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社会调查报告(精选8篇)
主题:感受家乡(铁佛)的发展
目的:了解国家政策,关注家乡变化
方法:通过走访、询问家庭,了解社会发展情况
结果:结合自己的理解与调查了解,大多数家长对近几年的家乡发展持肯定的态度,还是满意的,尤其是道路问题,提到道路几乎每个人都咧着嘴,想要说两句。其实我最关心的也是路,很在乎家乡路的问题,一直想家乡的路好走。
关键词:农村,改革,发展,变化
正文:
感受我的家乡的发展变化
常说科教兴国,那就先说教育吧。教育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和人生轨迹。在我们农村几乎家家都认为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子女的一生,读书是跳出农村,摆脱贫困的唯一方法,也是我们在将来求生存的有效途径。
现在我们这的小学已经不如我们那时的多了,通过竞争,合并了一部分,还有的倒闭了,因为小时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初中,我们那时就不多,全镇有三所,现在已经合并为一所了。我们那时升学率很低,有时还为零,很难考取高中,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与改革,升学率已经有了明显的提高,成材的越来越多,以前村里大学生很少几乎没有,现在多了。这是一种变化,内在实力的变化。教育制度不断进步,大中专教育已经从精英式教育转向了普通的民众,大学已经不再是少数精英的专利。我相信以后大学会像高中一样普及的。
人民生活方面,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和改善。人们的吃饭已经不再是问题,人们已经不再追求吃的饱,而是追求吃的好,吃的健康,绿色食品,健康食品风行。现在国家推行的家电下乡,若农村用户购买家用电器,如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等。国家会补贴给你13%。所以几乎家家都买起了家用电器。都在住房方面,铁佛镇过去到处是平地,而现在到处都是高楼。在外面打工的人们大都回来在镇里购买住房。因此,在几年间,铁佛已发展成省级小城镇。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都大大提高。
穿衣已经摆脱了绿、蓝、灰,军装、中山装到五颜六色的时尚休闲服装。我们有了世界级的品牌服装。大家的穿着已经从趋同、一致变为追求自由,彰扬个性,表现自我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我们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我们了。
娱乐方面,从当时的小喇叭,收音机,录音机,黑白电视机到如今各家都装了有线电视,彩色电视机,各色音响设备。各种社区的合唱团,秧歌队,舞蹈队兴起,晨练的队伍在扩大,打太极拳,散步,跑步丰富多彩。人民体育休闲也很丰富,打篮球、踢足球,打乒乓球、打羽毛球,体育也逐步的走出象牙塔。还有现在每逢节日,文化宫还找一批人排练歌舞,真正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出行方面,以前主要是靠步行,有些人家有自行车,现在大街到处各种各样的摩托车,面包车,还有家里已经有了汽车。个别家庭还买上了小轿车。可以说在这方面我们有了很大的完善与发展。
道路方面,这也就更不用了,俗话说:要想富,先铺路。这路是关键的问题。有了那么多的车在路上行,关键是汽车,这路当然要好了。我们小的时候那路全是土路,下雨就没有办法出门,道路泥泞。而现在条条水泥路交错相接,又修了几条新的马路,交通便捷多了。据说今年我们乡要修水泥路,这条水泥路是要经过我们家后的,可以说到那是不管到哪里路都好走了。最重要的是通江到达州的公路又在重修,而我们铁佛是毕竟之路。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铁佛的发展。总的来说道路在我的家乡有了很大的改变,雨天照样上街,上网,出去玩。
通讯方面,以前通讯是单位和特权者的事情,人们日常的联络时书信和电报。现在电报和
书信的业务大大萎缩,几乎绝大多数人家都拥有电话,还有的是现在大多数家庭里都有手机,电话干脆断了,直接用手机。人们用手机打电话、发短信、通过手机上网,看视频,拍照片和视频,听收音机,放音乐。当然,也有些烦恼,一是有骚扰电话,还有强制性的垃圾广告。有时,你无法拥有自己的休闲时间,晚上睡觉时手机关机,睡觉正香甜时来了电话,闹得你睡意全无。
农村合作医疗:作为生长在农村的自己,从小便知道了农村人看病的真正难处。城里人得病有医疗报销,可是农村人往往因为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制度,因此,在小病的时候一般是不舍得花钱去看而导致最后病情恶化转成比较严重的病情,待到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必须去医院看的时候,医院动辄几万元的治疗费用令农村大多数农民望而却步,因此,在农村只要一提及看病,大多数农民都表示出无奈的表情。但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中国的经济水平迅速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在近年来在全国推出了农村合作医疗优惠政策,使全国农民朋友兴奋异常,农民看病终于可以有医疗保障制度了。所以,每家都买起了农村医疗保险,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帮助我们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另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老无所养,意思就是城里人年纪大了、退休了可以有国家的退休金来保障,而农民待到年龄大了失去生活能力了便只能依靠儿女来养活,不但给儿女造成了不小的负担而且生活质量也急剧下降。现在好了,党和国家在全国农村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制度,凡是年满60周岁的老人每个月都将领到国家发给的200元养老金,200元钱对于没有什么花消的农民来说基本可以维持日常生活了。看着村里年满60周岁的长辈们从村委会领到钱后的喜悦表情、看着他们在议论着自己也有“退休金“了,作为我们晚辈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农村的各方面建设和发展日新月异、发展迅猛,但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最得农民百姓心的政策。网络、电脑已经进入到寻常百姓家这就可以收发电子邮件,这可以方便的与全国各地界各地的人们交流,目前通过网络和博客就可以完成相关信息的查阅和发布,可以看网络视频,玩网络游戏,在虚拟的世界里几乎可以完成许多现实是世界的事情,网上购物,网上订餐,订房,定旅游线路。网上博客的出现使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信息发布源,每个人都可以表达自己的心灵感悟,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个过去人人羡慕的作家。
现代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有些是我们做梦也不会想到的;不过与任何事物一样,发展中的中国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相信我们通过进一步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会进一步的完善、提高。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的好,与那些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
1 我省农村公路建设发展成果
1.1 农村公路建设速度明显加快
改革开放初期, 我省农村公路20754km, 其中晴雨通车里程4575km。改革开放后, 我省农村公路迅猛发展, 30年来, 全省共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353亿元, 是改革开放前的300倍, 新改建农村水泥 (沥青) 路66705km, 是改革开放前高级次高级路面的133倍。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73471km, 是改革开放前的4倍, 其中晴雨通车里程达到61253km, 是改革开放前的14倍。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省农村公路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2003~2007年5年间, 共投入290亿元, 占30年总投入的82%;新改建农村水泥 (沥青) 路58104km, 是30年建设总里程的87%。
农村公路通达深度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 我省农村公路基本上是大车道和人行道, 63%的乡镇和70.5%的行政村不通公路。随着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 通达深度显著提高, 出行条件明显改善, 是全国第五个实现乡镇、行政村全部通公路的省份。到2007年底, 全省乡镇通水泥 (沥青) 路率达到98.9%, 行政村通水泥 (沥青) 路率达到75.7%, 分别比改革开放前提高85.7和65.7个百分点, 其中十六大以来 (2003~2007年) 提高33.9和41.7个百分点。
1.2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不断加强
改革开放前, 我省农村水泥 (沥青) 路里程少, 主要是砂石路, 农村公路尚未纳入养护管理。改革开放后, 随着水泥 (沥青) 路里程增加, 开始按照专业化分工对农村公路进行养护。尤其是十六大以来, 随着农村公路里程大幅增加, 公路养护显得越来越重要。十六大以来的五年, 农村公路养护完成投入6亿元, 占30年总投入的50%。到2007年底, 农村公路好路率达到65.1%, 基本实现了水泥 (沥青) 路面有路必养、长年养护。
1.3 农村客运班线实现路路通达
改革开放初期, 我省农村客运尚不发达, 行政村通车率不足60%, 而且班次少, 农民外出乘车难。改革开放后, 放开公路客运市场, 实行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 极大地缓解了运力紧张矛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把农村客运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制定了农村客运发展规划, 出台了扶持偏线、冷线开发的优惠政策, 促进了农村客运发展。2003~2007年新开辟农村客运班线498条, 新增农村客运车辆2198台。到2007年底, 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 屯屯通客车率达到74.5%, 分别比改革开放前提高41和52个百分点。
2 改革开放3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
2.1 政治方面
在行政区域管辖上, 某些与大中城市距离较近的乡村, 由于交通的改善发展迅速, 随着城市的扩张逐渐纳入城市辖区内。目前我省每年都有乡村消失在城市化进程当中。可以说, 随着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农村交通网络的逐步优化发展, 已为城乡交流搭建了稳固的平台, 激活了生产要素, 加快了农村城市化进程。农村公路建设增强了公路沿线商业化、产业化的交通区位优势, 提升城市功能和人口吸纳能力。特别是在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 可以有效开发当地资源, 促进商贸发展。
2.2 经济方面
农村公路建设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带动作用。
(1) 农村公路的发展直接促进了农民的增收。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广大农民群众当中流传了多年的一句话。农村的公路通了, 农村的经济就活了, 发展的潜力就被激活了。公路通了, 城乡近了, 脑筋也活了, 门路也广了, 收入多了, 面貌变了, 这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感受。
(2) 农村公路改变了消费结构, 也拉动了国内的经济增长。
扩大内需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长期需要坚持的战略方针, 农村交通条件的显著改善也解决了农村买难、卖难的问题, 开发了我国九亿农民这个最具消费潜力群体的能力, 为扩大消费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 农村公路建设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现在农村交通条件好了, 儿童的辍学率少了, 到城市医院就医方便了, 又改善了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和医疗保障的水平, 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改变城乡的二元结构, 缩小地区差距, 维护社会稳定奠定了基础。
2.3 文化方面
农村公路建设大大推进了农村信息化的进程。农村信息化是缩小数字鸿沟, 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 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服务作用。目前, 我国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各地相继建立了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到2010年, 我国农村将实现村村通电话, 乡乡能上网。
2.4 环境方面
农村公路建设改变了村容村貌, 整洁通畅的农村公路缩短城乡之间的距离, 城市的文明也开始向乡村延伸, 农民群众接受现代文明, 逐步树立了科学的生活方式。不少地方在农村公路修通后相继进行改水、改电、改厕、垃圾污水等处理工程, 一些生活习惯和乡村的习俗在潜移默化当中发生了变化。农村公路不仅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 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的重要手段。
3 我省农村交通发展的目标任务
到2010年, 全省所有乡镇和90%以上的行政村通水泥 (沥青) 路, 具备条件的乡镇实现行政村互通公路, 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实现屯屯互通公路。到2020年, 全省所有乡镇、行政村和自然屯通水泥 (沥青) 路, 具备条件的实现户到户、屯到农田通水泥 (沥青) 路。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完善, 养护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全面实现“有路必养”。路、站、运一体化进程加快, 道路运输条件和信息化水平普遍提升, 农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全面改善。
4 意见和建议
(1) 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 将农村公路发展纳入国家公共财政扶持范围。
建议进一步明确落实农村公路建设政策, 加大国家公共财政对农村公路发展的投入。如对农村公路危险桥和安全保障工程给予重点补贴等;地方财政转移支付不低于10%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省、市 (州) 、县 (市、区) 在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量中拿出4%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改革现行补助投资政策, 适时提高国家的补助投资, 逐步建立“财政为主, 行业扶持、社会参与”的农村公路投资体制。
(2) 强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 确保机构落实、人员落实、资金落实。
把“建设是发展, 养护也是发展”理念落实到各个层面, 把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纳入地方政府工作日程, 并进行目标考核;尽快出台《吉林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明确地方县级政府工作责任, 健全和规范统一的养护管理机构, 明确乡镇政府中机构和人员;在国家层面解决农村公路管理的执法授权问题;进一步明确地方财政投入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比例, 转移支付不低于15%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农村公路建设建筑营业税全额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省、市 (州) 、县 (市、区) 在本级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量中拿出1%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并随着里程增加逐年提高投入比例。
(3) 加强统筹规划,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建议将农村交通发展规划与农村建设规划统筹考虑, 按照乡镇、行政村、自然屯进行分类, 加强乡镇和村屯的规划指导,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促进通路、通信、通水、通电、通气工程协调发展;对于偏远山区户数较少的村屯, 修路投资远远大于村屯搬迁的投资, 采取移民的办法;制定特殊优惠政策, 加快改善边境农民和边防官兵的出行条件。
(4) 加强农村公路发展政策指导, 促进农村公路健康可持续发展。
建议国家加强农村公路的法规建设和行业技术政策指导;国家层面上改革农村公路投资、建设、养护、管理体制, 做到责、权、利统一;下放乡村公路建设审批管理权限, 发挥县级政府的主体作用;国家只下达建设、投资规模等补助计划, 具体项目计划安排权下放给县级政府;出台扶持农村运输的优惠政策, 促进农村交通运输业发展。
