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共12篇)
黔劳社厅发[2009]14号
关于印发《贵州省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
(试行)》的通知
各市(州、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5号)、《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8号)、《贵州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通知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08]18号),逐步建立和健全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制度,规范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行为,完善就业和失业管理,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贵州省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试行)》,现将《贵州省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贵州省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试行)》
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二00九年三月四日
主题词:;劳动保障 就业 失业 通知 抄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抄送:省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直属机构,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在黔企业
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 2009年3月4日印发
共印200份
贵州省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逐步建立和健全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制度,规范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行为,完善就业和失业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5号)、《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第28号)、《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通知的实施意见》(黔府发[2008]18号)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会团体、个体经济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用人单位(以下统称用人单位)招用的依法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和通过个体经营、灵活就业形式实现就业的劳动者,进行就业登记适用本办法。
凡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的本省城镇户籍人员、在城镇常住地稳定就业满6个月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非本省户籍人员,进行失业登记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全省实行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在进行就业失业登记时,须按规定办理《贵州省就业失业登记证》(以下简称《登记证》)。《登记证》是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登记的载体和按规定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就业扶持政策、申领失业保险金的证明,在贵州省行政区域内通行使用。
第四条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工作。
省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负责指导、协调全省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就业和失业登记工作。
市(州、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负责指导、协调本行政区域的就业和失业登记工作,需办理就业和失业登记的,由其自行确定。县(市、区、特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办理就业和失业登记,可以委托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办理就业和失业登记,办理就业和失业登记要建立专门台帐,及时、准确地记录劳动者就业与失业变动情况,做好相应统计工作。
第五条 在办理社会保险参保手续时,用人单位应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出具的就业登记证明,个体经营者、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人员应出示《登记证》;失业人员在办理失业保险金申领手续时,应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失业登记情况,并出示《登记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未办理就业、失业登记的,应要求其办理就业、失业登记。
第六条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审查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资料时,应核查用人单位办理就业登记情况。对未办理就业登记的,应要求其办理就业登记。
第二章 就业登记
第七条 用人单位招用的人员,由用人单位在其就业之日起30日内到属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填写《贵州省就业失业登记表》(以下简称《登记表》),凭以下材料,办理就业登记,按规定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的可申领《登记证》。
(一)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文本;
(二)劳动者本人的有效身份证复印件;
(三)初次申领《登记证》须提交一寸近期同底免冠彩色照片两张;
(四)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非本省户籍人员,须提交其在城镇常住地的居(暂)住证明复印件。
第八条 个体经营者、灵活就业人员在其实现就业之日起30日内由本人凭以下材料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填写《登记表》,办理就业登记,申领《登记证》。在户籍地就业的本省城镇户籍人员,在户籍所在地办理;不在户籍地就业的本省城镇户籍人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非本省户籍人员,在城镇常住地办理。
(一)本人有效身份证复印件;
(二)初次申领《登记证》须提交一寸近期同底免冠彩色照片两张;
(三)个体经营者,须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或相关证明;
(四)灵活就业人员,须提供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出具的证明。
第三章 失业登记
第九条 失业登记的范围包括下列失业人员:
(一)年满16周岁,从各类学校毕业、肄业的;
(二)从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等各类用人单位失业的;
(三)个体工商户业主或私营企业业主停业、破产停止 经营的;
(四)承包土地被征用,符合各市(州、地)及以上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
(五)城镇复员退伍军人申请自谋职业的;
(六)城镇刑满释放、假释、监外执行或解除劳动教养的;
(七)在城镇常住地稳定就业满6个月以上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非本省户籍失业人员;
(八)各市(州、地)及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失业人员。
第十条 失业人员凭以下材料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填写《登记表》,办理失业登记,申领《登记证》。本省城镇户籍人员,在其户籍所在地办理;在城镇常住地稳定就业满6个月的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其他非本省户籍人员失业后,在城镇常住地办理。
(一)本人有效身份证复印件;
(二)学校毕(肄)业且未就业的,凭毕业证书或学校毕(肄)业证明登记;
(三)与用人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的,凭原单位出具的解除(终止)劳动关系证明登记;
(四)从事个体经营、开办私营企业或民办非企业的人员,凭工商行政部门或民政部门出具的停业证明登记;
