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文言知识总结(精选9篇)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⑴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⑵ 山川相缪(通“缭”,环绕)⑶ 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⑷ 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2.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
A古义:明月停留
今义:人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 B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竞技方式(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气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内心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今义:美貌的人 3.一词多义
(1)东
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
(2)望
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3)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4)如 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如诉如泣(副词,像)
(5)白 白露横江(白色的,形容词)
不知东方之既白(发出白光,形容词作动词)(6)歌
歌窈窕之章(唱,动词)
歌曰:“……”(歌词,名词)
倚歌而和之(歌曲的曲调或节拍,名词)(7)属
①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跟随)③天下属安定(适才,刚刚)④乃以秦王属吏(交付,托管)⑤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
以上都读zhǔ
⑥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⑦若属皆且为所掳(用在 人称后表示复数,名词等、辈)⑧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归属,隶属)⑨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属于)
⑩神情与苏、黄不属(动词,类似)4.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状语。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
(2)名词用作动词。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 下江陵(攻占)/ 顺流而东(向东进军)(3)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以……为侣,以……为友)(4)动词的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5)形容词用作动词。
正襟危坐(整理)/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 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
二、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表转折。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连词,表修饰。
倚歌而和之 /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3)连词,表承接。
正襟危坐而问客 羽化而登仙
(4)连词,表并列。
侣鱼虾而友麋鹿
2.之
(1)助词,的。
月出于东山之上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苟非吾之所有 / 吾与子之所共适 哀吾生之须臾
(3)代词,它、它们。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耳得 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4)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5)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6)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到,去,往)3.于
(1)介词,在。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徘徊于斗牛之间 / 渔樵于江渚之上/ 托遗响于悲风 / 于是饮酒乐甚
(2)介词,从。
月出于东山之上
(3)介词,被。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乎
(1)语气词,表示疑问,呢。
而又何羡乎
(2)语气词,表反问,吗。
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3)语气词,表疑问,吗。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4)介词,在。
相与枕藉乎舟中
(5)形容词词尾。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6)用在句中表停顿或舒缓语气,语气词。郁乎苍苍 / 知不可乎骤得 5.其
(1)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2)其声呜呜然(指示代词,那)(3)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4)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6.然
(1)凌万顷之茫然 / 苏子愀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2)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
(3)其声呜呜然(语气词,相当于“焉”,表陈述语气,可不译)1.状语后置句
游于赤壁之下 / 渔樵于江渚之上 / 寄蜉蝣于天地 / 托遗响于悲风 / 月出于东山之上 2.宾语前置句
何为其然也?/ 而今安在哉?/ 而又何羡乎!3.定语后置句
凌万顷之茫然 / 客有吹洞箫者
(三)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用“于”表被动)
(四)疑问句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
(一) 教材与学情
1. 关于教材:《赤壁赋》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 是震烁古今的名篇, 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说, “是中国文人的通用电码”。它是苏轼人生的一个分水岭, 是苏轼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又是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 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 文质兼美, 情理并茂, 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为古代经典, 就“言”来说, 文句并不好懂, 教学时, 如果教师草草带过, 势必影响学生对“文”的学习, 而且会严重影响高一新生初步形成文言学习的方法和习惯。
文言、文章、文学、文化, 本篇无所不包, 都有所长。教学当如何选择?
按照王荣生先生的理论, 本文应为“定篇”, 教学应关注其多方面价值。不解决文言不行;但处理为文言学习的“样本”同样可笑。仅作为文章写法的“例文”当然也不妥当。借以大谈“文化”更无必要。从文学的角度大谈“以文为赋”的创新发展也不合学情。教学必须结合文本特点和学情特点合理确定教学内容。
2. 学情分析:教材按“主题”组织单元, 突出语文的人文性, 意欲使语文学习更加生动活泼。《赤壁赋》更是“文”的典范, 学习本文, 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 还应该注重对文本的赏析, 揣摩意境, 感悟情感, 探讨理趣, 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 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 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 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必须重视其工具性, 不能太过重“文”轻“言”。其他方面, 必要时可“点到为止” (我称为“教学留白”) , 如文学、文化的一些方面。这样不仅能保证重点突出, 而且可开拓学生知识面, 激发其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知识, 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词句;2.巩固文言学习的方法和习惯, 学习诵读, 进一步提高文言感受力, 提高兴趣;3.赏析精彩文句, 感受人物情感, 学习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陶冶性情。
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句;2.赏析精彩文句, 感受人物情感。
教学难点:人物情感变化的原因。
●关于教学过程
(一) 教法学法和问题设计
1.关于教法:以读贯穿, 辅以分析, 读写结合。按照“读通文言 (译读) ———读懂内容 (赏读) ———读出自我 (个性读) ”的大体步骤进行。
美文当然要美读, 目的是以诵读促进理解。王荣生说:“理解是诵读的基础, 这是语文教师必须牢记的原则。”为此我将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 自学、诵读、讨论问题。以学生为主体, 自主、合作、探究。
(2) 整体感知、启发点拨、师生互动。追求互动生成。
(3) 语文实践、读写结合、精要讲解、写作示范。遵循语文学习规律。
2.关于学法:根据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特点, 结合教学设想任务的可能, 学法引导主要有:
(1) 参照注解大体理解, 大声诵读增加语感。
(2) 随手标注圈画, 标出问题, 正确使用工具书等文言学习好习惯。
(3) 大胆发言, 激情讨论, 理性分析, 读写结合。
3. 问题设计:
古人说, 本文“以江山风月作骨” (林云铭《古文析义》) , 金圣叹也说:“此赋通篇只说风月。”的确如此, 本文通篇以景贯穿。试找出文中写“山水风月”的句子, 分组探讨:这些地方对情感变化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说明: (1) 本题意在解决重点, 突破难点。 (2) 设题方式, 降低问题难度 (直接告诉“本文通篇以景贯穿”) , 引用古人评价帮助理解文本特点并丰富知识。 (3) 分组探讨, 整合资源, 调动兴趣, 在交流碰撞中最大可能生成。
大问题为主线, 串引小问题的方法。比如:
(1) 这一段 (指第一段) 之景创造了一个美妙意境, 你能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一下吗? (读写结合, 以写促读, 进一步理解“陶醉自然的情感”。)
(2) 探讨是否真的存在主客, 如果不存在, 苏轼为什么做如此的处理?
4.课时安排:充分预习自学的基础上, 集中2 课时进行教学, 其他内容可以作业形式补充。
(二) 教学程序
1. 布置预习。
(1) 自学文言:参照注释, 必要时借助工具书, 字正音清句读, 字字落实, 随手标注 (搬注法) , 找出不少于5个问题。
(2) 初步把握课文内容:能简述主要内容。
2. 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现在的黄冈赤壁, 因苏轼而出名, 可以说苏轼成全了赤壁。然而回溯历史, 我们似乎应该说:赤壁成全了苏轼。1079 年, 乌台诗案, 九死一生的苏轼被发配到黄州, 陷入人生极大痛苦的重重包围中。然而正是在这偏僻之地, 正是因为赤壁“, 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走向真正的成熟”, 实现了精神上的突围。标志就是“赤壁三咏”的问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之一的前《赤壁赋》, 感受其精神的突围。
3. 读通文言。
(1) 初读。学生读, 正字音清句读后齐读。 (选择基础较弱的学生以便读出问题。发动学生纠正, 教师补充强调。)
(2) 译读。三人一组, 一人主述 (翻译带描述) , 两人补充, 共同交流, 标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小组提出的疑难, 教师据实际情况补充。 (美人、潜蛟等。)
(3) 通读。
问题:大声自由通读, 然后用几个短语简要概括主要内容。
参考:月夜泛舟, 陶醉美景———苏子乐甚, 客人吹悲———客诉悲情, 人生短暂———水月作比, 苏子谈理———喜笑更酌, 相与枕藉。
4. 以上大约一课时, 视时间可用学案简要反馈文言掌握情况或作为作业。出示第二课时问题, 让学生预先思考, 为下节课做准备。
5. 读懂内容。
(1) 问题设计:大问题为主线, 串引小问题。古人说, 本文“以江山风月作骨” (林云铭《古文析义》) , 金圣叹也说:“此赋通篇只说风月。”的确如此, 本文通篇以景贯穿。试找出文中写“山水风月”的句子, 分组探讨:这些地方对情感变化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 找出文中写“山水风月”的句子。 (提问后教师补充, 归纳板书。)
(3) 分组探讨:这些地方对情感变化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A.必要的拓展:大问题为主线, 串引小问题的方法。比如:
a.这一段 (指第一段) 之景创造了一个美妙意境, 你能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一下吗? (读写结合, 以写促读, 进一步理解“陶醉自然的情感”。)
b.探讨是否真的存在主客, 如果不存在, 苏轼为什么做如此处理?
