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写作注意事项
1、由于离实习期结束和实习(调查)报告定稿日期(5月8日)越来越近,我建议所有的同学都要抓紧实习手册的填写和实习(调查)报告写作,尤其是那些进度较慢的同学,被以为到最后能拿篇东西交上来就能过关,最好能在学校或家里呆上几天,专心写作。有问题随时来电来邮咨询解决。如问题较大,不能通过电、邮交流解决或还是不明白、不理解,尽可能回到学校办公室找我当面指导。为了不浪费大家时间,来之前请电话预约。
2、实习(调查)报告不允许抄袭与拼凑。参考或引用别人的东西的,要转化为对自己的文章观点有助的内容。直接引述要用双引号标出,但不能太长,间接转述时要用自己的语言。参考别人的东西应该在行文中指出。间接地标示可以说:某某某或某调查(在某处)曾指出„;直接的应用就要用双引号标示出来;引用他人图表或数据也得说明出处。切忌一字不改,大篇幅的抄袭,整篇拼凑。完稿后自己利用搜索引擎,逐句搜索是否存在上述问题。如最后交上来的报告被发现大量抄袭与拼凑,就会以不及格论处,且时间方面重写也是来不及的,后果只能自负。切记切记!
3、格式方面要严格按照(绿皮的)《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手册》P.21附录1:《……实习报告规范化规定》和P.23 附录2:《实习报告模版》逐条对照落实。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同学按照我早前发给大家的参考报告的格式和模版写作,这样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学院今年给出了最新的规定和模版,例如新的封面的内容已修改,旧版中的“目录/提纲、独创性声明”等部分已经删掉了。
4、下面是一张《毕业(顶岗)实习报告成绩考核表》,自己填上
姓名、学号和题目后打印出来作为封底一块装订。
5、报告写完后要做最后的仔细校对,确保没有出现错别字和格式等方面的低级错误。最后,把完整(从封面到封底)的电子版发给老师过目,如果老师说你可以定稿的话,你就可以用A4纸打印一份出来,看一下觉得没问题,就可以装订成册。
学习语言的目的是用来交流的,读、写、说无疑是学习语言的核心目的。写作能力既是英语教学的目标需要认真加以培养,也是学生进入社会后工作和生活中用到的一项技能。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动笔之前,认真审题。 学生在动手写作前, 必须仔细阅读文章所给的材料, 清晰题目所设置的情境,以此确定写作的格式、题材以及要点。书信、日记、通知、人物介绍等都是写作的体裁。写作前,学生一定要审清题意。
2.罗列要点,组词成句。作为写作的一个重要依据, 内容完整是学生必须加以注意的。学生认真审题,弄清题意之后,应逐个把内容要点一个个罗列出来。看图作文中的要点最容易遗漏, 也最容易出差错,必须注意。列出要点后,通过认真回忆和思考,写出自己熟悉的与这一内容有关的词汇、短语、句型和其他有用的表达。然后尽量用这些确定好的材料组织成句。
3.打好腹稿,谋句成篇。内容要点组织成句, 并不是简单地罗列拼凑就可成文的, 那样的文章会显得“驴头不对马嘴”。首先,学生必须理清文章的脉络和层次,决定句与句、段与段之间应该如何顺畅地衔接,以保证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其次,根据句子结构和段落层次的实际需要, 添加必要的从属连词、并列连词等,并最终组织成文。
4.认真检查,全面核实。连句成文、完成草稿之后,并不是万事大吉了, 还要按照题目要求对短文进行全方位的检查。首先,对照题目所要求的内容和情境, 看内容是否已全包括进去。其次,看看文章中有没有语法错误。再次,检查单词拼写、字母大小写以及标点符号是否有误或遗漏、文章的词数是否合乎要求。
二、英语写作的注意事项
英语写作不同于汉语中的命题作文,它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因此, 在写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写作要连贯流畅,尽可能多样化。 要用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词句写作,正确使用连词。要用多样化的句子结构和句型使所表达的语言流畅自然。
2.准确地道,灵活多变。书面表达十分讲究语言灵活地道。如果用汉语思维去写英语文章,肯定会闹出不少笑话。如“他已到了参军的年龄”, 不少学生翻译成“He has reached the age of joiningthe army.”这种表达方法虽不能说完全错误, 但至少不是地道的英语,合乎习惯的表达应该是“He isold enough to join the army”。
3.语法正确,用词得当。在写作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章时,所用句式、时态、语言特征及用词也不相同。书面表达失分最多的是语法错误。因此,要特别留意动词的时态、语态、句型、句子结构及各种实词的表达,做到用词得当、合乎语法规则。同时,还要注意一些细微的语言要点,如固定短语、习惯搭配等。在写作时,要多从交际的角度考虑问题。以写信为例,要考虑写信的目的、写信人与收信人的关系、什么是对方已知的或未知的信息等。每写一句话,都要符合写作人的身份, 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要掌握最基本的句子结构, 注意句子的连惯性和逻辑性,适当使用一些过渡词,同时注意避免过多的重复, 以便文章生动可读。
总之, 初中英语写作也是在语言表达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对学生的一种拔高要求。英语书面表达要求学生不能逐词翻译文章所给材料,也不能随意发挥,天马行空。学生必须抓住文中所给材料的要求和信息, 用自己熟练的英语句子表达出来。一般而言,只要学生能把题中规定的要点全面表达清楚,同时做到语言连贯,行文流畅, 才是篇优秀的英语作文。
如何写好商务电子邮件,这一直是商界人士感到棘手的问题。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和外企商务英语培训经验,参考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资料,并吸收了诸多的网络上最新的商务邮件写作信息,从电子邮件的词法、句法、语态、语言风格、篇章结构等方面总结出了十六条写作注意事项:避免措辞拖沓冗长、累赘重复;使用简单词汇;避免使用有性别歧视的词汇;尽量少用陈词滥调及商业行话;避免使用意思模糊的表达;避免使用否定的表达;措辞礼貌得体;为对方着想;多使用主动语态;多使用短句;使用现代商务英语;风格自然、口语化;缩短或删除寒暄及不切题的段落;开头表明写作目的;结尾避免画蛇添足;使用小段落。本文提供了前八项,另外八条注意事项将在本文的姊妹篇《商务电子邮件写作的基本原则(2)》提出。
避免措辞拖沓冗长、累赘重复(Avoid wordy and redundant phrases)
商务电子邮件的措辞应简洁明了,若用过多词汇来表达一个或两个词就能表达的意思,显然会使写作的内容拖沓冗长,观点模糊,更会浪费读者的时间。以下分别从“wordy”(拖沓冗长)和“redundant”(累赘重复)两方面举例说明。
Wordy(冗长)
at this point in time
in compliance with your request
in the event that
Concise(简洁)
now
at your request
if
以上例子说明,商务电子邮件中应尽量多用简洁的语言,使传达的信息直接、一目了然。此外,诸如“free gift”,“foreign imports”等词汇也过于累赘,有重复感。“gift”本身就是免费的,不需再加“free”,同样“imports”也是来自国外的,无须再加上“foreign”。请看以下例子,左边有累赘重复感,右边简洁明了,符合现代商务电子邮件标准:
Redundancy(重复)
actual experience
basic essentials
final outcome
Concise(简洁)
experience
basics
outcome
使用小词汇(Use small words)
初学商务邮件写作时,一般人会认为用词越难越好,越正式越好。殊不知现代商务邮件写作要求多使用简单的小词。一封措辞复杂、晦涩难懂的商务电子邮件只会浪费对方的更多时间,结果适得其反,因为对方看不懂或没有太多时间来欣赏你的文采,很可能会将你的邮件扔到垃圾箱。在商务活动中,商务电子邮件的目的是为了沟通,传达信息并尽量说服对方,并不是向对方展示自己的文采。请看以下例子,右边的小词短小精悍,词义清晰易懂。
Big words(用词过大)
commencement
currently
facilitate
Small words(短小精悍)
start
now
help
避免使用有性别歧视的词汇(Avoid sexist language)
现代社会中,随着女性的地位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女性,尤其是女权运动主义者对含有性别歧视的字眼很敏感。如今女性在商界所起的作用并不亚于男性,在商务沟通中,承认这一事实是一明智的选择。商务邮件中尽量避免使用有性别歧视的词语,这对沟通双方都有利。以下例子中,左边不可取,右边符合现代商务电子邮件的趋势:
Improper(不妥)
businessman
chairman
salesman
Proper(恰当)
businessperson (businesspeople)
chairperson
salesperson
在实际商务电子邮件中,可采取多种办法来避免性别歧视,如:
1) 使用具体名词,不用代词。如:“Typically, a manager will call a meeting.”