(五)城镇复员退伍军人,凭相关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或证件登记;
(六)城镇刑满释放、假释、监外执行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凭司法(公安)部门证明登记;
(七)在城镇常住地稳定就业满6个月的农村进城务工和其他非本省户籍人员、凭城镇常住地的居(暂)住证明登记;
(八)其他失业人员凭相关证明登记。
第十一条 失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注销其失业登记:
(一)被用人单位招用的;
(二)从事个体经营,并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
(三)从事灵活就业,并由街道(乡镇0社区劳动保障事务所出具证明的;
(四)超出法定退休年龄的;
(五)已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六)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七)入学、服兵役、依据境外的;
(八)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被劳动教养的;
(九)3次以上不接受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介绍就业的;
(十)连续6个月未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联系的;
(十一)未参加《登记证》年审的;
(十二)已进行就业登记的其他人员。
第十二条 已办理失业登记的失业人员在省内迁移户籍的,凭户口簿到原办理失业登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开具失业登记转移证明,并持该证明到户籍迁入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变更手续。
第四章 《登记证》发放与管理
第十三条 《登记证》由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印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办理就业和失业登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核发。
第十四条 《登记证》编号根据GB2206-2007行政区划代码国家标准,由“行政区划代码+发证流水号”两部分组成,为十二位阿拉伯数字,前六位数表示行政区划代码,后六位数表示发证流水号。
第十五条 《登记证》的发放、登记和管理应统一使用贵州省劳动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登记证》时,要及时将就业、失业登记信息录入劳动就业信息管理系统,以保证《登记证》及登记信息在全省的唯一性、有效性、真实性。暂未使用贵州省劳动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建立档案,定期将本地就业失业登记及发证情况报上级劳动保障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收到用人单位、个体经营者、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人员的《登记证》后,应在15 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属用人单位的,开具就业登记证明,按规定享受就业扶持政策的发放《登记证》。属个体经营者、灵活就业人员、失业人员的,发放《登记证》。
第十七条 《登记证》采用实名制,有效期为发放之日起至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之日止。期间更换、补发《登记证》时,证号不得变更,不得转接、转让、涂改,否则视作无效。
第十八条 个体经营者、灵活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登记证》由其本人保管。用人单位招用的持《登记证》人员,《登记证》由用人单位保管;用人单位与其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的,应在解除、终止劳动关系15日内,将《登记证》交还本人。
第十九条 《登记证》实行免费年审制度。持《登记证》人员,每年需持《登记证》到原办理《登记证》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年审。用人单位招用的持《登记证》人员,由用人单位到原办理就业登记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年审手续。年审时间为每年6月份至10月份,未经年审的,不能享受就业扶持政策。
第二十条 遗失、损毁《登记证》的,应及时向发证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补发。遗失的要在当地公开发行的报纸上刊登遗失启事,凭遗失启事30日之内到原发证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补发。
第二十一条 出现下列情况的,《登记证》自行失效:
(一)超出法定退休年龄的;
(二)已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四)死亡的;
(五)入学、服兵役、移居境外的;
(六)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被劳动教养的。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外国人在本省就业,台湾、香港和澳门居民在本省就业,有关登记管理办法按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从下发之日起开始实行,同时发放《登记证》,原《贵州省失业人员失业证》停止发放。《贵州省失业人员失业证》在2009年年审时更换为《登记证》,贵州省《再就业优惠证》使用至规定的有效期限止,到期按规定申领《登记证》。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贵州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负责解释。
附件一:《贵州省就业失业登记证》样式
附件二:全省各市(州、地)、县(市、区、特区)发证编号
附件三:《贵州省就业失业登记表》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填表说明
一、个人基本情况(一)婚姻状况: 未婚、已婚、离异(二)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共青团员、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群众(三)户口性质:城镇户口、农业户口(四)文化程度:
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中技、高中、职高、初中.小学、文盲或半文盲
(五)职业(职称):
1、技术职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
2、职业资格:.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中级技工、初级技工
(六)人员类别:
新成长劳动力、就业转失业人员、残疾人员、复退军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非本省户籍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其他人员
(七)就业困难人员身份:
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0周岁及以上失业人员、持《残疾证》残疾失业人员、连续失业一年以上的长期失业人员、失去土地的农民转为城镇户口的失业人员,享受最低生活保 障的失业人员
(八)人员状态:
失业、就业转失业、单位招用就业、灵活就业、个体经营、其他就业
(九)社保状态:
在职参保、灵活就业参保、个体参保、终止保险关系、未参保
二、就业登记(在职人员)(一)单位招用就业
1、合同状态:新签、续签、变更
2、合同类型: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
3、就业形式:雇佣、派遣。
4、单位性质:
(二)择业形式:灵活就业、个体经营、其他就业
三、失业登记(就业转失业人员)失业原因:劳动合同期满、企业破产撤消解散、企业除名、违纪辞退、个人原因解除劳动合同
四、享受就业扶持政策情况
从2011年1月1日起, 我国实行全国统一样式的《就业失业登记证》, 劳动者可凭其跨地区享受国家统一规定的相关就业扶持政策。这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的消息。人社部同时停止发放《再就业优惠证》和各地原有各类就业失业登记证明。
人社部发布的《关于印发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透露, 为满足劳动者跨地区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的需要, 全国将实行统一样式的《就业失业登记证》。《就业失业登记证》是记载劳动者就业与失业状况、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接受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等情况的基本载体, 是劳动者按规定享受相关就业扶持政策的重要凭证。《就业失业登记证》中的记载信息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届时, 各地要制定本地区《就业失业登记证》具体发放办法, 对新发放和换发的对象范围、具体程序和责任单位作出明确规定, 稳步推进《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工作。
