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产业发展(共8篇)
道恩游艇设计提供
游艇产业作为国内的新兴产业,被业界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巨大商机”。在我国沿海地区,游艇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游艇的制造工业会带动金属制品、木器制造、电子仪器、航海器械等多个配套产业的发展;游艇的消费必将带动游艇维修保养、游艇驾驶培训及滨水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享有“海上花园”美誉的厦门市凭借地缘优势及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游艇业获得了飞速发展,逐渐成为厦门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底,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授予厦门市“游艇帆船产业发展基地”的称号,此举是对厦门市游艇产业发展状况的充分肯定。下面,我们具体分析厦门市游艇产业发展现状:
一、游艇制造业发展居全国前列。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厦门市游艇制造业开始萌芽。经过几十年的培育发展,厦门市游艇制造业已逐渐崛起,目前具备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游艇制造企业已达数十家,产品远销香港及欧美市场,出口额占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游艇制造业发展居全国前列。
二、游艇工业园区建设日渐成熟。
早在2005年,厦门市经发局编制《厦门船舶工业发展规划》,旨在创造一个有利于游艇业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目前,厦门海沧排头游艇工业园区已吸引业内众多知名游艇企业落户,2008年开始动工建成的翔安欧厝游艇制造基地,也有十数家游艇企业陆续入驻。
三、多家大型游艇俱乐部相继成立。
香山国际游艇俱乐部属亚洲规模最大的游艇俱乐部,曾在08年亚洲国际地产投资与开发博览会上,获得亚洲最佳滨海开发项目殊荣;08年开工建成的中澳游艇俱乐部具备举办世界级游艇展和国际级赛事的硬件条件;2007年正式启用的五缘湾帆船港集游艇帆船俱乐部、国际展销中心、港口服务中心、认证培训基地及国际产业机构总部及产学研交流中心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除此之外,厦门帆船游艇运动协会、厦门游艇行业协会相继成立,从而加速了厦门帆船游艇业的发展,并为厦门游艇企业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组织联系的平台。已先后举办多次的中国(厦门)国际游艇帆船展览会也有力地促进了厦门游艇销量的增加。
1 金融产业集聚水平测算方式
区位熵( 简写为LQ) ,又称专门化率,指该产业某一地区就业份额与该产业整个区域就业份额的比值,考察的是国民经济各产业在空间分布上的相对集中程度[2]。区位熵指数可以选取存贷款余额、从业人数、产值、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出口额等指标进行测算,以此判别产业集群的聚集程度[3]。在测算厦门市金融产业集聚水平时,具体计算公式为:
其中,Eij是指i地区产业j的某指标量,Ekj指k国家产业j的某指标量,Ei是指i地区某指标量的总和,Ek指k国家的某指标量的总和。若区位熵大于1 属于优势部门,该产业集聚程度较高,具有相对比较优势; 小于1 则属于劣势部门,表示该地区该产业分布分散,不具备比较优势,可以判定不存在产业集聚现象。另外,区位熵增加则发展势头上升,属于 “朝阳”产业; 区位熵减少则发展势头下降,属于 “夕阳”产业。
根据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11) ,金融业共包含四个种类: 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业和其他金融业[4]。本文依据数据的可获得性和代表性,综合选择金融业中的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作为研究基础,运用区位熵指数具体测算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集聚水平,并以此衡量厦门市金融业集聚水平。另外,本文选取同为自贸区,也是作为中国金融中心的上海市与厦门市进行横向比较,以考察厦门市金融业的集聚发展水平。具体而言,银行业集聚水平选取厦门市或上海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的区位熵进行衡量,具体如公式F1 所示:
上式中的BQ表示银行业集聚水平,其中Di表示厦门市或上海市第i年的存贷款余额,D表示全国总体的存贷款余额,Gi表示厦门市或上海市第i年的地区生产总值,G表示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总值。
证券业集聚水平是选取厦门市或上海市上市公司个数的区位熵进行衡量,如公式F2 所示:
上式中的SQ表示证券业集聚水平,其中Ci表示厦门市或上海市第i年中的上市公司个数,C表示全国总体的上市公司个数,Si表示厦门市或上海市第i年的常住人口数,S表示全国总体常住人口数,通过上市公司的区位熵指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证券业的集聚状况。
保险业集聚水平是选取厦门市或上海市保费收入的区位熵进行衡量,如公式F3 所示:
式中IQ表示保险业集聚水平,其中Pi表示厦门市或上海市第i年的保费收入,Gi表示厦门市或上海市第i年的地区生产总值,P表示当年全国整体的保费收入,G表示当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2 厦门市金融业集聚水平区位熵指数测算
本文依据 《中国统计年鉴》 《厦门经济特区年鉴》 《上海统计年鉴》和 《上海市金融运行报告》等数据来源选取整理厦门市和上海市的经济、金融等相关数据,并选择银行业存贷款余额、证券业上市公司数和保险业保费收入,测算厦门市和上海市于2009—2014 年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区位熵指数。最终,参考厦门市和上海市区位熵指数测算结果进行横向及时间纵向比较,分析厦门市金融产业集聚水平程度和状况。
2. 1 厦门市银行业区位熵测算分析
2. 1. 1 厦门市银行业整体呈现出集聚态势
从2009—2014 年厦门市银行业集聚区位熵指数来看,区位熵指数全都大于1,说明厦门市银行业整体表现出突出的集聚性。但是在与上海市银行业集聚区位熵指数的对比中可以明显看出,厦门市银行业集聚水平与上海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两市存在差距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上海市作为全国金融中心,银行业存贷款余额的体量要远远大于厦门,截至2014 年年末,上海市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为121798. 26 万元,而厦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仅为13708. 59 万元; 另一方面,从整体经济总量来说,上海市也要远高于厦门市。
