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活动总结

2024-08-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活动总结(推荐15篇)

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活动总结 篇1

——教育科学学院10级教育技术团支部

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的分析和利用网络信息,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增强网络自律意识我们10级教育技术本科班在2011年11月10日至2011年11月10日开展了以“网络改变生活文化提升品质”为主题的网络文化节活动。以下是活动的总结:

一、活动形式:通过河洛星辰平台发起投票和话题讨论

二、活动流程:

1、首先班委讨论话题和投票的相关事宜,决定话题内容和投票的内容。

2、然后在班级的博客中发起投票和话题。

3、在班里宣传让大家积极参与。

三、活动效果:同学们对两个话题和三个投票进行积极的讨论和投票。经过投票跳的分析和讨论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家对网络文化的看法都很正确:网络文化具有两面性:优秀的、健康的网络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健康的网络文化,使人精神颓废,不利于人的健康发展。。大家对网络既没有完全的肯定又

没有完全的否定。都有比较理性的去看待它,都没有在网络中迷失方向。通过这次活动

大家对网络文化都有了更深的的理解。

这次活动主要是活动后的的分析和总结:根据同学们评论统计得出以下具体的感

想: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欢迎文化的与时俱进同时要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

要充分利用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自觉抵制落后、腐朽的网络文化,文明上网,健康

上网。同时政府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

质。

四、活动不足:活动前宣传工作没有做好,在今后的活动中一定要做好提前的宣传工作及时的与同

学们进行交流。听取同学们的反馈意见。没有搜集好活动过程中的相关材料,活动的材料是活动效果的有力证据,所以在今后的活动中要做好材料的搜集。

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活动总结

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活动总结 篇2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校园网络的高速发展,3G技术使手机功能的不断更新和拓展,大学生使用手机浏览网络信息已经成为习惯,网络进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网络文化和传统的校园文化逐渐融为一体,成为一种全新的区域文化———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它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1、校园网络文化

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在网络时代的发展和与延伸,它以校园空间和全体师生为主体,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拓,以数字化互动媒体为载体构建的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在网络环境的体现,体现的内容包括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网络文化的核心,主要涵盖了思想意识、行为模式、集体舆论、价值取向、心理氛围等意识形态,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世界观,同时也是体现一所大学德育教育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制度文化是学校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组织机构、娱乐方式内容的总和,它是一种管理文化,它规范着学校的办学行为,师生的教学行为,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对精神文化起规范、确定、主导的作用。制度文化标志着一所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程度的高低。

2、校园网络文化任务和作用

校园网络是由学校的新闻网站、校园门户网站、各专业学科网站等校园网络媒体构成,是校园发布信息的主渠道,能从各个方面全面展示师生的学习生活,也是校园的主流媒体,大学生能通过校园网络更快捷掌握科学知识、拓宽视野,从被动接受教育的形式转变为主动接受教育,校园网络是教育平台的延伸,是的新型教育途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为教师和大学生提供了平等交流的平台。

校园网络文化是区域文化与亚文化,承载着学校长期形成的传统风气、道德观念、思想理念、行为准则,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着导向的作用。校园网络文化是通过校园网络渗透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其任务是传播先进的文化,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舆论主流,让大学生在随时浏览校园网络中潜移默化,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养和行为规范。

二、高校大学生休闲活动现状

为了了解大学生休闲活动的现状,我们进行了广泛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每天可供大学生闲暇支配的时间(非“双休日”)平均约为4小时,“双休日”至少约为8小时,如何优化大学生的休闲活动,是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视的问题。大学生的休闲活动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行为方式和对社会的态度,也影响着社会群体休闲方式的选择和价值取向。对大学生休闲活动的研究,目的是解决大学生休闲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的方案,为优化大学生的休闲活动提供对策。我们对大学生休闲活动方式的调查下如图:

从上调查可以看出高校大学生休闲活动内容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从众性与时尚性的特点,其中社交、课业学习、阅读课外书刊、看电影、玩游戏等休闲方式占用大学生大量的休闲时间,这些休闲方式与当今的网络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上网也成为大学生休闲活动必不可少的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休闲时间使用网络的时间也会大大增加。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优化大学生休闲活动是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要性

由于校园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多元性、交互性、难驾驭性等特征,使我们的教育面临了几个新的考验。⑴教学、教育阵地的拓展。教学、教务系统、数字图书资源、多媒体资源等的利用,使得教学、教育活动从现实延伸到网络。⑵教学、教育模式的更新。远程教学、专家视频讲坛、专业论坛、博客、微博的出现,刷新传统的教学、教育模式。⑶教学、教育过程中受教者的主体性增强。大学生通过校园网学习、交友、娱乐等活动中,可选择不同的学科专业网站、虚拟社区、娱乐网站等,主体性明显增强。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成熟时期,鉴别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差,容易受不良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导致道德和行为出现偏差。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目的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健康、安全校园网络环境,抵制异质文化的冲击。

四、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如何让校园网络成为大学生的首先,跟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息息相关。

1、形成持续、长效的管理机制

首先领导要高度重视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把该项工作纳入学校的重点建设之中,按计划分期投入建设和管理资金;其次要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网络管理办法,配置专门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队伍,同时与开发建设网站有强劲实力的技术团体联盟,保证在技术上给予持续的支持,形成社会和高校共建共享的运行机制,让校园网络文化从校园辐射到社会。

2、提升校园网络文化的品质和感召力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运用先进技术,打造特色校园网络,提升校园网络文化的品质。从校园网络的主页设计到栏目,处处渗透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气息。为此要做好以下几点:(1)栏目建设要多元化、互动化。从前面分析可见,大学生的休闲活动具有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从众性与时尚性的特点,满足大学生不同的兴趣特点,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2)努力打造精品栏目,以提升校园网络文化的品质;(3)利用先进的技术拓展新功能。利用Wbe 2.0、3.0技术,使校园博客、媒体互动、快捷搜索、数字资源检索等有新的功能;(4)提供优质服务赢得点击率。校园网络文化要涵盖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人际交往、社会实践、娱乐活动等内容,并提供相应的优质服务(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社会名流、文体名星网上做客,建立网站会员联谊会),以增加亲和力赢得点击率。

3、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

从校园网络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多元性、交互性、难驾驭性等特征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选择性增强,针对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的现象,我们一方面要运用技术手段防控有害信息的入侵;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识别能力、自控、自律力,构筑起抵制不良信息的“防火墙”,同时要加强网络思想舆论建设,建立校园舆论的收集、分析、处理机制,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形成积极上向的引导舆论。

参考文献

[1]夏晓红.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M].泰山出版社,2008年版.

[2]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R].2010年2月.

