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阿Q正传读后感

2024-09-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鲁迅的阿Q正传读后感(通用11篇)

鲁迅的阿Q正传读后感 篇1

一、女性观

自古就有“红颜祸水”之说,在士大夫的眼中,女人的意思有两个:要么是泥美人似的玩物,要么是破国亡家的狐狸精。大抵前者多用于诗词,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施;而在做史论时则是后者的一套论调了,“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啊!男人对女人,一面是轻蔑,一面是追求,连屈辱不堪的阿Q面对静修庵里的尼姑也是或“唾骂”,或“伸出手去摩着伊新 剃的头皮”并说着下流话,但同时又是小尼姑引起他对女人的无限联想并出现了对吴妈的调戏。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女人是奴隶,当男人也成为奴隶的时候,女人便成为物品,连人也称不上了,男尊而女卑。

二、传统习惯

“从来如此,便对么?”作者借阿Q这一人物对这个问题作了阐释。在阿Q眼中,凡是不合未庄老例的,他都认为是错的,阿Q的逻辑是墨守成规,反对变革,排 斥异己。凡有变化的,他都要加以排斥。小尼姑不合儒教,是他排斥的对象;而假洋鬼子进洋学堂,剪掉长辫子自然也是异端,因而成为他最厌恶的一个人;因城里 人将长凳称为条凳、煎鱼用葱丝不合未庄老例而不满意;对革命他一向就是“深恶而痛绝之”的。

传统有精华与糟粕之分,习惯有好坏之别。尊老子幼,文明礼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这些都是好传统、好习惯,值得发扬光大;至于女人缠足,男人脑后留条长辫子,虽是传统习惯,则不是什么好习惯,确确实实是有弊无利。

三、革命观

阿Q的革命畅想曲——报私仇、分财物、讨老婆,这些是他的自我设计,是他对革命的理解,也是他向往革命的目的。对“威福、子女、玉帛”(权力、女人、金钱)的追求反映了农民为了“生存和生活”的合理要求,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大小丈夫”们的最高理想。因此,我们可以想见:即使阿Q成了“革命”政权的领导者,他也将只会以自己为核心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未庄封建等级社会,这也是历代农民起义的结果。

四、奴隶性

鲁迅对国民精神弱 点批判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奴性人格的批判,作品主人公阿Q是一个双重性格的奴性人物。“见了狼,自己就成为羊;见了羊,自己又变成狼”,这是阿Q性格中最 为突出的一面。在“假洋鬼子”、赵太爷这些“狼”面前,阿Q表现出空前的软弱,乖乖地做“羊”了,任其欺辱。在王胡面前,阿Q虽然不甚服气,并试图获得胜 利,然而,在王胡真的动了气同他打起来的时候,他又软下来了,“君子动口不动手”,这是弱者的哲学,也是由狼变羊过程中的心理安慰。阿Q式的人物,就是这 样一种两面人:“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

五、看客态度

鲁迅在一系列小说中描写了神情麻木不觉醒的看客形象:《药》、《示众》 里鉴赏杀人场面时,“一堆人”“竭力伸长了脖子”“嘴张得很大”;《孔乙己》中酒客们取笑孔乙己写“回”字、偷书被打;《祝福》中鲁镇上的人们拿祥林嫂额 上的伤疤、阿毛被狼叼走做笑料;而“阿Q十分得意的笑”着调戏小尼姑时,“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未庄的人们十分“欣然”地听阿Q讲杀革命党的事,阿Q游街示众时“两旁是许多张着嘴的看客”,看客们露出“闪闪的像两颗鬼火”的狼一样的眼睛。

鲁迅的阿Q正传读后感 篇2

一、看客文化中的替罪羊

鲁迅的伟大之处在于他非常典型地以二元对立的结构写出了貌似祥和的社会环境下一些小人物始终被排除在体制之外的情节模式, 整个封建文化氛围与个人不能解脱的救赎、精神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等等, 造成人物悲剧的不是哪一因素独立作用的结果, 而是在整个看客文化背景下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幸的是他们成为承受精神奴役、被动接受不平等命运的替罪羊, 他们从社会中孤立出去而成为悲剧的一种标志和符号。隐形的等级制度形成一种看客的心理, 对人性的漠视和事不关己的嘲讽在整个社会的文化中根深蒂固, 比如《药》中华老栓和其他人一样等待着对夏瑜的斩首, 民众对鲜血的麻木, 对革命者的不理解, 都成为整个时代悲剧的一个缩影, 而貌似善良的华老栓在这场屠杀中正是充当刽子手的帮凶, 还理所应当地等待着用人血馒头救治下一代的生命。对于看客们来说, 这司空见惯的场景与自己并没有一点关系, 以至于形成一种看客文化, 就是盲目的依从或追从时代的主流, 必要时担任一定的职责来促使主流的顺利发展。那么有看客现象的存在就一定会有人成为这种屠杀中的牺牲者, 他们渺小、卑微、低贱, 他们努力地想成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 但却找不到出路, 最终被社会所抛弃甚至成为人们嘲讽的对象, 就像弗莱所说的那样:“悲剧性讽刺作品的主人公不一定就存在悲剧性缺陷或执迷不悟到了悲惨的境地, 他不过是个遭到社会孤立的人而已。”

《祝福》中以鲁镇庆祝新年为背景凸显出祥林嫂这一角色与环境的格格不入, 重在凸显出祥林嫂受奴役的牺牲者形象。鲁镇文化不仅在政治上压迫着祥林嫂, 在经济上剥夺着祥林嫂, 在男权话语的环境中统治着祥林嫂, 这些她都是在默默地忍受, 但她的存在成为封建黑暗社会的缩影, 她的悲惨遭遇只能成为鲁镇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没有获得任何的怜悯和同情, 她成为时代强加在她身上的替罪羊, 所有的矛盾和缺陷、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在她的心理构成中凝聚和升华。在《祝福》中鲁镇成为整个社会文化、风气的缩影, 它成为人与人之间对立、冷漠、排斥的屏障, 祥林嫂极力地想在这缝隙的文化中寻求出路和解脱, 她用她的麻利、不争、捐献试图找到精神的出路, 或者是得到一点点人性的关怀, 但一张无形的等级使她始终难以融入到社会之中。在初到鲁四老爷家时, 她用自己的麻利能干赢得了人们在把她的逃婚、改嫁、丧子当做趣闻来谈论, 祥林嫂的悲剧在于她把整个社会包袱都背负在自己的身上, 她渴望在精神上被救赎, 但却逃脱不了舆论的枷锁。《祝福》结尾中祥林嫂悲剧性之死使她暂时逃脱了舆论精神对她的压榨, 但是这并不代表人性的黑洞及禁锢的思想链条就此斩断, 也不能说明类似的替罪羊模型得到了遏制, 事实是替罪羊的角色在不断的变换而人性的悲剧还会重演, 这才是时代的悲剧, 是人性麻木的悲哀!

