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为话题的作文

2024-06-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谈读书为话题的作文

谈读书为话题的作文 篇1

每一次翻开书,我都仿佛自己正置身于一个美丽迷人的梦幻世界:一座座彩色的山高耸于深林中,阳光穿过树梢,小溪被风掀起层层波纹。一切都是那么的祥和,我常常陶醉其中。

我三四岁的时候,妈妈看我会认一些字了,就给我买了几本连环画,都是一些类似于《守株待兔》的简单寓言,我看了又看,翻了又翻,读得津津有味。

久而久之,我便不过瘾了,开始拿起了爸爸常说的《西游记》,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读第一遍时,我还不太懂书里说的是什么,但我从图片里大概了解它讲了些什么。嗯,再读一遍!我一狠心,咬起牙又把《西游记》读了一遍。这一次效果好多了,我竟然把它读懂了!里面每一章的情节都让我兴奋不已。

我开始试着读一些小说之类的文学书籍,什么《穿堂风》、《桂花雨》,都令我感动,我也越来越爱看小说了。

后来又写作文了,我也学会了新的读书方法:做读书笔记。遇到好的词语就把它摘抄下来,写作时一般用得着。有些时候,我也试着自己写一些优美的词句,就这样,我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后来,我接触到了一个叫“中外作文网”的作文网站,在那里发表作文,如果写得好的话,可以得到稿费。我在读书积累的同时,也在慢慢地写作。在不断增长知识的同时,升华着自己的人格。

谈读书为话题的作文 篇2

一、激发兴趣——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兴趣, 就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 也就为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提供了前提。因此, 教师应积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主动帮助他们选择课外阅读的内容, 经常性地围绕课外阅读组织形式多样的阅读交流, 让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 取长补短, 互相促进。

1. 教师推荐课外的好文章。

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的童话、散文、小说及科普读物, 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如学了《精卫填海》这课后, 可告诉同学们, 这是一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 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 学生们听后兴趣可高了, 周末就到书店购买了《中国神话故事》, 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在学习了古诗《静夜思》后, 推荐一些李白的诗给孩子阅读。在学了《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两篇寓言后, 向孩子介绍《伊索寓言》, 让他们自己凭个人兴趣去阅读其他寓言。教完《新型玻璃》就介绍科普读物, 教完《荷花》就介绍朱自清的一些优美散文, 让学生读。老师还可以抓住时机将课外书中的一些精彩片段或故事中主人翁的动人事迹做一些讲述, 当学生听得入神, 饶有兴味时, 戛然而止, 请他们去找原书看。这样, 他们的好奇心与积极性往往就被引发了, 也趁机利用他们的这种阅读期待去拓展思维的空间, 提高阅读的质量。

2. 开展课外阅读比赛和成果展览。

教师可以利用活动课等时间, 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讲故事、谈读后感、讲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等形式汇报阅读的成果,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极大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二、指导读法——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重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紧紧抓住课文, 实行精讲多读, 教会学生独立阅读的方法, 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自觉性。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独立阅读的方法, 在课外就能大量地进行阅读, 丰富语文积累, 扩大知识面。

1. 讲究课内外的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将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了解的知识、掌握的技能运用于学习和探究之中。如学习《向往奥运》一文时, 请同学们交流在课外了解到的有关奥运会的资料以及奥运会在自己心中的印象。有了这样的知识基础, 就会深入感悟作者向往奥运的原因, 教学的难点就不难突破。在设计作业时, 教师也应有意识地注意将课内作业引向课外。在习作中, 教师在评讲时, 对乐于运用课外阅读成果的作文要大加赞赏并推荐给同学们。这样做, 对学生平时养成课外读书习惯, 提高学习效率都是大有帮助的。人们常说, 课内打基础, 课外求发展。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让学生从广阔的课外阅读中吸取营养, 这是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活力的一条捷径, 也是现代社会对语文学科的必然要求。

2. 注重教师读法指导。

开设阅读指导课, 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读书方法, 如浏览、略读、精读等。教会学生写读书笔记, 如摘录型、介绍型、体会型等。比如做读书笔记, 要告诉学生:每一篇摘记都应注明出处、作者, 后面都应写些自己的赏析、体会;或者直接写你的读后感。隔一周收起来评一评, 选择优秀的读书笔记展评, 对好的读书笔记, 如书写工整认真, 内容充实优美, 有创意的。组织学生展览学习, 在家长会上让家长们传阅, 呼吁家长们支持孩子阅读, 告诉他们“喜欢阅读的学生不一定是成绩最优秀的学生, 但一定是最有能力的人”。培养学生善读的习惯, 如读思结合、读说结合、读写结合等。精读, 就要多次反复地阅读, 不但要理解句子含义, 而且应充分诵读, 使“心入于境, 精会于物”, 以至心领神会, 通达“悟”的境界。如古诗词类。略读, 就是简略地读, 涉猎性地读。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看目录、读故事梗概和抓其中片段读等方法来了解图书、文章的大意, 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有用的信息。速读与重点读相结合。名著和其他长篇小说类的书籍, 采用快速默读与重点回味相结合的方法。如读《水浒传》, 速读完一回故事情节后, 再回过头去读读描写人物言行、外貌的语句, 从惟妙惟肖、鲜活形象的描写中体会108位好汉的性格特点, 然后把一个个好汉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浏览, 学生每天坚持浏览时文、报刊或网络, 然后互相交流交流, 久而久之, 学生就养成了主动阅读报刊的好习惯。

读写结合, 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是检查课外阅读常用的形式。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要从学生的年龄及知识结构出发, 不要在形式和内容上提出过高的要求, 成为他们的负担。读书笔记的内容, 主要是让学生们写下阅读中的感受。