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活动总结 篇3

关键词:网络环境;群众文化活动;少年儿童

中图分类号:G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237-0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发展使社会上的文化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为社会力量办文化、参与公益文化建设拓展了渠道提供了新平台,为提升少年儿童的文化知识水平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少年儿童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粮食。而少年儿童作为新媒介环境下的热心受众,也是群众文化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一言一行无不受其影响。为此,下面主要探讨网络媒介环境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不良影响及群文工作者如何加强应对措施。

一、网络媒介环境下群众文化的特征

(一)时尚性与通俗性。对于群众文化而言,它属于一种流行文化,不同的时代,其内容也不尽相同。在网络媒介环境下,群众文化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以新颖、时尚的眼光站在了时代潮流的最前沿,吸引着千千万万的公众,占有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形成了一种非常流行的文化。

(二)娱乐性与商业性。群众文化也被称作大众文化,常常以娱乐性为中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只要能让广大群众高兴,什么招数都使得上。此外,商业性也是群众文化的一个特征,由于群众文化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伴随着文化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和销售,各行业将群众文化当成一种宣传渠道,这种以群众文化作为消费的行为在新媒介环境下尤为突出。

二、网络文化对少年儿童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一)淡化了少年儿童的价值道德观念。群众文化倾向于娱乐、崇尚快乐,往往是随心所欲地进行传播,极少考虑到个人应承担的责任和历史使命。网络媒介环境下,互联网技术越来越普及,西方意识形态不断渗入我国的群众文化,冲击着我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少年儿童。对于少年儿童而言,社会阅历少,思想较单纯,缺乏是非辨别力,面对强大的文化阵营,其思想观念容易动摇。在群众文化的强大冲击下,极容易淡化少年儿童的价值道德观念,其消极影响不可估量。

(二)削弱了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网络媒介环境下,东西方文化在网络技术的连接下,逐渐变成一个庞大的世界文化体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互通有无,弥补不足,各国都在吸取新知识的现象值得赞成。外国文化的渗入,尽管丰富了我国的文化内容,其积极的思想观念和社会意识促进了群众文化的有效传播,但是也有不合乎我国国情的意识形态存在其中,不利于少年儿童文化素质的提高,甚至会被少年儿童误认为是优质文化,从而全面吸收群众文化中的外来文化,分不清好与坏。

(三)诱发了少年儿童行为方式的异化。在网络媒介环境下极易诱发少年儿童行为方式的异化。其一,服饰方面的异化。比如:在追求时尚的现代社会,各种网络视频层出不穷,明星偶像竞相争艳,一些少年儿童在自己衣服上印着明星的脸,手机和书包上挂着的卡通挂件,牛仔裤喜欢戳洞,美其名曰:“时髦”。其二,口头语言的异化。比如:少年儿童口语喜欢用“菜鸟”“潜水”“大虾(大侠)”等网络流行语。其三,行为规范的异化。许多少年儿童喜欢过洋节、染彩发,甚至出现明显与传统道德规范相悖的行为。最后,消费观的扭曲。比如:许多少年儿童追求名牌,穿着名牌裹身,以便“展现个性”,相互之间攀比成风,这些攀比消费行为分两种情况:一是本人收入较高或家庭富有,比阔斗富,以显示气派;另一种是炫耀攀比之心,只是炫耀攀比的现象,完全是其虚荣心的膨胀,属于一种被扭曲的消费行为,这种被异化的消费观不值得提倡。

三、少儿活动中心的群众文化工作者在应对网络文化负面效应采取的措施

(一)用群众文化工作者的智慧为少年儿童创建良好的文化氛围。家庭、学校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产生着最直接的影响,可以帮助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性格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者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养以及家庭的文化氛围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抵制不良文化。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的群文工作者利用少儿活动中心这个平台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针对这一普遍的社会现象,郑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设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咨询服务指导中心”。结合少年儿童生理、心理、社会三大因素来分析导致少年儿童心理障碍的原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消除心理障碍、塑造良好品行。目前该指导中心已经接待了近万名少年儿童,为许多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少年儿童做了心理疏导,为他们恢复自信,端正价值观,重新认识自我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二)为少年儿童创造纯朴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当今社会,物质水平非常的高,而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非常的恶劣。电视、电影、网络游戏不断扼杀孩子纯洁善良的心灵,损害了他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做为德育教育场所的少儿活动中心应该引导他们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质,使他们能够淡然的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诱惑,安全的度过人们最易叛逆的时期。从2013年至今,郑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就“网络文化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多次开展过专家座谈。家长、学生、老师面对面,就如何提高少年儿童阅读欣赏、扫除文化垃圾,进行过交流。专家、老师、家长平等的和孩子进行沟通,然后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到了合适的沟通方法,与孩子们进行深入的交流,使他们能够有能力抵制不良文化。同时还定期举办图片展,宣传和教育少年儿童对国学的欣赏和认识,教授欣赏阅读的方法,效果非常的好。同时建立“文化大篷车”,进社区、进乡镇,通过文艺演出、游戏等多种形式对少年儿童进行文化宣传教育。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少年儿童的文化素养,使他们能够有一定的鉴别能力和判断能力,自觉抵制不良图片、视频,合理应用互联网发展自己,树立正确的文化认识。

大学生校园寝室文化节活动总结 篇4

2010-2011学年 “寝室文化节”活动总结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纪检部

2010年11月10日

首届心舞青扬寝室文化节活动,终于在老师各位同学及各位干事的努力下圆满结束,这里,感谢老师们的支持,感谢各部干事的配合及同学们的努力。

一、活动目的本次活动为学生的寝室生活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表现形式,为丰富我院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令同学们充分体验大学生活,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在校生活,鼓励学生多参加活动,增强我院学生的团结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增进宿舍成员之间的友情,激发同学内心深藏的热情,充分展现同学的个性及特长。同时进一步加强宿舍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增强寝室凝聚力,发挥各寝室特长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提供同学们更多发挥创造自己的空间。

二、主要内容

1、爱的港湾

在本次寝室文化节活动中,寝室内的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其中,齐心协力,努力在寝室内营造出家的氛围,让离家在外的学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让那些孤单的心找到了温暖的避风港。

2、创意空间

在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每个寝室都有自己的风格特色,有的简单,有的古典,有的诙谐,有的温馨。大多的寝室设计让学生会部门成员大饱眼福,用不同的精心设计,展现出现代大学生腾飞的理想与追求。

三、不足之处

1、前期宣传工作不够充分,部分寝室准备仓促,未表现出体现出寝室的良好氛围。

2、评比不够公平,评比过程中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

四、活动效果与意义

本次活动培养和发掘了学院学生的才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特长,不仅响应时下的时代精神丰富同学们的大学生活,更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不仅为学院同学提供一个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更展示现出了信息学院广大同学团结协作的精神风貌,使信息学院学生在放松的同时感受到学院浓厚的文化气息。经过这次活动,让信息学院学生对大学生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充分体验到了信息学院团结、和谐、温馨的氛围,深刻理解了兵工精神的内涵,明确了学院的规章制度,并调动起来了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为今后学院开展各项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期待下一次寝室文化节活动,希望下次活动能同样圆满成功。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总结 篇5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平安小学

2013-3-19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国家互联网管理、使用及网络安全等法律法规,营造文明健康网络环境,倡导文明上网,引导学生健康上网,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

二、活动安排

(一)广泛深入开展宣传。结合本校实际,充分利用品德课、信息课及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站、班队会、团队活动等广泛开展宣传动员,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努力营造健康网络环境。要密切社区、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手机短信(家校通)、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争取社会、家庭的广泛支持,努力营造关心、支持青少年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三)切实加强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引导广大学生自觉践行《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行为。要将网络法制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内容之中,制定工作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好此项活动。

(四)突出重点。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尤其是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进行重点关注和引导,让学生形成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知,增强道德判断能力,自觉形成文明上网的良好习惯。

(五)注重总结,形成长效机制。及时对此次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注意树立典型,以典型促发展,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逐步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形成网络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活动内容及方式

(一)积极开展“文明网上行”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形成正确的网络认识观,享受着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对沉迷网络、浏览不良信息等现象严加抨击。

(二)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五要五不”为基础,全面开展网络法制教育。通过讲座、主题讨论的方式,运用正反事例,让学生较深刻地体会网络不良信息的存在与危害,敲响警钟,引起学生的警醒,产生内在的免疫力,自觉远离网络垃圾,抵制不良的上网行为。

(三)开展“文明上网”网络征文等活动,依托吸引力强、参与性高的文娱和益智活动,用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活动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四)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争取广大家长与学校一起有效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倡导家长对孩子上网进行合理引导和约束。

