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收入证明(通用9篇)
关键词: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现金流量
一、企业银行存款利息收入的种类
(一) 经营性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大多数企业几乎可以涵盖所有的企业都必须在银行开立账户, 而企业的资金都要求必须存入银行账户, 除少量零星数额较低的支出外, 均要求企业通过银行进行各种业务的款项结算。由于企业在银行有一定数额的资金存放, 银行就会定期对企业的银行存款结算相应的利息。而该笔利息收入是由于企业日常经营资金存放在银行所引起的, 因此属于经营性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二) 保证金存款利息收入
保证金存款, 是金融机构为客户出具具有结算功能的信用工具, 或提供资金融通后, 按约履行相关义务, 而与其约定将一定数量的资金存入特定账户所形成的存款类别。在客户违约后, 商业银行有权直接扣划该账户中的存款,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损失。保证金存款按照保证金担保的对象不同, 可分为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信用证保证金、黄金交易保证金、远期结售汇保证金四类。保证金存入银行后, 银行同样也会定期以一定的利率结算利息。由于该类型保证金利息是由保证金存款引起, 而保证金是为了更多的融通资金, 具有筹资的性质, 因此, 该类型利息收入是具有筹资性质的。
(三)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产生的利息收入
银行理财产品, 按照标准的解释, 应该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在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 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 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承担。现阶段在我国的金融市场中, 各银行都推出各种长短期不等的理财产品以便吸引更多的资金存款。企业如果有闲置资金, 要求投资风险低且收益要高于银行同期同类存款利息时, 就会考虑购买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购买理财产品会获得高于同期同类银行存款利息的收入, 该类型利息收入具有投资性质。
(四) 委托贷款产生的利息收入
由于我国现阶段对企业之间的资金拆借规定还比较严格, 原则上不允许企业之间的资金借贷。另一方面, 由于大多数企业 (除金融机构等) 并不了解贷款的信用评价方法, 不能对有资金需求的企业做出有效合理的评价, 对后续的贷款使用跟踪也不能实施有效的控制, 因此, 许多企业为了降低自身的借贷风险而选择委托贷款。委托贷款是指由委托人提供合法来源的资金, 委托业务银行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业务。委托人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委托贷款, 会以事先约定好的利率收取利息, 因此该笔利息收入具有投资性质。
由于企业日常的经营行为以及带有筹资和投资性质的资金往来存入银行都会产生利息收入, 那么财务人员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就应加以区分后, 进行不同的填列。
二、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在现金流量表的填列方法
(一) 经营性利息收入
一般企业的银行存款利息收入是由于日常经营所引起的流动资金在银行账户中存储而产生的, 因此笔者认为, 该性质的利息收入归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二) 筹资性利息收入
由于企业使用信用工具, 而被银行要求存入银行的保证金而产生的利息收入, 笔者认为应该作“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且金额应以筹资支付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的现金金额抵减该项存款利息收入后的净额填列。
(三) 投资性利息收入
由购买专项的理财产品或委托贷款等产生的利息收入, 具有投资性质, 应以“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的“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填列。
三、填列现金流量表的注意事项
第一, 虽然通常把股利和利息收入作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划分, 但是, 这种划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特点和实际情况, 进行更为合理的划分。但是, 根据会计原则中的“一贯性”要求, 在会计处理中, 应该是一经划分就不得随意改变的。
第二, 从前文的分析中, 我们可以看出利息收入具有经营性、投资性和筹资性。因此, 从“重要性”这一原则上说, 只要不符合投资和筹资性质的利息收入, 我们都可以作为经营性的现金流量进行处理。
第三, 为了简化企业的会计核算, 如果企业的业务内容不是很复杂, 且利息收入金额不是很大, 可以一并作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处理。但是金额较大且利息收入来源于某一项专门的业务活动, 我们就应该按照这类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类型进行判断。如果银行利息收入较大而且企业的业务活动比较复杂, 且各项活动所产生的银行存款金额大致相等时, 我们可以按照银行出具的利息结算单所表示的金额按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月末银行存款余额所占月末银行存款余额的比例进行合理分摊, 同样这样的分摊标准应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
综上所述, 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可以涉及现金流量表中的三种业务内容, 即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那么,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 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利息收入性质而作不同的填列。
参考文献
[1]保证金存款新政策对金融机构的影响分析——以江苏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为例[J].会计之友, 2012 (26) :59-60.
[2]银行理财产品的基本概念第一信托网2013年5月5日.
