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体会心得体会

2024-10-0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医院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体会心得体会(精选7篇)

医院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体会心得体会 篇1

一、标准的电话随访流程。如何保证随访员的随访质量和效果,如何约束随访员在随访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真正实现随访的意义,惟有建立一套标准的电话随访流程才能实现上述目标。标准的电话随访流程详列随访员采集随访信息的先后顺序、设问项目和方法等,具体细节细化到第一句话说什么、怎样说,第二句话问什么、怎样问…,针对不同的患者类型,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等都作了详细地规定。

二、规范的随访管理制度和表格。制度是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证,随访工作要有一系列规范、完善的随访管理制度和表格。随访工作是多部门参与的事情,为了界定各部门的职责,出台了《随访管理规定》;为了明确随访员的工作职责,制定了《随访人员管理办法》;为了防止出现在统计临床科室上交延伸服务记录表出现误差时责任不清的情况,制定了科室交接签字的《延伸服务记录表统计一览表》;为了动态掌握随访员的随访情况,制定了《随访情况日报表》和《随访情况月报表》;为了将患者咨询的问题落到实处并有据可查,制定了《患者咨询问题处理记录单》;对于术后及慢性病康复患者都要多次随访,制定了《术后及慢性病康复患者跟踪随访记录单》;针对在随访过程中,患者着重提出表扬和批评的医务人员,制定了《客户表扬(投诉)医务人员记录表》;针对患者反馈的意见和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便于临床科室有针对性地整改,制定了《随访情况反馈表》。

三、随访报告的数字化。一切让数字说话,一切可以量化的东西都应该去量化是随访报告的特点,这正是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反映临床科室交表情况的有交表率;反映临床科室书写记录表质量的有有效表率;反映随访员随访情况的有随访率;反映影响随访率高低的因素指标有无号码率、号码有误率、拨打三次以上无人接听率;反映患者对临床科室满意程度的有满意率等。通过各种统计指标,全面反映随访工作的整体情况,让随访工作做得尽量完美。

四、严密的考核办法。好的制度和标准,赢在执行。为了强化随访工作的执行力,详细制定了针对临床科室的考核办法和针对随访员的绩效考核办法,为了将考核办法落到实处,具体采取了以下3种监督办法:(1)按5%的抽样率对随访员的随访情况进行抽样核查,抽样核查的内容包括:是否真实随访、随访员留给接受随访人的印象如何、是否有因随访员的不当随访引起患者不满的情况、患者提出问题随访员解答是否令患者满意等;(2)不定时对随访员采取突击考查,要求随访员复述电话随访流程、背诵电话规范用语,通过强化记忆达到熟练掌握业务的目的;(3)每周检查随访员对出院患者及患者家属的随访情况。能够随访的,检查延伸服务记录表上是否详细、准确、客观地记录患者反馈的信息;如不能电话随访,要注明原因,是因为无联系号码?号码有误?还是拨打三次以上无人接听?如果是拨打三次以上无人接听,每次都要注明拨打的时间是几日几时几分,保留电话记录,以备核实。

医院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体会心得体会 篇2

1 质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1.1 急救设备位置不熟悉主要集中在低年资和新聘护士中, 对平时用得少的设备缺乏主动学习意识。

1.2 设备储电功能故障 (1) 一些设备的内置电池失效, 因使用交流电供电时不影响设备的使用, 而电池都比较贵, 考虑成本因素, 未及时更换新电池。 (2) 未按要求进行维护保养, 导致电池使用寿命降低。这些都造成仪器不能移动使用。

1.3 仪器使用时出现故障 (1) 没有按照说明书要求规范消毒保养。 (2) 保养流于形式, 只记录保养登记本, 未真正对设备进行仔细检查保养。 (3) 护士经验不足, 有问题而发现不了。

1.4 操作设备不熟练或使用不当急救设备大多数时间处于闲置状态、使用率低, 导致了医护人员对设备的操作规程不熟练。

1.5 设备结构部件安装错误如负压吸引器防溢装置连接错位, 备用状态的呼吸机管道、呼吸活瓣安放不正确, 主要原因是护士对仪器的作用原理不清楚、各附件的作用不了解, 安装后未试机运转等, 导致问题不能及时被发现。

2 精细化管理措施

2.1 健全制度并建立设备档案科室根据各个设备使用说明书制定详细、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标准, 建立设备档案, 保存好随设备的全部资料, 如:仪器设备原理图、电路图、使用说明书、附件等, 将这些资料放于固定位置, 有利于护士及时查阅也便于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维修。组织全科人员学习, 了解设备的作用原理及各部件名称及作用, 掌握仪器的性能、参数调节、连接、消毒、维护及简单的故障处理等。建立完善的急救设备管理制度, 内容包括:建立账卡档案、培训考核、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保养、损坏赔偿规定等。

2.2 急救设备定位放置危重患者的抢救原则是争分夺秒, 在最短的时间内取用到急救设备是设备管理的最基本要求。我们按设备使用率的高低以最小抢救半径为原则对急救设备实行分区域定位放置, 在房间相应位置贴上设备名称, 定位放置, 不随意移动更换位置。急救设备原则上不得外借, 如需外借, 归还时当班护士必须检查其性能, 确认急救设备完好后归位放置并预置为备用状态。抢救物品、仪器合理摆放、定位放置在急诊急救中可以起到保护环境、合理利用空间、医护抢救配合上有条不紊的效果, 医护人员熟悉抢救物品的固定位置, 在抢救中得心应手, 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4]。

2.3 标识标牌明显清晰根据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中对急救设备管理“标识标牌”的要求, 制订各类急救设备的操作规程、消毒保养流程图等, 用封塑袋制成“已消毒”“运行正常”“故障待维修”标牌, 挂于相应设备上。建立“急救设备使用登记本”、“设备维修和保养记录本”、“急救设备消毒登记本”、“设备故障登记本”“、设备外借登记本”等, 随设备放置各种登记本。将设备使用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从该设备使用说明书概括出来, 记录于设备使用登记本的前页, 同时将其打印、塑封贴在仪器设备侧壁或放置仪器设备的推车上, 让使用者对该设备的使用一目了然, 提高护士对该设备的使用能力及仪器设备使用质量。

2.4 规范清洁与消毒急救设备是指直接抢救或为患者提供生命支持的设备, 主要包括高频电刀、麻醉机、呼吸机、电动吸引器、洗胃机、除颤器、心电监护仪、心肺复苏器、输液泵、手术灯、手术床和手术器械包等设备, 常用于急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 是一类特殊装备, 与其他常规医学装备相比, 在实际应用中具有用时急、闲时多、分布广、风险大、易污染的特点。急救设备都是高端仪器, 应根据设备的种类与型号按照说明书要求规范各部件的清洁、除尘、消毒, 才能保护好仪器设备, 延长其使用寿命。各种仪器的主机外观表面及车子、支架用湿软布清洁去污除尘, 紫外线照射30 min;各种连接管最好使用一次性的, 可重复使用的物品使用后需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洗胃机按规定程序进行消毒保养;心电监护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探头可用洁肤柔消毒凝胶擦拭[5]。简易呼吸囊使用后均应送消毒供应中心规范清洁消毒, 封塑保存备用等。

2.5 专人管理, 规范保养有文献提出医院成立急救设备中心, 集中管理各临床科室的共用医疗设备, 临床科室需要时由急救设备中心下送。急救设备中心专业人员不仅要对设备进行清洁消毒、整理, 更重要的是检查设备的性能、精度、运行状态是否完好, 这种模式不仅真正做到设备完好率100%, 最大限度提高设备使用率, 还能为医院节省不必要的开支[6]。但很多医院没开展此管理模式, 需要各临床科室自己管理设备。为此, 我院制定了专人月维护、专班周维护、当班护士日测试的制度, 科室指定一名责任心强、护理技能高, 熟悉急救设备性能、使用方法、维护程序的主管护师兼职急救设备的管理员;科室每周一、四安排专班分别对救护车载与抢救室设备进行一般的维护和保养。对悬空放置的急救设备要检查其安全稳定性, 防止设备因长期使用时的移动、牵拉造成螺丝松动、断裂等发生砸伤患者的事件;对装有备用电池的设备及时充电。每班护士接班时需对简易呼吸机、除颤仪等急救设备开机调试并模拟操作。工作中如发现急救设备出现故障, 应做好故障登记, 及时与设备工程技术人员联系, 进行处理, 同时上报急救设备管理员和护士长。抢救用设备如没有平时科学管理、日常精心维护, 用时往往会给患者和医院带来巨大损失。

2.6 开展对急救设备知识的培训科室新引进的急救设备时, 组织厂商工程师或医院设备科的工程师对全科医师和护士进行急救设备的工作原理、使用前检查、日常保养维护和常见故障的处理等方面内容进行培训;对新调入科的护士实地带教, 并进行考核验收;科室每年进行一次急救设备操作竞赛。将急救设备的操作使用纳入分层级培训计划, 每月按时实施, 将急救设备的操作、连接、维护、保养、使用注意事项纳入护理技能考核中,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 达到熟练掌握急救设备的性能、参数调节、连接、消毒、维护、保养、简单故障的处理等, 提高护士对急救设备的使用水平。引导护士养成独立思考、探索的习惯。

2.7 开展急救设备故障应急演练由设备科制订院级急救设备紧急调配预案、医院急救设备的分布图, 并发给各科室, 建立全院急救设备应急调配机制。科室定期对急救人员进行急救培训, 并进行抢救中急救设备故障应急演练, 强化其急救意识,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以保障紧急抢救。

3 体会

医院急救设备的完好性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急救设备的精细化质量管理, 科室的设备管理制度完善、责任到人、设备随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使护士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对设备操作熟练, 杜绝在执行操作及抢救时手忙脚乱, 抢救工作有序进行, 让患者和医护人员双方都有安全感, 提高了工作效率, 培养了高素质的急救护理队伍。急救设备精细化管理对提高急救成功率, 减少急救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丽.护理精细化管理的实践[J].护理研究, 2010, 24 (5) :1196-1197.

