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中心的加工以及发展

2024-09-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加工中心的加工以及发展(精选10篇)

加工中心的加工以及发展 篇1

摘要:现代机械制造业飞速发展,以数控机床为技术代表的新型制造技术已几乎覆盖了普通机床,而编程已由手工编程发展到计算机编程,它是制造业进一步向智能化方面的过度,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还保证了生产质量。对于加工拥有众多相同或者是以一定的规律变化的工位的零件,传统的手工编程比较繁杂,繁琐,浪费不少时间,而且还容易出错。例如端面齿轮,齿盘的加工,分度盘的加工,繁杂的计算机应用的模具加工,等等,而齿轮齿盘拥有众多的齿,而且在同一个面上,因此,手工编程就很难完成零件的加工,而计算机编程也因此而来,从工件的造型以及模拟加工,再到计算机的各种处理,刀具的选择都可以简单地完成,不仅如此,还可以保证了加工的质量。

计算机编程与手工普通编程的区别在于:计算机编程可以使用变量,而且可以赋予变量值,变量之间可以运算,程序可以跳转;普通的手工编程,只能指定常量,常量之间不能运算,程序只能按照顺序实行,不能跳转,因此比较固定。计算机编程可以应用于数控机床的特殊领域,在应用于繁琐的零件加工当中,计算机编程会起到无可比拟的作用!

计算机编程是编程加工的重要的补充。属于计算机高级语言,可实现逻辑运算,条件转移,等操作,可以轻松完成各种复杂零件的加工与完成。

关键词:数控机床,计算机编程,切削参数,分度盘

数控机床的特点:

在数控技术中,加工程序指的是加工零件的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刀具的运动轨迹,切削参数以及辅助动作等等,按照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以及程序编写的程序单,或者直接输入数控机床的数控控制当中,从而控制数控机床加工零件。

数控程序分为手工编程与自动编程(计算机编程)。手工编程是从零件图样确定工艺路线,计算数值,编写零件程序加工单,控制介质以及校验程序都是由人共完成。这是对于简单零件加工而言,计算简单,程序简短,手工就可以完成。然而,对于形状复杂零件,拥有各种曲线零件,要求高的零件,非圆形的曲线等零件,手工编程就很难完成零件的加工,因此就必须要求自动编程来完成。自动编程是指编程人员根据零件图样要求进行参数选择和设置,由计算机自动进行数值计算,进行后置处理,编写出零件加工程序单,将程序通过直接通信的方式输入到数控机床,从而控制机床加工零件。

加工中心的加工以及发展 篇2

1. 对外贸易的依存种类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转化

辽宁省的出口贸易产品在上世纪80年代都是以初级产品为主, 初级产品占到全年出口产品的三分之二, 而工业制品仅占三分之一。随着时间的推进, 到了2001年出口产品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工业制品的出口量有了质的飞跃, 已经远远超出了初级产品的销售量, 可以说, 辽宁省出口贸易的依存种类已经由初级产品转向了工业制成品。这期间所发生的变化与全国的贸易产品结构变化类似。

2. 贸易合作伙伴 (包括国家和地区) 呈现出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 三十多年来辽宁省的对外贸易合作伙伴主要是日韩、美国以及欧亚地区, 比较集中, 合作稳定。其中与欧洲国家的合作以德国比重最大, 与亚洲国家的贸易中新加坡比重最大。2000年-2008年出口日本的产品比重占绝对首位。辽宁省主要贸易伙伴结构变化不大, 但与各国进行贸易的市场份额在逐年缩小。与此同时, 辽宁省增加了海外投资并扩大资源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以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政策。在未来的时间里, 辽宁省要想提高对外贸易的抗风险能力, 必须要使产品的种类多样化, 使整体水平有所提高。

3. 辽宁省内各地区贸易呈现出的变化

辽宁省内各地区贸易额占辽宁省贸易总额的比重总体来说变化不大, 辽宁省内以大连为主要发展地区, 随着城市群的兴起, 以沈阳为中心的周边贸易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 而且其发展程度跟省内其他沿海城市相比略快。相反的是, 相对于这些地区, 海滨城市的发展却没有想象当中的尽如人意。综上所述, 辽宁省内各地区的出口贸易差距虽然有所改善, 但差距依然较大并且缺乏过渡性。今后, 随着辽宁省的发展计划, 各地区的出口贸易将会迅速发展, 是差距逐步减小。

4. 加工贸易增值率逐年增高

1994年-2013年辽宁加工贸易增值率基本在50%上下, 表明辽宁省的加工贸易的发展还没有达到预想的高度, 加工贸易大部分还处在技术含量不高的加工环节。在整个加工贸易的价值链中, 加工企业处于产业链条的低端。2009年随着中国入世后的不断努力, 全球经济逐渐回升, 开始逐年增高, 到2012年增值率达81%。基本相当于全国中上水平, 相比沿海发达地区还有较大差距。

二、辽宁省的贸易产品结构的特征分析

1. 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

辽宁省主要贸易产品以纤维、化工、家电等劳动资源产品为主, 其中服装类产品尤为突出。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其它类型的产品也逐步有所提高, 使整个对外贸易产品的生产量有了显著的改变。在全国的对外贸易额中, 辽宁省占的比例较为领先。尤其是近年来, 随着贸易的不断开展与深化, 会促进辽宁省的出口产业逐步扩大规模, 比如服装、塑料、水泥等贸易产品的出口量均有了明显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辽宁省的出口贸易还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继续扩大对外出口量。

2. 信息技术产品

跟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辽宁省的信息技术产品比如电脑产品、集成电路、手机、数码相机等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还略逊一筹, 优势并不明显。随着辽宁省信息技术产品的发展, 近年来对外销售量相对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目前还未能达到全国销售量的上游, 依然处于中下游阶段。这绝大部分原因在于我国信息技术类产品以及电子产品的相关产品在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实现相关产业聚集以及出口份额占绝大优势。因此, 要想把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销售量达到上游, 必须要提高其生产的力度及产品的质量, 这样整体的销售额才会提高。

3. 重工业产品

重工业是辽宁省的传统产业, 因此目前已在辽宁省实现产业集群, 辽宁省是以重工业技术而闻名, 其中, 以铁、汽车、机床为代表, 虽然2008年, 重工业产品的对外出口量远远低于辽宁省整体的对外出口量, 但是因为近年来, 汽车等产业的市场需求量的不断扩大, 从而导致辽宁省内的重工业产品的销售量正在逐步提升, 加大了对外贸易的额度。近年来重工业产品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提升, 机电产品的出口份额明显增加。

三、辽宁省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

辽宁省近年来, 外贸进出口遇到了很大的挑战, 尤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国家政策调整, 特别是出口贸易, 出口情况可以说是一个对外经贸的晴雨表, 随着政策的不断变化而随时随地的改变。这期间, 哪怕是极其微小的变化, 都会成为辽宁省外贸实现结构形态转变的必然因素。其次是外贸出口统计方法和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调整, 对省内的贸易出口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1. 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低

当今国际金融市场的任何变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辽宁省对外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变动, 特别是受到几次金融危机的影响, 外币不断贬值, 对于人民币汇率相较而言很高, 大大削弱了出口加工企业的价格优势。针对盈利状况的恶化, 出口企业往往会采取降低工资, 减少成本直至裁减员工, 缩减公司开支的办法转嫁损失。对于"两高一资"的产品要严格控制其进口, 并对低附加值、低技术产量的产品的出口进行严格控制, 不断推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以实现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贸易总额上, 要缓解出口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 促进贸易收支总额平衡, 以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 虽然国际经济有所回温, 但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 仍然导致很多企业在贸易出口方面保持观望态度。

2. 加工贸易附加值低

虽然近年来辽宁省加工贸易产品结构有所改善, 但与广东、江苏、上海、浙江等省份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辽宁省加工贸易的出口中工业产品比例仍旧很高, 大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产品, 即使有高新技术产品, 但也很少有自主研究的产品。营销渠道以及品牌等环节缺失, 由于缺乏核心竞争优势, 品牌仅为一个商标。许多高科技企业只不过是一些跨国公司的加工组装车间, 将附加值低的生产环节转移到低生产成本的国家和地区, 以控制优势资源, 降低生产成本, 这也是导致辽宁省加工贸易附加值低的原因。同时低附加值导致技术落后, 有碍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劳动密集型促使形成粗放式经济, 会使外部性加大, 降低劳动者报酬, 阻碍就业。

