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发展

2024-08-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火箭发展(精选8篇)

火箭发展 篇1

卢志鎏

关于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坊间有很多传闻,被人们不厌其烦地传播着,比如者加加林之前,就有航天员在发射台上就被炸死了,或者加加林之前已经有人进太空,但是他没能回来,成了太空里的孤魂野鬼。或者他回来了,但没能活着回到地面。再或者他活着回到地面,但是没能去苏联,而是在中国。再再或者他是在苏联,但是身负重伤,没法见人……

这些可能是好事者编造出来自娱或者娱人的。也可能是西方情报机关编出来迷惑人心,降低苏联影响力的。不过美国自己也受到相应的折磨。几十年来一直有人质疑美国登月的真实性,认为那只是电视特效罢了,甚至还拍了一部电影,名叫《摩羯星一号》。

作为一个航天爱好者,我想通过这篇文章讲述加加林那次壮举前后的日子发生的一些事情,以此纪念这一伟大事件。

1、尴尬的卫星

其实,人类第一颗卫星上天多少是件有些偶然的事情。

苏联领导人,具体地说就是赫鲁晓夫、马林科夫、苏斯洛夫等等,非常关注苏联的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在他们那个年代,核弹是终极武器(在本年代好像还依然如此)。但是核弹只攥在手里是没有用的,要能打得出去才行。所以苏联领导层最关注的是洲际投射能力,远程轰炸机也好,弹道导弹也好,巡航导弹也好,无论什么,只要能飞过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砸到美国人头上就行。

此时,科罗廖夫的第一试验设计局(OKB-1)端出了R-7洲际弹道导弹,它可以携带3吨弹头飞越8500千米,足够打到美国本土了。不仅如此,弹道导弹还飞得很快,实际上是无法防御的武器。苏维埃领袖们对这个新鲜的东西很感兴趣,提供了大量资源,要求让科罗廖夫尽快开发出来。

但是科罗廖夫心里自有他的小九九。他的目标绝不局限在区区美国。说白了,他想让人类突破大气层,飞到太空去。和他有一样想法的是吉洪拉沃夫(这是一个一直躲在幕后推动苏联航天进程的关键人物,有时间要写写他),这两位都是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粉丝,梦想造出神奇的机器去探索宇宙。

现在,科罗廖夫有资源研制R-7,实际上就等于有了将宇宙探索机器送进太空的工具。接下来要做什么就顺理成章了——吉洪拉沃夫和科罗廖夫想让中央拨款造出这个机器并让它上天。

这不是件简单的事。想让它上天,先要把它造出来,这需要一笔投资。不仅要造出来,还要为它研制部署测控系统,这是一笔更大的投资。苏联国力和美国比,差距很大,造导弹都嫌不够用,还要分出钱造没用的东西。领导们不干。

说到测控系统,有个R-7洲际导弹的小秘密不妨说一说。

前面我说过,弹道导弹是无法防御的武器,但那是针对完善的导弹系统而言的。在这里,我耍了个小小的滑头,没说R-7是无法防御的。实际上,R-7并不是无法防御的。它有很多弱点,比如发射阵地非常庞大,造价高昂;发射准备异常复杂,操作周期长;使用液氧煤油推进剂组合,无法长期贮存。不过这些都不算什么,作为武器,R-7有一个致命弱点:在其飞行轨迹下方,每隔500千米必须部署一个制导站为它制导。否则,R-7的精度就会大幅下降,实际上没法用了。

由于R-7的弱点如此明显,所以即使赫鲁晓夫倚重导弹到了近乎疯狂程度的领导人,都没敢大量部署它,执行战斗值班任务的R-7大概也就是个位数吧。当然,这些事情当时都严格保密,绝不能让美帝知道。后来还是扬格利拿出了实用的洲际导弹,解了燃眉之急。

请允许我稍稍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次,从R-7的弱点似乎可以判断出,科罗廖夫当初就没真心实意地研制武器,而是一门心思想搞出航天运载工具。否则,一个液氧的贮存问题就能枪毙他的方案(我的猜测是错的,下面有介绍,这里保持原貌)。

书归正题。

吉洪拉沃夫和科罗廖夫不死心,不断向上头写信,阐述重要意义——美国人也在琢磨这玩意,我们不能落在他们后面。尤其是这东西有军事用途,可以@#%#$%^&~~~~~

军事用途这个词打动了领导人,上面终于同意分点资源给这个小家伙,但是决不能耽误研制R-7。

就在这种尴尬的处境下,OKB-1和一众设计局、科研院所紧赶慢赶,1957年10月4日深夜,苏联终于抢在美国前面把一个83.6千克重的金属球扔进了太空。据赫鲁晓夫自己说,他晚上接到电话得知消息后,祝贺了有关人员,然后像往常一样平静地上床睡觉去了。第二天的《真理报》在右下角刊登了Спутник发射成功的消息,说难听点就是个豆腐块。Спутник意思是伙伴,这个非常普通的词汇从此成为这种神奇机器的名字。

苏联就这样漫不经心地带领人类走进了航天时代。

2、可怜的狗狗

卫星上天后,科罗廖夫大发慈悲,几年来第一次给他的手下放假,让他们去度假胜地索契好好放松一下。是啊,他们太累了。

科罗廖夫没有同行,他回了莫斯科。

此时,卫星上天让西方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纽约时报》头版大字标题《苏联向太空发射地球卫星,卫星四次越过美国上空》。刚奠定霸主地位的美国在一个全新而且看起来前景无限的领域猛然被人超过,感受可想而知。

西方的反应立刻反馈回苏联。赫鲁晓夫等人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铁疙瘩竟能带来这么大的反响,这自然是赫鲁晓夫极喜欢看到的。

作为一个深具抱负的人,科罗廖夫不允许自己有片刻放松。他不仅精通火箭卫星,也深谙领导人心理。科罗廖夫决心趁热打铁,趁此良机让自己的航天计划挤进只有导弹的领导人脑袋。

果然,赫鲁晓夫很快就找他了解第一颗卫星的细节。他仿佛无心地问了一句,最近还能再射一颗不一样的东西上天么?

科罗廖夫马上拍胸脯保证,在伟大的十月革命40周年来临时,我能发射一枚带狗的卫星上太空,让全世界再吃一惊。

赫鲁晓夫大喜过望:干吧,总设计师同志。

可怜那些刚到索契的部下,还没晒够太阳泡够温泉呢,就被科罗廖夫一个电话拽了回去。

比他们更可怜的是将被送入太空的狗狗。显然,它拿到的是一张单程票,上去就别想活着下来,卫星会像弹道导弹的弹头一样再入大气层烧毁。

人们选中了一条叫莱卡的母狗,非常安静和顺,惹人喜爱。为了让这条可怜的狗狗少受痛苦,医生们建议装一个小装置,在卫星里的氧气耗尽前可以给她自动注射毒剂。

11月3日,莱卡成为世界上第一只进入轨道的动物。很荣幸,但并不幸福。由于卫星舱内温控系统失灵,温度猛升,11月7日,还没用上人类为它准备的毒剂,莱卡就死于温度过高带来的机能衰竭。

3、竞赛开始

下一步就是把人送入太空并且让他安全地返回地面。这是科罗廖夫们的梦想,但并不是赫鲁晓夫们的打算。他们关心的是中程导弹和洲际导弹进展如何,能打多远,能部署多少,一旦发射能把美国和西欧揍成什么样子。至于卫星,他们更关注的是侦察卫星。如果不知道导弹的目标在哪里,那怎么打仗。这个卫星叫OD-1侦察卫星,也由OKB-1研制。载人卫星叫OD-2,从编号也能看出来,载人飞行的位置是靠后再靠后的。

在美国这边,这个号称自由资本主义的国度,似乎比号称计划经济体制的苏联,在航天项目的规划上更有条理、更有计划、更有耐心。1958年10月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成立。没几天,一个航天任务小组就在NASA兰利中心成立,领头人是吉尔路斯,还有关键人物艾格斯、费格特、乔治·劳和克拉夫特等。这些都已经是或将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们任务就是制订计划,推进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选拔标准制订、载人卫星(后来命名为水星飞船)研制招标等等都开始进行。

这些信息都被苏联掌握。1958年11月,影响力很大的总设计师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研究美国人的进展,决定把载人飞船任务提到第一位,侦察卫星放到第二位。

OD-2卫星的研制得以加速。

本来OKB-1专门研制了OD-1侦察卫星,为了保证侦察卫星的进度,现在干脆把OD-2设计成侦察、载人两用飞行器。二者共用服务舱设计,载荷舱稍有不同。所以苏联的侦察卫星和美国的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它装相机和胶片的载荷舱是密封增压的。西方曾经认为这是为了方便设计相机和胶片,其实主要原因在此。现在看来,这就是卫星公用平台的思想啊,很先进嘛。

既然是载人卫星,人的安全自然是第一位的。科罗廖夫要求研制固体火箭发动机的OKB-81拿出类似美国水星飞船那样的固体火箭逃逸系统。OKB-81倒是拿出来了,但严重超重。就这样,OKB-81的总设计师还拒绝减轻重量,他担心减重会降低系统性能,航天员会面临不必要的危险。科罗廖夫也拿他没辙。于是OKB-1里有人建议,干脆别用火箭逃逸系统了,就用已经成熟的弹射座椅。航天员一发现有事就弹走,多省事。这是与美国飞船的第一个不同。

OD-2卫星舱内气压接近一个大气压,使用氮氧混合气体。水星飞船采用三分之一大气压体制,用纯氧。苏联这样设计简单,节省研制时间,而且舱内不用纯氧,安全。美国人后来就吃了用纯氧的苦头。

4、航天员

除了飞船,另一个关键是挑选航天员。

军方、科学院、设计局等开了个联席会议,要确定挑选志愿者的方法和标准。开始大家认为航天员要有如下职业背景:飞行员、潜水员、火箭部队军官、赛车手。其他好理解,赛车手也能入选有点奇怪,估计是觉得他们能在高速、高压力环境下工作吧。

