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心得体会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感统训练心得体会

感统训练心得体会 篇1

作为一名感统训练师,当然希望自己的学生能有较快的进步,各方面能力能有较大的提升。有的孩子比较配合,训练起来比较积极,进步也比较明显。家长也会很开心,对感统也会充满信心,作为老师也很有成就感。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那么配合,有的孩子因为自身条件因素或性格因素或因为其他方面的因素总是不那么配合。训练一段时间没什么明显的进步。孩子也不想做训练,家长也对感统训练没什么信心,训练一段时间觉得没什么用就想停止训练。这时老师就会觉得身心疲惫,觉得付出没有回报,甚至也会对训练失去信心。从大的方面来讲,也会影响感统事业在我国的发展进程。怎样才能改变这一现象呢?

首先要让家长对感统要有有一定的了解,感统概念的由来,感统在国内的发展状况,感统器材的设计原理以及感统训练能怎样帮助孩子提高能力等等。只有家长对感统了解了,才会放心的让孩子去训练。老师还需要详细了解孩子成长的家庭史及周围环境,通过与家长或其抚养者进行详细深入的交谈,了解他们的育儿观念及方法。然后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甄别感觉统合问题是否存在以及产生的原因,帮助家长以更实际的态度看待和要求自己的教育和孩子,然后设计感觉统合训练方案,并提出可能的解决问题的其他辅助方法和建议。老师还需尽力地指导儿童父母,帮助他们成为家庭辅助治疗师。

其次还要在儿童身上做功课,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导致每个孩子的状况也都不同。老师必须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训练方法。有的孩子纪律性比较好,也比较勤快,完全能跟上老师的课堂计划,老师就可以按照计划进行训练,就可以有比较好的效果。有的孩子因为肌张力不足不喜欢运动,对大部分项目都不感兴趣、这时课堂进行的就会比较困难。针对这样的孩子,必须把提高他对孩子的兴趣作为第一要务。比如我带过一个孩子特别怕做滑板爬,但是他对买卖水果特别感兴趣,我就抓住这一点,把八根小插棍(8圈是他的计划训练量)放在一端,然后让他滑滑板(对他说是开车)去每次运一种水果过来卖给我。(有时他会一次拿两根或三根,我就跟他说超载了,并扣了他的“钱”给他开了“罚单”,他就不会多拿了。)加入这个游戏之后,以前滑完三圈就死活不愿意做了,现在八种水果都卖完了,他却说还要做。(效果显而易见)有的孩子家里比较宠,什么事情都有家人包办,这样的孩子的动手能力,运动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毅力都比较弱。感统训练有些动作和器材学习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有一个孩子因为手脚肌肉不协调,双跳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每次做到双跳练习,人都蔫了。多次跟我说,我学不会的,别让我练了。(已经完全失去信心了)我就先不让他直接练双跳,先学单脚跳,并在他跳的比较规范的时候及时的夸奖他(降低难度,提升他的自信心),然后让他看看别的同学学习双跳的过程,(让他对双跳的学习过程有个了解,降低他对困难的恐惧心理)。这样几节课下来,他已经有了一定的信心,不再那么抵触了。

感统训练治疗自闭症 篇2

干预者要注重随时随地、有针对性地使用不同性质的强化物和随治疗实际进程调整强化方式的安排。不应仅仅局限于感统室的训练,可以将其广泛运用于与患儿相处的每一时空,如自闭症儿童与干预者初见时的友好反应,与家人或母亲分别时的适当行为,治疗结束时的良好表现,甚至在干预者与自闭症儿童一起走路、聊天等日常生活的过程中。

◇ 加强语言刺激的密度

对自闭症儿童的干预和治疗就是要敲响自闭之门,激发他们对外界的关注和与他人交流的意愿。干预者在治疗中应利用所有干预和教育的契机,通过各种形式对自闭症儿童加强语言刺激的密度。如对其行为表现的描述、使用表扬和激励性语言作为强化物、使用同理性语言承认反馈其感受、设置情境主动发问、抓住契机随时示范。大量的语言刺激不仅增加了自闭症儿童学习和理解语言的机会,同时干预者的言语刺激又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良好的语言示范的作用。

◇ 多感官刺激、多目标渗入、多形式训练

在考虑自闭症儿童能力范围的前提下,设计感统活动时尽可能使一项活动同时提供更多的感觉刺激,赋予活动多样的功能和价值,既防止了单一训练项目的乏味和枯燥,也能让自闭症儿童在一次活动中得到更多学习与发展的机会。一般同一项目上的训练时间不宜太长,在患儿厌倦之前就应及时转换到其它训练项目。即使是同一感统训练项目的巩固,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为了防止简单的重复、纠正刻板的行为,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形式上也要力求多样和变换。可以对自闭症儿童初步掌握的一些活动项目进行一些新的组合或提供一些新的刺激,在丰富活动形式的同时亦要最大限度地促进患儿的发展,在原有活动的基础上新的组合和新的刺激也赋予活动新的教育价值,循序渐进增加活动的难度,在螺旋式的训练过程中达到综合干预的目标。

感统训练理论 篇3

平衡感:

幼儿表现:站无站相,坐无坐相,容易跌倒,拿东西不稳,走路撞墙,心烦气躁,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人际关系不良,有攻击性,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训练项目:跳床、大陀螺、平衡踩踏车、大滑板、蜗牛平衡触觉:

幼儿表现:在家在外判若两人,粘人、爱哭、怕陌生、胆小、训练项目:吊袋游戏、圆筒吊缆、圆柱抱筒、海洋球、羊角前庭觉:幼儿表现:笨手笨脚,不听指挥,视听神经系统都会扭曲,健全,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及左脑的组织判断,逻辑能力陷于混乱。

孤僻、坏脾气、固执、偏食、调食、爱咬人、不喜欢拥挤、缺乏自信、对新的学习加以排斥,朋友少、喜欢吸允手指及触摸生殖器,不喜欢被人拥抱,但喜欢拥抱别人,并常做出令人无法理解的行为。

球、大龙球游戏、乌龟垫游戏、小触觉球游戏、跳袋、超级隧道球池屋游戏

形成阅读、听写及写字上的困难,身体行动及右 脑思考会陷入混乱,引起语言的严重障碍,也成了学习困难最主要的原因。写字时常把熟悉、字体、偏旁部首写反,甚至前后反读。在人多的地方迷失方向。经常遇到挫折,缺失信心,容易养成恐惧、伤心、生气、过度兴奋,无法有效的抑制和协调。

训练项目:大滑板、圆形滑车游戏、趴地推球、大陀螺游戏、吊缆游戏、圆柱抱筒游戏、圆筒吊缆、大龙球、跳床、踩踏石游戏、超级隧道球池屋游戏

本体感:

幼儿表现:不用看镜子,我们可以正确摸到鼻子、眉毛;不用看阶梯,可以灵活上下楼梯,拍球、开车、骑自行车、游泳。双手双脚及身体双侧协调,运作自如,这就是本体感。如果平衡感、触觉、前庭觉不良,本体感便很难健全发展。

感统训练教案 篇4

游戏器材:器械准备:4块“大石头”(平衡台),两根长条纸做成河岸线(适当距离),8块红色平衡台(小猪的家),8块蓝色平衡台(小羊的家),8个小猪和小羊的胸饰,一个狼和狼家的标记,若干个礼物及装礼物的小篮子若干,小猪村和小羊村的标示牌。

游戏目的:直接目的: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把整个操场设计成一个宽宽的河,让孩子们完全置身于情境之中,重视直观性。不供给现成的桥,要过河让他们自我造桥,只供给几块用平衡台做成的“石头”,让孩子们充分发挥其想象和智慧,自我想办法过河去找好朋友,把准备好的礼物送到好朋友手里,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

最终目的:真正能引发幼儿参与的兴趣,调动幼儿的进取性,让活动真正贴合幼儿的需要,在于能引发幼儿的操作、探究和体验,在于能与幼儿已有的经验建立必须的联系,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适用年龄段:3.5~6岁

导入:语言动作音乐:音乐准备:大灰狼的音乐(小红帽儿童歌曲)和欢快的背景音乐。

游戏过程:1、造桥:①以“开门见山式”直接进入主题,利用下雨的环境背景,顺利引出“造桥”的活动。

②孩子们相互讨论,并尝试找材料造桥。引发孩子们富有创造力的想象,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已有经验来想办法。

③利用环境资源——河岸边的“大石头”让他们自我来造桥。

在充分想象之后,让他们自我来造桥,并在周围找找有没有自我讲到的这些东西,结果他们只找到了“大石头”,很快便纷纷动手搬起“石头”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始终做一个支持者,鼓励他们的各种创造性行为,个别本事强的孩子主动指挥其他人把“石头”搬成一竖排。此时他们已经进入情境中,孩子们之间互相关心的气氛随即显现。他们在传石头,挪石头,保护同伴不摔下“河”等的动作中,体味互相帮忙的合作精神。

④过桥。

2、建村:①在过桥的基础上,拿东西过桥,贴合孩子现有水平,又增加了难度。孩子们又一次发挥主观能动性,操场上到处是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很可能把家建得很挤,此时教师则成了引导者,提醒说“房子建在一块儿,都不通风了”,再各自把房子在分开一些,留个过道。