2. 1. 2 厦门市银行业集聚水平基本平稳,但伴随小幅波动
2009—2014 年,厦门市银行业整体表现出稳中有升的集聚态势,说明厦门市银行业发展趋势良好。厦门市各项存贷款余额从2009 年的6470. 09 万元增加到13708. 59 万元,年均增长率为13. 33% ,而全国的存贷款余额从1037602. 95万元增加到2041603. 00 万元,年均增长率为11. 94% 。厦门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从2009 年的1737. 23 亿元增加到2014 年的3273. 54 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 14% ,而全国的生产总值从2009 年的345629. 20 亿元增加到636462. 70 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0. 71% 。其中厦门市银行业集聚的动态变化如图1 所示。
虽然在2011 年和2012 年,厦门市银行业集聚水平出现小幅下降,但此后呈现出上升趋势,截至2014 年年末,厦门市银行业区位熵指数为1. 31,为近六年来的最高值。与厦门市银行业集聚水平呈现出上升态势不同,上海市银行业集聚水平却呈现出下降趋势。上海市银行业集聚区位熵指数于2012 年达到六年间的峰值为1. 72,2013 年和2014 年出现集聚水平下降的情况。因此,综合厦门市区位熵指数数值以及六年间银行业集聚动态变化趋势,虽然厦门市银行业集聚水平弱于上海市,但仍然体现出集聚优势,而且呈现出聚集水平加剧的态势。
2. 2 厦门市证券业区位熵测算分析
2. 2. 1 厦门市证券业整体呈现出集聚态势
自2009—2014 年,厦门市证券业集聚区位熵指数都远远超过1,区位熵指数最大为4. 38,展现出很强的集聚态势。厦门市证券业与银行业相同,在与上海市证券业集聚水平相比时,仍然体现出非常大的差距。除了上海市为金融中心,且经济总量大这两个原因之外,上海证交所作为中国两大证交所之一也是造成两市在证券行业聚集程度差距的主要原因。
2. 2. 2 厦门市证券业集聚程度出现小幅回落
对于证券行业而言,近年来厦门市上市公司的数目呈现出增加趋势,从2009 年的18 家上市公司增加到2014 年的31 家,年均增长率为9. 48% 。而全国的上市公司数目也从2009 年的1718 家增加到2014 年的2613 家,年均增长率为7. 24% 。根据区位熵指数衡量厦门市证券业集聚状况,将厦门市2009—2014 年证券业集聚动态变化描绘如图2 所示。
从厦门市证券业集聚动态变化图中可以看出,在2009—2014 年, 厦门市证券业集聚态势基本保持平稳,2010 年证券业集聚区位熵指数为4. 38,之后出现小幅度的下降,2012 年后证券业集聚水平又有所上升,截至2014 年年末,厦门市证券业区位熵指数为4. 26。反观上海市证券业集聚状况,2009—2014 年,出现了显著的下滑,由2009年的5. 8 下降至2014 年的4. 40,特别是2009—2010 年,集聚水平下降了0. 8 个百分点。另外,2013 年上海市证券业集聚水平下降可能与股权再融资下降以及IPO暂停有着密切的关系。
2. 3 厦门市保险业区位熵测算分析
2. 3. 1 厦门市保险业整体呈现出集聚态势
就厦门市保险业区位熵指数而言,厦门市保险业区位熵指数都大于1,说明保险业在厦门同样呈现出不断集聚发展的态势,而且集聚发展态势良好,指数从2009 年的1. 04 增加到2014 年的1. 27。上海市保险业同样也呈现出集聚趋势,但与银行业和证券业不同的是,厦门市保险业集聚水平与上海市保险业集聚水平差距相对较小。
2. 3. 2 厦门市保险业集聚水平逐年递增
自2009—2014 年,厦门市保费收入从58. 39 万元增加至131. 21 万元,年均增长率为14. 44% ,全国保费收入从2009 年的11137. 30 万元增加至20234. 81 万元,年均增长率为10. 46% 。为了更好地发现厦门市保险业的集聚变化,本文将厦门市保险业集聚动态变化描绘如图3 所示。
从厦门市保险业集聚动态变化图中不难看出,厦门市保险业在2009—2014 年期间,集聚水平整体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截至2014 年年末,保险业区位熵指数为1. 27,其中2012—2013 年,区位熵指数增加了0. 12 个百分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厦门市保险市场的不断完善和保险改革试点的不断推动。2009—2014 年上海市保险业集聚水平同样显著,但期间出现明显的波动。
3 结论
厦门市金融业经历多年发展,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并逐渐呈现出金融业集聚发展的趋势。截至2014 年年末,厦门市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区位熵指数分别为1. 31、4. 26 和1. 27,从区位熵指数数值来看,三个产业的集聚水平区位熵指数均大于1,说明厦门市金融业整体呈现出突出的集聚性,从2009—2014 年三个产业集聚水平区位熵指数动态分析来看,三个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集聚水平呈现出小的波动,但最终都呈现出集聚水平增加的发展趋势,说明厦门市金融业是极具发展潜力的 “朝阳”产业。虽然厦门市金融业集聚水平与上海市金融业集聚水平仍存在差距,无论是从城市的重要性、经济总量和规模,以及开放程度厦门都与上海有着不小的差距,因此,两市金融业集聚水平存在差距也是情有可原。不过,对于厦门来说,目前已逐步形成的金融业集聚发展成果是有目共睹的。未来,厦门市应在金融业集聚优势的基础上,凭借厦门自贸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良好契机,积极吸引包括台资在内的外资金融企业入驻厦门,推动厦门市金融业更加全面化、国际化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厦门市金融业的集聚,为建设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厦门市统计局.厦门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5-8-20].http://www.stats-xm.gov.cn/tjzl/tjgb/ndgb/201503/t20150318_25135.htm.
[2]魏后凯.中国产业集聚与集群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3]周炯,陈梅,王蕾.基于区位熵指数的陕西省金融产业集聚水平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4(24):176-179.
