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名句警句(精选7篇)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为人却没有道德, 不死还有什么意思...3、言者无罪,闻者中戒
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这个山上的玉石很硬,但其他山上有更硬的石头,可以用来雕琢玉石成器。这话的含义是别人先进的、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拿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天降的灾害还可以躲避,自作的罪孽,逃也逃不掉
7、满招损,谦受益
自满会招来损害,谦虚会得到益处
8、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学习好的就像攀登高山一样困难,学习坏的就像山崩一样容易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坏事做多了 最后一定会自取灭亡
10、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生活安宁时要考虑危险的到来,考虑到了这一点就要为危险而做准备,事先有了准备,等到事发时就不会造成悲剧了
1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人不是圣贤,都会犯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错,如果犯错了能改正,就是最好的了.1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能正确认识别人的人是智慧的,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是聪明的。真正聪明智慧的人,应该既能正确认识别人,也能正确认识自己。
1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好听的言语不一定可信,可信的语言不一定动听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
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粗的大树是从毫末大的种子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用土一点点累积起来的,千里长途的路要从脚下开始一步步走,意思是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而感到羞耻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或者不想干事情,也不要强加给人家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天气寒冷的时候,才能看出松柏是最后凋零的,比喻只有在艰难的环境中才能体现人的品质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弄得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2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有智慧的人不会对事情感到迷惑,仁爱之人不会忧愁和担心,而勇敢地人没有什么恐惧的
2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2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2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未,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2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
2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3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只有先去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只有教了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是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32、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追寻真理(真知)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上天下地)去追求和探索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比喻人都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34、尽信书,不如无书
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
3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愁患害(能激励人奋发),使人能够生存。安逸享乐能使人死亡
3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必陷于孤立
3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占得好还不如地理位置好, 地理位置好还不如人心团结好.4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金钱和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地位低下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这说的就是真正的大丈夫
4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本意为:只要坚持不停的用刀刻,金属石头也可以雕成花饰。
引申义为: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
4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
4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朋友之间的交往要像水一样清澈,不掺杂污浊物。而小人之交是以利益为纽带的交往,一般都是以利而聚必将以利而散
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广泛地猎取知识,对不明之处追问到底,认真分析仔细考察,对所学加以区分取精华去糟粕,坚定地将真理付诸实践。
45、临渊羡鱼,水如退而结网
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希望得到而不将希望付诸行动。
4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工一去兮不复还
风声萧萧地吹呵,易水寒气袭人,壮士在此远去呵,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
4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4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49、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在小小的军帐之内作出正确的部署,能决定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负 50、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好的药大都很苦,但对治疗疾病很有功效; 真心的话说的时候不一定好听,但对你的事情很有帮助
5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所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雁的毛还轻
5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5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绳锯木断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水滴石穿水一直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
54、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
5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一头白发的时候,悲伤也没用了
56、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疾风知劲草,就是说,风大的时候才看得出,哪种草是能够活下来,生命力强的;天气冷了,才看到哪种花最后凋谢的。
这是比喻,只有经历了严酷的考验,才能看得出事物的本质。
5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东隅:东方日出处,也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现考证,东隅为郑州,桑榆为开封。
5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意指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59、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
60、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有志气的人不喝偷盗来的水;廉洁、刚正的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
6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6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山不会满足自己的雄伟,海再深也不自满.(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若如周公那样礼待贤才,天下人心皆归向于我也 6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立志就无法成就学业 6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65、勿以恶小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 66、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食物为头等大事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精力充沛的年岁不会再重新来过,就像一天之中只能有一个早晨。年纪正青的时候,要勉励自己及时努力,否则,岁月一去不回,它是不会停下来等人.68、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6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年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春秀,一天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早晨 7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完整保全.比喻宁愿保持高尚的气节死去,而不愿屈辱地活着
7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比喻一件事情的当事人往往因为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认识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观的人看得清楚。72、疾风知劲草 板荡识诚臣
在狂风中才能看出草的坚韧,在乱世里方能显出忠臣的赤诚之心 7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74、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7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来。7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清澈的水里面开出的芙蓉,纯净天然没有一点修饰!深层含义:多赞美女性长相清新自然,美丽!或者赞美别人的心灵纯洁!77、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78、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表天揽明月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7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指抬头那种很狂妄的笑着走出门,像我这种的怎么可能是一般胸无大志的人呢 8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天生下我,一定有需要用到我的地方,需要我去完成。金钱用尽了,这些散失去的东西以后依然会归来
8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
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 82、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兴致正浓的时候提笔写成的诗文气势震动摇撼山岳 作成的诗文乐观向上很有气魄可以超出在沧海之上 8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怎么能够低三下四地去侍奉那些权贵之人,让我自己一点都不开心 8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读得多了,脑子里积累的东西也就多了,写起文章来,自然得心应手,如神来之笔。
85、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
意思是指“我必将登上泰山那巍峨参天的最高峰,俯瞰重重叠叠的群山,那些山峰与泰山绝顶相比该是多模渺小啊!”言外之意就是:“我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成为天下英才仰视的高峰!8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落笔时风雨之震惊,诗成后鬼神为之哭泣.本是用来赞美李白的创作才华,而李白也确实有资格接受这一赞美,然却成为千古名句.后来人们常常引用这两句诗的意思,称誉能产生震撼人心效果的文艺作品.87、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新松恨不能快长高千尺,恶竹就是砍掉万枝也不吝惜.现今引用,表示一个人要爱憎分朗,对好的事物要无比热爱,积极扶持,对腐朽、不好的东西要坚决反对.8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你们现在攻击和诬蔑王杨卢骆的文章)但即使等到你们这些家伙死了,名字也让人忘了,也阻止不了他们的声名、文章像江河那样万古常流.8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尽情享受这团圆的天伦之乐,但这秋夜的愁思究竟会落到哪户人家呢? 9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91、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是韩愈的一篇散文中的一句话.它表面上说的是物体因为放置得不平产生振动而发出声响,实质上则是指人遇到不平事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张.92、蚍蜉撼大树(pí fú hàn da shù),可笑不自量
解 释 蚍蜉,蚂蚁。蚂蚁想摇动大树。比喻力量很小而想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
9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出自韩愈的《劝学解》.意思是说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荒废在嬉笑声中,事情由于反复思考而成功,但他却能毁于随随便便.9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 祸,祸也能变成福 95沉舟侧畔千帆竞,病树前头万木春
原意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运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多指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96千淘万
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淘金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要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比喻清白正直的人虽然一时被小人陷害,历尽辛苦之后,他的价值还是会被发现的
9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山不是因为高出名而是因为有仙人才出名,水不是因为深就有灵气,有龙才有灵气.9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9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都是遭遇不幸的人,如今在此相逢,又何必在乎我们似曾相识呢.100、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在天上愿做比翼齐飞的比翼鸟,在地上愿为枝干相接的连理枝,永永世世作恩爱夫妻。诗句写得宛转动人,常为后人引用,以表示对爱情的忠贞。10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不管天长地久 ,总有结束的时候,只有遗憾永远无法消除 10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等七年期
检验玉真假还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的材质还要等七年以后.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10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