②商量河两边村子的位置,一齐搬石头,并竖好村口标示牌。

③自由建村,搬石头。

3、找礼物送礼物:①村子建好了,要找些礼物送到对面的朋友家去。在此过程中,能够自由找礼物。

②幼儿互相找礼物送礼物。

结束:器材归位:游戏结束后,所有参与游戏的幼儿都要一齐把器材搬回感统活动室,力气大的孩子搬大而重的东西,力气小的搬小而轻的东西。

延伸游戏:大灰狼来了

背景:在幼儿互相送礼物的时候,音乐响起,大灰狼出现。

①大灰狼来了,小动物要快速躲到家里去。

②小动物团结合作想办法躲进家。

③大灰狼抓小动物。

在小动物自由找礼物,互送礼物,十分专注时,大灰狼跑过来,个别的听见音乐声大声喊起来“大灰狼”,然后小动物四处乱跑。导师需赶紧用语言提醒,再做一个引导者,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理解规则:只要到了家大灰狼就抓不住了。在此过程中,由于平衡台的摇摆性,平时站在上头不觉得难,在气氛紧张的影响下,上平衡台能站稳就有难度了。平时玩过两人一平衡台的游戏,在此紧张的环境下两人站又增加了难度。接下来,幼儿在送礼物的过程中很细心的四周观察,注意力高度集中。即使没有站好的,旁边的孩子也都伸出手去搀扶他们,再次感受同伴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忙。

延伸材料:能够将4块平衡台换成“一字型平衡木”或“S形平衡木”。

感统训练激发孩子潜能的一把钥匙 篇5

我家孩子很聪明,但上小班时表现出不大合群、固执、自理能力相对较差等问题,老师也时不时提醒我。可我没有太在意。

转眼孩子上中班了,一次幼儿园开放日的体验让我变得很不淡定。因为我发现孩子在做集体操时完全不动;在上课时,小朋友们非常有创造性地争先恐后回答老师的提问,我家孩子却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不知是听懂了还是没有听懂;课间游戏孩子三三两两结伴而玩,有说有笑,我家孩子仿佛火星来客,一直在自己的世界里……

接下来我就努力寻找和尝试改善的各种途径。孩子班上的一个同学在练感统课,她的妈妈在接送孩子时和我经常闲聊,她感受到我的焦虑,于是推荐我带孩子去试一下感统练习。

我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的。第一次试听课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因为孩子在当时呈现出不礼貌、抗拒、听不进话、固执、不配合、动作不协调等问题,以至于我认为老师可能会拒绝接收他。记得当时我蹲在老师旁边,非常坦诚地谈了我的困惑和焦虑,甚至交谈中我几次忍不住掉眼泪。老师鼓励我不要用过高的标准要求孩子,通过感统练习,提高孩子的协调能力、传导能力,他会有改善。这让我很放心地把孩子交给老师。

参加了感统训练后,幼儿园的老师也发现了孩子的进步,他越来越不像以前那个在群体生活中沉默、孤僻的小孩!还有,上一些兴趣班或兴趣课程时,他的专注时间越来越长,主动表达和上台展示的欲望也增强了。当他面临一个挑战,大大方方地说“我可以”时,作为母亲的欣喜可想而知,因为我清晰地看到了孩子逐渐建立自信、激发出表现欲、释放出快乐因子的过程。

强调快乐教育、人格教育,培养创造力和兴趣点是大趋势。作为家长,我们最关心的不再是孩子知识上学到了多少,而是他是否被点亮了生命、激发出了自我的兴趣与潜能。家庭环境、夫妻关系、阅读陪伴的模式等都会对儿童潜能的激发产生深刻影响。在感统中心老师的引导下,我和孩子父亲还有家里的老人一起,科学调整着对孩子的陪伴方式与节奏。我们每天设计故事时间,加大父亲在体能和运动上的陪伴(陪跑步、踢球等),周末我们一起多参加集体性活动等,这些努力与感统中心老师的努力相配合,起到的效果是非常大的,陪伴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方法!

看着孩子眼中流露出的欢愉、自信还有安全感,觉得这一切太神奇。非常感谢感统训练,给了我们家长一把激发孩子潜能的钥匙。孩子需要练习,在教育的道路上,我们家长也同样需要学习和成长!

感统训练案例7 篇6

姓名: xx

年龄: 6岁

性别:

课程训练日期:2015年11月21日——2016年9月29日

上课节数: 108节

刚来到我们感统汇教育机构的时候,该小孩是一个自我控制非常差的小孩,理解方面也是比较欠缺,经常打闹、干扰别人上课,时常带有一些攻击性的行为,在幼儿园经常会惹到麻烦;但语言方面是比较好的,只有对一些单字发音不清晰,因此性格显得十分倔强、很有个性,不会完全听从老师的指令或者要求,也不能过于强迫,所以在前期的训练是比较艰苦的,我们老师也是十分有耐心的去引导她。

通过12节的课程后,小朋友稍微改变了一些,能慢慢安静的坐下来上课,对自己行为也是能够稍微控制一下,但需要老师多次的提醒才能够做到。理解方面也是有所改善,对于无缘无故打人的行为逐渐减少,或者经过老师的引导、沟通以后有所改善,慢慢能理解打人是一种不对的行为了,这时候妈妈开始为自己女儿的变化感到很有欣慰,同时也抱有很大的希望。

自闭儿童感统训练 篇7

一、感觉统合训练的一般目标

1.提供给儿童感觉信息,帮助开发中枢神经系统;

2.帮助儿童抑制和/或调节感觉信息;

3.帮助儿童对感觉刺激作出比较有结构的反应,最终目标是达到如表所示的最后结果,如组织能力、学习能力、集中注意的能力。

二、感觉统合训练的原则

1.训练当中要让儿童感到快乐而不是压力;

2.训练中儿童是主角,要尊重儿童对感觉刺激的需要和选择;

3.通过控制环境给儿童以适当的感觉刺激,从而改善其感觉统合能力,使儿童能作出适应性反应,不要教孩子如何做;

4.训练过程中,给孩子以积极的反馈,并与家长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悦。

三、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

标准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矫治是一个严密的体系,由于目前我国还有许多地方没有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中心,很多患儿得不到正规的矫治,在此有必要介绍一些适合家庭操作的、又具有矫治功能的家庭游戏。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矫治,应该在3—13岁年龄阶段。下面和大家风向一些简单的训练方法:

1.脚步器走动时自然放松,身体正直,全身协调,注意力集中。促进和提高孩子的平衡力,帮助孩子建立前庭固有平衡,发展协调性,提高孩子注意力和观察力。如图一。

2.跳跳床让孩子站在跳跳床上,双脚并拢蹦跳,跳起来时,膝盖弯曲,脚后跟踢至臀部。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讯息,矫治重力不稳和运动企划不足。如图二。

图一 图二

3.S形平衡木将平衡木呈高低走向或左右走向安置,让孩子站在平衡木上,双手平伸抬头挺胸,双脚交替前走。有助于孩子本体感觉的建立和身体平衡能力的加强。如图三。

4.羊角球让孩子坐在球上,双手紧握着手把,身体屈曲,向前跳动。姿势和双侧的统合,并可促进高程度的运动企划。如图四。

图三 图四

5.袋鼠跳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在跳跃动作中,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敏的讯息。如图五。6.晃动平衡木让孩子站在平衡木上面,身体两边有护栏,单手扶持或双手平伸抬头挺胸,双脚交替前走。建立本体感觉和加强身体平衡能力。如图六。

图五 图六

感觉统合纠正宝宝怪毛病

两岁的童智豪站在一块约8厘米宽的体能板上,平举着双手晃晃悠悠往前走。偶尔保持不了平衡,身体微微向右边倾斜,他马上停下来,将胖胖的小脚丫挪了挪地儿,朝体能板的中心靠。调整好姿势后,他显得更加小心了,眼睛盯着脚尖,一步接一步向前迈进。几分钟后,小智豪顺利走过了环形的体板,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在音乐声中夸张地扭着小屁股。

小智豪正在做的这个看似简单而有趣的游戏,其实是感觉统合训练的一个项目,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提起感觉统合,大多数家长会觉得陌生,有些家长认为那是精神或心理有问题的孩子才需要的训练。其实,感觉统合失调在儿童身上表现十分普遍,台湾心理学家陈文德博士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一个儿童要完全达到感觉统合非常困难。

专家说,感觉统合训练就像是宝宝的健身活动,有设备、有同伴、有教练,让宝宝在游戏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今年夏天,央视大风车少儿感统训练馆及一些幼儿园推出的感觉统合训练课程,成了很多孩子喜欢的游戏,令家长特别高兴的是,这些有趣的玩具和游戏,还能帮助纠正孩子的一些“怪毛病”。

孩子在“无依无靠”的海洋球中“挣扎”,可以缓和皮肤的敏感性。

走过窄窄的“平衡木”,孩子也就获得了控制平衡的能力。

-家长发言

孩子特别害怕陌生环境

●讲述人:芳城园小区郑旺稼的妈妈

孩子是剖腹产生下的,现在1岁零1个月了,特别害怕陌生人和陌生环境,只要陌生人稍微接近或者发现我不在身边就会哇哇大哭,还喜欢咬人,最让我担心的一点就是这孩子爱爬高,哪高往哪爬,时刻都得看着,就怕他摔下来。

海洋球训练纠正触觉过分敏感

这是典型的触觉过分敏感,可能是剖腹产以及七八个月前活动量少造成的。针对这一类孩子有专门的海洋球训练,把孩子放在海洋球里,通过不断碰触柔软的海洋球,慢慢缓和孩子皮肤的敏感性。

