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化学新课标的理解
《(2011年)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体现出:以“标准”取代“大纲”,对化学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要求及内容更加明朗,着重指出培育科学素养,关注掌握知识的学习过程,尤其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了实施课程的具体指导。作为化学教师,要依照新的课程理念对过去进行反思和改造,从传统教学理念中走出来,用全新的富有时代特色的理念指导教育教学活动。下面笔者谈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做法。
新课程标准的理解
《2011课标》指出:“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用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变化规律,形成该学科的基本观念;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逐步认识化学与技术、社会、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初步理解学科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化学教师应从化学的角度理解化学课程,重新考虑这些问题:化学的研究对象到底是什么?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化学应该教什么?化学是如何进行研究的?如何让学生应用所教的化学内容认识物质客观世界,提高运用化学学科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分析、解决常见简单问题的能力,并为高一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内容标准恰当 《2011课标》增加了懂得、简单计算、独立操作、模仿操作、经历、认同、内化、等有关行为动词。使得对有关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从而增强了可达成性。对于一些具体的内容的标准,也作了调整,适当降低了难度。一是将原有的“认识”和“了解”改为“知道”和“能举例说明”。例如,修改后的一些标准有: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它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知道酸碱的腐蚀性、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二是将原有的“理解”改为“初步了解”等。例如,修改后的一些标准有: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
情景素材贴切 过去,有时为了表现情景的需要。化学课上常有一些情景呈现离主题较远,感觉生硬,让学生无所适从。现在得以明确:只有直观、真实、生动且具启迪性的学习情景,方能够激发学习兴趣,便于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
与老课标相比,《2011课标》中净增了可以选择利用的学习情景素材,新的情景素材更贴近平常生活,与常见工、农业生产有关,紧密联系社会问题的热点,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较大帮助。新增加的情景素材有关生活的:硬水对日常生活的影响、自来水的生产工艺、蒸馏水制取、海水的主要成分、太阳能海水淡化、食品中的乳化剂、不锈钢餐具、纯羊毛和合成纤维的鉴别、用食醋清洗水瓶中的水垢。有关潜水航天高科技的:潜水、宇航的供氧、氮气的用途。有关农业生产的:作物生长最适宜的pH范围、根瘤菌固氨、常见铵态氮肥的性质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有关生理学方面的:人体需要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葡萄糖在体内氧化释放能量。有关工业生产的:煤矿瓦斯爆炸的预防,面粉厂的防爆措施、电解水实验及其微观解释。有关社会热点问题的:婴儿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二氧化硫排放与“酸雨”。由此可见,好的情景设置要角度准,有很强的针对性,不偏离化学教学。
科学探究准确 《2011课标》调整了“科学探究”的内容要求,有效解决了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所困扰的“实验”还是“探究”的问题,具体表现在:“科学探究”的内容和目标更加明确。这样的安排避免了课堂上的“假探究”。强化了“安全”和“低碳环保”意识。《2011课标》指出课堂和课后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和避免环境污染。此要求体现了人本和绿色化学思想。增强了科学探究学习实例内容的准确性和指导性。对“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几个环节都进行了更确切的描述,具体地指导课堂上如何开展探究活动。增加或删除了部分“活动与探究建议”,提高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实施指导具体 《2011课标》对“实施建议”作了较大调整,指导更具体,增强了可操作性。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方面要求教师:全面体现三维目标、整体规划教学目标、科学设计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很好地从化学学科的思想方法、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具体的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等方面思考,制定具体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学习者的认知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是从对核心或单一代表物的认识扩展到普遍事物的,从零散知识过渡到建构知识网络系统化的;因此,制定教学目标要避免纯粹的知识化教学,或者是不恰当地把某些概念前置教学,或者是随意拔高要求,人为地让学生理解上出现障碍,影响教学目标的生成。
新课程标准的践行体会
笔者作为教学一线教师,懂得并体会了新课标带来的新观念、新方法、新思路,也感受着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和压力。在通读了新课程标准及配套教材后,结合自己近年的实际教学,谈了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教育理念的转化 随着新课程的开展,整个教育体系将由过去的“考试教育”转向全面的素质教育。教育的理念决定教师的行动,教师的行动践行教育的理念。新课程要求教师确立新的教学观,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让教学方式显现多样化的格局。以往,在很多教师的概念中,教学只是讲课,简单地将书本知识直接传递给学生,把学生作为知识的接收装置,强加灌输,虽然也取得一定效果,但学生总是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于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而非知识的简单复述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是起辅导、帮助、引导作用的人,教师要做“麦田的守望者”,而非支配学生的控制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学习方式的转化 新的学习方式主要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强调学习要主动、独立、自控,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责任,突出主体性和自主精神。