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多喻指对爱情的忠诚,说明非伊莫属、爱不另与 104、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时间无情,花谢了可以再开,每年一度,人却只能往前走,没办法回头,劝人们珍惜时间
10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儿人回 就是醉卧在沙扬上,也请诸君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10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头发还黑的时候不知道早一点的勤奋学习,到满头白发时才后悔当初没有学习,而现在要学习也太晚了
10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这首诗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的痛恨和不满。
108、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十年磨成一剑,还未试过锋芒 10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知道碗中的米饭,粒粒都来自辛勤和劳苦
11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1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
春蚕一直到死都在吐丝,蜡烛烧成灰才停止滴泪.人们生动地把教师比作“春蚕”,是对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给予的高度评价.人们歌颂蜡烛,是因为蜡烛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别人,直至将自己燃尽.其 喻意是说起蜡烛这种品质,人们就联想到敬爱的老师,老师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用智慧和品格之光给学生照亮前进的航程.11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虽然咱们没有彩风的双翅,双双比翼齐飞,而心却象灵犀一样,彼此息息相通。现多比喻比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11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季节啊!11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115、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历观前代王朝和古老的家风,往往勤俭节约意味着成功,奢侈浮夸意味着失败.116、桐花万里丹山路,雏风清于老凤声
[今译]长长的丹山道上,美丽的桐花覆盖原野,花丛中传来一阵阵雏凤的鸣声,这清脆嘹亮的声音比老凤的鸣声来得更悦耳动听。
[赏析]这是第一首的后两句,将冬郎及其父亲畏之比作凤凰。丹山相传是产凤凰的地方,其上多梧桐。桐花盛开,凤凰偕鸣,其中雏凤鸣声清圆,更胜于老凤。也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道理。117、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大自然的广阔无边为鱼跃鸟飞提供了宽广的空间,可以引申为替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是多么重要,也可以理解为拥有自由是那么的可贵 11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离别的愁绪像是一团乱麻,剪也不断,理也还乱,堵在心头不是滋味 119、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12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 121、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
桔树在冬天积雪压枝但是还有桔子在树上,冬天虽然天冷有惊雷但是竹笋还是在发芽。总的来说就是说生命顽强 12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虑操劳国事可以使国家兴盛发达,追求安逸享乐可以招致自己的灭亡 123、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那些大祸常常是因为不注意小事造成的,而能干的人(有智慧勇气的人)也是被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所困.12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月儿从柳树上升起,我和心上人啊,相约在黄昏后的时间。125、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意思是瘦得衣带都宽了也不后悔,为了恋人消瘦,人的精神也憔悴。表达对恋人的思念之情,也可以升华到对理想的无限追求之情。12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12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则很困难.128、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以历代兴亡的历史作为镜子,来考察当今的利弊得失.129、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读书的方法是在于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来,由浅入深,读熟之后在认真去思考 13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13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132、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这是王安石《题张司业诗》中的名句,意谓张籍的乐府诗看起来似乎很平常,实际上最为奇特超拔,写起来好象很容易,却经历了艰苦的创作过程.133、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这句诗是褒菊花贬荷花的,大意是荷花开败以后荷叶都烂了,但菊花开败还是会有花枝挺立.体现的哲理是要像菊花一样在逆境中有气节.134、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我自己身在庐山之中
引申:意在说明观察事物如果不是处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之外,就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13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说好书读多少遍都不多,熟读之后认真思索,自然会明白书中的真意 13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只有广见博识,才能择其精要者而取之;只有积累丰厚,才能得心应 手为我用。
13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只愿互相思念的人能够天长地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通过月光来传递思念(或者共享这美丽的月光).13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人生有悲伤有喜悦,有相聚也有离别,月亮会圆也会缺, 可以理解为:人生有太多坎坷,苦难,从容坦荡面对就好。13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140、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当年的风景依旧,当年的人却已面目全非,什么事情都没有必要再提了。心中感慨万千,未先开口已泪流满面。14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莫要说此情此景不令人凄然伤神,当秋风吹卷门帘的时候,突然发现屋里的人比外面的黄花菊更加消瘦。
142、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花,自在地飘零,水,自在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你与我,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14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如果双方的感情是坚贞不渝的,又何必执著于朝夕相守。14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柳荫深深,花团锦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比喻在遇到困难一种办法不行时,用另一种办法去解决。14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戊轮台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146、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即使官位卑微,我也不敢忘记为国为民担忧;即使事情已经商定,也要等到有了结果才能完全下结论。
14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书本上得到 的知识毕竟比较肤浅,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148、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唐杜甫)
3、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5、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译文】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老年人越是年长,精神应当越壮豪。
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7、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译文】水既能托载着船前进,也能使船倾覆。这句话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两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适当引导就会造成坏的结果,坏的事情如经合理疏导则能够引出好的结果。
8、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唐李白江上吟)
9、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1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1、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2、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14、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15、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译文】发奋去做的人常常能够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能够到达目的。
1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17、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
1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译文】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能够使人变好,接近坏人能够使人变坏。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1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2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2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译文】了解自我,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状况都能了解,打起仗来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2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23、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2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2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2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朱淑真生查子)
2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译文】我的性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28、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唐贾岛剑客)
2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译文】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
3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1、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3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译文】尊敬自我的父母和老人,同时也尊敬别人的父母和老人;爱护自我的幼小儿女,同时也爱护别人的幼小儿女。
3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译文】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3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37、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38、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励志名言)
3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40、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冬景)
41、他山之石,能够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2、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
4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4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4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4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4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唐刘禹锡陋室铭)
4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4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译文】真实可信的言词不漂亮,漂亮的言词是不真实可信的。
50、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冯异传)
5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5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53、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译文】进言的人没有罪过,听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5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5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56、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宋朱熹读书之要)
5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
58、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译文】这句话告诫人们指责不好太苛刻,看问题不好过于严厉,否则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与之打交道,就像水过于清澈养不住鱼儿一样。
5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60、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6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6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63、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元行冲传)
6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
6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宋李清照如梦令)