关键字:招商银行 非利息收入 绩效
招商银行成立于1987年3月31日,并于2002年在中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多年来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加强营业收入多元化,经营管理水平位于我国商业银行前列,其非利息业务发展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处于领先行列,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招商银行非利息收入现状分析
非利息收入是指商业银行除利差收入之外的营业收入。它与利息收入相比通常具有稳定性高,受周期波动影响相对较少,且收益高的特点。不同的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构成并不完全相同,招商银行非利息收入主要包括:1、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其中包括银行卡手续费,结算与清算手续费,代理服务手续费,信贷承诺及贷款业务佣金,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等。2、投资收益,其中包括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票据价差收益等。3、汇兑收益。4、保险业务收入。5、其他非利息收入。
(一)招商银行非利息收入各年变化趋势
招商银行2002—2010年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率分别为7.42%,8.35%、7.58%、9.60%、13.13%、17.23%、15.23%、21.54%和20.04%,呈现有波动的上升趋势,2004—2007年间非利息收入占比持续上涨,虽在2008年有回落,但在2009年非利息收入占比达到21.54%的最高值。
(二)2010年招商银行非利息收入结构
2010年招商银行非利息收入的构成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对非利息收入的贡献度最大,占到79%,可见非利息收入主要来源于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而投资净收益,汇兑净收益及保险营业收入对非利息收入的贡献就相对较小,分别为9.2%,9.4%和2%,并且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对非利息收入呈现了负向贡献,比率为0.39%。
二、招商银行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样本选取
选取招商银行2002年第一季度到2011年第三季度的39个样本数据,对招商银行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的招商银行的定期报告。
(二)模型建立
第一步,采用招商银行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率NIIR作为衡量非利息收入的指标,采用资产收益率ROA(净利润/平均总资产)作为衡量银行绩效的指标。回归模型建立如下:ROA=a+bNIIR+u(其中a、b为估值系数,u为残差项)(1)
第二步,为分析非利息收入各组成部分对银行绩效的影响,选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研究,选取招商银行2006年第一季度到2011年第三季度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回归模型建立如下:
ROA=a+bCIFVR+cNFCR+dINR
+eENIR+fIBIR+u(2)
CIFVR代表公允价值变动与营业收入的比率,NFCR代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与营业收入的比率,INR代表投资净收益与营业收入比率,ENIR代表汇兑收益与营业收入比率,IBIR代表保险业务收入与营业收入比率,a、b为估值系数,u为残差项。
(三)结果分析
下面用SPSS16.0对所选取的数据进行分析,方程(1)的一元回归结果见表1。
如表1所示,R2=0.604可以说明,NIIR的可解释程度为60.4%,F=51.784以及F检验的概率0.000<0.05,说明方程显著性检验能够通过,NIIR和ROA线性关系显著,方程斜率b的t统计量为7.196,由斜率B=0.17,可以看到,当NIIR变动一个单位时,银行绩效ROA正向变动0.017,可见非利息收入于银行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但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绩效影响相对较小。
由此得到回归模型:
ROA=-0.02+0.017NIIR+u
下面将方程(2)所选用的自变量引入方程,用SPSS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的结果如下:
由表2可以看到,方程(2)的拟合优度R2=0.692,说明方程的自变量可解释程度为69.2%,可得模型(2)的拟合效果比较不错。模型的F值为7.630,F检验的概率0.001<0.05,说明方程显著性检验可以通过。由表2可以得出:
1、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营业收入比CIFVR,变量t值为0.345,p值为0.663>0.05,显著性检验未通过,回归系数B=0.448,说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银行绩效线性关系不显著但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
2、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与营业收入之比NFIR,变量t值为3.892,p值为0.001<0.05,显著性检验通过,回归系数B=2.454,说明NFIR与ROA具有显著且稳定的正相关性,NFIR变动一个单位,ROA正向变动2.454个单位。
3、投资净收益与营业收入比INR,变量t值为-0.03,p值为0.977>0.05,回归系数B=-0.028,显著性检验未通过,线性关系不显著但投资净收益与银行绩效之间具有较小的负向关系。
4、汇兑收益与营业收入之比ENIR,变量t值为-1.726,P值为0.103>0.05,显著性检验未通过,回归系数B=-1.833,说明线性关系不显著但汇兑净收益与银行绩效之间具有一定的负向关系。
5、保险业务收入与营业收入比IBIR,变量t值为-3.520,P值为0.003<0.05,显著性检验通过,变量系数B=-20.389,说明保险业务收入与营业收入之间有显著且稳定的负向相关关系,当IBIR变动一个单位时,ROA负向变动20.389个单位。
由此我们得到回归方程:
ROA=0.39+2.454NFIR-20.389IBIR+u
三、建议
(一)招商银行应采取更大的力度发展非利息业务,加强成本与风险控制水平,加大新产品、新服务的开发,增加银行绩效。
(二)在继续发展完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他非利息业务的投入和发展。招商银行非利息收入大部分是依靠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其他业务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这样不利于业务的多元化。
(三)招商银行应加强汇兑业务及投资业务风险及成本的控制,加大技术及专业人员的开发。由模型(2)的回归结果可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汇兑净收益以及投资净收益与银行绩效的线性关系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它们所占比率过小,还不能对银行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但我们可以看到汇兑收益和投资净收益的增加对银行绩效是有一定的负向影响的。这主要是由于这部分业务发展还不成熟。而汇兑收益受汇率影响较大,具有较大的波动性。投资收益也受经济影响较大。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后,经济一直处在不稳定状态,这使得银行投资净收益受到较大的影响。
(四)招商银行应加强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减少客户流失,同时加强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①王菁,周好文.非利息收入负向收益贡献度的实证解析——基于我国12家商业银行的模型检验[J].《当代经济研究》.2008,(11):49—70.
②魏世杰,倪旎,付忠名.非利息收入与商业银行绩效关系研究——基于中国40家银行的经验[J].《未来与发展》.2010,(2):51—55
③张兆杰,汪泓.金融危机后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发展展望[J].《国际金融》.2009,(10):56—63
④王未卿,崔龙.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营业利润增长促进作用实证研究——以民生银行为例[J].《中国证券期》.2011,(7):186—187
(王吉恒,1964年生,山东沾化人,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财政与金融。孙瑛欣,1988年生,黑龙江桦川县人,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崔玉婕,1987年生,山东泰安人,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与政策)
收入证明,是我国公民在日常生产生活经营活动中,所需要的对经济收入的一种证明。以下是“银行收入证明范本汇总”,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兹有xx 同志,性别x,身份证号码(军官证、护照)号码:x,自20xx年x月x日至今一直在我单位工作,与我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x。目前在x部门担任x职务,税后月工资、薪金所得为人民币(大写)x元,月住房公积金的单位缴存部分为人民币(大写)x元,月住房补贴为人民币(大写)x元。
特持证明。银行工资证明格式
单位公章(或人事劳资章)
年 月 日
1、单位名称:
2、单位地址:
3、联系电话: 邮政编码:
4、人事(劳资)部门负责人姓名:
关于房贷的银行收入证明问题
并要求贷款人开具合法的、银行认可的最近两年稳定的经济收入证明。那些自由职业者、个体经营者、没有具体工作单位的人员,无法开出收入证明,但只要向银行出具近两年缴纳个人收入所得税的税单回执,...如果你开不出这样的收入证明,那你只能找朋友或者其他别人的公司给你提供了,需要的材料有:营业执照、税务登记、三个月税票。
个体工商户可自己给自己盖章开收入证明吗?