B.必要的讲解与点拨:
a.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 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 (傅雷)
b.周国平:“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C.必要的讲解, 如“物与我皆无尽也”的“无尽”如何理解。
参考:a.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吴小如) b.佛之轮回说:可待来生, 再来生, 无尽。c.个人人生有限, 人类生命无尽。d.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
D.苏轼人生的两个层面:
a.客:作为儒者的苏轼———悲观———人生短暂, 生命渺小;
b.主:作为道者的苏轼———达观———因缘自适, 随遇而安。
E.总结拓展———小写作训练:试用对联等语言形式就文章一个方面进行概括。
示例:曹公周郎而今安在, 况你我蜉蝣一粟, 此生困扰, 天地悲人;清风明月旷世永存, 且人人无尽共适, 一朝突围, 乾坤悦目。
6.读出自我。
(1) 评判课件诵读。要求:根据自己的理解, 评判课件诵读中的1 至2 处。提醒及时做好记录, 防止听完忘记。
(2) 我的诵读理由。诵读一节, 突出一点即可, 重在对某处的理解。
7.其他内容的处理。
简略提及, 重在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课下深入赏读, 或是带动相关文章的学习。
教法:点到为止 (讲解留白法) 。
如, (1) 苏轼“以文为赋”的发展创造; (2) 儒道佛的人生哲学; (3) 苏轼生平成就、奇闻轶事等。
8.总结归纳, 在齐声诵读中结束。
“风月不死, 先生不亡。” (《古文观止》) 让我们再次感受无尽的风月魅力。
9. 布置作业。
(1) 熟练背诵全文。
(2) 将文中的第一节改写成一段散文化的抒情文字。
(3) 选择性作业:查阅相关资料, 写读书笔记。
【资料】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百家讲坛———苏轼。
●总结
一、文学常识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追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是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代表了北宋古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黄庭坚齐名,并称“苏黄”;其词与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齐名,并称“苏辛”,他们两人的词风同属豪放派;其在书法上造诣颇深,与黄庭坚、蔡襄、米芾并称书法“宋四家”。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在政治上属旧党,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移知徐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乌台诗案”),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2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讲究词采、体物、铺陈;这种文体起源于《诗经》、兴于《楚辞》,而盛于汉代。汉赋分为骚体赋、四言诗体赋和散体赋(或称大赋)。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我们在高一学过一篇同一体裁的文章《阿房宫赋》。
二、词语解释 实词 1.七月既望
(农历每月十六日;望,农历每月十五日)2.清风徐来(缓缓地)
3.举酒属客 / 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4.纵一苇之所如(任凭)(往)5.凌万顷之茫然(越过)
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驾)7.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离开)8.扣舷而歌之
(同“叩”,敲)
9.击空明兮溯流光(指月光下的清波)(逆流而上)10.渺渺兮予怀(悠远的样子)/ 渺沧海之一粟(渺小)11.倚歌而和之(循、依)(应和,唱和)12.余音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13.不绝如缕(细丝)
14.苏子愀(qiǎo)然(忧愁变色的样子)15.正襟危坐(端正)
16.山川相缪(通“缭”,盘绕)17.方其破荆州(当)
18.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斟酒)(长矛)19.固一世之雄也(本来)
20.寄蜉蝣于天地(一种小虫,这里用来比喻人生短促)21.挟飞仙以遨游(携同)22.知不可乎骤得(屡次,多次)23.盈虚者如彼(满)(缺)
24.而卒莫消长也(最终,到底)(增减)25.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连„„都„„)26.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用)27.杯盘狼藉(凌乱)
28.相与枕籍乎舟中(枕着、靠着)29.不知东方之既白(已经)
30.舳舻(zhú lú)千里:战船前后相接。这里指战船。31.郁乎苍苍(茂盛的样子)
32.举匏(páo)樽以相属(葫芦,用葫芦做成的酒器)(酒杯)33.哀吾生之须臾(片刻,时间极短)34.托遗响于悲风(余音,指箫声)(秋风)35.逝者如斯(往)(此,指水)
36.是造物者无尽藏(zàng)也(天地自然)(佛家语,指无穷无尽的宝藏)虚词 之
纵一苇之所如 / 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苟非吾之所有(助词,的)于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
托遗响于悲风(介词,给)其
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
其声呜呜然(代词,那)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
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连词,表转折,可是)侣鱼虾而友糜鹿(连词,表并列)耳得之而为声(连词,表顺承)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连词,表修饰)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下,攻下)②顺流而东也(东,向东进发)③歌窈窕之章(歌,吟诵)④扣舷而歌之(歌,歌唱)2.形容词作动词
①白露横江(横,笼罩)②方其破荆州(破,攻占)③横槊赋诗:(横,横执)④不知东方之既白(白,发白)⑤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用)⑥哀吾生之须臾(哀,哀叹)⑦肴核既尽(尽,吃完)3.名词作状语
①西望夏口(西,向西)②东望武昌(东,向东)
③乌鹊南飞:(南,向南,因为直接引用,可不译)4.使动用法
①舞幽壑之潜龙(舞,使„„起舞)②泣孤舟之嫠妇(泣,使„„哭泣)
③正襟危坐(正,使„„正,或形作动,整理)5.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以„„为伴侣;友,以„„为朋友)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固一世之雄也
本是一代豪杰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这是大自然的无穷无尽的宝藏 2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乎 这地方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 3倒装句: ⑴主谓倒装
渺渺兮吾怀
我的心啊悠远茫茫 ⑵宾语前置
何为其然也
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而今安在焉
如今在哪里呢? 而又何羡乎
我们又羡慕什么呢? ⑶定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
越过那茫茫的江面 客有吹洞箫者
有个会吹洞箫的客人 ⑷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
月出于东山之上
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 徘徊于斗牛之间
在斗宿、牛宿之间徘徊 不绝如缕
如同细丝一样长而不断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打柴 寄蜉蝣于天地
在天地之间寄托蜉蝣一般短暂生命 4省略句:
(予)举酒属客
我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
五、成语
1、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2、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3、遗世独立:脱离社会,独自生活,不跟别人往来。
4、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就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壬(rén)戌 (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1]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tiǎo)之章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yǎo)窕(tiǎo)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 (píng) 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sù)流光。渺渺兮予(yǘ)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舞幽壑(hè)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piān)舟,举匏(páo)樽(zūn)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一、一词多义
1、歌
扣舷而歌之
歌曰
倚歌而和之
2、望
七月既望
望美人兮天一方
3、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4、乎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相与枕籍乎舟中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5、于
徘徊于斗牛之间
不求闻达于诸侯
长于臣
6、如
纵一苇之所如
如泣如诉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7、和
倚歌而和之
政通人和
春明景和
二、词类活用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2、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3、歌窈窕之章
4、乌鹊南飞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6、侣鱼虾而友麋鹿
7、舞幽壑之潜蛟
8、泣孤舟之嫠妇
9、渺沧海之一粟
10、不知东方之既白
三、古今异义
1、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 今义:
2、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 今义:
3、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
今义:
4、白露横江
古义: 今义:
四、文言文句式
1、固一世之雄也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3、凌万顷之茫然
4、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5、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6、而今安在哉
7、何为其然也
8、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赤壁赋》知识点:字音
窈窕(yǎo)(tiǎo) 棹(zhào) 扣舷(xián) 袅袅(niǎo)酾(shī)酒 横槊(shuò) 匏(páo)尊相与枕藉(jiè) 嫠(lí)妇 愀(qiǎo)然 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lú) 蜉蝣(fú)(yóu)
《赤壁赋》知识点:通假字
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
* 东坡印象
苏东坡是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术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酒仙,是厚道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但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敬佩地会心一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林语堂《苏东坡
