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方式的调查与思考(精选3篇)
[发布时间:2008-12-16 11:21:00 阅读次数:153]
内容提要:年轻干部成长需要自身努力、外部强劲推动和公平的竞争环境,在培养方式上应把握好时间、手段、管理上的制高点,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本文结合实际对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方式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年轻干部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做好年轻干部培养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坚持大教育思想、全面提高各类人才素质;二是树立大人才观念、广纳各方面人才;三是利用大实践领域实践、增长年轻干部才干;四是实行大视角选人、用新的观念来发现和选拔干部;五是着力构建大管理格局,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年轻干部培养的针对性,近期,我们通过抽取样本、走访、个别座谈等形式,对年轻干部成长规律进行了专题调研分析,并结合实际对新形势下加强年轻干部培养工作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方式的现状调查
我们抽取40名干部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县级领导干部10人,平均年龄42.2岁;正科级领导干部10人,平均年龄37.1岁;副科级领导干部10人,平均年龄27.9岁;一般干部10人,平均年龄48.2岁。男性33人,女性7人。本科以上学历26人,大专学历11人,中专学历3人。通过对调查对象成长历程的调查分析,发现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不是一个自然的成熟过程,而是多种主客观培植条件不断优化并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成长规律表现如下:
1、快速成才,需要自身的勤奋和努力。勤奋刻苦、努力工作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关键。一是勤于学习,储备技能。在学习上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调查对象中,30名现任领导干部都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各级党、干校或成人教育学校的学历教育;而抽取的10名一般干部中,只有1名干部参加了在职学历教育,其余9名干部在近二十年均未主动参加任何形式的学习培训。二是勤奋工作,创造成绩。年轻干部快速成长必须脚踏实地、扎实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赢得组织和群众认可。调查对象中,75%的领导干部曾被各级党组织授予“优秀公务员”、“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其中10%的干部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奖励。三是把握机遇,展现自我。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遇到机遇。重大场合的表现、艰苦环境的锻炼、处理突发事件的才干等,都是年轻干部成长的有利时机。调查对象中,有3名干部是利用参与省、市重大接待的机会,有6名干部是利用抽调到国企改革和重大项目建设的机会,有5名干部是利用下派挂职锻炼的机会,大胆展示自我才能,以突出的表现,得到县委领导和基层群众的认可,被推荐、选拔重用。
2、健康成长,需要外部强劲推动。年轻干部自身素质是成长的基础、发展的起点,但必须通过各级组织的培养教育的外因推动才能起作用。
首先,必须抢占时间的制高点,早发现苗子早培养,避免干部素质提高滞后于年龄增长的现象。年龄是干部成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没有年龄上优势也就没有成长过程的优势。我县针对年轻干部记忆力好、思维敏捷、精力旺盛、勇于创造和可塑性强等特点,坚持从基层和基础抓起,选好苗子早培养,早压担子早成才,从而为他们尽早进入领导岗位创造良好条件。一是早发现苗子。每年采取各级组织民主推荐,群众、领导干部署名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法,打破行业、身份、资历、台阶、所有制等限制,不拘一格在全县广泛推荐后备干部。二是早培养。对有发展潜力、可塑性强的后备干部,不论参加工作时间长短、资历长短,及时有针对性地放到相应岗位实践锻炼,增长才干。近三年来,先后选派38名后备干部到乡镇基层锻炼,156名后备干部到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岗位实践锻炼。三是早使用。在实践锻炼中成绩优秀、群众公认度高的后备干部,破除“唯资历论”,大胆采取“加凳子”、“腾位子”、“补空子”等办法,及时提拔到领导岗位。在调查对象中,最初担任不同职级时的年龄状况是:副科级最小的23岁,最大的31岁;正科级最小的29岁,最大的41岁。其中,被调查的10名县级领导干部中,担任副科级领导时的年龄均低于30岁。
其次,必须抢占手段的制高点,运用综合措施进行大力度培养,力戒各种形式化、功利化现象。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是培养造就干部的基本途径和手段。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在充分利用县委党校这一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的基础上,积极创设“石泉讲堂”、“网上党课”和与高校“联姻”办班等新的教育培训载体。同时,每年组织近百名县、科级年轻后备干部赴“沿海沿江”经济发达地区实地学习考察,从而促使年轻干部不断解放思想、提升素质。二是加强实践锻炼力度。坚持选派年轻后备干部到县委确定的蚕桑、旅游、非公经济和城市建设等重点产业、重点项目上去锻炼,同时对一些需要提高、丰富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置急难险重事件能力的年轻干部,采取组织调整、岗位交流、选派挂职等方式,着力强化组织培养和锻炼效果,促其健康成长。在此基础上,将锻炼表现优秀、成绩突出、近期拟提拔任用的后备干部,放到相应岗位,采取担任“见习领导”、“领导助理”、重要岗位副职和临时主持工作等方式进行重点培养,缩短年轻干部成长周期。三是实行动态管理。通过定期对年轻后备干部进行考核测评,对工作实绩平平、发展潜力不大、群众公认度不高、考核不称职的干部,及时调出后备队伍;同时对在届中考察、考核中群众公认,政治、业务素质好,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或在关键时刻和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发现的优秀年轻干部,适时充实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竞争机制。