3. 激励同学读法交流。

教师可以定时抽出部分时间, 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 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如:指名读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把自己最拿手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你在那个故事里学会了做什么, 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等等。学生还可以向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喜欢上看书的, 介绍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 介绍自己如何进行读书积累, 介绍自己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收获……这样可以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使自己找到更好的读书方法。

三、自主阅读——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

让学生在大量的课外自主阅读中极大地开拓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潜移默化地提高鉴赏、评论与写作的能力, 在广博的阅读中学会创造性思维, 同时还使他们受到真、善、美的感染和熏陶。努力让学生轻松地阅读。所谓轻松地阅读, 就是让学生在没有过高要求、没有过重压力的环境下阅读。让他们尽情享受阅读的美, 而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是记忆力优于理解力, 明确了这一特点, 教师更应该降低理解的要求, 不求一步到位。积累是学好语文的重要途径。古人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这些读书经验也告诉我们积累的重要性。儿童记忆力处于全盛时期, 教师应该花大力气引导学生广泛读书, 多积累。只要学生愿意读书, 无论他们的收获是大是小, 教师都要给予大力的表扬。让学生愉悦地读, 快乐地读, 从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与作者心灵交汇, 产生共鸣。从而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和效果。

四、营造氛围——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保障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必须让他们做一个书香的学生, 让他们生活在书香的氛围里, 激发他们持久的兴趣, 强化阅读习惯的培养。

1. 营造浓郁的校园书香氛围。

建立班级图书角, 让学生随时都可以翻阅图书。学生会对生活在充满书香气的集体里感到高兴、自豪, 也会为能随时阅读所需书籍而欣喜、兴奋。同时要重视做好日常的导读工作, 利用黑板报、班队活动等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优秀读物, 真正体现“开卷有益”。还可以根据学生爱好电脑的特点, 在上信息技术课时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有选择的网上阅读, 并利用班会课、阅读课等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读书大王”“故事大王”“阅读之星”评比, 并进行颁奖, 让荣耀与快乐引领孩子们爱上阅读。

2. 营造浓厚的家庭阅读氛围。

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应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当然, 有许多家长文化水平低, 不会看书, 甚至不想看, 但家长们应认识到学生看书的重要性, 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节约其他开支, 多为孩子购买一些读物, 督促孩子多看课外书, 以吸取其精华。还可以在闲暇时间陪孩子开家庭故事会、读书会, 做家庭游戏等。尽量避免家长在电视或电脑前指令孩子读书。叶圣陶先生指出:一个人如果从小养成了浓厚的读书兴趣, 就可以一生以读书为乐, 一生酷爱读书的人, 就能不断获取新的知识, 不断充实自己, 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 篇3

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尤其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义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具有文体自由的特点,大都要求除了诗歌外,考生可自由选择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戏剧等文体。我们应该怎么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1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我倒背如流,到最近我才算真正领会了它的境界。

以前,我书虽读得不少,但作文表达却不怎么样。可能是因为还没有“破万卷”吧!

一年来我又开始大量阅读书籍了,每一本书都细细体会,细细咀嚼。读青山、读蓝天,我从中领会了大自然的奇异,万物的自在;我读社会、读生活,我见识了人间的丑恶与善美、拼搏与收获。自从“读书破万卷”后我惊奇的发现,我能通过书这扇窗户,去读老师、读朋友、读人生。我惊讶地发现:这世间本就是一本大书:奇异、美妙、忧伤、丑恶、善美,又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源泉。人间的酸、甜、苦、辣,真实极了,灿烂极了。令我更开心的是从那以后我的作文水平越来越高。虽谈不上文声高手倒也能出口成章了。在家里,满脸秀才样,之乎者也,吹得父母笑眯了眼。文场上,我博古论今,旁征侧引,多次受到老师同学们的赞赏,成为学校“作文尖子”的佼佼者了。这么大的收获,大概都是“读书破万卷”的功劳吧!的确,读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充实了我肚子中的“墨水瓶”。使我由原来的“粗口成章”变成“出口成章”了。

书,是谜;书,是奇,书是喜;书,是我们永远的生命!谁不说现在的美好生活是由书堆积起来的?春秋的晏子,清朝的纪晓岚等等伟人为什么有过人的才智?是书,正是书成就了他们的的才华,铸造了一代又一代的栋梁!那就让我们“读书破万卷,建设新生活”吧!

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2

快乐,是春天的一朵鲜花,是夏天的一股清泉,是秋天的果实累累,是冬天的银装素裹。而读书,它不知不觉地走进了我的世界,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带给我知识,也带给我快乐。

早晨,一缕阳光照进我的房间,几声鸟鸣打破沉寂,我一如既往地走进书房,从容地坐下,抽出一本书看了起来,这是每周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周六上午我总会在读书中度过,沉浸在书中无法自拔。

我常常被各种各样的诗书所吸引,诗词中蕴含着无穷的乐趣。有激励我们前进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也有李清照充满悲伤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当然也少不了充满山水情意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一首首唐诗宋词流传至今,让我喜爱不已。

记得那次,读到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时”,我受益匪浅。想想前几天,我还正因为考试没有发挥好而失落抱怨,现在想来的确可笑。人生难免会有挫折,为何要因为一次失败而悲伤呢?只要努力,下次考得会更好。

在诗词的天地里,它们给我无穷的鼓励与希望。当然也不只是诗词,当我在读书中消除烦恼时,心情也会很舒畅,天上的小鸟欢快地唱着歌,仿佛在分享我的快乐。我扬起嘴角,脸上露出快乐的微笑,此时此刻,快乐如同一股甜丝丝的暖风,吹进我的心里。

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出自杜甫的一佳句,这佳句是我的钟爱。

我喜欢读书,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当我发掘到黄金屋的时候,我会兴奋不已,甚至还会跳起来。

刘向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如果要我评价这句话,我会竖起大拇指,说:“太好了,说的太好了。对啊,不信你想想,在的童话中,它不是告诉我们人不应该有嫉妒之心吗?在这本书中,我们不是获得了大量的写作方法吗?所以,我爱读书。

