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事的散文(精选11篇)
儿时,家贫。小小年纪就体会到清贫之苦,父母之累;但穷不丧志,自小就学着砍柴,放牛,担水,做饭,实践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古训。
生活在农村,尤其是山区,只要四肢健全,勤劳肯吃苦,解决温饱不是什么难事。除了地里产出的,山上还有取之不尽的宝贝。
每当秋季,落叶树开始渐渐披上金黄色外衣的时侯,青壮年忙着秋收冬种,我则跟着老年人上山去掏零花钱了。尝到甜头以后,我就一个人上山了。
鸡蛋大的桐籽,剥开后是鸽子蛋大小的一颗白颜色的肉,大的一颗桐籽树全部摘下来能装满几个背箩;黄豆大的桕籽成熟后一撮撮地挂在光秃秃的树梢上,一人合围的树摘下来装不满一背箩;山茶树只要找到一颗,附近往往有一大片,深褐色的籽挺沉的,一背箩能有几十斤。这些籽晒干了,供销社会收购,可以打油。桐籽油可以做上好的油漆,自然,环保;山茶籽油则是绝佳的食用油。因为这些籽太沉,没有大人给你来帮着挑,小孩子是没力气运到山下的。因此,一般我们是不去摘这些籽的,发现这些籽后就把信息告诉大人,由大人们根据忙闲决定取舍,没能够及时采摘的大多烂在山里面了。
我因为年纪小,挖的是药材。四明山上有许多许多药材。
四明剑,每根枝的四面分别长着刀片,看上去就是一件古代兵器,主治跌打损伤;喜欢长在石头缝隙里,非常难挖。
桔梗,治咳嗽的良药,喜干,长在沙性土里,开紫颜色的一串小花。
百合,养心安神,润肺止咳,营养滋补,喜欢长在阳光充足的向阳面的山坡,挖时得小心,很容易碎裂成一瓣一瓣的。
龙胆草,喜欢生长在背阴面的山坡,草丛中,小小的,很不起眼。需要在草丛中仔细地找才能找到,挖出来细细的两三条根细根,一天挖不了多少的`。但是收购的价格高。
产量最大的是田乌,一枝一花,喜阳,长得比一般草要高,找起来比较容易。而且都是成片生长,大半天可以挖一背箩。但是田乌是分雌雄的,雌的根小,软软的;雄的根大,硬硬的,只有雌的可以入药。
还有既可吃又可以入药的猕猴桃,木瓜,藤梨,等等,等等。
几年挖下来,我对村四周山上的药材分布已经了然在胸了,雷龙岗头多桔梗;猢猴山上田乌密;羊山湾北长龙胆……。但是羊山湾北坡草密地湿,毒蛇多,所以挖龙胆草一定要特别小心。大人教我的办法是走路时先用锄头探路,把声音弄大了,那样,蛇听到声音就会逃跑。
药材挖回来后,要进行翻晒,去杂质,等到干燥了,就可以送县城的药材公司卖了。
老家离县城有35里路。小孩子走一趟就够累了,挑几十斤的药材走个来回是不可能的。因此,虽然天天梦想着卖了药材换钱,然后买新衣服,学习用品,但这个愿望要一直盼到父母亲忙完秋收才得以实现。
十一岁那年,终于等到农闲了,父亲挑着我一个暑假的劳动成果,带我去县城卖药材。出门前,我在家里称过重量的,有50多斤呢,根据往年的收购行情,应该可以卖四五拾元钱。这点重量对平时挑二三百斤的父亲来说是毛毛雨了,所以父亲走得很轻松,我开心地跟在他后面,紧追慢赶。想着换来钱后可以买新的衣服和朝思暮想的学习用品以及美滋滋地吃一笼小笼包子,脚步轻松得差不多要飞起来了。
近中午时到了县城,但是,激动的心情转瞬间到了冰点,药材公司以不够干燥为由拒收。父亲好说歹说,就是无法打动收购员的铁石心肠。平心而论,药材是晒干了的,可能是在等父亲忙农物的这些天里返潮了。父亲无奈地摇摇头,忍着饥饿领着饥肠辘辘的我把药材挑到药材公司旁边的大会堂的门口,太阳很烈,我和父亲将药材摊晒在大会堂的台阶上,希望猛烈的阳光驱赶走药材里面的潮气。
出门时自信满满的父子俩,竟然忘记了带一分钱。大会堂门口的大街上,来往的人渐渐少了,城里的人们已经在吃午饭了,我的鼻孔嗅到了来自四面的饭菜的香。阳光很烈,肚子很饿。父子俩坐在台阶上,默默地祈祷阳光下的药材快点干啊,快点干啊。
肚子咕噜咕噜地叫着,多么希望眼前的药材马上变成香喷喷的饭菜啊。父亲一定比较我还饿了,他挑着药材,走了35里路,出了一身汗,俗话说远路无轻担嘛。父亲教我用拳头顶着肚子,卷曲身子,说这样会好受一些。
乡下孩子是难得有机会进城的,城里有许多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但是在饥饿面前,我连站起来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了,心里只想着有口饭吃。来来往往的人们都行色匆匆,没有一个人关注我们。父亲站起身,走向大会堂旁边的人家想讨口水喝,被拒绝了。我的心里充满了对城里人的愤恨:城里人,你这十足的小气鬼,你们喝的水不是从我们老家那山上流下来的吗,我回家后就把尿尿在流下山的水里,让你们天天喝我的尿水。