第三,必须抢占管理的制高点,不断激发内在的成长动力,保证干部按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加强对干部的严格管理监督,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也是激发其内在动力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我县一方面坚持定期通过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述职述廉、民意调查等制度,对年轻干部进行全方位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来解决,使其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廉政勤政,树立起良好的自身形象。另一方面坚持干部谈心谈话、告诫提醒和定期考察考核制度,制定不称职、不胜任后备干部标准,强化经常性的教育引导,有了成绩及时表彰鼓励,发现缺点和问题及时告诫提醒,帮助采取有效措施认真整改,使其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保持强劲的内在动力和进取精神,在组织的关怀下不断地成长进步。
3、公平的竞争环境,对年轻干部的成长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一是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把干部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根据干部考核、重点工作或重大项目完成及群众“公推”等情况,适时把品德高尚、清正廉洁、勇于创新、实绩突出、爬坡破难、勇挑重担、埋头苦干、群众公认、贡献重大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形成“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以为定位”、“争先保位”、“创新提拔、平庸免职”、“靠走关系无市场”的用人导向。二是积极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方式。坚持把“阳光操作”贯彻干部选拔任用全过程,在干部动议前,将空缺职位、岗位要求、任职条件、选拔方式和程序向社会进行公布,并采取民主推荐与全委会成员署名推荐和县委常委、人大、政协主要领导、相关领导署名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提名,提名初步人选确定后,提交纪检监察、计生、综治、审计、信访、安监、检察、法院等八个部门联合把关,再按一定比例提交县委常委会审定考察对象,经过差额考察、常委会、全委会票决等选拔程序,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的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择优选拔到领导岗位。三是不断加大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力度。积极打破“论资排辈”用人观念,增强年轻干部学习意识,不断加强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力度,促进了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近年来,我县进行了3批次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15名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
二、年轻干部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年轻干部成长规律,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与新形势下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近年来,对于年轻干部的选拔和使用,历来都是莫衷一是,赞成的认为年轻干部精力充沛,创新意识强,到新岗位敢打敢拼,能有效推进工作。反对的声音则认为年轻干部经验不足,阅历不丰,思考问题不够全面。但是从干部培养和管理的角度来看,只有帮助年轻干部认真审视自己、了解自己,努力培养和提高干部的党性意识、服务意识、勤政意识和“创先争优”意识,才是促进其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基础,才能让他们有位有为,成长为未来事业发展的接班人。
一、年轻干部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目前,年轻干部成长中的“最短板”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论功底不够扎实,缺乏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党性观念比较薄弱。还有一些年轻干部不注意实践锻炼和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
二是吃苦奉献精神不足,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发扬不够。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作环境逐步改善,年轻干部自觉奉献、勤俭办事的意识比较淡薄。
三是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缺乏“创先争优”意识。一些年轻干部在工作上为急于出政绩、得荣誉,往往对扬名显能的事比较热衷,对眼前的、现实的成就比较看重,缺乏脚踏实地,从基 本功练起的实干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年轻干部是从学校到机关,然后逐渐走上领导岗位。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考重点高中、考大学、考公务员,过五关斩六将,一次次获胜,似乎这些都是靠自我奋斗的结果,一些年轻干部不能正确把握组织上提供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只认为是提拔的前奏,宗旨意识不强,缺少踏实工作和服务群众的观念,没能有效把握实践机会,从中增长才干。
