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春》有感

2024-10-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学生《春》有感(通用12篇)

中学生《春》有感 篇1

刘 春:学做于永正式的“明师”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研读有感

学做于永正式的“明师”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研读有感 刘 春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是于永正老师的封笔之作、压卷之作。年逾古稀的于老师,用了四年的时间,对自己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做了全面总结,把最想对自己、对同事、对朋友、对弟子、对千千万万教育同行说的话,言真思切、情深意笃地写进了书里,也写进了无数教育人的心里。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带着徐州乡村骨干教师共读这本书。每每品读于老师简约平易的语言,走进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体悟田野研究的智慧经验,常有豁然开朗、醍醐灌顶之感。于老师说,他一辈子都在追求“做个‘明’师,不求有‘名’,但求心‘明’”。在我看来,于老师不仅做到了“贤人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的教育之“明”,更做到了“显诸仁,藏诸用”的无痕之“明”,所以,他才成为了学生喜欢的老师,才能“引领着小学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作出了永载语文教学史册的重要贡献”。(崔峦先生语)“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如何学做于永正老师那样的“明师”?走进书中,我们慢慢读,细细品,期待能寻找到答案。

涵养“甘草”品性

在书中,于老师借同事朱友明老师的话语,将自己比作“甘草”,用甘草温和、包容、调和三个特性来诠释自己的品格,也道出了所有学生对老师的期盼,可谓是神来之笔。

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首先要温和亲切。随意到班级里调查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学生评价自己喜欢的老师,最常用的词语就是“和蔼可亲”。温和的微笑、亲切的态度,是缩短师生间距离最好的法宝。七十多岁的于老师回忆起教过自己的老师,仍充满深情地写道:“微笑是他们共同的名片,宽厚是他们共同的品格。我第一眼看到他们,便没有距离感,没有恐惧感。他们的高尚品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便悄然融入了我的血脉。”微笑的力量,可以穿越岁月与时空,永远留存在学生的记忆之中,温暖整个人生。于老师传承了恩师们“温和”的品格,无论在哪里上课,只要和学生见面,不消十分钟,他便会用特有的温馨笑容和亲切语言,让学生放松了身心,愉悦了情绪,打开了心扉。学生犯了一些小错误,诸如在课本上涂鸦,甩同学一脸墨水,于老师总能用宽仁的微笑和态度顺势利导,化干戈为玉帛。“多么令我感动的笑,多么令我难忘的笑!”“于老师的笑是最温和,也是最有效的批评。”学生在作文中这样抒怀,他们在感动中自省,在自省中自然自在地成长。温良敦厚——这如甘草般柔性的力量就这样润泽、滋养着学生的内在精神。

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还需要理解包容。于老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包容,源自于他“不论人非,但言人是;容人之过,谅人之短;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的处世哲学,源自于他对万世师表孔圣先贤思想的传承与践行。他谈到“忠恕”是儒家思想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仁”道的具体体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谓之“忠”;推己及人,如人之心,谓之“恕”。于老师没有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换位思考”,推己及“生”,为“生”谋。他理解迟到学生的难堪,对他们喊“报告”的勇气予以鼓励;他理解骂人女生的委屈,并为自己曾经的误解公开道歉;他理解学困生的无奈,用“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眼光,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哪怕做不到喜欢每一个学生,也要做到尊重。“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于老师因理解而包容,因包容而赢得了学生们的心。每年雪片般寄给于老师的新年贺卡中,都写着学生的想念;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工作后,学生们每个成长阶段的回眸中,都有于老师的身影;学生转学到外地之后又回来,这都来自于老师不可抗拒的吸引力……有容乃大——这如甘草般的海纳之德就这样呵护、涵养着学生们稚嫩的心灵。

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更应擅长适度调和。于老师将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的为师之道智慧地转化到与小学生的相处之中。他是变通的高手,面对不同的情境,以最适宜的方式去调和,去引导。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就事论事地批评,然后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跟进表扬。对于优秀的学生,灵活运用“近比”“远比”的方法,不断激发潜能,寻找成长的增长点。对于学生成长中的苦恼,运用放大亮点和期待效应,帮学生找到平衡点,走出低谷。对于学生和老师非常关注的作业和考试,则运用适度的训练,因人而异的训练点……于老师叙说着点点滴滴里的“中庸之道”,让教育中的深入与浅出,主导与主体,自主与合作,赏识与惩罚,都做到随时适中,恰到好处,以此来帮助学生成就最好的自己。守正育德——这如甘草般的中庸之道就这样修正、护佑着学生的全面成长。践行“无言”之教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于老师努力追求“无言”之教,他特别强调“身教”,“因为‘身教’无痕。教育一旦‘有痕’——让学生感到你是在‘教育’他的时候,十有八九,效果不彰”。行“无言之教”,表现在“身”,关键在“心”。

坚守一颗童心,和学生形成相似而和谐的共振。于老师总是蹲下来看孩子,努力用儿童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理解儿童的心理需求,认同儿童的顽皮好奇,读懂儿童的思维言语,尊重儿童的千差万别。于老师满身“孩子气”,和学生一起逮蚂蚱、看菊花、爬山划船、钓鱼钓虾,“顽皮”地和学生捉迷藏,成了十足的“孩子王”。于老师倡导“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教育理念,体谅学生的淘气和犯错,更关注学习不好,又调皮捣蛋的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关爱。于老师追求“是师非师,是课非课”的教育境界,营造平等和谐、宽松快乐、其乐融融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哪怕是刚刚认识的学生都渐入佳境,绽放精彩。教师拥有童心不泯的特质,便拥有了教育的“秘钥”,教育因此会变得简单而幸福。

