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学期总结

2024-07-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美术学期总结(通用12篇)

小学美术学期总结 篇1

——

时间总在不知不觉中,飞快而过,本学期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回顾本学期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汇成了一幅简单而又有趣的画卷,有让人欢喜的地方,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这里,我就对这幅“画卷”进行简单的总结。

一、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思想业务素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做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再仅仅持着“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的观念自以为是,而要有潺潺不断的活水。只有不断蓄水,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青春活力。所以,本学期以来我都能坚持积极学习。本学期,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主动向书本学习,向同事学习,向优秀的老师请教。另外,我还利用书籍、认真学习了美术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以及相关的书籍。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让自己树立更为切合实际的教学理念,也明确了今后教学努力的方向。随着知识的更新,学生求知欲的不断增强与教学拓展内容的不断更新,也催促着我不断学习。通过集体培训、听课学习、公开课实践等使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不断进步。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不断充实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和见识、为自己更好的教学实践作好了准备。

二、求实创新,认真开展教学、教研工作。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首要任务。一年来,我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并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时时补充教学内容,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美术教学更具特色,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另外,授课后根据得失及时写些教后感、教学反思,以积累教学经验。同时,我还积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改进教法,突破学

法。对于我负责的兴趣课,我采用系统性、阶段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使每堂课都能让学生有收获。总之,不管在课堂教学,还是在兴趣课中,我都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力求让美术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三、任劳任怨,完成学校其他工作。

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集体活动,其中不仅涉及到很多的美术工作还有一些工作需要我去做比如:录像、制作、照相等。对于学校布置下来的每一项任务,我都能以我最大的热情把它完成好,基本上能够做到不拈轻怕重,力求优质高效。

四、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反思本学年来的工作,在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几点:

1、对于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多,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

2、教科研方面本学年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小学美术学期总结 篇2

一、健全机制, 搭建平台———项目组活动制度化

1. 建立项目工作机构。

学期伊始, 我校在通过评审, 成功申报为苏州市“义务教育质量综合改革”项目学校的基础上, 就着手组建了项目领导小组, 并按照活动要求构建了活动网络, 搭建活动平台。我们成立了由校长室、德育处、教导处、教科室共同组成的项目领导机构。校长室、教科室负责项目方案的策划、制订。学校还专门成立了以冯美虹副校长为组长, 沈利民、朱曙岚、吴淑英等10位老师为成员的“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改革”项目专项工作小组, 明确了各条线、部门的项目工作内容, 构建了以分管校长主抓, 德育处、少先队、心理咨询室等条线构成的活动网络。

2. 制订修改项目实施方案。

围绕研究目标, 结合学校实际, 我们先后制订了《生本教育形态下小学生评价机制的实践研究方案》、《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实践研究方案》、《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改革实验项目方案》等实施方案, 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 几易其稿, 最后以“苏州市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项目之《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改革的实践研究方案》参加了4月1日市教育局举行的项目启动仪式暨专家首次指导活动的小组交流, 并得到了恽敏霞、吴举宏、董洪亮、陈玉琨等全国著名教育专家的点评。专家指导组的加盟, 成为了我校项目研究的助推器, 让我们树立了信心, 增强了力量。之后, 我们按照专家意见再度认真修改、完善方案。

二、专家引领, 搭建框架———项目组研究活动有起色

5月27日, 我们报请市教育局基教处领导同意, 专门邀请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主任董洪亮博士来校指导, 区教育局陆巧明副局长专程陪同。学校校长室全体成员、项目组全体成员及教科室、教技室主任参加了这次活动。董主任从“你认为当前评价出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评价有什么需要或值得改进的地方?”这两个问题入手, 仔细听取了与会成员对项目的认识、思考和设想, 并逐个耐心点评。在相互对话交流的过程中, 大家逐步统一了认识, 明晰了研究的思路———“以评价改革促进学校整体改革”。

在此基础上, 我们还制订了黄桥实验小学评价改革的行动方案。先期以行动研究的方式积极开展评价项目的研究。主要内容有———

1. 从立德树人的高度来构建立体的指标框架。

改“学业水平”为主的一维评价为立体的多维评价。把《意见》中的五大板块、20项关键性指标细化、具体化为学生能做到的, 可分年段来考查、可评比的评价条目, 并把评价贯穿于日常教育过程中。

2. 以增量变化来构建动态的评价体系。

把重总结性评价转移到重过程性评价上来, 关注师生在学习、工作中的增量变化, 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和闪光点, 并以合理的形式在各层级平台上展示。让评价成为与过程相平行的有效手段, 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和学生持久的学习动力。

3. 以集体力量来发挥评价的诊断作用, 培养师生自我意识。

遵循平行教育原则, 引导师生在班级评价、群体评价中认识自己, 提高自己, 完善自己, 培养自我意识, 提高自我能力。

三、规范管理, 夯实流程———项目研究工作有成效

依托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这个平台, 我们从一开始就把本项目的研究工作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实施和管理。我们建立了项目研究的组织, 构建了项目研究的操作平台, 并成功申报了《生本教育形态下小学生评价机制实践研究》这一市级“十二五”课题。项目组先后活动4次。学校五年级全体学生还按照市局统一部署, 参与了上海市闵行区“绿色评价”改革项目的学业测试和问卷调查活动。此外, 我们还加强了项目管理, 营造良好的氛围。一是加强了项目信息报送工作。二是按照学校教科研工作规范开展好项目组活动。三是加强重点项目过程管理, 并做好相应的协调、跟踪、服务工作。