摘要:介绍了吉林省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成果和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变化以及我省农村交通发展的目标任务, 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公路建设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1979年《甜蜜蜜》
从那个时候开始,很多人的家里开始出现邓丽君的大幅海报。人并不怎么漂亮,但温柔婉转,一如她的歌声。很多年之后,陈可辛拍了一部叫做《甜蜜蜜》的电影,当熟悉的音乐再次响起时,有多少人在黑暗中泪流满面……
1980年《光阴的故事》
坊间传说,那一年一所大学的男生们在毕业的前一夜,把一架钢琴推到了女生宿舍楼下,对着楼里自己曾经爱过或者曾经恨过的女生们,唱了罗大佑的这首歌,所有的女生都躲在窗帘后面,想看又有点儿不好意思,于是黯然神伤。
1981年《在希望的田野上》
那一年,彭丽嫒还不满20岁,但却在青歌赛上把这首歌唱祖国繁荣富强的歌唱得端庄大气。很多年之后,她成了民歌的一种高度。
1982年《我的中国心》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央视春晚的一首歌不仅让张明敏一夜之间成为全民偶像,更让众多海外游子为此改变了选择,纷纷回归故里。从这个意义上说,因了这首歌,张明敏可以在歌坛“永垂不朽”了。
1983年《血染的风采》
这是一首纪念自卫反击战的歌。原唱者徐良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战斗英雄。在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他所在班全体战士壮烈牺牲,他孤军作战,出生入死,腿部重伤。截肢后遂为永久残疾人。在中央电视台的军民联欢晚会上,他着绿色戎装,挂金质奖章,坐特制轮椅,目光坚毅,看上去神采飞扬。站在他身后的,是双手推着轮椅的温柔美丽的王虹。二人共同高歌一曲《血染的风采》。
1984年《酒干倘卖无》
“酒干倘卖无”的意思是,还有空酒瓶卖吗?那一年,台湾出品了其电影史上的扛鼎之作《搭错车》,罗大佑、李寿全等几位日后主宰华语流行乐坛的“大师级”人物参与创作音乐。作为电影的插曲之一,《酒干倘卖无》被评价为“讲出了想讲的故事,也用音乐创造出了想创造的画面,最后却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找到了那个声音,那个唱出心声、唱出感情、唱出故事的声音”。
1985年《万里长城永不倒》
霍元甲!陈真!随着雄壮激越的旋律,霍元甲和陈真迅速成为一代中国人的偶像。很多人为此去学武,还有人为此产生了当一个演员的梦想。
1986年《一无所有》
中国因为这首歌才开始有“摇滚”。写出了这首歌的崔健,成为那一代的符号,引领着一代年轻人不断追求“新长征路上的摇滚”。很多年之后,在北京和平里一间廉租房里,一个热血青年跟我说,他想出一本书。
1987年《冬天里的—把火》
当年的“白马王子”是什么样的?看看费翔就知道了。就是因为这首歌,费翔成了“阳光”,成了“天使”,成了无数少女、少妇的“梦中情人”。
1988年《大约在冬季》
有这么一种说法:没有听过齐秦歌的人,是可怜的;而听不懂齐秦歌的人,是可悲的。这首歌的流行几乎就是这种说法的标尺。
1989年《爱的奉献》
这首歌最初是为一个患了白血病的孩子而唱响的。后来,每次有灾难来临的时候,这首歌都会再次响起,包括今年的汶川大地震。不过因这首歌而走红的韦唯后来说,如果可以没有灾难的话,她宁愿这首歌一直都不响起。
1990年《亚洲雄风》
刘欢那会儿还没有“亚洲雄风”般的体魄,但是中国确实因此在亚洲一举雄起,冲向世界了。
1991年《好人一生平安》
一个善良的祝福,却有一个悲伤的旋律,难道是因为这个希望其实本来就很绝望?伴随着电视剧《渴望》的热播,这个稍带哀婉祝福的电视剧主题曲,逆流行趋势而红遍全国的城市和乡村。
1992年《我不想说》
“我不想说,我很纯洁。”那一年,红遍中国的“玉女”杨钰莹在歌里这样唱道。这句话也很快就随着这首歌曲成为年轻女孩们的代言。那个时候杨钰莹肯定不会知道,自己后来竟然有一个“不纯洁”的结局。
1993年《涛声依旧》
悠扬、典雅,一首歌红了毛宁。走红之后的毛宁,是非多,但娱乐圈还是涛声依旧。
1994年《纤夫的爱》
这首歌词简单、旋律重复的小调为什么会红遍大江南北?也许唯一的解释就是,如同人们点评《功夫熊猫》时所说,“只有胖子才能拯救世界”。
1995年《弯弯的月亮》
据说当年这首歌写出来后,刚开始时没有一家音乐公司肯接受,没有一个歌手肯演唱,认为旋律与歌词都太“土”。后来,事业正走下坡路的吕方,在把歌词中的“阿娇摇着船”改成“你我摇着船”的前提下,勉强同意唱这首歌,就此咸鱼翻身。不仅吕方借助它在当时登上一线歌手的位置,这首歌在中国流行歌曲史上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1996年《青藏高原》
老实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首歌被我视为那种典型的矫情之作而不怎么待见它。但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它竟然能流行如此之久,久到几年之后我都上了大学,竟有一个女孩以这首歌在系里“一战成名”。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女孩后来成了我的孩子她妈。
1997年《心太软》
一首莫名其妙的歌,但据说有三亿中国人都会唱,所以,这首歌莫名其妙地红了一个形容多少有些猥琐的男人。几年之后,这个男人甚至还出演了一回神雕大侠。
1998年《好汉歌》
再见刘欢,“吨位”已经到了足以拯救世界的级别。虽然人的体重跟是不是好汉似乎挂不上什么号,但是想把这首歌唱好,一般体重的人还真唱不出那股子韵味。所以,这些年在舞台上,很少见到有人翻唱《好汉歌》。
1999年《常回家看看》
那一年,甚至是那一年之后的好几年,每次我回老家时,老爸都会唱这首歌给我听。想来,应该有很多很多父母在心里默默地给儿女唱这首歌,一遍又一遍。所以有必要建议大家,去KTV时,把这首歌第一个点了,大家合唱。
2000年《至少还有你》
似乎是最流行的情歌,情侣们无论是热恋之中还是吵架之后,都会哼起。不知道林忆莲唱这首歌的时候,心里有没有想着李宗盛?无论这首歌怎么代表了他们最亲密的岁月,但劳燕分飞的结局还是让人唏嘘感叹。
2001年《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那年一个女性朋友在电话里嘲弄我说,这么红的歌,你竟然都没听说过?然后,她就在电话里唱了给我听。印象中,那应该是我唯一一次听这个朋友唱歌,可见当年这歌流行到了何种程度。
2002年《I believe》
一个苦熬多年的女演员,搭上了“野蛮女友”的顺风车,大红大紫了一把。当然这首歌跟着走红也就再正常不过了。不过让人神伤的是,当年的“野蛮女友”后来居然就一天天的变成了胖子。我想,人世间最悲惨的事情,莫过于美女变胖子这种事了吧。
2003年《东风破》
此前好几年就有人预言说,周杰伦将会成为台湾继罗大佑之后的又一个“现象级”人物。那时候我还不屑一顾呢。但《东风破》这首歌流行之后,世间再无罗大佑,人们似乎就只知道周杰伦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2004年《2002年的第一场雪》
这首歌到底流行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以在一部大红大紫的电影《疯狂的石头》里面看到,一个卷鬈毛男人蹲在马桶上如此唱道,“2002年的第一泡屎。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早一些。”哦,如此恶搞,被他打败了。
2005年《老鼠爱大米》
就是这首歌,滥觞出了多少网络歌曲啊。奇怪的是,迄今为止,我没有听到过一个人说这首歌好听,鬼知道这首歌到底是怎么“红”起来的,流行得让人避之唯恐不及。
2006年《千里之外》
因为这首歌,费玉清从故纸堆里又跑到了舞台上。而他那45度角抬头举目的唱歌姿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众多喜爱K歌的人争相模仿的POSE。
2007年《不怕不怕》
郭美美“昙花一现”。但这首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我那个叫小美的女儿的最爱,一天能让你放上十几遍,听得我那段时间里满脑袋都是“蟑螂蟑螂”。可见,流行歌曲从娃娃抓起,还是会继续流行下去的。
2008年《北京欢迎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30年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定不移地把解放思想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努力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审时度势,锐意进取,因地制宜,抢抓机遇,走出了一条符合常州实际的率先发展之路。全市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就,演绎了富民强市、走向辉煌的动人篇章。一个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的新常州在充满生机和希望的苏南大地上迅速崛起。
一、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为主线,以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为途径,突出抓好经济工作和重大项目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夯实发展基础,全市国民经济在总量突破的基础上实现了品质的飞跃,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实现了产业的提升,整体发展水平与发展质量稳步提高,物质基础不断增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1、城市综合实力跃上新的台阶
1992年,全市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22.8亿元增加到144.4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增长4.1倍,比全国提前3年实现了“到200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1881.3亿元,经济总量比1978年翻了6番多,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3.2%,分别比全国和全省平均速度高出3.4个、0.6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9亿元增加到63.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由11.2亿元增加到112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3%,其中工业增加值由10.5亿元增加到1035.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0%;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5亿元增加到695.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4.5%。1978年,我市人均GDP仅为605元,1984年跨过千元大关,1995年跨过万元大关,到2007年,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43695元,扣除物价因素比1978年增长27.6倍,年均增长12.3%。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市财政实力显著增强,政府改善民生、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不断提高,2007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414.4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66.7倍,年均增长15.6%。
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效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摆脱了改革开放前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三产发展滞后的局面,三次产业的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农业的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工业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服务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稳步提高,形成了具有常州特色的产业结构体系。改革开放初期,我市三次产业结构表现为二、一、三格局,三大产业在经济总量所占份额依次为21.9%、64.0%和14.1%,1987年,服务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二、三、一。2007年,我市三次产业比重结构为3.4:59.6:37.0,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比1978年下降了18.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了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22.9百分点。三次产业内部结构趋向优化,新型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工业内部形成了以农业机械、输变电设备、工程机械、新型纺织服装为支柱产业,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精细化工、新材料为新兴产业的较为完整的体系,长江流域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3、多种经济发展形成新的格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在所有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为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我市抓住机遇大胆探索,积极推进国有、集体和乡镇企业的所有制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扶持培育个私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全市国有经济和国有资本逐步从竞争性领域退出,股份制、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个体私营等其他经济成分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日趋优化的所有制结构日益成为经济发展充满活力和可持续性的重要保障。2007年末全市476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及集体企业为154家,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95家,私营企业3189家,股份合作及其它经济630家,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4.5%、33.4%、44.5%和17.6%。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100亿元,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税收总额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分别达60%、63.1%和66.3%,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经济”。
4、对外开放水平实现新的提升
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坚持把开放型经济作为带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牢牢把握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范围内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立足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全市开放型经济结下累累硕果。全市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发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蓬勃发展。1984年至2007年,全市共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6922个,协议外商直接投资246.5亿美元,年均增长36.1%;实际利用外资104.2亿美元,年均增长35.6%,外资涉及的行业类别增加到360多个,几乎所有行业都有外资介入。全市贸易伙伴遍及全球六大洲176个国家和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85年的128万美元提高到2007年的132.3亿美元,年均增长52.2%;出口额从1985年的128万美元提高到2007年的98.4亿美元,年均增长50.2%;外贸依存度由1985年的0.08%提高到2007年的51.3%,年均提高2.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机电产品逐步取代纺织服装产品成为全市出口龙头,出口额稳居各类产品出口榜首,在全市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接近50%。
二、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公共设施日臻完善
改革开放30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大发展、大繁荣的30年,也是城乡建设大突破、大变样的30年。30年来,特别是2002年行政区划调整之后,我市按照“提升中心、拓展南北”的空间发展战略,坚持新城建设与旧城改造并举,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并重,卓有成效地推进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市城市载体功能得到快速提升,经济辐射、人口吸纳和综合服务功能大大增强,古老的龙城日益焕发出青春和活力。