在《阿Q正传》中, 鲁迅塑造出一个自欺欺人的形象, 他是芸芸众生中的渺小者, 正如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中所说在反讽式的悲剧中“主人公论体力和智力都比我们低劣, 使我们感到可以他们受奴役、遭挫折或行为荒唐可笑的境况, 他们便属于‘讽刺’类型的人物。”造成阿Q精神胜利的是周遭人的利己主义, 他们对弱势群体的辛辣嘲讽正是整个文化氛围的缩影。鲁迅在塑造这样一物质和精神上的一无所有人物实际上也是为整个时代风气的描摹。人们习惯于生活在自己的精神胜利之中, 以想象的象征符号达到转败为胜的模式, 从另一角度也可以看出鲁迅在将个人的悲剧演绎成时代悲剧的讽刺模式。

二、自我牺牲意识下的替罪羊

中国人总是习惯以“听天由命”作为自己不能逃离现实苦痛的说辞, 实际上这只是人们自导自演的一种自我牺牲精神, 在《祝福》中祥林嫂一次次的捐门槛、一次次的受人白眼, 在她的潜意识中她认为自己应该被如此对待, 在不自觉中就成为封建吃人的礼教束缚中一个可悲可怜的人物, 成为维护封建正统思想、正统文化的替罪羊。同样在《阿Q正传》中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是这一自我牺牲意识。

可以说阿Q从生到死都是在这样自欺欺人的环境中生存, 也就是这样的环境才能够让他自然地摒弃世俗观念, 甚至认为这样的欺辱、不公平待遇是上天安排的, 睡醒一觉就什么都没有了。从阿Q的身上更能折射出中国人的心理防御机制, 它表现为一种等级攀比。中国的文化属于一种集体主义的文化, 与西方倡导个性的个体主义文化相比, 中国人更习惯于把注意力放在社会大集体中, 以及与人的关系方面。所以, 中国人的心理防御机制相应较多地体现了它的社会内涵, 典型地表现为“高人一等”的欲望以及自尊心掩盖下的虚荣心。当一个中国人处于困境的时候, 这句话大概是最好的安慰剂:如果你没有了鞋穿, 想想你周围还有没有脚的人。按理分析, 听到这句话, 第一反应是深刻的同情。而一般中国人拿他来当自己的安慰剂珍藏, 从别人的惨状中找寻自己的幸福。很明显, 这种幸福建立在与别人对比胜利的基础上。“比上不足, 比下有余”足以自欺欺人, 自欺欺人也正是阿Q被批判最多的地方。

鲁迅描写了很多“替罪羊”的角色, 他善于将国民的劣根性, 时代的悲剧性通过一个貌似不相干的人但实际上与这个社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联系在一起, 他把无尽的苦难一股脑的压在一个人的身上, 让社会的压力、封建礼教的束缚、个人的牺牲全在同一时刻显现出来。就像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中解释:“我们不能光是说替罪羊是无辜的或是有罪的。当说他是无辜时, 是指他所遭受的不幸大大超过他的所作所为应得的报应, 就像登山运动员一声喊叫竟引起一场雪崩一样。说他有罪, 是指他是一个罪恶社会的成员;或者说, 在他生活的世界中, 类似的不公正构成了生存的无法回避的一部分。”这成为鲁迅小说中的一种反讽模式, 成为标榜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标志。

摘要: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中论述了悲剧性讽刺中典型的牺牲者形象, 本文以弗莱的讽刺性替罪羊角度着手, 试图分析《祝福》和《阿Q正传》中祥林嫂和阿Q悲剧典型形成的根源, 并阐释时代精神或作家笔下替罪羊的象征性意义。

关键词:替罪羊,看客文化,自我牺牲,象征

参考文献

鲁迅的阿Q正传读后感 篇3

关键词:鲁迅 《药》 《阿Q正传》 辛亥革命

鲁迅先生在1919到1921年写了《药》和《阿Q正传》,两篇小说的公共点在于都涉及到了辛亥革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都描写了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农村的社会生活图景。从时间顺序来看,《药》写的是辛亥革命前,《阿Q正传》写的是在革命期间。作品反映了辛亥革命这个历史阶段里中国国民真实的生存环境,并且深入的剖析了中国国民的精神状况。

《药》第一次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剖析了辛亥革命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双重本质,从而艺术的揭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并对辛亥革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药》写了明暗两条线,明线写开茶馆的华老栓到刑场买人血馒头给儿子治病,药是假的,当然治不好,结果是悲剧。鲁迅小说中多次写到愚弱的国民羸弱的病体,这虽也是当时的现状,但这一题材的选择是有意识的,鲁迅先生少年时的经历使他意识到拯救病弱的灵魂比拯救病弱的肉体更加重要,因此他选择了弃医从文的道路。暗线写革命者夏瑜的被捕被杀。小说通过华老栓买人血馒头治病,批判了人们的愚昧、迷信和落后。通过对夏瑜的描写,不仅表现了他坚强不屈的革命精神,也总结了辛亥革命未能发动民众的沉痛教训。对于夏瑜的牺牲,小说中的群众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态度。其一是华老栓,夏瑜是为了解救像他这样的受苦人而英勇牺牲的,但他不仅不谈不问,反而去买他的血给儿子小栓治病;其二是那些茶客,他们都不理解夏瑜的革命活动和他的被杀,反而说他疯了;其三是夏瑜的母亲,连革命者的母亲夏四奶奶也不明白自己儿子所从事的伟大事业,在清明节上坟时反而在人前觉得羞愧。因此可以说,小说的悲剧是对旧民主主义革命悲剧的十分深刻的反映,它对于当时的民主革命提供了有益的历史教训。鲁迅先生把这个历史悲剧和教训反映出来,无非是为了告诉人们:要革命,首先必须做好思想发动工作。要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封建、反迷信,把广大群众从封建迷信的长期统治下解放出来,革命才有成功的希望。

