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职工大病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精选11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完善我州职工大病医疗保险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阿坝州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职工大病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大病保险)是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对参保人员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补偿,是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拓展、延伸和有益补充。
第三条 大病保险实行州级统筹,全州统一政策,统一组织实施。
第四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镇职工大病保险管理工作。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大病保险基金筹集、待遇审核、待遇支付等工作。
第二章 参保范围
第五条 参加我州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应同时参加大病保险。
第三章 基金筹集
第六条 大病保险基金由参保人员(含退休人员)个人缴纳。第七条 大病保险筹资标准为参保人员(含退休人员)每人每
-1- 月20元。
第八条 大病保险基金与基本医疗保险费一并征收,向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缴纳。
第九条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情况按月申报,按时足额缴纳大病医疗保险基金,并将缴纳大病保险的明细情况告知参保职工,接受监督。
第四章 补助范围
第十条 未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参保人员和非协议管理医疗机构就医所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大病保险不予支付。
第十一条 大病保险主要用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因病住院的情况下,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补偿后需个人负担的政策范围内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偿。
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是指,在基本医疗保险协议管理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四川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四川省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四川省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设施项目范围》的医疗费用。
第十二条 支付标准
(一)统筹基金支付限额内部分补助
一个自然内,参保人员单次或多次住院医疗费用按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报销后,需个人负担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累计分段报销。一个自然的结算以出院时间为准。
-2- 大病保险按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报销后,剩余累计个人负担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在10000元(不含10000元)以下按50%报销;10000元以上50000元(不含50000元)以下按60%报销;超过50000元及以上按70%报销。
(二)超统筹基金支付限额部分补助
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住院医疗费用超过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政策范围内部分,由大病保险基金按80%支付。
第十三条 一个统筹内,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为20万元。
第五章 基金管理
第十四条 大病保险基金单独核算管理、专款专用,纳入财政专户,不得挪作他用,也不能用于调剂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
第十五条 当期完成基金征收任务,大病保险基金当期出现收支缺口的,由州级统筹基金全额承担;当期未完成基金征收任务,大病保险基金当期出现收支缺口的,由同级人民政府承担。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大病保险筹资和待遇水平根据医疗费用合理增长幅度、医保政策调整和基金收支结余情况等因素,由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州财政局适时调整。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3-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其他相关规定与本实施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至此,河南成为全国率先全面开展新农合大病保险的省份。不仅如此,全国首先实现的全省统一筹资标准、出院即时结算报销,让即将实施的河南新农合大病保险更加让人期待。 新农合大病保险,是在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障的基础上,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拓展延伸和补充。开展新农合大病保险是建立健全新农合重大疾病保障机制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举措,对减轻参合人员大病医疗费用负担,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进一步体现互助共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在全省全面推行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并实行省级统筹和即时结报,我省参合农民尤其是重大疾病参合患者不仅提前一年享受到大病保险补偿政策,而且能够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服务。
8月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河南省卫生计生委先后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河南将于10月1日起全省范围内统筹实施的新农合大病保险制度的相关情况。
新农合大病保险资金由新农合基金支付,不再额外向农民收费,并根据新农合筹资水平提高及基金支付情况逐步提高大病保险筹资水平。
“为尽可能确保大病保险受益的公平性,以上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作为差异化筹资依据,将2014年度筹资标准分为16元、15元和14元三个档次。”从2015年起,根据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上年度大病保险受益情况,由省卫生计生委会同省财政厅分档确定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筹资标准。
新农合大病保险保障对象为河南省当年参合人员,筹资时尚未出生,错过缴费时限而未能参合的婴儿,出生当年凭参合母亲身份享受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保障范围为参合人员在参合年度内住院累计发生的合规自付医疗费用。
但也有以下5种费用不纳入保障范围,它们分别是,超出《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基本药物目录》范围以外的药物费用;《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范围目录》规定的项目费用和符合规定但超出限价部分费用;在市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发生的新农合定额补偿病种自付医疗费用;按病种付费及重大疾病病种超出限额(定额)标准应由医疗机构承担的费用;意外伤害患者医疗费用。