一般的收入证明就是要单位盖个章就行了。个体工商户证明收入的方式就比较麻烦,首先要你的营业执照复印
关键词:非利息收入,银行盈利性,面板数据
1 非利息收入阐述
1.1 非利息收入定义
在体现银行经营成果的利润表中, 银行的收入可以分为营业收入和非营业收入。
1.2 我国非利息收入业务现状
随着世界金融体系的变化, 我国银行业非利息业务得到空前的发展, 非利息收入占银行总收入的比重在逐渐提高。从非利息收入的构成来看, 手续费收入是其主要来源。但由于起步晚, 服务技术水平的局限等问题, 我国非利息收入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自身的发展水平也不均衡, 国有银行非利息收入水平明显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方面, 非利息收入业务总体风险较低, 但各品种风险程度不一。
2 银行盈利性阐述
2.1 盈利性的内涵
盈利性目标是指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 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只有通过经营获取利润经营者才有经营的动力, 才有经营的必要, 这也是市场规律使然。所以说, 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的总目标。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和能力是保持和增强自身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项核心指标。
2.2 盈利性的衡量
衡量银行盈利性通常使用ROA或ROE。ROA=净利润/总资产*100%, 它体现了资产运用效率和资金利用效果之间的关系, 还可以反映公司的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 也是决定公司是否应举债经营的重要依据。ROE=净利润/股东权益*100%, 它反映了所有者投资的获利能力, 用以衡量公司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
3 实证研究
3.1 数据描述
本文以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光大、中信、华夏、招商、民生、深发、广发、浦发、兴业为样本, 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和各大银行年报。选取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因变量, 定义NONS代表非利息收入占比。自变量选择代表银行盈利性的指标ROA、代表安全性的指标核心资本充足率CCAR、代表银行规模的指标总资产的对数LNAS。
3.2 模型设定
本文用面板数据进行回归来考察银行非利息收入与盈利性的关系。运用EVIEWS软件对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似然比检验 (Likelihood Ratio) , 判断其是否优于混合效益模型。估计结果如下:
检验结果显示小概率事件发生, 拒绝冗余, 因此摒弃混合模型。应该建立变截距的固定效益模型。再通过Hausman检验判断应选择固定效益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检验结果如下。
检验结果表明, P值小于0.05, 应该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故本文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模型形式。
NONSit=α+β1ROAit+β2CCARit+β3LNASit+μ
3.3 实证检验
运用EVIEWS软件对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回归。得到相应的表达式。
NONSit=0.778537+4.457988ROAit-3.362419CCARit-0.080837LNASit
(5.56324) (3.327519) (-3.191041) (-6.625646)
R2=0.56945 DW=1.332989
根据实证结果, R2=0.56945, 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程度约为57%;同时F-statistic值为9.491685, Prob值为0.000000, 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较高, 不存在重大的变量缺失情况, 模型整体显著。DW值为1.332989, 说明方程不存在自相关。
3.4 实证结果分析
实证结果表明银行盈利性与非利息收入正相关, 说明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开展的确有利于银行的盈利, 这与我国商业银行大力开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的趋势是吻合的。非利息收入在银行营业收入中的比重越来越高, 扩大了商业银行的获利空间。但也应该看到面前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只要来源还是依靠手续费和佣金收入, 这与我国非利息收入业务起步晚, 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的现实处境分不开。我国中间业务品种虽然己经达到260种之多, 但很多品种只是昙花一现, 并且起主导作用的是那些融资功能较强、日常操作简单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中间业务, 如结算类、代理类业务, 而层次较高、附加值高, 为市场提供智力服务的业务较少, 风险很高的衍生工具类业务几乎没有开展。因此要想使非利息收入业务真正成为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 必须开拓业务范围, 扩大经营品种。
同时实证结果显示银行安全性及经营规模与非利息收入负相关, 表明银行开展非利息收入业务可能会给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经营规模小的银行可能会更积极地从事非利息业务, 这一结果的产生是与中国银行业的业务模式有关。
参考文献
[1]郑荣年, 牛慕鸿.中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特征关系研究[J].金融研究, 2007, (9) .
[2]娄迎春.我国银行非利息收入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J].经济师, 2008, (4) .