合作学习前,通常先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班级所有同学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小组内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相互性学习。小组合作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动性、分享性。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和整体观念。探究性学习可以在课堂,也可以在课后,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实际生活中选定专题,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然后查阅网络或文献资料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探究学习强调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过程、开放思维,养成辨证思考问题的习惯。如能开展好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学习方式,则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大力提倡这样的新的学习方式,是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需要。
教学方式的转化 新课标重视化学在社会、生活、科学三方面的联系,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注意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如正确看待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还有其“利”的一面;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意识。重视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并以此指导实际教学,吃透课标、教材,灵活实施,精选习题,力争做题高效。在试题讲解时,也要挖掘题目本身可能存在的情感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发现并总结自己教学中的成功经验,记录、研究、处理自己存在的不足。
以“科学探究”为核心
《2011课标》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教学应当成为化学教师的使命。基于“科学探究”的化学教学是化学课改的永恒旋律。“探究教学”开展之前,教师要精心设计科学探究活动内容,内容要以发展创造力为核心。能开展科学探究是一种综合能力,体现探究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不能简单地从技术层面上理解或从单一的教学层面去理解。
新课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教师应清醒地认识教学本质上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的过程。过程实施时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环境,设法采取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今后的教学中,要以新课程标准为准则、吃透教材,用心教学,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师生共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快速成长。
一、高中化学新课标有助于高中生全面发展
高中化学课程立足于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方面较全面地阐述了课程目标,与原高中大纲中的“教学目的”相比,课程总目标更好地提出了对高中生科学素养的具体要求,尤其突出了后两方面在学生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涉及科学探究能力、问题意识、与人合作、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反思评价、学习兴趣、实践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等目标。结合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内容特点,课程的内容目标更为具体,可操作性更强。对有关的课程内容分别从认知性目标、技能性目标、体验性目标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
二、高中化学新课标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是高中化学课程的明显特点,它为志趣和潜能不同的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体现对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要求,高中新课程在学科之上设计了学习领域,特定的学习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一个或几个科目组成。高中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有8个学习领域。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内都获得一定的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如科学领域包含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和地理的自然地理部分。同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
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课程模块和选修课程模块构成,必修模块有2个,即化学1、化学2,选修模块有6个。化学1、化学2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6个选修模块可根据学生的需要任选一个或几个进行学习。每个课程模块2学分,36课时。学生在高中阶段至少要修满6学分。学生在学完化学1、化学2之后(先学化学1,再学化学2),至少应从选修课程模块中任选一个模块进行学习,上述课程结构从学分上来说,通常也称4+2结构。
三、高中化学新课标力求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人文性