关键词:组织机构代码;产业链;经济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7-0125-02
1 概 述
当前,厦门市产业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环境与资源约束日益趋紧,传统产业竞争力趋于弱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任务繁重,产业升级势在必行。产业集群对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有意地对产业集群给予科学规划和政策扶持。
2014年,千亿产业链(群)培育工程是美丽厦门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厦门市集中资源和力量壮大包括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机械设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旅游会展、航运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文化创意等千亿产业链(群)。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主战场,工业的升级至关重要。
2 厦门市十条产业链组织机构现状
基于厦门市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对厦门市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机械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旅游会展、航运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文化创意十大千亿产业链区域分布、机构类型分布、经济类型分布、投资金额现状进行分析。
2.1 区域分布构成现状
厦门市下设6个区,各区2015年十大千亿产业链组织机构数量情况,见表1。
如表1所示,2015年初,思明区十大千亿产业链共10 052家机构,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链共4 460家,占据该区十大千亿产业链的44.37%,其次是旅游会展服务产业链2 026家,占据了20.16%。
2015年初,湖里区十大千亿产业链共5 974家机构,其中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链共2 137家,占据该区十大千亿产业链的35.77%,其次是旅游会展服务产业链963家,占据了16.12%,再次是生物医药产业链908家,占据了15.20%。
从组织机构数量上看,2015年初厦门市岛内(思明区和湖里区)占全市十大千亿产业链组织机构总量的76.86%。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链与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链岛内几乎占据全市所有的量。
厦门市作为国家光电显示产业集群的唯一试点,厦门在平板显示领域群聚效应凸显,已成为全球触控屏组件最大的研发、生产基地。2015年初翔安区平板显示产业链11家,占全市该产业链总量的28.95%。
平板显示、计算机与通讯设备、机械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五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链方面,2015年初岛外四区占全市总量39.85%,相较于旅游会展、航运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文化创意五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链方面,2015年初岛外四区占全市总量16.22%,可以看出岛外四区在制造业方面的机构数量占比明显优于服务业方面。如图1所示。
2015年初新材料产业链的组织机构,与2014年初相比新增797家,增幅高达290.86%。2015年初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链的组织机构,与2014年初相比新增2787家,增幅高达58.34%。2015年初生物医药产业链的组织机构,与2014年初相比新增 1 025家,增幅高达44.57%。
2.2 机构类型构成现状
从机构类型上看,以经营性为主的企业、企业非法人占主体。2015年初从事五大制造业产业链的企业法人达5 193家,占比达84.78%,与2014年初相比新增1 926家,增幅高达58.95%。
2015年初从事五大制造业产业链的企业非法人为449家,占比达7.33%,与2014年初相比新增18家,增幅为4.18%。2015年初从事五大制造业产业链的个体为446家,占比达7.28%,与2014年初相比新增30家,增幅为7.21%。剩余的机构类型占据了五大服务业产业链0.60%。
2015年初从事五大服务业产业链的企业法人达12 437家,占比达84.34%,与2014年初相比新增3 091家,增幅高达33.07%。2015年初从事五大服务业产业链的企业非法人为 2 042家,占比达13.85%,与2014年初相比新增273家,增幅为8.03%。剩余的机构类型占据了五大服务业产业链0.70%。
2.3 经济类型构成现状
私营经济有17 588家,占十大产业链组织机构数量的81.35%,并且私营经济增长势头明显,2015年初相较2014年初组织机构数量增长率达38.10%。其次是股份制经济有1 805家,占组织机构总数的8.35%。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共1 025家,所占比重为4.74%。个体经济有637家,所占比重为2.95%。其他性质的组织机构相对占比较小,所占比重为2.61%。
2.4 注册资金构成现状
旅游会展产业链与航运物流产业链投资金额所占比重分别为28.95%与20.74%,居十大产业链投资金额前两位,它们的投资总额分别为516.44亿和369.96亿。生物医药产业链的投资金额所占比重为9.26%,居五大制造业产业链投资金额之首,其投资总额为162.63亿。
在各区的投资总额中,思明区和湖里区的投资总额分别占全市总投资额的38.51%和35.44%。岛外投资总额最大的是海沧区,占据全市总投资额的13.84%,是岛外其它三区的3~4倍,因其机构数量与其他三区相当,说明海沧区的单个机构的投资金额是其它三区的3~4倍。原因是海沧区在航运物流、旅游会展、生物医药三条产业链的投资总额明显高于其它三区,尤其是航运物流。
从全市十大产业链来看,航运物流与平板显示两条产业链的单个机构投资金额分别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首位。
2.5 小 结
区域上,岛内占据厦门市十大千亿产业链组织机构数量的76.86%。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链与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链。
机构类型中,厦门市五大制造业产业链以企业法人为主,占84.78%,厦门市五大服务业产业链以企业为主,占98.19%。
经济类型中,厦门市十大千亿产业链以私营经济为主,占81.35%,股份制经济占8.35%,外资占4.75%。
注册资金规模构成中,旅游会展产业链与航运物流产业链分别占28.95%与20.74%。区域上思明区占38.51%,湖里区占35.44%,海沧区的单个机构的投资金额是岛外其它三区的3-4倍。航运物流与平板显示两条产业链的单个机构投资额分别居服务业与制造业首位。
3 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3.1 厦门市十条产业链存在的问题
十大产业链存在产业链短、深加工不够、附加值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岛外四区机构投资数量及投资比重相差大,科研技术机构缺乏,文化创意发展缓慢。
3.2 优化对策
对于像平板显示产业链短的特点应该加强产业的本地联系,延长产业链,发展相关和辅助产业,市政府应该制定有利于延伸和拉长产业链、促进其升级和优化的政策。对于深加工不够,应该推动跨省市的产业重组,优化产业链和价值链。加大创新驱动,加速发展深加工产品,持续提升产业链价值。提高国际资本引进的规模和水平,注重行业核心的引进。利用岛外土地资源较多、工业较集中的特点,大力发展制造业。构建创新机制、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科技人才队伍、加快建设重点实验室、研究机构。设立科研引导配套基金,鼓励科研创新。制定文化创意扶持政策、培育文化创意人才队伍、加强特色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形成集聚效应。
参考文献:
[1] 郑胜利,俞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产业链培育[J].集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中央、省、市各级政府对企业减负工作和扶持企业发展工作都非常重视,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力度得到不断加强,出台一系列企业减负政策和扶持企业发展政策,为创造企业良好发展环境和提高企业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包括:
1.2.3.4.厦门市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补助资金 厦门市中小企业成长支持资金 厦门市技术创新及产学研资金 厦门市地方特色中小企业发展资金项目
中小企业技术改造补助资金
重点支持工业中小企业,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进一步关注科技进步、装备自主化、品种质量、节能降耗、两化融合、军民结合等产业发展关键环节,突出区域产业发展重点,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发展那方式转变。支持范围包括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地方特色产业及传统手工业。资金安排拟采用投资补助方式
中小企业成长支持资金
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属我市重点培育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群)和现代服务业产业群的成长型中小企业,支持其采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等固定资产投资及流动资金贷款项目。采用贷款贴息方式。
