了以上几种艺术手法外,童话还有其它一些表现手法。(1)对比。在描写正面事物的同时描写反面事物,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行为、命运等置于强烈的对比之中,使读者获得深刻的印象。这种在对比中互相衬托、互为渲染的手法,大大强化了童话的表达效果。对比有通篇对比与局部对比两种,前者如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大林与小林不同经历以及性格命运的对比),后者如安徒生《皇帝的新装》(小孩的率真与周围人物的虚伪的对比)。
到了18世纪,童话这一体裁受到德国诗人和作家们的青睐:一方面他们大量搜集流传于德语国家的民间童话。另一方面,很多知名的浪漫派诗人和作家都从事过童话创作,代表作如诺瓦利斯的《风信子与玫瑰花》,蒂克的《金发的埃克贝尔克》,霍夫曼的《金罐》等。
因创作来源的不同,通常又将童话分为两大类——民间童话和艺术童话。以下笔者就通过格林兄弟和诺瓦利斯的童话作品,谈谈民间童话和艺术童话各自的特征及其折射的精神追求。
一、民间童话——神奇的幻想
文学上民间童话的定义是:短小的,由人们口头讲述并流传下来的故事,它的内容没有时间或空间上的界限,是神奇的幻想。民间童话通常情节曲折新颖,想象夸张奇特,语言生动浅显,其代表作是我们所熟谙的《格林童话》,这类童话的特征是:
1. 超自然力量参与到了日常生活中
德国童话与日耳曼英雄史诗以及罗马神话都有着极近的亲缘关系,因而对超自然力量既恐惧又崇拜。比如《睡美人》中女巫的魔咒,因为它,公主不得不昏睡百年;而《灰姑娘》里的水晶鞋,能让灰姑娘瞬间变成艳光四射的公主。披着各式外衣的超自然力,都成为童话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2. 动植物具有人类的形象、语言和思维
《青蛙王子》中相貌丑陋的青蛙不仅会说话,还要求小公主陪它玩耍。拟人化不仅使得语言生动天真、易于儿童理解,还丰富了儿童的想象力。
3. 神仙精灵、妖魔鬼怪、巨人侏儒等出现
国王与公主、精灵与巫婆、危险与冒险为我们构建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如果没有七个善良可爱的小矮人,白雪公主将难逃恶毒的王后的迫害,而故事
本身也就会平淡很多。
4.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民间童话以道德秩序的重建为主导,惩戒邪恶,褒扬真、善、美,所以结局大多圆满。《灰姑娘》里狠毒的继母和虚荣的姐姐们最终受到了惩罚,而美丽善良的灰姑娘“从此和王子过着幸福的生活”。
5. 形式简单,结局必然
民间童话是通过大众口头讲述流传下来,因而决定了其形式简单。单一的主人公,剧情主线通常只有一条,结局也具有必然性:恶人遭惩罚,好人有好报。在民间童话这个神奇的幻想世界里人类充分表达了对真、善、美的无限向往,并为之不懈追求。
二、艺术童话——另一种真实
与民间童话相对的是艺术童话,它是由作家有意识创作的,用书面语言表达的,有明确艺术追求的作品。这类童话虽然风格各异、题材多样,但在本质上却有着共同点。下面笔者将结合诺瓦利斯的《风信子与玫瑰花》(1798年)逐一概括。
1. 童话中的奇异与现实世界之间总是有着某种联系
《风信子与玫瑰花》讲的是一个好苦思冥想的青年不满足眼前的一切,他离别父母和他心爱的姑娘,跑到了天尽头,在那里看见了藏在面纱底下的秘密,从中认识了世界本身。
故事借用传统童话时间与空间的自由,也赋予主人公风信子白马王子般的外表,“看上去像画的一样”,但讲述的却是一个寻觅爱与人生真谛的年轻人,一如当时在现实世界迷茫着的青年。
2. 问题的复杂性和偶然性
