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升格指导

2024-09-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中作文升格指导(精选9篇)

初中作文升格指导 篇1

以“眼光”为话题写作,可能出现的失误有两类。一类是以对抗的、扭曲的.心态对待那些“嫉妒、鄙薄、讥讽”的眼光,又将这种行为视作正常。如今中学生肩负学习重压,必须面对各种“眼光”,很容易造成心理扭曲,平时又缺少诉说,于是在文章中“一吐为快”,造成失误;另一类是在写“我”“给别人情意各异的眼光”时,把握不住“眼光”后隐藏的本质。这类文章以大量篇幅叙写与“眼光”有关的故事,但主题含量不高,主题鲜明度低,甚至或多或少地流露消极、平庸的情绪。要避免这两种失误,考生动笔前要把拟写内容在“正确、健康、积极”这张网上一一筛选,不让病态内容“入网”;行文时或完稿后要再一次作筛选过滤,发现“病毒”仍来得及作“临场抢救”。须知:文章的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可以提升立意档次,而若运用不当,则可以使文章跌入病文类而得低分。

初中作文升格指导 篇2

南京市六合区横梁初级中学雨花石文学社徐清华

星期天, 我忙了半天作业, 终于写完了。觉得无聊, 于是我决定到奶奶家去转一转, 顺便看一下奶奶那里有没有什么好吃的东西。 (此处可以描写一下自己的言行举止, 具

体表现出自己的无聊, 也可以此反衬出下文奶奶的无聊。)

“奶奶!”我对奶奶屋子里喊了一声, 只见奶奶笑吟吟地出来了, 说:“孙子啊, 你来啦!快坐坐!奶奶给你拿块面包吃。这是你姑妈给买的, 我不喜欢吃, 你吃吃看。”奶奶说着, 去里屋拿东西了。我说道:“奶奶, 不用了, 真的不用了, 我来就是转转, 想放松一下。”“哦。”奶奶在里屋答应了一声。 (此处可插入对奶奶屋子的描写, 表现出奶奶

的孤独与寂寞。)

我说:“奶奶, 韩奶奶她们怎么没来玩啊?”

“她们可能在自己家吧。你吃块面包吧, 这面包可贵了。”奶奶又说道。

“哎呀奶奶, 真的不要, 您先放在这儿吧, 我待会儿再吃。” (可写写自己此时的心理

活动。)

“他们不来, 您也可以去啊。”我建议道。

奶奶摇摇头说:“奶奶老了, 可不能老跑出去, 别人会嫌的。奶奶在家坐坐, 看看电视就行了。”

“哎呀, 一个人看电视有什么好的?再说也没多少你喜欢的, 以后我来陪您玩。”我

立刻说道。 (孙子的这番话说过后, 奶奶的反应是什么呢?这里需要交代一下。)

又与奶奶聊了一会, 我说:“奶奶, 我要回家了, 不早了。”奶奶站起来把面包塞进我的口袋说:“孙子, 带回去, 写作业累了吃。”这一次, 我笑着接受了。

(可以在这中间插入奶奶与孙子分别时的情形。)

我错了, 为什么我以前从没有发现奶奶也是寂寞的?无论是电视节目, 还是朋友间的聊天, 都比不上亲人的关心。我要尽我最大的可能关心奶奶, 在无聊或空闲时多去转转, 常与她谈天, 让她不再寂寞。 (本段开头“我错了”一语与前文不太连贯, 要做修改。)

【点评指导】

文章写自己因无聊而去奶奶家转转, 偶然发现奶奶也是很无聊、很寂寞的, 事情并不复杂, 却发人深思。作者由孩子的寂寞写到老年人的寂寞, 立意较新颖, 选材也不错。但文章最大的问题是对奶奶寂寞、无聊的生活状态表现不足, 缺乏细致入微的观察与刻画。“于细微处见真情”, 如果能通过一些细节描写将奶奶的寂寞具体化、形象化, 就更容易打动人, 也能更好地揭示“关注老年人的寂寞”这一主题。

【升格作文】

偶然的发现

星期天, 我写完作业, 心想:干什么呢?妈妈上班去了, 爸爸也不在家, 唉, 一个人真的好寂寞啊!我看了一会电视, 觉得没劲, 于是决定到奶奶家去转一转。

“奶奶!”我对着里屋喊了一声, 只见奶奶笑吟吟地出来了, 说:“孙子啊, 你来啦!快坐坐!奶奶给你拿面包吃。你姑妈给买的, 我不喜欢吃, 你吃吃看。”说着, 转身走进里屋。我说:“奶奶, 不用了, 我就是来转转, 想放松一下。”“哦。”奶奶在里屋答应了一声。我看了看奶奶的小屋子, 除了灶台和简单的桌凳外, 就是墙上挂着的爷爷的遗像了, 空荡荡的。

我说:“奶奶, 韩奶奶她们怎么没来玩啊?”

“她们可能在自己家吧。你吃块面包吧, 这面包可贵了。”奶奶又说道。

“哎呀, 您先放在这儿吧, 我待会儿再吃。”嘴上说着, 心里却想:这东西我早吃过了。

“他们不来, 您也可以去啊。”我建议道。

奶奶摇摇头:“奶奶老了, 可不能老跑出去, 别人会嫌的。奶奶在家坐坐, 看看电视就行了。”

“一个人看电视有什么好的?再说也没多少您喜欢的, 以后我来陪您玩。”我立刻说道。奶奶听了这话, 先是一阵高兴, 停了一会, 又收住了笑容:“好孙子, 你快考试了, 时间挺紧的。你有这份心, 奶奶已经很高兴了。”

又与奶奶聊了一会, 我说:“奶奶, 我要回家了, 不早了。”奶奶站起来把面包塞进我的口袋说:“孙子, 带回去, 写作业累了吃。”这一次, 我笑着接受了。

在我快转过路口时, 我发现奶奶还在家门口站着, 望着我, 脸上似乎还带着笑。

“梦里乡关”作文升格指导 篇3

作文题为第6页“本期作文”。

例文一

梦里乡关

常听人说城市好,说城市里方便、繁华,说城市的生活丰富多彩,说生活在城市就是一种幸福。其实身处乡村,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尤其是在外求学,分外怀念,那个生我养我的乡村。(此句转折十分到位,突出对生我养我的家乡的依恋。)

从小呼吸着乡村的清新空气,欣赏着家乡的青山绿水,倾听着鸟儿的婉转歌声,总是让人陶醉,让人流连忘返。走过乡村的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它的独特魅力。

我喜欢和伙伴们一起在家乡辽阔的原野尽情玩耍。看!田野上有我们快乐奔跑的足迹,山坡上有我们尽情游戏的身影,果树上回荡着我们收获果子的笑声……在家乡,我们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幸福而陶醉。