《阿Q正传》是鲁迅另一篇总结辛亥革命历史教训的小说。这篇小说的后三章,集中描写了惊天动地的辛亥革命在未庄引起的变化。小说中重点刻画的主要人物是贫苦落后农民阿Q。由于资产阶级革命不注重组织民众、发动民众,使得阿Q对革命一无所知。他原“以为革命党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的”,但由于他被压迫被剥削的社会地位所决定,当革命到来时又必然会给他带来一定的好处,因此当革命的消息传到未庄时,他看到举人老爷到乡下来藏东西,是那样害怕革命,赵太爷等人对他也变得异常和气,因此他开始神往了,但他对革命根本不理解,他认为革命只有三件事:一是抢东西;二是报私仇(当然他也分不清敌友);三是解决女人问题。本来应该是革命依靠对象的阿Q,对革命却是这样理解能怪谁呢?当然责任还应是在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同时,这部小说较《药》更为深刻之处,还在于着力描写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地主阶级的投机革命。辛亥革命的失败不仅仅是没能发动民众,动员民众,而且革命很不彻底。从小说中看,城里的革命党人只追求形式上的革命,忙于剪辫子,这辫子虽是中华民族愚昧、落后的象征,但在革命刚刚取得胜利时,它却不应该是革命的首要任务。如果宣传好民众,他们是会自己动手剪掉的,用不着革命者亲自动手。相反,因为没有宣传民众,就是剪了辫子,也解决不了人们的思想问题。因此,未庄的秀才不敢进城,阿Q也不敢进城,因为革命党人只追求形式上的问题,对于城里举人老爷、未庄的赵太爷都没有给予狠狠的打击;同时还让这类人物钻进了革命的政权机关,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举人老爷当了“民政帮办”,假洋鬼子和赵秀才加入了“柿油党”。未庄仍然还是赵太爷的天下,贫苦农民阿Q却被诬为盗贼而抓去枪毙了。这说明了辛亥革命所实现的和它应该完成的历史任务是不相容的。正如毛泽东所说:“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作品深刻揭示了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以及它与封建势力的血缘关系,从而否定了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鲁迅先生写作这两篇小说时,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了十年左右。他把自己刻骨铭心的亲身经历与多年来的理性思考熔铸在一系列文学形象中,把夏瑜的悲剧和啊Q的悲剧联结起来,表达了对中国前途与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一是因为夏瑜这样革命精英势单力薄;二是因为封建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三是革命阶级不敢放手发动群众。民众的愚昧和麻木构成了封建反动统治的社会基础,使他们不知不覺地构成了社会发展进步的巨大阻力。

鲁迅先生深刻的洞察到中国封建社会之所以成为“万难打破的铁屋子”,就是因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统治阶级利用地理环境的封闭,把传统文化中糟粕的沉淀于落后的小农生产方式相结合,成功地将统治阶级的思想观念,使国民不仅表现出无意识的服从,而且是自觉、自愿的认同。这种精神上的奴化与毒害不仅妨碍了他们作为真正的人而存在,也严重妨碍了中华民族的进步。正是因为如此,鲁迅先生坚持认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与解放首先必须是人的思想解放,必须改造国民性弱点。

(作者单位:河南省沈丘县第一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海洋.精致、凝练-谈鲁迅小说《药》的艺术技巧[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12.

[2]沈大为.鲁迅与辛亥革命[J].呼兰师专学报,1994.3.

鲁迅《阿Q正传》读后感700字 篇4

《阿Q正传》读完了,《阿Q正传》的形象便印在我的心中。《阿Q正传》是一个被那个时代所抛弃的人,他一无所有,只靠打工度日。尽管他“真能做”,但社会的沉重压迫和剥削,使他时时处于生命危机,受尽欺凌。他用“一精一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浑浑噩噩,苟且偷生。被别人打时,他自我安慰说:“是儿子打老子。”他的“一精一神胜利法”可谓天下第一。阿Q是悲哀的。他并不懒惰,他是靠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的;阿Q也有梦想,他想有一个家,享有名声、有地位——但他在别人的心中永远是卑贱、微不足道的。现在,我们已经远离阿Q那个时代了,但他那种“一精一神胜利法”似乎依然可行。

一个胆小的人受到别人的欺辱,嘴上虽然不敢说,但心中一定是愤愤不平,在背后说那人的坏话,将那人骂得体无完肤了。

一位机关干部受到上级领导的批评,心中一定想:“总有一天,你“下”了,我“上”了,你就会栽到我手里……”

阿Q的“造反有理”似乎也流传至今。

一个孩子看到父亲吸烟,而自己却受到了父亲的管制不准吸烟,便觉得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

鲁迅的阿Q正传读后感 篇5

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地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精神胜利法的主要功能:是维系奴隶的心理平衡,用自欺、瞒自己、骗自己的方式使自己麻木。阿Q的精神胜利法纯然是奴隶们在失败面前闭上眼睛,用瞒和骗制造胜利的幻觉麻醉自己,把奴隶的屈辱和失败的痛苦变成精神上的自满自足,从而使自己麻木不仁、安安心心地做奴隶。阿Q好赌,但总是输,然而有一回却福星高照,终于赌赢了,他居然“赢了又赢,铜钱变成角洋,角洋变成大洋,大洋又成了叠。他兴高采烈”,可惜的是,“不知道谁和谁为什么打起架来。骂声打声脚步声,昏头昏脑的一大阵”。阿Q也挨了几拳几脚,到头来“他的一堆洋钱不见了”,“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不见了”。然而,阿Q毕竟是阿Q,他还是能拿出与众不同的解除痛苦的办法来。阿Q忽然“擎起右手,用力地在自己脸上连打了两个嘴巴,便心平气和起来,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于是,又觉得“心满意足得胜”了。鲁迅用近乎漫画的夸张的手法,将精神胜利的荒谬性揭露得淋漓尽致。

在阿Q们的灵魂里有着四千多年积淀下来的沉重的奴隶意识,这也是鲁迅对旧中国国人灵魂的一个重大发现。所有的中国人,上自宰相、王公大臣,下至平民百姓,一律都得跪下来称臣。王公贵族、大官小吏、乡绅地主,他们都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皇帝的奴仆,又是他们以下的百姓、仆役的主人。只有最下层的平民百姓,他们“默默地生长,萎黄,枯死了,像压在大石板底下的草一样,已经有四千年”,他们世世代代做奴隶,受的封建文化奴役最深,灵魂里积淀的奴隶意识也最沉重。