3. 产业关联度低

辽宁省加工贸易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逐年下降, 显示着辽宁的加工贸易未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联动效应低。由于辽宁省加工贸易处于简单加工组装的发展阶段, 生产能力集中于下游企业, 而原材料、零部件的进口, 制成品的出口等省内企业参与不足, 并且目前辽宁加工贸易大多由外商投资企业开展, 而外资企业的高技术水平中间品以及生产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以服从母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战略。相对于国外的企业, 国内企业在加工贸易的流程中如生产制造、运输仓储和售后维修等, 参与度较低, 导致对外加工结转效率不高。因而, 加工贸易的发展就不能拓展国内企业的新兴市场。而产业结构转变可以带动就业结构转化, 特别是现代信息产业、金融保险业等新兴行业的发展, 既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也为就业拓展出新的空间。

4. 劳动力素质低

由于辽宁省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并不算高, 人力资本供给不足, 直接或间接导致劳动力相对匮乏。素质结构方面, 辽宁省理论性人才较多, 中低级人才也不乏, 但应用型人才以及创新性人才明显不足;在行业分布方面, 高素质人才往往集中在大型国有企业以及政府机关、事业单位, 非国有部门和中小企业留不住人才, 这导致目前的辽宁省从事对外加工贸易更多集中在一些增值效率较低的产业。人才应用性不强, 劳动者就业能力受到限制, 这就不利于实现稳定就业, 也会导致就业质量提升受限。依照当前市场需求量来看, 现有的劳动者素质不能很好的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因此, 我们要增加一定数量的劳动力, 从而推进辽宁省的外贸交易, 使我们的产品能够充分的融入进国际的大市场当中。

四、发展辽宁省对外贸易的对策

1. 以区域创新促进外贸新的发展

对于辽西锦州湾沿海经济区、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等地域, 辽宁省应重点兴建, 加快这些地区对外经贸的发展, 使他们成为辽宁省对外开放的新亮点。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海产业基地和现代化海滨新区。利用现有的产业及资源优势,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 共同创造出对外开放的趋势。不仅如此, 我们还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推进沈阳中部城市各产业集群协调发展。辽宁省最大的优势就是沿海省份, 我们应该利用这绝对的地理优势, 大力发展物流行业, 比如, 粮食、汽车等产业。把产业的特征放大, 使其能够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

2. 实现出口产业升级, 使出口结构优化

目前, 辽宁省面临发展的机遇以及产业升级的挑战, 同时, 国家政策也在积极调整。因此, 辽宁省必须集中力量促进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优化出口商品的结构, 改变增量不增利的不利出口局面, 对于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产品, 要提高其经济效益, 并增加社会效益。对于加工贸易, 努力提高其加工档次, 调整贸易结构, 推动辽宁省加工贸易的持续健康增长, 不断缩小辽宁省与发达省市的出口距离, 努力完成其出口目标的同时实现出口版本升级。同时, 扶持相对强大的出口产业, 之成为辽宁省出口支柱产业。我们应根据现有的条件, 着重选择出口的产品, 围绕选择的产品进行进一步加工, 使其成为新的产业链。

3. 加快实施出口产品名牌战略

品牌是出口能力不断增强的重要保障之一, 一个名牌可以大幅度地拉动当地的出口额, 因此, 辽宁省要加快实施名牌战略, 培育发展新的出口产品品牌, 对企业出口的新产品研发、注册商标等活动等开支给予资助, 为出口品牌企业提供便利, 应积极推进出口品牌的体系建设, 如设立发展出口品牌产品的专项资金, 或者给予名牌产品一些政策支持等等。

4. 提高对外贸易的科技含量

针对目前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低, 出口产品层次低端等问题, 我们应着力提升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全面推进科技兴贸, 力争提高辽宁省出口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对于各类产品的对外出口, 应以技术和营销为重点, 鼓励其进行自主创新, 重点培养对象应为拥有自己的品牌和核心技术的产业, 并对其展开进一步完善出口信用保险制度, 使其扩大出口总额。

5. 着力吸引外资促进对外贸易

辽宁省本身已经具有对外开放的先天优势, 应该合理的运用这些资源, 把外资吸引进来, 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并充分发挥其联动效应, 拉动辽宁省外贸出口。比如:我省森林资源相对丰富,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木制品 (纸张等) 的出口加工。还可以利用东北东部水运的优势, 进行水上的产品交易, 推进水上物流的运作。

6. 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

随着辽宁省加工贸易的不断发展, 产业分工应该从原来的主要集中于生产环节, 逐步地过渡到产品设计环节、销售环节等多个方面。为此, 我们应该鼓励辽宁省内企业和跨国公司开展合作, 推动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 参与到国际分工与合作当中, 使产品更加国际化、现代化。

不仅仅是以上的对策, 我们还可以让出口的产品种类多样化和分散化, 提高对外贸易的抗风险能力, 并且可以发挥我们辽宁省的得天独厚的农业优势, 建设绿色通道, 开发绿色食品的加工出口。在原有的基础上, 再借助政府的大力扶持, 对我们的老工业基地进行新鲜的改造, 注入新鲜的生命活力, 焕发出新的年轻的气息, 促进辽宁省对外贸易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华初, 李永杰.论我国加工贸易的就业效应[J].财贸经济.2004 (06) .

[2]童永霞.我国加工贸易的就业效应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 (22) .

[3]金凤花, 于丽敏.辽宁省对外贸易结构变化特征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1 (5) .

[4]聂艳华, 张玉明.辽宁省对外贸易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商业研究, 2007 (11) .

加工中心的加工以及发展 篇3

一、世界MC的生产

在WTO(世界贸易组织)142个成员国(地区)中,能生产MC的仅10余个,而需用的则很多。特别是在机械工业、汽车、宇航、模具工业中,对一些高难度复杂件,MC已逐渐成为具有攻坚性、创造性、战略性的机种。攻坚性表现在可高效生产复杂件。创造性表现在高速化、复合化,优点突出。战略性表现在未来的制造系统、FMS(柔性制造系统)、FA(自动化工厂)、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发展,MC将是主角,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地位。

目前世界上公开报导MC产量、进出口量、消费量的仅美、德、日、中、韩、中国台湾6国(地区)。表1为1991~2001年其MC的产量。2001年MC的产量依次为:日本(12990台)、台湾省(11660台)、美国(7430台)、德国(4548台)、韩国(2362台)、中国(578台)。中国于1973年研制出第一台,台湾省于1979年研制出第一台。2001年中国加工中心产量578台,仅为台湾11660台的1/20,相差悬殊。表2为1991~2002年,中国MC的产量、进出口量、消费量。中国因MC产量较少,供不应求,需要大量进口。2002年中国进口MC 3320台,约为产量650台的5倍。占进口金切NC机床18276台的18.2%;金额3.6亿美元,占金切NC机床进口金额14.5亿美元的24.8%。

二、目前世界对MC的市场需求状况

各国工业化程度、技术水平、重点生产部门不同,因此对MC的需求也各不相同。

美国在当今世界,工业化程度、技术水平最高,且汽车、宇航是其重点生产部门,2001年MC的产量为7430台、进口5183台、出口1108台,消费量为11505台,居世界第一。其次为:日本(6092台)、德国(5291台)、中国(2662台)。

据统计:2001年美、德,日、中、韩、台的MC产量共计39568台,进口量共19066台、出口量共22727台、消费量共36907台。在产量上,日本占32.8%、台湾占29.5%。日本、台湾两者产量共占62.3%。先发展市场需求量大面广 的MC,从而,占领国内外广大市场,再加强科研,提高水平,发展高档产品,其战略战术非常正确。

1996年美国金切机床拥有量为190.4万台,(汽车产量约1100多万辆),其中数控机床35万台,MC为15.5万台。1994年日本金切机床拥有量71.9万台(汽车产量1055万辆),其中数控机床14.9万台,MC为3.44万台。中国1995年金切机床拥有量298.4万台(汽车产量146万辆),内有数控机床6.4万台、加工中心有0.364万台。