技术创新及产学研资金
技术创新资金重点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属我市重点培育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群)和现代服务业产业群的成长型中小企业,支持其采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等固定资产投资及流动资金贷款项目。产学研资金主要用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属工业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本市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方向的技术开发项目和科学技术推广应用项目。
地方特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以下简称特色产业资金)是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专门用于支持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聚集区内中小企业技术进步、节能减排、协作配套,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资金。
支持的重点包括:
◆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鼓励中小企业节能减排。
◆加强中小企业与骨干企业专业化协作。
◆支持中小企业产业升级和延伸。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厦门市集美区产业引导基金(以下简称“引导基金”)的设立和运作,推进集美产业转型升级,逐步构建产业结构高端化和优势产业集聚化的“4+1”现代产业体系,参照厦门市产业引导基金设立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引导基金,是指由区政府设立并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专业化管理的政府性基金。引导基金主要是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我区 “4+1”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发展软件信息服务、机械装备制造、商务商贸物流、文化演艺传媒“4”大主导产业,扶持发展“1”个特色产业,包括新材料、水暖卫浴、纺织服装及现代都市观光休闲农业等,发挥特色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补充作用,打造海西硅谷、海西文化演艺中心、海西商务商贸物流中心、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引导基金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平台,通过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对相关产业进行涵养、培育,并将具备基础优势的产业做大作强,促进优质产业资本、项目、技术和人才向集美聚集。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区引导基金、引导基金投资的
各参股子基金以及引导基金直接投资的集美区拟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企业。
第四条 引导基金采取决策、评审和日常管理相分离的管理体制;设立引导基金理事会(以下简称“理事会”)为引导基金的决策机构,行使决策管理职责;理事会下设办公室于区财政局,负责日常事务;成立独立的引导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引导基金拟投资方案进行独立评审;引导基金由厦门市集美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产业投资公司”)作为区财政的出资代表,并由产业投资公司根据理事会的决定择优委托有资质的管理公司作为引导基金的受托管理机构,具体实施经理事会批准的投资方案并负责引导基金的日常运营管理。
第二章 引导基金的规模和资金来源
第五条 引导基金资金规模可根据我区每年产业引导的需求及市场的容量安排逐年分期到资。
第六条 引导基金主要资金来源:
(一)统筹现有各类财政涉企专项资金;
(二)区财政公共预算安排;
(三)区国有资本经营收益;
(四)上级补助资金;
(五)产业投资公司筹集的资金;
(六)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退出产生的资金;
(七)引导基金的运行收益;
(八)其他资金来源。
第三章 引导基金的运作原则与方式
第七条 引导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决策、防范风险”的原则进行投资运作,积极吸引和集聚国内外优秀企业或基金管理团队来集美发展,大力培育我区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
第八条 引导基金的投资运作可采用以下模式:
(一)甄选具有产业优势及产业基金管理经验的国内外优秀的产业基金管理团队,合作设立投资于与我区拟重点扶持的产业相关的产业子基金;
(二)直接投资于我区拟重点扶持的产业企业,或对接社会优先级资金设立专项子基金进行投资。
第九条 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产业子基金,操作程序如下:
(一)公开征集。按照经理事会批准的引导基金资金安排计划,由理事会办公室向社会公开发布基金申报指南,拟申请引导基金投资的产业子基金及产业子基金管理团队,根据指南要求进行申报;
(二)尽职调查。引导基金受托管理机构对经初步筛选的申请人资料和方案进行尽职调查,提出拟合作项目的尽职调查报告,提出投资建议并上报理事会办公室;
(三)专家评审。理事会办公室组织引导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对产业子基金及产业子基金管理团队提出的申请资料和方案,引导基金受托管理机构的尽职调查报告进行独立评审,提出评审意见,并上报理事会办公室;
(四)媒体公示。经理事会办公室审核,对评审通过的拟投资的产业子基金方案在有关媒体予以公示10天,如无异议的,将有关材料上报理事会;
(五)最终决策。理事会根据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结果和实际情况,对引导基金拟投资的产业子基金方案进行最终决策;
(六)在产业子基金管理团队完成产业子基金的社会资金募集及根据基金相关协议约定完成到资工作后,引导基金受托管理机构将在收到管理团队书面通知和其他社会资本足额缴款凭证后,向理事会办公室申请拔付出资资金。
第四章 引导基金的投资对象
第十条 申请引导基金投资的产业子基金及其管理团队,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产业子基金及产业子基金管理机构原则上应当在集美区注册,组织形式为公司制或有限合伙制,募集资金总额不低于1亿元人民币,且全部出资在2年内到位,其中首期到位资金不低于认缴出资总额的40%,且所有投资者均以货币形式出资;
(二)引导基金对产业子基金的参股比例原则上不超过产业子基金总额的30%,引导基金不得作为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责任,且不能成为第一大股东或最大出资人;产业子基金的其余资金应依法募集,境外出资人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三)产业子基金存续期一般不超过7年。在产业子基金权投资产转让或变现受限等情况下,经产业子基金出资人协商一致,最多可延长2年;
(四)产业子基金应优先投资于我区范围内的企业,原则上产业子基金投资于我区企业的投资总额不低于引导基金对该产业子基金出资额的2倍。产业子基金投资于我区企业的投资额计算包括:
1、产业子基金投资于注册地为我区的企业;
2、产业子基金投资且从外地招商引入注册地迁移至我区的企业;
3、产业子基金投资的注册地为外地的企业,如其对我区有实际投资行为并在我区注册经营实体的,可将该基金对该外地企业的投资金额乘以基金在该外地企业的持股比例再乘以该外地企业在我区所投资项目所占股比,计算所得的金额纳入该基金对我区企业的投资金额。
(五)管理团队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无重大过失,无受行政主管机关或司法机关处罚的不良记录;
(六)管理团队具有较强的资金募集能力,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社会资金的募集,并有意愿及能力履行资金募集 的兜底义务;
(七)管理团队具备较强的专业产业领域的招商能力,即将政府拟扶持和鼓励的产业企业项目招商引入我区落地的能力;
(八)管理团队管理和投资运作规范,具有严格的投资决策程序、风险控制机制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九)管理团队至少有3名具备5年以上股权投资或相关业务经验的专职高级管理人员;在拟投资的产业领域内,至少有3个投资成功案例;
(十)管理团队应参股产业子基金或认缴产业子基金份额,且实缴出资额不得低于产业子基金总额的1%。
第五章 引导基金的决策与管理
第十一条 理事会为引导基金的决策机构,由分管财政的区领导任理事长,由区财政局分管领导任秘书长,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经贸局、区科技局、区投促局、产业投资公司为理事会成员单位。理事会履行以下职责:
(一)审议《厦门市集美区产业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厦门市集美区产业引导基金理事会章程》、《厦门市集美区产业引导基金财政出资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重要规章制度;
(二)审议引导基金的资金安排计划及申报指南;
(三)根据专家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对引导基金拟投资方案和有关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第十二条 理事会下设办公室,负责引导基金日常事务。办公室设在区财政局,履行以下职责:
(一)提请召开理事会会议;
(二)组织召开引导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会议;
(三)制定《厦门市集美区产业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厦门市集美区产业引导基金理事会章程》、《厦门市集美区产业引导基金财政出资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章制度,并提交理事会审议;
