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精选8篇)
绥化经济开发区东富工业园区是2004年市政府第四次常务会议批准设立的,当时叫东富工业项目集中区。2008年3月经市政府批准成立绥化经济开发区东富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2012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重点产业园区——绥化轻工现代物流产业园。园区位于绥化市城区东部,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4.5平方公里。
几年来,园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项目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截止2013年10月,园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295亿元,进行了电力、通讯、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并进行了高标准绿化美化。园区已入驻企业151家,目前,园区初步形成了以商贸物流、粮食食品、化工建材、服装纺织、光电、农业生产资料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框架,培育了北方水泥、金龙生物、龙王食品、段氏面业等一批产值超亿元的企业,引进了杰隆生物、晨环制药等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了申禄达、营口港绥化陆港、泰华物流配送中心等商贸物流企业。重点骨干企业群体的日益壮大,推动了园区经济的快速发展。2013年1-8月,实现工业总产值18.5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销售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利税1.65亿元,同比增长25%。园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
重要的作用,对扩大我区经济总量规模,调整我区经济结构质量,拉动就业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园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创阶段。是指从2004年批准设立东富工业项目集中区到2008年3月批准成立绥化经济开发区东富工业园区。这一阶段园区隶属于东富乡政府,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主要是学习外地开发区建设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对2平方公里项目集中区进行规划设计和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共引进企业10余家,但企业规模都很小。第二阶段是成型阶段。是指从2008年3月到2011年末。这一阶段园区被市政府正式批准成立东富工业园区,园区隶属于北林区政府,规划面积扩大到6.5平方公里。园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初见成效,园区企业达到40户,企业完成投资23.05亿元,初步形成了以粮食食品、化工建材、农业生产资料为主导的发展框架。第三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是指进入2012年以后,园区各项工作都实现了大跨越,园区规划面积达到了20平方公里。其主要标志:一是园区实现了提档升级。2012年,园区被省政府确定为省重点产业园区——绥化轻工现代物流产业园,园区的定位、发展方向、主攻重点更加突出和明确,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大提高,为园区快发展、大发展增添了原动力。二是园区实现了高标
准规划。针对园区规划面积扩大到20平方公里和园区被省政府确定为省重点产业园区——轻工现代物流产业园的定位,我们聘请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团队——北京泛华集团为园区编制了2平方公里修建性详细规划、6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20平方公里空间概念性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按照省政府确定的省重点产业园区——绥化轻工现代物流产业园的发展定位,坚持以商贸物流产业为牵动,以粮食加工、服装和光电产业为支撑,以金融、信息服务为助推的产业发展格局,为园区建设和快发展、大发展发展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三是园区实现了引资上项质效大提升。2012年,园区新开工建设项目59个,计划总投资203.6亿元,到年底完成投资42.9万元。2013年,东富工业园区四批集中开工项目68个,计划总投资188.6亿元。近两年,不论是引进项目的数量还是企业完成投资额,都超过了历年的总和。这些项目的引进和建设,为园区快发展、大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积攒了后劲。四是园区实现了发展环境大改善。换届以来,新领导班子对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高度重视,加强了对园区的领导,加大了引资上项工作力度,增加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强化了对园区的推介和宣传,形成了加快园区发展的浓厚氛围,特别是我们正在实施的产城一体,同城、同体、同业发展,与党的十八大后加快城镇化建设相吻合,为园区快发展、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
党中央关于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的判断和论述, 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总结我国加入世贸以来轻工行业的发展历程, 机遇总是和挑战并存, 抓住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就必须面对重大的挑战。
轻工行业是国内对外开放早, 开放程度高的工业部门, 是以完全开放的姿态迎接入世的。事实表明, 轻工行业不仅顺利度过了过渡期, 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 巩固了世界轻工大国地位, 创造了新的辉煌, 而且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考验, 产业竞争力得到提升。这一切充分证实了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大于挑战的科学判断。
我们在开展轻工产业竞争力研究中, 通过对经济统计数据的分析, 发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完成五年过渡期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是轻工行业发展中的三个重要时间节点。上述三个时间节点都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事件, 如果从机遇和挑战的视角观察, 对轻工行业发展又有一层特殊的意义。其中表现出的行业变化并非偶然, 恰恰反映出机遇和挑战并存, 只有全面把握机遇, 沉着应对挑战, 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总结轻工行业入世后的发展历程, 在三个重要时间节点表现出以下特征:
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开辟了轻工行业发展新纪元
2001年12月11日, 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 也是国家为融入世界经济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轻工行业而言, 无疑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当时, 面对并不熟悉的世贸规则和完全开放的市场, 许多人对入世后国内产业能否承受住得国外的冲击表示担忧。
入世后, 我国全面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各项承诺, 逐步建立起符合世贸组织规则要求的法律制度和贸易管理体系, 树立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赢得了世贸组织成员国的尊重。同时, 紧紧抓住了世界第三次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 通过有效承接国外产业转移, 迅速扩大了国内轻工产业的规模和质量, 确立和巩固了世界制造基地的地位。
入世后, 轻工行业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的数量、规模扩大, 有效地改变了原有的产业构成, 形成了内外资企业同台竞争的新局面。通过引进国外技术与管理, 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 产业和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全行业表现出更加鲜明的出口创汇型特征。2001~2012年, 轻工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长了8.4倍, 进出口总额增长了6.5倍, 成为国内重要的创汇型产业。
入世后, 轻工行业对外贸易区域结构得到优化。尤其, 近年来出口国际市场中, 新兴市场的所占份额逐渐提高, 自由贸易区贸易额快速增长, 市场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据海关总署统计, 2001年我国轻工产品的出口目的地只有74个国家 (地区) , 2012年已遍布世界233个国家 (地区) ;2012年, 对东盟出口占比为8.21%, 对金砖国家 (除中国外) 出口占比为7.08%, 对自由贸易区的进出口总额占比达到21.68%。
入世后, 轻工行业竞争力稳中有升。我们选择了10个当前外贸规模较大的行业作为样本, 计算出各行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 (TSC) (表1) , 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入世12年以来, 轻工行业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 轻工行业保持和发展了综合竞争优势。2001~2012年, 轻工行业整体贸易竞争力指数保持在0.53~0.62之间, 多数行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有所提高。国际金融危机后, 贸易竞争力指数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二、入世五年过渡期后新开放式产业格局开始形成
五年过渡期的完成, 标志着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 我国在世贸成员国中的地位和所处的国内外市场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对轻工行业而言, 过渡期内既存在机遇, 又遇到了新的挑战。一方面, 在此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发生了积极变化, 新的开放式产业格局开始形成;另一方面, 行业面临着市场环境的新变化, 在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地位显著提高的同时, 贸易摩擦和市场风险也随之加大, 无疑又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我国入世后, 轻工行业紧紧抓住对外开放的机遇, 加速产业发展, 在五年过渡期期间, 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速, 成为引进外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发展时期。此期间的主要表现是, 外资企业在轻工行业工业销售产值与内销产值中的所占比重有所扩大。
五年过渡期间, 由于外资企业增加, 其市场份额 (占轻工全行业比重, 下同) 也出现小幅增加。经过五年的调整, 内资企业在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的份额分别出现了小幅走低, 之后又相继呈现逐年扩大的态势 (表2) 。2012年, 内资企业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占比达到76.60%, 市场主体地位明显增强。这种变化, 既是内需拉动的作用, 也是内资企业综合竞争力整体提升的必然结果。
我们也注意到, 从2007年开始, 轻工行业的对外贸易环境整体趋紧, 贸易摩擦表现出常态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无论是贸易摩擦的数量, 还是涉案金额都出现较快增长, 成为全球对华贸易救济调查的重灾区, 对行业的应对能力提出了挑战。
(一) 轻工行业是国外对华实施贸易救济的主要行业
根据国家商务部《2012年全球贸易摩擦研究报告》披露, 2002~2011年, 国外对华共发起贸易救济调查885起, 涉及轻工行业152起, 占17.18% (表3) 。10年间, 国外对华轻工产品实施贸易救济的主要表现为:
1. 反倾销调查是贸易救济主要手段。
共有23个国家 (地区) 对华轻工产品发起了100起反倾销调查, 占国外对华轻工产品贸易救济案件总数的65.79%。
2. 反补贴调查主要集中在造纸行业
我国轻工产品共遭遇6起国外反补贴调查案件, 其中5起涉及纸制品, 针对铜版纸有3起。
3. 保障措施调查位居涉案行业之首。
国外对华轻工产品发起了40起保障措施调查, 占国外对华保障措施案件总数的25.48%, 超过其他涉案行业。
4. 特保调查以发展中国家发起为主。
国外对华轻工产品发起了6起特别保障措施调查, 土耳其、厄瓜多尔、多米尼加等发展中国家是主要发起国。
(二) 美国涉华轻工产品337调查案件中专利侵权最多
2002~2011年, 美国对华轻工产品发起了26起337调查, 单独以专利侵权为由启动的案件多达18起, 占美国对华轻工产品337调查案件总数的69.23%。
(三) 技术性贸易壁垒成制约轻工产品出口主要障碍
我国轻工大部分行业为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及劳动密集型产业, 技术水平普遍落后, 生产条件差, 在产品设计、质量、安全、材料使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潜在危险, 受到来自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国际市场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冲击, 已成为我国轻工产品出口的新掣肘。
对此, 轻工行业把应对贸易摩擦作为巩固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工作, 通过学习和熟悉世贸规则, 积极应对贸易摩擦, 加强行业应对贸易摩擦的机制和体制建设, 提高应对技巧和实战经验, 较好维护了产业的合法权益。这种工作的积累, 成为产业竞争力的一种软实力。
三、国际金融危机后内需主导型发展模式充分体现
2008年,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深远。至今世界经济仍未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 对轻工行业而言, 是再一次严峻的挑战。
由于轻工行业对外依存度较高, 对国际市场变化反应敏感。2009年, 轻工行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 外贸出口整体大幅下滑, 同比下降10.15%, 出口形势十分严峻。在世界经济疲软, 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弱化的情况下, 国家推出了内需主导型发展战略, 为轻工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后, 内需主导型发展模式在轻工行业中得到充分体现。2008~2012年, 规模以上企业的内销率逐年增加, 市场对外依存度逐年降低, 内销对新增销售产值的贡献率接近或超过了90%, 内需拉动成为轻工业新一轮发展的主要动力 (表4和图1) 。
由图1可以看出,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 在扩大内需政策措施的作用下, 国内外市场表现出鲜明的“内强外弱”特征。内外市场结构变化, 从一个方面反映出轻工行业紧紧抓住改革给国内经济带来的活力, 积极调整市场结构所取得的成果。
纵观轻工行业的发展历程, 可以深刻地感受到, 机遇与挑战如影相随, 是事物自身包含的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轻工行业在入世后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就是抓住了历史性机遇, 应对了挑战, 其中离不开对国内外形势的正确分析和科学的判断。我国入世、完成五年过渡期、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的环境和条件均产生巨变, 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主攻方向的大环境下, 更需要审时度势,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规划轻工行业的发展。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轻工业经济运行及预测预警系统”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到目前为止,机器的发明是否会将人类从琐屑的劳动中解脱出来,还是个问题。它们使更多的人陷入沉闷和监禁般的生活,使更多的制造商或其他什么人来发财。”
有人认为,18世纪至19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诸多发明,“将人类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为什么穆勒会质疑这种看法呢?