必修课程较好地体现了初、高中阶段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衔接,不仅为学生学习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了基础,而且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高中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选修课程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下各有侧重,设置模块内容的线索有所不同。既反映了现代化学的特点,又充分体现了化学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化学科学的社会价值、思想观念等影响着社会的文明化进程,通过安排不同的课程模块、课程内容和学生活动,力求揭示课程的人文内涵,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四、高中化学新课标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的活动与探究建议栏目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调查咨询、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结合有关的线索做出假设和猜想,自主设计实验和其他实践活动方案,借助模型、图表、反应式和定量方法等描述化学变化过程,使学生在探究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化学的乐趣。
五、高中化学新课标倡导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方式
高中化学课程积极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与新课程相应的3种评价方式,即纸笔测验评价、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以书面作答方式进行的纸笔测验将重点放在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学习档案评价是对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和反思的过程的评价,学生可以从多方面收集档案的内容;活动表现评价是在学生完成实验、调查、设计的过程中进行的,它通过观察、记录来分析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后两种评价是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提倡的。
六、高中化学新课标注重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在课程中,突出强调了化学实验的作用,以此作为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并对实验室建设提出了基本要求。在活动与探究中,许多案例涉及的文献资料来源于图书馆和计算机网络,这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为帮助学生感受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课程标准从多个方面选取素材、提出课题,但这并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实践中还需充分关注学校、社区、工厂的多种资源,不断地开发、利用和优化好这些资源。
七、高中化学新课标采用学分管理模式,兼顾各类学生的需要
化学新课程以学分来衡量学生的学业成就。学分由各科的必修学分加选修学分两部分组成,达到高中化学课程学习的毕业要求。对学有余力或对化学特别感兴趣的学生,鼓励他们进一步选修其他化学课程模块,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化学素养,这也为杜绝“文理分科”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为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化学课程标准对选修课程学分作了一定的限制。在高考命题上,化学课程标准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一是化学课程标准是高校招生化学科考试的命题依据;二是化学课程模块的内容是化学考试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三是考试内容应对报考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101-02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之动力。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归根到底来自人的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发展的不竭的源泉,纵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近代史,无一不是证明这一问题。
高中阶段是学校教育的重要阶段,高中生是从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一个时期,人的人生观、思想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人文能力、创新能力的具备都是在这一阶段逐渐形成的。可见高中阶段的教育关系国家民族的未来。因此,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一个令人非常关注的战略性问题。
另外,这次高中课程改革是继义务教育新课程之后进行的改革,它跟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整体。因此,高中课程标准的基本思路和理念与义务教育一样,是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出发点。用什么样的课程结构,选择什么样的课程内容,要求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都是为了每一位学生更好的发展。对于科学领域的学科来讲,出发点是怎样促进每位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而不是简单的、工具性的、具体性的就事论事的改革。
高中阶段采用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新课程标准给了我们明确的回答。同旧的课程标准相比,我认为化学新课标有几点变化一定要高度关注,才能更好的适应新课标的需要,达到我们的课堂效率。
一、课程基本理念
1.是公民必备的化学素养,强调化学的科学性的知识性,也就是说并不是单为学生参加高考设置的。所以,我们教学的出发点面向所有的学生。让所有的学生能具备所有的化学知识,形成正确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教学内容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学生的学习内容可有学生自主根据兴趣选择,课程内容的教学安排有学校决定,这些做法都增添了灵活性和自主性,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实用性更强。
3.重视对问题的探究:倡导学生自主发展问题、解决问题,旨在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4.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评价:高考不是唯一的目的,学习过程中兴趣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有过去的过度关注结果到更多关注过程,对教学的可操作性非常有利。
二、课程设计思路的变化表现
1.新课程更注重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是重要的原则,所以对我们老师来说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是第一需要。
2.新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重在培养国民素质,所以教学中结合实践,注重化学知识的运用的原则,无疑有助于培养合格的国家建设人才。