1、交通设施建设实现新的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把交通建设作为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战略任务,积极筹措资金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着力缓解交通瓶颈制约,全市交通建设呈现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格局。经过多年的建设,市域范围内形成了水陆空联运、通江达海、快速便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城区路网与城市对外交通有机衔接、浑然一体,承东接西、辐射南北的区位优势日益凸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支撑和保障。全市公路总里程由1978年末的717公里增加到2007年末的6732公里,公路密度由1978年的16公里/百平方公里增加到154公里/百平方公里,年均增幅分别达8%和8.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2007年末分别达221公里和558公里,等级公路密度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城市公共交通得到优先发展,公交运营能力不断提高,城区公交营运车辆由1978年的117辆增加到1779辆,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由1978年的0.4标台增加到15.2标台,公交营运线路由1978年的10条增加到116条,特别是快速公交一号线的开通,架起了贯穿南北的公交客运走廊,大大提高了公交运行效率和出行舒适度,方便了市民出行。
2、邮电通信事业得到新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与信息网络化进程日益加快,我市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邮电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大大加快,邮电通信业飞速发展,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建成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综合通信能力较强的现代化电信网络,形成了邮政、电信、移动、联通、铁通为主体的邮电通信综合服务体系。截止2007年,全市市话交换机容量达到291.87万门,相当于1978年的467倍;年末本地网电话用户达到213.1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95.1万户,农村电话用户24.2万户,无线市话用户76.9万户,均比改革开放前有成百上千倍的增长。移动通讯从无到有,发展迅猛,2007年末达到302.3万户。全市电话普及率达145部/百人,其中固定电话普及率60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85部/百人。在电话网和移动通信网快速发展的同时,智能网、支撑网、数据通信网、多媒体通信网也得到迅猛发展,2001年常州电信分公司诞生了第一个宽带用户,到2007年末,全市英特尔用户达42.5万户,其中宽带网用户38.8万户。邮政业务范围逐步扩大,业务种类逐渐增加,由最初的平信、挂号、汇兑、包裹、报刊发行、机要等,扩展增加了集邮、邮政储蓄、特快专递等,2007年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45.2亿元,相当于1978年的401倍,年均增长23%。
3、城市功能布局呈现新的姿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围绕把常州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倾力打造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活力常州。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建设,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管理科学、适度超前的城市基础设施综合体系,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建成区面积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4.4平方公里增加到112.5平方公里,城市道路、供水、供气等公益设施日臻完善,城区实有道路面积由83万平方米增加到2247万平方米,园林绿地面积由145公顷增加到6057公顷,城市化率由2000年的54.8%上升到2007年的60.9%。一批历史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相继实施,运河南移工程为我市拉开“一体两翼”现代化都市框架、促进新运河经济带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城市高架道路的建成,有效拉近了南北距离,激活了城区交通脉络,为加快常武一体化建设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大街商业步行街和西瀛里地区为代表的城市中央商务区的建成,优化了商业布局,提升了城市形象;常州港建成万吨级通用码头和石化码头,并实现国家级一类口岸开放,成为全市沿江开发的前沿阵地;行政中心、规划馆、博物馆、奥体中心等一批重点工程投入使用,展现了现代化城市的绰约风姿。全市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改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6%。
三、人民生活蒸蒸日上,整体生活步入小康
30年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市城乡居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居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物质消费逐步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1、居民收入水平得到新的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于1986年跨过千元门槛,2003年迈上万元台阶,2007年达到19089元,相当于1984年的27.2倍,年均增长15.5%;农民人均纯收入于1988年突破千元大关,2007年达到9033元,相当于1984年的17.1倍,年均增长16.7%。全市城乡居民拥有的金融资产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由1978年的7182万元提高到1092.1亿元,30年间增加了1500多倍,年均增长28.7%;人均储蓄额由1978年的25元提高到30675元,增加了1226倍,年均增长27.8%。
2、居民消费层次提到新的提升
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我市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不断调整和转变,消费取向和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重点逐步由生活必需品消费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衡量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服务性消费比重持续上升。全市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84年的56.8%下降到2007年的35.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85年的49.7%下降到2007年的38.0%。各种高层次消费需求逐渐走近人们生活,城市居民用于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医疗保健的消费支出所占比重由1984年的11.4%提高到38.1%,农村居民所占比重由1985年的5.2%提高到31.3%。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和条件显著改善,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由1984年的10.1平方米增加到21.8平方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住房面积由1985年的21.0平方米增加到57.7平方米。
3、家庭生活用品实现新的革命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生活中最突出的变化体现在家庭用品方面,人们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由简陋、实用向高级、享受转变,城乡居民家庭对现代化耐用消费品的拥有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实用到享乐,普及程度迅速提高。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飞入平常百姓家”,空调、组合音响、抽油烟机、热水器、移动电话、摩托车等新兴耐用消费品也随之迅速普及,不仅丰富了居民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降低了家务劳动强度,也给城乡居民家庭带来了浓郁的现代化生活气息。近年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主要耐用消费品的更新周期明显提速,洗衣机由单缸到全自动,电视机由黑白到彩色再到等离子和液晶,移动手机、DVD等电子产品更是不断推陈出新,加快了城乡居民的消费现代化进程。家用电脑、轿车等高档消费品快速进入城乡居民家庭,拥有量不断上升,截止2007年末,全市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移动电话181部,家用电脑62台,家用汽车8辆;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移动电话167部,家用电脑23台,家用汽车4辆。
四、社会事业繁荣进步,精神文明成果丰硕
改革开放30年,我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着力加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投入,全市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科学素养、健康水平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科技教育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大力实施“科技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积极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市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科技人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1998年以来连续10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保持省内领先,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得分也连续多年在省内城市中名列前茅。科技与经济融合更加紧密,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积极成效,先后与清华、北大、中科院、国防科工委、东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十五”期间举办重大产学研活动51次,累计引进科技成果2.3万项,实现技术贸易额29亿元,并成功转化“国产网络计算机产业化”等一批科技项目。教育事业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教育规模及整体实力不断增强,教育质量与教育效益显著提高,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全市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由1983年的42.7%提高到98.8%,初中毕业生升学率由1983年39%提高到99.1%,适龄青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3.4个百分点,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14.4年。全市普通高等院校从无到有,2007年末达12所,建有23个硕士点、40多个本科专业、50多个专科专业,其中省部级重点学科达6个,在籍全日制大学生119131人,其中硕士生880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常州科教城成为引领全省乃至全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基地和实验区。
2、文化卫生事业取得新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途径,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全市文化事业发展迅猛,市、县、镇、村四级文化网络不断完善,社会文化日益繁荣活跃。截止2007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0个,文化馆及群艺馆8个,公共图书馆4个,博物馆及纪念馆13个,图书馆总藏书量达210.3万册,文物藏品30663件。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速,广播从小到大,电视从无到有,至2007年,全市拥有自办广播节目7套,自办电视节目8套,模拟有线电视节目传输37套,数字有线电视传输节目85套,有线电视用户数达89万户,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达到100%。卫生事业在深化改革、强化服务中得到长足发展,全市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由1978年的2.83张增加到2007年的4.13张,每千人拥有医生数由1.04人增加到2.34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空前加大,遍及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重大传染病防治和重大医疗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患者就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全市人口预期寿命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67.8岁提高到本世纪初的75.5岁,其中市区人口预期寿命由71.6岁提高到77.8岁。
3、社保体系建设呈现新的格局
横空出世看深圳
——广东省深圳市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赴广东省深圳市调研组
《人民日报》(2008年11月10日)
编者按: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发展为我国南部综合经济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最强的现代化大都市。深圳的巨变,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一个闪光点。
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示范区”,深圳发展壮大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中央的关怀和支持,更离不开坚持不懈的思想解放和始终不渝的改革创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深圳加工”、“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从“速度深圳”到“和谐深圳”、“效益深圳”、“绿色深圳”„„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深圳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实践和探索,不仅为自身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活力,也为其他地方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提要】
深圳这座不满30岁的年轻城市,从零起步,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从经济特区成立开始,深圳给人的印象总是与“率先”、“第一次”联系在一起。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创新型城市„„深圳一次次走在全国的前列,为深圳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活力。
党的十七大吹响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号角,千万深圳人有信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开创美好明天。
在珠江口东南岸,矗立着一座现代化大都市——深圳。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达676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8亿元,在全国大城市中分别居第四位、第三位;出口总额1685亿美元,获得国际专利2480项,均居各城市第一位。面对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拥有上千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有谁能想象,29年前这里曾是一个只有几万人口的边陲小镇!