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补偿比例及封顶线。 2014年度,大病保险起付线为1.5万元,1.5~5万元(含5万元)部分按50%的比例给予补偿;5万元~10万元(含10万元)部分按55%的比例给予补偿;10万元以上部分按65%的比例给予补偿。年度内补偿封顶线为30万元。在省外住院的参合患者,经新农合补偿后其自付医疗费用的60%视作合规自付医疗费用纳入大病保险补偿范围。
一年度内,参合患者(含多次住院参合患者)只支付一次新农合大病保险起付线。起付线以上合规自付医疗费用只参加一次大病保险补偿,当次剩余费用不重复参与补偿计算。
新农合大病保险的保险金来源于新农合基金,保险金付给中标的商业保险机构后,由后者进行具体运作。目前河南省级新农合管理信息系统统一增加了大病保险补偿结报功能,与省级相连的市级、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能共享此功能,商业保险机构也匹配了相应的用户权限,“水管已经接通”,大病保险即时结报或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硬件条件已经具备。
参合人员在省内即时结报医院看病,单次住院合规自付医疗费用超过起付线的,出院时新农合报销和大病保险报销一起即时结报;省内跨区即时结报医院、本地区即时结报医院多次住院的,在最后一次住院的医院即时结报。2015年前,省内县级以上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即时结报。
在省外就医或省内非即时结报参合患者,凭身份证明、转诊证明复印件和新农合住院补偿费用结算票据到参合地商业保险机构服务网点办理补偿手续。为了方便这部分患者报销,相关部门要求商业保险机构要在各统筹地区设置至少一个服务网点。
符合报销条件而当年未能报销的参合人员,须在住院次年的6月底前办理补偿手续。
新农合大病保险与新农合运行年度相一致,自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跨年度单次住院且合规自付医疗费用超过起付线的,按出院年度大病保险补偿政策执行。 10月1日起,河南全面启动新农合大病保险工作。“2014年1月1日至9月30日期间发生的合规自付医疗费用,按规定纳入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范围,住院参合患者可到参合地商业保险机构服务网点办理补偿手续。”2014年度,郑州、新乡、洛阳3市继续实行市级统筹,2016年前全部纳入省级统筹范围。
(新华网)
铜政办[2013]41号
第一条
为完善我市医疗保险制度,切实解决 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 因特大病造成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根据省发展改革委、人社等部门《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皖发改社会 [2012]1012 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参加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 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在享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同时,个人自付的合规住院医疗费用达到规定标准,可享受大病医疗保险待遇。
第三条 大病医疗保险所需资金 每年 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结余中划入。划入标准为:城镇职工每人 30 元,城乡居民每人 20 元 ,医疗保险特大费用统筹基金800万元。
第四条
按计算,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按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报销后,个人自付的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不含基本医疗保险起付标准)达到起付线(暂定 2 万元)后,大病医疗保险给予分段累加再次报销。
个人 自付的 在安徽省内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 医疗费用,在起付线以上至 5 万元(含)部分按 4 0% 报销,5 万元至 10 万元(含)部分按 60% 报销,10 万元至 1 5 万元(含)部分按 70% 报销,1 5 万元以上部分按 80% 报销。个人 自付的 在安徽省外医疗机构发生的符合规定 医疗费用,在起付线以上至 5 万元(含)部分按 35 % 报销,5 万元至 10 万元(含)部分按 55 % 报销,10 万元至 1 5 万元(含)部 分按 65 % 报销,1 5 万元以上部分按 75 %报销。
第五条
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中断期间,不享受大病医疗保险待遇,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不计入当年个人自付费用。
第六条
大病医疗保险筹资标准和待遇水平将根据我市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情况适时调整。
第七条
建立大病医疗保险信息结算系统,实现与基本医疗保险互联互通,通过交换和共享大病保障对象的信息数据,实行即时结算。
第八条
大病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大病医疗保险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专户中单独设帐,分开核算,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安全有效。
第九条
大病医疗保险业务暂由市、县社保经办机构经办。条件具备时,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可通过招标方式选定商业保险机构,以合同形式承办大病医疗保险,承担经营风险。
第十条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加强对商业保险机构、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严格考核,确保有关各方履行协议。商业保险机构应强化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第十二条
北京同仁医院挂号看病服务网 整理编辑: http://
第一条 为保证本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顺利实施,做好城镇劳动年龄内无业居民参加医疗保险工作,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北京市城镇劳动年龄内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京政发〔2008〕24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参照本市基本医疗保险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具有本市非农业户籍,男年满16周岁不满60周岁,女年满16周岁不满50周岁,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居民(以下统称“参保人员”),按照《实施意见》,参加城镇劳动年龄内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
第三条 在本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以个人名义委托存档的灵活就业人员,应当按《北京市个人委托存档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京劳社医发〔2001〕186号)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不纳入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参保范围。
按失业保险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人员医疗补助待遇,不纳入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参保范围。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后未就业的,可参加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
第四条 参保人员于每年9月1日至11月30日持本人户口簿、居民身份证(第二代证)、本人近期免冠彩色照片(1寸)两张等材料到户籍所在地街道(乡镇)社会保障事务所(以下简称“社保所”)办理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参保手续,按缴费标准缴纳次年的大病医疗保险费。
