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活动课

2024-09-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语文活动课(精选8篇)

语文活动课 篇1

漫谈沟通

课前热身:

师:老师第一次来这里,感到很紧张,但是我今天收到一张便条,上面写着“祝平安”,你们猜猜,这张便条在哪里?

生:家里人塞在你的手袋里

生:在早餐桌上

生;在电脑里发现的

师:这张纸条放在我家抽水马列桶的盖上(一片笑声)

师:这就是我跟我家人的沟通方式,他们知道我很忙,纸条有时贴在冰箱上,有时放在电视机上,有时在枕边。你们平时是怎么跟家人沟通的?

生:用语言来交流。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活动,叫有口难言,

热身运动

一生上台不说话,做动作(肚子疼),其他同学猜

另一生上台表演(等待),台下学生猜

第三位学生上台表演等在产房外的父亲焦急的神情,(学生演得很精彩)

师:除了语言,我们还可以通过动作、表情、等来表达我们的心情。

师:我们再来做活动,节目二:解难能力大考验

师:遇到这种人,用什么方法表达情感呢?

(将题目分给小组,小组同学共同讨论解题方法)

可以大声地,然后告诉大家你们讨论的结果

第一小组讨论结果:

题目:有一个北京来的小朋友来,想上厕所,你怎么办。

生答:我们商量后决定可以正宗普通话告诉他;带他去;画地图;

第二小组:

题目:上课之后,前面的一位同学睡着了,你怎样提醒他?

生答:我们讨论说,在他后背推一推;用电池在他背上烫一下;踩他的脚。

第三小组:

题目:一个小孩子哭了,你怎么逗他笑?

生答:做鬼脸;唱摇篮曲;逗他;抱起来

第四小组:

题目:朋友生日到了,你们用怎样的方式表达祝贺?

生答: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点歌;寄礼物

最后一组

题目:在非州主人家里,你怎么告诉他你肚子饿了?

(学生通过动作表演来说明)

正式上课:

师:(出示漫谈沟通)沟通是什么呢?

师:沟通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表达。

师:那么什么是漫谈呢?

生:很广泛地,全方位地谈话

师:是大方的,轻松地交流,这就是漫谈

师:大家自由读课文,想想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完课文后,有没有留心每节课文的重点意思呢?

接下来是游戏时间:问答大比拼(一)(发给每组一张答题卡)

提示:1、请分线讨论

2、按照课文的内容设计一首问题

3、总是里必须有为什么或怎样这两个词语

4、时限:3分钟

第一小组:

题目:动物为什么不能像人一样来沟通?如果像人一样,沟通会怎么样呢?

(其他组同学回答)

生: 会像生活在梦幻的界里

生:动物的生态方式决定他不能讲话

生:其实动物也能像人一样沟通,比如,八哥

第二小组:

生问:人类沟通的方式为什么比其他动物丰富得多?

生答:因为人类可以利用高科技的手段,人类还可以写文章等

第三小组:

生问:为什么人类是最善于沟通的动物?是怎样沟通的?

生答:因为鸟类只能说鸟类讲的话,人类从小就可以学习。

生答:如果人类是比较高级的善于沟通,比如可以用语言,用神情来沟通,用肢体语言来沟通

第四小组:

生问:为什么要沟通?

生答:因为通过沟通才能理解对方的心理,知道对方心里想什么,能与他交朋友。

第五小组:

生问:如果你跟动物沟通,你将用怎样的方式?

生答:我会把当人类,与他交朋友,

师:同学们提出 的问题太精彩了

师:接下来是游戏时间:问答大比拼(二)

(1)动物用不同方式与同类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生答:吓唬别的动物,保护自己。

师:像猴子高兴时露牙齿,是为了什么?

生:表达心情。

师:狮子吼叫向同类传递什么?

生:传递信息

(2)作者比较动物与人类的沟通方式,是要提出什么观点?

生答:想表达人类比动物要聪明

生:善于用我们的沟通工具与别人沟通。

(3)你认为有好的沟通工具是不是足以令人沟通良好?

师:你跟家长、长辈沟通是不是很好?回家再想想,看看跟家人有没有更好的沟通方式。

师:愉快学习新词语

师:跺脚,部首是什么?大家轻轻地跺脚?(学生轻轻跺脚)跺脚会在什么时候做出为的?

