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与相交线证明题

2024-05-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平行线与相交线证明题(精选12篇)

平行线与相交线证明题 篇1

证明题专项

1如图,已知AB∥CD, ∠1=∠

3AB 试说明AC∥BD.231 C

D2、如图,已知∠BAF=50°,∠ACE=140°,CD⊥CE,能判断DC∥AB吗?为什

F

么? A

B

C

D

E3、如图,已知CD⊥AD,DA⊥AB,∠1=∠2。则DF与AE平行吗?为什么? C

2D

F

E

1A

B4、如图,AB∥CD,AD∥BC,∠A=3∠B.求∠A、∠B、∠C、∠D的度数.D

C5、如图,AB∥CD,直线EF交AB、CD于点G、H.如果GM平分∠BGF,HN平分∠CHE,那么,GM与HN平行吗?为什么?

A BMHF

7、已知∠ACB=600,∠ABC=500,BO、CO分别平分∠ABC、∠ACB,EF是经过点O且平行于BC的直线,求∠BOC的度数。

B图15C8、已知:AD∥BC,∠1=∠2,∠3=∠4.DE与CF平行吗?为什么?

9、已知:如图AB∥CD,EF交AB于G,交CD于F,FH平分∠EFD,交AB于H,∠AGE=500求: ∠BHF的度数。

E

HB

CFD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COE,∠COE:∠EOD=4:5,求∠

11、如图21,AB∥DE,∠1=∠ACB,∠CAB=2∠BAD,试说明AD∥BC.

14、如图:已知AD∥BE, ∠1=∠2, 请说明∠A=∠E的理由.DE

3AB

C15、已知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OE平分∠BOD,OF平分∠COB,∠2∶∠1=4∶1,求∠AOF的度数。

D如图,已知AB∥CD,∠1=∠2,试说明EP∥FQ.E1

2AB

CF16、已知:如图∠1=∠2,∠C=∠D,∠A=∠F相等吗?

FED

试说明理由

H G

27.已知DB∥FG∥EC,A是FG上一点,∠ABD= ABC

60°,∠ACE=36°,AP平分∠BAC,求:⑴∠BAC17、已知:如图2-96,DE⊥AO于E,BO⊥AO,FC⊥AB的大小;⑵∠PAG的大小 于C,∠1=∠2,求证:DO⊥AB.20,若要能使AB∥ED,∠B、∠C、∠D

应满足什么条件?

28.如图,已知∠ABC=90°,∠1=∠2,∠DCA=∠CAB,求证:(1)CD⊥CB;(2)CD•平

分∠ACE.A

D

E22.如图,AOC与BOC是邻补

C

角,OD、OE分别是AOC与BOC的平分线,试

判断OD与OE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0.如图:已知∠A=∠F,∠C=∠D,求证:BD∥CE。

23.如图,AB∥DE,试问∠B、∠E、∠BCE有什么31.如图:直线AB、CD被EF所截,若已知AB//CD,求证:∠1 = ∠2。关系.

B

24.如图,已知∠1=∠2 求证:a∥b.⑵直线a//b,求证:12.

D F

32.已知∠B=∠BGD,∠DGF=∠F,求证:∠B + ∠F

=180°。

33.已知,如图11,∠BAE+∠AED=180°,∠M=∠N,试说明:∠1=∠2.34.如图,E在直线DF上,B为直线AC上,若∠AGB=∠EHF,∠C=∠D,试判断∠A与∠F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35.如图,∠1=∠2,AC平分∠DAB,试说明:DC∥AB.36.如图,∠ABC=∠ADC,BF和DE分别平分∠ABC和∠ADC,∠1=∠2,试说明:DE∥FB.39.如图2-67,已知∠1=∠2,求∠3+∠4的度数.

43.已知AB∥CD,∠1和∠A

E D F

44.如图10,已知AB∥CD,∠1 =∠2,求证:BM∥CN

ANB

DM图10

45.已知,如图11,①若∠BED =∠B +∠D,求证:AB∥CD。②若AB∥CD,求证:∠BED =∠B +∠D

BA

E

DC

图1

147.如图8,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BOD = 75,求∠EOD的度数 E

D

图8

C

48.已知:如图,∠1+∠2=180°,∠3=100°,OK平分∠DOH,求∠KOH的度数.

49.如图,∠2=3∠1,且∠1+∠3=90,试说明:AB∥

CD.56.如图④,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B∥CD,∠B=60°,你能求出哪些角的度数?为什么?你能求出∠A的度数吗?

50.51.57.如图⑤,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B=60°.∠C=120°,由这些条件你能判断哪两条直线平行?说说你的理由。

58.如图⑦,∠1=∠2,能判断AB∥DF吗?为什么? 若不能判断AB∥DF,你认为还需要再添加的一个条件是什么呢?写出这个条件,并说明你的理由。

53.如图,已知:∠A=∠1,∠C=∠2,求证:AB∥

CD.59.如图⑧,BC∥DE,小颖用量角器分别画出∠ABC、∠ADE的角平分线BG、DH,想一想,小颖所画的这两条射线BG和DH会平行吗?为什么?(请你先用量角器画出这两条角平分线)

58、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若∠EFG=50º,(1)找出图中也是50º的角;

(2)说明∠FGM=2∠EFG=100º的理由.图

1DE59、如图,E点为DF上的点,B为AC

1=∠2,∠C=∠D,那么DF∥AC,请完成它成立的理由

62.是小明设计的智力拼图玩具.现在小明遇到了下面两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1),.为D=32°ACD=60°保证AB//DE,A应等于多少度?

(2)若GP//HQ,G、F、H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AB

E

DN

C

63.如图4所示,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1)若1=80°,2=100°,由此你可以判定AB和CD平行吗?为什么?(2)若2=100°,3=100°,由此你可以判定AB和CD平行吗?

F

平行线与相交线证明题 篇2

关键词:图式教学,概念图,思维导图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与七年级上册《几何图形初步》单元相比, 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有较大的提高, 在内容呈现上既注重直观性, 又充分体现了认知过程, 给学生提供了探索、交流的空间。这一章的教学担负着一些技能的培养、能力的训练, 既有几何语言、图形方面的, 也有说理、推理方面的。这些内容, 都是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基础。所以在本章教学中, 笔者尝试采用图式教学模式, 即借助概念图、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辨析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一、借助概念图, 辨析概念之间的差异性……

概念图是某个主题的概念及其关系的图形化表示, 是用来组织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 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 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在本单元中, 可以借助于概念图以视觉化形式呈现两角关系概念之间的联系, 凸显知识结构的细微差别。

第一小节的主要内容是相交线所成的角──邻补角、对顶角。学生已经掌握了余角、补角的概念, 它们与新概念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笔者设计了下图:

在图1中, 学生容易发现“邻补角”与“补角”的异同点, 能够识别命题“邻补角互补”与“互补的角是邻补角”孰真孰假。学生也可以感受到教材难度的渐进性, 从单纯的研究数量关系, 过渡到对两角之间“关系”的全面认识。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 应重点强调邻补角、对顶角位置上的特征。设计一些易混淆的命题让学生辨析, 如“两个角互补且有公共顶点、公共边, 那么这两个角是邻补角”、“相等且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等, 让学生熟悉对顶角、邻补角的共同特征, 为以后区别同位角等奠定了基础。

第三小节, 认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笔者设计了区别五种角的关系的概念图 (见图2) 。

这幅概念图有两方面的优势:

1.“识别码”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当相交的直线只有3条时, 学生容易辨认角的关系。但随着条数的增加, 图形逐渐变得复杂, 就会出现混淆或者找不全某种关系的角。

例如:如图3, △ABC中, 直线BD与边AC交于点D, 图中有同旁内角吗?如果有, 请找出所有的同旁内角。图中有同位角吗?