没学会爬影响了学走路

●讲述人:劲松九区涂玥欢的妈妈

欢欢从3个月后基本是姥姥带大的。姥姥怕孩子磕着,一直没让她学会爬,到现在都1岁3个月了,欢欢还不会走路。而且,欢欢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也不到2秒钟,家里买了许多开发智力的玩具、图片,她都没耐心看。

玩推球游戏锻炼孩子爬行

爬行是一个孩子成长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欢欢没有学会爬,也就错过了很多能力锻炼的机会。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趴地推球的游戏,让孩子趴在地上,家长用球引导孩子或推或捏,只要能够使得孩子慢慢爬行,就能达到目的。

打针不怕痛并非真勇敢

●讲述人:天桥北里小区杜铠的妈妈

小时候带孩子去打预防针,他从来都不哭,睁着一双大眼睛看周围的医生和护士,大家都以为他很勇敢,总表扬他。后来我发现不管额头碰到桌角还是摔倒在地,甚至擦破了皮,孩子仍然毫无反应,在小区里和同龄的孩子玩耍,他总是动不动就把人家推倒在地,或者无缘无故打小孩一巴掌。通过按摩唤醒皮肤触觉

这是典型的触觉过分迟钝,需要通过按摩训练来唤醒皮肤触觉。家长可以用毛巾蘸上不同温度的水在孩子身上擦拭,以水温变化来刺激皮肤,也可以鼓励孩子多玩沙子。

(以上案例由央视大风车少儿感统训练馆老师李雨恬、万花筒幼儿园感觉统合训练老师陈红点评。)

-适合人群

过于悉心照料易导致感统失调

●陈红万花筒幼儿园感觉统合训练老师

3岁以前,儿童的各种器官都在成长发育中,处于 不稳定的状态,稍有偏差便容易产生感觉统合失调。

以下几种情况造成感统失调的可能性较大:

1.剖腹产所生下的孩子。由于出生时皮肤没有受到应有的挤压和刺激,皮肤触觉不容易被唤醒,容易造成触觉过分敏感或迟钝。

2.人工喂奶的孩子。由于吮吸奶嘴时只有一种吞咽动作,不像母乳喂养可以前后以及左右吮吸。单一的吞咽姿势导致口腔肌肉没有得到锻炼,可能会造成口腔触觉敏感,致使长大后出现挑食、偏食、长牙慢甚至口吃等症状。

3.祖父母或保姆带大的孩子。由于过于悉心照料,经常把孩子抱在怀中,不让孩子乱爬乱动,关在家里不出去活动、没有与外界的交流,这样长大的孩子会丧失很多能力,活动空间狭小最容易导致孩子的感觉统合失调。

-失调表现

走路易摔倒常丢三落四

●李雨恬央视大风车少儿感统训练馆老师

感统失调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走路易摔倒、多动不安、情绪不稳定,容易与人冲突、爱挑剔、不愿与人分享玩具和食物等。

2.视觉感不良。有些孩子尽管能长时间地看动画片,却无法顺利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漏读或多字少字;写字时偏旁部首颠倒,常把 写颠倒,比如把79写成97,把“朋友”写成“友朋”等。

3.听觉感不良。表现为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留的作业,丢三落四等。

4.触觉过分敏感。这样的孩子往往害怕陌生人和陌生的环境;过分碰触各种东西;有强迫性行为(反复重复某一个动作)。

5.触觉过分迟钝。表现为对于疼痛不敏感,偶尔磕碰或者打针时不觉得疼;爱咬手指甲;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小贴士

在家也能进行感觉统合训练

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忙碌没有时间带孩子去感觉统合训练馆,那么在家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训练。

1.爬行

七八个月大时,孩子应该慢慢学会爬行,通过不断努力地抬头、仰脖子,来锻炼前庭觉,向前爬行的过程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能够提高孩子的手眼协调、视听能力。

因此,家长应鼓励孩子多爬行,例如妈妈躺在地上,让孩子慢慢爬上妈妈的身体;或者妈妈手脚着地弯成拱形,吸引宝宝从底下爬过去。

对于一些本身不爱爬行的宝宝,家长可以采取一些诱导措施,如把孩子放在小被子上,拉着他(她)的两条腿慢慢向后拖,并在孩子眼前放上色彩鲜艳或者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引导他(她)抬头、逐渐向前爬行。

2.唤醒触觉皮肤

见到陌生人就哭、抵触新环境的孩子往往属于触觉过分敏感,家长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来唤醒孩子的触觉皮肤,以缓和这种敏感的状况,如利用吹风机,调到微风挡缓缓吹孩子的皮肤;用软刷子轻刷孩子的身体、或者拿梳子轻轻敲击皮肤等。

-链接

什么是感觉统合?

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

感觉统合训练项目看起来是很简单的玩具和动作,但对于孩子身体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很有用的。以红黄蓝绿色为基调的设备能够刺激孩子的视觉,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通过爬行、抬头仰脖、以及钻圆环时身体的一收一缩,让孩子的前庭觉得到很好的锻炼,以帮助孩子发展控制平衡、距离、空间的能力。

家庭感统训练的几个小方法

如果小孩的感觉统合失调,会造成学习上的困难,以及心理素质方面的不健康。所以家长们要重视孩子的感统能力的训练。多做些训练可以使小孩左右脑平衡发展。以下几点感统训练方法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总结出来的,在家中就可以做,简单易行,写出来供各位家长参考、交流学习。

一、准备一个宽10公分,长2米左右的木板。让小孩在上面走平衡木,锻炼小孩的胆量和平衡能力。也可在室外,让孩子走马路沿、花池沿。

二、给小孩买一个羊角球让他在家中蹦。如果他蹦烦了,没有新鲜感,可以和他玩捉迷藏的游戏,让他蹦着去找你、去捉你。

三、让小孩平躺在垫子上,胳膊伸直,在垫子上滚,每天每次滚5分钟为宜。这个方法可以提高小孩的注意力。

四、让小孩扒在地上,头抬起来,双手抱一个球,向墙上推球,再双手接球。我每天让孩子做100个。距离墙的距离自己掌握。

以上几点可以利用零星时间做,坚持每天做,会收到好的效果的。

家居自助感统游戏项目

1. 与别人玩接球游戏;(1-2)

训练目的:社交能力/手臂的运动能力

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儿童,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长。

难度设置:A开始时家长可把球直接放入孩子手中;B家长把球伸向孩子,鼓励他/她伸手来接球。C当孩子主动把球给家长时,家长应该说“谢谢”。

帮助给予:如果孩子没有接球、给球的主动性,请另外一位成人给予身体指导,直到孩子开始有主动接、给球的意识,逐渐地撤销给予的帮助。

2.能抓着滚动的球,3. 并把它推回去;(1-2)训练目的:手臂的运动能力/手眼协调

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端,家长把球推给孩子,鼓励他伸手把球接住并推回给家长。

难度设置:A开始时需要在一手臂的距离内进行推、接球,鼓励孩子双手接球。推球则用右手从右往左推。B逐渐地把距离拉大,并鼓励孩子用双手往外推球,用单手接球。帮助给予:开始时需要另外一位成人的身体协助,注意培养孩子在每一难度的独立操作技能,然后逐渐撤销帮助的程度。

4. 能2步1级上楼梯;(1-2)

训练目的:训练平衡力、协调及独立行走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踏出右脚上一级楼梯,然后把左脚踏在同一梯级。难度设置:A扶着扶手或家长的手踏楼梯;B独自踏楼梯;

帮助给予:开始时,家长可站在上一级楼梯上,伸出双手协助孩子并同时给予口头指令“上!”;如果孩子不合作,可把干果放在楼梯上,等孩子踏上后给予奖励。注意开始时可在每一梯级放干果,逐渐地,只在几级楼梯或最后一级楼梯上才放。不论孩子如何哭闹,要坚持让孩子配合才能给予奖励物。.5. 能弯腰并用手触摸脚指6. 头5-10次;(1-2)训练目的:增进身体的柔软度及体能。

训练要求:在孩子的脚趾头上分别贴一贴纸,让儿童弯腰揭下。难度设置:A开始时先让孩子把脚放在矮凳或最后一级楼梯上尝试并且只揭1-2张贴纸便可;B孩子掌握技巧后可要求一次性揭掉5或10张贴纸。

帮助给予:家长需要在孩子旁边或身后协助,用双手轻压孩子的双膝,如孩子无法同时弯腰及伸直膝盖,可让他扶着桌子的边缘进行尝试。

7.会走上、下倾斜约15度的小斜坡;(1-2)训练目的:重心、平衡、膝盖及小腿肌肉的控制能力。训练要求及帮助给予:上斜坡:开始时家长先站在斜坡上孩子跟前,拉着孩子的双手协助;孩子的技巧纯熟后可站在其身后,只在他有需要的时候推或扶持孩子前进。下斜坡:开始时家长站在孩子身后,双手从孩子双肩上往下放在孩子胸前,鼓励他扶着你的手下斜坡;孩子的技巧纯熟后尝试在他双手放置两件小玩具,让他在不用搀扶的情况下下斜坡。

难度设置:A走上斜坡;B双手拿物走上斜坡;C搀扶下下斜坡;D独自下斜坡。

8.能倒走3-5步;(1-2)

训练目的:空间概念,协调身体协调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沿着一条直线倒退着走路。

难度设置:A开始时只要求孩子随意在地板上倒走,B孩

子熟悉初步的要求后要求他在扶持下沿直线倒着走;C要求孩子独立地沿直线倒着走。

帮助给予:1 如果孩子开始时不领会,需要给予身体指导,如:一人在前面扶着他的双手,另外一人在他身后轮流抬起他的左右脚往后移。2 偶尔地给予身体协助。9.擦背游戏;(1-2)

