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头部压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24-08-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头部压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精选3篇)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头部压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篇1

孙晰博

贺秋爱

李立娜

许勇丽

摘 要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发生头部压疮的原因,提出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头部压疮形成原因及预防护理对策。结果:头部压疮的发生与疾病本身脑肿胀、高热、大汗及护理人员的重视不够、认识不足等因素有关,通过采取预防及护理措施后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确立神经外科患者头部压疮的高危人群,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加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降低头部压疮的发生率。

关键词

神经外科重症;头部压疮;护理

压疮又称压迫性溃疡[1],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导致皮肤失去正常功能,从而引起组织缺血、坏死所致。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护士对于骶尾部,两侧髋部、内外踝、足跟、肩部等骨隆突处而易发生压疮有足够的认识,能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护理[2],但对于头部压疮危险因素认识不够,未引起护理管理者的重视,旨在通过回顾性分析13例神经外科重症发生头部压疮的相关因素及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加强医护人员的认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减少和预防头部压疮的发生。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9例, 重型颅脑外伤6例,脑出血3例,GCS评分4-10分,年龄在22岁-68岁,其中男7例,女2例,病程15d-4个月,其中,I期3例,II期5例,III期1例,本组病例7例经处理后痊愈,2例病人放弃治疗自动出院。2 原因分析

2.1 神经外科病种特殊性

2.1.1意识障碍

本组病例8例为昏迷患者,GCS评分5-7分,不能自主变换体位;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躁动厉害伴有精神症状,治疗及护理不能配合,予约束固定。持续性垂直压力是引起压疮的最主要因素【3】,摩擦力和剪切力也会损伤皮肤的角质层,因此若头部压力大而持久,局部组织长时间缺血缺氧,则使头部压疮发生的可能性增加。

2.1.2高热

颅脑损伤或颅脑手术后患者绝大多数出现中枢性高热,需要持续的物理降温,临床常常使用头部冰枕、冰帽等物理降温方法,从而使患者头部皮肤长期处在相对较潮湿的环境,形成一种不良的理化刺激。也有研究表明,体温每升高1℃,组织代谢的耗氧量增加10%【4】。当受压组织的温度升高时,更容易发生压疮;头部使用冰枕时间长,也会影响局部组织代谢和血运情况,从而导致头部压疮的发生。

2.1.3脑肿胀

颅脑损伤或颅脑手术后发生的脑肿胀,使头皮皮肤变薄,弹性差,抵抗力降低,以及术后头部有敷料加压包扎,弹性网帽固定,局部血液循环差,从而增加了压疮的发生危险。

2.2医务人员的忽视

2.2.1头部压疮的预见性差

临床工作中常常重点查看患者的骶尾部、躯干常见受压部位等处的皮肤情况,而对头部特别是头发覆盖或者敷料包扎的部位容易忽视,护理观察不到位,对头部压疮发生的预见性差,从而导致头部压疮的发生。2.3.2压疮知识不足

护士对压疮防治知识更新不够,则导致评估不到位,防治措施不足,以及对患者及家属的指导不全面,使患者及家属遵医行为差。长期以来,对于躯干、肢体等易出现压疮的部位易引起护士的关注,而护士在为神经外科患者翻身时常常忽视了头部的转动,或翻身时对头部的牵拉,操作不当等,从而使头部压疮的发生率增加。2.3特异性患者体胖伴有糖尿病

本组病例有一患者诊断为脑室内出血、右侧大脑半球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体胖约73kg,伴有糖尿病,血清蛋白32g/L,国际上认为血清蛋白<35g/L【4】是压疮的高危因素,从外院带入后枕部2×3已发生III期压疮。3 护理对策

3.1重视对头部压疮的评估,确立高危人群

压疮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复杂的病理过程。主要的病因包括[2],压力因素、营养状况、年龄、皮肤湿度等,甚至与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应激反应有关。对入院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资料的收集,填写压疮风险评估单,尤其对头部敷料包扎及头部覆盖部位中带你检查。针对不同情况应及时发现潜在性压疮,采取预防措施,有研究显示【5-6】,若在短时间内局部重复受压,使组织难以恢复,则可能加大压疮发生的危险性,提示皮肤组织缓解压力应在4h以上。