二、年轻干部成长有哪些规律
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指出,“要遵循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水平。”多年来,我们在工作中逐渐摸索,不断总结,归纳了一些年轻干部成长过程的规律。
1、年轻干部普遍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还需进一步加强岗位知识积累。
从我区情况来看,35岁以下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当中,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179名,占总数的80%,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7名。但他们中多数干部所学专业和实际工作差距很大,要成为业务能手,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虚心求教。因此,年轻干部在工作中是否善于学习,加强知识积累和理论储备是促进自身成长的基础。组织部门必须加大多层次、全方位的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帮助年轻干部丰富知识面,开阔眼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2、必须经过在基层多个岗位上锻炼,积累实践经验。基层艰苦和复杂环境的考验、关键岗位和多岗位锻炼是一个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经途径。我区被提拔到领导岗位的年轻干部中,在乡镇、街道任过职的占65.2%,在村、社区任过职的占21.7%,在综合部门、关键岗位任过职的占19.6%。82.6%的干部经过上挂、下派和重点工作的挂职锻炼。从这些数据来看,较长时间和多种形式的任职锻炼,可以帮助一个年轻干部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提高领导能力和心理素质。因此,组织部门必须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上下挂职,交流轮岗等方式,为年轻干部提供更多的锻炼平台,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积累更多的领导经验。
3、抓好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社会上的各种诱惑。所以组织部门必须,以“创先争优”等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不断激发年轻干部内在的成长动力,帮助他们树立强烈的成才意识、服务意识、“创先争优”意识,树立牢固的宗旨意识和正确的人生目标,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保证干部按照积极进取的方向健康成长。
三、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探索与思考
近年来,***区委在干部工作中,不断加大对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采取教育培训、挂职锻炼、参与急、难、险、重等阶段性重点工作等方法加快年轻干部成长、成熟,努力培养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创先争优”意识,通过政策扶持、公开选拔等途径 任用年轻干部、储备年轻人才,提高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进程。目前全区共有30岁以下科级干部8名,占科级干部总数的2%;31-35岁科级干部38名,占科级干部总数的9.7%;30岁以下后备干部137名,占后备干部总数的70%;31-35岁后备干部21名,占后备干部总数的10%。
(一)加大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年轻干部理论和业务水平。一是加强学科建设,以政策理论知识和提高领导干部实际工作能力等相关学科为重点,选派骨干教师到省内高校参加培训学习,为每名授课教师都确定了明确的业务主攻方向,提高党校培训能力。二是创新培训方式,采用订单式、选修式、论坛式等新型培训方法,实现集中授课和自主选学相结合、教师和学员互动的培训方式,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出党校的授课主体作用。三是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与石油化工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建立培训联合体,先后设置了办公自动化、文秘、金融、法律等8个专业课程,组织部则根据学员的工作需要和专业类别,选派参加脱产培训,使培训不断向专业化、系统化发展。此外,组织部还完善了请销假、考试考核、组织部派人跟班督学、考查等制度,严肃学习纪律,从制度上对学员实行严格约束。使学员在党校快速实现从工作岗位到学习岗位、从机关干部到普通学员、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三个转变,安下心来,坐得住、学得进、有提高。三年来共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33期,培训年轻干部1300余人次。(二)强化实践锻炼,多岗位培养锻炼优秀年轻干部。通过挂职锻炼,参与急、难、险、重等阶段性重点工作等方法丰富年轻干部工作经验,提高年轻干部处理复杂问题能力。
一是选派挂职锻炼。选调优秀年轻干部到组织部、信访局、招商局、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等重要部门或接触群众多的一线单位挂职锻炼,为他们提供积累经验、增长才干的机会,使他们在不同层面、不同岗位、不同行业上学习知识,尽快成熟。三年来共选派41名年轻干部到村挂职锻炼,选派50名年轻干部到社区挂职锻炼,28名年轻干部到信访局挂职锻炼,5名年轻干部到企业挂职锻炼,让他们在工作实践中摸爬滚打,增长才干。