风信子对现状的不满,对自我的追求,不再是民间童话能解决的难题,而他在体验过程中虽然也经历了危难、障碍,但这些既与个体的进步无关,也没必然性可言。“风信子宛如一棵植物,他仅仅朝着他的目标成熟。”
3. 对世界的认识和人的生存的思考
童话在这里是要满足新一代青年的表达需求:认识世界。《风信子》的主人公在寻觅“爱的重逢的秘密”中,最终重新找到了自我,并认识到真理与世界就在人的内心。
PROFILE
秦玮鸿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在校其间就展露锋芒,作品荣获2008—2009年度央美优秀作品展一等奖。毕业后签约UP SPACE 升空间画廊,与以EQ:IQ为代表的先锋左岸风格时装品牌的跨界合作,今年将在今日美术馆举办个人雕塑展。
“秦玮鸿从超现实的语言中获得了启发与灵感,他发现了一种更适合自己表现的语言方式,一种介乎超写实和虚构的方法表现了温顺的、脆弱的、易于受伤的动物与不同状态的人的关系,这种关系传递出了人类对自身行为的反思。”著名策展人黄笃如是评论。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的秦玮鸿,是中国80后雕塑界新崛起的具有代表性的年轻艺术家之一。其作品有着鲜明的个性化语言,富有情感,浪漫、诗意,易于让观者产生心灵深处的触动,易于使我们对人类的境遇问题和面对的挑战进行深入的思考。
他的穿着简单干净,白衣黑裤,一副黑框眼镜,再没有其他装饰,一双眼睛纯净清澈。没有想象中艺术家的造作,走出去也就淹没在人海里。
:你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秦玮鸿:灵感来源于生活和情感的感悟,有些很即兴。
:你的设计哲学是什么?
秦玮鸿:基础思想是表现美,但是每个人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立场和角度会对美有很多层次的解读。
:此次与EQ:IQ时装品牌跨界合作,让时装与雕塑产生交集,携手共同呈现的雕塑“骑士”,灵感来源于什么?
秦玮鸿:骑士让人联想到的是向前冲锋的英勇,灵感来源于EQ:IQ理念中职场女性面对生活的态度。我的作品尽力表现一种柔,但还有一股猛劲在里面,在创作这一过程中收获到对“刚柔并济”的思索和解读。
:你怎么看职业女性的生活状态?
秦玮鸿:我虽然毕业以后就没有过过朝九晚五的职场生活,但是我生活在这个社会,我的亲戚朋友,她们是这样生活的,会表示出对我的羡慕,我在时间上的自由度会比他们大,但是她们也有比我温暖丰富的集体生活。我有更多的孤独和漫无边际的思考,而职业女性每天都会接触到工作伙伴,有某件事情需要专注地去做。每种生活方式都有利弊,只在于你的选择。
:并不是所有从事艺术工作的人都能像你这样毕业两年就被广泛认可,你觉得自己是否幸运?
秦玮鸿: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到社会上反复实践才会有更多领悟。作为雕塑,本是放在开放的公共空间,给更多人来看的,所以内心不可以太过小我。我也非常感谢我所签约的UP SPACE画廊,从对我作品的建议到推广都很大程度地帮助我成长。
: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你的作品流露出淡淡忧伤,是否和童年有关?
秦玮鸿:我小时候很多梦想,想当国家领导人,想做个生物学家,最终根据爱好选择了艺术家的道路。80后这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我的作品中都会带有这一时代里作为独生子女的寂寞和感伤。
:你是否会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世界里?