美国1996年MC拥有量有15.5万台,其分布情况为:在一般机械制造部门中占52%、运输设备制造部门(包括汽车、飞机生产)占15.2%、金属结构制品部门占14.9%、电气机械部门占11.2%、精密仪器部门占7%。从中可见,机械部门各个方面需求MC的数量最多。汽车、飞机生产,需要一些高性能、高档MC。当今世界,美国的MC拥有量与需求量最多。以上数字,可供对世界MC市场需求、发展趋向的一些参考。

在一般机械工业中,部门繁多,大中小零件都需要低中高档各式MC。汽车工业属大批量生产,需求各种高效率、高精度、性能稳定、能实现重切削的高速、高性能的MC。宇航工业属于单件、小批生产,难削材、特殊复杂、任意曲面件多,需求各式中大型高精、高效、高自动化、高速、多轴联动、高性能的MC。目前在世界MC的产量中,低、中、高档之比约为30∶60∶10,今后对高性能、高档MC的需求将不断增多。

三、世界MC的发展动向

MC在加工工艺、机床布局、结构、驱动、控制、刀具等方面变化较多,比一般数控机床技术上更为复杂,在设计、制造、使用、维护上难度也更大。目前仅美、德、日三国对主机的设计,在技术上过硬,并具有创新能力。在机、电、液、气、光元部件、各种功能部件、测量、刀具、NC控制系统方面,也能独立自行互相配套。MC的产量、消费量也较多。至于其他国家(地区),瑞士对中小型高精度MC主机设计技术高超,制造精良,在所需先进配套元部件、NC系统、刀具等方面,实行国际配套,机床出口到全世界各地。一些发展中国家(地区)如中国、韩国、台湾等,基本上跟随着趋势发展,关键技术与重要元部件、NC系统、刀具等,均依赖国际配套。关键是技术基础薄弱、科研工作差、开发能力低。最根本的是缺乏各方面专家人才。因此世界MC的发展动向,主要以美、德、日为先驱。特别是通过世界四大国际机床展览会(欧洲之EMO、美国之IMTS、日本之JIMTOF、中国之CIMT)上的一些新产品显示出来。世界对MC的市场需求是高精、高效、高自动化、多样性、成套性、综合性,努力提高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从单机向制造系统发展,而且随着世界技术的新发现,各种先进功能部件、主机结构的创新,如MC的高速化、复合化、环保化、网络化,就显现出不同的阶段。

今后MC的发展趋向简要地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当前(如2003年欧洲EMO展上显示)MC的技术发展主要集中在高速化(如展品最高主轴转速7万r/min)、复合化(车、铣、磨、齿轮加工、激光、EDM加工与MC功能的多种变化与复合)、主机结构的创新(如并联机构机床、重心驱动方式、箱中箱结构等)、新功能、新部件的扩大使用与创新(如直线电机的扩大使用于MC、车床、磨床、镗床、EDM机床、激光机床,2003年又开发出新的力矩电机用于工作台回转运动)、环保技术进一步发展(如干切削、半干切削、微量冷却液MQL等),以及进一步發展一次装夹实现零件的全部加工、尽一切努力缩短加工过程链等等。

2、在近期内(至少5年内)MC的发展趋势,主要是对加工工艺、机床布局、结构、新功能部件进一步创新,并开发出各种新的测量、刀具、控制系统等进一步提高单台机床的精度、效率、自动化水平。

3、在远期,将在MC工艺,结构、性能、控制、联网等方面创新、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短“加工过程链”,并发展各种型式的“制造系统”。并在对FMC、FMS进行科研的基础上,不断加以创新。

世界加工贸易发展的论文 篇4

一、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促进了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

国际分工是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一国经济的内部分工就会超越国家界限,形成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没有国际分工就不会有国际贸易;另一方面,国际贸易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扩大而日益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把世界各个角落的国家卷入国际商品流通,使国际贸易成为一种经常的广泛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了同期的工业增长速度。同时,国际贸易方式也日益多样化,由单纯的商品进出口发展到实行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出现了国际间的合资企业、合作经营、补偿贸易、加工贸易、国际租赁、技术转让等,使有形商品与技术转让结合起来,愈加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现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其特征为工农业的分工。第二个阶段出现在十九世纪后半期,这一时期的国际分工的特征是工业内部的“垂直分工”,也即工业内部在生产过程上相互连接的不同部门间的分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分工进入第三阶段即制造业内部的“水平分工”阶段。“水平分工”就是同一部门内的国际分工。在同一部门内,将同一产品的零部件的生产或是同一产品的不同生产工艺过程分离开来,并将其分布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然后统一组装制成成品销往世界各地,如汽车制造业或飞机制造业内部的国际分工。出现制造业内部同一产业的国际分工的原因是战后科学技术的革新和生产力大发展的结果。

加工贸易在性质上具有较多的“水平分工”成分。从加工贸易的定义可以看出,加工贸易是指从境外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经营活动。而“水平分工”的实质就是将同一产品的零部件的生产,或不同生产工艺过程分布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然后统一组装制成成品。因此加工贸易方式是国际“水平分工”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当前,发展中国家通过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而发展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贸易是一种初级的“水平分工”模式,而现代迅速发展并成为趋势的高新技术加工贸易则属于一种高层次的“水平分工”。总之,加工贸易较多地体现了一种国际“水平分工”的特性。

二、产业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

所谓产业内贸易,即一个国家同时出口和进口同种产品,以及同种产品的中间产品(如零部件和元器件)参加国际贸易的现象。例如,日本出口丰田汽车到德国,同时进口德国的奔驰汽车,又如美国出口汽车零部件到日本,又从日本进口汽车的零部件。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的日本本田汽车大量向日本出口,本田在美国的产量超过日本本土的产量。

二战后产业内贸易能够迅速发展,在贸易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首先是国际分工进入“水平分工”阶段的结果。正是由于“水平分工”,使得同一产品的不同零部件或不同的生产工艺过程分布在不同的国家生产,然后通过产业内贸易将零部件集中到一个或两个地方统一组装销售到世界各地。因此,“水平分工”的出现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迅速发展。其次,在制造业内部同一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投入的要素比例不同,从而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制造业内部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如生产零部件阶段和统一组装阶段,往往投入的要素比例不同。一般来说,生产零部件要求投入的资本较多,技术要求较高;而组装阶段,要求投入的劳动力较多,于是出现了同一产品不同生产阶段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国际分工。再次,战后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产品更新换代迅速,发达国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发展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与此同时,这些国家的劳动力工资上升较快,于是它们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一些发展中国家。以总部位于加州的罗技国际集团公司为例,它在苏州有一个工厂,每年向美国出口万只鼠标,在美国销售价40美元左右。其中罗技公司拿走8美元,批发、零售商拿走15美元,罗技的`供应商(如摩托罗拉)拿走15美元,中国只赚3美元,而这笔钱还要负担工资、能源、运输和管理费用。罗技在加州的450个销售人员的收入总额,远远高于苏州工厂内4000名工人的工资。

加工贸易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产业内贸易。加工贸易是在二战后国际贸易呈现一系列新特点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产业内贸易就是国际贸易一系列新特点中的重要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贸易方式由过去主要使用本国相对便宜的要素资源直接出口最终产品的方式,逐渐向大量进口资本品、中间产品和原材料然后再加工成成品出口的加工贸易方式转变。加工贸易方式成为产业内贸易赖以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WTO对世界加工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WTO秉承了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并扩大了它的范围,主要内容有:无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市场准入原则(削减并约束关税、取消数量限制等)、互惠原则、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鼓励经济改革和发展原则。WTO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包括货物、服务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和知识产权等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它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

第一,关税大幅度下降,使发达国家的资本、商品、技术更容易进入其他国家市场,减少了跨国公司在外国进行加工贸易运营的成本。跨国公司可以在世界各地进行零配件的生产,然后通过国际贸易集中进行组装,使最终产品的成本达到最低,这对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第二,按照WTO的国民待遇原则,在一定的范围内,缔约国一方应使另一缔约国企业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企业同等的待遇,例如,各国不能强制让跨国公司使用当地的国产原料、零部件等,这就给跨国公司在各国开展加工贸易提供了便利,减少了政策上的障碍。

第三,WTO的透明度原则要求各成员国迅速公布有关对外贸易的各项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司法判决及其变动,以使其他成员国政府和贸易经营者熟悉,这使跨国公司能够更方便地获得信息,减少加工贸易经营的风险。

