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人员管理制度

2024-10-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外出人员管理制度(精选14篇)

外出人员管理制度 篇1

关于落实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总支、村

近年来,我镇外出务工人员呈增长趋势,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流入经济发达地区从事生产加工、服务业和建筑业。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农村致富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发展农村经济、消除地域和城乡差别的基本措施。加强外出务工人员守法、遵纪、安全、形象、维稳等相关教育与监管,创新服务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外出务工人员法律素质、道德素养,教育外出务工人员自觉服从管理、依法处理纠纷、正当反映诉求,已成为减少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风险源,落实与流入地信息共享、处理联动,丰富我镇实有人口管理经

验的当务之急。同时也是擦亮社会管理窗口,打好“提升效能”组合拳,体现“小窗口办大事、积小安成大安”关注民生、围绕民安理念的务实举措。为此,必须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深入发动、深层摸排,迅速启动外出务工人员登记摸排工作

广泛发动据实登记。从现在开始,各总支、村要利用一周时间,以村为单位,组织人员深入各户,按照《外出务工人员登记表》涉及内容,逐项填写,上报村级《外出务工人员信息联络员登记表》;同时梳理归纳出外出务工人员的带头人、重要聚集地的知名人、同乡派系的头目人,以总支为单位,对照《外出务工联络管理员》等表格要求事项汇总上报;由镇新居民服务管理所核对上报人员基本情况、务工性质、行踪动态、人员交往、经济状况、联系方式等情况后统一汇总归档,并根据汇总情况,绘制《东郭镇外出务工人员聚集地网络分布图》,标出流入聚集地城市名称及人员存在数量。进而构筑 “个人档案完善、周边专人联络、片区总量管理”的“点、线、面” 三层次结合的立体服务管控网,确保工作开展有衔接、无缝隙。

二是分类管理、跟踪服务,积极探索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管理有效途径

落实标识分类管理。镇新居民服务管理所在汇总摸底情况的基础上,会同派出所、司法所等相关职能部门,比对辖区登记在册重点列管人员及流出地反馈情况,落实对外出务工人员在外或本地表现的评定工作,并分别在登记表上设置 “红、黄、蓝”标识。即根据掌握情况,将外出务工人员中存有拉同乡派系,与当地人争场所、争市场,引发的打架斗殴、盗窃、敲诈或参与聚众斗殴等违法犯罪前科、刑释解教人员设定“红色”标识,需重点监管和强化教育,并函告流出地落实重点协管;针对务工期间表现一般,存在酗酒成性、守法观念缺乏、安全意识淡薄等行为人员设定“黄色”标识;对得到流出地及大部分务工人员好评,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明显的设定为“蓝色”标识,并进而将其争取成为新居民服务管理所强化外出务工人员管理,了解、获悉外出务工人员在外表现、存有隐患情况的“信息员”和配合流入地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联络员”,不仅充实完善了外出人员的档案管理,而且在提高服务管理效能方面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明确大户连带责任。利用外出人员返乡后、流出前在家空闲的时间,按照“谁带出、谁负责”原则,开展以劳务大户为重点开展法制安全教育,镇综治办与大户签订责任状,明确连带责任,将大户确定为联络管理员,自觉抓好务工人员管理,进而增强依法经营的意识和依法维权的能力。同时,在外出务工人员流出后,深入外出人员亲属中,告知在日常电话联系中,督促外出务工人员为家庭负责、切实搞好团结,做一个遵法纪、守行规、重安全、有礼节,让家人和政府放心满意的好公民。

建立横向联管机制。加强与输出地政府部门的沟通联系,推广“机制+协会”管理模式,形成“流入地+流出地+大户”三方协管格局,共同、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即在强化对我镇外出务工人员管理的同时,通过大户或协会,架起我镇与流入地联系的桥梁,不仅畅通了商榷渠道,增加了双方交流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的机会,而且利用他们“同乡派系的头目地位或协会会长的领导身份”,发挥他们人际关系好、说话有分量的优势,主动带头遵守社会秩序,带领大家并肩创业、共同富裕,打响东郭劳务输出的品牌。

三是强化领导、完善预案,建立健全外出务工人员管理服务长效机制

健全务工管理机构。成立由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孔祥春同志任组长,副镇长宋思洋、镇长助理、派出所所长黄明江、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吴经台为副组长,镇纪委、组织科、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劳保所、民政科等有关同志为成员的的外出务工人员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综治办办设置办公室,吴经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配备人员,明确职责,4

负责对外出务工人员建档管理、教育培训,与流入地业务联系、与务工带头人的联系交流等工作。

组织定期走访座谈。落实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综合治理、齐抓共管职责。利用各成员单位外出开展工作业务时机,深入务工人员聚集地组织走访座谈,了解务工人员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对务工人员进行一些教育,给予一些关怀,处理一些问题,使务工人员踏实工作、稳定生活,切实融入第二故乡,给力和谐稳定。

外出人员管理制度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城区和远城区30所中小学的2 474名5~17岁外出务工人员子女为调查对象。将儿童的年龄分为4个阶段:5~6岁为幼儿期 (5岁为样本中年龄的最小值) , 7~10岁为启蒙期, 11~14岁为逆反期, 15~17岁为成长期。家庭经济状况参照调查地的经济水平, 由被访者进行主观自评。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共分为5部分:儿童青少年及其家庭的一般情况、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儿童青少年危险性行为、儿童行为调查表和进城务工人员家庭社会融入情况。所有问卷由学生监护人填写完成, 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1.48%。

根据研究需要, 结合数据情况, 将外出务工人员子女行为失范得分及等级作为主要因变量。本文中对儿童青少年的失范行为评定分为越轨行为和犯罪行为两类, 逃学、撒谎以获得好处或欺骗别人、先动手打架、欺负或威胁别人、故意闯入别人家中、在家或外面偷东西等归为越轨行为;损坏他人财物、伤害别人、故意纵火、抢劫等归为犯罪行为[1]。为方便分析, 将外出务工人员子女行为失范得分划分为3个等级:“无”代表得分为0, “轻度”得分在1~3之间, 4~28分则表示“重度”。

将自变量分为3个方面: (1) 儿童自身状况:包括性别、年龄; (2) 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婚姻状况、是否独生、抚养人、与母亲见面频率、家庭关系、母亲怀孕期间是否吸烟、是否殴打孩子8个变量; (3) 学校因素:包括学习成绩、是否受同学欺负2个变量。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tata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行为失范进行总体回归分析 (OLS) 和稳健性检验。

