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联全面深化改革方案(共8篇)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近期有关工作会议和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有关统计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深化统计改革,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原则
(一)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
坚持创新引领,提高统计制度反映新形势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统计指标体系的引领导向作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有利时机,推进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数据采集和加工处理方式的现代化,不断推动统计生产力的发展和统计生产方式的变革。
(二)坚持整体设计的原则。
合理配置和统筹使用各种统计资源,统一规范统计调查的组织模式和统计业务工作流程,提高统计调查的整体效能。将所有面向企业单位、住户以及个人的调查内容统筹考虑,在规范统一的基础上,设计出既满足各方统计需求,又方便调查对象填报,全面、高效的统计调查制度。按普查周期对普查与常规年定报进行一体化设计,保证统计调查的整体性、系统性和衔接性。
(三)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
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安排国家、地方和部门的统计调查项目,提高统计制度方法的整体性、统一性、互补性和可操
- 3 - 作性。将统计设计与现代信息、网络、数据库和元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有机结合,提高统计工作效能。充分考虑基层的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等工作条件,有效减轻基层及调查对象负担。努力满足调查对象的统计需求,提高调查对象的积极性和配合度。
(四)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
推进统计制度改革,既要增强紧迫感,又要充分认识其艰巨性和长期性。在总体规划、明确目标的同时,应针对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集中力量抓重点改革,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二、总体目标
全面深化统计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适应,质量可靠、数据协调、组织合理、运行高效的统计体系,推进国家统计体系和统计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顶层设计、整体设计、大周期设计,建立健全科学完整和有效引导科学发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统计指标体系,全面反映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进程的统计制度体系,技术手段先进、获取渠道多样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管理严格规范、过程质量可控的统计管理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统计指标体系,有效引导转型发展。
1.加快构建转型升级指标体系。加快构建能够全面准确反映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质量效益、资源环境、科技创新和民生改善状况的统计指标体系,特别是评价和监测指标体系,为全面评价经济- 4 - 社会发展状况和科学考核评价干部政绩发挥好引领导向作用。
2.建立统计监测和综合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统计调查制度和数据基础,研究建立反映科学发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等的统计监测和综合评价制度,淡化GDP(国内生产总值)在政绩考核评价中的权重,加大资源消耗、质量效益、生态环境、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民生改善等指标的权重。
3.完善监测评价数据发布制度。随着统一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的建立、分地区数据可获得性和数据质量的提高,及时调整统计监测制度和发布制度,逐步加大数据发布频率,及时反映和衡量各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二)切实提高数据质量,努力提供可靠支撑。1.加快统计制度方法改革,不断提高统计数据的适用性。不断改革统计制度方法,提高统计数据的适用性,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准确反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基本前提和必然要求。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新技术应用,优化统计业务流程,优化统计报表和指标,不断拓展统计范围,更加自觉反映经济建设,全面揭示社会生产、流通、消费、分配情况;更加自觉反映政治建设,系统搜集社情民意情况;更加自觉反映文化建设,系统揭示文化产业、文化生活实际;更加自觉反映社会建设,系统揭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实现程度;更加自觉反映生态文明建设,系统监测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情况。
2.全面实施统计生产全流程质量控制,不断提高统计数据的可
- 5 - 靠性。加快建立统计法律法规、统计标准和统计调查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估报告制度,认真落实《统计业务流程管理相关规定》、《国家统计质量保证框架》和《国家调查队统计流程规范》等重要统计工作规范和行为准则,确保统计调查项目设计设定、统计调查组织实施、统计资料管理公布等各环节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不断完善主要统计指标数据评估办法,科学审核评估数据。严格落实县乡两级基层统计工作规范,提高基层一线统计工作水平。提高企业、住户等统计调查对象源头数据的质量,推进国家通过联网直报、手持电子终端等方式直接采集原始数据,进一步优化软件功能,对数据质量实施监控。
3.坚决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切实排除各种对统计数据的干扰。严肃查处弄虚作假行为。进一步完善统计管理体制,强化国家对统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履行独立调查、独立报告、独立监督的职责,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源头数据质量核查机制。
(三)解决主要数据矛盾,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1.实现国家与地区数据衔接。实行GDP统一核算,实现地区与国家GDP数据的衔接。实行能耗统一核算,实现地区能耗与国家能耗数据的衔接,以及国家与地区单位GDP能耗数据的基本衔接。
2.提高国民经济重要比例数据的协调性。改革国家GDP核算方法,从源头上解决基础数据质量问题,提高第一、二、三产业,投资与消费,收入与分配等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数据的协调性。
3.增强国民经济核算与专业统计的匹配性。重点解决工业增速- 6 - 与GDP核算中工业增速数据的不衔接。
(四)着力确保摸清家底,更好服务宏观决策。
1.科学设计普查方案,反映基本国情国力。要科学设计农业普查、经济普查和人口普查方案,合理设置普查内容,为摸清各类单位的基本情况,查清第一、二、三产业经济规模、布局、结构,查实产业组织和发展状况,准确掌握人口总量、结构、素质的最新变化,统筹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关系,为党和政府认识国情、把握国势、制定国策提供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基本国情国力统计数据。
2.充分利用部门普查资料,摸清自然人文家底。要充分利用各部门开展的地质、水利、矿产、地理信息、海洋经济、文物等普查资料,摸清自然、文化资源,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基本家底,更加全面反映国情国力。
3.不断拓展统计领域,全面反映总体布局。要建立健全反映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统计制度,特别是要不断拓展反映政治文明、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的统计领域,增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利用、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债务负担等方面的统计内容,填补统计缺失。
4.编制资产负债表,摸清国家财富家底。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积极研究编制全国资产负债表。摸清整个国民经济在某一特定时点上的资产和负债的总量规模、分布结构以及国民财富与总体经济实力的家底,为深化改革
- 7 - 和顶层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五)变革统计生产方式,全面提升统计效能。
1.巩固拓展“四大工程”。尽快实现所有由调查对象填报的调查全部通过互联网直接向国家数据中心报送;所有现场调查全部由调查员手持电子终端现场采集数据并通过网络直报国家数据中心;全部国家统计调查均在统一数据采集处理平台进行数据处理。
2.广泛应用大数据。利用互联网信息、企业生产经营记录和部门行政记录等大数据拓展统计调查资料来源,为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统计调查体系、提高基础数据质量提供丰富的原始资料。全力推进商场、超市和电商等企业电子化记录在统计调查中的应用,加快研究开发企业电子化财务会计和生产经营记录自动导入统计联网直报系统的软件。加大对政府部门电子化行政记录的应用力度,进一步强化统计与公安、民政、财政、税务、工商、质检、测绘等部门在电子化行政记录和统计信息上的共享。
3.积极利用空间信息技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作物对地抽样调查和农作物播种面积调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普查区划分、普查地图绘制和普查单位定位、住户调查样本抽选,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投资项目调查和监测。
四、重点工作
(一)建立全国统一的经济核算制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与加总的地区生产总值的衔接。
改革GDP核算方法,结合向SNA(2008)过渡,改革城镇居民自- 8 - 有住房服务价值、居民消费支出核算方法,将研发支出作为固定资本形成计入GDP,修订国家GDP生产和支出数据。积极推进地区GDP统一核算,2014年,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结合GDP核算方法改革,统一修订2013年及以前国家和地区GDP,实现2013年及以前地区与国家GDP总量相衔接。2014年,在认真研究并征求有关部门和地区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地区GDP国家统一核算的正式方案,报国务院审定。如果国务院通过此方案,拟于2015年初,统一核算2014年国家和地区GDP,实现2014年地区与国家GDP总量和速度相衔接,并从2015年一季度开始,正式分季统一核算国家和地区GDP,实现地区与国家季度GDP总量和速度相衔接。
(二)建立主要专业当月当季统计调查制度,实现当季生产总值核算。
一是改革现行以累计为基础的专业统计调查制度,建立分季(分月)专业统计调查制度,为分季GDP核算提供规范的基础数据;二是根据调查资料和相关基础资料,采用国际通行方法计算分季GDP及各行业增加值;三是对分季GDP及行业增加值做季节调整,剔除季节因素;四是制订分季GDP与GDP的衔接方法,使分季GDP之和与GDP相衔接。
(三)完善能源统计核算方法,建立全国能源统一核算制度。制订统一的全国及分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和单位GDP能耗核算方案,确保2015年与地区生产总值同步实现国家与地区能源数据
- 9 - 基本衔接;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有关资料,修订国家与地区2013年及以前历史数据,力争实现国家与地区能源消费总量基本衔接。
(四)加强网络零售统计,进一步完善零售额统计方法。按照“卖家三分,买卖共统,普查为基,大数支撑”的总体思路,加快电子商务零售统计改革。一是完善卖方统计,即限额以上单位进行全数调查,限额以下单位进行抽样调查,对数量较多的未登记的个人卖家,利用第三方平台的大数据进行推算;二是加强买方统计,通过住户调查对买家网上消费支出进行统计。通过买卖共统,比对验证相关统计数据。
(五)建立创新调查统计制度,实施全国企业创新调查。2014年上半年提出科技统计工作整体方案,研究建立全国创新调查制度,组织实施2014年全国企业创新调查,为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引领作用提供统计保障。
(六)完善城乡划分标准,建立健全城镇化统计制度。完善城乡划分标准,改进城乡界定方法,增加对建筑物的质量、用途等的判断,综合确定城乡地域。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可操作性。运用空间信息技术等核实城乡划分情况,多角度、全方位验证城乡划分数据质量。
完善人口变动调查,增加反映城镇化质量和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统计制度,进一步完善反映城镇化质量的指标体系。在2013年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输入地农民工调查,推动建立农民工市- 10 - 民化进程监测调查制度;增加发布有关城镇化结构分类数据,科学引导推进城镇化进程。
(七)加快研究改革工业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
加快研究以工业生产指数替代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的方法。采用产品物量指数与价格缩减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大幅增加工业产品产量统计品种,进一步完善工业生产指数的编制工作。
(八)深化和全面推进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改革。
实现投资统计调查对象由项目转变为法人单位,投资额计算方法由形象进度转变为财务支出。2014年选取几个省份进行全省范围三种渠道的专项或综合试点;2015年全面双轨运行,并总结全国经验,最终形成并下发非金融资产投资统计制度;2016年在全国正式执行非金融资产投资统计制度,按月发布联网直报企业非金融资产投资情况、按季发布全部企业和重点部门非金融资产投资情况、按年发布全社会非金融资产投资情况统计数据。
(九)完善就业失业统计监测制度。
完善大城市月度劳动力调查制度。合理确定全国劳动力调查和大城市月度劳动力调查的业务分工,科学确定全国劳动力调查的调查范围、频率、方法、指标及数据采集报送方式;进一步提高调查失业率统计数据质量,为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和发布调查失业率数据奠定基础。
(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遥感信息技术改进统计工作。积极利用大数据编制运输业价格指数;提出利用大数据计算汽