秉承一颗爱心,在细节处体现尊重关怀。于老师曾经写过一幅书法作品——“爱是第一智慧”,道出了教育本质的力量。于老师对学生的挚爱藏在“细节”里:“教育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一切都在细枝末节里。”于老师的“爱”是用“样子”和“行为”巧妙表现出来的:“讲课时,我‘眼观六路’,会用亲切的目光看着每个学生。”“学生的红领巾歪到一边去了,我会为他扶正。”“课间,我会找调皮男生掰手腕,并让他两只手。”于老师的“爱”是用关心和激励的语言灵动地传递出来的。丛翔同学迟到了,于老师凑到他耳边说:“下课后到办公室去,我抽屉里有饼干。”“必须吃!你妈妈多次对我说,你把吃饭很不当一回事。”占松同学的作文进步很大,于老师找他谈话:“过段时间,我请你读一篇你没见过的文章。如果能读得正确、流利,你的表达会更流畅。”“一个月后咱们试试,我对你很有信心!”于老师认为,教学艺术首先不是处理教材的艺术,而是善待学生的艺术。于老师的教育生涯是由无数爱的小事筑成的,在他的教育叙事中,处处流露着宽仁友善的温暖,让每一个学生都因受到关注而拥有归属感,拥有安心的快乐。当师爱绽放在细节里,走进学生的心里时,尊重和喜欢便成为生间恒常的默契。

练就一颗慧心,教给学生真功夫。于老师说 :“老师就是一本教科书——一本学生天天看的‘无字之书’。”为了让学生在他这本书里学到真本领,于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地在语文上下功夫:练“声情并茂”的朗读功夫,练“熟读成诵”的记忆功夫,练“一眼看穿”“一语道破”的阅读功夫,练“有章有法”的写字功夫,练“文从意到”的写作功夫,练透视学习规律的理论功夫。语文教师不仅是学科专家,更应是文化杂家,于老师还广泛涉猎京剧、京胡、书法、绘画……于漪老师说:“真正的教师他有真东西,而且能把真东西教给学生。”于老师就是用他全面、扎实、深厚的真功夫,不仅让学生“看服”,更让学生“佩服”,真正做到了助力学生的素养提升和精神成长。当教师的语文素养和实践智慧成为“专业担当”,无痕之教便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探寻“有意思”的境界

于老师的教学思想充满了现场感,他醉心于课堂教学,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诠释着对儿童生命成长需要的真诚关注以及对母语教育教学规律的深刻把握。于老师认为,儿童心中的好课堂就是“有意思”的课堂,把课上得有意思,是他毕生的追求。

“有意思”的课堂要有“获得感”。“获得感”是指因为一种实实在在的得到而产生的满足感、幸福感。于老师教学《在仙台》,引导学生从看似最普通的“星期六”一词走进文本,真切体会藤野先生认真细致的品格,巧妙领悟文字背后的意蕴。教学《祖父的园子》,聚焦“帽”字,在学生最易出错的地方教出汉字的字源,教出了汉字的形意结合……无论是朗读、写字,还是阅读、写作,于老师总是用潜心会文、点“字”成金的巧点妙拨,引导学生在“求知—满足”的动态平衡中,不断体验“恍然大悟”之感,品尝“学有所获”之味,并由此形成深层的学习兴趣和持续的学习内动力。在于老师充满活力、灵性与收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学了,而且学对了、学会了,在学习中逐渐留下语言,留下能力,留下情感,更留下了兴趣和习惯。

“有意思”的课堂要有“轻松感”。脑科学的研究表明,只有积极的情绪才能为学习者提供足够多的热情来达到目标。于老师深谙此道,他的课堂总是让学生感到轻松愉悦,如沐春风。这种轻松感,首先来自于老师的“举重若轻”,他将自己深入的备课所得,转化成与儿童认知逻辑高度吻合的教学策略,寻找最合宜的切入点,在师生对话中帮助学生主动达成学习目标。教学《狐狸和乌鸦》,他运用“续写故事”的方法,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自我代入,体悟寓意。教学《草》,他运用简笔画,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入”为“浅出”,引导二年级学生理解诗意。这种轻松感,还来自于游戏化的学习活动。于老师认为,儿童的生活方式就是游戏。所以课堂教学的重要样态就是“游戏化”。教学《狐假虎威》,用角色游戏练习朗读;教学《招待客人》,创设真实情境,运用表演游戏练习说话。当然,轻松感还来自于老师的幽默与机智。于老师说,幽默不仅需要有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畅达的口语,更要有融融的爱心、博大的胸怀、乐观的情绪、爽朗的性格。正因如此,他展现出的幽默,信手拈来,恰到好处,既友善亲切,又让人忍俊不禁,营造出乐中学、学中乐的学习情境,激活了儿童的潜在智慧。

“有意思”的课堂要有“变化感”。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有云:“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课堂教学亦是如此。于老师的课堂充满鲜活的变化、灵动的创意,这种“变化感”尤其突出地表现在他的作文课上。“生活是根,语文是花”。于老师善于在生活中时时琢磨,处处留心,不断挖掘写作素材:春寒料峭时盛开的瓜叶菊,秋高气爽时丰收的苹果树,一幅幅生动的漫画,一句句诙谐的歇后语……都是写作的好素材。“动静屈伸,唯变所适”,于老师的课堂常变常新,他的课堂触角伸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将教学过程构建成趣味横生、创意无限的生活体验与言语交际过程。教学《认识苹果》一课时,学生去果园前写参观保证书;到果园里聆听苹果专家讲解,回家讲给父母听,写参观日记;在学校举行苹果展览会,向全校同学介绍苹果;最后学写通讯报道,投稿到报社。当学生的学习因生活的丰富而生成变化和创造时,学习的价值和魅力便得以形象化地显现,课堂就会如吸铁石一般用强大的磁力,牢牢地吸引学生的身与心。