[摘要]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编剧并执导的电影《人工智能》,于2001年上映后引起巨大反响。它通常被认为是一部科幻片,其实它更是一部童话剧,影片具备了爱、梦想、坚持、善良、幻想、愿望的满足性等童话因素,还有一个童话的结局:主人公大卫终于看到了妈妈脸上幸福的笑容,愿望得到了满足。这部电影在给观众带来感动之余,也展现了人类对未来、人性、存在和伦理道德的思考。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童话 叙事艺术
一、引言
电影《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拍摄于2001年,讲述的是:未来的某一天,由于温室效应,南北极冰川融化,江河泛滥,资源匮乏,为了限制人口,一些少数发达国家规定怀孕必须经过法定程序,这样,不浪费资源和粮食的机器人应运而生。一对夫妇,亨利和莫妮卡,由于儿子马丁患病被冷冻,久久不能治愈,丈夫试图以一个具备了感情和孩子外形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大卫来治疗妻子的伤痛。当莫妮卡启动大卫身上爱的程序时,大卫就成了莫妮卡的孩子,一种对母亲矢志不渝的爱永远在大卫身上寄宿。他为了获得母亲的爱,可以做任何事。后来,真正的儿子马丁病愈归来,莫妮卡不得不把大卫抛弃。当大卫说如果我跟小木偶一样变成真正的男孩,就能回家吗?时,他便坚定了寻找蓝色仙女将自己变成真正男孩的信念。在经过长途跋涉,历尽种种艰难险阻后,终于,他在大洋深处找到了蓝仙女,尽管只是一尊雕塑,但他一直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变成一个可以让母亲爱的男孩,这一祈祷就是两千年。影片中最后一幕,大卫和母亲度过最快乐的一天,蓝仙女的童话故事终于实现,他唤醒母亲,为母亲煮一杯咖啡,帮母亲盖上被子,同母亲一同睡去。他终于获得了母亲的爱,可两千年的等待竟只换来这短短的一天的幸福。那一天,大卫终于看到了妈妈脸上灿烂的笑容,他那期待的忧伤的面容在凝结了两千年后,终于也洋溢出了甜甜的微笑。
二、《人工智能》里的童话叙事艺术
(一)爱的礼物
童话往往被称为‘爱的礼物’,这是因为爱的意识是童话区别于神话、寓言、传说等文类的重要特征。童话以独有的方式表现了多种多样的爱的母题,包括对人类的爱,对大自然的爱,由婴童和童心引发的爱,人间的亲情之爱,爱与美丑的对立和转换,爱的奇迹。(舒伟,2006)爱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是与生俱来的,是人性的特质。正是有了纯洁而神圣的爱的光辉,人们在品味童话故事时,心灵才能得以洗礼、净化。
影片中,莫妮卡对儿子的爱使她不能接受儿子永远无法醒来的事实;丈夫对妻子的爱使亨利决定收养一个机器人男孩,以抚平妻子内心的创痛;大卫为了获得妈妈的爱苦苦寻求,在水底祈祷两千年,痴心不改。影片中处处充溢着爱的气息,可是,故事的矛盾冲突也因爱展开。一开始,拟真电子公司在讨论制造能够付出爱的机器人的时候,就给出了一个值得人们深入探讨的题目,如果机器人可以永远爱一个人,那么人类应该对他们付出怎样的责任。
大概只有大卫才能告诉我们,人其实有多么自私,我们寻求永远的爱,或者说,我们寻求的是永远的被爱。为了得到妈妈的爱,他和马丁比拼吃菠菜,半夜偷偷剪妈妈的头发,在马丁的生日会上,因为害怕,希望得到保护,就抱着马丁跌入水池。人们将马丁救起,却将大卫遗忘在池底。莫妮卡为大卫无法预知的行为感到恐惧,人类感情的复杂让她无法判断机器人孩子最简单的心愿,毅然将他抛弃。大卫不能理解人类的行为方式,他陷入了困惑:母亲为什么离去?是因为自己不是个真正的男孩吗?如果成了真正的男孩就能回家了吧?《木偶奇遇记》里蓝仙女就将小木偶匹诺曹变成了真正的男孩;如果能找到蓝仙女,自己也能变成真正的男孩吧?于是,大卫带着超级玩具泰迪踏上了寻找蓝仙女之旅。