四、下阶段项目工作重点

董主任的来校指导, 为我校的项目推进开启了“以评价改革促进学校整体改革”的思路, 初步形成了我们黄桥实验小学评价改革的行动方案。下阶段, 我们将在专家的指导下, 因地制宜地以评价为主题, 优化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工作有———

1. 改变校园环境。就是用新的教育主张来改变校园文化, 优化校园环境, 把自己的教育主张充分地表现出来。

2. 改进教育教学过程。就是用崭新的教育理念来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小学美术学期总结 篇3

青龙三小 于明冉

岁月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又要结束了。在这一个学期中,我担任一年级三个班的美术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享受到了收获与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遵照美术教学的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因为是一年级我认为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是最为重要的,所以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同学们更容易接受与理解,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

在这一年的美术学习中为学生形成了基本的美术素养。我在教授美术课本同时也教授了一些简笔画,这样一年的美术学习下来同学们不但喜欢上了美术,还能完整的画完一幅画,为学生学习美术增添了自信心。与此同时我也加入了一些科幻画的理念,这样同学们在传统绘画的同时能够大胆想象进行合理创作。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及设想

1.在一年的教学工作中我深感课堂的把控能力还有待提高,一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差,在课堂的一些讨论活动中常出现混乱状况,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学习低年级教学语言,充分把控好课堂。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4、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要尽可能做到态度习惯养成和知识能力发展并重,并鼓励大胆创进和个性发挥,注重未来发展。

三、自身素质的提高

小学美术学期总结 篇4

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二年级

果香峪中心小学 2015年1月

二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在这一个学期中,根据我校的实际需要,我担任了二年级的美术课。我对这个学期中的美术课教学工作 总结如下:

一.教学个性

本学期,我努力将所学的新课程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实践新理念。”力求让我的美术教学更具特色,形成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我任教二年级的美术课,在日常教学中,我坚持切实做好课堂教学“五认真”。课前认真作好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教案,并结合各班的实际,灵活上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做到堂内容当堂完成,课后仔细批改学生作业,不同类型的课,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使学生对美术更有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另外,授课后根据得失及时写些教后感、教学反思,从短短几句到长长一篇不等,目的是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同时,我还积极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改进教法,突破学法。我设计了“神奇的鞋子(设计发明课)”、“我的椅子(写生课)”、“神奇的椅子(设计课)”、“美丽的门帘(易拉罐制作)”等课,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总之,我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力求让美术教学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二、目标达成

教学工作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认真遵照《新课标》的要求,遵循美术教育原则,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同时在课堂上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心的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学到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美术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同时也学会了判断美和创造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军装价值。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在美术教学中,我还注重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美术知识和机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

三、困惑问题、反思本学年来的工作,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几点:

1、对于美术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多,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

2、教科研方面本学年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3、美术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本来想在美术选修课开设“儿童水墨画”兴趣小组,但由于种种原因也没能实现,今后还要努力找出一些美术教学的特色点,为开创石岩公学美术教学的新天地作出贡献。

其他的有些工作也有待于精益求精,以后工作应更加兢兢业业。

四、改进措施

1、课程内容的层次性适应不同素质的学生,使他们在美术学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到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自身素质 课堂之余,我认真参加了学校以及教研组组织的各种政治业务学习外,还订阅了教育教学刊物从理论上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并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使自己能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能更快地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教学模式。

小学美术学期总结 篇5

兴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通过让学生欣赏一些中外儿童题材的优秀美术作品,让学生联系生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他门的表现欲望。

二、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认识构图美

作画,必须有良好的姿势(包括坐姿、站姿和握笔的姿势)。在教学中,我时刻提醒、纠正学生的姿势。

一幅画从整体看上去美不美,构图的处理是关键。如:一个物体摆放在画面中,画得太大就显得拥挤;画的太小就显得小气;画得偏上或偏下、偏左或偏右都会使画面不美观。如何恰当的处理好物体在画纸中的关系呢?构图很重要。我用直观的正误图例让学生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构图饱满。

三、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

五彩缤纷的世界吸引着我们用手中的画笔去描绘。我根据儿童对新鲜事物的浓厚兴趣,和当地的实际条件,提倡学生使用铅笔、彩色铅笔、水彩色笔或蜡笔,运用形与色的知识,进行临摹、写生、记忆画、想象画的练习。

通过这些绘画活动,使学生懂得了本学期的美术基础知识,掌握造型技能,也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情趣、爱国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真正让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与学总得来说取得了以下的成效:

1、教学过程中,能不断注重学科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中贯穿德育教育。

2、学生对美术活动兴趣浓厚,表现大胆积极。

3、在教学过程中能与学生建立平等、宽容、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一定的创造能力。

4、教学过程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和大胆的创造能力。

存在问题:

1、教材内容增多,部分内容一课时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或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部分教学内容较为分散和繁琐。

3、学习内容的多样性给学习材料准备上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4、部分学生作业迟 交和拖拉现象比较严重。

改进措施:

1、加强教育,改进评价方法增强部分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与责任感。

2、适当调整单元内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学期总结 篇6

关键词:美术,课堂,特殊性,技法演示

儿童是爱美的, 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 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 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 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作为小学美术教育, 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 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术欣赏教学。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之一, 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好、欣赏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然而美术学科教学法建设毕竟不及语文数学那么完善。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语言堆砌过多, 形象提供不足, 作业辅导和讲评不适当等状况, 昭示我们应尽快搞清楚小学美术教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小学美术教学是小学各科教学的一部分, 前人总结的普通教育学对小学教学基本适用, 普通师范对小学教师的就业要求规定为各科都能教, 有它的合理性。然而美术教学和语文、数学等教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美术教学有它的特殊性。

下面我从知识技法传授、练习辅导、作业讲评几方面谈谈对小学美术教学特殊性的认识, 与同行们一起来分析美术教学的现状, 揭示美术教学的误区, 使今后的工作更科学一些。

一、美术知识的表述往往是前面薄薄 的一部分文字, 后面厚厚的一大半图例

简短的文字加大量的图例, 是美术知识得以流传的习俗, 而决不是因为美术家做不成大块文章, 只好以美术作品充塞工具书。我们可以从这样一种特殊的表述方式中领悟到, 美术知识的传授固然离不开语言文字, 但那些只有用眼睛去看和用心灵去感受的“美术语言”, 只能由美术作品去说话, 用语言作注解有时会说不清道不明。如果把美术和其他学科作横向比较, 语文课中语言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语言文字本来就是其学习内容;数学课中语言则是传授数学知识、进行数学思维的首要工具;在美术课中又是另一番景象, 形象成了传授知识的首要角色。形象作为美术知识的载体呈现在学生面前, 是能直接传播美术知识、技法的“形象语言”。语言固然也可以传递美术信息, 且必不可少, 但它毕竟只能用语言符号描述形象知识, 相对于用形象直接传授美术知识, 它就显得间接乏力多了。唯其如此, 在美术课中, 作为传授知识的工具, 课堂用语应为形象服务, 因为我们所从事的是美术教学, 是视觉形象, 而不是语言文字或其他。

传统美术教学已把精讲多练列为重要特点, 对精讲和多练引起重视, 这是对的, 但对发挥美术作品的直接传授知识作用尚认识不足, 不够重视。课堂教学中老师手拿课本讲上十来分钟, 然后学生照课本依样画葫芦画上半小时了事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此, 那些只有用眼睛去看的知识, 学生就难以得到了, 至于发展视觉感受能力、审美情趣的培养更是谈不上了。

二、练习辅导, 学生掌握美术知识的 过程不同于掌握语文数学知识

学习美术知识技法, 除了接受老师讲授的那一部分, 还有一大半需要在练习中去体验, 去领悟。美术的练习过程本身也是体验、理解知识的过程。另外, 语数作业强调独立完成, 因为那个相同的答案一经抄袭或交谈就没有了练习的意义。而美术练习恰恰相反, 它需要在群体的互相影响中进行, 哪怕是画家培养自己的子女学画也宁可送去业余绘画班学习。因此, 美术课的练习时间中, 根据需要可尽可能组织同学互相看看、讨论作业, 这是符合美术教学特殊规律的。美术课中的如此安排, 非但不属于组织纪律问题或抄袭作业问题, 反而是体现美术教学特殊性的良好方式。

美术课的这种在练习中学习知识的特性, 在专业美术学校能普遍予以理解和应用于教学, 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开花结果却艰难得多。我们常会看到高年级学生低着头、埋怨自己无能, 面对美术作业发愁不能完成, 然后在这种心理驱使下, 虽努力为之仍交了一份连自己也不满意的作业就算了。久而久之, 美术低能就成了定局, 在“全面发展”中形成一块美术低能的缺憾。研究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对于实现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有很大的价值, 于是我常留意于思考这个问题。调查研究表明, 学生的美术能力并不是全面低下的, 主要在于美术技能的低下。

三、美术课的作业讲评一般都是老师 拿了几张作业, 讲讲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

这样做本来没错。可重复得多了, 发现表扬批评的总是原来几位同学, 讲的也总是原来的话。对此, 教学研究时就自然会提出一些疑问: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学生?是否符合每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是否符合美术教学的特殊规律?另外, 值得一提的是常有老师出于鼓励学生积极性的愿望, 搞作业评比竞赛, 其结果往往是表面的热热闹闹掩盖了有悖于美术教学规律的弊端。小孩子会因为评比的导向而改弦易辙, 使自己的作品迎合得奖需要, 丢弃那“不一样”的个体创造, 却不会意识到这是一次自我意识的丢失和创造意识的封闭;小孩子会兴致盎然地为第一名拍掌称贺, 却不会去为第一名打个问号———认为那是老师定的, 肯定无疑。比赛的效果往往会引起这样的思考: 还是不要比赛为妥, 换个角度换种说法不是更好吗?