- 11 - 车、电脑、手机以及大型机械设备等特殊商品价格指数的办法;制订超市、商场以及网络销售等电子化价格数据的利用办法。拟定各项价格指数的权数编制方案,调整CPI和PPI分类,为下一轮基期、权数轮换奠定基础。
加快推进遥感技术在2014年粮食产量、播种面积等农业调查的应用。进一步推动农作物播种面积对地抽样调查,提高直接调查能力,争取三年覆盖13个粮食主产省,增强主要农产品产量数据的可靠性。加快农产量快速调查车系统研制,争取2014年投入使用。
(十一)扎实推进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
深化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的方法制度改革,2014年完善能够体现居民福祉的住户调查指标体系,研究多主题轮换调查方法,落实大中城市缩短调查户记账时间工作,加快推广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切实减轻调查户负担。全面加强数据质量控制,通过做好样本管理和维护、加强业务人员培训、做好现场调查组织、严格基础数据审查和开展全过程质量评估,切实提高数据质量。进一步做好一体化数据的发布解读,积极稳妥做好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收入数据的测算、新老口径数据的衔接和报告发布工作。
(十二)健全完善新型服务业和电子商务统计。
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2014年研究提出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健康服务业等各类新型服务业统计分类标准目录初稿,组织重点地区利用经济普查数据开展测算。2015年研究提出与标准分类目录相配套的各类新型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客观、真实- 12 - 反映各类服务业新型业态、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统计调查,研究全社会电子商务总规模的推算方法。2014年扩大调查范围,将金融业纳入统计范围,开展农业和非企业电子商务统计制度研究;研究建立电子商务定期监测调查,适当增加分品类统计;结合经济普查及部门统计资料,研究全社会电子商务总规模的推算方法,并推算全社会电子商务相关数据。
(十三)加快建立统一完整、不重不漏、真实可靠的基本单位名录库。
充分利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成果,对基本单位名录库进行全面更新,并对联网直报单位进行重点核实和比对,确保联网直报调查单位真实可靠。要利用经济普查工作中形成的部门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利用部门资料及时更新基本单位名录库的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国家统计地理信息系统,要在普查形成的全国“一张图”的基础上,做好普查资料的开发应用和可视化展示工作。
(十四)积极研究国家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
今后一个时期,将从以下方面积极研究国家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一是认真研究资产负债表的国际标准;二是合理界定我国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范围;三是深入研究国家资产负债表与法人资产负债表的关系;四是广泛搜集相关基础资料,并对其进行全面评估;五是研究主要资产和负债的估价方法。
- 13 -
五、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全面深化统计改革的组织领导,国家统计局成立全面深化统计改革领导小组,马建堂同志任领导小组组长,张为民、李强同志任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其他副局长、党组成员、总师为副组长,各相关司级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办公室设在统计设计管理司。
各地区、各单位要切实履行对全面深化统计改革的领导责任,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本地区、本专业实际,制订改革工作方案,明确领导主体、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担当意识,引导广大干部积极投身统计改革事业,发扬“钉钉子”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为开创统计改革新局面做出积极贡献。
一、理论创新, 坚持改革话语权与时俱进的价值取向
首先, 《决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过去的“基础性”变为了现在的“决定性”,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这是《决定》最大亮点和首要的重大理论创新, 既指出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及其引领其他领域改革的基本方针, 又清晰界定了政府职能和作用,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重大突破[2]。
其次, 《决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首次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的总体目标之一, 标志着党的治国理政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3]。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在制度层面提出的现代化目标, 丰富了中国现代化的内涵。
最后, 提高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决定》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都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4]从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到后来承认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到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把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相提并列, 放在同等地位上,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我们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地位及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
任何长盛不衰的理论, 必定都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能够不断回答、解决时代提出的新问题, 不断实现自我创新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指导自己的实践, 实现了理论的一次又一次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具体国情中的应用和不断发展与中国共产党的话语权紧密相关, 中国共产党需要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不断理论创新, 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紧紧把握时代话语权。
二、人民至上, 使改革话语内容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过去执政合法性所赖确立的条件和基础发生了变化。面对执政合法性的挑战, 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决定》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从《决定》的起草过程来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 是中央政治局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广泛听取党内外各方面意见后作出的。在将近7个月的时间里, “广泛征求意见, 开展专题论证, 进行调查研究, 反复讨论修改。其间, 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3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两次分别审议决定, 决定征求意见稿还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 征求党内老同志意见, 专门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5]《决定》的起草充分征询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反映了人民最关心的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和愿望, 得到了人民的普遍认可和赞成。
从《决定》的内容来看, 全文提到“人民”多达42次, 贯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6条改革主线, 内容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 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对于广大人民最为关注的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反腐倡廉、住房保障、教育改革、医疗改革、稳定物价、食品药品安全、法治中国、行政体制改革、国防建设等热点和难点问题, 《决定》都做出了明确的回答, 提出了未来改革方向及具体措施。十八届三中全会及其《决定》, 一方面从满足人民要求, 改善民生入手, 以深深抓住民心,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这是中国共产党增强执政合法性的基础性举措。另一方面从司法改革、行政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入手, 提高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认同, 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这是中国共产党增强执政合法性的关键性举措。
改革是人民的事业, 也是为了人民的事业, “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群众首创精神, 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也是党和政府始终如一的奋斗目标。《决定》中的这些措施, 都与作为话语权客体的人民利益息息相关, 这就加强了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对于巩固党的舆论阵地, 把握时代话语权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制度建设, 为党的话语权提供制度保障和机制保障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 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 甚至会走向反面。”[6]胡锦涛同志通过对党九十年光辉历程的总结, 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必须始终把制度建设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之中”, 并告诫全党“要牢固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的观念, 认真学习制度, 严格执行制度, 自觉维护制度。”[7]
由于“制度化是组织与程序获得价值和稳定性的过程”[8], 制度建设对于维护政治稳定、巩固政治统治具有重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决定》突出强调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制度建设, 《决定》全文提到“制度”的次数高达183次, 是所有热点词语中次数最多的。制度建设贯穿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所有领域, 使以前的成功经验制度化, 并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提供制度路径和制度保证。
全面深化改革不仅是要实现物质的现代化, 而且还要实现制度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度建设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决定性措施。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 充分发挥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让制度建设与体制改革为中国共产党掌握话语权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机制保障。
四、党的领导, 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话语权主导能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决定》指出了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的重要性,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1],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为了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和各项改革任务落实, 中共中央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 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因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单靠某一个或某几个部门往往力不从心, 这就需要建立更高层面的领导机制。”[5]这是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决心的体现, 也是在发挥党领导核心作用下, 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从而凝聚全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的重要保证。
作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的执政党, 也是世界上党员人数最多的党, 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9]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打铁还需自身硬”,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中国共产党只有把自身建设成一个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兼具的党, 加强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 才能使党的领导坚强有力、国家繁荣稳定、人民幸福安康, 才能增强中国共产党作为话语权主体的威信, 从而牢牢掌握和引领改革时代的话语权。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21-78.