是什么力量把这座年轻城市魔术般地呼唤出来?凡是了解她历史的人都会回答: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深圳于1979年3月设市,1980年8月设立经济特区,她为改革开放而生,伴随改革开放成长。深圳29年的发展成果,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结出的硕果。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的号角。设立经济特区,在困境中杀出一条血路,探索改革开放的经验,成为党中央的一个重大决策。在全国改革开放大局中,深圳作为一个试验田,几代中央领导同志都倾注了大量心血。邓小平同志是设立经济特区的倡导者,在深圳发展的关键时刻两次亲临视察。1984年1月,当人们对经济特区还存有一些疑虑的时候,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这坚定了深圳办好经济特区的信心。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再次到深圳视察,高度评价“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明确肯定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要求深圳在改革开放中要“大胆试验,大胆地闯”,要“搞快一点”。江泽民同志作为经济特区的创办人之一,曾14次到深圳。1994年6月江泽民同志视察深圳时,重申中央发展经济特区的决心不变,对经济特区的基本政策不变,经济特区的地位和作用不变,勉励深圳“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1995年12月,江泽民同志视察深圳时强调,要更好地发挥深圳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作用,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对内地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对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的促进作用,为深圳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六大以来,1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经济特区建设。2005年8月,胡锦涛同志到深圳视察,要求深圳“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鼓励经济特区要继续发挥“试验田”和“示范区”作用,在制度创新和对外开放方面走在前面,为全国提供更多的有益经验。党中央的关怀和支持,使深圳干部群众的思想得到一次次大解放,激发出了无穷的创造智慧和巨大热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像当年奔赴延安那样来到深圳创业发展,为祖国的现代化施展才华,建功立业。这5次重要讲话,可以说起到了点石成金的效果,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深圳改革发展史上的“5个春天”。
深圳奇迹的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一个闪光点,是证明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一篇杰作。深圳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以下5个方面:
一、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开放是深圳的发展之源,深圳所走的道路始终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之路。深圳能有今天的发展局面,首先得益于在不断扩大开放中抓住机遇、用好机遇,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经历了4个趋势性变化。
一是以吸引港资为主到外资来源全球化。深圳开放起步于大规模引进港资,利用毗邻香港的区位条件和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及发展空间,首先把开放的视角对准香港,以吸引港资为主,逐步扩大外资来源,从最初的十几个国家,到2007年扩大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是从“三来一补”到企业“走出去”。深圳外向型经济从“三来一补”起步,首先引进一批“三来一补”企业,形成出口加工能力,奠定经济发展的初步基础,随后发展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发挥外资的溢出效应,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深圳已成功实现了这一历史性转变。以华为、中兴、中集、康佳为代表的一大批深圳企业率先勇敢地“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全球资源,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到2007年底,深圳已设立境外企业和机构436家,累计投资21.5亿美元,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是从内向型联合到外向型联合。深圳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同步推进,以“内联”为主要形式,先后与中央40多个部门和29个省区市合办了3900家内联企业,实际投入36亿元。1987年以前,主要是内地向深圳单向投资,1987年以后,深圳加大双向投资、外向发展的力度,以产品加工、贸易、科技成果、资金和其他资源为纽带,通过内地、深圳、海外“三点一线”的联合模式,共建出口加工基地,携手走向国际市场,使深圳和内地的出口规模迅速扩大。
四是从利用“香港因素”到深港紧密合作。经济特区建立初期,正是由于积极利用了“香港因素”,与香港建立了“前店后厂”的产业合作关系,实现了深圳的崛起。为了推动深港合作向纵深发展,2004年6月,深圳与香港建立起深港政府间重大事项协商沟通机制,口岸和跨界基础设施合作不断加强,经贸、科技、教育、金融、旅游以及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2007年5月,深圳与香港正式签署“深港创新圈”合作协议,提出了共建世界级大都市的目标。
二、敢为天下先,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深圳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实践和探索,一些重大改革首开全国之先河,为深圳经济发展注入了持久的活力。
一是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率先构建市场经济新体制。从经济特区成立开始,深圳选择市场取向的改革,义无反顾地走市场经济之路,建立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运行机制。上世纪80年代初,当全国还在争论计划和市场关系时,深圳就提出了“四个为主”,即建设资金以引进外资为主,经济成分以发展外资企业为主,经济运行以市场调节为主,产品销售以外销为主。率先在全国建立起市场经济的基本体系和运行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
二是改革土地管理体制,推进土地使用市场化。深圳以推进土地有偿使用为重点,率先进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1980年,深圳签订了第一个土地有期有偿使用协议书。1987年,深圳率先采取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公开招标、协商议价等3种有偿让渡方式,允许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再转让和抵押。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公开拍卖,开创了我国国有土地商品化经营的先例。
三是改革劳动用工制度,促进人力资源市场配置。深圳率先实行招聘录用、竞争上岗、合同用工,首开劳动力商品化的先河。首先在三资企业对新招工人采用劳动合同制,以后又有步骤地对全市所有企事业单位新招工人实行合同制。1983年8月,深圳市颁布了条例,劳动合同制以制度形式确定下来。深圳还建立了企业自主用工制度,并相应地建立起劳动力市场和人才智力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在市场中实现合理配置。
四是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首先是适应大量引进外资和进出口贸易的需要,率先进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1985年在全国率先建立外汇调剂中心,形成外汇双轨制,在计划用汇之外,通过市场调剂解决合法用汇问题,缓解了外汇供需矛盾。其次是适应外向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兴办各类金融机构。1982年1月,深圳引进了全国第一家外资银行——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1986年兴办了深圳发展银行。目前,深圳有金融机构160多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38家,有力地支持了深圳的建设和发展。再次是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1990年成立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第一张股票,吹响了我国发展股份制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前奏。到2007年末,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已达670家。
五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国有资产监管体制与运营机制。在经济特区初建时期,实行了以增强企业活力为重点的改革,在放权让利的同时,探索企业承包制,推动经营机制转换。同时,进行股份制改革探索,把一部分国有企业改造为股份制企业,或者直接成立股份公司,推进股权多元化,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同时,积极推行产权交易,促进产权在各类经济主体间合理流动。与国有企业改革相适应,深圳最先探索建立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运营机制,建立了国有资产委(办)、资产经营公司、国有企业3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2003年以来,深圳进一步对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行改革,强化国资委的出资人职能,简化国有资产管理层次,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深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先行改革,为后来全国的改革提供了样板。
六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提高行政执行力。经济特区建立以来,深圳就坚持探索建立“小政府、大社会”的行政管理体制,先后进行了7次行政体制改革,4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初步建立了精干、高效的政府架构,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执行力。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一是在全国较早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按大行业、大系统综合设置机构,形成了“大贸工、大交通、大文化、大城管、大农业”的管理格局,减少了协调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二是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行政责任体系,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政府绩效评估试点,推行部门责任“白皮书”制度,在政府效能建设上迈出重要步伐。三是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提高服务效率。自1997年起,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通过3轮改革,全市审批、核准事项减少了60%左右。2006年又启动第四轮改革,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事项从697项减少到348项。
三、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深圳几乎从零起步,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建立起以电子信息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走出了有深圳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统计显示,1991—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以年均超过40%的速度增长,2007年的产值达759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4%左右。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4400多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58%。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抓住了以下环节:
一是敢于把高新技术产业确定为产业发展目标。深圳发展的前10年,经济规模急剧扩大,但低水平的加工贸易居主导地位、经济效益不高。面对这一现实,深圳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抓住国际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兴起的机遇,不失时机地选择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顶着“三来一补”企业向周边地区迁移、工缴费大幅下降的压力,力促“三来一补”产业优化升级。这是决定深圳经济命运的重大决策。正是由于在决策上注重长远发展,而不是短期行为,确立了正确的产业发展目标,才会有今天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格局。
二是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地朝着发展目标奋进。1990年,从第一次市党代会提出以“高科技产业为先导”起,历次市党代会始终如一地坚持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目标,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推动从“深圳加工”、“深圳制造”到“深圳创造”。认识与行动的高度一致和政策的连续性,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越做越大的重要保证。
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掌握的财政资金通过贷款贴息、贷款担保、资本金补助和奖励等方式向高新技术产业倾斜,引导越来越多的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此外,在土地、厂房等资源配置上向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倾斜,努力营造适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仅2006年就为大族激光、迈瑞等20家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用地16.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
四是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通过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带,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不断完善高新技术产业链。目前,深圳高新区已经形成了从移动通信、程控交换到光纤光端、网络设备的通信产业群;从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到系统集成软件的软件产业群;从检验试剂、基因疫苗、基因药物到医疗器械的医药产业群。五是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企业。注重培育具有行业领先优势的龙头企业,通过这些企业率先发展,带动整个产业发展。近年来,一大批民营科技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如怡化电脑、诺亚舟科技、格兰达技术、傲冠电脑、繁兴科技、海洋王、开立科技和纳微科技等8家深圳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均已把市场份额做到了所属行业的国内第一,其中有4家企业2006年销售额突破6亿元。