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活动总结 篇6

接到上级通知,我校召开会议,制定系列措施,进行教育引导工作。会上,校长汪永波对这项工作进行分工,其中具体工作实施由分管德育的赵主任负责。汪校长同时强调几点要求:采取系列措施抓好监管工作,保证学生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下成长;集中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合理使用网络,了解沉迷网络的危害,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下发《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家长认真阅读并按照要求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多措并举,立即行动。组织各班班主任开展“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专题教育活动,要求班主任们引导学生重视沉迷网瘾的危害,做到绿色上网,文明上网;各班开展“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主题班会;出一期板报,宣传沉迷网络危害,做到自我防范。

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活动总结 篇7

一、媒介素养的内涵

在大众传媒流行元素出现的背景下, 英国学者利维斯和汤普森出于保护传统媒介的目的, 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媒介素养的观点, 号召学生甄别和抵制, 从而避免大众传媒的腐蚀和影响;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 媒介素养的内涵也不断扩展, 出现了如电视素养、媒介传播等多层次的概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 Elizabeth Thoman提出了“信息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思辨反映的能力”等一系列的媒介素养内涵, 推动了英国媒介素养教育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蓬勃发展;加拿大研究机构CML将其定义为“获取信息能力、分析信息能力、评估信息能力、表达和创造能力、参与能力”。我国学者卜卫认为, 网络素养具备四个方面的内容, 即媒介的使用能力、判断能力、创造和传播能力、利用媒介发展自己的能力。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 媒介素养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是听说读写等基本的能力, 另一方面指判断、利用、创造等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 媒介素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出于保护理念的媒介素养教育, 不论是保护传统文化免受不良媒介信息的冲击, 还是保护受众远离不良媒介信息危害;第二个阶段是提升受众辨识能力以增强自身免疫, 使之能够增强安全意识, 实现在不良媒介信息中的不受危害;第三个阶段即信息创造与传播能力的培养, 重点是培养受众的创造能力, 使之能够利用媒介促进自身成才。本文则着眼于网络文化安全角度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二、当前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总体上来看, 网络对于大学生的作用是积极的。但不能否认, 在总体健康的背景下, 也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负面影响。

1、海量信息容易造成大学生“思想迷路”。

信息海量增加、广告铺天盖地、个人严重“超载”是网络的现实状态。正确的和谬误的、先进的和低俗的、健康的和病态的, 各种信息真伪难辨, 对大学生的信息辨识能力是个巨大的挑战。

2、隐匿状态容易使大学生行为失范。

拿网络色情信息为例, 从木子美到流氓燕、从铜须门到艳照门, 以及大量出现的网络暴力色情游戏, 网络作为“社会系统之抽离”这种特殊环境, 很容易引起大学生的模仿, 造成自我约束意识下降、网络行为失范等负面影响。“网聊”、“网恋”取代了现实恋爱, 给大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低的责任感, 合则两聚、不合拉黑, 从游戏网络到游戏人生,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 如何正确地评估网络信息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

3、网络传播的易操作性使大学生信息传播中责任缺失。

有别于现实社会的信息传播, QQ空间、人人网社区、微博等方便快捷的社交平台, 给予人们充分发表个人意见的机会, 也使得这种信息的传播以更极端的方式出现。“标题党”、“网络水军”等现象, 就是对这种信息传播机制的极好说明。如2011年“金泉少侠”策划的“跪行妈”事件, 肖亚琴“死而复生”事件, 人们在质疑网络炒作行为的诚信性的同时, 也发出“伤不起”的感叹。在这种网络环境下, 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就成为当务之急。

4、网络的无穷魅力容易引起大学生网络沉溺。

新闻阅读、音乐欣赏、网络游戏、即时通话以及网络扩展至手机终端, 使得大学生深入网络并享受其乐趣, 从一开始的“拇指一族”发展到“五指一族”, 即一双手的各五根手指成为社会交往的主要方式。以价格低廉为特征的网上购物反而刺激了大学生消费主义的盛行, 因为网上购物便宜反而多花钱;用手机也能发帖则使得网络不拘限在人和计算机之间, 而发展到了人和手机之间。这往往使大学生片面地将网络当成不可缺少的娱乐工具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使培养大学生的正确使用网络提升自身能力变得更加迫切。

三、明确两个问题, 使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服务网络文化安全建设

进行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对于保障网络文化安全意义重大,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明确两个问题。

1、教什么的问题——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

在当前互联网应用技术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普及、大学生普遍具有使用网络的基本能力的情况下,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 应该放在培养大学生的思辩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和利用网络提升自己的能力上来。

(1) 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功能的能力

网络作为一种新型媒介, 与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如果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网络的功能和商业性的运行机制, 只能成为网络的被动接受者, 被网络牵着鼻子走, 丧失在网络使用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导致自我管理能力缺失, 不能适时适度使用网络, 更不能管理自己的网络行为。

(2) 培养大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和信息评价能力

文本、图像、视频等全景化、立体化的信息传递方式, 使网络信息具有其他媒介信息无可比拟的吸引力。但在网络信息创造和传递过程中, 参与者不可避免地掺杂了自己的观点, 使信息传达的结果与事件的真相发生偏离, 从而有失客观, 被转发10多次的广州UFO事件就是一个例证。另一方面, 网络的海量信息大多为缺乏逻辑性的碎片化信息, 而人的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则是有限的, 培养教育大学生信息分析和评价能力, 可以帮助他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 培养大学生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创造和传播信息应以社会责任感和公民道德意识为前提, 创造先进的有益的信息, 而非低俗的有害的信息;创造真实的可信的信息而非虚假的噱头的信息;创造能够表达自己的正确的信息而非人云亦云、极端的信息。大学生只有具备了正确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才能够服务网络文化安全建设, 成为引领先进网络文化的风标。

(4) 培养大学生利用网络促进自身成长成才的能力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 不是保护也不是隔离。何况在当前社会形态背景下, 网民包括大学生对于信息的公开透明有更加强烈的要求, 保护和隔离不仅不能使大学生免受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袭, 还可能激起负面情绪的强烈反弹。具体来说, 大学生可以在媒介信息的分析和提炼基础上, 了解现实环境和自身条件, 为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奠定基础;还可以通过评价、创造和传播信息, 完善自身个性和修养, 通过网络完成自身的社会性过程, 从而以更成熟的心态、更理性的姿态、更积极的状态实现与其他个体或组织的良性互动。

2、怎样教的问题——大学生网络媒介教育的方式

大学生做为具有较高素质的青年群体, 既有青年人热情、开放的特点, 也有易冲动、较叛逆的特点。运用正确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式, 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引领网络先进文化的群体。

(1)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

在成为社会人之前, 人最初的老师是父母。家庭教育有更好的感染性、更强的针对性和更大的灵活性, 因此,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应是相互促进而非割裂的。由于当前教育制度的局限性, 大学生在初高中阶段课业繁重, 没有时间和精力接触网络媒介, 存在于他们中的网络媒介素养问题并不明显。随着相对自由的大学生活的开始, 这些问题很快出现。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家长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理念、准确的媒介素养观念、明确的媒介应用意见。长期以来, 高等教育中家长的定位是疏离的。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的教育不应忽视家庭的作用。

(2)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以一贯之、持之以恒, 因此, 在高校教育中开设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是可以考虑的方式, 以公共选修课或必修课的形式, 将课程列入综合素质学分, 使之成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

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两条线、两张皮的管理方式, 这与“全员育人”的原则相悖。在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 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工作教师都应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都应发挥积极的作用。具体来说, 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自身都应具备良好的网络媒介素养, 对当前的网络热点有正确的见解, 对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信息有明确意见, 并能够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责任感, 做引领网络文化安全的主力军。