当时美国人也在选拔航天员,他们的思路更广。除了赛车手外,他们还考虑了冲浪运动员,甚至玩空中飞人的杂技演员。

苏联空军对此不以为然。他们坚持,必须从空军飞行员中挑选航天员。理由是只有他们才同时具备在缺氧、高压力环境、高过载环境下工作的经验,而且还要有弹射经验。

空军的想法是有道理的。这个意见被采纳了。

苏联航天员的体格挑选标准是:年龄25-30岁,身高不超过175厘米,体重不超过72千克。身体健康,不能有疾病,小到慢性支气管炎、咽喉炎,大到肾脏、肝脏、心脏等器官病变。甚至,哪怕医生认为你可能将患上胃炎、肠炎都不行。

顺便说一下,美国最终也完全面向军方飞行员选拔航天员,其他人不予考虑。

科罗廖夫说,我们苏维埃的航天员必须聪明,理解力强,体魄强健,能在高度压力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不需要像美国人那样,把航天员训练成成熟练的工程师。因为我们的卫星是高度自动化的。换句话说,开卫星比开飞机容易多了。

以这样的标准,3000多飞行员中选出了102名佼佼者,再进行更严格的体格检查和心理测试,挑出了8人。

本来计划就是挑出七八个人,这跟美国第一批航天员队伍七人的规模差不多。但是科罗廖夫认为人员规模应该有美国水星计划3倍大,为什么科罗廖夫这样想,我估计他可能这时候就想到了要为将来的登月、登火星、等金星做准备。当然这个想法他不会说出来。实际上,后来的登月计划里,预定的三批乘员组指令长全部来自这支队伍。

1959年底,20个幸运儿成为航天训练员。

和大多数人想的不同,这20人其实没多少飞行经验。飞行时数最多的是别里亚耶夫,900小时。惟一飞过超音速飞机的是波波维奇,飞的是米格-19,实际也只是跨音速飞机而已。有过试飞经历的只有科马罗夫。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年龄。他们大部分25岁左右,最年轻的23岁,最年长的34岁(只有4个人3字开头),多数是上尉军衔,最高少校。这样的年龄和资历结构自然不可能让他们有多丰富的飞行经验。

这和美国的情况大为不同。

美国的航天员选拔标准是:年龄不大于40岁,身体特别健康,有学士学位或相当资格,毕业于试飞员学校,飞行时数不少于1500小时,有喷气式飞机飞行经验。

后来的事实证明,美国的标准更合理。苏联第一批航天训练员年龄定得太低,太年轻的人心理状况不太稳定,情绪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发生波动,即使是加加林这样的人物,在首飞成功后也一度陷入低潮,花了不短的时间才调整过来,加入联盟飞船任务的训练。

5、上级关怀

1960年1月11日,空军总司令维尔希宁空军主帅签署命令,建立航天员训练机构。空军第一副参谋长卡马宁中将改任空军负责航天飞行的训练副总监,负责领导一个委员会领导有关航天员选拔、训练和管理的一切工作。关于卡马宁,请见番外篇。

卡马宁的第一个问题是谁来当航天员训练机构的头头。他选中了叶甫根尼·卡尔波夫空军上校。

38岁的卡尔波夫是航天员选拔专家小组组长,从头到尾参与选拔,对这20个小伙子非常熟悉,而且具有丰富的航空医学经验。

而且,他是个很有性格的人。

1960年2月24日,卡尔波夫成为航天员训练中心主任。他向空军总司令部提出训练中心的用人计划,要求给中心250人的编制。负责载人航天事务的空军副总司令微笑着把205人砍到70人。卡尔波夫当着他的面向总司令维尔希宁声辩,总司令对副总司令说:你,不知道怎么训练他们,他,也不知道。”然后他转向卡尔波夫:“你要小心呢,说到就要做到。”

他批准了250人的要求。

由此可见维尔希宁对载人航天有多么重视。

那20个小伙子离开原部队前往中心报到前,维尔希宁都一一打电话,提醒他们要肩负的责任和任务的艰巨性。这既是打预防针,也未尝不是一种打气。想象一下,一个刚出航校没几年的毛头小伙,师长都不一定亲眼见过,忽然接到空军总司令打来的电话,千对你叮咛万嘱咐,那心里该汹涌彭湃得一晚上睡不好吧。

6、航天训练员

20个小伙子分三批,来到位于莫斯科市内列宁斯克大街一栋2层小楼报到。这里就是训练中心暂时栖身的地方。

第一个搬进训练中心的是波波维奇和夫人玛丽娜。他来得早,门路熟,后来成了向导和“后勤部长”,为后来的航天员和家属服务。这个人很热情,跟每个人都能打成一片。不过呢,我要向大家隆重推出的是他的夫人玛丽娜,详情也请见番外篇。

当时的中心很简陋,一位航天训练员刚到中心时发现到处都是突击修建的明显痕迹,他被安排在一栋两层小楼住下,听着不错,其实这是一间健身房,突击改成公寓。健身房属于大名鼎鼎的中央陆军体育俱乐部,就在旁边,做运动很方便。事实上,航天训练员们经常去中央陆军体育俱乐部锻炼身体。这可不是耍特权,而是任务需要。

3月14日早上九点,中心开课了,小伙子们又一次坐进了教室。头四个月里,每天除了理论学习就是身体训练,挺辛苦的。

20人一起训练效率实在很低,关键是训练设备数量严重不足,这会大大影响训练进度。科罗廖夫、卡尔波夫和卡马宁向上级建议选出6人做第一梯队,给他们吃小灶,加速训练,执行第一次飞行。其余14人做第二梯队,以后飞行。这个想法是对的,在这个分秒必争的时候,撒胡椒面远不如重点培养效果好。1960年5月30日,空军挑出第一梯队的6位成员:卡塔绍夫、尼古拉耶夫、加加林、波波维奇、季托夫和瓦拉莫夫。这批人相当于美国的“水星七杰”,号称“先锋六人组”。

科罗廖夫6月18日第一次访问中心,和小伙子们见面。他们3个月前才知道这位总设计师的存在,而且他们对总设计师的情况了解也不多。这就是苏联式的保密制度。接下来他们回访OKB-1,得以第一次看见他们将要驾驶的载人卫星。

7、星城

训练中心现有的场地有很多缺点。首先是地方太小,很多装置、设备放不了。办公、生活条件也差,而且不够偏僻,不利于保密和安全。显然在这里开展工作不是长久之计。空军决定选个新地方建设中心。

选址要求蛮多,看上去挺苛刻:地方要够大,要人迹罕至且容易隔离,要在空军基地附近,适度接近公路、铁路。最绝的是,要离莫斯科不远,但又能保证有封闭的环境秘密安全地训练;要离莫斯科不近,但又能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

选址小组筛选出2个地方,巴拉希哈和谢尔科沃。空军领导选中了后者。

谢尔科沃区在莫斯科市东北郊,距离首都30千米,苏联最大的军用机场契卡洛夫斯基机场就在附近。这是一片茂密的森林,面积辽阔,地势平坦,容易与外界隔绝。森林里有一块地,是已经废弃的无线电试验场,正好可以用来建设训练中心。最妙的是,附近有几个单位都跟航天员有联系,包括契卡洛夫斯基机场、苏联科学院、莫尼诺空军学院,最关键的是还有OKB-1。简直太理想了。

地址确定后,中心的建设速度惊人。就在科罗廖夫访问航天员们后11天,1960年6月29日,中心迁入新址,这里改名绿城。后来它的另一个名字更为世人知晓:星城。

8、训练日

训练员们在进入中心4个月后,开始享受从未“品尝”的独特课程了。来自OKB-1和其他总师单位的专家们开始每周三次讲授诸如火箭、地球物理学、天文学、航天生物医学、无线电通信、导航等等课程。这些都他们来说颇为陌生,却是一个航天员必备的知识。即使科罗廖夫的机器是高度自动化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门课程是他们的老本行——飞行。苏联最著名的试飞员之

一、格罗莫夫试飞院的马克·盖雷当他们的飞行教官,飞米格-15UTI。空军改装了一架图-104喷气式客机,在盖雷的驾驶下,飞机做抛物线飞行,训练员们可以经历30秒的失重状态,提前体验太空飞行。

搬进去没多久,意外就随之而来。

7月16日,卡塔绍夫上离心机作8g过载测试时被医生发现了问题,背上有肉眼很难发现的针点状血迹,后来确诊是血管破裂导致内出血。就是因为这点小问题,尽管队友极力为他辩护,但上级依然很快就让他退出了“先锋六人组”。1962年4月,他离开航天员队伍。

卡塔绍夫和NASA的斯莱顿颇为相似。卡塔绍夫体格强壮,机灵聪明,一度是飞天第一人的最可能人选。但是因为血管破裂这个小小问题被淘汰出局,非常可惜。

斯莱顿是“水星七杰”的一员,本来要飞美国第二次载人轨道飞行任务。就在飞行前3个月,医生查出他有心律不齐,飞天梦顿时化为泡影。他成了“水星七杰”中惟一没有飞过水星飞船的成员。不过他运气比卡塔绍夫好,经过漫长的治疗,他后来奇迹般地重获航天员资格,执行了阿波罗-联盟飞行任务,也就是那次有名的“太空握手”。此时距离他原本的第一次飞行,已过去13年了。番外篇◆卡马宁

卡马宁在航空和航天两界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大家都知道,在苏联有“苏联英雄”这个响当当的称号。这个称号怎么来的呢? 1933年,正是苏联朝气蓬勃的年代,苏联人什么都想突破,什么都敢突破,有人瞄准了天空,有人瞄准了海洋,也有人瞄准了北极。极地科学权威、苏联科学院院士施密特准备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北极科考活动,从摩尔曼斯克穿过北极到达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这是一个充满未知因素和冒险成份的计划。施密特与“切留斯金号”船长沃罗宁商量,想让他和他的船出马,完成这次创举。沃罗宁认为“切留斯金号”不够大,破冰能力不强,所以不同意这次航行。施密特很厉害,硬是说服了他,于是就出发了。

开始还挺好,但是后来发生的事证明沃罗宁的担心绝不是杞人忧天。1934年2月13日,“切留斯金号”在楚科奇海遇到浮冰。施密特在无线电里报告说:“我们看到冰块压在船舷上,露在冰块上面的船壳钢板向外鼓起来弯曲了。冰块不断向船进攻,这种进攻虽然很慢,却是没法防御的。鼓起的船壳钢板沿着铆缝裂了开来,铆钉噼噼啪啪地飞走了。转瞬间,轮船的左舷从前舱到甲板的末梢完全撕裂了„„”

“切留斯金号”的厄运已经无可挽回,船上的科考队员和船员怎么办?