父亲跟我说:长大了,一定要记得赚钱,有钱走遍天下,没钱寸步难行。老话说得好: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街边无人问。几十年后的今天,在我已经不再感觉贫困的时侯,父亲的话还是句句在心。
太阳已经偏西了,大会堂的时钟已经指向下午3点,我和父亲收起散着余热的药材,再次将药材送到药材公司。工作人员没有多说,收购了。过称,付款。拿到钱的那一刻,我开心得完全忘记了饥渴。
父亲带着我跑步冲进了点心店,点了四份小笼包子,父子俩,狼吞虎咽,风卷残云,顷刻间就把它们消灭了。父亲问我要不要再来一份,我打着饱呃说,饱了。
吃完饭,去了百货公司,父亲给我买了一双雨鞋,一枝钢笔。就匆匆地往家里赶了。月亮出来时我们才踏进家门。
这之后,我还是会年年趁学校放假时上山挖药材,直到考上大学,离开农村。尽管在城里生活多年,每次回老家,我还是习惯拿把锄头去山上转转,顺便挖一点草药。这些年,村里人大多去城里打工赚钱了,山上的植被越来越好,药材越长越多了,随便一挖就是一大堆。可惜的是,我那些在乡下的堂兄堂弟们已经没有挖草药治疗小病小痛的习惯了。家里有人头痛发热的就去医院挂点滴,吃西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偏方,房前屋后那些随手可得的治病草药已经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一、传神写心,突出人物个性
“传神”是从文章笔力的深刻性方面提出的要求。对于“神”,林纾的《春觉斋论文》中说:“神者,精神贯彻而永无漫灭之谓。”强调要凸显出人或事物贯彻而永无漫灭的本质特征。清代王源在《与友人论史书》中强调:“传其神,写其心。”明确地指出了古代写人记事散文具有善于抓住人物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使人物个性鲜明,形神兼备这一写作特点。
《曹刿论战》塑造了一个出身微贱但智谋过人、富于远见的军事家形象,作者按“战前”“战中”和“战后”三个阶段,突出其性格特点。战前,写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简洁明快地透视出曹刿的心态。对战争过程的描写,作者删枝去叶,抓住重点,写曹刿蓄势不发,沉着冷静,又写“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其动作反映出曹刿细致谨慎的特点。战后曹刿用寥寥数语,道破取胜的原因。整篇文章,笔墨精粹,言约意丰,用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把曹刿这一形象托举出来。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写蔺相如主要写他一生中两件大事:“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因为通过这两件大事足以表现出蔺相如爱国忠君、机智勇敢的品质。这些都是蔺相如的个性特征。又如《梅花岭记》写扬州城陷时史可法慷慨赴难的情形,描写不多,却生动具体:“二十五日,城陷,忠烈拔刀自裁。诸将果争前抱持之。忠烈大呼德威,德威流涕,不能执刃,遂为诸将所拥而行,至小东门,大兵如林而至,马副使鸣、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忠烈乃瞠目曰:‘我史阁部也。’被执至南门,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字字句句,图貌传神,写出了史可法忠义不屈、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
“凡是以表个性之言动,虽小必叙,凡不足以表个性之言动,虽大必弃。”为了烘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古代散文作家注意点化小事,传达意旨。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写信陵君大摆酒宴,亲自驱车请侯嬴,而侯嬴却故意过访朱亥,“久之与其客语”。信陵君则是“执辔愈恭”,“颜色愈和”,在对比中写人物,刻画得穷形尽相,形象地揭示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品德和宽大为怀的气度。又如《记王忠肃公翱事》没有写大事,只写了两则生活小事,却把王翱一生最突出的特点——克己奉公、刚正廉洁,典型地表现出来。