[3]张维平, 章丽敏.论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J].首都经贸大学报, 2004, (5)
【关键词】非利息收入 银行绩效 面板门限模型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加入WTO以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设立分支机构,它们的进入加大了中国银行业间的竞争。1993年开始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于2015年10月基本完成,同时,“金融脱媒”现象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给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了困扰。这些外部环境的冲击使利差盈利空间越来越窄,也迫使商业银行向多元化经营方式转变,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便是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一种途径。
商业银行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前提是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开展能增加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关于非利息收入会如何影响商业银行的绩效,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分析。Rosie(2003)利用欧盟国家银行数据进行分析证明非利息收入能增加银行利润。Chiorazzo(2008)研究发现,多元化经营对大型银行的正向冲击更明显。同时存在一些学者的研究结论表明银行开展非利息收入业务会给银行绩效带来负面影响。DeYoung和Roland(2001)分析发现非利息收入比重的增加会加大银行收入波动性,从而使多元化对绩效的正面影响受到削弱。Kevin J.Stiroh(2004)利用美国小型银行数据分析发现多元化与绩效呈负向关系。从国外学者的研究结论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开展非利息收入业务到底会给银行绩效造成怎样的影响,学者间并未达成统一意见。
这種相反的研究结论同样存在于中国学者间,盛虎和王冰(2008)研究证明非利息收入能提升银行绩效,陈一洪(2015)利用中国24家大型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证明非利息收入有助于提升城商行经营业绩。然而也有持相反观点的学者存在,魏世杰(2010)研究发现非利息收入占比与银行绩效呈负向关系,吴立广和阮超(2013)利用中国14家商业银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银行开展非利息收入业务会降低银行绩效。
中外学者利用不同的样本数据和实证方法对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从DeYoung和Roland(2001)的研究中可以发现,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绩效的正向影响被削弱是由非利息收入比重增大引起收入波动增大造成的,笔者从其研究成果中猜测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存在由正变负的这种转变。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建立面板门限模型,对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探讨,以丰富此领域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此前中国学者关于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绩效关系的研究基本采用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然而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并不能代表整个中国银行业的情况,因此本文将样本银行数量扩大,选取2007~2014年83家中国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截至2014年年底,样本银行总资产占中国银行业总资产的69.97%,因此选取此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具有一定代表性和可信性。本文银行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来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
(二)研究变量
1.银行绩效指标选取。目前学术界常用的银行绩效衡量指标有以下几种:银行价值、托宾Q值、资本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前三种指标需要衡量银行资本价值,然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得并不完善,因此在本文中选取资产收益率(ROA)作为银行绩效的衡量指标。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资产收益率=税后净利润/银行总资产,其值越大代表银行获利越多,绩效越好。
2.非利息收入指标选取。国内外学者的文献中,存在两种衡量非利息收入的方法:非利息收入占比法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法。本文从直观的角度选取非利息收入占比作为非利息收入衡量指标,非利息收入占比法是一种能直接反映出银行非利息收入情况的指标,非利息收入占比的计算公式为:其中NON代表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NNII代表非利息收入的绝对数量,OI代表银行的营业收入。
3.控制变量选取。依据以往的研究,银行规模是影响银行绩效的一个重要指标,银行规模越大,意味着银行具有更多资金开展业务获得利润收入。因此本文选取银行规模作为本文的控制变量,其衡量方法是银行总资产的对数。从银行微观角度来看,不良贷款率和成本收入比对银行绩效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不良贷款率可以反映银行资产质量,成本收入比反映了银行成本控制效率。宏观层面本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同比增长率作为衡量指标。表1是有关本文变量的定义表。
表1 变量的定义
(三)模型设定
面板门限模型是非线性计量经济模型中的一种,该模型由Hansen(1999)提出。在Hansen(1999)经典论文中,将面板门限模型定义为式(4.4)的形式:
(1)
其中yit为被解释变量,Xit为外生解释变量,qit为门限变量,Y为门限值,I(·)为示性函数,如果括号中的表达式为真,则取1,否则取0。
依照Hansen(1999)模型,设立本文的实证模型:
(2)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是本文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表,资产收益率(ROA)的最小值是0.06,最大值是2.88,标准差是0.4298,说明我国商业银行间的绩效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均值为14.94%,在营业收入中所占比重比较小,说明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从最小值和最大值上看,不同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样本银行中存在一些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为负值的现象,同时也存一些银行的非利息占比达到了84.25%的现象,这说明不同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表2 描述性统计表
接下来对本文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验证本文变量的平稳性。本文采用LLC、IPS、PP-Fisher三种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在表3中呈现。从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本文变量均是平稳的,因此可以直接建立模型。
表3 面板单位根检验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显著水平下显著。
(二)实证结果与分析
在运用面板门限模型进行系数估计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模型中门限的个数。本文通过对门限数量进行逐步检验,并采用Bootstrap进行重复600次抽样,得到了门限效应的检验结果。表4显示了门限效应检验结果。从表4中可以看出,单一、双重、三重门限模型的门限值均通过了门限效应的检验,说明银行绩效与非利息收入之间存在门限效应,在不同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区间内,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改变对银行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
表4 门限效应检验
注:P值和临界值是采用Bootstrap方法反复抽样得到的结果;***、**、*分别表示在1%、5%、10%的顯著水平下显著。
表5显示了门限估计值和置信区间。从表5中看到,单一、双重、三重门限模型中估计出的门限值都在置信区间内,说明估计所得的门限值与真实门限值是一致的。但在三重门限模型中,第一个门限值与第二个门限值大小接近,根据银行实际经营情况,在这样小的区间内不太可能发生跳跃式变化,因此在后文的分析中,主要对单一门限模型和双重门限模型的回归结果进行分析。
表5 门限估计值和置信区间
为了与门限模型的回归结果进行对比,本文同时对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绩效的线性模型进行了估计,普通面板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的估计结果在表6中显示。
表6 门限模型系数估计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显著水平下显著。