我喜欢看青年小说,在的故事中,我懂得了什么是幸福,也令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幸福的甜蜜感觉,当我在的书海里遨游的时候,我会细细品味作者对外号的憎恨,同时,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不要把别人的痛苦建立在自己的快乐上。所以,我爱读书。

当我在看中,我领略到了生命的真谛,可贵的亲情,纯朴的友谊,还有无私的奉献。。。

因为我爱读书,所以作文也写得不错,在书中,我会积累好的词句,欣赏和品味优美的段落,所以,我爱读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不但给了我极大的鼓励,还使我读多了许多书,令我的知识一天天地丰富起来。读书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快乐。所以,我爱读书。

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4

这天午饭后,突然又再一次的从身后传出了“嘭”的声音,那是我在里面关的门,因为我要准备读书了。

从昨天开始我就这样了,是因为我在叶老师的课堂上学到的那些读书方法和鼓励,给我启发了灵感。改变了我以前不良的读书习惯。

那是第三节课:那天晚上,我早早地来到了作文班,在门口,他正向我打招呼呢。我满心欢喜地走到教室里,把补习袋放在位置上,我又看看表,还有两分钟就上课了。

等大家都到齐了!叶老师才来到这里,从身后轻轻地关起门,突然说了一句话:“读书和学习应该就要像这样。”然后就开始上课了。

今天教的都是读书的方法,我听得很入神,又从中悟出了一点道理,就是阅读很重要的,但也要有方法。叶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简单的算式:3+6。3是第三只眼、章鱼理论、收集露珠。而6是标出重点、圈出陌生词、三个de、错别字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读书方法,是省不了的。直到下课前,叶老师又说了一句让我们尴尬的话:“你们谁有按照这些方法去读一本书的,请举手。”我们谁都不说话,有时还会看看有没有举手的人。他叹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一副很无奈的样子,摇了摇头说:“可惜呀!可惜。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这时他又抬起头来说:"你们也可以闭门读书,就算外面有多大,多响得声音传到耳朵里面,也不会受此干扰!也算是有做到了这几点。”

这句话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从今起,我就按照叶老师教的方法读书,果真有用了!

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5

许多人都喜欢读书,我也一样非常喜欢读书,书带给了我许多乐趣,也让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也是我知识的源泉。书就像是大海,而我是小鱼,在知识的大海中自由自在地遨游;书就是像天空,而我是小鸟,在知识天空中愉快地飞翔……

小时侯,我不识字,看书只能看图片,偶尔听妈妈给我讲书里的故事,可是我不听话,我还经常拿着彩笔,在书上乱涂乱画。后来我上学了,学习了拼音,就看带拼音的书了。再后来,认识的字越来越多,我就可以自己看许多书了。只要妈妈给我买了新书,我就会认真地看一遍又一遍。有时我看故事书,有时我也看世界名著,有时我还看作文大全,我很爱惜这些书,将它们视为珍宝,每次看完,我都会将它们放回书架上。

我喜欢看的书有许多,我最喜欢看的书是《十万个为什么》,因为它教会了我许多的知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大葱为什么上绿下白》。因为它上面有充足的阳光照着,所以他是绿色的,由于下面是在土里面里生长,见不到阳光,所以是白色的。

读书不仅可以使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这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冰心曾写过这样一句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是啊!多读书,你会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使我们受益匪浅。

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6

那天下午,正因为我玩了一会手机,悲惨的事情就发生了。

妈妈把我拉到了书房,拿出了阅读练习,奥林匹克英语竞赛题,数学奥数练习题……。每本做二十页,不做完,晚饭不能吃。这该怎么办?这下子肯定是做不完的!

原来这才叫所谓的关门读书,现在我又觉得这比坐牢还痛苦呢!

下午两点半,真的是实在写不下去,本该以为这些题目可以让我刷得很快,可万万没想到的是一页最少也需要十五分钟去做,那么我决定先不做题,先玩玩自已的手表再说。

半小时过去,一小时过去,两小时又过去了。妈妈打开门,问:“题目做好了没?”我心虚地说:“快、快要做完了。”妈妈再次把门关上,我心想,“完蛋了,我才做好了一本的练习,其余的五六本该如何是好啊!”脑袋一转,灵机一动,嘿嘿,好法子想出来了,我可以把简单的题先做正确,如果是那些要思考的题目呢?随便写几个就好了,反正老妈也不会去改我的练习。

晚上七点,练习终于完成了,我的关门读书时间也结束了,这真是太棒了!晚饭吃好,我就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起了课外书。霎时,几声骂语就飞一般地传到了我的耳边。完了,这下可惨了,被发现了,可妈妈也并没有改作业的习惯啊!为什么这次就偏偏针对我,就要改练习了呢?妈妈走到我面前说:“把这些写错的题目都改了,之后再重新抄一遍!”完了,这次要写到凌晨了!

月光穿透窗户,射到了我的脸上,夜晚,好漫长。

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7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尤其是童话故事之类的书,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童年就是和《安徒生童话》度过的。

我爱读书,不论是故事情节复杂的童话故事,还是清新流畅、读起来琅琅上口的散文和记述了人物生平事迹的传记之类的书刊,我都爱看。

小时候,我喜欢看童话书,我喜欢那善良的七个小矮人,为了王子而献出自己的人鱼,还是那美丽的白雪公主,我都喜欢看,并且都百看不厌。

现在,我长大了,我又喜欢读起了史书之类的书。其中,我最喜欢看的便是罗贯中编写的《三国演义》。我敬佩关羽重义气的品质,赵子龙的英勇和忠义,还有那诸葛孔明的神机妙算。《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我都爱看,比如“三顾茅芦”、“草船借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啦,我都喜欢看。读了《三国演义》,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天下大事所向,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不可阻挡的。《水浒传》并没有给我留下多少印象,但其中几个故事,我却还记忆犹新,那就是“武松打虎”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当然,看书时,我们也要拒绝不健康的书刊。因为这些书即使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又使我们不能从中吸取高尚的精神,反而深受其害。我们在读书时,不论何时何地,对于那些竭力迎合读者口味的书都要怀有警惕之心,哪怕这些书再时髦,再有名气,也不要贸然去读。我们应该读那些伟人的或已被事实证明是好书的名著,因为只有这样的书,才能开卷有益。