3.课程内容的变化:课程内容涉及了理论、技术、应用各个层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
三、课程目标的科学变化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角度来表述,更多地是要求学生自主通过各种方法与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知识只是载体,能力、态度价值观提到了突出的位置上。尤其是过去,兴趣是一时鼓励学生学习的法宝,而新课改条件下,兴趣则是学习的目的。
四、实施新课标的有效策略
(一)做好上课准备。
1.认真研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把它做为课堂教学的依据和准绳:新课改条件下,学生课堂授课时间缩短,教什么、怎么教,是目前老师们非常困惑的,所以倡导老师们研读课程标准至关重要。
2.加强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是必须: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发挥集体智慧,构建高效课堂,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能力势在必行。
3.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是必然:新课程学生提供更多机会的同时,也为老师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死教书,教死书已不可能,所以我认为要利用各种机会学习,充实自己,才能做一名新课改条件下的合格教师。
(二)落实可行原则。
1.诱发性原则。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保证新设情境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
2.接近性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创设问题的深度要稍高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强度,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思考,“同化”和“顺应”才能解决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摘果子时,须“跳一跳,才能够得着”。
3.合作性原则。
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合作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交流和分享获得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学会欣赏别人。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考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成员之间愉快地交流、协作,并共同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
4.冲突、和谐统一的原则。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仅注重考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使课堂“乱”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还要考虑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让师生相互启发,诱导,达到融为一体、和谐共振的境界。
5.层次性原则。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应尽可能依据学生的实际经验和认知,架设好学习的框架,有层次,有梯度,考虑好问题的衔接与过渡。
我是一名物理专业的师范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将来将成为一名初中的物理老师,这两个星期阅读了一些关于初中物理的书籍,对于初中物理新课标也有一些自己的认识。
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初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
一、教学相长,促进物理教学健康进行
一方面,有助于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中更加深入研究物理教学。
当代国内外教育界都提出,“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反思中的“反思”,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教师的一种经常的、贯穿始终的对教学活动中各种现象进行检查、分析、反馈、调节,使整个教学活动、教学为日趋优化的过程。这无疑会促进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深入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成为时下教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初中《物理》附有许多研究性学习材料、“综合探究”;近几年,不少中学开展了物理“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教育教学类刊物也刊登了很多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文章„„可见,各地普遍重视研究性学习。但是如何开展物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需要我们深入、细致地探讨。
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下实践教学智慧。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它不是教师展现知识、演练技艺的过程,而是教师实践智慧的体现过程。很多年轻教师,为了教好物理课,经常通过多讲定理、多做习题,但往往学生理解不深刻,不能真正的掌握。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人的认识是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的,那么知识的掌握也应该遵循这样的规律。
二、对理论和专业基础方面的反思。
物理老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固然依赖于自身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起来的经验,但是仅仅停留在经验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学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对教学行为的反思需要以一定物理知识的教学理论和专业学识为基础。
1.转变物理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行为的理论支点。新课程背景下,物理教师应该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行为,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理念认为,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共建,而这样的教学所蕴涵的课堂文化,有着鲜明的和谐、民主、平等特色。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要不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2.丰富物理专业学识。