2 结果

2.1 描述性分析

2 474名外出务工人员子女中, 40.53%为留守子女, 59.47%为随迁子女。近78%未出现行为失范, 超过5%有重度行为问题, 可见总体上外出务工人员子女行为较为健康;在个人层面, 男、女比例数量大体持平;被调查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年龄集中在11岁左右, 其中处于启蒙期和逆反期的人数分别占到44.74%和44.15%。

在家庭层面, 超过14%的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来自单亲家庭, 近86%来自非单亲家庭;独生子女比例接近46%;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收入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近20%的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由其祖父母抚养;近8%的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每年只能见母亲1~2次, 甚至几年1次, 而与母亲天天见的比例为74.70%;从母亲怀孕期间吸烟状况来看, 6.89%的母亲在怀孕期间吸烟, 绝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母亲在怀孕期间不吸烟;超过93%的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成员关系和谐;外出务工人员家庭中殴打孩子的比例约为15.80%。

在学校层面来看, 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成绩大部分处于一般水平 (68.49%) ;6%的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受过同学欺负。

2.2 总体回归分析 (OLS)

将个人、家庭及社会3方面的因素作为自变量纳入回归中, 考察其对外出务工人员子女行为失范的影响。见表1。

回归结果显示, 性别对外出务工人员子女行为失范有显著正向作用, 相比女生, 男生更容易出现行为失范。

家庭关系对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行为失范存在显著负向影响, 家庭成员间关系越和谐, 子女越少出现行为失范。外出务工人员子女行为失范与其父母是否殴打孩子显著相关, 即受过父母殴打的子女更容易出现行为失范、程度更重。

母亲怀孕期间是否吸烟显著影响子女的行为失范。相比母亲不吸烟的子女, 母亲吸烟的子女行为失范程度更重。家庭经济对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行为失范有负向影响, 表明家庭经济状况越好的子女, 出现行为失范的概率越低, 但回归结果不显著, 有待进一步分析。

学业成绩显著负向影响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行为失范, 即学习成绩越好的外出务工人员子女越少出现失范行为。

2.3 稳健性检验

为进一步检验回归结果的稳定性, 将外出务工人员子女进行分类, 采用分群体回归方式检验, 同时加入城市子女这一对比群体, 见表2。

性别、母亲在怀孕期间是否吸烟、殴打孩子3个变量均通过了稳定性检验, 表明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行为失范存在性别差异;是否殴打孩子、母亲怀孕期间是否吸烟对其子女的行为健康有重要影响。从城市子女与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失范行为影响因素的差别来看, 性别对于城市子女失范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 而母亲在怀孕期间是否吸烟及殴打孩子这2个变量对城市子女失范行为的影响同样显著。

检验结果表明, 学业成绩对外出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作用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而对留守子女则未通过。与学业成绩相反, 受同学欺负对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子女的作用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而对随迁子女则未通过。

3 讨论

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性别、母亲怀孕期间是否吸烟、家庭关系、是否殴打孩子及学业成绩均显著影响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行为失范[2,3,4]。

根据上述结论不难看出, 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行为失范问题不仅与其自身因素相关, 更与其父母影响关系密切。因此, 在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同时, 更应该注重对其父母的干预引导, 改变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父母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 降低父母对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失范行为的不良影响[5,6]。

同时, 应加强对随迁子女的文化教育, 强化学习成绩对于随迁子女失范行为的正向影响。

注:*P<0.05, **P<0.01。

参考文献

[1]范兴华, 方晓义.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问题行为比较[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 18 (2) :234.

[2]SOWAH, CRIJNEN AAM.Factors associated with problem behaviors in Turkish immigrant children in the Netherlands[J].Soc Psychiatry Psychiatric Epidemiol, 2004, 35 (4) :177-184.

[3]王如明.儿童心理行为障碍的诊断与治疗[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194.

[4]陈旭, 谢玉兰.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调查及家庭影响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7, 36 (6) :33.

[5]牛盾, 张爱林.青少年同伴接纳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青少年研究, 2006, 51 (1) :10-13.

外出务工人员“变脸”增收 篇3

这是河南省汝南县实现劳动力输出向技能型、有组织、规模化转变,着力打响汝南劳务输出特色品牌、增加农民收入后所取得的可喜变化。

2008年,该县依托县“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劳动就业培训中心、乡镇成人学校为用工单位培训电子、电工、电焊、保安、宾馆服务技术型人员9万人次,确保输出一名、培训一名、就业一名。该县还加强与浙江、广州、北京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劳务合作,与广州等地的用人单位签订了2万多份劳务订单培训合作协议。

汝南县三桥乡农民苏健在该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驾驶班学习两个月的驾驶维修技术后,被安排到温州开公交车,月收入2400多元。汝南县韩庄乡农民刘涛参加了汝南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的厨师专业培训后,被安排到鸿达五金皮具有限公司当厨师,月收入近2000元。

劳务经济不仅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也增强了他们的创业本领。该县梁祝镇农民胡俊华打工创业回到家乡后,投资10多万元创办了汝南县大华畜牧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了现代化养猪场及饲料厂。目前,该公司已先后带动3000多农户靠发展生猪养殖走上了致富路。

外出学习人员管理办法 篇4

为提高管理人员现场管理水平,培养技术骨干,熟练掌握综采综 掘设备操作及维修要领,使投产后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根据赴XXXX学习人员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目的外出学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现场的实际操作,了解掌握综采综掘现场管理的理念、技术、经验,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的现场管理水平和技术骨干的业务能力。

二、学习岗位

此次学习共五个岗位:现场管理、综掘司机、综采司机、井下维修电工、井下维修钳工。

三、学习期限

现场管理每期XX个月,共XX期;

其他岗位XX个月,共XX期。

四、学习期间待遇

赴XXXX学习人员在学习期间,根据所在岗位,按学习单位工资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五、学习期间要求

(一)端正学习态度

赴XXXX学习人员要以谦虚的态度去学习,认真领会所学单位的优点、先进的经验和管理理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学习期间,要尊重师傅,勤奋好学,掌握操作要领,对工作中出现的故障或 1

问题,要虚心求教,认真学习解决的方法和措施,要全面了解所学岗位的职责要求和工作程序,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学习现场管理的人员要认真跟班,学习操作的人员要随同师傅同上同下,争取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使理论与实际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