我觉得,我们应多读书,读好书。

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8

如果说氧气是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唯一的依赖,那么阅读就是生活的必需品。

阅读可以让我漫步记叙的长廊,生活的一幕幕荡漾在心间;让我增见识,收获多;让我懂得“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人的情感”;让我感受到在激扬议论中的真知灼见,字字珠玑,在议论世界里共同指点江山;让我在想象世界里收获一番启迪;让我细读应用感受到别样的情怀。

在我眼里每一本书都可以化作一只虫子,它带着我如痴如醉,孜孜不倦,小虫还会在微风拂面,树枝摇曳中用它细细的鸣叫,不停地提醒我:要坚持的快乐地读下去。待我把书看完也许发现我已经如蛹化蝶,振翅欲飞了。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可以看到《苹果树上的外婆》中安迪和外婆在一个奇妙的世界中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在《超级阿嫲》昭广与阿嫲贫穷再贫穷但十分快乐的生活,在《菲斯的秘密》中米奇发现外祖母费斯的秘密。这些都是关于老人和小孩的故事,老人对小孩亲切无比,小孩对老人的默默的孝顺隐约可见。在儒家学中,孝是他们的教学理念,在各种学派中,孝占重要的位置。在不同的环境下,孝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有着不同的画面,有着不同的温度不同的结局,正如上面三个主人公一样有着自己的传奇孝故事。

其实孝并非是唯一在阅读中得出的道理,还有千千万万的大小道理在书中等着我们发现、探索。阅读是生命的源头,是我的人生中的一阵芳香。

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9

书就像五味瓶,里面有着生活的酸甜苦辣,有着人生的喜怒哀乐。读书,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快乐一辈子。小时候,我是一个野蛮、任性的小女孩。不懂什么是关心,不懂什么是讲礼貌。我只知道吃、喝、玩、睡。姐姐生日那天,爸爸、妈妈送了许多礼物给姐姐,我的嫉妒心又开始发作了。看见一个个人为姐姐唱生日歌,我更是浑身不自在。

渐渐地手脚开始不听使唤,我把桌子一翻,把蛋糕弄坏。顿时,地上乱七八糟,狼狈不堪。可我不知心里为什么反而会那么开心,气也慢慢地消了。那时的`我一点也不讨人喜欢。一个早晨,我早早就起床。看见桌子上堆满了书,便随手拿起一本来看。书里面全都是感人的故事,看了一两篇故事后,整个人渐渐地陶醉在书里。接下来不管要做什么,我都要把那本书读完。

我知道,书里的每一篇故事都蕴含着哲理,当我读完这本书,脑海里慢慢地回想以前所做的事,才知道自己当初是多么的任性啊!我讨厌以前那不懂事的自己,讨厌自己的小气,讨厌自己的无理取闹。现在,我开始喜欢读书,书已经成为我生命中的一半了。我懂得了关心、爱护身边的人,我懂得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我更懂得孝顺父母、尊重他人。可以说,读书改变了我的人性,让我讨人喜欢。书里头充满了营养,书能扩大你的知识面。

书是打开我们智慧的钥匙,读书让我们思想升华,让我超越自己,改进自己。所以,我可以肯定地说:“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

以读书为话题的作文10

书是生命的伴奏曲,让生命更加活跃;有书的灵泉,就充满了朝气;书是生命的琴键,敲出优美的诗篇;书,你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你将我们带到了书的境界。书,你是生命的精髓。书,你孕育着知识的灵魂,你伴随着我们成长。书,你改变了我人生的转折点。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只有读好书,才会有好成就。书,就是我们休闲的小天地。书中的故事,时刻激励着我们。书中有很多有益的故事,为我们开启了思想的导航,我们在书中遨游着,寻找属于我们的一片天空。书,生命因你而美丽,世界因你而精彩。五千年的辉煌历史让我们学会前进。思想品德,为我们诠释了爱。生物让我们,闻了生命的气息。英语,为我们和外国友人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语文,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国的文化。数学,让我们发现了奥数的神秘。

书,你的出现,从此改变了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开始也陶醉在书的世界中。慢慢的,书像一块磁铁,吸引了我。我被卷入了书的世界中,享受书给我带来的快乐。高尔基说的很对:“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的确是提高我们写作水平的导游。

我爱读书为话题的作文 篇4

我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书架上摆满了花花绿绿的书,有时会拿着一本书读一天,因为我也想像作家那样写一本书。多少个晨昏日落,我捧书阅读,与书中的人物、景物、事物对话;多少个课余假日,我把书诵读,与圣贤大家共鸣在书中,我积累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升了休养。

为了我看书,妈妈又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我能遨游书海,汲取营养;担忧的是,我痴迷读书,视力下降。所以有时候,妈妈也会阻止我去长时间的阅读。记得有一次,我看书不知不觉到了晚上12点,被妈妈夺走书之后,不得已才睡觉。

为了看书,我常常和妈妈斗智斗勇,但我也收获了很多。现在,我上了五年级,懂得的知识更多了,才明白:书其实不是你要看很多本,而是要让你记下这本书讲了什么,哪些内容让你牢记心中,如果你能把这本书倒背如流,就说明你已经把这本书学懂了。看书不一定要看的很多很多,却只看了一遍一眼扫过那看书又有什么意思呢?