2) 使用名词的复数形式。如:“Employees must decide for themselves.” 而句子“Each employee must decide for himself.”则含有性别歧视。
3) 用第二人称代词“you”代替有性别歧视的词语。如:“You must sell three cars every month.”而“All salesmen must sell three cars every month.”有性别歧视。
4) 采用“he or she”的形式。如:“A manager must make sure that he or she do the right job.”
尽量少用陈词滥调及商业行话(Use less clichés and jargon)
陈词滥调(clichés)指的是那些由于使用过于频繁而失去原来新鲜感和魅力的词语。如:“first and foremost”,“last but not least”等,虽然这些表达不会太陈旧,但由于用的太频繁而成为陈词滥调。类似的表达还有:“bottom line,beyond the shadow of a doubt,bury the hatchet,state of the art,hit the nail on the head,take the ball and run with it”。
商业行话(jargon)指某一特定行业人群使用的语言。几乎每一行业都有自己的行话。在商务电子邮件中,应尽可能使用同义词来取代商业行话,避免产生误解。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商业行话(左边)及其同义表达(右边)。
Jargon(行话)
deplane
in-service
interface
Synonymous expressions(同义表达)
get off the plane
provide on-the-job training
talk with
避免使用意思模糊的表达(Avoid vague expressions)
商务邮件写作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模棱两可的词或短语,这种表达无疑会使读者产生误解,影响商务沟通。因此,商务邮件写作的措辞应具体化,结构清晰,内容清楚。使用特定、具体的表达能让读者在大脑中形成一副形象、生动的画面;而含糊其词只会使读者不识庐山真面目。有些商人由于图方便常使用一些笼统、模糊的词语,导致商务沟通障碍。譬如:“Our contract will be finalized next week?”中的“finalized”意思不够明确,合同下周签好,还是合同书下周将拟定好,或是下周同意签约,读者不知其解。商务电子邮件中,类似表达应予以杜绝。以下还列举了一些模糊表达(左边)及其修改(右边)。
Vague(模糊)
1. Does wholesale have a positive impact?
2.This will give us enough time to reach some meaningful conclusions.
Concrete(具体)
1. Does wholesale increase our profits.
2.This will give us enough time to determine our budget.
避免使用否定的表达(Avoid negative wording)
人们经常在生气时或抱怨时使用否定的词或短语,这种表达常隐含对读者批评或责备,因此不利于商务沟通。商务邮件中应采用具有积极肯定的意义的词语,尽量避免使用否定的表达。即便是想批评对方,也不应在措辞上表露出来,应采用委婉或积极的语气和语言,以便对方更好的接受。因为商务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批评或责备对方,也不是故意让对方感到内疚,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信息或劝说对方采取有益的行动,解决问题。
譬如:“You did not send us your L/C by the end of the month.”一句中的“did not”就含有责备的语气,暗示对方无能。再如:“Your lack of carefulness is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中的“lack of”则传达了对对方的严重不满。这两个例句可分别修改为:“Could you please send us your L/C by the end of this month?”和“We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solve the problem for us.” 下列句子分别是否定(左边)与肯定(右边)表达的对比:
Negative(否定)
1. This email is concerning your inability to remit payment on our invoice.
2. The pricing scheme you suggested for this product is not practical.
Positive(肯定)
1. Did you receive our invoice?
2. If we can increase the profit by 10 percent, the pricing scheme you suggested could work.
措辞礼貌得体(Use courteous expressions)
礼貌是商务邮件写作中的基本原则,无论何时,只要有必要,别忘了说“Thank you”、“Would you please...”、“We would appreciate it...”等。但是,邮件写作中的礼貌不仅仅是对以上所列举之词的适时运用,还应注意其他有碍礼貌的几个弊病,如:避免不信任;避免指责;避免居高临下等。以下分别举例说明。
(一)避免不信任(Avoid suspicion)
诸如“If what you said is correct...”、“If that is as you claimed...”等之类语句往往让人觉得你是在怀疑对方的可信度。这样不利于激发对方为你做出有益的举动。试比较下列例句,右边比左边更妥当:
Improper(不妥)
1. We received the email of 7 May in which you claimed that the robot was faulty at the time of purchase.
2. If the commodities were damaged in transit, as you allege, we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them.
Proper(恰当)
1. We have noticed in your email of 7 May that the machine was faulty at the time of purchase.
2. As you mentioned the commodities were damaged in transit, we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them.
(二)避免指责(Avoid blaming)
无论何时,若想激发对方为你采取有益的行动,切忌指责对方。诸如“you neglected”、“you forgot”、“you omitted”等语句都会给对方带来不愉快,甚至冒犯对方。设想你是读者,你会对下面左边的句自有何反映:
Improper(不妥)
1. Obviously, you forgot to send us the report by registered mail.
2. Why didn't you read the instruction before using the machine?
Proper(恰当)
1. We did request that you send us by registered mail.
2. You are requested to read the instruction before using the machine.
(三)避免居高临下(Avoid talking down)
商务沟通中,合作双方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任何一方凌驾于对方往往都会遭到失败,失去商业良机。试比较下列例子:
Improper(不妥)
1. In a company as large as ours, we seldom take an order of less than 2000 items.
2. You must visit our office next week.
Proper(恰当)
1. Please notice that it is not our common practice to take an order of less than 2000 items.
2. Please visit our office next Tuesday.
为对方着想(Use your attitude)
商务邮件撰写中,切记要考虑读者或收件人的态度。“生意”(Business)这个词包括“U”和“I”,即“你”和“我”,但一般要把“你”放在“我”前面。所以,在商务邮件写作中,要时刻考虑对方的需求,应淡化“we”而强调“you”,要暂时忘掉自己,为对方着想。如果不充分显示出对对方的重视,对方可能不会感兴趣。比较以下例句,显然右边比左边更符合商务文体。
Our attitude(我方态度)
1. We want you to process the order by the end of this month.
2. Our savings accounts pay 6% interest.
Your attitude(贵方态读)
1. Your prompt process of this order will certainly help us to serve you better.
2. You will earn 6% interest form your savings accounts here.
虽说商务电子邮件中应使用“Your attitude”,但并非千篇一律,有时在指出对方的过失或答复对方抱怨信时,为了不惹怒、冒犯对方,尽量少用“Your attitude”,这样也是为对方着想。如以下几例:
Improper(不妥)
1. You did not send your payment on time.
2. You must visit our office next week.
Proper(恰当)