[2]许志峰.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 (权威访谈·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N].人民日报, 2013-11-15.
[3]冯建华, 翟江玲.理论创新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灵魂[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3-11-10.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23.
[5]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 2013-11-16.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333.
[7]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1:17.
[8][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89:12.
一、在全面推进前提下突出经济体制改革主轴及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特别强调的是“全面”,是各领域改革的联动和集成,同时,又必须正确处理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集中发力,及时拿出以问题为导向的硬招实招,确保改革实效。为此,我们将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为核心,着力抓好省委省政府明确的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重点任务的落实,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是围绕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深化简政放权、投融资和价格等改革;围绕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深化国企国资、重点行业和非公经济等改革;围绕提高经济调节的有效性,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围绕优化经济结构,深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科技、生态文明等改革;围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围绕保基本兜底线,深化社会事业和民生保障体制改革。当务之急是要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实际情况,优先推出一批有利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改革举措,力促经济稳中有进和提质增效升级。
二、在强化当期改革举措的同时着力构建法治保障长效机制。确保改革取得实效,必须自觉落实法治要求,善于用法治眼光审视改革问题、用法治思维谋划改革路径、用法治手段破解改革难题、用法治方式优化改革环境,既要坚持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推进改革,在现行法律提供的制度空间和条件下进行大胆探索和创新实践;又要坚持破立结合,深度研究改革深化涉及的立法问题,及时提出立法需求和立法建议,与时俱进地分类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改废工作。对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则及时推动其上升为法律法规;对需要突破现有法律规定先行先试的改革,及时依照法定程序取得授权;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及时提请立法机构予以修改或废止,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
三、在推进改革全程充分体现既严又实的工作作风。“三严三实”是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也是确保改革取得实效的作风保证。我们将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既严又实的作风推动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切实做到:改革方案要实,以专业化的精神,深入开展改革理论研究和基层一线调研,提高方案设计的质量与水准,确保改革措施接地气、有力度、可操作、能解决问题;问题导向要准,坚持以问题导向改革、以问题倒逼改革,问题在哪里,改革就指向哪里,找准穴位,切中要害,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步骤安排要稳,充分考虑改革的宏观背景环境以及改革举措的轻重缓急、难易程度与推进条件,注重把握改革的选择性与节奏时机,看得准的就马上办,重在打通“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更为重要的是群众对改革措施的获得感要强,善于从社会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发现和把握改革的切入点,使改革成果可触可及,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着力提升改革的社会认同度和群众满意度。
(作者系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关于全面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加快推进
工作新机制建设的实施方案
各村委会、乡直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我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加快机制创新,稳定低生育水平,确保“十二五”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国人口发〔2006〕1号)及省委、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口计生委<关于全面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工作新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豫委办〔2006〕92号)精神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现就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工作新机制的重要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乡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稳定低生育水平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的关键时期。加快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实现的客观要求,是新形势下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和建设法制政府的必然选择,也是统筹解决人口和计划生育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持久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和执行,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有力地推动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发展。但在现阶段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任务依然艰巨,违法生育仍然存在,群众婚育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特别是我们面临着工作运行机制尚不够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尚不够健全,宏观调控与社会保障还没有完全到位等原因,使得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适应新形势、更好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面临较大压力。为此,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加快建立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对于促进我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与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主要任务,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稳定现行的生育政策不动摇,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坚持稳定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和工作队伍不动摇,坚持不断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不动摇,全面深化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改革,努力解决制约人口计生工作发展的机制性和体制性障碍,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改革。把新机制建设纳入党委、政府改革的总体规划之中,与经济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统筹规划安排,协调推进。制定和完善各项改革的政策和措施,综合推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人口问题的综合治理。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综合治理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以党委政府责任体系为依托,部门齐抓共管为基础,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教育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理的新机制。
——坚持整体推进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科学制定新机制建设的规划和实施方案,把改革的力度,推进的速度和基层承受的程度有机统一起来,经济基础、工作基础、群众基础较好地方要率先建立新机制;基础相对薄弱的地方,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创造环境,逐步建立新机制。
——坚持培育载体和规范机制相结合。充分利用好“创建优质服务先进县”、“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等活动,以及奖励扶助制度、独生子女伤残死亡扶助、少生快富、计划生育“三结合”等项目,推进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规范和完善各种载体的运用机制,开发和培育新的载体,促进机制和载体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把新机制建设的各项任务、目标和要求落到实处。
(三)主要目标
到2012年末,基本建立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基本形成与市场经济相协调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社会保障制度和较为完备的计划生育政策法规、育龄群众合法权益保障体系。建立党政领导、部门指导、各方配合、定期磋商、群众参与、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建立分类指导、分线考核、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简便易行的考核评估机制;建立和完善行政管理、技术服务、群众工作“三位一体”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足额预算,分级负担,专项列支,逐步提高”的公共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建立能上能下,有效激励,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到2015年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更加完善,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各项工作全面实现依法管理程序化,村民自治制度化,优质服务规范化,政策推动多元化,综合治理职能化。建立起行为规范、运行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工作运行新机制。
三、新机制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全面深化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改革,建立完善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着重要把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等五个方面作为基本内容,把法治、民主、民本、服务作为核心理念,从制度、保障和载体三个层面加强建设,寻求突破。
(一)加强法制建设,建立依法管理新机制
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按照建设“法治寺湾”的要求,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建立健全“部门职责法定、干部依法行政、群众依法生育、社会监督执法”的依法管理格局。
1、强化宣传,营造依法管理氛围。将人口计生工作法律法规纳入普法规划,将计生法制教育纳入人口学校培训中,在广播电视上开办“人口与计生法制讲座”,采取召开育龄群众大会、面对面宣传、举办大型宣传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广大群众从多种渠道接受计划生育法制教育。
2、规范人口计生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健全生育登记、审批、征收、处罚等行政行为的工作规范和制度,严格实行持证执法、规范执法,做到执法行为文明、文书规范、程序公开、高效便民。
3、实行人口计生行政执法责任制、过错责任追究制,健全人口计生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立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行政执法检查、行政执法报告、重大案件通报等制度,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
4、建立人口计生与司法部门的执法联动机制。加强人口计生部门与法院等司法部门的协作,增强基层行政执法力量,探索联动执法新路子,努力解决社会抚养费征收难等问题。
5、建立法律知识培训等制度。建立人口计生干部法律知识培训教育制度,定期组织人口计生系统干部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教育,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行政的素质和能力。对行政执法人员实行综合法律知识系统培训、考试和资格审核确认制度。
(二)夯实基层基础,建立村民自治工作新机制 以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制度为核心,大力推行“村两委负责、协会当骨干、家庭为中心、群众做主人”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机制,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1、建立健全村级计划生育自治组织网络,完善基层人口计生管理体制。加强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计生协会组织“三位一体”的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村民委员会一般应当设立计划生育委员会,成员包括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干部、计生宣传管理员、计生协会负责人。推行村级计生宣传管理员竞聘上岗制,确保人员、职责、报酬“三落实”。充分发挥计生协会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使其主动承担计划生育群众性工作和有关服务。在落实企业法人计划生育责任制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企业、市场计生协会组织。整合社区资源,按照“权随责走”的原则落实计划生育工作经费,不断完善“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社区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体制。
2、完善村级计划生育民主管理制度。制定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或自治公约,建立规范的有关计划生育事务方面的村民议事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民主恳谈会制度、党员或会员联系户制度等,保障村民享有计划生育知情权、参与权、评议权和监督权。
3、实施“计划生育固本强基工程”。把人口计生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组织开展“计划生育基层基础示范乡镇”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确保村级人口计生工作“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
(三)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新机制
以宣传教育为主导,以完善技术服务网络和实行计生卫生合作机制为支撑,建立健全标准化服务体系,为育龄群众提供温馨舒适、方便高效、规范优质的计划生育服务。
1、加强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促进生育文明。坚持“大宣传、大联合、大服务、出精品”的工作方针和“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明确和落实党委宣传部门、人口计生部门以及新闻媒体的职责,逐步建立和完善“协调有序、内容求实、载体创新、资源共享、群众参与、保障到位”的宣传教育工作新机制。组织实施“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工程”,以满足育龄群众日益增长的婚育文化需求为导向,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生育文化园区建设和人口文化进校园活动,弘扬婚育新风,促进生育文明。
2、建立健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健全以县指导站为龙头、乡镇服务站为基础、村级服务室为补充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执业资格注册和执业准入制度。健全技术服务机构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全面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有效发挥宣传咨询、技术服务、人员培训、药具发放、信息管理等服务功能。
3、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工程”。结合“农民健康工程”,重点开展以生殖道感染防治为重点的妇女病检查,推进和规范避孕方法知情选择,降低意外妊娠发生率。积极开展艾滋病预防的宣传、咨询和安全套推广工作,加强对青少年、男性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健全术后随访、生殖健康检查、病残儿鉴定、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等方面制度,改革药具发放模式,加强药具质量管理,推广应用避孕节育新技术、新方法。
4、健全规章制度,推行规范服务。进一步抓好“三查”工作,建立和完善群众需求调查和服务反馈制度、分级随访和随访日记制度,服务承诺制度、质量分析报告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各种工作制度,使计生服务机构各项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逐步走向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
(四)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构建利益导向机制
从关心育龄群众生产、生活、生育入手,结合当前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和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政策措施,在全镇形成奖励、优惠、扶持、救助、保障“五位一体”的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和利益导向体系。
1、依法兑现法定的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完善激励措施,依法兑现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落实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宅基地优惠等待遇,保障公民享受法定的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制定和落实针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医疗、教育、就业等奖励和优惠措施。
2、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制定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和社会监督“四权分离”的制度和程序,实行“直通车”发放办法,建立动态管理机制,确保奖励扶助政策规范、持久、良性运行,财政配套资金足额及时到位,奖励扶助金足额及时发放到户到人。
3、完善落实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根据《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制定出台计划生育公益金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发放对象、发放标准、发放渠道和资金管理,使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和因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等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及时得到救助,保障其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
4、实施新家庭计划“少生快富”项目。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新家庭计划“少生快富”项目,对计划生育家庭给予贴息贷款、项目扶持、咨询培训等多种途径的帮扶,重点帮助其发展经济、提高致富能力,并带动乡风文明建设。