谈读书为话题的作文 篇5

读书的体会

有人说:“走遍天下书为侣”。我非常喜欢读书,我认为要多读书,读好书,体会书中的含意,细细品味书中的好词、好句。以前忽略的地方,也要多看看,品味其中的道理。最近,我迷上了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这本书的人物关系比较复杂,书中的情节需要经常回味。我喜欢第五回中的诗句,其中有一首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可叹停机德是指林黛玉和薛宝钗判词。咏絮才指林黛玉,玉带林倒过来读就是指林黛玉,又暗示了贾宝玉对黛玉的牵挂。金簪喻意宝钗,雪谐音薛,结局之冷落。因为喜欢,所以不知不觉地我已经会背了。我的体会是读书就要将含意体会明白,才能读懂。真可谓:读书要口到、眼到、心到。

读书的感悟

古人就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就像我们的眼睛,使我们能看清世界;书就象地上的路,使我们能到达远方。

读书,让我们的生命不再因为没有内容而显得苍白,让我们觉得平凡的生命因为有了底蕴而显得丰富。只要读一读书,就可以尽情想象阳光下延伸到天边的薰衣草的海洋,颜色是那种最让人赏心悦目的蓝色,带着香气的蓝色,置身花海,什么事情都不用想,只有快乐。

高尔基说:“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我们又何尝不是呢?读书带给我们最隽永的乐趣,最恒久的动力;读书带给我们心灵的和平,精神的慰籍。朋友可能离去,而书却是最忠诚的伙伴,时光不断流逝,阅读却让我们永葆青春!

读书的感受

昨晚在阅览室里,感觉是一种享受呢,真的。我喜欢读书。可是最近忙于复习,想读也觉得没有合适的时间和心情。

我觉得心情与读书是很在重要的。

昨天看了一些关于爱情的,有一个女子嫁给了一个比她大41岁的男子,家里人一辈子也没有原谅她。她自己的选择,她自己幸福就是了,不是吗?家里的人不同意,还不是脸面上过不去吗?

还看 了一些很寂寞的文字,我有时候喜欢读它们让自己有点情绪。

读书,让我从中国感受到世界,从人间到地狱到天堂,从活着到死亡,我喜欢读书它让我快乐但不疯狂。

读书的感受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它具有超强的能力,它会深深地吸引着你,慢慢地注入你的全身,让你无法抵挡住那神奇的魔力。

就像我,其实一开始我并不喜欢读书,可你慢慢地会发现你已经完全迷上了它,再也不能离开它。最近我在看》羊脂球》这本书,当我看完了第一章就想看第二章。

读书的感受是很微妙的;是说不出来的。读书其实是很快乐的,因为他可以从中取得知识。在读书期间你会觉得时间过得非常快,一眨眼就过去了。似如飞箭。

书,是个好东西,它具有魔力,一开始你会觉得很烦,但当你认真仔细地去读,去研究,你会发现其实并不是像你所想的那样烦。接着你便会把书当做你的一个朋友,你会对它爱不释手。所以我建议大家能多抽空去看看书,行动吧!

读书的体会

尽信书不如无书。在有限的时间里,要紧的是选准自己最应该读到的书。不应把时间精力太分散。当然,博览群书也了不起。问题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来尽快主攻适合自己的目标。现在的书可是浩如烟海啊。不少书是垃圾。不但浪费了资源,也浪费了读书人的生命。大浪淘沙,只有那些大家的精品光照后世、启迪人生、延续文明。我有个非常好的建议。一改现在以字数计稿酬的怪事,字数越少报酬越高。这看起来是痴人说梦。但请想想,其实非常有道理。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这些经典究竟多少字?我敢说,如果此建议实行,精品会层出不穷。现在这些有臭又长的烂婆娘裹脚会越来越少。越深奥的道理越浅显,越伟大的科学越简明,越优秀的作品越简短。是为共勉。

读书的感悟

一本好的书往往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一篇精美的文章,常常使人受益匪浅;一句富有哲理的名言,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你;一段优美的句子,往往可以启迪你的思想……

有人说,如果人生是一只帆船,那么读书就是海风,也许帆船可以脱离风而划桨前行,但始终没有风吹,人生终将搁浅在某个岛屿。

作为教师,我们更需要读书,更需要终身读书。我们都说,要给学生一杯水,你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为了灌满这一桶水,并让它不因蒸发而减少,最好的途径就是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读书,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式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读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我们教师有多少人每天能够学习,每天的思考,每天在读书?然而,“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读书时最好的备课。”若没有平时的广取博览,就没有对文本的深刻认识,也没有课堂上的旁征博引,更没有对课堂运筹帷幄的能力。

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能够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掏出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

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书籍会使教师不再自甘平庸。有人说,人品即文品。对教师来说,人品也是教学的品位。教师带着被真善美洗过的心灵走进课堂时,他的教学就会非同凡响,产生直达学生心灵的震撼力。教师教学表面虽只表现他的言语世界,其实正是他的精神世界―心灵和人格的体现。

因此,为了在教师职业上保持生生不息的活力,我们完全可以进行充分的自我设计、自我包装,让自己多才多艺,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而这一切都是需要借助读书,抓紧时间读书,读最新近的书,读有思想力的书,读富有创意的书。书永远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热爱书中的智慧吧,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会友爱地帮你化解纷繁复杂的思绪与情感,会睿智地启迪你人生的方向。

读书的体会

开卷有益,这是我对自己读书的最深、最明了的体会。

从古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到今人的“书籍是人类灵魂进步的阶梯”,无不看出读书的良好作用。读书好处和重要之大的道理人所共知,再加上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会经常出现在每个人的身上。于是人人都想读书,把活到老学到老作为至理名言,可是在读书的过程中,许多人只体会到读书的无比之苦,我却更多地感悟到读书的无限之乐。我不是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而是把读书当成一种心灵之旅,当成一种消除疲惫,洗去烦恼的过程。