这时轮船距离海岸约20公里。当地的渔民闻讯后立即赶来营救,他们把部分患病的科学家安置在渔村,多数人员只能留在浮冰上安暂时栖身,生死悬于一发,他们发出了紧急求救信号。

北极飞行在当时是非常危险和困难的,苏联政府临时组建了一个飞行组,一共七名飞行员。从1934年4月份开始,他们冒死驾机多次飞往极地,将遇险者们从绝境中解救出来。飞行员们完成任务后,受到了空前的欢迎。当他们到达莫斯科时,高尔基大街变成了“鲜花之路”,激动的莫斯科市民将鲜花塞满了飞行员乘坐的敞篷汽车。

为了表彰他们英勇无畏的行为,1934年4月16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创立一项新的荣誉称号——“苏联英雄”,七位勇士成为第一批“苏联英雄”,同时获颁最高勋章——列宁勋章。

卡马宁就是这七位勇士中的一位,他驾机出动9次,救出34人,名列第二位。所以,我不敢说他在苏联家喻户晓,但我敢说他的名字在航空界那是如雷贯耳。

后来卡马宁当上了航空兵旅长、师长、军长、空军集团军司令、军区空军司令,然后进

入空军总司令部,成为空军第一副参谋长。再然后,他的名字就和苏联航天事业紧密连在了一起。苏联第一批航天员,包括加加林、季托夫、科马罗夫都是在他的主持下进入航天员队伍的,用中国话说,他们都是天子门生啊。

意气风发的苏联英雄们。知道哪位是卡马宁吗?

最左边神情刚毅的那位就是。

番外篇◆玛丽娜

玛丽娜是个了不起的女性。有多了不起呢,看下去就知道。

她生于1931年,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因为德寇入侵,全家疏散到新西伯利亚去了。是战争让她萌生了当飞行员的想法。1947年她中学毕业,几次三番报名参军,而且只去空军,但每次申请都被打回来。无奈之下她只好先去当地的跳伞俱乐部跳伞玩,等待时机,时刻准备出击。

几年间,玛丽娜一边继续上学,一边跳伞,一边继续做着飞行员的梦。1951年,她再次毕业,在毕业舞会上,她遇见了一个在当地驻扎的年轻飞行员,又是帅哥,又是飞行员。玛丽娜对他有了不可阻挡的好感,两人坠入情网。但是残酷的命运把他们无情地分开了。

小姑娘真可怜,飞行员做不成,想拍拖也失败。

一般人这时候可能就放弃了,随波逐流了。但是,牛人所以是牛人,就在于有牛叉的作为。

玛丽娜径直跑到莫斯科,神奇地找到了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请他帮忙让自己加入空军。伏老深受震撼,这么个小女孩竟有这样的毅力和报国热情,这个忙当然要帮。

伏老为小女孩写了封亲笔信,让她交给一个人,一定能帮她得偿所愿。

这个人是谁呢?正是卡马宁。

卡马宁当时是全苏支援陆海空志愿协会主席。伏老在信里叮嘱卡马宁,仔细倾听玛丽娜的愿望,如果小姑娘满足条件,就让人家实现理想,当飞行员多好。

卡马宁是个好人。

玛丽娜的理想实现了,卡马宁帮助她成为苏联空军的一名运输机飞行员。

这还不算牛。玛丽娜作为一个女试飞员,短短3年间创造了13项飞行世界纪录,算得上牛人吧。

实际上,人们一度认为她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女航天员。

这,还不算牛。

玛丽娜一生供驾驶40种以上的机型,创造了107项飞行世界纪录。由于她的杰出成就,人们用她的名字命名了巨蟹座的一颗恒星。

故事讲到这里还不够圆满。要有个完美的结局为本文作个结束。

1955年,玛丽娜空军少校遇到了29岁的波波维奇空军中尉。两人喜结连理,生下了

2个可爱的女儿。

是的,波波维

奇中尉就是4年前玛丽娜在毕业舞会上遇见的那位帅哥。字典上说,玛丽娜来源于拉丁语,含义是“大海的”,可她显然更热爱天空。

玛丽娜和波波维奇。

9、朴素的生活

我记得我们国家的航天员生活条件是很好的,有专门的航天员公寓,每个航天员家庭都有独立的大套间。训练设施也很先进,而且训练完了有航天员们还可以去专用的球场、健身房、游泳池、桑拿浴室放松。

所以我想当然地认为苏联航天员肯定也过得很好。

事实证明我错了。

前面说过,训练中心开始在莫斯科列宁斯克大街上,航天训练员们也住在这里。他们的住宿条件怎么样呢?

列昂诺夫是第一批航天训练员之一,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太空漫步的人。这位后来大名鼎鼎的任务第一次看到住处时很失望。说出来可能你不相信,他们的住处是一座排球馆。排球馆里摆着床,列昂诺夫和夫人把报纸贴在排球网上,就当作墙壁了,这样可以获得一些私人空间,因为其他训练员夫妇就睡在馆内其他角落。

后来中心搬到了契卡洛夫斯基,他们也搬进了新家,条件有所改善,一套两居室,中间加一堵墙,给两家人合住。再然后,大概在1966年春天,训练中心2栋公寓楼建成了,大家都住上了三居室,总算可以住得宽敞舒服一些。

这里还有件轶事。加加林飞天回来后,上级给了他一项特别优待,把两居室中间的墙拆了,给他一家住。后来,新房子盖好了,大家喜气洋洋搬新家,可是加加林对老住处很满意,倒不愿搬了。

这是房子,还有一个例子也挺有意思。

玛丽娜,就是波波维奇的夫人,传奇女性,和丈夫搬进了中心,要照顾波波维奇,所以以前飞行员的工作也就没有了。她和另外一位训练员的夫人,设法弄了台清洗机,帮人洗地板,一次20卢布,用来贴补家用。

如果我们听说杨利伟、聂海胜们的夫人们搞家政服务给家里挣钱,恐怕要斥之为假新闻吧。

10、游泳游出的祸事

星城的训练生活很辛苦,也挺枯燥的,所以一有机会,训练员们就想跑出去轻快一下。

星城附近有一个湖,叫熊湖,其实叫小河可能更准确一些,这是一条非常窄也非常浅的“湖”。搬入星城不久的一天,趁着训练间隙,好动的瓦拉莫夫叫上比科夫斯基、绍宁去熊湖游泳。瓦拉莫夫上个月刚升了大尉,训练也很顺利,所以心情非常好。到了湖边,他看到湖畔绿草茵茵,有一处岸堤深入湖中,就动了心思,跟另外二人说:看到那了吗,咱们不是训练过高台跳水吗,今天我们就玩一次野外跳水,从那里跳到湖里去,一定好玩。

另外两人觉得主意不错,比科夫斯基第一个跳下去,脑袋碰上了湖底的沙层,好在没事,他马上站起来告诉同伴:当心,这里水很浅。绍宁第二个跳,也跟比科夫斯基同样遭遇。最后轮到了瓦拉莫夫。

他没有前面两位的好运气,从水里站起来就觉得不对劲,他的脖子受伤了。比科夫斯基和绍宁一看不妙,直接把瓦拉莫夫送进了星城的医院。在那里,瓦拉莫夫躺了几个星期,就因为他跳水撞伤脖子,颈椎错位了。好不容易出院了,瓦拉莫夫迫切地想重返训练场,可惜,根据医生的建议,由于脆弱的颈部已不适合承受大过载,他只能离开航天训练员队伍。

瓦拉莫夫非常不甘心,但是命令下来,他只能服从。没想到一时贪玩竟然让他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不过有一点可能比卡塔绍夫强一些,他没有离开星城,而是改行当了星城的教练,成了未来航天员们的老师。

瓦拉莫夫的去世来得很突然。他在家里洗澡,地上很多水,他不小心滑倒了,偏偏那么巧,又撞到了头部。这一次他没能逃过马克思的召唤。去世后,他被安葬在星城附近的公墓里,可以静静地看着他的后辈们继续他的事业。

11、扫把星

上次和瓦拉莫夫一起游泳的有比科夫斯基和绍宁。比科夫斯基和绍宁有一天又有了出游的兴致。他们拉上尼古拉耶夫出去玩,玩着玩着,找不到方向了,几个人都认为自己指对了方向,可惜他们仨指着三个不同的方向。比科夫斯基雷厉风行,他脱了夹克,扔下鞋子,爬上旁边一棵松树手搭凉棚作眺望状。

本来没什么大事,偏偏绍宁激了他一句:你爬得那么低,能看到什么。

好,那我就爬个高的给你看。

比科夫斯基真往上爬。爬着爬着,啪的一声,树枝断了,比科夫斯基重重地摔在地上,一动不动。

尼古拉耶夫和绍宁赶紧冲过去查看。闯祸的绍宁这时脸都吓白了,他跪在地上,轻轻拍着比科夫斯基的脸,问他感觉怎样。比科夫斯基直喘粗气,看着脸色惨白的绍宁,他诡异地笑了:我掉下时你怎么不接住我。

两个人上上下下好好检查了比科夫斯基一番,发现似乎没什么大问题,除了他肩膀摔得很疼以外。于是,只要一有空,比科夫斯基就让俩人给他的肩膀按摩按摩。这一招很有效果,后来体检,比科夫斯基愣是一点问题没查出来,顺利通过。

也许你已经发现了,这两次意外都有一个人存在,却一点损失没有。对,他就是绍宁,堪称他人的扫把星。

说起来,绍宁可是个苦孩子,还是小孩子时就遇上德国佬侵略,一家子被迫逃难。他老爸扛上枪打鬼子去了,这一去就再没回来。他和哥哥、妹妹是被奶奶拉扯大的。小时候的绍宁很调皮贪玩,学习一塌糊涂。直到有一天,他想长大了当海员,于是发奋读书。但是,有一天他又迷上了飞行员的行当,便又了改主意,后来真当上了飞行员,而且团里的是飞行尖子。看来,小未必能看老,小时候调皮,长大了未必不能成才。