第四,世界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为加工贸易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乌拉圭回合谈判将服务贸易列入谈判的范围内,使世界服务贸易包括通讯、运输、金融、保险、咨询、人员培训等迅速发展,这为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带来了诸多方便。

第五,乌拉圭回合的知识产权为加工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法律的保障。世界加工贸易的正常发展离不开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在WTO的知识产权协定下,各成员方能逐步改善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将极大地促进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

四、跨国公司推动了世界加工贸易的发展

跨国公司投资区域的调整使各国参与加工贸易的竞争更加激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公司开始实行全球产业的整合。在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中,不同的生产环节所需要的要素投入是不同的,而不同国家要素的相对价格不同,这会促使跨国公司分解生产流程,将各环节分别放在成本最低的国家进行生产。跨国公司利用其巨大的资本优势和各国的低成本要素相互结合,实现企业经营的全球化战略。因此,它们将具备供求关系的上、下游产业分布在世界的不同地方,以相互利用优势,实现战略资源的真正共享。为此,在跨国公司的全球一体化投资中,选择在哪个国家进行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产品的生产的范围更大,这将导致各国参与加工贸易的竞争更加激烈。

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探究论文 篇5

前言

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推进,世界机械制造业已经进入到了新技术改革时代,也使得机械制造业在产品结构、生产过程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此时的传统机械加工技术正逐渐被新技术取代。因此,紧跟时代与科技的发展步伐,提高与创新我国现代化机械加工技术则尤为重要。以下笔者即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对机械加工技术的主流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提高我国机械加工技术水平的几点个人建议。

1 当今机械加工技术的主流发展趋势

(1)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

自20 世纪末期,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问世并投入到机械加工技术之中,其对世界机械加工业的发展方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该项技术在现代机械加工技术中的使用,不仅极大的提高了机械产品的性能,也进一步提高了机械产品的质量,在整个机械制造产业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因此该项技术也逐渐成为现代机械制造的核心竞争技术之一。而我国目前也在该项技术的应用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加工精度上逐步走向了量子化、微型化加工方向。而在未来的发展中,笔者认为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还会向高密度高能量的离子束方面进行开发。并且期研发的主要方向在于以三维曲面加工为主的高性能检测技术。

(2)高速与超高速加工技术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切削加工技术是其最常用的技术之一。也正因如此,为了进一步缩短机械产品的加工时间,机械产品的加工成本,人们有意识的对切削加工技术进行研究,而高速、超高速加工则是切削加工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其在提高机械加工生产效率上有着十分卓越的作用,也进一步促进了现代机械加工产业的整体发展。目前常见的高速与超高速加工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高速软切;第二,高速干切削;第三,大进给切削。

(3)自动化与数字化加工技术

21 世纪的今天,自动化、数字化加工技术早已成为我国科技发展的主旋律。而早在20 世纪中期,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实现了从工业化向自动化、数字化的转变。尤其是计算机的普及应用更是对机械加工产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虚许多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传统制造业中,并在工业控制方面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相较之下,我国的机械加工技术则发展较晚且过程十分的漫长,其经历了从电机加工到生产线加工,再到系统加工,从人工操作到无人自动化操作。也正因如此,我国始终将发展自动化加工技术作为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重点,也是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2 提高我国机械加工技术水平的几点个人建议

(1)进一步提高机械加工中的计量与检测水平对机械加工而言,其零件的计量与检测水平高度直接会影响到整个零件的机械加工精确度。因此,进一步提高机械加工的计量与检测水平则对机械加工产品,机械加工技术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各个机械加工企业应该在生产中大力推广气动或电动计量仪以及投影仪、各类电子数字显示仪器的应用。而如若资金允许还可以使用点接触测量、自动测量、光电测量以及多参数的综合检验装置等, 以此提高机械加工的精确度。目前,随着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得知机床本身已经拥有了较高的精确度,所以也可以选择在机床上配置相关的计量仪器,使得机床自身就能够拥有计量功能,从而实现加工计量一体化的发展。

(2)加强对机械加工技术的科研研究工作

纵观机械年来,现代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在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推进下,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正在逐步比肩西方发达国家并且在一些机械产品的加工上俨然已经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向着高度自动化、精密化、数字化的发现而发现。因此,在未来的机械加工技术发展中,我们更应该加强对机械加工技术的科研研究工作,不仅要研究机械加工产品的加工过程, 还要对机械加工产品的加工方法进行深入的`分析。如:加强对机械加工中切削原理的研究,进一步优化切削技术,建立系统的切削数据分析平台,研发全新的切削刀具与切削刀具系统等;强加对机械设备工作运行情况的研究,研发系统的机械设备故障预测系统与故障诊断、分析系统;加强对机械加工产品精确度的研究,将提高机械加工产品质量作为重点投入足够的科研力量。此外,还应该着重培养一批高素质、高学历、高技能的科研工作者,为科研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做有力的铺垫。

3 结束语

加工中心的加工以及发展 篇6

来源:中国超硬材料网 浏览次数:79 2011-08-01 字号: T | T

摘要:现阶段,先进制造技术不断发展,作为先进制造技术中的重要的一部分,特种加工对制造业的作用日益重要。作者在本文中着重介绍了特种加工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并且对什么是特种加工、特种加工的方法、种类以及发展趋势等做了概要描述。从而更加突出显示了特种加工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大力发展特种加工的必要性。

关键词:特种加工 社会发展 作用 先进制造技术

前言:

什么是特种加工技术:特种加工技术是直接借助电能、热能、声能、光能、电化学能、化学能以及特殊机械能等多种能量或其复合施加在工件的被加工部位上以实现材料切除的加工方法,从而实现材料被去除、变形、改变性能或被镀覆等的非传统加工方法统称为特种加工。与传统机械加工方法相比具有许多独到之处:

1)加工范围不受材料物理、机械性能的限制,能加工任何硬的、软的、脆的、耐热或高熔点金属以及非金属材料。

2)易于加工复杂型面、微细表面以及柔性零件。

3)易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热应力、残余应力、冷作硬化、热影响区等均比较小。

4)各种加工方法易复合形成新工艺方法,便于推广应用。.特种加工产生背景

20世纪50年代以来,航空航天工业、核能工业、电子工业以及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众多产品均要求具备很高的强度重量比与性能价格比,有些产品则要求在高温、高压、高速或腐蚀环境下长期而可靠地工作。为适应这一要求,各种新结构、新材料与复杂的精密零件大量出现,其结构形状愈来愈复杂,材料性能愈来愈强韧,精度要求愈来愈高,表面完整性愈来愈严格……而使机械制造部门面临一系列严峻的任务,为此,必须解决以下一些加工技术问题:

1.1 各种难切削材料的加工问题 如硬质合金、钛合金、淬火钢、金刚石、宝石、石英以及锗、硅等各种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高脆性的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的加工。

1.2 各种特殊复杂表面的加工问题 如喷气涡轮机叶片、整体涡轮、发动机匣、锻压模和注射模的立体成形表面,喷油嘴、栅网、喷丝头上的小孔、窄缝等的加工。

1.3 各种超精、光整或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的加工问题 如对表面质量和精度要求很高的航空航天陀螺仪、伺服阀,以及细长轴、薄壁零件、弹性元件等低刚度零件的加工。

在生产的迫切需求下,人们通过各种渠道,借助于多种能量形式,探求新的工艺途径,于是各种冲破传统加工方法的束缚,不断地探索、寻求新的加工方法,于是一种本质上区别于传统加工的特种加工便应运而生。目前,特种加工技术已成为机械制造技术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发展过程

