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共8篇)
李 亮 凤
摘要: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实际,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数学生活走近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让数学知识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关键词:生活、数学课堂、知识、魅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自己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小到日常购物,大到国防工程建设数据处理。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一方面要求教师在选材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要通过创设情境,使数学教学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兴趣的事件出发,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事物中学习数学和感受数学,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应用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感悟生活的魅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自主学习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数学知识的教学,教师应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去引导学生学习,以便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源于生活。
1、联系实际生活,实现课前开放,做好新知识学习的准备工作。在课堂上,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时间非常有限,教师应积极把数学的教学活动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课前做一些有利于新知识学习的生活实践活动。比如,我在教学“小数与元角分”时,我让学生去超市调查一些商品的价格,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元、角、分”与“小数”的密切联系,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的应用;如教学“一分能干什么”之前,让学生在课前体会一分能干些什么事情?测自己一分钟的心跳数量;测量自己一分钟能走多少米;一分钟能阅读多少个字,一分钟能写多少个字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培养学生珍惜时间,也让学生体会生活处处有数学。通过这样的活动,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时,学生就会到新知识既熟悉又新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联系实际生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为数学研究对象。数学本身是抽象的,但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借助熟悉的生活问题而展示出来,让学生看到所学的内容与自己现实生活直接相关,这样的数学并不神秘抽象了,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年、月、日”时,首先准备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李老师今年(2008年)准备过第10个生日,而儿子明明过第13个生日,妈妈和儿子今年各是多少岁?”提出问题后,我并没有就此进行新课的导入,而是在引导学生的认知的冲突时,逐一出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1)一般情况下,几年过一次生日?
(2)现在妈妈的生日反而比儿子的少了,说明了什么问题?
(3)生日跟什么有关系?
(4)妈妈有些年没有生日过,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顺势提出这节课的学习的内容,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这样导入新课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心理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的新课导入艺术之处,就在于教师出示了一个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的习惯思维出现了“短路”,引起认知冲突并没有立即导入新课,出示课题,而是联系学生的生活问题逐步抽象到数学研究上来。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层层递进,不断深入、把生活中的“过生日”的话题,逐步引向探讨“年、月、日”的数学知识,成为数学研究对象。教师的精心设计,创设“愤”和“悱”的思维情境继而引导学生探讨,启迪学生的思维,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分析,真正唤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诱发“心求通而不达的”的激情,从而使学生全心投入到新的知识学习中。
3、联系生活实际,丰富教材内容。
要使教学内容饱满并充满灵气,使数学活动丰富而有趣味,教师就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把学生感兴趣而教材中并未显示出来的,但对教学确有辅助作用的生活实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使课堂教学更具体,更亲切,这样学生学习和热情会更高涨,学习就会入境、入心、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相遇问题”设计这样的题目,妈妈从家到学校接小明,而小明从学校放学回家,他们相向而行,妈妈每分钟走100米,而小明每分钟走70米,经过20分钟他们相遇,小明家到学校多少米?当学生完成题目的解答后,我问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行走情况,请同学们说一说。”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演示出来给大家看:
(1)运动地点:同地、异地;
(2)运动方向:相对、相背、同向;
(3)运动时间:同时、不同时;
(4)运动结果:相遇、相距等。
使数学学习和学生的生活观察、生活实践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从而突破教材的局限,使相遇问题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再现生活情境,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悟数学魅力
在数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将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许多生活问题可以借助于数学知识来解决。
1、到生活中去运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用图画、文字的形式描绘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但实践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更能起到“催化剂”和“检验员”的作用,只有亲身经历的知识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更熟练地应用,所以教师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例如,教学“体育中的数学”后,我们班搞了一个“比手力”比赛,让学生排出比赛场次和每个参赛的运动员要赛几次,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实用性;在教学“铺地砖”之后,利用学校新实验楼铺的地砖为教材,模拟算出楼道的地砖的块数,让家里有房子正在装修的同学,结合书本的知识,帮助父母解决新房子铺地砖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真有用;学习了“搭配中的学问”,让同学们为自己的衣服、为妈妈的衣服作一个合理的搭配,也可以为妈妈搭配出一个营养均衡、色香味俱全的菜谱来;学习了《利息和利率》后,引导学生到银行去了解利率,然后帮妈妈算一算存款利息有多少,到期后应得
多少钱,怎样存钱最合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就感。享受学习数学带来的乐趣。
2、到生活中去研究探索,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睁开”好奇的眼睛,用一双数学“慧眼”去寻找、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比如在教学“比和比例”时,总觉得这个知识学生学得比较吃力。我把数学课堂教学移到操场上,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悟数学,我提出要量旗杆的高度,这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同学们看着高高的旗杆,怎么爬上去呢?个个面露难色,这时,我拿出1米长的尺子,立在旗杆的旁边,灿烂的阳光照射下,旗杆和尺子的影子清晰可见。我问:“尺子”和“影长”,“旗杆”和“影长”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马上就领悟到“旗杆和影长”之间的关系,学会了用正比例的知识来解答这个问题,同时找到了测量最佳的方法。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充满了数学,但数学本身是枯燥的,教师要教学生学会用一双“慧眼”去观察的数学,把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的数学。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高于生活。只要教师能要根据学生认知规律,从他们的实际生活出发,让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结伴同行,学生就一定会亲近数学,热爱数学,运用数学的实践能力就会不断地提高,才能让数学因生活而精彩。
通讯地址:广东省茂名市第十五小学
邮编:525000
工作单位:广东省茂名市第十五小学
一、让数学生活化
数学教学要源于现实, 扎根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与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将教学内容和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相结合, 创设情境, 设疑引思, 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数学, 理解数学, 从中体验到探索的愉悦.