(四)制定引导基金的资金安排计划及申报指南,并提交理事会审议;
(五)向社会公开发布经理事会审议通过的引导基金申报指南;
(六)定期向理事会及区政府报告引导基金管理运行情况和重大投资、决策等事项;
(七)对引导基金政策目标、政策效果及其投资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对受托管理机构的运作状况进行考核,向理事会报告;
(八)执行理事会决议;
(九)承办理事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十三条 引导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对引导基金拟
投资方案进行独立评审,以确保引导基金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专家评审委员会由政府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和社会专家共同组成;其中,行业协会和社会专家不少于半数;项目申请单位人员不得作为专家评审委员会成员,参与对本单位项目的评审。
第十四条 引导基金受托管理机构具体实施经理事会批准的投资方案,并受责引导基金的日常运营管理,其主要职责如下:
(一)执行理事会的决议;
(二)在理事会办公室的指导下,针对我区拟重点发展的产业开展产业调研工作;
(三)对接基石投资人,针对我区拟重点发展的产业储备优秀基金管理机构;
(四)在理事会办公室的指导下,建立、健全引导基金评审专家库;
(五)建设并维护引导基金网站,通过网上申报及其他方式受理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
(六)对产业子基金及产业子基金管理团队提交的申请资料及方案进行初步筛选,进行尽职调查,并拟定具体投资方案,提交理事会办公室;
(七)具体实施经理事会批准的投资方案,并根据相关投资协议的约定,对投资形成的股权等相关资产进行投后管
理;
(八)根据需要,向引导基金投资的各参股基金管理机构及引导基金直接投资的产业企业派驻代表;
(九)监督托管银行的托管工作,并进行评价;
(十)每末向理事会办公室报送引导基金运作情况报告;
(十一)其他承办事项。
第十五条 引导基金按照《厦门市集美区产业引导基金财政资金出资管理暂行办法》确定的标准,每年向引导基金受托管理机构支付运营管理费用,并结合引导基金考核情况,适时建立受托管理机构激励办法。具体办法由理事会办公室另行制定。
第六章 引导基金的退出
第十六条 引导基金投资形成的股权或财产份额可采取上市、股权转让、企业回购等方式退出,退出价格按照公共财政的原则和引导基金运作的有关要求确定。
第十七条 引导基金参股产业子基金形成的股权或财产份额,可根据各参股产业子基金投资协议约定的退出方式实现退出。
第十八条 引导基金向引导基金参股的各产业子基金以外的投资人转让股权或财产份额的,按照公共财政的原则和引导基金运作要求,确定退出方式和退出价格,具体退出方
案由理事会决策。
第十九条 引导基金投资退出的本金和收益,进入引导基金专户,循环投资于我区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及结构调整。
第七章 引导基金的激励机制
第二十条 引导基金参股的产业子基金在基金清算时,达到投资协议中关于投资于我区企业的约定目标时,产业子基金投资于我区企业的总退出收益中,原则上引导基金参股形成的部分收益可让利于产业子基金的其他出资人或产业子基金管理团队,让利总额不超过引导基金在产业子基金清算时获得的总收益。产业子基金投资于我区企业的约定目标及投资金额计算标准参照第十条第(四)点。
第二十一条 引导基金参照产业子基金形成的股权,在有受让人的情况下可随时退出。自引导基金投入后4年内转让的,转让价格可按照引导基金原始投资额与股权转让时人民银行公布同期的存款基准利率计算的收益之和确定;超过4年的,转让价格以市场化方式协商确定。
第二十二条 上述第二十及第二十一条激励条款不可同时申请,具体的激励机制在相关产业子基金的投资协议文件中约定,并由理事会决策。
第八章 引导基金的风险控制
第二十三条 引导基金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保障引导基金运行安全。
第二十四条 引导基金应当选择具有相关经验的商业银行进行托管,具体负责引导基金资金拨付、清算和日常监控;托管银行应当定期报告资金情况。
第二十五条 引导基金不得用于贷款、股票、期货、房地产、金融衍生品等投资,不得用于赞助、捐赠等支出,闲臵资金只能用于存放银行或购买国债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金融产品。
第二十六条 引导基金委托受托管理机构管理,政府部门及其受托管理机构不得干预所参股子基金所投资项目的市场化决策,但在所参股子基金及产业企业违法、违规和偏离政策导向的情况下,可按照合同约定,行使一票否决权。
第九章 引导基金的监督和绩效考核
第二十七条 理事会负责对引导基金进行监管和指导,对引导基金投资形成的资产进行监督和绩效考核,并由审计部门对引导基金进行审计。
第二十八条 理事会办公室对引导基金受托管理机构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考核,并定期向理事会及区政府报告引导基金管理运行情况和重大投资、决策等事项。
第十章 附则
“十二五”时期,是海沧区全面加快科学发展、努力打造岛内外一体化示范区的关键阶段,是海沧深入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建设教育强区的关键时期。为抓住机遇,积极适应海沧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海沧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厦门健康生态新城区和对台交流合作先行区的进程,更好推动我区职业教育发展,根据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厦门市人民政府批转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厦府〔2011〕459号)的精神,制定海沧区职业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1—2015年)。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海沧教育注重内涵建设的五年,也是职业教育快速提升的五年。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技能训练、狠抓教学改革、推行毕业生综合实训等工作,职业教育品位得到较大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明显增强。
目前,海沧辖区内共有中等职(技)校4所。其中海沧区职业中专学校为区属公办中职学校,海峡工贸学校为区属民办中职学校,福建华夏技术学校、福建中天技术学校为省属民办技工学校。2008年海沧区职业中专学校通过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评估验收。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旅游服务与管理、机械加工技术等专业先后被确认为市级骨干专业,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被确认为市级示范专业。
同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区职业教育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差距。社会认可度、办学的基础能力、硬件条件、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领域等依然较为薄弱,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尤其是中职学生升学渠道还不通畅,这些都阻碍了中职教育的发展,需要在“十二五”着力破解。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立足海沧区情,以服务为宗旨,转变职业教育发展观念,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坚持就业导向,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实施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三、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创新,不断适应经济转型升级和学生就业的需要,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优化职业教育结构,服务产业发展和学生就业创业;提升内涵,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德育为先、技能为本、能力为重,优化专业、养训并举,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和技能全面提升,提高职业教育的发展能力和办学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适应性强的职业技能型人才。
四、工作目标
到2015年,基本构建起与海沧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符合人力资源开发配置要求的现代
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发展的工作机制得到完善;职业教育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市场针对性、经济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得到提升;在厦门乃至全国职业教育能够发挥一定的示范作用。
五、主要指标
(一)事业发展目标
把海沧区职业中专学校建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建设一流的实训基地;
推进海沧区职教中心标准化建设;基本形成以区域为纽带、地方政府主导、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劳动培训机构和企业共同指导、参与的职教联合体系。
(二)服务产业目标
对接现代物流、现代制造等产业要求,集约化、集群化整合职教资源,提高各专业办学水平,为海沧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
(三)改革创新目标