二、叙事如画,追求形象直观
“如画”是从生动性、形象性上提出的要求。将人物写活,将场景写真,使读者感到虽千古情事,而今仍然如临其境,如见其人。袁宗道在《论文》中评价司马迁的文章,“其佳处在叙事如画”,林纾也指出“写人状物,需惟妙惟肖”。他们之所以这样强调叙事的生动性,最主要的原因是要实现上面提到的“传神写心”的目的,只有达到“如画”的地步,才能将人物的内在之“神”表现出来。
前面提到的《信陵君窃符救赵》中信陵君迎侯嬴的经过,写得细致入微,曲折生动。这一部分除了正面描写信陵君和侯嬴的言行、神情之外,还描写了其他人物对这件事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出信陵君谦恭礼待下士的性格。如果不这样细致生动地描述,就不能充分表现出信陵君的独特个性。
《鸿门宴》细致地描写了刘、项两个集团在鸿门宴会上惊险曲折的斗争场面,情节设计波澜起伏、张驰有致、环环相扣,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一幅幅画面纷至沓来,使人感到历历在目。正是由于司马迁绘声绘色的描写,才把项羽豪爽磊落、不善计谋而又刚愎自用和刘邦的奸诈、精明的性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再如《赤壁之战》中大场面的描写:
“……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操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番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这段文字,有百余字,却将一幅幅战争图景映现在我们眼前。有“黄盖诈降”“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的情形,有火烧赤壁的惨烈场面,尤其写曹军大败,踩踏羸兵,狼狈逃窜的场面,更使人如临其境,感受到浓重的战争氛围。这里,作者运用形象直观的语言技巧,给读者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三、蕴藉含蓄,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蕴藉”是指文章内涵十分丰富,但含蓄而不外露,给读者以驰骋想象的空间。古代写人记事散文有“理不直指,情不显出”的传统讲求,“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刘熙载《文概》中说:“叙事有寓理、有寓情、有寓气、有寓识。无寓,则如偶人矣。”强调作者应把文章的主旨和浓厚的感情融合在叙述、描写之中,不要明显地、生硬地直接说出。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四部分写蔺相如以国家大局为重,极力忍让,最后促成将相和好。司马迁对蔺相如是有强烈好感的,借塑造这一人物形象传达自己的人生追求和政治抱负。但作者没有直接评议,而是让人物自己去表现,自陈心迹。蔺相如的话耐人寻味,“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发人深省。作者有所寄托,不随便发表议论,启发读者去思考探求。
《记王忠肃公翱事》的第二件事是“替友还珠”。当王翱拆开外衣时,“出珠授之,封识宛然”。八个字,有千钧重量。经过多年,封好的记号依然如初,能做到这般清白廉洁是何其不易!作者没有评论,只是用一个生动感人的细节收束全文,干净利落,留下余韵无穷。
又如《左忠毅公逸事》在写左光斗为国选才、狱中忧国的事实之后,笔锋一转,写他的学生史可法奉檄守御之时,念念不忘恩师教诲,“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又写“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这些看似“闲笔”的客观叙述,蕴涵了作者浓烈的情感。与上文相呼应,史可法的言行更突出了左光斗善于识才、以国事为重的伟岸形象。不是全盘托出,一览无余,文章寓情理于叙述之中,这样就有效地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