第五条 参保人员中享受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城市低保”)和城市居民生活困难补助待遇(以下简称“城市困补”)的人员,需分别提交《北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以下简称《低保证》)或《北京市城市居民生活困难补助金领取证》(以下简称《困补证》)。
符合参保条件的残疾人员,需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重度残疾人员还需提交《低保证》、《困补证》以及《北京市无固定性收入重残无业人员生活补助金审核发放证》等证件中的一种。
第六条 残疾人员伤残等级标准按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确定。
第七条 无行为能力或行动能力的残疾人员,应由监护人或当地残联部门办理参保手续。
第八条 在医疗保险内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自达到参保条件之日起90日内持本人户口簿等相关材料到户籍所在地社保所办理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参保手续,按缴费标准缴纳当年的大病医疗保险费。自参保缴费的次月起享受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待遇,享受待遇时间至当年的12月31日。
第九条 城镇劳动年龄内无业居民参加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以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医疗保险。
第十条 参保人员可以银行代扣或现金形式一次性足额缴纳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费。
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700元,其中个人缴纳600元、财政补助100元。
残疾人员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1400元,其中个人缴纳300元、财政补助1100元。
享受本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城市居民生活困难补助待遇的城镇无业居民,个人缴费由户籍所在区县财政给予全额补助。
重度残疾人员个人缴费由户籍所在区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给予全额补助。
第十一条 参保人员办理参保缴费手续后,领取《北京市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手册》。参保人员超过参保缴费期限的,不再办理参保缴费手续。
第十二条 参保人员已缴纳次年医疗保险费,在缴费当年12月31日前死亡的,由其家属持医疗机构或公安部门开具的死亡证明到参保人员户籍所在地社保所办理退费手续。
在缴费当年12月31日前就业且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持所在单位出具的参保缴费证明到户籍所在地社保所办理退费手续。
第十三条 参保人员发生以下符合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范围的医疗费用,由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
(一)住院的医疗费用;
(二)恶性肿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肾透析、肾移植(包括肝肾联合移植)后服抗排异药(以下简称“特殊病种”)的门诊医疗费用;
(三)急诊抢救留观并收住入院治疗的,其住院前留观7日内的医疗费用;
(四)急诊抢救留观死亡的,其死亡前留观7日内的医疗费用。
第十四条 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基金不予支付下列医疗费用:
(一)在非本人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但急诊住院的除外;
(二)因交通事故、医疗事故或者其他责任事故造成伤害的;
(三)因本人吸毒、打架斗殴或因其他违法行为造成伤害的;
(四)因自杀、自残、酗酒等原因进行治疗的;
(五)在国外或者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治疗的;
(六)按照国家和本市规定应当由个人负担的。
第十五条 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基金在一个医疗保险内,第一次住院的起付标准为1300元;第二次及以后住院的起付标准均为650元。
第十六条 参保人员发生的医疗费用,起付标准以上部分由个人和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按比例分担。其中: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60%,个人负担40%。在一个医疗保险内,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基金累计支付的最高限额为7万元。
第十七条 参保人员住院治疗以90天为一个结算期。不超过90天按实际住院天数结算;超过90天的,按每90天为一个结算期结算,结算后视为第二次住院。
第十八条 参保人员进行特殊病种门诊治疗的,按每个医疗保险为一个结算期。当年办理特殊病种审批的,自审批之日至本医疗保险截止日为一个结算期。
第十九条 参保人员患精神病需长期住院治疗的,自因精神病住院之日至本医疗保险截止日为一个结算期。
第二十条 连续缴纳次年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费的参保人员,跨医疗保险住院的,本次结算期的医疗费用按医疗保险分别计算。12月31日前发生的医疗费用与当年支付的医疗费累加计算;次年1月1日起发生的医疗费用与次年支付的医疗费累加计算。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最高限额按当年和次年分别计算。
跨医疗保险住院的参保人员在一个结算期内发生的医疗费用,支付一个起付标准。次年再次住院或进入下一个结算期的,按第一次住院支付起付标准。
第二十一条 未连续缴纳次年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费的参保人员,跨医疗保险住院的,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当年12月31日前的医疗费用,不再支付次年1月1日以后发生的医疗费用。
第二十二条 参保人员跨参保制度住院治疗或进行特殊病种门诊治疗的,发生的医疗费用按原参保制度和新参保制度的规定分别计算。
第二十三条 参保人员除在本人选择的3家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中的专科、中医医院就医外,还可直接到本市定点医疗机构中的A类医院就医。
参保人员需要变更定点医疗机构的,于每年的9月1日至11月30日办理变更手续。
第二十四条 参保人员患病时须持本人《北京市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手册》到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定点医疗机构应当对参保人员所持的就医手册进行查验。
第二十五条 参保人员因急症不能到本人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可在就近的定点医疗机构急诊住院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应及时转回本人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
第二十六条 参保人员住院期间因病情需要市内转院治疗的,需由定点医疗机构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提出意见,经医疗保险办公室批准后,可办理转院手续。24小时内转院的按连续住院办理,转院后发生的医疗费用与转院前发生的医疗费用累计计算。
第二十七条 参保人员住院治疗或进行特殊病种门诊治疗的,就医时由个人先交付预交金,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记账。结算时,按规定应由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支付部分,由定点医疗机构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结算,其余医疗费用由个人与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结算。
第二十八条 参保人员急诊抢救留观并收住入院治疗及急诊抢救留观期间死亡的,其住院前及死亡前留观7日内的医疗费用先由本人或家属现金垫付,结算时持相关证明及医疗费用单据到本人户籍所在地社保所办理报销手续。