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方式。整合现有职业教育资源,推进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基本形成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与产业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格局。
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素质为基础,校企合作制度化,广泛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完善学生技能竞赛制度;完善中高职衔接制度,进一步发掘人才培养通道,拓展对台合作办学,动态更新专业、课程和教材,多途径多形式地培养人才,毕业生100%取得双证书,当年就业率达到96%。
创新职业教育运行管理机制。落实政府责任,强化部门协调,加强行业指导,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制度的创新发展,基本形成以区域为纽带、地方政府主导、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劳动培训机构和企业共同指导、参与的职教联合体系和协调机制。以信息技术创新职业学校管理机制,实现职业教育的精细化、过程化、现代化管理。
六、工作任务
(一)加大投入,推进海沧职专、海沧职教中心升级达标
按照“做特、做精、做强”的要求,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海沧职专校内外物流实训基地建设,建成能满足教学要求的相对稳定、能有效利用的一流的实训基地;力争于2013年完成海沧职业中专二期基础建设,于2013年通过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评估;推进海沧区职教中心标准化建设,于2015年实现职教中心标准化建设目标。
(二)优化专业设置,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按照“做强主体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提升传统专业”的思路,强化主体专业建设,大力扶持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关专业,新增省、市级示范专业2个,重点发展物流、机械数控、电子等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做强做大物流专业,成为辐射全省的示范专业,为海沧港区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探索具有海沧特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突破我市现有以行业为特征的职业教育模式,以产业为引领、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建立以区域为纽带、地方政府主导、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劳动培训机构和企业共同指导参与的职教联合体系。
加强校企合作育人的政策支持和制度建设。扎实开展中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工作,切实维护和保障企业和实习学生的合法利益。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遵循“以核心技能培养为课程改革主旨、以核心课程开发为专业教材建设主体、以教学项目设计为专业课程改革重点”的思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建设以“公共课程+核心课程+项目教学”为主要特征、具有海沧特色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普遍推行仿真实训教学、模拟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和技能培训包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有计划地开展职业学校师生技能比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技能水平。
(四)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职业教育竞争力
搭建中职学生人才成长“立交桥”,逐步拓展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相衔接的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成长通道,满足中职学生提升学历层次、提高技能等级的意愿,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五)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切实提高办学效益
依法办学,完善科学管理工作机制,推动学校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不断健全学校内部管理、教职工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招生管理与就业服务、资产及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等制度。在实训基地实施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等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和标准化管理机制,推进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学校管理有机结合,努力提高教学、管理、决策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逐步建成服务决策、服务系统和服务社会的数字化公共信息资源服务体系,以信息化推动职业教育管理现代化。
(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点,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实践教学、课程开发和学生管理能力,力争到2012年,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50℅以上。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建立健全教师工作评价体系。
加强职业教育领军人物的培养,着力培养名师、名校长。在中等职业学校总编制内设置10℅比例“特聘教师”岗位,用以聘请社会“能工巧匠”和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成为专职或兼职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
(七)关注学生人格培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载体,改进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为核心,深入开展以诚信、敬业、合作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突出行为规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发挥专业教学和实训实习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推行德育导师制。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和企业四位一体、共同参与的职业学生德育工作网络。继续加强职业生涯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在保证职业毕业生高就业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加强中国传统美德文化建设的同时,实现现代工业文明进校园、先进企业文化进课堂,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
(八)养训并举,增强服务能力
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围绕服务发展方式转变,发挥职业教育优势,大力推进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工作,尤其是多形式开展面向企业职工、退役士兵、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预备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七、保障措施
(一)完善职业教育领导机制
完善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通过职教联合体系,形成教育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企业的协作机制,定期或专题研究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政策问题,提高职业教育科学决策的水平。
(二)完善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逐步提高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2011年秋季开始对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学生免除学费,2014年前全面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制度。实施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继续执行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不低于30℅的要求,并逐步增加财政对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的投入。
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强化企业在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责任,督促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2.5%提取职工教育经费,用于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工人的教育和培训。鼓励企业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