训练目的: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

训练要求:给孩子洗澡时,用海绵或毛巾轻擦孩子的背部,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按顺序擦,也可打圈式地擦。难度设置:—— 帮助给予:——

10. 呵痒痒;(1-2)

训练目的: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

训练要求:家长用手挠孩子的头颈、胳肢窝、脚底等皮肤触觉敏感处,手的力度一阵轻一阵重,如果孩子害怕,或抗拒,先对其全身肌肤轻轻地抚摩,等孩子习惯以后再逐渐地把时间延长。难度设置: —— 帮助给予:—— 11.刷子脱敏;(1-2)

训练目的: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减少触觉防御。训练要求:家长用刷子先刷孩子的手背、手指等触觉防御性较少的部位,然后渐渐过渡到刷孩子的手心。再刷脚的部位,先刷脚趾、脚跟、然后渐渐过渡到刷脚地中心部位。如果孩子抗拒,可每次只擦一下,反复地尝试,直至孩子习惯 种触觉刺激。难度设置:—— 帮助给予:——

12.阳光隧道;(1-2)

训练目的:调节前庭感觉系统,加强肌肤的接触刺激。训练要求:让孩子俯卧着身体,从隧道中爬行通过。难度设置:A如果孩子害怕,先让其在隧道四周玩耍并观察其他孩子如何做,让孩子触摸和摇晃隧道,培养其兴趣和消除恐惧感;B 如果孩子不合作,可以给予食物强化,爸孩子喜欢吃的零食或水果放在隧道里,鼓励孩子爬进去拿取食物;C 让孩子边爬边推一个中型球前进。帮助给予: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使用食物强化事要注意逐渐撤消。

家居自助感同游

戏项目2

13. 能推“趣怪球”至1米外的指

14.定地方;(2-3)训练目的:发展社交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目测物体的速度的能力、反应能力),发展大运动——手部肘关节和手臂的活动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和家长分别站在1米的距离内,相互推、接“趣怪球”。必要时要有另一成人协助孩子的动作。难度设置:A 在一定范围内接球;B 听从口头指令去把球捡回指定地点。

帮助给予:尽量让孩子在一定范围内自己接球,必要时给予口头提示或身体指导。如果孩子对指令没有反应,需要加以身体指导及口语提、手势提示。

15.能在协助下对墙推球和接球;(2-3)训练目的:手臂的运动能力/手眼协调 训练要求:让孩子双手抱着中型球,顿在地上用双手把球往墙角推。

难度设置:A开始时离墙的距离要在一步以内;B逐渐拉大离墙的距离,并要求孩子借助墙壁的反弹力接住弹回来的球。

帮助给予:手把手的身体协助;逐步撤销。16.能推着物体向前走2-3米;(2-3)

训练目的:发展大运动——手臂推的能力;因果关系的概念;手、眼和腿的动作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把会发声的“鸭子杆”或类似的玩具放在孩子的手里,让他向前推行。

难度设置:A 绕大圆桌子; B绕2张距离1米左右的凳子; C绕3-5张不同距离的凳子(注意凳子摆放的距离要足够孩子和“鸭子杆”通过)。

帮助给予:身体指导(即手把手地教)并不断地用口头提示和身体接触来提示孩子看前面的玩具的运动轨迹,给孩子模仿玩具发出的声音;转弯时告诉孩子正在转弯并用手纠正、帮助他转弯的方向。17.拉物走2-3米;(2-3)

项目要求:在一会发声玩具车上系一条约50公分长的绳子,在绳子上缠一个圈套在孩子的手腕上,让孩子拉着往前走。

难度设置:A 绕大圆桌子;&n B绕2张距离1米左右的凳子; C绕3-5张不同距离的凳子(注意凳子摆放的距离要足够孩子和车子通过)。帮助的给予:

A 手把手,并不断用语言提示看身后的车子的运动轨迹及前方要走的方向;

18.单手投中型球;(2-3)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站在一定的距离外把球单手投入球篮中。难度设置:A只在半步的距离外尝试;B在1米左右的距离外把球投入球篮;C投5次有3次中为通过。

帮助给予:1 开始时给予足够的身体协助并鼓励孩子独立尝试;2 只在孩子犯规时给予口头提示。

19.能把静止的球踢向前方1米远的距离;(2-3)训练目的:发展大运动——腿的伸展能力,发展眼、腿的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把一直径10公分左右的软球放置在孩子跟前,让孩子踢球。

难度设置:A 踢向前方1米远的距离;B 踢向前方1米远距离的物体。帮助给予:A 口头提示+身体指导+语言提示;B 身体指导;C 偶尔的身体指导+语言提示。

家居自助感同游戏项目3

23.跳起并接触悬挂着的物件10次;(2-3)训练目的:腿部、膝盖运动能力及身体协调能力。训练要求:在空中孩子跳跃时可及的地方悬挂一个玩具(气球或会弹跳的玩具),鼓励孩子跳跃并伸手触摸该玩具。难度设置:A 悬挂物开始时挂得稍低一点,让孩子容易触到;B 孩子掌握了这一技能后,把悬挂物稍微挂高,鼓励孩子利用自身的力量弹跳起来。

帮助给予:1 如果孩子不懂得掌握身体的力量,可先用双手扶着他/她的腋下,帮助他/她练习弹跳;2 通过跳弹床和在床垫上跳跃来掌握弹跳;3 给予鼓励和奖励来促进孩子练习的兴趣。

24.扔球3米远;(3-4)

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把一个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远的地方。难度设置:——

帮助给予:1 开始时如果孩子不领会扔球的动作,可手把手地教;2 给孩子在前方画一条线来提示他/她要扔的距离;3 为鼓励孩子尝试,可在线的旁边放一玩具或小食品来作为奖励物。

25.把豆袋或类似的玩具扔进1米距离左右远的大盒子中;(2-3)

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学习向着目标抛掷物件。

训练要求:能连续5此把豆袋或类似的玩具扔进1米距离外的大盒子中。

难度设置:A开始时把距离设短一点,如只要求儿童站在距离大盒子一步或两步的距离;B逐渐地把距离拉大;C逐渐地把大盒子换成小一点的盒子。

帮助给予:A手把手地帮助孩子投掷;B 只是在孩子姿势错误时才给予帮助。

26.互动式投篮:(3-4)

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增进与人互动的能力。

训练要求:家长及孩子轮流投篮;家长投完后把球捡起来给孩子投。难度设置:—— 帮助给予:—— 27.一步1级上、下楼梯;(3-4)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一步跨上一个阶梯,连续上或下楼梯。难度设置:A 成人站在孩子前面或后面,伸出双臂或双手的拇指,让孩子抓住拉孩子上楼梯;B 成人将左手手臂或拇指抬高,右手手臂或拇指则在孩子右侧腰间的位置,让孩子在搀扶下自己平衡用力上下楼梯;C 成人伸出左手手臂或拇指搀扶孩子上、下楼梯;D 让孩子独自上、下楼梯。帮助给予:A 双手(或拇指)抬高给予协助;B 一手(拇指)高,一手(拇指)低给予协助;C 单手(拇指)给予协助;D 撤消所有协助。

28.双脚轮流跨过15厘米高的绳;(3-4)训练目的:身体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离地15CM高,让孩子双脚轮流抬高跨过绳子。难度设置:——

帮助给予:1 用姿势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过绳子,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伸手把他/她的腿抬高跨绳;2 要时时口头提醒孩子注意脚下的绳子,避免绊倒;3 建议用有弹性的圆形橡皮绳。

家居自助感同游戏项目4

32.扶物能单脚站立5秒;(3-4)训练目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扶着椅子或家长手握的棒子单脚站立约5秒。

难度设置及帮助给予:A 手把手地教孩子用双手扶着椅子的靠背,提起孩子的一条腿悬空约5秒,然后放下。过程中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怎么做,如:“抬腿!”、“放下!”B 让孩子自己尝试5秒内(可用数数提醒他/她)不要把脚放下;C 孩子掌握了技能后,改用棒子。家长双手握住棒的两端,孩子则抓住中间重复以上步骤。

35.在10厘米宽2米长的地面线条上走保持身体平衡;(3-4)

训练目的:平衡能力的控制。

训练要求:在地板上用不粘胶粘一条2米长10厘米宽的线条让孩子在线条上走。

难度设置:A 开始时只走一半的距离,允许偶尔走出界外;B 要求孩子走完全程,尽量不要走出界外。

帮助给予:1 训练者可站在孩子前方,拉着孩子的手向前 走;2 要提醒孩子既注意脚下的线条,又要注意前方的路;3 训练者在孩子的前方引导孩子走,但不给予身体协助;3 让孩子自己尝试独自走。

37. 能学青蛙跳20厘米的距离10次;(3-4)训练目的:腿部运动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用不粘胶在地板贴两条平衡线,成人给孩子示范如何做青蛙跳几次,然后指导孩子模仿。

难度设置:A 开始时,线段间的距离应该短一点,让孩子容易达标;B 如果孩子不愿意合作,可引入食物奖励的办法,把奖励物放在落地的一端之线条上,孩子跳到线上就奖励;C 逐渐地把线段间的距离增大。

帮助给予:1 身体协助;2 每一难度中如果孩子遇到问题,都要及时给予身体或口头上的指导,重复示范并注意提起孩子参与的兴趣。

38. 做一连串手部和腿部动作时能保持平衡;(3-4)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和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模仿一系列的手部和腿部动作,如:跳舞、打功夫等。