读鲁迅先生《阿Q正传》有感 篇6

暑假期间,我看了鲁迅先生的许多篇小说,最让我回味无穷的是人物性格鲜明的《阿Q正传》,这篇文章我反复看了6遍。鲁迅先生以幽默生动的语句刻画了生动的人物形象,有位高权重的赵太爷、有学问的赵秀才、又胡又癞的王胡等等,可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主人公阿Q.阿Q留着一条长长的黄辨子,脸上一块癞头疮,他很穷,没有房子,只能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依靠给别人做短工为生。阿Q可是一有了闲钱就去酒楼喝酒。有一回他被别人笑话了,便与别人打架,被打得落花流水,待他人走后,还说“现在的世道真不像样,我总算被儿子打了”。像这些“乐观”的话阿Q还有很多,也就是鲁讯先生说的阿Q精神,这些生动幽默的语句讽刺了当时社会最底层的人物,也有作者的几分同情。他性格中的自轻自贱让人发笑和深思。《孔乙己》、《祝福》等小说中都有类似的人物。合上书,我陷入了沉思,在我们的社会中不是也有一些像阿Q精神一样的人么,钱包被小偷偷走,就说:“给他买药好了!”当考试考的很差时,便自嘲说:“人家考第一,我也是第一,无非是倒数而已,你们是什么东西?”说完掩卷一扔,便无影无踪了,他们的身上我看到了阿Q的一些影子。

鲁讯先生笔下的阿Q真是又可爱又可怜又可恨啊!可爱于他的幽默乐观,可怜于他的无可救药,可恨于封建社会的思想,使阿Q这样的“人才”倍出,让我们也以阿Q为镜子来照照自已吧!

[读鲁迅先生《阿Q正传》有感]

鲁迅的阿Q正传读后感 篇7

郑金莉

内容提要:鲁迅的《阿Q正传》和芥川龙之介的《鼻子》都是世界文学库中的优秀作品。本文试图运用英美“新批评”理论对其文本进行分析,通过对这两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内部结构进行比较研究,试图得出人性都是阴暗的结论。

关键词:阿Q 内供 人性 阴暗

每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总能表现一个永恒的主题,表达人类共通的感情。所以无论是几千年的先哲之书,也无论是远在天边的异邦文学,都能使人们产生共鸣。正因为如此,今天我们读起几千年前的《庄子》还能体会到心旷神怡的感觉,看到地球另一端的《简·爱》还能为其主人公不屈的精神所折服„„同样,作为中国新文学代表性作品的《阿Q正传》和作为日本文学“激石”的《鼻子》也不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阶级的文学,而是全人类的作品。

尽管它们作者的生平及创作心理不同,所处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不同,所以民族的思想、宗教、哲学也不同,然而这些在英美“新批评”派那里,都是“外部”原因,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本文着重于“内部研究”,从文本入手,通过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内部结构进行分析,揭示出一个普遍的道理——人性是阴暗的。

《阿Q正传》和《鼻子》都是从揭露黑暗社会出发,进一步从内心深处挖掘阴暗的人生,暴露人性的恶劣,同时也表达了一种人生无定位之悲剧。最终揭露了一种普遍的人性问题。虽然鲁迅笔下的阿Q表现了一种“我们的魂灵来”,“暴露国民的弱点的”,就连“未庄”也是“中国社会的缩影”。[1]然而这毕竟是中国人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是把作品放在国内这个小环境里所得出的结论。如果只把作品当作文本,而不再把考察只限于中国的特殊国情时,我们就会发现其实“阿Q”不只是中国有,世界上到处都有他的影子,阿Q“精神胜利法”在二千多年前的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里就有所体现,那只狐狸口中所言“葡萄是酸的”早已是世界各国人民“精神胜利法”的表现了。芥川龙之介的《鼻子》取材于封建王朝的人和事,通过对古代故事《今昔物语》中“池尾禅智内供鼻子的故事”及《宇治拾遗物语》中“长鼻子有故事”的改编,结合日本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揭露了日本社会的黑暗。正像一切优秀的作家一样,芥川龙之介并没有把笔锋停留在对黑暗社会的揭露上,果真如此,那么其将成为一篇政治小说或历史小说只供历史学家们研究了,根本不可能使其成为世界短篇佳作中的一员。他的伟大之处是他把问题深入到对人性的暴露上,通过叙述主人公内供的长鼻子由长变短又变长的滑稽故事,揭露了人性的阴暗及人们内心的脆弱。人生无定位之悲剧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因为主人公内供一直都是以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衡量自己的。由此可以看出,《阿Q正传》和《鼻子》都是揭露阴暗的人性,表现同一个主题。除了主题相同外,阿Q的形象和内供的形象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他们都爱面子。爱面子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一种体现。这种人对自己的价值认识不清楚,其自我价值永远是以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衡量的。他们无法对自己的价值做出明确的判断,认为别人欣赏的都是有价值的,别人嘲笑的都是无价值的,无法从自我的发展中证实自己的价值,因而特别注重维护自己的“面子”。这种爱面子的集中体现即是对自己缺点的忌讳。阿Q的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所以他忌讳一切“‘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连‘灯’‘烛’都讳了。”[2]这种忌讳其实

是逃避现实的一种做法,他死要面子的性格使他无法正视自己的弱点,希望能够通过忌讳来避开使自己丢面子的言语,其实这样做又近一步暴露了他的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在内供那里表现得更突出,他“心坎上始终为这鼻子的事苦恼着”,而“表面上他也装出一副毫不介意的样子”,因为“他不愿让人家知道他把鼻子的事放在心上,平素言谈之中,他最怕提‘鼻子’这个词儿。”[3]这种心理反映出了他强烈的自卑观。心里一直为鼻子的事苦恼,而表面上却装出毫不介意,他最担心的就是别人知道他很介意自己的样子,而他最忌讳的两个字也就是“鼻子”。比起阿Q的“直率”来,内供确实是太虚伪了。阿Q爱面子人人皆知,而内供爱面子却深怕别人会知道。这一点在他弟子为他治鼻子时表现得淋漓尽致,当他的徒弟告诉他有办法把长鼻子缩短时,他“跟平日一样装出对鼻子满不在乎”,而“心里巴望徒弟劝他来尝试这一办法”。[4]其实这都是因为他内心脆弱,不敢面对自己的缺点,又害怕别人看出他不敢面对,这即是爱面子的一种集中体现。