6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东晋陶渊明杂诗)
6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68、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69、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70、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唐白居易长恨歌)
7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7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译文】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73、少壮不发奋,老大徒伤悲。《汉乐府》【译文】少壮年华时不发奋学习,待到年老时就只能悲伤了。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74、功不能够虚成,名不能够伪立《答宾戏》【译文】不能够骗取功名,不就应虚假名声。
75、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译文】理解了别人的礼品而不思回报,是失礼的行为。礼,原是礼节礼貌。此刻人们通常指礼物。
76、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77、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弟子规》【译文】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假如做了之后,还有剩余的时刻和精力,就就应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7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7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80、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8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8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译文】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
83、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8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86、少壮不发奋,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87、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88、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8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90、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91、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9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
9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9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9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味道在心头。(五代李煜乌夜
96、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宋欧阳修戏答元珍)
9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9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99、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译文】走失了羊,赶紧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要后及时补救。
100、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0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译文】君子交友讲究志同道合,不求私利,(名人名言cgw)他们的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小人以利为先,他们交友往往亲密狎昵,他们的交情就象醇酒一样甘甜,却不讲道义。
10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10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10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10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10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107、子曰:道不一样,不相为谋。《论语》【译文】孔子说:主张不一样,不能在一齐相互谋事。
10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09、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110、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111、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112、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商君书》【译文】行动迟疑不决办不成事,做事犹豫不能成功。
11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15、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116、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宋王安石)
11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11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译文】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逊虚心会得到好处。
11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120、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唐李商隐锦瑟)
12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22、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唐僧云览)
12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24、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12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译文】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12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12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128、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12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译文】即使是很小的坏事也不做;但即使是再小的好事也要做。
13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13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李白论诗)
132、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译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比喻做事须谨慎,不能出一点点差错。
133、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134、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135、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阴)
136、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宋李清照五陵春)
13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39、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西晋陈寿三国志)
14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14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4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14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4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145、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后汉书王霸传)
146、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
14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4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14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150、以前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
15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15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译文】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思考中,也必须会出现个别错误。平凡的人在许多次思考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15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
15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15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156、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一样。(唐刘希夷)
15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译文】广博的学习知识,仔细地询问知识,谨慎的思考知识,明确地分辨知识,全心全意地用知识。
158、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159、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宋陆游病起书怀)
160、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陋室铭)
16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16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16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6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
16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66、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唐太宗赠萧禹)
167、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168、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译文】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16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170、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7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恋花)
172、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7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17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17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7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77、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9、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1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12、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1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1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5、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16、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格言连璧》
1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8、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1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2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2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2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24、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2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2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2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8、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2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0、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礼记》
3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3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34、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弟子规》
35、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36、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3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3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3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40、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41、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4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4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4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传》
4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4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4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48、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49、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5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5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