(二)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

赴XXXX学习人员在学习期间原则上不得请假,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需填写请假条,注明请假原因及请假时间,经学习师傅、所在区队负责人、学习带队负责人、人力资源部批准后方可离岗,并按批准时间回岗位销假,否则按旷工论处。

(三)遵守学习单位各项规章制度

按时参加有关会议,遵守劳动纪律,服从组织安排,自觉接受管理,按各项规定严格要求自己,杜绝搞特殊化。

(四)遵纪守法

自觉遵守社会治安秩序,尊重乡规民俗,严禁酗酒滋事,搞好师徒关系,团结同志,自觉树立和维护公司良好形象。

六、学习期间的考核

(一)赴XXXX学习人员学习期间日常工作及出勤由学习单位考核,并以学习单位考核结果作为计发当月工资的依据。

(二)管理人员工资由公司领导班子会讨论后再行发放。

(三)当月出现旷工,按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七、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XXXXXX公司

外出务工人员登记和联系制度 篇5

一、摸排建档制度

1、村副主任负责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摸排,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证明时要如实登记。认真填写本村外出务工人员情况,掌握其基本情况。

2、每月例会,村副主任负责对本村外出务工人员情况进行通报,对难以确定行踪人员的应与其家人联系沟通,做到全面排查,建档不遗漏。

3、综合登记表,将妇女、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建立特别关注档案。及时通报相关情况,请相关单位给予特别照顾,注重防范,防止其受到不法侵害,维护其合法权益。

二、信息转递制度

1、涉及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法侵害或者违法犯罪要及时通知派出所进行处理,不得填报、漏报。

2、注重对外出务工人员信息的保密,不得擅自泄露。

三、跟踪服务制度

1、对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管理要主动介入,及时更新信息,对关注重点要及时掌握生产生活情况,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

2、对重点关注人员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如有必要可通知相关单位提供帮助;

3、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的服务要及时有效,全程跟踪,发现问题要给予正确指导,积极为服务对象出谋划策,引导其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

四、入户走访制度

外出人员管理制度 篇6

3、参加学术活动者,原则上应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学

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按有关规定执行。对于本院组织的学术活动每年出席不满6次者,3年内不准外出参加学术活动。

4、原则上初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参加学术活动的地点限在省内;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者限在华东地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及科主任、省级以上专业学会兼职者可参加全国范围内的学术活动。

5、每篇论文只能参加1次学术交流活动,同一内容的学术活动只限1人参加。

6、参加学术会议者必须是交流论文的第一作者。参加交流的论文必须经科教科出具《投稿介绍信》并登记备案,否则,-http:///参加会议的费用一律自负。

7、专业技术人员收到会议通知后必须由科主任同意,经科教科审核并凭备案资料报请分管副院长批准后方可外出。

8、各类学习(培训)班的通知必须寄至科教科,由医院根据科室专业设置、专业发展需要及个人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参加者须由科主任同意,经科教科审核并报请分管副院长批准后方可外出。凡寄给个人的通知一律视为无效。

9、活动结束回院后,应将学术资料交所在科室公用,并于2周内在科内介绍有关内容或在院内作学术报告,同时向科教科提交书面汇报材料。否则不予报销并取消其以后外出参加学术活动的资格。

10、参加学术活动者按规定报销费用。资料打印费、幻灯片或投影片制作费、就餐费、出租车费、旅游费、论文审稿费、证书费、论文汇编及各类书籍选编的论文版面费等均不予报销。

外出人员管理制度 篇7

一、转移剩余劳动力, 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

在我国大部分的县镇经济结构体系中, 主要是以农业经济为主, 农业人口占了人口总比重的大半部分, 这种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体系, 严重的制约了县镇经济的发展。而且,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 农业机器和化肥农药等的使用, 使一大部分农业人员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随着县镇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 也占用了一些农民的土地, 使一些农业人员失去了劳动的基本场所, 这就面临着农民增收和创收的其他途径。

对农村富余的劳动力进行转移, 不仅可以支持我国的工业建设, 而且对农民人员本身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农民工离开了土地, 就代表着要学习新的技术, 到新的环境中实现再就业。因此, 通过与外界的接触, 不仅可以改变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传统观念, 学习先进地区的现代化生产方式, 为以后的农业改革打下了基础, 而且还可以参与工业建设, 又会增加自身的技能水平, 提高自己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 从整体上带动了整个县镇的农村人口的素质水平, 为县镇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生产力。

二、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新农村建设

在现代科技水平的条件下, 土地产量基本上达到了最高点, 土地的收入有限, 再者土地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由于我国耕地面积有限, 而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地矛盾。闲置的农民外出打工, 不仅可以缓解紧张的人地矛盾, 而且可以增加农民的基本收入。

现代我国的工业经济迅速发展, 急需大批的建设人员。农民工外出打工, 不仅可以为现代化建设出一份力, 而且可以转移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是现代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农民工外出打工, 在为工业建设提供了人力支持, 又优化了当地的土地资源, 将外出人员的土地集中起来, 实现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发展, 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而且外出打工人员的收入增加了, 民心就会得到安定, 许多农民工会把自己挣来的钱投入到建设自己的家乡方面,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资金支持。另外, 外出务工人员通过与发达地区的市场经济接轨, 就会改变落后的封建思想, 接受了先进的思想, 学到了工业生产的技术和经营理念, 这些优秀的人力资源, 将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三、带动当地的消费, 促进县镇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农民群体在县镇的人口比例中占主导地位, 一个地区想要拉动经济消费热点, 就必须提高农民的收入, 这样才能真正的拉动当地的发展。农民外出打工不仅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 而且又可以刺激当地的消费。大多数的外出务工人员在挣到收入之后, 会选择回到家乡进行消费, 有的人会买一些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和交通工具等, 提高生活质量, 也有的人会购买楼房或者选择商铺, 在县镇里落脚生根, 成为城区房地产发展的新需求, 这些都可以成为县镇经济的消费热点

当然, 通过把农村闲置的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也可以优化县镇的经济结构, 调整农业比例。这里的外出打工不仅仅是指到发达地区, 而且还可以支持本县镇工业经济, 这样可以加速工业经济的比重, 扩大工业范围, 带动县镇第三产业的发展, 实现县镇经济的优化调整, 增加县镇的财政收入。