这几年,我的家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的母校,以前破旧的泥土操场已变成了漂亮的塑胶场地,四周摆满了崭新的健身器材,同学们在尽情娱乐。走进教室,清爽漂亮的桌椅,漂亮的窗帘,还有我们以前渴望的电教设备。多么舒适的校园环境呀!学校图书室藏书丰富,天天开放。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精彩纷呈。我的学弟学妹们在这尽情地享受校园生活,感受着当下生活的温暖。(语言比较稚嫩,列举的语言太多,而且有些泛泛之谈的味道。)

如今,我的家乡发展着一种大众化的旅游形态——农家乐。每逢节假日,就有络绎不绝的城市人循迹而来。他们在此感受着乡村的安详宁静,感受着乡亲们的热情质朴,总是感慨万千,羡慕不已。农家的乡村饭更是一绝,用城市人的话说——生态、环保,是正宗的绿色餐,让人吃得香而放心,吃得健康而尽兴。乡村旅游已成为我们家乡重要的创收项目之一,并且得到了三农政策的大力扶持,旅游局和农科委也联合出台了一些规范性条例进行管理。乡亲们觉得一天比一天幸福,一天比一天快乐,一天比一天更热爱这块熟悉的土地。(作为记叙文,缺少细节的描写,让文章显得太过死气。作者更像是一位旁观者,说着大话、套话、不着边际的假话。)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也走进了农家大院。乡亲们都换了液晶大彩电,有的还买了电脑,正赶时髦学上网呢。他们真正感受到了“足不出户知天下事”的境界,感受到了人心变大,世界变小。这不,我的堂哥正在向我请教上网的事,他要把他的良种红桔推向大城市……

乡村的原野让我留念,乡村的生活让我陶醉,乡村的发展让我憧憬。生活在乡村,我时时感染着一种让人踏实的情愫,那就是乡村幸福。这就是我梦里的乡关,让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升格小结 这是篇记叙文,结构基本完整,基本切合题意。文章试图借助对家乡这些年发展与变化的介绍,表现出自己对其深深喜爱的题意,但忽略了紧扣题目来写,“梦里乡关”中的“梦里”一笔带过未加咀嚼;对“乡关”也缺少具体描述,更多是一种洋洋洒洒的略带感受的陈述性的文字,毫无张力,更加谈不上在细节、构思、表达等方面的出彩之处了,判为四类卷下限。提高此类文章的唯一办法就是好好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

考场得分 43分

我向你致敬,你这偏僻荒凉的一角/恬静、劳动和灵感就在你这里栖息/在这里,忘情地沉湎于幸福的怀抱/我如水的年华悄悄地流淌而去。(普希金《乡村》)

一个人长大了,走向远方,投入闹市,足迹印上大洋彼岸,他还会固执地指认:故地处于大地的中央。他的整个世界都是那一小片土地生长延伸出来的。(张炜《融入野地》)

请以“梦里乡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作者:顾建芬,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

例文二

梦里乡关

我奔跑在忙碌的今天,却抑制不住地留恋于过往的快乐幸福,总是对梦里的乡关心生眷恋。(开头点题的方式特别巧妙,既照顾到“梦里”这样的对照现实的背景,又能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乡关”这份独特的情感。)

阿迟说:“我留恋乡关,因为土地对我而言,是一个让我更加清醒前行的包袱。”

时常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家乡的变化。

村边的公路要通公交车了!(简明扼要地引入对乡关的回忆)

我们村离县城不远,但九年来没变过样。如今这消息传来,敏感的人就知道村子要咸鱼翻身了。

于是,茶余饭后,老娘们、粗汉子坐在树下,议论纷纷。这个说通了公交车后出去就方便了,那个说通公交车又不是捐钱没什么作用。与议论纷纷的人不同的是,村长一连几天夹着公文包进出村子,也不多说话。(简洁的语言,却符合人物的身份和心理。)

那天下午,大喇叭响起来,人们预感要有大事,都纷纷聚集到空地上。村长就站在土坡上,扫视了一下,然后高声大喊:“乡亲们,大家都知道通公交车的事吧?公交车一通,咱村可就有救了。因为上边说了,只要路通了,就会为我们引进厂子。咱村不怎么整洁,咱不能让泥巴粘在车轮上,不能丢咱们的脸。所以,咱们要拿出一副新村容,为自己舒服,也为了咱村大发展做准备!”

于是,村民们就行动起来了。我家在路边,我也参与了整理工作。村长部署了许多工作,包括粉刷桥栏,巩固桥基,捞河中的浮萍、水葫芦等一系列涉及村容的整理工作。我就跟爷爷一起在河上捞水草了。小船在飘满浮萍、水花生的水面行驶,我与爷爷用大筐把水草捞出来,再倒在船舱里。我停下来歇息,抬头看,只见桥头,粉刷的人们不顾衣服被沾白,用心地粉刷着桥栏,沾满白点的衣服与白色的桥栏,还有远处水天相接处的白蓝,构成一幅柔和生机勃勃的画卷。河岸边,人们运走一车车垃圾,一个个垃圾池不近不远地蹲着。(此处应该是文章有关“乡关”回忆的精彩之笔,可惜作者并未拿出十足的笔墨展开细节描写,只是泛泛地点到劳作的一个场景而已,实在是一大缺陷!)

我站在船上,倍感欣慰,我的家乡正在发生变化。“站好了!”爷爷一声大喝,把我惊了一下,只见船如箭一样驶向碧波荡漾一望无际的远方的水面。

浅谈情感作文升格指导 篇4

【经典文题】

“眼光”是心灵的窗户,生活中处处有眼光。有的眼光出自关爱、呵护、同情、爱慕、尊敬;有的眼光出自嫉妒、鄙薄、讥讽、嘲笑;有的眼光给你信任、鼓励、赞美,有的眼光使你灰心、失落、怅惘……你在生活中接触着形形色色的眼光,你也给别人情意各异的眼光。请以“眼光”为话题写一篇,可以记叙与眼光有关的经历,也可以对眼光进行评说,表达你的真实感受。题目目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失误例说及升格方法】

以“眼光”为话题写作,可能出现的失误有两类。一类是以对抗的、扭曲的心态对待那些“嫉妒、鄙薄、讥讽”的眼光,又将这种行为视作正常。如今中学生肩负学习重压,必须面对各种“眼光”,很容易造成心理扭曲,平时又缺少诉说,于是在中“一吐为快”,造成失误;另一类是在写“我”“给别人情意各异的眼光”时,把握不住“眼光”后隐藏的本质。这类以大量篇幅叙写与“眼光”有关的故事,但主题含量不高,主题鲜明度低,甚至或多或少地流露消极、平庸的情绪。要避免这两种失误,考生动笔前要把拟写内容在“正确、健康、积极”这张网上一一筛选,不让病态内容“入网”;行文时或完稿后要再一次作筛选过滤,发现“病毒”仍来得及作“临场抢救”。须知:的一句话甚至一个词可以提升立意档次,而若运用不当,则可以使跌入病文类而得低分。