中学生《春》有感 篇2

一、让学生在歌曲中寻找春天

上课伊始, 我先播放郑秋枫的歌曲《春天来了》, 让学生自己在歌曲中寻找春天的意境。反复欣赏几遍后, 孩子们兴奋地举手, 老师, 我们看到了春天!我们脑海里浮现出“春风吹遍了山川, 春雨洒遍了原野, 春风春雨, 带来了美丽的春天, 百鸟和鸣清脆婉转, 百花盛开万山红遍, 啦———春天来了。”多么动听的旋律, 多么美妙的歌词!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两遍, 尽情陶醉在迷人的春色中。那明亮圆润的女高音, 流畅欢快的旋律, 热情奔放的情感, 春风抚面的柔情, 无不让同学们眼前憧憬到春风春雨带给大地万物春的萌动和百花争艳百鸟争鸣的春景, 从而让学生体悟到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潜滋暗长难以抑制的喜悦, 伟大祖国春光明媚欣欣向荣的壮丽前景。

二、让学生在凝听中感受春天

大自然中的春天是美丽的, 令人神往的!那学生在课堂上的快乐从哪里来?他们的快乐来自于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 对歌曲中描绘春天的凝听。莫扎特在创作歌曲《渴望春天》的时候, 已经疾病缠身, 贫病交加。可令人惊叹的是这首描绘春天的歌曲没有丝毫的伤感和绝望, 整个旋律清新欢快, 充满天真和童趣, 足以看出莫扎特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不得不让我们对他产生崇高的敬意。当笔者把歌曲的创作背景讲述给学生的时候, 学生被作者的这种精神折服, 并为之动容!感谢莫扎特的《渴望春天》给我们带来的愉悦, 感谢莫扎特对人生积极乐观的态度, 感谢春天带给我们的美好感受!

凝听每一首描写春天的音乐作品, 都有感动我们的地方, 都带给我们美好的享受。例如, 在歌曲《北国之春》当中, 我们不但能感受到远离故乡的游子对北国之春的无限向往, 而且还感受到了深深的母爱, 浓浓的乡思。《春之声圆舞曲》是奥地利的“圆舞曲之王”约翰·施特劳斯作于1883年的作品, 当时他已接近60岁, 很难想象, 这样一位老人创作出的作品充满青春的活力。《春之声圆舞曲》首次演唱是花腔女高音, 后来又以钢琴曲、管旋乐曲的形式流传, 管旋乐曲是由作者本人改编的。无论哪种音乐表现形式, 均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全曲除了引子与尾声以外, 还由三个小圆舞曲组成, 第一圆舞曲旋律优美流畅, 上下起伏, 具有旋转舞的律动。第二圆舞曲旋律轻盈幽雅, 抒情甜美, 张驰有度, 让人浮想联翩。第三圆舞曲旋律更为活跃, 具有跳荡的节奏, 既有华丽活力的享受, 也有温柔亲切的歌唱性, 让人快乐无比, 陶醉在迷人的春天圆舞曲之中———就让老师和同学们在这音乐的凝听里陶醉着陶醉着, 让我们在创作春天的音乐作品中享受快乐感受春天吧!

三、让学生在多种艺术中享受春天

春天是美丽的, 春天是充满朝气的, 春天是一年里充满希望的季节, 描绘春天的歌曲乐曲数不胜数, 因此才有了乐在曲中寻的欢欣。通过一节课的学习, 孩子们不但会唱春天的歌, 还欣赏了春天的曲, 他们在春天的歌曲 (乐曲) 中感受到了惬意, 通过自己的努力, 在音乐作品中寻找到了春天, 找到了春天里的快乐!那么, 在我们的生活中, 还有哪些方式能展现春天的美呢?同学们经过一番讨论, 得出以下结论:

学生代表1.在诗词中寻找春天

历来许多文人墨客, 都喜欢用“春”这个主题创作作品。例如, 唐朝诗人孟浩然所作的《春晓》, 是一首典型的捕捉春天气息的作品, 表达了诗人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唐朝大诗人杜甫描写春天的诗家喻户晓, 脍炙人口:“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那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 种菜养花, 与农民交往, 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 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 抒发了诗人在春天里感受到的喜悦之情。

学生代表2.在散文中品味春天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散文, “盼望着, 盼望着, 东风来了, 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 花枝招展的, 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领着我们向前去。”如此美文, 展现了一幅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早、春情图, 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春天的希望, 表达了作者春天到来时的愉悦心情。

学生代表3.在美丽的画卷里欣赏春天

春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音乐家喜欢她, 文学家喜欢她, 画家也不会错过她。许多画家都会采用春的主题撒彩泼墨, 造就一批又一批惊世佳作。例如: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下课铃响了, 同学们意犹未尽, 还在纷纷举手。

老师:表现春天的艺术手法还有很多很多, 由于时间关系, 下节课我们继续探讨。春天是美丽的, 春天是多姿的, 春天是永恒的, 春天也是充满希望的;春天的景美、人美、万物美;描写春天的歌美、画美、文也美, 祝愿我们每位同学炼就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 一对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一双善于绘画美的双手, 善于表达美的口才, 去尽情地讴歌春天享受春天吧!

摘要:春天是美丽的。春天的景美、人美、万物美, 描写春天的歌美、画美、文也美。教师的责任是让每位学生亲身参与, 培养炼就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 一对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一双善于绘画美的双手, 善于表达美的口才, 去尽情地讴歌春天享受春天!