1. We did not receive the payment on time.
2. Please visit our office next Tuesday.
从这些写作原则中我们可以看出, 现代商务英语写作趋于简洁,尤其是电子邮件写作。笔者希望通这八条建议能给商务英语学习者有所启发,能给他们带来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在商务电子邮件写作过程中,应不仅要注意措词造句,还要注意的表达语气。
作者简介:
一、开题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它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是一个研究构想的基本框架。在开题阶段,提纲的目的是让人清楚论文的基本框架,没有必要像论文目录那样详细。
报告提纲包括:(1)整体:研究背景,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2)主要内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3)大致的进度安排;(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6)经费概算;(7)预期研究结果;(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注意点:(1)论文整体思路对否(2)可行性是否具备
(3)格式正确与否(开题报告中应包括相关参考文献的目录)
二、论文设计
设计是在论文写作选题确定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计划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写作顺利进行。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专业设计:是根据选题的需要及现有的技术条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2)统计学设计:是运用卫生统计学的方法所提出的统计学处理方案,这种设计对含有实验对比样本的护理论文的写作尤为重要;(3)写作设计:是为拟定提纲与执笔写作所考虑的初步方案。总之,设计是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蓝图,没有“蓝图”就无法工作。
三、资料搜集与处理
资料是构成论文写作的基础。在确定选题、进行设计以及必要的观察与实验之后,做好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工作,是为论文写作所做的进一步准备。
论文写作资料可分为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两类。前者也称为第一性资料或直接资料,是指作者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或体察到的东西,如在实验或观察中所做的记录等,都属于这类资料;后者也称为第二性资料或间接资料,是指有关专业或专题文献资料,主要靠平时的学习积累。在获得足够资料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应用。对于论文写作来说,这两类资料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恰当地将它们运用到论文写作中去,注意区别主次,特别对于文献资料要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适当引用,不要喧宾夺主。对于第一手资料的运用也要做到真实、准确、无误。
四、论文写作提纲
拟写论文提纲也是论文写作过程中的重要一步,可以说从此进入正式的写作阶段。首先,要对学术论文的基本型(常用格式)有一概括了解,并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考虑论文的构成形式。对于初学论文写作者可以参考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类型,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对掌握的资料做进一步的研究,通盘考虑众多材料的取舍和运用,做到论点突出,论据可靠,论证有力,各部分内容衔接得体。第三,要考虑论文提纲的详略程度。论文提纲可分为粗纲和细纲两种,前者只是提示各部分要点,不涉及材料和论文的展开。对于有经验的论文作者可以采用。但对初学论文写作者来说,最好拟一个比较详细的写作提纲,不但提出论文各部分要点、而且对其中所涉及的材料和材料的详略安排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都有所反映,写作时即可得心应手。
五、导师交流
拟写好论文提纲后要与导师见面交流,带着提纲给导师参考,表达出自己的意见。若导师对提纲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那么则要进行提纲的修改。提纲修改也可能反复进行多次,这时需要我们耐心与导师沟通,每一次沟通要对论文产生建设性的意见并高效地完成每一次修改。在与导师确认并完成提纲后,即可开始毕业论文的正式写作。
开题报告框架构造
开题报告应有封面页,总页数应不少于4页。
封面页需包括:学校、院系、专业、年级、姓名、学号、导师、课题名称 开题报告封面页模版如下
开题报告框架主体部分包含的内容主要有: 1.选题缘由
选题缘由就是要说清楚我们为什么选这项研究。2.文献综述
文献资料查询一定要结合论文的关键词,对大量文献资料进行观点提炼,并在归纳总结中思考自己研究的亮点。3.研究的理论基础
研究的理论基础要基于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选择,我们常常所说的理论基础有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各类学科的权威性的一些教育教学观点和理论。4.研究的主要内容
要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要求全面、详实、周密,研究内容笼统、模糊,甚至把研究目的、意义当作内容,往往使研究进程陷于被动。研究内容一般是2~3点,当然也可以更多,但是如果只是一点是绝对不够的。在研究内容中,首先提一下自己的研究内容,然后对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一些简单的解释。5.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可以说在理论上你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论价值了。那么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然后你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
6.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要说一下你大致的思路、同时重点阐述你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如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法、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模型检验等等。7.研究的步骤
如何开展研究的,研究中所需的设备器材,协助完成研究的人员等等。8.论文提纲 9.教师指导意见 10.评审小组意见
如何选题
来源
最理想的选题应该是通过阅读的启发、学习的疑问、实践的体会等自己提出的。 一些学术杂志上的论文题目也可以作为参考,主要是看别人从什么角度研究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研究透,从而受到启发启发,找到新的适合自己的选题。原则
创造性原则:选择财会专业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或会计工作实务中的新问题来研讨。因为每一项新的发现都将使该领域科学的发展、改革工作向前一步。 社会需要和学术价值兼顾原则:会计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特征,不同专业的经济业务处在不同的环境,其处理方法、会计政策选择等方面存在差异,这就要求会计的技术处理方法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量力而行原则:即选题要充分考虑主观条件(专业优势、兴趣爱好、研究能力、资料积累)与客观条件(占有资料的条件、指导老师的条件)。 补充性原则:可以选择那些在财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被忽视的领域或环节,提出自己的见解,填补空白。
前瞻性原则:根据个人能力,尽量去选择那些尚无人问津,或是前人研究的成果或经验在未来经济的发展中不再适用的问题,经过研究,将其发展完善,使之更为丰富完整。方法
根据自己的擅长来选题
1.平时知识的构成:会计理论与实务、电算化、财务管理知识等。2.自身的能力特点:有的人擅长从宏观方面考虑问题,有的人擅长对某一个具体问题进行探讨;有的人擅长运用新的方法解决问题,有的人擅长用传统的方法做学问。
从学习的疑问处选题
1.发现有争议的问题时:即对同一个问题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但目前还没有定论,这种问题就可能成为论文的选题。2.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不一致时:在专业课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如果发现理论与实际脱节,极容易产生困惑,为了解除困惑,就可能形成选题。
从现实需要选题
1.新经济的出现就成为我们提出新经济与会计,新经济与财务等一系列的课题,在每一个课题中又包含许多具体的内容分支,这些都是一些新兴领域,有待加以深入研究,自然也有较高的选题价值。
从学术热点选题:
1.一方面在不同学者就某一问题发生争论时,要善于找出争论的原因、背景并就此加以思考研究。
2.另一方面对某些著名学者在阐述学术问题时前后矛盾的地方,要善于捕捉,并对其加以完善修正。
三个切忌
切忌选题难度过大:一是难完成,而是不好驾驭。要选与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地位角度、业务专长相吻合的题目
您好!