无论何时,大卫的眼里都只有莫妮卡。他望着她问:妈妈,你会死吗?眼神清澈、温柔而忧郁。当马丁告诉他,只要剪到妈妈的一缕头发就可以拥有她的爱时,他就冒险去那样做。即使莫妮卡在给马丁读童话故事时,甚至不望一眼在一旁痴痴聆听的他,不会体谅他为什么要做这么多的古怪行为,无论他怎么哭泣、祈求,她都将他丢在丛林里。然而,大卫对莫妮卡的爱还是一如既往。
之后,大卫在机器人屠宰场看到人类用各种手段将机器人销毁,见到了真实的世界,仍然相信蓝仙女能将自己变成真正的男孩,皆源于他心中有爱。爱和存在是所有生物最基本的权利。
(二)真正的男孩
当莫妮卡带着马丁和大卫在水上泛舟时,莫妮卡给他们念《木偶奇遇记》的故事:蓝仙女说:‘你不是一只小木偶,你心底善良,是一个真正的孩子。’皮诺曹就微笑着睡着了,等到他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孩子。晚上,莫妮卡又念着这个故事哄马丁入睡。这个童话故事成了大卫最深刻的回忆。当莫妮卡在森林中将他抛弃时,他执着地认为只要自己能够找到童话中的蓝仙女,就可以像《木偶奇遇记》中的匹诺曹一样成为真正的男
孩,就可以回家,就可以得到妈妈的爱。
于是,大卫就开始了他的流亡之旅。影片中,当时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真人,原文叫奥嘎(orga),是organic(有机物)的缩写;另一类就是机器人,叫做麦卡(mecha),是mechanical(机械物)的缩写。从外形上来看,麦卡已经非常接近奥嘎,但他们在奥嘎世界的地位如同非法打工的外籍人士,时时刻刻受到歧视和骚扰,特别是一些极端分子把麦卡当做人类通往虚假世界的罪魁祸首,因此把流落在外的麦卡抓起来销毁。接着就是毛骨悚然的一幕:一辆垃圾车扔下一大堆麦卡的断肢残臂,不一会儿,一大群麦卡过来猎寻可以补修的器官。后来,大卫和另外一个机器人舞男阿乔被抓到一个露天体育场,那里正上演销毁麦卡的血腥表演,场面残忍恐怖。他们被押到断头台上,台下有人注意到大卫在呼救,就说从未见过会求救的麦卡,他应该是一个真正的男孩,在观众倒戈中,大卫和阿乔才得以脱身。他们来到了胭脂城,找到万事通博士,一部信息百科全书,打听到童话中的蓝仙女在世界尽头的失落之城曼哈顿。此时的国际都市曼哈顿,不可避免地陷入无边海水之中,水面上残留的断壁残垣记录着人类曾有的进步与辉煌。
电影中,大卫不断重复的词语就是real(真正的),他迫切地想成为真正的男孩,这样在妈妈面前就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影片借哈比教授之口说:蓝仙女代表人类追求不存在东西的愿望,或者是人类最伟大的天赋,追求梦想的勇气。这就暗示了大卫变成真正男孩的愿望终将不能实现的悲剧结尾。
(三)蓝仙女与愿望的满足
仙女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她们通常有着超凡脱俗的美丽,体态轻盈优美,温柔善良,长着一双隐形的翅膀,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的魔力。童话当然是浪漫主义的,但它并不特别关注纯粹的可能性或不可能性,而是通过浪漫主义的幻想手法把现实中儿童希冀的愿望表现出来,用幻想性的荒诞离奇代替那平凡甚至令人失望的真实性,从而让儿童达到一种愿望的满足。仙女代表了人类追求梦想的勇气。
影片中,通过蓝仙女的魔力,大卫的愿望才能获得满足。从听到蓝仙女的故事起,大卫就怀着找到她,让自己成为真正男孩的梦想。他一路走来,虽然磨难重重,经历了诸多恐惧、无助,并亲眼目睹了人类对机器人的残酷迫害,但仍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当大卫投水自尽后,在深深的海底,他找到了蓝仙女人类文明的残骸。他不知道蓝仙女只是一个雕像,一个数千年被沉在海底不会说话只会微笑,更不会实现他愿望的雕塑。他只是一直在祈祷蓝仙女,请你把我变成一个真正的男孩!