[2]戚俊军.推行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现代医院管理, 2010, 37 (4) :33-35.

[3]何海霞.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急救车管理[J].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 (13) :2506.

[4]钟丽霞.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急救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 2015, 36 (3) , 525.

[5]熊莉, 石玉兰.洁肤柔消毒凝胶在心电监护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探头消毒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 2013, 26 (9) :773.

医院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体会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实践与体会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71-02

医院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等活动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地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充分发挥其在医院发展中的作用,实现其保值增值,对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医院的竞争力,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都十分重要。

一、医院固定资产概述

新《医院财务制度》[1]中,医院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提高到1000元以上(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及以上)。固定资产分为四类:房屋及建筑物、专业设备、一般设备和其他固定资产。

医院固定资产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规模和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在医疗服务市场中的竞争力[2]。所以,科学有效地管理固定资产,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进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医院管理面临的一大难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需要摆脱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通过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管理手段的创新,重建与医疗市场环境相适应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二、目前我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购置过程缺乏科学论证。

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医院面临的生存压力也逐渐增大。很多公立医院存在互相攀比“硬件”、盲目投资购置固定资产,特别是高精端医疗器械,致使新购置的固定资产不能完全适应实际医疗业务活动的开展,导致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低下。这种在固定资产购置过程中缺乏全面的可行性论证和成本效益分析,终将造成盲目购置固定资产。

(二)缺乏完善管理,各部门分工不明确。

医院设备科、总务科、财务科各自从本科室角度管理固定资产,缺乏综合、系统、完善的管理。各部门之间难以明确分工合作的责、权、利,造成固定资产的购进、领用和保管出现脱节。如:固定资产采购部门不及时将采购发票交给财务部门,财务部门不能及时登记入账,造成固定资产已经使用但尚未入账;闲置固定资产和长期不用固定资产报废不及时,甚至有的资产使用科室不经资产管理部门而任意报废固定资产,导致资产流失。由于缺乏综合有效的一体化管理,使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脱节,管资产与用资产脱节, 固定资产管理主体分散、方式粗放、难以达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3-4],难以达到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

(三)资产移交不清。

资产管理人员、资产使用人员、资产使用部门主管人员离职、更换工作岗位时未进行资产移交清点。固定资产管理一旦出现问题,则出现相互推诿,不仅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还导致固定资产管理权责不明。

(四)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医院对固定资产随意转移,处理时不审批、不评估、不公开,报废不规范,固定资产账实不符情况普遍,资产和账簿核对不符[5]。这主要源于在账固定资产早已报废或当废物丢弃;接受捐赠固定资产不入账或入账手续不合理;医院固定资产报废手续不规范,资产报废后财务部门不及时减账等。

(五)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缺乏成本效益分析。

资产管理部门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未进行有效监管和分析,对资产投入使用后的使用效率和效益缺乏科学性分析,未明确掌握固定资产特别是高精尖医疗设备的成本效益信息。

三、我院固定资产管理实践

(一)完善固定资产购置管理。

我院在进行基建项目投资和购置医疗设备特别是高精尖设备时,在前期调研和立项论证、明确投资项目和设备的必要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基础上,还要对所购置项目或器械进行效益评估,确保投资项目能够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前提下再进行投资,避免盲目购置造成资源浪费和闲置。

(二)固定资产条形码管理。

我院自2007年利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结合条形码技术,赋予每项实物固定资产唯一的条码资产标签,从资产购入医院到资产报废整个周期,对固定资产实物进行全程跟踪管理。使用固定资产条形码管理后,每一项新购入固定资产数据输入计算机后,都由计算机打印生成不干胶条形码,并贴在固定资产实物上。条形码内容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名称、购买价格、使用科室和管理部门等信息。使用固定资产条形码管理,既能区分资产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明确固定资产管理权责;又给资产盘点带来极大方便;同时还可避免固定资产账、实、卡不符现象。

(三)明确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权责。

我院总务科、计算机中心、财务科、设备科都属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各部门在通力合作基础上各司其职,各负其相应权责,确保固定资产合理、有序管理。固定资产采购招标由设备科、计算机中心、财务科等可是共同参加,并提出相应意见,固定资产采购后由财务科及时入账;大批同类物资的入、出库及时报财务科进行账务处理;固定资产报废由使用科室到相关资产管理部门登记备案,由医院资产管理部门审批鉴定后上报主管部门提出报废申请,避免资产任意报废。

(四)完善固定资产移交管理。

资产管理人员、资产使用人员、资产使用部门主管人员离职、退休、更换工作岗位时,移交人员和接收人员双方要对其移交和接收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明确移交和接收固定资产种类和价值。并在医院计算机中心、监审室、设备科、总务科、财务科等科室负责人的监督下签订科室资产移交情况表。资产移交情况表一式四份,移交人一份、接收人一份、资产管理部门一份、监审室一份。明确移交人员和接收人员相关固定资产管理权责,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五)固定资产管理与成本核算紧密结合。

为对医疗服务过程中固定资产耗损进行记录、归集和分配,提供固定资产成本信息,我院自2006年起将固定资产管理与成本核算紧密联系起来。房屋建筑物按科室占用面积、设备按平均年限折旧法每月计提折旧,并将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计入科室成本。将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纳入成本核算范畴,便于清晰地反映医院支出的各项内容、进行成本分析,做好医院成本控制。

(六)完善固定资产成本效益分析。

医院固定资产在投入使用后,每隔半年或一年收集该项固定资产的收支状况,分析该项资产的成本效益状况。如搜集高精尖设备的半年期或一年期总收入、检查人次、人员支出、物资材料耗用、房屋折旧、设备折旧、水电费和其他公用支出,分析设备运行成本和收入,并利用效益成本比法(BCR)、投资回收期法对资产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掌握该项资产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信息,为资产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信息。

四、我院固定资产管理体会

我院实施固定资产条形码管理已有多年,并且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又通过不断改进和调整,使我院固定资产管理更适应医院整体发展趋势、更适应医疗市场大环境,与此同时,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我院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体会如下:

(一)建立完善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我院在国家和云南省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建立了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在院长统一领导和监督下,全院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强化全院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念。全院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严格遵循“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核算、责任到人”的管理原则,固定资产设置分级明细账确保固定资产保值增值。

(二)通过固定资产管理,有效避免资产盲目购置。

我院对新购置固定资产和投资基建项目进行前期调研、立项论证和效益评估,在明确资产项目必要性、科学性、实用性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前提下再进行投资或购置,有效避免固定资产盲目购置和资产的闲置浪费。

(三)通过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固定资产账实、账账相符。

我院自2007年实行固定资产条形码管理后,极大地方便了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和不定期盘点,确保固定资产账、实、卡相符;同时,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相互合作并相互制约、各资产使用者、保管者和使用科室负责人调离工作岗位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并签订科室资产移交情况表,保障固定资产账实、账账相符。

(四)通过固定资产管理,明确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信息。

我院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搜集资产的收入和支出状况,对资产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明确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信息,以便资产管理部门及时作出相关决策。通过固定资产的效益分析,将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担负起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责[6]。

总之,固定资产管理首先需要领导的重视、其次还需要各管理部门的相互合作与相互制约。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作。我院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固定资产管理在提高医院资产使用效率和效益、有效配置医院卫生资源、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中的重要性。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逐步改进,但固定资产管理也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工作,尤其是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大环境下,如何合理有效地管理、使用医院固定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仍是一项具有探索意义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医院财务制度》.财社[2010]306号。

[2]刘国祥、徐小雪、李斌等 我国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31-33。

[3]孙家林、李清明、田凤.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卫生经济, 2008,27(6):52-54。

[4]杨文卉、李晓玲.浅析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J] 中国卫生资源, 2008,11(5):219-220。

[5]程余林 浅析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3): 1-2。

[6]李淑源.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促进医院健康发展[J] 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9,7(7):1-3。

作者简介:

医院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体会心得体会 篇4

医院后勤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实践与体会

医院后勤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统筹计划和调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大力量为一线医疗、教学、科研提供后勤保障,包括医院经济(财务)、资产、能源、环境、安全、生活及其他后倾需求的综合服务。随着医院的发展、现代化技术的引进、设备规模的扩大、群众需求的变化,后勤工作涉及的范围与知识面越来越广,后勤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要求后勤管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就给后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后勤工作进行改革。

一、目前医院后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模式陈旧,缺乏主动服务意识

大部分医院至今还沿用几十年一贯的管理模式,变化甚微。虽然后勤管理者积累了大量经验,但这种陈旧、经验式的管理模式已无法达到社会对现代化医院的要求。另外,我国医院后勤管理模式长期以来受到“铁饭碗、平均主义”的负面影响,致使后勤人员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缺乏主动服务意识,较社会化物业服务公司缺乏竞争力。

(二)队伍结构不合理,后勤人才缺乏

受传统观念影响,后勤管理一直处在医院管理的边缘领域,管理者重视不够,后勤人员老龄化严重、文化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缺乏医学、工程技术、专业管理等知识,均使后勤服务难以达到服务质量规范的要求。由于医院规模的迅速扩大对后勤服务人才需求量大增,若引入社会化机制后,原有人员的安置成为困难问题。而目前后勤缺乏规范的准入制度,严重制约医院后勤服务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阻碍医院现代化进程。

(三)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竞争意识

传统的后勤管理模式讲求供给,不计成本,追求被动服务,班组虽齐全,人员编制却存在不合理现象,缺乏竞争意识,越来越不能满足医院发展过程中后勤机构的实际需要,造成人、财、物的极大浪费,加重了医院负担。

二、医院后勤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实践

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始创于1950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00余亩,固定资产近5亿元,开放床位1500张。自2008年底医院开始进行后勤保障服务社会化改革探索,根据医院实际,采取分项招标及承包的模式,与荆州市某保洁服务有限公司和洗涤公司分别签订承包合同。医院小区管理和绿化管护,所需人员的聘用、吃住及管理均由物业