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路,主要从个人和公司的发展角度,我决定申请离职。
军山酒店是我在广州进来的第一家酒店,让我学习了很多,成长了很多,感谢各级领对我的栽培和照顾。但刚入职场时雄心勃勃,热情豪放,斗志昂扬的我渐渐远去,让我看不清自己发展的方向。我一直的观念是:不断学习,不断改变,不断努力,完善。我也一直在努力,以便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但是我觉得个人在公司一直找不到久违的激情,找不到目标,所以业绩一直没有什么突破。甚至连我的斗志,毅力都在工作中消耗殆尽。
衷心的祝愿军山大酒店业务蒸蒸日上,与日常虹。所有公司辛勤工作的员工工作顺利,事业有成,身体健康。
此致
敬礼
申请人:辞职报告
辞职报告的写作注意事项
首先要考虑有没有申请的必要。辞职报告是辞掉工作的一种报告,报告人一定要事先考虑成熟后再作决定,不可仓促了事,事后后悔不已,造成不必要的烦恼和痛苦。
辞职报告要将报告的事项和理由写清楚,使对方能透彻了解你的要求和具体情况。
辞职报告语言要准确,文字要朴实。
会议报道过多过滥是新闻界的“老大难”问题,但是却无法规避。唯有正面会议,设法写好会议报道。那么,用什么方法才能写好会议报道?有三个写好会议报道的方法。
1.跳出会议写会议
这是写好会议报道的最基本方法。尽可能不用“某某会议提出某某”等题目,可以把会议上最主要的新闻事实上题。比如“全市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进畜牧产业化会议”共21个字,如果按常规,把会议名称上题,引题和主题不可避免地要重复。可用《我市加快畜牧产业化升级》为主题,副题用“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05年畜牧业增加值达到50亿元农村人均牧业收入达到1500元。”这样就把会议最想表达的主题呈现给读者。
2.从问题切入写会议
从会议目的解决的问题入手,扩到会议外进行报道。也就是说,从会议找问题,然后跳出会议报道问题及问题的解决。今年上半年,绥化市土地部门开会,会议内容中有土地部门内部职能分工问题(矿产局与土地局合并),有形象教育内容。而土地使用权市场化配置内容,在会议中占的篇幅最少。记者感到,绥化市正在加快城市建设,土地占用和土地使用将成为主要矛盾,而土地使用权进行市场化配置将是方向。据此,记者向土地部门的同志进行深入采访,掌握了土地使用权市场化配置的进展情况,写成《我市土地使用权市场化配置步伐加快》一稿,刊发在一版。绥化市市长看到这篇文章后说,记者能抓住问题写新闻,值得表扬。
3.从会外切入写会议
有的会议报道与“会议”全然无关。如某地科协举行全委会期间,有些代表看到报上刊登的全省百个贫困村名单,心潮难平,研究如何以实际行动参与扶贫帮困,边吃饭边商议,深更半夜还不休息。记者捕捉这一动人场面,写成现场新闻《时刻想着农民》。这种会议报道,会议被推到背景的位置,实际上报道的是会议主题之外的新闻。此外,还有从成就与经验切入,侧面切入,会议书面材料切入等等。会议报道的形式很多,只要记者勤于思考,大胆探索,就会使会议报道出新,就会真正写好会议报道。
会议类新闻稿写作
会议类新闻通稿在高校各类通稿中结构最严谨,语言逻辑要求最高的一类。这种新闻稿要求作者要将会议精神融入到稿件中。
这一类新闻稿的结构一般是:第一段,写好导语,点明与会人员、主持人;第二段,提炼领导讲话、嘉宾发言的主要内容;第三段,理清会议的程序;第四段,介绍会议举办的背景或者举办该会议的意义。
写这类新闻稿时,必须注意一下几点: 1.标题要恰当,符合会议的规格
校园内的会议很多,类型也很杂。参与对象很不固定,有的会议纯粹是几名学生的会议,有的是学生干部的座谈会,还有的是党政机关的会议,比较少见的是党代会、团代会、教代会之类的牵涉面比较广泛的会议。不同的会议,写的通讯稿不同,首先就体现在标题上,会议的标题要尽量符合会议的规格。比如上次有一篇关于EOC学员学习党代会精神的通稿,初稿的标题为“我校召开‘EOC世纪精英学校学习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这个标题表述上并没有错误,但对于校内通讯稿来说,这个标题有点名不副实了。这个座谈会是校团委、校学生会组织召开的学生干部座谈会,虽然很重要,但用“我校召开”似乎还不准确。后来,我建议改成“校学生会举行‘EOC世纪精英学校学习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我还是斟酌再三,因为未能体现校团委的作用。最后,领导的意见是修改成“EOC世纪精英学校举行‘学习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座谈会’”,因为EOC是校团委、校学生会举办的活动,以此为主语,就很好地突出了这两者,又使标题不会言过其实。
2.导语中要体现会议的名称、举办的地点等要素的全称
导语是全文中最直接、最集中体现会议情况的话语,导语写得好,通讯稿要表达的内容就可以很好地把握了。所以,写导语的时候不能过于省略,而必须正式一点,要把会议全称、举办地点等要素写清楚。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座谈会”,这是会议的全称,漏掉一个字都不行。会场横幅上的会议名称是如此,新闻中就应该这样体现,这是客观性的一个体现。而举办的地点则要写清楚明白,比如“我校旗山校区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这要写明、写全,不能为图省事而去掉“大学生”,虽然大家都知道所说的是什么地方,但是作为在正式的文体中,交代清楚是必须的。
3.写清出席的领导姓名、职称,注意领导的排序问题
会议一般都有领导参加,而且领导是会议的重点内容,因此在新闻稿中对出席的领导进行简要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介绍出席的领导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清楚领导的职位,而且职位要在姓名之前,如“我校副校长xxxx”是常规用法,而不是“我校xxx副校长”。如果有多个领导出席的话,新闻中还存在介绍领导的先后问题,奉行的原则就是“来宾位于最前,综合级别、资历来排序”,像高校的会议,往往会邀请一些校外的领导出席,只要这些领导是各机关的主要负责人,那么,校外领导就必须放在最前面,体现基本的礼仪。如“省残联理事长陈震、副理事长李继新,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部长林轩春,省体育局群体处处长方大川,我校副校长游小波,学工部(处)、校团委、校办、文学院有关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交流会。”但是,有时候,领导的排序不仅要按照级别,也要考虑到领导的资历问题。例如,同样是副校长,为什么有的副校长一定要放在前面,而有的放在后面,这是因为各位副校长的资历不同,有的副校长职称较高,有的副校长任期较久,甚至有的副校长比较年长,这些都是领导排序需要注意的问题。这一点更具典型的是学院领导的排序。在不同学院的新闻稿,同一职位的领导排序却不一样。例如,有的学院副院长在党委副书记之前,而有的学院的副院长却在党委副书记之后,按照我们平常的经验,副院长一般排在党委副书记之后,但是在学院中,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往往比副院长年轻许多,甚至有一部分的党委副书记还是副院长的学生,所以,这一类情况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领导讲话内容的提炼
在会议类新闻稿中,领导的讲话内容最重要的。但我们又不能将领导讲话的所有内容抄进新闻稿中,所以,我们要对这些讲话内容进行提炼。提炼领导的讲话内容要注意措辞,用词简练,要体现出层次感,一些理论方面的提法要准确,要提高理论的高度。领导讲话都是很有逻辑性的,将各层次的内容用一两句话提炼出来,再按顺序组合,就能把领导的讲话的精髓囊括了。比如领导的致辞,一般分为三大部分的内容,首先是领导对出席会议的嘉宾、师生代表的欢迎;其次是简要介绍会议的背景;最后是对与会的人员,一般是青年学生提出一些希望。
再比如领导的重要讲话,一般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肯定之前取得的成绩;其次是概括召开本次会议的意义,再次是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的介绍,最后是对与会人员提出几点关于认真贯彻会议精神的要求。
5.介绍会议的程序要有主次
领导讲话结束后,要介绍整个会议的流程,会议上进行的活动可能有很多,这就要求作者要注意分清主次,跟会议主题联系紧密的重点介绍,而一些琐碎的程序则少介绍或不介绍,如会议的讨论环节、收看重要的视频资料、表彰环节等都是比较重要的程序,而像分发、收取材料等环节则可略去。
6.描绘会场气氛
会场的气氛能够让读者了解与会人员对召开此次会议的态度,了解会议的反响,奠定会议的基调,是宣传会议的一个重要部分。一般情况下,会场气氛往往是热烈的,主要从与会人员的反应中获得信息,如“xxx的讲话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激烈讨论“、“全场掌声不断”等。
7.简要概括举办会议的意义