书,是良师,更是益友。要读书首先是选书。虽说是开卷有益,但是时间有限,所以必须有选择的读书,把有限的时间放在好的,适合的书籍上。读书如交友,只是呆在一个小圈子里,很容易自我封闭,自我限制,所以要广交朋友,经史子集,古今中外,各种书都要尽可能涉猎一下。二是随时备书,没有大片的时间可用来读书,有时间就拿出来翻上两页,享受一下。就算是一本很厚的书籍,只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总会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搞定;三是有计划,虽说读书的时间少,但是,不能找借口,不能放任,每天必须要挤出一段时间读书,四是要用脑读书,用眼读书,获得一种简单的快乐,用心读书,赢得一片安宁,一种丰润,用脑读书,在思考中完成和作者的对话,那么收获的除了快乐,安宁,更是一种洗礼和升华的过程。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读书学习和独立思考必须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优化的效果。读书也要有目的性,读书是要用的。读书不能像是在沙漠中下注水,浇灌了很多,但是长不出娇艳的玫瑰。读书可以死读,但千万不能读死,所以读书应该是要结合自己有选择的读,有目的的读。让书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前进的阶梯。

亲爱的同学,如果你热爱你的祖国的话,那么,认真读书吧!书籍是全人类的智慧,它可以帮助你跟上时代的步伐,你的祖**亲正等着你去为她增加力量。

亲爱的同学,如果你热爱生命的话,那么,认真读书吧!因为个人的前途只有和民族、国家的利益紧紧相联的时候,生命之花才能开得灿烂。

让我们心中永远记住这句话: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读书的心得体会

开卷有益,这是我对自己读书多年来的最深、最明了的体会。

从古人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到今人的“书籍是人类灵魂进步的阶梯”,无不看出读书的良好作用。读书好处和重要之大的道理人所共知,再加上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会经常出现在每个人的身上。于是人人都想读书,把活到老学到老作为至理名言,可是在读书的过程中,许多人只体会到读书的无比之苦,我却更多地感悟到读书的无限之乐。我不是把读书当成一种任务,也不是把读书单纯的当成一种无所事事时候的消遣,而是把读书当成一种心灵之旅,当成一种和古之先贤、智者名士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的过程,当成一种消除疲惫,洗去烦恼的精神生化的过程。

书,是良师,更是益友。

好读书,是年轻时候养成的习惯,但是不得不承认,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量和各种社会关系的增多,年少时候那种单纯的安心的读书的心境难以追回,再加上每天的各种事务踏至纷来,每天可以有一段长的读书时间就显的弥足珍贵,所以,我这样的年纪和工作的特点使我在读书上不得不养成自己的特点,一是要读书首先是选书。虽说是开卷有益,但是时间有限,所以必须有选择的读书,把有限的时间放在好的,适合的书籍上。在选书上,不看庸俗无聊,不求高深专业,但要切实有用;不过于专一,而追求广博,读书如交友,只是呆在一个小圈子里,很容易自我封闭,自我限制,所以要广交朋友,经史子集,古今中外,各种书都要尽可能涉猎一。

二是随时备书,“见缝插针”。没有大片的时间可用来读书,只能是把片刻的闲暇时间利用起来。有时间就拿出来翻上两页,享受一下。就算是一本大部头的书籍,只要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总会在不知不觉中,轻松搞定;三是有计划,虽说读书的时间少,但是,不能找借口,不能放任,每天必须要挤出一段时间读书,我把这个称之为:每天多走一点路,意思是在每天要停下来休息的地方,要再坚持一下,多看一会儿书,在多走一点路。四是要用脑读书,多做批注,常写心得体会。

用眼读书,获得一种简单的快乐,用心读书,赢得一片安宁,一种丰润,用脑读书,在思考中完成和作者的对话,那么收获的除了快乐,安宁,更是一种洗礼和升华的过程。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读书学习和独立思考必须结合起来,才能收到最优化的效果。五是读书以致用。

有人说,现代人读书很功利。我倒是觉得,读书是不能过于功利,那样读书读不好,读不深,读不出快乐。但是读书也要有目的性,那就是读书必然是直接或间接为了我们工作,生活服务的,这就是读书的目的性。读书是要用的。读书不能像是在沙漠中下注水,浇灌了很多,但是长不出娇艳的玫瑰。读书可以死读,但千万不能读死,所以读书应该是要结合自己有选择的读,有目的的读。让书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成为我们工作生活中前进的阶梯。

关于“读书”的话题 篇6

说实话, 我并不擅长做校长, 或者说行政管理并不是我的专长。因此, 我放手把学校的行政事务交给副校长们去做, 我集中精力引领教师专业的提升。其中最重要的引领就是倡导读书的风气。我对教师们说:“一个学校有没有文化气息, 并非看墙上有没有标语口号, 或看校园有没有小桥流水、台榭亭阁, 或题词、绘画、雕塑, 而是看这个学校有没有可以流传下去的教育故事和学校是否有书香气。”

我校在学生读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比如我们实施了“晨诵、午读、暮省”课程, 每天有专门的阅读时间;又如我们在校园设置了几个开放式书吧, 将上千册书放在教学楼过道旁和休息区, 学生在课余只要想阅读, 随手便拿到书, 而不需任何借阅手续。关于教师的阅读, 却不十分理想。我找教师谈心, 问他们为什么不愿读书, 教师说了N多理由。我归纳出不读书的“理由”大致有几点:第一, 太忙, 没时间;第二, 感觉不到读书对教育教学的作用;第三, 不知道读什么;第四, 有的教育理论著作读不懂;第五, 年龄大了, 读了记不住。