表6中第二列和第三列是单一门限模型和双重门限模型的系数回归结果,从非利息收入占比(NON)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绩效存在非线性的转变。在单一门限模型中,当非利息收入占比低于4%,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增加会提升银行绩效,而当非利息收入占比高于4%时,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增加会降低银行的绩效。在双重门限模型中,当非利息收入占比低于15.1%时,银行绩效随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增加而提升,而当非利息收入占比高于15.1%时,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增加不再能提升银行绩效,反而会降低银行绩效。通过双重门限模型的回归结果还可以看出,非利息收入占比对银行绩效提升效果最好的区间在[0,0.04],而当非利息收入占比在[0.04,0.151]时,绩效提升效果不及前一个区间内的好。
再观察通过普通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非利息收入占比与银行绩效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因此单纯从整体角度来看,开展非利息收入业务不能提升银行绩效。普通面板模型的回归结果使面板门限模型的回归结果得到了呼应,面板门限模型中证明当非利息收入占比低于4%时,绩效提升效果才是最好的,而当非利息收入占比在4%~15.1%之间时,绩效提升效果会显著下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从整体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非利息收入会降低银行绩效。虽然从整体上看银行开展非利息收入业务不利于银行提升绩效,但是由于不同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水平并不一致,当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低于15.1%时,开展非利息收入业务是能够提升银行绩效的。
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三个模型基本一致。银行规模对于绩效的影响呈现不显著的负向关系,不良贷款率和成本收入比对银行绩效的影响显著为负,以上实证结果符合理论上的预期。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通过建立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绩效的面板门限模型,实证证明了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当非利息收入占比低于15.1%时,银行开展非利息收入业务能提升银行绩效,而当非利息收入占比高于15.1%时,非利息收入占比的增加会降低银行绩效。利用银行整体数据建立普通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从整体角度来看,银行开展非利息收入业务会降低银行绩效。DeYoung和Roland(2001)的研究证明非利息收入的波动性较大,因此其带来的收入稳定性差,从而使其给银行绩效带来的正面影响受到削弱。姚文韵(2012)研究发现非利息业务承担的营业费用高于利息业务,非利息业务带来的收入很大一部分被营业费用所吞噬,如果不控制非利息业务的营业费用,会造成非利息业务带来的绩效下降。波动性问题和营业费用问题都使得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绩效的正向影响受到削弱,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审慎开展非利息收入业务。
根据实证结论,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非利息收入业务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商业银行在开展非利息收入业务过程中,不要过度扩展其规模,应将其规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实证证明,非利息收入占比过高会给银行绩效带来负面冲击,而非利息收入占比较低时,开展非利息收入业务是能够提升银行绩效的。因此商业银行在开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的过程中,应该遵循此规律,合理适度地开展此类业务。
第二,商业银行开展非利息收入业务,要严格控制非利息收入业务带来的营业费用,低成本高收益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开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的绩效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一洪.非利息收入与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绩效[J].金融论坛,2015,1:28-34.
[2]盛虎,王冰.非利息收入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研究[J].金融论坛,2008,5:8-11.
[3]吴立广,阮超.非利息收入对银行业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银行业2000—2010年面板数据分析[J].产经评论,2013,6:118-127.
[4]魏世杰,倪旎,付忠名.非利息收入与商业银行绩效关系研究——基于中国40家银行的经验[J].财经分析,2010,2:51-55.
[5]姚文韵.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绩效关系研究[J].上海金融,2012,12:34-40.
[6]Chirazzo,V.,C.Milani,F.Salvini.Income Diversification and Bank Perfornance:Evidence from Italian Banks[J].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2008,33:181-203.
[7]DeYoung,Robert & Karin P.Roland.Product mix and earnings volatility at commercial banks:Evidence from a degree of total leverage model[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01,10:54-84.
[8]Hansen,B.E..Threshold effects in non-dynamic panels: Estimation,testing,and inference[J].Journal of Econometrice,1999,93:345-368.
[9]Kevin J.Stiroh.Do Community Banks Benefit from Diversification?[J].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2004,25:135-160.
[10]Rosie Smith,Christos Staikouras,Geoffrey Wood. Non-interest Income and Total Income Stability[J].Bank of England Quarterly Bulletin,2003,43(9):332.
如果你开不出这样的收入证明,那你只能找朋友或者其他别人的.公司给你提供了,需要的材料有:营业执照、税务登记、三个月税票
个体工商户可自己给自己盖章开收入证明吗
当前,商业银行经营形势十分严峻,银行业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较多。“不良”持续双升以及利润增长趋缓。今年一季度,随着前期连续降息对净息差影响的逐步显现,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将进一步下滑。从上市银行2015年度业绩报告看,各家银行的利润虽然都实现了净增长,但是净利增速逐季下滑,增幅明显收窄,在部分表现亮丽的银行业绩中,中间业务收入占了很大比重。
部分银行尤其是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已经踏上了通过非息收入增厚利润的轨道。2015年招商银行实现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534.19亿元,比上年增长35.26%,远远超过了交通银行的规模。招行将这一快速发展归因于代理服务手续费、托管以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增加。
尽管如此,商业银行的存贷业务收入仍然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中间业务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比重有所提高,但仍不充分。目前,银行卡刷卡费率有变化的新规或将抑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根据央行计算,银行卡刷卡费率下降,每年让利给商户合计74亿元,商户手续费减少意味着银行的中间业务收益受损。
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服务总监周永发日前在2015年中间业务联席会议上指出,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利率市场化改革及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银行业态发展的背景下,中间业务必将成为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必然选择和发展方向。展望未来,只有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才能加大商业银行转型的深度和广度,形成重要的突破口。
( 一) 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经营绩效的正向 影响
在国际经典的商业银行管理教材中认为非利息收入包括: ①信托收入。即银行信托业务部门获得的收入。②存款账户服务费。即银行提供支票账户服务、出租保险箱及其他服务收取的费用。③投资收益, 即银行通过交易账户在证券市场上获得的佣金收入和证券买卖净损益。④其他非利息收入。在我国商业银行的损益表中, 营业收入包括利息收入、金融企业往来收入、投资收益、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以及其他营业收入。从我国商业银行公开的年度财务报表中, 作为非利息收入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等也是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一个组成部分。
国内外非利息收入包括的内容尽管表述不尽相同, 但都是把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作为商业银行的利润组成部分, 这必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事实上, 近年来我国各上市银行年报的经营概述中已将非利息收入作为重要的盈利性指标进行阐述, 进一步证明了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经营绩效的正向影响。
( 二) 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的成本对经营绩 效的负向影响