小学美术学期总结 篇7

2013-2014学第一学期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工作总结

上学期由于学校实际工作需要,我担任了一年级三个班、二年级两个班、三(1)、六(1)共7各班级的美术课程,在工作中我体会到了收获的喜悦,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在将这学期的教学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期初和组内的美术老师一共备课、制定了周密的学期教学计划,做好教学管理资料和教案等。

二、如期的开展美术课程,因材施教,做好每一节课的美术教案,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六认真”检查资料。

三、如期的完成学校的美术公开课程,并及时的做好总结。

四、进行美术期末考试,并上交学校教务处考核。

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的作业本保护能力差,作业不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完成的及时度低。

二、作业不整洁,线稿完成的较好,但是学生用橡皮次数较多,导致画面不干净,造成涂色不均匀。

三、学生的书写课题能力差,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绘画的习惯不太好。

四、学生在画画和写课题的时候,会讲话,这样影响了班级的纪律,容易造成安全事件。容易借讲话时间将自己的文具弄伤自己的同桌或发生一些矛盾等紧急突发事件。

下一步需要改进的做法:

一、从源头上治理首先课前要强调,上课的纪律的同时,还要将保护好自己的作业本,像保护好自己的脸面一样干净。

二、上课时候要是想讲话,必须要先举手,等老师同意后才可以讲话发言。

三、上课的时候尽量让学生少拿出有危险的利器,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四、让学生保持画面的干净性。这样让小学生的作业质量会有质的提高。

小学美术学期总结 篇8

二 年 级 美 术 教 学 工 作 总 结

学校:XX小学 教师:XXX 日期:20170705 XX小学2016-2017学第二学期二年级美术教学工作总结

一学期就要过去了。在这一学期中,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已,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在工作中对自己要求严格。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学习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团结同事,乐于助人,及时了解关心国内外大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良好的师德、规范,平时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把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

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下学期更好的工作,我现将本学期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经常与同行交流,互补有无,取长补短,以达美术教学的至臻完美,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1.美术学习的重要性 学习,是他们认为只要文化课学好就行了,美术课学好与否无所谓。其实,美术课是一门基础课,与其它课紧密相关。社会的不断进步,美术普及教育将会被人们从“内心”接受,而科学的学习美术也会提高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美术的学习大致经过感觉、知觉、联想和想象三个阶段。凭借一般的直观艺术感觉,对作品做出“象不象”、“美不美”的主观判断是很不够的,还必须具有综合、判断、想象、联想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这些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学习美术获得。

2.上好每一堂课

我认真地分析了小学美术教材的编写特色及体系,明确了小学美术必须要求掌握的学习内容,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然后就有的放矢地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绘画、手工的练习。每次备课时,我都细心地备教材、专心地备学生。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课堂上穿插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增强了学生美术学习热情和兴趣,使我的美术课成为学生的欢迎课。

3.做好课后辅导

加强了课后辅导工作,培养了一批美术上的小苗苗,通过他们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热情。

由于个别学生的基础差、起步慢,从外校转来,没有很好的系统的训练,故训练必须从零开始。我在课中着重抓基础训练,并根据各自的性格特点和掌握基础的层次不同而采用多种训练方法,使他们感觉到在快乐的玩耍中掌握技术和技能,即乐教乐学。并巧用启发思维,让他们能体会到举一反三,做到有所领悟和创新,掌握一定的训练规律。特别是儿童画学习与训练,以及手工作品的设计,使他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也留下了难忘的学习经历与记忆。

总之,训练过程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做到精讲多练,处处体现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在课中对他们进行思想规律的教育,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锻炼他们的性格特征,做到抓素质训练,促进全面发展,突出一技之长。

初中美术课堂导入法归纳与总结 篇9

一、联系生活导入法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如我首先出示奥运会吉祥物“迎迎”的图片和一件白色汗衫,问:“除了绘画,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图案装饰到衣服上?”学生思考后回答:“印。”然后,我请一位学生用已准备好的工具 (丝网版) 在汗衫上印制2008年吉祥物“迎迎”。这样,就很自然地导入本节课内容:“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版画的世界,学习吹塑纸版画的制作。”当时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刚问世不久,深受学生喜爱,是学生课余关注的热点。因此这一课堂导入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衣服上印刷图案的活动趣味性十足,学生想到可以穿上自己印制个性图案的T恤,情不自禁地产生“跃跃欲试”的心情,从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讲述故事导入法

著名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曾说:“一个人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是要顺乎自己的兴趣,然后再结合社会的需要来发展自己的特长。有了兴趣,‘苦’就不是苦,而是乐。到了这个境地,工作学习就容易出成果了。”讲故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妙趣横生。如:我在讲授《展示的艺术》一课时,通过讲述解放前某次茅台酒参加国际博览会,由于包装简单、展台设计比较朴素、不显眼,因而无人问津,结果还是茅台酒厂一位员工灵机一动,故意失手打碎一瓶酒,这时酒香四溢,顿时引起了整个会场人员的关注,大获全胜,成为誉满全球的名酒。这个故事讲述了展示设计的作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学习的热情一直很高,最后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三、游戏导入法

好奇是儿童心理的共同特点,设疑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好奇心又能转化成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设疑的方式很多,但我认为,与学生最喜欢的游戏结合起来,则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如,我在讲授《城市客厅》时,就利用课件将北京天安门广场图片分成20块小图,制作成猜图游戏,每次出现一小块,请学生来猜,看出现几格时才能猜出来。猜出后点击出现完整画面,引出城市客厅概念(城市广场因其特有的功能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城市客厅”),直接点明课题,使学生很好地理解本来不容易接受的课题。

四、创设情境导入法

对初中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材料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图、文、声、影并茂,信息量丰富,对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具有强大的“冲击”作用,可充分提高课堂导入的效率和成功率。在美术欣赏、造型表现、设计运用等课堂导入环节中,可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具有明确导向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意愿。

