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备案须知

2024-12-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用工备案须知(精选10篇)

用工备案须知 篇1

1、用人单位初次劳动用工备案应提交的材料:①用人单位营业执照(副本)、社会团体提供法人资格证书、其他依法成立的组织或单位提供营业许可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②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③《劳动用工单位资料登记表》;④《招聘录用人员备案登记花名册》纸质档及电子档。

2、用人单位新增人员应提交的材料:《招聘录用人员备案登记花名册》。

3、用人单位减少人员应提交的材料:①失业职工花名册;②退工人员档案(包括招工登记表、合同书、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证明等材料)。

4、用人单位注销备案应提供的材料:①资产管理部门宣告撤销的批准文件、法院宣告破产的公告文件、工商部门注销登记证明;②失业职工花名册;③退工人员档案(包括招工登记表、合同书、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证明等材料)。

劳动用工备案须知

1、用人单位初次劳动用工备案应提交的材料:①用人单位营业执照(副本)、社会团体提供法人资格证书、其他依法成立的组织或单位提供营业许可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原件及复印件各一份;②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③《劳动用工单位资料登记表》;④《招聘录用人员备案登记花名册》纸质档及电子档。

2、用人单位新增人员应提交的材料:《招聘录用人员备案登记花名册》。

3、用人单位减少人员应提交的材料:①失业职工花名册;②退工人员档案(包括招工登记表、合同书、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证明等材料)。

用工备案须知 篇2

制定系列文件,规范劳动用工备案工作的方法步骤。福州市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通知》《关于用人单位实行劳动用工备案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福州市劳动用工备案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印发<福州市劳动用工备案工作流程(试行)>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备案工作的开展,保证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落实。

配备专职人员,确保劳动用工备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找准结合点,设置前置条件,稳步推进劳动用工备案工作。每年底定期召开《企业工资总额使用手册》年检暨用工备案工作动员部署会议;结合《企业工资总额使用手册》年检的机会,主动向企业寄送劳动用工备案表格,让各企业事先做好劳动用工备案相关材料的填报和准备工作;建立QQ群,就企业在工资总额使用手册年检和企业劳动用工备案工作方面的各种问题进行交流和解答;将企业劳动用工备案作为企业特殊工时制度审批的前置条件,促使企业积极落实劳动用工备案有关工作。

用工备案工作内容 篇3

1:下载word版本表格,表格里《用人单位用工备案花名册》,《劳动用工备案情况统计表》,《本地区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开展情况表》,将这三个表格给用人单位填写(电子填写不能手写),收回后由办事处盖章,每月13和28号将纸质版和电子版报到新城区劳动仲裁办公室.各社区按照划分的每月完成数额足量填报.(电子版word名称保存为“社区-单位名称”例如:星火巷-xxx有限责任公司。)*注:不可擅自改word格式。

2、下载EXCEL表格,给用人单位,用人单位填写后由劳动关系协调员拷贝回来,每月13日和28日将电子版报到劳动仲裁办公室。(打开excel,第一行是填写举例,照例填好后将举例删掉,excel名称保存为“社区-单位名称”例如:星火巷-xxx有限责任公司。)*注:不可擅自改excel格式。

3、下载word版本表格,表格里《解除或终止职工劳动合同备案花名册》,《劳动合同签订、备案花名册》,将这两个表格给用人单位填写,并督促用人单位填写完毕后到新城区劳动仲裁办公室盖章备案。这两个表格各办事处划分的任务是六月底完成一半,十月底完成另外一半。(电子版word名称保存为“社区-单位名称”例如:星火巷-xxx有限责任公司。)*注:不可擅自改word格式。

4、企业薪酬调查系统,打开安装,各劳动关系协调员基本学会安装运用方法(方法在压缩包中有)。具体企业填报时间另行通知。

用工单位劳动合同备案 篇4

办理部门:南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协调科

办理地址:南开区鞍山西道平湖路5号

办理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8:30—11:45 下午 14:00—17:30(注:周二、周五 下午16:30—18:00 业务学习)

联系电话:2741.5207

办理时限:合同双方签字盖章后,用人单位应在一个月内办理备案

申办对象:用人单位

申办材料:

1.双方签字、盖章的劳动合同书一式两份。

2.劳动合同花名册(津劳登字6号或7号)。

3.用人单位营业执照副本一份、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一份、授权委托书一份。

4.《就〃失业证》及记载新招职工失业或待业的相关证明材料。

办理程序:用人单位在规定时限内办理

济宁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备案流程 篇5

事项类别: 其他职权

服务对象: 企业,事业,行政机关,社会团体 特殊对象: 其他

申报条件: 市属及在高新区工商注册的企业用人单位劳动用工

法定依据:办理材料:办理流程:办理地点:咨询电话:责任部门:承诺期限:1.《关于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通知》(劳部发〔2006〕46号)第二条:我国境内所有用人单位招用依法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都应到登记注册地的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

2.《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21号)第十九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劳动用工信息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3.《山东省劳动用工备案办法》(鲁劳社〔2008〕51号)第六条:中央属、省属及其与之合资、合作的用人单位,外省、驻鲁部队用人单位在设区的市劳动保障部门办理用工备案;设区的市、县(市、区)属用人单位及无隶属关系的民营、私营等用人单位备案由各设区的市劳动保障部门确定。

《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花名册》以及:

1.增员所需材料:①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②大中专毕业生(技校生)派遣证、管理技术人员行政介绍信、职工调动函、新增就业登记表、再就业介绍信等其中一项;③非初次就业人员应提供职工档案。