绍宁还有一点可以说说,他很可能是20名训练员里,甚至是全中心里第一个认识加加林的人。早在他还是一名北极地区空军飞行员时,他就和加加林认识了。加加林也曾在北极服役。二人不是一个团的,我记得好像是一个歼击机师。

12、训练日

(二)本来小伙子们都对训练非常期待,都很好奇。没想到一开始的课程让训练员们很不耐烦。都是航天医学课程。他们是来飞行的,现在却要变成生理医学专家了。这让精力旺盛的他们很郁闷。好在不久,他们开始学习从未接触过的课程,来上课的是OKB-1以及其他设计单位的专家,比如吉洪拉沃夫、布舒耶夫、费奥吉斯托夫等等,都是大牌。上的课程包括物理学、轨道动力学、航天器构造、无线电通信等等。不怕你们精力旺盛,这些课程足够你们吃一壶的。

中心还规定,你们想外出可以,出去前先测验,内容就是你们学的课程,通过了就能出去,没通过嘛,就乖乖待在中心,好好训练吧。

有人回忆,课上,有两个人最喜欢提问,一个是黑眼睛、很深沉的小伙,一个是蓝眼睛、很机灵的小伙。前者是科马罗夫,后者就是加加林。

加加林总能通过测验。

要问小伙们最讨厌什么训练。那可能就是跳伞了。不光是打开机舱跳下去哦,训练内容还包括弹射跳伞。飞行员们都讨厌跳伞,因为这意味着飞机保不住了,他们要抛弃自己的伙伴逃命。这还意味着可能会遭遇意外。弹射座椅可不是性格温柔的绵羊,有一点姿势不对就可能严重受伤。但是这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载人卫星的设计决定了航天员只能弹射离开返回舱,然后落到地面。

于是,这些小伙后来都成了跳伞专家。

其中别利亚科夫肯定是对这段生涯最难忘怀的。他跳伞把脚踝摔断了,训练整整耽误了一年,杯具啊。

别利亚科夫就是后来帮助列昂诺夫太空漫步的那位。

13、飞船的诞生

在航天员加紧训练的同时,以OKB-1为首的载人航天器研制单位也没闲着。

载人航天器的名字已经定了,叫“东方”。它由两部分组成:球形的返回舱和圆锥结合圆台的服务舱。返回舱直径2.3米,重2.5吨,是个锃光瓦亮的大圆球。返回舱在轨道飞行时是航天员的生活舱,再入大气层时是保命舱。舱内有生命保障系统,可供航天员生存3昼夜。舱内人造大气的气压与气体成分和地面相同,温度20多摄氏度,挺舒适。但是真进去了就没人这么想了。舱内没有多少活动空间,航天员只能老老实实地躺在弹射座椅上,依靠头顶和脚底的两个窗户向外观察,很受拘束。

在地球的另一边,美国也在抓紧研制“水星”载人航天器。

1960年1月24日,麦克唐纳公司交付了第一艘生产型“水星”。7月29日,第一枚“水星-宇宙神”组合体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升空,59秒后火箭解体,“水星”冲入大西洋,试验彻底失败。

4个月后,5月15日,“东方”1P和火箭伫立在拜科努尔发射场1号发射台上。P的意思是“简易型”,说得通俗些就是缩水版。它没有防热大底、降落伞、弹射座椅,目的是检验航天器的整体设计是否正确。

发射很顺利,“东方”1P进入了远地点300多千米的预定轨道。这是“东方”第一次发射,尽管只是一次验证飞行,但它毕竟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卫星,意义重大。头头们凑在一起,商量该给塔斯社一份怎样的新闻通稿。这是一个问题难住了他们,该给“东方”1P起个什么名字呢?第一颗卫星叫Sputnik,现在已经名扬四海。那即将载人的卫星叫什么好呢?科罗廖夫有主意,他说:我看就叫船(Korabl)吧。海里有海轮,河里有轮船,天上有飞艇,现在,我们有飞船,宇宙飞船。

于是,人间多了一种会飞的船。

按照飞行计划,“东方”1P在19日飞到非洲大陆上空时,船上制动发动机点火,此时飞船应该减速脱离轨道,再入大气层。没想到飞船不但没有减速,反而加快速度,飞向了远地点600多千米的高轨道。本来设计师们为“东方”飞船特意设计了一条低轨道,就是准备在制动火箭失灵的情况下,让飞船在空气阻力作用下迅速衰减轨道高度,10天内就能再入大气层返回地面。没想到竟然会发生这种情况,飞船一直飞行了844天才再入大气层烧毁。如果这是一艘载人飞船,那航天员早就变成_人干了。

第一次试验就出了大问题,人们非常沮丧。为什么会这样呢?板子要打在劳申巴赫身上,他是姿控系统的主任设计师。

在制动发动机点火之前,发射场方面就已经发现姿控系统的红外敏感器有问题,给出了错误的信号。敏感器出故障,后果是飞船进入错误的姿态。好比我想去拜科努尔发射场玩,但却面冲东南边走。虽然从理论上说,我绕地球一圈走后,也能到拜科努尔,但是,那得是多傻的人干的事啊„„

“东方”1P就是那个犯了南辕北辙错误的傻子。本来地面发现错误后,报告莫斯科,建议改用姿控系统的另一套敏感器,叫太阳敏感器,它工作正常,可以让飞船保持正确的姿态。但是,劳申巴赫完全不同意发射场的意见,坚称没问题。于是,飞船姿态整个儿颠倒了,制动发动机变成了加速发动机,使它飞入了更高轨道。

这个错误的代价真大啊。

14、善泳者溺于水

10月24日是联合国日。在1960年的联合国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要去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会议,为了展示苏联国威,震慑西方,领导人希望能在这时进行一次洲际导弹试射。

当时不像现在,洲际导弹的发展还在起步阶段,是很稀罕的宝贝疙瘩,美国担负战斗值班的洲际弹道导弹不过30多枚,不过这足以让苏联领导人睡不好觉了。一时间苏联洲际导弹的型号层出不穷,甚至还出现了发射重量上百吨的洲际巡航导弹。导弹研制重镇“南方”设计局的拳头产品R-16型(美国情报机构称之为SS-7)洲际弹道导弹就是其中一个厉害的角色,它可以将一枚300万吨TNT当量的热核弹头准确投掷到13000千米外。前面说过的R-7那些毛病,在R-16身上得到了不小的克服。如果它能顺利定型,投入服役,苏联战略火箭军的实力就能上一个台阶。

战略火箭军头年刚刚组建,但地位非比寻常,乃是苏军第一军种,是“苏联武装力量的基础”,连陆军老大哥都矮它三分。赫鲁晓夫把第一任总司令的重担交给了他深为信赖的国防部副部长、炮兵主帅涅杰林。

现在第一书记要到美国访问出席国际会议了,如果这时候能成功试射一枚R-16,那是多么美妙的事,用赫鲁晓夫的话说:当我的脚踏上美利坚合众国的土地时,您要给我放一枚导弹,吓唬吓唬美国人。涅杰林不敢怠慢,亲自担任这次试验的国家委员会主席,并到拜科努尔现场指挥发射。发射准备工作不太顺利,正在加注推进剂的导弹出现故障。涅杰林心急如焚,立刻带领众多高级火箭专家上了导弹发射台,亲自检查导弹。根据安全条例规定,检查只能在推进剂排空后才能进行,而且应该一项一项进行,不能所有系统同时检查。但为了赶上原定的发射时间,涅杰林顾不得遵守制度,他让各系统的专家同时上阵,自己不顾发射基地主任的再三劝说,让人找来椅子,就坐在发射台边上坐镇。

注满推进剂的R-16有130多吨剧毒、易燃、易爆的偏二甲肼和硝酸,就像一枚巨型炸弹竖立在众人身边。24日傍晚将近7点钟的时候,就在预定发射时间前30分钟,悲剧发生了。导弹第二级发动机突然启动,但导弹被固定无法上升,进而引发第一级推进剂发生爆炸。顿时发射台陷入熊熊火海,犹如人间地狱,许多人在一瞬间就化为灰烬。遇难者人数说法不一,有的说90多人,有的说100多人,不管怎样,这是一场巨大的惨祸。

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中央书记勃列日涅夫第二天上午带队来到现场察看,遇难者的遗

骸大多都已烧

得无法辨认,涅杰林连遗骸都没有找到,人们只发现他的半块炮兵主帅肩章和熔化的保险箱钥匙。

中国有句古话,自夸善射者,死于矢,善战者死于兵,善泳者溺于水。炮兵主帅的命运是什么呢?