新闻通讯稿的最后一段往往要简短评论会议的意义,意义同样要注意层次感。一般分成三个部分来写会议的意义,首先是对培养青年学生的意义,其次是对职能部门自身建设的意义或者是对某项制度建设的意义,最后则是对学校整体建设的意义。有时候,最后一段也可以不写意义,而是例举与会人员对该会议的反映,从他们的口中更能真切地体现会议的意义,如《海西青年志愿者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我校举行》中的最后一段写道:“与会大学生表示,将在这些志愿者先进事迹的鼓舞下,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的工作中,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昂首前进。”与会人员的反响比起空谈意义又是来得显得有说服力。
活动类的新闻稿写作
活动类的新闻稿在校园中是最常见的一类新闻稿。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氛围往往是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活动来体现的。所以,活动类的新闻稿就必须将校园的文化气息体现出来,这对作者的写作能力要求更高了。这一类新闻通稿的结构一般是:第一段写导语、主承办单位、参与人员;第二段主要写活动的过程,活动现场以及现场观众、青年学生的反应。第三段则评论开展本次活动的意义。
写此类新闻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必须体现主题,参与人员的介绍要有层次感
每个活动都有自己的主题,主题很重要,它浓缩了整个活动的内同,在开篇介绍下活动主题,有助于读者首先把握住活动的主要内容,活动的形式。
活动的参与人员往往包括学校的主要领导,嘉宾、新闻媒体朋友,青年学生,这么多不同身份的人员同时参加了活动,如果仅仅写一句“校领导xxx、《福建日报》、我校青年学生代表1000余人参加了活动”则显得太随便,给人的感觉是人员很杂,反而看不到活动的覆盖面之广。所以一般的写法如“校党委副书记xxx、副校长xxx出席了活动,《福建日报》、福建电视台等媒体朋友参加了活动,我校各学院师生代表共1000余人参与了活动。”
2.写作要紧扣活动主题
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整个活动的内容必然要体现出这个活动的主题,但是在有些新闻稿中的主题内容却与主题脱离。比如上次一篇《我校举办第三届“模拟课堂“比赛》的新闻,原稿中过多地描写了文艺表演环节,而弱化了教学水平的考核环节。既然是“模拟课堂”的比赛,主体肯定是要考核参赛者的教学水平,文艺水平只是其中一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我的修改意见是,弱化文艺表演环节,弱化文艺才华,突出参赛者的教学水平和知识积累。在修改稿中发现,“课堂即兴问答”和“智力抢答”两个环节都充分地体现出来,并且还介绍了复赛中“专业讲课”的比赛情况。
3.要根据新闻稿投放的媒体,确定新闻事件的主角
我们写的新闻稿往往要投放到不同的媒体上,不同的媒体,不仅仅风格不一样,连新闻稿中体现的活动的主角都有可能不一样。这里说的主要是校园内的通讯稿。校园内的通讯稿在报道校园活动的时候,就应该以校内的单位、个人为主角。比如一篇《传播学院第四届“传播人形象节”隆重开幕》的新闻稿中,将传播学院和福建广电集团共同作为主角,这样写起来条理性差,而且还偏向于福建广电集团,这如果是校外通稿无可厚非,但是作为校内通稿,我们要突出的应该是传播学院,宣传我们学校举办的有意义的活动,所以,在我的修改意见中,基本上每句话主语都是“传播学院”。
4.活动程序要分清主次
跟会议类的新闻稿一样,在写活动程序的时候要分清这些程序的主次,活动都有主体部分,主体部分才是报道的重点,就如一场晚会,节目的表演才是写作的重点,而像现场的互动环节则是次要的,一般一句话带过即可。再如,大型的音乐会,往往都分上下半场,有中场休息,如果我们把中场休息的情况也描写进去,肯定会让读者厌烦,在新闻稿中就破坏了对整场音乐会的描写基调。
5.描写活动现场,一般采用总分式的段落写法,重点突出活动的特色 只提活动程序的话,并不能算是新闻稿,因为活动的程序从策划中就可以体现出来,我们的重点是要描写实际活动的现场情况。比如《迎接校第六次党代会暨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专场演唱会》的新闻稿中,不仅仅将五个部分的表演曲目写出来,更重要的是要写出这些曲目表达了怎样的主题,现场的艺术家是如何表演的,现场的观众反应如何。
同一个活动可能分在不同的现场进行,一个活动现场也可能分了几部分进行,但能够统一在一个活动中,其中肯定有一条主线,而这条主线便可作为该段落的总括句。如《我校开展“欢度国庆,歌颂祖国”大型游园活动》新闻稿的主体部分第一句是“我校在旗山校区的共青团广场、A区广场、嘉树园广场、南区生活区和仓山校区物光篮球场等处开展游园活动,吸引了广大师生踊跃参加。”首先概括了游园活动的情况,接着按照总分句中的地点分别叙述游园活动的情况,整个段落显得逻辑严密、自然紧凑,将整个活动现场描写得井井有条,错落有致。
而且,在描写活动的现场时,我们要注意突出活动的特色,要将活动的整个基调体现出来,比如一场歌颂青春、歌颂祖国的晚会,就要用“青春活动”、“热情洋溢”、“激情满怀”来描写表演者的表现,还要突出台下观众反应的热烈程度,像“博得了在场青年学生的热烈掌声”之类的描写。
6.活动意义要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这一方向
举办活动一般就为了活跃校园的文化,所以,在谈及活动意义的时候,要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有层次地概括活动的意义。一般也分成三个层次。首先是对提高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其次是对活动主题本身的意义,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诗歌朗诵赛”的意义就有一条是“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取得的辉煌成就更加深入人心”;最后是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如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等。
当然,并不是所有会议,所有活动都必须在新闻稿中评论意义的。有些活动的意义过于平常、普通也就没有必要体现,免得给读者审美疲劳。
竞赛类新闻稿
竞赛类新闻稿跟活动类新闻稿有类似的地方,但是,因为是竞赛方面的活动,它又有与一般活动不一样的地方,在新闻稿中,也要有所不同,所以特地分出一个大类出来。
竞赛类新闻稿的一般结构是:第一段写导语,介绍主承办单位、评委、参赛选手;第二段写比赛的过程;第三段写参赛者的获奖情况以及举办比赛的意义。
1.介绍评委要有所选择
竞赛类新闻稿的第一段与活动类新闻稿的第一段的写法相似,只不过竞赛类的新闻稿中,有时有必要提下嘉宾评委,像教授之类的权威人士,我们就有必要介绍下,可以体现竞赛的层次与水平,重量级的教授来担任评委便可将一场平常的比赛变得很体面。而像学生评委之类的,则可以不介绍,邀请学生担任评委,本身就不是竞赛活动应该宣传的重点。
2.比赛中,同学们的参与情况有必要体现
一场比赛,同学们的参与情况如何体现了本次比赛举办的质量,所以,如果收到良好效果的比赛,往往要体现下同学的参与积极性,而这一点一般都是从参与人数、参与的作品数体现出来的。比如,《我校第二届书信文化节落下帷幕》这篇新闻稿中,本来没有体现收到参赛作品的数量。后来,我的修改意见是,将收到的参赛作品数体现出来,因为据我了解,本次比赛收到了数量不菲的作品,我们做宣传也就是为了宣传这个活动的影响。当然,体现这些数据的时候,要尽量使用精确的数字,以体现真实性。当然,如果参赛初赛选手或者作品不多的话不不用了。
3.比赛现场描写侧重于简练地概括选手的表现
竞赛类活动的主角是参赛选手,所以现场的描写当然得从他们入手,可以说,他们的表现情况也就是竞赛现场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参赛者至少有十个,这么多的选手是不可能一一描述的,而如果选择其中几个来进行描述的话,又显得不够全面,所以对参赛者比赛情况的描述需要概括。比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活动之演讲比赛”,参赛者的比赛情况可以这样概括“比赛中,参赛者围绕‘光荣与梦想’这一主题进行演讲。参赛选手对比了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经济状况,在鲜明对比中突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功绩;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从身边具体的变化出发,歌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成就;对三十年来我国的发展成就给予客观评价,号召青年一代珍惜大好时光,为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用三个排比句就将参赛者的演讲内容概括出来,全面简洁。当然,写演讲者的表现,他们一般都是热情洋溢、声情并茂,而观众的反应则是较为强烈,掌声必不可少。这并不是说无凭无据的猜测,而是每场比赛的共性。
再如某次演讲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现场气氛热烈。来自各单位的14名青年学生参加了演讲赛。他们充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畅谈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的深刻体会;提出了如何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的做法;表达了要坚持科学发展,突出服务海西,强化内涵建设,为建设综合性、有特色、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比赛中,参赛选手个个精神抖擞、神采飞扬、声情并茂,充分展示了选手良好的精神风貌。他们富有真情实感的演讲,在观众中引起强烈的共鸣,赢得了现场阵阵热烈的掌声。