公司负责,所需经费医院按合同提供。医院成立后后勤保障相应职能部门,负责检查、监督及质量考评。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已建立一套全方位、一体化的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模式,不仅为医院提供了良好的后勤保障,而且对提高医院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院环境起到直接和间接的推动作用。

(一)成立物业管理办公室,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后勤社会化是解决医院后勤运行高成本、低效率、低质量的必由之路。为加强院方对第三方午夜管理公司的协调监督,成立了物业管理办公室作为一级管理科室,代表医院使协调监督职能。物业管理办公室推行规范化、制度化科学管理理念。医院相继出台了《医院后勤管理规章制度》、《医院后勤岗位职责》、《医院废物处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制定了物业保洁、外送等四大项服务质量考核标准和六大项岗位核查预算方案,做到临床之所急,想临床之所想,帮临床之所需。

(二)加强成本控制,做足精细化管理

服务公司提供后勤保障,医院负责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与质量控制。洗衣房设备及附属设施的维护由专业洗涤中心服务,被服的破损及报废可由社会洗涤中心承担,医院只支付被服使用费,这样可以节省设备的使用、维修费用,减少开支;环境绿化由社会绿化公司签订相关合同,院方只负责对环境绿化管理的监督,有效减轻了后勤工作的压力;水、电、暖气维修成立物业维修组,与医院签订常年维修管理合同,保证水道、电道、汽道、跑道的畅通,做到发现问题就地解决,急活随叫随到,零活不过夜,保障医院的正常运作。

(三)增强节支能力,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努力创建节约型医院

加强水电设施的管理与维护,大力提倡使用节能产品,有效控制和节约利用能源,提高供水供电保障能力和节水节电效益。在科学合理调配水电资源上,有计划地维修和改造陈旧老化的供电线路和供水管网;在自觉节约用水用电上,严格控制浪费,并充分运用智能化管理手段,加强路灯、办公区域、医疗区域等场所的照明管理,消除“常流水”、“长明灯”现象;在做好各类水电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比较分析等工作的基础上,做好水电责任管理、计划管理、安全管理,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勤俭办事、反对浪费的狼嚎风尚,并使之成为全院员工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通过创建节约型医院的工作切实降低医院运行成本。

三、医院后勤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成效

(一)减员增效提高了医院劳动生产率

实施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首先必须降低成本,当务之急是进行减员增效,减少人力资源上的闲置和浪费。临床第一线的医护人员是医院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其他人员的工作较多起辅助作用。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可以使医院充分利用社会在信息、资源和服务方面的各种优势,把许多可以也应该由社会承担的服务职能还给社会,医院则可通过市场,选择最有利于自身需求的服务减少医院在人员和管理上的支出,达到减员增效的目地。

(二)监管机制提升了医院后勤服务质量

医院配备相关人员组成的后勤监管委员会,以合同规定的责、权、利为依据,对后勤服务质量进行全程质量监督考评,并负责指导、监督和协调后勤管理工作。后勤服务监管委员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后勤管理与服务监督暂行办法》和《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后勤管理与服务监管细则》,包括基础管理、房屋管理、机电设备管理、餐饮管理、医疗辅助管理、安全保卫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绿化管理、公共区域和设施管理等医院后勤工作的各个方面。医院还制定了《后勤服务病友反馈表》和《后勤服务职工反馈表》,实行百分制记分,每月进行调查考核。调查结果作为对后勤服务公司考评的重要指标,纳入经济奖惩计算公式,以起到激励、处罚、提升质量的目的。

(三)专业化服务模式构建了高附加值的现代医院大后勤

企业的管理机制对医院后勤管理作用是通过“人格化的管理”向“非人格化的管理”的转变而实现的。后勤服务公司以较高的策划水准,投入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引入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模式,为医院后勤工作带来了专业化、标准化和人性化的星级服务新气息,使医院的后勤保障达到全方位和高水准,让医院职工和患者进入医院即处于被服务之中,同时有效地堵塞了“跑、冒、滴、漏”等问题。通过不断规范完善后勤监管细则,为医院高速、协调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后勤服务支持,形成,名副其实的现代医院“大后勤”。

四、结束语

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心得体会 篇5

笔者赞成精细化治理,赞成以创新为目标、以人本为前提的精细化治理。但精细化治理不要走入误区,尤其是防止精细化治理和过分注重细节,出现过度治理现象。

报载,某中学规定,学生中午用餐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教师教案必须严格按照从教学目标到作业辅导、教学反思等六个环节一个不能少,有的学校规定上班期间不能去阅览室、图书室。像这样,过多的细节要求、过多的量化考核等虽然便于操作,便于治理和考核,有利于落实具体工作,避免把工作停留在口头上、纸头上的情况,但是也会因此出现意想不到的弊端。有的内容细化以后,不符合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教育必须是个性化的,教育不是把学生培养成机器,也不能把教师培养成机器。

精细化治理,就是将各种治理要求规范化的过程,在规范的同时,学生的自主治理能力可能被忽视,参与意识受到压抑,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处于被动服从地位,没有受到重视。过分精细化治理缺少学生自我治理的空间和需要,无法让学生形成自主治理的能力和习惯,钳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把学生当成了流水线上的一个个零件和正待组装的产品;对教师来说,忽视了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忽视教师的自我发展需要,限制了教职工创新工作的个性的发挥,做事情之前先想到各种规定,各种已定的条条框框,把教师当作雇佣者,教师成了流水线上按照规范化操作忙碌的工人。由此,师生可能会产生对精细治理的厌恶和抵制心理,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逐渐被泯灭。这与我们倡导的“人本化”治理要求和精细化治理的初衷背道而驰。

精细化治理并不是越细越好,要科学,要人文,治理的较高境界应该是无痕。无痕治理既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境界。在严格治理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给教师和学生以时间和空间的自由,不要让精细化治理成为治理人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的保护伞,不要让精细化治理成为学校治理图懒省事的救命稻草,不要让精细化治理成为师生对立、师校对立的武器,不要让精细化治理成为限制教育创造性和人本化的罪魁祸首。

学习精细化管理文章的体会 篇6

目前,我认真学习学校印发的两篇文学,即反映宿迁中学管理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和反映拼茶中学管理的《把平凡事情认真做到极致》,这两篇报道的共同特点都是学校管理要实行精细化,确实,一个学校要生存和发展,要追求完美和卓越,要适应市场竞争,打造学校品牌,精细化管理是其必然选择。

1、思想观念决定人的行为,实现精细化管理,必须解决认识问题,要以观念转变为基础,突出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我们教师在这方面存在误区,一谈精细化,就认为是有意整人,想办法将教师管牢盯死。我认为要通过组织学习,统一思想,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认识到什么是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是一个学校生存发展的需要,是关系到个人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是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一种体现,是使工作制度化、系列化、程序化的一种制度,是解决“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做”的有效机制,是建立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学校精细化管理不是人为制造工作随意增加工作环节,而是把事情办得更实在、更全面、更理想,增强真实性、避免虚浮作风、提高精细性、减少工作失误的需要。通过学习,这两个学校对思想观念的更新都高度重视,如拼茶中学“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写到校园内醒目的位置,宿中把“提升理念,统一思想”列为实施精细化管理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所以要实行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创造舆论氛围,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思想认识的提高,如开展精细化管理大讨论,张帖宣传标语口号,收看有关精细化管理的讲话与录像,等等。

2、以计划制订和制度建设为根本,推进精细化管理,目前,我们学校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学校、年级、处室甚至班级等各部门都有一整套计划和制度,班长有的计划和制度还需要补充完善,需要进一步精细化,学校的管理工作计划制订得越全面,条款写得越具体,就越有利于管理计划的执行与落实。

3、再好的计划和制度得不到执行,或者执行不坚决、不持久,也就只能是一堆白纸,沦为摆设,必然不能产生应有的效益,所以推进精细化管理,抓好落实到位是关键,我认为:(1)目标要细化,制订看得见、摸得着的目标,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2)建立机制,特别是检查反馈与考核、奖惩兑现机制,通过机制的建立与实行,做到工作有布置必有检查、有检查必有反馈、有反馈必有考核、有考核必有奖惩。机制的建立,要以人为本,以激发工作的热情为出发点,对工作的完成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4、我们政教处、团委目前的工作距离精细化管理还很遥远,我们今后将在这方面加大力度,特别是工作的落实方面要做到严格考核,严格督查,及时考核,及时反馈。另外,我们将在两个方面进行加强,一是工作的布置,二是方案的制订与落实。工作的布置,做到以书面的形式,每月进行一次详细的布置,内容包括任务项目、责任人、完成时间、具体要求等,本月要完成的工作计划发放到每个相关人手中,并张帖在办公室醒目处,进行随时提醒、督促。对工作实行过程性督促,每两周例会,各人对负责的工作进行汇报、督办,对完成工作的结果要以书面形式拿出来。方案的制定与落实是搞好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每项活动都要求制订方案,方案要详细具体,要把整个环节考虑周全,每个步骤、每个细节都要分配到相关责任人,这样才能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谈中小学校的精细化管理

老子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高尔基曾说,一切伟大的事业,或者说一切大事,都是由小事组成的。这就启示我们:要把事业做成功,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将小事做细、做精。

精细化管理是学校追求完美、实现卓越的重要过程,是适应市场竞争、打造学校品牌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学校整体执行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学校要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精细化管理,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抓好。