1. 导入生活化, 诱发学习动机
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 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 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能提高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 诱发学习动机.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编了这样一个童话:一天, 猴妈妈拿了3个同样大小的饼, 她把3个饼分别平均分成了4份、6份、8份, 让3个孩子分别取其中的2份、3份、4份.话音刚落, 三只小猴瞪大了眼睛望着妈妈, 好像在说:妈妈今天怎么了, 分得各不相同, 以前妈妈可从不偏心呀.猴妈妈看透了孩子们的心思, 笑着说:“孩子们, 妈妈的分配公平吗?为什么?想想你们就知道了.”这时, 我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个圆纸片, 分别平均分成了4份、6份、8份, 然后取其中的2份、3份、4份进行比较.这样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掌握新知架设了台阶.
2. 例题生活化, 体验、感受数学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总结出的规律, 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 但40分钟毕竟有限, 因此教者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我们可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 “想”数学, 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例如, 红彤彤的糖葫芦学生都买过吃过, 我利用学生这一熟悉的生活经历, 作为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素材.在学习小组里, 每人领一袋山楂 (10粒) , 分别按每串2粒、3粒、4粒、5粒、或6粒等情形动手串糖葫芦.同样的10粒, 由于串法不同, 结果也就不同, 出现有的正好串成几串 (如每串2粒可串成5串或每串5粒可串成2串) , 有的串成几串还余几粒 (如每串3粒, 串3串余1粒) 等不同现象, 由此导出有余数的除法, 揭示“余数”的本质特征,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认知结构.通过选取“串糖葫芦”这一生活素材来构建“有余数除法”的教学意义, 学生感到现实、亲切, 有助于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 练习生活化, 体验、感悟数学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 是一种必要的日常生活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 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在学习数学时, 只有紧密联系生活, 让孩子在生活中、在活动着的环境中操作练习, 才能促使孩子运用已有经验探索数学知识, 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
如在教学“可能性”后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
(1) 太阳 () 从西边落下.
(2) 鸟 () 生活在水里.
(3) 一个星期 () 有7天.
(4) 明天 () 下雨.
生活化的练习, 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心.
二、让生活数学化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校情、班情实际生活情景, 开展实践活动, 让生活数学化.
1. 一日活动“数学化”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发现学生无时无刻不在与数学打着交道, 数学教学对学生的生活有着独特的影响.在学生一日活动中, 我们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学生来学校后, 引导他们说说每个班有多少人, 每班来了多少人, 并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当学生在玩耍时, 可以引导他们数数参加每个项目的人数, 通过统计增强了学生的数学运用意识;还可以说说花草的数目、形状、颜色;学生在玩彩纸时, 他们会按形状、颜色分类等, 学生在轻松自然的一日生活中获得了数、形、量的知识和经验, 增强了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 家庭生活“数学化”
学生来自各个家庭, 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思维方式等各不相同, 引导学生去发现、去交流家庭生活中的“数学”, 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运用谈话、午间、放学时间请学生讲讲自己家中的人数, 交流家中的住址、电话号码, 甚至父母的手机号码, 说说各自家中电视的频道数目与感兴趣的内容, 谈谈家中的用电、用水量, 这些内容拓展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天地.
3. 社会生活“数学化”
社会生活“数学化”, 就是要带领学生走出校园, 走进社会这个广阔的天地之中, 引导孩子运用数学这个生活工具观察社会, 了解社会.外出参观, 我们请孩子观察来往的车辆数并对每辆车车轮的不同数目进行统计;进入菜场就让学生尝试着帮菜农算钱;参观超市就让孩子去了解物品的单价, 观察营业员的收银情况.这类活动, 不仅大大提高了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为其将来的社会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213-02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数学课程标准》十分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把“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意识”及“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等内容列入课程总体目标。为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尽情地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感受趣味数学,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生活问题引向课堂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如何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造生活的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要创造数学进入生活的情境,使学生能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研究问题,最终达到解决生活中问题的目的。
大自然是数学教学的最好课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自然、学习数学,增长见识。如结合“百分数——利率的问题”的课堂教学,教师可带领孩子到社会中去进行调查感受收集,自己去储蓄所存、取,计算一下利息。体现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孩子活动化意识,让孩子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知识不是枯燥无味的,身边时时刻刻都有数学陪伴。
另外,我们可以经常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教学的大课堂。如:教学“减法的运算性质”,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如下教学:
1.1 创设一个让学生当售货员卖文具的情境,让学生根据下面题目的要求进行“买卖”活动。小明到学校小卖部买一把铅笔和一把尺子。一支铅笔的价钱是1角2分,一把直尺的价钱是2角8分。小明付出1元钱,售货员应找给小明多少钱?