非利息业务的发展显然也会受到非利息业务中成本的限制。非利息业务的成本不仅取决于非利息业务存在的业务成本的影响, 如佣金支出和手续费, 还受到很多管理成本的影响, 例如给非利息业务员工的薪金、培训非利息业务员工产生的成本等等。
一旦新增加的非利息收入小于发生的成本时, 那么非利息业务的扩展就不可能带来商业银行效益的提高。那么, 只有当非利息业务达到一定规模后, 固定成本, 如人员费用、硬件投入等被摊薄, 才会使银行的收益有所增加。因此非利息收入规模的扩大, 会引起商业银行固定成本的增加, 提高银行的经营杠杆, 进而扩大银行的经营风险。
因而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成本对经营绩效产生负向影响。
( 三) 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对经 营绩效是正向影响
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对经营绩效在理论上存在正向影响, 但是当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达不到相应的规模时, 则产生负向影响。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仍然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 目前五大国有商业银行2010年至2012年非利息收入收入净额都大幅提高, 足以达到规模, 对经营绩效是产生正向影响的。其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单位: 百万元
注: 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年报。
由表1可以看出, 从2010年到2012年, 五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净额都大幅提高。其中, 中国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最大, 从2010年到2012年基本都维持在30% 左右。中国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和农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都有所提升, 分别由2010年20. 24% 、22. 25% 、18. 46% 、16. 62% 上升至2012年的22. 18%、23. 34%、18. 47%、18. 98%。而在2010年7月上市的中国农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增长幅度最大, 由2010年的16. 62上升至2012年的18. 98% 。
二、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经营绩效相关性的 实证检验
根据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来看, 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经营绩效可能产生正向影响, 也可能产生负向影响。但是根据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迅速发展现状, 可以认为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经营绩效可能产生的正向影响是超过负向影响的。因此本文提出以下两个假设。
假设1: 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和经营绩效具有相关性。
假设2: 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和经营绩效正相关。
( 一) 变量的选取
本文实证部分所研究的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是从银行的盈利能力来考察的, 所选取的反映盈利能力的被解释变量为总资产收益率, 用ROA来表示。
选用两个指标来考察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 这两个指标分别是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不考虑利息收入的增长而单纯地用绝对数值来考察非利息收入是不够全面的。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是 用非利息收入与营业收入的比值来考察, 这样就能将非利息收入的增长同商业银行整体业务的扩张统一结合起来。同时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能够反映出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 通过运用这个指标, 我们就可以观察到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发展多元化会对银行的经营绩效产生怎样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 商业银行资产规模越大其利润收入和资本充足率也就越高, 资产和银行经营绩效的关系呈正向变化。因此本文将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作为一个解释变量, 将资产规模相差较大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分别进行研究讨论。
各变量具体符号名称、单位及含义见表2。
设计出实证模型如下:
其中: ROAit表示第i家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第t年的资产收益率;
NIIRit表示第i家商业银行第t年的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
FCIRit表示第i家商业银行第t年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与营业收入的比重;
Ln ( ASSET) 表示第i家商业银行第t年的资产规模的对数。
( 二) 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纵向的时间序列数据可以看出, 近十几年间的发展中, 中国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稳步上升而非利息收入占比却有显而易见的波动态势。不管是数据还是图形都可以明显看出2006年非利息收入占比有一个明显的下滑, 而其他年份则均为上升态势, 见表3。
( 三) 模型的回归结果及分析
本文在考察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盈利性的关系时, 采用面板数据。综合考虑时间和截面序列两方面的信息, 具体使用spss19. 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1. 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解释变量的回 归分析
首先利用spss软件对解释变量NIIR与因变量ROA进行回归分析, 其结果如表4。
a. 因变量: ROA 均值。
NIIR与ROA的相关性系数为0. 453, 显著性为0. 367, 为正相关。非利息收入占比与银行经营绩效成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0. 453 ( T值为1. 016, P值为0. 000) 。这说明剔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每提高1单位的非利息收入银行资产收益率就会提高约0. 434个单位。由此可见, 非利息收入的增加会对银行的资产收益率有着明显的正效应, 此结果证明了假设1和假设2。
2.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解释变 量的回归分析
利用spss软件对解释变量FCIR与因变量ROA进行回归分析, 其结果如表5所示。
a. 因变量: ROA 均值。
FCIR与ROA的相关性系数0. 151, 显著性为0. 775, 为正相关。通过相关性分析证明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与经营绩效具有正相关性, 相关系数为0. 151。这说明剔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每提高1单位的非利息收入银行资产收益率就会提高约0. 1504个单位。由此可见, 非利息收入的增加会对银行的资产收益率有着明显的正效应。此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假设1和假设2。
从上表的回归结果来看, 模型的拟合度还算差强人意, 证明解释变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被解释变量。NIIR与FCIR的系数均通过了T检验, 说明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显著地受到非利息收入占比与营业成本的影响。而且NIIR的系数绝对值明显大于FCIR的系数绝对值, 说明NIIR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大于FCIR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我们还可以看到NIIR的系数是正的, 这就证明了自变量非利息收入占比对因变量中国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有正效应, 也就是说, 要想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 可以通过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方式。
但是, 也应该注意到, 由于采取的样本是上市商业银行, 它们的非利息业务开展势必要比其他商业银行开展得更多, 也更好一些, 因此, 此研究结果并不能够完全代表所有的商业银行。另外, 本文选取的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都不大, 对经营绩效也产生了正的效应。但是一旦NI- IR达到一个非常大的比例, 对经营绩效依然会有正效应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没有去考证。因此还需要在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做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房红.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2 (7) :41-45.
[2] .段军山, 苏国强.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研究[J].金融改革, 2011 (5) :48-52.
[3] .郝国胜, 徐洁.我国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分析与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 2010, (12) :86-92.