我们也不难看出,这种“爱面子”实际上是一种自欺自慰之道。然而正像别人所说,人若没有一点自欺自慰之道,而使内心永远处于矛盾激荡状态,大概也就很难活下去了。其实阿Q和内供的心境都在平静与“激荡”状态中徘徊。

阿Q和内供,他们俩都是社会底层人物,都不满于现实,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然而在现实面前,他们却处处碰壁。他们都曾经努力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改变自己提高自己,但都无济于世。阿Q的积极反抗由于自身力量的弱小在一步步退缩,最后基本上回归到了人类生存的边缘境界直至死亡。内供对自己所取得的成果总不自信,最后在别人的嘲笑声中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在追求胜利的过程中,他们也成功过,也失败过。相对于内供而言,阿Q真正胜利的时候很少,不过他总能很快使自己从失败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反败为胜”,使自己精神上获得一种解脱,这就是他的“精神胜利法”,[5]相伴随的心境的变化规律是:平静——激荡——平静。与阿Q比起来,内供可幸运得多,他不但自己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改变自己的长鼻子,而且还有一群“热心”的徒弟帮忙,使他“美梦成真”。但是他没有阿Q的“豁达”,他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完美,更确切地说是不能使他周围的人们满意,所以一直都很烦恼,故他的心理状态是:激荡——平静——激荡。在成功与失败之间徘徊,在平静与激荡的心境下旋转。这些都是他们太注重“社群自我”[6]而造成的。无论是平静的心理状态,还是激荡的心理行为,都反映了他们自我意志的脆弱。人们生活在社会中往往以社会习俗和社会评价来确定自我价值,意志薄弱者对自我的评价往往取决于公众的舆论,心理状态也受他人议论的影响与左右。阿Q和内供都是这样的人,从表面上看阿Q似乎并没有受他人的影响,因为他无论失败得如何惨痛都能“反败为胜”。其实并非如此,阿Q的意志薄弱表现在他主动地把自己敞开,向别人炫耀,有时甚至标新立异,让天下人都看到自己的“了不起”,而在他为了生计默默上城时,却是神不知鬼不觉。内供是消极地受别人影响,他总是表面上表现出一副尊者的容貌,内心深处却处处留意别人对他的看法,通过别人来左右自己的心绪。他们的这种薄弱的意志在他们成功与失败的情况下都可以看出。

阿Q的一生最得意的事情莫过于摸小尼姑的头了。在此之前,他与王胡刚打过架并且觉得“生平第一件的受屈辱”,紧接着又挨了假洋鬼子一顿打,受了生平“第二件的屈辱”,就在他准备忘了这种屈辱而继续前行到酒店时,遇到了小尼姑,先是大声地吐一口唾沫,然后伸出手去摩着小尼姑的头皮,这时酒店里的人都笑了。阿Q看到自己的功勋得到了赏识,就更加猖狂,用力拧了一下小尼姑的面颊。酒店里的人又都笑了。阿Q飘飘然了许多时。试想如果阿Q的战果没有得到别人的承认,酒店里的人对他不理不睬,阿Q还会“飘飘然”吗?相信他会觉得生平受了第三次的屈辱。可见可Q的胜利并非因为自己战胜了小尼姑,而是自己的成果得到了别人的赏识。他的意志是受别人左右的。同样的胜利,因为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内供心理很烦闷。内供想着自己的鼻子变短了,以后别人不会再嘲笑他了。

谁知道他们笑得更厉害了。“有个武士到池尾寺来办事儿,他脸上摆出一副比以前更觉得好笑的神色,连话都不正经说,只是死死地盯着内供的鼻子。”中童子也终于憋不住笑,“噗哧一声笑了起来”,还有那些杂役僧徒们,总是背过身去“偷偷笑起来”。对于别人的这种“露骨”的笑,内供怎么也想不通,他最后只会认为自己把鼻子变短是个错误,以致于“叹今朝落魄,忆往昔荣华”了。对于自己的胜利也不敢承认,却只是凭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判断,这集中体现了他意志的薄弱。所以说,无论是阿Q的真正的胜利,还是内供化胜利为失败,都是以别人的意志为标准的,他们根本没有为自己的形象真正地定位,故他们都是意志薄弱者。

阿Q和内供的悲剧,固然是因为他们爱面子,意志薄弱,并对自己的人生无正确定位而造成的,然而,任何一种事情都不是孤立的存在并发展的,他们的悲剧命运也不只是他们自已造成的。他们周围的人们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阿Q正传》和《鼻子》中,阿Q和内供身边的人都是冷漠的旁观者和热心的统治者。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最多的是旁观者的利已主义,即对旁人的不幸津津乐道并大肆宣扬。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心的阴暗。这在《阿Q正传》和《鼻子》中都有所体现。鲁迅在第五章的“生计问题”中写到阿Q恋爱失败之后未庄人的情形,“仿佛从这一天起,未庄的女人们忽然都怕了羞,伊们一见阿Q走来,便个个躲进门里去。”虽然没有从正面描写阿Q恋爱的悲剧是怎样传出去的,然而通过“未庄的女人们”的反映可以看出人们对阿Q的“丑事”的宣传程度,及至最后阿Q不能在未庄呆下去了,生计都成了问题。同样的遭遇,内供也经历过,有一回,有个中童子来为他掀着鼻子让他吃饭,不料“中童子打了个喷嚏,手一颤,那鼻子就扎到粥里去了。”这只是内供吃饭的一个小问题,然而“这件事当时连京都传遍了。”按说这种事情自家人知道就行了,根本不足以称赞,为什么那么快整个京都的人都知道了呢?这不仅仅说明了人们的无聊,如果只是无聊,还不足以议论这种小事情,当时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事情多如牛毛,为什么人们只单单对别人的丑事如此感兴趣呢?这是因为别人的丑事可以冲淡自己的丑事,别人的不幸会增长自己的优越感。嘲笑内供的人们从他那鼻子看出自己鼻子的正常,因而心理上获得一种自我优越感,行为上表现出对内供的轻视。嘲笑阿Q的人更是如此,他们不止对阿Q向吴妈求爱失败这件事本身进行嘲笑讽刺,而且通过对阿Q的指责与“抗议”表现自我的伟大与纯洁。