2.减员所需材料:①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劳动合同或《劳动用工名册》;②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③其他证明:死亡、退休证明等其中一项。

3.续签所需材料:①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原劳动合同或《劳动用工名册》;②新签订的劳动合同。

企业申请→受理→审查→备案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关系科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即时办理

山西省劳动用工备案暂行办法 篇6

第一条 为保障女职工生育保险期间得到必要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障需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山西省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在我市境内的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各类所有制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以及城镇个体以济组织业主及其从业人员,应当参加城镇职工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保持一致,实行统一参保,统一征缴,统一管理,分别运行的管理方式。

第三条 生育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市县两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市的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工作。市县两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具体承办生育保险业务。实行市级统筹基金统一管理,待遇分级支付,缺口财政补贴。

第二章 生育保险费筹集

第四条 生育保险基金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的0.5%--1%的比例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职工本人工资高于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300%作为缴费工作工资;职工本人工资低于本市上年度职工平工资60%的,按照60%作为缴费工资。

第五条 参保单位合并、兼并、转让、租赁、承包时,接收或者继续经营者必须承担原单位职工的生育保险责任,按规定继续缴纳生育保险费。新成立的用人单位应当自批准成立或取得营业执照之日起30日,办理参保手续并按规定缴费。

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按规定时间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申报单位缴费基数、缴费金额,并按规定核定金额按月缴纳生育保险费。各县市区的生育保险费按月缴纳到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

第七条 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纳的,除补缴欠缴金额外,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滞纳金并入生育保险基金。

第八条 生育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不得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提取任代何费,所需工作经费全部列入预算,由财政全额拔付。

第三章 生育保险基金

第九条 生育保险基金的构成:

(1)用人单位缴内的生育保险费;

(2)基金的利息;

(3)滞纳金;

(4)生育保险基金缺口的财政补贴。县级出现缺口时,县级财政补贴70%,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调剂30%;市级出现缺口时,市财政补贴;

(5)依法纳入生育保险基金的其它资金。

第十条 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款专用,不得用于平财政预算。

第十一条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生育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支付,并要建立健全预算制度、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

第十二条 市直参保单位,各县市区生育保险基金支出,由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市直参保单位基金支出由市医保中心直接管理。各县市区医保中心的基金支出,除报销资格和生育津贴,县市区医保中心审核,市医保中心复审外,其它支出由县市区医保中心负责管理。其具体支出项目:

(一)生育津贴;

(二)生育医疗费用;

(三)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

(四)聘请专家鉴定生育或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与合并症的费用;

(五)国有和本省规定的其它费用。

第四章 生育保险待遇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按规定参加生育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满3个月、职工生育或是实施生育符合国家、省和我市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可享受以下生育保险待遇:

(一)生育津贴

女职工在产假期间,由发放工资变为享受生育津贴。

产假时间:女职工怀孕7个月(含七个月)以上生育的产假为90天,其中包括产前休假15天;难产(包括部腹产)增加15天;多胞生育的第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晚育的增加30天;产假期间采取长效节育措施并持有县级以上人口与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出具的采取措施的证明”的增加90天。符合以上多项增加产假条件的,累计产假天数最高不超过180天。

女职怀孕不满3个月(含)流产的产假15天;3个月以上4个月(含)以内流产的产假3天;4个月以上7个月(含)以内流产(引产)的产假42天。

女职工在产假期间享受生育津贴的标准按照女职工本人生育(流产)前一个月的缴费工资除以30再乘以本办法规定的产假天数计发。低于本人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予以补足。

(二)产前检查费

产前检查费按照限额的方式支付。发生的费用在限额以内的,按实际发生的费用支付;超出限额的,按限额标准支付。

(三)生育医疗费用

生育医疗费用包括女职工生育发生的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品费。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医疗费用,采取按定额和项目支付相结合的方式。

(四)计划生育手术费

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用包括职工因计划生育实施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人工终止妊娠、输卵(精)管结扎及复通手术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包括手术费、检查费、住院费和药品费)。

第十四条 住院自然分娩、人工干预分娩、剖宫产的医疗费用,按定额标准支付。住院分娩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医疗费用,按项目付费方式支付。

不具备临床剖宫产手术指征,本人要求实施剖宫产手术的,超出自然分娩定额支付标准的费用,由职工本人负担。住特需病房分娩发生的医疗费用,按照不同分娩方式的定额标准支付。

第十五条 职工在门诊发生的计划生育手术费用,按限额方式支付。按实际发生的费用支付。医疗机构原则上不得向参保职工另外收取超出限额标准外的医疗费用。

住院发生的计划生育费用按定额标准支付。

计划生育复通手术,宫内节育器嵌顿、断裂、变形、异位或在绝经1年后实施的取出宫内节育器手术的住院医疗费用,按项目付费方式支付。

第五章 生育就医管理

第十六条 生育保险医疗机构实行定点管理,经市劳动保障行政定点的生育保险医疗机构应分别与县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签定服务协议,并严格执行。协议医疗机构应当为终止妊娠式施行完计划生育手术的.职工开具规范的诊断治疗建议书,注明妊娠起始时间、终止时间、施行计划生育手术名称等相关情况。

第十七条 生育保险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在基本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范围内,与具备助产技术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质,愿意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生育服务的医疗机构签定服务协议,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八条 除急诊、急救、因公出差外,职工应持医保中心证明,在生育保险协议管理医疗机构进行产前检查、住院分娩和施行计划生育手术。