关键词:公共就业 ;就业失业;实名登记
就业失业实名登记是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工作,贯彻落实十八大有关就业工作总目标、总要求、总方针和总基调的重要举措,是分类推进和提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能力水平的重要抓手。
一、就业失业登记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始终将就业失业实名登记工作作为促进就业创业,实现工作提档次、上水平的重点和抓手来推进。截至目前,制度建设完善、经办流程规范,横向到边,含括信息采集、信息复核与更正、系统录入、章证管理、监督考核,纵向到底,贯通市、县、镇街和村居四级经办服务机构,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管理服务体系在我市基本建立,有力的促进了各项就业人才服务业务的开展。
二、就业失业登记工作的主要做法及特点
(一)氛围基础良好
上面有政策、群众有需求、基层有条件。一是充分认识建立就业失业实名登记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及意义。省政府颁布的《山东省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明确要求“要健全完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我市连续两年将该项工作纳入千分制目标管理考核,作为县区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宣传到位,单位及群众认同度高。《就业失业登记证》不仅是劳动者就业与失业状况记录的载体也是享受就业优惠扶持政策和失业保险待遇的重要凭证。三是基层基础条件好。我市对于基层平台建设始终坚持系统化设计、规范化建设、制度化推进,从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等五个方面重点突破。
(二)制度体系完善
一是加強了制度建设。研究出台一系列制度流程,进一步明确了就业失业登记范围、业务经办流程及市、县、镇街及村居四级经办职责。二是市县组建成立了公共就业人才服务中心,实现了人员、资源的整合和有效利用,形成了工作合力。
(三)借鉴经验、选树典型
一是借鉴先进地市经验。组织相关业务科室人员进行专项考察,重点对制度设计、信息系统设置、经验做法进行系统学习。二是挖掘总结本地经验,选树先进典型。按照季度通报有关规定,结合调研结果,对业务开展较好的五个镇街进行了通报表扬。
三、就业失业登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经办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
各级经办机构或平台都不同程度存在经办力量不足的问题,尤其是镇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人员数量少、业务不熟练且变动频繁。原因有四:一是镇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编制、人员及经费管理等权限在镇街人民政府,县区人社部门只负责业务指导。人员岗位等受镇街内部机构整合和人员调整影响较大。二是所承担的业务工作量大。调研中发现,有的镇街业务对应县区人社局、卫生局、民政局等众多科局。三是镇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工作人员中“三支一扶”或公益性岗位安置的大学生占比例较大,因其年龄小、有学历,流动能力和流动性较强。四是业务培训跟不上,也没有建立一套轮岗交流、师带徒、签订责任书等形式的良性的业务交流传承和制约机制。
(二)职责权限有待进一步下放
一是受传统工作思维和工作方式影响,担心放权、不想放权,主观认为镇街不具备工作条件。二是受“登记失业人数”和“登记失业率”等考核指标影响,将部分应下放的权限收紧管控。就失业登记职权有待进一步下放。
(三)经办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主要表现在:一是超范围打印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或单纯为办理小额担保贷款或申领培训补贴等业务登记打印证件。二是基础信息登记不准确,重复录入,调研中发现有的登记人员常住地址信息重复录入达5次之多。三是受镇街机构改革影响,站所的名称、经办印章不统一。县区间、同一县区不同镇街的名称都不同,有的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所、有的叫便民服务中心、有的叫劳动保障事务所。
(四)信息系统有待进一步整合完善
调研过程中工作人员反映问题最多的就是信息系统问题。一是系统繁多,且不能实现信息共享。镇街一级有劳动监察、劳动99、基层平台、居民养老等多个信息系统,工作人员操作难度大。二是UK权限设置不科学,多数没有明确到个人。三是多数镇街用VPN连接内网,速度满且不稳定,影响工作效率。
四、下一步工作对策及建议
(一)严格政策
进一步实现职责权限下放、工作重心下移,严格登记、发证经办职责和证件办理审批程序,严控登记及证件发放范围,努力在2015年底前实现全市人力资源就业信息录入的全覆盖及就业失业分类管理服务的目标。
(二)规范管理
协调镇街明确专人负责,及时申请经办UK,并科学设置UK权限;加强设备设施管理,确保齐全配套、完整能用;积极协调解决网络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三)加强培训
建立基层业务经办人员培训制度,纳入县区学习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业务政策、系统操作及计算机管理操作能力培训。
(四)强化督导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保证就业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促进就业和创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办法》、《江苏省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招用劳动者和与劳动者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以及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招用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和与劳动者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进行就业登记,适用本办法;劳动者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的进行就业登记,适用本办法。
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要求的本地常住户籍劳动者,以及进入本地就业的非本地户籍人员,进行就业和失业登记,适用本办法。
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统称用人单位。
第三条 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就业和失业登记工作。
县级以上劳动就业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就业和失业登记工作。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以及有条件的社区(村)劳动保障工作站可以按照职能具体经办就业和失业登记工作。
本市各级残疾人联合会所属的残疾人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受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委托,负责残疾劳动者的就业和失业登记工作。
劳动就业管理机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所以及社区(村)劳动保障站、残疾人就业管理服务机构统称就业管理服务机构。
第四条 全市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和失业登记证制度。《就业失业登记证》是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登记的载体,是记载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状况、进行就业和失业登记、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等的合法凭证,在全市范围内通用。第二章 就业登记
第五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或与劳动者终止、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的,应当到当地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办理就业登记手续。就业登记包括用人单位用工登记、退工登记和劳动者申报就业登记。
第六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办理用工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用人单位信息、劳动者个人信息、就业类型、就业时间、订立劳动合同等情况。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办理退工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原因、时间、参加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等情况。