一、抓好学校全局性的精细化管理

一要从职责抓起。目前,社会分工、专业操作和服务质量等的精细化是现代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相对于学校来说,就是要将教育、安保、科研、教学、行政、后勤等方面的常规性管理与服务性工作不断地引向深入,做得精细周到;就是要求每个人、每个岗位,都必须有明确而具体的工作职责、督察措施、奖惩规定;就是要让每个人做到牢记职责,尽到职责,对自己负责,对岗位负责,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与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要从计划抓起。学校的管理工作计划制订得越全面、条款写得越具体、执行得越认真,就越有利于管理计划的落实,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校每学年或每学期都应该制订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目标)来指导各项具体工作,并能对照计划中的内容和要求去一件件完成。抓好计划的落实,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根本性任务。

三要从程序抓起。按程序办事能提高人的管理素养和良好习惯。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按程序化的规范要求去做,要把管理程序中的各个细微环节都想得周全,确保环环相扣、环环不漏,以减少管理过程中这样那样问题的产生,避免出现阻塞和脱节现象,从而形成管理有程序、办事讲程序、人人懂程序的工作习惯。

四要从制度抓起。制度健全,就能使学校管理由粗变细,由细变精,避免“粗放型”管理现象的出现。实践证明,再好的制度,没有人去很好地执行,其作用也不能得到发挥。为此,我们要培养学校的教职员工遵守制度、按制度办事的好习惯,充分发挥制度应有的作用。一所学校只要把制度落实好、执行好,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就能得到保证。

五要从考核抓起。学校工作涉及的面广,方方面面的事情较多,为了做好各项工作,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必须制订具体细致、科学全面、操作性强的考核制度,特别要重视抓好量化考核,并将“定量”与“定性”考核结合起来。在考核中要体现多元性与发展性的导向,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形成“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优质多酬,劣质少酬,无质不酬”的利益导向机制,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六要从检查抓起。有人说:“人们不愿做你希望他做的事,人们只会做你检查的事。”这就警示我们,学校各项工作任务除了有分工、有布置、有要求之外,更重要的一环是加强经常性的检查。我们要严格检查各类人员上岗到位情况,解决“出工”的问题;严肃检查各类人员在工作中的具体表现,解决“出力”的问题。做到“谁的事情谁负责,谁的责任谁承担”,并将每个人完成工作任务、履行岗位职责的优劣进行适当的奖惩。

二、抓好局部性的精细化管理

在学校管理中,抓好局部性的精细化管理很重要,这是学校整体管理优化的坚实基础。

一、明白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涵义

“精细”即精密细致之意。精益求精古已有之,朱熹说“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现代意义上“精细化管理”来源于大企业,它对企业最大的贡献在于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海尔集团引进这一思想提出“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不小,把每一件易事做好就不易”,产生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精细化管理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的一种科学高效的管理。它既是管理理念,又是管理方法和过程。

学校管理是以人为核心的管理,发端于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是否适合学校?与人性化是否矛盾?我认为,精细化与人性化是辨证统一的。精细化在实施之初,更多的是一种规范与引导,因为“没有制度为基础的人性化是没有底线的人性化”。而后久而久之约束之下的行为变成一种习惯,这时管理的成本降低,管理的效益提高,此时精细管理的人性化日益彰显。

精细化管理引入学校是近几年的事,关注细节、追求精致、重视过程是它的特点。其目的就是把大家平时看似简单的学校“琐事”,细心、严谨、精致地做好。“精”,要求学校在目标确定、计划制定、工作分解等突出重点,把握住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细”,要求学校的管理覆盖每一小环节,从小处着眼,从小事抓起,树立“校园无小事,处处都育人”的教育敏锐性。

二、创设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文化环境

首先要让大家认识到大而化之的粗放型管理是学校的大忌,认识到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有人调查,发现平均每节课的显性与隐性浪费至少6分钟,即每天7节课而实际效益是6节。有责任心的,延时补课。从管理的角度看,这就是一种粗放型的管理,是以牺牲师生健康和长远利益为代价的管理,必然导致家长和学生不满意。“学校规范管理”检查中发现,有些学校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正是这种不注意细节的毛病使许多有潜质的教师不能成为一流名师,使许多有潜质的学生和理想失之交臂。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告诉我们细节决定成败。

其次要理解运用“热炉定律”。“热炉定律”形象地阐明了惩处的四个原则:热炉火红不用手去摸也可预见炉子是会灼伤人的警告性原则,每当你碰到热炉时肯定会被灼伤的确定性原则,当你碰到热炉时立即就被灼伤的惩处即时性原则,即不管谁碰到热炉都会被灼伤的公平性原则。学校要经常进行规章制度教育,建立及时发现纠正违规行为的机制,管理者要不偏不倚同时也被管理。

第三要学习各地学校精细化管理的成功经验。纵观“优良学校”,无不在细节上下功夫。我们要结合学校实际,借鉴成功经验,减少管理盲区。江苏泰兴洋思中学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实践,青岛大名路小学的“胡同学校做出了大文章”,都值得我们思考玩味。上海一些学校“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实字上下功夫”,灭火器的摆放、书柜的标签、档案的整理、每一块玻璃的擦拭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小事体现精细,值得借鉴。

我们只有把精细化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才能够树立起“精心、精细、精品”的工作观念和品牌意识,创设精细化管理的学校文化环境。

三、优化学校管理的每一环节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精细化管理要求学校要根据总目标设定阶段目标明确小目标,建立精细化的目标体系。要对目标的制定进行论证,确保总目标的指导性和子目标的可操作性,并将目标分解到部门和个人,细到每个教育教学环节。

规范是精细管理的基础,是目标达成的保证。教职工要明确工作职责和规范,学校要规范各项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上,制订简明、实用、可行的,基于认同接纳的、基于诚信的和基于培养习惯的工作规则。这种规矩要从师生的成长需要和生活工作体验中来,并要致力于规矩的人文性。

四、细化管理单元

“会议,精细化管理的影子”,各个环节要安排到位。人员可分解为材料组、接待组、场地组、联络组、业务组,大门迎宾、录像播放、广播操展示、教学展示课要落实到每个人,要细致到临时用的塑料凳子何时何人摆放和收拾。只有这样,活动下来才会给人完美的感觉。这里就有个细化管理单元的问题,它涉及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

后勤服务精细要做到卫生无死角,维修无漏洞,工作无事故。利用一切可用的,卖掉一切“没用的”,用品少积存。精细化的后勤服务还要构建一个快速反应体系,对出现的较复杂的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妥善解决。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也要遵循精细的原则,如插座、路牙等的安全性,桌椅比例、教室采光等的舒适性,标语选择的语句优美和教育性,建筑物与绿化的布局设计的愉悦性等,都要考虑周全。

教学管理精细化主要是教学常规的精细化,包括备课、课堂教学、批改作业、教科研等的精细管理。精细化还可以进入对教师素质提升的管理。如精细化专注某一教师的课堂提问,对课堂提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从而使上课教师得到提高,听课教师得到启发。

在德育方面,学生行为养成教育要强调“细”,细致地从坐立行走、课堂纪律、学习常规、礼仪常规入手对学生进行教育。班级管理也要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的建立班级精细化管理体系。要细化班级管理制度,细化班委会职责,强化监督检查机制,营造“自主、开放、立体”的班级精细化管理环境。

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是一种境界,一种策略,是落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要求,是新课改学生发展多维目标实现的要求,是学校规范管理的必然要求。长期的行为形成习惯,良好的习惯成为品质。这种品质最终将决定个人、学校和事业的命运。当精细化成为每一位教育者内在的一种品行时,它必将作为一种生存方式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何在学校实施“人性化”管理

随着教育转型和教师角色的转换,新课程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追求一种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开放性的教育”,它关注着学生个体的人性,更关注着学生个体人文素养的形成。为此,我根据专家的提示,结合文峰中学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以人为本,以爱为源,研究学习,合作育人”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目前,这种教育理念正在促使我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新课改实验,努力实现“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奠基”的办学目标。下面我结合自己工作中的感受与体验,谈一谈学校“人性化”管理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构建“人性化”管理体系

近几年,面对众多的管理模式,我最欣赏“人性化”管理,它是在对传统管理的鉴别、批评、升华中形成的,是一种不管而理的管理。我们知道,学校是一个知识密集,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社会系统。我们的管理对象,是一个有着高层学历的知识分子群体。这个群体中的成员有其独特的特点,他们自尊、自信,荣誉感强,事业心大,都希望他人对其工作成绩认可或称道。教师所追求的是如何去教好书,育好人;我们从事教育管理的就是要千方百计地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努力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只有尊重、信任、理解和支持他们,才能使他们高高兴兴地去工作,心甘情愿地去奉献,快节奏、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否则很难赢得教师们的爱戴与支持。

以考勤为例,很多校长认为越“严”越“细”越规范越好。我也曾经这样做过:1990年刚接任夏邱中心中学校长的时候,实行过级部打“√”制、级部签名制、传达室签到制、政教处签到制等,差一点到校长室签到。结果是逼的教师不到点不进校。后来,我采用问卷的形式,做了一次调查,发现96%的老师不愿迟到;2%的老师觉得领导工作不得法,而故意迟到;2%的教师因客观原因迟到。还有80%的教职工能够提前到校。1992年,我所在的夏邱中学取消了考勤,文峰中学也于2000年取消了考勤,教职工得到了信任和尊重,心情舒畅了,自律意识提高了,工作干得更出色了。由此而论,“人性化”管理是建立在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相互平等、相互民主、相互信任、相互关爱、相互分享、相互承担的基础上,实施的是一种激励师生工作学习积极性和诱发师生工作学习热情的民主、自律式的管理策略。它的核心思想是: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帮助人,给人以更大的发展空间,给人以更多的关爱温暖,以唤起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与创新意识。

1、实行目标激励,落实岗位责任

“激励”是西方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中一个常用的概念。近几年,随着人本思想的崛起,激励在我国学校管理中也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管理因素。实践证明,激励在管理中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运用时必须抓住教师的心理特点和本校教师的结构特点。多年来,我充分利用目标激励的导向功能,将每学年、每学期工作计划中的任务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具体到人,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校级领导班子成员包级部,级部主任、副主任包年级,团支部书记、班主任、任课教师包班级,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包学科。从而使学校工作处处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干。为了协调各部门、各科室的工作,使他们相互协作,高效运转,我凭借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管理经验,着力构建了《文峰中学岗位管理责任网络图》、《文峰中学教学管理网络图》、《文峰中学课题实验管理网络图》、《文峰中学前勤、后勤工作管理网络图》,使每一位教职工都能在网络图里找准自己的位置,并依据网络图的要求做好自己的工作。