《鸿门宴》结尾只一句:“沛公至军,立诛曹无伤。”暗示刘邦残忍而干练的性格,与前文项羽纵容项伯形成对照。仔细品味,两人性格上的差异以及楚汉战争的发展趋向,可以想见。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序事之中其旨者,惟太史公能之。”我们可以通过《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和《屈原列传》的结尾窥见一斑。还是说《史记》中的例子,司马迁作《李将军列传》,对汉朝名将“飞将军”李广忠勇爱国的品格极为赞赏,对他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对朝廷刻薄寡恩、赏罚不明十分愤慨。这一爱憎之情、褒贬之意,司马迁在文中并未直接表述,而是一再渲染李广的勇武机智和正直廉洁;连他射死猛虎,中石没镞,爱抚士卒,情同手足的细节都不放过;同时,又写他屡建奇功,不曾得到封侯之赏,而才能与名声都在其下的李蔡却被封侯。两相对照,褒贬昭然。一代英雄最后抱屈自刎,司马迁写李广自刎后,“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垂涕”。几笔带过,把李广在军民中的威望,一生的不幸遭遇,作者对他的敬重、同情与惋惜,蕴蓄其中,令人读后扼腕叹息,甚至泪如雨下。
童年时,有两个人,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一个就是我的太奶奶。太奶奶走了,我非常想念她,一直到今天,每当想起她老人家,我还会流下眼泪。太奶奶姓蔡,没有名字,家谱上就写着“蔡氏”。我的太爷爷,听奶奶说,三十几岁就因伤寒病去世了。所以,太奶奶很早就守寡带着爷爷和姑奶奶生活。在我的印象中,太奶奶总穿着一件蓝色或黑色的长衫,用腿带扎着裤腿,叼着一根很长的烟袋。
太奶奶很疼我,也有些溺爱。我提什么要求,她基本上都能满足我。我说,要吃烧土豆。她马上就拿出土豆,放在火盆中,用灰火把土豆埋上。过一段时间,扒开灰火放放气,再埋上。再过一会,扒开灰火,一股浓浓的烧土豆香味就出来了;那烧好的土豆剥去皮,焦黄焦黄的使人直流口水,吃起来别提有多香了。
还有一次,我突发奇想,让太奶奶带我去抓鱼。太奶奶就拎起一个旧的.挎筐,我顶着一个洗脸盆,来到了村西的大河。河这岸全是多年的大柳树,根本没法抓鱼。太奶奶就带我淌河到河西岸的一个稻濠里抓鱼。在稻濠边的水草那,把筐档住下水流;另一个人再到上水流,用脚在水草里一顿搅活,鱼一逃跑就钻进筐里了。拎起筐来,水漏下去,筐底就剩下身子扭动的鱼了。那时,太奶奶已经八十多岁了,为了哄我,也不怕劳累。今天想起来,真恨自己太不懂事。
还有一个人,就是儿时伙伴中的一个。她是一个女孩子,大名我不知道,只知道她姓张,小名叫二丫子。是我们家道北老张家的。她长得很白净,眉毛和眼睛有些细长,年龄和我差不多。有一段时间,我们天天在一块玩。后来,我家搬到县里,我们就再也没有见面。直到我高中毕业,才从妈妈口中得知,她嫁给我家后边一个姓史的男人了。有时,我们在路上走个碰头,我也不好意思跟她打个招呼,——也不知道她还记得我不。但说实在的,我真想和她说说话,聊聊当年一起玩的事,可始终没这个勇气。
童年时候,许许多多的事都在我脑海中消失了,唯独有一件事,令我至今也念念不忘。
那是在我八岁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和妹妹一起回乡下过“茶果节”。回到乡下,爸爸和妈妈去包“茶果”。我和妹妹去找小伙伴玩耍。
我们来到一块大草地上。
首先,我们玩“捉迷藏”。我们既喜欢,又有点害怕。为什么呢?因为草地上的.草与我们差不多高,这样很难找。
不管了!我们开始玩,噢!我做捉。倒数完后,我这里找找,那里找找,可是怎么也找不到。我想了一个好办法:我大喊:“小明小心!有头牛在你后边!”小明听后,吓得马上跑出来。他见到我哈哈大笑,明白了我在骗他。到小明做捉,小明也大喊:“大家小心!有头牛正在走过来!”这时我们都知道小明在说谎。但是,这时李大伯真的牵了头牛来。大家见了,都害怕地抖动。可我却说:“不如骑上去。”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我就跑到牛的旁边。我小心心翼翼地爬上去,没想到刚坐好牛就像疯了似的,跑来跑去。我从牛身上掉下来,手脚都肿了几个包。我生气地说:“没想到,连牛也妒忌我这么英俊潇洒。唉!”......