生:激动,愤怒时做出来的

师:你们什么时候跺脚?

生:我们在着急时候跺脚

师:“耸肩”,这个动作谁来做?

师:你们在什么时候耸肩?

生:在无所谓的时候。

生:在放松自己的时候。

生:发恼的时候

师:“骚扰”,你们爱这个词语吗?(齐声说:不爱)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不喜欢别人来骚扰我们。

师:那么骚扰是什么意思?

生:代表打扰,使我们的心情不安宁。

师:谁能用骚扰来写句子?

生:我正在.写作业,有同学不停地骚扰我。

师:接下来是朗读时间,

提示:1、注意坐姿

2、眼睛和收本要保持距离

3、留意发音要正确、响亮

4、注意停顿

学生齐读课文

(读得不够到位)

师;温柔地笑怎么能读成“温柔地笑”?应该怎么读?那么用力地跺脚?耸耸肩?

(生再读课文,有很大进步)

师:我们读书的时候,要注意文章的表情。

师:现在我们.总结课文:齐来画脑图

师:脑有 个中心,那我们这篇文章的中心词是两个字,那就是------沟通

文章通过两种动物来对比(人和其他动物)

师:(发练习纸)回家想一想,在家用了什么沟通方式去交流的,做的就打勾;动脑筋去创造一些未来的沟通方法。

师让全体同学起立,面向老师,

师:今天,非常感谢南宁小学的小朋友,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来鼓励学这些学生(台下老师报 以热烈的掌声)。我送你们走。

黄锦燕个人简介:

毕业于香港教育学院,现就职于启思小学。现正于香港城市大学修读小学荣誉教育学士课程。

从事教育工作已有八年了,作为一位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师,我深深体会到在香港教语文科是一项极为艰巨的工程。为了让孩子们学好中国语文,我们启思小学不单在听、说、读、写这四个节上施行良好的教学方法,最近更积极地推行课程改革,设计最新的专题研习课题等。虽然,工作量增加了,但我们坚信教师的身份是任重道远的!

借此感谢启思小学,是她那自由开放的胸襟滋养一群老师们的心灵,让我们保持年轻干劲;更感谢陈校长,是她对实现教育理想的坚持,对孩子们、同工们的真诚的爱与关怀,成为我们最好的典范。

问:上课一开始,你说很紧张,真的吗?

答:真的,因为昨天发生了一件事,原来上课的老师病了,组委会通知我要我代他上课,时间很匆忙,又要为孩子们准备资料,还要把繁体改陈简体,准备不充分呀!还有一周前听说这个活动,有1000多人听课,吓死了!明天听说有4000人听课。

问:课前与学生的谈话中,你让学生猜便条会放在哪里?最后,你说放在抽水马桶的盖上,是真有其事么?是不是为了鼓励孩子们大胆的说话?

答:放在抽水马桶上市我临时编的,设想我自己放开了说,孩子们就会庆松一点。便条,我们是经常使用的,比如:我会经常的将一些便条交给家长,主要是赞扬孩子的,让家长方咱家中的某个地方,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惊喜。

问:刚才我们看到你上的课,感觉很新颖。香港平时的阅读课就用这样的方式吗?你们是不是都采用这种游戏的方式组织阅读教学?

答:我们平时就是这样上课的。低年级组织学生去玩,让学生去接触自然,必要的时候我们组织学生离开课堂,离开校园。比如,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就引导学生到学校外面去参观。中高年级,实行问答的比赛,小组讨论的形式和今天差不多。

问:从形式上讲,用游戏组织课堂教学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我们也在学习这种方式。你们班大约有多少学生?平时是不是都分组?

答:我们每个班大约35人。我们一年级到三年级,课堂的组织形式基本就是这样的。即使采用传统的方式,我们的学生也会用10秒左右的时间快速的把座位转过来,他们已经适应了这种学习方式。

问:分组是很好的形式,这样学生的`机会很多。

答:是的,我们给学生很多的时间和空间。师生之间是相互协作的,老师不是把现成的资料都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自己找答案。我们很注意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问:我们平时做课,都是让学生感谢听课的老师,让学生说:“老师辛苦了,谢谢你们”。而你在这节课的最后,让所有的老师鼓励今天参加学习的学生,我们觉得这种方式很好,你是不是平时也这样做?