传-序》(张振玉译)
1、苏轼成就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
苏”。谥文忠。
著名的文学家:诗、词、散文都有很高造诣,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
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为豪放词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与南宋辛弃疾并
称“苏辛”。
诗: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题材丰富,各体兼擅,大大开拓了宋诗新的境界,代表了宋诗的最
高水准。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欧阳修齐名,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议论《教战守策》、《留侯论》记叙《石钟山记》、《喜雨亭记》、《方山子传》《筼筜谷偃竹记》小品《记承天寺夜游》、《答秦太虚书》文赋《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方面也是当时的最高水平。通音律,深悟佛道。
书法:擅长行、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
绘画:善画竹木怪石。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 张耒 晁补之
2、苏轼生平
1036年12月19日出生。
19岁 娶王弗
22岁 与弟同中进士。主考欧阳修。(因第一而疑门生曾巩署第二)
母丧归乡服孝,期满举家迁往京都
26-29岁
任凤翔府判官。(“人生到处知何似” 《喜雨亭记》和《凌虚台记》)
29-35岁
回京任职,遭父丧,归乡服孝,期满回京复职.(丧妻,娶王弗堂妹王闰之)
36-39岁
任杭州通判。(“水光…” “黑云翻墨未遮山”“东风知我欲山行”)(买丫头朝云,12岁)
39-41岁
任密州(山东诸城)太守。(“明月…” “老夫聊发少年狂”“十年生死两茫茫” 《超然台记》)
42-44岁
任徐州太守。抗洪。欧阳修逝,代之为文坛领袖。(《放鹤亭记》)
44岁
迁湖州太守,谢恩表中有疑为讽刺新党权臣的文字,引发“乌台诗案”,入狱140多天,遭贬谪。
44-49岁
谪居黄州。(“大江…”“壬戌……”“莫听穿林打叶声”“缺月挂疏桐”“山下兰芽短浸溪”)(纳
朝云)
49岁
由黄州改贬汝州(“横看成岭”“《石钟山记》”)
50-54岁
任登州太守,旋进京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竹外桃花三两枝”)
54-56岁
任杭州太守。苏堤。(绢、扇案)
56-58岁
任吏部尚书(8个月)颍州、扬州太守(赈灾)兵部尚书,礼部尚书。
58岁
任定州太守(太后丧)
59-65岁
谪居惠州、儋州。
66岁
徽宗立,遇赦,北返常州,病逝。
3、背景
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积极变法改革。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苏轼主张采取温和态度,倾向于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谏官李定、舒亶、何正臣等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史台),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五年秋、冬,苏轼曾先后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游玩,写下了《赤壁赋》(后人称之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里所说的赤壁,并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周瑜破曹兵的赤壁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而已)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4、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体物”即描摹景物,“写志”指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一”),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赋,称为“骚赋”;汉代的赋以铺张渲染为能事,繁缛富丽,叫“大赋”;魏晋以后的发展了“大赋”的排比句法,接受骈文影响,讲究对仗工稳,字句整饬,叫“骈赋”,唐代不但对仗,还要限韵脚,定平仄,要音调和谐,叫“律赋”,宋代以欧苏等人有意打破这种声律字句的限制,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5、字音
举酒属(zhǔ)客
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少(shǎo)焉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冯(píng)虚御风
扣舷(xián)而歌
桂棹(zhào)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sù)流光
幽壑(hè)
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
山川相缪(liáo)
舳舻(zhúlú)千里
酾(shī)酒临江
横槊(shuò)赋诗
江渚(zhǔ)
一叶之扁(piān)舟
举匏(páo)樽而相属(zhǔ)
寄蜉蝣(fúyóu)于天地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shùn)
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
洗盏更(gèng)酌
肴核(yáohé)既尽
杯盘狼籍(jí)
相与(yǔ)枕藉(jiè)
6、文化、文言知识
既望:(农历)十六---朔,初一;望,十五;晦,末日。
斗牛:星宿名。常见还有“牛女”“参商”“(扪)参(历)井”
赤壁之战:三国时曹操南下,刘琮降,刘备败退,操吞荆州,操练水军,欲灭孙刘。操势盛,孙刘联盟,于赤壁火攻曹操,以少胜多。战役指挥者为吴都督周瑜。
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注释。《月出》一诗写一男子在月下怀念美人,情思婉转,节奏优美。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注释。诗句表达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心情。
冯虚御风、羽化登仙:道家观念。注释。
美人:注释。圣君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典出《离骚》。
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冯虚御风:冯,通“凭”,乘。(暴虎冯河—蛮干)
山川相缪:缪,通“缭”,缠绕
杯盘狼籍:籍,通“藉”,践踏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 以……为伴、以……为友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白露,古白茫茫的水汽,今二十四节气之一。
凌万顷之茫然---茫然,古浩荡渺远的样子,今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
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是造物之无尽藏也。(判断句)
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7、重点句子翻译
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__像蜉蝣一样寄生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中的一颗谷粒
⑵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__同仙人一起遨游,与明月一起长存
⑶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__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
⑷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__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8、成语
遗世独立: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羽化登仙:感觉身轻得似要离开尘世飘飞而去。(这里有如道家羽化成仙的意思)
如泣如诉:好象在哭泣,又象在诉说。形容声音悲切。
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不绝如缕:如同一根细线连着,几乎要断。比喻形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恭敬或拘谨的样子。
一世之雄:雄,英雄豪杰。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
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比喻极其渺小。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原文“取之无禁”,后来,有人把“无禁”改为“不尽”
杯盘狼藉:狼藉,原文作“狼籍”,象狼窝里的草那样散乱。杯子盘子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吃喝以后桌面
杂乱 的样子。
9名句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1、明月──写景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苏轼一生屡遭政敌排挤,抑郁不得其志。1080年终因“乌台诗案”而被捕,当年即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其心灰意冷之状可知矣。此时他只有借助于游山玩水来排遣心中块垒,而他所选景物则恰恰是远离污浊政治的清风明月,故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纯净之美和“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闲适之情,而“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融洽与和谐更是描绘出秋天长江的爽朗与澄净,其悠然自得、怡然自乐之态跃然纸上。
2、明月──开启抒情闸门的引子:
作者身处偏远黄州的长江边上,而身份则是低得算不上品级的`区区团练副使,此时暂得偷闲于月下赤壁,有感于月出东山,才有“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咏叹。也许神宗皇帝此时也在饮酒赏月,但他一定不会记起苏轼这个“诗中暗含讥讽”的罪人了,而处于偏远之地的作者,仍以“美人”比君,以示忠君之殷切。其既出仕为官,思用于世,思忠于君,而小人离间谗谤,无端罗织罪名,陷其于不义,其“哀”可想而知,但高贵的心灵往往在处于困境时更能够表现出人格中最宝贵的东西来,此时东坡之谪黄州已有两年光景,经过两年的自我调节,他的思想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政治上的失意、精神上的摧残、肉体上的折磨并没有使他陷入消极的泥淖而不能自拔,反而养成了他豁达洒脱的性格,即使遭贬也还要“望美人兮天一方”。
3、明月──展开议论话题的依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从当前江月之景联想而得,名为怀古,实为伤时。苏轼在同年创作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周瑜的功成名就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而这里则从赤壁之战中败北一方曹操的角度展开评说,当其率领号称八十万大军,“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困周郎于赤壁时,“舳舻千里,旌旗蔽空”,何其壮哉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何其志得意满,“固一世之雄也”!而结果又怎么样呢?只落得“樯橹灰飞烟灭”而已,“而今安在哉”?败者不在,而那“雄姿英发”的胜者周郎呢?也还不是同“千古风流人物”一起被这“滚滚长江东逝水”所“淘尽”了吗
?正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杨慎《临江仙》)了。所谓功业,原来却如此被历史拨弄于股掌之间,多么可悲呀!贵为王侯将相尚且如此,更何况我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普通人呢?既然功业成败与否都失去了意义,何苦为之孜孜以求呢?人的短暂的一生与永恒的历史相比,简直如一只飞虫般易生易灭,如一滴水般可有可无,何不散淡江湖逍遥气时呢?