1.2让学生说出在“买卖”过程中是如何“找退”的?(1)从1元钱中减去铅笔的钱数,再减去直尺的钱数,即是应“找退”(剩下)的钱数。列式为:100—12—28 =60(分)(2)从1元钱中减去铅笔与直尺的总钱数,即是应“找退”{剩下}的钱数。列式为:100—(12+28)=60(分)。
再次,组织学生 讨论:(1)“100—12—28”求的是什么?“100—(12+28)”又求的是什么?(2)两种不同算法结果怎 样?(3)说明两道式子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到:100—12—28 = 100—(12+28)。由于学生已有钱币在实际计算中运用减法运算性质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不难概括出减法的运算性质。
这样教学,学生获得感性材料十分充分,形成的表象也就更加鲜明,从而促进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概念的形成和法则的推导过程
数学概念是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却处于具体的形象思维占优势的阶段。困此,教学中应联系学生 日常生活,选用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件,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具体实例联系起来,逐步形成新概念。
在进行计算法则教学时,应当避免将“法则”或“方法”作为一种“静态的结果”直接进行灌输,让学生机械的记忆、反复练习,而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己去发现合理的算法,从而逐步归纳、推导出计算法则。
如:教学“小數加减法计算法则”时,若能联系生活实际,把例题改编成学生熟悉的内容——元、角、分的知识进行教学,学生就感到自然,不陌生。可以从钢笔与圆珠笔的价钱引入,求两种笔一共多少钱,就把几元和几元相加,几角和几角相加,几分和几分相加。这就是笔算小数加减法的第一步: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当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时,就向前一位进一,学生就能理解到:分和分相加满十后,就是1角,则在角的这一位上加1,就多了1角;当角和角相加满十后,就是1元,就在元的这一位上加1,就多了1元,依此类推。这样,学生对小数的退位减法也能轻松的掌握,不感到茫然,也不感到困难。因为他们在计算时想到了买东西付钱的情景。
这样,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不但推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而且也进一步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算的过程。
3采撷生活实例,构建数学模型
数学教学中,有些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如果教师引导学生采撷生活实例,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感触的生活事实,学生就能感悟、领会所学知识,从而构建数学模型。如:在教学“体积”概念时,可以这样帮助学生理解“空间”、“物体占空间”、“物体占空间的大小”等概念的,(1)用手摸一摸自己课桌的抽屉,再把书包放进去之后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2)抽屉里只放一本书,你摸一摸,与刚才放一只书包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通过“摸一摸”、“比一比”、“议一议”,学生会发现书包与书占抽屉空间的大小之别这一事实,在此基础上建立“体积”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学体积单位时,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空间观念,我让学生找一些接近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物体,使学生借助实物表象在比较的过程中,增加了直接经验,又让学生找自己的某一个手指尖,用左右手空对合围、墙角1立方米框架内蹲十几个学生等,使学生有感性认识,这样学生建立了清晰的体积单位表象,理解了抽象概念,形成了空间观念。
4借助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用数学”,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以致用,数学也不例外。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现在由于生活条件优越,独生子女的日常生活知识缺乏,生活能力低,出现知识与生活脱节现象。重视知识的应用,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可以激发学生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培养正确的数学观。如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习题。这样一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和意义,提高生活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发现和挖掘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智障儿童各方面的思维活动大大落后于正常的同龄孩子,对他们来说,学习数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特别是重度智障学生,就算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最简单、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依然很难习得。在教师的千遍万遍教学之下,有些学生好不容易学会了知识,却不会将其运用于现实的生活之中,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有些教师甚至放弃了让重度智障生学习数学。但是,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很多,要提高重度智障学生今后的生活质量,很多常用的数学知识非学不可,并且要学有所用。数学源于生活,启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关键词】: 数学知识 智障学生 课堂教学 生活化 智障儿童由于智商低,反映慢,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数学便是一大难题。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了“以生活为核心”的课程思想,突出了特殊教育课程特色。把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的语文、数学学科都称之为生活语文、生活数学。这是为了进一步弱化学科色彩,强化生活教育的思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设计富有生活情趣和意义的活动,让生活和教学成为一对“伴侣”,以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以学为乐的志趣,变“厌学”为“愿学”,变“苦学”为“乐学”,使学习变得有趣,让学习过程变得愉快,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为将来自理生活、适应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创设问题情境
智障学生感性认识不完全,思维直观、具体,不连贯,理解能力差,但是他们也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使教学内容具有新奇性,便能吸引这些智障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例如我在教数前概念“配对”的时候,我便创设了“好朋友在哪里”的问题情境,我先拿出牙刷,一部分学生问:“牙刷的好朋友在哪里?”另一部分学生会一边找出“牙膏”,一边说:“牙刷的好朋友在这里?”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2、创设故事情境
智障学生对童话故事和动画片非常感兴趣,百听不厌,百看不烦。因此,教学中如果能合理创设故事情境,把学习内容编成简单的生活小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便能有效调动智障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例如在教“1+1=2”时,我先出示了一个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小花猫,然后说小花猫要去钓鱼。同学们都很高兴,全神贯注地看着老师的动作演示,接着就让学生数,小花猫先钓了1条鱼,又钓了1条鱼,合起来钓了2条鱼。最后让学生编出故事、说出算式。这不仅引出了学习内容,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向高潮。
3、创设操作情境
智障学生对自己动手操作获得的知识印象最为深刻,记忆也最牢固。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张口表达、用耳倾听、动脑思考这一过程获取知识,那他们获得的知识将是难以忘怀的。例如在教“长方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我让同学们找一找,看一看教室里哪些东西是长方形的?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讲桌是长方形的,黑板是长方形的,凳子是长方形的,门是长方形的……我再让学生摸一摸、比一比、数一数、量一量,通过这些过程来感知长方形的特点。同学们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乐,达到激趣乐学之目的。