二是参与阶段性重点工作。抽调年轻干部参与棚户区改造,轻轨建设,奥运、国庆、非法集资稳控等阶段性重点工作,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领导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三年来,先后选派120多名年轻干部到棚改、轻轨一线锻炼,抽调300多名年轻干部参与奥运、国庆、非法集资稳控等阶段性重点工作。
三是增设岗位提供实践机会。对通过培训和锻炼后综合能力提高较大,但在驾驭全局、科学发展方面仍有欠缺的干部,区委结合他们自身特点和工作需要,在部分单位设立助理岗位,让他们进一步学习实践,提升能力。三年来,已将16名青年干部派到事业单位、乡镇街道担任助理职务,参与基层领导班子分工,在重要岗位上重点培养锻炼。
(三)通过政策扶持、公开选拔、公开招考等途径任用年轻干 部、储备年轻人才。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任用年轻干部。***区委从干部队伍建设整体考虑,合理配备年轻干部。首先在政策上给予倾斜,重点使用年轻干部。从班子结构和长远建设考虑,重点选拔35岁以下年轻干部进班子,对具备一把手素质的年轻干部,采取小步快走,先当一般副职,干得好就放到正职岗位的办法,为他们创造一个施展才华和全面锻炼的机会。其次,统筹全区班子情况,为优秀后备干部进班子创造条件。对那些不思进取、观念陈旧、身在其位不谋其政、完不成目标任务的领导干部,坚决从岗位上调整下来,为年轻干部让出位置;对任职时间超过两届或6年以上的干部进行交流,为年轻干部串出位置;对职数已满,但缺少年轻干部的班子,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为年轻干部挤出位置;实行干部提前离岗制度为后备干部倒出位置。三年来,共有53名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
二是引入竞争机制选拔年轻干部。改革和完善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等制度和措施,引入竞争机制,通过选优汰劣,使干部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近几年,区委面向社会公开选拔区招商局副局长、政法委副书记等副科级干部,100余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检法两院的工作人员通过竞聘走上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是优化结构,大力引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根据目前***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和人才短缺的现状,要走人才强区之路,就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加大对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 度,快速优化党政人才、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2006年,为改善人才短缺的现状,着眼未来5到10年经济和城乡建设发展的需求,我区启动了“百名大学生”工程。目前,已连续5年面向全国公开选拔了97名具有全日制学士学位以上学历的大学生(其中有6名硕士研究生)。“百名大学生”工程作为我区谋划长远发展的一项“蓄水工程”,已凸显成效。不仅极大地优化了干部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更为我区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目前,他们广泛分布在乡镇街道和外经、发改、经服等重要部门,绝大多数都参与了棚改拆迁、信访维稳、招商引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和“创先争优”等全区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已成长为基层和工作一线的业务骨干,并纳入到全区年轻后备干部队伍进行重点培养。
政治意识为指南,改革攻坚勇创新。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年轻干部既要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又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过硬的政治品格强化理论WZ和政治洗礼,绘制好精神“图纸”,将政治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加强政治历练,增强政治自制力,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年轻干部要发挥好“领头羊”的作用,敏锐观察当前的复杂形势,拿出政治勇气与政治智慧,坚持正确的方法,坚持创新思维去开拓新的工作思路,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创新,将“图纸”描出“新”花样。
调研能力为基本,群众工作善决策。年轻干部必须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以基层视角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式的工作作风只会“倾斜”框架,导致能力大厦面临倒塌的风险。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通过调研开展群众工作,从人X益出发谋划思路,科学决断,综合评判,制定举措,推进工作。在察看实情、获得真知、综合分析的前提下,才能收到实效,稳固“框架”。
真抓实干为动力,风险挑战巧应变。年轻干部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秉承“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在务实功、求实效上下功夫,不得偷砖漏瓦,以免产生形式主义的窟窿。
【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方式的调查与思考】推荐阅读:
年轻干部成长规律和培养选拔问题研究10-18
年轻干部培养及选拔任用的调查与思考10-09
培养年轻干部的具体做法10-21
年轻干部培养机制06-02
培养年轻干部心得体会09-25
年轻干部讲党课11-08
在全县年轻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06-01
年轻干部挂职管理办法05-26
年轻干部学习注意事项07-15
机关年轻干部培训计划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