如果看客永远只是看客,那么,阿Q和内供也不致于陷入痛苦的深渊。阿Q的遭遇在第九章“大团圆”中可以明了。举人老爷家丢了东西,阿Q成了被怀疑的对象,把总为了自己的“面子”,把阿Q抓了起来。他们为了各自的目的和阿Q走到了一起。在这里,阿Q成了牺牲品,举人老爷一直认为是阿Q的同伙偷了他的东西,所以主张追赃,而把总主张要示众,他认为要“惩一儆百!你看,我做革命党还不上二十天,抢案就是十几件,全不破案,我的面子在那里?”阿Q这时成了把总挽回面子的工具,从“被看客”变成了“被砍客”。这足见社会的黑暗,人性的阴暗。还可以说是人性阴暗面中最极致的表现,以牺牲别人的生命来成全自己可怜的面子。人性的阴暗面有许多种,不只是以牺牲别人的生命,还可以是牺牲别人的尊严和信心。内供所遭遇的就是这一种,如果说他鼻子长的时候,人们笑话他还有情可原,可为什么他的鼻子好了之后别人继续笑,并且笑得更露骨了呢?这正如芥川龙之介自己所评论得那样:“人们的心里有两种互相矛盾的感情。当然,没有人对旁人的不幸不寄予同情的。但是当那个人设法摆脱了不幸之后,这方面却又不知怎地若有所失了。说得夸大一些,甚至想让那个人再度陷入以往的不幸。于是,虽说态度是消极的,却在不知不觉之间对那个人怀起敌意来了。”[7]内供的鼻子变正常后从池尾的僧俗那里感受到了这种旁观者的利已主义,只是当时他还无法体会其中的深意。阿Q也在中兴之后从未庄人的眼中读到

了这一点,他当时也无法理解“斯亦不足畏也矣”的深刻涵义。

英美“新批评”派的代表性作家维姆萨特和比尔兹利指出文学批评的目标是“分析文本,探究意义,展示其内在的对峙与和谐,并对作品作出必要的评价。”[8]本文通过以上两个部分对文本的分析,得出了一个结论:人性是阴暗的,人性的阴暗是普遍存在的。所谓人性的阴暗是指人性中存在的一种极其自私的感情,这种感情会为了自己的些微利益哪怕是精神上的一时痛快而嘲笑、攻击甚至牺牲别人,对别人造成巨大的伤害,自己却毫无愧意。

这种结论是从现象出发,分析文本而得出的,而真正的评论必须具有理论性,就像维姆萨特所强调的那样,“批评必须具备客观性、理论性、合理性。”[9]理论性作为文学批评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在《阿Q正传》与《鼻子》的比较中也不可缺少。下面就从艺术形象的美学性质方面来进一步分析文本。

美学性质包含悲剧性和喜剧性。张法说,人类的悲剧性是“挑战的非理性和应付挑战的超理性的相加”。[10]我认为这是关于悲剧性最好的诠释。喜剧性是让合时宜的人在(不)合时宜的场所做出合(不合)时宜的行为。那么由此看来,《阿Q正传》和《鼻子》是悲剧性的还是喜剧性的呢?从表面上看,他们似乎都是喜剧,因为他们的行为和想法是如此地可笑,相信搬到舞台上会使观众捧腹大笑的。笑过之后呢?我们细细咀嚼,似乎有些透骨的悲凉之感,就像俄国果戈理《钦差大臣》中演员对观众说的那句话一样“笑什么?笑你们自己。”是的,我们每个人从阿Q和内供身上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这即是作者所表达的人性阴暗的普遍性,只是在表达这种悲剧性格的时候,用的是一种喜剧的方式。总的来说,这两部作品都是喜剧的皮相,悲剧的骨子。

喜剧的皮相是指在他们的全部活动中,其行为方式的直接动机和主观意愿都带有荒谬可笑的特点。这些主要是通过一系列表现手法实现的,如夸张、滑稽、讽刺等。内供的鼻子不小心扎到粥里去了,这件事很快就在京城传开了。这是一种极度夸张的手法,虽然有许多无聊的人们,但这件小事还不至于传之整个京城,至多是到寺院里办事的人们知道,然后再传之于左右。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增加了文章的戏剧性,也增加了喜剧性。此外,还有内供的鼻子变短的方法,先是用热水烫,然后让徒弟在上面踩,整个画面好像是一个精彩的漫画,滑稽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这个过程中内供和他的弟子们的表情及对话,更让人忍俊不住。阿Q在遭人打之后,承认自己是虫豸,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想法,认为自己是“第一个”自轻自贱之人,“状员不也是‘第一个’么?”这是他有名的精神胜利法,在皮肉上受苦之后,又无力通过武力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只能自己“安慰”自己,使自己马上“便愉快的跑到酒店里„„”这在我们看来是多么滑稽的事,在阿Q却是家常便饭。在《阿Q正传》中,最滑稽的一次莫过于“革命”中阿Q所受到的尊重了。赵太爷怯怯地喊“老Q”,赵白眼惴惴地说“阿„„Q哥”,都是滑稽手法的运用。通过这些夸张、滑稽的手法运用,我们看到了一种异于正常人的正常做法,正是这些合时宜的人在合时宜的场合做出如此不合时宜的事情来,才让我们觉得滑稽可笑。这也是喜剧的一种表现形式。

悲剧的骨子是指作品中所表现的思想内涵是悲剧的。只是这种悲剧思想依附于喜剧的行为上。内供的鼻子扎到粥里这件事当时连京城都传遍了。虽然是一种夸张,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岂不是由于人们思想的恶劣。对别人的一些缺点加大宣传,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正是别人对“坏事”的极力宣传,所以内供才会有如此沉重的心理负担,总是忐忑不得安宁。这些人的做法正是人性阴暗的一个表现。内供“治鼻子漫化图”看起来很滑稽可笑,实际上他们的行为状态却让人心寒。内供的弟子出于同情才对内供进行多方求医治疗,然而在同情的背后,也有他们的私人目的。可以想象他在向别人寻医问诊的时候,肯定会说出他师傅如何如何地痛苦,并表现出一种很痛苦的神情,这样他就可以博得一个“懂事、有善心”的弟子的称号,进而赢得别人的尊重,也得到了内供的赏识。这是一种隐性自私的表现。内供自己呢?他总是一声不吭地任由弟子摆布,这样看似乎对自己的鼻子漠不关心,而实际上从文中一开始便可得知他“心坎上始终为这鼻子的事苦恼着”。他的这种做法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面子,让人觉得好像他自己一点都不情愿做,是别人强迫他做的。这样不但治好了自己的鼻子,还维护了自己的面子,真可谓“一石二鸟”。这是内供内心阴暗虚伪的一个集中表现。