【失误示例】

面对这些目光……

我的.家在乡下,三年前考取了镇上的一所中学,全家都为我高兴。我与奶奶的感情最好,临走那天我抱着奶奶哭了。

镇上的学校环境很好,整个校园都很美,我为能在这所学校读书而自豪,总以为环境好,同学们的心灵更好,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这里是城镇,有些同学的穿戴都很讲究,在他们的眼里,衣服打扮代表了一个人的身份和贵贱,因此他们看不起乡下的孩子。

有一天,我正在教室里做作业,忽然听见一位同学喊:“××,有人找。”我连忙奔出教室,一边跑一边听见别人说:“这个老婆子是她的什么人,衣服怎么这样旧?”有人还用一种疑惑的眼光投向我。我一听心中一下子凉了下来。是奶奶!下楼一看,果然不出所料。奶奶一看见我就喊:“孙女,让奶奶看看,变瘦了没有?”我低着头,一声不吭地走过去。奶奶并没有发现我的表情,只是一味说着话:“看,奶奶给你带好吃的东西,让你补补。”说着就打开那我很熟悉的布袋一样一样给我看。我的眼睛虽然湿润了,但仍低着头,没吭声,因为我知道楼上有许多鄙视的目光。奶奶说完话,发现我异样的表情,以为我身体不舒服,心疼地说:“注意好好休息,我这就回去。”说完,抚摸着我的头发转身要走。才走出几步楼上隐约还传来取笑声,我仍不敢抬起头,只对奶奶蹒跚的背影轻声喊了一句:“奶奶,等一等!”奶奶听了笑着说“傻孩子,这么大了还撒娇。”背影逐渐远去,楼上好事者的眼光却还在向我威逼而来。

此时,失控的我直奔二楼。我发现自己眼光从未像今天这样充满敌意和反击,双方眼光相遇时,我传递着的信息是:走着瞧,下次也请你们这些文化成绩垫底的贵族子弟尝尝我的眼光的厉害!

【病因诊疗】本文的失误主要有两点:一是原本和奶奶感情最深的“我”不应该写成对鄙视农民的世俗眼光的屈服者;二是不应以自己文化成绩好为资本,敌视和以报复行为对待有世俗偏见的同学。修改时要以这两点为重点,让亲情战胜世俗,让不失友善的自尊占领同学之间本应纯净的天空。

【升格佳作及评析】

【评析】

作文《她,不普通》的升格指导 篇5

作文《她,不普通》的升格指导

[文题和要求]

请以“___,不普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从“他、她、它”三个词中选择一个,填入横线处,使题目完整。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文体不限。

[升格前作文]

她,不普通 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风;母亲的皱纹,是艰苦岁月风霜雨雪的痕;母亲的汗水和泪水,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本身,则是辛劳和坚韧的象征。在我心里,母亲是集慈祥、坚定、勇敢、勤劳于一身的伟大女性。

在我年幼的时候,家里经济并不宽裕,父亲因病很早离开了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母亲维持。母亲勤劳节俭,将家中之事处理得井井有条,经济稳定,很少有拮据的情形。

等到我上了中学,由于功课繁重,我渐渐与母亲疏远了,有时候甚至嫌母亲唠叨,偶尔意见不合还会顶一句嘴。可是母亲从来都没有一句怨言,还是默默地为我们操心、担忧。

一天,我拿着掉了扣子的衣服去请母亲缝缀。母亲正在打手机,我忽然发现母亲的脸庞是那样的慈祥,脸上的皱纹遮掩不了母亲纯真善良的本质和安详的气度,而是不断提醒我们,多年来她为我们所做出的牺牲和奉献。我不禁想起了儿时的一首童谣:“天塌下来,有母亲撑着,雨打下来,有母亲挡着,母亲是最坚强的支柱,我们是最快乐的孩子。”往日我一切对母亲不敬的行为,在这一瞬间,又一幕幕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顿时,我觉得自己对母亲产生了深深的歉疚感。

从前有一个人环游世界,去寻找最美的东西,到后来终于知道,家才是最美的地方。现在的人不惜重金,千方百计地去收集名家名画,但是他们可曾想过世界上最美丽的画就是母亲。也许你的母亲外貌平平,但是她所焕发出来的光彩,却足以使所有的名画黯然失色。

这就是我的母亲。她,不普通!

[升格指导]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补题范围设定在“他”、“她”或“它”中,可以是具体的人或物,也可以是抽象的品质、精神等,选材的范围很广。而“不普通”则要求从“他”、“她”或“它”的特点入手,写出不普通的原因。

本文中心明确,叙事完整,感情也比较真挚。行文中能扣住“她,不普通”这一文题,以时间为序回忆了“我”成长中的一些往事,反映母亲为家和儿女所做出的牺牲和奉献,以此表现“不普通”的主题。

文章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内容比较单薄,缺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细节描写,更缺乏中心事件为人物的特点作有力支撑,使得“不普通”的主题没有得到突出和集中的表现。文中无论是“我”年幼时母亲的节俭持家,还是“我”上中学后母亲的唠叨及关爱,都一笔带过,没有具体翔实地叙述某件事,因此使得人物形象不够突出,也就淡化了她的“不普通”。此外,文中对事件的叙述过于平淡,缺少波澜,情感的生发没有基础,因此不易打动读者;对人物特点的表现手法比较单一,单纯的叙述和简单的外貌描写不足以全面刻画人物,很难引起读者共鸣。

要使这篇文章升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改。

一、选择具体而有典型意义的事件

用事件表现人物,所选事件应具有最能表现人物某一特点的典型性,而本文中几乎没有一件叙述完整的事。升格时,可以选取具有典型性的一两件事,进行具体细致的叙述,以此来表现她的“不普通”,加深读者对人物的认识,使主旨更为突出。

二、运用细节描写,多角度刻画人物

若想使事件具有表现力,就要抓住细节进行生动的描写,以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细节描写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方面着手,如,在叙事中加入一些如母亲忙碌穿梭的身影、某一时刻观察到的母亲的外貌或神态等细节,以增强文章的真实感;还可以运用插叙的方式交代背景资料,或为下文作铺垫,或与下文形成对比,来表现母亲的“不普通”。

三、欲扬先抑,增加行文的波澜

文章缺乏波澜的平铺直叙很难令读者产生阅读欲望,升格时,不妨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写母亲普通平凡的一面,随后笔锋一转,在某种情形下,毅然做出“不普通”的决定,如此,才会收到引人入胜之效。

补习班资料初中作文升格材料宁若愚整理编辑2014年5月1日

[升格后作文]

她,不普通 她不会写字,却将“爱”写得很大很美;她没有坚实的腰板儿,却支撑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面庞,如最美丽的鹅卵石;她的眉毛,是弯弯的一笔楷书;她的眼睛,如夜空里最明亮的星星;她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她,就是我母亲。她,不普通。