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对于网络文化安全建设意义重大, 加强大学生中相关素养的教育, 不仅能够使大学生利用网络提升和发展自身, 还能够使他们在网络文化安全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

摘要: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媒体, 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 为经济、政治、文化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也给现代社会带来了信息泛滥、舆情不稳等负面影响。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培养其对网络媒介的正确认知, 并引领网络文化的正向发展, 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

参考文献

[1]Elizabeth Thoman Skill&Strategies for Media Education http://www.medialit.org/reading-room/skills-strategies-media-education

大学生网络文化之心理学探析 篇8

摘要: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心理功能有逃避功能、攻击功能、替代功能、建设功能;其中前三种是消极的心理功能,后一种是积极的心理功能。网络心理教育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利用网络文化的建设功能,能够学会正确地对待和利用网络。网络心理教育是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充分条件,应围绕心智模式、情绪管理、意志力、人际沟通、压力管理等方面展开。

关键词: 网络文化;心理功能;网络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31—0102—02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逐步转变,如今的大学校园再也不是与世隔绝的精神王国,外界时尚的点点滴滴都逃不过这群年轻人的眼睛。千变万化的校园时尚文化成为目前高校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进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校园网络化的直接结果是网络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形成“交集”,产生了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大学生网络文化。这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表达形态,它依托发达而迅捷的信息传输系统,进行学习、生活、交往、娱乐等活动的同时,传播思想、文化,使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也得以反映。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格的形成、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构成、个性的发展都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心理功能及心理教育两个层面探析大学生网络文化,以期为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一、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心理功能

1.逃避功能。逃避功能往往是对那些意志薄弱而知识结构简单的大学生来讲,他们会在网络中以抑制、否定、退化的方式处理不符合社会准则的情感或冲动以及严重受挫时产生的焦虑和痛苦。

当大学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各种状况时,他们会在网络中将这种极度痛苦的经验或欲望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会放弃成人的方式,采用原先比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和满足自己的欲望,完全的放弃努力,彻底逃避成人的责任,从而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

大学新生刚进入大学校园,他们渴望友谊、渴望与他人交流。然而,大学新生的自我表露又受心灵闭锁的影响,总是不经意地与同学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完全敞开心扉沟通思想。而网络的交往特点,使他们畅所欲言、无所顾忌,许多学生在现实中受挫时,往往愿意到虚幻的网络空间去倾诉,互联网成了他们逃避现实、寻求自我解脱的一个良好的渠道和环境。

2.攻击功能。攻击功能是大学生通过转移和投射的方式在网络中把对现实生活中强者的情绪、欲望转移到弱者身上,或者将自己不良的思绪、动机、欲望、情感赋予到网络中的他人或他物身上,推卸责任或把自己的过错归咎于网络中人或物,从而得到一种解脱。

网络本身的特征就像一个垃圾箱和“回收站”,只需定期“清空”就使之消失得无影无踪。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大学生网络文化活动中看到更清晰攻击行为,尤其是当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网络黑客知识时会有强烈攻击他人的倾向,他们出于不同的动机:满足自信、完善自我、谋取利益、戏弄他人、寻求刺激,虽然有其合理的成分,但网络这一外力的介入使这种攻击倾向表现的更加明显。同时,当大学生受到到网络攻击时,也有部分同学采取报复行为,他们会选择转发给别人,或者找个新病毒回复,在其中找到平衡感。

3.替代功能。当大学生因心身某个方面的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或是遇到困难,无力处理实际问题时,会在网络上有意识的创造或寻找一种虚幻的世界以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获得心理平衡。他们常常会在网上酝酿成虚幻的自尊,带有浓厚的自我陶醉色彩。

网络的匿名性,实际上是一个假的身份,我们可能常常从大学生网络文化活动看到不少怪异的现象,比如改换性别,男生以女生名字和女性性格化身出现,或者女性以男性面目笑傲网络世界。更常见的是大学生隐匿真实的姓名、年龄、性格特征和固定的社会身份符号,来参与到虚拟世界的网络文化活动当中。尤其是有部分大学生以不同的身份网上娱乐:如聊天、玩网络游戏、写博客等,更有甚者会选择逃课上网,每天花费在网上的时间超过6小时,很容易产生对网络依赖而沉迷网络,这种替代在某种程度上使大学生将现实与虚拟混淆,将现实世界中的情感移植到网络世界中来,这样,以情感为纽带的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与互动关系,就被虚幻的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关系所代替。久而久之,他们会心甘情愿地退出现实生活,这种心理上的依赖使他们对现实情感的体验变得淡漠[1]。

4.建设功能。建设功能是大学生以认同、升华的方式接受网络文化的影响。大学生在网络文化活动中有选择性的吸收、模仿或顺从另一个在网上接触到得自己敬爱和尊崇的人或团体,以对方之长归为己有,作为自己行为的一部分区表达,以此吸收他人的优点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安全感,掩护自己的短处。

同时,大学生在网络文化活动中会把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另辟蹊径用符合社会认同的建设性方式在网上表达出来,并得到本能性满足。

在网络中搜索引擎的发展更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被汲取,大学生通过网上的点击、搜索、浏览、筛选、下载获得所需的信息,他们主动获取新的信息来满足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的要求以发展自我。而且,大学生在网络沟通过程中会形成固定的交往圈,在生活中遇到烦恼或问题时,在网络中向朋友倾诉的过程中,对方积极、向上的心态会使大学生有所改变,使之朝着对方的方向努力。

二、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

1.网络心理教育的目的。网络心理教育是网络和心理教育的联姻。在本文中,笔者认为,网络心理教育是关于网络的心理教育,网络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既可以通过网络的途径进行,也可以通过传统的非网络的途径进行。网络心理教育的总目标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利用网络文化的建设功能,能够学会正确地对待和利用网络,从而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其个性的和谐发展。

具体来讲,网络心理教育可细化为两个子目标。一方面,网络心理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为主要目标。另一方面,网络心理教育要顾及差异,以治疗大学生网络成瘾为主要目标进行个别教育。因此,以个体咨询、网络成瘾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对已经出现网络成瘾症状的大学生进行个别咨询与辅导,对极个别网络严重成瘾的学生重点关注并及时进行转介。同时,要针对网络成瘾学生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教育。

以上两个子目标教育对象虽然不同,但总目标是一致的,即通过网络心理教育使其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在使用网络过程中的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使他们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2.网络心理教育与大学生网络文化。尽管探讨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是重要和必不可少的,但过分地注重甚至夸大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会给人造成一种“网络文化就是洪水猛兽”,“网络文化就是罪魁祸首”的认知错觉或心理错觉[2]。网络文化之所以有如此的影响,主要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利用了网络文化的逃避功能、攻击功能和替代功能,以此使网络文化呈现消极状态。我们不应该因噎废食,反对或禁止大学生开展网络文化活动,应该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尺度和健康的心态,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对人的心理的积极影响,防止网络对人的心理的消极影响,引导大学生做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网民。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形成健康的网络文化。高等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教育,促进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此培养大学生从事网络文化活动时具备基本的价值尺度和正常的心态,才能保证和强化大学生网络文化发挥积极的心理功能,弱化其消极的心理功能。

3.网络心理教育的基本内容。虽然网络心理教育以网络为出发点,但它仍然是高校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网络心理教育的内容应该在包含心理教育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网络心理现象展开,如我们对网络这种现代科学技术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和行为,人的网络心理有哪些类型和表现,其特点和成因是什么;应该怎样利用网络来为心理教育服务等等。在此笔者认为,以网络为中心从心理教育的视角开展网络心理教育的内容应以大学生心理过程与个性特征的内在规律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基础[3],围绕心智模式、情绪管理、意志力、人际沟通、压力管理等方面展开。