四、鼓励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深圳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官产学研资介相结合的研究开发体系,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形成“四个90%以上”的格局,即: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经过多年发展,深圳从事高技术产品研发生产的企业有3万多家,企业自主创新蔚然成风。
二是建立以风险投资和贷款担保为主的政府支持体系。“十五”期间,深圳财政性科技投入82亿元,其中通过风险投资等方式资助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资金占85%,带动企业投入研发经费400多亿元。深圳还积极发展贷款担保支持自主创新。1994年由政府出资成立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担保公司,专门在企业创新创业初期进行投资或提供贷款担保,为1800多家企业提供了担保服务,担保项目2000多个。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技术企业,90%以上都在早期接受过风险投资或贷款担保的支持。在接受担保贷款的企业中,90%以上是第一次借款。1999年,深圳又成立了由政府控股的创新投资公司,专为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进行风险投资。目前该公司已支持企业100多家,其中90%以上为创新型科技企业。
三是大力推动产学研结合。深圳大力加强公共研发、公共技术、公共检测、公共信息等开放平台建设,高度重视同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的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有效支撑了持续创新。鼓励企业与国内外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互利互惠的市场化协作关系,通过成果转让、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共建开发机构和科技型企业实体等,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产学研的有机结合不仅为深圳培养了一批创新型人才,而且“孵化”出大量科技企业。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深圳创建的虚拟大学园共建立不同类型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在孵企业600余家,孵化科技企业276家,转化科研成果217项。
四是探索多种创新路径。(1)“学习创新”路径。深圳一部分民营企业学习外资企业的技术,通过消化、创新,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逐渐发展壮大,有的甚至超过了竞争对手。(2)“配套生产”路径。在为外资企业提供配套零配件的过程中,深圳一些民营企业从简单技术和工序的组
装,发展到辅件、一般零部件、主要零部件、关键零部件乃至整机的加工制造,逐步由市场“配角”成长为“主角”,有的甚至取代了同行业中原有的外资企业。(3)“市场挤占”路径。加工贸易以出口为导向,拥有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这为民营企业迅速切入市场、发展壮大提供了机会。深圳一些民营企业就是在与外资企业的合作过程中,逐步掌控了市场销售渠道,最终挤占了外资企业的销售市场而成长壮大。(4)“股权扩张”路径。深圳一部分加工贸易企业的中方投资者,通过购买合资企业外方股权,先实现自主设计研发(ODM),然后进一步向自有品牌(OBM)升级,最终成为内资控股的高科技企业。(5)“逆向并购”路径。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拥有市场、资源优势,发达国家企业则拥有技术、管理优势,通过“逆向并购”,拥有发达国家企业的知识产权,是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进步和发展的捷径。深圳一些企业正是通过这种“逆向并购”迅速发展起来。
五是努力构建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1)融资环境。深圳除了政府出资支持科研开发外,还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方式,如财政资金选择存放银行与其对民营企业贷款挂钩、企业通过联保互保实行捆绑申请贷款等方法,以争取更多的银行资金支持自主创新。(2)人才环境。深圳相继发展了人才市场、经理人市场,同时加大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力度,形成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有效机制,一大批国有企业技术骨干、海外留学人员纷纷聚集在深圳。在一个千万人口城市中,各类创新人才有百万之众。(3)法制环境。深圳先后制定和实施了50多个有关鼓励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规范性文件,如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技术入股的条例等,基本形成了支持自主创新的完备的法规体系。(4)人文环境。深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高标准地建设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综合设施和生活后援设施,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努力使深圳成为创新的乐园,创业的热土。
六是自主创新与建设创新型城市相结合。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这已经成为深圳市的重大战略。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决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支撑,通过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品、产业和企业,加快提升城市竞争力;通过建设创新型城市,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深圳经济特区所以能越办越好,关键是坚持理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不懈地解放思想,始终不渝地改革创新,持之以恒地追求发展,矢志不移地坚持前进的方向。
一是不断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敢探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是我们成就各项事业的法宝。深圳发展取得的成果,根源于对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理解比较深、把握比较准、行动比较自觉。正是由于掌握了解放思想这把利器,深圳才能够通过改革创新,闯出一片新天地。深圳发展的实践表明,只有坚持不断地解放思想,才能拓宽思路,打开眼界,破除障碍,创新发展。解放思想永无止境,靠解放思想深圳已“先行一步”,继续先行下去,还要继续解放思想。
二是认准方向不动摇,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一开始,中央就赋予其为经济体制改革探索道路的任务。在经济特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对经济特区朝什么方向走、怎样走,曾出现姓“社”姓“资”的争论,也出现过这样那样的干扰。在这些是是非非面前,深圳人不为所动、不被干扰,坚定信念和信心,坚持按既定目标走下去。深圳的历任领导班子,能够保持目标的一致性和政策的连续性,把改革创新的接力棒顺利交接,把改革精神传递下去。正是有了这种执着,才会有今天的成果。
三是坚持协调发展,破解发展难题。深圳经济特区走的是迅速扩张之路,在短短的时间里,经济成千倍、人口成千万增长,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等关系,是深圳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在这方面,深圳坚持协调发展的思路,提出加快社会发展,建设“和谐深圳”;转变发展模式,建设“效益深圳”;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深圳”;以提高生活质量为重点,促进人均
财富、居住条件、环境质量、平均受教育程度等达到新的水平;以“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为主题,塑造城市文化。这些富有新意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深圳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
四是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事业兴衰,关键在党。深圳所有成就的取得,都是党的正确领导的结果。从经济特区始建起,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就无处不在。在把握发展方向上,深圳的重大发展战略,都是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经过科学论证提出的,并通过市党代会确定为指导方针。在班子建设上,以“务实、和谐、善政、廉洁”为目标,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在基层组织建设上,突破“单位建党”的单一模式,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在队伍建设上,以健全反腐保廉体系为重点,大力实施“阳光工程”,重大决策和经济事项,凡能公开的一律向社会公开,防止腐败行为在经济特区建设中滋生和蔓延,走出了一条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新路子。经济特区建立以来,面对大规模投资建设所涉及的人钱物关系,深圳从领导班子到干部队伍,没有出大的问题。连外商也不无叹服地说:这样大规模建设,没有出现大的腐败问题,这只有共产党领导才能做得到。
当前,深圳正处于改革发展关键时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土地、资源、人口和环境的约束已近极限,30年来快速发展累积的矛盾和问题将集中显现。面对挑战,深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目标:
第一步:到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0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万美元左右;
第二步:到2015年,在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深圳建设成为重要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万美元左右;第三步:到2020年,建成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国际高科技城市、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国际金融贸易和会展中心、国际文化信息交流中心和国际旅游城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美元左右。
通往公民社会
包丽敏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是28年前从深圳响遍全国的口号。
“公民社会,共同成长。”这是深圳政府如今在城市里打出的宣传标语。
建设公民社会,某种意义上在深圳已经成为共识。这里许多民间观察人士认为,随着经济发展,这里已经率先从内部滋生出一种力量,一种推动它迈向公民社会的力量。而深圳官方,也适时地有所呼应。市长许宗衡2006年即在多个公开场合提出深圳正向公民社会转型;今年,深圳更是将“公民社会”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
有人说,“深圳这个地方首先生长观念,其次才生长高楼大厦。”这里诞生、培育和输出了诸多观念,也许这一次,有一个观念就叫做“公民社会”。
一个人可以怎样参与他所在城市的公共事务?不同城市的人也许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深圳人的答案往往能拓展你的想象。
比如,这个城市里有一个资产管理公司的CEO,和他手下两名财务分析人员,怀着某种“天真”的理想,试图去了解“政府花钱的秘密”,接连向十几个地方政府和十几个中央部委发去申请,想查看预算案。
这个在许多人看来不可能实现的举动,竟然在今年5月得到了历史性的回应:深圳市财政局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将那本粉色封面、厚约300页的《深圳市本级2008年部门预算(草案)》从资料室调出,摆在这3个“不务正业”、好管闲事的普通公民面前。
三人用数码相机将这本16开的大书从头狂拍到尾,回去做出一份有趣的评读报告,不仅对他们所在城市的政府预算评头论足,指出其中种种不足,还把它公布到他们的网站上广而告之。
“至少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看,深圳市是全国第一个向公众公开本级部门预算的城市,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首次。”这三位自称“公共预算观察志愿者”的人士说。
上个月,北京一位读者从报纸上读到这个故事时,忍不住惊呼:“原来还可以这样!”
这就是深圳。如果你曾经了解到,这座城市里有过一个叫李红光的中年女子,自掏腰包1万多元,在当地报纸上刊登广告,寻找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来“推销”她收集的12条有关公共事务的建议;如果你曾经听说过,有位叫林敬成的年近六旬的市民,连续10多年里写信给市长,提出自己琢磨出来的治理深圳河污染的方案;如果你还听说,几年前深港之间讨论两地边境河套地区开发时,这个看起来跟普通市民关系不大的话题,不仅吸引了一位巴士司机的关注,他还就此写出一本书来;或者你很可能已经知道,还有一个卖高尔夫用品、名叫邹涛的商人,先是发起“万人不买房”运动,号召市民持币待购,对抗炒家,后又发起万人团购运动集体侃价买房的事情,那么,也许你就不会再对深圳人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方式感到惊讶。
“在深圳,关注这个城市发展的人太多了。”一位叫呙中校的知名深圳观察人士说。
就在几年前他还觉得深圳人每天忙忙碌碌就只为挣钱,但现在他发现,这个城市“主体公民早已经跳出了最初对物质追求的时代”,开始自觉关注城市公共事务。一个“新深圳人”群体正在出现,一种新的社会价值观正在形成,而某种程度上,这将“是一个城市迈入公民社会的征兆”。
“深圳主义者”
呙中校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这位曾经的证券咨询公司分析员,在2002年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要继续留在当时颇显冷清的深圳证券业发展,甚至还要不要留在深圳。他决定用实证来解决这个有关个人前途的困惑。他本打算写一篇理论性文章来分析一下深圳的金融证券业发展,结果最后写出来的却是一篇洋洋万言探讨这座城市命运与走向的雄文:《深圳,你被谁抛弃?》
这篇署名“我为伊狂”的网文在这座城市里引发了一场如火如荼的关于深圳未来的讨论。经由当地一家媒体牵线,这位小分析员在2003年初跟时任深圳市市长于幼军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平等”对话。
这种主旨宏大看似与个人切身利益不大相关的严肃讨论,在深圳这个城市绝不曲高和寡。也因为这篇网文,呙中校结识了同道,一群“深圳主义者”。
这些人聚集在一家叫因特虎的BBS上网议深圳,这里几乎搜罗了所有关于深圳的资料和讯息,探讨有关深圳各行各业发展的话题。
从2004年底开始,连续4年里,因特虎集合虎友们网上网下的议论,每年推出一本“深圳报告”。从此深圳有了两个版本的城市蓝皮书,一个由官方智囊深圳社科院出版,另一个便是这份因特虎系列报告。深圳也因此成了中国内地唯一一个诞生出民间版蓝皮书的城市。
报告纵横捭阖地探讨深圳的区域定位和发展战略,也探讨这个城市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诸如城市化、治安困境、人口问题、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等等。这样的报告一经面世,竟然畅销深圳各大书店,一度还登上了深圳书市排行榜。
随后,从2005年开始,因特虎每到深圳“两会”前,就召开“深圳圆桌”会议,召集官方和民间学者,对政府施政进行点评,提出建言。
有人戏称,因特虎的这些活跃分子们,“操心”的是深圳市委书记和市长操心的问题。但因特虎的创始人老亨则说,“关心深圳,其实更多是从关心个人命运开始”。
这个湖南人1997年来深圳发展时,一些深圳人已经开始迷惘,要留在深圳,还是去别的城市寻找机会。为了跟老家的女友说清楚到底深圳是什么样,这位硕士研究生开始研究这个城市,收集一切关于深圳的资料。而更重要的原因是,他要给自己一个解释:“我的选择对不对?这个城市将会往哪个方向走?它还会有什么样的机会?我把自己的一辈子放在这里是不是值得?”