留学生的英国春晚 篇3

本科四年我都积极参加学院艺术团的活动,各种比赛、晚会基本没有遗漏,和艺术团一群爱玩的小伙伴们在一起大概是最好的回忆之一,犹记得大四的毕业晚会演出结束后,我还在日志里伤感地写道:“这也许是我最后一次站在舞台上,天下无不散之筵席……”

当时真的没有想过还能站到舞台上,而且是国外的舞台。

刚到英国的时候对一切都感到很迷茫,只想着怎么对付学业,各种各样的社团自觉已没有精力对付,即便觉得很有趣也只是围观,直到看到莱斯特中国学联筹备的春晚招募表演者时,突然就有想加入的冲动。

在海外搞春晚的组织主要是大学里的中国学联,一般每所大学都会有,其次就是一些社会组织,比如同乡会。我曾看到英国的汉服同袍成员组织活动,他们的春晚是走网络路线的,把节目录成视频,通过筛选后这些节目就成了一台晚会。

在英国大学的中国学联里莱斯特学联的人气算得上数一数二,这也得益于有一个强大的莱斯特华人网来支撑。每年的莱斯特春晚都在O2 Academy举行,许多小型演唱会都会选这里为举办地点。所谓的春晚招募并不是先有固定的节目再招人,而是由学生自荐表演项目。

因为研究生的学制相对短,与本科生比起来相对忙碌,所以中国学联的负责人多为莱斯特大学的本科生。与春晚的负责人联系上后协商的过程会有很多磕碰,对于许多本科在国内就读的学生来说,更习惯组织比较规范的社团,组织活动时会有老师或领导指导或者布置任务,比如我从前参加的晚会,都是学生会先定出一个主题,再围绕这个主题想节目。年轻的学弟学妹们并没有这种经历,在完全放任自主的情况下,要说服对方还是得费些口舌。

从最初设想的歌舞结合,到最后变成金曲联唱;从男女合唱变成几个人不同风格的独唱,中间过程比较曲折。因为那年穿越电视剧《步步惊心》很红火,搞笑小品也对这部电视剧开涮,于是最终确定我来唱电视剧的主题曲《三寸天堂》作为歌曲节目到小品的过渡。其实这首歌的曲调不是很适合我,但想着能娱乐大家也就无所谓了。

因为春节期间海外学生没有假期,又碰上考试和论文截止时间,春晚通常都是在考试结束后正式开课前举行,而我参加的那届正是在元宵。

学校不会给中国学联经费,除了拉赞助外,晚会还会兜售门票,会员3英镑,非会员5英镑,现在门票也涨价了。当室友知道我有节目的时候说“我们会买票支持你的”,觉得这些姑娘真是可爱。

O2 Academy的舞台不大,四周是酒吧吧台,这些酒吧长期驻扎在学生楼里,每年还会对新生提供优惠,当然得成年了才能消费。不少观众还没等晚会开始就先点上一杯,场子不需要刻意预热就变得热闹又嘈杂,观众里还有不少外国朋友,即便节目没有提供英文字幕听不懂,他们照样无比欢乐。

从春晚可以看到表演者平时不易被人了解到的一面:谁想到外表斯斯文文的男生和女生会在舞台上一套拳打下来大汗淋漓、一把剑舞得虎虎生风,而且他们还有多年的练习基础,到海外求学也不忘带一把太极剑;平时看起来木讷的男生到了小品里却异常放得开,戴上假发反串女生极其风骚令人捧腹。那场晚会里还有一个亮点,当时相亲类节目正走红,学联也做了一场学生版的“非诚勿扰”,还配一位心理学在读研究生在旁分析。有外国小哥牵了中国女生的手,也有女嘉宾被牵手后手足无措地说:“我以为还有一次亮灯机会,等到时候再灭灯的……”后续如何无人知晓,反正娱乐效果是达到了。

莱斯特中国学联春晚的演出者和观众当然不止局限于莱斯特的学子,其他学校和城市的学子也会过来,最后的“猎人”乐队专场演出里就有来自伯明翰大学的键盘手,不惜火车往返多次就为了参加排练。即便没有春晚,这些人在国外也坚持着自己的艺术爱好,哪怕飞机托运行李有限也要捎上自己的吉他或其他乐器,在小阁楼的墙壁上贴满了吸音用的鸡蛋盒以免打扰别人。“猎人”乐队的成员毕业离开了,新一年又会有新的乐队出现。

“猎人”乐队的主唱和贝斯手恰好和我一个班,主唱“船长”与多数人不同,是一位已婚人士,在演出开始前他说:“这是我最后一次站在舞台上,我最好的青春都给了乐队。”感同身受的我冲到前排欢呼,直至最后一首歌唱完。

读《春》有感 篇4

漫漫人生路,即使他拥有庆长所无法追及的历史,又何妨,终究是在兜兜转转后发现彼此是唯一绵长的牵绊。

在一起时,欢欣,满足,拥有真实;不在一起时,各自独立,有所追求,仿佛生命毫无交集,可还是峰回路转。

生命永远充满矛盾,越是依赖牵绊,越是挣扎疲惫不堪。

太过用力让彼此在生命里烙下挥之不去的印记。

有句话说:“其实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的羁绊很脆弱。”但我并不这么认为。我是与庆长相似的女子,在所有的感情中渴望真实,渴望确定,因此求得心安。生命苦痛和悲哀太多,一丝丝的光线都在优柔寡断,徘徊不前。他们不断地思索、对比,这其实也是和内心真正的自我进行较量。若执意求个明白,定会让别人新生顾虑不得不狼狈走开。久而久之,便习惯孤独。

起初,你我之间隔着一层无形的纱,离着一些距离看对方,偶尔能瞥见纱后真实而美好的画面。于是我们小心翼翼,学着他人,亦步亦趋的向前迈着步子,以求得更为真实,妄图“识得庐山真面露”。渐渐放下心中芥蒂,敞开自己,透露出些许光亮,惟愿能够获得共鸣。但你知道,事实往往事与愿违。恍惚间我们发现,原来纱后立着一睹高大的墙,我们没有捷径,四处观望,渴望墙上能够打开一扇小小的窗,维持我们心中小小的希冀,却还是不得不在灯火阑珊时继续寻找,赶路。

也许,我们有幸能够在漫长的守候中迎来点滴星光。犹如两颗本是坚硬洁白无瑕的贝壳,整日地躺在沙滩上,偶尔被海浪带起畅游一番,更多的,是慵懒地沐浴阳光,等待被懂得的人拾起并受到珍惜。

庆长最终还是选择离开,两个拥有相似性格,相互逼迫至死,拥有强大个性的人,唯一能够得到的,只有真相。

一如庆长当年问清池:

“这里如此之美,我们可否停留?”