识别三线八角的“识别码”是截线, 图3中共有4条直线。在寻找同旁内角的时候, 可以把这4条直线分别当成截线, 然后找出截线同侧, 被截线之间的角, 即可不重不漏地找出所有的同旁内角。如果不强调两种“识别码”之间的区别, 学生在练习中, 容易把∠ABD、∠ABC看成同位角。他们会把直线AB看成截线, 把直线BD、BC看成被截线, 认为这两个角在截线同侧, 被截线同方向。通过图2, 学生就能发现“问题”, 这两个角居然具备对顶角、邻补角的“识别码”:公共端点!所以它们不是同位角。

2. 理解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只表示特殊的位置关系。

在学习命题时, 学生受“对顶角相等”定理的负迁移, 认为“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都是真命题。通过图2的比较, 可以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 不被表征的相似所迷惑, 从内在逻辑关联性上理解知识。

二、构建思维导图, 直观呈现思维的开放性

思维导图是学生把要学习的主题用方框或圆圈围起, 以画图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主题可以用关键词和图象来表示, 把中心主题作为起始节点, 放射状地画出多条射线, 每条射线的末端是和主题相关联的次级节点 (次主题) , 而每一个次级节点可以成为一个新的中心主题, 以相同的方式继续向外发散, 产生更多的思维节点。

本章教学的重点是垂线的概念与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因为这些知识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基础知识, 是以后学习几何的基本工具。学好这部分重点内容的关键是要使学生理解与相交线、平行线有关的角的知识, 因为直线的位置关系是通过有关角的知识反映出来的。

在教学垂线的判定时, 笔者设计了开放式思维导图, 如图4。

学生总结出判断两直线相交得到的夹角为90°的方法各异, 有对顶角互补、邻补角相等、夹角所在的三角形另两个角和为90°等。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 会不断产生新的发现。这种发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教学平行线的判定时, 为了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笔者尝试让学生自主构建思维导图, 将说理的过程视觉化、结构化。基于构建垂直判定思维导图的经验, 学生顺利地设计出自己的思维导图。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平行线的判定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如果说图6是学生对垂线的判定思维导图 (图4) 的简单模仿, 那么图7就是对知识点之间关系融会贯通后创造性的神来之笔。这种创造性体现在思维导图表现形式上的创新, 由树状发散结构转变为循环互生的关系链, 改变了图6单线思维的状态, 启发了学生的联想力和创造力。

三、整合教材, 明晰章节之间知识的延展性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蓝本, 教师就是要将教材这个“原著”创编为教学“演出”的“剧本”, 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优化整合, 着眼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 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材所包含的内容依次为相交线与平行线、实数、平面直角坐标系等。笔者主张整合教材内容, 改变教学顺序:在相交线与平行线这个单元之后紧跟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 因为这两个单元在知识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整合后使逻辑关系更清晰, 如图8。

教学顺序的调整, 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单元新知识的同时, 对相交线与平行线单元的核心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 有利于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图式教学, 可以用教师完全呈现的概念关系图, 也可以由学生自主构建思维导图。在分析与构建的过程中, 能将分散的数学知识点系统化, 抽象的数学原理形象化, 复杂的思维过程静态化, 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为实现由实验几何到论证几何的过渡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井翠清.概念图教学法[J].现代阅读, 2011 (10) .

[2]傅锦国.巧用思维导图构建知识网络[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2) .

《平行线与相交线》单元检测题A 篇3

1.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B. 有公共顶点且又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是对顶角

D. 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2. 下列说法正确是().

A. 和为180°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B. 直线是平角

C.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D. 互补的两个角若相等,则此两角都是直角

3. 如图1,如果∠1=∠2,那么().

A.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AD∥B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 AB∥C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 AD∥B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4. 如图2,下列条件不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

A. ∠1 = ∠3B. ∠2 = ∠3

C. ∠4 = ∠5D. ∠2 + ∠4 = 180°

5. 如图3,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如果a∥b,那么().

A. ∠1 > ∠2 B. ∠1 = ∠2

C. ∠1 < ∠2D. ∠1 + ∠2 = 180°

6. 如图4,Rt△ABC中,∠ACB = 90°,DE过点C且平行于AB,若∠BCE = 35°,则∠A的度数为().

A. 35°B. 45°C. 55°D. 65°

7. 如图5,直线AB∥CD,EF⊥CD于F,如果∠GEF = 20°,那么∠1的度数是().

A. 20° B. 70°C. 80°D. 160°

8. 如图6,已知,AB∥CD∥EF,BC∥AD,AC平分∠BAD,那么图中与∠AGE相等的角有().

A. 5个B. 4个C. 3个D. 2个

二、填空题

9. 如果∠A = 35°18′,那么∠A的余角等于[ ].

10. 如图7,直线AB、CD相交于点O,OB平分∠DOE,若∠DOE = 60°,则∠AOC的度数是[ ].

11. 如图8,已知直线a∥b,∠1 = 35°,则∠2的度数是[ ].

12. 如图9,已知a∥b,∠1 = 70°,则∠2 = [ ].

13. 如图10,添加一条件可使a∥b,你添加的条件是[ ].

14. 如图11,已知AB∥CD,直线MN分别交AB、CD于点E、F,∠MFD=50°,EG平分∠MEB,那么∠MEG的大小是[ ].

15. 如图12,AB∥CD,∠A = 48°,∠C = ∠E, 则∠C的度数为[ ].

三、解答题

16. 一个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的3倍多16°,求这个角的度数.

17. 如图13,已知∠1 = 60°,∠2 = 120°,那么直线a与b平行吗?为什么?

18.如图14,已知AB∥DE,求证:∠B + ∠D = ∠BCD.

19. 如图15,已知∠1 = ∠2,∠3 = ∠4,求证AC∥DF,BC∥EF.

20. 如图16,已知梯形ABCD中,AD∥BC,E为AB的中点,动手操作,解决下列问题:

(1)过点E画EF∥BC,交CD于F.

(2)度量AD、BC、EF的长度,发现EF与AD、BC有何数量关系?