4、明月──阐述人生哲理的凭借:
但苏轼不愧为洒脱豪放之士,在遭受了人生与仕途的变故之后,及时地调整了心态。“客亦知夫水与月乎?”由眼前的“水”与“月”生发出变与不变的思考。苏轼时年46岁,已逾不惑,而望知天命之年,对人生的意义已有了独特的理解,就近取譬,不能不说是深入浅出:水虽东流长逝,但江中之水却未曾枯竭;月虽有圆有缺,但仍是光照千古未曾损耗。清风江水明月可以永恒,不朽的人生也可以靠“立德”、“立功”、“立言”来完成,于是转而为对不朽人生的积极追求。
前天听了三堂上《赤壁赋》的课,对其中的一堂印象很深,现稍作整理如下: 教学简录
师:苏轼写月的诗文有很多,如“明月几时有„„”,“„„一尊还酹江月”,读一读课文,找出写月的句子,就其中的一句阐述你的理解。
生:“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写出了月亮光照水面的美景。师:月亮怎么会“徘徊”呢? 生:在船上看到的。师:谁在船上? 生:苏轼和客人。师:在干什么? 生:在喝酒。
师:酒喝得正酣,醉意朦胧,又在船上,所以感到月亮在来回移动,好像跟着船在动,这是物理现象,除此之外,月亮还有什么更深刻的含义。生:月徘徊其实是作者的心在徘徊。
师:是啊,在这被贬的黄州,只有月亮是他唯一的知己、倾述对象,从这徘徊可以看出作者淡淡的哀愁。生:“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师:月出篇是一首爱情诗„„我不知道苏轼在那夜明月的照耀下,吟诵了多少有关月的诗歌。
生: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生:很高兴,老师从你的回答中看出你非常细心。读的时候“兮”拉长了,不过“兮”字要紧跟前一个词,与后一个词将断未断的样子。生:“美人”做何理解?
生:“美人”就是明月,是苏轼望的对象。生:“美人”是亲人,现在天各一方。生:“美人”是他的理想,不能实现。生:“美人”是圣明的君王,贤明的大臣。
师:在古代,有人把君臣关系比作夫妻关系。臣子被贬,天各一方。再往前推,有一人也爱用“美人”“兮”字,他就是屈原。所以,咀嚼“美人”一词,我们不仅感受苏轼怀瑾握瑜的情怀,还有壮志未酬的感慨。
生:“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希望自己与月亮长久地在一起。师:“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就是与自然一样永存。能实现吗?这是苏轼的一种幻想,是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生:“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师:这是曹操的诗,大江淘尽多少英雄,为什么要独独提及曹操? 生:曹操在赤壁的失败和自己被贬赤壁有相似之处。
师:英雄对比,更增添了几分哀愁。知道《短歌行》的后几句吗?“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此时的苏轼也是无枝可依。我们可以感觉到这悲景、悲情、悲人。刚才有个同学说这话是客说的,你觉得是客说的吗? 生:是客说的,否则成了自问自答了。
师:有一种理解是借主客问答的形式,这是赋的特点。
生:“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从变与不变的角度分析。师:从不变的角度,月亮一直还是那个月亮,终究没有增减,江水不断流去,终究没有流逝,一直奔腾不息,人生代代延续,终究无穷无尽。从变的角度,月亮有圆缺,江水有流逝,人生有尽头。苏轼的心灵在挣扎,最终不羡论驳斥了羡慕论,不仅驳斥了羡慕论,还提出了取舍论。
师总结:《赤壁赋》,让我们看到了苦闷的苏轼,心灵挣扎的苏轼,通过心灵的争斗,苏轼变得豁达。赤壁的那一轮明月让苏轼完成了从本我到超我的一次突围。
这堂课的优点:
1、切入新。找写月的句子,以此带动全篇的教学。
2、几个点抓得好,上出了特色。如对“徘徊”“美人”“曹操”的教学突破。
3、文本挖得深。这是一堂文本研读课,读出了文字背后的意义,实际是在与苏轼对话。
4、教师对课堂掌控得好。教师自身情绪控制得好,并用深沉优美的语言进行教学。
启示:
1、大胆取舍,但要紧扣单元主题。
2、一定要抓字词以及字词背后的信息,这是把课上得有深度的前提。
3、教师自己要有独到感悟,然后要设计巧妙问题带动学生进入文本。
4、教师自己要进入文本情境,教学语言优美简练。
完善措施:
1、“客”的话题在理解全文之后提出为好,并且让学生比较哪一种理解更好。
《赤壁赋》教学反思1
上完课后,有一份释然,多少明白了些傅雷“没有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没有经过苦难的超脱是轻佻的”这句话的含义;亦有一份沉重,经肖老师等专家的指点,发现自己课堂之浅薄。
“一堂好课应该呈现从徘徊到突围的精彩,有挣扎、有冲突、有交锋,然后从缝隙间突围,师生均能从文本和课堂获得突围的快感。”肖老师的话语让我感到很温暖,也促醒了沉醉在自我设计中的潜意识里的我。是啊,远方的风比远方更遥远,距离让我更坚定的成长。
“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划出写“月”的句子,并就你最有体会的一句阐述自己的理解。”提问过于机械和呆板,进而使整堂课略显呆滞,缺少灵动,课堂缺少深化的容器,却一直生成在教师的言语里。教师自己仿佛已沉醉于课中,却无法引领学生入境,甚至局部都没有,勉强确实是没有幸福的。
我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整堂课都在赶场,频率快,节奏快,看似行云流水,实则走马观花。缺少“点”上的细化,徘徊一词虽已让学生感悟了,但联系诗境不够,矛盾场的渲染不够,学生的生成就不够,学生其实是成长在自己的思考之中。当然,师生的互动也只是停留在“接招就走”的形式层面,把课堂还给学生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教师自己也没有随文本情感的变化而变化,需改之。
“以文率言”的课堂模式显然忽略了学生的语言积累,课堂上意识到了却没有很好的落实。没有言的积累,何来文的感悟突破,“以言固文”也许才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方针。注重人文味的同时却极大程度的`削弱了文言文“雅”的书卷味,淡化了学生的文言感悟和文化熏陶,苏轼的儒道佛思想只字未提。
反思,则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这堂课也多少让我找到了一点自信,这也是对自己最大的宽慰。是命运把我们抛到了路上,且行且拾且习且思。
这堂课尝试摆脱文言文教学的古板模式,探讨文言文教学的新模式
一、我觉得我这堂诵读课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注重诵读形式多样化本堂课有齐诵、自诵、范诵、脱稿朗诵、全体背诵等多种诵读方式
2、教师的诵读指导调动学生的诵读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诵读方面,我下了一些功夫,设置了“诵读三境界”、“诵读提示”等教学环节,并且针对每一段、每一层甚至每一句的诵读,都设置了渐进式的诵读指导,层层深入,指导学生,让学生逐步达到诵读的目标要求。
基于课堂时间和课堂容量问题,为了更深入地完成目标,我考虑我的诵读课不以诵读段落的多少作为评判标准,所以就是《赤壁赋》也没有实行全篇诵读教学,而是选取了前三段,将第四段放在课下落实,我觉得这样也符合高效课堂不必要面面俱到的要求
3、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课堂参与性诵读课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不容易,必须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有可能成功,否则就成了老师的独角戏,这是语文教学新模式的大忌,所以,为了使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舞台,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设置了层进式教学指导,问题设置也极为明确,让学生对诵读的理解在一堂课中逐步加深,这样做既有利于学生参与,又符合教学规律。