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 带动县镇经济的飞速发展

中国人素有落叶归根的心理, 所以大多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在外打拼多年后, 都会选择回到家乡, 支持当地的经济建设, 为家乡的发展, 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有一部分的外出务工人员会继续回到自己的土地上, 继续经营, 但会与过去的传统模式不同, 这些具有开阔眼界的农业人员, 会把自己的精力投在规模化生产和专门化的养殖方面, 带动了县镇的农业结构调整, 为当地农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 有利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新模式。

农村的外出人员返乡, 可以给当地的经济建设提供人力资源, 而且还可以带来新的增长点。例如, 有相当大比例的外出务工人员从事的是基础的服务行业, 在外打拼多年, 不仅有了比较充实的资金, 而且还学会了技术和管理模式, 在回到家乡后, 会选择自己创业, 成为乡镇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促进当地的服务产业的发展。于此同时, 许多在工厂工作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 自身已经具备了一些经验技术, 回到家乡后, 可以不用进行再培训, 可以直接上岗, 节约了当地企业的生产时间, 直接为县镇的工业经济储备了先进的生产力和管理者。

五、结语

做好县镇的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工作, 将有利于促进县镇经济的发展和当地社会氛围的安定和谐。这些外出务工人员是当地县镇经济发展的无形的宝贵资源, 运用得当, 将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各地政府应予以高度的重视和关怀。我国是人口大国, 而农业人口又是重中之重, 解决好农村劳动力问题, 将会真正的促进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水平, 从而带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腾飞。

参考文献

[1]陈泉润, 谭忠富, 李存斌.返乡务工人员的安置服务探讨[J].吉林农业, 2010 (09)

[2]吴孔凡.多重压力下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对策思路[J].中国财政, 20011 (12)

[3]陆岷峰.实施本土化培养战略支持农民工回乡创业[J].中国金融.2008 (08)

外出务工人员宜多学点防拐知识 篇8

一、如何防止自己被拐卖

1.如果你想外出找工作,请牢记:

(1)找工作应当到正规的中介机构,通过合法的途径,或通过信得过的亲戚、朋友介绍;

(2)不要盲目外出打工,不要轻信非法小报和随处张贴的招聘广告;

(3)如果确定要外出打工,最好结伴而行;

(4)不要轻信以介绍工作、帮忙找住宿或代替你的亲友来接站等理由,跟随你不熟悉的人到陌生的地方去;

(5)遇到汽车站、火车站及其他场所的拉客行为,应坚决拒绝;

(6)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外出证明及其他重要文件,不要把这些文件的原件随便交给任何人,包括雇主。

2.上网交友、外出游玩,请牢记:

(1)慎重选择交往对象,与不了解的人保持距离,外出时尽量少喝酒;

(2)与陌生人打交道时,要保持警惕,不轻信其甜言蜜语,不贪图便宜,不接受小恩小惠;

(3)不要向陌生人介绍自己的家庭、亲属和个人爱好等个人信息;

(4)拒绝接受陌生人的食品、饮料;

(5)不要轻信网络聊天认识的网友,不要随便与网友会面;

(6)在外出途中,一旦遇到危险,及时向公安民警和周围群众求助;

(7)外出期间,把自己的所在地址和联系方式及时告诉家人和朋友,让他们知道你的去向。

二、发现自己被拐卖时怎么办

1.若在公共场合发现受骗,立即向人多的地方靠近,并大声呼救;

2.如发现已被控制人身自由,应保持镇静,设法了解买主或所处场所的真实地址(省、市、县、乡镇、村、组)及基本情况;

3.向人贩子、买主及相关人员宣讲国家法律,告知他们所作所为的严重后果,伺机外出求援或逃走;

4.采取写小纸条等方式向周围人暗示你的处境,请求外人帮助,设法与外界取得联系;

5.不要放弃,想方设法寻找机会向公安机关报案,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通过网络等一切可与外界联系的方式尽快报警,说明你所在的地方、买主(雇主)姓名或联系电话。

三、如何防止子女被拐卖

1.不要让孩子离开家长视线范围;

2.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家中或店铺里;

3.不要把孩子交给陌生人看管或带走,无暇照顾孩子时,把孩子交给可信赖的亲朋好友;

4.不要让孩子独自在门外玩耍;

5.不要让孩子在没有大人看护的情况下跟随其他孩子外出玩耍;

6.与邻居和睦相处,遇事彼此相互照应;

7.带孩子外出时,留意四周情况,注意是否有人、车跟随;

8.给孩子佩戴有家庭相关信息的物品;

9.不要带小孩到偏僻人少的地方,带孩子在马路上行走时,尽量靠里边走,注意防范后面来的摩托车、面包车;

10.如你的小孩不足1岁,外出时应尽量使用婴儿专用背带将孩子挂在胸前;

11.坐手推车的孩子要系好安全带;

12.将孩子放在自行车后座时,注意系好安全带,或让一名家长在后面看着;

13.孩子能说话时,教会孩子背诵家庭电话号码、所住城市和小区名、家庭成员的名字;

14.教会孩子遇事打110电话求助;

15.教会孩子辨认警察、军人、保安等穿制服的人员;

16.教育孩子一旦在商场、超市、公园等公共场所与父母走失,马上找穿制服的工作人员;

17.注意孩子身上一些明显的体表特征,如黑痣、胎记、伤疤等;

18.如需聘请保姆,应到正规保姆介绍机构聘请保姆,保留好保姆的身份证复印件和清晰的生活近照;

19.在医院不要把新生儿交给不认识的医护人员,睡觉时锁好房门;

20.时常提醒教育家人提高防范意识。

四、如何识别身边的拐卖犯罪

1.如果看见街上有人带小孩在乞讨、卖艺,而又出现下面情况的,多半是拐卖犯罪行为:

(1)怀抱的儿童长时间昏睡不醒;

(2)儿童的伤痕及残疾可能是人为造成;

(3)将儿童放置在冰冷地面或在阳光下暴晒,对儿童健康不管不顾;

(4)儿童身上有明显伤痕,流脓出血,没有采取任何包扎措施;

(5)采用铁锁、铁链等方式禁锢小孩手脚;

(6)仅有儿童躺坐在地上,不见大人踪影或大人躲在远处监视观察;

(7)乞讨的大人衣服整洁,而怀抱或所带的小孩却浑身脏乱;

(8)一名大人带多名残疾儿童乞讨。

2.如果你在车站或车上看见:

(1)怀抱婴幼儿的女子对孩子的哭闹不管不顾,长时间不喂奶也不喂水;

(2)男人怀抱小孩,没有女性陪同,表情紧张,神情可疑;

(3)多名女性每人怀抱一个婴儿,另有随行者专门看管行李;

(4)儿童一直哭闹,吵着要找爸妈,而随行大人神情紧张,表情极不耐烦,极力制止;

(5)男子带一名或多名妇女随行,妇女显得惊恐不安,不敢言语。

外出人员管理制度 篇9

调查地点______________

调查时间______________ 调查人____________ 调查地点: 安徽省 市 县/区 乡/镇

1、姓名:

2、性别:□男 □女

2、年龄:

3、政治面貌:

4、文化程度:□小学/初中 □高中/中专 □大专 □其他

5、是什么促使您想要回乡创业/就业?