难度设置:A 选择简单一点的动作;B 选择较为复杂的动作,包括弹跳、跳跃等动作。

帮助给予:1 另外一成人站在孩子旁边,如果孩子失去平衡,只在他/她可能要跌倒时才给予扶持;2 在孩子前后方均铺上垫子,孩子跌倒后鼓励他/她自己起来继续练习。39. 能左右腿交替倒着钻过呼啦圈;(3-4)训练目的:双脚的协调能力及身体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训练者拿着呼啦圈站在孩子的身后,鼓励孩子左右腿交替着向后移入呼啦圈内。

难度设置:A 由另外一成人扶持着孩子完成动作,并且呼啦圈的高度要调低一点;B 逐渐地呼啦圈的高度提高;C 由孩子自己尝试着完成动作,只在有必要时给予帮助。帮助给予:1 足够的身体协助;2 必要的身体协助;3 偶尔的身体协助。

40. 能来回滚动身体;(4-5)

训练目的:迷路反射控制,身体的控制能力及协调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在垫子上或在床垫上从一端翻滚到另外一端。

难度设置:A 在训练者的身体协助下进行翻滚;B 自己控制身体进行翻滚。

帮助给予:1 给予大量的身体协助和口头提示,让孩子从训练中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及翻动的速度和力量;2 只在有需要时给予身体协助;3 确保孩子的安全,避免碰伤。41. 转椅游戏;(3-4)

训练目的:调节中心与平衡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坐在转椅内,家长在一旁旋转椅子,速度逐渐加快。

难度设置:A开始时为避免孩子紧张,可让其双手抓住椅子的扶手;B孩子习惯后要求其两手自然放在腿上靠身体控制重心,并闭上眼睛。如果孩子不配合,可用布带将其双眼蒙住。帮助给予:

42. 做5次前滚翻;(4-5)

训练目的:增进协调、平衡能力,刺激本体感觉。训练要求:让孩子模仿成人连续做5次前滚翻的动作。难度设置:A 开始时只要求做2-3次;B 要求孩子连续做5次,并要求孩子在动作过程中身体尽量保持直线。帮助给予:1 开始时要全程给予身体协助,并用语言鼓励孩子尝试;2 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必要时给予口头提示,要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

43. 能用勺子把乒乓球送至约2米外的目的地而44. 乒乓球不45. 掉下来;(4-5)

训练目的:增进平衡能力和手部控制能力,加强动作企画能力。训练要求:用勺子把乒乓球送到2米外的地方。

难度设置:A 开始时尝试先给孩子一个立方体的积木在距离极短的两张桌子间传送,让孩子便于操作;B 用不粘胶在地上贴两条平衡线;C 改用乒乓球尝试;D 按照预设距离训练。

帮助给予:1 为提高孩子的兴趣,建议开始时成人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2 孩子的技巧熟练后,鼓励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竞赛。

46. 能走完1个有5项步骤的障碍路径;(4-5)

训练目的:加强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增进动作企画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独自走完一个有5项步骤的障碍路径。难度设置:A 开始时只设置2-3个障碍物(跨过玩具、绕过椅子、爬过桌子)。B 设置5个障碍物,引入奖励物。帮助给予:1 开始时成人先做示范,然后陪同孩子一起进行训练,要有及时、足够的身体和口头提示;2 鼓励孩子自己做,并给予适当的提示;3 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训练。

47. 能用脚尖站立10次,48. 每次站立3秒钟;(4-5)训练目的:腿部运动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双脚脚跟着地,脚尖掂起地站立,每次站立3秒钟时间。难度设置:A 开始时让孩子扶着墙壁或椅背站立;B 让孩子尝试徒手站立。

帮助给予:1 可以在墙壁上孩子掂脚可触及的地方挂一奖励物,鼓励孩子掂起脚去拿取;2 给孩子数数,让他/她知道要站多长时间。

49. 能在20厘米宽,50. 10厘米高的平衡木上行走而51. 保持平衡;(3-4)

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在不扶持,保持身体平衡的情况下走,走过规定尺寸的平衡木。

难度设置:A 只走一半的距离;B 走完全程;C 单手持物走;D 双手持物走。

帮助给予:1 开始时成人需要反复做示范,并跟在孩子后边走,给予身体协助,如拉着孩子双手或扶其双肩;2 成人站在平衡木一旁,孩子行走时拉着他/她的一只手给予扶持;3 只在需要时给予扶持。

52. 能连续拍球3次而53. 球不54. 弹走;(4-5)训练目的:加强手臂的控制能力,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连续拍3次中型球(篮球大小的球)。难度设置:A 只拍1次;B 拍2-3次;

感统训练不是万能的 篇8

近两年,“感统”一词频频出现,也成为家长们常挂在口边的名词。孩子只要有异,就会被冠以“感觉统合失调”(后简称感统失调)的帽子。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上周告诫:不要把什么都往感统里套,感统训练并不如想像中那么有效果。

家长盲目相信感统

近日,记者在广州某儿童智力培训中心见到孩子正在进行感统训练的邓妈妈,她对记者说:“我在电视、报纸上时常见到‘感统失调’这个词,症状在我孩子身上都有出现,所以我就带孩子来进行感统训练。”邹主任对此表示担忧,他说现在只要孩子出现“读书时颠倒字的位置”,“注意力稍不集中,多动不安”,“交往能力差”等其中一两样,不少家长就会把孩子与感统失调挂上钩。前往中山三院就诊的10个孩子中就有六七个曾经被家长认为是感统失调。邹主任说,不少家长以为孩子只要进行了感统训练,就会变得很乖,学习不困难。

感统理论未获普遍认可

邹主任介绍道,应该说,感统训练对存在触觉防御(表现为触摸十分敏感)、运动不协调、平衡力差等问题的孩子是有帮助的。但时至今天,感统理论及感统治疗在医学界和教育学界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可,种类繁多、原因各异的儿童行为问题绝非仅靠感统治疗就能见效的。事实证明,感统训练对于多动症、学习困难、交际不良等没有明显的疗效。

幼儿感统训练——65个游戏 篇9

1、扔球3米远(3-4岁)

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把一个小型球或豆球扔到3米远的地方。

帮助给予:1 开始时如果孩子不领会扔球的动作,可手把手地教;2 给孩子在前方画一条线来提示他/她要扔的距离;3 为鼓励孩子尝试,可在线的旁边放一玩具或小食品来作为奖励物。

2、互动式投篮(3-4岁)

训练目的:手臂运动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增进与人互动的能力。训练要求:家长及孩子轮流投篮;家长投完后把球捡起来给孩子投。

3、一步1级上、下楼梯(3-4岁)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一步跨上一个阶梯,连续上或下楼梯。

难度设置:A 成人站在孩子前面或后面,伸出双臂或双手的拇指,让孩子抓住拉孩子上楼梯;B 成人将左手手臂或拇指抬高,右手手臂或拇指则在孩子右侧腰间的位置,让孩子在搀扶下自己平衡用力上下楼梯;C 成人伸出左手手臂或拇指搀扶孩子上、下楼梯;D 让孩子独自上、下楼梯。

帮助给予:A 双手(或拇指)抬高给予协助;B 一手(拇指)高,一手(拇指)低给予协助;C 单手(拇指)给予协助;D 撤消所有协助。

4、双脚轮流跨过15厘米高的绳(3-4岁)训练目的:身体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离地15CM高,让孩子双脚轮流抬高跨过绳子。

帮助给予:1 用姿势示意孩子如何抬腿跨过绳子,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伸手把他/她的腿抬高跨绳;2 要时时口头提醒孩子注意脚下的绳子,避免绊倒;3 建议用有弹性的圆形橡皮绳。

5、自己上、下小三轮车(3-4岁)

6、双脚原地跳(3-4岁)

7、双脚一齐从最后一级楼梯跳下(3-4岁)

8、扶物能单脚站立5秒(3-4岁)训练目的: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扶着椅子或家长手握的棒子单脚站立约5秒。

难度设置及帮助给予:A 手把手地教孩子用双手扶着椅子的*背,提起孩子的一条腿悬空约5秒,然后放下。过程中用简单的语言告诉孩子怎么做,如:“抬腿!”、“放下!”B 让孩子自己尝试5秒内(可用数数提醒他/她)不要把脚放下;C 孩子掌握了技能后,改用棒子。家长双手握住棒的两端,孩子则抓住中间重复以上步骤。

9、踏小三轮车转弯避开障碍物(3-4岁)

10、能跳过5厘米高的绳(3-4岁)

11、在10厘米宽2米长的地面线条上走保持身体平衡(3-4岁)训练目的:平衡能力的控制。

训练要求:在地板上用不粘胶粘一条2米长10厘米宽的线条让孩子在线条上走。难度设置:A 开始时只走一半的距离,允许偶尔走出界外;B 要求孩子走完全程,尽量不要走出界外。

帮助给予:1 训练者可站在孩子前方,拉着孩子的手向前走;2 要提醒孩子既注意脚下的线条,又要注意前方的路;3 训练者在孩子的前方引导孩子走,但不给予身体协助;3 让孩子自己尝试独自走。

12、单脚原地跳(3-4岁)

13、能学青蛙跳20厘米的距离10次(3-4岁)训练目的:腿部运动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用不粘胶在地板贴两条平衡线,成人给孩子示范如何做青蛙跳几次,然后指导孩子模仿。

难度设置:A 开始时,线段间的距离应该短一点,让孩子容易达标;B 如果孩子不愿意合作,可引入食物奖励的办法,把奖励物放在落地的一端之线条上,孩子跳到线上就奖励;C 逐渐地把线段间的距离增大。

