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乾卦对人生的启示(精选3篇)
111279006 工程管理学院
陈佳伟
周易是我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中很重要的一环,它以阴阳二元论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甚至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其内容博大精深,甚至称上一句中华文化之始也毫不为过。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儒道两家的文化可以说都是由易经继承发展而来,儒家重乾,相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道家重坤,崇尚大道若水,顺应自然。
以周易之博大,我用寥寥数千字根本无法窥其九牛一毛,在此我就选择乾卦这一部分来阐述我的一丝浅见。
乾卦,在我看来可以称得上君子之卦,他描述了一个人从普普通通,通过对自己的不断修炼最终成为一位坦坦荡荡,立足于天地之间的君子的过程,乾为天,乾为阳,乾为男,乾为天地万物的正能量!
先从卦象来解读乾卦,乾卦为八卦之首,乾卦的卦象为天,象征纯粹的阳和健,代表兴盛强健。因此乾卦又称为君子之卦!
乾卦的卦辞为元亨利贞。在我的理解中:
“元”为创始,因为乾卦六爻皆阳,代表无限的生命力与生机。
“亨”为通达,万物皆由阳产生,所以世间万物都有共同的根源,所以万物彼此之间相通,也许形式不同,但究其本源,皆为乾。
“利”为适宜,天地万物如要存在,都必须各有其独特的条件与模式。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要能够寻找出属于自己独特的道路,不能从众而一。这里也让我联想到了一句阐述儒家君子之道的话:小人和而不同,君子同而不和。
“贞”为坚守,即坚持着正确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讲到这,相信大家都不难看出,乾卦卦辞元亨利贞,事实上也代表着“君子之道”。代表着阳刚,向上,正义。亨,所代表的通达之道,与儒家的中庸,变通不谋而合。“利”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贞,更如同那些顶天立地的君子们,宁折不弯,始终如一的坚守!
讲完了乾卦的卦辞,再来谈谈乾卦的爻。乾卦不同于其他卦象,其他卦象都是六爻,而乾卦是七爻,第七爻称作“用九”,分别是: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下面我来分别阐述一下他们含义与我的理解。一
初九,潜龙勿用。《文言》:初九曰:「潜龙勿用。」 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乾龙也。
潜龙勿用,其实讲的是当你的能力还不够或时机还不成熟的时候,你就需要能够先低调的蛰伏,去磨砺自己的本领,做好准备,为接下来的一飞冲天做好准备。这也正是我们读书的目的,为的是积蓄力量,将来能一飞冲天。正所谓: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二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文言》: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在这里先要阐述一下“大人”的含义,何为“大人”,大人即贵人!到了这个阶段,君子已经不再是潜龙了,底蕴已足,磨砺已经足够,接下来就是想着如何能够一飞冲天了,于是便“利见大人”,可以去寻找那些能够提拔自己的贵人了。在他们的帮助下,能再进一步。
三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文言》: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我觉得九三是乾卦七爻,最符合中庸之道的。此时,君子已经在他的领域里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取得了一些成就。此时的君子更应该要学会谦虚,谨慎。谦和待人,也要像过去一样更加努力,时时刻刻反省自己。中庸有言:君子素其位而行。在其位,谋其政。这也让我联想到曾国藩的为官箴言:谋己事,莫逾矩。简单的来说就是,做好自己的事,做人要低调,手也不要伸得太长。
讲到这,我想添一句自己的评论,我觉得曾国藩是把九三之道做的最好的人,他也不愧于“为臣之道的楷模”这句评价。
四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文言》: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
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在我的理解里,在九四卦中,君子到了一个抉择的时刻,积蓄已足,可以选择再进一步,或者是停留不前。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你的选择决定了下一步的发展。就像我们的工作,目前的工作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但是如果你想更进一步,也许就要放弃目前的环境,这就是抉择。
五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文言》: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
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到了这也就到了最最核心的一章了,这也就是所谓的上上签,你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你就像龙一样,翱翔在九天之上,不可阻挡。当然,这里的“利见大人”不同于九二,这里的大人就是你自己!
当然,兴衰更替是自古不变的真理,于是便有了上九。六
上九,亢龙有悔。
《文言》: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
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正所谓盛极而衰,天欲令其亡,必先使其狂。人一旦处于高位,很可能会被自满蒙蔽双眼,感觉自己已经飘飘然了,从而做出一些追悔莫及的事情。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进,没有什么是真正永恒的,也正如儒家所说的:过犹不及!亢者,也就是过了!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讲到这,我不禁想到了毛泽东先生,毛先生在文革中表现出来的一些固执,我觉得就与上九有些符合之处,好了,大逆不道的话就此打住。七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在我看来,用九正是圣人的境界,群龙无首,所以没有人高高在上,所以你才有机会,只有圣人能够在此时真真正正做到,进退得当!