(3)EF与AD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相交线平行线证明题 篇4

如果AE是直线,那么不用想拉,呵呵,直接E点就是C点了。

由于可以是曲线,所以才有了其他不同的选择,因为用线围图形的时候,相等面积时候,圆所需要的线最少,知道吧。

不过这里不需要求出来最小是多少,所以不管它是不是圆弧拉,但我们可以得到它与正方形边上的交点肯定没达到C,第一种情况:E在CB或者CD上,显然正方形对称只考虑一种就可以了,不妨设它在CB上,先不管AE是什么样的曲线,我们连接AE,肯定的知道AE是比线段AE长,(两点之间线段最断嘛)。

因为三角形ABE当中AE是斜边,所以很容易得到:

曲线AE>线段AE>AB=2

第二:E在AB或者AD上的情况,同样只考虑在AB上,也不管AE是什么东东,哈哈。

在AE曲线上任意取一点F,不与AE重复就是,连接AF,EF。肯定的,曲线AE=曲线AF+曲线EF>线段AF+线段EF

三角形AEF中,AF+EF>AB,不用说了吧。三角形两边和大于第三边。

所以

曲线AE>AB=2

其实,有需要的时候,我们可以把AE的最小值算出来的,在这里我就不罗嗦拉

证明:因为∠1与∠3互补

所以DE//BC

所以∠1=∠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所以∠2=∠4(对顶角相等)

所以∠1=∠2(等量代换)

(电脑打不出“因为”,“所以:,在写证明过程中,将因为和所以改成三个点的样子)

第二:E在AB或者AD上的情况,同样只考虑在AB上,也不管AE是什么东东,哈哈。

在AE曲线上任意取一点F,不与AE重复就是,连接AF,EF。肯定的,曲线AE=曲线AF+曲线EF>线段AF+线段EF

三角形AEF中,AF+EF>AB,不用说了吧。三角形两边和大于第三边。

所以

曲线AE>AB=2

其实,有需要的时候,我们可以把AE的最小值算出来的,在这里我就不罗嗦拉

证明:因为∠1与∠3互补

所以DE//BC

所以∠1=∠4(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所以∠2=∠4(对顶角相等)

所以∠1=∠2(等量代换)

平行线与相交线作文 篇5

依稀记得,那夜你的样子。你眼望星空,终于说出那句犹豫许久的话:“我们,究竟是平行线,还是相交线?”

平行线?相交线?我不知如何回答。只是苦笑一下,望着你有些失落与忧伤的表情,心里不禁涌起阵阵的酸涩。

我喜欢开玩笑,你也从不介意。你曾对我说:“你的玩笑让我觉得亲切,让我觉得你在乎我。”我心里高兴极了,我以为,我们会成为知已朋友;我以为,我们这段友谊会永远持续下去;我以为……

可是我错了,错得好离谱。当我收到那封带着浓浓绝交意味的信时,才真的意识到自己错了。你说,你很伤心。你说,我的`挖苦讽刺再也伤不到你,因为你的心就如冰山一样坚硬。你说,我们以后就做平行线好了……顿时,心如刀绞,眼泪不受控制地涌出眼眶。我委屈,明明玩笑一直是一样的,明明比以前还要在乎你,可为什么结果却是绝交……

我不知道当时是怎样控制住了眼泪,只觉得心很痛。在给你写的回信中,我说,不会相交的线叫做平行线。我说,平行线活得平安又枯燥。我说,我更喜欢相交线,因为它们相交。我说,也许我们的相交是个错误……

我将它递给你时,真的很想说:“原来我们的友谊如此脆弱。”却没说出口……

记得后来,你给我写了好多信,对我说了好多“对不起”。你说,你的那封信只是玩笑。你说,你不是有意伤我。你说,你不想失去这个朋友。你说,你不想和我做平行线……我看着你的信,只是叹气。后来给你写了很多回信,或长或短,内容都不一样,却始终有一句:我们应该保持距离,毕竟只是朋友。

又成了朋友,之间却有一层看不见,逾越不了的屏障。

“我们究竟是平行线,还是相交线?”低弱的声音把我从思绪中拉了回来。

“啊?”我正好对上了你的眼睛,那固执的眼神让我感觉不自在。我别过头,躲开你的视线,慢慢道:“我不知道,曾经的我们是相交线,可现在的我们,就像平行线,我不知道我们究竟是平行线还是相交线。抱歉,我回答不了。”

你眼里彻彻底底盛满了失望,苦笑道:“是啊!时间不早了,我要回去了。”转身便跑走了,望着你的背影,想了很久,终是没有想明白……

相交线与平行线复习课 篇6

学习目标:复习巩固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有关概念和性质,使学生会用这些概念和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或计算;能用直尺、三角板、量角器画垂线和平行线;

加深理解推理证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学习重点:使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证明。

学习难点:证明题的思考分析过程学习方法: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自主学习

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点,∠AOE=90°.(1)∠1和∠2互为______角; ∠1和∠4互为______角;∠2和∠3互为______角; ∠1和∠3互为______角; ∠2和∠4互为______角.

(2)若∠1=20°,那么∠2=______;∠3=∠BOE-∠____=____°-____°=_____°; ∠4=∠____-∠1=____°-____°=_____°.

C

B

(第1题)(第2题)

2、如图所示, AC⊥BC, C为垂足, CD⊥AB, 点D为垂足,BC=8,CD=4.8,BD=6.4,AD=3.6,AC= 6,那么点C到AB的距离是_______,点A到BC的距离是点B到CD 的距离是,A、B两点的距离是;

3、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在所构成的八个角中指出,下列各对角之间是属于哪种特殊位置关系的角?

(1)∠1与∠2是_______;(2)∠5与∠7是______;(3)∠1与∠5是_______;

(4)∠5与∠3是______;(5)∠5与∠4是_______;(6)∠8与∠4是______;

(7)∠4与∠6是_______;(8)∠6与∠3是______;(9)∠3与∠7是______;

(10)∠6与∠2是______.

(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

4、如图所示,图中用数字标出的角中,同位角有______;

内错角有______;

同旁内角有______.

5、如图,请分别依据所给出的条件,判定相应的哪两条直线平行?并写出推理的根据.

(1)如果∠2=∠3,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2=∠5,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2+∠1=180°,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5=∠3,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4+∠6=180°,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6=∠3,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请分别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得出结论,并在括号内注明理由.

(1)如果AB∥EF,那么∠2=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AB∥DC,那么∠3=______.理由是

(3)如果

(4)如果AF∥BE,那么∠1+∠2=______.理由是AF∥BE,∠4=120°,那么∠5=______.理由是

三、合作探究

1、在下列四个图中,∠1与∠2是同位角的图是().

图①图②图③图④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满足a⊥b,b⊥c,c⊥d,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A.a∥bB.b⊥dC.a⊥dD.b∥c3、已知点P在直线m外,点A、B、C均在直线m上,PA=4cm,PB=5cm,PC=2cm,则点P到直线m的距离是()A等于2cm B小于2 cm C大于2cm D不大于2cm4、(选作)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如果∠AOC=2x°,∠BOC=(x+y+9)°,∠BOD=(y+4)°,则∠AOD的度数为____.

(第4题)(第5题)

5、如图,DC∥EF∥AB,EH∥DB,则图中与∠DGE相等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下列条件中:①∠1=∠2;②∠BAD=∠BCD;③∠ABC=∠ADC且∠3=∠4;④∠BAD+∠ABC=180°,能判定AB∥CD的有().