2001年当他掏出两万元钱创建因特虎网站时,只不过想把它办成网上文摘,一股脑儿地把自己此前收集的有关深圳的资料都贴上去。他那时相信,一定有很多人跟他有一样的困惑。
果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聚集到这个BBS,从最开始仅仅提供资讯的文摘,到虎友之间互相碰撞生产出的观点和创意,直至上升到某种学理性的探讨,一个“发酵”的过程产生了。现在,因特虎给自身的定位是:要做立足深圳的民间智库。
眼下,这个严格进行会员筛选的网站已有注册会员8000多人,绝大多数都有高等学历。“是一个对这个城市的未来说不清看不明,又有时间和精力,需要对社会事务发表自己意见的群体。”老亨说,“深圳虽然没有供西赛罗演讲的广场,但网络就是广场。键盘啪啪地敲,就像是西赛罗在海边用小石子练舌头一样。”
在一位叫周晔的研究者看来,这群活跃的网上议政者,“已明显具有了一定的内在社会责任感和自主参政、自觉参政意识,体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公民意识的觉醒。由他们开辟出来的议政渠道也体现了一定的„批判功能的公共领域‟的特征,表现出一种向成熟公民社会靠拢的趋势。”
老亨则把他们叫做“知识市民”。这些人大多受过良好教育,各自拥有知识专长,在这块拥有中国最发达市场经济的土地上,他们经济独立,更少行政束缚,某种意义上也更能“思想独立”。
“不错,是知识市民,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这位剃着小平头的“深圳主义者”说。他们大多已经不同于这个城市早期流水线上的打工仔和打工妹,并非想赚一票就回老家,而是要在这座城市安家扎根,因而关注这个城市何去何从。他们“有表达能力,乃至有研究能力”,但更多的,“不是为别人献策,而是为自己谋出路”。
“基于捍卫私产而产生的民主诉求”
富裕的深圳显然不仅仅只有财富。从1980年划为特区开始,伴随着近30%的年均经济增长速度,一个新的阶层在崛起。
“这里正在形成的最强大的力量,很可能是悄然扩大的中产阶层。”美国《纽约时报》2006年底的一篇报道中这样写道,“这儿(中产阶层)的密度可能比中国任何其他地方都要高。”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当中国其它城市的人们还住着单位分配的房子时,这里已经林立起商品房小区,在全国第一个引进了“物业”的概念,也最早出现了“业主”群体。1991年,这里出现了全国第一个业主委员会。许多深圳人将多年的积蓄转化为房产,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个城市会率先出现风起云涌的“保卫私产”行动。
一位叫邹家健的业主,从1998年买下一处房产后,便因为小区电梯等种种问题与开发商交涉,从向政府部门写投诉信到干脆自办业主维权网站,再到高票当选所在小区的第一届业主委员会主任,还在2001年开全国先河,带领业主们自主投票表决,按程序一举炒掉了开发商指定的物业管理公司,使得“谁开发谁管理”的行业规划不得不宣告破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两年后《物业管理条例》的出台。
当一个叫凯丽花园的小区居民发现,由于属于集资建房,按当时规定,他们的房产土地使用权只有30年时,他们迅速自发组织起来,推选出一位叫吴海宁的业委会主任。这位主任在1998年到2001年的3年间前后组织业主委员会召开了数十次工作会议,屡次奔走,最终促使有关部门修改政策,为这些业主们补办了70年期限的房产证,随后,深圳开始大面积解决历史遗留的集资房房产证问题。
一条旨在解决交通拥堵的快速路,原本在规划中要穿过一个叫丰泽湖山庄的住宅小区,结果导致数百名业主为此集体上诉、抗争,最后,政府作出让步,将该快速路丰泽湖段改为下沉式设计,为此增加经费1亿多元。
类似的事件层出不穷,“业主维权”在深圳成为潮流。有两个深圳人2004年出了一本《业主维权手册》,全国发行,据说被称为“业主维权第一书”。
“市场经济给予我合法的财产,我决不屈服。”邹家健曾对一位采访他的记者说。有意思的是,这位维权活跃分子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更进一步的诉求。2003年深圳市进行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时,他制作了一份简单的竞选海报,张贴出去,上面写着——请在人大代表选举中,“另选他人”一栏里请直选:邹家健。
“如果我是人大代表,就可以直接通过提交议案的方式反映业主的呼声。”他对媒体解释他的动机。
那一年的换届选举中,类似邹家健这样的业主维权活跃分子,有数位自荐参选区人大代表,其中包括吴海宁。
有评论者称,“这就是基于捍卫私产而产生的民主诉求”。
“民主自觉”
事实上,2003年的换届选举,深圳攫取了全国的目光。据不完全统计,包括这几位维权活跃分子在内,这个城市那一年共有12名“自荐候选人”参与竞选。尽管最终只有2人当选,但并不妨碍有媒体将其称为“深圳竞选风云”。
而罗湖区一位48岁的高级会计师肖幼美更是贴出了深圳人大代表选举史上第一张竞选海报,轰动一时。
据说,选举结束后,很快就有全国人大相关官员专门赴深圳调研这里出现的“选举新现象”。
这就是深圳。一位观察者称,这块被市场经济滋养多年的土地,较早地涌动起一股“民主自觉”。
深圳一位非常知名的现任市人大代表杨剑昌,据报道从1995年起,每年市人大开会,他就作为旁听的市民代表,连续5年都第一个赶到市人大会堂报名旁听,直到2000年自己正式当选为市人大代表为止。当上人大代表后,他每年都提出许多提议案和建议案,比如2008年“两会”,他一下提出至少40个建议,被媒体称为深圳的“议案大王”。
从2005年开始,杨剑昌开设了全国第一个人大代表个人接访室,把每月第一周和最后一周的周三设为固定的接访日。据说找他反映问题的市民常常爆满,有时还要排队。
很难想象,在深圳最受欢迎的个人博主,不是明星,而恐怕要算一位叫杨一平的市政协委员。从2006年3月与几位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一起开博以来,至今在深圳主要网站之一的深圳新闻网上,杨一平的博客以近50万的点击量名列第一。
“这主要是因为我讲出了心里话,说的都是百姓最关心、最实际的民生问题。”这位律师这样解释他受欢迎的原因,“千万不要说官话、假话、空话、套话,那样的博客没人看。”
去年深圳市“两会”召开前,杨一平将他呼吁公交降价的提案贴到他的博客上,并在此后的时间里就这一议题发表了数篇博文,结果从网上到传统媒体掀起了一股讨论公交降价的热潮,用一位知情者的话说,“他俨然成了网上领袖,真是一呼百应”。有媒体描述他去参加由市政协组织的向政府各部门问政的活动:他“刚出现在市政协大堂,就被记者团团围住”。
在这股舆论热潮的推动下,政府对公交收费标准进行了调整。而这位政协委员自己则宣称,“我不愿意做一个花瓶和摆设,也不愿意做一名碌碌无为的看客。”
今年,他在博客上又贴出了关于推进代课教师同工同酬的提案,至今在深圳新闻网的博文点击量总排行榜上仍雄踞第一。
“公民社会”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有意味的是,在深圳,杨一平这样的行为竟还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来自官方的认可。一位政府官员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承认,“他跟政府较的劲儿,挺让人钦佩的。”深圳当地半官方性质的网络媒体协会,不仅授予他“最佳博文奖”,还让他在颁奖会上代表获奖者。而坊间有传闻,据说这位政协委员可是曾经公开拍着桌子批评过市长的。
这就是深圳。“我们原来习惯在万岁声中执政,现在要习惯在骂声中执政。”深圳市一位领导这样表示。
民间观察人士呙中校认为,“新深圳人”这个群体的出现可能会给政府提出一个崭新的课题,面对民间自下而上涌现出的这股新改革诉求,如果深圳政府能够响应和驾驭这一推动力,“深圳就有可能为中国探索出一条建立公民社会的成功路径”。
事实上,有迹象表明,深圳市政府已经在这一方向上有所探索。
2006年,市长许宗衡就在不同场合多次引用“公民社会”这一概念,称深圳正由传统社会向公民社会转型。他表示,“深圳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比内地一些省市更早进入社会转型期,人们的法治意识、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等都在转变”,而要实现向公民社会的转型,“最关键的是政府自身的转型。”
这种转型体现在政府的某些行事作风上。著名的民间议政网站因特虎曾获得市委宣传部颁发的“2005深圳市优秀网站二等奖”。深圳市有关主要领导曾在公开场合提到因特虎,认为它的存在对深圳是一件好事情。一位副市长甚至表示,自己也是一名虎友。
据因特虎创始人老亨透露,当以独立民间立场出版的第一本“因特虎深圳报告”面世后,政府各部门竟采购了大约3000本发下去。及至第四本报告,市政府干脆直接采用政府购买的方式,资助10万元。
据说每年政府报告出台前后,市政府都会组织咨询座谈会。因特虎的核心成员几乎总在邀请之列,不过,“我们要收出场费的。”老亨笑嘻嘻地说。
在深圳,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向人大提交审议之前,还特意向市民代表征求了意见。“政府工作报告要怎样做?市长要听老百姓的!”一家当地报纸在中写道。
市长许宗衡在3月21日这天,揣着一红一黑两支水笔和一支铅笔,还有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与通过媒体征集来的17名市民代表团团围座,听取意见。后来,多位市民代表惊讶地发现,他们的有些意见竟然真被政府工作报告采用了。
此前,2006年和2007年,当地一家媒体都曾在深圳“两会”期间专门开辟“有话问市长”栏目,通过网络和电话、传真、短信平台收集市民提问,整理后交给市长们。据称8位市长也是“高度重视”,“亲自就市民关心的重点问题一一回应”。
尽管看起来,“公民社会”在深圳官方话语中也许还只是初步探索,但这一观念已然在这个城市落地。正像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所言:“深圳这个地方首先生长观念,其次才生长高楼大厦。”
大概鲜有地方政府会像深圳市政府这样,将“公民社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通过人大审议的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公民社会”的,有两处。
自治样本
葛明是负责将“公民社会”落到实处的众多深圳官员中的一个。
这位市民政局的副局长相信,“改革是深圳的根,是深圳的魂。在经济体制上是这样,在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上也是这样。”在由他负责的社会组织管理这一块,他所说的创新,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松手”,即让社会组织自主成长,发挥自治功能。
他目前的职责之一,便是“要像孵化高新技术产业一样来孵化社会组织”。今年11月初,这位副局长接受采访时表示,深圳政府将为社会组织最大可能地“让渡出空间”,培育社会自治能力。
“只有弄好社会组织,公民社会的形成才会有坚实的基础。”这位瘦削的官员强调。
政府“松手”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目前这个城市近200家行业协会商会都已经完成了民间化改革。原本在协会里兼职的政府各部门副职都统统退出,政府与这些组织确立起“新型关系”,即“双方都是各司其职的法人,是平等的合作伙伴”,让这些行业协会商会完全实现自愿发起,自选会长,自筹经费,自聘人员,自主会务。
也许可以这样说,某种程度上,因为有了这样的氛围,这个城市能够出现一批全国瞩目的行业自治标本,比如深圳市律师协会。
在2003年7月的市律师代表大会上,律师们提出,律协会长不应再由司法局指定,应当竞选,而且要差额选举理事。破天荒第一次,大会修改选举办法,让候选人们上台发表竞选演说。结果,律师代表投票下来,原先的会长(司法局的副局长),在理事的选举中就已落选。
一名叫徐建的资深律师,在竞选演说中,提出深圳律师行业的十大工作主张,战胜另一位资深律师,以绝对优势当选,成为中国第一位律协“民选会长”。据徐建说,此前他从没有行使过选举权,但在那天下午,他生平第一次投下庄严的一票,并且是投给自己。
他没想到的是,“民主这把火”让他当选会长,却也在一年后让他遭遇“弹劾”。2004年7月的律师代表大会上,有60名律师提出了对他的“罢免案”。罢免案焦点主要集中在质疑徐建主持的理事会,未经律师代表大会决策,就动用律协千万元“家底”购买律协新办公楼。
“直选是民主,罢免也是民主。”他的反对者说。
尽管罢免案最终被宣告无效,但买楼争议和罢免**一下让律协原有的章程暴露出种种缺陷,此前的制度设计遭遇到现实的挑战,比如,重大事项决策应该采用怎样的程序?对会长如何监督,通过什么样的程序进行罢免?