特种加工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特别是在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为迅速。在许多工业部门特别是国防工业部门,高技术产品要求向高精度、高速度、高温、高压、大功率和小型化方向发展,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来高。相应地涌现出大量的具有高熔点、高强度、高硬度、高脆性和高纯度等特殊性能的材料。为了满足高技术产品的高性能要求,零件的结构形状愈来愈复杂,对精度、表面粗糙度和表面质量的特殊要求愈来愈高,特别是对表面完整性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50年代以来,航空航天技术迅猛发展,高性能的航空产品要求具有很高的强度重量比和性能价格比,而且要求在高温、高压、高速、大载荷和强腐蚀等苛刻的条件下长期而可靠的工作。飞机、航空发动机、航空电子及仪表设备以及其他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工作条件随着性能的提高而不断恶化。为此高性能的飞机、航空发动机等高新武器装备,必须不断发展和采用新结构和新材料。现代高性能的飞机和航空发动机上大量采用了钛合金、复合材料、粉末冶金和定向凝固高温合金材料。在高性能 战斗机上钛合金用量已经达到30%以上如F-22战斗机钛合金用量已经达到36%、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用量达到25%,而且先进复合材料的用量在先进战斗机上有不断增加的趋势。预计到2000年的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结构材料中超级合金、粉末冶金和定向凝固合金的结构重量约占55%,复合材料用量约占20%,钛合金重量约占10%高强度结构钢用量占15%,陶瓷材料占2%。航空发动机的热端部件将继续发展高温高强高韧合金特别是各向异性的超级耐热合金、热障陶瓷涂层材料、陶瓷结构材料。涡轮叶片已广泛采用定向凝固、单晶合金、快速凝固合金、粉末冶金合金和陶瓷材料;正在研制陶瓷和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涡轮叶片。为了提高和确保现代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可靠性和严格的质量要求采用了大量的新型结构。如根据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对结构效率的要求,发动机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量采用整体结构、蜂窝结构、钣金焊接结构和复杂的冷却结构。推重比20发动机将采用整体鼓筒式全复合材料压气机转子结构,以减轻结构重量;上述新材料和新结构的大量采用使得高性能飞机、航空发动机等现代武器装备的可加工性和可生产性急剧恶化,对制造技术提出更加苛刻的要求。

许多新型材料和新型结构采用常规加工方法是难以加工甚至是根本无法加工的。为此必须解决:①难加工材料的加工;②复杂型面的加工;③高精密表面的加工(微米级、纳米级精度;表面粗糙度Ra≤0.01μm);④特殊要求零件的加工(壁厚≤0.1mm薄壁和弹性零件等)。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工业界通过各种渠道,借助各种能量形式,探寻新的加工途径,相继推出了多种与传统加工方法截然不同的新型的特种加工方法,如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化学加工、超声波加工以及高能束加工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激光、电子束、离子束等高能束流为能源的特种加工技术获得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目前以高能束流为能源的特种加工技术和数控精密电加工技术已成为航空产品制造技术群中不可缺少的分支。在难加工材料、复杂型面、精密表面、低刚度零件及模具加工等领域中已成为关键制造技术。特种加工技术的发展和扩大应用大大促进了航空产品的发展,使一些先进的高性能飞机、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的制造和生产得到可靠的保证。国内外经验表明,没有先进的特种加工技术,现代高性能航空产品难以制造和生产。因此先进的特种加工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是与现代航空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国内外对此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予了高度重视。

3.结论 因此特种加工的产生极大的促进了航空航天工业、核能工业、电子工业以及汽车工业的发展。而航空航天工业、核能工业、电子工业以及汽车工业则在20世纪对人类的发展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这样说特种加工不仅仅是改变了机加工的形式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发展。

加工中心的加工以及发展 篇7

改革开放至二十世纪80年代末, 东莞贸易出口额呈现出了快速增长势头, 1985增长率高达35%, 但也显现出增长波动性大的特点, 且进口规模小。在出口产品构成方面, 农副产品加工品和农副土特产品是主要构成, 1980年分别占据出口总额的50%和23%, 但随着加工贸易的快速兴起, 二者比重逐年降低, 1989年比重分别降到了14.6%和6.2%, 轻纺产品和工矿产品比重由1980年的1.4%和2.5%上升到1989年的18.4%和5.3%。“三来一补”企业 (补偿贸易、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 积极承接香港劳动密集型产业内迁, 采用香港接单东莞生产的“前店后厂”模式, 开展服装、玩具、鞋、箱包为主的加工贸易, 仅1978~1983年东莞加工贸易就实现工缴费1.3亿美元, 出口额比重呈上升态势, 由1980年的23.5%上升到1989年的41.2% (见表1) 。东莞积极利用香港为主的外资, 平均每年吸收利用了约27.34%的外资, 引进的设备主要用于加工贸易企业来料加工装配, 随着中外合作和中外合资项目的开展, 特别是在1984年以后, 东莞提出了向“农村工业化进军”, 1985年撤县设市, 来料加工引进设备累计价值比重下降到了约74%。

资料来源:《东莞统计年鉴》 (历年) 。注:实际利用外资不含对外借款。

二十世纪90年代初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 是东莞市加工贸易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1990年, 东莞市加工贸易出口额为5.68亿美元, 进口额为5.14亿美元;到2007年, 这两个数据急剧增加到602.32亿美元和466.41亿美元, 18年时间分别增长了106倍和91倍。也正是这一时期, 东莞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1990年东莞市GDP总量为64.62亿元, 到2007年, 这一数字为3151亿元, 增长了47.76倍, 东莞也从一个不知名的县级城市步入了地级城市的先进行列, 这其中, 加工贸易的贡献功不可没 (见表2) 。

东莞市加工贸易进出口在这一阶段增值率有了明显提升, 由90年代的平均6个百分点到1999年以后提升到了平均17个百分点, 加工贸易占据进出口额约90%。由图1可知, 出口和进口中均呈现出来料加工比重下滑、进料加工比重上升的特点, 2000年左右, 进料加工在出口中比重赶上来料加工, 此后在出口中占据主要地位;1998年左右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在出口中比重基本相持, 此后进料加工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资料来源:《东莞统计年鉴》 (历年) 。注:实际利用外资不含对外借款。

在加工贸易市场分布方面, 美国、香港、欧盟、日本是东莞市加工贸易主要的出口市场, 美国后来居上, 逐步取代香港, 成为主要的出口对象。1998~2006年美国成为东莞主要出口市场, 比重在32%~36%之间, 成长性表现最好的是欧盟, 2004年出口额增长率达到27.06%, 2007年上升到34.3%。新兴市场地区单个国家出口额比重大部分维持在0.2%~0.6%之间, 俄罗斯、墨西哥、马来西亚、巴西、巴拿马、阿联酋、沙特阿拉伯这段时间出口比重如表3所示, 区域上看, 新兴市场主要以亚洲为主, 比重约占45%, 非洲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 且地理距离远, 所在出口额比例较低, 但呈现出上升趋势, 2007年比重约为2.62%。从成长性上看, 新兴市场地区显示出强劲的动力, 尤以东南亚联盟和拉美地区最为显著, 2007年二者出口市场比重增长率分别达到25.61%和50.85%。

在加工贸易产品构成方面, 1997~2007年这段时间, 东莞传统出口商品服装及附件、玩具、鞋类、塑料制品出口额比重呈现出明显下滑的趋势, 家具、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比重呈现上升趋势, 电线电缆出口额基本维持不变。2002~2007年数据显示, 机电产品成为出口额比重最大的产品, 平均维持在70%, 高新技术产品平均维持在30%, 且二者比重呈现出波动现象, 没有表现出长期上升的趋势。

资料来源:《东莞统计年鉴》 (历年) , 经整理得到。

资料来源:《东莞统计年鉴》 (历年) , 经整理得到。

资料来源:《东莞统计年鉴》 (历年) 。

资料来源:《东莞统计年鉴》 (历年) , 经整理得到。

2 东莞加工贸易产业成功转型的原因分析

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 东莞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也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有一个符合实际的调整思路

面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 东莞既不优柔寡断也不盲目冒进, 而是脚踏实地从产业现状出发, 正确理解“腾笼换鸟”, 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引导相结合、提升优势产业与培育战略性产业相结合、招大引强与扶优扶强相结合、引进外资与培育民营相结合、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相结合、扩大内销与拓展外销相结合、就地转型与异地转移相结合, 通过引进培育一批高端产业提增量, 升级转型一批企业调存量, 淘汰转移一批低端企业优质量, 循序渐进地推进结构调整, 有效避免了产业空心化和农村集体经济萎缩, 确保了结构调整的有序推进。

2.2 有一套科学有效的运作机制

为了确保产业结构调整顺利推进, 东莞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体系, 出台了“八个10亿元”帮扶措施, 搭建了政府服务、政策扶持、技术提升、市场拓展四大平台, 建立了政府引导、利益协调、产业退出转移、产业调整考核四大机制, 形成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科学“机制链”, 为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3 充分发挥基层、企业的主体作用