2、倡导民主管理,凝聚发展合力

实行民主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激活每一个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全校上下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形成一种齐抓共管的态势。我们的原则是“学校的制度大家定,学校的事情大家做”。为了使学校管理更加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通过教代会审议学校重要工作,使教职工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的全过程。如我校的教职工考核评价、教师职称评审、评先选优及奖励补贴等,在征求教代会成员意见的基础上,由校委会制定实施方案的讨论稿,分发到全体教工,教职工反复酝酿,修改完善,才付诸实施,这较好地反映了全体教工的意愿。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和教职工评议监督制。每学期组织教师对校级班子成员进行一次“信任度”评议,若信任度达不到80%的应自动引咎辞职;对“信任度”高的后备干部知人善任,用人所长。近两年,我校先后有8名教学一线的骨干教师,分别担任了总务主任、政教主任、级部主任等职务,增强了领导班子活力,推动了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对教师进行学生评、家长评、个人评、互相评、领导评的“五评议”,评议结果纳入考核评价,体现了民主管理、民主评议的原则;学校每学期还向学生家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发放征求意见函,搜集整理社会、家长对我校办学的有效信息,促使我校的管理水平迅速提高。在我任校长的15年里,教体局没有收到一封反映我个人问题的信件,我也从来没上交过一次学校里的矛盾。

3、改革管理方式,规范教育行为

在经济时代,用心“经营”学校,也是“人性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当我们去“经营”学校时,我们必须强化两个意识:一是服务意识,二是质量意识。我们要时刻牢记“让社会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才”的办学宗旨,尽全力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我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改革管理方法,将原有的教导处、政教处、电教处、总务处改设为教学服务处、政教服务处、电教服务处、后勤服务处,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全校上下达成了“教育即服务”、“领导即服务”、“管理即服务”的共识。随着寄宿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学校管理必然面临一些新的问题。除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我还考虑到学生在校医疗保健方面的问题。为了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经多方考察,与莱州市中医院领导协商,我校于2004年9月,成立了莱州市文峰中学中医院门诊部,为学生看病、吃药、打针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现在的中学生正处在生理成熟和心理不成熟的矛盾期,很多教师和家长没有摸清他们的心理脉搏和需要,一味地强迫他们学习,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体验到学校学习生活的快乐,是我们时刻关注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成立了心理咨询室,设立了心理求助热线,帮学生解答一些生活、交往和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帮他们消愁解闷,使他们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另外,我们定期通过校园电视网对学生进行生理篇、心理篇、道德篇、审美篇、法制篇等青春期系列专题教育,通过心理测试、谈你们心中的我、自己给自己写一封信等形式,帮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自我调控,启发学生自觉认识到:只要顽强拼搏,科学对待,不管做什么,我们一定能从失败中走向胜利,从困境中走向成功;我们还通过“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评选活动,“心海文学社”、“小记者团”等以学生会为主体的自我管理活动,以及“我在努力,我能成功”成果展示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反思自我和发展自我的舞台。

二、用真情和爱心孕育实感

实施“人性化”管理,关键在于学校领导的真情实感。为此,我们确立“情感管理,爱满校园”的管理目标,对教师注重情感投资,努力营造团结协作、尊师爱师的氛围。魏书生曾说过:“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千万不要今天想整治整治这个,明天想整治整治那个。这样太累了。”我在文峰中学倡导的是:“要强好胜不好斗。”

1、让教师有归宿感

“一所学校会因有一位好的校长而迅速崛起,也会因一位庸庸之辈而一落千丈。”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写给北京中小学校长办学思想研讨会的贺信中这样阐述了他的观点。我认为一个好的校长应该把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理解教师、发展教师的情感投入,落实到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四多四满足”,即“多办实事,满足教职工生活需要;多进行感情投资,满足教职工的情感需要;多搭建展示的舞台,满足教师求知进取、成就事业的需要;多发扬民主,满足教职工积极参政、当家作主的需要”。

工作中,我主动为教职工的生活解除后顾之忧。1996年,在夏邱中学时我曾一次性为教师盖了25套住房,每套住房3间正房,2间厢房。当时像这样独门独院的住宅,可以说是很上档次的。至今那里还被称为教师新村,张瑞凤副省长曾亲临夏邱中学时给予高度评价。进入文峰中学后,从1999年至今为教师集体购进低价房100多套。教师安居乐教,推动学校工作全面发展。教师家属就业,子女入托上小学等事情,我也积极出面协调,帮助解决,让教师深切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上个学期,我发现许多教师家里没有老人帮忙,孩子上幼儿园、上小学需要及时接送,夫妻双方家庭、工作两不误,很不容易。于是便在校长办公会上提出,由学校安排专人负责接送孩子,为老师们解决后顾之忧。这一举措得到一致同意,于本学期开始进行。教师上班时,将孩子带到学校大门西的家长接待室,有专人组织统一乘车;放学时,有专人把接回的孩子集中好,组织活动。教师下班后各自将孩子带回家。老师们感受到学校想他们所想,自然心存感激地去认真工作,为学校发展带来了高效率。

2、让教师有公正感

近几年,我每学期都在新的工作笔记本的第一页上,端端正正地写上朱镕基总理的座右铭:“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为学,要扎扎实实,不可沽名钓誉;做事,要公正廉洁,不要落身后骂名”。工作中,我也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心底无私天地宽”,学校建立校务公开制度,对于评先选优、晋升职称、分房、奖金补贴等关系到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公开条件标准,公开运作程序,公布操作结果,自觉接受全体教职工的监督。领导们办事公道、以身作则,勤政务实,不搞特殊化,教职工们心悦诚服。比如,优质课评选,文峰中学的推荐办法是两个三分之一相加、排序,瓦从上揭。建校9年来,获省级、国家级优质课12人次,烟台优质课38人次,莱州优质课155人次。

3、让教师有成就感

教师的最大愿望,莫过于工作上得到同事尤其是领导乃至社会上的认可。要使教师有成功的体验,学校除了要给教师提供合适的工作机会外,更要激发教师自身的进取热情。教师本来就有自我发展的期盼,如果学校能给教师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那么教师就有脱颖而出的机遇。为此,我校定期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表彰会”、“文峰精神在我心中”的主题演讲会、“身边典型激励着我”演讲会、“教育理论学习经验交流会”;举办“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力争全方位的搭建展示舞台,让教师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为确保全面性原则,从2003年教师节开始,我们开展了评选“三最双十佳”活动,每年评出“家长最满意的教师,学生最喜欢的教师,教师最信赖的服务者、十佳班主任、十佳教学能手”。2004年3月我们制定了《文峰中学“倡树文明新风,争创文明家庭”活动的实施意见》,通过文明家庭评选,使每位教职工都成为孝敬父母的好儿女、关爱子女的好父母、夫妻和睦的好同志,实现“家和、校和”的有机统一。两年中,共有60多名教职工在评选中获奖。在这些活动中,教职工的成就感得到了满足,进取意识得到了强化,潜能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挖掘,促使教师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战胜自己。

三、探究人性与制度的和谐

学校管理说到家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有思维的,且思维的类型、方式、内容更是千差万别的,这是做人难、做人的工作更难的重要原因。因而在倡导“人性化”管理的今天,讲点中庸之道,探究人性与制度的和谐,努力为学校营造和睦相处、友好合作、和谐发展的氛围,是完全有必要的。

中庸是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最不可忽视的一点精华。在物质丰富、精神文明、政局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法制离不开人治,法律代替不了道德。“法治”与“人治”既有区别,又紧密结合、和谐统一。因此,工作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法治”与“人治”的关系,克服极端主义。前面谈到文峰中学没有考勤,只说了一个表面现象,实际上,我校的“教师量化管理评价制度”中,学生对教师的评议、教师之间相互评议、领导班子评价教师,评什么,主要是工作态度,而上下班情况是工作态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常管理过程中,我们经常把“考勤”这样一些表面操作容易激化矛盾的内容,内化成评价制度中一些隐含性的实质性条文。

再比如,周一升旗是法定的,理应雷打不动。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零下10几度,雪花飘飘……这样的周一,也让10几岁的孩子在校园站上20分钟,我认为是不切实际的。由此可见,学校管理只有将“刚性机制”和“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和谐统一,才能使师生在宽松、祥和、平等中开开心心地实现自己的心理追求,才能全方位地提升办学水平。

前些日子,学校公寓里的一个生活老师(文峰中学把公寓管理人员、商店工作人员、伙房服务人员、治安保卫人员均称为学生的生活老师。)因与学生发生争执,觉得非常委屈,让我给以评判。按照学校的规定,学生只是中午和晚上可以回公寓,其他时间如果有什么特殊情况,必须持由班主任签字的公寓进出通知单,才能进去。一天课间,一个学生接到家长送来的一床被子,急急忙忙跑到公寓管理室,想取宿舍钥匙把被子放下。因为没有班主任的条子,值班的生活老师“秉公执法”,不让学生取钥匙。学生一急,与值班的生活老师发生了争执。我跟这位值班的老师说:“如果是我值班,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教育。告诉他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应该自觉遵守学校公寓管理的规定,先找班主任开条,再来取钥匙;然后同学生一起到宿舍把被子放下,提醒他以后不准再犯类似的错误。其实,制度是人定的,对于一些个别性、偶发性的非原则问题,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合理解决。”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营口某中学实行了一套“全新”的管理模式,其中有一条是“课间不准在教室和走廊内说话,如有违犯就给予警告、严重警告、留校查看的处分。”有人评论:这种管理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像监狱,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利和言论自由,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育。对于学生课间休息的管理,我在文峰中学的做法是:①在走廊里张贴名人名言和警示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行自我教育;②提倡教师进行课与课的交接,即前一节的教师下课后可以在教室停留3—5分钟,后一节课的教师可以提前3—5分钟到教室。这样既为师生增加了相互交流时间,又能预防一些偶发事件时发生;③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每天由值日的文明监督员,及时提醒学生避免喧哗和打闹。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的一项工作,是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作为学校管理者,必然得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和思路,以及先进的教育和管理理念,并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内化为教师们自觉的教学行为。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向人的本体回归,让教师在尊重信任、理解中获得成功的愉悦和满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和幸福。学习魏书生《学校管理的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反思