帮助给予:1 身体协助;2 每一难度中如果孩子遇到问题,都要及时给予身体或口头上的指导,重复示范并注意提起孩子参与的兴趣。

14、做一连串手部和腿部动作时能保持平衡(3-4岁)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和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模仿一系列的手部和腿部动作,如:跳舞、打功夫等。

难度设置:A 选择简单一点的动作;B 选择较为复杂的动作,包括弹跳、跳跃等动作。帮助给予:1 另外一成人站在孩子旁边,如果孩子失去平衡,只在他/她可能要跌倒时才给予扶持;2 在孩子前后方均铺上垫子,孩子跌倒后鼓励他/她自己起来继续练习。

15、能左右腿交替倒着钻过呼啦圈(3-4岁)训练目的:双脚的协调能力及身体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训练者拿着呼啦圈站在孩子的身后,鼓励孩子左右腿交替着向后移入呼啦圈内。

难度设置:A 由另外一成人扶持着孩子完成动作,并且呼啦圈的高度要调低一点;B 逐渐地呼啦圈的高度提高;C 由孩子自己尝试着完成动作,只在有必要时给予帮助。

帮助给予:1 足够的身体协助;2 必要的身体协助;3 偶尔的身体协助。

16、能来回滚动身体(4-5岁)

训练目的:迷路反射控制,身体的控制能力及协调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在垫子上或在床垫上从一端翻滚到另外一端。

难度设置:A 在训练者的身体协助下进行翻滚;B 自己控制身体进行翻滚。

帮助给予:1 给予大量的身体协助和口头提示,让孩子从训练中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及翻动的速度和力量;2 只在有需要时给予身体协助;3 确保孩子的安全,避免碰伤。

17、转椅游戏(3-4岁)训练目的:调节中心与平衡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坐在转椅内,家长在一旁旋转椅子,速度逐渐加快。

难度设置:A开始时为避免孩子紧张,可让其双手抓住椅子的扶手;B孩子习惯后要求其两手自然放在腿上*身体控制重心,并闭上眼睛。如果孩子不配合,可用布带将其双眼蒙住。

帮助给予:

18、做5次前滚翻(4-5岁)

训练目的:增进协调、平衡能力,刺激本体感觉。训练要求:让孩子模仿成人连续做5次前滚翻的动作。

难度设置:A 开始时只要求做2-3次;B 要求孩子连续做5次,并要求孩子在动作过程中身体尽量保持直线。

帮助给予:1 开始时要全程给予身体协助,并用语言鼓励孩子尝试;2 尽量让孩子自己完成,必要时给予口头提示,要随时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

19、能用勺子把乒乓球送至约2米外的目的地而乒乓球不掉下来(4-5岁)训练目的:增进平衡能力和手部控制能力,加强动作企画能力。训练要求:用勺子把乒乓球送到2米外的地方。

难度设置:A 开始时尝试先给孩子一个立方体的积木在距离极短的两张桌子间传送,让孩子便于操作;B 用不粘胶在地上贴两条平衡线;C 改用乒乓球尝试;D 按照预设距离训练。

帮助给予:1 为提高孩子的兴趣,建议开始时成人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2 孩子的技巧熟练后,鼓励孩子和其他孩子进行竞赛。

20、能走完1个有5项步骤的障碍路径(4-5岁)训练目的:加强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增进动作企画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独自走完一个有5项步骤的障碍路径。

难度设置:A 开始时只设置2-3个障碍物(跨过玩具、绕过椅子、爬过桌子)。B 设置5个障碍物,引入奖励物。

帮助给予:1 开始时成人先做示范,然后陪同孩子一起进行训练,要有及时、足够的身体和口头提示;2 鼓励孩子自己做,并给予适当的提示;3 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以竞赛的形式进行训练。

21、能用脚尖站立10次,每次站立3秒钟(4-5岁)训练目的:腿部运动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双脚脚跟着地,脚尖掂起地站立,每次站立3秒钟时间。难度设置:A 开始时让孩子扶着墙壁或椅背站立;B 让孩子尝试徒手站立。帮助给予: 1 可以在墙壁上孩子掂脚可触及的地方挂一奖励物,鼓励孩子掂起脚去拿取;2 给孩子数数,让他/她知道要站多长时间。

22、能在20厘米宽,10厘米高的平衡木上行走而保持平衡(3-4岁)训练目的: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在不扶持,保持身体平衡的情况下走,走过规定尺寸的平衡木。难度设置:A 只走一半的距离;B 走完全程;C 单手持物走;D 双手持物走。帮助给予:1 开始时成人需要反复做示范,并跟在孩子后边走,给予身体协助,如拉着孩子双手或扶其双肩;2 成人站在平衡木一旁,孩子行走时拉着他/她的一只手给予扶持;3 只在需要时给予扶持。

23、能连续拍球3次而球不弹走(4-5岁)

训练目的:加强手臂的控制能力,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孩子能连续拍3次中型球(篮球大小的球)。难度设置:A 只拍1次;B 拍2-3次;

帮助给予:1训练者拍一下,等球弹起后把着孩子的手拍一下;2 把着孩子的手教孩子拍2-3下,球要尽量弹高,便于孩子的手有足够的时间调节

24、双脚被提起时,可用双手向前走路(4-5岁)训练目的:增强手臂力量和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让儿童趴在地上,双手和双膝接触地面,成人则在儿童身后握其双足足踝,示意儿童用双手交替运动往前爬。

难度设置:A 先让儿童习惯被提起双脚的姿势;B 鼓励儿童向前走1-2步;C 训练至儿童能自如地向前走。

帮助给予:1 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孩子习惯被短暂提起双脚的姿势和感觉;2 延长提起孩子双脚的时间;3 鼓励孩子尝试向前走,用食物或其他孩子喜欢的方法来强化。

25、跑向滚动着的球,把球向前踢(4-5岁)训练目的:动作能力、方向感。

训练要求:让孩子边跑边踢滚到他/她脚下的中型或小型球。

难度设置:A 先用中型球练习,孩子的技巧熟练后再用小型球练习;B开始时训练人员以极慢的速度把球滚到孩子脚下并示意孩子踢球。C 必要时可给予适当的身体帮助及提示,如另一成人站在孩子身后一手扶着他/她的身体,一手(或脚)推动他/她的右脚。

26、双手接住从1米远弹来的中型球(4-5岁)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运动企画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接住训练者从约1米远的地方扔到地上弹起来的中型球(篮球大小的球)。

难度设置:1 距离设短一点,并且让另外一位成人在孩子身后手把手地教,边教边把要点告诉孩子;2 帮助者站在孩子身后,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身体协助; 3 距离逐渐增大,尽量让孩子自己尝试接球;4 如果孩子接中型球有困难,可换成大型球,等孩子的技能熟练后再换成中型球。

27、双手各持一球走直线2米(4-5岁)

训练要求:让儿童两手侧平举,掌心向上,两手各托一小皮球沿直线路线行走。难度设置:A开始时可先不让孩子拿球,徒手走;B孩子的技能掌握后让其尝试持球并且脚尖跟着脚跟行走;

帮助给予:不能单独完成的孩子家长可跟在其身后,给予身体指导;

28、用脚尖向前行3米(4-5岁)训练目的:身体的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掂起脚尖向前走约3米的路程。

难度设置:A 只走2-3步路的距离;B 逐渐地增加走的距离直到达标。

帮助给予:1 站在孩子前面扶着他/她的双手;2 只在有需要时才给予及时的帮助;3 在终点处放置奖励物鼓励孩子坚持走到终点。

29、单脚向前跳5步(4-5岁)

训练目的:训练身体的平衡能力及双腿的肌肉控制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抬起一只脚,向前方位置跳跃5步路的距离。

难度设置:A 开始时先让孩子习惯保持抬起一只脚在空中数秒的姿势;B 鼓励孩子单脚向前跳跃一步,可以在前方放置奖励物;C 鼓励孩子增加跳跃的次数。

帮助给予:1 跟孩子一起跳,营造宽松的气氛让孩子消除紧张情绪,愿意参加游戏;2 随时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恰到好处的帮助,无论是身体或是口头的帮助;3 及时引入奖励的方法来表扬和鼓励孩子的尝试。

30、能坐在丁字椅上保持身体平衡(4-5岁)

训练目的:练习伸展和保持平衡,协调身体,控制重心力,建立前庭感觉机能。训练要求:让孩子坐在丁字椅上,保持身体平衡。

难度设置:A先让孩子坐在丁字椅上,双手放在腿上,保持双腿垂直,腰干挺直的坐姿势。B家长蹲下与坐在丁字椅上的孩子玩传球游戏;C让孩子右手前平举,右脚向上踢并碰到手心。再换成左手重复以上游戏。

帮助给予:开始时家长可给予身体指导,帮助孩子学会保持平衡,然后在每一个(难度)环节中给予适当的帮助,直至该环节通过,再进入下一环节的训练。

31、照镜子游戏(4-5岁)训练目的:训练空间方位知觉。

训练要求:家长和孩子并排站在大镜子前面,家长做一个动作,让孩子模仿。动作以点头,双手在身体的上下、左右、前后拍手,左右前后移动身体以及转身等动作为主。难度设置:A开始时家长的动作要做得慢些并多次重复动作;B如果孩子的表达能力强,可让孩子边模仿边说出动作的方位。