要倡导读书, 必须扫除思想障碍。针对教师的“理由”, 我通过教工大会、各类座谈会、个别谈心、书信等, 给教师一一作了回答。

关于“太忙, 没时间”, 我告诉他们, 我们无论多忙, 每天都不会不洗脸、不刷牙、不吃饭, 因为这是我们的生活必需, 已经形成了习惯。所以只要把读书当成生活必需, 养成习惯, 那么无论怎么忙, 我们都会有时间读书。关于“感觉不到读书对教育教学的作用”, 我认为, 教师的阅读分两类:一类“学以致用”的阅读, 如各类教参, 这类阅读是应该的, 甚至是必须的;另一类“无用”的阅读, 或叫“非功利阅读”, 如哲学、历史、文学、人物传记等, 这类阅读不为备课, 而是为了尽可能完整而完美地建构无愧于我们作为“人”应有的精神世界。教师被称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我们应想想, 自己的“灵魂”是否饱满充盈?而这取决于我们广博的阅读, 包括“非功利阅读”, 特别是读教育以外的书。那些“教育以外的书”, 实际上直接或间接地和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似“无用”的阅读, 关系着每一堂课的广度、深度和厚度, 关系着在学生眼里, 我们是否拥有一种源于知识的人格魅力。关于“不知道读什么”, 我给教师推荐4类读物:一、教育报刊, 如《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教师博览》等, 让教师随时了解全国的教育同行在想什么、做什么;二、教育经典, 我重点推荐《陶行知教育文集》、《育人三部曲》、《给教师的建议》、《帕夫雷什中学》等, 让教师直接与教育大师进行精神对话, 感受最质朴最原本的教育真谛;三、儿童读物或校园文学, 包括写学生的书和学生写的书, 如杨红樱、秦文君、曹文轩的书, 还有韩寒、郭敬明的书。其目的是让教师能从文学的角度, 获得一种儿童的思维, 了解并走进教育对象的精神世界;四、人文书籍, 如《历史深处的忧虑》、《民主的细节》、《书斋里的革命》、《一句顶一万句》、《野火集》等, 让教师有一种开阔的人文视野。关于“有些教育理论著作读不懂”, 我从两方面回答, 一是比起一些喜欢玩弄时髦术语、晦涩理论的伪学术著作, 真正的教育经典名著是平易近人的。如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 听他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抒发感情、一边阐述理念, 真是一种享受;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 他的教育著作深入浅出, 用百姓的语言谈深刻的教育道理, 用诗歌甚至儿歌来表达他对教育的理解。经典之所以是经典, 不是因为深奥而是因为深刻, 而“深刻”往往是通过朴素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二是的确有不少教育理论晦涩难懂, 我也曾为读不懂这些书而自卑。后来我读博士时, 导师朱永新对我说, 读不懂, 不一定是你理解力有问题, 而是作者本身就没把这个问题真正搞懂, 因而写出来的东西自然不好懂。朱老师说, 读不懂就别读好了。我如今也这样对教师解释, 有些译著我们读不懂, 不一定是理解力有问题, 很可能是作者没把理论表述清楚, 还有就是翻译的问题。关于“读了记不住”, 我对教师说, 记不住有什么要紧?没人叫你记呀!除非要考试, 平时的阅读不需要记的。记不住书中的句子, 不等于你没有收获。如果我问你, 这么多年你每顿饭都吃了些什么, 你能都回答吗?显然不能, 因为你没记着。但你吃的那些东西就没有营养吗?青年时, 我背了许多唐诗宋词, 现在好多都忘了, 然而这些诗词所蕴含的文学养料已化作我的血肉了。

对教师最有效的引导, 是我本人的阅读示范。当然, 所谓“示范”并非我刻意为之的举措, 而是一种客观效果。因为我当不当校长都很喜欢读书, 只是当了校长后, 我的这一爱好, 对教师来说就成了一种“示范” (其实说“感染”更准确) 。通过教工大会、网络博客、座谈交流、个别谈心……我情不自禁地给教师说我最近读的书, 不少教师被感染了, 随后会去买这些书, 如《孩子们你们好》、《南渡北归》、《八十年代访谈录》、《中国当代八种社会思潮》等书, 都是这样进入教师视野并放在案头的。有一年国庆大假期间, 我和几位教师自驾游, 随身带了一本《中国天机》。一路堵车, 我不急不恼拿出书看了起来。教师们大为感慨:“这就是我们和李校长的差距!”我可以自豪地说, 在我的感染下, 如今有不少教师已养成手不释卷的好习惯。去年春天, 我和几个教师去北京出差, 回成都的3小时飞行中, 刘朝升老师一直很投入地捧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爱情的教育》, 还边读边拿笔勾画。

对于教师阅读, 我主张“倡导”, 反对“强制”。我常常收到全国各地教师的来信, 说他们校长定期给每位教师发书, 包括我的著作, 发后要求写读后感, 还要考试。若不交读后感或考试不通过, 将与期末考核甚至和年终绩效挂钩。我是不赞成这种做法的。

我最初到学校当校长时, 也曾要求教师读我推荐的书, 写读后感发到网上, 每月一篇, 写了有奖励。于是, 绝大多数教师能按时完成。但我很快发现, 有个别教师的读后感是网上下载的, 虽然是极个别的, 可我十分反感。但我反思后认识到, 这是我管理的问题。因为我的管理客观上是一种逼迫, 在逼教师阅读的同时, 也是在逼个别人作假。想想我自己的阅读体验, 读到好书, 自然想写点东西, 但更多的时候, 是边读边在书上勾画批注。如此读读写写、勾勾画画, 不正是阅读的常态吗?为何不把这种个人阅读的常态, 变成学校阅读的常态呢?于是我改变策略, 取消了原来的规定, 不要求教师必须写读后感, 即使写了也没有奖励, 而是不定期检查教师读过的书, 看上面的批注, 哪怕没批注也不要紧, 有勾画也行, 只要有阅读的痕迹就可以;甚至没批注勾画也不要紧, 因为我时不时组织读书沙龙, 让教师互相推荐所读的书, 或围绕同一本书谈各自的体会。慢慢地, 教师们渐渐习惯于阅读了, 而且是真阅读, 不是假阅读, 即没有强迫的读后感, 阅读成了一种心灵的飞翔。