学科专业知识对于新课程的实施以及开展教学反思,至关重要。物理教师如何提高专业修养、丰富专业学识呢?关键是加强物理雪基本理论的学习,加强物理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的训练,加强物理教育教学研究,多研读物理学名著、物理学学术论文、物理著作等。阅读这些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名著,不但足以提高专业素质、分析史料、推理证明以及论断评价等研究方法。
三、教学基本策略方面。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和学科专业基础上,新课程下物理教师主要以课堂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
1.物理课案例研究。“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这让我想起了我们课堂上放映过的范小虎老师关于“加速度”而做的一个课件,课件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现场演示,生动活泼地展现了加速度的意义,同学们在好奇与快乐中理解了加速度的内涵。
2.物理课的听课活动。
听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特别是同事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相互观察、切磋和批判性对话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并做了评课,课后,再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物理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
课后小结与反思笔记,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物理新课程教学,需要教师课后小结、反思的地方太多了。
今天,我们再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课标准》(修改稿),除了更进一步感受到了《课标》的完整性和指导性的魅力外,也更明确了我们下一步实施《课标》的方向与目标。可是面对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课程理念,我们的心情还是沉甸甸的,一种无形的压力与责任比五年前刚开始实施《课标》时还要沉重,我们深深地感到:新的课程理念的实施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不过:
面对挑战,我们有足够的底气: 那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开拓超前,敢为人先的教师团队。在我们这个团队里的每一位教师身上都有一种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勤于实践的精神。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严谨善教”、“勤学善思”的教风和学风。每一位老师在尝试着用新课程理念打造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行为方式的过程中,使各自的数学课堂都有其鲜明的个性色彩。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而展开的课堂教学,有的波澜迭起,层层递进;有的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有的平淡中见功底,有的稳重中显素质,风姿焯约,各有千秋。但都展示出:“关注心灵,关注探究,关注合作,关注智慧,关注生命”的课堂魅力;显示出:“以学定教”“为学而教”的新课堂结构。让课堂真正成为了“心与心的交流”,“智慧与智慧的启迪”,“快乐与快乐的传递”,让老师充满了智慧,让学生充满了激情,让教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我们的老师,不仅对今天的数学教学改革满腔热情,对明天更是充满了希望和追求。他们把对未来的设想都转化成了各自的研究课题,在科研这块“试验田”里播撒希望,耕耘未来。把“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作为发展的动力,不断探索与创新,不断开拓与进取,不断发展与超越。
面对挑战,我们从关注细节做起。
教学活动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对细节的研究与雕琢。而对教学细节的真正关注,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具体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学生的发展与变化,将学生作为自己教学的出发点;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将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反思,将反思作为自己的必修课;这个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关注细节,将细节作为一个自己走向成功的基本视角。关注每一个细节,提升我们的教学实效,努力实现让“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的课程理念。
面对挑战,我们拟定好了应对措施。
一、炼就一双会观察的眼睛。
教学实践中,我们对学生的关注不是表面上的关注,而是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了解他们的知识起点,了解他们的想法,了解他们的需要,在了解中抓住契机,随即引领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碰撞,在碰撞中思考,在碰撞中开阔思维,“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引发创新的欲望。
二、扬起一个大师的风帆。
我们的教学,从知识发展的层面着眼,从学生能力提升的角度着手,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焦点,“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与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而不是给予。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能力,养成终身受用的探究学习习惯。
三、展示一个学者的风度。
一个优秀的教师,表现出的气质应是学者般的的温文尔雅,风趣幽默,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创新,善于运用素材创造新作品。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使用的教材还不可能把先进理念在教材中完全体现出来,进入千万个课堂,影响千万个学生。那么,就特别需要我们在运用教材过程中,更应该有学者的风度,应该尊重教材而不“唯”教材,“基于”教材又能“再生”教材,把教材看作是一个可供参照的蓝本,根据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再开发,让内容的组织更能充分体现“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化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能更充分地体现“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使教学内容真正成为一条螺旋上升的知识链,让学生在每天的学习过程中都能有新的收获、新的感受、新的发展。