[4] .黄隽, 章艳红.商业银行的风险:规模和非利息收入[J].金融研究, 2010 (6) :75-90.
[5] .李浩然, 马晓娇.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经营绩效的研究综述[J].金融讲坛, 2011 (10) :104-106.
[6] .娄迎春.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J].经济师, 2008 (4) :240-241.
[7] .刘瑜, 李佳.非利息收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J].财政与金融, 2012 (12) :67-70.
[8] .姚文韵.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与绩效关系研究[J].金融理论与改革, 2012 (12) :34-37.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加速发展的阶段后, 如何完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完成金融体制改革的难度和问题多样性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步伐加快, 大量外资银行和外国资本的进驻, 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局面日益激烈。外资银行凭借其相对优越的管理体系和先进的盈利模式带给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相当大的挑战和压力;而仅就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而言, 其收入结构仍然是以利息收入为主导。众所周知, 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为其经营目标, 探寻保持银行在各个经济发展阶段可持续盈利能力的可行性建议, 从而提升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其中, 我国国家控股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占据了绝对地位, 但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却低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 改善和提升国家控股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 已成为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革之后和后金融危机时代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因此, 选择国家控股商业银行进行非利息收入与经营效益的相关性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具相当的实际价值。
基于以上分析, 本文将以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为主要研究目标进行分析:对非利息收入的衡量标准进行界定并且对我国商业银行总体非利息收入现状和其他商业银行进行比对分析;对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长期非利息收入的构成部分和相对占比分析;最后根据分析数据, 结合现状分析结果并对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未来的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方向提出参考建议。
二、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绩效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对其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国内外学者专家一直都有相当的研究, 总结之发现可以归结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一部分学者认为发展非利息收入有利于稳定银行收入, 提高绩效, 降低风险, 而有一部分则持相反观点, 认为发展非利息收入不能有效提高银行的经营绩效。
(一) 非利息收入有利于提高经营绩效
早期的研究认为非利息收入业务会提高银行的收益, 有助于降低盈利波动性, 强调非利息收入的正面效益。
学者D iam ond (1983, 1984) 和W illiam son (1989) 两人认为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能够向客户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与其建立起全面长久的关系, 最终为银行带来综合盈利。[1]R ogers和Sinkey早在1999年选取美国1989~1993年银行业的数据, 针对美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业务规模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 分析资本充足率、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与非利息业务的关系, 最终发现两者呈现负相关关系。结合研究数据结果, R ogers和Sinkey认为大力发展非利息业务的银行相比具有较高的资本充足率、较低的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并不会增加商业银行的风险[2]。
(二) 发展非利息收入不能有效提高经营绩效
对于这方面论点, 早前国外研究综述有两种假说, 都认为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增加会使银行的风险增大。第一是监督技术假说 (M onitoring T echnology H ypothesis) :B erger and U dell (1993) 两位提出由于银行业务来源与手段的多样化发展, 使得监督银行技术更为复杂, 因此监管当局对于银行业务的监管力度相对减弱, 而整体金融监管的弱化, 将会增加银行经营风险。在其假说之下, 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发展将会导致银行经营风险的加大。
另一种假说道德风险假说 (M oral H azard H ypothesis) 由R ogers and Sinkey (1999) 两位学者提出。他们认为在存款保险的保障下, 商业银行可以利用存款资金从事更高风险的业务, 并没有必要对存款人提供较高的风险溢价。因此, 在此假说成立下, 发展非利息业务会增大银行的风险。
三、我国国有银行非利息收入发展现状及业务构成
(一) 国有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构成分析
商业银行的非利息业务收入就是指商业银行除利差收入之外的其他营业收入, 主要是中间业务的收入和咨询、投资等活动所产生的收入。而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需动用自己的资金, 依托业务、技术、机构、信誉和人才等优势, 以中间人的身份代理客户承办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 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业务。因此, 相比中间业务而言, 非利息业务的范围广, 涉及面更宽。
同时, 信用承诺手续费及佣金、银行卡手续费、代理业务手续费这几块也都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国有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来源。以上这四块业务的占比总和, 可以达到非利息收入总和的40%。
除此之外, 发现比较明显的是四大银行非利息业务的组成并非完全相同。例如, 中国银行一直保持着占比百分之八左右的外汇买卖价差收入, 这块也是中国银行依托自身本外币一体化所打造的特色现金管理业务。而工商银行在理财产品业务收入和投资银行这两块其他三家银行相对短板的业务上有相当显著的占比, 通过并购信托、并购理财、并购贷款和跨境银团等加强并购融资能力, 打造出“融资+顾问”式的服务模式, 并最终形成包括股权投资基金主理银行、上市顾问、募集股权顾问、可认股安排权的综合股权融资产品体系。[3]
(二) 国有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的特点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方面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
第一, 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飞速。跨境贸易人民币的结算试点扩大至全国范围内, 由此全面展开了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 该项目由经常项目扩张至部分资本项目。例如, 工商银行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全年近7000亿元, 其中跨境人民币对2016年第5期下旬刊 (总第625期) 时代T im es外直接投资27.5亿元, 并启动了工行新加坡分行“人民币业务中心”, 进一步拓展了人民币的境外服务。
第二, 国有银行已基本形成中间业务国际化延伸的结构。如工商银行利用其239家境外分行、境外子公司及对标准银行投资, 积极打造境外零售、银行卡、电子银行、资金清算、全球现金管理、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贸易金融、跨境人民币等重点产线。