魏书生是全国著名的教育家,他那平易近人的的话语,就像一位年长的老师给我们谈工作心得,传授工作方法与经验。这段时间,通过认真学习魏书生老师的《学校管理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我充分认识到学校民主化管理是发挥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条件,也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保证。让学校的教师以不同的形式参与影响学校的发展改革,对于人心的稳定、工作的推进、士气的提高、心理气氛的改善都有很大作用。同时也使我对我校民主化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和今后

努力方向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一、加强民主管理,提高民主监督力度

1、重视和支持发挥工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积极作用,从制度上保证教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

工会作为党的助手、行政的后盾,教职工利益的维护者,在团结带动教职工增强凝聚力方面可发挥纽带作用,学校改革建设中重大的问题都要提交教代会审议。同时,通过工会开展生动活泼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对提高教职工队伍素质,活泼教职工生活,增进身体健康,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我校的教代会已历时六届,每届三年,学校的有关重大决策,如工作方针、发展规划、改革方案、评聘办法、评优选先、规章制度、奖惩办法、教师考核和生活福利等都事先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经教代会讨论通过,并将结果实行公开,学校教代会制度基本上已健全。

2、正确运用自己的权力,切忌把自己视为教职工的控制者。

实际上,为了有效地达到管理目标,校长只是靠权力是不够,更重要的是努力在群众中建立威信,因为威信的形成包涵着知以善任,公道正派,平等待人,关心同志等因素,是在长期相处过程中群众逐渐认同的产物,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权故此威信使人不但当面顺从,而且背后也能心悦诚服。如果学校领导有了开展管理活动的威信,那么学校的各项决策和要进行的工作,就容易被教师理解和认同,而教师由理解、认同会产对学校工作的关心,进而产生主人翁的责任感,积极主动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3、扩大民主化管理渠道,推进校务公开制度。

校务公开是教代会内容的丰富和深化,是学校管理中更广泛的民主形式,通过校务公开更能进一步深化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能够更好地维护教职工的政治权利,经济利益和精神文明权益,是学校民主政治建设的新发展。为加强校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学校成立校务公开领导小组,负责深化校务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部署、业务指导和监督考核等工作。学校制定了深化校务公开实施细则,并在公开栏上公示。校务公开我们抓六个关键环节:(1)办事权限公开;(2)办事依据公开;(3)办事纪律公开;(4)办事程序公开;(5)公事标准公开;(6)办事结果公开。同时要做到“四个结合”:(1)坚持实行校务公开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师德建设相结合;(2)实行校务公开与加强学校内部管理和监督相结合;(3)坚持公开原则的确定性与公开步骤的渐进性相结合;(4)坚持公开内容的真实性与公开形式的多样情相结合。真正把教职工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问题实行公开,提高透明度。

二、存在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1、按“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要求在注重教代会工作的提高和创新方面还做得不够。

如何做到既要扎实努力又要开拓进取,把继承以往优良传统发挥改革创新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在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力方面,还需要我们认真考虑。

2、源头参与还不够,由于活动经费的问题,各项工作发展不平衡。

牢固树立以教师为本的民主管理观,尊重教师人格,尊重教师工作,尊重教师合理要求,强化民主管理制度的建设,提高民主管理效能,充分发挥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实行制度管理与人心管理相结合,全面提高学校民主化管理水平,使学校的民主管理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我想,只有真正做到对学校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管理,才能让学校这个大家庭和谐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通过学习魏老师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管理的经验,我深切感受到魏老师真是大家的榜样,给我们学校的管理者提供了这么好的经验。

加强民主管理

促成和谐发展 学校工会推进民主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内容提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研究新形势下的学校管理现状及其对策,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的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的积极性。本课题立足于学校民主管理,针对校长责任制下产生的工会功能的缺失,如工会与行政分离,上达下情虚化,监督力度不足,制度不健全,势必造成权力的过分集中形成一言堂的强权政治等问题,遵循民本性、公正性、客观性、和谐发展等原则,从完善载体,民主管理绿色化;夯实民主基石,管理作用落实化;实现评议民主,拓展管理外延化等三个层面实现管理作用落实化,管理层次提升化,拓展管理外延化,达成素质优化,后备良化,“空间”美化,切实体现民主管理内涵,推进学校和谐发展。关键词:民本

和谐

绿色

发展

一、研究的缘起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四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议》也进一步突出了工会组织的工作职能和在民主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就基层学校来说,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努力构建学校民主管理的体系,扩大学校民主管理的渠道,加大学校民主管理的力度,提升学校民主管理的层次,是学校管理走向人文化、人本化的具体体现,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回望历史1952年始学校基本实行校长责任制。工会工作的主题、目标宗旨与党的历史使命始终高度一致,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求工会必须承担起更重要的政治责任。(一)、新形势下工会功能的缺失: 1.发发福利,管管后勤,工会与行政分离

推进校长负责制,学校形成了校长(决策)→副校长→各部门→教职工(执行)的硬性管理模式。所有这些,使学校管理在科学化、规范化的口号下管的越来越死。学校“‘政’‘校’不分”,教育行政化,校长不是独立的教育家,而是政府官员,学校成为行政权力和官场的延伸,不可避免体现了校长权力意志—权力决定招考,权力决定课程,权力决定职称,权力决定荣誉和学术地位。2.听听牢骚,不大作为,上达下情虚化

有些学校领导很关心学校教育的发展,但有的害怕改革创新,宁可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而不想改革;有的受到现有利益格局的限制而改革不到位;有的对于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缺乏一种清晰的思路,长远的规划,明确的目标,以致出现一些错误的改革。在学校教职员工队伍中,有的领导做不到事业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对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补充不力,造成知识与现实的脱节。工会缺乏参与实质,使领导管理捉襟见肘,行政管理操作不规范,领导、教职员工的素质有待提高。

3.做做摆设,制度残缺,监督力度不足

工会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教职工民主管理未产生实效。1999年以后出现的学校部分干部、教师办学行为不正,自身行为不端,教学实践不深,敬业精神不强,为人师表不够甚至出现经济问题等,都可以说是缺乏民主管理的结果。在此大背景下,加强民主管理力度成为共识,工会辅助工作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目的 1.让学校管理更人性

“教育是涉及人的事业,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体现人本主义的思想,引导办学的理念从“智性”走向“人性”,是中国教育改革的特色。面对教育投入日益增加,社会关注教育程度日益提高的现实,充分发挥工会的积极作用,可以通过有序、有度而又体现人文思想的管理来保持学校的先进性和旺盛活力。

2.使学校管理上效益

研究新形势下的学校管理现状及其对策,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作用,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财、物、信息、时间等的使用效益,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学校管理顾名思义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学校的各种要素从而培育人的活动。

工会参与学校管理,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和管理规律所实施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的活动,对人、财、物、信息和时间等各要素的校长管理负责制同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有机结合,学校在上级宏观领导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教工的积极性,工会协助学校做好任何一件事情,让这件事情的当事人充分了解所做的事情的价值,充分参与这件事情,对这件事情怎样做能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3.使民主内涵更丰富

我校围绕“学校民主管理体系”这一核心问题,从行政管理层面,以教代会、校务公开、民主评议为载体,以为教职工铺设成长舞台,切实提高教职工素质,促进学校更好发展为目的,科学诠释学校民主管理的内涵与外延,构筑学校民主管理的系统与网络,运行学校民主管理的模式与机制,在活动、制度、决策、网络等方面体现学校管理理念的人性化,管理决策的民主化,管理过程的公开化,管理评价的多元化,体现其重民主、顺民意、体民情、显民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智慧与潜能,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的特质,构建起“人本、和谐、民主、高效”的学校民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真正实践运作,使教师找到自信,学会自爱,发挥潜能,主动参与到学校行政管理中来,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进而赢得学校的和谐发展。

二、遵循的原则

(一).民本性原则

学校事业是全体教工的事业,学校民主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理应建立在全面体现每一位教工的意愿之上,让全体教工以学校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一所学校办得是否有活力和张力,是否能建立起和谐的校园文化,相关性因素很多,牵涉的面很广,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很杂,但学校管理只有把全体教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急全体教工之所“急”,想全体教工之所“想”,行全体教工之所“行”,才能使学校形成强烈的内聚力、向心力、协同力,才能拥有教育、教学的合力,实现学校管理上的真正的民主,才会有真正的协作、共融与发展。因为只要在民主的氛围中,教师才会体验到自己的地位和价值,才会真正产生主人翁的责任感,才有可能使学校的人际关系变得和谐,人人心情舒畅,个个齐心协力。在这种良好的心理环境下,教工才会产生出主动性、积极性和协作精神。而良好的协作关系又会进一步推动学校的民主化进程,从而使这种多维关系形成良性循环,提高学校管理的绩效。最终实现学校的长效、和谐发展。

(二).公正性原则

学校对每一位教师的意见与建议,都应郑重对待,处理每一件事都应力求公平合理,不分亲疏,不拉关系。学校等待全体教师,在批评与表扬上,在给予关心与照顾中,在评优评先晋级奖励上,在提供条件与机会时,都应务求公正。只有做到了公正性、合理性,一所学校的人际关系才会融洽,人气才会旺盛,活力才会饱满,后劲才会充足,发展才会更持久。