劳动者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的,办理就业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就业地点、时间、工作内容、收入等情况。
第七条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应当签订劳动合同,并于录用之日起30日内办理用工登记手续。同时提供以下备案材料。
(一)淮安市用工(退工)人员登记表(附表1);
(二)职工录用花名册(附表2);
(三)劳动者《就业失业登记证》;
(四)用人单位与被录用人员签定的劳动合同文本;
(五)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八条 用人单位初次办理用工登记,应当首先办理用工主体资格登记手续,填写《淮安市劳动用工单位资料登记表》(附表3),同时携带单位法人登记证书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工商营业执照副本等原始材料到劳动保障部门相应经办机构办理。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分立,或因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责任人)、投资人、经营地址等劳动用工主体登记事项发生变化,应当在发生变化之日起30日内,到经办用人单位登记手续的劳动保障部门相应经办机构办理劳动用工主体变更登记手续。
第九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应当于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15日内,到受理其用工登记手续的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办理退工登记手续,同时需提供以下备案材料:
(一)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证明;
(二)淮安市用工(退工)人员登记表;
(三)劳动者的《就业失业登记证》
(四)劳动者档案;
(五)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应当于办理退工登记手续的同时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第十一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应当及时将劳动者《就业失业登记证》和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等材料交给劳动者,并书面告知劳动者按规定办理失业登记和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相关事宜。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提供的登记备案材料信息齐全准确的,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应当即时受理并限时办结。用人单位提供的登记备案材料不齐全的,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应当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用人单位需要补充的全部材料。
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凭已办理登记备案的《淮安市用工(退工)人员登记表》及按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规定提供的有关材料,到相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劳动者办理参加和停止缴纳社会保险手续。
第十四条 劳动者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的,由本人在就业后30日内,持相关证明材料到户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就业管理服务机构申报就业登记,并提供相关材料:从事个体经营的,需提供《就业失业登记证》、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副本》;从事灵活就业的,需提供《就业失业登记证》及相关证明。第三章 失业登记
第十五条 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的本地户籍人员,应到户籍所在地的就业管理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在常住地稳定就业满6个月的非本地户籍失业人员,按第十九条规定办理失业登记。
已办理失业登记的人员,统称登记失业人员。
第十六条 失业登记的对象包括下列人员:
(一)年满16周岁,从各类学校毕业、肄业的;
(二)从企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等各类用人单位失业的;
(三)个体工商户业主、私营企业和民办非企业业主停产、破产停止经营的;
(四)灵活就业人员中断就业的;
(五)承包土地被征用,符合规定条件的;
(六)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愿望的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
(七)军人退出现役且未纳入国家统一安置的,以及随军家属未安置就业的;
(八)刑满释放、假释、监外执行或解除劳动教养的;
(九)非本地户籍人员在本市常住地稳定就业满6个月后失业的;
(十)其他符合失业登记的情况。
第十七条 本地户籍人员进行失业登记时,应由本人如实填写《失业人员登记表》(附表4),并提供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及以下材料:
(一)学校毕(肄)业没有就业经历的,凭毕业证书或学校毕(肄)业证明等;
(二)与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凭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相关证明;
(三)从事个体经营、开办私营企业或民办非企业的停业人员,凭工商行政部门或民政部门出具的停业证明;
(四)复员退役军人、随军家属未安置就业的,凭安置部门出具相关证明或证件;
(五)灵活就业人员中断就业的,凭中断就业的相关材料;
(六)刑满释放、假释、监外执行或解除劳教的,凭司法(公安)部门证明或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镇政府)证明;
(七)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十八条 失业人员中符合规定的就业困难对象,实行本人申请,社区受理,街道(乡镇)核实公示,县(区)以上劳动保障部门审核确认,在《就业失业登记证》上注明就业困难人员类别、认定时间,并签章确认,就业困难对象凭证享受就业扶持政策。
第十九条 非本地户籍人员进行失业登记时,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到原用人单位社会保险登记属地的就业管理机构申请办理,不领失业保险金但符合失业登记条件的人员到暂住地就业管理机构申请办理,应由本人填写《失业人员登记表》,并提供居民身份证、《暂住证》及居住证明、《就业失业登记证》等相关材料供审核。
第二十条 登记失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由就业管理服务机构注销其失业登记:
(一)被用人单位录用的;
(二)从事个体经营或创办企业,并领取工商营业执照的;
(三)已从事有稳定收入的劳动,并且月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四)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五)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六)入学、服兵役、跨市或境外移居的;
(七)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被劳动教养的;
(八)终止就业要求或拒绝公共就业服务的;
(九)自登记失业之日起连续6个月未与公共就业管理服务机构联系的;
(十)非本地户籍登记失业人员暂住登记有效期满,超过60天未续期的;
(十一)户籍迁出本市的;
(十二)已进行就业登记的其他人员及符合注销条件的其他人员。
第二十一条 本市户籍登记失业人员在市内迁移户籍的,凭户口簿到原户籍所在地市(县)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开具失业登记转移证明(附件5),并持失业登记转移证明及其他相关材料到户籍迁入地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办理变更手续。
第二十二条 各级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应当定期开展劳动力资源调查,健全和完善就业、失业统计制度,逐步建立失业调查、失业调控、失业预警和全社会登记失业率制度。
各级就业管理服务机构要做好辖区内失业人员登记工作,建立劳动力资源管理数据库,完善台帐管理,定期进行跟踪服务,掌握登记失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就业意愿、就业状况等情况,逐步实现劳动力资源管理数据库和统计报表数据同步、准确、及时上报各类统计报表。对农村登记失业人员和非本地户籍登记失业人员,以补充资料的方式随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统计报表上报,暂不纳入现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统计。被征地农民失业登记按有关规定实行专项统计。