心智模式教育,是使大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着心智模式,并认清楚模式对他们的影响,使他们了解改造心智模式的方式并学会应用,创造出适合他们的新的心智模式。

情绪管理教育,是使大学生了解自己情绪的节律周期以及自己调节、控制情绪的方法及有效性,让他们掌握培养良好情绪的方法,尽可能延长积极情绪的影响时间,而缩短消极情绪的影响时间,最终学会调节、驾驭自己的情绪。

意志力教育,是使大学生了解自己的意志力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方法,尤其是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学会运用所掌握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意志力。

人际沟通教育,是鼓励大学生多走出网络,学会在具体生活中掌握人际交住的技巧,使其体会单向和双向沟通的差异,学习双向沟通的方式,使沟通更完整有效。

压力管理教育,是使大学生在了解自己所面临和承受的心理压力的程度的基础上,使其意识到网络是缓解压力的一种途径,学会有效地缓解压力,掌握缓解压力的方法。

通过以上不同方面的心理教育使大学生从认知、情绪和情感、意志等方面形成健康的心理,强化大学生网络文化的建设功能,弱化其逃避功能、攻击、替代等功能,进而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综上所述,大学生网络文化有其特殊的心理功能,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网络文化是把“双刃剑”[4],有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对高等教育工作者来讲,必须在此基础上探索科学有效地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利用这把“双刃剑”,将网络文化的风险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胡敏.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及应对措施[J].民办教育研究,2008,(2):97-99.

[2]刘守旗.网络文化与心理教育[J].江苏高教,2005,(3):97-99.

[3]黄辛隐,张秀敏.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及团体心理训练设计研究[J].心理科学,2004,(2):307-310.

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活动总结 篇9

一、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效果良好。学校成立了以赵媛为组长,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订了活动工作计划,分工具体,明确了竞赛规则和要求。使教师和学生、家长均按要求参赛。

二、活动前做好竞赛的宣传、准备工作。

自收到关于开展中小学生安全知识活动的通知,学校随后召开会议,对各方面安全工作做了部属。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或温习有关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户外活动安全、校园安全、集体活动安全等安全知识。各班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等组织全体学生共同学习校园安全相关知识,让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活动的重要意义,了解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为此次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同时通过学生感染家长,家长也参加了此次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三、认真组织,积极参赛。

通过宣传,使全校师生明白了此次活动的意义。学校组织班主任通过活动网页,以班级为单位快速注册,填写班级信息,根据竞赛页面提示一次性生成网络竞赛账号和密码,再将账号和密码打印后分发到班级。教师和学生进入中国习网陕西竞赛活动专题页面,根据个人账号和密码登陆,先学习、后练习、再竞赛。竞赛期间,让学生重温老师平时在每周安全教育课上的有关食品卫生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户外活动安全、家居安全、校园安全、集体活动安全等安全知识。

四、取得的成绩。

本次竞赛我校按文件要求确保的参赛率,通过本次“安全知识竞赛”的举办,我校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我们必须明白: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学校将继续秉承对校园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继续加强校园安全的宣传与管理,努力为学生的平安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五、不足之处。

因学校计算机不足,花费的时间较长。学生家长也因无计算机参赛的较少。低年级学生计算机水平不高,完成质量不是很好,花费辅导教师的时间多。部分教师和学生在竞赛学习时没有注意练习,盲目答题造成成绩不理想。针对此次活动举办的不足方面,我们将从中汲取经验,扬长避短,争取把下次活动做得更好。

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活动总结 篇10

社 团 文 化 节

“春之声”主题月活动总结

社会服务行动队社团文化节活动总结

回顾过往,展望未来。本次“春之声”社团文化节,在校团委的正确指导下, 以关爱社会、情系他人、无私奉献、体验生活、提高自己为宗旨。在我们社会服务行动队十余年的丰富经验中,不断壮大。在以后的征程中我们继续以“弘扬鄂大精神,创高校一流社团”为目标,不断的壮大自己,为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以下是社会服务行动队四月份活动及工作总结:

2011年4月23日下午2点我们前往鄂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看望聋哑儿童。其目的重视爱心助残活动,增强爱心助残的责任感。我们充分认识到爱心助残的重要意义,坚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尊重残疾儿童,关爱残疾儿童,服务残疾儿童,帮助残疾儿童。让“以人为本、相互关爱”的理念在我们的血液中流淌,让我们的每一天都充满爱心,愿他们的每一颗心都流露真情。

活动内容:去鄂州市聋哑学校,看望那里的聋哑儿童,给他们带去了苹果、香蕉、葡萄、哈密瓜等水果,听他们上课并辅导他们功课,后与他们做游戏,打乒乓球,最后大家在一起给小朋友们表演舞蹈等节目,这一天我们都很开心,尽管那些孩子是残疾的,但是他们那种乐观向上的精神还是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

2011年4月23日全国道德模范谭之平来鄂州讲述励志成长报告会,其目的做成功的志愿者就得学会感恩,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真正得到帮助。

活动内容:道德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传统文化话题。4月22日下午,我校传媒系社会服务行动队作为武汉志愿者联盟的一支分队应邀参加了“1+8城市圈”鄂州点的‘启明学堂’2011年湖北中学生励志巡回公益报告会。此次报告会由武汉志愿者联盟的副主席、秘书长、全国道德模范谭之平在鄂州中专教学点为大家作励志报告。

2011年4月24日关注周边环境 关注莲花山风景区。其目的让大学生了解社会,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认识社会,并从中有所体会,领悟以及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感。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增强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内容:上午8时,传媒系社会服务行动队在莲花山风景区清理莲花山,湖面旁边的长廊上几十名传媒系社会服务行动队队员正忙着清理污垢。负责此次清洁活动的负责人做了简单的工作安排后,志愿者们就开始分头行动了。他们带着水桶、刷子、铲子、洗衣粉、扫把、拖把来到之前分配好的清理区域。

工作经验收获丰富

总结本社团文化节社会服务行动队的工作,我们可以得出了一些经验,以供下一届的后来人参考:

1、我们坚持展板、海报等宣传用品自己做,一来可以加强成员办事能力,体现协会自己不同于其他协会的独特风格;二来还可以大大节约经费。

2、加强和其他协会的合作,加深兄弟协会间的交流;尽量不与院上部门合作,因为其工作只看重形式,不注重实际,不够认真踏实。

3、加强和校外青年志愿者部门的交流合作,如共青团鄂州市委员会、鄂州只青年志愿者协会等一些志愿者协会。

4、协调好和上级机构即社联和校团委的关系,加强联系,有事多向主席团的同学请教。

5、平常的打印复印等尽量到外面的店去,更加节约经费,且我们有固定合作商店,更加实惠。

很多经验也无法用文字形容,只能在新一届的干部上任之期慢慢的指导,希望他们尽量少走弯路,将社会服务行动队带得更好。

五、协会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和不足

1、指导力度不够

社服的总队长、副总队长对各部门的各项工作的指导力度不够,很多部门的工作活动没有得到更好的实施,各部长、分队队长也没有更好的对部门干事进行相应的指导和监督,造成社服所提出的许多方针战略没有得到应有的实施效果。

2、成员的主人翁意识不够

社服的成员对自己的定位还不够清晰,对社会服务行动队的发展方向和总体规划不是太清楚,将自己仅仅定位在听分队队长、会长的话,只知道做事而没有更好的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怎么做得更好等,还过多的依赖于自己的分队队长,分队队长不通知做某些事,自己就没必要做,就不做,还没有一种以社服主人翁的态度和思想去做社服的各项工作。因此,更不能主动担当社服的各项大任,对协会所提出的各种战略方针没有进行过多的思考,考虑问题还不够全面。这些都是制约社服更好发展的诸多因素。