6、在创业中您遇都遇到哪些困难,您是怎么解决的?

8、您当时返乡创业时有没有什么时代优势?

9、您觉得农民工返乡创业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10、家庭成员对您是否支持?

11、您开始创业时资金是来自哪些方面,有哪些困难?

12、创业中您有没有放弃的念想?是什么支撑您走下来的?

13、现在您对于您的企业未来发展有什么样的规划?

14、创业成功后回首这些年的创业经历有什么遗憾?

15、请大致说说您对员工的管理方法?

外出务工人员怎样维权 篇10

目的要求:

1、能认写“介绍订扣拖纠纷仲裁”字。

2、能比较熟练地认读本课新词。

3、读懂短文,能说清楚外出务工时应注意的问题,教育学员要学会维护自己的权益。

过程:

一、导入谈话:你或你的家人有外出打工的经历吗?你或他(们)在打工的时候遇到过什么问题没有?你如何解决?(板书课题)

2、解释:维权

二、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小黑板)介绍订扣拖纠纷仲裁

2、教师示范读,学员跟读,识记生字。

三、阅读短文:

1、自由读几遍,思考:外出务工要注意什么问题?

2、讨论交流,并形成板书

务工→正规中介→签订合同→纠纷

↙↘

劳动仲裁机构 法院

3、相机解释:正规标准克扣拖欠纠纷投诉妥善

4、签订合同的注意事项(学员阅读链接部分,教师适当讲解)

5、小结

四、说一说(小黑板出示):

讨论:A如果你还准备外出务工,你会怎么做?B如果你的亲人在外务工,学了本文你会告诉他什么?

(强调:问题1、2是外出务工前必须了解的;问题3要教育学员外出后别忘了在家的孩子或老人)

五、写字:

1、教师示范

2、学员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六、总结

1、外出务工前我们应了解的常识有什么?

2、务工时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怎么办?

外出人员管理制度 篇11

摘要: 社会关系、职业认同、城镇生活适应性都是影响新疆维族农民工外出务工的重要因素。研究通过对城镇维族务工人员的调查,获得了605份有效问卷。运用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发现:维族青壮年劳动力主要通过政府组织外出务工,对外出务工职业认同感比较强。但饮食习惯、汉语交流的困难严重阻碍他们长期务工。清真生活困难,降低了城镇适应性;汉语交流困难,导致务工技能提升困难。因而拓宽亲情网络渠道,增强职业认同感,提高汉语交流水平,主动融入城镇生活,是稳步推进维族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维族;社会关系;职业认同;城镇生活适应性;外出务工

中图分类号:F304.6;C91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4-0037-05

一、问题的提出

农民外出务工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层次变革。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农民工社会关系、职业认同和城市适应性是影响农民工外出务工,有序转移到城市的重要因素。就国外的研究来看,布劳[1]认为: “流动人员不能简单的抛弃旧有的角色属性和角色关系,但他们如果不接受、也不建立新的角色属性,那么他们就不能适应他们的新位置”。迁居到城市的农民工,如果不能主动积极地与当地人接触沟通交流,建立起新的角色,就会造成自我身份定位的迷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融入城市环境的步伐。国内对于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三个方面:一是传统乡村社会人们之间的关系纽带表现出强连带的特征。袁小平[2]认为人们之间的关系由血缘、地缘连接,关系非常亲密,彼此感情深厚,亲密的感情保证了他们互动的频率,传统情感规范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二是职业认同,主要指农民工对职业目标、工资满意度、人际关系等的认知和识别。赵永乐[3]认为职业认同是一个演变的过程,可以为将来的自我发展指明方向,为个体提供一个指导、调节和维持个体行为的认知。三是城市适应性。马戎[4]认为受长期生活环境及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维族青壮年农民工“文化适应能力弱”,产生“内卷化”倾向,这使得生活在城市的维族农民工成为游离于城市的“异乡人”。

以上研究表明,外出务工改善了农民工的生活,对于汉族已成为常态,但融入城市也相当艰难。比较而言,少数民族更为困难。因此,本文研究从影响少数民族外出务工信息沟通最直接的因素——社会关系入手,从离土离乡,从事非农就业的接受程度——职业认同深入分析,以进入城市务工能否适应工作、生活,融入城市社会为归宿,从微观层面探究维族外出务工的质量和“市民化”走向问题。

摘要: 社会关系、职业认同、城镇生活适应性都是影响新疆维族农民工外出务工的重要因素。研究通过对城镇维族务工人员的调查,获得了605份有效问卷。运用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发现:维族青壮年劳动力主要通过政府组织外出务工,对外出务工职业认同感比较强。但饮食习惯、汉语交流的困难严重阻碍他们长期务工。清真生活困难,降低了城镇适应性;汉语交流困难,导致务工技能提升困难。因而拓宽亲情网络渠道,增强职业认同感,提高汉语交流水平,主动融入城镇生活,是稳步推进维族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维族;社会关系;职业认同;城镇生活适应性;外出务工

中图分类号:F304.6;C91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4-0037-05

一、问题的提出

农民外出务工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层次变革。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农民工社会关系、职业认同和城市适应性是影响农民工外出务工,有序转移到城市的重要因素。就国外的研究来看,布劳[1]认为: “流动人员不能简单的抛弃旧有的角色属性和角色关系,但他们如果不接受、也不建立新的角色属性,那么他们就不能适应他们的新位置”。迁居到城市的农民工,如果不能主动积极地与当地人接触沟通交流,建立起新的角色,就会造成自我身份定位的迷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融入城市环境的步伐。国内对于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三个方面:一是传统乡村社会人们之间的关系纽带表现出强连带的特征。袁小平[2]认为人们之间的关系由血缘、地缘连接,关系非常亲密,彼此感情深厚,亲密的感情保证了他们互动的频率,传统情感规范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二是职业认同,主要指农民工对职业目标、工资满意度、人际关系等的认知和识别。赵永乐[3]认为职业认同是一个演变的过程,可以为将来的自我发展指明方向,为个体提供一个指导、调节和维持个体行为的认知。三是城市适应性。马戎[4]认为受长期生活环境及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维族青壮年农民工“文化适应能力弱”,产生“内卷化”倾向,这使得生活在城市的维族农民工成为游离于城市的“异乡人”。