牛津大学经济史教授罗伯特·艾伦给出了答案。18世纪至19世纪关键发明,如蒸汽机、新炼铁方式、火器改进、机械精准度提高和纺织自动化等,都是重大突破。但是,它们只有在特定情形下才能被有效利用。
笨重、低效的蒸汽机只有当煤是免费的时候,用起来才不亏本。原始的纺织机器,也只有在棉花很便宜、非熟练工人相对较贵的时候,使用才合理。熟练手工艺工人的技艺水平,原始机器很难达到。使用非熟练工人的劳动通常比煤更便宜——当时,开采煤很费力。技术进步明显没有将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从全世界整体来看,劳动相对便宜,棉花和煤炭经常较贵。只有大不列颠、比利时、法国东北部、德国西北部和新英格兰等地,才有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这些国家具备三个特征,能得到美洲奴隶种植的廉价棉花、便宜的煤,而且随着全球贸易走向繁荣,他们的劳动力价格亦随之提高。
大约从1400年算起,对欧亚大陆的人们来说,是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黑死病使欧洲人口降至14世纪中期水平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更大的农场也使农民可以生产更多的粮食,还可以和贵族讨价还价,把地租降低。亚洲也有类似的瘟疫。看上去,欧亚大陆就连非熟练工人也很容易过活。
但是,罗伯特·艾伦发现,到1600年,欧亚大陆非熟练工人的真实工资却下降了。全球贸易从地中海转向大西洋,阿姆斯特丹和伦敦从中获益,迅速发展起来。佛罗伦萨、维也纳和北京的非熟练工人的生活却愈发艰辛。相比之下,德里虽然暂时像阿姆斯特丹和伦敦那样从全球贸易中受益,但到了18世纪,德里变得像佛罗伦萨、维也纳和北京一样:在这些地方,穷人想要养家糊口非常困难。
17世纪初,旅行者从欧洲西北部来到亚洲。他们惊叹于亚洲各国的辽阔疆域、统治者难以计数的财富,以及经济的繁荣。这些来自欧洲的观察者,更是惊叹亚洲商业繁荣和先进手工业、良好秩序和社会普遍富足。他们将亚洲与自己国家作了鲜明对比,写下评论,带回祖国。但到了19世纪,欧洲旅行者却不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根据当时记录,与从前相比,欧洲统治阶层更加富裕,中下阶层却愈加贫穷,但这种差别仅存在于欧洲西北部。此时,生活水平、贫富差异,以及机械和蒸汽技术的先进程度,在佛罗伦萨等地大体都一样。
1871年,穆勒认为,工业大发展只能停留在马尔萨斯时代,那时资源非常有限,人口增长是庞大的包袱。他认为当时工业发展所需要的煤、铁和钢的开采技术还有待提高,机器的制造和使用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社会对资源的需求也日渐增多,非熟练劳动力规模却有增无减,从而导致工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但一个半世纪后,穆勒被证明是错的。世界人口从1870年的12亿增长至目前的70亿。为了供养额外的58亿人,寻找生存空间和提高农业生产力,一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人类并未因此变得如1870年时那样贫穷。每个人都在猜,未来是不是会回到马尔萨斯时代,这取决于我们能否控制全球变暖,使其影响最小化,还要应对好全球变暖给社会、经济和政治带来的混乱和破坏。
穆勒之所以是错的,是因为重要的发明不断出现。后来的事实证明,工业革命并不仅仅是一系列偶然的发明,相反,它使真正崭新的事物得以运行,它本身便是发明创造的原动力。
1870年,工业革命成果的扩散戛然而止,成为一个谜题。经济学家对此感到困惑,因为我们倾向于讨论市场经济的重要性。但是,中国自唐朝末年起就存在发育到一定程度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从中世纪末期起也存在于欧洲。市场经济的存在与经济的发展和繁荣的关系似乎没有那么密切,这与之前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几乎相悖。我们不禁要深刻反思:我们对当前全球经济繁荣的原因,是不是作出了错误的解释?
参考文献:
[1]宋佳音.从“李约瑟之谜”看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原因[J].中国商界,2010(3).
[2]王超,高鲁南.浅析工业革命未发生在中国的原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2).
[3]宋淑君.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5).
[4]孙丽红.试论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J].才智,2009(35).
[5]寇宗来,石磊.理解产业革命发生在英国而非中国的关键——李约瑟之谜的专利制度假说[J].国际经济评论,2009(2).