答:是的。我们校长每天送小朋友上车的,校长站在校门口和小朋友们再见。我们让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获得自信,感觉自己存在的意义。平时我们就这样,和学生之间保持一种友谊,相互理解和尊重。

问:与你的.教案相比,最后的造句好像少了一个,这是你的临时调整还是事先的变化?

答:是临时变得,因为时间超过了,外边还有孩子们在等着呢!其实我也不适应40分钟上课,香港都上30分钟。为了完整的表现香港课堂的面貌,这节课拼了很多内容。

问:黄小姐,你能向我们介绍一下香港的课外阅读的有关情况吗?

答:我们很重视课外阅读。每天早上有15分钟时间,孩子们阅读自己带来的课外读物,我就给他们方一些音乐。午餐的时候,我会读文章给他们听,前一段时间我们都很迷《哈里波特》,我就读哈里波特,我也是一个哈里波特迷。我和孩子们穿一样的哈里波特的衣服,一起去看电影,他们还约我看第二集呢!最近孩子们在看《三国演义》,他们做衣服、写台词、排练,自己拍三国演义的录影带。去年,我们学校图书借阅达100万册。(学生1000人左右)

问:黄老师,你有没有听其他老师的课,能不能谈一谈你的感觉?

语文活动课 篇2

一、从发展的角度看,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 就是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抓手, 挖掘学生潜能, 培养其创新意识,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语文活动课的问世, 开辟了语文教学改革实践的新园地, 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勃勃生机。

( 一) 语文活动课构建出立体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数是以完成教材的讲练为主, 这是很单薄、简单的灌输式教学, 学生接受语文知识有很大的被动性。立体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主, 课堂上由学生自己去体会, 自己去动脑, 从而加深感受, 培养语文素养。语文活动课完美体现引导性原则。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进行阶段性整体设计, 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如班集体、学校发生的令学生激动、感动甚至反感的事情, 学生的群体思维异常活跃。

语文活动课堂是“实际学语文”的场所, 如果离开了“实际学语文”课堂, 学生对听、说、读、写会片面的看成是一种纯技巧的训练, 课文只是运用技巧的典范, 而作文也只是运用技巧的模拟演练。语文活动课更易于现代化教学媒体走进课堂。幻灯、电视、微机等先进直观辅助教学手段, 使语文活动课气氛浓烈, 课堂高潮迭起, 学生情绪饱满, 在和谐、愉快的乐曲、画面中夯实基础知识, 发展能力, 启智于趣。

随着人们对课堂教学框架的研究, 语文活动课这一立体课堂教学模式会越来越被语文界同行认可。

( 二) 语文活动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相比, 显示出鲜明的特点和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活动课的“活动”, 主要指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课侧重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 因而活动课强调社会的实用性, 语文活动课是开放的, 其教学内容涉及到语文应用的各个领域, 并与一定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有较强的时代色彩和生活色彩, 因而语文活动课能弥补必修科课堂教学的不足, 全面反映社会生活对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促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又能给学生具体生动的感受,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兴趣。如“办手抄报”“新闻发布会”“作文集展评”等专题活动, 既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在现代生活中应用之广泛, 也加强了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训练。学生学得既兴趣盎然, 又实实在在。语文活动课体现的社会价值, 远远超出必修课本课堂教学。

二、从现实上看, 语文活动课充满了活力

语文活动课生动体现素质教育, 是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培养的第二战场。

( 一) 语文活动课浓厚的趣味性促成了乐此不疲的境界。

语文活动课比语文课堂教学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喜欢学, 乐意学。主要外在表现有: (1) 语文活动形式多样, 媒体巧入课堂, 适合初中生好动、好奇的心理。 (2) 学生自主性强, 课堂内容选取, 结构设计等主要征求学生意见, 给学生较大的自主权, 易于形成诱发学生要求参与的良好氛围。 (3) 语文活动、立竿见影, 使学生在成功感中增强信心。 (4) 语文活动的适应面广, 不管哪一级学生都有可做的一点。只要学生参与思考, 就有收获的机会。