积极鼓励和支持民办职业教育规范发展。制定和完善支持政策,依法落实民办职业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
(三)完善职业教育评价、督导和质量监控机制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能力和贡献为依据,构建学校、行业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评价模式。形成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以贡献水平评价学校,教育与产业、校内与校外结合的评价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社会独立评估机构对职业学校项目建设实施评估的机制。
完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管理办法,建立职业教育督导评估体系,积极推行职业学校发展性评价制度,引导学校自主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
进一步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监测指标体系,落实教学检查制度和教学评价制度,提高学校自我监控、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能力。
(四)营造职业教育良好外部环境
1 厦门发展竹笋业的有利条件
1.1 自然气候条件优越
厦门位于福建东南沿海, 基本无冬季、终年无霜, 属典型的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 雨量丰沛, 四季如春, 适宜于亚热带、热带植物生长。年平均气温21.2 ℃;2月平均温度12.4 ℃, 极端最低温度为1.5 ℃;7 月平均温度28.4 ℃, 极端最高温38.2 ℃;年均降水量1 149.9 mm, 多集中在4—9 月, 年平均相对湿度77%, 土壤为砂壤土, 土壤肥力中等[4]。厦门的自然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竹子的生长。
1.2 竹种资源丰富
据统计, 至2007 年, 仅厦门市园林植物引种保存的竹类植物达28 属165 种[5], 其相关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园林应用研究的文献资料也不少[6,7,8,9], 具备发展竹笋业的资源储备和技术基础。
1.3 市场前景很好
从市场需求方面来说, 近年来随着厦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人们对物质生活要求已不再是只求温饱的标准, 也不再热衷于脂肪含量高、热量高、胆固醇高等大鱼大肉, 特别是在发生三鹿奶粉事件、染色馒头、双汇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重大事件后, 人们越来越重视饮食的搭配、食品安全、烹调口感等, 于是一些高纤维、低脂肪、低热量的食材特别是一些传统的农耕作物为消费者钟爱。由于竹笋食材产自泥土中, 受污染少, 清爽可口, 营养丰富, 味道鲜美, 烹调简单, 同时又属于高纤维、低脂肪、低热量产品, 因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品质优良的鲜竹笋价高量少, 市场前景很好。
1.4 符合厦门产业政策发展方向
从产业政策方面来说, 厦门市发展竹笋业符合《厦门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 年) 》和《厦门市“十一五”科技发展专项规划 》中关于开发无公害绿色食品技术, 形成“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品牌—市场”无公害绿色食品产业格局, 以及建设具有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示范、科技交流观光休闲农业生态科技园, 建设种苗基地, 进一步增加高新技术、新品种、新设备的投入, 符合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等的目标和要求, 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厦门市发展竹笋业, 可以通过种植竹子来美化、绿化环境,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 发挥其生态效益;可以把竹材用于建筑、燃料、造纸等领域, 可以把竹笋加工成多种多样的食品, 发挥其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在竹笋产业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上, 可以带动农户、生产企业、营销组织解决就业、增加收入、创造财富等, 从而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
2 厦门竹笋业现状
2.1 竹笋生产
据调查, 目前厦门市场上竹笋的来源地除少量由当地提供外, 绝大部分主要是厦门周边的漳州市、泉州市、龙岩和南平等地。厦门本地、漳州市和泉州市提供的竹笋以丛生竹类如绿竹 (Dendrocalamopsis oldhamii) 和麻竹 (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为主。 其中, 绿竹的主要优良品种有2 个: 一是绿矮脚 (Dendrocalamopsis oldhamii ‘Luaijiao’) , 该竹竿高通常4~6 m, 胸径3.5~6.0 cm, 节间长30 cm以下, 枝下高80~100 cm, 小满后开始出笋, 笋品质较好;二是绿高脚 (Dendrocalamopsis oldhamii ‘Lugaojiao’) , 该竹竿高8~10 m, 胸径6~8 cm, 节间长30~40 cm, 枝下高2.5~3.0 m, 出笋期较短, 一般秋分或寒露即停止。麻竹的主要优良品种也有2 个:一是四州仔 (别称矮脚麻) (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Aijiaoma’) , 该竹竿高12 m以下, 节间短于30 cm, 枝条排列有序, 叶质薄而柔, 立夏小满开始出笋, 直至立冬左右停止;二是粉麻 (别称高脚麻) (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Gaojiaoma’) , 该竹竿高15 m以上, 胸径达8 cm以上, 节间长可达35~45 cm, 侧枝排列较有序, 叶质也较薄而柔, 出笋比矮脚麻晚15 d, 也早15 d停止, 笋体大, 出笋量较集中于大暑前后[10]。南平、福州、莆田等地区提供的竹笋以散生及混生竹类如毛竹 (包括冬笋和春笋) (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Pubescens’) 、早竹 (Phyllosta-chys praecox) 、黄甜竹 (Acidosasa edulis) 等为主。厦门由于经济较发达, 再加上厦门市本身市域土地面积有限, 可用于发展竹笋业的土地面积更加有限。厦门本岛思明区和湖里区更是寸土寸金, 竹类植物以园林观赏为主, 用于食用的竹笋很少。厦门竹笋生产主要在厦门岛外的海沧、集美、翔安和同安, 但即便是岛外, 一般也是农户房前屋后或闲散地小面积栽培, 收获的竹笋作为自用蔬菜, 没有或很少作为商品销售。所谓的笋用竹生产基地的规模也不大, 如厦门市集美区黄地村坂头林场山母后的绿竹笋基地, 号称闽南地区最具规模的台湾绿竹笋种植基地, 其面积也只有10 hm2以上;另外, 位于同安区五显镇、新民镇等地营建的优良笋用竹种勃氏甜龙竹 (Dendrocalamus brandisii) 和版纳甜龙竹 (Dendrocalamus hamilttonii) 母竹繁殖和笋用竹示范林基地, 面积也仅逾10 hm2。此外, 厦门所辖的坂头国有防护林场和同安汀溪国有防护林场等地虽有毛竹等笋用竹种, 但其主要以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环境为主,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厦门天竺山森林公园、厦门小坪森林公园及全市很多公园、风景区虽然也有大片的竹林, 但这些竹林多以园林观赏为主, 竹笋并未上市供应。因此, 厦门鲜竹笋的自身供应能力不强, 严重依赖于从外地调运供给。
2.2 厦门竹笋市场概况
据初步统计, 厦门鲜笋每年需求量5 000 余t (每月约400 t) 。主要食用鲜竹笋种类有绿竹笋、麻竹笋、 毛竹笋 ( 分冬笋和春笋) , 其他市场可见的笋用竹种还有黄甜竹、早竹、唐竹 (Sinobambusa tootsik) 、台湾桂竹 (Phyllostachys makinoi) 、苦竹 (Pleioblastus amarus) 、茶竿竹 (Pseudosasa amabilis) 等小径竹。其中绿竹、麻竹和毛竹约占市场需求量的90%以上, 其他笋用小径竹市场占有量不足10%。毛竹笋主要上市时间在每年12 月至翌年4 月;早竹笋上市时间在2 月中下旬, 为毛竹以外最早在市场出现的笋用竹;唐竹、黄甜竹等3—5月上市;而绿竹和麻竹笋是厦门市场主供笋用竹, 每年6—8月是其高产期, 到10 月厦门市场上依然可见。
2.3 厦门鲜竹笋价格
为摸清厦门市场鲜竹笋的价格变动情况, 从2015 年2月起至8 月, 每隔7 d调查记录了厦门3 家以上农贸市场销售的鲜竹笋品种、数量、价格。价格取3 家平均值, 调查结果如表1、2 所示。
从表1、2 可以看出, 厦门鲜竹笋的价格总体而言, 首先与上市时间密切正相关, 即上市时间越早, 价格越高, 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逐渐回落。如2 月17 日上市的竹笋价格与5 月31 日的相比, 毛竹春笋价格前者是后者的4.8 倍, 黄甜竹笋是3.0 倍, 早竹笋是2.4 倍;6 月1 日上市的竹笋价格与8 月31 日的相比, 绿竹笋价格前者是后者的1.6 倍, 麻竹笋是1.8 倍;其次, 与不同笋种密切相关。如2 月17 日上市的毛竹春笋、黄甜竹笋和早竹笋, 因后两者笋味较佳, 上市数量较少, 价格就比毛竹春笋高;而6 月1 日上市的绿竹笋和麻竹笋, 这2 种竹笋是闽南地区传统的主产笋用竹, 尤其是绿竹笋笋味极佳, 其价格也较高。另外, 品质优良的竹笋如绿竹笋, 其价格一直保持在较高价位,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 其价格变动的幅度也最小, 其他竹笋价格的变动幅度与其品质的变动情况与绿竹相类似, 即竹笋品质越好, 其价格随时间的变化幅度越小。