5、建立完善针对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同时,给予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是双农独女户倾斜和优惠,努力为计划生育家庭解决养老方面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把对计划生育家庭的救助和保障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和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困难家庭子女入学、大病统筹医疗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倾斜。
(五)落实法定职责,建立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完善人口计生目标责任制、“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群众参与、全社会齐抓共管”的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治理新格局。
1、完善人口计生综合决策机制。坚持把人口计生工作 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总体规划,实行同步决策部署、同步检查落实。坚持和完善目标管理责任制,继续实行党政和人口计生部门纵向分类、分线的责任制考核办法,将人口计生工作列入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评体系,完善和落实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
2、建立部门工作责任制。完善各级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建立健全成员单位工作责任考核评估制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制定土地、医疗、社会保障、户籍、劳动、教育、财税等政策和改革措施时,要统筹考虑、相互协调,加强与人口计生部门的沟通,保证有利于人口计生工作,推动人口问题的综合治理。
3、综合治理流动人口、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等重难点问题。建立人口计生、公安、工商、税务、劳动保障、卫生、建设等部门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制,构建各相关部门流动人口信息共享机制,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网络互联、信息共享、经费互结、共同管理、责任明确”的 “一盘棋”管理机制。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精神,建立以输入地为主、输出地与输入地协调配合的农民工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制。
4、进一步建立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长效机制。探索制定有利于女孩成长及其家庭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加强人口计生、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和公安、检察、法院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严格管理B超及终止妊娠手术和药品,加大追踪和查处胎儿下落不明案件的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和非法终止妊娠及贩卖、遗弃女婴等违法犯罪行为。完善和落实再生育全过程管理,实行关口前移,规范孕情检查服务,严格实行定点和凭证终止妊娠手术制度。
5、建立适应人口计生改革和发展需要的信息支撑体系。实施“人口计生信息网络化工程”,依托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努力实现人口计生、公安、统计、民政、卫生等相关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不断提高信息资源的应用能力和人口计生工作的科学管理水平。加强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动态监测,为政府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信息支持。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把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加快推进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建设作为当前人口计生领域统领全局的重要工作来抓,与经济社会其他领域的改革和体制机制建设有机结合、统筹兼顾、综合推进,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并在人、财、物上给予充分保障。各人口计生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与人口计生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定期协商机制。人口计生部门要提升对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建设的参谋和指导水平,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确定职能处(科)室抓好落实。计生协会等群众组织要发挥各自职能优势,积极参与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建设。
(二)深化改革,不断创新。各村、各单位要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法治西簧”的要求,按照统筹人口发展的新思路和以人为本的新理念,着重在完善有关人口和生育政策、落实针对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和保障制度,以及解决流动人口管理、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社会抚养费征收等方面,加大体制创新力度,为人口计生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三)科学规划,定期评估。各村、各单位要认真梳理、全面总结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改革的创新经验,科学制订工作计划和具体办法,抓住关键问题,找准切入点。今年重点要抓好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机制的建设,明后两年要根据各村实际确定新机制建设的重点内容,分步骤逐年实施。为了保证全乡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建设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乡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研究制定具体的评估标准和办法,在对各村、各单位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时,一并对各村、各单位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建设进展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对组织到位、措施有力、成效明显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总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构成了‚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的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革命。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论述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1. 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败 总书记指出: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是这场伟大革命在新时期的延续和发展,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败。
正如恩格斯所说: ‚所谓‘社会主义社会’ 不是一种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社会主义离不开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内在机制。通过30 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总书记说: ‚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们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 实践证明,‚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 因此,‚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我国现阶段的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留下来的大都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甚至是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思想观念的障碍、利益固化的藩篱、利益主体的多样,使得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新问题与老问题相互交织、错综复杂,这项改革措施与那项改革措施相互关联、彼此制约。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这些矛盾和问题躲不开绕不过。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到2020 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看我们在改革上能否迈出新的重大步伐,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在新的紧要关头,如何坚持改革开放,怎 样进一步推进改革,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总书记深刻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思想,以此破解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全面深化改革无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打赢的一场攻坚战,这必将为中国长治久安奠定坚实基础,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根本保障。在这个意义上,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败。
2.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实现
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不仅‚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全面深化改所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就是确保到2020 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1 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即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实现,就意味着在未来几年乃至二十几年时间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全面提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就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涉及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创新,涉及城乡区域发展格局的完善,涉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构建,等等。而这些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得以实现。总书记指出: ‚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既有体制改革,也有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制度的某些完善,这些都是适应国家民族发展新要求、人民新期待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部署。
3. 全面深化改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总书记指出: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不是依靠单纯的经济领域增长、要素投入来提升,而是依靠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创新驱动来提升。全面深化改革成为现阶段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仍然处于深度调整期。面对世界经济形势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发展中经济体,都在努力寻求新的增长动力。为此,现在世界各国普遍的做法就是加快推进变革,特别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期,也处在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档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正处在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如果不能保证增长动力和活力的持续性,我国就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状态。现阶段,走出这紧要关口必由之路就在于获得新的增长动力和活力,而获得新的增长动力和活力的关键就在于改革开放。总书记指出,增长动力只能‚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我国改革红利的潜力巨大,以改革促发展的效应巨大。未来我国的发展,如果要让潜在的发展优势充分显现,就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改革开放。而当前的改革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形成改革合力,使各项改革措施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 才能通过结构调整、创新驱动释放改革红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而强大的动力支撑; 才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占领制高点,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全面提升。总书记说: ‚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充分释放全社会创造力,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旺盛活力 4. 全面深化改革是破解当前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举措
总书记指出: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解决当前突出矛盾和问题,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势头的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经过30 多年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渐进式改革,我国各方面建设虽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积累了一系列突出矛盾问题。所以,总书记指出: ‚我国目前的改革已经进入新阶段,改革的难度加大,改革的风险也加大。‛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经济增长已从原来的高速进入中高速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经济发展面临后起国家追赶和发展国家经济科技上占优势两面的竞争压力,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困难; 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 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破解当前我国这些矛盾和问题,继续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势头的关键举措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对此,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 各方面矛盾和问题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过程出现和发展的,必须通过进一步改革开放来解决。而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破解不同以往的改革,因为这其中的矛盾和问题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和关系,改革难度之大,前所未有。这就需要改革多方面配合、多措施并举,需要改革 向前稳步推进。为此,我们只有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攻克体制机制上的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破解当前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二、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总书记指出: ‚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必须坚持全面改革。‛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注重各项改革的‚碎片化‛ 改革,也不是‚只顾一点不及其余‛ 的线性推进的改革,而是有方向、目标、重点的各项改革协同配合、系统推进的改革。
1.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
总书记指出: ‚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全面深化改革具有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就是说,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与市场经济的活力优势充分结合起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与推进市场经济的改革取向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又要坚持发挥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作用; 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市场经济不能脱离社会制度而独立存在,它可以同私有制相结合,其结果是一方面带来发展,另一方面无限制地放大了市场经济的弊端,带来了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市场经济也可以同公有制或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市场经济的弊端,最好地发挥市场经济的优势。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伟大创新,对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伟大推进,也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一个伟大贡献,又是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功的一个关键秘诀。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市场经济,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总书记说: ‚我们全面深化改革,不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好,而是要使它更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是改革的政治底线。总书记强调: ‚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又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总书记指出: ‚坚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其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制度层面的目标;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治理层面的目标,二者并行不悖、相辅相成。一方面,改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完善和发展的机制,就是要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改变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管理方式,改变阻碍生产方式发展的上层建筑,即旧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各种具体制度。全面深化改革就是推进所有领域的改革,不断形成和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体制和机制。30 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然而,制度的确立并不等于制度的定型,全面深化改革给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完善的契机和动力,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朝着更加贴近国情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正确方向不断前进。