为童年画上完美的句号
童年,每当我听到这个词,都不禁心潮澎湃,童年,它已不再属于我,但那份记忆依旧永存心底。
小学毕业了,闲来无事翻开儿时的相册,那张照片引起了我的注意:瞪着大眼睛,一脸好奇的我。回想起那件事,我还是忍俊不禁。
小时候,年幼无知的我站在厨房里看妈妈做煎饼,那一团团白白的面粉,在妈妈的巧手里变成了各种口味好吃的煎饼。我吃在嘴里,想在心里:这不就是我的橡皮泥嘛,而且橡皮泥还有五颜六色的,做出来肯定又好看又好吃。
说干就干,我狼吞虎咽地吃完饼,立刻找出我的橡皮泥,学妈妈的样又捏又擀的,还做出各式各样的造型。你看,紫色的蓝莓味,粉色的草莓味,黄色的香蕉味,爸爸爱吃的红色的辣味的……我喜滋滋地想,这么多口味,大家一定都爱吃。我兴冲冲地端给妈妈:“妈妈,你看,我也会做,你煎好大家一起吃。”我一脸稚嫩地看着妈妈。妈妈哭笑不得,对我说:副可爱模样被永远留住了。“宝贝,这不能吃。”“为什么?”我瞪大眼睛,一脸好奇,正在这时,老爸一个抓拍,我这
咦,怎么还有锁匙的照片?照片一张纸条上压着一串锁匙,纸条上歪七扭八写着“妈妈,我去楼下玩了,别担心,锁匙放在桌子上了”看着照片我“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那是我上幼儿园时,那天,妈妈下楼买菜,让我一个人看家。一心想长大的`我满口答应。不一会,邻居小雯来找我下楼玩。这可让我左右为难了,答应妈妈看家了,待会妈妈回来找不到我,怎么办?我们两个小不点想出一个自以为聪明的办法。于是我找出一张便签,歪歪扭扭地写上“妈妈,我去楼下玩了,别担心,锁匙放在桌子上了”写完后,我把锁匙压在纸条上,兴冲冲地下楼了。
我们正在小区里玩得不亦乐乎,妈妈买菜回来看见我了,“你怎么在这啊?出来玩也不交代一声。”妈妈有些生气。“妈妈,我都交代好了,你回家就可以看到了。”“那好吧,你锁匙给我。”“锁匙?我放家里桌子上给你了。”“放家里我怎么进去?”妈妈惊叫起来。我这才发现自己的行为有多可笑。最终,妈妈打电话让爸送锁匙回来结束了这场闹剧,爸爸给锁匙拍照说要给我留个回忆。
时光如梭,岁月不再,童年的小船已渐渐驶远,9月我要踏上新的旅途,迎接新的挑战!既然如此,就让我不再留恋过去,让我青春的小船扬满风帆,冲破问号,让它变成一个个完美的句号。
有一天,正要吃饭时,我因为一点小事和姐姐呕了气,我生气的坐在桌子边上赌气说不吃,以前每次呕气都是爸爸哄我的,可这次爸爸开会去了不在家,我看着一桌子的美味,心里馋得不得了,可又拉不下面子,于是我就偷偷地在桌子下踢妈妈,打算传暗号给妈妈,想要妈妈哄哄我,给我一个台阶下,可是,妈妈只顾吃饭,而且妈妈一边吃一边和姐姐说说笑笑:“啊!今天饭菜真好吃,可惜某个人不吃,那我们就把他那份全吃了吧。”
说着妈妈又给姐姐夹了一块肉说:“吃吧,反正某个人不吃,走,我们再去添碗饭多吃点。”我听着更着急了,非常担心好吃的被她们全吃完了,我瞟了一眼去厨房添饭的妈妈和姐姐,终于按耐不住了,赶紧跟着跑去厨房添了一大碗,开始狼吞虎咽地吃饭。妈妈和姐姐笑得差点把饭喷出来了!这时,我才发现原来妈妈跟姐姐早就把我透透的了。
那年我才五岁,爷爷带我到海边玩耍,我望着那深蓝色无垠的大海,阵阵略带咸腥味迎面吹来的海风,我情不自禁地大叫起来:“多美的大海啊!”我调皮地扯着爷爷的手,撒娇道:“爷爷,我要大海,我要大海!”爷爷笑了笑,摸了一下胡子,说:“你将来当一个水兵,大海就是你的了。”我高兴地一下子扑到爷爷背上又叫又闹:“好啊好啊,我有大海了,大海是我的了!”爷爷颤了一下,差点被我弄倒了呢。