四、修炼一个务实的品德。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关注的焦点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不仅不能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的组织形式在课堂上使用,而且,在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上,深入到他们当中去,去了解他们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再灵活调空自己的教学环节或策略。
五、体现一个智慧的头脑。
支撑新课程课堂的不是科学知识,而是教学智慧。“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是新课标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体的整体,能否把这个整体融入到我们教学的始终,需要的是老师的教学智慧和科学的教法,那就是紧跟时代,独辟蹊径,自成特色,体现人类智慧,为学生提供人生理想、信仰与价值导向以及科学知识的探索路径。还需要老师善于“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建立起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时“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寓“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于教学活动的始终,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六、做一个有修养的教师。
课程理念的实施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逐步具体化的过程。我们深知未来的探索之路很艰辛,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未来的教改之路上,我们会风雨兼程,一路走好。
困惑:
一、课堂如果给学生一个宽泛的时间与空间,教学任务不能如期完成,怎么办? 困惑:
孙绍振先生说:本书可能是新语文教学学科建构的开始,那么本书语文教学的“新”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想表现在“多元有界”“文本解读”等方面。
下面从本书的核心、具体案例分析、读后启迪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理解。
一、 本书的核心——“文本解读”“多元有界”
1. 从理论上进行论证
本书先谈了一些必要的理论,然后进行探讨“多元有界”说,最后强调“语文学科的突破口,即文本解读。”
本书具体阐释了叔本华“自失”论、王国维“秘妙”论,并以此理论探讨“自失于对象之中”“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审美状态与阅读状态。该书着重在秘妙论里探讨在这一阅读状态下的文本解读。
“秘妙论”包含两方面的“秘妙”(艺术奥秘):一方面“秘妙”是“不朽文字”,这文字不仅再现直观,而且那直观中蕴涵的意蕴是“我心中所有的”,还表现在文字的唯一之表达(如福楼拜所说的“一词说”)、艺术表现形式;另一方面“秘妙”是作者把那转瞬即逝、灵光一现(所谓须臾之物)的境界,即“呈于吾心又见于外物”的境界捕捉到了。
“不朽文字”“须臾之物”是“笔下无”的内涵,而“心中有”包括表层共鸣与深层共鸣。比如学习《背影》仅仅体会出“父爱”这一层面是表层共鸣,而解读出“力不胜任而心甘情愿”的父爱、“父亲保护我,而我却不能体谅父亲的心情”的父爱、“父亲考虑周到,儿却不领情”的无功利心的父爱、“不计子女错处”的永恒之爱的父爱,这些是深层共鸣。表层共鸣是共性的,而深层共鸣是个性的,是本文的个性艺术表现所在。
引导学生感受、发现、揭示乃至学习这个秘妙,然后转化为写作教学是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重要的特殊矛盾,是其全部特殊矛盾之所在,是其能够成为一门学科乃至科学,赖以立身处世的根本依据。
紧接着该书又谈到歌德的“秘密说”、鲁迅的“秘诀观”,继续观照揭秘式文本解读以及“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秘妙的有关探讨。
歌德说:“内容人人都看得见,其含义则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却对大多数人是秘密。”“秘密”之一就是最具表现力的艺术手段、表现方法,可称之为“最具有表现力的选择法则”,具体说就是叙述方式、描写方法、章法、句法、词法、修辞手段等,这是歌德所称的“形式秘密”;“秘密”之二就是内容中的意蕴,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深层共鸣”。
歌德关于“秘密说”的重要论断解释了文献学艺术最值得骄傲也是最困难的任务:解释形式秘密,找到深藏意蕴,无论读、写都应如此。按此,语文学科也能与数理学科一样,成为能揭示奥秘、发现未知、带来愉悦兴奋感的一门科学。
鲁迅的“秘诀观”就比较直接易懂些了(体现在《不应该这么写》《致董永舒》等文中):成功之作中存在这种“应该这样写的极要紧极精彩处”,多看别人作品的学习法就在于看出这一极要紧极精彩的写作道道;还郑重推出“必须知道‘不应该这么写’”的还原解读式的“极有益处的学习法”,因为知道了“不应该那么写”,才会明白原来“应该这么写”的艺术奥秘、语言奥秘。至于如何知道“不应该那么写”,可以将作者的未定稿与定稿进行对比发现表达的奥秘。
由歌德、鲁迅的理论进行进一步观照,可以得出:阅读教学就是要发现作品的“形式秘密”与“深层意蕴”,或者更明白地说就是要“作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或为什么不那么写”。本书依据如此理论,结合实践,也指出了几个具体的操作方式:形象三维组合分析法(情感特征、生活特征、形式特征的三维结合)、还原法、比较法、关键词语换词法、错位美法、艺术形式分析法等。
在引述歌德、鲁迅的创作理论之后,本书又简要地阐述了康德、李泽厚的“智慧审美论”。这是从读者的接受反映的角度进行分析的。“智慧审美论”是“判断(理解为主)在先,愉悦在后”的审美理论。审美是要先理解的,但审美中的理解不同于简单的生理快感,不能简单等同于抽象思维的理解,而是一种“确定与不确定的统一”。揭秘式文本解读就是要寻找那个“确定与不确定统一”中的那个“确定”。“智慧审美论”要求阅读教学要开发学生智能,使学生对此有自觉意识,不断提高学生内在的理性水平,达到课标要求的“启迪学生智慧”。
简单地说,就是文本解读是一种理解活动,是一种提高理性认识,感悟、把握、领会作品的秘妙的活动。
从以上理论观照下探讨揭秘式解读使语文阅读教学有序化成为可能,也就是说语文学科的突破口在文本解读。
那么如何解读呢?这就涉及本书的重点——“多元有界”。
2. 具体阐述“多元有界”说
该书运用了矛盾论、系统论分析了文本的分析方法——具体分析(这是核心)。“具体分析之所以值得强调,就是因为这个核心在近年的教学理论,甚至初期的语文课程标准中都一度被幼稚地歪曲、甚至被排斥了”(孙绍振语)。如何具体分析呢?分析的对象乃是矛盾,即“文本内部矛盾、关联的深入分析”和“文本外部的矛盾、关联的分析”。作品中列举了各个矛盾的层次。比如显见内容与艺术奥秘的矛盾关联、兴奋点与全文的关系(点面矛盾或点面统一,因果关系)、美与真善的错位矛盾、常态与超常态的矛盾等,以“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为例发现其中的矛盾:为什么是“闹”字好,为什么是“红”字而不是“白”“绿”字,为什么用“红杏”而不用“桃花”,为什么又是“红杏枝头”而不是“红杏满树”等等。而发现的矛盾即前面所说“人人笔下无”的秘妙之处。
矛盾的来源还是与文本有关,包含文本内部、与文本相关的背景、文本间的比较等。这里就显示了该书的理论取向——“有界”,即矛盾的来源与分析要以文本为基础,或者说以文本为界。
什么是“多元有界”呢?