两千年过去了,这时候地球上人类已经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高级、科技更发达的生命体,他们发现了大卫,把他从冰封的海底解救出来。大卫能够活动后,还是向蓝仙女祈祷,但是经历了两千年,蓝仙女却一触既碎,大卫以为自己的期盼也没有了,一时间他那蓝色的眼睛仿佛透出的是无尽的悲伤和失望。不过高级生命体满足了大卫的愿望,用克隆的方式克隆出了大卫的母亲莫妮卡,但是莫妮卡只能存活一天。在这一天里,大卫的愿望得到了满足,母亲为他洗头、穿衣,他拥有了一位属于自己的母亲。快乐的一天过去了,母亲永远睡去,大卫也满足地睡着了。
三、结语
《人工智能》具备了爱、梦想、坚持、善良、幻想、愿望的满足性等童话因素,与其说它是一部科幻片,不如说是一部童话剧。在这部电影中,斯皮尔伯格将丰富的科幻,深刻的思考,人文的精神做了完美的结合,编织了一幅童话和现实的多彩画卷,让观众感动落泪之余,多了一份对未来、人性、存在的思考。
参考文献
[1]舒伟.中西童话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2]柯云路.童话人格[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3]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 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马珍萍.《人工智能》的颠覆性叙事策略[j].电影文学,2010(10):61-63
作者简介
莫奈强调画家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印象,积极推崇走出画室,走进大自然,在阳光下直接对外景写生,根据观察和直接感受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到户外进行绘画,这是个简单的行动但其影响是深远的。
莫奈在绘画技巧上对光和色进行了探讨,研究出用外光描写对象的策略,并认识到色彩的变化是由色光造成的。
色彩是随着观察位置,受光状态的不同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莫奈认为光的变化决定着颜色的变化。
一天中不同时间,一年中不同季节,太阳的光线千变万化,同一个对象也就有了千变万化,他同时把这种科学原理运用到绘画中去。
他对光影之于风景的变化的描绘已到着魔的境地,他对光色的专注远远超越物体的形象,使得物体在画布上的表现消失在光色之中。
他让世人重新体悟到光与自然的结构。
所以这一视野的嬗变,以往甚至难以想象,它所散发出的光线、色彩、运动和充沛的活力,取代了以往绘画中僵死的构图和不敢有丝毫创新的传统主义。
他说:“景物对我来说是次要的,我想要抓住的,是景物和我之间的东西。”那就是千变万化的光给景物带来的每个瞬间不同的面貌。
2瞬间的.把握为莫奈绘画作品增加活力
在观察对象时,大多画家是从一个局部到另外一个局部地连续观察,莫奈追求在室外的阳光下作画。
那么,他必须在阳光的瞬间变化中捕捉到光彩的效果。
所以,他采用的是同时观察景物的策略,他要在瞬刻之间画出对所观察物体的感受,对取景有很大的瞬间偶然性。
这种对瞬间光影的良好把握,使得莫奈的创作多赋于浪漫生动的气氛,使观者印象深刻,莫奈的绘画是“灵动的”。
为了把握这种瞬间水气的感觉和光线的印象,莫奈常常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下进行绘画创作,他以近乎速写一样的方式来描绘对象。
他一直不断追求现实的瞬间美和一种自然而流畅的独特风格,他把绘画艺术转变成了追求瞬间美的艺术,他没有把注意力完全的放在景物的描绘上而更多的放在了周围空间、环境、光线的变化所产生的效果上。
与他同时代的大师保罗——塞尚曾赞美当时已单目失明的莫奈:“虽然只是一只眼睛,但我的上帝,那是怎样的一只眼睛啊!”