接下来,我在十里银滩玩耍,在海边又跳又跑,突然一个巨浪袭来,海水溅湿了我的小花鞋,头上也沾满了水珠。爷爷马上拉回我,“孩子,爷爷和你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好不好?”爷爷蹲下来问我,“你喜不喜欢北山的宝塔啊?”“喜欢喜欢!”我拍着小手说,“好,爷爷就跟你做一座‘宝塔’!你去挖沙子给我,我来做。”我一把一把得把滴水的沙交到爷爷手上,爷爷的手像搅拌机的出口一样,沙和水一滴滴往沙地上流,时快时慢,时多时少,时大时小,转眼间,一座有40多厘米的高的“宝塔”就做成了!一眼看去,还真有点像北山的宝塔呢!“哇!爷爷厉害!好棒呀!”我高兴地又蹦又跳,一不留神一脚,这个“宝塔”马上化为乌有,成了一堆沙子,爷爷风趣地说:“你真是力大无穷,一脚就能把一座宝塔夷为平地!”“爷爷,你坏你坏!”我顺手抓起一把沙子,往爷爷身上一扔,爷爷身上马上“沙点斑斓”,爷爷装着生气的样子说:“不和你玩了!”这下我可上当了,一听,立刻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拖着爷爷的一条腿说:“不嘛不嘛!”“好了好了,去拾贝壳啰!”“好啊好啊。”我一蹦一跳地带头走。不一会儿,捡到几个奇形怪状的贝壳,还捉了一只活石蟹呢!一不小心给它钳了一下手指,手一痛,一松手,它就滚回海里,一下子逃得无影无踪了。
记得我八岁那年,我和小伙伴们在大人的组织下来到了农村。农村里一派繁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多像一幅山水画啊!
那天,我和小伙伴们在田野里追逐一只小麻雀。突然,一位农民伯伯走过来对我们说:“小朋友,你们去那边帮那位叔叔拔萝卜吧!我们这边在收庄稼。”我们听了,无精打采地朝那边走。“啊,妈呀!”一阵声音从我嘴里发出。原来,我被一个大萝卜绊倒了。我站起来拍拍土想:这儿应该是萝卜地吧!我们走过去拔。咦,怎么拔不出呢?我们不信邪,几个人“围攻”一个萝卜,一边拔还一边唱:“拔萝卜,拔萝卜,嘿呦嘿呦拔萝卜……”可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萝卜仍“稳如泰山”。我和小伙伴们泄气了,几个急性子的竟用手去刨萝卜。
我学着诸葛亮沉思着,眼睛滴溜溜地转,可怎么转都想不出办法。当我坐在湿润的泥土上,忽然灵光一闪:泥土洒上水就变软了,那只要在种萝卜的土旁边浇上一点水,不就可以轻易拔出!对,一定是这样。我带领小伙伴们去找了些水洒在萝卜上,水顺着萝卜一点一点往里渗。等土湿了后,我们便去拔,轻轻地往上一拉,一个萝卜就完好无损地出来了。
夏天应该是一年中最快乐的季节,这不光园子里有许多可以吃的东西,而且一天到晚地可以泡在水里。家乡是水乡,小孩到四五岁便能游泳了。暑假一放,我们这群被放逐的孩子唯一能做的便是泡在水里玩耍嘻戏了。那时家里的大人们都要出工,抽不出多少时间来管我们,于是七八点一过,我们便三五成群地泡在水里了。
打水仗,比谁游得快,或者比扎猛子。小的时候我是个扎猛子的能手,一个猛子能扎五六十米。累了再上谁家的园子里摸上几条黄瓜或菜瓜大伙分着吃,吃得津津有味。有时来了兴子,用淤泥在沟边的斜坡上泥上一块板,用手指头写些“谁和某女同学好”的大字报。天凉的时候背着书包走过,看着东一块,西一块的杰作时,心里还偷着乐呢!只是上面的字是早已辩不清了。
就这样我们在河里沟里一闹就是几个小时,到队上的息工铃响了,才慌慌张张穿上自己的裤衩往家里跑,一身被水泡得紫乌,眼睛红得像斗上了瘾的牛眼,这时自然要受大人们的奚落,有时还会挨上爸妈的几个巴掌,只是午饭后大人们午睡的时候,又相约着在河沟里对上了。