------------------http://acs.mofcom.gov.cn/sites/aqzn/cyjzlnr.jsp?contentId=2515430884143 2009-11-09 15:31:23
中国产业安全指南网 访问次数: 7371
世界钢铁大国 梦想照进现实
——新中国钢铁工业60年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经整整60年了。在60年中,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在战争废墟上艰苦创业,既有顺利发展的机遇,也有探索前进的挑战;有过三年“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的沉痛教训,也遭遇过10年“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干扰和挫折。尽管如此,中国钢铁工业仍克服重重困难,艰难前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后中国钢铁工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钢铁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满足下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在钢铁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加强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不断改善品种质量,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作为基础原材料工业,钢铁工业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前人的跻身于世界钢铁大国的梦想。2008年中国粗钢产量超过5亿吨,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粗钢产量的3164倍,钢产量占到全球的38.2%。
一、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历程
回顾新中国现代钢铁工业的崛起、壮大,大体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前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2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1993~2000年)和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国民经济高速增长时期(2001年以来)四个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1949~1978年)
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次重大转变”、“两个黄金发展期”、“三次基本建设高潮”和“一段坎坷、曲折路”。
1.一次重大转变
从建国初期到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是在前苏联大力支援下开展的,几乎全盘照搬苏联的模式。1956年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之后,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在认真总结学习苏联经验教训基础上,转变到从中国国情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走大、中、小相结合之路。这一转变,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崛起、壮大具有重要意义。2.两个黄金发展期
第一个黄金发展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年均增钢80万吨,年均增长31.6%,到1957年达到了535万吨。
第二个黄金发展期是国民经济调整期间(1963~1965年),年均增钢185万吨,年均增长22.4%,到1965年达到了1223万吨。
3.三次基本建设高潮
第—次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苏联156个援建项目中的八大钢铁项目的建设,包括新建武钢、包钢、北满钢厂、吉林铁合金厂、吉林炭素厂、热河钒钛厂,改扩建了鞍钢和本钢等。同时还进行了大冶钢厂、太钢、唐钢等近20个企业改扩建工程。
第二次是1956年规划并开始建设的“三大、五中、十八小”。三大是继续进行鞍钢、武钢、包钢三个大型钢铁基地建设;五中是扩建、新建五个中型钢铁企业,即扩建太钢、重钢、马钢、石景山钢铁厂,新建湘钢;十八小是新建十八个小型钢厂,即邯钢、济钢、临钢、新余、南钢、柳钢、广钢、三明、合钢、长特、新疆八
一、杭钢、鄂钢、涟钢、安钢、兰钢、贵钢、通钢等。
第三次是1964年开始的三线建设,主要是新建了攀钢、长城特钢、峨嵋铁合金厂、水城钢铁厂、遵义金属制品厂、乐山轧辊厂等:恢复建设了酒钢、兰钢、略钢;扩建了成都无缝钢管厂、重钢、重特、昆钢、贵钢、遵义铁合金厂,还有鞍钢援建宁夏石嘴山钢绳厂。这三次基本建设高潮的开展,为新中国钢铁工业日后发展打下了重要基础。
4.一段坎坷、曲折路
1958年“大跃进”的高指标、大办钢铁、浮夸风,“文化大革命”中的破坏、整顿、再破坏,以及其后的“闹翻番”、“洋跃进”等脱离实际、违背钢铁工业发展规律的行为,使中国钢铁工业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走了一段三起三落的坎坷、曲折路程,使中国钢铁工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中,国家对钢铁工业的总投资为615.28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526.46亿元,占85.6%;更新改造投资88.8亿元,占14.4%。中国钢铁工业在跌宕起伏中,经过数百万钢铁人的顽强拼搏,初步建立起了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材、焦化、耐材、铁合金、碳素等要素结构比较完善,地质勘探、工程设计、建设施工、设备修造、科学研究、冶金教育等门类比较齐全,以大型企业为骨干、大中小相结合,具有3500万吨钢生产能力的新中国冶金工业体系。钢产量由1949年的15.8万吨增加到1978年的3178万吨,年均增钢100万吨;钢材板管带比由1952年的12.3%提高到1978年的32.3%;低合金钢、合金钢比由1962年的10.1%提高到1978年的16%;钢材自给率由1953年的61.25%提高到1978年的72.66%;吨钢综合能耗下降到2.54吨标煤。这30年取得的成果,为后30年中国钢铁工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第二阶段(1978~1992年)
在1978~1992年的14年中,中国钢铁工业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效。钢铁工业从国外引进了700多项先进技术,利用外资60多亿美元。特别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新建了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公司两座现代化大钢厂,并对老钢厂实施了一系列重点改造项目,使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在发展钢铁工业生产规模上,除新建上海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公司以及一些乡镇钢铁企业外,主要是抓现有钢铁企业的技术改造。在抓老企业技术改造、走内涵式扩大再生产方面,迈出了三大步:第一步:“立足现有企业,走挖潜、改造、配套、扩建的路子。”第二步:重点解决发展速度(数量)、品种结构、产品质量都不适应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需要的“三个不适应”问题。第三步:钢铁工业要上“四个新台阶”:上品种质量水平的新台阶,上现代化工艺装备水平的新台阶,上集约经营和规模经济的新台阶,上综合经济效益的新台阶,以增强钢铁工业的发展活力。
在这十几年中,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现有企业技术改造的不断推进,使钢铁工业实现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1978~1992年,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共计1465.43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759.72亿元,占51.8%,更新改造投资705.71亿元,占48.2%。建成投产了上海宝山钢铁总厂一、二期和天津无缝钢管公司。1983年钢产量突破4000万吨,1986年突破5000万吨,1989年突破6000万吨,1991年突破7000万吨,1992年达到了8093万吨。1978年到1992年,钢材板管带比由32.3%提高到37.4%,连铸比由3.5%提高到30%,合金钢、低合金钢比由16%提高到21.6%,钢材自给率由72.7%提高94.7%,吨钢综合能耗由2.54吨标煤降低到1.57吨标煤。
(三)第三阶段(1993~2000年)
从党的十四大到2000年,是中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这个时期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着力“一个适应”,实施“二个转变”,即着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由发展数量规模为主向调整、优化结构为主转变,由钢铁产品长期数量短缺向控制总量转变。这个时期中国钢铁工业是深化内涵式扩大生产的阶段。
这一时期钢铁行业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调整、优化结构,推进和实现了两个重大转变,促进钢铁工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一个转变:由长期规模扩张为主转向调整优化结构为主,提高综合竞争力,提出把“结构优化作为钢铁工业发展的中心环节”,主要是优化产品结构和工艺技术结构,同时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大力推进淘汰落后,采用新技术对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工艺技术现代化。由此拉开了采用高炉喷煤粉、连续铸钢、溅渣护炉、热装热送等六大共性先进技术改造老企业、优化品种结构和工艺技术结构的大幕。
第二个转变:钢铁产品由长期数量短缺转向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开始实行总量控制。1993年到1998年期间,由于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了大量过剩的生产能力,从而提出“控制总量,优化结构,大力提高冶金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的方针,并在全行业特别是大中型钢铁企业中展开了压缩生产总量的工作。1993~2000年,中国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3476.06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为1446.14亿元,占41.6%,更新改造投资2029.87亿元,占58.4%;钢产量由1993年的8954万吨增加到1996年10124万吨,2000年钢产量达到了12850万吨,成为世界最大的产钢国和消费国:钢材板管带比由1993年的36.7%提高到2000年的41.7%,低合金钢、合金钢比由22.8%提高30.9%,连铸比由33.9%提高到82.5%,平炉钢比下降到0.9%,转炉钢比提高到87.5%:钢材自给率达到93.1%;吨钢综合能耗下降到1.18吨标煤;加速了淘汰小高炉、小转炉、小电炉、平炉、化铁炼钢、多火成材、横列式和复二重轧机的进程,大大缩小了中国钢铁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四)第四阶段(2001~2008)
2001年以来,中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钢铁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陆续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
在这一阶段中,中国钢铁工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满足相关行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积极应对新挑战,不断解决新问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产业规模迅速扩大,钢产量连续跨越2亿吨、3亿吨、4亿吨的台阶,2008年粗钢产量超过5亿吨。2001~2008年期间,钢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20%,占全球钢产量的比重从17.8%提高到38.2%,在世界钢铁业的地位显著提升;钢铁产品的进出口格局发生了根本性逆转,彻底结束了中国钢铁材料供给不足的历史。见表1。
技术装备国产化、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品种质量得到优化。鞍钢、武钢、首钢、马钢、太钢、济钢、莱钢、安钢等大型老企业的现代化技术改造,广泛采用了高效铁矿采选技术,钢铁冶炼技术、轧钢技术、高端产品开发、大型冶金成套技术集成、节能节水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鞍钢、武钢、太钢、马钢、邯钢、包钢等大型老企业的现代化新区、新基地的建设和相继投产;鞍钢营口鲅鱼圈沿海钢铁基地项目、首钢与唐钢集团合作的河北曹妃甸沿海钢铁基地项目也于2008年和2009年投产;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宝钢集团的广东湛江项目和武钢集团的广西防城港项目等一批沿海的现代化钢铁基地正在筹建之中。