长期在外地工作的职工,可以到本人在当地选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协议医疗机构生产或就医。

第十九条 职工因生育和计划生育手术办理转诊、转院的,执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转诊、转院的有关规定。

第二十条 协议医疗机构对定额付费项目,除婴儿费、超出支付标准的床位费外不得向参保职工另外收取其他费用。为参保职工提供生育保险规定不予支付的项目,并收取相应费用的,事先必须征得参保人员本人同意。

第二十一条 协议管理医疗机构应当为生育或者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职工出具规范的医学诊断证明书,注明妊娠起止时间、胎儿数、是否顺产等相关情况;出院带药量执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

第六章 费用结算

第二十二条 凡符合本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规定生育和计划生育手术费用,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第二十三条 女职工在怀孕10周内,由单位医保专管员持本人的妊娠诊断证明、《生育服务证》或《再生育服务证》,到z知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备案手续。

第二十四条 在协议医疗机构发生的生育医疗费用,由协议医疗机构结算。发生生育保险基金不予支付的费用,由本人与协议医疗机构结算。

在协议医疗机构发生的产前检查费用、计划生育手术费用和经批准在非协议医疗机构以发生的生育及计划生育医疗费用,先由个人垫付。终止妊娠或施行完计划生育手术后,由单位医保专管员持《生育服务证》或《再生育服务证》、本人身份证、单位证明、出院证明、产前检查费收据,住院(门诊)医药费收据、住院费用明细、婴儿出生医学证明、诊断治疗建议书。符合增加产假条件的产假期间采取长效节育措施证明、《生育服务证》或《再生育服务证》等,职工在外地生育或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需提交急诊、急救证明或因公出差的相关证明。符合以上条件的,持相关证明到所属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办理费用结算和生育津贴申领手续。

第二十五条 符合规定的女职工因生育引起并发症的医疗费用,在产假期间由生育保基金支付,产假期满后需继续治疗的费用或产假期间因患其他疾病发生的医疗费用,按照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处理。

第二十六条 用人单位欠缴生育保险费期间,停止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超过3个月补缴欠费的,不得享受中断缴费期间的生育保险待遇。

第二十七条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在接到用人单位或协议医疗机构申报费用明细后10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并将符合规定的费用拔付给用人单位或协议医疗机构。

第二十八条 生育保险基金不支付下列费用:

(一)不符合国家或者本省、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

(二)不符合统筹地区生育保险就医规定的;

(三)不符合本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和支付标准规定的;

(四)因医疗事故发生的医疗费用;

(五)治疗生育合并症的费用;

(六)因犯罪、酗酒、吸毒、自残、他伤、打架斗殴、交通事故等造成终止妊娠的医疗费用;

(七)在国外或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发生的生育医疗费用;

(八)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术(如试管婴儿等)发生的费用;

(九)婴儿的医疗、护理、保健等费用;

(十)超过定额、限额标准之外的费用;

(十一)不具备临订剖腹产手术指征,本人要求这施剖腹产手术,超出自然分娩定额标准的费用。

第七章 相关责任

第二十九条 用人单位不按规定参国生育保险的缴纳生育保险费,致使参保职工不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用人单位应当赔偿其由此造成的损失。

漏报、少报职工的缴费工资,给职工生育津贴造成损失的,由用人单位负责赔偿。

第三十条 参保职工以非法手段骗取生育保险费用的,由医疗保险经办机构负责赔偿。

第三十一条 协议医疗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出具虚假证明和虚假收费凭证,造成生育保险基金损失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直至取消生育保险定点协议服务资格。

第三十二条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1)不按规定支付生育保险待遇的;

(2)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致使生育保险基金流失的;

(3)挪用生育保险基金的。

第八章 其他

第三十三条 参保职工在革细则实施前发生和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由原单位从原渠道解决。

第三十四条 本细则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用工备案须知 篇7

黑劳社发[2007]63号

各市、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农垦总局、森工总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中省直企业主管部门:

为加强劳动用工管理,规范劳动用工秩序,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实施,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通知》(劳社部发[2006]46号),现就我省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提出以下意见。

一、用工备案的目的和意义

(一)建立用工备案制度,赋予政府行政部门用工管理的职能,是对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签订及履行劳动合同等用工行为实施全程有效监控,全面推进劳动合同制度,维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还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劳动保障有关政策提供重要数据,对于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从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二、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目标任务

(二)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目标任务是,从2007年起,我省境内所有与职工形成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都应到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到2008年底,省、市、县三级要普遍建立以签订劳动合同为基础的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并依托金保工程劳动保障业务专网,实现省、市、县三级劳动用工信息数据的交换与共享,基本建立全省劳动用工信息基础数据库。

三、用工备案的主体和管辖范围

(三)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部队(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等招用非财政开支的各类劳动者的用人单位,均应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劳动用工备案。

(四)用工备案实行分级管辖。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劳动用工备案工作,并承担中央直属(含部队)及省直属企业的用工备案工作;市(地)、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级所管辖的用人单位的用工备案工作。无主管部门的单位或隶属关系不明晰的单位,则以工商注册机关确定管辖,即在省、市(地)、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机构注册的,分别由省、市(地)、县(市、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

四、用工备案的内容

(五)用工备案的内容为: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劳动者基本情况、劳动合同签订及解除(终止)情况、劳动合同履行情况等。用人单位基本情况包括:单位名称、经济类型、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招用职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人数、工时种类等。劳动者情况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劳动合同起止时间等。劳动合同履行情况包括:工资支付、工作时间、劳动定额、社会保险费缴纳等《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内容的履行情况。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内容。