读《春》有感 篇5

这篇文章写出了活泼、轻快的抒情旋律。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喜悦的心情。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给劲,表现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作者凭借细致的观察,抓住富有特征的春天的景物进行具体生动的描写。细腻贴切而又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回大地时,春草勃发的长势、情态和它的特征。

这篇文章写出了花的“争相斗艳”,画出春天百花盛开的繁荣景象。南方傍晚,春雨绵绵的剪影图,意境深远,十分诱人。还从触觉,嗅觉,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风带来的气息,带给人们的愉悦和快乐。作者运用奇妙的比喻,增强语言的情味,与新颖贴切,富有表现力,朴实,清新中含蓄隽永。

观蛇年春晚有感 篇6

春晚的重要性对于中国人来说就像一种潜移默化的传承,已经融入了生活,就像饺子、鞭炮和春联等象征性的东西一样,成为了人们度过新年的必需品。我是一名普通观众,也学传媒的学生,下面从我的角度来浅谈今年春晚带给我的感受。并不只是夸赞,也不是用挑错的眼光来观看。

首先春晚开头的动画给我带来了不错的视觉效果,跳跃性很强但是不乏连贯性,与节目开头衔接的很好,没有很卡或格格不入的感觉,给人以流畅感。画面虽然大幅度使用红黄蓝,不显奢华,但是不乏喜庆感,并且很大气。近些年很多电视台制作的春晚节目片头都有用到动画,特别是三维动画。

晚会的开场节目是央视主持分别搭档来唱歌贺新年,这个节目表演者很多,为了不让观众过早的视觉疲劳,表演者被分成很多组安排在了不同位置,并且入场方式之间还利用舞台效果穿插,导播能做到基本不乱,衔接紧凑很不容易,但是过长的节目让我觉得有些乏味,即便导播切换的挺到位,但还是让我有点眼花缭乱的感觉,特别是频繁借用立体“福字”过度,没有了原始的新鲜感,让我很快的失去了观看该节目的耐心。

今年的春晚给我的感觉是透着一个“新”字,从头开始,主持人就有了新面孔,从我看春晚开始,倪萍是第一位女主持,后来有了周涛,再后来有了董卿,今天又有了李思思。老人带着新人陆续登上了舞台,好像也代表着春晚的延续。据了解此次蛇年春晚为迎合广电总局的要求,春节晚会在内的节日广播电视节目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上下工夫;削减不必要的项目,压缩不必要的开支,把节约的资金用于提高节目水平、资助公益事业,为形成勤俭节约良好风气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硬件不换的情况下,软件升级将给观众带来更佳绚丽的效果。不得不说歌舞表演充分体现了舞台的美轮美奂,舞美效果真的很棒,特别是今年新添的立体动画和原有的升降台,省略了过长的道具布景时间,外加节目巧妙的开场位置,免去了很多无用,甚至多于的过度镜头。

作为中央电视台,并且春晚是多频道,多渠道对外播出,从台前到幕后,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演出人员的压力并不是我们这些普通观众所能理解体会的。在节目还没有正式播出之前,大家对春晚的揣测就已经沸沸扬扬,这说明中国人对

春晚的期待和感情已经超越了一般节目,这一年只有一期的节目,它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人们的心,也正因为如此,期望越高也就越容易失望。的确,春晚过后各个传媒渠道都开始对春晚的一切“品头论足”,甚至是家长里短必谈之话题,轻松点说:平时见面会问对方你吃了没?而大年初一的问候语可能就是:你看春晚了没?

春节联欢晚会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在前些年的春晚观众席中不乏有外国朋友出现,但是今年春晚却把外国友人请上了舞台,包括前边提到的雅尼和与宋祖英合作的席琳迪翁,还有土耳其舞蹈等等这些外国友人的加入,让春晚不再仅仅局限于中国,更走向了世界,使春晚更加的多元化。之前的春晚虽然也有请过外国朋友参与演出,但是此次春晚请来的明星国际知名度更高,而且是在不失其原有的特色上加入了中国元素,不得不说深受中国观众喜爱。

今年春晚有很多“老一辈”艺人没有上,虽然很遗憾,但是今年的新人并没让观众失望。往往人们一说到春晚就会不得不提及赵本山,他不仅仅是东北艺术的代表,更是中国人的小品王,去年他因病没有参与龙年春晚,今年更是彻底告别了央视春晚的舞台,这其中原因很多很多。可是今年春晚的新鲜血液带给人们的欢乐并不亚于往年,新意的节目形式,新鲜的说话方式等等,我觉得今年的春晚更像是一个跨度,一个新的里程碑。

在我的印象中春晚舞台是我见过最大的表演舞台,可是今年舞台给我的感觉有点变小了,特别是大全景机位,利用摇臂从上往下晃的时候,显得舞台小,显得演播厅空旷,不知道是方位不对还是舞台问题,不过舞台越来越精美那是不可否认的一点。

从前我没有接触传媒这个专业的时候,只是一名普通观众,唯一愿做的就是准时准点做到电视机前观看制作好的现场直播,看到我喜欢的相声小品我就目不转睛的看,只在乎演员的一举一动。哈哈大笑过后,我就只记住了演员。但是自从接触过这个专业过后,特别是上了导播课之后,我才意识到一台再美的节目,拥有再好的演员,如果没有众多工作人员团结协调,没有导播的精神高度集中,没有摄像的随机应变,那么都无法给大家呈现出这份完美。

同众多同学一样,为了完成老师安排的作业,不止一遍两遍的看蛇年的春晚,可能即便再看到喜欢的小品也笑不出来了,但是我更多地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幕后