(A)3个(B)2个

(C)1个(D)0个

(第6题)(第7题)

7、如图,AB∥CD,若EM平分∠BEF,FM平分∠EFD,EN平分∠AEF,则与∠BEM互余的角有().(A)6个(B)5个C)4个(D)3个

8、以下五个条件中,能得到互相垂直关系的有().

①对顶角的平分线②邻补角的平分线③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同位角的平分线

④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内错角的平分线⑤平行线截得的一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

(A)1个(B)2个(C)3个(D)4个

9、把一张对边互相平行的纸条折成如图所示,EF是折痕,若∠EFB=3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有().

(1)∠C′EF=32°(2)∠AEC=148°

(3)∠BGE=64°(4)∠BFD=116°

(A)1个B)2个(C)3个(D)4个

10、如图,直线l1,l2被l3所截得的同旁内角为,,要使l1∥l2,只要使().

(A)+=90°(B)1160(C)=(D)0°<≤90°,90°≤<180°3

3(第10题)(第11题)

11、如图,AB∥CD,FG⊥CD于N,∠EMB=,则∠EFG等于().

(A)180°-(B)90°+(C)180°+(D)270°-

12、把命题“对顶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

13、把命题“等角的补角相等”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

四、反馈检测

1、如图,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O,且CD⊥EF,∠AOE=70°,若OG平分∠BOF.求∠DOG的度数.

2.如图,CD⊥AB,EF⊥AB,∠E=∠EMC;

求证:CD是∠ACB的平分线.

3.已知:如图,CD⊥AB于D,DE∥BC,EF⊥AB于F,求证:∠FED=∠BCD.

4.已知:如图,∠ABC=∠ADC,BF、DE分别平分∠ABC与∠ADC.且∠1=∠3.求证:AB∥DC.

5.如图,∠E=∠3,∠1=∠2,求证:∠BAP 与∠4互补

6.已知AD与AB、CD交于A、D两点,EC、BF与AB、CD交于E、C、B、F,且∠1=∠2,∠B=∠C.试判断

∠A与∠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原因。

7.已知∠ABE+∠CEB=180,∠1=∠2,则∠F与∠G相等吗?为什么?

8.试讨论下列各种情况下∠A、∠C、∠E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②;

③;④;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梳理 篇7

1.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可能:相交或平行.

2. “三线八角”:“三线八角”指的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形成八个角.要注意识别的方法.

3.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互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 平行线的性质:

(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2)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

(3)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

5. 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也可依据平行线的定义判定.

二、典型例题精析

例1(2007年南宁市中考题)如图1,直线a、b被直线 c所截,若a∥b,∠1=60°,则∠2=.

[解析:]本题考查对顶角和平行线的性质.容易看出∠2的对顶角与∠1是同位角,由此可以通过等量代换得到∠2=60°.

例2(2007年义乌市中考题)如图2,AB∥CD,∠1=110°,∠ECD=70°,∠E的大小是().

A. 30°B. 40° C. 50°D. 60°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的知识有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邻补角的性质等.

因为∠1+∠ABD=180°,∠1=110°,所以∠ABD=70°.

又因为AB∥CD ,所以∠ABD=∠CDE=70°.

因为∠CDE+∠ECD+∠E=180°,所以

∠E=180°-∠CDE-∠ECD

=180°-70°-70°

=40°.

故选B.

例3(2007年宁夏中考题)如图3,AB∥CD ,直线EF分别交AB、CD于E、F两点,∠BEF的平分线交CD于点G.若∠EFG=72°,则∠EGF等于().

A. 36°B. 54° C. 72° D. 108°

[解析:] 因为AB∥CD,所以∠BEF+∠EFG=180°,∠EGF=∠BEG.

因EG平分∠BEF,∠EFG=72°,所以∠EGF=54°.

故选B.

例4(2007年陕西中考题)如图4,AB∥CD,EF分别交AB、CD于点G、H,GM、HN分别平分∠AGF、∠EHD.试说明GM∥HN.

[解析:]∵GM、HN分别平分∠AGF、∠EHD,

∴∠1=1/2∠AGF,∠2=1/2∠EHD.

∵AB∥CD,

∴∠AGF=∠EHD.

∴∠1=∠2.

相交线与平行线测试题 篇8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____________种位置关系,分别是____________,如果两条直线 不相交,那么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定是___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__.

2.如图,计划把河水引到水池A中 初中物理,可以先引AB⊥CD,垂足为B,然后沿AB开渠,则能使所开的渠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看成平移的是 _________.

(1)摆动的钟摆,(2)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3)随风摆动的旗帜,(4)摇动的.大绳,(5)汽车玻璃上雨刷的运动,(6)从楼顶自由落下的球(球不旋转).

平行线与相交线证明题 篇9

七年级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图形的点A到直线c的距离是3cm。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个数是()

A.0B.1C.2D.

22.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前进,那么两次拐弯的角度是()

A.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左拐130°。

B.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右拐50°。C.第一次左拐50°,第二次左拐130°。D.第一次右拐50°,第二次右拐50°。

3.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满足a⊥b,b⊥c,c⊥d,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A.a∥bB.b⊥d

C.a⊥dD.b∥c

4.三条直线两两相交于同一点时,对顶角有m对,交于不同三点时,对顶角有n对,则m与n的关系是()

A.m = nB.m>n

C.m<nD.m + n = 10

5.如图,若m∥n,∠1 = 105°,则∠2 =()A.55°B.60°C.65°D.75°

1m2

n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B.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

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C.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D.直线c外一点A与直线c上各点连接而成的所有线段中,最短线段的长是3cm,则

7.两个角的两边两两互相平行,且一个角的12

于另一个角的13,则这两个角的度数分别

为。

8.猜谜语(打本章两个几何名称)。

剩下十分钱;两牛相斗。9.下面生活中的物体的运动情况可以看成平移的是。

(1)摆动的钟摆。(2)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3)随风摆动的旗帜。(4)摇动的大绳。(5)汽车玻璃上雨刷的运动。(6)从楼顶自由落下的球(球不旋转)。

10.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O为垂足,如果∠EOD = 38°,则∠AOC =,∠COB =。

A

E

D

D

O

C

B

AB

(第10题图)(第11题图)11.如图,AC平分∠DAB,∠1 =∠2。填空:因

为AC平分∠DAB,所以∠1 =。所

以∠2 =。所以AB∥。

三、做一做(本题10分)12.已知三角形ABC、点D,过点D作三角形ABC

平移后的图形。

A

D

平行线与相交线证明题 篇10

机会终于来了,一次自测后,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说:“首先老师要表扬你,现在交作业比以前积极了很多,其实你真的很聪明呢,你看你这次考了83分!但是我想如果你能再认真点的话,你肯定能考得更高!对吧?”她笑眯眯地看着成绩。“我知道你很喜欢看动画片,你喜欢动画片里的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啊?”我打开了话题。她很开心地回答:“我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的班长。”我笑了:“班长胖嘟嘟的,很强壮的,而且她总是替别人着想,我知道你心里和班长一样,也想对别人好,是吗?”她郑重的点点头。我很欣慰,趁热打铁说:“爸爸妈妈工作很辛苦,你也要替他们好好想想,不要让她们担心你。作为学生,你的任务就是学习,老师和家长都希望你能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喜羊羊与灰太狼》里的班长可是很认真、很负责的啊!以后回家作业要认真完成,好吗?”她红着脸腼腆地答应了。经过这次聊天,袁同学比以前认真了很多,不仅作业能按时上交,质量也越来越好了,我向她妈妈汇报了这一好消息,并要求多加鼓励。她的表现就更上进了。

【思考】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在心理上往往极力想要和师长保持冷漠的平行距离,要走近学生,最佳途径莫过于进行有效的沟通。沟通是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怎样沟通才能有效达到预期值呢?