那个时候还是七十年代初,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很低,连吃都吃不饱,也就是在那时我们这一群人慢慢地走近生活,也渐渐地懂事了,有时也帮爸妈准备好菜疏,把它们选好洗好,或是把饭也煮好,烧火烧得满头大汗的时候,就往河沟里一跳过上一把瘾。再大到八九岁时便也能跟着大人出工了,一天下来也能挣几分工分。但临到双抢时便又忙着去割牛草挣工分了,有时一天下来也能挣个五六分的,抵得上爸的半天,爸妈自然也乐得可以,现在想来倒是这段时候记得最清楚,或许是在割牛草的同时还能顺便捎上一些吃的东西,如黄瓜,菜瓜,小毛桃什么的,那时候,这样的事既便是被大人们知道了,也不会怎样怪罪,好像只要是能生吃的东西并不见得是“偷”一样。
可这样的好事并没有坚持多久,毕竟草有限,而人太多,于是我们只好另辟战场,因双抢开始,牛的工作量特别大,食量也自然多了,队上便派了一个大一点的半劳力,带领我们这群童子军向水草肥美的凤凰湖进军了。
凤凰湖是个国营农场,田多人少,因而水草更外鲜嫩肥美。我后来的很多故事都和这个农场有着关联,一个原因那里种有大片的西瓜和甘蔗,时不时地还可以摘个把瓜解解渴,在那个年代能够吃顿饱饭吃上西瓜可算是美事了,只是瓜田有人看守,又没有什么隐蔽的地方,往往得手的时候较小,可甘蔗就不同了,这个时候的甘蔗可食部分还只有二三节,人家也不提防,更何况那么大片的甘蔗地里既便是只隔着一米远人家也觉察不到,虽然长大之后,觉得我们够坏的,可处在物质非常平泛的那个年代,也就有些顺理成章了;另一个原因是那时候的凤凰湖总场部有个冰棒厂,隔三叉五地用二分钱或四分钱买支白糖冰或绿豆冰解解馋可以兴奋上好几天呢!可是这样的日子非常难得,那时我外婆家还比较殷实,这样的机会倒是要比人家多一点。现在这些事情想起来如在昨日,只是不觉人已到中年了。而我儿时的一些趣事也不便说出口,好多故事总是和“贼”字相连的,或许正是童年的这些经历才造就了我现在的较为正直的人生。
草自然用不了多久便割好了,可把它们运回家却是一个漫长而又漫长的过程,毕竟那个时候的我们还只是些八九岁的孩子,赢弱的肩膀哪堪这样的重负。中途我们常会在一个竹林里休息一会儿,吃些顺手而来的东西,再睡上一个午觉,到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再往家里赶,赶到家里时草早给太阳晒得萎萎的了。后来想了法子,把草重新摊开,再洒些水,过上一段时间草就复活了,这样的草牛喜欢吃,而我们又末吃太多的亏。那时大约是十来斤草一分工,一天下来也能挣个四五分工,往后的时间便是泡在水里了,直到天黑下来,这时候大人们再也不会说我们了。
吃过晚饭,摇着蒲扇便开始乘凉了。
江南水乡的夏夜是动人的,从夕阳西下,到夜半静悄悄的这段时间总让人觉得怡人有趣。
现在的我再也看不到那幅夕阳下的炊烟图了,爷爷“掮犁带月归”的画面已被现代的文明渐渐地淹没了。只有那蔚蓝蔚蓝的夜空和满天的星星仍亮在我的记忆里。
5岁时……
儿时,我是住在乡下姑姑家的。在屋子前面,有一天美丽的小溪,每当夏天来临,我和邻居小伙伴们一起下水玩。有的捉鱼,有的戏水……我和小芳在水中戏水,玩得非常开心!吃午饭的时候到了,姑姑在门口喊我去吃饭,而我却自各自地玩,没有回去吃饭。姑姑吃完饭,才发觉我还没回来吃,又重新走到屋外找我,可是找来找去都不见我的踪影。原来,我和小芳和小芳的哥哥小勇到下游捕鱼去了……
姑姑的评语:小孩子嘛,真是太好玩了,我们儿时呀,非但玩不得,还得帮大人做饭,做菜……
6岁时……
一天,妈妈带我到人民公园玩。一进公园,我看见一座假山,我就跑了过去,用吃奶的力向上爬。说白了,我小时候是非常调皮。妈妈急忙跑了过来,说:“雁儿,快,快快下来!不然摔下来就麻烦了!”可我就是不听,我行我素,向上爬。“唉”“哇”……我“英勇”落地……
妈妈的评语:唉!这孩子真不懂事,劝她就是不听……
7岁时……
那年暑假的最后一天,阿姨从广州回来,送给我一个布娃娃。我手捧布娃娃,边说:“可爱的布娃娃,我喜欢你,你愿意永远和我在一起吗?”一整天都和布娃娃“玩”个没完没了,连新学期的学习用品都不准备,最后还是妈妈帮我准备的呢!