1. 欣赏影视片段,调动情绪。

一些好的电影、电视、戏剧,其色彩、构图或其他方面都会给人以美的感受,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时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角度欣赏有关的影视片段。

如利用道具服装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听过《霸王别姬》的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京剧《霸王别姬》。请注意观察剧中人物的服装。

以一个精彩的京剧片段导入,那感人的画面,绚丽的舞台、服装,夸张的人物形象,铿锵有力的音乐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心。

2. 文学与音乐结合,引发想象。

通过生动的语言、优美的音乐、精彩的画面等多种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为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

如利用插图创设情境。老师先朗读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让学生从这首五言绝句中感受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而后播放一段民乐《春江花月夜》,在那如怨如诉的优美旋律中,老师和学生都陶醉了。

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脑海中的画面越来越多,创作的激情、绘画的冲动越来越强烈。课堂上,学生创作了一幅幅精彩的插图……

3. 图文声并茂,激发情感。

将图片、文字、音乐有机地融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如畅想春天创设情境。以教师富有感情的讲述开始:“燕子报喜,青蛙鸣春,不经意间,当我们看到一簇新绿,春天已经悄然而至……春天的一切都充满了活力,荒芜苍凉的土地因春风的吹拂而有了绿意,无数弱小的生命在春风中破土而出、百草吐绿、百花争艳、百鸟欢鸣。下面,让我们首先伴随着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和一组表现春的摄影图片一起来感受春光,了解春天吧!”再展示以散文《春》的朗诵录音、一组春的摄影图片和音乐为素材制作成的课件。

在这样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很快就进入学习状态。

五、实物展示导入法

将实物带到课堂上进行展示,以其形象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通过实物的展示,可即刻将学生吸引到具体的教学情境当中来。

如利用泥塑创设情境。一上课,我就给学生展示一个自己捏的学生熟悉的老师头像,使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课堂气氛也立刻活跃起来,产生强烈的动手制作的欲望,为下面的教学环节奠定了基础。

这种导入方式比较直观、形象、生动。通过课堂导入展示实物,能快速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物展示和学生参与,就会顺利地将本节课带入下个教学环节。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除上述几种导入方法外,还有很多,如:对比导入法、谈话导入法、提问导入法、谜语导入法、参观导入法等。

六、运用导入法应注意的事项

在美术课教学中,有些老师在教学导入这一环节花了很多功夫和时间,但是效果不好。我认为,教师在运用导入法时应了解课堂导入的特点,做到“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这样后面的课上起来就会很顺利。首先,课堂教学导入要有针对性。具有针对性的导课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备学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能力基础的差异程度来选择导课的方式。其次,导课要有启发性。启发性的导入应注意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想象余地,在上课前有效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探究,同时也收到启发思维的教学效果。再次,课堂导入要新颖。新颖的导课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课堂导入要简洁。语言大师莎士比亚说:“见解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课堂导入应力争用最少的语言、最短的时间,迅速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及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听课上。

美术二课堂学期总结1 篇10

这学期,在学校的支持和组织下,我们继续开展了美术二课堂,通过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有力的开发了学生的智力,锻炼了孩子的手的协调能力。

剪纸教学是美术教学中要求极高的一门独立的艺术,要上好它由于工具的限制,对小学生来说难度很大.但是有很多学生对剪纸有很大的学习兴趣。并且儿童剪纸活动不仅能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同时也让儿童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和发展了儿童的创造力,而且还让儿童感受了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同时他们手部动作的灵活性与精确性有较大的提高。

我们从剪纸知识最基础的内容开始,拟订了以下的主要教学内容:单个剪纸、对称剪纸、自由窗花、剪拼画、自由创作等。

在整个教学活动里,我们始终是以引路人的身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张扬,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创作的热情。特别鼓励学生课余坚持练习。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我们提高要求,让学生课余自己看剪纸书籍,学习剪纸,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剪纸水平,又陶冶了性情,丰富了课余生活,还培养了学生毅力。

在整个教学活动里,我们都十分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展示她们的作品,只要有一些细小的进步,就及时肯定。经常鼓励学生用自己的作品来扮靓自己的小房间、美化教室、馈赠同学,给各班其他爱好者当小老师,进行展示和宣传。

通过我的努力,孩子们能真心喜欢上中华民族特色的剪纸艺术,能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又多了一项修身养性的艺术活动。能感受到中国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更加热爱自己的中华民族。

2017年春季学期美术总结 篇11

教学工作总结

回顾这个学期所从事的美术教学,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任务。当然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在这半年里,我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积极参加学校的教研活动,致力于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渗透德育、智育、美育,以智力促技能。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学会造型,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审美素质有所提高,现将一学期所做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开学初,在教导处郭校长带领和指导下,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教学计划,并且给自己制定了符合实际的学习,接受实施新的教育理念的计划。

二、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充实自己

为了学习新理念,接受新观念,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我除了熟读教材以外,还利用单位和家里的宽带网络优势,从网络上查找各种各样、各地区的新教学方法、新的教研课题,使自己不但在教学上有新方式,还有新的理论知识的储备。