第四章 失业人员档案管理
第二十三条 登记失业人员档案由县级以上就业管理服务机构按规定保管。
第二十四条 从就业状态转为失业状态的失业人员,其个人档案按照第九条、第十条的规定,由用人单位转移至办理退工登记的就业管理服务机构进行保管。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招用登记失业人员后,应当于办理就业登记手续后30日内,凭《就业失业登记证》、用人单位调档函及提档人居民身份证,到档案托管单位提取登记失业人员个人档案。
劳动者从事个体经营或者灵活就业,或者到其他不具备档案保管条件的用人单位就业的,其个人档案可委托就业登记所在地县级以上公共就业管理服务机构保管。第五章 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
第二十六条 《就业失业登记证》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一制作,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统一申领分发,各级就业管理服务机构负责免费核发。
第二十七条 《就业失业登记证》实行全省统一的编号制度。编号由两个识别码和本人身份证号码组成。第一个为地区识别码,用于区分登记地区,我市识别码为H;第二个为人员类别识别码,用于区分劳动者来源,分别为:本地城镇C,本地农村N,外地户籍人员W。
辖区城市规划区内被征地农民的证号按城镇人员编排,城市规划区外被征地农民证号按农村人员编排。
就业管理服务机构核发《就业失业登记证》时,应当在领证人员身份证号前加注识别码,形成完整有效的《就业失业登记证》编号。《就业失业登记证》的编号是劳动者在全市就业失业登记管理的唯一号码。
第二十八条 《就业失业登记证》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本信息和个人信息记载;
(二)就业和失业登记情况记载;
(三)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情况记载;
(四)享受公共就业服务情况记载;
(五)推荐就业情况记载;
(六)享受再就业优惠政策情况记载;
(七)检验记录;
(八)其他需要记载的事项。
第二十九条 劳动者初次申领《就业失业登记证》,应当首先办理失业登记手续,并向户籍所在地就业管理服务机构申领。
本地户籍的劳动者初次申领《就业失业登记证》,提供本人身份证、户口本、毕业证书、一寸免冠照片两张和劳动保障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并在填写《失业人员登记表》办理失业登记手续后向户籍所在地颁证机构申领。
本地户籍的就业转失业人员申领《就业失业登记证》,应当在办理退工登记后办理就业转失业登记手续,并提供本人身份证、户口本、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有关证明、一寸免冠照片两张和劳动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向就业管理机构指定的颁证机构申领。非本地户籍人员初次申领《就业失业登记证》,属于本人办理的,提供本人的身份证、毕业证书、本人一寸照片,与其达成录用意向的单位证明到意向录用单位的社会保险登记属地的就业管理机构办理。属于用人单位前来办理的,由用人单位在办理就业登记手续时,提供职工的劳动合同、身份证,一寸照片等资料,向单位社会保险属地的就业管理机构申领,属于从事个体经营、自主创业、灵活就业或者以自由职业形式实现就业,由劳动者在办理就业登记手续时,提供本人暂住证、身份证、本人一寸照片向暂住属地的就业管理机构申领《就业失业登记证》。需要换发《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劳动者,由原发证单位进行登记换发或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颁证机构登记换发。
颁证机构受理后,应当即时核发《就业失业登记证》,同时应当在《就业失业登记证》上照片处加盖发证单位的钢印,方可生效。第三十条《就业失业登记证》实行实名登记,仅限本人使用。就业困难人员类别发生变化时,应按规定重新审核并及时记载情况。
登记失业人员凭《就业失业登记证》享受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和规定的失业保险待遇。
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后凭《就业失业登记证》享受国家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就业扶持政策。
第三十一条 劳动者在失业、从事个体经营或灵活就业期间,《就业失业登记证》由其本人保管。劳动者被用人单位招用就业的,《就业失业登记证》由用人单位保管。
《就业失业登记证》应当妥善保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享受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时,应当出具享受人本人的《就业失业登记证》。
第三十二条 劳动者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或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移居市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的,其《就业失业登记证》自行作废。
第三十三条 登记失业人员发生第二十一条规定情形的,应当同时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转移手续,由本人到迁出地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办理注销手续后,到迁入地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
第三十四条 《就业失业登记证》实行审验制度。对持有《就业失业登记证》而未实现就业的失业人员,应在每年12月1日至31日持本人《就业失业登记证》到户籍所在街道(乡镇)就业服务机构或劳动保障部门指定的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年审验证。未经年审的《就业失业登记证》,视为无效证件。
第三十五条 各级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应及时将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登记的相关信息录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同时要建立《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台帐,准确记录和及时更新劳动者就业失业登记和享受政策情况的数据,确保台帐记录与计算机数据库数据一致。
第三十六条 《就业失业登记证》基本信息记载内容须经打印机打印生效。《就业失业登记证》严禁伪造、涂改、撕页。用人单位或劳动者通过伪造《就业失业登记证》骗取国家税费或补贴资金,情节较轻的责令退回相应资金;情节较重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就业失业登记证》被涂改、撕页的,原证件失效,劳动者须按规定程序重新申领《就业失业登记证》。
第三十七条 《就业失业登记证》严禁出借、出租、转让,失业人员出借、出租、转让《就业失业登记证》给他人使用享受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的,注消其失业登记;用人单位违法使用、借用、租用、冒名使用《就业失业登记证》享受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的,取消用人单位享受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的权利。违法所得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发生第三十六至第三十七条行为并经确认的,就业管理服务机构应当将相关情况记录到计算机系统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登记信息和劳动者个人信息中备案。
第三十九条 《就业失业登记证》毁损、遗失的,由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向就业管理服务机构书面说明原因,并凭登报声明,按规定补办《就业失业登记证》。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条 本暂行办法所称就业,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以各种方式从事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行为。
本暂行办法所称稳定就业满6个月的非本地户籍人员,是指在本地居住,失业前在本市就业连续满6个月且参加社会保险,或以从事个体经营、灵活就业形式在本地边续就业满6个月,并进行了就业登记的非本地户籍人员。
本暂行办法所称的本地是指淮安市辖区范围内。
第四十一条 各级就业管理服务机构要完善就业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提高信息化程度和网络运行速度,加强数据库更新与日常维护,方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办理就业失业登记手续、查询就业和失业登记相关信息。