3、沟通交流不够

社服中的各成员间的沟通交流不够,导致社服没有达到最好的凝聚力。其中主要包括会长、副会长与部长间的沟通交流不够,部长与部长间的沟通交流不够,社服成员和会员间的沟通交流不够等。加强社服各成员间的沟通交流有利于团结社服的众多成员和力量,能够极大的增强社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社服各种工作活动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信息传达不够到位

分队队长、干事对协会所下达的协的各种工作活动、任务、消息等没有进行更好有力的传达。例如,社服的会议中的与会人员并没有将会议内容全面有效地传达给其相应负责和所在部门的人员,造成开会没有得到应有的传达信息的效果。许多成员在会议中,没有作应有的笔记,还只是竖着耳朵“悬听”,没有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因此,各部门需加强各部门的制度建设并将其作为重点工作。

5、自我批评

我从来都不是个有才能的人,即使是社服的总队长,却并没有做总队长的料,无论是在竞选中还是其他方面,最后凭自己的责任心和努力才走到了这一步。我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无论有多大的困难和阻碍,将社服的各项工作做好,因此对社服成员的要求也比较高,很多时候没有充分与其他成员商量就自下决定,没有对部长、分队队长给予应有的信任和尊重。在此我也向他们表示道歉,在以后的工作中少一些催促,多一份关心,平时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不能见面就说社服的事,毕竟对他们而言,社服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已。

6、合作交流不够

本月我们加强了和校内各志愿者单位的合作,但对于校外的方面却很缺乏。近期鄂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也正在和我们联系,我们要积极争取合作机会。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和本校志愿者协会的合作,通过各种渠道联系他们。实行对外对内开放,吸取其他协会的经验我们才能更好的发展下去。

传媒系社会服务行动队

网络文化对职业学生的心理影响 篇11

关键词:网络文化;中职学生;心理影响;双刃剑

一、网络文化对学生心理造成的有利影响

1.网络文化能够让学生更多接触最新信息

现在是一个信息时代,信息带给人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特别是对于中职的学生,他们需要及时了解自己专业的最新信息,了解行业动态。所以网络文化能够给他们这样一个平台,能够让他们将自己的专业生涯和时代接轨。从而使他们的心理更加强大,能够更好地适应职场的竞争。

2.网络文化可以向他们传递积极的思想

在网络文化中,有很多美好的因素。比如说,是好人好事、时事政治、读书报纸等。这些对于一个人品德的修养和道德观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接触的人就是周围的同学、老师。所以网上的一些文化内容对他们的影响是不可轻视的。优秀的网络文化能够让他们不用走出校门就可以受到新事物的熏陶。

二、网络文化对中职学生造成的不利影响

1.不利于中职学生的管理

中职学生相对于一般学校的学生来讲,是有点难以管理。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好动,有主张,自我管理能力差。即使在平时,老师对他们的纪律管理也感到头痛。而网络文化又是一个新的领域,学生受其文化的影响,又会增加一些不确定因素。例如,网络文化对他们进行游戏诱惑,很多学生为了打游戏,减少了学习时间。更有甚者危害自己的身体健康,甚至干一些非法行为。这样不仅毁了自己,还毁了自己的家庭,伤害了关心自己的人。

2.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网络文化有好的一部分,就有不利的一部分。网络安全的监管还是有漏洞的,很多不法分子钻法律的空子,造成网络文化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这样中职学生如果不加辨认就相信其中的一些语言,可能在给自己造成财产危险的同时,也会危害其他人的安全。

总之,网络本来就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善加利用,才能带给我们好的影响。对于这方面,学校应该加强监管,要建立防护网,保证校园信息的安全,也可以给学生定期做网络文化安全的报告,教育学生如何合理使用网络。

(作者单位 阜新市细河区职业教育中心)

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活动总结 篇12

关键词:网络文化,电视文化,大学生,价值观

一、价值观与大众文化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 (包括人、事、物) 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由价值观的定义可知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与其所生长的环境息息相关。同一个时代的人们总体的趋势是大致相同的, 这是由于他们处于同一种社会环境下, 接受着同样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而成长起来的。这种被同一时代人们所接受的社会观念或文化我们称之为大众文化。

针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说, 大众文化有更加具体的形式。我们这里所说的当代大学生即我们通常俗称的“90后”大学生。21世纪以来,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在我国逐渐地发展壮大, 成为了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渠道。而作为除了网络之外当代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另一种传媒的电视虽然在20世纪的后几十年就已经在我国大面积普及, 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 电视传媒不管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分别对网络文化和新兴电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 主要通过对这两种文化中的主流例子或形式进行剖析, 研究它们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正负面效应, 最后提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措施。

二、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网络文化是依附于现代科学技术的一种现代层面的文化, 作为当代大学生最主要的信息渠道, 对大学生价值观的作用不容忽视。伴随着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 “网络红人”利用网络传播的快捷性、开放性、广泛性、大众性和参与性的特点, 以其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批又一批地涌现在大众面前, 成为网络文化的一种主流形式。他们中有些凭借才华走红, 有些靠搞怪作秀走红, 有些凭借暴露、不雅照走红, 有些凭借炫富、拜金走红, 更有些是通过某些幕后推手走红。面对纷繁杂芜的“网络红人”现象, 当代大学生往往由于认知水平、辨别能力不够成熟, 难以作出正确判断, 容易盲目跟风, 从而形成一个混乱的价值体系, 影响其将来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模式。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勤俭节约, 鄙视享乐主义和拜金思想。然而, 这种传统美德在今天部分“网络红人”的道德坐标体系中已相当模糊。“易烨卿”“烧钱男”“雅阁女”等众多拜金女、炫富男凭借着“炫富”“辱穷”的出位言行, 大肆地宣讲自己所谓“日挥千金”的上流社会生活。一些“90后”大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网络红人”的炫富现象, 在大规模的“炫富风”和“拜金风”的煽动下, 片面夸大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认为金钱就是一切, 对金钱产生盲目崇拜和追求。

三、新兴电视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进入新世纪, 为了应对网络等新一代电子传媒对传统电视传媒市场的冲击, 各大电视台纷纷推陈出新, 在节目内容和形式上不断改革, 造就了一大批新兴的电视文化。譬如, 电视选秀节目的共同核心是将有强烈对比的普通平民和耀眼明星联系起来, 传递的一个信息是成功的获得并不困难, 而成功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粉丝”、鲜花和金钱, 从中传播“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价值观念。这极易导致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随着这类节目的泛滥和媒体的推波助澜, 不少大学生误以为成功就是在选秀节目中取胜, 就是被别人追捧, 就是当明星, 无形中加剧了对明星的崇拜和对明星之路的追求。偶像文化替代榜样文化易引发偏激狂热的情绪, 引至错误的价值取向。

四、新兴文化下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思考

网络文化节活动策划书 篇13

1、计算机免费咨询、维护、维修

2、电脑组装大赛

3、网络歌曲比赛

4、作品设计比赛

5、网络游戏大赛(cf、qq炫舞)

6、网络征文比赛

7、赛后讨论会

一、活动目的:

计算机高校园区网络文化节由我院计算机协会和机电计算机协会共同倡导,此次活动是初步尝试,一旦成功下届准备更大规模更多学院参加的高校园区的大型活动;同时也是宣传计算机协会以及计算机知识,在日新月异的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重要性越来越为明显,提高同学对网络的发展以及对其健康的认知;提高同学们对计算机喜爱。

二、活动对象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学生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全体学生