二、寻找生活化内容,解决数学问题
1、寻找教材中的生活内容
生活是一切教学现象发生的场所,是一切素材的来源,是知识和能力运用的广大空间。教学生活化就是以生活为根基,讲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教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中解脱出来,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使学生在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题参与教学活动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陶冶情操。教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的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例如在教“钟面认识”的时候,我找来几种款式不同的钟表,让学生认识钟面上的数字,认识时针、分针,认识整时。再对照教室里张贴的学生作息时间表,再如学生早上7点吃饭,我先演示把钟表拨到7点,告诉学生这个时间是吃饭的时间,8点上第一节课,“谁上来把时间拨到8点?”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来操作,通过一系列的演示操作,让学生了解了一天的时间安排,进而教育学生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快乐生活。、2、寻找生活中的教学内容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提出了“教育为生活做准备说”。斯宾塞指出:“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而评判一门教学科目的唯一合理办法就是看他对这个职责尽到什么程度。”我们有责任吧完满的生活作为要达到的目的摆在我们的面前……以便我们在培养儿童时能审慎地根据这个目的来选择施教的科目和方法。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紧密结合智障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寻找出既包含一定的数学知识,又能被智障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小数的认识”前,我先带领学生到学校的超市看看各种物品的价格,引导学生尝试读读商品的标价,这对认识小数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参与生活化实践,享受快乐数学
1、在校园生活中实践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利用生活中的丰富资源,努力挖掘知识的生活背景,想方设法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以引起学生对生活情境的回忆,把学生带入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体验,从而引导学生从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发现知识,习得知识。在校园、教室尽量为智障学生提供生活化的场景,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创设相应的生活情境,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教学活动,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活动中掌握所学的生活知识和技能技巧,积极参加到课堂活动中去。例如在教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后,我先指导学生量一量教室中课桌的长、宽、高和黑板的长、宽,最后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到校园里走一走,看看1米大约有几步?再围绕操场走一圈,看看有多少步?从而估计操场的一圈有多少米。通过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享受到了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成功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2、在日常生活中实践
教学时,也并不一直在教室内,而是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向社会与生活,到现实生活的场景中学习知识,了解情况,同时还能实践运用,注重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人民币的认识”以后,我就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到超市进行实践购物活动,这些孩子非常高兴。拿了10多元钱,买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应付多少钱?钱够不够?如果够的,售货员应找回多少钱?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这让智障学生通过辨别不同商品、计算价钱、独立到收银台结帐,将学到的知识通过日常实践活动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为以后融入社会创造了条件。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高不可及的,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进而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参考文献: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转摘 点击数:
676 更新时间:2008-9-21 17:19:42
摘要: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体验是促使学生“心动”的催化剂,是解决知行脱节问题的关键。通过课堂、课外两大阵地的活动,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情感和内心体验,从而实现品德教育目标。
关键词:生活 课堂 课外 动手体验 情感体验 活动体验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因此教育首先必须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杜威说过:“准备生活的唯一途径是进行社会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社会情境,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做动作教儿童游泳。”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必须源于儿童的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而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感受,是带有主观经验和感情色彩的认识。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早在19世纪就提出了“实践是最好的老师”的教育思想,她形象地解释说:“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因此,体验是促使学生“心动”的催化剂,是解决知行脱节问题的关键。体验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自主、创新等主体精神为目标,以营造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情感为主要特点,以学生自我体验为主要学习方式,力求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达到认知过程和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结合;激情与明、导行的相互促进。让学生在体验教学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内容,领悟做人道理,选择行为方式,实现“自我教育”。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认识提高的快乐,道德向上的快乐,独立创造的快乐,参与合作的快乐„„从而使教学过程在学生主动、积极的体验中,生动、活泼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平时的教学中,我就非常重视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
一、以课堂体验活动为主
1、动手体验
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出在手指尖上”。动手操作能使大脑处于最兴奋状态,学习情绪高涨,并能调动各种感官参与探索学习知识的过程,从而带动大脑思维。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实践操作的情境,提供动手摆弄的实践机会,让所有学生都能通过实践操作活动,去发现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的魅力。