三、学生为主,课堂围着学生转

美术课教学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巧妙设计备课。并且针对四个班的不同特点,培养四年级各班学生继续发扬优点,弥补不同的知识缺陷。例如,在制作《小圆点的魅力》一课中,我提前安排学生搜集有关点的材料,安排学生从家里自制或收集。在课前我提前了解到学生搜集的信息,根据各班搜集的不同材料,把握课堂知识目标,知识重难点,因班而异,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设计不同的导入和思路,在各班教学中,根据各班学生带的材料进行讲解和分析。近而激发了学生对点的认识和了解。在画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学生们在欣赏、表现、制作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提高,能够大胆用色,造型生动、巧妙,从而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四、本学期采取的主要教学措施及成就 首先是教学行为的转变,不再单纯传授绘画技法,而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观察事物和描绘事物的能力。认真备课、上课。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拓展教学思路,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其次对学生评价的转变,对于学生的作品不再单纯的评价为:优良、合格、不合格。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作品先评价作品中优秀的部分,也就是肯定学生作品中成功的地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然后把作品中不足的地方引导学生修改。但要注意保留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自评、互评学生作业,举办班内、班际、校内的作品展评,增强竞争意识及荣誉感,互相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另外在五一前夕组织了一次书画展,使学生们利用书画展展示自己的作品,从而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张扬。

在后进生方面我努力做到彻底了解这些学生的家庭情况,在转化工作中针对性地教育学生。我首先做到在生活上先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但是是一种母爱般的关切。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不再自卑。愿意和我亲近,和同学亲近,能在集体中快乐地生活,才能使他们有了学习的劲头。

总之,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了,但是回顾这半年的工作,也有不足之处,例如教师对后进生的辅导不够,导致部分学生的绘画作业不理想。还有美术课外小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绘画活动中获奖人数不多,因此,下学期的教学任务对我来说,依然很艰巨,我还需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己,积极努力准备好下年的工作。

小学美术学期总结 篇12

关于美术的功能古人早有论述, 春秋时期左丘明在《左传》中指出:“昔夏之有德也, 远方图物, 贡金九牧, 铸鼎象物, 百物而为之备, 使民知神奸”。葛路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中讲:“《左传》的这段夏朝‘铸鼎象物’的记载, 我们可以看作是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代表理论。‘使民知神奸’说的是青铜器图纹的社会作用, 这是中国绘画理论最早的功能说。”[1]南齐谢赫在《画品》中讲:“图绘者, 莫不明劝诫, 著升沉, 千载寂寥, 披图可鉴。”[2]南朝时期宋王微在《叙画》中说:“望秋云, 神飞扬;临春风, 思浩荡。”[1]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言到:“夫画者, 成教化, 助人伦, 穷神变, 测幽微, 与六籍同功, 四时并运, 非繇述作”, 可以“鉴戒贤愚, 怡悦性情”[3]。古人从不同的角度对美术的功能进行了阐释。在现代, 前苏联美学家卡冈在他的《美学教程》中把美术的功能分为交往功能、启蒙功能、教育功能、享乐功能。还有人指出, 美术具有情感或情绪的宣泄功能、精神慰藉功能、心理医疗功能等。作为上层建筑的美术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即它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二、民间美术的功能及其特殊性

作为生长、发展于传统民间社会的民间美术, 是下层民间文化的表现形式, 具有下层民间文化的一般内涵和性质, 从而与对应于上层文化的宫廷美术、文人士大夫美术具有不同的艺术旨趣和风格面貌。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它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 承载着民众的生存方式、风俗习惯等, 蕴涵着当地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 在民众的生活与民间文化的传承等方面有着强大的功能。民间美术的功能具有多样性, 从艺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来看, 民间美术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性需求, 而且它还进入到了民众的精神性需求领域, 具有为民众提供物质性的实用功能和精神性的审美功能, 并且还具有承载和传承民间文化的文化功能。笔者认为, 从民间美术的本质及文化传承等方面来看, 民间美术不仅具有美术的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而且还具有其特殊的生活功能和文化功能。民间美术的这五大功能是互相联系、整体统一的, 它全面作用于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活动中。

1.民间美术的认识功能

民间美术的认识功能是通过它的外在形式和内在形象感知得来的, 不同的民间美术样式可以让民众认识到作品中所反映的不同风俗习惯、生活环境和精神需求。“在民间美术中, 某种形象的某种特定组合, 表达什么意思, 用在什么民俗场合, 都是事先约定好了的, 世世代代就按那个先于意识的规定来做。”[4]民间美术经久不变的程式性造型语言特征, 推动了民间美术的认识功能得以体现。在原始农耕时代, 民众虽然得不到良好的教育, 但是可以通过民间美术的程式化特征认识到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承。民间美术的认识功能在民间文化的传承中具有其他艺术不可替代的作用。

2.民间美术的教育功能

民间美术的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其对民众的伦理道德教化上。民间美术受中国民间文化中伦理道德大格局的制约, 主要表现在对题材的选择和对情感的倾诉方面。民间美术在题材的选取上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表现为经常借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和戏曲等题材内容宣扬忠孝节义、侠肝义胆, 表彰先烈圣贤。这类题材的民间美术作品将道德教化融于审美娱乐中, 是宣传伦理道德的重要外在形式。农耕社会时期农村的大部分民众就在这种传统的节日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儒家伦理道德观念的教育, 民间美术也在悄然发挥着它的教育功能。