帮助给予:家长边做边说出动作的方位,孩子无法跟上便用身体指导。逐渐地撤销提示,并且加快动作的速度。

32、吊床游戏(4-5岁)训练目的:调节前庭感觉系统。

训练要求:让孩子躺在吊床上,两位成人将吊床前后摆动。

难度设置:A让孩子仰卧在吊床上,必要时请第三位成人协助。B让孩子俯卧在吊床上,在孩子的前方地上置一玩具,前后摇晃时让孩子拾取地上的玩具。

帮助给予:孩子在初始时可能会紧张,请家长蹲下给予安抚,避免孩子在吊床内挣扎。如果孩子无法取得前方的玩具,家长可把玩具握在手里,等孩子*近时放到他/她手中。

33、治 疗球—平衡调整(4-5岁)训练目的:放松、平衡、协调、肌力、速度感、调整肌张力、促进保护反应。训练要求:仰卧/俯卧于治疗球上,手脚均离地,捉握双手/双脚;注意手握关节的位置;能放松手脚屈伸自如;控制─部位、力量、速度、重心。

难度设置:A前后左右各方向的移动弹动;B双手的交互屈伸。(*近时弯曲。推出时伸直)前后移动及直线加速;C双脚的交互屈伸(同B);D抑制异常机张力的移动弹动;E双手或双脚撑地维持平衡;F倒置双手迅速撑地的反应;G倒置运动(手不撑地);H训练者用脚将治疗球挑高大大弹动,以达垂直运动的目的。

帮助给予: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

34、治疗球—肌力训练(4-5岁)

训练目的:肌力、速度等。训练要求:仰卧/俯卧/站立;(1)以倾斜度控制难易度;(2)运动量以肌肉最高承受力的百分之八十~九十时实施。

难度设置:(1)治疗球上侧滚翻;(2)仰卧抬头训练加强颈屈肌;(3)仰卧起坐;(4)俯卧撑双臂屈伸;(5)俯卧后弓身;(6)仰卧/俯卧抬腿;(7)站立治疗球上用脚弹跳;(8)球*墙,面对或侧对球站立,单足举腿置于球上;(9)坐在治疗球上,以溜滑梯的方式快速溜下。帮助给予: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

35、治疗球—月球游戏(4-5岁)

训练目的:体能要素的提升,身体意识的培养,兴趣与幸福感等。

训练要求:家长与孩子对面而坐,家长把球递给儿童,鼓励儿童把球同样递给家长。循序渐进,配合音乐,配合协助,以愉快的心情完成学习。

难度设置:(1)以治疗球压挤全身;(2)推大笼球前进,或拨球后退走;(3)依规定路线推球前进或回避障碍物推球前进;(4)以拍皮球的方式拍球;

帮助给予: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

36、用力拉着绳子时,仍能拉动绳子(5-6岁)

训练目的:增进手部肌肉的力量以及促进全身肌肉的发展。训练要求:成人用力拉绳子的一端,孩子在另外一端能拉动绳子。

难度设置:A 成人开始时只稍微用力拉着绳子,让孩子容易拉动绳子;B 成人用力地拉着绳子,鼓励孩子用力拉动绳子。

帮助给予:1 可在地板上两人之间画一横线,孩子把成人拉过横线就得奖;2 及时鼓励和表扬孩子的尝试和成功;训练时,成人要配合孩子的力度,避免孩子因不当用力而受伤。

37、双脚跳过一条慢慢地摆动着的绳子5次(5-6岁)训练目的:提供前庭刺激,训练计划动作能力。

训练要求:将一条约两米长的粗绳子固定在离地面10厘米处,上下或左右摇动绳索,使其象蛇一样扭动,让孩子双脚离地地从上面跳过。

难度设置:A 开始时可慢慢地摆动,动作幅度要小允许孩子偶尔碰到绳子;B 快速地摆动,动作幅度大,让孩子尽量不要碰到绳子。

38、跳脚印

训练目的:训练两侧性、空间距离、平衡、协调、柔软、眼─手协调、注意力、抑制异常 肌张力、矫正姿势(内外旋、内外反)、步态训练。

训练要求:按照图形所示,双脚立定跳向下一目标脚印。难度设置:A可先用双脚交替走几回,让孩子熟悉大致的距离。B双脚立定跳,按图形要求跳;C听着家长的口令(指令)跳;

帮助给予: 开始时家可站在孩子身后,双手扶着孩子的腋下帮助其完成凌空双脚跳起和落下的姿势,指导孩子跳向下一目标,等孩子的判断和目测水平提高后让其自行练习,家长只给予口头提示即可。

39、能在双脚离地时,双手同时拍一下(5-6岁)训练目的:加强手臂和腿的协调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能在双脚跳离地面的同时双手举过头顶拍一下。

难度设置:A 先熟练双脚跳;B 再在跳的同时鼓励孩子拍手。帮助给予:1 手把手地跟孩子一起做;2 给孩子做示范,边做边讲解;3鼓励孩子独立完成,只在需要时给予适当的提示。

40、拿着不同的物件走过20厘米宽的平衡木(5-6岁)训练目的:改善孩子的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拿着不同的物件走过平衡木。难度设置:A 开始时拿小件的物品;B 逐渐地拿大件的物品;

帮助给予:注意随时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势和前面的方向,站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随时注意防止孩子摔倒等情况发生。

41、手抱大型物挡住视线还能走至少3米远(5-6岁)训练目的:改善孩子的身体控制及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拿着或双手抱着大型的物件向前走。难度设置:选择重量适中的物品做训练。

帮助给予:注意随时提醒孩子走路的姿势和前面的方向,站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随时注意防止孩子摔倒等情况发生。

42、能两眼睁开双臂伸直(或交*胸前)单脚站立5秒(5-6岁)训练目的:身体的协调和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睁开眼睛(或者双手交*在胸前),单脚站立5秒钟。难度设置:A 开始时先练习双手伸展或垂直地站立;B 然后练习双手交*在胸前站立。

帮助给予: 1 如果孩子开始时不能很好地掌握平衡,可以让他/她先尝试扶着椅背或握着训练者的手站立5秒;2 一旦孩子的平衡能力有所长进,则要求他/她只在需要时才扶持;3 在孩子前方视平线的位置给予玩具或其他吸引他/她看的东西来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4 任何时候都要准备好给予适当的身体协助。

43、能两眼闭合双臂伸直(或交*胸前)单脚站立5秒(5-6岁)训练目的:身体的协调和平衡能力。

训练要求:孩子闭着眼睛(或者双手交*在胸前),单脚站立5秒钟。难度设置:A 开始时先练习双手伸展或垂直地站立;B 然后练习双手交*在胸前站立。帮助给予:1如果孩子无法自觉地闭上眼睛,可尝试用布蒙上他/她的眼睛。如果孩子不愿意,先让他/她尝试习惯不练习的时候蒙上眼睛的感觉;2 充分运用奖励的原则来激发孩子的合作性;3任何时候都要准备好给予适当的身体协助。

44、滚筒游戏(3-4岁)训练目的:调节中心与平衡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俯卧在豆球上,前方放置一玩具,让孩子双手前后划动,双大腿贴住豆球,探身取玩具。难度设置:A开始时只要求孩子俯卧在球上;B鼓励孩子双手前后划动,家长应用手扶着豆球,帮助孩子均匀用力,避免球滑离孩子的身体。C鼓励孩子边划动双手,边向前移动,注意提醒孩子不要让球滑走。

帮助给予:完全身体指导;必要时给予身体指导;

45、袋鼠跳(5-6岁)

训练目的:强化前庭刺激,控制过敏信息。

训练要求: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

难度设置:A只要求分段跳,每次跳2-3步的距离;B撤销身体指导,要求一次性跳1-2米的距离;

帮助给予:在A阶段要求给予全程身体指导,直至孩子技巧纯熟。

46、平衡与协调(5-6岁)

训练目的:平衡、协调、肌力等。训练要求:仰卧/俯卧。

难度设置:(1)仰卧双脚着地,双腿屈伸;(2)俯卧双脚着地,双腿屈伸;(3)俯卧双手着地,双腿屈伸;(4)仰卧双手着地,双腿屈伸;(5)仰卧/俯卧双手做模仿或规定动作;(6)仰卧/俯卧双脚做模仿或规定动作;(7)俯*治疗球,双手抱起治疗球并推出;(8)仰卧垫上,双脚屈腿或直腿将球夹起。

帮助给予:(1)每一动作次数或时间不能太久(视其肌张力而定);(2)动作由易而难、次数时间由少到多;(3)注意协助(他动─协动─主动)。全程由家长身体指导完成。如果孩子出现紧张或抗拒的情况,请以鼓励、引导方式取得其配合为主,不要强迫配合,以免造成孩子肌肉过度紧张,效果适得其反。

47、跳数字

训练目的:增强身体平衡能力及重力感。训练要求:用不粘胶剪出大的数目字1-10或1-20贴到圆形的不粘胶上再地板上,让孩子从一个数字跨到另外一个数字上,以跨到圆形内为胜。

难度设置:A 如果孩子还不懂得数字,可贴不同颜色的数字,然后让孩子按颜色跳;B 让孩子按指定的数字跳或者按单、双数跳;C 可玩双人游戏,创造出各种玩法,以最终达到终点为胜。

帮助给予:1 如果孩子跳跃技巧不成熟,可在开始时握他(她)的双手或夹着孩子的腋下帮助他(她)跳跃;2 如果孩子不懂得或不遵守游戏规则,要随时给予身体或口头的提示。

48、打保龄球(3-5岁)