另一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从传统治理走向现代治理的过程。对我国来说,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治理,从封闭条件下的管理走向开放条件下的治理的过程。这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现代化发展,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个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3. 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总书记指出: 全面深化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决定了经济建设仍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对此,总书记强调: ‚经济建设仍然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就必须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不动摇。‛ 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和伟大成就也表明,经济体制改革始终是我国推进改革的突破口,始终是改革的重点。就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来讲,我国处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很多,这些体制机制障碍往往集中在经济领域,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远远没有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的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成为解决现有经济体制机制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体制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往往决定着其他方面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我们就是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紧紧抓牢抓实经济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从而使各方面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而不是各自为政、分散用力。只有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4.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中起决定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要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要紧紧围绕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这构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总书记针对每个方面分别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特别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还未理顺。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过去的‚基础性作用‛ 到现在的‚决定性作用‛,体现出我们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认识的不断深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是经济管理和调控的主体,市场是配置各类经济资源的主体。换言之,就是政府不能起决定性作用。但是,政府也有政府的定位,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上,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应该发挥的作用。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完善市场体系、健全市场规则,让‚看不见的手‛ 充分施展,让‚看得见的手‛ 真正有效。当然这不仅仅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还有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也要理清。过去的改革讲政企分开,现在还要讲政社分开,该给市场的给市场,该给社会的给社会,政府做它自己该做的事,这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大要点。政治体制改革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关键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 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机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支持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自治制度,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校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建构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廉洁、政治清明。文化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方面深化改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体制改革始终坚持的方向和重点。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文化体制改革始终,体现在精神文化生产传播的各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要夯实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把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文明大国形象、提高国际话语权结合起来。完善文化体制就是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制系就是建设相应的协调机制,统筹服务实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建立健全 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在流动。社会体制改革是改革创新社会体制,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社会体制改革就是让每个人获得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为此,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收入分配制度、共同富裕、社会领域制度创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治理体制、社会活力与和谐等方面深化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的重点是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系、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等。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树立生态观念、完善生态制度、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是要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以上五个方面的改革构成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内容,其中,各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交融,具有关联性、系统性,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五位一体‛ 的布局。
5.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不仅是社会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内容,还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社会公平、人民幸福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使命。这要求我们党在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的 进程中,必须致力于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同时,还应当看到,我国社会的一些领域还存在不少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对社会不公问题反映越来越强烈。面对现实问题,我们必须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当然,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但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 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制度安排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更加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三、全面深化改革要把握内在规律、增强信心勇气
全面深化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一点都不亚于30 多年前的改革。对此,总书记指出: ‚全党要坚定改革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 这就是说,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需要智慧,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内在规律; 需要政治信心、勇气和担当,坚定不移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迈进。
1.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的关键就在于处理好其中的各种关系,以使各项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总书记在总结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围绕如何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关系,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和方法论,这是我们实施全面深化改革的智慧宝库。在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关系中全面深化改革。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根据,二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解放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导和精神动力,实事求是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基。要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这就是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做到在全面深化改革问题上的事实求是; 在实事求是的过程中,以改革实践的新经验和对规律的新认识,不断实现思想的新解放。在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关系中全面深化改革。一是整体推进。各项改革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每一项改革又是由一系列因素构成的系统,必须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二是重点突破。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多种问题,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主次之分,在当前全面改革中,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求得全面深化改革整体推进。三是把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以整体推进改革的视野来谋划和实现重点突破,以一个个改革重点突破实现改革的整体推进,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在处理好全局和局部关系中全面深化改革。‚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每一项改革既要考虑局部的具体情况,更要从大局出发,从全局上来统筹谋划。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防止局部和眼前合理却不利于全局和长远的情况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任何举措,都要从全局看问题,真正向前展望、超前思维、提前谋局。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符合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在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关系中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是提出改革系统方案; 摸着石头过河是用先行探索,取得改革的经验教训,从实践中得真知,这两者是辩证统一。在摸着石头过河中,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的基础上来谋划。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系统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开放引向深入。在现实中,推进改革,往往先选择若干农村、城市、企业,进行试点,然后及时总结成功经验,从全局的高度,统筹协调,制定规划,整体推进。
在处理好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关系中全面深化改革。胆子要大是对改革的勇气和战略上的要求,就是改革再难也要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步子要稳是对改革的具体实践和战术上的要求,就是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二者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我们,一是在改革问题上要敢试、敢闯、敢干; 二是要重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遵循量变质变规律,渐进地、稳步地推进改革; 三是把二者结合起来,坚持从实际出发处理好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积极稳步地全面深化改革。在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中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全面深化过程中面临的最重要关系。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动力。发展是硬道理,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改革的直接目的,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中国的大局,是硬任务。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 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要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做到扭住深化改革这个主题、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保持社会稳定。
2.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勇气
从历史和现实看,虽然我们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开创了新局面,但现在又到了一个紧要关头,当前矛盾问题更加突出、利益关系更加复杂、改革任务更加繁重。为此,习近平总 书记一再强调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勇气。全面深化改革要增强攻坚克难的信心。改革中的问题要靠改革来解决,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的全面深化改革,要冲破桎梏、革除积弊,离不开攻坚克难的信心。相对于30 多年前,当前改革难题更多、要求更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披荆斩棘的决心、信心,在改革中就会寸步难行。实践证明,难题之所以为难题,往往有其关节点、矛盾集中之处,这个难题攻破了,就可以为相关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减少障碍; 一些矛盾和问题解决了,就可以为更多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创造条件、打开通道。攻坚克难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障前行的过程。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瞻前顾后、畏缩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因此,信心至关重要。全面深化改革要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必然要涉及利益格局的调整,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而触动利益、较真碰硬,离不开自我革新的勇气。改革有困难,不改革会更困难。如果没有那么一股劲,不敢、不想、不愿触碰矛盾问题,不但改革无法深入推进,发展也很难乘势而上。全面深化改革要增强勇气、胆识,敢于出招、敢于得罪人、敢于突破既得利益,真正让改革落地。我们必须有一种为了人民利益、为了实现伟大梦想而义无反顾的自觉选择,能够着眼大局,着眼长远,勇于做出牺牲。只有把眼界放得更远一些,胸怀更开阔一些,才能最大限度地理解和支持改革,才能真正义无反顾地攻坚克难。
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勇气,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自觉。我们应当信心百倍,勇气十足,不怕阻力,不畏艰难,参与到全面深化改革这场伟大斗争中去,为此,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勇气,必须系统掌握总书记所阐释的全面深化改革思想,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明确目标,厘清任务,注重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遵循规律和方法,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各种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以更坚定的信心更豪迈的勇气全面深化改 革,把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变成现实,让改革的成果惠及人民。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勇气,必须坚持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历经30 多年改革开放的磨炼,党中央对改革的驾驭能力大大增强,领导改革的策略、技巧更加娴熟,对改革总体蓝图的设计水平更加高超,对改革形势的分析更加科学,对改革将要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更加冷静而清醒。尽管改革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能够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固化利益的险阻,啃硬骨头、打攻坚战、涉险攻关。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勇气,必须坚持正确方向,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全面深化改革,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作用,我们要有战略定力,不为各种错误观点所左右,坚持改革正确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沿着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方向前进。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勇气,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思想不解放,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解放思想也是为了更好统一思想,从而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当然,解放思想,激发大胆探索的豪情,并不意味着脱离实际、盲目蛮干,而是立足于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稳步推进改革。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勇气,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
市场取向,效率公平为百姓
《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0日01 版)
改革用什么改变了中国?