3 厦门竹笋业发展对策
3.1 建立厦门竹笋生产基地
目前, 厦门市鲜笋生产较为落后, 自产自给率较低, 一般都是从周边城市如漳州、泉州和本省龙岩、南平、三明等外地调运, 品质较佳的鲜竹笋供应量很少, 远远无法满足厦门市超市、酒店、宾馆的大量需求, 市民也非常喜欢和渴望有更多优质的鲜竹笋供应, 因此厦门竹笋业的市场前景非常好。竹笋与其他农副产品有所不同, 一般不耐储运, 新鲜的竹笋品质最佳, 放置1~3 d后品质大降, 甚至腐烂。因此, 厦门市有必要建立自己的竹笋生产基地, 以满足厦门市场对新鲜竹笋的需要。厦门经济发达, 城市环境优美, 岛内岛外拥有丰富的山地资源, 特别是岛外海沧、集美、翔安、同安区, 早些年因为农民大量开荒种果树, 曾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近10 余年来,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 多数果树效益下滑严重, 收不抵支, 果农疏于管护, 大片果林地荒芜, 初步统计达26 000 余hm2。改造和利用这些低效荒芜果园, 结合江河绿化改造, 将优良笋用竹的引种栽培与产业结合起来, 形成规模化经营, 开展优良笋用竹良种繁育, 建立鲜笋生产基地, 做到适地适竹, 形成产业化经营, 不仅可以增加村民收入, 而且还能保持水土, 优化林分结构, 大大改善景观效果。
3.2 研究和探索竹笋周年供应的问题
不同的竹笋季节性非常强, 虽然厦门市一年内大部分时间均有鲜竹笋供应, 但是具体到每个月, 食用竹笋的品种非常单调, 竹笋供应淡旺严重不均。据相关调查了解, 厦门市场上除了毛竹、绿竹和麻竹外, 许多品质优良、发笋期不同的笋用竹如雷竹、黄甜竹、早竹等市场供应量极少, 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因此很有必要开展厦门市笋用竹周年供应的相关问题研究, 探索不同季节、不同月份可供应厦门市场笋用竹品种的相关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形成竹笋周年供应模式, 从而满足厦门市场的需要。如果竹笋品种搭配得当, 将可大大缓解厦门市场蔬菜淡季供应的困难。
3.3 加强笋用竹相关的科学研究
厦门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 非常适合竹子的生长, 竹种资源也非常丰富, 达20 余属、100 余种。这些竹种中就包含了许多适合厦门市地区生长的优良笋用竹种, 如何筛选和应用这些优良的笋用竹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其次, 如何筛选和引进更多的优良笋用竹种到厦门, 并进行规模化生产, 对满足市场需求意义重大, 如少穗竹 (Oligostachyum sulcatum) 、橄榄竹 (Indosada gigantea) 为福建乡土竹种, 笋肉产量高 (径高比大) , 富含天然抗生素, 值得深入研究开发, 还有如高节竹 (Phyllostachys prominens) 雷竹 (Phyllostachys praecox ‘Prevernalis’) 产量高, 竹笋品质优良, 在闽北已广为种植, 值得引栽;第三, 竹子生长的好坏与不同竹子的特性密切相关, 因此如何挖掘厦门现有竹笋基地的生产潜力, 开展笋用竹丰产培育技术措施和笋用竹保鲜技术等的相关研究非常有必要。
3.4 加强行业管理, 理顺竹笋业生产、流通、销售环节
首先, 要建立和依托农业协会、合作社等做好鲜竹笋的生产、收购, 做到产品统一质量、统一价格标准和统一收购 (采收) 时间的 “三统一”。保证产品质量和数量的可靠性, 既解决了笋农对产品市场销售的后顾之优, 进一步促进竹笋生产的发展, 又可稳定竹笋市场的流通。其次, 要转变思路, 在流通环节多做文章, 做强做大鲜竹笋流通产业。厦门市对内对外交通极为发达, 在无法自给自足的情况下, 相关职能部门可以考虑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 与省内漳州、泉州、龙岩、南平, 以及浙江、江西等笋用竹生产区签订供笋协议, 充分利用发达的交通网络, 做到供笋区当天采笋, 当天或翌日供应厦门市场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摘要:主要分析了厦门发展竹笋业的有利条件、厦门竹笋业的现状, 提出了厦门今后发展竹笋业的对策。
关键词:竹笋业,现状,发展对策,福建厦门
参考文献
[1]金爱武, 吴鸿, 傅秋华, 等.竹笋高效益生产关键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1.
[2]余学军.竹笋安全生产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2:1.
[3]国家林业局.全国竹产业发展规划 (2013—2020年) [EB/OL]. (2013-08-02) [2014-07-28].http://www.doc88.com/p-7793701289566.htm.
[4]厦门市地理学会.厦门经济特区地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5:1-70.
[5]陈松河.厦门植物园竹类植物引种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 2007, 19 (5) :44-47.
[6]陈松河, 郑清芳.黄甜竹笋用林的生物量、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J].亚热带植物通讯, 1996, 25 (1) :22-27.
[7]陈松河.黄甜竹笋期生长规律的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 2001 (4) :17.
[8]陈松河.观赏竹园林景观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5.
[9]陈松河.竹类植物耐盐性研究与园林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4:3.
厦门软件园短期的的发展目标是,十二五期间软件信息服务业产值翻两番,2015年行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厦门市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围绕这一目标,厦门软件园在发展模式上,以结合厦门的区位优势、城市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现状和目标为基础,立足海西对台湾省的各方优势,突出自身特色,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和服务措施,建构招商服务、人才服务、技术服务、融资服务、物业服务五大服务链。
同时,厦门软件园还抓住”海西经济区建设、厦门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实施以及两化融合、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为厦门软件服务业创新发展机遇。
目前,园区已经入住规模以上软件企业550多家,知名企业有建行总行厦门开发中心、中国移动手机动漫基地、中国电信动漫运营中心等,园区还拥有易联众、美亚柏科、三五互联等5家上市公司和美亚柏科、吉比特等四家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2012年,软件园二期完成销售收入263.77亿元,同比增长30.84%。国地税实现总收入8.33亿元,同比增长24.9%。
此外,厦门市于2011年12月在岛外集美新城规划兴建占地约12平方公里的软件园三期。“除具备软件园二期的主要功能区外,软件园三期还增加了“闽台云计算产业示范区”、物联网/北斗导航产业区、电子商务区、知名企业自建区。目前,软件园三期的起步区30万平方米的6栋研发楼已经建成, 2013年6月份交付企业使用。目前,软件园三期已核准入园企业142家,其中 10家企业自建研发楼。
和厦门不同,青岛软件园则希望借助软件业打造出一个一体化的产业新城。
5月30日,青岛软件科技城规划发布会在北京展览馆举行。会上,青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副主任尚立群表示,青岛市于2012年明确以建设“青岛软件科技城”为产业发展核心载体,按照“城市化发展、板块化布局、专业化运营、一站式服务、信息化驱动”的发展思路,努力打造集产业发展、创业孵化、应用示范、支撑服务、国际合作、生态宜居于一体的产业新城。
青岛软件科技城规划总面积30.5平方公里,规划延展区14.5平方公里,具有建设用地储备资源充沛、具备快速开发运营条件等鲜明优势,计划用5-10年时间全面建成国际化、智慧型、生态型的科技新城,将成为青岛市软件产业发展的主体区域和核心区、山东省面积最大的软件专业园区。
尚立群表示,在产业规划上,明确“2+2+1”模式,即以工业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云计算和物联网为主导产业,以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为新兴产业,以信息技术服务为基础产业,重点聚焦、整合资源,大力推动产业集聚升级和规模发展的紧密结合。
在空间布局上,按照“中心辐射、圈层推进、点块结合”的战略布局,发挥青岛高新区区位条件和地理资源优势,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营,形成新兴产业集聚区、信息技术服务集聚区、工业软件集聚区、电子商务集聚区、配套产业集聚区、国际合作区、研发中心集聚区等七大产业板块,和蓝湾服务中心、蓝湾商业区、蓝湾学院、蓝湾人才公寓等双翼服务为支撑的发展格局。
在平台建设上,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导、社会互动”的思路,计划投资5亿元,分期建成“青岛市软件与信息服务公共研发平台”。按照“三网融合、网业分离”模式建设园区全光纤网络,搭建云模式基础通信网络“云通道”。面向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共性需求、专业特色以及软件城重点发展产业要求,推进软件测试服务子平台等一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专业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厦门市产业发展】推荐阅读:
厦门市社会科学课题10-29
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05-30
福建省厦门市小学语文毕业考试摸拟题06-29
厦门高温补贴07-23
厦门美食作文07-25
厦门大学09-13
厦门户籍新政策06-05
厦门导游词07-28
厦门民俗文化10-18
厦门游记初一作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