(2)、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运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对学生的诵读予以指导和中肯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在老师指点下真正有提高;允许学生谈出自己的观点,肯定学生看法或诵读的合理之处——诵读是有个性化的,绝对不允许千篇一律,统一要求运用某种腔调来诵读,那样做就违反了教学规律。
二、学生表现方面
1、优点
这堂课学生总体表现良好,具体表现在:
(1)齐诵声音响亮,回答问题声音清晰,所有的问题都是学生主动举手回答,共有有十多位学生。
(2)敢于质疑,敢于谈出自己的诵读看法。
2、问题
(1)回答问题的学生仍然偏少,据老师们统计,回答问题的学生有十多位,其中有的学生主动站起来两次,但一些学生仍然有畏惧心理,只能做到认真地听讲、思考,对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心存顾虑。
解决方法:
(1)继续推行“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勤思,多表现。
(2)多创设课堂的发言机会,让学生走上讲台。
(3)解决学生畏惧心理,让他们从内心“放下”顾虑,培养心理素质,展现自我。
(4)教师以身作则,善于表现,教出自己的个性风格,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赤壁赋》教学反思2
这次选了一篇古文,探索了古文的上法。
之前我的上法是先疏通字词,然后再讲解内容。我的依据是,学生对于文言文最大的障碍在于文言的理解,所以,只要疏通了字词之后,文言文就变成现代文了,理解起来就会顺利许多。
第一次试讲的时候,我依循了这种方式,后来发觉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有四:
一是像前赤壁赋这种文章篇幅较长,一个个字翻译过来,杀伤课时太厉害,至少要花去两节课,一个学期四、五篇古文下来,必定造成课时紧张。
二是这样的上法实在太无聊,课堂气氛极为沉闷,自己上的又没劲了,学生也倒下一大片。
三是市面上的翻译书连篇累牍,学生完全有能力自行解决。后来我试着在上课之前便让学生翻译课文,他们照样可以借助参考书一字不落地翻译出来。四是我以为他们通过翻译,可以把古文当成现代文来读,但实际上,即使疏通了文字之后,学生对于课文照样隔膜,甚至能够背诵了,也未见得亲切。这一点,在第一次试讲的时候显露无疑。
后来试着将文与言结合起来说,发觉不仅推进速度快很多,而且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大概他们终于觉得老师在讲一些翻译书上没有的东西了。此外,“会翻译”和“能理解”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我之前上古文,有点天然降低了古文的难度,就是觉得翻译过关,古文搞定大半,其实并非如此。现在看来,在课堂上,把关键的字词点出来,进而带动内容的理解,可能是更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的结合趁热打铁,最少疏离感。至于翻译的作业,大可提前至课前完成,在课上只要点出一些翻译的难点即可。
还有一点反思就是上课的节奏把控,有时候上课很急,就比如第一次试讲,感觉学生怎么什么也不知道,于是便急于代学生回答问题,或者是听到学生嘴里奔出一个自己想要的词句,便急忙接口,唯恐学生再旁逸斜出。后来第二次试讲,这样的情况便少了很多,第三次则几乎没有了。
事后反思,原因有二:
一是问题的设置本身有问题,母问题下面没有子问题,也便没有梯度,没有渐进,没有思维的过程了,毕竟能够一步到位的学生是少之又少的。而且真的为了求顺利找一个学霸把一切问题都解决了,那么课堂还有多大价值呢?
二是教师心里没底,没有足够的自信来接学生各式各样的回答,更别说进行适当的引导了。这样牵着学生走的做法,实则回避了实质性的问题,很难让学生沉浸到课堂中去。
最后,预习作业要有针对性,而不是流于形式。高效的预习作业会大大节省课堂的时间,也是了解学生知情结构的最好途径。我甚至觉得,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何设定,要看学生预习作业的境况而定。
赤壁赋这篇文章我一共上了五个课时,“战线”会拖这么长我也没想到。第一节课我主要对苏轼这个人进行的介绍,分别通过“三苏”、“唐宋八大家”、“苏黄”、“苏辛”、“宋四家”等来介绍苏轼。我将苏轼的生平遭遇到的坎坷说给学生听,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的问我后来怎么样。可惜我课前查阅的资料不够丰富,无法继续解答学生的问题。由于是上《赤壁赋》,我又补充了他写的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学生整理在本子上,齐读了一遍。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慷慨激昂而且富有感情,我心里想:要是早读的时候他们也能像现在这样就好了。时间过得飞快,到了正式想上《赤壁赋》的时候,却已经下课了。
因为文体是赋的关系,所以此篇文言文更注重的是诵读和背诵,体会赋的美感,而不太过强调翻译与字字对应。况且如此优美的赋,一经过现代文翻译,美感就丧失了。但由于教学经验不丰富,我以为字字落实总没有错,可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却造成了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昏昏欲睡。
这篇文言的思辨性很强,所以我几乎是上完一段给学生总结一下本段的思路,帮助学生能够更好记忆和理解。许多同学在刚接触这篇文言文的时候,读完一遍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结果在我讲完全篇之后,许多同学都说在学过的《劝学》、《师说》、《赤壁赋》中最喜欢这一篇,这倒让我很是惊讶,让我觉得我的付出没有白费。
下面我想做如下反思:
(1)课前要做到备课充分,多查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
(2)在介绍作者的时候要注意节奏,把握时间,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让学生对于作者有一定了解,能够知人论世。
(3)文言文的教学,需要联系文体,正确选择侧重点,而不是通篇一律地着眼在字、词、句的翻译上,只需点出重点字词就好,上课注重学生的听课感受。
(4)文言文教学要重诵读,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熟读成诵。
《赤壁赋》教学反思3
这节公开课我主要围绕全文的情感变化来展开,抓住直接描写情感变化的字词,按照其演变推进来梳理全文脉络。
首先,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情感变化的字词,即“乐——愀然——喜”,再在此基础上具体讨论作者“因何而乐、为何而悲、喜在何处”,并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讨论导致这些情感变化的原因。
总的来说,这节课我基本把握住了全文脉络,使整堂课能够围绕教学重点“作者的情感变化”这一条主线来展开,重点较为突出,故而思路会相对清晰。
此外,在各个板块的衔接上,比较注重衔接语的设计,使课堂整体上能够连贯自然地进行。
但是,这堂课也存在了很多不足,首先是对学生的信心不足,遇到自己认为相对较难的问题,会不自觉地就开始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给予学生发挥的空间相对不足。以后在课堂上要学会适当放手,有些问题可以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从而得出结论,使其能更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并且,课堂中学生回答之后,给予的点评力度不够,要适时予以回应,和学生真正互动起来。
另外,语速过快,大大加快了课堂节奏,使得学生想要跟上会有点累;并且问题设置过于碎片化,一个接一个地抛出来,使人应接不暇,加重学生上课负担,同时也容易使学生囿于教师思路,缺乏自主性。而问题的过于碎片化,容易使得课堂内容分析显得零散,对重点的情感“乐、悲、喜”点得不够透彻。需要进一步改进!