其实当我私底下把乾卦七爻理解了一遍后,我觉得我才真的理解为什么说儒家的思想都源于易经。儒家强调经世致用,崇尚出仕为官,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而君子之道也至始至终的贯穿着整个儒家思想体系,多少儒生都把成为一名顶天立地的君子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过犹不及,谦恭礼让的中庸思想也是后世儒者所尊崇的道理。而这一切都能从乾卦中看出。
乾卦中六个爻辞都是在阐述着立身处世之道,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分别用六个词语来表示,那就是潜龙、现龙、惕龙、跃龙、飞龙、亢龙。
乾卦六爻以龙为喻阐述的正是一位君子的成长,成功到最终的消亡。
儒道源于易,而儒家又重乾,乾为阳,为正,所以才有了儒家的君子之道,阳刚之道,才有了后世儒生所谓的浩然正气。
《周易》 (《易经》和《易传》) 是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 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 它广泛而深远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周易》中有着丰富的内容, 包括了上古社会的哲理、伦理、政策、经济、管理、军事、法律、商旅、天文、医学、预测学、文化教育等多种学科知识和理论。【1】《周易》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与学问, 时至今日, 我们仍能从中汲取养分, 《周易》中的三元素理念就对高校体育社团的管理有着很大的启示。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文以高校体育社团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主要采取文献资料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周易》的天、地、人三元素
3.1.1 天时
天时, 自然运行的时序;指有利于攻战的自然气候条件。天时也可以看作为实行某项改革或者改进的时机。一个事物或者机制的运行首先要符合自然规律、社会规律, 才能保证整个过程的正常运行。时机是整个运行过程的前提, 是整个事物发展的关键因素。
3.1.2 地利
地利, 地理的优势;对农业生产有利的土地条件。地利也可以看作为物质基础或基础设施。一个事物或者机制的运行的过程中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只有物质的不断支持才能保证整个过程运行的连续性。物质是整个运行过程的基础, 是整个事物或者机制能够正常运行的必要因素。
3.1.3 人和
人和, 人心所向, 上下团结;人事和协;民心和乐。人和也可以看作为管理系统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 也包括管理者和管理者以及被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是事务或者机制运行情况好坏的要素, 只有系统中的成员, 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良好, 整个环境和谐才能保证系统的良性运行。
3.2 当前高校体育社团管理存在的问题
社团活动形成了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之间的纽带, 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水平, 推动了校内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也为加速校内体育工作深化改革提供一条新思路。【2】但当前高校体育社团的管理却存在很多问题。
3.2.1 高校体育社团是一种非正式组织, 当前处在一个起步阶段, 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 结构不稳定, 发展不完善
在大学生社团广泛开展的今天, 体育类社团也开始进入大学生社团联合体系中, 目前高校体育社团的管理很不系统, 没有成形的管理体系。结构也千差万别, 在管理上基本上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可借鉴的经验也比较少, 发展极不完善, 这与当前高校体育社团处在不成熟的发展阶段有关系, 体育类社团开展活动的时间选择受天气的制约, 及对于环境的依赖等因素, 使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存在着诸多困难。
3.2.2 活动的场地不够, 缺乏活动需要的器材以及经费
体育类社团组织活动首先需要有专业的场地、器材, 而高校很难对所有的社团所涉及的项目都保证场地。而且社团活动的场地与高校正常教学场地使用存在冲突, 器材的限制, 尤其是专业器材的限制, 大大限制了社团活动的开展, 甚至部分体育类社团涉及到的专业是高校体育中没有的。而经费问题也是体育类社团开展活动的制约性因素, 高校的经费问题已成为制约体育类社团发展的瓶颈。
3.2.3 人力资源的匮乏, 专业指导老师的缺乏
人员的管理搭配问题也是体育类社团发展的障碍。缺乏专业的指导老师, 项目的开展非常困难, 活动开展的价值难以实现, 这很大程度上挫伤了社团成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另外, 管理人员和被管理人员的搭配存在明显的问题, 高校社团的管理人员中没有体育专业的人员, 即使有体育专业的人员也不能保证涉及到每个社团的体育内容。
4. 结论与对策
4.1 结论
当前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仍处于不成熟阶段, 其管理还很不完善, 但是发展潜力比较大。另外, 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有着诸多的限制, 比如场地, 器材, 经费等。还有人力资源欠缺, 社团内部关系复杂等诸多问题。本文把《周易》这一我国传统的思想融入管理当中去, 《周易》思想中的天、地、人三要素的运用使高校体育社团管理模式具有了别样的特色, 很好的使中国的传统思想与现代管理相结合, 并运用到高校体育社团管理中去, 创新了更多的管理模式去运营社团, 推动了整个高校体育社团管理方面的建设。
4.2 对策
4.2.1 把握天时