3.民间美术的审美功能

民间美术作为当地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 折射了当地民众的审美观念、审美品格。民间美术那单纯且朴素的艺术风格、淳朴且率真的艺术语言是其独树一帜的审美品格和永恒的魅力, 这种质朴的风格不仅表现在民间美术的内容和形式上, 而且表现在创造主体朴实无华的人格上。只有心灵的纯真、朴实, 才能物化为形式的质朴。民间美术的质朴之美, 既是形式的、风格的, 又是精神的、情感的。民间美术的审美观念是向善求真, 只有“善”与“真”的结合才能达到“美”的标准, 追求事物真、善、美的统一是民间美术的“大美”所在。

4.民间美术的生活功能

民间美术与现实生活是紧密联系的, 充分体现了生活原型的特点, 它的内容最大限度地贴近民众的生产生活, 有时甚至就是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描述。民间美术是民众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民众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涉及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从民间的巨宅陈设到生活的日常器具, 从祭祀供奉的用品用具到游艺活动中的面具、道具, 以及装点节日的年画、窗花, 都是民间生活的缩影。这种生活特征决定了民间美术的创造性必然随生活的需要和改善而不断进行变化。人类造物活动的根本目的首先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这种需要的满足是与人的生命原则和生命价值紧密相连的。民间美术的创造不仅忠实于这一原则而且把生命维系过程与造物活动相沟通, 成为联系生活的重要方式, 因而民间美术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遍及民众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 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凸显了民间美术的生活功能。

5.民间美术的文化功能

作为民间文化重要载体的民间美术具有特殊的文化功能, 即民间美术鲜明的延续性、传承性、集体性、模式化和地域性。悠久的农耕社会成就了民间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性质, 也是民间美术生长的文化生态环境, 民间美术基本上保持了民间文化的特征, 体现了民间文化的精神, 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民间美术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民俗活动中, 民俗活动是民间美术的创作基础, 因而民间美术的内容和形式鲜明地体现了当地的民俗活动和民俗心理。春节的年画、元宵节的灯彩、婚礼的喜字花、丧葬的纸扎、祝寿的花馍、定情的荷包等无不表现为精彩的民间美术形式, 体现了不同民俗活动中的民俗心理和民俗观念。

三、民间美术的功能与小学美术教育

1.民间美术的功能契合课程标准要求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主要关注的是教育功能, 也就是说通过美术教学活动, 努力使学生在情感态度、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得到提高, 引起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良性发展。”[5]小学教育是学生人格全面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 小学美术教育既要着重以美术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美术教育, 又要于学科教育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智育功能, 开发学生的右脑功能,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 使学生心灵手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培养创造性功能,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首创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陶冶、教化、提升情感的功能, 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与品格;充分发挥美术的情趣性和情感性特点, 使学校在偏向严肃的理性的约束的学习生活中增添活泼的非理性的自由的情趣和活力, 使学生被压抑的情感得以宣泄, 从而获得情感的平衡, 使身心和情感得以健康发展和提高。美术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多层面的教育, 即身体、心理、文化、思想、品德等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以及学习习惯和行为的培养。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 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6]中小学美术教育专家尹少淳先生指出:“基础美术不是专业美术, 而是一种生活美术教育, 学生学的不是专业美术, 而是生活美术, 它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有利于学生未来生活和身心发展。”既然是生活美术教育, 那么小学美术教育就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 从学生可接触到的生活环境中寻找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民间美术的功能恰恰契合了这一需求, 可以为小学美术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扩充教学内容。

2.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形成健康的个性人格

民族认同感是民族成员对本民族基本价值观和主体文化的归属感的认同, 是一个民族得以绵延发展, 民族文化稳定传承的不竭动力。民间美术是最能直接呈现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多元文化纷繁交织和网络信息发达的读图时代, 有必要通过民间美术教育功能的发挥来有效增强小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民族文化认同感是个体形成良好自我认同感, 从而拥有健康心理的重要条件。心理学认为自我认同感是个人对自己的自我价值的定位、判断、信念和感受, 当学生具备了健康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便会推动其形成健康的自我认同感。健康的自我认同感可以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自信、具有同情心、有利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形成完善的人格。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形成特色的创新精神

新《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已成为当代美术课程的基本取向”[6]。民间美术是来自民间的艺术, 劳动群众是最具有创造力的艺术创作者, 因而民间美术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之一。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古今中外从民间美术中汲取营养, 寻找艺术创新的艺术家比比皆是,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大量的日常生活用具、民俗活动用品、文化传承用品类的民间美术作品, 一方面肩负了功能与审美有机结合的使命, 实现了其社会功能价值的最大化, 另一方面也为纯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源泉。

创造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发展, 而形象思维的发展如果与民间美术联系起来, 将为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开辟一片崭新的领域。在小学美术教育中, 将民间美术通过画笔、涂鸦、剪纸、泥塑等方式传递给儿童, 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而且在正确的引导之下, 还有助于小学生主动去认知和感受他们眼中的新奇事物;将民间美术中的美学规律传达给小学生, 如造型语言上的循形、扭曲, 色彩运用上的补色和冷暖等对比, 外在构图形式上的对称与统一, 不同视角的形态描绘、多种时空形象的融合, 也能够激发和实现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4.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习惯, 形成健全的审美观念