涅杰林的葬礼

15、邦达连科

1961年3月23日,一个寒冷冬日,一大早,中央航空医学研究院附近的博特金医院就陷入了忙乱。一辆救护车鸣叫着凄厉的警报,冲进了研究院,后面还跟着几辆军方的伏尔加轿车。一副担架从救护车上抬了下来,病人用毯子盖着,众人急匆匆地把担架抬进了隔离区,早已得到通知的医生正等候在那里。

好像厨房开伙了,空气中此时弥漫着皮肉烧焦的气味道。

这是从一个可怜的伤员身上散发出的气味。

1961年3月13日,中央航空医学研究院开始进

行一项例行的航天员耐力实验,内容是低压耐力、孤独承受力、操作技能等,这是每个航天训练员都要接受的训练,也是非常让他们讨厌的一项训练。想象你独自身处一个极其安静的幽闭小房间,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去,时间一长会不会发疯?这就是早期航天训练员们要经受的考验。

这次进隔离舱的是邦达连科。他是个乌克兰帅小伙,1937年2月16日出生在乌克兰名城哈尔科夫市。看他的照片就知道,说他帅绝非打诳语。这次要在隔离舱内进行为期15天的实验,研究人员为模拟高空环境降低了太空模拟舱内气压,同时注入高浓度氧气以防他得减压病。为了监控他的生理情况,他身上贴了传感器,可以把生理数据传输到监控台上。

3月23日,实验第10天,离整个任务结束已经不远了。隔离舱里很冷,邦达连科开了里面的一个小电炉取暖。从这个细节也能看出来,当时苏联的训练科研条件确实很简陋。邦达连科摘下贴在身上的传感器,用沾了酒精的棉球清洁身上贴过传感器的部位,然后把棉球扔到了一边。不巧的是,其中一块棉球正落到电热板上,立即着了火。密闭纯氧空间里的火焰是极其可怕的。但邦达连科没意识到这一点,他在第一时间不是有发警报,而是试图自己灭火。火焰很快烧到了邦达连科身上,压力隔离舱顷刻变成了烤炉。舱外的监控医生发现起火立刻想打开隔离舱的舱门,但这时已经晚了,邦达连科已被严重烧伤。人们把他抬出来时,他反复念叨着一句话:是我的错,跟别人无关。

博特金医院的医生发现邦达连科烧伤面积超过90%,要给小伙子做静脉注射,可是找不到可用的血管,最后还是在脚上找到了静脉——飞行靴抵御火势保住了脚部。惟一可以安慰生者的是,邦达连科当时已经休克了,没有受很大的痛苦。

第二天上午,邦达连科去世,年仅24岁。

这时,主治医生发现走廊里坐着一个年轻军官,他从昨天就在这里一直没离开,看上去非常悲伤。医生走过去一问,果然是邦达连科的战友,两人聊了一会,握手道别。

后来,过了不到三星期,医生从报上又看到了这个年轻军官的照片,这回他知道小伙子的名字了——尤里·加加林。

16、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悲剧让人心痛,但任务还是要继续的,而且不能拖延。经过若干次成功和失败的飞行(这些我都略过不提,否则就写得太长了),1961年3月25日早晨,又一艘“东方”飞船和运载它的火箭缓缓来到发射台上。与以往的发射不同,有几位特殊的观众来看这次发射,他们是苏联第一批航天训练员。

这是小伙子们第一次到现场看航天发射,大家都很兴奋。

加加林也不例外。他的眼睛紧紧贴在潜望镜上,死死盯住远处的火箭,生怕错过一丝细节。

发射!

指令从喇叭里传来,但是火箭一点动静也没有。加加林惊讶地回过头,以询问的眼神望着旁边的技术人员。后者轻轻告诉他:快了。

点火!

一团火焰突然从火箭底部窜了出来,随后,大团白色烟雾腾空而起,越来越大,像一只迅速长大的白色怪兽。再然后,大地剧烈的震动和巨大的轰鸣声源源不断地传来。一时间,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加加林踮起脚尖使劲探着身子,仿佛这样能让他看得更清楚一些。

远处的火箭已经离开地面,慢慢地,然而坚定地,向天空刺去。越往天空深处,它飞得越快。

这就是“东方”3KA-2升空的场面。它有2名乘客:伊万·伊万诺维奇和一条小狗。别担心,伊万诺维奇是个假人。

航天训练员们看完发射就乘飞机离开拜科努尔回莫斯科。还没等他们降落,“东方”飞船的飞行任务就成功结束了。伊万·伊万诺维奇乘弹射座椅成功弹出,落在离返回舱不远的地方。通往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大门打开了。下次坐在飞船里的就该是加加林了。

17、谁是第一人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必煞有介事地提这个问题了。不过在当时,这确实是个问题。

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前夕,有8人准备就绪,可以承担任务。但是,只有一个人能上去。

上级别出心裁让航天训练员各自选出自己认为最合适的人选。列昂诺夫回忆,大多数人都选了加加林,少数人选了季托夫,还有人选了自己。

最后有三个人得分最高,依次是:加加林、季托夫、涅留波夫。

4月5日,卡马宁率领一支3架伊尔-14组成的特别机队离开莫斯科前往拜科努尔。卡马宁和加加林、涅留波夫一架飞机。季托夫第二架飞机。其他人员包括摄影师第三架飞机。

表面上,人选由赫鲁晓夫定夺。实际上,这个权利在卡马宁手里。由他和、凯尔迪什、科罗廖夫领导的一个国家委员会要向最高领导层提出报告,建议人选。虽说只是建议权,但实际上这种专业性极强的事情,赫鲁晓夫是不会自己另想一套的。

也就是说,委员会建议谁,谁就是第一人。而起决定作用的就是卡马宁。他终于艰难地做出了决定。

4月9日早晨,卡马宁把加加林、季托夫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说他已经选定了加加林执行第一次飞行任务。根据苏联媒体后来的报道,季托夫立刻向加加林表达了热烈的祝贺。

实际情况是,季托夫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明显非常失望沮丧,甚至都没有和加加林握手表示祝贺。完全可以理解,谁都想做第一,第一才代表至高的荣誉,有谁能记得住历史上的第二呢?你能说出中国第二个拿奥运会金牌的人是谁吗?你知道第二个踏上月球表面的是谁吗?不要百度哦。(巴兹.奥尔德林。最后一个离开月球宇航员又是谁呢?欢迎大家给出答案。)

18、为什么是加加林

在卡马宁心里,加加林和季托夫都完全能胜任第一次飞行。那么他为什么选择加加林呢?

有西方的苏联航天史研究者认为,加加林出身工人家庭,单纯质朴;而季托夫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喜欢吟诗作乐,有时显得对外部因素很敏感,不善于处理与外界的交往。加加林亲切的笑容、随和的作风,让他比季托夫更适合担任形象大使,可以更好地为苏联的对外宣传服务。

卡马宁的日记透露的则是另一番说法。卡马宁认为加加林更适合第一次飞行,是因为第一次飞行虽然只围绕地球一圈,持续一个多小时,但未知因素很多,更需要强壮的身体、敏捷的反应和巨大的勇气。而季托夫的个性特征和身体条件更适合第二次飞行,这将是一次持续24小时的长时间飞行。

这里插一段,为什么第一次飞行只给一圈的时间。因为,此前的一次生物飞行中,一条狗萎靡不振,人们认为它简直就要死了。好在,它后来恢复过来了。但是这让医生和生理学家们很紧张,因为他们不知道具体原因啊,说不定航天员进入太空后也可能分不清上下高低,头脑昏沉,甚至精神失常呢。于是,设计飞行任务时就把飞行时间定在刚好绕地球一圈,创造了纪录就行。为了防止航天员在飞船中神志失去控制,破坏整个任务,除了飞船本身高度自动化,飞行不需要航天员人工干预外。还有一招绝的:用安全带把航天员死死绑在弹射椅上,即使发疯也不至于让飞船失去控制。

实际上,科罗廖夫也是倾向加加林的,据列昂诺夫回忆,科罗廖夫第一次看望他们时,拿着名单点名,点到谁,谁就报告,并介绍自己。当总设计师念到加加林时,他的态度明显不一样,很随和地问起了加加林家人等情况。或许,加加林在他眼里就像一个儿子。

言归正传。为了宣传,要拍摄航天员出征前领受任务的纪录片。在著名新闻摄影师苏沃洛夫的要求下,本次任务的国家委员会安排了一次仪式,莫斯卡连科坐镇,卡马宁和加加林、季托夫还有涅留波夫,把本很简单的事情在聚光灯下重演了一遍。影片中可以看到季托夫始终低头看着桌子,只是在卡马宁叫到他名字的时候才站起来看了一眼大家。

季托夫后来回忆说,赫鲁晓夫听到他的名字是问:盖尔曼,他是德国后裔吗?季托夫的名字是Gherman,正好跟German非常相似。也许这也是一个原因吧。

季托夫和加加林,这是一张有两人签名的珍贵照片

19、睡不着

4月11日这一天,一个留着蓬乱发型名叫鲍勃·迪伦的年轻小伙在纽约开始了自己的歌唱处女秀。而在地球的另一面,一个比他大7岁的苏联军人也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他要飞出大气层。

与此同时,另一些年轻人已被派遣到苏联在各地新建的多处航天飞行地面测控站当通信联络员,他们是加加林在星城的同伴们。航天员在天上飞行,经过各责任测控区时,要跟地面联系对话,这些小伙子就要干这个活。比如列昂诺夫就在勘察加半岛的一座测控站待命。搞笑的是,直到此时,他们也不知道到底谁是第一个飞天人。苏联人的保密观念有时真让人无语。

吃完晚饭,医生给加加林和季托夫检查身体,现在他们是重点保护对象。加加林身体状况很好,血压正常,收缩压115,舒张压75,脉搏每分钟64次。季托夫也差不多。医生禁止两人再谈论跟任务有关的话题,让他们放松再放松。于是两人玩游戏,聊同年,季托夫还表演了拿手好戏——背诵诗歌。

晚上快十点,两人回房睡觉。他们的床在一间房里。虽然季托夫对没能成为正选一号航天员很失望,但是现在他已经把情绪调整过来了,两个人还是好战友、好兄弟。

过了不久,卡尔波夫(还记得他是谁么)进房间检查休息情况。听到二人均匀的呼吸声,卡尔波夫主任满意地点点头,出去了。

这一夜,科罗廖夫都很兴奋,翻来覆去思考可能出现的问题,眼看谁不着了,他干脆直接去了发射阵地检查最后的准备工作,此时已是12日凌晨三点。

清晨五点半,卡尔波夫再次走进航天员的房间,这次他是来叫醒他们的。卡上校走到加加林床边,轻轻拍着加加林的肩膀。后者马上睁开了眼睛,笑着问:该起了吗?旁边的季托夫也立刻醒了。卡尔波夫给了两人一人一束拜科努尔土产鲜花,不要小看这花,这是为即将出征的人准备的礼物。

几年后,加加林向科罗廖夫透露了一个小秘密,其实那晚他根本没睡着——季托夫也是。20、通关

航天员的早餐很简单:肉泥、黑莓酱和咖啡,大概是为了让众人别那么紧张,两人都表现得非常爱吃,加加林还说要留下一点带给妻子,让她也学着做。

吃好喝好穿戴好,两人上了专门准备的中巴,前往发射阵地。车上准备了一前一后两个大座椅,适合航天员穿着航天服乘坐。后面坐着季托夫,前面坐着加加林。下面这组照片由著名军事版主加特林(请注意是加特林不是加加林,谢谢)提供,我们可以看到让人啼笑皆非的往事内幕。

左侧画面中后排露出侧脸站在加加林后面的年轻军官是涅留波夫,这是他还是个英俊潇洒前途无量的小伙。可是后来他却步入歧途,走向了自我毁灭的命运。可能苏联人不想让外界知道竟有结局如此糟糕的苏联航天员。于是,这张著名的照片被修改得看不出涅留波夫了。

六点五十分,中巴抵达发射阵地。加加林穿着臃肿的航天服走向伫立在发射台上巨大的8K72K火箭,这实在不是件舒服的事情,好在没有多远。不过在登上飞船之前他还要通过一关。

只见前方一将率领一众喽啰把守在加加林前往火箭的必经之路上。为了登上心爱的飞船,加加林必须通过这一关。只见他坚定地而又笨拙地走到那人跟前,朗声说道:来将何人,不要挡我去路,否则,我拉你一块上太空!