4.公布比赛结果
竞赛类新闻稿与一般的活动类新闻稿的不同很明显地体现在,竞赛类新闻稿最后要体现比赛的结果,这是这一类新闻稿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竞赛类活动不可能没有最终的获奖结果,如果我们的稿件中缺少了获奖结果,那就信息不全了,怎么算是新闻稿呢?在写获奖情况的时候,要注意将获奖人的具体姓名、所在单位或学院、所获奖项写清楚。同时,视篇幅情况,公布获奖情况一般公布到三等奖的名单,如果篇幅不够的话,则仅仅公布一等奖即可,如果篇幅有待扩充的话,也可将优秀奖刊登上去。
表彰类新闻稿写作
表彰类新闻稿比较特殊,大部分时候是一种静态的新闻稿,是没有现场的新闻稿,只能通过材料、采访来收集新闻点,然后再整合成一篇稿件。这类新闻稿其实结构不是很固定,而且部分新闻稿是不需要分段的,在此我说下分段的新闻稿的写法吧。第一段是导语、写某单位发文表彰了哪些人、哪些单位;第二段则是介绍下受表彰对象的事迹;第三段则介绍受表彰对象的感言、决心或者是颁奖单位对受表彰对象、对青年学生的希望。
写这类新闻稿,需注意以下几点:
1.表彰发文、表彰的奖项内容、受表彰单位都要写全称
写表彰类的新闻稿时是一定要写出表彰的发文和表彰的奖项内容的,这是稿件最重要的亮点,但是往往出现一种情况是,表彰的发文、表彰的奖项内容、受表彰单位这三个的名称写得太简单,没有将全称写出来。既然是有表彰发文,那么我们新闻稿中的信息就必须让读者能够找到相应的表彰发文,信息写全了,才不会让读者怀疑真实性,我们的宣传也比较有效果。比如《校团委党支部荣获“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这篇新闻稿中,就应该这样写:“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鲍绍坤在会上宣读了《中共福建省委关于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决定》,我校机关党委校团委党支部被中共福建省委授予了“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虽然这句话很长,但并不是累赘,里面的每个字都是省去不得的。
2.受表彰单位、个人的事迹介绍要突出优秀之处,要体现事迹的教育性 一般一段式的表彰类新闻稿中是没有介绍事迹的,但是,作为新闻背景,介绍下受表彰单位、个人的事迹,这也是宣传的重点,所以,作者有必要对此作下介绍。介绍事迹要注意符合奖项的内容,比如“优秀志愿者“的事迹中就没必要介绍他在学习上取得的成就,而应该围绕着志愿服务这个主题介绍。而且,我们介绍事迹的目的主要是让读者看到他们的优秀,并从中得到教育,所以我们要集中体现他们的优秀之处,体现教育性。如《校团委授予叶一舵、李小新等6位同志“福建师范大学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新闻稿的第二段是这样介绍事迹的:“今年5月-6月,为了积极响应团省委关于组建“福建省12355灾区青少年心理康复援助志愿者服务队”的号召,校团委推荐了叶一舵、李小新、郑小东、吴萍娜、张伟、罗剑等同志,分批进入四川地震灾区,对当地青少年进行心理康复辅导。他们克服困难,认真负责,不负团省委和学校的重托,出色地完成任务。” 3.受表彰对象的感言要有针对性,颁奖单位对受表彰对象、青年学生的希望要有实际意义
表彰之后,受表彰对象也会发表下获奖感言,这些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预测性的信息。在总结这些信息的时候要有针对性,侧重于把握他们对以后工作的决心、以后的目标。当然,如果没有举办颁奖仪式的话,我们很难得到受表彰对象的感言,那么我们就把眼光转向颁奖单位对受表彰对象、青年学生的希望,往往这就是他们设置该奖项的目的。在概括的时候要有实际意义,要对青年学生有促进作用。如“校团委希望全校广大团员青年以他们为楷模,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学习工作,为学校新百年的内涵发展、特色兴校做出更大的贡献。”
不知道为什么,每当写到结束的时候,我最想说的一句话还是:“我是在班门弄斧,怡笑于大方之家。”原因是我非专业出身、学习不精和师大人才济济。
但“只要有一句话对一部分人那怕是一个人有用”仍是我坚持写作源源不断的动力。
写校园简讯的几点建议
之前有写了一篇关于怎样写校园新闻通稿的文章,列举了会议类、活动类、表彰类、竞赛类新闻通稿的具体写法。然而,在校园里,简讯也是重要的一种新闻体式。校园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件,而要将这些事件都大篇幅地报道出来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简短精炼的简讯自然就成为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的方式。简讯字数一般不超过一百字,虽然字数少,但要写好一则简讯不见得比写好一篇新闻通稿来得简单,要用一百字再现一个整体事件,突出事件的特色,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并不是那么容易。下面谈谈几点建议。
第一、连贯。
写简讯首先的要求是整体的连贯性,这当然也是所有文章的要
求。简讯要求的连贯具体体现在框架上。简讯就是为了让读者用最短的时间了解主要事实,所以,简讯仍然要具备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简讯为了简明扼要地表达,往往略去起因。基本模式是“xx月xx日,由xxx(举办方)主办的xxxx(事件)在xxx(地点)举行。”这类似于新闻稿的导语,接着用一句话简要描述下事件的发生情况,如果有特殊意义的,再点明主要的意义即可,大致框架符合人们了解信息的习惯。如这样一则简讯:“11月8日晚,由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办的院第二届模拟招聘比赛在笃行1-115教室举行。同学们经过锋芒初露、实力作证、压力面试和亲友团投票四个环节的角逐,提高了自身的应聘技能,为今后就业打下基础。”从时间到意义向读者简要介绍了模拟招聘比赛的情况,使读者像流水线一样快速有效地了解事件。而且,重点介绍了举办单位、活动环节等内容,主次分明。
除了结构上的连贯之外,语言同样也要求连贯。这一点在《怎样写校园新闻通稿》一文中已经阐述了,在此就简讯再作一些说明。简讯既然只有一两句话,那么主语必须统一,用一个主语贯穿整个简讯,能使简讯基本框架不乱。其次,词语搭配要准确,语句之间要有逻辑,关联词要用准确等等,都是基本的要求。如上面所举的例子,将事件内容和意义连成一句话的一个好处就是使主语一以贯之,如果是“同学们经过……。本次活动提高了同学们的应聘能力……”读起来就不是那么顺口,也显得前后不够连贯。
第二、简短。
这是简讯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简讯也就突出地表现在一个“简”字上。一般简讯的字数以一百字左右为宜,一到三句话为常见。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读者就感受不到简讯所具有的信息收取的方便,也就占用了篇幅,没能达到简讯这一体式创立的初衷。冗长现象比较经常出现在比赛类的简讯上,因为比赛类的简讯要公布比赛结果,往往比赛结果就要占据很大的篇幅,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挑选有代表性意义的获奖结果公布。如比赛结果有一、二、三等奖,还有优秀奖和单项奖,但是读者最关注的无非是一等奖,所以一般重点在简讯中体现一等奖的基本信息,而其他奖项则可用诸如“另评选出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的短语带过,以避免浪费篇幅。
第三、精炼。
简讯要达到简短的要求就必须在语言上下功夫,语言要精炼。精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精”,即精辟,用精辟的语言把事实呈现出来往往能够达到传神的效果,使读者感同身受。二是“炼”,也就是要反复锤炼语言,尽量用最短的话传达最多的信息。“精炼”所达到的效果是“一语抵万言”。这对写作者的文字驾驭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了。如这样一则简讯:“10月27日至11月8日,闽南科技学院团委、学生会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主题板报评比活动。主题板报通过经济、思想、文化等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历程。最终,08级广告学专业夺得本次评比活动的桂冠。”这则简讯一句话,在修改前,在活动内容方面不够精炼:“板报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主题,同学们纷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通过对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用优美的文字、生动的图片向广大同学展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单单是中间部分就将近一百字,不如修改后的两个分句来的精炼。主题已经在导语中体现了,就没必要重复。在介绍活动情况的时候,修改稿用“生动形象”一词则概括其中的一些多余的、啰嗦的话。