第四十二条 用人单位未及时为劳动者办理就业登记手续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整改,并根据《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中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十三条 就业困难人员认定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十四条 各县(区)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具体操作办法和实施细则。
退工单位名称(签章)
社会保险登记证号:登记日期:年月日
填 表 说 明
1、此表一式四份,市就业管理处二份、用人单位一份、个人档案一份;
2、单位办理退工时请携带单位填妥并盖章的本表、《职工退工通知单》及《职工
养老保险手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原为农民合同制职工需提供户口转入城镇的证明(户口薄复印件或派出所证明);
3、退工职工凭本人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薄、学历证书原件、近期免冠一寸照片
2张、《职工退工通知单》和本表前往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服务所办理失业登记;
4、此表一式四份,单位保留一份,存入个人档案一份,个人办理失业登记一份,办理失业保险金待遇享受审核一份;
5、失业登记后,失业职工个人档案在职业介绍机构代为保管,一经单位录用,请
携带录用单位介绍信及《就业登记证》来提取档案,结算档案保管费;
6、文化程度指:(1)博士(2)硕士(3)大学(4)大专(5)中专(6)技校
(7)高中(8)职高(9)初中(10)小学及以下;
7、婚姻状况指:(1)未婚(2)已婚(3)丧偶(4)离异(5)其他;
8、特困情况指:(1)4050人员(2)双下岗人员(3)双失业人员(4)享受低保
人员(5)因病因残致困人员(6)刑释人员(7)离异、丧偶且
抚养未成年子女或赡养老人(8)单亲(9)军烈属(10)其他就
业困难人员(可复选);
9、单位性质:(1)企业(2)事业(3)机关(4)社团
10、隶属关系:(1)中央(2)省(自治区、直辖市)(3);市(地)(4)县(市)、区(5)部队属(6)社区(7)其他;
11、经济类型指:(1)国有企业(2)集体企业(3)股份合作企业(4)联营企业
(5)有限责任公司(6)私营企业(7)内资其他企业(8)港、澳、台投资企业(9)外商投资企业(10)其他;
12、行业分类指:(1)农、林、牧、渔业(2)采矿业(3)制造业(4)电力、燃
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建筑业(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业(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批发和零售业(9)
住宿和餐饮业(10)金融业(11)房地产业(12)租赁和商务服
务业(1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4)水利、环境
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6)教育(17)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9)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0)国际组织;
13、退工原因指:(1)合同终止(2)合同解除(3)个人辞职(4)开除、除名(5)
一、就业登记
1、登记对象。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现处于就业状态的农村劳动者。包括:
(1)被各类用人单位录用并签订劳动合同的;
(2)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并领取工商营业执照、民办非企业法人证书或者农民经纪人资格证书的;
(3)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从事高效农业(渔业)并按月领取劳动报酬的;
(4)家庭劳动力人均承包土地面积达到或超过当地平均水平的;(5)省辖市规定的其他登记对象。
二、失业登记
1、登记对象。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现处于无业或者不充分就业状态的农民劳动者。包括:
(1)年满16周岁,从各类学校毕业、肄业的;(2)与用人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的;
(3)个体工商户业主、私营企业和民办非企业业主停产、破产停止经营的;
(4)农村退役士兵;
(5)刑满释放或者解除劳动教养的;(6)无承包土地的;
(7)家庭劳动力人均承包土地面积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8)省辖市规定的其他对象。
三、享受政策
1、用人单位或者就业农民凭就业登记办理社会保险参保、缴费、转移、接续手续或者享受相应社会保险待遇。
2、登记失业农民凭《就业失业登记证》到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享受优先援助和重点帮扶。有创业意愿的登记失业农民凭《就业失业登记证》享受政府提供的创业培训、政策扶持、创业服务。
农民求职登记制度
一、登记对象
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者。
二、登记流程
1.登记申请。进城农村劳动者持本人身份证,到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进行求职登记,如实填写《农民求职登记表》(见附表4)。登记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知识技能、工作经历、就业现状、求职意向、联系方式等项目,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职业指导。登记机构工作人员现场指导求职农民正确填写《农民求职登记表》或《农村失业人员登记表》,逐项核实登记农民个人及求职信息,介绍当前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和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引导登记农民理性求职,合理确定求职岗位和工资福利等待遇。
3.现场匹配。登记机构工作人员现场对登记农民的求职意向和信息库中的招聘单位用工需求进行匹配。
现场匹配不成功的,登记机构工作人员应向登记农民说明情况,将其求职信息录入信息库,一周内再次推荐岗位。
4.跟踪服务。农民求职登记信息有效期为七天。登记机构应当对登记农民进行跟踪服务,及时掌握其就业状况。
四、享受政策
登记求职农民享受与城镇失业人员同等的免费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等就业服务(包括免收门票费、个人求职登记费、介绍成功服务费、微机信息资料查询服务费、档案托管费等)。
农村困难家庭就业援助制度
一、援助对象
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有望,现处于失业状态,并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农村劳动者:1.农村低保家庭;2.农村贫困家庭;3.农村零转移家庭。
二、援助程序
(一)申报。符合申报条件的农民,持户口簿、本人身份证向村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提出申请,填写《农村困难家庭登记表》。未建立村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的,向镇区或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所提出申请。申报时分别提供以下材料:(1)农村低保家庭劳动者提供民政部门出具的低保证明;(2)农村贫困家庭劳动者提供扶贫部门出具的收入证明;(3)农村零转移家庭劳动者提供村级组织出具的证明。
(二)认定。村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站对申报农民身份和申报材料进行初审,符合条件的,将申报材料报镇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
镇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所对申报材料进行复核,符合条件的,同时在镇区和行政村公示一周;公示无异议的,7个工作日内将《农村困难家庭劳动力花名册》及申报表等相关材料报送县级劳动就业管理处审核。
县级劳动就业管理处在收到申报材料5个工作日内作出认定意见。符合条件的,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并在就业困难人员类别中注明“农村困难家庭”;不符合条件的,要说明原因和理由。农民到受理其申请的镇区或村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机构查询认定结果,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
(三)援助。镇区和村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人员上门走访农村困难家庭,了解家庭情况和劳动力的就业要求、培训愿望、个人技能、身体状况、就业去向等基本情况,为农村困难家庭每名劳动者量身制定就业援助方案,开展职业指导,发放就业政策宣传资料
镇区和村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人员针对农村困难家庭劳动者特点,分别提供培训援助、岗位援助、政策援助。对缺乏就业技能的,组织到定点培训机构参加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结业后推荐就业;对困难家庭中的大龄劳动者,通过公益性岗位进行托底安置;对有创业愿望的,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