从短缺到充裕,从温饱到小康,从封闭到开放,从僵化到活跃,改革用市场魔棒激活当代中国,焕发蓬勃生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中国发展的活力之源,中国改革的不变方向。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高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旗帜,市场化改革再扬风帆。
市场化改革是活力之源
回望来路,才知道中国的改革已走出多远。
35年改革历程,就是从传统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程。
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配置。市场经济借助供求、价格、竞争等机制杠杆,把有限的人、财、物以最优化的方式分配到社会生产各个领域,快速满足千姿百态的需求,实现效率提高和财富增进。
改革从市场起步,中国需要市场经济。
35年前,改革起步,国门打开,“市场经济”第一次进入我们党的视野。邓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就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从十二大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十三大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市场取向轮廓逐渐清晰。
21年前,十四大将“市场经济”第一次写上社会主义旗帜,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方向更加明确。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奠定我国新的基本经济制度框架,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有了新飞跃;
11年前,十六大宣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1年前,十八大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的实践,深化了我们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市场的作用,增强了我们锐意推进改革的自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改革的每次重大突破,都是在党中央领导下,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实现体制创新和理论创新,向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迈出坚定步伐。35年来,市场化改革披荆斩棘,一路开枝散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彻底改写中华民族的命运,成为活力之源、变化之源、发展之源。“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优势基因组合,显示出巨大的制度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核心是理顺“两只手”的关系
市场化改革千头万绪,但核心是理顺“两只手”的关系,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看不见的手”要充分施展——
经历了多年争论,人们终于明白,任何计划与行政干预,都不可能比市场这台“超级计算机”更高明。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没有出台大规模刺激计划,而是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面对所谓银行“钱荒”,没有降准、降息一味“放水”,而是在适度提供流动性的同时,让利率杠杆调节资金需求;面对实体经济发展困难,不是急于输血,而是放宽准入门槛、降低创业台阶,使民营银行好梦成真,“零成本”注册遍地开花。“看得见的手”要真正有效——
市场一旦失灵,政府就要出手:“一袋奶粉”曾让千家万户头疼。今年,“奶粉进药店”,最严监管重塑国产品牌公信力;“6家奶企罚款6.7亿”,最大反垄断罚单逼出奶粉降价潮。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在市场化改革中,政府不可随意而为,但也不能无所作为。从“划桨”变“掌舵”,从“全能”变“有限”,恰恰需要政府有担当,把该管的事管好、管到位,切实将职能转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当好“守夜人”。
用好“两只手”,呼唤政府“革自己的命”,使越位的归位、缺位的到位、错位的正位。十八大以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刀阔斧,展现了壮士断腕的勇气。
更好地兼顾效率与公平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改革开放初期,“效率就是生命”、“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为人们的追求。今天,“财富蛋糕”越做越大,“公平焦虑”却越来越多,人们对公平正义呼声强烈。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种种不公平社会现象,并不是市场取向改革的必然结果,而是由于我们的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就要在改革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势,消除不完善因素,寻求改革的“最大公约数”,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避免“权难制衡,利难共享,人难出头”。
要促进权利公平。通过户籍、社保等制度改革,弥合“城乡二元鸿沟”,保障每个社会成员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别让一纸户口簿挡住农村人口的平等养老和医疗、挡住农家子弟的平等教育和高考、挡住农民工的平等劳动和报酬。
要促进机会公平。打破行业垄断、降低准入门槛、简化行政审批,让不同类型的经营者平等参与、同台竞技。
要促进规则公平。在一些地方和领域,很多人宁信“潜规则”、不信“显规则”,“不找熟人不安心、不送红包难放心、不走关系总担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健全法律体系,用法治处理经济生活中的一切事务,各种利益主体才能公平竞争,释放创造潜能。
更好地兼顾效率与公平,必须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的作用。政府既要跟上市场节拍,又须守护公平正义,每一次改革都应考量:是不是“保障大多数人切身利益,体现公平正义的价值,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同时,“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让社会力量成为维护公平正义的“调节器”。
今年,一项项促公平、惠民生的举措接连亮相: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九连增”,前三季新开工保障房620万套,600万户小微企业享受与个体工商户同样的税负,提高城乡低保标准,金融和铁路等领域向民间资本开放,国务院决定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向市场经济要效率,向社会主义要公平。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提升效率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公平正义,改革就能最大程度地凝心聚力。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
时间紧迫,距离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只有短短7年:任务繁重,深
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还需攻坚克难。
十八届三中全会前夕,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只有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今年以来,改革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阔步前行:国务院多个机构调整撤并、取消和下放300多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营改增试点在全国推开、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降低公司注册资本登记门槛、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
市场化改革越往前走,触及的矛盾越深,涉及的利益越复杂,遇到的难题也越大。目前,影响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因素依然存在,市场化改革面临新挑战。破解前进中的旧痼新疾,进一步激发全社会活力和创造力,亟须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冲破利益固化藩篱,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巨轮驶入更辽阔的海域。
人们对下一步市场化改革寄予热望: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缩小贫富差距;启动新一轮国企改革,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土地、户籍、社保制度等改革要破题,促进新型城镇化;财税、金融、投融资改革要大力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要加快形成;市场要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改善民生和加强公共服务„„改革无止境,方向不动摇。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全面深化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政府主导
“中等收入陷阱”是2006年世界银行在《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的, 引起普遍关注, 并多次出现在世界银行随后发布的研究报告中的概念, 指“当各经济体从低收入状态进入中等收入状态后, 原有的经济政策和增长机制无法支持其继续发展以达到更高的收入水平, 人均GDP很难突破10000美元, 从而使经济增长陷入停滞状态”。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人均GDP达到4382美元, 刚刚进入世界银行定义的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 未来十年是决定我国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期。“中等收入陷阱”的提出带给我们警示, 对我国今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针对性。
一、“中等收入陷阱”源于国际经验, 具体到我国并不意味着历史必然
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实际上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提升和跨越问题, 是一国如何克服增长机制转型障碍的问题。世界银行报告曾经解释:“陷阱”的出现源于一些国家的经济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 低技术含量产品生产的低成本优势逐步丧失, 在低端市场难以与低收入国家竞争, 在中高端市场又由于研发能力和人力资本条件制约, 难以与高收入国家抗衡, 在这种上下挤压的环境中, 中等收入国家逐步失去了经济增长的动力, 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
根据我国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 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也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2013年我国GDP增长率为7.7%, 自2010年10.4%的高增长率后, 连续三年GDP增长放缓, 经历了近14年来最低的增长速度。虽然此次增速放缓有中央政府放弃过去一直维护的高增长目标, 致力于提高增长的效率和质量, 具有主动调整的成份, 但也表明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后, 支撑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传统优势正在不断失去, 如何以可持续的方式保持经济较高速度增长的压力已经初步突显出来。
从国际经验上看, 既有拉美和东南亚国家深陷“陷阱”的事实, 也有“东亚奇迹”的先例, 历史上东亚一些国家成功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 进入了高收入国家俱乐部。因此“中等收入陷阱”源于国际经验, 具体到我国并不意味着历史必然。据学者估算只要我国经济增长率保持在并不算高的7%左右, 2020年居民人均收入翻番是可以实现的, 届时我国居民人均收入会接近国际高收入水平线。林毅夫认为中国后发优势潜力还很巨大, 从2008年开始, 中国还有20年平均每年8%的增长潜力。目前支持我国经济较高速度增长的因素还是非常充分的, 刘世锦认为基于充分的国际比较和理论推导, 中国落入拉美国家所经历的“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很小。
首先, 我国还是个欠发达国家, 现代化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0%左右, 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这说明我国国内总需求是巨大的。而今后改革开放新一阶段的结构性调整还会进一步释放我国国内巨大的需求总量, 为经济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到21世纪中期我国至少还有2亿农民要转移到城市, 城镇化率会持续提高;已经整体进入小康社会的人们追求富裕的动力依然强劲, 我国消费结构面临着新一轮的升级;产业结构在生态文明和新一轮现代化要求下也面临着调整和升级;虽然在最近一次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 经济全球化回潮, 但不能否认经济全球化是个长期趋势, 是不可逆转的, 我们通过优化外贸结构, 在外需拓展上仍然大有可为。
其次,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还很低,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我国潜在生产力的激发和攀升仍有巨大空间, 而新一轮的体制改革还会为生产力的进一步释放扫清制度障碍。我国的总需求和总供给都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只要今后我国发展战略和政策不出现较大失误或受到外部冲击, 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仍然是存在的, 较高经济增长的历史阶段还将持续很长时间。今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可以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中等收入阶段不是不可跨越的“陷阱”。2013年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21世纪理事会成员时也表态:中国不会落入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 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很充分, 我们对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抱有信心。