3莫奈作品中的“视觉冲击力”
经过不断的探索,莫奈懂得色彩来自光而并非物体所固有。
因此,“莫奈在绘画方式上进行了创新,他不在调色板上调色,而是把颜色分布在画布上进行调和。”莫奈对光色的专注远远超越了对物体具体形象的把握上,他不断的向人们证明好的艺术来源于人们眼睛的直觉感受。
当画家坐在大自然中,他的灵魂,他的艺术创作灵感及情感表达也沉浸在令人陶醉的大自然中。
他的作品具有“视觉冲击力”,每一笔都同前一笔分离出来,颜色是相互穿插的。
莫奈认为如果画家的观察是准确的,那么形象将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在观者眼中,每一个色块也会打动观者。
4注重画面气氛的表达
莫奈对画面气氛的表达是很到位的,莫奈所创作的很多作品都表达了积极向上,健康的欢乐气氛。
见到他的画我们就有一种身临其境,沐浴阳光的美好感受。
当我们伫立于他的作品前面,很快就能被画中的气氛所感染。
莫奈对于每幅作品的创作,无论是在构图上还是在颜色的处理上都有所不同,给人的感觉是浪漫并赋予活力的。
5结论
莫奈赋予了绘画生命力。
他善于从光与色的相互关系中发现前人从未发现的某种现象。
他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光与色上,从而找到了最适于表达光与色的明度差别变化的形式——运用流畅自然的笔法把瞬间的景象表现出来,他把这种光色明度差别变化从绘画的各种其他因素中抽象出来,把它提到了不可攀登的高度。
他的独特笔法更是引人入胜,莫奈对画面气氛的把握更是创造性的、非凡的,他所代表的“印象派”影响了一代画家直至现在学习绘画的人们。
如今,大多数人们在室外写生的时候以莫奈的绘画理念和技法来指导自己的绘画。
我们从莫奈的绘画理论中收获到了更真挚的绘画情感,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印象主义”绘画大师及其为绘画艺术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易镜荣.美术欣赏[M].清华大学出版社,.
[2] 张晓叶.环球美术家视点系列[M].吉林美术出版社,.
关键词:中国艺术歌曲,萌芽时期,艺术特征
一、中国艺术歌曲的起源与发展
从狭义的界定讲,中国艺术歌曲是在西方艺术歌曲的影响下所产生的西乐中融的产物,在我国有近百年的历史;从广义的界定讲,中国艺术歌曲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通常我们所指的中国艺术歌曲是狭义的界定,在近百年的中国艺术歌曲发展中,有两个重要时期,分别为:中国艺术歌曲的萌芽时期(1920-1949年)和中国艺术歌曲的复兴时期(1979年至今)。《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作品是中国艺术歌曲萌芽时期的代表作品,在这一时期艺术歌曲的创作一方面借鉴德奥艺术歌曲“诗歌、音乐、伴奏”三位一体的技法,另一方面,在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和熏陶下使得中国艺术歌曲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和时代特征。
二、中国艺术歌曲萌芽时期著名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一)赵元任
赵元任,汉族,字宣仲,又字宜重,1892年出生于天津,原籍江苏武进,为清朝著名诗人赵翼后人,现代著名学者、语言学家、音乐家。他是我国第一位深入民间采风,用民间音乐素材进行创作的作曲家,他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大胆借鉴欧洲浪漫主义乐派及古典乐派成熟的作曲技术,并注重结合民族本土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在艺术歌曲的语言、旋律、和声的民族化等方面进行着种种探索,其作品充分表现了当代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崇尚“民主”、“科学”的愿望,代表作品有《教我如何不想她》、《卖布谣》、《听雨》等。
(二)萧友梅