(四)跟踪。镇区和村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工作人员定期对已就业农村困难家庭进行回访,符合享受相关扶持政策的,及时帮助落实政策;再次失业的,继续提供就业援助。农村困难家庭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再作为援助对象:
(1)实现就业的。(2)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供的就业培训和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3次以上的;
(3)因其他原因暂无就业愿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
(4)乡镇(街道)或者村(社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机构6个月内与农村困难家庭劳动者无法取得联系的;
(5)省辖市规定的其它情形。
三、享受政策
农村困难家庭劳动者凭《就业失业登记证》享受免费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政策咨询等公共就业服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并按照规定享受相应补贴;其中的农村零转移家庭贫困户劳动者凭《就业失业登记证》享受与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同等的优惠扶持政策。
农民创业服务制度
一、服务对象
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农村劳动者。包括: 1.返乡创业农民工;
2.就地创业和进城创业农民; 3.农村退役士兵;
4.省辖市规定的农村其他创业人员。
二、服务流程 1.创业登记。
(1)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的农村劳动者到户籍所在地或常住地县(市、区)、乡镇(街道)农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或者村级农民创业指导站,如实填写《农民创业服务登记表》(见附表7)。登记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和就业经历、创业培训意愿、创业意向等方面。
(2)县(市、区)、乡镇(街道)农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或者村级农民创业指导站工作人员现场核实《农民创业服务登记表》相关信息,发放农民创业服务宣传单,告知其可享受的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创业政策等事项。对申请参加创业培训的农村劳动者,提供创业培训开班计划,让农村劳动者自愿报名、自主选择参加创业培训的时间、地点和班次。根据报名情况,编排培训计划,出具创业培训通知书。
2.创业培训。
(1)申请创业培训农民持县(市、区)、乡镇(街道)或者村级农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出具的创业培训通知书,根据本人培训意愿和当地确定的培训项目,到指定创业培训机构参加创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创业意识、工商知识、税务知识、政策法规、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财务管理、创业案例分析等基础知识和创业见习、创业实训等操作技能。
(2)创业培训机构对每个参加创业培训的农村劳动者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开展创业培训动员(开班教育),举办创业意识课程培训,指导学员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创业项目。对没有创业想法、不选择创业项目或者参加意识培训不合格的学员,推荐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学习。专家志愿团对参加创业意识培训学员进行再次筛选,确定参加创业计划培训人员。学员接受创业计划课程培训,制定和修改《创业计划书》,创业培训教师初审完善《创业计划书》。
3.项目推介。
县级以上农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邀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员、专家学者和工商、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国土、财政、银行等人员组建专家志愿团,建立创业项目开发、征集、论证、展示和推介制度,面向社会各界征集各类独立经营、连锁经营、合伙经营、合作加盟等适合农民特点的创业项目,建立健全创业项目数据库。乡镇(街道)、村(社区)农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和创业培训机构定期举办创业项目展示活动,向有创业意愿和参加创业意识培训的农村劳动者免费推介创业项目。
4.开业指导
专家志愿团审核《创业计划书》并签署意见,创业农村劳动者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并实施《创业计划书》。各级农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和创业培训机构协助创业农民办理事务代理、工商执照办理、税务登记、财务咨询、融资服务、小额担保贷款手续等事项。县级农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每周固定时间召集工商、税务、银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联合办公,现场为创业农村劳动者办理审核手续。符合条件的,即时发放相关证照;不符合条件的,详细说明原因,提供需要补充材料清单,缩短农民创业时间。
5.政策落实。
农村劳动者创业政策落实采取乡镇分别受理、县级集中办理方式。乡镇(街道)农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向创业农民介绍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对享受优惠政策申报材料进行初次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并于7个工作日内汇总上报县级农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不符合条件的,要说明原因。县级农民创业指导中心组织相关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自受理后的7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不予批准的,要说明原因。
6.后续跟踪。
各级农民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和创业培训机构对成功创业农村劳动者实行为期一年的后续跟踪服务,采取专家和创业农民“一对一”挂钩形式,及时了解开业和经营情况,协助解决创业过程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提高农民初次创业成功率和开业后稳定经营率。
三、享受政策
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指南
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指南
◆办事项目名称
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
◆办理机构
户籍所在街道、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办事依据
关于本市实行《就业失业登记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沪人社就[2011]633号)◆申办条件
1、本市户籍的各类应、历届毕(肄)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
2、需享受自主创业税收扶持政策的毕业高校毕业生。
3、持有《劳动手册》的本市农业户籍转为非农业户籍的人员。
4、《劳动手册》遗失后需补办的劳动者。
5、符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规定的其他劳动者。
◆申请材料
1、本人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
2、户口簿
3、本人二寸证件照二张
4、未继续升学的应历届生需凭毕(肄)业证书
5、遇有特殊情况的,需提交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6、本人需填写《个人基本情况表》和《劳动力登记表》
◆办事程序
审核通过:由工作人员在5个工作日内给予办妥。
审核未通过:告知未通过的原因。
◆办理期限
5个工作日
◆收费标准
免费
◆其他
1、已持有《劳动手册》的劳动者无需换发《就业失业登记证》,可凭《劳动手册》继续办理就业登记、失业登记、职业介绍、申领失业保险金等各项公共就业服务。
2、享受自主创业税收扶持政策的毕业高校毕业生需要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应根据《关于本市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具体实施问题的公告》文件精神,凭认定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到注册地所在区、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申领《就业失业登记证》。