策略一:直面学生,感之以诚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确实,教师工作的对象不是机器,而是富有个性特点的人,所以作为教师,就必须努力去了解每个学生,知道他们内心的需求,听到他们内心的声音。多与学生沟通,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互相了解,建立友谊。上述案例中,我与袁同学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在对话中让她感受到老师的亲切与真诚,没有距离感的对话让她更容易接受我对她的建议。

怎样与学生本人进行沟通呢?首先要有平等理念。我们在谈心时,不要“居高临下”,应该丢掉架子;不要厚此薄彼,应该一视同仁;不要命令训斥,应该换位思考。只有与学生真正交心,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能及时而准确地教育引导他们。 其次要讲知心话语。我们不妨从他们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关心、去体谅、去理解,摒弃“空洞说教”,说实话、真话,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最后要有耐心修养。任何事物的转变都有一个过程,学生的认识也是如此,所以我们不能操之过急,要做到处惊不变,处烦不怒,处忙不躁。有耐心,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

策略二:联结家长,晓之以理

毋庸置疑,在孩子整个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当前很多学生存在着家庭教育缺失的严重现实,有的家长教不得法,有的家长放任自流,有的家长疏于引导,这些情况都制约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在和学生进行交流的同时,也要做好和家长的沟通工作,晓之以理,才能及时了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开展家校协同教育。

怎样与学生家长沟通?首先,要肯定孩子。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直至影响对待孩子的态度,同时这种肯定也能使家长轻松、自信、愉快地面对教师,主动向教师指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与帮助。这样,沟通的主题就会得到延伸,就能有效促进家校互动。其次,要尊重家长。家长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着的,学历、职位、性格均有所不同。无论家长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从他们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的那一天起,家长与教师就开始了共同的历程——教育好孩子。因此,我们对待家长也要一视同仁,切忌不能用学生的成绩、表现等区别对待家长,更不能因学生而迁怒于家长。尊重家长有利于赢得家长的信任支持,从而形成教育合力。再次,要中肯指导。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可能存在这样那样不正确、不科学的观念和做法,我们应本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给予指导,纠正误区,提出建议,让每位家长都能感受到我们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得到家长的全力配合。

策略三:走近朋友,动之以情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常常表现出爱激动,乱发脾气,与大人唱反调等行为,这是因为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加强,做事要按自己的意愿办,而不愿意再像“小孩子”一样服从家长和老师,他们希望获得像“大人”一样的权利,如果大人稍加约束,就会产生反抗心理,甚至固执地顶撞师长。这时,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很难真正走近学生,很难真正了解他们的心里所想。同时,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又特别关注与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同龄人之间的关系是这一时期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往往真正能了解他们心理动向的是他们比较亲密的朋友,特别是有了委屈、愤怒,一定会向自己的小伙伴倾诉。所以,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不妨走近他们的亲密伙伴。比如,上述案例中,我找了袁某的好友聊了聊,知道了袁某的兴趣爱好,为我和袁同学的交流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怎样与学生朋友沟通?青春期的孩子是很维护自己朋友的,用他们的话讲就是讲义气。所以要从孩子的朋友那里了解到当事人的想法和言行,需要一定的艺术。首先,交谈时应语气要柔和委婉。比如可以说“我想和你聊聊你的朋友,可以吗?”不能让这个学生觉得老师是在盘查他的朋友,否则,只会带给他反感,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说。其次,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比如,老师说“她现在遇到了一点困难,我很想帮她,却不知从何着手,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让我们一起帮她走过这个难关。”这样的话,既让这个学生感到为师的诚意,也能让她从情理的角度出发想为朋友度过难关而密切配合老师,这样就相对容易打消学生欲隐瞒事实的念头,为老师切实地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很大帮助。

孩子们的心灵是脆弱的,但孩子们的心也是容易走近的,关键是需要我们老师多花点功夫去沟通,让初中这个特殊时期的学生不再总是试图与师长保持冷漠的平行距离,不再是互不相干的两条平行线,让孩子的成长与师长的教育有交集点。相信,越多的交集点,能让我们的教育能带给成长的孩子如摇篮般的温暖。

平行线与相交线证明题 篇11

一、填空题

1.一个角的余角是30º,则这个角的补角是2.一个角与它的补角之差是20º,则这个角的大小是3.时钟指向3时30分时,这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锐角是4.如图②,∠1 = 82º,∠2 = 98º,∠3 = 80º,则∠4 = 度.5.如图③,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AB⊥CD,OG平分∠AOE,∠FOD = 28º,则∠BOE =度,∠AOG =度.6.如图④,AB∥CD,∠BAE = 120º,∠DCE = 30º,则∠AEC =.7.把一张长方形纸条按图⑤中,那样折叠后,若得到∠AOB′= 70º,则∠OGC = 8.如图⑦,正方形ABCD中,M在DC上,且BM = 10,N是AC上一动点,则DN + MN的最小值为.9.如图所示,当半径为30cm的转动轮转过的角度为120时,则传送带上的物体A平移的距离为cm。

10.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D∥BC,BC>AD,∠B与∠C互余,将AB,CD分

别平移到图中EF和EG的位置,则△EFG为三角形,若AD=2cm,BC=8cm,则FG =。

11.如图9,如果∠1=40°,∠2=100°,那么∠3的同位角等于,∠3的内错角等

于,∠3的同旁内角等于.

12.如图10,在△ABC中,已知∠C=90°,AC=60 cm,AB=100 cm,a、b、c…是在△ABC

内部的矩形,它们的一个顶点在AB上,一组对边分别在AC上或与AC平行,另一组对边分别在BC上或与BC平行.若各矩形在AC上的边长相等,矩形a的一边长是72 cm,则这样的矩形a、b、c…的个数是

F

二、选择题

1.下列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①同位角相等②对顶角相等

③等角的补角相等④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A.1,B.2,C.3,D.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B.过一点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C.和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D.在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3.下列图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⑴、⑵、⑶,B.⑵、⑶、⑷,C.⑶、⑷、⑸,D.⑴、⑵、⑸

4.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的度数是()

A.30°B.60°C.90°D.120°

5.下列语句中,是对顶角的语句为()

A.有公共顶点并且相等的两个角

B.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

C.顶点相对的两个角

D.两条直线相交,有公共顶点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

6.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内错角相等

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C.三条直线相交,必产生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7.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平分线()

A.互相重合B.互相平行C.互相垂直D.无法确定

8.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C D

9.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构成的对顶角共有()

A、3对B、4对C、5对D、6对

10.如图,已知AB∥CD∥EF,BC∥AD,AC平分∠BAD,那么图中与

∠AGE相等的角有()

A.5个B.4个C.3个D.2个

11.如图6,BO平分∠ABC,CO平分∠ACB,且MN∥BC,设AB

=12,BC=24,AC=18,则△AMN的周长为()。

A、30B、36C、42D、18

12.如图,若AB∥CD,则∠A、∠E、∠D之间的关系是()

A.∠A+∠E+∠D=180°

B.∠A-∠E+∠D=180°

C.∠A+∠E-∠D=180°

D.∠A+∠E+∠D=270°

三、计算题

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a∥b,若∠1=118°求∠2为多少度?