借助08年奥运会的开展, 09年全运会的开展, 以及正在普及的《全民健身纲要》的时机, 大力宣传体育类社团的作用, 以及所在社团的专项, 首先在理念上让大众知道体育类社团的作用和发展潜力;利用时机, 借助体育类社团的起步的时机, 更好的结合当前的管理模式, 进行开发新的管理思路, 把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与来自西方的现代管理思想相结合发展新的体育社团管理体系。
4.2.2 利用地利
体育社团更好地向前发展仅靠企业赞助和政府的拨款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开辟新的、持久的筹集资金的途径。【3】所以要从高校中寻求资源, 借助高校的影响走出高校寻找资源, 充分的利用资源, 促进社团的更好的发展。
4.2.3 追求人和
人和是高校体育社团管理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人和能使社团高效运转, 使社团良性高速发展。管理就是要追求人和。社团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 以及所有成员之间的关系, 以和谐为准则去维护, 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 开展活动自然事半功倍。加强社团文化的建设, 增强成员的归属感, 提高社团成员的凝聚力也是达到人和目标的有效途径。当然, 这对管理者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吴声怡, 等.《周易》思维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5 (1) :36-40.
事实上,塑造价值目标、追求精神动力,从来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命题,而是取得成功、构建幸福的前提条件。在这个过程中,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始终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周易》的内容深秘玄奥又博大精深,但是它对中国古人,尤其是古代士大夫在人生价值选择上的影响却是直接的。具体而言,《周易》中所大力倡导的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开拓精神,不仅成为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的主流观点,更是中化文明得以传承至今的重要的内在驱动力。
《周易》热切追求天人合一,要求人们“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它推天道以明人事,试图以整个宇宙的广阔视野来考察人生,确定人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它一方面要求人们顺天而动,适应自然,使人类与自然相互协调;另一方面又主张发挥人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对自然界加以合理引导、开发,使之造福人类。这就是《周易》中重要的“趋时”思想,即一种将个人的主观努力与外界客观条件的转变相互结合、统筹规划的理论。本着这种精神,《周易》要求人们效法天地自然生生不已、健动不息的本性,做到“刚健中正”,保持一种积极进取、兢兢业业、自强不息、及时立功的人生态度和开拓精神,也就是所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而这种人生理想观一经推出,便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成为中华民族千古一脉的精神动力。
历代许多易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乃至政治家都将其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从《史记》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呼声,到面对沉沉暮气而勇敢地喊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一代名相王安石所规划的变法宏图,再到民族英雄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周易》积极进取的人身价值观无一不在其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鲁迅曾说:“我们从古以来,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些伟大的先人们,在《周易》人生价值理想的感召下,坚定了信念,鼓足了勇气,完成了责任,实现了价值。所以,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潮、主旋律,《周易》的人生价值观与它的宇宙观、社会政治观、历史发展观一样,无疑应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份重要财富而为今人所重。
除此之外,《周易》“自强不息”的精神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内在道德品性的充盈和主体价值的实现,而是与“厚德载物”、“振民育德”、宽容敦厚、进德修业的精神结合在一起的。这些思想家、政治家们或追求自身的道德修养,或通过著书立说倡导仁德之治,或以自己的政治实践施德于众,造福于民。凡此种种,都生动地再现了《周易》“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和博大情怀。
《周易》是“历久”的,也是“弥新”的。相信对于亟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重塑社会价值观的国人而言,“易道广大,无所不包”的《周易》必将凸显其深刻而广泛的积极作用。
【周易乾卦对人生的启示】推荐阅读:
感悟周易感悟人生10-19
周易与人生复习资料06-05
《周易》的读后感06-03
周易占卜的基本方法11-26
周易与中国的侠文化02-10
《周易》思想的现代意义的哲学论文03-02
论周易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06-17
周易解读论文01-03
周易文化研究会07-13
读周易心得体会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