审美作为理解能力的一种, 它除了以感觉为依托之外, 还与人生体验、情感、想象和创造等认知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先天因素与一个人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固然存在一定的联系, 但是后天的培养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民间美术通常在满足现实生活需求之外也实现了对生活美的表现, 它一方面承载了人民大众对美的最初的认知意识, 一方面也传承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审美理念, 其以自身的功利意愿和民间大众的审美意愿作为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的标准, 将征服、改造客观世界与憧憬圆满生活的愿望和理想诉诸于审美;民间美术是真、善、美的统一, 是人民大众对美的本质认识的一种最自然的感情流露形式。人们经过长久的文化积淀和民族审美心理调试, 将真善美自然而然地统一在民间美术之中, 民间美术所内含的稚拙、天真、自然等都和小学生的天性有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因此, 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要求, 提高民间美术功能的发挥有助于小学生形成健全的审美观念。

四、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提高民间美术功能的教学策略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要想发挥好民间美术的功能, 教师首先要提高对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力, 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妥善设计课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不同年级学生的审美起点和接受能力。

1.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兴趣原则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学习主动性的体现。”[7]民间美术有着非常丰富的形式和内容, 尤其是那些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题材样式更贴近现实生活, 更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转化为持久的态度。教师要勤学习, 多思考, 与时俱进地结合新媒体教学手段, 展现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 调动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小学生对民间美术学习的动机来看, “主要与感情需要的内驱力有关, 小学生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从学习的本身获得一种内在的快乐”[5],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努力营造愉快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美术的快乐, 进一步发挥民间美术的娱乐性特点。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民间美术知识和技能,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并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亲手制作作品、体验成功的愉悦感, 提高学生的精神和生活品质。

2.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 贴近学生的接受能力

有效教学应是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民间美术的功能要想通过教学完满地发挥出来, 首先必须依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 结合学生的情意、操作的程度和学生的认知特征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其次不同文化区域内民间美术具有较强的地域性, 尤其是在我国的西南、西北、东北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区, 民间美术在当地是广大民众的审美取向、风土人情、思维模式和民族心理特征的具体呈现, 这就要求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注意结合当地特色的民间美术样式和题材, 挖掘当地的民间美术资源。因此,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只有依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并选择恰当的民间美术样式和众所周知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 才能有利于民间美术功能的完美发挥。

3.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突出民间美术实用性

民间美术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学生学习到的民间美术内容应该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所学知识和内容应该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从而使学生所学与所用相互贯通, 从生活“实用”中学习, 又能回到实际生活中, 做到学以致用。依据美术学习活动分类方式可以将小学美术课程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 在这四个领域民间美术都可以涉足其中。尤其在“设计·应用”这个领域, 民间美术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可以为处于不同文化地域、不同经济水平、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青少年学生、儿童提供多样的学习选择, 在开发和利用本地区民间美术资源的过程中有效地突出民间美术的功能, 增强小学生细致观察、敏锐发现的能力, 养成善于借鉴、敢于创新、勤于动手的良好生活习惯。

4.增强教师的美术素养, 开发民间美术的资源

教育部公布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强调, 教师应该“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 不断提高专业能力”。美术教师个人所体现出来的人格魅力、良好素质、丰富学识与高度的专业能力对美术教学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教师是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的首要主体, 为了合理开发与利用美术课程资源, 教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课程资源理论素养”[8], 民间美术的功能能否发挥出来, 与美术教师所掌握的民间美术专业知识和美术课程资源知识等密切相关。教师在业余时间要主动地去学习并掌握民间美术的相关知识, 更应该熟知本区域内的民间美术样式。“在不同的情境和条件下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 小学生都会有不同的需求和行为表现, 小学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 才能提供具有发展适宜性的教育策略, 灵活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9]美术教师要主动把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不断通过实践、反思, 再实践、再反思, 提升专业能力, 增长教育智慧, 开发出适合自己教学的民间美术资源。

民间美术以图像的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易被感知和接受的视觉形象, 蕴涵并折射出当地民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审美品格, 充盈着当地民众的精神文化和物质需求的多姿多彩生活空间。在多元文化融合发展和快速的信息化社会进程中, 民间美术对于小学生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形成朴素的视觉文化意识和培养创造力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效用。民间美术可以补充当代小学生对朴素的风土人情美感的认识与体验, 也能激发小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从而增强其民族认同感。因而, 通过民间美术可以对小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生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总而言之, 民间美术是小学美术教育重要的校外素材性课程资源, 是一种隐性的地方美术课程资源,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 重视民间美术功能的发挥, 进行系统性、针对性和效率性的民间美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是提高小学美术教育实效性的最佳教学策略。

摘要:民间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民众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 丰富了民众的精神生活和物质世界。在多元文化和信息化社会中, 民间美术对于小学生学习图像传达与交流、形成朴素的视觉文化意识和培养新锐的创造意识的功能是无法取代的。拙文从美术的基本功能、民间美术的功能的特殊性、民间美术功能与小学美术教育等角度来阐述民间美术的功能。民间美术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民间美术的功能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充分释放, 是稳步提高小学美术教育实效性的最佳教学策略。

关键词:民间美术,功能,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5.

[2]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86.

[3]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卷一)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1963.

[4]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6.

[5]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北京:高等教育出社, 2005.

[6]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7]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8]尹少淳.中小学美术教学论.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2.

上一篇:制药设备课程设计下一篇:英语课题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