第三, 资产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发展强劲。2各个银行在原有企业年金业务基础上, 积极探寻拓展新型年金业务, 如, 农业银行重点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保管和各类社保基金存管业务;建设银行重点拓展福利计划综合服务, 推出“养颐四方”系列员工薪酬延付计划特色产品。在此基础上, 各大国有银行加了对其他新兴托管业务的营销力度, 加强保险公司营销, 推荐证券公司新兴托管业务, 优化托管业务结构。
第四, 投资银行业务蓬勃发展。在投资银行业务上, 各大银行持续加大发展力度, 不断扩大业务范围, 新品种新服务层出不穷, 使得投资银行相关手续费收入保持高速增长。工商银行加速发展其投资银行业务, 使从信贷市场向债券、资本、并购、私募市场拓展, 全年实现投资银行收入255.92亿元, 新增70.86亿元, 增速45.7%。
第五, 电子银行业务依然保持活力。例如, 工行境内电子银行业务笔数占全行业务70.1%, 电子银行交易额达312亿元, 增长25.2%, 并推出创新产品50余项, 优化和完善原有功能200余项。在此其中, 手机银行这项新兴业务发展较快, 客户数量增长63.3%, 交易总额增长261.0%[4]。
四、对国有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展望
对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来说, 在成本费用、公司资产规模和宏观经济形势的相对稳定形势下, 非利息收入的增长可以有利于提高国有银行的经营绩效。而对于未来几年内, 国有控股银行应提倡以发展非利息收入创新性业务为主导, 合理调整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占比结构, 在理性规划, 综合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同时, 加强风险管理, 确保实现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统一, 并持续的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
未来几年内, 是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在成功完成股份制改革后进入稳速持续发展的几年, 而纵观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 在走出金融危机形势后, 将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趋势, 经济结构转型和金融体制改革也将继续在稳中求进。因此, 对于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而言, 将处于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 其中也面临着不确定因素, 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 过程中的机遇
首先, 未来几年预计国内经济形势的良好发展将为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我国国内的国家宏观调控也已根据经济运行情况和问题适时的进行微调, 以使得金融体系得以稳定运行。在接下来几年内, 预计我国经济将平稳增长, 而根据历史数据, 非利息收入占比最大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将与G D P增速高度相关, 未来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将给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荐为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提供空间。以利率市场改革为例, 发达国家在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后, 非利息收入占比基本在40%~60%以上, 而一些大型银行达到70%以上, 因此可以预计, 在我国利率市场改革取得进展后, 对银行非利息收入发展起到推进作用[5]。
最后, 国有银行转型战略的继续推进为非利息收入业务增长提供强大支撑。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 利率市场化的日趋渐进以及监管约束的日益趋紧, 银行业已有转原有传统业务为主的粗犷式发展难以持续, 加快经营转型已成为我国银行业共识。而本文研究对象, 四大国有银行已率先完成了股份制改革, 未来几年作为初步完成改革后关键时机, 对经营战略、体制架构和产品创新上的转型改革都金融为拉动非利息收入的增长提供了动力。
inance (二) 发展中的挑战
在国有银行迎来机遇的同时, 一系列挑战和不确定性也随之而来。
一方面, 今后监管政策的趋紧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非利息业务的发展速度。我国银行监管机构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措施, 其中对非利息收入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银行不规范经营进行专项治理;二是对银行理财产品业务良好发展进行规范迎导。
另一方面, 我国金融市场上一些影响非利息收入发展的内外部障碍未被根除。本质上来说, 银行新兴中间业务的发展, 很大程度上与资本市场发展密切相关, 但我国目前所实行的分业监管模式, 使其中间业务的发展空间与国际上发展相对成熟的银行业来说有所限制。除此之外, 我国监管机构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从长远看, 对其发展面临的问题充满了不确定性。
五、对国有银行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面对上一章所提到的, 国有银行未来近年发展所会碰到的机遇与挑战, 并结合本文前几章的分析和结果, 为促进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更好的发展, 提出以下可行性建议。
(一) 发展非利息业务应切实注重服务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作为金融业务的基础, 而国有银行又是我国银行业的主力军, 因此对于国有银行发展非利息业务更应与实体经济相结合。四大国有银行应该在完成转型后, 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发展优化等机会, 并把握国内外贸易发展的趋势, 加快供应跨境相关的非利息业务发展。同时, 在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同时, 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把目标不仅仅锁定在国有大中型企业, 而将中小企业纳入现金管理的目标群体。
(二) 依靠服务、创新业务和管理拉动非利息业务发展
将传统依赖利息收入为主的业务构成转为依赖服务优势、创新业务和管理的模式上来。以客户为中心, 打造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文化, 切实加强消费者权利维护, 改进营销和服务管理, 意在构筑更良好和谐的消费关系;并切实注重非利息业务的创新, 更高效得配置资源于新兴中间业务产品, 强调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的协调联动;实时结合现代科技最新技术, 运用现代化的电子商务如手机银行支付等新兴金融业务创新, 真正惠及广大客户。
在对外发展创新性业务拓展的同时, 深化国有银行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升。首先持续加强非利息业务需求管理, 提高识别客户需求和分层次服务;优化非利息业务全套流程, 确保其高效运营;银行领导层即使分析考虑到发展非利息业务所将来带可能引起银行风险性增强的因素, 提早采取措施预防, 实现银行盈利和风险控制的有效平衡。
参考文献
[1]Acharya Viral V, Iftekhar Hasan, and Anthony Saunders.The Effects of Focus and Diversification on Bank Risk and Return:Evidence from Individual Bank Loan Portfolios[J].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2, March 15.
[3]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 2011-2012中国银行业发展报告[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2.
[4]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专题组, 中国商业银行发展报告 (2012) [M].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2.
【招商银行收入证明】推荐阅读:
招商银行工作收入证明09-15
各银行收入证明01-19
兴业银行工作收入证明06-10
中国银行收入证明10-06
宁波建设银行收入证明10-23
招商银行资信证明书07-21
交通银行个人收入证明(黑龙江省分行)11-13
中国农业银行住房按揭贷款借款人收入证明01-15
招商银行工作时间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