同样,阿Q的喜剧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悲剧。在“革命”一节里,赵太爷的“怯怯”和赵白眼的“惴惴”,终于让人为阿Q出了一口气。然而正是由于此,阿Q最终走上了断头台。在最后一章“大团圆”的结局中,阿Q“使尽了平生的力量画圆圈”,都是一种黑色幽默。阿Q最终没有逃脱悲剧的命运。所以说,无论是内供还是阿Q及其他们身边的人,再“风光”的表面背后都逃脱不了悲剧的骨子。

总之,通过对《阿Q正传》和《鼻子》文本的分析研究,得出了人性阴暗的普遍性意义的结论。

注释:

[1]鲁迅,《阿Q正传》附录,第76-7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

[2]鲁迅,《阿Q正传》第1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

[3][4]芥川龙之介,《鼻子》第17-1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5]鲁迅,《阿Q正传》附录,第124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

[6]社群自我:自我在一个群体中的形象。

[7]文洁若,芥川龙之介小说选,第2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8][9]马新国,《西方文学史》,第423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0]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第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参考书目:

[1]文浩若,芥川龙之介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鲁迅,阿Q正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

[3]马新国,西方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4]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5]刘叔成等,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6]郭志刚、孙中田等,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阿Q正传读后感 篇8

鲁迅的《阿Q正传》我已经读过许多次了,至今依然还没能完全弄懂其中的深意。大概是我自己头脑特别笨的缘故吧,不像有些人那样,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奥妙,一眼就能挖掘出它的现实意义来,并让它创造出价值,带来丰厚的社会财富(其实就是他自己的财富),同时也宣传了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厦的建设垒了n块砖,加了m片瓦。我实在是非常佩服这些高明人士的头脑和眼光的。

也许是因为我曾经读了几本古书,中了旧思想的毒,思想比较保守,属于呆子一类,故从来只知道有为圣人立祠(如武侯祠——武侯可能是“智圣”),为鬼神立庙(如文昌庙、药王庙等),而从不知竟会有人为阿Q这样的不知名氏不知行状更无丰功伟绩且曾被拉到十字路口枪毙示众的最不起眼的小人物建祠立庙的。然而,在我国的灵秀山水地绍兴,却有一家“土谷祠”专门为阿Q建立起来了。土谷祠是鲁迅小说里阿Q住过的地方,是在未庄的。它何以会出现在绍兴,我不得而知,也许这是分店或者连锁店吧。但我又太孤陋寡闻了,没听说过哪里还有一家土谷祠,这到现在为止应该还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也许未庄就是绍兴,绍兴就是未庄吧,但我又不懂考古,也没有考证过。究竟土谷祠为什么会开在绍兴,那就只好等渊博的学者们来考证考证了。总之,现在绍兴就是有这样一家土谷祠。那么土谷祠里供奉的是什么呢?我没去过,不大清楚,大概就是社神谷神吧,好保佑当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而,我们精明的商家,好像还没这么博爱,眷顾到上至神只,下及黎民。但里面又不供奉阿Q,因为他不是圣人,他们为阿Q立这一家土谷祠,只是因为这是阿Q曾经“下榻”的地方。就这问题我想来想去,最后总算想通了:所谓的“土谷”者,土地和稻谷者也。

而现在保佑土地和稻谷之神,就是钱爷爷、孔方兄,亦即财神爷。试想那土谷祠的老板、庙祝,不就是在这万能之神的保佑之下获得建屋买房的土地和吃饱肚子的稻谷吗?至于阿Q和鲁迅,只不过是财神爷香案上的香炉罢了,就专门等待那些热爱鲁迅、热爱文化、热爱旅游的“香客”们前来上一炷香。想通了这些,我就更是对那些老板和庙祝佩服得五体投地了:他们既保佑了自己的土谷,也给当地带来了土谷,而且让“香客”们获得了无价的精神享受,就像是善男信女们礼拜祷告完毕之后的精神上的舒坦一样。他们建立了这土谷祠,真是利己利人,利国利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真真足可为圣人矣!

上面说了这么多,仿佛都是从“耳听为虚”的东西上引发的。绍兴土谷祠的情况,我只是从那些写得绘声绘色的旅游指南中的介绍和游人的叙述中得知的,自己并未去过,看什么时候去瞻仰瞻仰吧。然而,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却是“眼见为实”的。阿Q有一些名言,那就是“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或者是“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可是阿Q先前是不是很阔,他的儿子(不知道他有没有儿子)会不会更阔,我不得而知,我只知道阿Q的现状很糟,这从小说中就能看出来,不用多说。阿Q的这些名言我好像不只是在小说里看过,仿佛在现实的世界里也能经常看到、听到过。也许是人们引用了阿Q的名言,并发扬了阿Q的精神吧。有时候,我很觉得咱们中国人对外国人的态度,很像阿Q对未庄人的态度,很落实了他名言里的精神。每当我们提起——尤其是在外国人面前提起——我们祖先的丰功伟绩和他们所创造的灿烂的华夏文明,我们都总会禁不住油然而生起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因为我们的祖先繁荣起来之时,外国“诸夷”还处在蛮荒落后的时代——这种遥遥领先于外国的局面,从秦汉一直持续

到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康乾盛世”。因此,现在我们能很自豪地在老外面前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多啦!”(鉴于友好和礼貌,我们省略了“你算是什么东西”,但有冲突时,这不客气的话仍然是不会省略的)。所以,我们老是炫耀我们祖先的“四大发明”。然而,现在,我们却总是对外国人——不管是哪一国的——青眼有加,几乎到了谄媚讨好的地步了;而对本国的同胞,却动辄白眼相向,甚至大打出手——就像阿Q对小D和王胡。也许他们都学过阮籍发明的特殊眼球运动,或者这早就成了一种遗传功能了。不过,尽管我们习惯了炫耀过去,陶醉于n年前的繁荣昌盛,习惯于今天对外国人点头哈腰,但我们毕竟还是自强不息的,这看我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势头就知道了——如果连这点也没有,那距离亡国就不远了。因此,我们有些乐观的预言家便断言:“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或曰:“未来的全球化就是中国化!”我听了这些伟大的预言,感觉好像是听着阿Q在喊:“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可是既然那些预言是出于那些思维清晰头脑聪明的分析家、预言家之口,我仿佛就没理由不相信了。因为我没有他们那样的清晰的思维、聪明的头脑和敏锐而且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而且我看着国家确实是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这仿佛也就印证了那些伟大的预言了。是的,我们的儿子会阔得多!然而,这又像是以前有些同样伟大的预言家看着这世界一天比一天坏,就预言1999年某一日(忘了是哪一日了)是世界末日一样,那时也确实有很多人相信的。但我是从上世纪走过来的,也经历了1999年的那一天。而我到现在居然还没有死,世界居然也还在。