3、《就业失业登记证》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统一印制,经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加盖钢印后有效。
第一,法律政策依据
失业登记是依据《深圳经济特区失业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员工因下列情形失去工作后的一个月内,应携带有关材料,到失业保险机构办理失业登记手续:
(一)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解散或者撤消;
(二)用人单位被依法整顿;
(三)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严重困难而裁员;
(四)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二,登记条件
办理就业转失业登记手续,应同时具备如下条件:
1、属深圳市户籍员工;
2、在法定劳动年龄内;
3、有劳动能力;
4、有就业愿望;
5、工作期间已按规定办理了劳动用工手续;
6、与原工作单位解除了劳动关系。
第三,办理程序及需提交资料
1、参加公共就业指导课学习,填写《深圳市就业转失业人员登记表》。
2、工作人员查验以下材料,发放《深圳市失业员工证》。
(1)本人完整工作档案(可由原单位密封好后交员工本人携带)。按规定,档案内材料应包括:招工呈批表或调动通知书、《深圳市员工劳动手册》等,属市外调入的,还需提交完整的内地工作档案材料。
(2)本人身份证或户口簿原件
(3)本人一寸免冠近照一张。
第四,办结时限
即时办理业务。
(一)办理依据
《广东省失业保险条例》第二十六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设立的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负责失业人员的登记、调查、统计和发放失业证工作,并负责为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服务和出具相关证明。”
(二)办理条件
凡深圳市户籍员工,由于法律、政策规定的原因与工作单位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并且有求职愿望的,均可办理失业登记手续。
1、办理就业转失业登记手续,应同时具备如下条件
(1)属深圳市户籍员工;
(2)工作期间已按规定办理了劳动用工手续(其中由市外招调入户的,在本市工作时间须满一年以上);
(3)工作期间按规定与用人单位签定有效的劳动合同;
(4)由于法律、政策规定的原因离开原工作单位并办理了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手续;
(5)有再就业的愿望。
(三)办理程序
1、办理就业转失业登记手续
第一步,参加公共就业指导课学习。
凡需要办理失业登记手续的就业转失业人员,均应参加就业服务机构组织的免费的公共就业指导课的学习,就业指导课的主要内容包括:
(1)办理失业登记手续的具体程序和注意事项;
(2)失业人员享有的各项权利和应尽义务;
(3)政府提供的就业服务项目;
(4)就业形势分析;
(5)求职技巧等;
第二步,填写《深圳市就业转失业人员登记表》,提供本人档案等相关资料,经审验合格后,即可办理就业转失业登记手续,领取《深圳市失业员工证》。
参加公共就业指导课和领取失业员工证时,均需本人亲自到场,不能由单位或其他人代办。本人档案可由原单位密封好后交员工本人携带。按规定,档案内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1)招工呈批表就业登记表或调动通知书;
(2)《深圳市员工劳动手册》;
(3)劳动合同书;
(4)深圳市劳动合同解除、终止合同登记表
(5)已缴纳社会保险清单;
(6)属市外调入的,还需提交完整的内地档案材料。此外,还应提供本人一寸免冠近照一张,并交验身份证
原件。
2、《深圳市失业员工证》的年审和换发新证
《深圳市失业员工证》的首页已注明了该证件的有效期,有效期满应及时携带该证到原办理部门办理延期手续或换发新证,否则证件作废。
3、《深圳市失业员工证》的遗失补办
如果不慎遗失了《深圳市失业员工证》,应立即申请补办。补办程序是:
(1)登报声明挂失;
(2)失业员工持报纸刊登的遗失启事、户口本原件、身份证和一张一寸免冠近照原发证机构申请补办。
4、代办失业员工退休手续
失业员工办理退休手续,应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女50周岁,男60周岁)当月的20日之前,到深圳市宝安区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申报并提供以下材料后,到社保部门办理退休手续:
(1)填写《员工养老待遇审核表》一式两份;
(2)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验原件);
(3)失业证原件和复印件;
(4)本人银行存折复印件。
(四)相关表格
《深圳市就业转失业人员登记表》
申请人可在办理机关领取。
(五)办理时限
即接即办
(六)办理地点
宝安区劳动局一楼大厅劳动就业管理中心
(七)联系人及电话
联系人:黄镇基;联系电话:2766498
3(八)办理情况查询
查询电话:27664983、27664446
(九)投诉电话
1.从学校毕业或肄业
2.从用人单位失业
3.个体业主停止经营
4.按有关规定失地、失林
5.退役且未纳入统一安置
6.刑满释放、假释、监外执行或解教
二、就业援助对象(一字不差写在就业援助对象栏)
1.国企下岗失业人员
2.国企关闭破产安置人员
3.集体企业下岗职工
4.享受低保的长期失业人员
5.大龄就业困难人员
6.残疾人
7.零就业家庭成员
三、失业变更情况中,第一次就业、就业日期、就业单位合同期限以解除劳动关系合同上,签订的起始日期为准,如果没有起始日期则不填。
四、初次登记失业日期、失业原因、是否领取保险金,以解除劳动关系合同书标在上面的时间为准,如果上面没标明时间,则以备案部门时间为准(即右下角处时间为准)
五、录用招聘职工表中,录用单位意见一栏那行字(用人单位签字公章)删掉,是我在讲解过程中加上去的,没有删除,请工作人员删除
六、大学生办理就业登记除了拿毕业证外还应携带工商登记执照和税务登记证
七、办理失业登记,申请理由不得写自主创业税收政策
八、地址一定要按照户口本上填写,不能简写
学员在向乡镇工作人员报名时须提交本人身份证、《就业失业登记证》复印件。未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的学员在报名时须向乡镇工作人员提交下列材料,由乡镇工作人员妥善保管并在培训开班前统一交就业局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
①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复印正反两面)1份。
②本人户口薄复印件(复印第1页及本人页)1份。③本人近期白底2寸彩色照片2张。
小伙伴儿能分得清什么是就业失业登记证,什么是失业证吗?今天乔布简历的小编就打算跟大家聊聊就业失业登记证是失业证吗。
关键词:就业失业登记证是失业证吗
其实,就业失业登记证和失业证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东西。失业证是单位破产之后由劳动部门发放的失业证明。就业失业登记证是劳动部门发放的再就业的证明。
就业失业登记证就是记载了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状况、进行就业和失业的登记、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及扶持政策、并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等的合法凭证。就业失业登记证现在要实行实名制管理,每个证件都与持证人身份证相对应,每位劳动者只能拥有唯一的就业失业登记证编号,并且证件必须由劳动者本人保管,不得转借给他人使用。就业失业人员凭就业失业登记证可享受国家和省、市就业扶持政策和优惠待遇。登记失业人员凭就业失业登记证才能享受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和规定的失业保险待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只有凭就业失业登记证才能享受国家、省及地方政府规定的就业扶持政策。
《失业证》是失业人员享受就业服务、办理录用登记的资格凭证符合失业救济条件的,凭《失业证》和《劳动手册》在有效期内按月领取救济金,并凭《失业证》享受免费职业介绍、减免费转业训练等促进就业的优惠政策。失业人员办理失业登记后,由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在5个工作日内核发《失业证》。《失业证》由市劳动行政部门统一印制。
办理失业登记时应携带下列材料:
1、本人《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及身份证复印件一张。
2、近期免冠一寸照片三张。
3、本人失业前所在单位出具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证明。
4、省级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5、失业职工从办理申领失业保险金手续后的次月起,持本人《失业证》、《居民身份证》,到本人户口所在城镇劳动部门领取失业保险金。
傻傻分不清?小编告诉你就业失业登记证是失业证吗
【贵州省就业失业登记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贵州省就业失业登记表06-22
贵州省差旅费管理办法12-15
贵州省高速公路管理局10-06
贵州公车管理系统09-11
创新社会管理的“贵州经验”11-30
中共贵州省委 贵州省人民政府12-25
贵州省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办法12-27
贵州省教师誓词06-19
贵州省林业学校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