现在的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拥有着幸福的童年,对父母的辛勤劳作、操持家务、养育儿女的艰难并不理解,父母给予自己的生命和关怀被看做是平常的、理所当然的。在《我从哪里来》一课的课堂教学中,我为了让学生感受妈妈孕育自己的辛苦,设计开展了一个“当一回妈妈”模拟体验活动。那节课上,我与孩子们一起反背书包,扮演“怀孕的妈妈”。孩子们随着我的语言引导,跟着我一起做动作,一起模拟体验“怀孕妈妈”的不方便和辛苦。一节课下来,我和孩子们都累坏了,孩子们也亲身体验到了:原来妈妈是那么辛苦,我们才做了一节课就累坏了,而妈妈要整日整天整月都这样,生下我们后,还把我们抚养到现在这么大,多不容易呀。这节课中,因为我以平等的参与者的角色引领班级孩子一起进行这一模拟体验活动,使得课堂中的每个人都是活动的主体,不再有人成为观众,因此每个孩子都认真地投入到了活动中,都获得了自己的体验。由于人人参与,提升了体验活动的信度和效度。在后来的活动交流中,学生们都积极发言,纷纷述说自己的感受。这样的体验活动使他们更真实地感受了妈*的伟大,从而更加爱自己的妈妈。活动后的第二天,好多妈妈纷纷向我表示:昨晚,孩子们特别懂事,特别孝顺,回到家里,见到妈妈,说的第一句话是:妈妈,谢谢你,这么辛苦地养育我。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自我体验、自我感受中产生顿悟。当然每个学生都生活在集体之中,在集体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大家合作完成。《让我们学会合作》一课中有一个合作捏熊猫的活动。当时我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要求每个同学捏其中的一个部分,在规定的时间里合作完成捏大熊猫的任务,同学们兴致很高,纷纷行动,结果第一次捏出来的大熊猫却迥然不同,有的栩栩如生,有的却不成什么样儿,怪物一个,同学们你责怪我,我责怪你,教室里一片哗然。我及时引导学生找出合作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第二次的活动,这一次学生吸取了第一次的教训,每组都捏得像模像样。通过前后两次的捏熊猫活动,学生深深地感受到只有合作才能产生超过个人的力量,才能给大家带来愉快的体验,才能战胜困难获得成功。
2、情感体验
课程标准指出,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激活学生的体验,其目的在于期望他们将体验提升为感悟,除了需要兴趣的驱动、活动的支撑,更需要情感的伴随和维系,需要有教师为学生点燃智慧的火花,开启灵感的窗户,唤醒思想的活动。如我在教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个主题是《我为家人添欢乐》时,通过设计的一系列体验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用自己的方式爱家人”可以是多方面的,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情况,思考可以采用哪种方式给家人带来欢乐。为此,我设计了这样四个情境让学生表演:
1、奶奶病了,躺在床上------
2、妈妈下班回到家,很累了------
3、爷爷在家闷得慌------
4、爸爸正在休息-------第一个情境我让一个学生演奶奶,另一个学生演孩子,学生演得认真,看的也很认真,大家在笑声中知道了怎样照顾生病的老人。第二、三、四个情境我改变了做法,让多个孩子来表演同一个情境。让他们一个一个上前:我们看看这个孩子是怎么做的?------再看看这个孩子是怎么做的?对同一个情境孩子们有不同的方法表示对家人的关爱。
虽然是假想的情境,但是孩子们在亲历体验中体会到说是一回事,做更是一回事。只有亲自去做了才是真正懂事的孩子。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一句话,一个小小的行为都可能给家人带来快乐。更让学生从情感上体会到,做一个“开心果”不用做什么大事,小事都可以给家人带来愉悦的感受。
3、内心体验
大量事实证明:学生获得了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永久,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巨大的引导作用。因此,我们认为学校德育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有效地组织道德实践活动,有效地创设富有感染力的、真实的道德情境,促使学生对道德的切身体验。同样品生课堂中,我们也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中的模拟事件。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教室里同学们正聚精会神地观看录像:放学后,在校门口,一位母亲满心欢喜地等待着自己的女儿,当她看到女儿走出校门时,忙不迭地迎了上去,取下孩子身上的书包和水壶,递上早已准备好的酸奶和点心.关心的问:“今天累吗?口渴吗?快把这些东西吃了吧!”可是女儿却满脸不高兴,埋怨着:“烦死了!烦死了!”自顾自地吃着东西往前走了,只剩下可怜的母亲背着书包跟在后面„„初看录像时,学生们流露出满不在乎的神情,随着画面的逐渐展开,有的紧锁眉头,有的露出了羞愧之色,看来录像的内容对他们的内心触动很大,让他们陷入了沉思,此时无声胜有声。老师趁热打铁,出示了如下的内容:
1、想一想:你的父母每天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如何?
2、说一说:你父母每天的生活,工作情况,以及他们是如何关心照顾你的?
3、谈一谈:根据录像,谈谈你有何感想?
孩子们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如今,独生子女的特殊地位滋长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长辈的一片爱心、苦心熟视无睹,麻木不仁,为此,通过对父母日常生活工作的观察与回忆,启发学生从内心深处体验到父母生活工作的辛苦和对自己的关心爱护,从而激发起学生关心体贴父母的情感,提高行为自觉性。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谈一谈”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充分了解父母的辛苦,感受到父母为自己所付出的努力,从而为落实行动打下扎实的情感基础。在本课中,教师尝试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体验活动,为学生营造了思维空间,开辟了自由讨论的天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和教会学生观察生活,引起内心和情感的震动,从而提高道德认识,达到教育目标。
我们的品生课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以往的说教常常令学生反感或是掩盖“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现状,学生个个都能说会道,但无法落实于行动。这就越发现出体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本片段的教学,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通过亲身体验感悟,能更深地理解教材内容,达到教育目的。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程建设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学生生活具有完全不同于成人生活的需要和特点;学生生活不仅仅是未来生活的准备,其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发展内涵与价值;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是品生教育的宗旨。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学会生活,追求“使学生受到教育并避免学生感觉到有人在教育他”这样一种“润物无声”的品德教育意境。而生活离不开道德,道德离不开学习,更离不开生活。因此,思品课有效设计,要关注情境的创设,教师应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设生活情境,让生活走进课堂。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流,以此激发儿童内心情感体验,让体验充盈课堂。只有这样,才会更有效地使学生在情境中体验道德、感悟道德,最终达到品德的建构,品德的发展。
二、以课外活动体验为辅
以开放性活动体验为辅的教学策略,要求把先进的课程理念转化为切实有效的具体教学行为,在体验教育学习活动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接触社会,接触生产劳动,接触现代科技,接触大自然等,让学生在课外这一辅阵地中,得到切实有效地教育。在教学《春天在哪里》一课时,我让学生扮演成小燕子、青蛙、桃花、柳树等,让学生模拟动植物到广阔的世界中去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知识世界中去。通过学生亲自观察春天、体验春天,从中获得大量的信息,并用自己喜欢的表演方式记录下来,并传递给同伴们。如学生们通过“找、说、做”的表演方式找到了春天,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热爱,从中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我想只有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活动过程,才能使他们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从内心深处想去保护大自然。这节课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让品德回归生活”这一思想。教学中我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儿童走入生活、亲近自然,在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中去收集和获取春天的信息,发现春天大自然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一个大课堂。同时,通过“找春天”、“话春天” “写春天” “唱春天”等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体验和领悟。在教学“话春天”这一环节时,让学生尽情地想,尽情地说。教师则融入其中,穿针引线,适当点拨,积极引导,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自然之美,激发其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情感,从而实现了: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的有效目标。