《赤壁赋》教学反思4
苏轼一直以来都是我很喜欢的一位历史人物,之所以喜欢他,是因为他的两首词,一首是《定**》,一首是《望江南·超然台作》。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笑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望江南·超然台作》
《赤壁赋》是苏轼被贬黄州的作品,黄州成就了苏轼文学的顶峰。苏轼曾经在在他的诗中提到,“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潮州儋州”。《赤壁赋》是汉代文赋的代表,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曾指出“《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所以这篇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感很强。在我看来,这样的文章其实不需要过多的讲解,让学生背就行,在反复地背诵中,其中的很多道理自然而然就能够懂。说实话,这篇文章自己在讲前几遍的时候,并不是特别懂,尤其是主客问答的部分,现在比之前理解的深了那么一点吧。
本节课设计的思路,主要有四个方面,“赏文本”、“析文言”、“悟文理”、“体文情”。“赏文本”角度,主要是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介绍这篇文章,让学生熟悉这种文体。“析文言”主要是讲解文章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这一部分其实可以让学生利用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自学。“悟文理”从主客问答的角度,来看待苏轼的自我开导。“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客悲的焦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就是“物是永恒的,但人生是短暂”的,苏轼用“水与月”的变与不变,来进行开导。当客提出“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时,苏轼就提出了要享受当下。“体文情”主要看苏轼在儒佛道三家思想影响之下,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旷达乐观。
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比较清晰,也完成了自己既定的教学目标,PPT做的也很漂亮。对于主客问答中文理的讲解自己很满意,起码自己懂了,讲解的也比较清晰。但是,课程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比如,这是一堂课,而不是一场报告,应该注意让学生有参与感,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能够思考。但是自己的课,自己说的太多,课件上的东西太多,变成了自己读课件,这样就容易使自己受制于课件,而缺乏自己的讲解和灵活性。另外,这个假期,自己已经讲了六篇课文,但是自己一篇也没有听,我想主要的原因是自己不敢听,觉得有很多错误。我想,诚实地面对自己,才能够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赤壁赋》教学反思5
【设计说明】
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这类文章借对山水风物的描绘,往往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本文是苏轼的代表作,在语言和思想情感上都是上上之作。对这类作品的解读往往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我的设计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体会为主,让学生了解本文诞生的背景,了解苏轼这位“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物;重在启发、引导,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蕴含在文字里的感情,从喜欢这篇文章开始,喜欢苏轼。思考苦难、坎坷给生命带来的价值;思考当有一天世界以痛吻我时,我该以何相报。
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很注重学生自主的学习,合作的探究,独立的表现,课后的延伸,我想把一颗种子埋进学生的心里,可能现在看不见他们的不同,但也许在他们成长的路上,这颗种子就会生出根,发出芽,甚至长出一棵参天的大树。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文体知识,督促学生读懂本文的字词句含义,并自主对内容进行梳理。
2、启发、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并表现本文的情感变化和思想意蕴。
3、让学生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和他面对人生风雨时的达观态度,从而对自己的成长有所启示。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诵读 合作探究 延伸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根据你课前的学习和阅读,说说这三个词之间的关系:黄州 赤壁 苏轼
由于“乌台诗案”苏轼才与黄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谁能根据我们自学方案中的资料,点出这个案子的关键。
冤案,文字狱
余秋雨说:“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于是,在苏轼来到黄州的第三年,当他再一次泛舟于赤壁之下的时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太过平静,他却突然之间把自己化作了千古绝唱。
二、逐段品读文章,梳理情感变化,理解作者思想,并用声音传达自己的理解。
1、学习读第一段,展示自学成果
梳理内容:
说说第一段写了哪些画面和人物活动?
明确:画面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活动 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面对此情此景,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从容、洒脱、自由、高雅……
作者也写了他置身此境的感受,那就是——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诵读实践:
请试着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我们对文本的感受。
提示:注意重音、节奏,读出意境。
点评:随堂
2、学习第二段 展示自学成果
梳理内容:
“饮酒乐甚”是对第一段的概括,那第二段作者的情感是否发生变化了?
明确:由乐到悲。
什么触发了作者情感的变化?
诵读实践:
请试着读出这种感情上变化。
提示:注意停顿、声调变化。
点评:随堂
3、展示自学成果,学习第三段
梳理内容:
解释“愀”的含义。
容色改变。
苏子容色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扣舷而歌——正襟危坐。
“客”的这段话联想到了历史人物曹孟德,主要想到他的哪些事迹?
文治 、武功
与赤壁相关的失意和得意的经历
这个联想的目的是什么?
和现实的自己形成对比
合作探究:
对比曹孟德的一生,“客”对自身的生存状态可以用一个悲字来概括,这个悲有几层含义?
曹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可谓既有“武功”又有“文治”,“固一世之雄”。这样一个功业卓著、名垂千古的英雄,又能怎样呢?“而今安在哉”,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滚滚烟尘之中。而作为“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等闲之辈、戴“罪”之臣,功业全无,理想旁落,这样的人生又有何意义呢?
生命短暂、平凡、渺小而宇宙江月无穷,岂不悲乎?
愿望与现实相左之悲。试图“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不可乎骤得”。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矛盾,只能“托遗响于悲风”了。
这样的悲,用 李泽厚先生的话说,就是一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
诵读实践::我们怎样才能读出英雄与凡人的对比?我们的人生也是短短的几十年,平凡而渺小,能读出共鸣吗?
提示:注意内容和情感的关系:铺垫——转折——悲凉、深沉
诵读与理解是相互促进的,诵读别人的文字,往往也能得到内心的共鸣。
4、学习第四段
梳理内容:苏子也觉得宇宙的无穷值得羡慕吗?他的观点你理解吗?
而又何羡乎?
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水与月自变化的角度来看,不能有一刻的永恒,这一刻的水已经不是上一刻的水了,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月自然也不是上一刻的月了。
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物无尽,我也无尽。
永远流逝,永不消失,盈虚有变,皓月长明。我如何无尽?
我价值的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跳出个人小我的局限,人类的大我是生生不息,与万物同在的。
请问同学们,苏轼是以何种方式、何种路径感悟宇宙人生,化解郁结,超越人生困厄?
此时的苏子已处在不辨水天,无尽空明之中,全然不受时空局限。人们常说,心有郁结,必须要找到一个散郁化结的出口与通道,亦即要有一个合适的路径,方能走出心灵的阴霾。一般而言,这样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外释”,通过融合于外物以转移注意力,消除怨悱;另一种是“内释”,通过内在的心灵审视、通变,在自我观照中达到超越“旧我”走向“新我”的圆通之境。
“而又何羡乎?”一句该怎样来读,轻而易举又重若千钧。
这一段话里还有怎样的胸怀?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共适清风明月。
不祈祸福、忘怀荣辱、超脱死生、旷达自适,与清风明月融为一体,实现了人生的圆融。最难得的是此刻的苏子被记录了下来,成为后世莫大的一笔财富。清代古文家方苞曾经这样评价《赤壁赋》:“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
诵读实践:谁能为我们读一读苏轼实现了人生超越后坦荡的襟怀。
提示:诵读是一种有声的成长。
5 、学习第五段
客喜而笑,宾主尽欢,洗盏更酌,相与枕藉,东方既白。
三、学习总结
时间:月出——东方既白
情感变化:乐——悲——喜
诵读心得:注意重音、节奏。
注意停顿、声调变化。
诵读与理解是相互促进的,诵读别人的文字,往往也能得到内心的共鸣。
诵读是一种有声的成长。
四、课外阅读
我给大家找到了几篇跟苏子相关的文章,“思想最深刻者,热爱生机盎然。”希望我们能将对苏轼的品读延伸下去,延伸到自己的生命中去。
五、合作探究
1、本文由“乐”而起,极“乐”而收,两次乐的内涵是否相同?