面对这些挑战,深圳律协进行了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修改这个协会的“宪法”。
在徐建的两年会长任期内,协会章程八易其稿,从原来的5000字扩充到1万1千多字。新章程中,对会长罢免程序予以详细规定,设立监事会对会长进行监督,对律协预决算未通过的后果责任做了规定。甚至还规定,倘若会长的工作报告未获律师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全体理事会成员包括正副会长应立刻辞职。
深圳律师目前早已有了第二任“民选会长”,而这部协会“宪法”也依旧在持续的完善中。徐建提出的下一步建议是取消代表大会,让全市5000多名律师彻底直选,真正做到“民选、竞选、直选”。他还设想,理事要分选区选举,副会长人选由会长提名组阁,而在竞选中被“PK”下来的会长候选人,则担任监事长,“让他带着„仇恨‟去监督会长”。
尽管徐建竞选时提出的十大工作主张在其后几乎都一一兑现,但他却认为,自己在任最大的“政绩”是完善章程。“制定了一部能让坏人进不来,好人变不坏的家法。”徐建说。
在2005年的换届选举中,三位会长候选人已经不仅仅只需要发表竞选演说了,他们一起坐在台上,面对着台下数百名律师代表,互相挑战、对辩。
如今,徐建只是一名普通的律师代表,“我坐在台下,该看他们表演了。”这位昔日的会长说。
在律协经历这一系列事件和**时,协会原来的“娘家”市司法局并没有插手,而是“放任”他们自己管理自己。徐建相信,深圳数千名从业律师正在“搞一个社会实验”,“一块民主法治的试验田”,而这个试验中所形成的游戏规则,甚至可以为政府和党内的改革提供借鉴。
“还权于民”
当深圳的律师们在参与这一实验,当众多的行业协会商会在实践自治时,这个城市的794个居委会也开始尝试自治。
过去被当作“政府一条腿”的居委会,近几年已经逐渐将加在它身上的行政职能剥离掉。“政府的工作由政府来做,让居委会还原它本来的群众自治性组织的面目。”市民政局社区建设处处长邓小敏说。
来自市民政局的数据显示,今年的居委会换届选举,深圳严格按照一人一票进行居委会直选,直选率已经高达约93%。
居委会主任从政府雇员变成了“民选主任”。他们过去曾领着政府发给的“足以养家糊口”的薪金,现在每月只有数百到千把块的补贴。现在这个职位,也从过去的一份工作、一种职业,变成更多是一个公益性头衔。
而这项改革的核心,用来自市民政局的说法则是:“还权于民。”
“政府自身的界限进一步明确,政府是制度的供给者,而让社区的力量成为社区服务的生产者。”深圳大学教授唐涓评论说。
但即使是这样大规模的直选,仍有深圳市民并不满足。邓小敏总能接到来自那7%暂时不能实现直选的社区居民的电话,问:“为什么我们不直选?”她也总是不断接到市民来电询问怎样参选。甚至,还有人特意从外地坐飞机赶回来投票。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块很软的肉”
“深圳人公民意识比较强。”在深圳采访,从官方到民间,不止一次听到人们这样评价。
除去热衷公共事务,深圳人的公益精神也同样为人们津津乐道,一如当年人们谈论深圳人的改革闯劲和赚钱热情。
事实上,这个容易被人形容为“物欲横流”的城市,目前拥有17万名注册义工、60多万名项目义工,是全国首创义工联的城市,也是全国人均义工比例最高的城市。这个城市还拥有全国第一部关于义工的法律《深圳义工条例》,设立了全国首个“义工节”。
在深圳,有近半数在这个城市生活过的人参加过义工服务。他们身穿红马甲,用微笑沟通、互助并且助人。甚至有人说,“深圳的表情就是义工的微笑”。
这座曾被人认为缺少人情味的城市,有着数以十万计的定期捐血者队伍,曾在全国最先实现医用血源全部来自义务献血。
有一群闯荡深圳如今已经“衣食无忧”的人,通过一个叫“爱心特区”的论坛聚集到一起,几乎每到周末,他们都会上街,带着各种乐器吹拉弹唱,向市民募捐,他们戏称为“站街”。
这群网友4年里共募集200多万元,捐助了43个受助者,此外,他们还资助了670名中小学生和20名大学生,由他们募集并捐出的衣物超过两百万件。
“每个人心头都有一块很软的肉。”“爱心特区”的核心人物八分斋说。只不过在深圳,许多来这里闯荡的人都经历过打拼的艰辛,“这块肉”更容易被触动,更愿意向不幸的人伸出援手。
这座城市同样有一处柔软的内心。曾有一个名叫沈茜的大连女孩,身患绝症后决定捐出眼角膜,并留下遗愿,希望自己的骨灰能够埋葬在深圳。因为,在这个国内捐献眼角膜数量最多的城市,有三棵百年榕树被命名为“光明树”,树下埋葬着一群捐献角膜的人。他们没有墓碑,只是在每株榕树的树坛上刻着几行小字,以资铭记:
“安息在这棵树下的人,是一群自愿将眼角膜捐献给他人的先行者,他们用无限的光明,延续着有限的生命……”
“公民社会,共同成长”
28岁的特区深圳依然保持着经济上的优势,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到24870元,继续居内地大城市首位;人均GDP在内地大城市中率先突破1万美元,达到10628美元。
伴随着财富的增长,一种内生的需求也在滋长。香港《亚洲周刊》总编辑邱立本把这样的期望寄托于深圳:“深圳要突破平庸和迷惘思想的包围,开拓现代化公民社会的新境界。”
深圳也似乎正萌生着这样的希望。在高档社区云集的华侨城,一家高尔夫俱乐部的隔壁,上千名学生正在一所叫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的校园里,接受“公民教育”。
在这所公办学校里,50多岁的校长李庆明致力于“在课堂上渗透公民意识”,向下一代推行他的五大公民教育主张,即公民人格完善、公德基本伦理、公益服务精神、公共事务参与和公理世界认同。
只要有可能,这位校长一定风雨无阻地站在校门口向学生鞠躬,并且要求学生也对他鞠躬还礼,因为他要用行动告诉学生,什么是平等和尊重。
他认定,在这所学校里进行公民教育探索,将为孩子们走向公民社会和文明社会,“开启一扇门”。
“我们会挖掘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质。但如果你没有,也没有关系,你可以当一个好公民。”李校长用轻快的语调说。
深圳官方和民间的许多人士都相信,这座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城市正开始向一个公民社会迈进。28年前,邓小平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如今,这位老人的塑像就伫立在莲花山上,穿着大衣,注视着这个城市前进的每一步。
今天,在他正前方的山脚下,是秉承“市民共享”理念设计而成的市民中心,那里有不建围墙的市政府,有便捷的行政服务大厅,有10万平方米的市民广场,政府办公和公众活动相融并存。
在他身后,一条马路之隔的莲花北社区里,借用紧临北环大道一幢公共租赁房的墙体,这个城市打出了一条巨幅广告标语。上世纪80年代,深圳曾让“时间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的口号响遍全国,这一次,在那幅蓝绿色的广告上,打出的是:
“公民社会,共同成长。”
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何济海在中国商业服务业改革开放30年高峰论坛作主题发言时表示, 30年来, 中国商业服务业无论是在商品流通规模, 流通服务方式和业态, 流通现代化程度和科技水平, 还是对外开放程度, 行业管理与法制建设、人才建设等各方面都实现了跨跃式发展, 整个消费品流通行业取得了显著成就。
就业人数由改革开放前的1300多万人, 增加到了现在的7000多万人, 增长了6倍多;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由1978年的1500多亿元, 增长到去年的89210多亿元, 增长了56倍, 跃居世界第三位;消费贡献率在去年国内生产总值11.4%的增长比例中, 达到4.4个百分点, 首次超过投资和出口;上缴国家税收年平均增长20%以上, 占国家税收总收入的近20%。
多种所有制的经济成份, 齐全的经营业态, 多样化的管理和营销方式, 无不显示出中国商业服务业的蓬勃生机和无限潜力。
当然, 这些成绩的取得, 自然离不开中国几代商业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正如何济海所言,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 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创业企业家和管理人才, 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所以在本次大会中, 表彰自然也成了主要议题之一。这既是对商业服务业30年过往成绩的一种回顾和总结, 更是对行业未来发展的一种鞭策和展望。
据大会组委会介绍, 本次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均来自于中央和地方各企业及其行业组织的自荐和推荐, 然后由大会组委会评审委员会评审而定的, 从通知下发到结果公示共历时3个多月。从个人、企业和组织不同角度, 分为功勋和卓越两个层级, 共有448个单位和个人受到表彰。其中功勋人物、功勋企业和功勋组织大奖分别有30、30、18个, 卓越人物、卓越企业和卓越组织分别为152、150、70个。
这次表彰涉及的范围之广、行业领域之多是业内前所未有的。它们没有经济成分之分, 既有国有大型企业如上海百联、大连大商, 也有步步高、小天鹅等民营企业代表;没有社会地位之别, 既有业界鼎鼎大名的牛刚、郑万河, 也有默默无闻的修脚师傅;既有积极活跃的行业组织像中国烹饪协会, 也有表现突出的组织代表如郭戈平, 还有权威的行业研究专家黄国雄等等。只要为推动中国商业服务业进程和进步做出杰出贡献的, 都在其中。
尤其是沃尔玛等跨国企业的入选以及成都伊藤洋华堂有限公司总经理三枝富博等跨国企业领导人物的入选, 更是凸现了中国商业服务业作为开放最早、力度最大的行业领域的存在, 以及主办方作为行业组织表彰的开放性和公正性。
作为众多受表彰的企业代表, 恒源祥可能既没有上海百联那么庞大的规模, 也没有沃尔玛那么显赫的声誉, 但由于其独特的发展经历和快速的成长奇迹, 更是荣膺了“中国商业服务业改革开放30周年创新贡献大奖”。
据了解, 恒源祥最早只是上海南京路上一家占地100多平方米的毛线商店, 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集针织、服饰、家纺、绒线为一体的中华老字号集团企业。但目前的恒源祥并不拥有一间店铺, 也没有一家工厂。就靠着“恒源祥”这块金字招牌, 将公司的品牌运作同80多家加盟工厂、5800多家授权销售商、4万员工连接在一起, 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恒源祥联合体”, 实现了年销售额高达40亿元的目标。
恒源祥董事长刘瑞旗告诉记者, 用知识产权来整合各方面力量, 从过去的生产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 进而做大做强企业, 是恒源祥成功的秘诀。2005年12月22日, 恒源祥正式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赞助商, 同时也是中国毛纺行业唯一一家北京2008年奥运会赞助商。目前, 恒源祥人又在用自己的经历和业绩为构建中国新商业价值体系而努力。
北京市崇文区政府档案科成立于1960年1月,“文化大革命”期间,档案工作陷入停顿状态。1980年1月,区档案科恢复工作并成立崇文区档案馆(以下简称区档案馆),科、馆合署办公。1985年7月,区档案科改为崇文区档案局(以下简称区档案局),履行全区档案事业行政管理职能,局、馆合署办公。
改革开放后,崇文区档案事业迅速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崇文区的档案工作在经过初创与停摆之后,经历了全面恢复,重新起步、迅速发展、探索创新几个阶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被评为区级先进党支部、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首都文明单位和北京市爱国卫生先进集体、北京市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北京市优秀档案馆、区县档案事业综合评估先进单位,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和档案系统巾帼建功“双十佳”集体,还于1999和2007年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
一、档案工作全面恢复
1980年初,随着区档案科、区档案馆的相继恢复和成立,全区开始全面恢复和建立各单位档案室。通过督促各单位恢复和建立文书档案立卷归档制度、为部分单位收集整理积存的文件提供指导服务、召开全区档案工作现场会等方式开展档案工作。1982年,采取“验收”的办法进一步促进收集、整理工作开展,至年底,全区各单位的积存文书档案基本整理完毕。当时,区档案馆履行了原区委档案室的职责,接收各部、委、办等机关的档案、撤销单位的档案和区中心工作形成的档案进馆。对一些重要、特殊档案,如全国劳动模范时传祥的档案,统一征集进馆,作为人物全宗单独进行保管。
二、档案工作重新起步