在精炼方面,标点符号有时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用标点符号往往可以代替承上启下的关联的词语或句子。尤其是冒号最为突出,如“决赛共设四个环节:自我介绍、情景主持、才艺展示、最后陈词。”冒号代替的短语是“这四个环节分别是”。
第四、突出。
“突出”就是要以最简练的语言将事件的特色报道出来。我认为,事件有没有报道价值还在于它是否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与众不同之处往往要作者自己去挖掘。如果一篇新闻稿不能报道出事件的独特性,而是千篇一律的话,读者不会喜欢看,更谈不上价值了。所以,简讯更需要以简练的语言突出特色,报道独特信息,才能更受欢迎。当然,有时一件看起来很平实的事件也会具有新闻价值,这就要看写作者的眼力是否敏锐,角度是否新颖了。比如写时装设计比赛已经是很平常的活动了,但是在采写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他们的不同之处,活动所用的材料可能都是废旧品,体现了一个环保的主题,这就应该重点突出。
新闻写作有哪些要求
(1)真实客观:新闻写作是再现形象,所陈述的事实,所描写的人物、景观、都实实在在存在着。亲闻写作的任务是记录这些实在的事和人、景、通过记者的观察和敏锐通过眼、笔或者口,再现给听(观)众。所写内容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六个方面,都必须与事件发生的原始状况相符。避免新闻失实,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添枝加叶、夸大奇词,与事情真实不符,不合乎逻辑;断章取义;编造夸大缩小事实真象,造成新闻失真,都有背与新闻写作。
(2)短小精悍:新闻以短为主,这里所说的短,只是形式上的要求,在内容上,要丰富精深。读者要求新闻提供足够的信息数量,以便对社会现实有全方位的了解。所以文章必须短小精悍。新闻媒体的版面和时间有限,这就必须要求记者有很高的语言概况能力。二:新闻写作的特征:
(1)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如果新闻不真实,哪就不会限得人民的信任。新闻中所列举的真实事实还必须是有代表,有普遍意义的能反映本质和主流的事实事实。
(2)实证性:实证性就是说新闻要让事实本身说话。新闻反映生活的特殊规律,主要是让事实本身说话。写出确定事实的基本要素。一般要交待清有关的人、事、时、地、因果、意义等要素。
(3)及时性:亲闻是新近发生或者发现的事实的报道和述评。它是一种时效性很强的文体,它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迅速及时地采写与报道。
(4)广泛性:新闻是有新闻机构发布,面向社会对广大群众传播最为广泛的信息形式,并引起广泛影响。
(5)开放性:它不受空间限制的一种宣传形式,因而它具有冲破闭锁隔绝现象的开放性。
(6)变动性:新闻以生活中发生的具有新闻意义的事实作为归依,而生活的事实不断地有所变动,新闻所要反映的正是变动中的客观事实。三:新闻写作的特点:(1)敏于捕捉(2)勤于采访(3)精于构思(4)疾于运笔 四:新闻写作的原则:(1)用“事实说话”的原则(2)精选事实,以小见大原则(3)正反并举,对比衬托原则(4)集点成面,点面结合的原则。(5)目击实录,再现场景原则。五:新闻语言:
时事评论的定义与定位。新华社总编辑何平给“新华时评”做的定位是:“顾名思义定位在‘时’上。‘时’就是时事、时势、时世、时政、时局、时弊, 时评就是围绕‘时’字做文章。”按照这个定位, 我们理解“时评”就是“时事评论”“时势评论”“时世评论”“时政评论”“时局评论”“时弊评论”。回溯时评发生发展的历史, 结合今天发展的形态, 是否可以作出如下的归结:时评是新闻媒介常用的一种时事评论文体, 是紧密结合时事、时局、时政、时弊即时发表的简洁明快、短小精悍、尖锐泼辣的政论性文字。 (徐兆荣:《谈如何写好时事评论》)
时事评论从新闻属性上讲, 它是报纸新闻的深化和延伸;其社会属性是站在大众的立场, 紧追社会热点, 力图用通俗的语言, 透过新闻现象, 帮助读者看清事物的本质。与此同时, 时事评论还向广大读者传播先进的理念, 为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鼓与呼。这既是读者的需求, 也是报纸质量和品位的体现。由此可见, 时评要紧紧围绕提高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公信力、影响力, 注重舆论引导的时机和节奏, 采用受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 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灵敏性、针对性、实效性;时事评论要坚持“三贴近”, 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 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 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吸引力、感染力;要坚持及时准确表明权威观点, 回应社会关切, 做到好中求快、准中求快、深中求快, 努力抢占先机、赢得话语权、掌握主动权, 牢牢掌握舆论的制高点, 不断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
呼唤“血性”的评论。时事评论既要充满激情, 又要富于理性。写时评没有激情, 温吞水是不行的。充满激情, 就是时评的写作不能是温良恭俭让, 不能躲躲闪闪、吞吞吐吐。激情之外, 还需有理性, 需要理智的分析、理性的判断、理论的阐释。时评说到底还是讲道理的文体, 属于议论文的范畴, 就是要摆事实、讲道理。在这里, 分析说理是时评的灵魂所在。时评的写作需要“以事实为依据, 以道理为准绳”。这里说的“道理”自然应该包含法律、法规、政策、纪律、道德等为社会所普遍公认的律则和价值标准, 这应该成为时评写作的一个基本原则。因此, 时评的写作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
在文坛盛行功利主义的文化氛围下, 评论员的独立身份和独立人格已经淡化。时事评论秉笔直书的确有“诸多不便”, “别人做得, 我却写不得”的尴尬也较为常见, 但这并非一个有“血性”的评论家所为, 一个没有血性的评论家是写不出真诚、率直而不乏真知灼见的评论来的。我们需要那种合乎时宜, “及时雨”式的评论;需要寻求那种激浊扬清、匡正时弊的评论;呼唤那种一针见血、酣畅淋漓的评论;渴望那种客观公正、有思
时评呼唤平民意识。平民意识, 就是站在普通的人民大众的立场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其核心是站在普通群众的立场上, 特别是要站在弱势群体的立场上来看问题, 来分析问题。说得直白一点, 所谓平民意识, 就是大众意识、百姓意识、弱势群体意识。也就是说作者在写作时评时, 要坚持“三贴近”原则, 站在平民百姓的角度去观察问题, 写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时评来。撰写时评文章, 要时刻关注老百姓的医疗、卫生、就业、收入、住房等民生问题, 思之所思, 悟之所悟, 言之所言。2008年以来, 《河南城乡经济报》开设“三日评弹”栏目, 这些时评有三个鲜明的特点:强烈的平民意识;关注社会热点难点;注重用事实说话。以平民化的视角, 发掘主题, 关注民生, 反映民意, 效果显著。
呼唤有个性的时事评论。重视和加强报纸的评论是提高报纸质量和舆论引导水平的关键。2007年3月初, 《开封日报》以“干成事”为主线, 连续发表了3篇评论员文章, 即《一论干成事》、《二论干成事》和《三论干成事》。这3篇文章立论正确, 论据充分, 给人以启迪和力量。文章以干成事这条主线贯穿始终, 就影响我们干成事的不良因素和怎样才能干成事等问题, 层层剖析, 给读者作了明白的交代。文章紧接着分析了当前影响干成事的突出问题, 并提出解决方案。怎样才能干成事?文章指出, 一是要树正气, 抑歪风。二是要正导向, 立规矩。主要是着力健全选人用人的规则和程序, 努力做到以干成事为出发点去选人用人。三是要抓具体, 勤督察, 要完善督察机制, 做到分工明确, 责任明晰, 奖罚得当。四是要敢创新, 善总结, 这样才能少走弯路。作为地方党报, 能够围绕如此重大课题, 紧跟市委工作部署, 连续组织如此既有规模又有声势的评论, 为突出发展主旋律营造浓厚氛围, 确属难能可贵。
时评不能成为扩散虚假信息的工具。2010年3月30日, 河南中原新闻网站刊登了河南洛阳市洛龙区法院、检察院的声明, 对新闻媒体报道的河南洛阳“美女不配合强奸被判有期徒刑”的新闻公开予以澄清, 认为这则新闻是对法院、检察院名誉的“恶意诋毁和诽谤”, 并且要求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值得人们深思的是, 这则虚假新闻最早出现在互联网上, 但很快被一些传统新闻媒体借助于新闻评论传播开来。从表面上看, 相当一部分报纸的时事评论是抱着怀疑的目光看待这一新闻的, 但是一些新闻评论工作者把虚假新闻作为由头, 展开无限的遐想, 从而使得那些在互联网上流传的虚假新闻得以出现在现实生活中, 在客观上起到了扩散影响的作用。这些打着公开批评的幌子传播虚假新闻的新闻评论, 已经击破了新闻评论的职业道德底线。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新闻评论工作者, 必须学会去伪存真, 谨慎地使用互联网的信息。不能听风就是雨, 或者以批评的方式公开传播虚假新闻。