话说了这么多,不知有没有扫了各位游客的雅兴;或者妨碍别人眯缝着眼睛享受几百年前的繁荣盛世和梦想着几十年后一统天下的大同世界;或者打扰了诸君做眼球运动。所以我还是尽快闭嘴吧,否则要该枪毙的就不

是阿Q,而是我了——而我是知道我死了之后是没有机会在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女)的。而且我也要学得聪明一点了,与人们一起高唱:“土谷祠不倒,阿Q万岁!”;也只能与人们一起陶醉于我们祖先的繁荣盛世,并神往于那些伟大的预言了。

但是,我只想说:“鲁迅精神万岁!”

夏罕君

阿Q正传读后感 篇9

故事情节是从赵太爷不准阿Q姓赵开始的,赵太爷听说阿Q说他与自己是本家的事便大发雷霆,开口就骂阿Q是浑小子,说他胡说,说他不配。阿Q只是不说话,然而赵太爷更加生气,不仅仅是骂而且动起手来,阿Q也不敢还手,怯怯地退了出去谁知又被地保训了一顿,真是可悲!

阿Q的确是一个可怜人,他没有家,也没有固定的职业,而且经常被别人嘲弄。一开始阿Q对于人们的嘲弄只是运用自己的“精神胜利”法便可以了,别人倒也有点吃这一套,后来渐渐地不适用了,便又采取了怒目主义,人们竟也不怕了,他便只能想别的方法。后来真的不行了,阿Q自己也没有办法了,便怯懦了,自称为虫豸,求别人放了他,直到那人硬是给阿Q碰了五六个响头才肯罢手,阿Q却也自认为得胜了,因为他觉得自己是第一个自轻自贱的人,这个也算是第一啊!如此种.种,阿Q就是用这些他自认为的妙法克服怨敌的,多么无知,多么愚昧,多么软弱,多么可怜的人啊!阿Q最终还是被镇压了,这也宣告着这场革命彻底失败了。

纵观整篇小说,从一开始对阿Q的言行的捧腹大笑到后来逐渐笑不出来,再到最后的沉思,阿Q始终是一个可怜人的形象。一个没有地位,没有自由,又处处受到嘲弄的小民,或许这就是他的宿命吧!无需叹,也无需恨!无力叹,也无力恨!

阿q正传读后感 篇10

辛亥革命发生后,阿Q就嚷嚷着要造反。可是“假洋鬼子”又不准他造反,从那以后,阿Q就从心底憎恨他们,但又有一丝向往。因为生计问题,阿Q又跑到城里“求食”。

回到未庄后,的的确确被人尊敬了一些日子。后来赵家被一群强盗抢了,由于阿Q平时总爱说自己是革命党,所以被人怀疑是他抢的。游街示众后阿Q被杀了,临死前他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阿Q正传读后感[范文] 篇11

这个夏天真是出奇的热,没事干便倒在床上,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看——《阿Q正传》——不久从弟弟家借来的。于是随便翻开一页瞧瞧,不久,就被阿Q调戏小尼姑的情节吸引住了,逗得我哈哈大笑„„于是我翻到了第一页„„

我一口气读完了它,读完后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又觉得可笑,又认为可悲。同时又佩服鲁迅先生的才华。《阿Q正传》它是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深受封建主义压迫和毒害的不觉悟的农民形象。暴露出国民的弱点,写出国人的灵魂。从作品的宇里行间中,我能体会到作者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时作者也集中描写和痛彻批判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也通过在辛亥革命中阿Q的表现和悲剧命运,深刻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作品在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性格的刻画,深广的背景和人物的命运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等糅合在一起,组合得十分成功。

阿Q这一当时国民性格的典型,他临死前,两件最遗憾的事情是:画押的圆圈画得不够圆,二是游街时,没有唱出几句戏来。这是多么的可笑,更是多么的可悲呀!这决不是临危不惧,而是愚昧至极,他毫无真正的精神世界,连动物都会同情他这一套的精神胜利法,阿Q没有灵魂,就是死了也上不了天,只有一幅欺软怕硬的躯壳,他的存在对别人来说毫无意义。多他不多,少他不少,最多会成为人们无聊时的谈资。

阿Q死后,人们的态度各不一样,有的说:“阿Q是坏人,被枪毙就是证据。”有的说:“枪毙没有杀头好看。”还有的却说:“游了那么久的街,竟没唱一句戏,白跟了一趟。” 这些麻木的语言就

是对自认比阿Q高一等的人们对阿Q最后的 “祝福”,令人可悲!《阿Q正传》就像是一个凹透镜,当时的人们就像是一束光,这束光穿过凹透镜集聚成了明亮的一点,这一点就是阿Q,他的身上汇聚了所有当时的中国人的东西„„

希望阿Q会在现在的社会里消失,成为一个真正幽默的笑话

。《阿Q正传》是一个被那个时代所抛弃的人,他一无所有,只靠打工度日。尽管他“真能做”,但社会的沉重压迫和剥削,使他时时处于生命危机,受尽欺凌。他用“精神胜利法”来自我安慰,自欺欺人,浑浑噩噩,苟且偷生。被别人打时,他自我安慰说:“是儿子打老子。”他的“精神胜利法”可谓天下第一。

阿Q是悲哀的。他并不懒惰,他是靠自己的劳动获得食物的;阿Q也有梦想,他想有一个家,享有名声、有地位——但他在别人的心中永远是卑贱、微不足道的。

现在,我们已经远离阿Q那个时代了,但他那种“精神胜利法”似乎依然可行。

一个胆小的人受到别人的欺辱,嘴上虽然不敢说,但心中一定是愤愤不平,在背后说那人的坏话,将那人骂得体无完肤了。一位机关干部受到上级领导的批评,心中一定想:“总有一天,你“下”了,我“上”了,你就会栽到我手里……”

阿Q的“造反有理”似乎也流传至今。

一个孩子看到父亲吸烟,而自己却受到了父亲的管制不准吸烟,便觉得这个社会太不公平了!

上一篇:家长如何与高中生沟通下一篇:我国废水处理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