2、你在本文中能读出“乌台诗案”与被贬黄州之事对苏轼的影响吗?
3、有人说苏轼去的地方叫赤鼻矶,跟赤壁远着呢,他犯了常识性错误,你认为呢?
4、“客”是真有其人吗?他在文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苏子与客本质的不同在哪里?
5、理解苏轼的胸怀对你有影响吗?老师提供的相关文本,你会选读哪一个?
《赤壁赋》教学反思
我在选课参赛的时候,决定选《赤壁赋》一文,是个艰难的决定。本文是经典中的经典,有过无数次的被解读;本文由景入情,由情悟理,思想深刻,背景广阔;本文以赋为体,主课问答,应突出诵读;本文又是以文言文为载体,应强化理解。一时间,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入手,畏首畏尾,总怕设计漏洞百出,割裂了学生与文本,但又不愿调换内容。
我考虑到本文文体特征,先定下了诵读这条主线,为帮助学生诵读,我将课前自主学习的设计精细化,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逐层深入理解文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展示小组交流成果,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理解,也增强学生的信心。课堂主要以引导,帮助为主,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的景、情、事、理。课后延伸阅读是我的另一个设想,读懂本文是本课的目标之一,读苏轼是我设计的更高目标。作为文化经典,苏轼不可复制,如果在语文课堂上不能引起学生对苏轼的阅读兴趣,那我总觉得是一种遗憾。
我的这一节课,完全是一节生成课,学生不是我所带的学生,尽管彼此有些陌生,但他们一次又一次给了我惊喜。我对学生的表现是满意的,我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和引导还有遗憾和不足之处,希望各位专家予以指导。
《赤壁赋》教学反思6
赤壁赋原文:
壬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
《赤壁赋》文徵明书
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yǎo tiǎo)之章。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jiǎng),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piān)舟,举匏樽以相属(zhǔ)。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fu)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gǒu)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教学反思
赤壁赋这篇文章我一共上了五个课时,“战线”会拖这么长我也没想到。第一节课我主要对苏轼这个人进行的介绍,分别通过“三苏”、“唐宋八大家”、“苏黄”、“苏辛”、“宋四家”等来介绍苏轼。我将苏轼的生平遭遇到的坎坷说给学生听,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的问我后来怎么样。可惜我课前查阅的资料不够丰富,无法继续解答学生的问题。由于是上《赤壁赋》,我又补充了他写的一首《念奴娇 赤壁怀古》,让学生整理在本子上,齐读了一遍。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慷慨激昂而且富有感情,我心里想:要是早读的时候他们也能像现在这样就好了。时间过得飞快,到了正式想上《赤壁赋》的时候,却已经下课了。
因为文体是赋的关系,所以此篇文言文更注重的是诵读和背诵,体会赋的美感,而不太过强调翻译与字字对应。况且如此优美的赋,一经过现代文翻译,美感就丧失了。但由于教学经验不丰富,我以为字字落实总没有错,可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却造成了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昏昏欲睡。
这篇文言的思辨性很强,所以我几乎是上完一段给学生总结一下本段的思路,帮助学生能够更好记忆和理解。许多同学在刚接触这篇文言文的时候,读完一遍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结果在我讲完全篇之后,许多同学都说在学过的《劝学》、《师说》、《赤壁赋》中最喜欢这一篇,这倒让我很是惊讶,让我觉得我的付出没有白费。
下面我想做如下反思:
(1)课前要做到备课充分,多查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
(2)在介绍作者的时候要注意节奏,把握时间,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让学生对于作者有一定了解,能够知人论世。
(3)文言文的教学,需要联系文体,正确选择侧重点,而不是通篇一律地着眼在字、词、句的翻译上,只需点出重点字词就好,上课注重学生的听课感受。
(4)文言文教学要重诵读,长此以往,习惯成自然,熟读成诵。
《赤壁赋》教学反思7
本文的教学应该说没有什么新意。课上完之后,我总觉得这一课太平淡,就这么结束太草率。也许是新课改的思想在激励着我吧,我想还是应该对这一课进行探究。于是我利用晚自习的一节课对本文又进行了拓展。
拓展之一:比较阅读《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个问题一提出,同学们立即将《同步作业》第14面上的《后赤壁赋》找出来,再与课文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解读,学生都很投入,大约十多分钟就有学生站起来回答了。经过梳理,得出如下结论:
前后赤壁赋在内容和写法上都有不同之处:
1、描写的季节不同,景物特征也不同:
前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是一派新秋之景。
后赋“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是初冬景象。
2、夜游的起兴和游程不同。
3、思想内容不尽相同:
前赋表达的是一种旷达的情怀。
后赋有因苦闷而超脱尘世的思想。
4、写法也有所不同:
《前赤壁赋》作者以自己出面,发表一通议论,写的是舟中发生的实事。
《后赤壁赋》则用道士化鹤这一俨然是印证前赋“羽化而登仙”的虚幻故事,作为高潮也作为余韵,以抒发超脱的情怀。
这样一拓展,同学们不仅对教材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对作者被贬黄州团练副使的境遇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赤壁赋》教学反思8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安排了《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三篇古代山水游记散文,它们借游赏之事,探索生命的意义、治学的道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高中的教材选用的都是历史经典名篇,每一篇都闪烁着儒道释等百家光辉的思想。
编者要老师传道的意图很明显。即非如此,看着这些影响历代、影响世界的如日月之耀眼光华的伟大思想就躺在我们的教科书里,又如何能不讲呢?