东莞始终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主导并重, 充分发挥企业在结构调整中的积极性和能动作用, 科创实业等一大批企业通过产品和技术升级, 积极进入新产业、开发新产品、抢占新市场, 不仅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 更在应对当前新的困难中充满活力、占据主动。实践充分表明, 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结合推动“腾笼换鸟”, 走产品、产业升级之路是完全行得通的。

3 当前东莞加工贸易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东莞这几年加工贸易价值链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但由于劳动力成本优势下降、行业生产规模却在不断扩大, 加工贸易产业整体层次仍然偏低、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低端, 对国际市场、原材料成本、政策环境等方面的依赖性较强, 截至2011年, 东莞贴牌生产外资企业比重占到51%。不少企业依然面临“利润少、工资少、品牌少”“企业弱、创新弱、营销弱”的“三少三弱”局面。其次是村级的利益障碍, 从东莞现有的体制机制看, 由于70%的企业集中在村一级, 在现行村级管理体制和利益分配格局下, 受经济发展的压力和经济利益的驱使, 村组利益固化问题突出。村一级生产关系滞后于产业升级和人才升级的需要, 也制约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4 东莞模式对粤东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的启示

粤东加工贸易主要分布在传统特色产业, 这些产业多数以专业镇、企业群等区域性“遍地开花”式分布, 属于劳动密集型、较低技术含量、较低附加价值的生产制造活动, 加工环节少, 工序单一。产业链条中缺乏聚集度和配套度高的核心环节, 缺少大型IT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强力带动。当地企业参与配套多局限于产品包装和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上。产品类型主要为塑料玩具、塑料日用品、纺织服装、鞋帽、不锈钢餐具等,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为数不多, 只能靠数量和低价位存活于市场。

近年来, 招商引资, 做大经济总量成为粤东地方政府的经济工作重心, 在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借鉴东莞的经验做法, 不失为进一步促进粤东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以提高粤东加工贸易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之一。

4.1 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 政府引导服务是关键

分析东莞“一站式”加工贸易服务管理平台试点带来的良好效应就是简化办事流程, 推行电子化联网管理, 进一步加大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 特别是面向中小企业升级转型所涉及到的一些公共的服务。避免加工贸易企业单纯依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升级转型。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及激励措施, 鼓励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延伸, 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

4.2 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重点

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园区, 提高自主研发能力, 吸引高级技术人才和研发人才。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能力, 政府为企业和高校牵线搭桥, 为企业提供科研帮助, 促进产学研三结合, 加速科技转化成生产力。

4.3 加工贸易产业转型升级, 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杠杆作用

通过市场调节淘汰落后产能, 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对于生存能力差、转型能力弱以及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企业, 要充分运用市场倒逼机制实施渐进式淘汰, 为优质产业的发展腾出更大的空间。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不仅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还缩短了科技水平与世界水平的差距。企业应当改善竞争观念从价格竞争战略转向品牌质量竞争, 重视产品的质量, 提高企业的自主营销能力, 重视企业的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 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5 结束语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是一个极其热门和极具现实意义的主题。改革开放以来, 东莞多年来加工贸易的发展积累了大量问题, 尽管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处在这种形式下, 但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也为其带来了机遇。从国际产业发展历程来看, 加工贸易产业升级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必然需求, 东莞应在国际贸易摩擦中扬长避短, 在国内充分利用国家的加工贸易政策优惠措施,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不断提升东莞外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不断挖掘和创新自身的比较优势, 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角色和地位的转换和提升。

参考文献

[1]辛姗姗.基于全球价值链的东莞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 2013.

[2]叶琨洪.东莞市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路径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 2010.

[3]李栋梁.中国民航运输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0.

[4]赵玉娟.服务业FID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10.

[5]宋新华.宁夏矿产资源产业布局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 2010.

[6]吴越.我国产融结合的有效性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 2010.

绿色机械加工的应用和发展 篇8

关键词:绿色制造;机械加工;干式切削

随着绿色加工技术的不断成熟,绿色制造技术必将走上标准化、规范化以及政策化的发展道路。因此,在其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应道,使其走上标准化、政策化和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尤其是在发展的初期,更加需要政府在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引导,对相关技术的研发、推广等予以支持。同时,将来还需要对绿色制造工艺技术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建立起对应的方法模型,形成系统性的工艺生产技术。总之,绿色制造技术将成为未来机械制造行业的主要生产模式,对绿色技术的控制也将成为机械制造企业获得市场的重要途径。可以预见,在将来的市场发展过程中,谁能掌握绿色技术的核心,谁就能够引导市场的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不断提高。

1.绿色制造技术在机械加工中意义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已经意识到必须转变发展与消费模式,从传统的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逐步向技术型发展模式转变,通过依靠科技进步、减少废弃物排放已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式构建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机械制造业作为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环节,其通过利用可用资源,将资源转化成为能够供人们利用的工业产品以及生活用品。其涉及到国民经济生产中的各个行业,为其他相关行业提供了多种机电产品,对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重要作用。从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在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以及增强行业生产效益的基础上,通过持续的战略调整,对产业结构以及产业布局进行了改善。但是,依然存在着产品国际竞争力弱、资源配置较差、产品质量亟待提高等问题。尤其是生产过程中伴随着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基于此,有必要对传统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进行改变,积极发展绿色制造技术,不但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机械制造行业自身发展的基础。

2.绿色制造技术分析

2.1干式加工技术

在机械加工中,切削液在零件润滑、工件防锈、清洗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使用切削液,还可以使得各个机械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减少、运行更加协调、转动更加灵活。但是,其应用过程中同样会带来一些明显的危害。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采用干式加工技术,不但能够减少切削液的使用,节约资源,而且还可以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2.2资源回收技术

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完结之后,若不能对之加以回收处理,将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面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产回收处理技术,从产品的设计开发阶段就予以着手,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为目的,对产品的回收处理方案进行设计。在设计产品的回收处理方案时,需要对如下三个方面予以重视:其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二,重复利用的零部件尽可能多;其三,废弃部分尽量少。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高的资源回收综合价值。基于此,我们认为绿色制造是一种先进的制造模式,其在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以及产品废弃物的最小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降低环节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基础。

3.绿色机械加工技术的应用

3.1提高绿色原料的利用效率

在满足机械产品的制造及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丰富的原材料,合理控制生产成本。以达到避免由于开采稀有原材料而造成的能源、资源消耗增加,达到节省开采成本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选择具有再生能力的原材料替代污染性强的材料,有利于提高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另外,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还应该减少使用有毒污染类材料,加强产品的回收与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3.2干式加工技术

干加工就是在整个机械加工过程中不适用任何切削液的一种加工方法。其主要包括:干式切削、钻削、铣削以及干式齿轮加工、螺纹加工等方法。干式加工方法从原理上讲并不是完全创新的,因为其已经在生产制造中得到了较长时间的应用。但是,随着当前材料学以及加工工艺的迅速发展,当前的干式加工技术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加工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其已经不再仅仅只限于对铸铁加工,而是力求在所有的材料以及所有的加工方法中得到完全运用。尤其是在学术研究领域,干式硬质切削刀具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干式加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当前,应用相对成熟、广泛的干式加工方法包括干式切削与干式磨削技术。

3.3减少零部件磨损技术

在机械产品的加工过程中,零部件的磨损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可能造成机械加工过程中零部件使用寿命不长的问题。为了达到减少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粘附磨损、微动磨损以及疲劳磨损等问题,可以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相应的金属减磨剂。通过增强金属之间的润滑作用来减轻其间额零件磨损,从而达到减少设备故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成本、提高生产效益的目的。同时,若将金属抗磨剂掺入润滑油中,还可以在金属加工过程中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耐高温的油膜层,从而很好的将摩擦降到最低。这样,不但可以减少摩擦带来的设备磨损,还可以减少设备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形成良好的工作环境。

4.结束语

当今社会之中,各种新技术的出现与发展都成为行业领域的研究热点,要想创新就要做到“温故而知新”,只有在了解绿色机械加工技术的特点和应用的基础上,加强新型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不断的改造更新,才能使国家的制造业更加强大,造福人民。虽然绿色制造技术作为一个新事物,还有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而且从研究到应用与工业生产业需要一个长期推广的过程。但有理由相信,随着机械加工行业的不断向前发展,绿色机械加工技术将会在机械加工中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方义,绿色制造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J].制造技术,2013