2.已知一个角的余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补角的一半大90°,求这个角的度数等于多少?

四、证明题

1.已知:如图,DA⊥AB,DE平分∠ADC,CE平分∠BCD, C且∠1+∠2=90°.试猜想BC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D并说明其理由

B

2.已知:如图所示,CD∥EF,∠1=∠2,.试猜想∠3与∠ACB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并说明其理由 A

GD

E

CBF

3.如图,已知∠1+∠2+180°,∠DEF=∠A, A试判断∠ACB与∠DEB的大小关系,并对结论进行说明.D

2F

CBE

4.如图,∠1=∠2,∠D=∠A,那么∠B=∠C吗?为什么?

BAF

E

五、应用题

1.如图(a)示,五边形ABCDE是张大爷十年前承包的一块土地示意图,经过多年开垦荒地,现已变成图(b)所示的形状,但承包土地与开垦荒地的分界小路(即图(b)中折线CDE)还保留着.张大爷想过E点修一条直路,直路修好后,•要保持直路左边的土地面积与承包时的一样多,右边的土地面积与开垦的荒地面积一样多.请你用有关知识,按张大爷的要求设计出修路方案.(不计分界小路与直路的占地面积)

(1)写出设计方案,并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图形;

(2)说明方案设计理由.E

AD

ADBCMEN

(a)(b)

9.10.11.80,80,100

12.9

BDDBDDCCDAAC

三、(1)解:∵ ∠1+∠3=180°(平角的定义)

又 ∵∠1=118°(已知)

∴∠3= 180°-∠1 = 180°-118°= 62°

∵a∥b(已知)

∴∠2=∠3=6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答:∠2为62°

(2)解:设这个角的余角为x,那么这个角的度数为(90°-x),这个角的补角为(90°+x),这个角的余角的补角为(180°-x)依题意,列方程为:

180°-x=(x+90°)+90°

解之得:x=30°

这时,90°-x=90°-30°=60°.答:所求这个的角的度数为60°.另解:设这个角为x,则:

180°-(90°-x)-(180°-x)=90°

解之得:x=60°

答:所求这个的角的度数为60°.四、(1)解: BC与AB位置关系是BC⊥AB。其理由如下:

∵ DE平分∠ADC, CE平分∠DCB(已知),∴∠ADC=2∠1, ∠DCB=2∠2(角平分线定义).∵∠1+∠2=90°(已知)

∴∠ADC+∠DCB = 2∠1+2∠2

= 2(∠1+∠2)=2×90° = 180°.∴ AD∥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A+∠B=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DA⊥AB(已知)

∴ ∠A=90°(垂直定义).∴∠B=180°-∠A = 180°-90°=90°

∴BC⊥AB(垂直定义).1212

(2)解: ∠3与∠ACB的大小关系是∠3=∠ACB,其理由如下:

平行线与相交线证明题 篇12

试题

数学 2018.7

本试卷共6页,12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B. 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C. 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D. 过弦的中点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2.三角形A′B′C′是由三角形ABC平移得到的,点A(-1,4)的对应点为A′(1,7),点B(1,1)的对应点为B′(3,4),则点C(-4,-1)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

A.(-6,2)

B.(-6,-4)

C.(-2,2)

D.(-2,-4)

3.观察下列几个命题:①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②同位角都相等;③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④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⑤若a2=b2,则a=b.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有()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位于第一象限,点A的坐标是(4,3),把△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A1B1C1,则点B1的坐标是()

A.(﹣2,3)

B.(3,﹣1)

C.(﹣3,1)

D.(﹣5,2)5.现有甲、乙、丙、丁、戊五个同学,他们分别来自一中、二中、三中.已知:①每所学校至少有他们中的一名学生;②在二中联欢会上,甲、乙、戊作为被邀请的客人演奏了小提琴;③乙过去曾在三中学习,后来转学了,现在同丁在同一个班学习;④丁、戊是同一所学校的三好学生.根据以上叙述可以断定甲所在的学校为()

试卷第1页,总6页 A. 三中

B. 二中

C. 一中

D. 不能确定

6.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证明命题“若a2>1,则a>1”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 a=-

3B. a=-

1C. a=1

D. a=3

7.已知在△ABC中,∠A,∠B的外角分别是120º,150º,则∠C等于()A. 60º

B. 90º

C. 120º

D. 150º 8.如图,已知AB∥CD,能得到∠1=∠2的依据是()

A.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二、填空题 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9.下列几个命题:①若两个实数相等,则它们的平方相等;②若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b)(a+b)+c2=0;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③有两边和一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其中是假命题的有_________(填序号).10.如图,已知直线a∥b,小杜把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若∠1=18°,则∠3的度数为______.11.如图所示,添加一个条件____,可使AC∥DE.12.猜谜语(打书本中两个几何名称).剩下十分钱_____;两牛相斗_____. 13.趣味猜谜:“两牛打架”,打一数学名词,谜底是_____.

1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其逆

试卷第2页,总6页 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逆命题是________命题.

三、解答题 共10小题,15-18题6分,19题7分,20、21题8分,22题9分,23题10分,24题12分,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5.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60°,BD⊥AC于点D,DG∥AB,DG交BC于点G,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CE=CD.(1)求∠ABD和∠BDE的度数;

(2)写出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写出3个即可).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D(6,4),将线段AD平移得到BC,使B(0,b),且a,b满足|a﹣2|+

=0,延长BC交x轴于点E.

(1)填空:点A(,),点B(,),∠DAE=

;(2)求点C和点E的坐标;

(3)设点P是x轴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E重合),且PA>AE,探究∠APC与∠PCB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M的坐标为(3,﹣2),线段AB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点A的坐标为(7,3),点B的坐标为(1,4).

(1)将线段AB平移可以得到线段MN,其中点A的对应点为M(3,﹣2),点B的对应点为N,则点N的坐标为

(2)在(1)的条件下,若点C的坐标为(4,0),请在图中描出点N并顺次连接BC,CM,MN,NB,然后求出四边形BCMN的面积S.

试卷第3页,总6页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各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0,0),B(7,0),C(9,5),D(2,7).(1)在坐标系中,画出此四边形;(2)求此四边形的面积.

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1,1),B(3,4),C(3,8).(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描出A、B、C三点,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2)求出三角形ABO(若O是你所建立的坐标系的原点)的面积.

20.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A=60°,BD⊥AC于点D,DG∥AB,DG交BC于点G,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CE=CD.(1)求∠ABD和∠BDE的度数;

(2)写出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写出3个即可).