第二十九条 参保人员进行特殊病种门诊治疗的,应持诊断证明到本人户籍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特殊病种审批手续,在确定的本人特殊病种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特殊病种门诊医疗费用,由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
第三十条 参保人员在外埠县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急诊住院发生符合本市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医疗费用,到本人户籍所在地社保所办理报销手续。
第三十一条 参保人员参保缴费前已住院治疗或进行特殊病种门诊治疗的,应将参保前的医疗费用结清,参保后的医疗费用由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
第三十二条 享受城市低保和城市困补的城镇劳动年龄内无业人员,在享受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待遇后,符合城市特困人员医疗救助条件的,还可向民政部门继续申请城市特困人员医疗救助。
第三十三条 符合参保条件的优抚对象,在享受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待遇后,还可经原渠道按规定享受优抚医疗待遇。
第三十四条 参保人员就业并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自缴费之月起,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在已缴费医疗保险内再次失业的,在本次医疗保险期内继续享受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待遇。
第三十五条 参保人员在本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个人委托存档且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在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前,在本次医疗保险期内继续享受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待遇。
第三十六条 已参加学生儿童大病医疗保险且符合参加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人员,在8月31日前办理参加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手续,缴纳当年的医疗保险费,从9月1日起享受当年的医疗保险待遇,享受待遇时间截止到当年的12月31日。
第三十七条 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不建个人帐户。
第三十八条 2008年6月30日前符合参保条件的城镇劳动年龄内的无业居民,于2008年6月30日前办理参保手续,缴纳2008年的医疗保险费,自2008年7月1日起享受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待遇,享受时间截止到2008年12月31日。
按自愿原则,参保人员可选择同时缴纳2008和2009年的医疗保险费。
第三十九条 参加城镇无业居民大病医疗保险的劳动年龄内无业人员,2008年的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300元;残疾人个人缴费标准为每人150元,享受待遇不变。
第四十条 本办法未予明确事项,参照《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规定》及有关办法执行。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发布文号】沪医保[2000]46号 【发布日期】2000-11-15 【生效日期】2000-11-1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实施细则
(沪医保〔2000〕46号)
为了保证本市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根据《上海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办法》(以下简称《医疗保险办法》),制定本细则。
一、一、适用范围
(一)《医疗保险办法》所称的用人单位,包括国家和本市规定的中央及外省市在沪单位。
(二)《医疗保险办法》所称的职工包括:
1.在职职工按国家和本市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的人员;
2.受长期抚恤的在乡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荣军院的革命伤残军人;退休后由民政部门发放退休金的人员;在军队工作但是没有军籍的退休人员;军队退休回沪安置人员。
3.用人单位中的职工不包括征地养老人员、精简回乡人员、外籍人员及港、澳、台人员等。
二、二、医疗保险的登记
(一)用人单位办理医疗保险登记、变更或者注销登记手续的具体办法,由市医疗保险局根据《医疗保险办法》及医疗保险业务管理的要求,会同市社会保险事业基金结算管理中心予以规定。
(二)用人单位应当向办理基本养老保险手续的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医疗保险的登记、变更、注销手续。在办理医疗保险登记手续时,参加医疗保险的结算户应当与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结算户一致。
(三)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将用人单位进行登记、变更、注销手续的情况,每月告知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市医保中心)。
(四)《医疗保险办法》实施以前已经参加本市城镇企业职工住院医疗保险、门诊急诊部分项目医疗保险以及退休人员门诊急诊医疗保险和享受公费医疗的用人单位,《医疗保险办法》实施时无需重新办理登记手续,其医疗保险关系自动确立。
三、三、医疗保险费的缴纳和医疗保险待遇的享受
(一)用人单位应当在每月规定的期限内,到区、县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地方附加医疗保险费(以下简称医疗保险费),缴费基数和缴费与基本养老保险一致。
(二)从按规定缴纳了医疗保险费的次月起,职工在领取医疗保险凭证后,可享受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以下简称统筹基金)和地方附加医疗保险基金(以下简称附加基金)支付医疗费等《医疗保险办法》规定的医疗保险待遇(以下统称医疗保险待遇),以及使用个人医疗帐户资金。
(三)应当缴纳医疗保险费的用人单位和职工,未缴费或者未足额缴费的,自次月起职工停止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和职工在足额补缴医疗保险费的次月,职工恢复医疗保险待遇,停止待遇期间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负担。
四、四、医疗保险缴费年限的计算
《医疗保险办法》所称的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包括医疗保险实际缴费年限和视作缴费年限,计算办法如下:
(一)实际缴费年限为自《医疗保险办法》实施后职工实际缴纳医疗保险费的年限。
(二)视作缴费年限为1992年年底以前的连续工龄以及1993年1月到《医疗保险办法》实施前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五、五、职工医疗保险凭证
(一)职工的医疗保险凭证,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区县医疗保险办公室(以下简称区县医保办)通过用人单位向职工发放;无用人单位的退休人员,可由区县医保办直接发放。
(二)职工应当持医疗保险凭证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或者到定点零售药店配药。职工未出示医疗保险凭证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定点医疗机构或者定点零售药店不予划扣或者记帐,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附加基金也不予结算。
(三)职工医疗保险凭证损坏的,应持本人有效身份证明、损坏的医疗保险凭证,到区县医保办办理换证手续。
(四)职工医疗保险凭证损坏、遗失的,应当凭本人有效身份证明,向市医保中心或者邻近的区县医保办办理书面报损、报失手续,也可先进行电话报失,并在48小时内再办理书面报失手续。市医保中心在职工报失后1小时内,即停止该医疗保险凭证此后的使用。电话报失后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书面报失手续的,由市医保中心恢复原医疗保险凭证的使用。
六、六、职工就医