三、注意事项

1、活动可以个人和组队(每组可最少3人,最多可5人)的形式参加比赛。

2、此次活动对组队的同学采用积分制。整体总分为600分。每一环节总分设为100分。参加完六个竞赛性的活动后,并在积分上获得相应名次,便可获得奖状和奖品。取前四组奖励:其中设团体一等奖一名,团体二等奖一名,团体三等奖一名,优秀奖一名。

3、个人选手参加相关环节活动并取得相应的名次便可获得相关活动的证书和小礼品。但不以积分制为标准。

四、活动时间:

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xx年4月16日——4月20日):赛前策划宣传,活动在于准备充分,此活动有意扩大其知名度,便于活动的开展。第一个活动计算机免费咨询、维护、维修同时进行,是计算机协会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第二阶段(xx年4月20日——5月10日):各个活动如期举行,每个活动根据情况而定,具体活动时间会提前张贴出去。24日25日两天时间因运动会可能调整。

四、活动地点

第一个活动(计算机免费咨询、维护、维修)在各校设点,本校在食堂楼下,机电由本校技术人员前往。第二个活动(电脑组装大赛)在机电。第三个活动(网络歌曲大赛)在机电晚会大厅。第四个活动(作品设计大赛)各校采用征集方式。第五个活动(网络游戏)cf,qq炫舞均以个人电脑(已接互联网)方式参加。第六个活动(征文比赛)各校采用征集方式。第七个活动(赛后讨论会)地点另行通知。

五、活动细节

1、计算机免费咨询、维护、维修。这次的活动主要在于前期宣传,与宣传同步进行,本协会联通机电计算机协会倾尽最大技术可用人才为同学们献上最优秀的服务。由于考虑机电发面技术层面短缺本校协会给予一定帮助。

2、电脑组装大赛。这个活动也就是正式开始比赛,其在机电举行,因为机电有着更好的硬件设备。组队比赛以平均分计算,个人比赛以自己成绩计算。达到规定时间为满分,达不到规定时间按时间段计分,若以个人参加的人员同时达到规定时间,分数少则胜出。组装时,要轻拿轻放,以免损坏硬件,如要恶意破坏的则要如价赔偿。

3、网络歌曲比赛。形式不限,民族、通俗亦可,可附带舞蹈但以唱为主。此次活动会有其他协会参加其影响力不言而喻,我们会邀请专业评委,我们坚决做到公平公正。同时亦可分为组队和个人,计分组队平均分,若组队一起合唱则直接取其成绩。

4、作品设计大赛。形式同样不限,大致可分为平面设计作品,autocad作品,flash作品,网页作品等,作品提交一律采取电子文档,压缩成包,内附文本文档写上自己学校、姓名、班级、组队或者个人,统一发送到asjxxx@126.com(商贸学院)电子邮箱。作品如果出现抄袭现象取消其参赛资格。组队可以只提交一幅作品,亦可提交两幅以上不过采取平均分。此次作品主要是提交给老师进行评分。

5、网络游戏。因考虑到网络游戏是网络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也在活动项目之内,不过此项活动恐怕会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我们活动主办方不过于支持此项活动,仅供大家娱乐和比赛。cf会在统一时间统一区,由协会工作人员建立房间设密码,只有参赛人员才能知晓,赛时枪支不限。(qq炫舞情况未定另行通知)由于游戏里不易真名,所以提前统计参赛人员名额,此项活动以qq报名形式为主。如果游戏发现非法外挂,游戏立马中断取消用挂人员参赛资格并重新开始。组队vs组队。以名次评分。

6、网络征文比赛。主题不限,可以是计算机的发展史,网络的安全性,网络发展方向,互联网的健康等等。组队可以提交多篇亦可提交一篇,多篇以最高分计算。此次网络征文比赛主要还是提交老师进行评分。

7、赛后讨论会。此时各项比赛已圆满结束。接下来是由我们两个协会的工作人员总结分析活动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做到扬长避短。为下届高校园区网络文化节奠定基础和经验。

六、报名方式

a)食堂楼下定点报名

b)短信报名(注:班级、姓名)

c)邮箱报名

七、宣传方式

a)张贴海报

b)拉横幅

c)计算机免费咨询、维护、维修

d)散发传单

e)协会博客定时发布最新消息

八、活动经费

个人:证书(2元)+小礼品(5元)*3人=21元

21元*6项小活动=126元

组队:预计一等奖80元(礼品)二等奖60元(礼品)三等奖40(礼品)优秀奖20元(礼品)共200元

宣传:红纸15张*0.5元=7.5元

白纸15张*0.5元=7.5元

策划书打印4份*0.8元=3.2元

宣传单,喷绘海报约50元 共68.2元

合计:126元+200元+68.2元=334.2元

此项活动在于尝试,不过经过长时间的策划分析最终确定,不但是协会在于新的挑战,也是改变以往传统模式活动,改革创新此项活动都有体现。同校外社团合作自身的形象尤为重要,我们坚决以“校内协会会员代表整个协会,校外协会会员代表整个学校”口号严格要求自己行为,不损害学校任何利益,坚决维护好学校名誉。

安商院计算机协会

寝室文化节活动总结 篇14

一个温馨,富有个性的寝室将为寝室所有成员每天的学习生活带来好的心情,是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成长共同进步的“家”。寝室文化是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绚烂的一笔,增添了生活中无穷的乐趣。它给所予我们的是一份感情凝聚的升华。寝室孕育了我们所有大学生梦想的摇篮。在这里,我们所付出,所期待的有太多太多,它伴随我们成长,它同样也需要一份精神上的洗礼。就这样,寝室文化节拉开了序幕,演绎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写策划书申请,经过审核,下达通知,准备工作,公平评比,宣布结果„„各种各样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在同学们热情的配合下,寝室文化节终于落下了帷幕。这次寝室文化节由院学生会生活部主办,院团委学生会各部门协办,大家都准备了很长的时间。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大学生活,美化了寝室环境,而且还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高雅的大学氛围。通过精彩的演出,激发了同学们参加的热情,不尽给了同学们展示自我,充实自我,丰富自我提供了舞台,更是培养了同学们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增强了寝室凝聚力,也更好的发挥了寝室基地育人的作用。从整体上看,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力量。

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比赛:

一、寝室装饰大赛

优秀寝室的评比更是热火朝天。同学们都热情饱满得投入到改造宿舍的行动中来。他们从宿舍文化的角度来布置自己宿舍的室内环境。女生的宿舍,温馨可爱;男生的宿舍,运动阳光。还有的宿舍更是用一幅幅山水画,让属于自己的小小空间内到处飘散着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为自己的宿舍增添一些文化氛围,为自己也为他人营造一个文明、平安、和谐、温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寝室才艺大赛 一.