加工中心的加工以及发展 篇9

班级:

姓名:

学号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发展现状与技术展望

精密与特种加工的发展现状

精密加工是指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达到极高精度的加工工艺,通常包括精密切削加工和精密磨削加工,加工精度的不断提高对提高机电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提高装配效率等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精密和超精密加工已成为当前国际经济竞争的关键技术。精密工程,微米工程和纳米技术已成为世界技术的制高点,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前沿,也是明天技术的基础

特种加工是将电能、热能、光能、声能和磁能等物理能量或其组合乃至机械能组合直接施加到被加工的部位上,从而实现材料去除的加工方法,也被称为非传统加工技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相继出现了数十种特种加工方法,如电解加工、超声波加工、放电成型加工、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等。特种加工在难加工材料加工、磨具及复杂面加工、、零件精细加工等领域已成为重要的加工方法或仅有的加工方法。

随着航空航天、核能热能以及微电子工业的发展,产品向高精度、高速度、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大功率、小型化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零件的特殊结构和新材料的应用对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种加工作为跨世纪的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21世纪人类社会进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

精密加工

精密、超精密切削加工

所谓精密加工是指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达到极高程度的加工工艺。目前,在工业发达的国家中,一般工厂能掌握的加工精度是1微米,精密工程正在向其终极目标—原子级精度逼近,也就是实现“移动原子”。

精密加工总是与高加工成本联系在一起,在过去它主要应用于军事、航空航天等部门。近十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密加工的产品已经入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工业发达国家已将精密加工机床直接用于产品零件的精密加工,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正是精密加工具有优良的特性,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地的高度重视。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精密加工技术,使其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精密机床是实现精密加工的先决条件,随着加工精度的提高和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机床的精度不断提高,精密机床获得了飞速发展。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起开始发展精密机床,经过4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精密机床已有相当规模,不仅品种上基本满足我国生产需求,而且精度和质量都达到一定水平。例如北京机床研究所已批量生产多种规格的三坐标测量机。我国超精密机床的生产和研究其比较晚,和国外的差距较大。由于涉及到许多保密技术,从国外引进超精密机床受到限制,我们必须加大力度研制性能更优越的超精密机床,为国防工业、尖端技术的发展创造条件。

超精密切削加工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在国防和尖端技术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导弹的命中精度等等。另外,由于采用了超精密切削技术,一些民用产品其生产成本降低,生产率提高,产品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超精密加工的尖端部分分担着支撑最新科学技术进步的重任,必须把分散在各个领域的技术成就集结在一起,把加工精度提高1~2个数量级。为此需要在国家的科学研究规划中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

根据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参考国外的发展趋势,我国应该开展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基础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超精密加工的基本理论和工艺、环境控制技术、材料和超精密加工设备的精度、动特性及热稳定性。只要我们能对精密加工技术给与足够的重视,投入相当的人力财力进行研究,相信我国能在15~20年内达到美国等先进国家的水平,并在某些主要单项技术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精密超精密磨削加工

磨削是一种常用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方法,砂轮是磨削的主要切削工具,磨削在切削加工中的比重日益增大。在工业发达的国家磨床在机床总数中的比重占到30%~40%,且有不断增长的趋势。磨削在机械制造业中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电子工业、航天工业和核工业等领域给精密加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精密机械进一步朝着精密加工方向发展。因此超精密磨削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最高加工精度、最小表面粗糙度值的砂轮磨削方法,这将进一步促进超精密磨削的发展。

特种加工

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加工又称放电加工,是一种电、热能加工方法,利用工具和工件两级间脉冲放电时局部瞬时产生的高温把金属腐蚀去除来对工件进行加工的一种方法。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并逐步应用生产。

目前,电火花加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宇航、航空、电子、原子能等行业,以及科学研究部门,主要以解决难切削加工及复杂形状工件的加工问题。加工范围小至几微米大到几十米的超大型磨具和工件中。

电化学加工

电化学加工是指通过电化学反应从工件上去除或在工件上镀覆金属材料的特种加工方法,近十几年来,借助高新技术,在精密电铸等方面取得较快发展。目前,电化学加工技术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去除或镀覆金属材料及进行微细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并广泛应用于兵器、汽车、医疗器械、电子和模具行业之中,电化学加工在很多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如加工过程监测与自动化控制、工具设计、加工精度的提高,以及电化学作用产物的处理等。

高能束加工

激光加工、离子束加工和电子束加工是近几年来得到较大发展的新兴特种加工。我国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对电子束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目前已经在仪器仪表、微电子工业、航天航空部门和化纤等工业中得到应用,激光的应用范围日趋广阔,在工业、商业、医疗、军事等研究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而且用于各种精细加工。激光加工技术是实用化很高的技术,同时也是附加值很高的加工方法,对象的材质、形状。尺寸、加工环境的自由度都很大。

复合加工

特种加工可以解决传统加工难以或无法加工的难题,在加工范围、加工质量、生产效率等方面,显示了许多优越性和独到之处,但是,科学的发展,各种材料的应用,国防、航空、尖端工业生产的需求向其提出更新的问题,有许多问题是

不能用一种加工手段来解决的。人们既不能一味追求“以柔克刚”,发展某种特种加工加工方法;也不排斥“以硬对柔”的某些特点,从而从加工的可能性、方便性、经济性等因素综合考虑,探索研究新的加工方法。复合加工正是在这种前提下生产和发展起来的。

我国农产品加工发展趋势 篇10

作者:佚名点击:1308

中国农业在历经近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基本完成了“解决十三亿人温饱”这个突破性的历史任务,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加工产业作为解决“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对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综合性影响和引领性作用日益突出,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有效支撑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科技工作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任务。

一、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严重滞后。首先,加工转化能力薄弱,如粮食的深加工量仅占其总产量的8%,苹果为4.7%,柑桔为5%,肉禽类为4%,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水平;其次,加工技术水平低,如工艺与设备落后、机电一体化水平低等;第三是产品单

一、档次低,质量差、整体水平仍以初加工为主;第四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低;第五是农产品标准不健全,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上述问题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也使我国只是农业生产大国,而无法成为农业强国。从“六五”开始,我国就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及时在国家攻关计划中安排了果蔬产地贮藏保鲜技术、罐头品种选育与加工技术等科技攻关项目。“七五”期间,重点对粮食干燥节能技术、专用粉生产技术与设备、植物油连续精炼技术、玉米薯类淀粉加工设备、果蔬贮藏、加工、流通技术等进行了攻关研究。“八五”期间,国家自然基金及各部委科研计划对果蔬产地保鲜、主要农特产品加工技术等主要领域进行了重点研究。“九五”期间,对谷物机械制冷低温储藏技术与装备、果品贮藏保鲜技术与装备、果蔬汁加工关键技术装备与肉类制品综合保藏技术等进行了产业开发研究。通过“六五”至“九五”的攻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批单项研究成果。如选育了一批农作物专用品种,引进了一批加工生产线,研制了一批加工设备,建立了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工程中心、实验室和示范基地,制定了一批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推广了一批科技成果,为农产品加工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十五期间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发展

十五”期间,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新需求,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国家高度重视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科技发展问题,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产品加工业的研发力度和科技投入。在农业科技攻关、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等科技计划中对农产品加工项目给予了重点支持。特别是在国家重点启动实施的12个重大专项中,安排了“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奶业重大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3个有关农产品加工科技发展方面的研究开发项目,科技专项经费的投入达到5个亿,带动地方政府和企业配套资金15个亿,主要用于重大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以及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共性技术创新。同时,国家充分调动和整合科技资源,通过管理创新,有计划、有组织的将863----高新技术研究;重大专项与部级攻关----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研究;星火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技术基金、成果转化基金和农业科技园区项目----技术推广与成果转化研究;UNDP等国际项目----农产品加工能力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计划;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技术等多个科技计划系统的进行整体设计,集中力量,形成了一个在应用基础理论、高新技术、关键工艺与技术设备、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产业化开发与能力建设等多个层面,能够有机衔接,协调互动,梯度支撑,高 效运行,整体推进的科技项目系统管理体系,为建立全面支撑农产品加工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科技管理新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文章链接: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通过对全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高技术发展、研究开发条件建