(一)职工需门诊大病医疗的,应当先凭市医疗保险局规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有关医疗证明,到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区县医保办办理登记手续。每次登记的有效期为6个月,超过6个月后需要继续医疗或在6个月内需要变更医疗机构的,应当到原办理登记手续的区县医保办重新办理登记或者变更登记手续。
(二)居住地或就业地在外省市的职工,经区县医保办确认后,应当到当地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当地未实施医疗保险的,可以到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成立的乡卫生院以上的医疗机构就医。本市职工在外省市发生急诊的,依照上述规定执行。
(三)职工因工伤、职业病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应当出示有关证明。
七、七、医疗保险
(一)本市实行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医保),医保为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个人医疗帐户的资金计人数额、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简称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附加基金的支付以及由附加基金支付前个人自负费用段标准(以下简称门急诊自负段标准)等,均按一个医保计算。
(二)在同一医保中,职工新参加或者恢复参加医疗保险的,其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以及门急诊自负段标准不变。
(三)在同一医保中,职工住院或者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时由在职转为退休的,在实际结算时按退休人员的起付标准执行。
(四)职工住院或者急诊观察室留院观察跨医保的,按实际结算时医保的起讨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执行。
(五)在同一医保中,职工由在职转为退休的,其门急诊医疗费用中的自负额,在职时按在职职工的自负段标准执行,退休时按退休人员的自负段标准执行。职工在退休前自负的门急诊医疗费用未达到退休人员门急诊自负段标准的,应继续自负到退休人员门急诊自负段标准。
八、八、医疗费用的零星报销
(一)职工在外省市医疗机构就医,以及在本市因院前急救或者医疗保险凭证报损、报失期间急诊的医疗费用先由职工个人支付,事后可凭有关资料向邻近的区县医保办申请报销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医疗费用。
(二)医疗费用零星报销时,个人医疗帐户资金的扣减、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以及门急诊自负段标准,按照职工申请零星报销时医保的有关标准执行。
(三)职工按规定在外省市就医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的零星报销,应当按本市基本医疗保险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和用药范围以及支付标准的规定执行。职工能够提供当地医疗保险有关规定的,可以参照执行当地的有关规定,但申请零星报销时不得同时依照两个地区的规定。
(四)职工应当在就医医疗机构开具收据之日起的3个月内,提出零星报销医疗费用的申请。
九、九、其他
(一)本市老红军、离休干部、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不建立个人医疗帐户,不实行个人自负医疗费,不设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其发生的医疗费用单独结算、单独管理。
(二)《医疗保险办法》规定的个人医疗帐户资金计入标准、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限额以及门急诊自负段标准,由市医疗保险局在每一医保开始前按照有关规定确定并公布。
(三)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管理中所需的名册、目录、表格、协议等,由市医疗保险局统一制作。
(四)个人医疗帐户管理、医疗保险结算以及定点零售药店管理办法,由市医疗保险局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
(五)本实施细则由市医疗保险局负责解释。
(六)本实施细则与《医疗保险办法》同时施行。
二000年十一月十五日
申请互助时应提交的资料
1、《秦皇岛市职工大病医疗互助补偿金申请给付审批表》(表4)
2、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二代身份证)
3、医保卡原件和复印件,门诊慢性病本原件或复印件;
4、已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在出院时直接结算的,需提供医院出具的诊断证明原件、收费收据原件、费用清单原件,以及当地医保部门出具的结算单;如医保中心留存原件,需提供加盖医保中心有关部门公章的复印件。已进入大病保险报销的,需提供以上资料的复印件及大病保险的结算单。
5、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需提供医保部门确定的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费用收据、诊断证明、费用清单、病例(首页、住院记录、出院记录、手术报告、病理切片、血液检验报告单等)。
6、个人结算型账户存折或银行卡复印件(本人)(中国银行)
7、大病互助认为必须提供的其它证明材料
未参加基本医疗的须增加以下资料
1、职工所在单位及本人按时足额缴纳互助金证明
2、与治疗方案一致的医疗费用明细
3、必须是医保部门定点医疗机构的住院医疗费用
*申报时间:每周一下午1:30
咨询电话: 8353899
(云南省职工医疗互助活动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
根据《云南省职工医疗互助活动管理办法》和职工医疗互助活动的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互助对象和互助期限
第一条
凡云南省行政辖区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同时参加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的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按规定交纳互助金的,均可由单位工会统一组织参加云南省职工医疗互助活动(以下简称“活动”)。参加的人员中,在职职工不得少于本单位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总数的60%。
第二条
单位工会组织职工参加活动时,必须提供以下资料:
1.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的单位缴费证明复印件各一份;
2.《团体申请表》电子文档及打印纸质文档一份。第三条
第九期职工医疗互助活动互助期限为一年,起止时间从2013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
互助金的筹措与管理
第四条
互助金来源: 1.职工交纳的互助金; 2.政府、行政和工会的补助; 3.政府安排的风险准备金; 4.社会各界捐赠、赞助; 5.利息及其他收入。
第五条
参加活动的职工必须按期交纳互助金。具体为:已参加第八期活动的按每人80元交纳,新参加活动的按每人100元交纳。
互助金一经交纳,不再退还。
第六条
互助金每期交费一次,由各代办点在接受职工参加活动时一次收取(每人限交一份)。期满后继续参加的,必须在规定时限内交费,逾期不再办理。
职工交费有困难的,可由本单位工会给予一定的帮助。第七条
互助金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第八条
各代办点收取的互助金,必须在规定时限内上交办事处,各办事处收到后,必须在规定时限内上交云南省职工医疗互助中心(以下简称“中心”)。
申请补助
第九条
参加活动的职工在互助期限内生病住院时,按本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获取补助。
第十条
参加活动的职工,在医保定点医院住院治疗出院后,凭医院和医保部门出具的住院收费收据和结算单(原件),向职工所在单位工会申请办理补助。
出院时间在当期互助期限内的补助申请,按当期实施办法的补助标准计算补助。
第十一条
单位工会代职工办理补助申请手续时,应及时到所属代办点办理,并提供以下资料:
1.医院和医保部门出具的住院收费收据和费用结算单(原件);
2.《云南省职工医疗互助活动补助申请表》; 3.申请人《云南省职工医疗互助活动证书》; 4.代办点认为必要的其他证明资料。
第十二条
补助标准。按照职工住院发生的、在基本医疗保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和以各种方式办理的公务员补助等支付后的自付部分,扣除全自费医疗费用后,采用分段计算、累加支付的办法给予补助。最低补助标准为50元。具体为:
1.职工住院自付部分超过800元至10,000元(含10,000元)的部分补助30%;
2.超过10,000元(不含10,000元)至100,000元(含100,000元)的部分补助60%;
3.超过100,000元(不含100,000元)至150,000元(含150,000元)的部分补助80%。
第十三条
职工在一个互助期限内发生多次住院时,只扣减一次补助起点,其费用可以累加计算,但已审批过的补助不得与下一次补助累计。继续实行先自付、大病段费用限制。
第十四条
职工在一个互助期限内发生工作调动时,调出与调入单位应在30日内分别通知代办点、办事处,由代办点、办事处为职工转移、续接医疗互助关系。
第十五条
互助金的审批办理权限。补助金额在3,000元以内(含3,000元)的,由各代办点直接支付;3,000元以上(不含3,000元)至10,000元以下(含10,000元)的,报办事处审核批准后由代办点支付;10,000元以上(不含10,000元)的,由办事处、代办点报中心审核,经中心下达补助通知后,由办事处、代办点支付。
对审批权限内资料齐全的补助申请,应在5个工作日内办理终结。
第十六条
职工申请补助应尽快到所属办事处、代办点办理,第八期补助办理时间最长延至2013年6月30日,第九期补助办理时间最长延至2014年6月30日。
除外责任
第十七条
发生以下情形的,不承担补助: 1.在互助期限外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
2.医保规定的应由个人承担的全自费医疗费用及单病种定额包干标准外的费用;
3.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不予支付的情况,如工伤、女职工生育等;
4.当地医保部门确定的特殊病、慢性病门诊视同住院的医疗费用;
5.当地医保政策新增支付的医疗费用; 6.医保部门因故未足额赔付的医疗费用;
7.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以病种界定大病的,未进入其报销范围内的医疗费用;
8.不在住院收费收据所列项目中的医疗费用; 9.利用各种欺诈、作弊行为骗取补助的。
第十八条
如有第十七条第九款所指的行为,即时取消其申请补助的权利,追回已发放的补助,并追究有关工会和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九条
职工中途退出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的,从退出之日起,终止享受职工医疗互助补助的权利,先前所交纳的互助金一律不予退还。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云南省职工医疗互助中心负责解释。第二十一条
一、总体要求
(一)目的和意义
建立健全市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责任分担机制,明确市级政府对市本级基金收支缺口承担财政补助责任,对本市应承担的资金,全额列入当年财政预算,拓宽基金筹资渠道,提高基金收入增长幅度和质量,确保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健康稳定运行。
(二)基本原则
1.统一预算,分级负责。省级统筹基金实行全省统一预算,省级和市级两级管理、两级调剂、分级负责。市本级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统收统支,全面完成预算收支任务,切实落实责任分担机制,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2.权责对应,合理分担。坚持权利与义务、事权与财权、激励与约束相结合,在科学编制、严格执行全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预算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政府责任,强化市级政府对本统收统支地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责任。
3.统筹调剂,收支平衡。以有利于提高基金统筹层次、有利于增强基金互济能力、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目标,统筹调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确保市级统收统支地区基金当期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实现基金健康持续发展。
二、工作内容
(一)建立基金缺口分担机制
当年基金缺口由省级和市级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担。缺口分担资金按照权利与义务、事权与财权、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办法综合确定。市级分担资金由市级政府承担。
1.基金历史缺口分担资金的确定。基金历史缺口,是指2017市级基金收入扣除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收入后出现的基金收支缺口。历史缺口市级承担2%,省级补助98%。
2.基金新增缺口分担资金的确定。2017年以后当年新增缺口,依据主体责任区分为政策缺口、自然缺口和管理缺口三类。
(1)政策缺口,是指当年国家或省上因政策调整和按规定上解省级调剂金形成的基金收支缺口,政策缺口市级承担2%,省级补助98%。
(2)自然缺口,是指除当年政策缺口外,以省上下达当年指导性增长率计算的本市级统筹单位的基金缺口。自然缺口市级承担5%,省级补助95%。
(3)管理缺口,是指当年新增缺口扣除政策缺口、自然缺口后的正差额,是反映当年基金管理的重要指标。管理缺口市级承担60%,省级补助40%。
3.预算编制执行分担资金的确定。预算编制应科学合理,执行应严格到位。市级统筹地区未完成当年基金收入预算或超出基金支出预算形成的基金缺口,由本市级统筹地区全额分担。
4.历史上解基金抵扣分担资金。自实行省级养老金调剂金制度以来,市级向省级基金财政专户累计上解基金可全额抵扣应分担资金。
当年应分担资金总额结转下年并作为确定下年应分担资金的基数。
(二)完善基金调剂拨付制度
按照市级先分担、省级后调剂的办法弥补市级统筹地区当年基金缺口,形成权责明确的资金保障机制,确保基金收支平衡。1.上解省级调剂金。收到省厅下达的上解省级调剂金通知书后,严格按照当年基金预算情况,于6月底前将当年应上解省级调剂金一次性足额上解至省级财政专户。2.分担资金确定。由省人社厅、省财政厅按照市级统筹地区上年基金预算执行和考核情况,清算上年分担资金。按照我市分担资金结转当年基数、清算资金差额和当年预算编制等情况确定当年应分担资金。市级财政分担资金全额列入财政支出预算。收到省厅下达的应分担资金通知书后,市财政局于6月底前将当年应分担资金足额划入同级社保基金财政专户。预算执行中,遇到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追加省级责任分担资金的,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应至少提前3个月向省财政厅、省人社厅报告。
(三)严格基金预算管理
1.预算编制坚持收支平衡。基金预算编制采用科学、规范的方法,提高预算编制的预见性、准确性、完整性和科学性。市人社和财政部门要把基金上解、基金缺口责任分担、省级补助等资金纳入基金预算,通过预算实现当年基金收支平衡。
2.结余基金的管理。市本级不得擅自使用存放在本统筹地区的历年累计结余基金,确需动用结余基金的,由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向省人社厅、省财政厅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复同意后执行。
3.市级补助资金来源和使用。市级补助资金主要由市级财政对基金的补助资金组成。市级财政对基金的补助资金全额划入市级基金财政专户,市人社局、市财政局根据市本级基金收支结余情况,统一分配、调度和使用。
4.财政专户管理。基金实行财政专户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省级对我市的省级补助调剂金,通过省级社保基金财政专户直接拨入我市社保基金财政专户;
我市上解省级调剂金通过我市社保基金财政专户直接划入省级社保基金财政专户。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
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应当充分认识建立健全基金缺口责任分担机制的重要意义,明确责任,对我市应承担的资金,全额列入当年财政预算,对因地方责任未落实造成养老金拖欠问题,由地方政府负责解决。
(二)切实抓好落实
按照省厅相关文件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严格基金增收节支管理,努力改善基金长期平衡状况。
(三)建立监督机制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职工生育保险工作,根据《昆山市职工生育保险管理办法》(昆政发〔2008〕56号),现提出以下贯彻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自2009年1月1日起,按规定参加职工生育保险,生育保险费由用人单位缴纳,雇工个人不缴费。雇工生育或计划生育手术时,用人单位需已为其正常不间断连续缴纳生育保险费满10个月以上,方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二、女职工在外地生育的,需选择卫生部门认定的镇(乡)级及以上具有助产技术的医疗机构生育。