训练目的:发展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把儿童保龄球放在1米左右的距离,让儿童用黑色的大球击球。难度设置:A 开始时距离可以很近,以便让儿童容易击中,有成就感;B 要求儿童按训练要求的距离击球; C 逐个地把球摆在地上让儿童击,开始时距离要近一些,5次击球中有3次通过。

帮助给予:(1)开始时给予孩子大量的身体协助,直至孩子掌握要领;(2)每一次增加难度时都需要随时提醒、纠正并示范给孩子看如何做。

49、运小球(4-5岁)

训练目的:训练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要求:让孩子用塑料球拍运送乒乓球,一次放一个乒乓球在球拍上,运到距离2米的大容器中。不可以用另外一只手扶乒乓球。

难度设置:A 开始时可选用其他非圆形的小物品让孩子训练并且把距离设短一点;B 孩子的技巧纯熟以后可尝试用大的塑料或布球;C 使用乒乓球,5次运球中有3次球没有掉地通过。

帮助给予:无论孩子处于哪一阶段的开始阶段,都要给予手把手的帮助,要确保孩子掌握了基本的游戏规则以后才增加难度。

50、滑雪(4-6岁)

训练目的:促进身体两侧协调与计划动作的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两脚分别踩着一张纸,当做是雪橇,可前进或后退地踩着纸行走。难度设置:A 只用一只脚踩纸前进;B 双脚踩纸前进;C 赤脚踩纸前进;D 赤脚踩纸前进或后退。

帮助给予:给予适当的搀扶;提醒孩子如何保持身体的平衡和适当的运动。

51、鞋子走路(4-6岁)

训练目的:促进身体两侧协调及计划动作的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将两手穿在鞋子里,沿着一定的路线或脚印前进或向侧边行走。

52、跳跃(3-5岁)

训练目的:促进两侧协调及前庭刺激。

训练要求:在地面上摆放数个小号的呼啦圈,要孩子以双脚跳或单脚跳的方式跳过所有的圈圈。

难度设置:A 双脚跳,并把呼啦圈之间的距离放近一点;B 把呼啦圈之间的距离放远一点;C 单脚跳;D 单脚跳并连续跳完所有圈圈。

帮助给予:开始时可站在孩子前方,等孩子双脚落地时稍微扶他一下,帮助孩子保持身体平衡。

53、拍气球(4-6岁)

训练目的:手眼协调能力,动作的计画能力。训练要求:把气球往上抛,然后双手轮流向上拍打气球,尽量不要让气球落到地上。

难度设置:A 双手轮流拍打;B 在地上设置简单的“路障”(如玩具或凳子),让孩子绕过路障拍气球。帮助给予:(1)开始时教孩子把气球拍高一点,延迟下落的时间,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计划自己的动作和步子;(2)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3)提醒孩子看脚下的“路障”。

54、软骨功(5-6岁)训练目的:改善身体概念及计画动作的能力,并提供触觉刺激。

训练要求:用一条粗棉绳,两端结在一起成一个圈,让孩子将绳由头套下去,由脚下拿出来;或者由脚套进去,从头部拿出来。

难度设置:A 刚开始训练时,绳圈可以相对做大一点,容易取出;B 先训练从头套到脚,再训练从脚套到头。

帮助给予:提醒孩子不要用蛮劲儿,要学习技巧。

55、摇摇船(5-6岁)

训练目的:控制迷路张力反射,提供前庭及本体刺激,并改善身体概念及两侧协调。训练要求:孩子躺在地上,两手抱膝身体屈起成球状,前后摇动二十下,或左右滚动二十下。

难度设置:—— 帮助给予:开始时孩子可能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或摇不动,家长需要给予身体协助,从侧面轻推孩子的肩或臀,示意孩子顺着给予的外来力量摇动身体。一旦孩子掌握要领,及时撤消帮助,鼓励孩子自己利用自身的力量摇动身体。

56、抱球翻滚(5-6岁)

练目的:提供前庭刺激,抑制颈部张力反射。

训练要求:孩子躺在垫上,双手抱着一个排球大小的球,高举过头。要孩子由垫子的一端再滚回来,球不可以松掉。

难度设置:A 滚3-4下;B 从垫子一端滚到另外一端。

帮助给予:开始时孩子可能无法呈直线滚动,成人需要给予身体协助,推动他的肩膀或脚,把他的身体尽量推到呈直线的姿势。

57、糊壁纸(5-6岁)

训练目的:提供触觉刺激,改善计划动作能力。

训练要求:让孩子*墙壁站立,以身体当做滚筒贴着墙壁滚动,好象在糊壁纸。先向一个方向滚动,然后再向反方向滚动。难度设置:A 只滚动3-5下;B 从墙壁的一端滚到另外一端。

帮助给予:提醒孩子注意头不要碰到墙壁。必要时给予身体协助,如:孩子滚动时离墙壁太远。

58、压马路(3-6岁)

训练目的:提供触觉刺激,有抑制神经兴奋程度的作用。

训练要求:让孩子仰卧或俯卧在垫子上,用大龙球在其身上滚过去。若孩子喜欢这种压力可尝试加重一点压力。

59、俯卧大龙球抓东西

训练目的:改善身体协调,强化手眼协调及双侧肢体的平衡控制,促进运动企划能力。训练要求:协助孩子俯卧到大龙球上,保持平衡姿势。把孩子喜欢的一个玩具放在大龙球滚动时孩子伸手可触的地方。协助孩子卧在球上前后慢慢滚动,让孩子探身去摸玩具,必要时可使用会发声的玩具,以帮助孩子辨明玩具所在的方位。难度设置:A 开始时玩具只放在很近的距离,让孩子容易取到;B 逐渐地玩具可以放稍远一点,并在孩子探身取球时提醒他(她)尽量自己保持身体的平衡。帮助给予: 1 由始至终的身体协助;2口头指导或提醒。

60、滚筒式时光隧道游戏

训练目的:改善触觉敏感或不足以及调节前庭感觉。

训练要求:让孩子用脚在前面的方式倒爬到隧道里。难度设置:A开始时孩子可能害怕或不理解要求,可以先培养孩子对隧道的兴趣,把球滚到隧道里,鼓励孩子爬进去捡球,表扬他/她的勇敢尝试;B协助孩子双脚放在前面,倒爬到隧道里,边帮助边给予口头提示,语气要轻柔,以免引起孩子紧张而拒绝合作。

帮助给予: 1 由始至终身体协助;2由始至终的口头指导及适当的鼓励表扬。61、隧道滚动游戏

训练目的:改善触觉敏感或不足及身体调节不良的现象,增强前庭系统的刺激和调节,改善视觉。

训练要求:让孩子钻到阳光隧道里,用手指张开保护脸部,成人则在一旁轻轻地慢速滚动隧道。

难度设置:A开始时成人可伸手到隧道里抚摩孩子的身体来舒缓他/她的紧张情绪,并且要和孩子说话;B如果孩子有不适感觉,应立即停止并协助孩子从隧道中钻出来。切莫强求让孩子呆在隧道里;C如果孩子喜欢这样的晃动,可稍加快速度,但要注意孩子的身体、声音的反应,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

帮助给予:1 跟孩子一起钻隧道;2 给予必要的身体触摸和口头鼓励。62、平衡台平躺游戏

训练目的:调节身体协调不良的情况,强化大脑和脑干的知觉机能。

训练要求:让孩子放松身体,先坐在平衡台上,然后慢慢躺下来,伸展手脚的肌肉,保持身体平衡。成人则左右倾斜摇晃平衡台,要维持一定的韵律感,以促进孩子的脑干的功能。

难度设置:A开始时慢慢地摇动;B逐渐地加快速度,但要注意孩子的姿势和表情的反应;C可让孩子分别睁眼和闭眼作摇晃,并观察他/她不同的反应;D还可以在摇晃中做明显的停顿,先向左倾斜,再向右倾斜,观察孩子对两侧晃动的不同反应;E也可以让孩子俯卧着做以上运动。

帮助给予:1 给予必要的身体触摸和口头鼓励,以调节孩子的紧张情绪和增强其信心。63、平衡台静坐摇晃

训练目的:改善身体协调不良,减低肌肉张力过高的现象,让前庭体系和固有体系的机能感觉不同的反应。训练要求:让孩子坐在平衡台上,左右晃动身体。

难度设置:A提醒孩子坐好,自己尝试运用可以自由移动的双手保持平衡;B以张眼练习10分钟,再闭眼练习10分钟,以此来感觉两种不同的平衡感。

帮助给予:1 必要时跟孩子一起坐在平衡台上做这一练习;2 运用增强和间歇增强的原理来协助孩子完成练习。

64、平衡台互相扶持 训练目的:改善身体协调不良的情况,对身体协调、触觉感、前庭体系都起到刺激的作用。训练要求:指导者和孩子共同站上平衡台,两人双手紧握,互相保持平衡。由于站姿使重力感不稳定,两人配合的动作对相互合作关系的建立有一定的帮助作用。摇晃时可先练习由指导者带动孩子,再由两人在同一速度上配合彼此摇动的韵律。速度要适中,不要过快。帮助给予:1 用夸张的身体晃动动作来带动孩子,充分调动起孩子的兴趣,但速度不要快; 2 鼓励孩子配合你晃动的速度来调节自己的身体平衡。

65、平衡台站立摇动

训练目的:改善身体协调,促进反射感觉,建立前庭固有的平衡感,调整视觉统合。训练要求:让孩子站在平衡台上,由指导者在台下缓慢摇动平衡台。提醒孩子调整姿势保持平衡。

上一篇:书店打工的心得体会下一篇:猴年大寒节气问候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