在别人口中,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和那个时代许多的农村女子一样,母亲的婚姻不能自主。但和她们不同的是,不幸的婚姻促使倔强的母亲毅然走出了农村。在上海打工的她,遇上了同样是打工为生的我的父亲,相同的经历让他俩走到一起。婚后的生活,虽不富裕,却也甜蜜。然而,好景不长,母亲生下我后不久,父亲就卧病不起了。为了给父亲治病,母亲东挪西借,四处求医问药;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母亲不得不节衣缩食。

可三年后,父亲还是走了,留下一双未成年的儿女、一大笔债务,还有一间透风漏雨的破房子。从此,一家人的生活全靠母亲一个人操持,为还债、为生计,母亲外出打工,历尽千辛万苦。几年来,她很少回家,偶尔回来过春节,也是来去匆匆……因为母亲的勤劳、节俭,风雨飘摇的家不但还清了债,也很少出现经济拮据的情形,我也顺利考上了中学。

今年三月的一天,母亲突然回来了,我正要询问,她将粗糙的手伸入裤口袋,拿出手机,看着我说:“老师多次给我发短信,说你……”原来母亲放弃了已打拼多年的工作,就是为了回乡陪我读书。看着母亲原本俊美圆润、如今却被岁月的风霜刻下深深印痕的脸庞,看着母亲原本笔直挺拔、如今却因过度辛劳而微微佝偻着的腰,我心如刀绞、愧疚万分。母亲曾为这份工作付出了很多,如今,因为儿子的不努力,她毅然放弃,这是多么大的牺牲啊!

在一个雨天的晚上,下了晚自习,我拿着书本回到家时,母亲正在做针线活儿。灯光下,我忽然发现深深的皱纹已爬上母亲的额头,两鬓甚至有了白发,那悄悄滑落的不知是汗水、泪水还是雨水……此时,我真想回到无忧无虑的童年,再次看看她鹅卵石般的面庞、楷书般弯弯的眉毛和星星般明亮的眼睛。

我的母亲,就是集勤劳、坚定、勇敢于一身的伟大女性。她,不普通!

[专项练习一]

请运用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扩写下面这段话。

作文课上,老师要求写一件难过的事,可我怎么也想不出来。

[参考答案]

我呆呆地望着黑板上老师写下的作文题目,托着下巴苦思冥想:我有什么难过的事啊?,我什么时候不开心过?哎呀呀,真应了妈妈那句话,我是个没有心事的孩子,别人认为难过的事到我这就化作一缕青烟消失了,看看大家,有的开始“刷刷”写起来,有的一脸轻松,看样子已经知道写什么了,就连平时写作文最困难的同学也开始动笔了,唯独我的纸上还空空如也。

[专项练习二]

为下面这段文字增加细节描写,以增强表现力。

初一刚住校,我对新环境很不适应,也很想家,晚上总是睡不着觉。

[参考答案]

初一刚开始住校。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陌生的教室、陌生的知识……夜里醒来,总想起妈妈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奶奶的唠叨、爷爷的故事,泪水总是忍不住涌出来。

[专项练习三]

分析下面这段文字,说说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达到了什么效果?

一张枯瘦的脸上架着一副厚厚的“瓶子底”,黑黑的面庞,长满了“青春美丽”痘,构成了毫无气质的他。他看上去有二十多岁,教我们语文。

他一走上讲台,放下书,便对我们说:“我姓吴,名帅,担任咱们班的班主——任。”“主”字拉得特别长,他发现了我们捂着嘴在偷偷地笑。长得如此“困难”还帅呢,我这样想着,等他把最后一个字说完,我们的笑声像开了闸一样。“吴帅,无帅也,名副其实嘛!”瞧,倒挺会为自己打圆场,“我希望大家和我交朋友,今后能天天这样快乐。”嘿,油嘴滑舌的,但不知为什么,我开始喜欢上了这位老师。

[参考答案]

初中作文升格指导 篇6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近微信朋友圈流行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小女孩在玩耍。小男孩收集了很多石头,小女孩有很多的糖果。小男孩想用所有的石头与小女孩的糖果做个交换,小女孩同意了。小男孩偷偷地把最大和最好看的石头藏了起来,把剩下的给了小女孩。而小女孩则如她允诺的那样,把所有的糖果都给了小男孩。那天晚上,小女孩睡得很香,而小男孩却彻夜难眠。他始终在想:小女孩是不是也跟自己一样,藏起了很多糖果?

这则故事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二问题作文

怀疑与信任

(题目虽然是从材料中审出的最佳立意的浓缩,但是和下面的文章结合却不是非常紧密,建议进行修改。)

他彻夜难眠,她睡的很香。

他用极坏的恶意揣度他人,她用天真的想法实现承诺。

(概述材料,分析材料内涵的能力非常强,采用一行成段,形式新颖。)

究竟谁在这次交换中取得了胜利?既得了石头又赢了糖果的小男孩?不,我认为是小女孩。

(采用连续问,直至问题的本质,而且态度明确。)

费孝通在讲美学论时提出过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将其带入这个故事中,小女孩美己美,得到了石头,又美他人之美,给了小男孩甘贻的糖果,美美地睡着了。因此,我想说:学会美人之美也是在实现自身之美,这应成为社会无形契约。(引用名言,进而进行结合材料分析的做法,值得借鉴。事实上,很多同学考场作文引用名言后根本不做任何分析,这样引用有时候就变成了为了引用而引用,这样就会被阅卷老师看成“秀”,结构当然不好。建议同学们以后引用名言后一定要进行简单分析,即使不会分析,最起码可以加上“所言极是”等表明自己态度的词语。)不由地想到最近伦敦很火的阅读行动,演员艾玛·沃特森将自己的书拿出,藏在地铁站,供人们找寻阅读,前一个人看完后再藏起,供下一个人找寻传阅。活动轰轰烈烈,书的数目有限却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我想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每个阅读者都遵守了约定规则,在美其自身美的同时拒绝自私地带走书籍,给他人留下阅读的天地,实现共同之美。(细化名言关键词的能力很强)

我想,这样的“美人之美”不仅是一种不自私,更能给自身带来心理的快乐。为了美己美而去美他人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例后分析始终能够中心观点进行)

当王羲之为了鹅而为老妇题字,他们收获的是各自所需,共美之美;当吴贯中主动为邻家作画来帮助他们,他也在无形中扩大着自己的名气。(这里的美可以具体细化一下,会更切题)周国平说:义与利都不是评价人的唯一标准。”我要说“不管是为了义或利,只要能各美己美,美人之美,那就是成功的。”这于个人,于社会都是一股清泉。(这里的观点有点问题,建议把这句话进行斟酌修改一下)

“损人利己”,古来为人鄙弃。小男孩或许受了大人的“教育”,或许是自以为是的聪明,不管怎样,这样的劣根性都不能从小养成。小男孩恐怕该想“她会不会伤心呢!我是不是做错了呢?”(结合材料分析小男孩如是做的原因虽然不错,但是对观点的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完全进行一番深度探究)

金钱的洪流下,每个人都不能成为葛朗台,靠演、靠编、不择手段地谋取己需。正是因为生命的单程性和一次性,我们更要珍视它,不要花费无谓的时间去想方设法占点小便宜。美人之美,你会更美。(还可以结合材料点一下题)愿美美与共成为社会的常态。(结尾简洁,自然,干脆)