5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5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5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55、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明·吕坤《呻吟语·应务》
56、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5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5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5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0、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
61、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6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6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64、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6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6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6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68、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69、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7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71、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论语》
7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7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
7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7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76、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77、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清《增广贤文》
7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7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8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家语·六本》
81、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8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8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
8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85、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8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87、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8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励志天下 www.lizhi123.net)
8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9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9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太子少傅箴》
92、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93、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9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95、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章》
9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9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9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99、管中窥豹,时见一斑。——《晋书》
10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0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10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103、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
104、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105、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06、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格言连璧》
10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108、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10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110、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11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1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113、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弟子规》
114、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礼记》
11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116、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117、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11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劝学》
11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12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1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1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14.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5.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1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1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2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2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2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2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2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27.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汉书枚乘传)
2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2.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3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3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恋花)
3.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凤栖梧)
5.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饯别校书叔云)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唐李白将进酒)
7.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唐李白江上吟)
8.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9.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
10.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唐刘禹锡浪淘沙)
11.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放言)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1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14.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国)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
16.历鉴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唐李商隐)
17.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三国曹操短歌行)
1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20.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唐李白上李邕)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国学经典励志名言赏析
2.国学经典励志名言鉴赏
3.国学经典名句
4.经典古语励志名言
5.管理经典励志名言
6.国学经典励志名言名句
7.小学生的经典励志名言
8.销售激励人心励志名言
请点击右上角,选择【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好友圈】分享给朋友请点击右上角选择发送给朋友请点击右上角选择分享到朋友圈请点击右上角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著名女演员自曝4次堕胎 被父母医生骂“不要脸”娱言不止 2016.10.1立即打开这100句国学经典名句,包含了多少古人的大智慧2016.9.51条评论古诗词精选100句不可不知的国学经典名句欢迎关注古风君的微信公众号,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这里看到不一样的古风文化微信号:gufengjun8微信搜索:古风君(图文来源于网络)展开全文你的观点 太赞了9VS 不咋地2经典6.4万人订阅 订阅参与精彩评论,表达你的观点^_^热门新闻
多图
中国朝鲜农村对比,最穷的地方比不上朝鲜,真遗憾
应用内查看 一话 2016.10.2
05:09
小爱的折纸 小老鼠
应用内查看 淘趣工坊 18小时前
多图
The Thin Gold Line:向经典致敬的烫金工艺极简海报
手工客 昨天
多图
在敌后进行抗战的数十万国军游击队
爱历史 昨天
几分钟看完经典科幻片《透明人》
爱奇艺 2天前
2017中考作文素材:60个国学名句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2.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唐·李白·上李邕)
3.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
4.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元·李开先·宝剑记)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1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1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1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1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19.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2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2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2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2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2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2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2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2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2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2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30.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3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3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3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4.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3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3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3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3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4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 列传)
41.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4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43.夜场论坛,金石为开。 (我们正在努力)
44.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45.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46.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南朝·萧铎)
47.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48.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4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萧禹)
5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5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5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5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55.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
56.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元·高明·琵琶记)
57.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元·高明·琵琶记)
58.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元·杨显之)
5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