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底气和信心源于全面深化改革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影响和制约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变迁, 制度对经济增长起“内生性”作用, 不合理的制度会严重制约经济的增长。体制性因素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 落后国家要启动本国经济增长并不难, 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也不难, 难的是当他们步入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后, 怎样及时进行深入改革和系统的制度建设, 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世界银行通过对日本、韩国与中国台湾的研究分析, 提出高层次的制度发展以及适当的战略转换对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国家 (地区) 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经验不同, 选择的发展战略不同, 相同的是为了实现经济追赶、顺利跨越经济发展阶段, 这些国家 (地区) 均及时构建了与发展阶段相匹配的高品质制度体系。研究表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 (地区) 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 没有对制度进行相应地的调整, 依然延续原有的低品质制度, 甚至选择了错误的制度, 是导致他们经济发展长期停滞或低速运行主要原因。
由于经济发展阶段存在着制度约束与制度匹配问题, 当一个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 原有的政策选择和制度安排会逐渐失效, 就需要更高品质的制度体系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目前我国经济依然存在一些制度性障碍, 阻碍了资源的合理配置, 妨害到经济的持续增长。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分析, “高收入之墙”实质上是“制度质量之墙”, 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在很大程度上缘于制度建设的滞后。许成钢认为我国的发展并没有踏上罗斯托所说的起飞坦途,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依然是体制问题。由于制度的约束我国还没有完全实现从传统经济到现代化经济的华丽转变。
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面临着诸多制度方面的约束, 对经济社会体制进行全面改革是不能绕路走的。只有通过改革才能突破旧制度的刚性约束, 形成与新阶段相匹配的新的经济增长机制, 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 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 通过了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标志着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将迎来更大力度的改革, 突破深层次体制障碍。公报提到“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我国深化改革重点和方向做了很好的诠释。
吴敬琏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是一种既有市场经济因素、又有大量旧体制残余的过渡性的经济体制。我国旧的发展策略和依靠要素投入、环境破坏、低价竞争的道路难以为继, 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当前转变发展方式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 市场信号扭曲, 导向作用不明显, 资源难以做到合理有效配置。
通过深化体制改革, 改变微观资源配置的方式以及宏观调控方式,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制度,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微观上实现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为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寻求新的动力源;宏观上避免政府对经济过多的不必要的干预, 完善宏观调控方式, 通过制度建设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形成政府与企业、居民间的多赢关系, 消除制约扩大内需的体制性障碍。通过改革去除经济发展中的非市场经济的旧体制因素, 促进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 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转变的问题, 因此它不仅涉及经济, 而且涉及社会、政治甚至文化等诸多方面。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既需要突破制度约束刚性, 形成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的高品质经济制度, 同时又需要从社会制度建设方面进行调整, 对政治、经济、社会体制进行全面改革。只有全面深化改革, 才能扫除种种桎梏和藩篱, 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与健康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 夯实中国梦。
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的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根据国际经验,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转变原有的发展战略和增长机制。今后我国要想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必须扩大内需, 走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增长道路。以内需为主导是大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 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
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度越来越小, 2009年降至历史最低, 只有35.26%。虽然我国多年连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 但是消费不足的情况还是没有得到真正的缓解。与消费占比不断下降相对应的是收入分配差距的持续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00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越过0.4的警戒线后一路上扬, 2006年达到0.49高点之后虽有所下降, 2013年还高达0.473。收入分配向高收入者倾斜, 普通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缓慢。由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贫富悬殊等问题的存在, 导致国内消费需求难以启动, 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外贸来拉动。
严重的分配不公、贫富悬殊还是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第一因素。从全世界看, 收入差距过大虽然不是用来判断是否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的标志, 但它加剧了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社会不平衡, 导致的问题很可能引发这些国家落入“陷阱”。深陷“陷阱”的拉美各国一个重要政治背景就是分配不公导致的两极分化。拉美是全球贫富差距最严重的地区, 2000年的基尼系数高达0.552, 该地区的巴西基尼系数甚至高达0.64以上, 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正是他们不能迈入高收入国家的重要原因。成功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日本和韩国在经济转变的同时, 强化社会保护机制建设, 通过缩小城乡差距和最低工资制度使居民的初始财富分配比较平均, 基尼系数保持在0.3左右, 较好地控制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收入差距扩大问题, 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出一种良性关系, 并形成了中产阶级占据主导地位的“橄榄型”现代社会结构。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的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因为在分配格局和税收制度等还没有做出相应调整和变革的情况下, 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会出现井喷式增长, 很难实现以投资拉动为主向以消费拉动为主的转变, 进而支撑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矫正分配严重失衡的格局是我国迈进高收入国家门槛前的必修课。当前我国经济的增长需要从要素投入转向正义投入, 以人为本, 把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统一起来, 重视经济增长的包容性。改革与发展的成果要惠及全体人民, 而不仅仅是部分少数群体。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希勒说过:“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 来自于人们可以平等地拥有财富”。公平发展不仅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 减缓社会矛盾和冲突, 还会创造均衡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国际经验表明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 必须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机制, 完善经济发展成果社会共享制度。我们需要通过深化改革, 构建收入分配的公平制度, 围绕社会公平和正义做出制度上的安排, 通过制度建设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走共同富裕之路。
在初次分配领域:生产和资源配置过程中, 通过实施有效的干预政策或法律手段, 解决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占比过低问题;少数垄断行业工资、福利分配不规范问题;权力部门寻租, 灰色收入泛滥的问题。通过政府对初次分配领域的恰当干预, 理顺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关系, 促进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 形成经济持续增长的机制。
在再分配领域:主要是税收和转移支付环节, 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财税制度改革实现收入分配上的限高提低, 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手段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完善税收制度, 对富裕人群的财富进行调节;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健全社会救助制度, 建立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匹配的福利制度, 保证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水平, 提高居民的福利水平, 减少普通群众的后顾之忧, 降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 提高居民消费倾向。使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大驱动力, 走上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增长道路。
四、政府主导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理性选择
改革开放是我国三十多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成功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 农村改革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使改革具有了自发和自我推动的特色, 但勿庸置疑的是我国的改革是政府主导下的改革, 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后起国家的发展不能简单复制早期发达国家的发展路径, 即单纯依靠市场的自发力量, 而是必须在政府的强势引导下发展经济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在后起国家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 政府能否制定适当的长期发展战略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在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政府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引导投资等措施指导本国经济的发展, 这种经济模式被称为“东亚模式”。林毅夫认为有效市场也需要有为政府, 对于转型中国家有为的政府尤其重要, 特别是基础设施和上层制度的完善, 必须要由政府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才行。
在日本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 政府制订了合理的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 其中政府根据不同时期的要求制定的不同产业政策非常著名。一系列产业发展战略、体制及政策促进了日本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生产成本的降低, 提高了日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日本政府和学者认为市场经济不会自发地在发展中国家或转轨经济中产生, 这些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积极参与, 而且经济是否成功取决于政府干预的质量。