21.已知C为线段AB的中点,E为线段AB上的点,点D为线段AE的中点.(1)若线段AB=a,CE=b,|a﹣15|+(b﹣4.5)2=0|a﹣15|+(b﹣4.5)2=0,求a,b的值;

试卷第4页,总6页(2)如图1,在(1)的条件下,求线段DE的长;(3)如图2,若AB=15,AD=2BE,求线段CE的长.22.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在方格纸内将△ABC经过一次平移后得到△A′B′C′,图中标出了点B的对应点B′,利用网格点画图:(1)补全△A′B′C′;

(2)画出△ABC的中线CD与高线AE;(3)△A′B′C′的面积为.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D(6,4),将线段AD平移得到BC,使B(0,b),且a,b满足|a﹣2|+

=0,延长BC交x轴于点E.

(1)填空:点A(,),点B(,),∠DAE=

;(2)求点C和点E的坐标;

(3)设点P是x轴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E重合),且PA>AE,探究∠APC与∠PCB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结论并证明.

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M的坐标为(3,﹣2),线段AB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点A的坐标为(7,3),点B的坐标为(1,4).

(1)将线段AB平移可以得到线段MN,其中点A的对应点为M(3,﹣2),点B的对应点为N,则点N的坐标为

(2)在(1)的条件下,若点C的坐标为(4,0),请在图中描出点N并顺次连接BC,CM,MN,NB,然后求出四边形BCMN的面积S.

试卷第5页,总6页

试卷第6页,总6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分析是否为真命题,需要分别分析各题设是否能推出结论,从而利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详解】

A、成立的前提条件是同圆或等圆,不正确; B、正确;

C、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有可能是圆的割线,不正确; D、垂直于弦的中点的直线必经过圆心,不正确. 故选B. 【点睛】

要注意同圆或等圆是有关于圆的问题中一个很重要的前提. 2.C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求解即可. 【详解】

由点A(-1,4)的对应点为A′(1,7)知平移方式为向右平移2个单位、向上平移3个单位,∴点C(-4,-1)的对应点C′的坐标为(-2,2).故选:C.【点睛】

考查了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左右移动改变点的横坐标,上下移动改变点的纵坐标. 3.C 【解析】 【分析】

逐个分析各项,利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详解】

答案第1页,总15页

①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是假命题; ②同位角相等,只有在两线平行时,是假命题; ③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是真命题; ④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是真命题; ⑤若a2=b2,则a=±b,是假命题. 故选C. 【点睛】

主要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 4.C 【解析】 【分析】

根据点的平移的规律:向左平移a个单位,坐标P(x,y)⇒P(x﹣a,y),据此求解可得. 【详解】

∵点B的坐标为(3,1),∴向左平移6个单位后,点B1的坐标(﹣3,1),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的坐标的平移规律:横坐标,右移加,左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 5.A 【解析】 【分析】

先根据每个已知条件单独判断,最后结合①综合判断即可.【详解】

由②可知:甲、乙、戊不是二中的学生,是一中或三中的学生,由③可知:乙、丁在同一所学校学习,且他们都不是三中的学生,在一中或二中,进而可知乙在一中.由③④可知:乙、丁、戊都在同一所学校,且都在一中,由①②可知甲在三中,丙在二中,故选A.

答案第2页,总15页

【点睛】

本题考查用排除法解决问题,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6.A 【解析】 【分析】

根据举例法证明是假命题即可.【详解】 若a=-3则 = =9,9>1,但-3<1,符合题意,若a=-1则 =1,不符合题意,若a=1,则=1,不符合题意,若a=3,则 =9,9>1,a>1,但不是反例,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举例法证明一个命题错误,要说明数学命题的错误,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这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7.B 【解析】 【分析】

根据邻补角定义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求解即可.【详解】

∵∠BAC的外角为120°,∠ABC的外角为150°,∴∠BAC=60°,∠ABC=30° ∴∠C=180°-60°-30°=90°,故选B.【点睛】

本题考查了补角定义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8.C 【解析】

答案第3页,总15页

【分析】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进行判断即可.【详解】 ∵AB//CD

∴∠1=∠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选C.【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9.③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逐一判断,命题真假即可.【详解】

若两个实数相等,则它们的平方相等,正确,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若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a-b)(a+b)+c2=0;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满足 ,此时b为斜边,是直角三角形,是真命题,不符合题意,有两边和一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因为两边和两边的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此命题不能确定角的位置,所以为假命题,符合题意,故答案为:③.【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真命题与假命题,运用了平方差公式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10.72°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判定∠2=∠3,再由三角尺的直角与∠1的度数即可求解.【详解】

∵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在直线上,∠1=18°,∴∠2=180°-90°-18°=72°,答案第4页,总15页

∵a//b,∴∠3=∠2=72°,故答案为:72°.【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判定定理,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平行线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11..答案不唯一,如∠A=∠BDE 【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进行添加即可.【详解】

添加∠A=∠BDE,∵∠A=∠BDE

∴AC//D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A=∠BDE(答案不唯一).【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定理,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12.余角,对顶角 【解析】 【分析】

剩下十分钱--余角(余下一角钱即十分钱);两牛相斗--对顶角(相互顶牛角). 【详解】

剩下十分钱余角;两牛相斗对顶角. 故答案为:余角, 对顶角 【点睛】

本题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解答时可联系生活实际去解. 13.对顶角 【解析】 【分析】

根据牛打架用“角”互相顶,可猜测为:对顶角.

答案第5页,总15页

【详解】

“两牛打架”,打一数学名词,谜底是对顶角. 故答案为:对顶角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学常识,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解答时可联系生活实际去解.

14.若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真 【解析】 【分析】

根据逆命题的定义,写出逆命题,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判断.【详解】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其逆命题是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这个逆命题是真命题.

故答案为:若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真.【点睛】

本题考核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点:熟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5.(1)∠CDE=30° ∠BDE=120°(2)△ABC是等腰三角形,△CDG为等腰三角形,△CDE是等腰三角形 【解析】 【分析】

(1)△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BD是直角三角形,可求∠ABD,再利用线段相等,角的转化,求出∠BDE;

(2)只要两边相等或者两个角相等,就是等腰三角形,在图形中找相等的角即可. 【详解】

(1)∵AB=AC,∠A=60°,∴△ABC是等边三角形,∵BD⊥AC,∴∠ABD=30°,∵CD=CE,∠ACB=60°

答案第6页,总15页

∴∠CDE=30° ∴∠BDE=120°.(2)∵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 ∵DG∥AB,∴∠DGC=∠ABC,∴△CDG为等腰三角形. ∵CD=CE,∴△CDE是等腰三角形.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找到相等的角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1)2,0,0,﹣5,45°;(2)C(4,﹣1),E(5,0)(3)45°或135°

【解析】 【分析】

(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两点的坐标,根据tan∠DAE=1,得出∠DAE=45°;(2)利用平移的性质求出C点坐标,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进而得到点E的坐标;(3)分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a,b满足|a﹣2|+∴a﹣2=0,b+5=0,∴a=2,b=﹣5,∴A(2,0),B(0,﹣5);

=0,∵tan∠DAE=∴∠DAE=45°,=1,故答案为2,0,0,﹣5,45°;

答案第7页,总15页

(2)∵AD∥BC,AD=BC,∴点B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C,∵B(0,﹣5),∴C(4,﹣1).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5,∴E(5,0).