3.2加强神经外科头部压疮的预见性护理

3.2.1改变体位

翻身是预防压疮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翻身时做到头部和躯干同一直线翻身,且动作要轻柔,避免拉拽。同时能检查患者有无呕吐物刺激能及时清洁干净,术后患者麻醉清醒,无麻醉胃肠不适,可予摇高床头30°,促进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3.2.2可使用减压装置,可选择使用气垫床、头部垫水枕或沙袋等,对头部长时间受压部位可墨尼克美皮康敷料予保护,缓解局部垂直压力、可减少皮肤擦伤,预防了压疮的发生。

3.2.3对采用冰枕冰帽等物理降温的患者,要经常检查头部受压部位是否潮湿,敷料有无渗液,是否干燥,头部皮肤是否有汗液的刺激等,及时更换头部敷料、枕套等,防不良的理化刺激。

3.2.4加强床边交接班,护士长参加交接班,检查患者情况,督导护士对头部压疮的重视,通过交接班,强化护理人员重视患者头部压疮的预防意识,引起患者及家属的注意并积极配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压疮的预防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3.2.5提高机体的耐受性

如果进食有困难则可进行鼻饲或适当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有维生素或矿物质缺乏时应补充;纠正高血糖及低血红蛋白血症,请营养师协助患者的饮食计划;低氧血症时给予有效吸氧;长期卧床患者定期检查生化,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3.2.6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对患者及家属的教育内容包括:头部压疮形成的原因、危险因素及危害性;皮肤清洁干燥的重要性及更换体位的护理要点;压疮对疾病恢复的影响及经济负担,充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3.3对症护理措施

对头部发生压疮的创面,要及时剪短或剔除头发,可用生理盐水清洗,去除坏死组织,再根据创面情况选用墨尼克湿性敷料,局部使用洁悠神长效抗菌剂喷洒,同时加强翻身,头部置水枕,本组病例7例经处理后痊愈,2例病人放弃治疗自动出院。4讨论

控制头部压疮的关键是预防,这是一项连续性的护理过程,涉及到临床医师、护理人员、营养师及患者家属,医疗机构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大管理力度,加强护理人员责任感,加强宣教,提高护理人员预防头部压疮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头部压疮发生的严重性意识。护士应本着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原则,以极大的爱心、精湛的技艺,为患者康复创造良好的气氛,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密切合作,这对预防和治疗患者压疮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头部压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手术室实施手术治疗的10 2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6 118例, 女4 132例;年龄5个月至78岁, 平均 (46.8±1.2) 岁;手术时间1~11 h, 平均 (4.5±1.6) h;均为首次手术, 之前无压疮, 预计术后住院时间在7 d以上, 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排除存在影响皮肤观察的相关皮肤病患者。

1.2 方法

以NPUAP (美国国家压疮顾问组织) 推荐使用的压疮分期评价标准[4]来评估手术患者术后压疮发生情况, Ⅰ期:同一位置连续2 d出现按压不褪色红斑。Ⅱ期:受压部位皮肤出现破损或水疱, 表皮或真皮损伤。Ⅲ期:皮下组织溃烂坏死或入侵深层筋膜。Ⅳ期:受压组织深度损伤, 累及肌肉组织。对10 250例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并逐一分析年龄、体质指数、手术时间、合并基础性疾病及降压药应用等因素与手术患者压疮发生之间的关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10 250例手术患者共1 04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压疮, 发生率为10.23%, 其中Ⅰ期536例 (51.09%) 、Ⅱ期256例 (24.40%) 、Ⅲ期138例 (13.16%) 、Ⅳ期119例 (11.34%) 。统计学研究发现发生压疮的1049例患者平均年龄 (52.8±2.9) 岁、提质量指数 (28.5±2.5) 及手术时间 (6.5±1.9) h、合并基础疾病率38.61%、降压药应用率14.87%均明显高于未发生压疮组患者,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附表。