中国音乐教育家、作曲家。1884年生于广东,1940年12月31日病逝于上海。1901年留学日本,攻读教育学,并学钢琴声乐。1912年10月,又留学德国,就读于莱比锡大学及莱比锡音乐学院,1916年以论文《中国古代乐器考》获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与杨仲子等为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院创立音乐体育专修科。1927年,在蔡元培支持下筹建国立音乐院(后改名为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这是我国正规专业音乐教育的开端。萧友梅一生为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呕心沥血,是我国音乐教育的拓荒者、奠基者,共创作各类歌曲一百余首,其中,艺术歌曲的代表作品有《问》、《霓裳羽衣舞》、《卿云歌》等。
三、中国艺术歌曲萌芽时期的风格特征
(一)诗词与旋律的完美结合
艺术歌曲的歌词大都选用极为优秀的诗词作品,且具有深邃的思想及细致的情感;艺术歌曲对歌唱旋律的创作要求较高,歌曲旋律的起伏要把诗词的内涵、情感表达出来,深入人的心灵;艺术歌曲的伴奏通常用钢琴伴奏,钢琴伴奏的写作同样要极为讲究,而不仅仅停留在单纯的伴奏上,它与歌唱声部相融合,共同诠释作品。青主于1920年在德国所创作的《大江东去》是中国艺术歌曲的开山之作,青主当时的情感与这首“念奴娇”词的思想意境产生了共鸣,他运用西洋音乐的创作技法及写作形式,依据诗词选用了二部曲式,上阕在e小调上进行,运用叙述性的旋律及柱式和弦织体来表现厚重、典雅的音乐情感,下阕则以E大调为主,用三连音分解琶音,具有抒情性、浪漫性色彩,形象地刻画出英雄与美人的幸福。最后,落在了e小调上与上阕互应。
(二)富于民族化的音乐风格
中国艺术歌曲萌芽时期的创作大多在西方成熟的作曲技法基础上,加入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要素,形成具有独特民族化的音乐风格;将西洋唱法与民族唱法的特点相融合,表现中国艺术歌曲的独特情感。例如:赵元任先生于1926年创作的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具有极强的民族风味,作品的主调建立在五声调式基础上,在点题乐句采用了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音调,使整首作品民族色彩浓郁。
(三)具有时代化的音乐体裁
20世纪20年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这一时期大多数作曲家将革命化、群众化的主题注入到音乐创作中,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作品抒发爱国情怀,讴歌爱情、友情,体现了时代的进步性。《问》是萧友梅于1922年创作的,在这首短小的歌曲中蕴含着深刻的语言和音调,提出了寓意深长、富有哲理性的问题,代表了部分知识分子因时局混乱而发出的感慨之声。
四、总结
童话……
对于很多从事当代艺术创作的艺术家们来说,中国当代艺术20余年的成长历程就如同一个童话。
经历了“文革”的一代人——确切地说是在童年或者少年时代经历了“文革”洗礼的那批人在改革开放后迎来了自由的号角,成为新时期响当当的有志青年。中国当代艺术的第一批领军人物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孕育而生。他们将从西方艺术开阔视野中获取的知识同自己幼时记忆中模糊而深刻的印象相结合,配以精湛的技术并加以个人化的表达,从而创造出了第一批所谓的“政治波普”艺术,这可以说是中国当代艺术的源头。
然而,理想年代的伟大理想不幸地遭遇到了经济与文化上的双重危机。文化上的不被认同加之经济上的窘迫不堪,使得众多肩负着艺术使命的年轻人不得不开始了近乎流浪的生活。执着的理想与信念使他们坚信,他们脑中的理念是正确而先进的,而他们笔下的作品更是真真实实的艺术。