首先,议论文的观点应当正确、鲜明和集中。议论文的观点要正确,避免偏激和绝对化,做到言之有理。另外,议论文的观点不能像文学作品那样含蓄;相反,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必须非常清楚。如果你的文章让读者看了半天还看不清观点,要么模糊不清,要么前后矛盾,都是要不得的。还有,有的学生虽然开头提出明确的观点,但论述过程却偏离中心,论述分析与中心扣得不紧,中心不集中,观点不突出。应当明确,虽然一篇文章可以有若干分论点,但分论点都是围绕中心论点展开的,都是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的。
其次,要注意合理地安排结构。从宏观结构来说,议论文的一般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借鉴前人的说法,即“起承转合”,这是一种快速构思的方法。“起”,即文章的开头;“承”,即承接上文加以论述;“转”,即转折,即转入反面或侧面论述;“合”,即结束全文。按这样的思路去写,文章显得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具体到语段中,论证的结构方式有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和总分式等。并列式是先提出总论点,然后列出分论点,从几个方面对总论点加以阐发,几个层次的联系是平等的并列关系;对照式是在论证中,把两种事物(或意思)加以对比,或是用另一事物(或意思)来烘托某一事物(或意思);层进式是文章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总分式是先提出中心论点,然后根据中心论点,逐项展开论述,最后再加以总结。当然,上述几种结构方式也是相容的。在一篇文章中,可以有并列,有对照,有层进,有总分。
第三,要注意把握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学会例析结合。议论文的表达方式应以议论为主。可是,有的同学提到论证就只知道举例论证,举例论证也只是简单的举例。文章主体只是叙写一个或几个故事,不做议论分析;举例时角度单一,两个例子等于一个例子。正确的做法是,列举事例应当简要概括,举例后应紧扣事例与观点的联系进行恰当分析,使材料回归观点,从而增强文章说服力。例如:
人生道路千万条,关键是选好适合自己的那一条。定位好自己的人生,怀揣不灭的梦想,前进的道路上就会充满力量。法国大画家雷杜德一生心无旁骛,只画玫瑰,记录了170种玫瑰的姿容,终于绘成被誉为“玫瑰圣经”的《玫瑰图谱》,至今无人逾越。试想,如果雷杜德是一个急功近利之人,效仿与他同时代的其他画家,那么他也许会早些“成功”,但世人也许永远无法欣赏玫瑰这独特的美。正是雷杜德这比常人多一份的耐心和坚守,才成就了他的独特与伟大。坚守自我,不懈追求,就能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从容淡定,走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这段文字首句紧扣文题“坚守自我,成就人生”,提出本段中心句,接着对中心句加以阐述,然后简要举例,随后进行分析,先反面假设,再因果分析,最后回归观点。既有事例的简要叙述,又有贴近观点的议论分析,说服力强。
另外,为了阐明一个论点,写作中往往引用名人言论、谚语、俗语等进行论证,这种讲道理的方法叫做引证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使阐述的道理更具权威性。和例证法一样,引证法也应是引语和评论的结合,不能只有引语而没有评论。因为只有对引语加以评论,才能使读者知道引用这句话的目的,从而更好地证明自己的观点。例如:
赵翼的诗中这样写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代文人学士的诗文千古传诵,不正是渗透了他们不断的点滴创新吗?如果缺少不断的创新,又有谁愿意诵读那千篇一律的诗文呢?可见,是创新的画笔为他们的人生添上美丽的色彩,也为他们的人生绘出了不朽的传奇。
全文要证明的论点是“创新,人生永恒的画笔”,这一段论证先引用赵翼的诗句,再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最后推出结论,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第四,要注意选用恰当的论证方法。论证方法包括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等。除举例论证外,道理论证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论证方法。例如: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磨难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是开创成功之路的伙伴。如果在磨难面前选择退却,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未来。勇敢地面对每一次磨难,是提升自我、成就自我的必要过程。人生旅途风雨相依,荆棘密布,常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磨难。然而,风雨过后会是鸥翔鱼跃的天水一色,荆棘过后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只要我们沉着思考,积极应对,暂时的困境往往会变成人生迸发智慧和伟力的催化剂,从而激发出巨大的潜能,孕育出壮美的诗篇。
这段文字首先引用名句,接着提出本段观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最后以形象化的语言进一步论证磨炼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分析深刻,见解独到,表现出作者对人生的深切感悟。
此外,对比论证可以突出强调了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鲜明;比喻论证可以形象生动地阐述某一论点,使说理更通俗易懂。凡此种种,写作时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第五,要注意掌握典型而鲜活的论据。典型的论据是指能充分证明观点,具有代表性的事例与名言。它首先要求真实可靠,切合题旨。其次,论据要新鲜,有时代气息,做到人无我有。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有些同学作文,只记住几个所谓的经典论据,在不同的文章中变换角度反复使用,难以引起阅卷老师的注意。相反,选取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鲜活论据说理,可以增强说理的针对性、时代感和说服力。有时一个新颖、恰当的材料就会使文章增色不少。鲜活的材料从哪里来?从现实生活中来,从课外阅读中来。同学们应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积累材料,同时,应尽量增加课外阅读,丰富材料积累,开拓作文思路。如果你掌握了丰富的材料,审题立意的思路才会宽广,作文内容才会充实,也才会有说服力。例如:
生活从来都不是完美的,既然生活没有抛弃我们,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抛弃生活呢?出身于贫民窟的黑人小女孩妲妮拉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加入拾荒的队伍。但她不像别的拾荒者那样翻捡完垃圾就走,而是每次将翻捡剩下的垃圾再装回垃圾桶。这一幕恰好被一位著名项链设计师看到,她问妲妮拉这样做的原因,妲妮拉回答:“环卫人员一会才能到,草坪这么美丽,即使是一瞬间也要保留它的美。”设计师大为感动,并推荐她做了模特。正是对“瞬间也要美丽”的追求,妲妮拉最终成为超级模特。学着像妲妮拉那样,坚守自我,珍惜每一个瞬间的美丽,那么每一天都将是人生的春天。
屈原坚守心中美好的理想,虽遭流放而矢志不改,把崇高写进《离骚》;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纵然身陷囹圄也毫不屈服,用丹心铸就《指南录》……人生如花,人生的百花园里每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生命靓丽就是存在的意义。
这段论述材料丰富,点面结合,既有妲妮拉成功故事点的叙述,又有屈原、文天祥等面的概括,加上恰当的议论分析,使论证有着无可辩驳的力量。
除上述应当注意的问题外,好的开头和结尾,精炼严密的语言等,都是我们在写作时所要追求的。
【作者简介】
王建平,高级教师,执教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中学,宝鸡市骨干教师,发表文章多篇。
【调查报告写作注意事项】推荐阅读:
调查报告格式及写作技巧(附调查报告)05-30
调查研究报告写作方法07-11
市场调查报告的写作要点10-09
调查报告的特点及写作11-15
调查报告写作格式字体要求01-19
文理学院调查报告写作指导09-10
大学生实践调查报告写作指导09-20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写作格式与要求09-24
社会调查提纲写作要求09-16
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