妈妈的评语:这都快上一年级了,还玩什么布娃娃,一个三岁小孩似的……
8岁时……
“妈妈,妈妈!这个水星是不是一颗都是水的星球啊?”还“不懂事”的我看起了《百科全书》,妈妈:“如果水星上全部是水,那地球上就全部是地啦?就没有海洋啦!”“哦!”我“若有所思”……
妈妈的评语:这孩子还勤学好问的,学乖了~
9岁时……
“妈妈!我得了‘三好学生’的奖状咯!”“孩子,真让妈妈高兴!今晚妈妈奖励你……”“我要麻辣肉丝、荷包蛋、肉丸、茄子……”
妈妈的评语:这孩子的了“三好学生”我是高兴,可是这孩子要吃的也太多了吧!怪不得属牛!
10岁时……
八岁那年,我随妈妈一起去了继父家,他们家有一个大又寂寞的果园,我开始过上了一个人玩耍的童年,每天除了去学校就是待在果园里,哪儿也不许去。
妈妈和继父经常出去,只有我一个人在家,到晚上的时候听到一点点声音都怕,全身缩进被子里汗水已经弄湿了被子可我就是躲在里面不敢出来。一闭上眼睛就会做噩梦,就是他们说的鬼压身,我就常常鬼压身,好像有什么缠住我动不了说不出话来,经常搞得我不敢闭眼睛睡觉。
在继父家什么都得听他的,有客人来了我不能多说话,吃饭不能说话,只能夹自己面前的菜,小时候从来没买过零食吃,都是偶尔外婆来看我给我带点零食。每天只能安安静静地坐着玩,调皮开玩笑也要被骂,所以我在他家待了六年,性格变得内向孤僻,不敢和陌生人说话。
正是因为这样让我比很多孩子都早熟,九岁就一个人在家自己做饭洗衣服,偶尔还有人来家里买水果,我就带着他们去树上摘,十岁就一个人去街上摆摊卖水果,早上出门晚上妈妈才来接我回家,就这样被别人称为“卖水果的小女孩”。
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班上转来了一个女孩,她家就在我们果园对面,每天我们一起去上学放学又一起回家,就连上厕所也要一起去,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就只有她才是唯一一个来我家找我玩的同学,而且都是趁继父不在家的时候偷偷叫她来玩,还记得有一次我们两个一人买了一只乌龟,后来乌龟又一起死了,我就拿到她家去,我们两个一起把乌龟埋在了她们家后面的树林里,过了几天后,去看乌龟不见了,就觉得很奇怪。她就是我童年唯一的朋友,可是后来我妈和继父离婚后我们搬家了就很少联系。
【童年记事的散文】推荐阅读:
记事作文《童年趣事》11-18
写人记事的散文11-27
高中写人记事的散文09-23
大姑记事散文06-21
写童年的散文:童年往事09-26
告别童年散文10-25
六年级散文诗歌 : 我的童年啊800字07-21
散文:童年是那样美好06-25
童年往事优秀随笔散文11-07
初一抒情散文 :童年是什么450字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