形象地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是“多元”;但无论如何解读,它还是“哈姆莱特”,这就是“有界”。
简要地说,“多元有界”就是立足文本,作出多元解读,“界”就是文本本身。
该书谈到一些对“界”的错误认识:一是认为“界”是对“多元”之“多”的限定,二是将文本解读混同于批判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实际上文本解读是找到原文中的所“有”,批判性阅读是不同意原文中的所“是”,创造性阅读是产生出原文中的所“无”。批判性阅读是在文本解读基础上进行批判;而创造性阅读可以是在文本解读基础上,也可以不立足于文本解读,就文中的某一点生发联想,得出很个性的并且可能同时是很精彩的见解(即六经注我),或者于原文本是片面的,于艺术、思想而言却可能是很有见解的(即我注六经)。
一、重视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信息进行处理, 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 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使复杂抽象的认识活动变得简单而直观, 从而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多媒体可以辅助教师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但不可能替代教师的主导作用, 激趣、导学、训练、反馈等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安排。因此,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作用应定位在“辅助”上, 不仅要掌握这门技术, 更要合理应用这门技术, 真正发挥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做到物尽其用, 让多媒体与课程有机整合, 让多媒体为教学服务, 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的 关系。
传统教学中“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往往造成这样的情况: 教师在上面讲得津津有味, 学生却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新课改要求我们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创设不同的情境, 充分发挥师生双边互动作用,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引导学生“走进”知识, 开动大脑, 启动思维, 一起动脑想, 一起动手做。这样,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能被充分调动起来, 不会再充当观众的角色。
三、注重数学文化,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活跃不等 于放纵。
为了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完全放纵学生, 让学生充分享有自由, 这样做, 表面看来, 课堂气氛确实很活跃, 学生有了发挥的空间, 个性得到了张扬, 但实际上时间长了, 便会使课堂处于无组织、放任自流的状态, 自制力差的学生在这种课堂氛围下, 会变得毫无主动性, 甚至失去学习目标, 稍有自制力的学生也会变得缺乏自制力。
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需要教师精心组织、营造。我们要认真地进行教学设计, 创设各种情境。在课堂上, 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娴熟的教学技巧, 带领学生一起步入课堂, 一起体会、感悟、领略, 质疑、分析、去求解,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四、加强训练, 巩固双基, 力求精讲多练而不是题海战术。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提倡精讲多练。有的老师把精讲多练简单地理解为题海战术。所谓的“练”, 是指有目的地练, 针对性地练, 分层次地练, 是在精讲的基础上的练。我们要以练巩固, 以练弥补讲的不足。练的题目要精心选择, 应选对我们所讲的内容起巩固与提高、延伸和拓展作用类的题目;应能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随便找一大堆题目, 丢给学生练习了事, 更不能让学生沉溺于题海无法脱身, 穷于应付各类习题, 以致失去训练的真正意义。
五、注重教学信息反馈, 既重过程又看结果。
课改后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 不能再重分数, 而要重过程, 这一说法不太全面。是重过程还是重结果, 只是考查的内容和方法的侧重点有所区别。新的考查应以考查能力为主, 也就是考试的内容和方法, 要向能力型题、实践题、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题型转变。我们在过程教学中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要不断地拓宽学生的视野, 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并且要注意信息反馈, 及时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 以待改进。可见, 新课改对教学过程和结果都有更高的要求。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经历了茫然与彷徨, 体验了无所适从到慢慢摸索的课堂教学组织, 其间不乏出现各种思维的碰撞, 而正是这些体验、碰撞不断引起我对数学教学的反思, 更加坚定了课改的信念, 并从中得到了启迪, 得到了成长。
1.反思教学观念
新课改下, 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 打破陈旧的教学理念。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 师生互动,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 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获取知识, 发展思维能力, 经过猜疑、尝试、探索、失败, 进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做到真正会学。
2.反思教学方法
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人、物”关系, 而是“我、你”关系;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 教学是师与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 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 如何调整教学计划, 采取怎样的策略与措施, 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 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 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轨道运行。
3.反思学生学习方法