活动概述 1.前期工作

在接到院里通知后,在书记和辅导员的高度重视下,我们生活部及时召开工作会议,成立了工作小组,具体部署和落实”宿舍才艺”大赛的相关事宜,通过向12级各专业发出通知,并且进行了初选,选出优秀选手参加演出,组织彩排时间持续了将近半个月,确保了本次比赛的圆满举办。2.活动内容及成果

寝室才艺大赛节目单:

1、现代舞 表演者 杨秋旭、臧林等

2、歌曲:笔记 崔汉丹

3、小品:疯狂拍戏 胡英杰等

4、歌曲:十一年 蒋恩博、张宝弟

5、雷人舞 张超等

6、小品:甄嬛传 王婧媛等

7、魔术 姬赐玉等

8、情景剧:放假了 王淑艳等

9、歌曲:改变自己 姚丽娜、赵卓

10、小品:男生宿舍 徐春雨等

11、乐队表演 高铭、王闯等

12、歌曲:人生下站见 周翰林

11号下午3时许,伴随着激昂的音乐声,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文化艺术节;“宿舍才艺大赛”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以舞蹈开场,充分展现了我院大学生的青春活力,接着小品,歌曲,魔术,情景剧,乐队等纷纷亮相。活动中还对本的优秀寝室及先进个人颁发了奖品及证书,书记才忠喜发表了重要讲话,对获奖的寝室给与鼓励和祝贺。整个过程在一个快乐的氛围中度过,不仅展现了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的才艺,也体现了寝室温馨和谐的一面,同心爱家的共同思想。

3.活动后的总结工作

本次活动深刻的体现和升华了活动宗旨,加强了寝室文化建设,提高了寝室的整体水平,营造了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为同学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同学们在准备中增进彼此间的了解、深化相互的友谊,达到进一步融洽学校氛围的目的。同时,同学们在比赛的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才学,起到互相激励的作用、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二.

经验

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深刻了解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宿舍才艺大赛是个集体项目,不要求个人主义,需要寝室室友默契配合,共同把才艺展示出来,才能彰显去寝室整体风采。除了参赛选手之间的配合之外,组织人员和选手之间以及组织人员之间的合作也凸显重要:组织人员之间通力合作,从代表选手的甄选到节目的拟订,以及比赛时的各项后勤工作,任何一关都不能放松。三.

改进

纵然有夸赞摆在面前,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节目上的衔接度不足,时间上的把握不是特别充分等。因此我们更要从中吸取不足,努力改进,以便在以后的活动中尽可能将工作做到最好。报告人:张广通(11园林)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大学生网络文化节活动总结 篇15

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的感受力、注意力和信息价值的判断力, 信息意识的有无与强弱决定了人们对信息感知欲望的强弱及对信息的搜寻、获取、判断和整合利用的自觉程度。因此, 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各种新信息做出迅速反应的能力, 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信息能力是指根据已掌握的相关信息知识、检索技能和专业知识获取信息, 并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判断、分析、组织、利用的能力。一般而言, 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检索能力、信息分析组织能力与信息综合利用能力三个层面。信息检索能力是及时、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的必备能力;信息分析组织能力则是在信息检索能力的基础上, 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加工并使之有序化的能力;信息综合利用能力是对认知、获取、处理的信息进行有效利用, 并不断创造出新信息的能力, 是使所加工整理的信息资源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能力。

信息道德是指信息加工者、使用者和传播者所应遵守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 或者可以被简单地定义为人们在从事信息活动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用于调节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信息使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认为它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环节, 因为良好的信息道德教育将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网络信息道德素质, 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确保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

一、网络文化视角下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1.信息素养教育是大学生科学认识网络文化精髓的必然要求。

通过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 可以实现大学生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全面提升, 确保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文化的本质, 准确理解网络文化的精神实质, 真正把握网络文化的精髓, 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网络文化, 弃其糟粕, 取其精华, 实现对网络文化精髓最大限度的吸收利用, 真正实现网络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2.信息素养教育是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的广泛开展, 实现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提升, 明确网络在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文化扩张中的地位与作用, 并通过大学生信息判断力的不断提升, 准确判断分析信息的内涵, 有效抵制以满足西方利益需要为目标的不良思想, 尤其是经过精心包装的符合西方发达国家利益的不良思想的侵蚀, 不断吸收网络文化的精髓, 从而确保网络成为大学生获取构建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之一。

3.信息素养教育是构建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必然要求。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的广泛开展, 使大学生能正确认识网络及其作用, 科学界定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在其个人成长中的地位、作用与意义, 实现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互动, 而非网络世界对现实世界的替代。从而避免网络世界可能对大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消极影响, 确保网络世界不但不会成为大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消极因素, 相反会成为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积极因素。

4.信息素养教育是建立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的必然要求。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 尤其是网络道德教育的深入进行, 确保大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网络道德思想体系, 明确大学生在网络活动中所应遵守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 有效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确保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在良好的网络道德规范前提下有序进行, 实现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与网络行为的同步。

5.信息素养教育是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文化的必然要求。

通过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效开展, 实现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提升, 尤其是他们的信息检索、分析组织和综合利用能力的有效提高, 确保大学生能明确自己所需要信息存在于何处, 合理运用各种检索技巧及时准确选择所需信息, 并能对检索出来的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正确地认识信息的价值, 实现对信息的充分利用, 同时又能确保大学生明确信息对生活、学习及将来工作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培养大学生持续地关注和自身需要密切相关的信息的能力, 体验寻求知识的快乐和终生追求学习的动力, 使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科学利用成为可能。

6.信息素养教育是大学生参与网络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通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不断提升, 可以使大学生建立起有效的网络行为规范体系, 确保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的要求, 从而确保其网络行为的规范化、合法化、合理化, 使大学生能以规范、科学、合法的方式参与到网络文化的建设中来, 成为积极网络文化的创造者。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研究

1.明确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和层次。

初级目标以培养大学生最基础的信息素养为目标, 主要是信息知识基础能力的信息技术基础能力的培养, 如各类目录、网络工具软件、网络浏览器、搜索引擎等的使用。

中级目标是培养大学生信息技能和相关知识体系, 逐步完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主要内容是了解信息源的类型、特点, 以便根据课题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源、使用合理的检索技巧获取信息, 并能对信息进行科学的组织、评价、综合利用以完成具体的任务。

高级目标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提升大学生对信息的检索、分析、综合、判断直至创造新信息为目标, 是对初级目标和中级目标的综合阶段。

同时信息素养教育是一种连续性和相互衔接的层次性教育, 其理想的顺序是从中小学打基础并在高校得到全面实现。初级目标的实现理论上应是在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过程中实现, 而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更注重的是中级目标和高级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应更加致力于中级目标和高级目标的实现, 以培养大学生对信息的综合利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为核心开展信息素养教育。

2.建立完善的信息素养教育系统。

信息素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为了确保信息素养教育的质量, 建立科学完善的信息素养教育系统将对信息素养教育质量产生重要影响[1] 。在信息素养教育系统建立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环节:明确信息素养的定义并进而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等相关内容, 在此基础上制定信息素养教育指标体系, 一方面以此体系来评判信息素养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另一方面以此指标体系为依据设计教学体系、教学模式、信息评价模式 (包括信息道德评价) , 并据此评价结果对原有的相关内容进行改进或重新设计, 而这一过程需要反复循环, 以最终确定一套合理的信息素养教育系统, 全面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2] 。

3.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由于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 因此仅仅通过一个阶段的教育, 或者通过一门或几门课程是无法实现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的, 信息素养教育必须要渗透到相关课程之中, 在信息素养教育的层次性、过程性和实践性的基础上构建起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既包括一定数量的独立课程, 也有相当一部分课程是作为其它课程的一部分而存在, 更有大量课程是完全融合到其它学科课程之中。一般而言, 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通常包括三类, 即通用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

4.建立层次化教学体系。

在建立层次化教学体系时应立足于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已经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并结合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和专业教学安排制定科学、合理的层次化教学体系。对于低年级学生主要以基础的信息知识教学为重点, 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及利用相关信息满足学习需要的意识;对于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则以信息能力的提升为主体, 以其信息能力的提升为主要目标, 使其具备良好的信息建设、加工、综合应用能力, 以良好的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

摘要:文章分析了信息素养的内涵构成, 论述了网络文化视角下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进而从明确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和层次、建立完善的信息素养教育系统、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建立层次化教学体系四方面提出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模式。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高雪梅.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系统性[J].江苏高教, 2003, (5) .

上一篇:第一次做月饼作文600字下一篇:在全市质量工作会议上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