1985年7月15日,区档案科改为区档案局,列入区政府编制序列。局馆合署办公,内部机构设三科一室。至此,档案工作领导体制进一步加强,进入正常发展轨道。为保证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1985年底,由区财政和市财政联合拨款兴建的新档案馆大楼竣工,总建筑面积2139平方米,库房为五层环形走廊,铝合金密封窗,防火隔热门,加厚墙体,双层楼顶。其馆藏面积、建筑风格、功能分布在当时区县档案馆中堪称一流,在城区也属首家。
1986年新馆投入使用后,区档案馆开展了较大范围的接收工作,馆藏内容不断丰富,门类有所增加。还针对利用者的不同需要,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七五”期间先后整理编写了7辑15个专题的档案史料。
从1987年起,区档案局扩大指导范围,有计划、有重点的指导会计、婚姻、工业普查等专业档案的立卷归档工作,以及区内有关单位科研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全区66个立档单位普遍建立了全套的档案管理制度。区档案局还举办了清理会计档案培训班、收集科研项目档案座谈会等,档案工作逐步得以全面发展。
198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正式实施后,区档案局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档案法》这一中心环节开展工作。通过举办各项活动使全区档案法制意识明显增强,依法治档工作稳步推进。
三、档案工作快速发展
1991年起,全区开始实施区属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级、升级工作。1995年底,全区有56个单位达到市级以上标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1995年,区档案局制定了《崇文区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试行办法》,将档案工作的触角延伸到三级单位。1997年底,全区99个立档单位中90个单位达到了市级以上标准,实现了全区档案工作的目标管理。2000年,全区71个三级单位通过考评,达到标准。
为继续深入宣传贯彻《档案法》,区档案局自1992年开始,将每年8月20日—9月20日定为崇文区《档案法》宣传月。宣传月期间,在全区开展多种形式的《档案法》宣传活动,广泛制造声势。极大地增强了法制宣传力度,提高了全员档案意识。1993年3月,在区法制办支持配合下,崇文区建立了一支由三级执法监督力量、94名同志组成的档案执法监督队伍。同时,在区属单位中建立了执法联络员队伍,使全区档案执法网络进一步健全。区档案局还定期邀请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档案工作,1995年,区档案局在区人大、区政府“密切联系代表,促进部门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被树为典型,并作经验介绍。1998年,区档案局建立了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并制定有关配套制度。2000年继续建立健全制度,修订完善了11项制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档案行政执法制度体系,使档案行政执法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
为大力宣传档案工作,1992年,区档案局(馆)创办了全区档案工作宣传简报季刊《崇文档案》,此后经多次改版,1998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加大了全区档案工作信息交流的时效性和广泛性,使其逐渐成为区档案工作的宣传阵地和了解档案工作的窗口。1996年,区档案局(馆)紧紧抓住第13届国际档案大会在北京召开的契机,主动联系各新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使国际档案大会在京召开的消息和档案知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这一时期,区档案馆的各项工作也在有序开展。1992年7月,区档案馆达到北京市区县档案馆工作二级标准。率先步入市一级区县档案馆行列。1996年、1998年两次通过市档案局对市一级档案馆的复查,各项工作都得到了市、区领导的肯定,被称为“当之无愧一级馆”。为提高全区档案编研工作整体水平,1997年,区档案馆率先举办了全区档案编研成果展评,两年后,又参加了市档案局举办的首届全市档案编研成果展评活动,获得良好效果。同时,档案编研工作全面开展,区档案馆编辑出版了用于工作查考的《崇文区税款征收情况》、《北京市崇文区历届主要领导人名录》、《崇文英模谱》、《崇文区政府工作50年》,以及展示区域特色的《旧京风俗》、《崇文区的胡同》、《崇文区的“老字号”》、《崇文区的手工业》、《崇文区会馆》、《崇文区名胜古迹概览》、《话说前门》等几十种题材的编研材料。
同时,区档案局(馆)注重干部队伍建设。1992年初,举办首届档案人员上岗培训班,使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同年,局馆内部还首次举办了论文演讲,1996年以后,论文演讲范围扩大到全区。档案人员积极参与,每年都有学术论文和业务性文章在档案专业报刊上发表。经过精心筹备,1995年12月27日,崇文档案学会成立了,主要围绕档案学术研究、科学技术和教育培训等组织全区会员开展活动。2000年后,转为区科协内部团体,继续开展档案学术活动。
四、档案工作探索创新
1997年12月22日,区档案馆正式被命名为崇文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强化档案馆社会教育功能,加强全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2002年区档案局成立社会教育科。先后举办了“知崇文、爱崇文”、“我学英模”等系列教育活动;《馆藏档案珍品展》、《崇文区手工艺展览》和《伟大的壮举 不朽的篇章——崇文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图片展》、《崇文区的历史印记之老字号》、《峥嵘岁月——爱国主义教育藏品展》等展览。2006、2007年两次与区图书馆联合,举办了中小学生主题夏令营活动,在拓展社会教育功能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教育和宣传效果。2007年,大胆改革档案人员培训工作,注重以培训对象为中心,突出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
2001年,区档案局成立计算机科,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机构和人员保障。此后,经过不懈努力,实现了馆藏档案案卷级目录全部数字化。2006、2007年分别制发了《崇文区数码照片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崇文区机关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暂行规定》和《崇文区档案馆电子档案接收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电子文件管理和电子档案的接收工作。还结合区域特点和档案工作创建了具有专业特色的网站,实现了在线咨询和预约查询功能。
2002年年底,崇文档案学会重新成立,再度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团。依然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且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拥有团体会员25个,会员171 名。
区档案局自2004年开始,进行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多数干部找到了自己最适合的岗位,工作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得到了提高。
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2003年—2005年,区档案局继续完善、补充档案行政执法各项制度,形成了《崇文区档案局档案行政执法制度汇编》。2006年,梳理了共7部21项的行政执法依据。为加大监管力度,区档案局每年结合工作重点进行不同专题的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包括档案安全保管、文书档案立卷归档、先进性教育活动文件收集整理、新换档案人员单位当年立卷归档情况等。并于2006年实现了区档案局贯彻落实《档案法》以来行政处罚案件的零突破。
近几年,随着区重点工程的先后启动,区档案局及时跟进,跟踪指导。制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区重点工程项目档案工作意见的通知》、《崇文区重要活动、重大事件档案管理办法》、《关于接收“一号工程”档案进区档案馆的建议》等规范性文件。做到了档案工作及时有效地为区中心工作服务,避免了档案的流失。还出台了《崇文区社区档案管理办法》、《关于在社区党组织、居委会换届选举和社区规模调整过程中加强档案管理的意见》,规范了全区社区档案管理工作。2003-2007年,在机构改革和企业改制、防控非典和禽流感、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庆祝建国五十五周年游园活动、创建国家卫生区、创建首都文明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工作中,区档案局做到同步跟踪调研、及时制发文件、明确归档范围和整理要求、组织观摩培训、上门具体指导和检查,保证了重点工作档案的有序管理。
2006年,为方便和更好地为利用者提供服务,区档案馆改进接待利用工作方法,在查档室窗口出示《全程办事代理受理事项反馈表(样表)》和查档流程图,使利用者一目了然。2007年,免费为个人提供招工、知青、婚姻档案的查阅利用,被列入了区政府当年为群众办实事折子工程。
同时,区档案馆各项基础业务工作蒸蒸日上,每年制定接收工作计划、分批次接收区属单位应进馆档案。为进一步丰富馆藏,2003年区档案局(馆)成立接收征集科,面向全社会征集具有崇文区域特色的珍贵档案,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档案的安全保管工作。在编研工作方面,形成了结合馆内和馆外资源,突出区域文化特色的新思路,编辑了《崇文区档案志》、《百年崇文图鉴》、《英模风采》、《崇文英模风范录(1949-2002)》、《北京市崇文区重要会议资料汇编(1949-2004)》、《将军忆当年》、《崇文区建国初期私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普查情况汇编》等200多万字的教育参考资料,真正起到了资政育人的作用。
从“九五”期末到“十一五”期间,档案科研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其中《区县档案工作人员培训工作研究》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2007年,《区县档案馆档案分级管理研究》课题分别在国家档案局、北京市档案局和区科委立项。《区县档案信息网站功能模块设计研究》课题获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和北京市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改革开放30年社会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调查报告10-24
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状况调查报告01-11
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福建泉州07-04
改革开放30年系列调研报告-广东深圳11-03
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讲话07-02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巨变10-03
庆祝改革开放30年征文11-29
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征文12-04
中国教育事业30年改革开放发展历程10-01
税务学习改革开放30年心得体会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