以上研究表明,外出务工改善了农民工的生活,对于汉族已成为常态,但融入城市也相当艰难。比较而言,少数民族更为困难。因此,本文研究从影响少数民族外出务工信息沟通最直接的因素——社会关系入手,从离土离乡,从事非农就业的接受程度——职业认同深入分析,以进入城市务工能否适应工作、生活,融入城市社会为归宿,从微观层面探究维族外出务工的质量和“市民化”走向问题。

摘要: 社会关系、职业认同、城镇生活适应性都是影响新疆维族农民工外出务工的重要因素。研究通过对城镇维族务工人员的调查,获得了605份有效问卷。运用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发现:维族青壮年劳动力主要通过政府组织外出务工,对外出务工职业认同感比较强。但饮食习惯、汉语交流的困难严重阻碍他们长期务工。清真生活困难,降低了城镇适应性;汉语交流困难,导致务工技能提升困难。因而拓宽亲情网络渠道,增强职业认同感,提高汉语交流水平,主动融入城镇生活,是稳步推进维族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维族;社会关系;职业认同;城镇生活适应性;外出务工

中图分类号:F304.6;C91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4-0037-05

一、问题的提出

农民外出务工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层次变革。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农民工社会关系、职业认同和城市适应性是影响农民工外出务工,有序转移到城市的重要因素。就国外的研究来看,布劳[1]认为: “流动人员不能简单的抛弃旧有的角色属性和角色关系,但他们如果不接受、也不建立新的角色属性,那么他们就不能适应他们的新位置”。迁居到城市的农民工,如果不能主动积极地与当地人接触沟通交流,建立起新的角色,就会造成自我身份定位的迷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融入城市环境的步伐。国内对于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三个方面:一是传统乡村社会人们之间的关系纽带表现出强连带的特征。袁小平[2]认为人们之间的关系由血缘、地缘连接,关系非常亲密,彼此感情深厚,亲密的感情保证了他们互动的频率,传统情感规范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二是职业认同,主要指农民工对职业目标、工资满意度、人际关系等的认知和识别。赵永乐[3]认为职业认同是一个演变的过程,可以为将来的自我发展指明方向,为个体提供一个指导、调节和维持个体行为的认知。三是城市适应性。马戎[4]认为受长期生活环境及宗教信仰,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维族青壮年农民工“文化适应能力弱”,产生“内卷化”倾向,这使得生活在城市的维族农民工成为游离于城市的“异乡人”。

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协议书 篇12

甲方:十堰武当中西医结合医院

乙方: 王建强

为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加强人才培养。根据本人申请,经研究决定,甲方同意选派乙方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外出进修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甲方根据人才培养需要,接受乙方的申请,同意选派乙方到太和医院康复科进修学习,时间从 2018年 月 日起至 2019年 月 日止,共计6个月。

第二条甲方根据规定,进修期间提供给乙方在外相应的生活补助。返回工作后能熟练开展本科各项业务,经院、科两级考核合格后给予适当奖励。

第三条外出进修期间乙方保证按照甲方相关要求完成进修计划,如乙方发生违约行为,甲方将追究乙方的责任,乙方按规定自行承担进修相关费用。

第四条乙方保证按第一条的规定完成进修并按期返回甲方服务。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得擅自终止或延长进修期限、改变进修专业。

第五条乙方在外进修期间,应与甲方进修管理部门及乙方所属科

室保持联系,自觉服从所在进修单位的管理,不得从事有损甲方及进修单位利益的活动,遵守所在地的各项管理规定。

第六条乙方完成进修计划后必须无条件按时返回甲方工作,以自己所学专业为甲方服务,履行医务人员职责义务。乙方进修结束后,应为甲方连续工作服务满

年。未经甲方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离开甲方,否则,乙方应按2-5倍退回甲方全部培养费。

第七条乙方在进修期间如遇甲方特殊情况(如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等)必须服从甲方安排,随时返院上班。特殊情况消失后,进修时间顺延。非甲方原因,乙方提前结束进修(包括未拿到结业证)的,视为修业期满,同样承担第六条义务。

第八条乙方完成进修计划后,应在3个工作日内凭进修结业表和结业证到甲方医务科、院办及所在科室报到。

第九条乙方发生下列情况之一者,须向甲方支付赔偿费或违约金:

1、乙方未经甲方同意超过规定期限延长进修时间而增加的一切进修费用由乙方自理。

2、乙方因身体健康以外的原因中途结束进修者,必须向甲方退还其进修期间甲方所支付的费用。

3、乙方完成进修计划后不按时回甲方工作或回甲方工作时间未满

规定服务年限自行离开甲方的,必须向甲方支付赔偿费或违约金。

4、进修结束后经考核不能胜任本职工作者,退回甲方支付的学习费用,并自动离职。

第十条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另行协商后形成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有同等效力。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自签署之日起生效。

甲方(代表):

乙方:

新招工作人员外出培训计划 篇13

学习的培训计划

为更好的落实国家旅游局下发的《关于通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大峡谷景区暗访评定情况的函》(旅景评发【2014】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游客中心新招工作人员培训力度,提高专业知识和自身素质及管理综合水平,为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5A级景区复验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提高游客中心新招收员工的素质,提高本单位员工的管理水平,保证公司可持续性发展;根据单位的发展目标,提高整体人员素质,培养一批具有专业技能和管理知识的人才为目标,特制定本培训计划方案。

一、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及参加人员

1、培训方式:培训学习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理论培训学习阶段、第二个阶段为实习培训阶段。

2、培训时间:2014年3月25日——2014年5月27日。

3、参加人数:共13人,其中男6人、女7人(少数名族5人)

二、培训地点:

1、理论培训学习地点: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

2、实习培训学习地点:深圳东部华侨城旅游景区(国家5A级景区)

三、培训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1、2014年3月25日19:30分飞机—深圳宝安机场(00:25分)到达,学院安排接机。