三、生育医疗费定额补偿标准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市卫生部门根据生育医疗的实际负担水平综合确定,适时调整。
2009年度起我市女职工生育医疗费定额标准为难产(含剖宫产)补偿3500元,顺产补偿2000元。
四、生育津贴以本人产前或计划生育手术前12个月正常缴费的生育保险月平均缴费工资为计发基数,职工在此期间缴费单位发生变更的,计算方式不变。正常缴费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数计算。
五、计划生育手术费用的补偿标准,仍按照昆山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落实向全市试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的实施意见》(昆计生字[2003]27号)规定执行。
六、女职工在分娩时并发羊水栓塞、难治型产后大出血、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弥漫性微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的医疗费用,参照医疗保险药品及诊疗项目收费目录,由生育保险基金按实结付。
七、参保职工违反有关规定,在围产期检查以及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时使用医疗保险卡支付的,计划生育手术费和围产保健补贴不予支付。
八、《昆山市职工生育保险管理办法》实施后,职工生育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时间在2009年1月1日之前的,补偿范围和待遇标准仍按原办法执行。
昆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悬赏点数 10 1个回答
匿名提问 2009-01-06 14:14:10宜昌市夷陵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市政府63号令
回答
yaoshangcun1 2009-01-06 14:16:53
(一)可按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参保的对象:
在我省城镇就业且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个体工商户及其雇工;
2、从农村进城从事个体经营并有工商营业执照和固定经营场所及缴费能力且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
未与用人单位建立固定劳动关系且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自由职业者;
4、在用人单位从事非全日制工作(在同一用人单位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5小时或者累计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30小时)且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
5、原为国有、集体企业或机关、事业单位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后成为上述人员的,在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或补缴手续后,可按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办法参保。
(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程序:
1、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身份首次参保的,应携带本人居民身份证、暂住证和工商营业执照等有效证件及有关部门或单位出具的城镇就业证明等资料,到就业所在地个人缴费窗口办理参保登记、缴费申报手续,并从当月起开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同时开始计算缴费年限和记录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户。
2、对原已参保的国有、集体企业或事业单位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之后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的,根据本人档案资料、解除劳动关系协议书、个人养老保险手册等资料,到当地个人缴费窗口按规定办理养老保险关系接续手续。
3、目前尚未参保的原国有、集体企业或事业单位职工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之后,首次参保时,由本人申请并提供原始档案资料,按规定补缴养老保险费后,对当地实行统帐结合养老保险制度前按国家规定可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工作时间,视同缴费年限,不补缴则不视同缴费年限。
(三)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
劳动保障部门每年在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60-300%的范围、公布若干个缴费档次,城镇灵活就业人员根据本人的经济收入状况从中选择一个档次作为本年度的缴费基数。
(四)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
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原则上应按当地规定的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之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其缴费比例最低不得低于20%。
(五)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方式:
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可按月、按季、半年、或一年缴纳基本养老保险,但不能跨年度缴费。
(六)城镇灵活就业人员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期限:
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后,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直至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当月。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即180个月)的,若本人申请,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可允许其延长缴费年限,但延长缴费年限最多不得超过5年。
(七)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后其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
1、参保人员跨统筹区域异地就业,且户籍经有关部门批准迁移的,原参保地、新就业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为其办理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手续,并按国家统一规定将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从原参保地转移到就业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2、参保人员跨统筹区域就业,但户籍仍保留在原籍的,可不转移养老保险关系,继续在原参保地缴纳养老保险费。由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有关参保、缴费证明后,新就业地不再将其纳入当地养老保险扩面范围。
(八)参保的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办理退休手续的程序:
参保人员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后,其退休审批及领取基本养老金的程序为:本人提出申请,档案托管机构申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审核其缴费情况,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办理退休审批,社保经办机构根据劳动保障行政部办理的退休审批手续核定其基本养老金标准,并实行社会化发放。