对引导教师读书, 我有一个做法的变化:变“赠”书为“借”书。过去, 我喜欢买书赠给教师, 有时甚至自掏腰包给教师买书。但后来我发现, 有的教师得到书并不读, 至少不急于读———反正是自己的书, 什么时候都可以读的, 何必急呢?于是, 我现在更多时候不是赠书, 而是借书。教师到我办公室谈心结束时, 我请教师在我书橱里选一本喜欢的书, 写上借条, 我提出阅读期限和要求:一周内读完, 在书上批注勾画, 在最后一页的空白处写上名字和阅读时间。我这样解释:“这样提要求, 你能够紧迫而认真地读完。以后, 我这本书将有不同读者不同笔迹的批注, 后面还有阅读者的姓名和阅读时间。等退休后, 我把这些书赠给图书室, 成为学校的藏书。设想一下, 100年以后, 我们都不在人世了, 可这些书还在学校图书室珍藏着, 那时学校师生捧读这些留着先辈笔迹的书, 会有怎样一番感慨?我们留给后人的, 不仅仅是图书, 而是一种精神, 一种文化。”

组织教师读书, 要避免“一刀切”。我们对学生讲究“因材施教”, 对教师为什么要“齐步走”?我校教师读书分3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全校性的, 这个“要求”其实就是一种提倡而已, 没有行政命令。每学期或每年给大家推荐一些读物, 教师们买来读, 不作任何要求。有人若问:教师不读怎么办?我说, 不读就不读呗!全校两百多教师, 有那么几个或者十几个教师不读书, 有什么关系?真实的不阅读比虚假的阅读强百倍!何况全校大多数教师在读书。

第二个层次是“读书会”。我们学校的“读书会”, 由教师自愿加入, 已经有100多位成员了。定期聚集交流读书心得, 推荐读过的好书。有时我还把教师组织到野外读书, 或是在某个古镇幽幽的茶楼, 或是在某个垂柳依依的湖边, 我们分成几个小组, 每人带着一本书彼此推荐。一般是上午分组交流, 下午由各组推选出教师发言, 然后我给大家做一个读书讲座。记得有一次, 我的讲座题目是“读书使人幸福”。讲座中, 我给教师朗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片段, 大家听得非常专注, 我不时提问让大家思考。那一刻, 我仿佛回到了课堂, 面对的是可爱的孩子们。伴着春风、阳光, 柳絮、花朵、湖水和书香一起包围着我们, 融进了胸怀, 陶醉心灵。

第三个层次是“青年教师沙龙”。我将入校不满3年的青年教师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青年教师沙龙”, 人数在50人左右。我以“读书活动”为载体引领他们成长。通常一月搞一次聚会, 选择空余时间, 有时是我给大家讲成长经历, 有时是大家围绕共读的一本书进行研讨, 有时是请优秀教师讲读书与成长的体会。那次, 郭继红老师为大家讲读书的时候, 青年教师目不转睛地凝视着郭老师, 神情特别专注, 当时我很感动。在如今喧嚣和浮躁的社会, 有多少双年轻的眼睛能因读书而如此神采奕奕?在我的博客上, 曾以《与苏霍姆林斯基在春天重逢》为题目, 记录了我和青年教师搞的一次读书活动。我曾用稿费给沙龙的青年教师买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 并在每本书的扉页上赠言:“永葆你的童心和热情。”那次沙龙活动, 青年教师们5人一组展开热烈讨论。我参加了其中一组的活动, 看到大家手中的书都有许多勾画和批注, 圈圈点点, 我很开心。王晓萍老师说, 她第一次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 是3年前刚进入学校时在开放书吧读的。她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了第二次读《给教师的建议》的感受。雷敏、张蓉、雷莉、李娜等老师也纷纷发言, 她们说得最多的, 是书中这样一些观点:“对一个学生来说, 5分是成就的标志, 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 3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如何才能使他的智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非常重要的因素。”那一刻, 看到大家因为谈读书而滔滔不绝、眉飞色舞, 我感到了身为校长的幸福。

下面是我校青年教师范景文在一篇文章中谈到的那次春天郊外的读书活动:

“在我工作的第6年, 正好到了职业的倦怠期, 似乎看起来一切都按部就班、井然有序, 自我感觉工作也做得不错, 但就是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来, 没有了刚出道时的那种激情。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地过着, 也没有想要‘突破’的意思。可就在这个时候, 李校长组织了一个读书会, 第一次活动是在春光明媚的郊外。我首先觉得这个活动很特别, 其次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有一个李校长给大家读书的过程。当他读到《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中那个小男孩的案例时, 不知道是加了什么‘润滑油’, 突然间, 我开始重新思考, 我的大脑进行运转, 想了许多方法要去帮助那位老师解决问题。在听李校长读书的过程中, 迫使我主动去思考自己的一些教育方法, 这样做是否是对的?这样做是否符合教育的规律?那样做有没有压抑学生个性发展……这样的一些问题, 一层一层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本来第6个年头对于我来说, 正是处于迷茫、倦怠的时候, 那天就好像是针对我的一次主题班会课, 李校长的讲话有感染力、真诚、有激情, 善于找到谈话的切入口, 他用读书、讲故事的方式开始深入心灵……我想这都是一个优秀班主任应该具备的技能。李校长以他真实的切身实践向我们讲述着。我真的有一种醍醐灌顶、重新找到方向的感觉, 就好像迷雾中被人撕开了一个口子, 阳光照射了进来……”

上一篇:我是一颗爱国的星星下一篇:团支部工作计划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