五、用工备案的程序、方式及要求

(六)用工备案分为人员增减备案、用人单位变化备案及劳动合同履行情况备案。

(七)人员增减备案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用人单位新招用劳动者或续订劳动合同的,应自招用或续订劳动合同之日起30日内将用工情况及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情况进行备案,并办理劳动合同鉴证等相关事宜。

2、解除或终止与职工劳动关系的,应在7日内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备案手续。

3、新成立的用人单位,应在工商注册后30日内将用工情况进行备案,并办理劳动合同鉴证等相关事宜。

(八)用人单位变化备案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用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经济类型、组织机构代码发生变更后,应在30日内办理用工备案变更手续。

2、用人单位注销后,应在7日内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注销手续。

(九)劳动合同履行情况备案是指用人单位应于每年6月30日前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上一年度劳动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备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费缴纳、工资支付等劳动合同履行情况进行审核,合格的出据审核合格意见书,不合格的出据整改意见书,整改合格后重新出据审核合格意见书。

企业参加劳动保障年检时须提供用工备案审核合格意见书。

(十)用人单位进行用工备案时应提供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等必要的相关材料。

1、新招用或续订劳动合同用工备案的,用人单位还需提供劳动合同文本、劳动合同鉴证花名册、劳动者与原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证明书、大中专毕业派遣证、转业退伍安置证明等材料。

2、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备案的,还需提交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书。

3、劳动合同履行情况备案的,还需提交上年度劳动统计报表、财务决算报表、上年度《工资总额使用手册》、上年度部分月份职工工资发放明细表、上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凭据、劳动合同管理台帐及劳动合同鉴证花名册等材料。

4、用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经济类型、组织机构代码发生变更或用人单位注销办理用工备案的,需提供变更或注销的有效凭证。

各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对用工备案需提供的材料进一步作出规定。

(十一)用人单位在办理用工备案时,一般应采取直接备案的方式,有条件的也可以采取邮寄备案、网络备案等方式。

六、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用工备案制度的顺利实施

(十二)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工作,要切实加强领导,指定机构,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劳动用工备案工作。劳动工资、就业、失业、统计和劳动保障监察等相关机构要加强协调配合,搞好劳动保障部门内部各项涉及劳动用工备案、登记工作的相互衔接,实现资源共享,避免相同内容重复备案。要在组织力量搞好调查摸底,掌握本地区用人单位户数及现有劳动用工情况的基础上,按照统计数据信息全面、准确、规范、统一的要求,为每个用人单位建立劳动用工台帐,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用工信息数据库,实现对用人单位劳动用工及劳动合同制度实施情况的动态管理。

(十三)做好劳动用工备案的各项服务工作。健全劳动用工备案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流程和操作程序,采取直接备案、邮寄备案等方式,逐步推行网络备案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提供有关劳动用工备案制式表格的下载服务,公布劳动用工备案工作流程,方便用人单位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

(十四)加强对劳动用工备案情况的监督检查。采取提前通告、跟踪催办和监督检查等办法,督促用人单位及时进行劳动用工备案。要建立职工查询举报渠道,方便职工及时查询用人单位是否进行了劳动用工备案、备案的内容是否真实。对不履行备案义务、备案内容不真实、不依法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责令其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要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大力宣传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增强用人单位进行劳动用工备案的主动性,对不按规定进行劳动用工备案、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典型事例要予以曝光。

(十五)充分发挥劳动用工备案信息在政府宏观管理和市场监管中的作用。定期对辖区内劳动用工备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全面掌握用人单位劳动用工的存量、变量以及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等情况,为制定劳动保障政策提供决策依据。特别是要通过劳动用工备案,动态掌握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和履行情况,及时督促用人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维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

黑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用工备案须知 篇8

关于印发《广州市劳动用工备案和就业失业登记办法》的通知

穗劳社就〔2008〕2号

各区、县级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广州市劳动用工备案和就业失业登记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遇到问题,请迳向本局反映。

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二○○八年三月四日

广州市劳动用工备案和就业失业登记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本市劳动用工备案和就业失业登记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劳动保障部《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广东省流动人员劳动就业管理条例》、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保障厅关于推进城乡统筹居民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06〕4号)以及省劳动保障厅《印发广东省劳动保障厅关于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的试行办法的通知》(粤劳社〔2006〕125号),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广州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各类企业、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进行劳动用工备案和就业登记,适用本办法。

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愿望的本市常住户籍城镇劳动者、本市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者,以及进入本市就业的流动人员,进行就业或失业登记,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办法的组织实施工作。

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机构负责指导、协调全市各级劳动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办理劳动用工备案以及就业和失业登记。

本市各级劳动就业服务管理机构负责具体经办劳动用工备案以及就业和失业登记工作,也可由街(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办理上述工作具体事务。本市各级残疾人联合会所属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负责残疾劳动者的就业和失业登记工作。

市、区(县级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机构,街(镇)劳动保障服务机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简称为就业服务机构。

第四条 全市统一实行城乡一体化就业失业登记凭证制度。《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是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登记的载体,是记载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状况、进行就业和失业登记、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和再就业扶持政策、参加社会保险并享受待遇的凭证。

第二章 《手册》的发放和管理

第五条 《手册》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统一制作,各级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免费发放。

第六条 本市户籍的劳动者初次申领《手册》,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以及小一寸彩照两张,并据实填写《广州市劳动力资源登记表》,向受理的就业服务机构申领。