总评:

文章视角新颖,立意高远。“文章最忌随人后”,本文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得益于作者没有人云亦云,而是紧扣材料,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素材全面,新颖,从而“美人之美,你会更美”的观点,给人启悟,引人思考。不过题目不能够高度切合材料,倒数第三节的原因分析过于肤浅,个别观点也存在表述不当问题,字数也只有770字,考场作文建议写到850字左右。

升格建议: 1:必须结合全文内容,拟就一个观点鲜明,高度概括文章的标题。

2:加强原因分析的深度探究分析

3:对个别语句进行合乎逻辑的修改

三审题指导

1审题立意 这是一道题故事类材料作文题,可考虑采用“由果溯因”的方法审题立意。

两个小孩玩一次石头交换糖果的游戏,小男孩提出交换的想法,在交换中因有私心,把最大最好看的石头藏了起来,而小女孩则毫无保留地交出了所有的糖果。事情过后,小男孩却彻夜难眠,因为他始终在想:小女孩是不是也跟自己一样,藏起了很多糖果?

而小女孩呢?先是答应了小男孩交换的要求,然后在交換过程中把自己的所有糖果都给了对方,晚上,小女孩睡得很香。

一件事情,两个当事方,结果不一样,为什么会如此?最直接的原因是小男孩怀疑小女孩也跟他一样藏起了最好吃的糖果,而小女孩却相信自己换来了最好看的石头。这样自然可以引出“怀疑与信任”的话题,这也是本材料中最核心的立意方向。

顺着这个立意方向继续追问: 为什么小男孩会怀疑?因为他有私心,而小女孩却充满信任。这又引出了另-个话题一一“私心与童真”。这则材料还可以这样追问:交换中明明是小男孩占了便宜,小女孩吃了亏,可得到的结果却恰恰相反,这样,我们又可以出另—个话题一一“得到与失去”。

以上三个立意,都是关系类的立论,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思考得来的结果,所以也是好的立意。

2构思指导

无论写哪一个立意,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都需要与复杂的人性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不管是“怀疑与信任”,“私心与童真”,还是“得到与失去”,其实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物化的、功利的、竞争的社会环境已经使得人的自然本性变形、扭曲。这也就要求大家反过来思考:面对这样严酷的社会环境,我们该如何救赎?答案可能是人性的觉醒和良知的叩问。平时写作时,如果大家都能像这样来回地思索和诘问,文章一定会散发出理性思辩的智彗之光。

文章可以先从小故事出发,延伸谈及社会大问题:在物欲横流的年代,人心自私自利,以至于恶被无限放大,无良商家等使得人性的底线在不断遭到践踏。救赎之路何在? “良知的叩问已是当今社会完成自我救赎的最佳手段。”“良知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一个人可以彻底摆脱良知。”“良知与我们同行于纷繁复杂的尘世间。”使用这样的观点将会是文童的深刻而精彩夕处。

3考情反馈

1.这次作文,同学们大多没有针对整个材料进行思考,要么从小女孩的角度,得出“要真诚地对待别人,这样才会生活得踏实,感受到人生的美好”;要么从小男孩的角度,得出“自私自利,不讲信用,始终处于算计之中,品尝到的只是痛苦和折磨”。这样的立意,只能算是正确的立煮,不是最佳的立意,以此来写,最高分控制在二娄卷(56分)以下。有些同学,只抓住“女孩如允诺的那样”一句,写言必行,信必果。没有注意到故事结果与观点之间有无内在逻辑,显然,男孩彻夜难眠的原因并非未信守承诺。

2、论证中,首先不能紧扣“猜疑与信任”分析说理。只是例举一个又一个事例说明古人重视诚信。不能论述信任的价值和意义,如可获得对方的尊重和信任,可照亮自己阴暗的内心,获得心安;可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等。其次,论述缺少现实针对性,多选老人古事,没有思考为什么是“最近微信朋友圈流行的故事”,未直指当今因良知缺失而心虚的普遍现象来论述。

还有的同学,在论证中还存在转移话题的观象。如谈信任需要彼此的了解,需要足够的沟通,需要。。。如果全文都从怎么样的角度来设置分论点的话,很容易偏题。建议还是从是什么和为什么这两个角度立论。

四升格作文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拟题新颖,对称,能够高度概括文章内容,具有文题激趣,充满思辩。其实好的题目就是观点的浓缩,如果老师读了你的文题,不知道你的态度,印象首先就不好了,分数也高不了。)

他彻夜难眠,她睡的很香。

他用极坏的恶意揣度他人,她用天真的想法实现承诺。

究竟谁在这次交换中取得了胜利?既得了石头又赢了糖果的小男孩?不,我认为是小女孩。费孝通在讲美学论时提出过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将其带入这个故事中,小女孩美己美,得到了石头,又美他人之美,给了小男孩甘贻的糖果,美美地睡着了。因此,我想说:学会美人之美也是在实现自身之美,这应成为社会无形契约。不由地想到最近伦敦很火的阅读行动,演员艾玛·沃特森将自己的书拿出,藏在地铁站,供人们找寻阅读,前一个人看完后再藏起,供下一个人找寻传阅。活动轰轰烈烈,书的数目有限却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我想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每个阅读者都遵守了规则,在美其自身美的同时拒绝自私地带走书籍,给他人留下阅读的天地,实现共同之美。

我想,这样的“美人之美”不仅是一种不自私,更能给自身带来心理的快乐。为了美己美而去美他人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当王羲之为了鹅而为老妇题字,他们收获的是各自所需,共美之美;当吴贯中主动为邻家作画来帮助他们,取得的不仅是美他人之美,也是自己的内心获得快乐之美,更美化了自己的心灵。(细化之后,使得美更具体)周国平说:义与利都不是评价人的唯一标准。”我要说“不管是为了义或正当的利,只要能各美己美,美人之美,那就是成功的。”这于个人,于社会都是一股清泉。(修改后合乎逻辑)

“损人利己”,自古为人所鄙弃,然而现在却成了许多人奉守的人生信条。“损人”而能“利己”,表面看来至少能满足自己的私心;然而,正如材料中彻夜未眠的小男孩,思索着小女孩是否潜藏私心一样,人们挣扎于私心的泥淖之时,内心冉冉浮现的不免是良知的叩问。此时他们大概才会理解到,为这点蝇头小利,交换的是良心之美的黯然失色。那么,这种交换是否还意味着胜利,不言自明。美人之美,奉送的是物质之美,换得是充盈的内心之美;相反,夺人之美,也失己之美,得到的也许是彻夜难眠。因此美人之美,化微利为玉帛;夺人之美,徒留贪欲。(反观当下,结合材料,进行理性思辩的深度分析,和复杂的人性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使得我们更能够明白面对这样严酷的社会环境,我们该如何救赎?答案可能是人性的觉醒和良知的叩问。平时写作时,如果大家都能像这样来回地思索和诘问,文章一定会散发出理性思辩的智彗之光。)