节能减排取得巨大进步。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由876千克标煤降到628千克标煤,这一指标意味着目前冶炼1吨钢的综合能耗仅相当于改革开放前1978年的1/4,吨钢耗新水下降到5.31吨,SO2、COD、工业粉类排放均大幅下降;使钢材品种与质量显著改善,国内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2007年22类钢材中有18类钢材的自给率超过100%。
产业组织结构得到优化。2008年,全球年产钢2000万吨以上的企业有12家,其中中国占5家。2008年与2001年相比,年产钢500万吨以上的企业从4家增加到24家;此间,唐钢整合宣钢和承钢,唐钢集团与邯钢集团组建为河北钢铁集团;济钢与莱钢组建为山东钢铁集团;宝钢重组新疆八钢和控股广东钢铁集团;武钢重组鄂钢、昆钢和控股广西钢铁集团;马钢重组合钢;沙钢重组淮钢、江苏永钢和河南安阳永钢等等。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步伐逐步呈现加快之势,适应国际化竞争的能力增强,中国钢铁工业整体素质提高。2009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宝钢、河北钢铁、江苏沙钢等三家中国大陆钢铁生产企业上榜,分列第220、375、444位,其中宝钢已经连续5年入围,并由2005年的第309位跃升至2009年的第220位。
二、我国钢铁工业近年来取得的成就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几代钢铁人的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和自主创新,有效地满足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钢铁材料的旺盛需求,有效地支撑了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有效地支撑了国民经济主要用钢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和积累了大量财富,创造了旷世空前的发展纪录,铸就了钢铁大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需要钢产量不断增加,自1996年以来钢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
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钢铁工业顺应国民经济发展对钢材的旺盛需求,继1996年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并一举成为世界最大产钢国后,自2003年以来,钢产量又连续跨越2亿吨、3亿吨、4亿吨、5亿吨的台阶,并在2005年结束了自建国以来连续57年净进口钢的历史,彻底扭转了钢总体生产能力不足的状况。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在发展速度方面和发展规模方面均创造了世界钢铁发展史上的奇迹。
(二)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速度大大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已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消费和出口国。中国钢产量占全球的比重从2001年的17.8%跃升至2008年的38.2%。
2008年我国钢产量超过世界排名第二至第八位的日本、美国、俄罗斯、印度、韩国、德国、乌克兰之和。
2003年我国钢产量比2002年增加了3997万吨、2004年比2003年增加6057万吨、2005年比2004年增加7033万吨、2006年比2005年增加6591万吨、2007年比2006年增加7014万吨。见表2。
从2004年开始,中国钢材市场供不应求向供求平衡转变,钢材进口大幅下降,出口持续增加。
到2006年,中国钢铁产品对外贸易格局发生了历史性转变,钢坯和钢材均实现了净出口,净出口钢材2450万吨、净出口钢坯(锭)867万吨,坯材合计折合粗钢净出口3463万吨。
到2007年,中国钢铁产品出口进一步扩大,出口量跃居世界首位,共出口钢材6265万吨、出口钢坯(锭)645万吨,钢材和钢坯合计折粗钢出口7310万吨;净出口钢材4578万吨、净出口钢坯(锭)606万吨,坯材合计折合粗钢净出口5476万吨。见表3。
(三)钢铁工业装备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钢铁工业进一步加大投资的力度,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整体装备水平迅速提高,依托自身技术实力,在部分引进国外高端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技术装备设计和制造的自主集成与创新,主要装备的国产化率进一步提高,有些先进技术装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如鞍钢不仅实现了自主集成单条生产线——中国第一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1700中薄板坯连铸连轧带钢生产线(ASP),并实现了向济钢的技术输出:首钢自主设计建造了世界首座全干法除尘的5500立方米特大型现代化高炉;太钢自主集成与创新建成了世界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
2001~2008年,中国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505.6亿元增加到3903.3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累计投资16329.58亿元。大量的投资不仅使钢铁工业的生产能力快速增加,更使以装备大型化、自动化、连续化为代表的冶金工艺技术装备现代化、国产化取得了重大进展。见表4。
在炼焦方面,2001年与2007年相比,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机械化焦炉从193座增加到291座,年产能从5128万吨上升到9961万吨,每座焦炉的年平均生产能力从26.6万吨上升到34.3万吨。
在烧结方面,2001年与2007年相比,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烧结机的年产能从7184万吨增加到45404万吨,其中130m2及以上烧结机35台增加到125台,占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年产能的比重从38.5%提高到52.3%。
在炼铁方面,2001年与2007年相比,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炼铁高炉的年产能从12152万吨增加到36629万吨,其中1000m3及以上高炉50座增加到120座,增长了1.40倍,而1000m3及以上高炉的年产能从6433万吨增加到19118万吨,增长了1.97倍。
中国钢铁行业的高炉在大型化的同时,还广泛采用了炼铁先进技术,高风温热风炉、无料钟高压炉顶、富氧大喷煤、高炉长寿、自动控制、节能、余能余热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先进技术得到普遍推广应用;攀钢高钛型钒钛磁铁矿高炉强化冶炼技术和宝钢高喷煤比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炼钢方面,中国炼钢工艺装备围绕以连铸为中心,包括铁水预处理、大转炉、精炼、连铸,工艺配备基本实现了现代化、高效化、自动化炼钢生产的模式。转炉炼钢和50吨以上电炉炼钢己基本实现了炼钢一精炼一连铸一对一的最佳经济规模的工艺装备配置。2002年,中国钢铁工业彻底淘汰了平炉炼钢。
2007年与2001年相比,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炼钢转炉的年产能从11803万吨增加到38749万吨,增长了2.28倍。其中100吨及以上转炉从30座增加到140座,增长了3.67倍,而100吨及以上转炉的年产能从3602万吨增加到19875万吨,增长了5.49倍;占重点企业转炉钢年产能的比重从30.5%上升到51.3%。
2007年与2001年相比,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炼钢电炉的年产能从2574万吨增加到4764万吨,增长了0.85倍。其中100吨及以上电炉从11座增加到21座,增长了0.91倍,而100吨及以上电炉的年产能从727万吨增加到2012万吨,增长了1.77倍;占重点企业电炉钢年产能的比重从28.2%上升到42.2%。
中国100t以上转炉和50t以上超高功率大电炉基本达到国外同类装备的先进水平,并成为中国炼钢生产的主体设备,宝钢、武钢、鞍钢和国内大企业新建的大型化装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四)钢铁产品品种优化,质量明显改善
3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钢铁工业根据我国钢材消费结构及其变化大力调整产品结构,改善产品质量,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短缺品种。板管带材比例从1978年的32.3%提高到2007年的50.6%:合金和低合金比从1978年的14.6%提高到2007年的36.3%。目前我国大多数钢材品种的自给率超过了100%,净进口的钢材只剩下冷轧薄板带、电工钢等少量高附加值品种,而这些品种的增长很快,预计不久也能实现自给。目前我国机械、汽车、造船、家电、石油、电力、铁路等行业使用的钢材绝大多数是国产的,其质量能够满足这些行业的基本需要,其中部分品种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近几年来,我国开发的船用高强度宽厚板、高强度海洋结构用钢板、高档汽车用板和汽车零部件用钢、工程机械和高层建筑用高强度厚钢板、X80以上高等级管线钢板、百米在线热处理钢轨和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钢轨、高速动车组用钢、高端压力容器用钢板、高牌号取向和无取向硅钢、高档不锈钢新品种、高强度角型钢等均实现了重大的突破,有力地支撑了国家经济建设、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机电产品出口对钢铁材料的需求。我国出口钢材结构也从以长材为主逐步变为以高附加值的板材和管材为主,说明我国钢铁产品的质量和成本竞争力有了显著提高。
(五)技术进步成效显著,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
随着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工艺优化,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钢铁工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有了很大改善,与发达产钢国的距离大大缩小,大中型企业的很多指标已经接近、达到甚至超过发达产钢国的水平。如大中型企业的高炉利用系数从1978年的1.43吨/m3·天提高到2007年的2.74吨/m3·天,高炉入炉焦比从600千克/吨左右降低到397千克/吨:转炉钢铁料从1184千克/吨降低到1085千克/吨:轧钢综合成材率从74.8%提高到95%以上;吨钢综合能耗从2.52吨标准煤降低到632千克标准烷吨钢耗新水从2000年的25吨以上降低到5.3吨;钢铁职工实物劳动生产率从33吨/年·人提高到370吨/年·人。
(六)钢铁工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1978年钢铁行业利润只有34亿元,此后虽有增长但最好的年份也没有超过300亿元;1997~1999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不景气的影响,全行业利润很少;进入新世纪后经营规模迅速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改善。2007年与2001年相比,大中型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从3793亿元提高到20700亿元,增长4.5倍;实现利润从163.8亿元提高到1599.6亿元,增长8.8倍:销售收入利润率从4.32%提高到7.73%。