设和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等科研计划的有机整合,本着集成强化、协同增效、形成合力、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实施的科技战略方针,将重点放在解决我国农产品加工科技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和增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上,充分发挥各地方、部门、各承担单位的积极性,快速凝聚起一支国内一流的农产品加工科技攻关队伍。在实现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同时,攻克了膜分离技术、物性修饰技术、无菌冷灌装技术、冷榨技术、浓缩技术、冷链技术等一批农产品深加工共性关键技术;开发了冷却肉、大豆分离蛋白、浓缩苹果汁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大潜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名牌产品;建设了一批科技创新基地和产业化示范生产线;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和科学家队伍;储备了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的技术,为全面提升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科技支撑;农产品加工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示范和快速检测技术的突破,为我国农产品质量的全面提高提供了科技保障。

更重要的是,通过攻关项目的实施和学科建设,我国从事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科研单位和大中专院校已经超过350家,已初步形成了国家、部门、地方三级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已有近140所高校设立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近100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能够培养研究生。同时,扶植和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加工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先导力量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相继成立了研发中心,20多家企业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衔接的研究开发体系和联合攻关的有效机制,形成了一支学科齐全、了解农产品加工贮藏发展前沿,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科研开发能力的科研队伍,为开展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示范初步构建起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平台。

“十五”期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农产品加工研究领域科技投入力度最大;涉及的学科范围最宽;研究的领域最广;参与的科技人员和企业最多;技术集成度和产业化程度最高;标准、专利形成和人才队伍建设效果最显著;成果转化速度最快;技术带动和示范效应最明显的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十五攻关,全面缩小了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部分领域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个别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在科技领域的一次跨越式发展和战略性转变。

十一五期间我国食品加工科技发展态势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国民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快速提高,我国的消费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食物需求正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工业食品的比重在食物消费中正在快速增加,这必然会导致我国传统产业发展重心和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食品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十分重要的独立的产业体系,成为集农业、制造业、现代流通服务业于一体的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极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进程,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1980年至2000年,我国食品 工业年均增长速度约为13-14%。1999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为7828亿,农业总产值为24542亿,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仅为0.32/1。十五期间,我国食品工业年均增长达到近20%,2005年中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已突破2万亿,是同期中国汽车工业总产值的一倍,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0.55/1。2006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接近2.5万亿,餐饮业突破1万亿(其中约转化40%的工业化食品),2007年将分别达到3万亿和1.5万亿。未来5-10年,我国食品工业仍将以15%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高速发展,到2010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将超过4.5万亿,餐饮业约2.5万亿,食品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将超过11。我国“食品经济”的概念和地位正在充分显现,食品工业已成为引领农业生产,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并进入全面扩张

和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文章链接:中国食品机械设备网

现代食品工业是与人类营养科学、现代医学、食品安全与食品科学,以及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现代制造技术和智能化控制技术密切关联的“现代食品制造业”;是与国计民生和国民的饮食安全与健康及身体素质密切关联的“现代餐桌子工程”。现代食品工业体系的建立与发展,现代食品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形成是现代社会保障食品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应该看到,我国食品工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在整体上尚处于粗加工多、规模小、水平低、综合利用差、能耗高的发展阶段。更要注意到近5年来我国进口食品年均增长达30%以上,我国食品的出口产品和国内主要知名品牌与大企业的背后90%是进口技术与设备,拥有13亿人的巨大的工业食品消费市场的中国,已成为了各国际跨国公司直接竞争的大市场。如何避免食品工业在大量引进技术设备和快速发展时期出现的“制造技术空心化”问题,应当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引起国家的重视。

更要注意到,随着世界食品工业向“高科技、新技术、多领域、多梯度、全利用、高效益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发达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将其技术领先的优势快速转化为市场垄断优势,以专利为先导、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手段,不断提高产业技术门槛,并不断以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国际贸易竞争的技术壁垒,大幅度扩大竞争优势,这就对我国食品工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和可持续发展上提出了十分严峻挑战。因此,食品工业的技术进步已成为我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必须高度重视和长期支持的问题,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长抓不懈的国家战略任务和历史使命。

十一五期间,国家紧紧围绕国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线,根据国际食品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全面、客观的分析了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本着“突出重点与全面发展结合”、“近期安排与长远部署结合”和“整体布局与分类实施结合”的原则,立足“国家战略必争、产业发展必需、技术竞争必备、社会需求巨大”的选择依据,切实抓住与我国国民经济和食品产业发展密切关联,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紧迫性和现实性的重大产业发展问题。本着集成强化、协同增效、形成合力、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实施的科技战略方针,将重点放在解决我国食品工业科技发展问题上,从食品设计、食品开发、食品加工、食品包装、食品安全等层面系统思考,确立以有效支撑产业快速发展和全面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与重点突破为主线;坚持重点突破、市场优先、集成创新、强化协调的设计思路;充分体现科学性、重要性、关键性、实效性、带动性、示范性和可操作性。已在“863计划”、“支 撑计划”等国家十一五科技计划中重点安排了“食品加工”、“食品安全”、“功能食品”、“果蔬贮藏保鲜”、“农产品现代物流”和“奶业专项”等有关推进我国食品工业科技发展多项科技项目。

重点在我国食品工业体系中食品制造工业、食品加工工业、软饮料工业、食品装备制造、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包装材料开发、食品营养评价与质量安全控制等领域,从粮油食品、果蔬食品、畜禽食品和水产食品加工等主要食品加工产业链系统设计,结合食品加工关键装备与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开发,抓住严重制约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聚集优势资源,以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急迫性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与重大产品产业化开发研究为突破口,以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为重要手段,立足自主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强化产业技术的集成创新和产业化示范作用。此外,科技部还将积极安排食品工业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计划,尽快建立起以企业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能够不断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问题,实现技术成果的“零距离”转化的产业科技创新平台。这是直接服务于各产业快速发展中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迅速提高的有效途径,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和重大举措,是建立新型产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一种新思路和新模式。

已有基础:1)我国食品工业技术获得新突破

在“农产品深加工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重大科技专项等科技计划带动和示范下,突破了一大批前瞻性、战略性、方向性和前沿性的重大产业共性技术,如膜超滤技术、定向吸附和分子修饰技术等苹果汁加工关键技术;冷链技术、栅栏技术和保鲜包装技术等冷却肉加工关键技术,全面提升了行业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和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构筑了技术创新平台,构建并完善了主要农产品深加工的标准与全程质量控制体系,在农产品快速检测技术与设备研究开发和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建设等研究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全面提升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科技支撑。

2)我国食品加工装备制造能力得到提升

我国食品工业装备经过近20年的高速增长,目前已进入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开发能力时期。一些现代食品加工新技术也逐步应用到食品工业装备中。例如速冻技术、冷冻干燥技术、膜分离技术、挤压膨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微胶囊技术、微波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得到快速发展,整体技术和装备制造水平明显提高;生物工程、超高温瞬时杀菌、冷冻速冻、超临界萃取等一批高新技术在加工企业中得到推广应用。饮料、乳品等行业中较先进的技术装备,已接近发达国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水平,大幅度地提升了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实力。

3)我国食品工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随着食品工业企业的不断发展,部分加工企业的实力也在不断增强。如国内的果蔬加工企业、肉制品加工企业、粮食加工企业等在国内外市场中,已经具有一定影响。企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不断加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主体作用日益显现。我国食品工业的集成创新、模仿创新、跟踪创新和自主创新的能力的不断提高,缩小了我国食品工业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但是,食品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的调节器、缓冲器的作用还远没有充分体现和发挥。食品工业的数量、层次、质量、深度还有待加大、拓宽、提升和深化,食品工业的技术、设备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农产品的综合竞争力还很低,我国食品工业的总体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具体建议1)继续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支持

随着农产品加工业在不断拓展食品领域的同时,正在全方位的向医药、精细化工和生物质能源等多个领域渗透,向“多领域、多梯度、深层次、全利用、高效益、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总体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建议“十一五“期间,要从全局战略的高度上,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的科技资源,从产业化开发和全面提升产业技术的创新能力层面,加强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扶持力度,尽快扭转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的被动局面。

2)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上一篇:高考励志对联下一篇:西王庄乡中心小学推普周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