教师需多花时间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学习状态, 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 课上与课下结合, 学法与教法结合, 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 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只有凭借良好的学习方法,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 没有反思, 专业能力不可能有实质性的提高。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 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探索, 提高自身的学识和身心修养, 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勤分析, 善反思, 不断总结,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才能与时俱进, 才能全面开展素质教育。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 数学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成为新课标的践行者。不仅要深入理解新课程理念, 更新教育观念, 还要加深对数学新课程的认识, 关注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教学做合一;体育新课标;指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39-1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已深入人心。然而,回眸二十世纪,人们发现,早在二十世纪初叶,陶行知先生就在创造教育方面作了十分可贵的实践与探索,提出了精深独到的创造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一生积极进行教育实践,研究创造,构建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教育思想。他注重用崇高的师德、师魂感染学生,用高超的育人智慧启迪学生,善于以爱心培育爱心,以人格塑造人格,特别是他的“教学做合一”的观念正是当今新课标所提倡的。学习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这对于我们今天实施素质教育,实施体育新课标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树立课程意识,参与课程开发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开发体育课程资源以及体育内容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对现有运动项目进行改造,以适应和满足高中学生的实际需要。平常力求做到“一物多用”,如“跳绳”“毽子”“沙包”等游戏,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游戏开发活动。带领学生开动脑筋,自制一些简易的体育器械,如自制矿泉水瓶保龄球、板凳舞龙、绸缎舞龙、呼啦圈等。同时,让学生积极参与家庭和社区健身活动,作小型社会体育活动调查……来激发和保持良好的运动兴趣,从而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提高他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整体健康水平。
二、追求课堂和谐,改善师生关系
传统教育中的老师常常以严师自居,高高在上,让学生望而生畏,望而却步,师生的关系难以融洽,情感难以沟通。因此教学或表现为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或表现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陶行知先生深知“教学相长”的道理,他对“民主的教师”作了如下定义:要虚心,宽容,与学生共甘苦,跟小孩子学习……他还提出: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大胆地想;解放学生的嘴,让他们自信地说;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勤动手;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解放他们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不要太像教师,学生不要太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信地想,大胆地说,给他们一片自由的天空。我在新课程教学中,经常进行师生互动,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特别是对于一些体育教学项目,可以让学生在“运动中学”,鼓励成功,也允许失败,这正符合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让课堂有掌声、笑声和歌声,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在凸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我们必须了解生活,了解学生生活现状,了解生活发展的趋势、生活对人的要求的变化。现实生活中需要的是全面发展、品学兼优、视野开阔、生理心理健康的人。实施素质教育,小而言之,为学生的终身受益负责,为学生的将来负责;大而言之,为国家、民族的未来负责,为中华为腾飞打下坚实基础。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法要改变单一的接受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以提高学生学会体育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运动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教师教法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应认真考虑怎样教才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要改变过去单一的灌输式教法,改变过于注重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应给学生的体育与健康课学习留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角色,摒弃“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发教促学,互教互学、相互尊重、相互补充,与学生一起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解,共同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
四、享受体育快乐,改变教学评价
学校体育课程追求的是对人的培养,就是将学生作为“整体的人”来看待。新课标要求我们体育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体能、知识技能,更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表现与合作精神。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是陶行知对教师和家长的良言忠告。重视过程性评价,在教学中,我能做到多用鼓励,区别对待,经常对学生说“你真棒!”、“你真行!”、“请再接再厉”、“有进步,加油”、“相信你一定能行!”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们不仅重视对学生的定量评价,而且注重定性评价、相对评价,可以让学生作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等。
让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我们的课堂都能够追求一份诗意,让我们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体育的快乐!让我们高举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精神旗帜,“热爱,奉献,实践”,与新课改同行,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季浏.体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对化学新课标的理解】推荐阅读:
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09-23
谈对政治理解09-09
对课程整合的理解10-03
对艺术的理解 英语范文06-11
对校长办学理念的理解06-13
对就业政策的理解07-08
对健康教育的理解07-18
对初中数学考试的理解09-22
我对高效课堂的理解09-26
对创业的理解和认识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