(3)①当点P在点A的左侧时,如图1,连接PC. ∵OE=OB,∴∠PEC=45°,∵∠PCB=∠APC+∠PEC,∴∠PCB﹣∠APC=45°;

②当P在直线BC与x轴交点的右侧时,如图2,连接PC. ∵∠PCB=∠PEC+∠APC,∴∠PCB﹣∠APC=135°.

【点睛】

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平移的性质,非负数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等知识,正确的画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17.(1)(﹣3,﹣1)(2)22 【解析】 【分析】

(1)由点M及其对应点A的坐标得出平移方向和距离,据此可得点N的坐标;(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割补法求解可得. 【详解】

(1)由点A(7,3)的对应点是M(3,﹣2)知,由A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可得到点M,答案第8页,总15页

∴点B(1,4)的对应点N的坐标为(﹣3,﹣1),故答案为:(﹣3,﹣1).

(2)如图,描出点N并画出四边形BCMN,S=×4×5+×6×1+×1×2+2×1+×3×4 =10+3+1+2+6 =2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的平移,左右平移只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平移只改变点的纵坐标,上加下减. 18.(1)见解析(2)44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先补充成网格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确定出点B、C、D的位置,再与点A顺次连接即可;(2)利用四边形所在的矩形的面积减去四周三个小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1)四边形ABCD如图所示;

(2)四边形的面积=9×7﹣×2×7﹣×2×5﹣×2×7,=63﹣7﹣5﹣7,=63﹣19,答案第9页,总15页

=44.

【点睛】

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三角形的面积,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补充成网格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而确定点的位置.

19.(1)8(2)【解析】 【分析】

(1)由题意可先描点,如图,然后根据点的坐标特征和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2)利用面积的和差计算三角形ABO的面积即可.【详解】(1)如图,S△ABC=×(3+1)(8﹣4)=8;

(2)S△ABO=4×4﹣×3×4﹣×4×3﹣×1×1=.

【点睛】

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利用点的坐标计算出相应的线段的长和判断线段与坐标轴的位置关系.

20.(1)∠CDE=30° ∠BDE=120°(2)△ABC是等腰三角形,△CDG为等腰三角形,△CDE

答案第10页,总15页

是等腰三角形 【解析】 【分析】

(1)△ABC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BD是直角三角形,可求∠ABD,再利用线段相等,角的转化,求出∠BDE;

(2)只要两边相等或者两个角相等,就是等腰三角形,在图形中找相等的角即可. 【详解】

(1)∵AB=AC,∠A=60°,∴△ABC是等边三角形,∵BD⊥AC,∴∠ABD=30°,∵CD=CE,∠ACB=60° ∴∠CDE=30° ∴∠BDE=120°.(2)∵AB=AC,∴△ABC是等腰三角形 ∵DG∥AB,∴∠DGC=∠ABC,∴△CDG为等腰三角形. ∵CD=CE,∴△CDE是等腰三角形.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找到相等的角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1)a=15,b=4.5;(2)6;(3)4.5 【解析】 【分析】

(1)由|a-15|+(b-4.5)2=0,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即可推出a、b的值;

(2)根据(1)所推出的结论,即可推出AB和CE的长度,根据图形即可推出AC=7.5,然后由AE=AC+CE,即可推出AE的长度,由D为AE的中点,即可推出DE的长度;

答案第11页,总15页

(3)首先设EB=x,根据线段中点的性质推出AD、DE关于x的表达式,即AD=DE=2x,由图形推出AD+DE+BE=15,即可得方程:x+2x+2x=15,通过解方程推出x=3,即BE=3,最后由BC=7.5,即可求出CE的长度. 【详解】

解:(1)∵|a﹣15|+(b﹣4.5)2=0,∴|a﹣15|=0,(b﹣4.5)2=0,∵a.b均为非负数,∴a=15,b=4.5,(2)∵点C为线段AB的中点,AB=15,CE=4.5,∴AC=AB=7.5,∴AE=AC+CE=12,∵点D为线段AE的中点,∴DE=AE=6,(3)设EB=x,则AD=2BE=2x,∵点D为线段AE的中点,∴AD=DE=2x,∵AB=15,∴AD+DE+BE=15,∴x+2x+2x=15,解方程得:x=3,即BE=3,∵AB=15,C为AB中点,∴BC=AB=7.5,∴CE=BC﹣BE=7.5﹣3=4.5.【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线段中点的性质,关键在于正确的进行计算,熟练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推出相关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22.(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8 【解析】 【分析】

(1)根据平移的条件画出图象即可;

(2)根据中线,高线的定义画出中线CD与高线AE即可;

(3)根据平移前后图形面积不变可得S△A′B′C′=S△ABC=×AE×BC,然后计算得出答案.【详解】(1)(2)如图,答案第12页,总15页

(3)S△A′B′C′=S△ABC=×AE×BC=×4×4=8.故答案为8.【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作平移图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作平移图的一般步骤:(1)确定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

(2)确定图形的关键点;如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顶点,圆的圆心等;(3)通过关键点作出平移后的图形.23.(1)2,0,0,﹣5,45°;(2)C(4,﹣1),E(5,0)(3)45°或135°

【解析】 【分析】

(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两点的坐标,根据tan∠DAE=1,得出∠DAE=45°;(2)利用平移的性质求出C点坐标,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进而得到点E的坐标;(3)分两种情况讨论求解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a,b满足|a﹣2|+∴a﹣2=0,b+5=0,∴a=2,b=﹣5,∴A(2,0),B(0,﹣5);

=0,∵tan∠DAE=∴∠DAE=45°,=1,答案第13页,总15页

故答案为2,0,0,﹣5,45°;(2)∵AD∥BC,AD=BC,∴点B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点C,∵B(0,﹣5),∴C(4,﹣1).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5,∴E(5,0).

(3)①当点P在点A的左侧时,如图1,连接PC. ∵OE=OB,∴∠PEC=45°,∵∠PCB=∠APC+∠PEC,∴∠PCB﹣∠APC=45°;

②当P在直线BC与x轴交点的右侧时,如图2,连接PC. ∵∠PCB=∠PEC+∠APC,∴∠PCB﹣∠APC=135°.

【点睛】

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变化﹣平移,平移的性质,非负数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等知识,正确的画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24.(1)(﹣3,﹣1)(2)22 【解析】 【分析】

(1)由点M及其对应点A的坐标得出平移方向和距离,据此可得点N的坐标;(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利用割补法求解可得. 【详解】

(1)由点A(7,3)的对应点是M(3,﹣2)知,由A先向左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5

答案第14页,总15页

个单位,可得到点M,∴点B(1,4)的对应点N的坐标为(﹣3,﹣1),故答案为:(﹣3,﹣1).

(2)如图,描出点N并画出四边形BCMN,S=×4×5+×6×1+×1×2+2×1+×3×4 =10+3+1+2+6 =2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平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的平移,左右平移只改变点的横坐标,左减右加;上下平移只改变点的纵坐标,上加下减.

上一篇:沉降观测专项方案下一篇:妈妈祝福孩子成长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