新课程强调体验性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我在教学《保护环境》时重点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通过亲身参与校园环境调查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找到校园环境中不良的现象,从而引起:“我能为保护环境做点什么的?”班级大讨论,最后通过大家一起制作环保宣传卡,投身到“环保小卫士在行动”的活动中,获得内心体验,成为一个真正的懂得环保、保护环境的好孩子。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节课后,孩子们俨然成了校园内的环境保卫者。
附:环保小调查 调 查 人 员
调 查 组 长
校园中令人担忧的环保现象
地 点 现 象 1
我们的思考
本节课的教学,我尝试的就是一种体验领悟模式的学习,也就是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而不是通过书本或者别人的传授而获得知识的学习方式。保护环境学生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早就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到现在存在的各类环境问题,也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所以,他们对于书本上这些接受性的道德知识的学习不怎么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容易形成敷衍的态度。所以,这节课,我通过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体验中不断获取、深化、升华,通过体验达到心的交流,情的沟通。
古人云:“天在山边,走近山边,天又远;月浮水面,拨开水面,月还深”。虽然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这种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与幸福,内化了学生的品德言行,但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研究与总结。
【参考文献】
1、李雪红主编《小学品德教学拓新》广东教育出版社。
2、陈立春,《试论生活化德育》。
3、李秀伟、王作廷主编,《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与创新》(品德与生活(社会)),新华出版社,2005。
4、邬冬星主编,《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5、潘慧芳主编《走进德育课堂》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百例,江苏教育出版社。
小学思品“活动化”教学的探索
——思品互动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苏州敬文实验小学 尤志华
内容提要: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思想品德课应让学生体验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并从中得到感悟,改进生活的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尝试开设思品活动化教学,从儿童的心理系统出发,根据儿童的兴趣组织活动,以活动为中心,通过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提高生命的质量。
关键词:活动化教学;以人为本;寓教育于活动;主要途径
长期以来,我国的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存在说教化、简单化、灌输化和成人化的倾向,脱离学生实际、脱离社会实际。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制约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学生缺乏主动精神。活动化教学就是要打破课堂教学中长期形成的固有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课堂。
一、什么是活动化教学。
活动化教学,是指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操作为特征,以活动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开展活动化教学是人本教育的需要。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必须设计学生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发展道德能力,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认为:
1、小学德育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如: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因此,在教学中用活动把课程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从活动中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2、小学德育课程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儿童形成基本的做人处事的理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通过活动化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积极观念,真正体现德育课程新型的教育目的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换位、学会对话、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学会选择,关注生态平衡,使教材真正成为能够与儿童进行对话,鼓励儿童进行创造的文本及学生探究知识,明辨是非善恶所凭借的话题和范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探究中思考。
3、同时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4、《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的教学特点是突出活动的综合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让孩子们在体验、探究与合作游戏的过程中自主地学习。
三、活动化教学是学生学习的载体。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是连接学校与社会、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喜欢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做中学、模仿中学、体验中学、兴趣中学,在自由、宽松中不受拘束地学习,学习内容应贴近生活。如一年级上学期的《过新年》一课,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1、欣赏活动是一种以儿童的视觉、听觉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我用一首欢快、喜庆的歌曲《咚咚呛》把学生带到过年的节日气氛中。课堂上一下子就热闹起来,让孩子们置身于过年的真实感受中,回想起自己家过年时一幕幕热闹的情景。
2、游戏活动是在教学中所采取的带有“玩”的色彩而又与学习内容配合的活动方式。游戏是儿童有效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儿童的情感,让儿童体验生活的乐趣,学习科学知识是很有用的。课堂上,在学习过年饮食习俗时,我采用了猜谜语的游戏,让一年级的学生借助刚学会的拼音识字,读懂谜语,猜出谜底,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体会到过年饮食的特殊含义。过年时吃鱼表示“年年有余”;吃汤圆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吃橘子表示“大吉大利”;吃年糕表示“人们的水平一年比一年高”等。
3、实践活动这是让学生亲身感受和感悟的活动。课堂上我带领着孩子们踩气球,听着那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过年的喜庆和热闹顿时展现出来,让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过年了!过年了!