金钱的洪流下,每个人都不能成为葛朗台,靠演、靠编、不择手段地谋取己需,而忽视乃至践踏他人的利益。正是因为生命的单程性和一次性,我们更要珍视它,不要花费无谓的时间和小男孩一样去想方设法占点小便宜。美人之美,你会更美。(能够再次点题扣题,其实材料作文的材料最好能够在文章中点到三次以上,三点成一线,使得观点能够反复被强化)愿美美与共成为社会的常态。

本文紧扣材料,剖析事理,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开篇作者通过材料的分析,提出鲜明的观点;中间部分则用有力,充分的论据对所持见解与主张展开分析说理;接着联系当下,对原因进行深度探究分析;结尾在前文基础上,给予言简意赅的总结,归纳,使得文章中心观点再次得到深化与升华。

初中作文升格指导 篇7

一、改选材。

选对材料才能有符合题目的立意。可以说, 作文若不仔细审题很容易就会造成选材不当、偏题、离题的后果。比如写《被自己感动》一文, 选材应该是那些能够表现自己通过努力获得的某种成功或进步而使自己分外感动的事情, 而有的学生选的材料只是表现自己的一点小小进步, 如自己懂得在公车上让座了;在家里学会煮面条了;在学校知道用心读书了等。这种进步充其量只能使自己心情愉悦罢了, 但硬要说自己感动了, 就会显得牵强而不真实。这种情况是学生生活阅历缺乏、素材积累少造成的。

二、改详略。

详略不当, 主题不明也是学生喜欢出的问题。这有两种情形。一是事无巨细全盘细述, 有些与文章无关的内容也写了进去, 导致作文“又臭又长”。二是全文通篇记叙, 没有详细的描写, 导致文章短小却不精悍, 干瘪乏味。这两种作文都缺乏鲜明的主题。对这种情形的处理, 就要求学生要敢于在文章上修改。该删除的部分无论它有多美都要舍得动刀子, 该详写的则应尽可能写得细腻生动。

三、改顺序。

学生作文喜欢平铺直叙, 波澜不惊, 文似看山不喜平, 而学生在叙事时只懂得按顺序叙事, 不懂得巧用倒叙、插叙等方式。如写《当我面对 的时候》, 部分学生写了《当我面对爷爷的坟墓的时候》之类的回忆性的文章。但他们不知道用倒叙或者插叙, 而是从自己小时候和爷爷在一起的事情写起, 然后再写爷爷的去世, 最后才说自己某一天来到爷爷坟前哀悼。这样的文章一是平铺直叙, 不吸引人;二是不符合题意。应先写在某一个时候自己来到爷爷墓前, 再写在爷爷墓前回忆当年的生活情景, 最后又回到现实, 这样写才能既扣住题目, 又显得文章跌宕多姿。对存在这样问题的学生, 一般是让他们修改开头和结尾, 保留中间部分。

四、改情节。

有的作文胡编乱造, 情节失真;有的作文缺乏铺垫, 情节突兀;有的作文马虎大意, 前后不一。这就需要指导学生修改情节, 尽量把情节修改得符合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

五、改首尾。

很多学生作文开头和结尾都不懂得扣题、点题, 有的即便点了题, 也不精练、不明确。特别是部分学生作文的首尾语言非常精美, 但与文章内容严重脱节, 不能浑然一体。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多看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多读多悟, 先模仿着写, 再灵活运用。

六、改语言。

大部分学生都有语感差, 语言贫乏苍白的毛病。这一点是学生最普遍的问题, 也是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学生的语言能力是靠平时多阅读而培养起来的。但当今的学生没几个喜欢阅读的, 倒是电视、电脑更吸引他们。为此, 平时就应让学生多读、多品、多积累。

为使学生有效升格作文, 我们还应采取以下做法。

1.坚持面批。

现在的班级一般都有五六十人, 面批往往比较费时费力。我的做法是:在改学生作文时简略笔评并做好记录, 然后在课间找到学生 (一次可以叫5—7名) , 当面指出他们的问题, 并提出修改建议。之后再让学生按要求修改, 并将改好的作文上交。我再次批改, 不合要求的再重做, 直到文章成功升格为止。

2.佳例引路。

为了有针对性的训练一些写作技巧, 在让学生修改前, 最好给他们看修改的例文, 比较修改前后的变化。这样他们就能模仿例子升格作文了。

3.循序渐进。

修改作文一样得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且每个阶段应安排不同的修改主题, 而不能一下子改的方面太多, 让学生感到困难, 这样反而效果不好。可以在第一个阶段侧重改容易改的, 如选材、立意、构思等, 下一个阶段再侧重改最难的语言。

4.适时小结。

为增强学生修改作文的信心, 在学生修改了一段时间后, 可让他们总结修改的体会, 看自己作文有了哪些进步。

初中作文升格指导 篇8

作文题为第7页“本期作文”。

3例文一

莫言,无须多言

江苏省泰州中学沈荟卉

自从莫言获诺奖,“莫言故居”翻新了,“莫言文学馆”挂牌了,“莫言作品集”卖光了……“莫言热”汹涌而来,卷携着众人的叫好声,将莫言推上了神坛。作为中国人,自豪与狂喜是固然的,但我们更应思考的是如何让更多的中国作家登上世界文学的舞台。(引述材料,“莫言热”汹涌而来,点明观点,承认自豪喜悦合情合理,但在文章开头部分,宜指出冷静思考更重要。开篇要为全篇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准确击中材料题旨。)

初读莫言的书,并未觉得他的语言有十分独特之处,只是被他情节曲折的故事攫住了双眼。而这,正是作文的最高境界,并无用多美的语言去装饰作品,也未用多余的语言去营造氛围,去煽情,而是以简单、直白的语言将内涵丰富的故事呈现在了纸上,这是值得中国许多当代作家学习的地方。不少人号称作家,他们的文字只是在无病呻吟罢了,连“小气”都算不上,只能是“微气”罢了。(从结构上说,第一段属于“起”,那么这第二段照理应该属于“承”,才符合作文构思的一般规律;但这里的第二段却转向了讨论莫言作品的语言、情节……这是构思上的一个失误。而且说“情节曲折”是作文的最高境界,也有失准确。)

再者,莫言的文章有一定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并不是所有离奇曲折的故事都能得到诺奖,并不是所有直白简单的语言都能受人肯定。莫言的作品,总是反映了那个特定时期人民的生活状态、社会风气等各个方面,具有一定典型性与代表性,能让读者更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如叶芝,爱尔兰文学运动的发起人,他的诗里渗透那个时代爱尔兰人的浪漫、奔放,简直是那个时代的缩影,读懂了他的诗,就懂了整个民族。所以,诺奖的获得者都是大气的。而如今的中国作家们,虽说思想、精神都十分丰富,却有些宥于个人的、身边的人的世界,或是某些特定群体,并无广泛性,如席慕蓉、林清玄等,这也是他们的作品并未被世界广泛认可的原因之一。(再转,转而阐述莫言文章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并举“叶芝”的例子进行对比,希望中国作家的作品能反映时代的心声。这些阐述都有可取之处,但毕竟与材料的指向、内涵失之交臂,至少未能准确反映材料的核心内涵。)