制作团队,这才是老师给我们看的目的。每台晚会都有它的遗憾,可是因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这种遗憾已经减少到最少了。曾经有位长辈对我说过:“总用挑错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是不会幸福的。”春晚是中国人过新年的标志,虽然它没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它却幽默的向人们传承着文化。

欣赏之初,我认为挑错第一,欣赏第二,但是老师念了一篇别的班同学的范文,里面没有表达批判之意,而是欣赏和谦虚、学习的态度,这让我一下有了反思。的确,可能某个机位,或者某个切换点并非如你意,但是众口难调,只要是大众都得到了快乐,这台节目就是成功的。

有感于教师向学生问好 篇7

相互问候是一种习惯和礼仪, 表达了一种平等和尊重。如果长久以来都是学生向老师问好, 老师却少有回应, 时间长了, 学生的激情与热情难免不会被老师的“冷面”和“冷水”浇退。扪心自问, 难道老师就不该向学生问好吗?难道老师向学生主动问好会掉架子、失身份吗?老师身为人师, 更要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在“礼”上更要为学生做出榜样。老师敷衍学生, 或对学生的问候漠然处之实际上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作怪。

主动向老师问好的学生, 我们都是喜欢的, 因为这是有礼貌的孩子;相反, 那些对老师不问好的学生我们却冠以“一点礼貌都不懂”的帽子。怎样向学生主动问好?我想我们中小学教师要向幼儿园老师们学习。每天早上入园时, 幼儿园的老师们都会在幼儿园或教室门口微笑地迎接小朋友, 亲切地与小朋友互相问好。每天放学接园时, 老师们会依旧站在门口与小朋友和家长们微笑地再见。老师的微笑就是小朋友心中的阳光, 老师的问候就是妈妈般的叮咛, 老师的礼貌也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典范。

礼貌不仅是一种修养, 更要养成一种习惯。来而不往非礼也。学生尊敬老师, 老师也要尊重学生。当学生向您问好时, 您最起码的要微笑地回应学生的问好, 或点头致意, 或亲切话语, 或摸摸头, 或拍拍肩, “早上好”和“再见”等这些最基本的问候语也应成为老师的口头禅。当然老师如果能主动向学生问好, 更能让学生感到温暖。老师的问候不仅是一种礼仪, 是一种榜样, 更会起到一种教育效应。

一次, 我检查学生日记的时候, 班里的李明写道:“今天, 我比以往早到教室, 韩老师进来时, 我向老师问好。韩老师笑眯眯地对我说‘早上好, 李明。你来得真早, 真是个珍惜时间的孩子!’我听了老师的话, 别提多开心了, 以后我都要坚持早到校, 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读了李明的日记, 我感慨万分, 老师的一个不经意的问候对孩子来说却是莫大的激励。对于老师, 教育不仅仅在课堂上, 生活就是教育, 细节成就教育。

之后, 我非常注重和学生的问好交流。每天早上我都亲切地和学生打招呼。“早上好”“早饭吃了吗”“今天降温了, 冷不冷”, 看似一句句普通的话语却如春风化雨温暖着学生的心田。放学时, 我对学生送上“过马路小心”“按时回家”等叮嘱。课间时候, 面对学生的问好, 我也是微笑地回应。渐渐地我发现, 学生都愿意亲近我, 班里的气氛和谐了, 师生间的感情更深了。教师自身的一个小改变, 将能带动学生的大改变。

教师作为教育者要关注学生心灵, 关注学生成长。不要小看小小的问候, 艺术的问候是有魔力的。班里新转来的一个女生很内向, 总以丑小鸭自居。有一天她梳了一个新辫子, 向我问好时, 我摸摸她的辫子说:“今天真漂亮。”女孩腼腆地笑了。我接着说:“笑起来更好看了。”从那以后, 女孩的笑声多了, 性格更开朗了。在日记里她这样写道:“今天老师夸我很漂亮, 我真高兴。原来在老师眼里, 笑起来的我更好看。以后, 我不要再自卑。我喜欢老师, 喜欢新学校。”每个人都想听到赞美, 有了老师的赞美, 孩子不仅会心花怒放, 还会美化性格、美化心灵。

“学生的问题意识”有感 篇8

在去教室的路上,我的脑海里还在思考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关于《生物的遗传》这节内容,专业术语太多、太抽象。但每一个专业术语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只要我层层递进地呈现问题,学生们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来互动,这堂课应该水到渠成。想到这儿,我窃喜。

“同学们,你们的调查表完成了吗?”上课铃响过,走进教室,我满心欢喜地问大家。

“完成了。”

我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讨论:每小组选择一项特征,分析该特征在上下代传递中有几种方式。比如某同学是双眼皮,他的爸爸妈妈也是双眼皮,这是一种传递方式。会不会还有其他的方式?大家可以根据本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全班同学积极讨论,兴致很高。我根据他们的讨论,引出遗传的概念。紧接着问:“若性状与父母不同,叫做什么?”“父母能否直接将具体的性状传给孩子?父母传给孩子的是什么?”“一个小小的生殖细胞为什么可以决定后代具有的性状?”

我展示人的染色体和果蝇(雌)染色体图。进一步提问:

1.从以上四种生物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我们可以看到什么?(引出染色体)

2.在生殖发育过程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怎样变化的?

3.每种生物都有许多性状,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怎样控制这些不同的性状?(引出基因)

4.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随着一系列问题的呈现,学生讨论的热情却逐渐递减;随着知识的逐步递进,学生们似乎变得有些迟钝。三分钟热度一过,就失去了探究的欲望。

二、案例分析

在课堂上,部分学生甘当“收音机”,只想被动接受而不能主动产生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日渐淡薄。这样既影响了学习效果,又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更何谈创建我们想要的高效课堂呢?