流动人员初次申领《手册》,需提交身份证复印件以及小一寸彩照一张。属于用人单位招聘的,由用人单位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时,向受理的就业服务机构申领;属于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或以自由职业形式实现就业的,由劳动者在办理就业登记时,向受理的就业服务机构申领。

就业服务机构受理后,应当在15个工作日内核发《手册》

第七条 劳动者在失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或从事自由职业期间,《手册》由其本人保管。劳动者被用人单位招用的,在工作期间,《手册》由用人单位保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的,应在解除(终止)劳动关系15日内,将《手册》及其它个人资料交劳动者本人。

第八条 劳动者或用人单位遗失、损毁《手册》的,应及时向最近一次办理失业登记或就业登记备案的就业服务机构报失、申请补发,并提交劳动者的身份证复印件及小一寸彩色照片两张,据实填写《申请补发〈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登记表》。

就业服务机构受理后,在15个工作日内核实申办材料并向申领人发放新《手册》,在《手册》内记载最近一次失业登记记录。第三章 劳动用工备案

第九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应当把一份劳动合同交劳动者本人,并由劳动者在《广州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增减员表》上签名确认。用人单位自招用劳动者之日起30日内,到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劳动用工备案和为劳动者办理就业登记(以下简称劳动用工备案)。

用人单位续用流动人员,应自续用之日起30日内办理劳动用工备案;在劳动合同期内与流动人员解除劳动关系,应自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15日内办理劳动用工备案。

第十条 用人单位初次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时,应当向就业服务机构提交以下资料,办理用工主体资格登记手续:

(一)《广州市劳动用工单位资料登记表》;

(二)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原件、复印件;

(三)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副本、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副本、民办非企业登记证书副本或者企业(个体经济组织)营业执照副本的原件、复印件。

新成立的用人单位,自成立之日起30日内,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办理登记手续。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之日起30日内,应到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劳动用工主体变更登记手续。

用人单位因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投资人、经营地址等劳动用工主体登记事项发生变化,应在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到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办理劳动用工备案须提交如下材料:

(一)劳动者的身份证复印件;

(二)劳动者的《手册》原件;

(三)经劳动者签名和用人单位盖章的《广州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增减员表》一式三份及其电子版;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证件。用人单位招用流动人员的,还须提交劳动者在本市的暂住证明和有效的计划生育证明复印件;办理流动人员续用、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用工备案手续,只须提交《广州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增减员表》一式三份及其电子版。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用工备案材料齐全的,就业服务机构应当即时受理办结,并在《广州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增减员表》和《手册》上加盖“劳动用工备案专用章”;对人数较多、无法即时办结的,可以与用人单位约定办结时间。

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用工备案材料不齐全的,就业服务机构应当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用人单位需要补充的全部材料。

第十四条 用人单位凭劳动用工备案的《广州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增减员表》及按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规定提供的有关材料,到相关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加社会保险手续。

第十五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出具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填写《手册》,并于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之日起15日内,凭《广州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增减员表》、《手册》及按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规定提供的有关材料,到相关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停止缴纳社会保险手续。

第四章 就业登记

第十六条 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或以自由职业形式实现就业的,应在就业后30日内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就业登记,提交如下材料:

(一)身份证复印件、《手册》;

(二)《广州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增减员表》一式三份并签名或盖章;

(三)属从事个体经营或开办私营企业、民办非企业的自主创业劳动者,还须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的原件、复印件,填写《广州市劳动用工单位资料登记表》并加盖公章;

(四)属在未列入单位社团登记、民办非企业登记统计和未进行工商登记注册的组织提供的岗位从事灵活就业的劳动者,还须提供与雇主签订劳动协议书。第十七条 通过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或以自由职业形式实现就业的劳动者凭劳动用工备案的《广州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增减员表》及按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规定提供的有关材料,到相关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参保手续。第十八条 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或以自由职业劳动者终止就业的,凭《广州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增减员表》、《手册》及按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规定提供的有关材料,到相关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停保手续。

第五章 失业登记

第十九条 本市失业人员到户籍所在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现处于失业状态,失业前在本市稳定就业满6个月的流动人员可到暂住所在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

本市失业人员进行失业登记时,须由本人亲自办理,如实填写《广州市失业登记表》并提交户口簿、《手册》及如下材料:

(一)属学校毕(肆)业生且未有就业经历的,凭毕业证书或学校毕(肆)业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二)与用人单位(雇主)解除劳动关系的,凭原单位(雇主)出具的解除(终止)劳动关系证明或解聘证明。

(三)从事个体经营、开办私营企业或民办非企业的停业人员,凭工商行政部门或民政部门出具的停业证明。

(四)原从事灵活就业或自由职业人员凭社会保险停保凭证。

(五)按政策规定迁入本市户籍的无业人员,凭其相关入户通知或证明。

(六)属复员退伍军人、随军家属未安置就业的,凭安置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或证件。

(七)刑满释放、假释、监外执行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及社区矫正对象,凭司法(公安)部门证明或户口所在街道办事处(镇政府)证明。

稳定就业满6个月的流动人员可以在本市进行失业登记,并于失业后180天内由本人亲自办理,如实填写《广州市失业登记表》并提交《手册》、身份证、暂住证、计生证的原件和复印件及如下材料:

(一)与用人单位(雇主)解除劳动关系的,凭原单位(雇主)出具的解除(终止)劳动关系证明或解聘证明。

(二)从事个体经营、开办私营企业或民办非企业的停业人员,凭工商行政部门或民政部门出具的停业证明。第二十条 就业服务机构受理失业登记申请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的有关情况和材料进行审核。经审核合格的,给予办理登记,在《手册》中记载失业登记情况,并在《手册》相关栏目上加盖失业登记专用章。

第二十一条 《手册》中有效的失业登记记录,是失业人员享受各项就业服务和再就业扶持政策的凭证。失业人员按规定享有以下权利:

(一)享受免费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服务;

(二)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减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三)享受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就业扶持政策;

(四)符合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条件的,可申领失业保险待遇。第二十二条 失业登记有效期180天。

失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就业服务机构注销其失业登记:

(一)失业登记超出有效期的;

(二)被用人单位录用的;

(三)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企业,并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

(四)已从事有稳定收入的劳动,并且月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五)已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超出法定劳动年龄的;

(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七)入学、服兵役、移居市外或境外的;

(八)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被劳动教养的;

(九)终止就业要求或3次以上不接受公共就业服务的;

(十)自登记失业之日起连续180天未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联系或进行求职查询的;

(十一)流动人员暂住登记有效期期满,超过60天未续期的;

(十二)已进行就业登记的其他人员。第二十三条 本市失业人员在市内迁移户籍的,凭户口簿到原户籍所在地就业服务机构出具失业登记转移证明,并持该证明、个人档案及其他有关材料到户籍迁入地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变更手续。

第二十四条 建立健全全市失业调查统计制度和失业预警机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会同统计等有关部门开展劳动力状况抽样调查,完善就业和失业统计制度。

第二十五条 各区(县级市)就业服务机构要做好辖内失业人员名册和台帐的登记工作,定期开展调查,掌握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就业意愿、就业状况等情况,准确、及时上报各类统计报表。

第六章 本市失业人员档案管理

第二十六条 本市失业人员档案由其户口所在地的就业服务机构免费保管。第二十七条 由就业状态转为失业状态的本市失业人员,应在解除(终止)劳动关系后次月内,将个人档案从原用人单位或其它档案代管单位转移至失业登记所在地的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存档。

第二十八条 用人单位招用本市失业人员后,应在办理劳动用工备案后30日内,凭《广州市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增减员表》或《手册》、用人单位调档函及提档人身份证,到档案保管机构提取该人员个人档案。

劳动者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或以自由职业形式实现就业,或到其它不具备档案保管条件的用人单位就业的,其个人档案可委托本人户口所在地就业服务机构或劳动保障部门的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机构保管。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就业,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以各种方式从事一定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者经营收入的行为。

本办法所称稳定就业满6个月的流动人员,是指在本市居住满6个月,失业前在本市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就业满6个月,或以自主创业、灵活就业、自由职业形式在本市连续就业满6个月,并进行了就业登记的流动人员。

第三十条 本办法所称本市失业人员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而未能就业的本市常住户籍城镇人员及拟转移到非农业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有效期届满,根据实施情况依法评估修订。

备案须知 篇9

一、准入条件

1.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具有二级及以上资质;

2.近3年内未发生过《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9号)第二十一条所列的12种行为和第二十九条所列的4种情形;

3.近3年没有发生较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且近1年内在湖北省范围内未发生死亡安全事故;

4.近3年内未发生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没有受到司法机关制裁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批评以上的处罚。

二、提交资料

(一)办理单项备案须提交的资料

1.经省住建厅办理的《省外建筑业企业进鄂投标备案表》原件一份;

2.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项目合同书原件及复印件;

3.进鄂负责人任职文件、身份证及建筑类执业资格注册证或职称证原件(附企业社保证明)及复印件;

4.工程项目“五大员”(施工、材料、安全、质检、预算或造价员)上岗证、社保证明原件和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加盖企业印章);

5.提供以下技术管理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加盖企业印章)和注册证、执业资格证、职称证、上岗证和社保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

(1)特级总承包企业和一级总承包企业需提供资料的人员至少包括2名一级注册建造师、2名高级工程师、1名有职称的财务人员、1名施工员、1名材料员、1名安全员、1名质检员、1名预算员或造价员;

(2)二级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需提供资料的人员至少包括1名一级注册建造师和1名二级注册建造师证、2名高级工程师、1名有职称的财务人员、1名施工员、1名材料员、1名安全员、1名质检员、1名预算员或造价员;

6.《省外建筑施工企业进鄂施工单项备案表》一式4份;

7.《省外建筑施工企业进鄂施工单项备案表》中表四所列施工项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身份证、注册证、职称证原件及复印件。

(二)办理备案须提交的资料

1.企业注册地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企业外出施工介绍信和诚信证明;

2.至少提供2项与企业资质等级标准相应,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在建项目合同书原件及复印件;

3.企业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4.企业驻湖北分公司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

5.法人授权委托书、受托人身份证和社保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6.企业银行存款证明原件(总承包特级不少于400万元,总承包一级不少于200万元,总承包二级和专业承包不少于100万元);

7.企业进鄂人员计划生育承诺书原件;

8.企业进鄂负责人(驻湖北分公司经理)、进鄂技术负责人和进鄂财务负责人的任职文件,以及身份证、注册证、执业资格证、职称证和社保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

9.提供以下技术管理人员的身份证复印件(加盖企业印章)和注册证、执业资格证、职称证、上岗证和社保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

(1)特级总承包企业和一级总承包企业需提供资料的人员至少包括3名一级注册建造师、3名高级工程师、1名有职称的财务人员、1名施工员、1名材料员、1名安全员、1名质检员、1名预算员或造价员;