语文活动课内部设计上讲求新、活、妙、实。新, 一是指内容不断更新, 不单一, 既有课本剧, 又有课外内容的故事会等。二是指形式新, 演讲、猜谜语等, 形式多样化。活, 指语文活动适合各个阶层学生的心理要求和个性爱好。妙, 指语文活动能激发兴趣, 寓教于乐, 启智于趣。实, 指语文活动人人能参加, 人人是主角, 学生各得其所。

( 二) 语文活动课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于漪的“目中有人”观念, 钱梦龙的“三主”教学观, 魏书生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等思想, 无不折射出一代语文大师们以“学生为主体”思想的照人光彩。语文活动课, 教师真正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 活动处处以学生为中心, 发扬民主思想, 与学生平等相处, 把学生推向语文课堂的舞台, 这就为发展学生的个性,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了基础。语文活动课包括阅读活动、写作活动和听说活动等。各种有益的活动, 有独立的、集体的;智力的、非智力的等, 加上语文活动的新鲜感、惊奇感和巧妙感, 所有这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了他们的潜能。同时活动过程中, 同学间相互交往, 能够使学生能动的改变自己的客观现实, 改造、发展和完善自己, 体现自身价值。

( 三) 语文活动课是进行思维训练的最佳途径

语文活动课上, 学生争论、竞赛, 大脑处于最佳的活动状态。从心理学角度讲, 每个学生都有表现欲, 所以不同形式的语文活动, 如集锦比赛, 朗读和演讲等语文活动课, 会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满足表现欲, 保持愉悦的心情。教育心理学证明, 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心情, 不仅能使人产生较强的记忆力, 而且能活跃创造思维。这时候, 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接受状态之中, “认知结构中用以同化、吸收新的信息的原有的观念群, 处于一种高度清晰活跃的状态”。活动课上, 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和创造的幸福, 通过讲述身边的故事, 热点话题评说等活动, 充分展开联想与想像, 培养锻炼了学生敏捷性思维。语文活动课上, 面对黑板, 我曾对学生说“这块黑板很平常, 大家展开联想, 围绕黑板会产生那些故事?”学生积极思考, 议论交流。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 在热烈的活动课上锻炼了思维, 受益匪浅。创造性的思维往往与创造性的活动相联系, 这种活动只要对其自身的认识和发展而言, 含有某种新颖性和独特性, 就能表现人的创造性思维。从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深深感到, 活动课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活动课是进行思维训练的最佳途径。

在语文活动课中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篇3

一、遵循趣味性原则

促成乐此不疲的境界小学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实践,证明了语文活动教学比语文课堂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容易使学生喜欢学、乐意学语文。主要表现有:

1.语文活动形式多样,较适合小学学生的好动、好奇心理。 2.语文活动自主性强,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选择余地,易形成诱发学生要求参与的良好氛围。

3.语文活动立竿见影,成功感会使学生增强信心。

4.语文活动的适应面广,不管哪一层次的学生都有可做的一点,只要学生参与、思考,就有收获的机会。我们自从开展成语连锁填补、寻找广告错别字、书写比赛、标点趣谈、课外采访等语文活动课后,学生们一直都保持着自主参与的积极性,课前课后,上学放学,你问我答,好不热闹,真是获益匪浅,而且乐此不疲。那么,如何使学生达到乐此不疲的境界呢?笔者认为,语文活动课的设计,一定要新、活、妙、实。

新,一是内容的更新,不能老是采访,老是成语练习或习字活动;二是形式要新,填空、猜谜、演讲、做游戏等等,形式要多样化。活,是指语文活动课要适合各个层次学生的心理要求和个性爱好。妙,是指语文活动能激发兴趣;寓教于乐,启智于趣;也指语文活动课要活而有序,动而不乱。实,是指语文活动,谁都能参加,不能只有一些人在表演,大部分人在“看戏”。语文活动课不能搞形式主义,而要落实语文的教学任务,要实实在在地培养和提高语文素质。