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拟定为: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生死观,掌握多角度看问题的正确的思想方法。当然,也让学生领会了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的大家手法。整堂课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读、思、议、写训练到位,而且全部围绕生死观展开,如一篇形散神不散的散文。
不足之处是:整节课容量大,节奏快,学生需要在充分预习的情况下才能跟得上。
《赤壁赋》教学反思9
拓展之一:比较阅读《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个问题一提出,同学们立即将《同步作业》第14面上的《后赤壁赋》找出来,再与课文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解读,学生都很投入,大约十多分钟就有学生站起来回答了。经过梳理,得出如下结论:
前后赤壁赋在内容和写法上都有不同之处:
1、描写的季节不同,景物特征也不同:
前赋“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是一派新秋之景。
后赋“霜露既降,木叶尽脱”,是初冬景象。
2、夜游的起兴和游程不同。
3、思想内容不尽相同:
前赋表达的是一种旷达的情怀。
后赋有因苦闷而超脱尘世的思想。
4、写法也有所不同:
《前赤壁赋》作者以自己出面,发表一通议论,写的是舟中发生的实事。
《后赤壁赋》则用道士化鹤这一俨然是印证前赋“羽化而登仙”的虚幻故事,作为高潮也作为余韵,以抒发超脱的情怀。
这样一拓展,同学们不仅对教材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对作者被贬黄州团练副使的境遇有了更充分的了解。
拓展之二:请同学找出课文中的对偶句。
这一小活动立即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找出的对偶句有: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学生找的对偶句很多,这也说明学生对这篇文章有更深的认识,于是我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将这些句子抄下来,多记多背多积累。
这节晚自习,我的学生过得很充实,我也感到很快乐。
《赤壁赋》教学反思10
在安排教学环节中,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理清感情脉络,难点是第三、四段的哲理分析。当然,在时间上没有把握好,分析第四段时,我觉得学生回答得很好,不忍心打断他们,所以延时三分钟,不过我觉得学生参与度较高,就是一种成功,能说一些有用东西,能体会做的一点思想。
这节课就是有收获的。但我觉得呢里的多媒体设备真是太老了,出现状况,又不能及时弥补,有点不好,以上是我对这次作课一点不成熟的看法,留下我的联系方式,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多多交流。最后我想说一句:“作为教师,不讲公开课是不完整的,也很难成熟,我就是爱将公开课。”
《赤壁赋》教学反思11
我自己比较喜欢苏轼,也看过一些苏轼的作品和关于他的介绍评论文章,欣赏他的旷达人生,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起来,让我更能坚强的面对困难。我想让学生学这篇课文也有许多收获,所以做了很多准备。
这一课上完,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自学阶段的基础文言现象很多同学没有整理全,只有三分之一的好学生能掌握。这要靠检测巩固,还得是反复训练。
二、诵读遍数不够,学生只满足会读课文。韩博士要求读六遍课文,学生达不到。即使读也只是为默写,只读不思。
三、苏轼思想本来就是难点,学生对三、四段内容理解不到位。主客问答,苏子思想矛盾的变化,天地万物的辨证关系,苏轼是如何解脱的这些问题学生不好把握。
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够,所以在学完之后,从大师身上没学到多少精神。
从我自身谈起也有不足之处,我还是放不开手对学生估计高,所以有些失望;引导不到位,学生讨论不出来,有时直接自己讲,学生被动接受。
这节课的收获:写作素材的积累,参看高考优秀作文,引用苏轼的例子,从不同角度论述,一事多用,灵活多变。
《赤壁赋》教学反思8
高一的学生正是培养习惯和打地基的最佳时期,所以老师一定要在抓基础上落实好。再有对文言基础知识点的落实。对于文言文教学一方面要注重文,但是基于文言文的特殊性,就要注意对言的处理,只有言的内容落实好了,文言文教学才能水到渠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言的梳理上我用了三个课时,这样在第四个课时理解全文时学生才会事半功倍。
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教师才真正起到了主导作用。(叶圣陶)在高效课程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教师更要注意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成为体验者;教师积极引导,让学生成为发现者;教师精心组织,让学生成为探索者;教师巧妙设计,让学生成为创造者;教师灵活调控,让学生成为反思者。课堂上用加分来刺激学生积极思考,回顾前面学习过的两篇文言文《劝学》《师说》中的文言现象,踊跃发言,这一点收效很好,学生不但学会举一反三,还学会了积累整理相关知识点。
《赤壁赋》教学反思12
当我看到要讲的是《赤壁赋》时,心里很矛盾,因为这一课很
有内容可讲,但同时内容多,又怕时间不够,这是刚开始时的困惑,不过,上次讲过一次公开课,这次的信心很强,静下心来,认真回想上次讲完课,评委的评价,一定要注意。通过几遍梳理,阅读《教参》、查找相关备课资料,心中慢慢理出了思路,那就是抓住景、情、理三者交融这一线索,分析理解课文,试讲几次,发现效果还不错,但前提是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但后来得知:学生还没学到这一课,那么教学内容就需要变,这时离正式讲课还有六天,作为高三的老师,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所以建议以后公开课的时间可否提前,他正好跟高三一摸冲突,于是,迅速定目标,大胆删节,立足课本,吃透语言。
可以说,《赤壁赋》的难懂字词不多,但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所以一定要告知学生,其他的.只要结合课下注释,完全能够理解,只要问题引导的具体,学生应该能听懂,事实证明,效果也是不错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在安排教学环节中,我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理清感情脉络,难点是第三、四段的哲理分析。当然,在时间上没有把握好,分析第四段时,我觉得学生回答得很好,不忍心打断他们,所以延时三分钟,不过我觉得学生参与度较高,就是一种成功,能说一些有用东西,能体会做的一点思想,这节课就是有收获的。
但我觉得呢里的多媒体设备真是太老了,出现状况,又不能及时弥补,有点不好,以上是我对这次作课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大家批评指正,多多交流。最后我想说一句:“作为教师,不讲公开课是不完整的,也很难成熟,我就是爱将公开课。”
《赤壁赋》教学反思13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是我校的一个省级课题,因此学校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也为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实践这些新的理念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转变教学方式,重新定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重新审视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形式,一直是我们教学中思考、实践和反思的话题。
古代散文教学是语文传承古代文化的主要载体,但是传统的古文教学在教师的教学方式、评价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很多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地方。因此探索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古文教学是我们在省级课题之下的一个子课题。如何走出一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古文教学之路?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尝试以宋代美文《赤壁赋》为载体,通过研究性学习,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带领学生进入快乐的古文学习园地。
《赤壁赋》教学反思14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习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教学中,有好多学生都谈到这样的学习非常轻松,并且可以涉猎到更感兴趣、更广泛的知识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材料,依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习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研究学习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赤壁赋》这篇文章我一共上了五个课时,“战线”会拖这么长我也没想到。第一节课我主要对苏轼这个人进行的介绍,分别通过“三苏”、“唐宋八大家”、“苏黄”、“苏辛”、“宋四家”等来介绍苏轼。我将苏轼的生平遭遇到的坎坷说给学生听,他们听得津津有味,还时不时的问我后来怎么样。可惜我课前查阅的资料不够丰富,无法继续解答学生的问题。由于是上《赤壁赋》,我又补充了他写的一首《念奴娇 赤壁怀古》,让学生整理在本子上,齐读了一遍。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慷慨激昂而且富有感情,我心里想:要是早读的时候他们也能像现在这样就好了。时间过得飞快,到了正式想上《赤壁赋》的时候,却已经下课了。
因为文体是赋的关系,所以此篇文言文更注重的是诵读和背诵,体会赋的美感,而不太过强调翻译与字字对应。况且如此优美的赋,一经过现代文翻译,美感就丧失了。但由于教学经验不丰富,我以为字字落实总没有错,可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却造成了课堂效率低下,学生昏昏欲睡。
这篇文言的思辨性很强,所以我几乎是上完一段给学生总结一下本段的思路,帮助学生能够更好记忆和理解。许多同学在刚接触这篇文言文的时候,读完一遍完全不知道什么意思,结果在我讲完全篇之后,许多同学都说在学过的《劝学》、《师说》、《赤壁赋》中最喜欢这一篇,这倒让我很是惊讶,让我觉得我的付出没有白费。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
1、学生的课外预习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习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习惯很顽固
2、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当然,教会学生方法,改变学生的习惯比任何都值)
《赤壁赋》教学反思15
“知人论世”是读懂文章的必要方法,所以让学生掌握好这把钥匙是尤为重要的。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我对写作背景作了充分介绍,所以学生在理解文章思想时显得不是很困难。在课堂上可以用此法着重解决作品的思想意义甚至文化等较深层次的问题。前提是教师要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精心设计问题。
【赤壁赋文言知识总结】推荐阅读:
文言文《赤壁赋》的结构分析09-16
前赤壁赋知识点总结10-13
赤壁赋朗诵06-27
前赤壁赋赏析06-08
【语文】《赤壁赋》测试06-10
《赤壁赋》教学实录07-26
赤壁赋理解性默写06-28
赤壁赋三课时10-19
后赤壁赋原文阅读01-01
前赤壁赋 苏轼 翻译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