(2)二级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需提供资料的人员至少包括2名一级注册建造师、2名高级工程师、1名有职称的财务人员、1名施工员、1名材料员、1名安全员、1名质检员、1名预算员或造价员;

10.上经统计部门认可的在鄂施工生产经营统计资料;

11.《省外建筑施工企业进鄂施工备案表》一式4份;

12.《省外建筑施工企业进鄂施工备案表》中表五所列在(拟)施工项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身份证、注册证、执业资格证、职称证原件及复印件。

三、办理程序及有关要求

1.省外建筑施工企业需办理进鄂施工单项或备案的企业在湖北省建筑工程管理局(武汉市武昌区中南一路78号)提交备案资料。备案资料使用A4(21MM×297MM)纸张,按上述顺序、软封面封底装订,逐页编写页码。

2.企业驻湖北分公司的登记经营范围必须在企业资质范围内,分公司必须具有稳定的办公场所且有规范的管理制度。

3.所有证明材料的开具时间须在备案前一个月以内。

4.所有备案资料必须真实、有效、合法,且须加盖企业公章。所有提交的建造师注册证和执业资格证复印件须加盖本人“执业印章”。所提供的备案人员证件上未注明是本企业人员的,须提交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高工另须提交企业聘书原件及复印件。在鄂成立分支机构的,分支机构负责人与企业进鄂负责人应当一致。进鄂人员应具有与实际工作岗位相适应的执业资格。

5.湖北省建管局负责单项或备案的核验工作,并留存备案资料。介绍信、委托书、银行存款证明、计划生育承诺书、备案条件承诺书或诚信证明、社保证明、进鄂负责人的任职文件留存原件,其它证件(须留存的除外)留存复印件(加盖企业印章)。

6.对于提供备案资料齐全、符合要求的企业,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核验工作。

7.单项或备案资料核验合格后,由湖北省建管局通知企业法人代表约谈,企业须提前与工作人员预约,约谈后签订《诚信守法和廉政承诺书》。单项备案和备案须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约谈。

8.单项或备案的企业约谈结束后,留存进鄂负责人执业资格证和2-3个注册建造师证(特级总承包企业和一级总承包企业办理备案留存3个一级

注册建造师证、办理单项备案留存2个一级注册建造师证;二级总承包企业和专业承包企业办理备案留存2个一级注册建造师证、办理单项备案留存1个一级注册建造师证和1个二级注册建造师证)原件,完成有关登记后,由省建管局核发省外建筑施工企业进鄂施工备案表。留存证件在企业退出湖北省建筑市场时返还。

9.企业凭在有效期内的《省外建筑业企业进鄂投标备案表》或《省外建筑施工企业进鄂施工备案表》方可在我省参加投标。

10.《省外建筑业企业进鄂投标备案表》仅限于企业对备案表中指定的项目进行投标。企业中标后,须在中标通知书发出后45日内到湖北省建管局办理单项或备案手续,按本须知中单项或备案要求提交所需资料。

11.省外建筑施工企业办理过单项或备案,且次年仍需在鄂从事建筑经营活动的,应当在次年备案到期前45天且在6月30日前办理单项或备案延续手续(办理程序与新办备案登记相同)。

12.所需提交的《省外建筑施工企业进鄂施工单项备案表》、《省外建筑施工企业进鄂施工备案表》, 在“湖北建设信息网”的“下载中心”下载。

四、责任规定

1.省外建筑施工企业未在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备案登记的,不得在我省从事建筑活动。

2.未按要求办理备案登记,已在我省从事建筑活动的企业,由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建筑活动、限期补办备案手续并记入不良行为记录。

3.对于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省外建筑施工企业,将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清出湖北省建筑市场:

(1)发生《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59号)第二十一条所列的12种行为和第二十九条所列的4种情形的;

(2)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

(3)在鄂施工期间发生死亡安全事故或较大工程质量事故的;

(4)拒不接受我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监督管理的;

(5)在备案过程中提交虚假资料的;

(6)发生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

宜昌市备案须知 篇10

日期: 2009-09-17 来源: 阅读次数: 816

宜昌市建筑施工企业备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建筑市场管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建立建筑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含各县市区)从事建筑工程施工活动的各类建筑施工企业(总承包、专业承包及劳务分包企业)备案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备案管理是指宜昌市建筑业协会(以下简称市建协)受市建设委员会的委托,对持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资质证书的建筑施工企业实施的市场准入和清出管理。包括注册地在本市的建筑施工企业(以下简称本地企业)和注册地不在本市的外来建筑施工企业(以下简称外来企业)。

第四条 建筑施工企业的备案管理分为备案、单项工程备案和投标备案三类。

1、备案:指本地企业在取得资质证书后和外来企业在宜设立分支机构的,到市建协办理的备案手续;

2、单项备案:指外来企业参加本市建筑施工项目投标中标后,到市建协办理的单项工程备案手续;

3、投标备案:指外来企业参加本市建筑施工项目投标前到市建协办理的备案手续。

第五条 一般规定

1、备案、单项备案企业统一使用由市建协印制的《宜昌市建筑业协会备案证书》以下简称《备案证》,由市建协在《备案证》上注明备案有效期或单项备案工程名称;

2、备案、单项备案企业,在办理备案时由企业总部与市建协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农民工工资承诺书、计划生育责任状、行业自律公约;

3、外来同一法人企业已在本市设立分支机构的,不得再以总公司名义设立直管的项目部;