3 讨论

3.1 发生压疮的原因

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多数手术室护理人员认为手术体位要求不能改变, 难免发生压疮, 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要积极采取护理对策来降低压疮发生率、缓解患者痛苦[5]。另外, 现在手术室对手术患者的年龄、体质情况、手术时间长短、合并基础疾病及用药情况等缺乏有效的术前评估, 而这些恰是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重要原因, 如高龄患者皮肤弹性差、组织再生能力低下, 易发生营养不良, 体质指数高者皮肤脂肪较厚而不利于局部部位长时间抗压[6]。本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压疮的患者在年龄、体质指数、手术时间及合并基础疾病率等方面均明显高于未发生压疮组,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另外, 有研究报道手术台上铺巾不平整引起局部皮肤受力不匀、血液或冲洗液或消毒液等应用后未及时擦干等原因也会引起皮肤局部感染、破损, 出现压疮。加之手术患者受麻醉药的影响, 皮肤感知能力下降。同时麻醉药影响体内血液循环, 有可能引起低氧血症而导致组织局部缺氧, 继而产出压疮[7]。外科手术中患者往往必须维持在特定要求的体位下很长时间, 以配合手术操作, 术中患者躁动与摩擦也会增加皮肤压疮的发生风险。

3.2 压疮护理对策

(1) 术前访视:术前与患者进行沟通, 全面评估患者皮肤状况、是否存在压疮高危因素、营养状况、手术部位、心理状态、预估手术时间等, 对于压疮高发部位提前贴好透明贴来保护受压局部皮肤, 预防压疮发生。 (2) 合理摆放体位:手术时不仅要保证术野可以被充分暴露、方便手术操作、维持正常呼吸, 还要考虑患者舒适度, 注意肢体的合理固定。仰卧位下要注意保护头后枕部、骶尾部及足跟等受压部位。侧卧位时则要注意肩部、耳朵、髋部及膝关节、踝部的保护护理。充分利用体位垫进行辅助, 提前对受压部位进行压力缓解, 保证受压部位血液循环通畅。另外, 还可选择柔软的床垫来减轻手术期间局部组织的压迫。对于手术体位下受压部位可适当应用啫喱膏来缓解压力[8]; (3) 术中注意保持皮肤干燥:铺巾时要注意平整, 必要时应用吸水能力较好的手术巾, 保证残留液体清除彻底。手术部位消毒后要及时擦洗干净。在手术切口处放置好液体引流袋, 及时擦干血液、冲洗液及消毒液等, 保证患者皮肤干燥。护理人员还要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工作, 避免各种引流液润湿皮肤, 减少压疮的发生; (4) 规范操作:对护理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学习, 加强护理人员对压疮防治的知识, 提高预防意识。对于术前访视存在压疮高危因素的患者制定个体化的针对性护理措施, 争取患者的主动配合。对手术操作者及护理人员加强监督, 强调不良习惯的严重后果, 对其工作成绩进行考核评估。

综上所述, 手术患者是压疮的高发人群, 压疮的发生与患者年龄高低、体质指数高低、手术时间长短及合并基础疾病及用药情况、护理人员因素等均有一定关系, 临床对于手术患者要提前采取积极措施来预防压疮的发生, 包括术前访视、手术体位护理、受压皮肤护理、规范操作管理等, 将压疮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 从而降低临床压疮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毛爱芬, 吴玉泉, 曹娟, 等.老年压疮57例相关因素分析与预见性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1) :106-107.

[2]邢云翠, 赵淑红, 霍丽丽.老年患者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时机与护理干预的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 (4) :26-27.

[3]胡美华, 孟琳.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32 (14) :1332.

[4]Allegretti AL, Malkiewicz A, Brienza DM.Measuring Interface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in the Operating Room[J].Adv Skin Wound Care, 2012, 25 (5) :226.

[5]池水琴, 饶艳华.手术中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 2010, 9 (11) :1002-1003.

[6]季刚, 李美谦, 田慧子, 等.压疮护理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29) :109-110.