(三).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工会在参与学校管理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排斥主观臆断,真实地反映出学校的现状和教职工的客观要求。对学校所实施的管理手段和效果进行科学的判断,这种判断客观、实事求是的,从而推动学校管理的有效开展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四).和谐发展原则

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整个学校的链条,每一个环节都是平等的。是一个和谐、发展的团队,关注教育的基点—生命,关注教育的终极目标—发展。“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让老师们享有职业的尊严和快乐”,“让每个孩子和老师抬起头来走路”。为教师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少一点指责,多一份关心;少一点强制,多一份尊重;少一点疑虑,多一份信任;少一点限制,多一份人性。为年轻教师谋求发展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改变把校长与教师的关系简单地看成是“支配”与“服从”的关系,彻底改变权力支配和硬性服从的“家长制”管理方式,让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充分尊重教师、相信教师,把广大教师看成合作伙伴,充分体现重视最广大群众对党的各级干部产生(选举)和监督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作用,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三.民主化管理的进程和经验

民主管理的过程就是教职员工民主权利充分发挥的过程,我校工会民主管理过程中,既落实了常规工作又有自己的特色和发展,概括的说就是搭建载体与舞台,落实六化和廿性,实现绿色民主管理。以完善载体,实现绿色民主管理理念

1、夯实民主基石,管理作用落实化

要确保学校的重大决策的正确性和稳定性,就需要这些决策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和政策的基础之上。因此学校工会首先需要弄清楚与决策有关的各项政策,有些工作政策界限很强,不弄清楚会造成决策的失误。尤其需要弄清楚学校的决策是否符合党的指导思想,这决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关系到决策的方向。一个决策是否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是否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学校首先需要考虑的,比如学校分配制度改革的决策,是确定工作实绩还是以工作年限为主要标准,尽管这两种标准都有其道理。但是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无疑是要选择以工作实绩为主要标准的决策取向。类似的情况在基层学校的决策实践过程中是经常遇到的,有时候我们的决策会遇到一些群众的反对,就马上转向调头,实际上就是没有从指导思想上去思考问题,对于群众的反对也需要具体分析,群众的反对,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学校要把好理论政策关,对学校制定决策的意义进行理论政策上的归纳和提升,让广大教工充分了解决策的理由,进行思想引导,从而提高决策的权威性和认同感,保证决策的推行。

学校工会成立于1999年1月,三年一届,根据《杭州市萧山区教育系统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规程》每届至少召开会议两次,遇重大决策则适时增开。学校制定了教职工大会工作章程和教代会评估细则,以全面落实教代会各项职权,与十五规划、校规章制度、财务运行、教工奖励制度挂勾,按照《教代会条例》规范运作。凡是学校的重大改革措施和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如学校五年发展规划、教职工的考核制度、校内课时津贴、高考奖励条例、学科统测奖励条例以及年终奖励条例等等,都通过交教代会代表预审,再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充分审议,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后学校行政再颁布实施。教代会工作列入党总支、行政的重要议事日程,把召开教代会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每年一月份召开的教代会,主要审议一年学校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每年九月份召开的教代会,主要审议教职工新一年考核制度及有关结构工资、奖金分配方案;每年十二月份召开的教代会,审议校长述职报告,进行民主评议。每次教代会的召开,学校党政领导对会议的主题、重要内容都进行认真研究,作出决策,保证了教代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例如:第二届工会委员会自2002年组建以来,已召开教代会10次,其中3次为民主评议干部,7次为审议学校各类规章制度。

(1)选拔代表公正客观,体现决策民本性

教代会代表由各工会小组推荐,充分考虑教工比例,力求体现代表来源广,年龄结构合理,男女人数协调。并设立代表档案专门进行业务培训,为提高教代会质量提供有效保障。(2)展开工作有序、有效,体现决策计划性

做好提案的征集、分类、解答、反馈、落实工作。在教代会前一个月,由工会印发提案表给各位教职工,以工会小组为单位进行酝酿、讨论,对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然后将提案表交提案审查小组归类。提案工作小组会同学校党、政,对各件提案进行认真审议,确立解决的方案,并分别与各处室、部门取得联系,督促对教工提案的落实。本着“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的原则,分类分步加以办理。

例如:近三年,共收到各类提案21件,其中关于教育、教学的8件,政教的3件,后勤8件,工会的2件并逐一通过了审议和落实。从教工们递交的提案中,反映出会员们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热情高。从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具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主人翁精神。(3)中心议题鲜明、突出,彰显决策民声性

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就是决策的制定和实施的过程。民主决策自然也是民主管理的核心。决策包括了决策的形成、制定、完善、实施的过程,民主决策也就需要体现在这一过程中。学校管理的民主性首先就体现在民主决策的过程中。决策制定是否合理,其标准之一就是是否符合广大群众的意愿。因此学校工会要为学校党组织、学校行政的民主决策疏通渠道,构建平台,铺架桥梁,在决策过程中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教代会前,学校都召开由党、政、工参加的联席会议并进行教职工问卷调查,联系学校的工作重点,提出大会的中心议题和汇总各种提案”。会前召开党、政、工联席会议,建立教代会筹备小组,分工落实,针对提出的中心议题和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反复对话和讨论。然后向区教育工会提交会前审报表,会后做好宣传工作,全面落实教代会精神,并督促落实提案中所涉及的问题。

(4)强化代表职权,体现决策公开性

每年年底召开的教代会,听取和讨论学校工作报告,使全体教职工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校阶段性工作和全局性工作,近期重点工作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我们通过教代会,组织教职工参与学校重大决策,如学校的“十五”发展规划,争创省二级重点规划,“名师工程、新星工程实施方案”等。

通过教代会,成立由工会主席任组长的10人组成的校务公开监督小组,对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工作事项实行监督,对教职工的职称评聘、岗位聘任、教工的调配、新教师的录用、先进评比等进行监督,这样既能促进学校的改革,又能维护学校的稳定,带动学校的发展。

通过教代会发挥教职工的民主监督作用,根据《萧山区教育系统教代会民主评议干部的实施意见》,每年都民主评议校级正副职领导,并将它延伸到评议中层正职以上干部的工作业绩。通过民主评议干部,加强了领导和教职工之间的沟通,增进了相互间的理解,调动了干部和教工的积极性。

2.打通绿色通道,管理层次提升化

(1)形式多样定向,运作具规范性。

校务公开的目的,在于有利于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加强学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有利于调动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树立五中在社会上的良好形象,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在规范校务公开工作上,加强领导,既讲究公开内容的针对性,又注重公开形式的多样性。我校在党总支的领导下,于99年12月成立了由党总支书记、校长任组长,办公室主任任副组长,各处室负责人、教工代表任组员的十二人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制订了《校务公开实施意见》,明确了校务公开的工作重点和具体要求,规定了校务公开的10项内容:①招生情况(特别是计划外招生)。②学校各项计划的制定,发展规划、各类奖励制度的建立。③收费情况。④基建项目及大宗物品采购。⑤教职工调配。⑥教师职称评定。⑦各类先进的评比。⑧财务收支。⑨中层干部选拔。⑩考核及奖金分配。工会负责各项工作落实的具体办法和程序。这些民主程序包括:党政一把手磋商的程序;会议讨论的程序;征求和听取群众意见的程序;会议表决的程序以及公示或公告的程序。把这些程序再作划分,又分为会议程序和非会议程序,把握好各种会议在民主决策中的作用和程序,使学校的民主决策得到相应的民主程序的保证。2004年开始又在原先校务公开10项内容基础上增加了3项内容:①党务管理。包括中层干部聘任,发展新党员,民主评议党员,民主评议总支部等事项公开。②学生工作。包括学生常规管理检查结果,优秀学生干部及三好生评选、奖励、特困生补助等事项公开。③教师的进修及费用公开。

(2).制度健全务实,实施具透明性。我校制定的《校务公开实施意见》对有关处室应履行的职责有了明确规定,学校各处室既是校务公开工作的实施者,又是监督者。

在人事管理方面,做到政策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在招生及收费工作方面,张榜公布收费制度,严格执行区教育局、财政局和物价局的批复及政府相关会议精神,接受教工代表的全过程监督,严格按规定标准招收学生、收取费用,学校绝不擅自立项乱收费。

在基建工作上,让教工及时、全面地了解学校基建的项目内容、资金预算情况、工程进程等,并请他们对筹建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在大宗物品采购上,学校成立校内招标领导小组,所有大宗物品的采购均公开招标,确保质优价廉,同时在学校公示栏上公布采购物资的名称、品牌、价格、供货商。

在财务工作上,学校财务收入及开支情况列出明细收支帐目进行公布,牢固确立对学校财务工作的民主监督是民主管理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的思想,增加学校财务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消除群众猜测,促使学校领导廉洁从政,密切干群关系。通过教代会、教职工大会及时向教职工公布财务收支情况,就教职工关心的问题如福利分配方案、行政补贴、资金财产管理以及来客招待费等方面做出准确公布、解释。

对学校重大项目开支,特别是招标及签订合同情况,全部接受教师监督。

在奖惩条例的制定和职称评聘工作上,坚持尊重民意,民主推选、群众测评、校长办公会议确定的办法,结果及时公示,杜绝暗箱操作现象。

在执行方案时,严把人情关,坚持一视同仁,让广大教职工真正体验到学校管理的民主化。

在食堂管理工作上,成立由校级领导、中层干部、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的食堂监管委员会,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校食堂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审计。(3).渠道宽阔通畅,参与具持续性 ①.会议多样、有序,实效:

学校每月召开一次由教研组长以及校中层以上领导参加的校务扩大会议,会议内容有工作回顾、经验总结和反思、方法探讨、下一步工作设想等。学校定期召开由教工代表参加的校务公开工作总结、反思会,倾听教工对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力求使校务公开推行工作年初有计划、实施有步骤、阶段有反思,期末、年终有总结,切实提高校务公开工作的层次与质量。每两周召开一次校长办公会议、每周一次的教职工大会向全体教工通报前一阶段的工作业绩、存在问题和下一阶段的工作构想。学校尊重教工,教工信任学校并参与管理,彰显民主思想,使学校的各项决策更具有科学性,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

3.实现评议民主,拓展管理外延化

一个学校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评比和评议,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学校的各项评选权都掌握在领导班子手中,我校将各项评比的评选权完全交给广大教职员工,组织各种由学校教职员工广泛参与的评选活动,真正让更多的教职员工行使评选权。

(1).干部评议体现扩大性

制定恰当实用的评选规则,对行使评选权的教职员工提出“我为学校发展行使权利,认真对待,公平公正”等要求,在每年年底教代会进行民主评议校长及副校长,我校最大的创新是将评议范围扩大到中层干部的称职情况,学校后备干部的推荐,并及时处理和解决评选过程中的问题,妥善处理教职工的意见。

(2).决策评议体现下放性

组织校长、教师恳谈会,将学校大事和各项政策法规的制定下放到教师中进行讨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评选的结果更具有群众性,另一方面也使学校的领导班子成员摆脱琐碎的日常事务,更集中精力抓好大事。

(二)用舞台搭建,深入绿色民主管理内涵

推行民主管理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要调动广大教职工办好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学校工作,促进学校发展。加强对教职工素质提高的培养,积极创设时机,力争使青年教师尽早尽快脱颖而出,则更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注入生命力。

1.营造氛围,素质优化(1).以学为先突出全员性

教师职业的助人性、内隐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加要求一种关爱、宽松、自律、理解、信任和合作的氛围。工会协助学校,开展学习型学校创建工作,成立了由党政、工会、团委、教科研部门主要领导组成的创建领导小组。组建了学校创建“学习型学校”、教研组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创建网络,创建以英语组为龙头巾帼示范岗,以语文组为代表的学习型班组。各“学习型班组”根据总课题方案和自身班组的个性特点,制定近、中、远期“学习规划”,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使课题研究植根于基层各班组。在班组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辐射到全员,进而形成全员学习的氛围,实现全员优质的目标。形成党政负责、各方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格局。形成了团队学习、全员学习、全程学习的氛围,实现了学习成果与工作成就的共享与互动。例如:16个“学习型”班组:(1)特色教研组(童桂香 孙方)(2)名师引领组(陈胜良 陆明丽)(3)个性教学组(蔡伟雄 唐燕飚)(4)竞赛攻关组(冯科 朱兴德)(5)课题研发组(钱桐生 钱海华)(6)对外交流组(沈丽红 陆丽萍)(7)双语协作组(王

虹 董国华)(8)文科综合组(孙峰 吴继红 李生贤)(9)理科综合组(葛军 曹春燕 褚丽霞)(10)乡土史地组(卓伟 楼青)(11)聚焦社会组(欧国兴 杨钟)(12)“课改”探索组(陆明丽 沈 刚 曹春燕)(13)生化奥赛组(孙方 褚丽霞)(14)网络沙龙组(胡小鹏 李小卫)(15)心理和谐组(陈渊 戴世颖)(16)走出“高原”组(金仲明 何家荣)。

语文组被浙江省总工会确认为“学习型”班组试点单位,2005年被萧山区总工会评为先进“学习型”班组;英语组被萧山区妇联命名为“巾帼文明示范岗。”

(2).自主学习呈现制度性

每学期为每位教师每年订阅价格不少于100元的书报,要求教师读两本好书,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教学随笔,交流学习体会。让学习成为一个群体参与、多维发散、动态延伸、思维碰撞、信息集约、智慧共享的绿色生态链,成为保持教师工作充满活力、蕴涵实

医院药库管理的实践与体会 篇7

1药库环境与设备的管理

各种药品都有一定的储存条件, 按照严格的条件储存, 才能保证药品在有效期内的质量[1]。我院根据药品储存要求, 设置有常温库, 阴凉库, 冷藏库, 毒麻药品精神药品库。并配备抽湿机, 加湿机, 温湿度计。药库入口为验货区 (黄线区) , 相邻为不合格药品或待退货药品区 (红线区) , 其他区域为合格药品区 (绿线区) 。货柜按片剂, 针剂, 大输液, 外用药分大类, 按药理作用分小类。每一个药品要都有惟一对应的货柜码并输入电脑, 方便工作人员查找。

2药品采购计划的制定

药品采购应以本院目录为依据, 严格执行国家招标采购的规定。由药库组长根据前一个月使用量, 库存量, 导出初步计划, 药库保管员根据药品实际使用情况, 修改后提交。

3药品出入库管理

我院正和各供应商合作, 完善供应链的计算机系统, 逐步从手工入库过渡到电脑自动入库, 从收到医院采购订单, 供货商打出出库单, 我院电脑系统即可收到来货信息, 会计工作从原来要逐条输入名称, 批号, 效期, 数量简化为核对, 确认, 即可, 大大减少了手工录入差错发生率和提高了工作效率。库管验收工作原需根据随货同行单找药品, 费时费力, 现可根据扫描仪信息, 按顺序扫描验收, 仔细查看名称, 规格, 生产厂家, 批号, 效期等。对于冷链运输药品, 需检查到货时温度是否符合要求, 进口药品需查验是否有进口药品注册证和检验报告单, 同时对药品外观进行检查, 是否有破损, 松盖, 污染, 字迹模糊不清等情况。对于毒麻药品则要按照双人核对制度, 逐瓶逐支验收。检查完毕, 认真填写药品质量验收记录, 对不合格药品一律不得入库。出库由电脑接收各药房领药申请单, 自动按货柜码排序打印减库存, 按顺序发药即可, 相比无货柜码时, 减少了工作人员来回走动的时间。

4滞销积压药品管理

为防止出现近效期药品, 需防患于未然。库管每月借助于电脑系统, 导出滞销 (可自行设定时间) , 一般设定为60 d, 即60 d未出库药品, 积压设定为60 d出库量小于库存量的药品, 导出excel表格, 合并各药房上报滞销药品, 如果单药房滞销, 药库协助各药房之间调剂使用, 如果全院滞销, 则联系供货商及时退换货, 以免药品滞销至近效, 导致医疗隐患或过期浪费。

5近效期药品管理

我院已制定了近效期药品使用跟踪制度。对于有效期小于6个月的药品, 原则上拒绝入库。有效期大于6个月小于1年的药品, 入库时填写近效药品入库记录本。原有库存效期小于6个月药品, 首先贴明显标记, 并填写近效药品出库记录本, 出库时出库单上用红色笔作颜色标记, 提醒药房收货人注意效期, 并在到期前一个月, 书面通知, 未用完收回药库, 作报废或退货处理。

6药品保存养护管理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储存条件分类储存, 不混放, 不倒置, 不靠墙, 离地面和屋顶有一定距离, 并有防尘防鼠设施。每日两次进行温湿度登记, 发现不合格及时采取措施。对于多批号药品, 我们制作了效期分隔牌, 上架时多批号用分隔牌分开, 近效在前, 远效在后, 写明数量, 一目了然, 做到有多批号必定有分隔牌。以便做到先到先发, 近效先发, 多批号混发必需分开并用黄色荧光笔在出库单上标记。用分隔牌后, 完全杜绝了以前偶尔发生的正常使用周期药品过期的问题, 保证了药品的安全有效。

7对药品库存进行精益管理

为有效降低库存成本, 保证资金周转, 医院要求库存量不能大于上月出库量的50%, 由于药库面积小, 品种多, 在保证临床用药的前提下, 需尽量控制药品库存。不同药品, 分类处理。对抢救药品, 价廉常用药品, 可一次备货一个月量, 降低运输成本。对价格贵, 体积大, 用量稳定药品, 分次采购, 尽量降低库存。对专科使用, 价格昂贵药品如利妥昔单抗, 曲妥珠单抗等, 直接零库存, 要求医生提前申请, 再联系供货商送货。

8做好药品质量跟踪及记录, 设立药品召回制度

收集临床反映的药品质量问题, 通知质量管理部门并记录, 对存在问题的药品, 协助供货商招回或换批号。情况严重者上报药事管理委员会讨论是否换厂家处理。

9特殊药品管理

9.1 毒性药品, 麻醉药品, 精神药品

对麻醉药品, 一类精神药品配备密码保险柜, 专库专柜双人双锁管理, 二类精神药品及医疗用毒性药品实施专人专锁专柜管理。

9.2 高危药品管理

高危药品概念由美国医疗安全协会 (The 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 ISMP) 提出, 我院参考ISMP公布的高危药品目录[2], 制定本院高危药品目录, 通过专项学习, 确保药库工作人员都熟悉目录中药品, 所放货柜贴黄色三角形警示标签, 不和普通药品混放。出入库时双人核对。

10讨论

药品是防病治病, 保护人民健康的特殊商品, 医院药库药品规范化管理是药品质量的重要保证。首先要有保证储存条件的硬件设施, 还要制订严谨细致的工作制度, 同时配套有丰富专业知识, 熟悉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的工作人员。此外, 安全文化建设也同样重要, 只要能不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不断摸索适合本院的管理模式, 时刻绷紧药品安全这根弦, 才能更好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性。

摘要:目的 加强医院药库管理, 为医院的药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提供保障。方法 分别从药品采购、储存、养护、特殊药品管理, 高危药品管理等方面概述我院药库管理模式, 总结经验。结果 我院药库管理模式严谨、高效, 能较好的保证我院临床用药安全。结论 合格的硬件设施, 严谨的工作制度, 负责的工作人员, 是提高药库管理水平的关键。

关键词:药库,管理,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池艳春, 杨晓梅.关于加强科室管理工作的探讨.中国医院管理, 2008, 6:64.

上一篇:岳阳中考优秀作文:和--在一起下一篇:简单好听的爱恋文案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