2、2014年3月26日安排一天时间熟悉学校校园、教室、宿舍、食堂以及与负责本次培训的主管对接次日上课的具体事宜。

3、2014年3月27日正式开课——2014年4月26日为理论培训学习时间,培训课程主要以旅游管理学为主,具体课程及授课教师见附表一。

2、2014年3月29日(周六),安排一天时间员工集体外出购物,购买生活所需品及食物等。(考虑到:①因员工刚到陌生的环境需要适应熟悉、参观大城市的发展②因员工个别有些物品未带、名族学生饮食的食物等)

3、2014年3月30日(周日),在宿舍休息,整理学习笔记,整理个人生活,可去学校图书馆看书。

4、2014年4月5日—6日(周末),安排每天上午上半天课,所有培训员工在教室上课,温习本周所学知识,互相探讨学习,下午自行安排,不许单独外出。

5、2014年4月12日(周六),安排第一次考试(视老师出卷子的情况而定)。

6、2014年4月20日(周日),安排一次集体在外聚餐,要求聚餐地点离学院近、不饮酒、下午7点之前必须回到宿舍。

7、2014年4月26日(周六),安排第二次考试(视老师出卷子的情况而定)。

8、2014年4月27日(周日),前往深圳东部华侨城景区参加实习工作。(视学院最终安排实习日期而定)

9、在本次培训实习期间每周安排3天晚自习(星期

一、星期

二、星期三),晚自习时间1小时30分,晚自习时间自行温习白天所学的知识,互相讨论。晚自习由管理人员负责管理。

10、教室值日,每天安排2人做教室卫生。值日表见附件二。

11、宿舍卫生,每个员工每天必须自己做打扫宿舍卫生,保证宿舍整洁干净,由班长、副班长负责检查宿舍卫生。

12、2014年5月28日返回乌鲁木齐。(具体按实习结束时间而定)

探索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入党新路子 篇14

寻求农村党员发展困难的破解之法

——大化县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大化县委组织部 2007年8月13日

大化瑶族自治县是集老、少、边、山、穷、库(区)于一体的国定贫困县。全县16个乡镇156个村42万人口中有36万人是农村人口。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打工经济”的兴起,大批有文化、年纪轻的农村青年都不愿留家务农守业,纷纷外出务工经商,留下除了老人、妇女和儿童外,多是素质较差、缺乏“打拼”精神的青年。据统计,目前我县每年外出务工经商达7.8万人,其中,青壮年达7.2万人,占92.3%;这些人见识多、眼界宽、有思想,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生力军。但由于长年在外,村党支部看不到、管不着,不少村党支部反映,现在农村好“苗子”难找,即使有外出务工青年要求入党,也由于培养考察、谈话、转正等各个环节操作上受地域限制而被搁臵起来了,选人育人渠道受到很大限制。如何加强对外出务工经商青年党员的培养发展工作,是新形式下党建工作一个不容回避的难点问题。可以说,农村党员发展难,难就难在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只要做好了这项工

作,农村党员发展难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对此,我县从2003年以来,针对农村发展党员后继乏人的问题,以“五个一”活动为载体,建立完善相应制度,积极探索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新模式,摸索出一条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的新路子,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江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调查研究,理清思路,增强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02年底,县委组织部牵头,从组织、人事等部门抽调30余人,分成4个调查组深入各乡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党员队伍现状调查。调查发现,农村党员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存在着“四低四弱”问题,即:年轻党员比例低,队伍生机活力弱;党员整体素质低,“双带”能力弱;教育管理水平低,党员党性意识弱;组织号召能力低,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弱。同时,大量的农村党员和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只有妇女儿童和老弱病残留驻农村,农村党员老龄化十分严重,农村发展党员后继乏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存在“四难”,即积极分子确定难、发展对象培养难、队伍结构改善难、整体素质提高难。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削弱了党组织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应有的作用。为此,县委认为,要扭转目前这种状况,必须大胆地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努力探索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建工作的新办法、新路子,促进农村经济社

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二〉采取措施,狠抓落实,认真抓好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

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出无定时,居无定所,他们流动范围越来越广,流向行业越来越复杂,流动时间越来越长,流动频率越来越快。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为此,县委高度重视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1、制定方案,明确责任。2003年,在调查研究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县委出台了两份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一是《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做好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二是《关于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由县委负总责,组织部门牵头抓,乡镇党委直接抓,村级党组织具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县、乡、村三级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乡镇、村也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广泛宣传动员,并组织力量开展大规模的调查摸底工作,切实弄清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数量、流向及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归类造册,建档立卡,为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党委重视,加强领导。为加强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县委成立了领导小组,县委书记担任组长,县委分管组织的副书记和县委组织部部长任副组长。各乡镇

党委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各级党组织利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返乡时机,广泛开展送温暖、送信息、送政策的“三送”活动。2004年农历正月十六日,县委书记吴秀永、县人民政府县长覃荣武亲自来到大化汽车总站,为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其他外出劳务人员送行,形成全县上下关心外出务工人员、重视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的良好氛围,扩大了影响。各基层党组织也通过召开座谈会、欢送会等形式,多方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联络交流,增进理解,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3、抓好试点,示范带动。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为探索出一条新路子,2003年,我县在大化、六也、流水、古河、都阳等五个乡镇的古感、亮山、流水、德礼、加司、古河、都阳等行政村,就如何抓好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和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开展试点,取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2004年10月,我们召开了全县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了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动这项工作在全县全面铺开。

4、加强督查,确保成效。县委组织督查组,经常深入基层,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对工作不扎实、措施不到位的单位和人员,给予批评教育,-4-

督促整改,督查结果在全县通报。县委组织部每年还要对各乡镇的开展此项工作情况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与党建目标管理挂钩。通过督查和考评,推动了工作的平衡发展。

〈三〉坚持程序,严把“四关”,确保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的质量

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我们坚持数量服从质量,坚持程序,把好“四关”。

一是把好“选拔关”。针对积极分子难确定问题,我们扩大视野,重点从复退军人、大中专(高中)毕业生、共青团员、妇女、村组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致富能手和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等六个方面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出“苗子”,抓住他们返乡的机会,组织他们学习党的知识,和他们座谈交心。在他们外出期间,通过电话、书信、短信等方式和他们保持联系。同时,村党组织还组织人员定期走访外出务工人员家属,帮他们排忧解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通过这些措施,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对提交申请书的优秀青年,各村党组织及时召开会议讨论甄定。据统计,几年来,全县共有 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递交入党申请书,经党组织讨论,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有 人,其中复退军人和大中专(高中)毕业生 人,共青团员 人,妇女 人,村组干部和村委后备干部 人,致富能手和有一技之长的人员 人。