开个玩笑哈。此人是国防技术国家委员会主席鲁德涅夫,实权人物。只见加加林“啪”两脚一并,立正,恭恭敬敬向鲁德涅夫敬了一个军礼,向主席同志报告任务,请求主席同志批准。鲁主席很高兴地批准加加林执行人类第一次航天飞行任务。然后众人一通热烈拥抱,真的是热烈拥抱,尼古拉耶夫热烈得一头撞在加加林的头盔上,脑门当时就起了个大包。

亲热完毕,加加林在一前一后两位工作人员的保护下艰难地迈上了发射台梯子,上得平台,转身向众人挥手告别,走进升降机。

可以认出加加林、科罗廖夫、卡马宁

火箭发展 篇2

固体火箭发动机内部工作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 推进剂在点火器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作用下开始燃烧, 在燃烧室内释放化学能并生成高温、高压气体, 经过喷管加速将热能转换为动能, 产生动力。通过几十年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对这种十分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己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建立了一些数学模型和设计规范, 对设计安全、可靠、高效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1 含缺陷推进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是典型的粘弹性材料。粘弹性的本质是由于聚合物分子运动具有松弛特性。聚合物的力学性质随时间的变化统称为力学松弛。高分子材料在固定应力或应变作用下观察到的力学松弛现象称为静态力学松弛, 最基本的有蠕变和应力松弛。固体推进剂在某一应力、应变水平以内可看成线粘弹性材料。由于推进剂的粘弹特性明显, 材料性能会随时间和温度变化剧烈, 采用粘弹性力学方法分析问题比用弹性力学方法更进一步, 抓住了问题的本质[1]。虽然用非线性理论研究问题会更精确, 但对于药柱完整性分析不会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并且理论和计算过于复杂, 目前工程上应用不多, 主要从线粘弹性理论入手。

由于影响固体火箭发动机复杂物理化学过程的因素非常多, 且表现为较强的非线性特征, 例如对某些发动机, 即使微小的裂纹也可能在点火动载荷的作用下迅速扩展, 并导致灾难性后果:而对另外一些发动机, 同样裂纹条件下则可以成功点火, 并能保证发动机在整个工作时间内性能正常。由于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过程涉及因素较多, 相互之间作用机理不是十分清楚。因此, 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缺陷问题研究由来已久, 但是进展缓慢, 至今没有建立通用的法则, 系统特性很难建模描述, 更谈不上准确的预测[2,3]。

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含有脱粘和裂纹等伤情缺陷固体火箭发动机性能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方法, 获得了一些初步的, 但却十分有意义的结论。得出的研究结论为:在分钟的推进剂燃烧可能诱导很高的超压现象, 火焰在孤立裂纹中的传播速度和最大压力是裂纹宽度与深度之比的函数, 裂纹内压力过高导致其尖端扩展。其实验结果还表明侵蚀燃烧现象对裂纹燃烧有不可忽略的影响。日本的Godai在1970年进行了火焰向推进剂裂纹内传播的实验研究, 确定了裂纹宽度的临界值, 低于该临界值, 火焰不能进入裂纹, 且该临界值随推进剂燃速的增加而减小。美国的Jacobst在70年代开始研究裂纹和脱粘的燃烧过程。在假定火焰沿尖劈状脱粘通道传播的条件下, 发现压力实测值与起一维准静态模型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研究结果表明:摩擦效应和燃气的压缩效应是裂纹内产生超高压力的主要原因。

在裂纹燃烧和裂纹扩展机理方面, 最有成效的工作是由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的K.K.Kuo教授及其合作者作出的。他们利用高速摄影技术、燃烧终止技术和X射线分析等手段, 对裂纹内的流动燃烧现象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其他研究者一样, 他们以规范的扁长六面体形空腔代替裂纹, 并假定裂纹不变形、不扩展, 腔中参数沿长度方向呈一维分布。在此假设下, 讨论裂纹的高、长, 腔内气体流速。燃烧室压力P等参数对裂纹腔中流场、火焰传播及裂纹扩展的影响。

随着固体火箭发动机在列装中越来越普遍, 对有脱粘和裂纹等伤情缺陷固体火箭发动机行为规律的研究需求日益增长。但与国外相比, 国内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对装药裂纹内的流动、燃烧机理还缺乏深入的研究, 对裂纹扩展和装药破坏的条件还缺乏有效的分析工具。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 采用粘弹性材料断裂力学理论对复合固体推进剂中裂纹扩展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研究了固体推进剂裂纹燃烧扩展耦合的基本模式, 并对裂纹动态扩展问题进行了探索。

通过对含裂纹和脱站的聚硫推进剂试件的大量燃烧试验, 结合粘弹性有限元力学分析, 对裂纹扩展的可能性进行预估建模。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再次验证:燃烧室增压速率、裂纹几何尺度和周围约束条件是影响裂纹扩展的主要因素。采用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手段对装药缺陷问题进行细致探讨。利用X射线实时荧屏分析系统, 对含有裂纹、脱粘、弱粘和气泡等缺陷装药的燃烧过程进行观测, 通过图像处理方法, 获得非常宝贵的实验现象, 对认识这一燃烧过程具有重要帮助。有研究者还通过对比实验, 除了验证燃烧室增压速率和局部动压是裂纹扩展的主要因素这一结论外, 还发现与大气接触的裂纹和装药内置的密闭气泡两种缺陷引起燃烧室压力异常有本质差别, 后者可以用燃面增加进行预测, 而前者产生的压力异常比按燃面增加理论预测值大得多。

2 结语

固体火箭发动机含缺陷推进剂在机械载荷和瞬态温度载荷作用下的粘弹性力学行为分析是极其重要的。综上所述, 国内外研究文献报道的实验现象较为一致的结论是发动机燃烧室内增压速率和裂纹几何形状是固体火箭发动机装药裂纹扩展的重要因素。

摘要:推进剂是典型的粘弹性材料, 它的失效和破碎会导致燃烧面积突然增大, 使燃烧室压力增大, 影响发动机预定推力, 严重时, 会引起爆炸等灾难性事故, 因此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就火箭发动机含缺陷推进剂发展进行综述, 以其为今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火箭发动机,推进剂,含缺陷推进剂

参考文献

[1]张志峰, 马岑睿, 高峰, 等.战术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发展综述[J].飞航导弹, 2007 (4) .

[2]高鸣, 徐廷学.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可靠性及寿命预估研究[J].固体火箭技术, 2008, 31 (3) .

为什么要发展新一代运载火箭? 篇3

——新一代运载火箭理想的发射基地

发射场之于火箭就如同飞机场之于飞机,是运载火箭测试检查、发射准备的基地,是航天工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现有的三个发射场:主要用于发射低轨道卫星及载人航天发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要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卫星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主要用于发射极轨卫星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不同时期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地处内陆偏远地区,存在着航区和落区安全隐患、大直径结构件运输等问题,使它们在承担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上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选择合适地点兴建一个与新一代运载火箭相配套的发射场,已日益成为航天界的共识。

选择在我南部沿海地区兴建新的发射场,对于我国航天事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海南省地处低纬度地区,面对南海,具有建场的明显优势。新一代运载火箭若从海南发射,其射向1000千米的范围内为无人居住的海域,有较好的安全性;火箭射向范围大,适合发射各类不同轨道的航天器;而且火箭运载效率由于发射场纬度低而相对提高,大尺寸结构件的运输可以通过海运实现;另外,也可促进海南省的经济发展。

如果这一目标得以实现,那么不久的将来,美丽迷人的海南岛上,将会矗立起我国又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的航天发射基地。

历历征程

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地发射了 “东方红一号”卫星,标志着中国进入太空的开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发展成为由多种型号组成的大家族,具有了进入地球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等多种轨道的能力,为我国空间事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具有独立研制和发射同步通信卫星能力的国家;80年代后期研制的长征二号E捆绑式火箭使我国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9.5吨,为载人航天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9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的长征三号乙捆绑火箭则使我国运载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能力达到了5.1吨,火箭运载能力跃居世界第四位。我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低温高能推进剂技术和第二个掌握低温发动机高空二次点火技术的国家。更为世人瞩目的是,长征二号F火箭于2003年10月15日成功将我国首位航天员送入了太空,不仅令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圆,而且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自主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截止到2004年11月,长征火箭共进行了83次发射、取得了连续41次发射成功以及22颗国外卫星发射成功的骄人战绩,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成为我国高科技产业群中享有盛誉的品牌。

航天运载技术的巨大进步,对扩大我国航天领域对外合作,在增强国家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我国载人航天的起步,而且为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的研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重重挑战

为提高进入空间的能力,上世纪90年代前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加大了对运载技术的投入,相继推出了以“大直径、高可靠、低成本、无污染”为特点的大运载能力新型火箭,国外空间技术在此基础上得到了飞速发展。