4、首次来宜承接1项工程施工业务的外来企业,只能办理单项备案;承接2项以上(含2项)工程施工业务的,须办理备案;

5、在备案有效期内企业要求增加工程管理人员,须提供相关证件原件办理备案证的人员增补手续后,方可在备案企业从事管理工作;

6、申请备案的外来企业须取得总承包或专业承包二级以上资质(含二级),企业派出的人员应与资质条件相称,最低须满足下列要求:备案的特、一级总承包企业注册建造师不少于5名(含一、二级),工程技术人员5名(含中、高级);二级总承包企业注册建造师不少于4名,中级职称工程技术人员4名(不含建造师);单项和投标备案的企业建造师1名,工程技术人员数量应根据工程规模合理确定;

7、备案有效期

(1)备案有效期为自备案证签发之日起一年内;

(2)单项备案有效期为自备案证签发之日起至单项工程竣工验收之日止;(3)投标备案有效期为40天,仅限于投标备案表中拟定项目投标;

8、、单项和投标备案的装饰企业,由宜昌市建筑装饰协会初审后出具“装饰企业备案联系单”,由申请备案企业持备案资料和“装饰企业备案联系单”到市建协办理备案手续;

9、市建协每年在公众媒体上向社会发布企业备案信息;

10、办理备案承诺时限1-2个工作日。

第六条 备案资料要求

一、备案

1、外省企业提交经省建管局签署意见的《外省建筑业企业进鄂施工备案表》1份;本省企业提交《宜昌市建筑业协会备案登记表》1份;

2、企业资质证书、法人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副本(查原件交存复印件);

3、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及受托人身份证(原件);

4、企业法人通讯地址、法人电话、企业所在地建设主管部门资质管理科(处)室负责人联系电话、企业公章印模和法人私章印模及签字手迹;

5、企业派驻分支机构委托法人、技术负责人任职文件及职称证;

6、工程管理人员(高(中)级职称、注册建造师、安全、质量、造价管理人员)职称证、身份证及注册证;

7、提供经企业所在地社保部门加盖印章的企业参保人员名册,分支机构的非注册人员必须在参保名册中;

8、提供不少于100㎡自有或租赁的办公场所的房屋产权证明或租赁合同复印件;

9、本省企业所在地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企业近两年诚信证明,包括:有无重大工程质量安全生产事故、有无违法违规受到行政处罚、有无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等;

10、本市企业办理备案,由经办人持企业介绍信除提供备案

2、项资料外,还须提供企业全部注册建造师、质量、安全、造价管理人员岗位证书原件。

二、单项备案

提供项目中标通知书。

三、投标备案

1、公开招标公告或邀请招标的邀请函;

2、外省企业提交经省建管局签署意见的《外省建筑业企业进鄂施工投标备案表》换填《宜昌市建筑业协会投标备案表》;本省企业提交《宜昌市建筑业协会投标备案表》;

3、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原件);

4、企业所在地社保部门加盖印章的企业参保人员名册;

5、企业资质证书、法人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验原件交存复印件)

6、本省企业所在地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企业近两年诚信证明,包括:有无重大工程质量安全生产事故、有无违法违规受到行政处罚、有无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等。

第七条 对准予备案、单项备案、投标备案的外省或本省外地来宜企业下列人员证件原件在备案有效期内由市建协集中保管:

1、企业派驻本市的注册建造师;

2、企业派驻本市的工程技术人员职称证、造价、安全、质量管理人员岗位证书。

3、由市建协对提交的上述证件原件真伪与发证机关进行核实,对核实的证件上网公示,由市质量监督站、安全监督站、建筑市场管理站等部门核对现场工程管理人员与备案信息是否相符。

第八条 市建协每年对备案企业进行一次市场行为评价,评价结论分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次,并将评价等次在媒体上公布、邮寄给企业所在地主管部门和企业总部。

第九条 评价等次标准及评价等次应用:

一、“合格”标准

凡在评价内遵纪守法,无违法违规受到行政处罚、无不良行为记录、无通报批评的。

二、“不合格”标准

备案企业在评价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评价结论为不合格。

1、发生经济损失5万元以上的质量事故和死亡1人及以上的安全责任事故的或瞒报、谎报、拖延报告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破坏事故现场,阻碍对事故调查的;

2、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造成不良社会影响被有关部门查处的;

3、串标、围标或者以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谋取中标经查实的;

4、连续2年评价基本合格的。

三、“基本合格”标准

备案企业在评价发生除不合格4类情形之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违法违规受到行政处罚的;

2、有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但未受到有关部门查处的;

3、被列入省、市级重点监控企业名单的;

4、在省、市组织的各类检查中被通报批评的;

5、连续2年(含2年)无施工项目,3年无市级以上工程质量、安全奖的。

四、评价等次应用

1、对评价等次“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的企业,取消当年参评市“三优”(先进企业、优秀企业经理、优秀项目经理)资格;

2、评价等次“基本合格”的企业,在办理下年备案手续时须由企业法人或企业副经理持整改措施报告前来办理;

3、评价等次“不合格”的本地企业,市建协延迟3个月备案;外来企业不予备案;

4、本地企业连续两年“不合格”的,建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给予降低或取消资质的处理。

第十条 备案在每年3-5月份办理,单项和投标备案随时办理。第十一条 《备案证》遗失须在宜昌主流媒体刊登遗失声明后方可到市建协补办。

上一篇:雅安的现代化发展下一篇:高考作文如何吸引阅卷老师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