二是把好“培养关”。针对发展对象难培养问题,我们采取“1+1”方式确定培养联系人。规定每名入党积极分子

必须有2名正式党员进行联系,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培养联系人:在外出务工地建立有临时党小组的,由1名党小组成员和1名村党支部成员担任培养联系人;外出务工地没有建立党小组的,由1名在务工地的党员和1名村党支部成员担任培养联系人;本村在务工地无党员的,由1名村党支部成员和乡镇党委1名委员担任培养联系人。联系人负责督促入党积极分子主动汇报思想、学习及工作情况的同时,还通过电话、书信、短信等方式定期与联系对象沟通了解,掌握思想动态,并进行教育引导,培养他们的党性意识和组织观念,促进他们的成长。几年来,全县共有37名乡镇党委班子成员、123位村支部(总支)书记、167名党小组负责人、375名外出务工党员等先后担任培养联系人,他们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培养联系,把好“培养关”。

三是把好“素质关”。针对外出务工经商入党积极分子难以直接在村里培养、考察、谈话和接受考验的实际,我们采取了灵活的方式,一是利用他们返乡的机会,对他们进行党的知识教育培训;二是组织他们开展“五个一”活动:带一名以上村民外出务工,为家乡献一条发展良策或提供一条致富信息,帮扶一户贫困户,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引进一个项目或回乡创办一个经济实体。通过“五个一”活动,发挥外出务工经商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增强他们的党性意识,提高他们在村民和党员中的影响力。如七百弄乡保上村的秦明丛和田锦恒在南丹大厂打工,去年他俩被村党支部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帮助联系推荐了100多名群众外出劳务,-6-

还捐款5万多元支持家乡修建屯级公路,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等等。

四是把好“审查关”。政治审查是发展党员工作的关键,是确保新党员质量的重要一环。在入党积极分子经过培训考察列为发展对象后,我们坚持发展程序,广泛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认真听取介绍人的汇报,严格审查其历史和现实政治表现,把好审查关。此外,我们还严格执行公示制,据统计,名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经公示后,就有 人不被列为发展对象。近年来,我县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 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都较为满意。

二、初步成效

1、先锋模范作用逐步体现。近年来,大化县年均外出务工近7.5万余人,其中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就带动了2.3万人外出务工就业。全县先后在广东东莞、广西南宁、武鸣等地建立了4个流动党支部、17个党小组,培养务工经商人员入党积极分子 名,发展新党员 名,占近三年全县发展农村党员总数的 %;35岁以下的中青年农民工党员 有 名,占新发展农民工党员总数的 %。为基层党组织输入了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使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发挥了先进的作用。如大化镇流水村入党积极分子韦强,在东莞毛织厂工作多年,掌握了高超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能,主动参与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积极分子“五个一”活动,2005年,他返回家乡,在大化县城创办了“韦强毛织厂”,安排县内库区移民150多人在他的厂里就业,解决了150多名移民就

业难的问题。在他的带动下,目前,已有“鹏兴针织厂”、“顺锦针织厂”、“联响电子厂”、“腾达电子厂”等十多家由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返乡创办的企业在大化县落户投产,解决了全县1850余剩余劳力的就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初以来,大化县外出流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家乡提供经济信息1689条,帮扶贫困户1530余户,办实事好事3579件,引进项目资金3715万元。

2、党员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农村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二是后继乏人的问题得到缓解。不少农村支部通过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扭转了近年来发展党员断层和村级组织后继乏人的被动局面。三是党员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组织观念及“双带”能力进一步增强。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积极为家乡办了许许多多实事好事。

三、几点经验

1、靠制度带全盘工作。县委研究出台了《大化县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方案》以及《外出流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登记报告制度》、《流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联系汇报制度》、《座谈慰问流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制度》、《流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家访排忧制度》、《流动入党积极分子目标管理考评制度》、《流动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培养制度》等相关制度,初步形成了“方向正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制度规范”的工作局面,用制度加强和

规范了全县外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流动人口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2、靠教育带素质提高。一是实行“遥控教育”。各级党组织将学习材料以邮寄的形式寄给外出入党积极分子,并由党支部以电话或信函的形式跟踪督学,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记录在案,作为年终评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要依据。二是实行“异地教育”。与外出入党积极分子流入地的党组织联系,委托流入地党组织代为管理教育。三是“返乡教育”。抓住传统节日外出入党积极分子返乡的有利时机,让外出入党积极分子汇报外出期间的思想工作情况,并利用乡镇、村党校或夜校等教育阵地,开展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党的知识水平。

3、靠组织带管理规范。对掌握去向的入党积极分子,采取“挂、建、督”的措施,为他们“安家”,让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挂”,即对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入党积极分子,及时将其培养情况通报流入地党组织,挂靠流入地党组织参加组织活动。“建”,即对外出流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相对集中、地点固定且有3名以上党员的地方,成立临时流动党支部,定期开展党组织活动。“督”,即对外出流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较分散、且人数在3人以下的地方,由流出党支部落实联系人,并建立和完善好《流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联系簿》等簿、表、卡、册,对外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

4、靠目标带任务落实。2004年起,县委将外出务工人

员中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纳入全县各级党组织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年终进行专项考核。并把此项工作与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的工资待遇相挂钩,促进了外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在流动人口中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任务的落实。

5、靠创新带作用发挥。2004年,大化县制定并实行了农村无职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设岗定责活动,将入党积极分子纳入到“致富信息服务岗”、“外出务工带动岗”、“技术技能帮带岗”等岗位中来。同时,在外出入党积极分子中,开展了“三带三做”活动,即:带头遵守公德,做文明诚信的模范;带头艰苦创业,做率先致富的模范;带头帮贫解困,做共同致富的模范。

四、存在问题

我县在外出务工群体中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在探索实践中还存在许多“未知数”和“空白点”。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一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没有主动探索和实践,缺乏主见和办法;二是流动人员出无定时,居无定所,行踪迹难寻;又因为外出务工人员分散全国各地,组织起来极为困难;三是我县属山区贫困县,财政困难,各级党组织开展此项活动,经费不足,一些村甚至与外出党员联系的电话费、资料邮寄费都无法落实,较严重制约着工作的开展;四是外出人员流入地分散且多,目前,我县要与当地基层党组织一 一取得联系是很困

上一篇:掌声小学的作文下一篇:六年级小学生自我介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