中国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有影响力的大国,航天运载技术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我国的长征运载火箭与国外先进的火箭技术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近地轨道10吨量级、地球同步转移轨道5吨量级的运载能力,已经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同时,长征火箭在可靠性、安全性、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环境保护、发射周期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改进。与此同时,无论是我国空间应用、科学探测、载人航天还是国际商业发射与国际合作,都对运载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开发太空,有效利用太空资源已成为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我国现有的运载火箭要满足在未来适当时机建设空间站有一定的困难,需要研制高效运行、发射费用低廉的新型航天运输系统。这是21世纪中国运载火箭技术面临的一大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不断加速寻找适合自己生存的新空间。月球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星球,也是到目前为止除地球之外人类所曾踏足过的唯一星球。资源丰富、引力小等优点使它成为人类远征其它星球的基地之选。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由于特性和地球较为接近,成为太阳系中除地球外最有可能适合生命生存的行星。无论是月球探测还是火星探测,不仅对于开发和利用宇宙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助于带动诸多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对我国航天运载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仍然作为21世纪卫星发展主流的地球同步卫星,逐步显现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中低轨道卫星群通信以其低廉的价格和优质的通信质量,也成为近几年通信卫星发展的又一亮点。由于卫星群布网时间上较为严格的要求,在较短时间内组织多次发射的市场需求,将大推力运载火箭作为主流火箭之一推上了卫星商业发射的主战场。因此,适应21世纪世界卫星发射市场的需求,加紧研制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成为了中国航天运载技术面临的又一个挑战。

在上述一系列挑战面前,如何从运载火箭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出发,适应21世纪运载火箭技术发展的需求和国内外卫星发射市场的趋势,实现多项技术突破,以新型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和氢氧发动机技术为动力基础,采用多项先进技术,研制运载能力大、可靠性高、适应性强、成本低的新一代运载火箭,并且在技术上与未来航天运载器的发展衔接,成为摆在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一大课题。★

相关链接:

低温高能推进技术

液氢、液氧作为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低温推进剂,具有温度低、性能高的特点。以液氢、液氧为推进剂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比冲可达到400多秒,较常规推进剂发动机的比冲有大幅度提高。

低温发动机高空二次点火

水火箭教案 篇4

汤阴一中

袁清力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思想。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对相关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小组协作能力。【教学重点】

1、对“水火箭”理论的讲解。

2、“水火箭”的制作过程。【教学难点】

1、“水火箭”的制作。【教学方法】

讲授观摩与小组协作相结合。【新课内容导入】

我们通过物理知识学习,知道火箭飞行是利用燃料燃烧喷出的气体与空气的摩擦提供动力。它利用的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火箭对燃烧气体施加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将气体排出:气体同时也对火箭施加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使火箭升空。通过实际生活观察我们知道水也可以提供动力,我们大胆设想一下能不能利用水的力量来推动火箭升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水火箭”的制作。【具体讲授过程】

一、什么是水火箭? 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推进火箭。是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降落伞。灌入一定数量的水,利用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后发射。

二、理论依据。

火箭的推进是利用火箭燃料燃烧喷出的废气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火箭对废气施加一个向下的作用力,将废气排出:废气同时也对火箭施加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使火箭升空。

水火箭则是利用压缩空气与水的作用与反作用,当水被向后喷出时,可乐瓶及瓶内的空气就受力向前冲,从而使箭体升空。

三、制作过程

1、所需材料:

2升装的可乐空瓶2个(可乐瓶要带盖,当然可乐瓶可大,也可小,但是2个可乐瓶要一样大小)、防水胶带、透明胶带、厚卡纸、装饰纸和橡胶塞。

工具:剪刀、手工钻、发射架。

2、设计图:

3、制作动力舱:

用一个可乐瓶,这个可乐瓶不能漏气。检测方法:只要对着可乐瓶吹气,气没有泄漏就行,无需加工。

4、制作发射舱: 取一个完整的可乐瓶,截取可乐瓶的前半部(瓶口向下最宽处),再把它首、尾套起来,然后用胶带粘牢;把可乐瓶的中间部分,套入动力舱的尾部,用胶带纸粘牢。

5、制作火箭头: 用硬塑料板或硬纸板(表面要尽可能光滑以减少阻力),根据可乐瓶口的大小绕成一个锥形,套在发射舱可乐瓶的瓶口处,用胶带粘牢。检查发射舱、动力舱是否成一直线。

(将火箭头与压力槽的底部相连接,然后置于平坦之桌面上或地面上滚动,看看滚动情况是否平顺,若平顺,则以防水胶带加以固定。)

6、美化火箭体: 用彩纸美化

注意:用彩纸装饰箭体,美化火箭体时,不要把整个火箭体全部贴满,要留一条1㎝宽的缝隙,以备发射时观察水位用。

7、制作尾翼:

先用较厚的有一定硬度的16k大小的卡纸或硬塑料纵向对折,在上面画出7×8㎝的长方形,沿线剪下,再在靠近折缝的那边剪去一个角;然后在折口处向外反折出1厘米,作为尾翼与火箭体粘接的地方。好!一片火箭尾翼做成了,再做同样大小的三片,共四片(也可以是三片)。

8、整体安装:

将“水火箭”按照“火箭头”→“发射舱”→“动力舱”的顺序对接在一起并用胶带粘牢固,将尾翼均匀的粘在“动力舱”的周围。

四、发射过程。

1、发射原理

甲对乙施力,乙必同时对甲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水火箭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升空的。

将可乐瓶加水1/3,以装有气针的橡皮塞塞住密封后倒立,并用打气筒打气。因固定的体积内,装入的气体越来越多,瓶内气体压力越来越大,终于冲破封口,水受力向下喷出,可乐瓶因而受反作用力向上加速飞行。

2、发射流程 “加水”→“打气”→“发射”→“飞行”

注水:往瓶中注入1/3的水,拴上带有气针的橡皮塞;用打气筒的出气口与气针拴紧。打气: 因为“水火箭”的动力来自瓶内水瞬间爆射,因此要求打气时尽可能频率要快,更不要中间停顿。

发射:将水火箭套上发射架,矫正后套上火箭头,注意尾翼不要受到发射架蹭刮。用打气筒连续打气至橡皮塞自动脱落,火箭凭强大的反冲力迅速上冲。

3、“水火箭”发射过程的相关原理

施放程序

加水

打气

发射

说 明

提供质量以增加动量

利用水火箭内外空气压力差,产生作用力

利用动量守恒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使水火箭

前进

飞行 主要以冲力、地心引力及空气阻力为受力来

源。相 关 物 理 名 词

动量守恒

气压

作用与反作用力

动量守恒

气压、拋体运动、万有引力、摩擦

五、影响实验效果的几个要素:

1.水火箭的竖直升高高度与瓶内水位关系。

气压与射程成正比.这是因为气压越大,喷水的力量越大,水火箭的冲量越大,水火箭做反冲运动.质量越大,所需提供的动量就越大,当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量越大.而提高速度的方法是提高单位时间喷水量.所以,只有当水火箭内的气压与水量适当时,才能飞地更远更高.通过实验得出,当经过多次试验,发现最有效的水量是瓶体容积的1/4到1/3。

2、发射轨道对射程的影响。最佳发射仰角45°~50°之间时,可以达到最大的射程.

3、箭头重量对发射轨道的影响

重心正好位于首尾中点,即水火箭的重心和几何中心重合时最好!未加前置填充物的弹头,因受到尾翼质量的影响,重心明显偏后.这时候,因为物体旋转时的中心为重心,所以我们可以把重心G当成支点,则在只受重力的情况下弹头即成一个以G为支点的平横杠杆.在飞行时,弹头A与弹尾B将受到相同的风阻影响,但由于力臂不同(AG>AB),所以A点所产生的力矩大于B点,故水火箭即会旋转影响航道.所以我们必须放前置填充物,将重心G向A移动,使力臂AG=BG(即水火箭的中点),这样A、B产生的力矩才会相同,达成平衡.

4、瓶体的选择。

《火箭上天》大班教案 篇5

1、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精神。

2、尝试探索小火箭的高度与拍打瓶子时用力大小的关系。

准备:

幼儿课前一熟悉《小火箭进行曲》;对空气有一定的了解;小火箭人手一个;记录表人手一份;可悬挂的太阳、月亮和云朵;录音机、磁带。

过程:

一、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1、让幼儿自由尝试火箭上天的方法。

2、幼儿演示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3、幼儿验证性实验。

4、提问:你用什么方法让小火箭上天?

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二、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

1、提问引发幼儿考虑。

2、为什么我们拍打瓶子小火箭就能飞起来?

3、让幼儿把瓶盖盖起来,再用力拍打瓶子。

4、小火箭还能飞起来吗?为什么?

5、讨论:为什么瓶盖盖起来就飞不起来?

三、探索小火箭发射的高度与拍打瓶子是用力大小的关系。

1、请幼儿比一比,谁的小火箭飞得高。

2、提问引发幼儿考虑。

你的小火箭能飞到哪里?

为什么一样的小火箭,有的飞得高而有的飞得低呢?