一、四十一载春光好 五年一跃又峥嵘 ××医院建于 1956 年,她与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相伴而生,随“黄河明珠”三门峡的成长不断发展壮大。近半个世纪以来,××医院致力于为三门峡人民和水电十一局职工的健康服务,把发扬优良传统与深化改革、开拓创新相结合,医院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1995 年,黄河医院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二级甲等医院”。从 1986 年至今,黄河医院连年被评为“河南省文明单位”。 黄河医院现有职工 600 多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 500 余人,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 300 余人。住院部设有内、外、妇、儿、五官、中医等 13 个科室,开放床位 380 张,门诊部设有电话咨询、急诊科、社区服务科以及检验、放射、CT 、核磁共振、药剂、功能等 9 个医技科室。黄河医院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拥有核磁共振、螺旋 CT 、大型 C 型臂、X- 刀、心血管造影仪、体外血液循环机、彩超诊断仪等一大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医疗设备。黄河医院始终坚持“科技兴院”的方针,采取“内引外联”的办法,培养和锻炼出一支素质好、业务精、作风正的专家型医疗队伍,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一批具有国内、省内先进水平和高难度的手术先后在该院成功实施,受到患者和有关方面的高度评价。近年来,黄河医院先后获得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2 项,获得三门峡市、水电十一局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数十项。黄河医院已经成为豫西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 党的十五大以来,黄河医院历届领导班子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清形势,转变观念,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深入开展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医院的各项工作和综合实力都跃上了新的台阶,两个文明建设结出了累累硕果。五年来,医院广大干部职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努力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在水电十一局党委及医院历任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以医院质量建设为生命线、以病人为中心,深入开展优质服务,不断探索新的医疗服务理念和经营方式,先后开展了争创“百佳医院”、“最佳医院”和“三级医院”等活动,医院的门诊量、住院人数、床位使用率逐年提高,医院固定投资总额、业务总收入、职工年平均工资稳步增长。 年,黄河医院新门诊大楼、住院部竣工投入使用,不仅为广大患者创造了一流的就诊环境,同时还为医院病房的布局调整及整体规划创造了良机。由于各项工作成效显著,黄河医院多次受到国家电力公司卫生处和水电系统兄弟医院的好评。 二、“科技兴院”春风劲 勇克难关荟精英 五年来,黄河医院坚持走“科技兴院”之路,在抓好对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的同时,瞄准当代临床医学中的尖端、前沿技术,加大医疗科技攻关力度,不断完善诊疗手段、提高技术水平,有效地拓展了医疗市场空间,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为紧跟当今医学科学的发展步伐,不断完善医院诊疗手段,黄河医院历届领导班子都十分重视医院医疗服务硬件建设,并根据临床实践需要,多方筹资购置了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大型诊疗和检测设备。目前,医院已拥有美国核磁共振仪、高速螺旋 CT 、X- 刀、大型 C 型臂、钼钯 X 机、气化电切仪、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仪、日本奥林巴斯腹腔镜、血气分析仪、电子胃镜、宫腔镜、关节镜、鼻窦镜、肠镜、支气管镜、膀胱镜、动态心电及血压监测系统、直线加速器、X 模拟定位机、全自动麻醉机、血流变测定仪、RK 手术设备等一大批先进的诊疗设备,使医院的诊疗手段不断完善、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医院的医疗硬件建设跃上新的台阶。目前,黄河医院已成为豫秦晋“金三角”地区医疗设施齐全、技术手段先进的大型综合性医院。 年,黄河医院在三门峡地区独家引进的美国超导型核磁共振成像系统,使该院骨科对脊髓压迫症等疑难病症的治疗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年,该院投资 450 万元购进的大型 C 型臂为心脏内科各项诊断、治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使医院能够自主完成心脏冠状动脉造影和心室造影,填补了三门峡市心内介入治疗的空白。 2001 年底,医院投资近200 万元,建立了三门峡市一个一流的“ ICU ”(重症监护)病房,使心脏外科、肾移植、多脏器衰竭、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的重症患者集中治疗、集中护理、集中管理,使各类危重症病人的救护和护理更加规范、严格,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质量。此外, X- 刀为肿瘤病的放射治疗提供了准确、科学的手段;全能麻醉机改善、提高了各类手术病人的麻醉质量;气化电切仪为前列腺病患者手术治疗提供了较安全、较合理的手术方式。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仪、日本奥林巴斯腹腔镜、血气分析仪、电了胃镜、宫腔镜、关节镜、鼻窦镜等一大批先进仪器都在不同专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促进着黄河医院医疗技术的全面进步。 在不断改善就医条件和就医环境的同时,黄河医院坚持“科技兴院”和“以人为本”的战略,采取“内引外联”、分批进修轮训的办法,加快培育和构建专家体系,培养和锻炼出一支专家型学科带头人,促进全院科技创新事业的蓬勃发展。该院中医中药研究所发挥传统中医优势,研制出达源降糖冲剂、儿泻宁等一批中药制剂,并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深受广大患者好评。该院骨科开展的“不同类型的组织瓣移植在四肢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与研究”项目,于 2000 年底通过河南省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因其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推广性,该项目同时被评为 2001 年度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1 年度,该院共获得水电十一局科技进步奖 8 项,并连续 5 年被评为局科技进步先进单位。 近年来,黄河医院在巩固“二甲”医院水平的基础上,专业学科迅速发展,先后开展了一批“三甲”医院的医疗技术项目,其中不少项目是具有国内、省内的先进水平和高技术难度的手术,如:率先在三门峡市开展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术、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心脏冠脉造影术和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安装。其中,率先在三门峡市开展的同种异体肾脏移植术、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均达到了省级先进水平。此外,医院还开展了白血病标准化疗,食管静脉曲张胃镜下硬化治疗,肺癌及肝癌介入化疗,食道癌根治手术,肺叶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胰、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术,腹腔镜代替胸腔镜行肺叶切除术,支气管残端瘘修补加全胸廓成形术,治疗食管化学烧伤的结肠代替食管手术,肝叶切除术,断(指、趾、肢)再植,游离皮瓣移植,髋关节置换术,大小脑肿瘤切除术,宫颈瘤及卵巢癌根治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切除术,喉癌根治术,遗传性疾病染色体检查,大面积烧伤治疗等等。凭借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诊疗设备和手段,黄河医院已经成为深受豫西及周边地区广大人民群众信赖的医院。 三、病房内外春意浓 丹心悬壶念苍生 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黄河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全面实施优质服务系统工程,完善岗位责任制,不断提高医疗和护理质量,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 5 年来,黄河医院始终把医德、医风建设作为全院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抓医疗质量管理,健全完善各项责任制,深入开展病人选医生活动,有力地保障了“优质服务系统工程”的全面实施。医院先后制定完善了急诊、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病历书写制度,疑难和死亡病历讨论制度,院长查房制度,业务查房,护理查房,三查七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等,极大地激发了全院职工的岗位责任意识。 在护理质量方面,黄河医院建立健全了二级质量控制标准,严格院、科两级质量检查并及时进行总结、反馈,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医院修订完善了护理差错报告制度,并注重加强护士长队伍建设和管理,实行护士长岗位交流制度和公开选拔护士长制度,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管理水平。为切实提高护理质量,医院推行了新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以满足患者需求为主线,全方位做好优质服务工作。从 年至今,“整体护理”工作已从医院的两个病区推广到 7 个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达 92% 。作为医院推行“优质服务系统工程”的一部分,黄河医院新修订的《护理人员服务规范》、《黄河医院领导行为规范》、《黄河医院医师语言行为服务规范》日前也已在全院实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医院门诊病人和住院病床使用率都出现增长势态,目前达到了医院历史最高水平。 黄河医院全体医护人员本着仁爱、敬业、务实、进取的精神,视患者为亲人,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使病房内外处处洋溢着浓浓春意,各地前来就诊的患者在黄河医院体会到了家一般的温暖。不少患者出院后,专程赶来致谢或打电话、写信表达自己对“黄医”人的感激之情。据不完全统计, 2001 年,黄河医院共接受各地患者赠送的锦旗 18 面、匾额 5 块、感谢信 25 封。 四、大河浩荡春潮涌 高擎云帆沧海行 回首过去,满怀喜悦;展望未来,信心百倍。“黄医”人深深懂得, 21 世纪是以生命科学为主导、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纪,黄河医院将按照国家对医疗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努力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不断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医院将全面建立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适应市场机制的科学管理体系,培育广大干部职工的市场意识和敬业精神,秉承“医德奠基、科技兴院、管理兴业、质量为本”的发展战略,以患者为中心,抓好优质服务,狠抓“三基”、“三严”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医护质量。医院要充分利用各类先进设施和设备,积极引进、运用新技术,促进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要大力开展社区服务工作,在原有的两个社区服务站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影响,强化辐射功能,进一步树立“服务上门”的观念,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切实做好社区预防保健工作,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 展望未来,“黄医”人将抓住“医改”契机,在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增强竞争意识,切实将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深化优质服务系统工程,促进医院各项事业不断发展。要充分发挥先进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继续深入开展“病人选择医生”的活动,坚持医疗质量好、服务态度好、就医环境好、病人花钱少的“三好一少”原则,树立“质量就是
[1][2]下一页
生命,医德就是本钱,信誉就是效益”的新观念,使医院的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医疗质量不断提高。 在新的世纪里,黄河医院将进一步做好“科技兴院”工作,依靠科技营造优势,全面加快医疗技术发展步伐,并做好以下工作:( 1 )进一步抓好基础性疾病诊治工作,力求不断改善诊治手段,积极引进新的治疗方案和新的技术,不断向“高、精、尖”发展。( 2 )进一步引进先进设备,提高诊断率,为治疗提供可靠条件。要充分利用磁共振、高速螺旋 CT 、X 刀、大型 C 型臂等高、精、尖设备,带动相应专业的发展;继续做好脏器移植工作,肾移植项目要加大宣传力度,不仅要上水平,还要上规模,同时要做好骨髓移植,角膜移植的前期准备工作;要瞄准高精尖技术,再造特色和优势,大力发展心脏介入技术,继续抓好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及周围血管介入治疗、肿瘤的介入化疗和导管室的发展,创出黄河医院在医疗技术服务方面的特色品牌。( 3 )要继续做好社区医疗服务和“送医下乡”工作,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开展健康义诊咨询活动,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如结合防治高血压病、管理糖尿病高危人群和定期为患者检测血糖、对其给予膳食指导,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信誉。 在狠抓医疗设备、医疗技术发展的同时,黄河医院的领导和广大职工,决不会忘记三门峡人民的期望与厚爱,牢记办院宗旨,坚持“医德立院”、诚信为本,坚持把优质服务作为永恒主题,严格规范医疗服务价格,以病人的满足和方便作为根本目标,为三门峡人民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为三门峡的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作出新的贡献。 在党的十六大即将召开之即,黄河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决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加快发展,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责任意识,用做好医院各方面工作的实际行动,努力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医院两个文明建设的优异成绩向党的十六大献礼。