而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莫言有着切实的经历。他在那个腥风血雨的年代艰难地生存过,其受过的苦难之多可想而知。而这苦难,正是时代给他的。他是中国历史变迁的见证者,一个用魔幻故事记录中国的史官。而如今,真正经历过大苦大难的作家又有多少呢?多数人不过是“为作新赋强说愁”罢了。所以,要真正写出伟大的作品,作家人并不是整日坐在书房里握笔苦想,而是应该深入生活,亲自去承受生活,领受生活,并不是说非要如叶芝一样经历一生求婚被拒绝6次的苦痛,而是要通过苦难对人生有更深层的理解,这样才能写出有生命乃至时代张力的作品。(顺着第三段的思路,更进一层阐述莫言的人生经历,探求莫言的人生经历与创作风格之间的联系。针对现实生活中有些作家“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现象,呼吁创作者深入生活,体验苦难。思想是深刻的,但是这种深刻的思想是基于前段不很准确的前提之上的。故而也是有失偏颇的。)

莫言,无须多言,是中国文学历史上的坐标。但我们不仅仅要崇仰、膜拜他,更是要从他身上学会如何成为下一个莫言。(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赞美莫言。可喜的是,文末回归到了材料,因为材料本身就是针对对待莫言获奖的正确态度的。作者希望摆脱盲目崇拜,而希望后继有人,能站在巨人肩膀上继续前进,促进艺术的繁荣。)

升格小结本文关注文学本身的现象、问题,有感而发,层层深入,表达了文学反映现实人生、现实生活、民族风格的思想,都有合理的因素。特别是希望人能静下来,理性对待莫言获奖,把获奖当作一个契机、平台,更稳健地向前走,推动文学的繁荣,而不仅仅是崇仰、膜拜,有识见。但是,要注意的是,材料作文在写法上一定要摸清命题意图,抓住材料的关键意义,作剖析,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认识事物的本质。本材料的内涵是怎样面对“莫言热”,这“热”的实质是什么,怎么引导,才能促进文艺的繁荣与社会的进步。而不是探讨文学本身的特点、走向,也不是探讨对作家本人的要求。一旦方向性的问题有了偏差,下文就很难收回。这是写作材料作文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考场得分50分

3例文二

作家应保持平常心

江苏省泰州中学孔德华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有记者问他是否会陷入“诺奖魔咒”。对此,莫言的回答是:“我不信这个邪,我会坚持自己的创作道路,打破这个魔咒。”(讲述莫言获奖的故事,作为立论之基,符合材料作文的写作路子。但是材料作文的立意或立论之基是材料,要抓住材料的核心内涵来谈。本段的处理隐藏着不和谐的因素。)

不禁思考,为什么得过诺奖的作家往往难再有佳作?作品获奖对于作家的意义在哪里?作家对此又该持怎样的态度呢?(自设问题,引发思考,作文立论之由,显示文章的针对性。但要注意,问题设计应针对材料的核心才行。材料的指向是社会对莫言获奖的态度,这是立意或立论之由。)

诚然,一部作品的获奖,是对作者心血的一种肯定。而像诺贝尔奖这样的国际大奖,则更包含了对一个民族的文化的认同。无怪乎莫言得奖会引起全民的狂欢了。现在的“莫言热”也是可以理解的。(紧扣材料,表明态度,“莫言热”可以理解。思路正确。但是,在此正确的基础上,还应再向前一步——形成关于“莫言热”的观点、思想,而不仅仅是表明态度而已。)

但是,正所谓“当局者迷”,无论是莫言,还是其他的获奖作家,作为身处漩涡中心的人,都应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都应当在大奖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揭示中心,作家应保持一颗平常心。揭示中心是对的,但内涵上还是有稍稍偏离之嫌。)

有一些作家在获奖后便销声匿迹,如流星般滑过天际,片刻闪耀后再无轨迹可循,似乎他们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奖,称心遂愿后便果断“急流勇退”;更有甚者,如杰克·伦敦,在获得成功后竟自甘堕落,写作时也完全背离自己的信念而粗制滥造,最终自杀身亡。另外一些作家,却能淡然处之,保持平常心,继续自己的创作之路。宗璞在凭借长篇小说《东藏记》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后,继续创作了《西征记》;贾平凹在《秦腔》获奖后还创作了《古炉》等作品……可以说,他们之所以成功,与他们的笔耕不辍是分不开的,更与他们的平常心分不开。(列举生活现象,正反对比,阐述平常心对成功作家的重要性。)

初中作文升格指导 篇9

进入这个奥赛126班,最初的欣喜与信心很快消失殆尽。

据说所考入的这个班级,是全市尖儿的集中地,配有全校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室,最好的寝室。按校长在分班后第一节课动员会上的说法:这个班就是要培养出类拔萃的学生,培养能全力冲击全市高分层的学生!

看着这五十多号的各样面孔,我信心满满。我在给爸爸的电话里说,我以全市第二十名的成绩进入这个重点班,一定更加努力,力争进入前十名。

进了这个班才晓得,要想在这个集体里生存下去,好难。有同学记忆力好强,有做数学题特厉害的数学“天才”,特别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好多同学能演奏乐曲表演精彩的节目。班上还有会用利英语与老外对话的,有竞选班干而演讲特好的,有现已把全年数学学玩了的……而我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什么都不会。这一切,让我感到自卑,感到恐惧。

第一次月考,果然成绩下降到三十多名。我苦恼之极,老师说按成绩选位子,我原想坐的座位被一个胖胖的男生坐了,我想不通。后来才知道这胖子原来是校长的公子。还有几个成绩不好的坐在前面中间位子,据说都有着很大的后台,家长们还送了老班不少礼品。唉,想想自己父母,总天脸朝黄土背朝天。

这天回到家,我郁闷得要命。奶奶正忙着清点才买回的小鸡,妈妈正戴着斗笠在门前那棵老楝树下点种丝瓜,爸爸在旁边的水塘不知忙着什么。而前面的公路上,是来来往往在雨中匆匆的行人。我又想起到这个班级的种种烦恼来,眼泪差点下来了。爸爸回来了,问明了情况,他对我说:“孩子,才进入这样的班,全是优秀的孩子,你有这样的感受是正常的。你只有向别人学,与别人比,比别人付出的多,才能赶上并战胜别人!”

我不禁一怔:难道不是吗,正在爸爸的这些话让她猛地醒过来!是的,到了新环境,有了新对手,有了新挑战,自己怎能泄气呢?只有比别人付出得多,向别人学,才能最终战胜他们,爸爸的话说得多好啊!