三、案例反思

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是我们的共识,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着忽视学生“主动性”的弊端。学生个性无法得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日渐丧失,更谈不上各种能力的提高。我认为要改变目前的这种教学状况,首要任务是解放学生的“口”,还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利,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创设问题情境也就是把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通过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具体方法如下:

1.将问题设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中,特别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比较关注的生活原型,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通过实验演示或学生实验操作创设问题情境。实验具有真实、直观的特点,这种问题情境创设在生物学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动手中才能不由自主地产生问题。如学生在做“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时,会提出:“为什么用氢氧化钠来吸收二氧化碳,却用氢氧化钙(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呢?”这一问题。

3.教学过程中不同的见解能引发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和激烈的辩论。实践证明这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教学方法。

(二)从教师给予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究

曾有人评价以往的生物教学是“问题轰炸”,学生疲于接应,被动应答。感悟体验的空间太少,更谈不上有感而发。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将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效果又会怎样?面对陌生的材料,学生势必产生了解的渴望,在与文本的初步接触中产生疑惑。教师如果抓住契机,组织交流,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作为研读的内容,学生探究的欲望自然会被有效激起。

观看春晚有感的作文 篇9

“岁月长河,东去的浪漫还是悲歌……永恒的心,在时空穿梭”,虽然“明家三兄弟”的“大哥”靳东缺席,不过胡歌、王凯的再度同框,一曲“帅到没朋友”的《在此刻》,已经让剧迷足够满足。演出截图瞬间刷爆朋友圈,首个“春晚最佳”在第一时段就火速出炉。

鹿晗、陈伟霆老歌新唱,动感的曲风与活力青春的`舞蹈相结合,将经典老歌《爱你一万年》诠释出青春的味道。井柏然、张艺兴两位帅哥在“小蔬菜”“小瓜果”的动画背景下又蹦又跳,一不小心就把《健康动起来》当成儿童节目了。

每个小时都有人气担当艺人出场,新生代明星意气风发,贡献了最大的流量与话题。不过除夕夜毕竟是万家团圆的夜晚,昨晚的亲情类节目仍占了大头。尤其是语言类节目,《老伴》里的白发老太蔡明继续“毒舌”功力,但最后还是走向温情流;高晓攀、尤宪超的《姥说》不“拼爹”来拼姥姥,斗嘴中一句“姥姥我要做一个暖男,姥姥说别废话把秋裤穿上”笑翻众人;今年艾伦终于不再被沈腾欺负了,因为《一个女婿半个儿》里他是“爸爸”;喜剧新人刘亮、白鸽也延续了在《笑傲江湖》中塑造的“中国式夫妻”形象,上演《大城小爱》……分会场同样主打“家和万事兴”,韩红、姚明、邹世明以及吴敏霞等文体明星都携家人出场。

读朱自清的春有感 篇10

是谁为大地披上了一层彩色的花毯?是谁为春天披上了一层特有的芬芳?

是春花。

在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的笔下,春花的色彩更为绚丽: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春花散了遍地,在大多数人眼中并不足为奇,也不曾细细观赏它。但是,朱自清先生用他所观察到的春天,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春天画卷。

春在何处?

在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在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冬去春来,一年四季不断的交替,轮回。让我们从今天起,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与大作大家朱自清先生俯下身来,观察春天的脚步。一草一木皆为春,让我们将自己瞳孔里煜煜发光的春天描绘下来。

万紫千红总是春。要观察春的步伐,不妨先观察处处吐露的春花。读起朱自清先生的.《春》,让我不由的追忆起记忆中的春天,放逐梦想与希望的春天!

作者朱自清用动人的笔触来描绘他所看到的春天,为我们呈现春花,春草,春风,春雨,春勤的画面。

除了春花,就是满山遍野的春草。它有破土而出的坚韧,以及勃勃生机,活力,作者笔下的春草更俏皮活泼,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在我们欣赏朱自清先生的生花妙笔的同时,又不由的感叹春天的美好,给人带来活力,希望和力量,而春草,又将活力与力量充分的展现。这是一种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感 篇11

1.语文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课程。中学语文教学贵在传技。对于语文课文中的知识点,学生总是感到无趣,且易忘。这是因为这些知识点只是体现在课堂上、试卷上,而在生活中,它只能是知识点,无法得到广泛地使用。这样一来,我们教师的教书就成了挖掘知识点了,教师也就只是一个监督员,监督学生背诵。可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阅读的技巧、讲述的技巧、书写的技巧……这些技巧决不是简单的背诵就可以予以解决的,它需要学生不停地揣摩、不停地练习,直至熟能生巧。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在将技巧传授之后,创造机会让学生加以运用。这一点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

2.要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的训练。在“郑和远航”第二课时——学习“扬帆启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片段的教学时,复习导入之后,便让学生按顺序学习,主要抓住“壮观”“示好”“凶险”来指导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一节课上完,给我的感觉是顺顺当当,波澜不惊,好像也没出现什么“闪光”的地方。

不过,课后我还是挺高兴的。因为下一课时所需要做的只剩下“意义”和“写法”了。高兴之余,我又在想,如果仅仅去完成书中早已明确写出的知识点,不就又是在“教教材”了吗?再说了,郑和远航距今太远了,它所承载的意义,也绝非是对历史还不太熟悉的学生所能理解的。强行讲解,他们无非是记住那段文字表述罢了。这样的话,可就与作者的初衷以及编者的意图相违背了。怎么办?得给课文补补白,哥伦布、麦哲伦、《友谊的航程》和“习主席访美”依次跃入我的脑海。将这些装入课堂,中外、古今不就都有一个对比了吗?不就可以在对比中让学生发现郑和远航的伟大,发现中华民族的伟大了吗?这不是要比简单的说教来得更加有意义吗?