自30多年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军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党的建设全面推进而推进,从无到有、从单一到整体、从零散到系统,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方面,不断建立健全反腐倡廉基本制度;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制度。经过30多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具有军队特点的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便于操作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一、军队反腐倡廉制度体系逐渐形成1978年,中央军委发出《关于团以上各级党委成立纪律检查委员会的通知》,规定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由同级党委会选举产生,在同级党委领导下进行工作,随后军队团以上单位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相继重建。1980年底,中央军委发出《关于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组成的通知》,并举行了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央军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任务和职权范围的暂行规定》。军委纪委组建后,紧紧围绕维护党规党法、端正党风这个中心,卓有成效地开展了诸如平反历史冤假错案等重大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纪律检查工作和反腐倡廉的规章制度、党纪条规建设,从党和军队建设的实际出发,认真做好纪律检查工作条规的调查研究、制定和实施等方面的工作,使整个纪检系统有章可循、关系协调、运转自如,从而使军队反腐倡廉建设从军队各级纪委恢复重建之初,就开始迈进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军队反腐倡廉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用制度加以规范,军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繁重艰巨任务。在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军注重坚持依靠制度反腐,依靠制度规范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依靠制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不断加大制度建设的整体规划和统筹力度,形成了以党章为核心的各项制度彼此衔接、互为补充的军队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军委、总部和各大
单位先后制定出台近200项廉政法规制度,使军队人、财、物管理等诸多方面都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守。特别是2006年年初,军委颁发《建立健全军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需要建立健全具体法规制度。为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的力度,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部署,2008年中央军委颁布《建立健全军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对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作出全面了系统部署。军队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在统筹中起步,在起步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具有我军特色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逐渐形成并不断得到完善。
二、军队党员领导干部权力制约和监督制度不断健全
腐败的实质是以权谋私。从一些领导干部犯错误的深层原因剖析,几乎无一例外地存在监督缺位或流于形式的问题。监督制度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不到位,成为军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要原因。
如何加强对军队党员领导干部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防止以权谋私,保证权力行使的正确方向,成为新时期加强军队反腐倡廉建设的一个紧迫课题。基于对我们党“用发展民主来防治腐败”优良传统的理解和把握,结合军队实际,军队各级不断完善健全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制度,建立党内通报、情况反映等制度,探索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对疏通和拓宽军队党内民主渠道,实现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先后制定了《关于团级以上党委常委民主生活会的规定》、《关于军队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暂行规定》、《军队旅团级单位加强民主监督有关事务办事公开的规定(试行)》。为进一步加强权力制约,出台了《关于加强军队党内纪律监督的暂行规定》、《关于军队高级干部管住管好配偶子女的意见》、《关于加强军队高中级干部教育管理的若干规定》、《关于对军队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尤其是经过近10年的调研、酝酿、反复论证而即将出台的《军队党组织实施党内监督的规定》,设置了决策监督制度、重要情况通报制度、请求报告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述职述廉制度、谈话和函询制度、信访处理制
度等七项军队党组织实施党内监督的制度,使军队党组织实施党内监督和军队党员领导干部权力制约监督制度进一步健全。与此同时,中央军委抓紧制定了《军队巡视工作规定》,目前军队巡视工作正在先行试点。
三、军队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廉洁从政制度不断完善
廉洁从政、清廉为官、干净做人是对军队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为使军队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始终做到廉洁从政,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和军委纪委等先后发布了一系列廉洁从政方面的制度规定和纪律要求。军委办公厅制定了《关于在军内外公务活动中严禁用公款宴请和有关工作餐的规定》以及关于军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内交往中收受的礼品实行登记制度的规定》的实施办法。随后又颁布了《军队团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有关问题的通知》、《军队领导干部车辆配备管理规定》、《全军领导干部和军职以上干部秘书、公勤人员、车辆编制标准》、《关于军队领导机关工作人员插手干预基层敏感事务的处理规定(试行)》、《关于军队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军队内部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军队高中级干部作风建设的意见》等等。2006年军委颁发的《建立健全军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意见》又进一步提出了“完善领导干部职务消费的制度规定”和“制定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条例”等制度建设任务。这对防范职务违纪或职务犯罪问题,保证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廉洁自律行为规范,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一是对权力运行进行约束,防止滥用职权、以权谋私。二是对职务消费进行规范,防止相互攀比、奢侈浪费。三是对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友、身边工作人员某些方面的行为加以限制,防止其利用领导干部的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
四、军队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惩处制度和纪检监察工作制度不断充实
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军队先后制定颁发了《军队党委纪委批准党纪处分权限的规定》,《军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补充规定》,《违犯现役军官职务任免纪律的处理规定》,《关于贯彻执行中央纪委、监察部
关于各级领导干部接受和赠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处分规定》等,使对军队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的处理有法可依。与此同时,不断加强军队纪律检查工作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了《中国共产党军队纪律检查委员会条例》并列入政治工作条例,中央军委纪委关于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补充规定,总政治部、军委纪委关于贯彻执行中央纪委《关于纪委协助党委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规定(试行)》的通知,军委纪委关于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国共产党军队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等。随着军队纪检监察工作的深入推进,总政治部颁发了《关于办理军队干部政纪案件几个问题的通知》、《中国人民解放军监察工作规定》、《军队政纪案件审理暂行办法》等,逐步完备了纪检监察工作制度,提高了依法开展监察工作的质量,促进了军队行政监察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我国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制造”已成为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标签之一, “中国制造”在给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同时, 也给我国乃至世界带来了产能过剩的严重问题。近年来, 国家一直在致力于调结构、转方向, 特别是2015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以来, 一时间, 工业领域几乎成为五大任务的主战场。其中涉及的化解产能过剩是五大任务之首, 也是最艰巨、影响最重大的任务, 产能过剩似乎在一夜之间突然爆发。事实上,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 国家以各种文件和法规对许多行业的产能结构做了限制和制约, 然而, 许多行业的产能还是不断扩大, 其中以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和电解铝为代表的重化工业的产能在限制中不降反增, 以近乎几何级数的数量级在增长。分析其原因, 我们认为致使产能严重过剩的根本原因有以下几点: (1) 政府和行业宏观调控的措施和微观管控的力度方面的问题; (2) 企业对于重大投资项目决策不科学的问题即企业的决策机制性问题; (3) 重大工业项目决策阶段的风险分析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或仅流于形式, 这是导致决策不科学的重要原因。综合以上所述, 我们认为提高重视和加强风险分析对重大工业项目的有效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我国开展项目风险分析的历程
参考各类文献我们发现我国投资体制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 主要包括:新中国成立之初基本建设程序的建立、计划经济时期基本建设程序的执行与调整、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建设程序的调整与完善等过程。在这些阶段中项目评估的要求、方法和程序在不断地完善, 项目评估中的风险分析也经历过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其中也经历过从有到无的倒退。目前项目决策中的风险分析正处于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 何去何从值得业界的深思。
1.1 无风险分析项目决策阶段 (建国之后到1986年)