二、遵循学科性原则

促成一箭双雕的境界语文学科的性质,最基本的有两个:基础性和工具性。基础性,一般是指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工具性,一般是指交际功能,具体说,就是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语文活动课要突出学科性原则,至少要包括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文知识的应用两个方面。所谓“一箭”就是语文活动课,“双雕”就是指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应用。“一箭双雕”,就是通过语文活动课,要学到课堂教学中所学不到的语文知识,扩大知识视野,在身体力行中把从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知识理解得更准确,更深刻;就是通过语文活动课,把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理论联系实际,发展语文应用能力,提高语文素质。因此,我们必须把语文活动课当作语文教学的一门正式课程,是同语文课堂教学并行的、相辅相成的,不能把它当作可有可无的课外活动课。语文活动课必须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计划等。在语文活动课中,必须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通过活动,使学生真正学到一些语文知识,掌握一些语文学习技能,发展和提高语文的应用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要把它同语文游园活动区别开来,游园活动是以游乐为主,活动零碎不系统,目的不集中,而语文活动课是以某一知识点为目标,围绕某一语文知识范围开展,重在学习和应用。语文活动课虽然也强调趣味性,但应该是万变不离其宗,寓教于乐,启智于趣的。

三、遵循实践性原则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他强调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我们都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这里强调的无疑是实践性,自己来做,在做中自己学会。语文活动课强调的就是学生的身体力行,强调的就是实践性。要在语文活动课中,使学生有真知灼见,就必须让学生“三动”:动口、动手和动脑。动口,就是让学生亲口说说,在说的实践中学会说话,善于说话,提高说话的能力。在训练学生的说话技能时,要讲究语文活动的多样性、复杂性,以此来培养学生在各种情况下都应付自如的说话能力。调查汇报、答记者问、新闻发布等,可训练学生说话的准确度、简洁度和条理性;讲故事、演讲等,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生动性和鼓动性;辩论、答辩等,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敏捷度、中肯度;口头评讲作文、课文试讲等,可以训练学生说话的组织能力和分析能力。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要有目的性和渐进性。动手,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写写画画,在写写画画中得到真知灼见。语文活动的动手,一般有:写字、查字典、办报、画插图等。在写字比赛活动中,可以在书写与比较中,得到写字的秘诀,了解到写错字的原因;查字典,能掌握各种检字法,懂得字典凡例,探索出一些文字编排的规律;画插图,能进一步理解课文,也能以此推知课文里的其他插图的意义与作用等。总而言之,在语文活动中,学生动手做,是容易得到真知灼见的。动脑,就是让学生动脑想一想,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中悟出规律与道理来。在语文活动中,训练学生动脑,一般是结合动口、动手一起搞的,以形成学生多想的习惯,从中得到真知灼见。例如,在动口训练中,一般先让学生想一想:讲些什么?为什么要讲这些,而别的不用说?从哪儿说起?为什么从这里说起?从别的地方说起是不是更好?怎样才能讲得入情入理,有根有据?为什么这样讲能入情入理,有根有据?怎样才能讲得生动感人?在动口中,学生如果会这样想,一定会悟出一点好的东西来。在动脑训练中,也可单纯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当然也含有动口、动手)能力。如,成语连接,可训练学生的联想能力;课文挑剔,可以训练学生辨认优劣能力;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和事件,可以训练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等等。如果学生在语文活动中,真真正正地亲自动口、动手和动脑,得到的东西一定能理解深刻,运用自如。

四、遵循自主性原则

让语文活动课 篇4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翼。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必须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认真上好语文课。活动课对于丰富学生生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加深学生语言体验,提高学生个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如何上好语文活动课呢?

笔者认为:在语文课活动课的组织实施中,应始终把学生的自主性摆在第一位,让学习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动口动脑,培养内在的动机,激发智慧的潜力,发展个性特长,推进个体的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动”是活动课最大的特点,应该将“动”贯穿于活动课组织实施的全过程。

一、选好内容,使学生“可以动”