在纷繁多姿的世界里,依旧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执着、顽强、坚定地从事着对于理想和艺术的追求。于是,有了中国当代艺术发祥地的“圆明园”画家村,有了798工厂大院里与噪声隆隆的车间相比邻的工作室,有了索家村,有了宋庄,有了上苑……来自全国各地、追求艺术理想的人就这样汇聚到了一起,成为了一股越来越强大的势力。之后的事情似乎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与在国内备受冷落截然不同的是,这些看起来特立独行、不识时务的当代艺术家们逐渐引起海外艺术界的关注。大量的海外画廊、经纪人与资金开始投注到中国大地上,他们中的佼佼者开始进入国际上的大型展览,他们优秀的作品开始被海外著名的收藏家与美术馆收藏,他们中“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开始过上了原来想都不敢想的富足而优越的生活,他们的名字占据了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不可或缺的位置。
当很多不理解的人还在认为当代艺术的兴起不可理喻的时候,中国当代艺术家已经以整体的姿态站到了世界艺术舞台上。尽管这个童话还没有完成,然而童话的主人公们已经闪亮登场了。
神话……
动辄百万甚至千万元的成交价格、短时间内连翻数倍的拍卖纪录,中国当代艺术正以一连串让人瞠目结舌的数字,在中国漫长的艺术史上打造一个新的神话。
2006年3月的美国纽约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中国·日本·韩国”的专场拍卖会上,张晓刚的油画《大家庭系列:同志120号》拍出了97.92万美元的天价,预示着中国当代艺术在拍卖领域的全面崛起。然而,这个当时的冠军纪录很快就在一年之内被自己和圈内的其他同行接连打破。而此后的“天价之争”更是愈演愈烈,拍卖纪录被短时间内一再刷新。
陈丹青,《街头剧院》,纽约苏富比2006年秋拍会“亚洲当代艺术”专场,147.2万美元。
张晓刚,《天安门》,香港佳士得2006年秋拍会“亚洲当代艺术”专场,1804万港币。
2006年11月的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上,刘小东的油画《三峡新移民》以220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再创新高,不仅为2006年度的中国当代艺术拍卖画上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句号,同时也成为迄今为止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保持者。
在经历了2006年里令人目不暇接的一系列震荡之后,中国当代艺术以毋庸置疑的成长态势进入了一个稳步、高速前进的阶段。
岳敏君,《画家和他的朋友们》,香港佳士得2007年春拍,2048万港元,是原先估价的5倍。
张晓刚,《大家庭系列:三位同志》,纽约苏富比2007春拍,211.2万美元。
曾梵志,《面具系列 1996 No. 8》,香港佳士得2007年春拍,1264万港元。
张晓刚,《天安门一号》,香港苏富比2007年春拍,1544万港币。
曾梵志,《面具No.14》,北京保利2007中国当代夜场,880万元人民币,是原先估价的8倍。
石冲,《今日景观》,北京保利2007中国当代夜场,1650万元人民币。
……
当然,记录还是在被不断刷新,艺术品还是在不断登场,新的艺术家还是在不断涌现。多少长久以来过着“草根”生活的无名画家一夜成名,多少许多年来惨淡经营的画廊一夜暴富。中国当代艺术的崛起已经俨然成为了一个神话,并且这个神话目前正在不断的惊叹声中被不断地续写。
鬼话……
正当中国当代艺术在海内外市场上备受追捧、春风得意之时,国内艺术界、批评界关于其方方面面的讨论也在大肆展开。除了与当代艺术品的价格同步上升的肯定与支持之声外,还有诸如:对艺术的理解、对“泡沫”的担忧、对“大脸油画”的质疑、对红色主题的批判、对抽象主义的莫名其妙、对千篇一律的厌恶痛恨、对表面的光鲜背后依旧在贫困线上挣扎的更多的当代艺术家的生存状况的希望与绝望……当代艺术的话题似乎胜过以往中国的任何一个艺术门类,因为它的成长与成功无疑是现代中国最典型的童话与神话,这是由当代艺术本身的“当代性”所决定的,同时也得益于当今中国社会以及所有国人的“当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