风险分析应用于投资项目源于可行性研究。我国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以前尚不知可行性研究为何物直到八十年代初才有可行性研究概念, 1983年国家计委制订了《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 才使可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这一时期的可研主要应用于工业和交通业项目, 人们知道项目有风险, 但风险分析的概念尚未建立, 这一点从办法中对可研内容的要求上可以看出。《办法》中规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要求没有任何内容与风险分析相关, 就连勉强可归类为风险分析的不确定性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也不在要求之列。所以这一时期可以称为无风险分析的项目评估阶段。
1.2 简易风险分析的项目决策阶段 (1987年至2001年)
1987年国家计委颁布了《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以下简称《方法与参数》) , 这是对可行性研究的重大充实和完善。方法与参数明确规定“不确定性分析包括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 ……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需要, 有条件时应进行概率分析[1]。”其中的概率分析就属于风险分析, 对其做法要求也只是“计算项目净现值的期望值及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时的累计概率, 也可通过模拟法测算项目评价指标 (如内部收益率) 的概率分布, 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这种要求只是定量风险分析中最简易的分析之一, 而对定性分析只字未提且是根据项目特点和实际需要在有条件时才开展这一工作, 而不是普遍性的一种要求。1993年4月国家计委建设部修订出版了《方法与参数》 (第二版) [2], 其中有关风险分析的内容与第一版完全一致。这一时期中国的项目评估主要依靠敏感度分析法, 但敏感性检验对于分析项目风险是不够的, 导致仅仅使用敏感性检验产生了许多问题[3]。
1.3 有规范和依据的起步阶段 (2002年至2003年)
2002年1月, 国家计划委员会以文件的形式发布了关于出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试用版) 的通知 (以下简称《指南》) , 首次要求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要进行风险分析。然而, 当时我国仍处于物资较为匮乏的时代, 虽然也有产能过剩的说法, 但那时是属于人均指标极其低下的产能过剩, 且当时的投资体制仍属于审批制, 项目的可批性远重于可行性, 加上对风险意识淡薄, 致使项目决策中的风险分析流于形式成为可有可无甚至于没有更好的状况。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 (1)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项目审批中对可研报告的要求并没有按照指南的规定执行, 可研报告中不管有无风险分析的内容, 只要按以往惯例达到相关要求并通过评审, 就可以审批项目; (2) 各行业多年形成的可研报告的格式并没有按《指南》的要求及时修编或重新调整, 业内仍在执行老的规范编制可研报告; (3) 对风险分析的认识不够, 风险分析在项目决策阶段的应用在我国刚刚起步, 许多投资主体、主管部门、审批部门以及咨询设计单位有些了解风险分析的概念, 有些甚至根本不知风险分析是何物; (4) 工程咨询设计行业熟悉和掌握风险分析的专业人员太少, 实际操作过的人员更是凤毛麟角, 指南发行后, 虽然有关部门和单位也开展过一些培训, 但因风险分析是一项专业性的技术工作, 难以在短期内培养出一大批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有鉴于此, 虽然《指南》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风险分析作了要求, 但在实际的工作中, 绝大多数可研报告根本就没有风险分析的内容, 极少数虽有其内容, 但也基本流于形式。所以, 这一阶段的风险分析虽有规范和依据, 但还是难以有效地实行。
1.4 政府不作要求的企业完全自主风险分析阶段 (2004年至2005年)
2004年7月,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发布后, 我国投资体制进入新阶段, 即由单一的审批制改革为审批、核准、备案三种投资管理方式。但是, 与之前的没有规范和依据相比又有较大的差别。原因在于《决定》还明确了“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 根据这一原则, 投资决策的风险是由企业承担的。也就是说, 政府虽没有要求企业对投资项目开展风险分析, 但企业投资决策风险承担的责任却明晰了。按理说, 风险分析应该引起广大投资主体的高度重视, 即使不在可研报告中开展风险分析工作, 企业也应自己或委托相应的机构来开展风险分析工作, 但实际情况并不像推理的如此简单。在工业领域, 投资项目风险分析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流于形式或根本不开展风险分析就决策或实施的项目数不胜数, 至于可研报告中含有风险分析内容的项目就更是罕见。究其原因, 除了前述各个方面的原因之外, 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和重视:
首先, 投资决策的问责机制没有有效建立。《决定》中提出的“谁投资、谁决策、谁收益、谁承担风险”前三点做到了, 而且效果不错, 但“谁承担风险”这一点没有做好。项目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谁来承担?怎么承担?以及如何界定损失是否为决策所致、运作实施所致还是其他因素所致?问责的机制并不缺乏, 但其有效性和可操作性不尽人意, 导致问责难和集体担责实际就是无人担责的状况。因此, 在项目决策阶段投资主体不作风险分析或轻视风险乃至无视风险的项目评估几乎成为普遍现象。其次, 各级政府过度干预企业的投资和决策。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间, 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 许多地方GDP的增速基本保持在两位数, 而投资是保障GDP高速增长的首要因素, 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投资。各级地方政府都在千方百计争取各方投资, 招商引资一度成为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最重要的工作, 简化审批、限时办理甚至于先建后补手续的项目一度成为大家学习的典型。在这种大环境和气候下, 强调风险分析似乎成为“逆潮流”之举。即使有些企业因决策程序需要开展风险分析, 也是分析的结论基本为风险较低且防范和规避风险的措施手段得力。再次, 风险管控的机制尚未建立。风险管理在某些行业运用较早, 例如银行和保险行业, 但在工业领域却较为罕见, 这与观念、人才、制度不同相关。在工业领域尚未有任何有关风险管理的相关规定出台, 要靠企业自主建立这种机制是十分困难的。一种机制的建立要么有外部压力, 要么是内部直接的经济利益驱使或惨痛的经验教训所致, 风险管理这种既无外部压力又无内部利益驱使, 且只会耗费企业成本的措施是不可能靠企业自主形成的。
1.5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起步阶段 (2006年至今)
2006年6月,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以下简称《指引》) , 明确了全面风险管理内容, 还将“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定义为企业风险, 并对风险做了简易的分类。应该说这是我国对企业风险管理方面所制定的最为全面的规定, 其中虽然没有明确决策阶段如何开展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 但完全涵盖了相关原则要求。因其发文单位职能职责限制, 实行的范围只限于央企, 对地方国企仅供参考指导之用。虽然《指引》的范围有限, 但它标志着我国中央企业开始步入了全面风险管理的阶段。
2006年7月, 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印发了修订后的《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将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并列写在同一章中, 也就明确了风险分析独立于不确定性分析之外。在这一章中着重对风险分析中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以及风险应对等作了原则性的规定, 对常用的风险分析方法进行了简述, 并对风险分析操作过程中的经济风险、专题风险以及定性和定量风险分析作了一些规定[5]。《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发行, 不仅强化了风险分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在对全国范围内的投资项目评估起到了有效的规范作用的同时也对《指引》实施范围作了巨大补充, 但因《方法与参数》主要在可研中使用, 而可研不是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的要件, 所以风险分析的规范作用还是非常有限。
此后, 2007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项目申请报告范本》及其说明, 其中明确了可研报告作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仍应编制, 但内容和深度可由企业根据决策需要和项目情况相应确定。企业因风险意识、技术水平的原因, 很少要求可研报告包含风险分析, 而咨询设计单位由于人员水平原因以及成本和工作内容原因能省则省, 基本很少在可研报告中开展风险分析工作[6]。
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我国的很多企业深受其苦, 先是一些有海外投资、两头在外或一头在外的企业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然后逐步波及到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企业的风险已成为人人都可感受并切身体会的事实。在此背景下, 许多企业管理者认识到风险管控的重要性, 开始着手有关风险管控措施的实施, 但是在投资项目决策阶段开展系统的风险分析仍然较为少见。
2009年7月, 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印发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 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 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 小企业和其他单位可以参照实行。规范中用单独的一个章节, 就风险评估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规定, 由此可见相关部门对风险评估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的高度重视[7]。在这一背景下要求实施风险管控的企业范围又有了进一步的扩大, 基本涵盖了我国各行各业的大中型企业。
总体来说, 虽然国资委的全面风险管理实施范围有限, 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的风险分析规定也不具有强制性, 但这些规定的出台使得风险管理在工业领域已不再只是空洞的概念。财政部, 证监会等五部门的规范出台, 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的实施又扩大到了大部分的地方国企和大型民企, 使得我国企业真正步入了全面风险管理的起步阶段。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 这仅仅只是起步阶段, 在工业领域项目决策阶段的风险分析还是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例如, 从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的五大任务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 产能过剩是五大任务之一, 也是工业领域中的重大难题, 风险分析并不能完全避免产能过剩, 但产能严重过剩是风险分析中的重大高风险因素[8], 如果切实开展了风险分析和风险管控工作, 并建立了有效的风险决策机制, 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一些缓解。
2 项目决策阶段风险分析的现状及建议
分析国内外有关风险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其内容十分广泛。美国的风险管理起步较早, 目前采用的是多元分散型科技计划管理模式, 该模式包括三大科研系统:大学研究机构, 政府研究机构, 工业企业研究机构。英国许多学者很注意把风险分析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大型工程项目, 实行严格的评价制度和完善的评价体系, 对项目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9]。法国的研究成果偏向于经营管理型, 而德国则是从风险管理政策的角度来开展研究, 需要提出的是德国的科技项目采用联邦分权制, 他的安排一般是根据政府的发展战略目标来确定的具有较为明确的目标[10]。查阅我国学者对于风险研究的相关文献, 我们发现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且研究方向也不太统一, 没有突出的特点和独到之处, 多是在国外相关研究基础上的应用型研究。例如, 我国的风险分析已在项目管理中开展应用, 且大多用于项目的准备、实施以及运行阶段, 而在这些阶段中又主要用于安全、社会稳定、社会影响、环境等方面的风险分析。尽管风险研究获得了较快发展, 但只有少数项目在策划阶段成功地运用风险评估和管理策略[11]。国家相关部门也出台过不少有关风险分析、风险管控的政策规定和应用规范, 但由于其非强制性和执行力不够的原因导致风险分析在项目决策阶段很难有效地开展工作[12]。