4、操作活动这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表达向自己可亲可爱的人的美好心意。课堂上,老师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贺年卡、制作精美的书签、绘制漂亮的图画,表达内心的祝愿。
四、开展活动化教学的主要途径。在德育课程教学中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是德育课程教学活动化的基本特点。在实验中,我们认为开展活动化教学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参与实践活动
课前实践活动时,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再是课堂上被动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活动的主人。他们的思想意识,他们的灵魂,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时也是他们自我教育的最佳时机,自我成长的最好锻炼机会。这时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资料收集等活动。让学生走出学校这个小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在体验现实生活的同时,检测他们的道德行为,发展他们良好的个性。
例如:我在上《电视连着你我他》一课时,要学生开展辩论赛。课前,我就布置正反双方根据自己的观点,收集、查阅、准备了大量的资料,来分别说明看电视是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等。这样在课堂上正反双方的辩手才有充分证明材料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也正是有了这些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的辩论会上学生气氛活跃,学习劲头十足,大家激烈辩论,效果很好!
另外,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使学生对所关注的问题能通过亲身体验,获得直观的印象和更深入的了解。例如:在执教社区文化内容时,可带学生到图书馆参观,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遨游,体会到知识的伟大。感受到自己生活的社区是文化的殿堂。如遇到有关我们的学校相关教学内容时,就可以带学生到学校各职能部门去参观采访,让学生了解教师们工作的艰辛。这样,通过实地参观后再来上课交流,学习效果会更好。
2、课堂上组织实践活动
通过安排儿童在课堂学习中进行讨论、操作、实践、欣赏、练习、讲解、讲故事、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做游戏等不同类型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会用各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教师可利用这种形式把抽象枯燥的道德认识寓于富有趣味的实践活动之中,活跃学生的思维,唤起他们的注意力。如教学《学会合作》一课时,学文明理后组织学生做“两人背夹气球”的赛跑游戏,学生的参与性极高,不仅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还从游戏活动中再次强化了道理:只有团结协作,才能把事情做好;
又如:《坐立走有精神》一课,就是立足于孩子的生活实际,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实验教师采用了欣赏、讲授与练习结合的活动形式,从欣赏导入,给孩子们展示了一组国旗护卫队战士升国旗时飒爽英姿的图片,再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讲述解放军叔叔怎样苦练站功的:他们为了练好站姿,就贴着墙根站;为了站得纹丝不动,头顶砖头;为了使腰身挺直,他们在身上绑上十字架;有的叔叔发现自己脖子有时歪向一边,就在衣领上别了一个大头针,脖子稍一歪,针尖就扎脖子一下,这样才有了他们的“站如松”。听了介绍后,再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体会,采用竞赛的形式进行坐、立、走姿势的训练,反复强化,落到实处。
3、课后延伸参与实践活动
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就不能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而应该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更深地体验社会生活,在实践活动中理解和感悟,并从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课堂教学的延伸活动,是帮助学生把所学的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也是知行达到统一有效途径。因为现实的生活既是学生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阵地,也是学生实施道德行为的场所。
如教完《不说话的“朋友”》这一课后,就可以请同学们找找,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我们不说话的“朋友”遭破坏的现象。思考怎样让这些不说话的“朋友”再现往日的笑容,也可以请同学们在课后作一个调查,并填写调查表。
重庆市长寿区桃花九年制学校 严明全
【摘 要】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数学学习应是“生活化”的。“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只有把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成为生动有趣、易于理解的事物,才能真正使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当我们打开现在的数学课本时, 给我们的印象好像一本童话书一样漂亮, 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同学们非常熟悉的生活中, 与同学们身边的生活联系较为密切。对于我们初中的同学来说, 在生活中已有一定的与数学有关的数学知识, 所以我们对数学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如何将生活中的经验与数学学习相联系呢?
一、培养主动学习的愿望, 体会到身边有数学
数学学习中, 要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我们美丽的校园如诗如画,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校园中充满着数学知识, 我们在学习《测量旗杆高度》时, 同学们利用阳光测同一时刻旗杆影长, 人影子长和人高。初步感受了生活中数学的奥妙, 而后又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测量教学楼的高度, 同学们的积极性高涨, 积极探讨测量方案, 体会生活中如何运用数学。最后同学们又用小镜子进行测量旗杆的高度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在我们的生活中。整节课, 学生们“玩”的很开心, “大课堂”气氛很活跃, 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被动式课堂, 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学习中去, “学习”热情很高。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圆满完成了整节课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数学课堂, 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身边就有数学, 而且离得很近, 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 从而增强了同学们主动学习的愿望。
二、联系生活实际, 激活学生思维
一同事约我一同演算一个数学问题, 是为他的一位朋友解决实际问题, 他朋友要建一个弓棚, 需要核算原材料的宽度和面积, 所建是一个弓形棚, 已知的长度是弓形的高度为1.5米, 弓形的跨度为12米, 总长度为100米, 需要的数据是弓形的弧长和面积。其实, 这个问题并不难, 但是计算量比较大, 单纯的凭借人演算不容易得出结果, 但是可以得出需要的近似值。借助于计算器很快便出现了结果, 为确保准确, 重新演算了几遍, 并且圆周率取到了祖冲之计算的六位上。虽然小数点一位之后已经没有什么很大的意义, 但是我们还是尽力地给出了小数点后六位的准确数字。因为一旦实施, 便是经济上的问题了。这个问题需要初三的数学知识便可以解决, 主要用到的知识点为:勾股定理、圆的性质、三角知识、弧长的计算公式。在之前也有很多企业老板到学校找老师进行一些数据的计算, 记忆中曾经有一位计算一个工程的体积。还有一位做石材的老板需要一个弧线连接的切割点与圆弧的半径, 曾记得计算那一个石材的时候需要用到高次方程的解, 因为主要是圆中的计算, 运用无理方程和圆幂定理来完成, 但是转化之后为高次方程, 作为中学数学教师, 对于高次方程的求解我还是感到有难度, 最后我是将方程拆分成两个函数, 借助几何画板绘出函数图像, 然后通过几何画板得出两个函数图像交点的坐标值, 进而间接的借助函数得出了方程的解。