从此,我记住了爸爸的话!每天 拿着老班交给的钥匙最早进入教室;中午同学在那片杉林里弹吉它的时候,我抱着那本厚厚的疯狂英语投入地读着;晚上下了自习,我还要把那本心爱的翻得有些发黄的《红楼梦》翻上几页。遇有不懂的数学题,主向老师请教,还向数学“天才”请教。我学习非常投入,牢记着父亲的话语。

时间过得真快,初夏的时候,我的一篇作文发表在一家著名的中学生杂志上,这是我的特长,我也终于为我的特长而骄傲。本来并不笨,加之勤奋,我的英语、数学成绩也提高得很快。期末考试我得了第一名,胸前挂着红花,笑得多灿烂啊。

新的一天到来了,我的脸上泛着坚毅的光。我知道,我长大了,她牢记着父亲的话语,为自己撑一把伞!

(题目要精警、形象,要给人以力量。此题目较空泛,不妨把全文关键的主旨句“为自己撑起一把伞”用着标题。

颖子此段文字结尾处我们不妨添上一句:“我们挥舞着拳头,并且仿佛听到彼此握拳的咔吧声。”多一些这样形象描绘的细节,文章人物形象更鲜明,故事也更有生趣。

进入这个奥赛班自己“最初的欣喜与信心”是怎样“很快消失殆尽”的,自己又是怎样“自卑”和“恐惧”的,此段文字应回答这一问题,并且要用具体、生动的细节事例来诠释。

这段文字有些拖沓,没有用精练的文字把促使“我”猛醒的语句写出来。如结尾处结合路上行人雨中匆匆的情状,把爸爸的话这样改一下:瞧着路上奔跑的行人若有所思地说:“孩子,你看,那有雨伞的人可以慢慢走,那没有伞的人需要努力奔跑,你就是那没有雨伞的人啊……” 这样文章主旨一下子就出来了,文字也精警、有力度。

自己勤奋所出的成果,应用生动鲜活的语言一一摹写出来,与前文同学的“优秀”相比照,从而突出主题。此段文字我们不妨改为:时间过得真快,秋风扫落叶的时候,我的《难谢葬花吟》发表在一家著名的中学生杂志上,姚小夭竟红着眼睛蹩过来拍我的肩:“才女,你的这篇文章真是感人哦……”元旦英语口语晚会,英语老师却破天荒把我推上舞台,我精彩的表演征服了班上的“老外”同学。临近期考的那次调位,我被安排在许多同学梦寐以求的中间位置,而旁边是校长的那位胖胖的公子。理所当然的,期末考试后我胸前挂着红花的照片排在了光荣榜左边最上面的位置。

结尾缺乏力度,稍有些拘谨。)

升格指津

原文没有写好让自己“长大”的那句话,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问题:一是促使长大的由头是父亲的话,但文章写得较拖沓,语言不够凝练,应浓缩为精警的语言,能够给读者深刻的启迪。二是写“长大”,思想的转变诉之于行动,怎样长大了、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文章有些含糊不生动。三是“长大”前的成长过程叙写空乏,没有很好地为“长大”蓄势,所以“长大”这个高潮点缺乏爆发力。

升格佳作

为自己撑起一把伞

湖北省枣阳市熊集中学 颖子

进入这个奥赛126班,最初的欣喜与信心很快消失殆尽。

据说所考入的这个班级,是全市尖儿的集中地,配有全校最好的老师,最好的教室,最好的寝室。按校长在分班后第一节课动员会上的说法:这个班就是要培养出类拔萃的学生,培养能全力冲击全市高分层的学生! 我们挥舞着拳头,并且仿佛听到彼此握拳的咔吧声。

看着这五十多号的各样面孔,我信心满满。在给爸爸的电话里说,我以全市第二十名的成绩进入这个重点班,一定更加努力,力争进入前十名。

进了这个班才晓得,要想在这个集体里生存下去,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那些其貌不扬的同学,成绩却好得出奇!一篇长长的文言文还读不到两三分钟,竟然滔滔不绝背个乱熟;一道难题,还没有看出个头绪,竟在黑板上有条不紊地板书个透彻……真是妈生得好啊!特别在开展活动的时候,姚小夭她们会抱着一把吉它,酷酷地坐在麦克风前,那“池塘边的榕树下,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的声音便会从她那好看的小嘴中唱出,那小样比电视里那个成方圆好看多了!再譬如班上一个叫吴尔克思的高个子男生,弹着一首似乎叫什么《踏古》的琵琶,一下子让她入了定,仿佛跟着美妙的弦乐踏上那条亘古的驿道,走进神秘的童话世界去找寻觅那英俊快乐的王子。还有会用流利英语与老外对话的,有竞选班干而演讲神似那奥巴马的,有现已把全年数学学玩的……而我,――来自农村的孩子,什么都不会。这一切,让我感到这片天地的神奇,同时也让我感到自卑,感到恐惧。

第一次月考,果然成绩下降到三十多名。我苦恼之极,老师说按成绩选位子,原想坐的.座位被一个胖胖的男生坐了,我想不通。后来才知道这胖子原来是校长的公子。还有几个成绩并不好却坐在前面中间位子,据说都有着很大的后台,家长们还送了老班不少礼品。唉,想想自己父母,总天脸朝黄土背朝天。

这天回到家,我郁闷得要命,一如窗外正疯下着的大雨。爸爸不知什么时候站在身边,瞧着路上奔跑的行人若有所思地说:“孩子,你看,那有雨伞的人可以慢慢走,那没有伞的人需要努力奔跑,你就是那没有雨伞的人啊……”

她不禁一怔:我是一个没有雨伞的人?难道不是吗,正在这近乎冷酷的天空下淋雨呢!没有雨伞,我必须得努力奔跑啊,这样才能求得机会,才不会被淋雨!

从此,我记住了父亲的话,――我是一个没有雨伞的人!每天我拿着老班交给的钥匙最早进入教室;中午姚小夭她们在那片杉林里弹吉它的时候,我抱着那本厚厚的疯狂英语投入地读着;晚上下了自习,我还要把那本心爱的翻得有些发黄的《红楼梦》翻上几页……

时间过得真快,秋风扫落叶的时候,我的《难谢葬花吟》发表在一家著名的中学生杂志上,姚小夭竟红着眼睛蹩过来拍她的肩:“才女,你的这篇文章真是感人哦……”元旦英语口语晚会,英语老师却破天荒把我推上舞台,我的表演征服了班上的“老外”同学。临近期考的那次调位,我被安排在许多同学梦寐以求的中间位置,而旁边是校长的那位胖胖的公子。理所当然的,期末考试后我胸前挂着红花的照片贴在了光荣榜左边最上面的位置。

校园那棵老白杨透过春天新一轮太阳,我脸上泛着坚毅的光。我知道,我的心中已撑起一把心伞,那就是爸爸的话:

一个没有雨伞的人,必须努力奔跑!

简评

上一篇:研究生计划书范文下一篇:森林里的动物运动会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