2020年我们的预计目标是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 基本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这个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还有赖于我国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目前, 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解决好改革开放以来遗留的经济、社会问题, 进一步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和障碍, 为经济发展增添更大推动力, 取决于政府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的能力。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要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原则。消除“转轨体制”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和扭曲,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还必须在保护产权、维持宏观稳定、克服市场失灵等问题上发挥作用;把握时机对技术、产业和制度结构进行阶段性调整, 制定恰当的符合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一、关于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和主体是自然生态系统,只有从源头上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实行这一改革,核心是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林业部门要主动适应改革趋势,深入研究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要认真研究森林、湿地、荒漠和野生动植物的所有权、资产产权和确权登记问题,尽快完善用途管制措施,强化监管权。
二、关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主要是为了保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第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就是要明确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人居环境安全、生物多样性安全的生态用地和物种数量的底线,是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构建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核心。第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核心是严格落实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国土空间开发的“高压线”。第三,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林业部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国家林业局根据法定职责已经划定了森林、湿地、沙区植被、物种4条生态保护红线,工作走在了前面。下一步,要把划定的红线落实到地图上、地块上,尽快制定最严格的管制原则和管理办法。已经有法律法规保障的生态红线,必须依法保护管理。还没有法律保障的生态红线,要尽快推进立法。
三、关于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国家公园是当今国际社会保护自然资源的主要模式之一,其目的就是保护好自然资源、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生物多样性,更好地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功能。国际上的实践证明,这是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的重要制度和载体。我国具有国家公园性质的主要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地质公园、矿山公园、风景名胜区、考古遗址公园、海洋公园等。目前,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有2150处,总面积1.25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3%,还有2800多处森林公园、300多处国际重要湿地和湿地公园。这些资源无论从面积、还是从数量上看,都是第一位的,是建立国家公园的重要依托。2006年,云南省林业部门在迪庆藏族自治州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国家公园——普达措国家公园,2008年,国家林业局又将云南省列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开展了积极探索和有益的尝试。林业部门一定要抓紧研究国家公园的体制机制问题,以及适合国家公园的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和区域,全力推进国家公园建设。
四、关于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实质是利用价格、税收、财政等经济手段,鼓励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将给林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但也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一要研究森林、湿地、沙区植被、野生动植物等林业资源有偿使用和资产化管理问题,特别是要针对目前占用林业资源的成本过低问题,研究应对措施。二要研究开征资源税给林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三要加强森林资源生态服务价值和差别化补偿政策研究,争取不断提高补偿标准。四要研究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争取扩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禁止开发区转移支付试点范围,提高转移支付用于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资金比例。五要抓紧研究建立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生态补偿机制,探索森林碳汇交易等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
五、关于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当前在“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机构设置是最薄弱的。中央已经明确“把发展林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第一,深入研究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林业行政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有利于保护发展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及生物多样性的行政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林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正能量。第二,研究建立破坏森林、湿地、沙区植被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举报制度,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第三,研究建立生态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研究制定生态损害鉴定评估办法,科学鉴定生态损害范围、程度及价值。探索编制林地、湿地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建立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
六、关于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健全国有林区经营管理体制,核心是理顺三种体制。一是理顺国有林所有权、产权管理体制。我国国有林包括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国有林场所有权是全民所有,需尽快厘清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对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国有林区所有权是全民所有,产权在中央政府,管理权和监管权在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使用权在地方政府,要尽快理清三者的关系。二是理顺政府管理林区社会的体制,理顺职能和资金渠道。三是改革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制,构建有利于生态建设与保护的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体制。经过改革,建立起有利于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改善民生、有利于增强企业经营活力、权责利相统一的、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有林区发展新体制。
七、关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前,全国已确权集体林地1.8亿公顷,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97.7%;发证面积1.73亿公顷,占确权林地的96.4%,1亿农户拿到林权证,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近5亿农民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财产权,户均获得森林资产约10万元,使广大农民成为林木资产的法人,为他们订立契约、积累资本创造了条件。可以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培育农民市场主体方面,走在了前列,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完善。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要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赋予林权生产要素功能,包括可抵押、可担保、可流转,实现资产到资本的转换。集体林承包经营权是农民的,按照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的要求,林业部门的职责主要是监管,确保森林资源总量不减少。二要继续深化林业行政审批项目改革,把该管的事情管好,把不该管和管不好的事情交给市场。要改革森林资源采伐管理等监督机制和办法,加强林地管理,清理取消不符合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各项规章制度。三要稳定和完善农民的林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林地流转。四要健全财政、金融、森林保险、林权交易等政策,引导农民通过林权要素运用,积极发展林业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专业大户、家庭林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业企业等多种市场经营主体,推动林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使农民在经营林业中获得更多的收入,真正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
八、关于完善生态修复制度。《决定》提出,完善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我们要理解其深刻含义。第一,完善生态修复制度对我国具有特殊意义。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一旦破坏,修复起来十分困难,有的需要上百年甚至几个世纪的努力,生态修复必须依靠制度来保障。当前,我国已是世界上生态最脆弱的国家之一,全球十大生态危机在我国都相应存在,生态修复任务极其繁重,必须依靠制度来加强。第二,完善生态修复制度具有丰富的内涵。生态修复制度是生态修复的根本保障,完善生态修复制度有利于把生态修复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为生态修复提供行动准则和依据,使生态修复的目标、任务、措施更加合理、完善,可以发挥约束和监督作用。第三,完善生态修复制度重点是加强生态修复工程的制度建设。《国家林业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已经明确提出了“实施十大生态修复工程,构建十大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格局。要研究健全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制度保障,从规划制定、法律法规、绩效评价和监督考核等方面,健全各项制度和机制。
九、关于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范围。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截至2012年,全国共完成退耕还林建设任务4.2940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926.7万公顷。经过15年的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已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决定》提出,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范围,这为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定下了基调。林业部门一定要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组织实施好新一轮退耕还林。一要稳定原有的退耕还林成果,确保“退得下、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二要扩大退耕还林实施范围。新一轮退耕还林应重点考虑25度以上陡坡耕地、重点地区的严重沙化耕地、重要水源地坡耕地以及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腾退出来的耕地等,做到稳步有序推进。三要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对还生态林、经济林的比例不再作限制,对退耕农户丧失的机会成本和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给予综合补偿,使农民获得较好的收益,既改善生态,又改善民生。
【残联全面深化改革方案】推荐阅读:
全面深化改革党课07-21
论全面深化改革论文06-28
全面深化改革宣传标语10-13
思想汇报全面深化改革06-28
党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保障06-13
对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理解10-23
聚焦课堂, 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06-14
4月入党思想汇报:深化全面改革10-26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