三、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例如, 在教学《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一课时, 我创设了“某班要去当地三个景点游览, 时间为8:00-16:00, 请你设计一个游览计划, 包括时间安排、费用、路线等”。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过程中, 要了解景点之间的路线图, 各景点的门标及乘车所需的时间、车型与租车费用, 同学喜爱的食品和游览时需要的物品, 最后还要计算出每个同学需要交纳的费用等。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目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 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生活中, 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开展争论, 激发创新情感
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感氛围, 抓住小学生喜欢争论的心理特点, 通过争论有效地刺激兴奋点, 一步步地把学生情绪推向高潮, “进入角色”, 这样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比的意义》时, 我故意提出:“你认为比的后项可以是零吗?为什么?”学生好胜心马上被激发, 展开争论。一学生说:“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因为根据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既然除数不能是零, 那么比的后项也不能是零。”另一个学生马上反驳说:“比的后项可以是零, 我是体育迷, 在电视上看到记分牌上有2:0的。”课堂上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
除此之外, 还应该鼓励学生运用课外实践去企业、去建筑工地、去图纸设计室、去参与土地的测量分配、去亲临一个工程的预算, 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真正的认识到知识的价值, 而且感悟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的!同时, 也会综合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的。去参与一座高楼的建造过程, 学生会从中知道什么是垂直、平行、水平线、重锤、水的作用与运用、材料的预算、成本的核算、结构、造型、因而也会真正读懂所求学的“教室”, 这样对“物”有了认知, 便有了感情, 便知道珍惜。同时, 也获得了活的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 评价标准
所谓"主动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如何让小学学生真正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笔者认为让数学走进生活,更贴近身边是较好的选择。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江苏教育研究》曾刊载过一篇调查数据,反映某地区不同层次的2000名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其中不喜欢数学的学生竟占47%!这一惊人的数据给我们以怎样的警示?我们身边的学生又有多少人真正喜欢学习数学?怎样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变单调、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让学生都喜欢学习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结合多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学生都比较喜欢,所有的小学数学知识都可以生活化,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尽量寻找身边的数学。
一、寻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规律
数学是一门规律性极强的自然科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寻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探究、掌握并运用数学规律,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如我在教学加法的意义时,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树上有猴子妈妈,猴子爸爸,猴子宝宝2只,问一共多少只猴子?学生立即回答是四只。我又请三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顺势引导学生理解了加法的意义,并掌握了"求两个数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这一规律。
又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设计了一个"骑圆形轮胎的自行车"比赛(其中甲骑的是车轴在圆中心,乙骑的是车轴不在圆中心)的情境。先让学生猜一猜,骑哪种自行车的骑得快?为什么?接着用课件展示比赛,结果,乙虽然使出了浑身解数还是落在后面,甚至几次摔倒,而甲却轻松获胜。这一生活情境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认识圆的特征——"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做好了铺垫。
而在教学对乘法分配律的探索时,我首先出示情境图:小华家新买了一套房子,准备装修,请你帮助小华算一算他家要买多少块瓷砖?然后让学生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块瓷砖,再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估计是否正确。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方法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么这个发现是否适用于不同的数据呢,我又让学生举例进行验证。在验证前,我先指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再让学生举符合要求的例子。学生在独立举例后,全班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及其字母表示的方法,并从中使学生体会到探究数学规律的方法,享受探究规律的乐趣,树立了探究数学规律的信心。
二、寻找生活中的模型,帮助学生树立表象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一些知识没有办法直接利用实物进行演示教学,但如果不进行操作演示,学生又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寻找生活中的模型,利用模型帮助学生树立表象意识,从而达到学习目标。如我在教学解决问题中的"行程问题"时,因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我就找了两辆遥控玩具车,让两位学生分别操纵,在教桌上进行演示,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该如何解决。
三、进行多元评价,树立学生自信,激发情感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好学生不是打骂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圆柱的特征。学生甲说:"圆柱是由三个面组成的图形。"我当即赞扬他观察能力强。学生乙通过与同桌比较圆柱的高矮,发现了圆柱的高,我拍着他的肩膀说:"你的发现真伟大。"学生丙想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验证上下底面相等的方法,我称赞他思维灵活,想象独特。学生丁用手比划着提出"上下是两个相等的圆,四周一样粗的倾斜图形(指的是斜圆柱)是不是圆柱"的疑问时,我激动得握住他的手说:"你提的这个问题我都没有想到呢!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最后一个学生概括圆柱的高的定义时,出现了错误,脸羞得通红,我当即说:"虽然你答错了,但你敢于发言,敢于表达自己思想的这种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四、综述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内化过程,需受教育者主动完成。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如此教学,可建立起学生的大众数学观,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益于学生内化知识"。在评价学生的"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好学生不是打骂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推荐阅读:
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数学贴近生活09-13
让雷锋走进生活作文800字11-13
如何让初中地理教学走进生活07-23
让语文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初一作文06-25
小学数学教学走进生活09-23
让美育走进课堂07-26
让国学经典走进语文课堂06-16
让数学走进孩子的10-26
让数学课堂回归生活中09-23
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课堂具有魅力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