(九)参保的城镇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后,其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办法:
1、参保人员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即180个月)以上的,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其月基本养老金按下列公式计发: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
其中:
基础养老金=本人退休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0%
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帐户储存额/1202、当地实行统帐结合养老制度改革前参加工作的原国有、集体企业或事业单位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后按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办法参保的,退休后其月基本养老金按城镇企业职工养老金计发办法计发。
3、参保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即180个月),且本人不愿意继续缴费的,不能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其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和从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中划入统筹基金的部分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十)参保的灵活就业人员死亡后有关待遇:
1、参保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死亡的,其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和从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中划入统筹基金的部分一次性支付给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2、参保人员退休后在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期间死亡的,分别按死亡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个月和10个月的标准发给其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遗属抚恤金,其个人帐户储存额的余额一次性支付给其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 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补缴的有关问题
(一)补缴的范围和对象:
1、尚未参保的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以及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其职工;
2、已参保单位中尚未参保的职工。
(二)补缴的办法:
1、未参保的各类企业,应从当地实行退休费用社会统筹开始至实行统筹帐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的时间,按现参保时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5%的比例进行补缴;当地实行统筹帐结合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的时间,其单位和职工个人,应以现参保时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历年规定的费率进行补缴。
2、国家实行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后招收的原全民劳动合同制工人,凡未参保的,应从被批准招收为全民劳动合同制工人至参保前的时间。单位和个人应以现参保时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历年规定费率进行补缴。对于招收为全民劳动合同制工人前在本单位从事临时工的,在补缴资金到位后,当地实行全民劳动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前从事临时工的时间,按规定计算为连续工龄并可视同为缴费年限;当地实行全民劳动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后从事临时工的时间,单位和个人应按上述规定共同补缴后,计算为缴费年限。如果不补缴,则当地实行全民劳动合同制工人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后至参保前的时间不能计算为缴费年限,在原单位从事临时工的时间也不得作为视同缴费年限。
3、各类用人单位招用的城镇临时工、农民工,目前仍与用人单位保持劳动关系的,应从当地实行统帐结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间开始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当地实行统帐结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开始至参保前的时间,由单位和个人以现参保时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历年规定的费率进行补缴。对于其当地实行统帐户结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在本单位的工作时间,由单位适当给予养老保险补偿。在统帐结合制度后参加工作的,可按上述办法补缴其参加工作之日至参保时的基本养老保险费。
4、关于在不同单位之间流动人员的补缴办法:
一是在原单位已参保职工流动到未参保单位的,按规定办理养老保险金转移或接续手续后,从进入新单位之月开始按上述办法补缴。
二是在原单位未参保职工流动到未参保单位的,如果是当地实施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前参加工作的,则应从当地实施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之月时开始补缴;如果是当地实施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后参加工作的,则应从参加工作之月开始补缴。
运行财务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规范我市大病医疗统筹基金(以下简称“大病统筹基金”)管理,确保大病统筹基金安全高效运行,根据国家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有关规定和《延安市大病医疗统筹基金实施办法(试行)》,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大病统筹基金按照安全高效、保值增值的原则,纳入市级社保基金财政专户,统一管理,大病医疗补助与民政医疗救助分账核算。
第三条、大病统筹基金来源
(一)财政预算资金
(二)民政医疗救助资金
(三)社会及个人捐助(赠)资金
(四)基金利息收入和增值收入
(五)其他收入
第四条、大病统筹基金的筹集。大病统筹基金筹资规模3亿元,其中:市级筹集1亿元,县(区)按照可用财力和服务人口各占50%的权数筹集2亿元。市县筹集资金含民政医疗救助资金及居民健康体检资金。
第五条 市财政部门在金融机构设立大病统筹基金财政
审核结果,确认列支。
第十条 各级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应建立大病统筹基金管理规章制度,强化内部财务管理;县(区)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应定期向市医疗保险经办处上报财务报表及其他有关情况;财政、民政、人社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基金收支情况进行检查,并自觉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
第十一条 各级财政、民政和人社部门要严格按照社会保障基金有关政策,加强基金管理,规范基金运行,对违规使用基金行为,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确保大病统筹基金安全、规范、高效运行。
第十二条 本规定从2012年12月1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