[7]史秋莲, 梁稳妹, 李伟彬, 等.俯卧位脊柱手术致压疮的相关因素与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20) :101-102.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头部压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头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4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40例)和研究组(240例),研究组中男122例,女118例,年龄2~26个月,平均年龄(10.8±8.6)个月。呼吸道疾病患儿112例,腹泻患儿86例,其他疾病患儿42例;对照组中男116例,女124例,年龄3~28个月,平均年龄(11.2±7.3)个月。呼吸道疾病患儿109例,腹泻患儿80例,其他疾病患儿51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的数据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进行头部静脉留置针输液。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压疮护理:①操作前正确评估局部皮肤的状况,询问家属患儿的过敏情况,仔细把握穿刺静脉,防止漏液、静脉炎症状的发生。②正确进行穿刺操作。穿刺过程中保证安全无菌,做好消毒准备,严格根据医疗程序进行操作。③注意局部皮肤反应。密切观察输液前后是否出现发红、肿胀、液体渗出的症状,如有,必须马上拔除留置针。④掌握相关压疮知识。对护理人员进行集体培训,掌握足够压疮知识以及防治压疮意识。⑤保证患儿饮食健康。护理人员应正确规划患儿饮食,在病情允许情况下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以增强患儿的机体抵抗力。⑥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对患儿家长进行相关压疮护理指导,以防家属做出不当护理行为。

1.3 压疮评估标准:

采用美国压疮协会制定的压疮评估标准,分为4期[3]。压疮Ⅰ期:皮肤完整,手指按压受压区皮肤不变白;压疮Ⅱ期:皮肤损伤及表皮或者真皮,溃疡为表浅性,可看到轻微伤口;压疮Ⅲ期:压疮处有伤口,伤口侵及皮下组织,不伤及筋膜;压疮Ⅳ期:压疮处组织被破坏,坏死至肌肉层、骨骼结构。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压疮发生率对比:

两组患儿均为Ⅰ期及Ⅱ期压疮,并无Ⅲ期或Ⅳ期压疮发生。研究组患儿Ⅰ期和Ⅱ期的压疮发生率为3.75%,对照组高达17.08%,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压疮时间对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出现压疮的时间明显更晚(P<0.05)。见表2。

3 讨论

静脉留置针输液有着避免多次针刺血管造成创伤的优点,尤其是在小儿输液治疗中,便利性更高[4]。当然,静脉留置针输液也有一定弊端。对于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输液,由于小儿头部皮肤娇嫩,患儿活动大、易哭闹,而静脉留置针处采用绷带或敷贴固定,影响局部皮肤散热,容易促使受压皮肤发红,进一步增加压疮的发生[5]。同时由于绷带或敷贴固定过紧形成压迫,也易容易在受压处发生压疮。此外,患儿营养不良,皮肤弹性差,造成皮肤抵抗力的下降,这也是引起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儿均为Ⅰ期及Ⅱ期压疮,并无Ⅲ期或Ⅳ期压疮发生。研究组患儿Ⅰ期和Ⅱ期的压疮发生率为3.7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08%(P<0.05),且研究组患儿压疮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与常规护理相比,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预防压疮的发生。临床进一步总结认为,预防压疮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几点:穿刺操作前正确评估局部皮肤状况、采取正确的穿刺操作、仔细注意局部皮肤反应、护理人员掌握相关压疮知识、保证患儿饮食健康、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等。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能够防治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压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对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压疮进行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在我院行头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4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40例)和研究组(24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压疮护理。根据国际压疮评估标准评定。结果 两组患儿均为Ⅰ期及Ⅱ期压疮,并无Ⅲ期或Ⅳ期压疮发生。研究组患儿Ⅰ期和Ⅱ期的压疮发生率为3.75%,对照组高达17.08%,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防治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压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压疮,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陈丽萍,林英燕,王碧娥,等.护理干预对小儿头部静脉留置针压疮的防治效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10):129-130.

[2]杨萍.自粘式弹力绷带与布胶布固定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3,27(34):3932.

[3]汪晓翠.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9):2946-2948.

[4]周莲凤.浅析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技巧与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7):1532-1533.

上一篇:世界技能大赛奖励下一篇:生产总监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