目前, 投资决策的依据仍是可行性研究, 但可研中的风险分析基本流于形式, 加上风险分析一般只是可行性研究的一个章节, 定量分析以概率分析为主, 定性分析基本雷同甚至千遍一律, 这导致了风险分析的结论难以有效支撑决策, 更无法引起投资决策者的充分重视。
就现阶段的情况来看, 工业领域很多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较为严重, 就风险管控的角度看, 最近几年项目的重复建设严重加剧了产能过剩, 从本质上来说应属于投资失误, 企业自然应承担其经济后果。但是, 这种投资失误所造成的后果何止是简单的经济损失, 更多的还是其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比如失业问题、企业人员分流、员工收入下降等引起的区域性社会稳定问题, 而这些后果只能由政府来承担。少数个案及小范围的投资失误所造成的社会问题已经对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小的麻烦[14], 行业性大范围的投资失误所带来的社会隐患问题更是影响深远, 这些社会问题处理不当可能导致群体性和大区域性社会稳定问题的发生, 相关经验表明, 政府为处理这些问题所花费的代价是巨大的, 有时甚至超越了或数倍于这些投资项目所创造的税收及社会效益。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央和政府多次提出了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优化投资结构, 增加有效投资, 着力化解过剩产能, 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等一些列政策, 正是从宏观层面对以往一些行业投资失误所采取的应对策略。但是, 如果风险管控措施不到位, 谁能保证在新一轮转方式调结构投资中不会出现再次的严重产能过剩。有学者认为“在风险现象普遍化的现代社会, 政府, 只有政府, 才是实施有效风险处理的行为主体……企业作为风险监控对象, 必须强制其规范自己的行为[15]。”因此, 为从根本上防止行业性投资失误导致的社会风险, 建议国家出台相应的强制性的风险管控措施来配套规范投资决策, 强化风险管控, 并尽快建立地方政府投资监管的问责机制。
摘要:文章首先对我国工业项目评估中的风险分析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 然后阐述了风险分析在工业项目评估各阶段难实施的原因所在, 最后根据文章中提到的各类问题提出对企业实行风险管控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本体保护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8-0070-02
郑州商代遗址位于郑州市城市中心区,最初发现于1955年,是我国著名的大型古代城市遗址,是商代前期的商王都邑。城址始建年代距今约3600年,其宏大的城市规模和气势,以及内外城池和宫殿区的整体形制,奠定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基础。1961年,郑州商代遗址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郑州商代遗址概述
郑州商代遗址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遗址包括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区、墓葬区几部分,遗址内容包括内城垣遗址、外郭城遗址、宫殿区遗址、居住聚落遗址、墓葬区遗址、手工作坊遗址(冶铜、烧陶、制骨等)、窖藏坑等七种遗迹类型,在这些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铜器、玉器、骨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郑州商代遗址展现了商代前期的文明形态,也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文化传承关系,向世人和后代展示了中华文明在中原地区的发展历史。郑州商代遗址也是郑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文化内涵,其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成为创造城市特色、彰显城市文化内涵、促进城市整体文化品味提升的重要手段。
二、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的提出和确立
随着郑州商代遗址保护与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许多问题也逐渐涌现遗址本身的观赏性不强,西城墙北段和北城墙西段大部分残墙被埋在地下,不能完整地得以展示东城墙和南城墙的大部分及西城墙南段保存比较完好,但是周边环境恶劣,本体破坏严重,与遗址本身的巨大价值形成强烈反差,严重影响郑州城市形象,周边居民十分渴望改善生活环境,造成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发生冲突;郑州商代遗址其它区段的内城垣遗址、宫殿区遗址以及其它遗址主要为地下考古遗址,在完成发掘考古研究和出土器物保护转移后,地下考古遗址大都回填并继续进行基建项目,遗址本身几乎未得到保护,对整个郑州商代遗址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都带来巨大威胁。
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郑州商代遗址的管理机构——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就着手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探索。从90年代邀请知名古建专家编制《郑州商代遗址保护规划》,到2004年委托清华大学编制《郑州商代都城遗址总体保护规划》,中间几经修改和完善,直至2008年上报国家文物局审定。无论是规划的组织者还是规划编制单位,规划的目标始终是一脉相承的。这些规划实际上已经具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基本要素。
2007年,河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加强大遗址保护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切实做好大遗址保护规划工作,相关规划的制定及政策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郑州商代遗址各项保护工作的开展。2011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将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创新列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五大战略要素之一,这为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了重要契机。
为了适应大遗址保护的形势,国家文物局编制了《全国大遗址保护纲要》,确定“十一五”期间全国重点保护的100处大遗址,郑州商代遗址名列其中。2010年10月,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首批23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单位之一。2011年1月,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第五次视察商代遗址保护工作,充分肯定了商代遗址系统保护工作,表示国家重点支持郑州商代遗址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建成郑州大遗址保护片区示范性工程。2011年6月,国家文物局颁布的《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郑州作为全国六大片区之一,郑州商代遗址保护工作全面展开。
2012年6月,郑州商都博物院举行奠基仪式。郑州商都博物院是规划建设中的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内容,是一个集郑州商代遗址展示、宣传、研究和郑州文物保护科研于一体的大型文物保护设施,是一座彰显着独特文化气息的标志性建筑。郑州商都博物院的奠基拉开了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面建设的序幕。
三、郑州商代遗址已开展的本体保护工程
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重中之重是保护一城(7公里内城垣),建设一带(环城绿化带),建设5个展示片区、8个展示节点。只有做好城垣遗址的本体保护工作,才能保证考古遗址公园的整体保护展示效果。
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编制的《郑州商城遗址城垣遗址保护展示设计方案》的指导下,2010至今,逐步实施了东大街南北两侧城垣覆土保护工程、人民广场地上地下展示工程、西南城垣保护展示工程、东南城垣抢险加固工程、紫荆山路城垣断面遗址保护性设施建设工程。目前都已经完工,并且正式对外开放,收到了很好的惠民效果。
这些工程针对遗址的不同地段和部位的保存现状采取不同的保护手段。如西南城角部分,对墙体较高、稳定性较差的部位采用夯土护坡、护脚的办法进行加固,局部进行土坯墙体支护加固对比较低矮的部位,采取的是培土加高的方式。北城垣人民广场段对于地面已经消失的城墙采用地下考古揭露、上部建保护棚的方式保护展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墙断面紫荆山路断面,两侧建设保护罩,进行文化层、夯土层的展示。修复城垣采用组织排水的方式形成完整的墙体排水系统,减小、缓冲雨水对墙体的损害在城垣顶部设置木栈道、楼梯,在城垣两侧安装木质栅栏,以避免城墙本体因人为踩踏造成的破坏。沿西南、东南、东大街两侧城垣遗址建设历史文化散步道、游园广场、景观环境设施等与遗址本体保持和谐统一。
这些本体保护工程不仅可以有效保护郑州商代遗址,充分阐释郑州商代遗址的文化内涵,而且在遗址保护中的理念、方法、技术以及利学保护的过程,也将成为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与展示的主要内容,为考古遗址公园的整体完备奠定基础。
四、对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几点认识
2013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郑州市商城遗址保护管理处再次委托清华大学编制《郑州商城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将考古遗址公园总体定位为“以郑州商代都城遗址保护与展示为核心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中,远期工作应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一)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整体历史文化环境塑造
在越来越重视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今天,人们不仅对文化遗产本身,对其周边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意识也在逐渐提高。文化遗产资源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于某个环境中,它必须与其所处的周边环境相关联、互动,才能有机地融为一个整体,才能协调发展。
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力争建成以“园中城·城中园”为特色的考古遗址公园郑州模式,重点突出老城“商”之印象,将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与中心城区城市生活和谐交融。依托考古遗址公园带状特征,延续城垣以里旧城的传统城市空间模式,营造依托城垣遗址绿带、联系旧城历史文化要素的开放空间体系,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与景观环境。考古遗址公园郑州模式的探索不仅塑造了遗址公园的整体历史文化环境,开辟宜人城市绿化开放空间,更提升了郑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
㈢建成以郑州商代都城城垣遗址为依托的商都文化圈
郑州商代遗址城圉内保留有汉代城垣遗址、元代城门遗址、明、清古代建筑群(文庙、城隍庙)、历史文化街区、历史街巷格局、以及大量历史建筑群原址信息。
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以商代都城城垣遗址为主体,连接整合遗址周边历史文化资源,建成以郑州商代都城城垣遗址依托的商都文化圉。将整个商都文化圉依照历史发展的时间轴及空间轴的顺序,以具有3600年悠久历史的商代遗址为中心圆点,按照空间发展的变化顺序,依次将周边各街区以不同的特色面貌呈现出来。商都文化圈建设将是文化遗产保护与郑州城市建设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五、结语
【苏州工业园区建设历程】推荐阅读:
英国工业革命历程10-19
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文件11-15
苏州工业设计中心管理办法试行07-21
苏州工业园区劳动合同书面报告工作流程10-31
工业园区建设的有关问题07-09
工业园区建设项目开工致辞06-20
嘉善生态工业建设规划10-05
工业旅游建设考察学习心得体会11-08
市新型工业化建设调研报告06-06
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情况汇报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