3、请幼儿用不同的力气拍打瓶子,观察小火箭发射的高度,并在表上加以记录。

《发射火箭》教案 篇6

1.练习肩上挥臂投掷的动作,锻炼手臂力量。

2.能将“火箭”准确的投进悬挂的圈中。

活动准备

适宜的场地,幼儿每人一架折好的“火箭”,准备好圆圈挂在绳子上。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听指令做动作。

幼儿听教师口令做动作,活动身体的各个环节,尤其是肩关节和膝关节。

2.组织游戏:“火箭试飞”。幼儿练习肩上挥臂投掷的动作。

3.组织游戏:“火箭发射”。幼儿练习投准的动作。

(1)分组练习投准的动作。幼儿分两路纵队站在场地的规定位置,教师发出“1、2、3”的指令后,幼儿将火箭投向前方悬挂的圈中,投中的幼儿捡回火箭站到队尾,游戏继续进行。

(2)小组竞赛游戏。玩法同上,比比两队幼儿哪一队投进圈的次数多,最多者为胜。此环节可重复进行,重点指导幼儿投准时手眼协调。

火箭弹射筒力学测试研究 篇7

关键词:应变,力,弹射筒

前言

我国目前火箭的整流罩展开系统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弹簧式的解锁方式, 一种是火药爆破式的解锁方式。本文介绍的是火药爆破式解锁方式中, 一种关键部件火箭弹射筒的力学测试。弹射筒是固支整个整流罩的核心部件, 依靠力学金属销固定在整流罩顶端中间部位, 当地面遥控系统给弹射筒引发信号后, 弹射筒内部黑火药经过大电流引爆发生爆炸, 产生瞬间爆破力, 此爆破力超过力学金属销的机械极限力学范围, 发生断裂, 弹射筒同时通过力学传递结构, 将此爆破力向外传递, 使整流罩向外弹开, 卫星由火箭内部发射到指定空间轨道。如果整流罩无法按预定计划展开, 卫星太阳能电池板无法展开, 卫星无法进行正常工作, 整个发射只能宣告失败, 经济损失非常严重。火箭弹射筒力学销在飞行解锁过程中受到力的作用, 此作用力在飞行过程中超过力学销的机械极限力, 火箭弹射筒内部活塞提前发生移动, 使得弹射筒的爆破内部空间增大, 当弹射筒发生爆炸后, 由于爆破空间的增大, 使得爆破力减小, 整个整流罩推力系统推力不足, 整流罩无法按预定计划展开。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在弹射筒上端圆杆部分布放力学传感器[1], 经过变换器传入信号采集系统, 经过地面发射试验来测试弹射筒受力情况[2]。

1. 弹射筒力学测试方案

应变力测量采用应变传感器加变换器测量方案, 弹射筒定型, 考虑其结构的特殊性, 采用粘接金属应变片的方式来进行力的测量[3], 通过变换器将电信号传输到采集系统。根据弹射筒的外形特点及受力情况, 将应变片测量点位置选定在铰接头光杆处, 见图1、图2, 采用绝缘材料包覆, 并用固定线夹将电缆线固定, 避免由电缆拉拽使传感器受到损坏, 见图3。从而保证弹射筒上应变片在弹射筒运输、安装过程中不受损伤。

应变传感器粘贴在弹射筒球接头筒段部位, 为了抑制外界干扰信号, 需在胶结传感器的筒段部位进行屏蔽包缚措施。传感器与变换器之间的信号线长度为2 m, 变换器安装在前锥段。应变传感器原理框图见图3, 利用电桥原理感应弹射筒结构的应变, 应变片的电阻值发生变化, 输出端有电位差, 变换器将传感器的输出进行放大、滤波和变换, 输出电压信号[4]。为了增加测量的可靠性, 在同一弹射筒的球接头部位粘接两组传感器, 在验证测量准确度的同时, 也增加了测试的可靠度, 在一组测试出现故障后, 另一组传感器同样可以进行测量。

2. 测试方案验证

2.1 弹射筒力学传感器的标定

传感器制作完成后, 在弹射筒上方通过拉力机给弹射筒施加拉力, 在拉力机及弹射筒中间串联标准力传感器[5], 通过线性加载来进行传感器的校准。经过测量, 弹射筒力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与标准传感器基本一致, 输出相对稳定, 误差在1%以内。

标定时从0~30000N按每500N档标定, 进行了两次。对标定数据进行分析, 传感器、变换器输出线性和重复性较好。标定数据曲线见图4。

2.2 弹射筒力学传感器测量准确度的试验验证

整流罩第一次热解锁试验, 测量整流罩热解锁弹射筒受力情况, 同时在弹射筒中间串接了一个标准力传感器, 与弹射筒力传感器进行对比。弹射筒力传感器与标准力传感器测量曲线见图5、图6。

从测量曲线可以看出, 应变与力传感器的测量曲线一致性好。弹射筒受力曲线峰值数据见表1。

从测量结果可以看出, 弹射筒力传感器测量数据与标准力传感器测量结果基本一致, 验证了弹射筒力传感器的测量准确性。

2.3 弹射筒力传感器动态响应的验证

第一次整流罩气动拔销试验, 测量整流罩解锁后弹射筒的受力情况, 同时在弹射筒中间串接了一个标准力传感器, 与应变传感器进行对比, 观察弹射筒动态响应特性。弹射筒力传感器与标准力传感器测量曲线见图7、图8。

从曲线可以看出应变传感器解锁后的动态响应曲线与力传感器的响应曲线吻合很好, 说明应变传感器的动态响应特性较好。

3. 测试结果

根据上述方案, 进行了整流罩分离试验, 弹射筒受力测量曲线见图9。

弹射筒工作时的推力约为6 6 0 0 0 N, 弹射筒里传感器测量值为65796N, 两者数据基本相当。丛测试数据可以看出, 火箭整流罩在分离前的解锁任务后对弹射筒已经产生了一个10000N以上的作用力, 此作用已经达到固定金属销的机械极限力, 使金属销提前断裂, 造成弹射筒的失效。

结束语

使用粘贴应变片的方法对火箭弹射筒受力情况进行测量, 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测量手段, 其测量结果可信。通过本文的研究, 验证测量结果与理论结果吻合, 很好地解决了对现有火工品的力学监测。

参考文献

[1]王洪业.传感器技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邢天虎.力学环境试验技术.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3]沈观林.电阻应变计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

[4][日]森荣二.;薛培鼎译.LC滤波器设计与制作.科学出版社.2005

腾飞吧,长征火箭 篇8

更让国人感到振奋和自豪的是,到今年5月,我国研制成功的12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经把54颗不同类型的国产卫星、27颗国外制造的卫星和4艘“神舟”号无人飞船成功地送入了浩瀚的太空,使我国在世界航天高科技领域占据了应有的位置。

探索太空的新长征

1970年,当东方红一号卫星在太空奏响《东方红》乐曲的时候,多少人曾激动得热泪盈眶!把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的,就是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

经过几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走过了从常温推进到低温推进、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单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入飞船的技术历程,具备了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不同类型卫星的能力,并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让历史记住这些辉煌的成就吧:1975年长征二号火箭发射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取得成功;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我国的运载火箭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火箭成功地将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发射升空,从此,我国运载火箭开始角逐国际市场。

面对日益增多的重型卫星,要让其克服地球巨大的引力,将它们顺利地送入太空,原有的火箭开始深感“力不从心”,这就要求必须增加火箭的推力。

长二捆火箭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始研制的。经过广大航天人的努力,1992年8月14日,长征二号E发射澳星成功;1994年11月30日,专门为发射我国新型通信广播卫星而研制的新型运载火箭长三甲拔地而起,将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顺利送入轨道。

1999年5月10日,长征四号乙火箭携带着风云一号C星壮丽升空,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2002年12月30日,长征二号F火箭第四次把“神舟”四号无人飞船送入太空,宣告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就连国际舆论也盛赞中国在航天事业上的巨大成就,对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飞天梦想的壮举,深表钦佩和敬意。

47年来,中国长征火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之路。

目前,我国的长征火箭总体技术性能已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掌握火箭发动机高空二次启动技术的国家,第三个掌握低温高能氢氧发动机技术的国家,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我国还在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等重要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入轨精度、有效载荷系数、运载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方面均属国际一流水平。

近年来,我国已经利用长征火箭进行了22次对外商业发射和5次搭载发射服务,将英国和欧洲制造的多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托起国人的飞天梦

1999年11月20日,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值得大书一笔的一天。这一天,专门为发射飞船而研制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载着祖国的重托和人民的厚望,将中国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号送入太空,这一壮举拉开了我国载人航天活动的序幕。

此后,中国的载人航天步伐就势不可挡:2001年1月10日1时,长征二号F发射“神舟”二号飞船成功;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神舟”三号飞船顺利升空;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长征二号F火箭在呼啸声中,以雷霆万钧之势冲向云天,又将“神舟”四号飞船送入浩瀚的太空。

长征二号F捆绑式二级大型液体运载火箭,是我国首次为载人航天研制的新型火箭,也是中国所有运载火箭中起飞质量最大、长度最长、系统最复杂的火箭。火箭全长58.3米,顶部带有逃逸塔,运载能力达7.6吨,安全性达到0.997。

长征二号F新型火箭是中国航天史上首次采用“三垂”模式的火箭,即运载火箭在技术阵地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和垂直转运到发射阵地。

长征二号F新型火箭首次研制了故障检测系统,实现运载火箭在待发段和上升段发生故障的自检,一旦有问题就会自动报警,并发信号给逃逸系统。

长征二号F新型火箭首次研制了全冗余的控制系统,即为控制系统加了备份,万一主系统出现故障,可以迅速切换到备份系统上保证火箭正常工作,大大提高了运载火箭的可靠性。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是我国独立研制的载人火箭,它的研制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火箭技术的国家,开创了航天事业的新纪元。

环顾当今世界,一些有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国家,都在努力发展空间技术。从某种意义上说,包括空间技术在内的尖端技术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面对地球上急剧增长的人口和逐步减少的资源,空间资源势必成为世界各国下一步开发和利用的目标,空间探索和开发应用已经成为21世纪各国竞争的焦点。

“中国是火箭的故乡。在人类探索空间的征程上,中国绝不能落后!”谈起中国航天事业今后的发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以坚定的语气做出上述表示。对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及所属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未雨绸缪,已经开展了新一代运载火箭、未来先进的空间运输系统技术、月球探测技术、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等方面的预先研究和探索。

——新一代运载火箭将继承现有长征火箭的成熟技术,并与未来可重复使用的运载器良好衔接,采用无毒、无污染推进剂,实现低成本、高可靠性设计,适应不同有效载荷的发射需要。

——月球探测是人类向外层空间发展的重要一步,也是航天技术的重要领域。我国将以现有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为基础研究发射月球探测器,进一步开展相关应用技术研究。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是未来航天运载的发展方向。为了扩大发射服务市场,保持我国航天大国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运载工具可行性,降低进入空间的成本,发展我国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已经势在必行。根据国外的发展态势和我国的实际需求,我国将重点研究适应未来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发展的长寿命、高可靠性的先进的火箭推进单项技术,使我国航天运载技术迈上一个新台阶。

新的成功给了长征火箭新的起点,长征火箭开始了新的长征。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历史也已经告诉我们:尖端技术不可能从国外直接“拿来”,只有自己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将祖国发展与安全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抢占世界高科技制高点,才能实现跨越式发 展。我们已经看到,在新的发展时期,勇于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中国航天人又吹响了前进的号角,他们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的强盛建立新的功勋。

上一篇:六年级综合试题下一篇:听王文湛讲座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