3.注意学生情感的培养。例如,“伟大的举动!”,这是我们语文课上学生对“壮举”一词的解释。吸取以往的教训,课前我就做好了准备——就从“壮举”开始,在学生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之后,让学生从文中找寻词句,届时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进行情感教育。

先用上几分钟时间解决上节课遗留问题,然后开始将“预设”慢慢变为“生成”。“壮举”一词出现之后,立刻就有学生给出如上的答案,原以为需要下些工夫的地方就这么轻松拿下了。接下来寻找“佐证”也就简单多了,不一会儿,文本2至5自然段中能够表现出“壮举”的句子悉数被找出,一切尽在掌握中。指导朗读是个轻松的活,弄明白句子的意思,找出其中最能够表达意思的词语加以重读。之所以这样去指导,是因为我班的学生还不太能够接受“带着感觉朗读课文”,他们需要的是直观的、可见的、易操作的指导方式。教学在顺利地进行着,就等着最后的“升华”了——站在林则徐的塑像前,你最想说的一段话是什么?可惜,就在这课上的最后一关,卡壳了!学生说出的话是“伟大、敬佩”,可他们的眼中却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敬佩,甚至有的学生的脸上还停留着窃笑……

从“伟大”开始,到“伟大”结束。如果仅仅从了解层面上看,这节课算是完成了既定目标;可是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层面上看,这是一节完全失败的课,因为学生只是在用“伟大”这个词语回答教师的问题,在他(她)的心中,“伟大”和“阿猫、阿狗”没什么区别。其实不仅仅是本节课上的“伟大”,许多课中的许多课中的许多感慨之词都有如此遭遇。学生有如此表现,还是教师的责任啊。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在日常的教学中是否过于重视“答案”,而忽略了答案所植根的土壤——情感了。

总而言之,我们千万要记得语文学科的一个特点——长效性。我们要注重知识传授与能力的训练,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要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理直气壮地搞好语文能力的训练;文本必须细读,要报以友善的审美情趣。要通过我们的教学让学生获得成长,心理上的成长、情感上的成长、理智上的成长……这是我们的责任,任重而道远的责任。

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有感 篇12

一、懒得补习, 勤于备课

课后补习能够及时弥补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不足, 使悬在心头的疑难问题得到准确的解答, 避免了个别学生对部分知识的理解走向误区.是一种对课堂所授知识的有益的、必要的补充.我们经常看见很多教师不管是课后还是放学后都在办公室认认真真辅导差生, 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体力, 但收效甚微.

如果教师懒得补习, 那就只能在备课多花点心思, 努力把课上实, 上好, 让每位学生都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与掌握, 那么教师花在补习上的时间势必会减少.的确, 上好一堂课真不容易.教师除了认真研究教材, 推敲教法外, 还需搜集大量的相关知识以帮助学生理解, 还要想办法让学生明白每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语言方面, 需斟词酌句, 达到言简意赅又生动形象.更为重要的是, 要以百分之百的激情来启迪学生的智慧, 培养学生向广阔的知识海洋深处探索的精神.要将每一堂课都设计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如磁铁般吸引学生, 让学生学在其中, 乐在其中.

二、懒得说教, 勤于交流

在传统的教学中, 许多教师习惯于灌输式、说教式的教学模式, 学生便被打造成了被动的“储存器”.在教学中, 我们要“懒得说教”, 尽量把发言的机会留给学生, 使他们能够在相互交流中发现知识.那么, 怎样才能使学生乐于交流呢?我认为, 关键是教师要巧妙构思, 懂得把每一位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 使他们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你所设计的教学情境中来.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 让孩子充分交流, 并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最容易接受的方法帮助记忆.

这一“懒”则把“说”的机会更多的留给了学生, 而教师只充当了一个忠实的听众和点评员的角色, 不只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我想, 让他们尽情地说, 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来表现自己, 这对增强他们的自信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懒得给予, 勤于体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 用各种感官去感知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过程.例如,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一课时, 我事先布置学生课下观察自己周围哪些物体的面是平行四边形的, 并动手剪两个平行四边形.在课上我先让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分别求出图中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同时让学生比一比: (1) 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宽和高有什么关系? (2) 长方形的面积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通过比较, 让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联系起来.接着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片, 自己动手剪一剪, 想办法把它变成一个长方形.同时讨论: (1) 割补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2) 割补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这一“懒”则把“体验”的机会更多的留给了学生, 让学生自己探究, 自己演示, 得出规律, 获得知识, 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 学生人人参与, 积极思维, 实现知识的迁移, 培养了学生推理的能力, 牢固地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的认识水平、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也在操作中得到了培养.

四、懒得定夺, 勤于创新

过去, 由于我们过分追求答案标准化,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被封杀了.事实上, 许多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尤其是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回答时, 我们教师身为“裁判官”, 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来定夺.与此同时, 我们更要想办法帮助学生摆脱“标准”对他们的束缚.正是因为平时注重了对学生开放式评价的引导, 学生的思维比较开阔, 考虑问题比较周全.例如, 在教学“几和第几”时, 我出了这样一道开放性题, 看下面图形:△○□☆◎▲, 你认为□排在第几个?有的学生说是在第三个, 有的说在第四个, 这时有一个学生是这样说的:听了他们的回答, 我觉得应该这样说才好才对, 从左往右数, □排在第3个, 从右往左数, □排在第4个.这种有根有据的思维, 给学生做出了正确的评析.

这一“懒”则把“创新”的机会更多地留给了学生, 我想, 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是在对现实事物的肯定与否定的反复中形成的, 作为教师, 如能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定夺, 注重发挥学生在这一求证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定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正是由于教师的“懒惰”, 让小“牛”们变得勤劳.做一个“懒惰”的牧“牛”人, 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 创设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更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一旦掌握了学习方法, 久而久之, 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做一个“懒惰”的牧“牛”人, 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 创设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更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而且教师也有了更多的思考时间和观察了解学生的时间, 能更好地调控课堂.

上一篇:立春的节气送祝福问候语下一篇:雨中友谊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