语文活动课作为一门课程,它有自己设置的目的要求,也就是必须着眼于以获取直接经验。即时信息为内容,以实践性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活动课比起学科课程有较好的灵活性,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很好地体现“可动性”。、实践性内容。实践性是语文活动课的主要特性,它改变了学科教学中教给学生结论性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观察、动脑、动口、动手能实践活动中拓展知识,发展能力。一次语文活动课,我组织学生到市场调查采访,然后写一篇小通讯。很多同学对市场的一些问题作了如实记述。如“吃啥有啥”、“乱摆乱卖没人管”“菜价低菜农愁”等。这次活动课,同学们表现活跃,不但学会了调查,练习了写作,还明白了“写作处处有材料,只要做个有心人”。、需要性内容.根据学生当前的需要或学生正关心的话题来选内容,可以激起学生的热情。如六年级时,很多同学们都互写留言。这时开展一个《赠你一言》活动课,让学生收集和撰写一些富有人生意义、积极向上的格言妙语。结果,这节活动课学生肯定热情高涨,交流创作活跃,不但可赏析格言妙语的深刻含义、结构、修辞,还可以让学生受到激励和教育,提高了学生写留言的品位。、竞争性内容.魏书生说:“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的确是这样的,在竞赛中,不喜欢的事情也喜欢,枯燥的事情也变得有趣。

二、放手指导,让学生“真正动”。

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从活动的设计、准备到实施、总结都要放手让学生参与,使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活动”,从而真正动起来。、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开始时,教师可就活动的设计和内容征求同学的意见。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可将一部分内容交给学生搜集准备,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的活动过程。如《趣说歇后语》就可叫学生推荐一些趣题给老师。一些活动内容熟悉以后,则放手让学生

设计,教师主要是引导完善。学生参与出题。设计的活动,会“动”得特别投入。笔者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了一节《诗情画意迎新年》的活动课,学生设计了“对春联”、“祝语设计赛”、“猜灯谜”、“成语表演”、“新年新打算”等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准备。从活动内容搜集,学具教具制作,到活动场景的布置,均可让学生参与,教师主权是做好小主持的指导。如在上《诗情画意迎新年》这节活动课节中,学生不但布置了一个喜气洋洋的教室,还自行准备了水果、糖、饼、卡片等奖品。、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一展身手.活动课重在过程,只要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动脑、动手、动口,那么即使学生在活动的某项内容没有充分完成,这节课也是成功的。如活动课《手抄报大赛》,开始很多教师认为大部分学生将难以完成。后来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版面,结果连最差的学生也能完成,一些手抄报的精美还令人赞叹不已。当学生看到满教室展评的作品时,都深感自豪。、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总结。这能使学生在总结经验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先认识讨论,再全班交流,最后由老师归纳升华。如活动课《我能行》结束时,教师说:“大家有什么收获呢?我想采访几个同学。”这就是引导学生以活动作总结的一种方式。每次活动后,若能引导学生以活动为题材写篇日记,能使学生的总结产生更大效益。

三、创设情境,使学生“乐意动”。

一方面,要做好活动场地的布置,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另一方面,在活动开始和活动过程中可利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情境渲染、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等方法,以激起学生想看看、说说、做做的强烈愿望;其次,充分利用活动课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特点,带学生到社会、大自然的情境中,营造一个学生“乐意动”的氛围。如在活动课《寻找春天的足迹》中,带学生到大自然中,那刚钻出来的小草,树枝上的嫩芽,星星点点的小花,湿润的泥土的微微的风,都能一下子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情不自禁融到活动中。

四、巧选形式,让学生“全体动”。

语文活动课一定要避免那种“尖子生表演”的场面。在每一次活动中,都应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语文活动课的形式是多样的,如阅读欣赏、口才培训、表演品评、调查观察、语文技能赛等。要从为学生提供人人都有“动”的机会的角度出发,巧选活动形式。如,《课本剧院表演赛》中,由于时间限制,决定了表演的只能是部分人。怎样让其余同学做评委,对表演作出书面及口头评论及打分。

五、优化结构,让学生“全程动”。

为确保学生在活动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处于“动”中,教师除了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准备工作以外,还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科学、合理、有序的活动程序,优化活动课课堂结构。如在《我能行》这节活动课的程序设计中,先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情境,继而“选评委”抢答案掀起第一个小高潮。在汇报“发现别人优点”时,由于每人都想知道别人对自己的评

小学语文活动课计划 篇5

会在教学中产生显著的效果,现将语文活动课计划制定如下:

首先,开展小学语文活动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课外活动作为活动的形式出现,正好符合儿童好动的天性,能吸引他们积极参与、大胆是他们学习语文的自觉能动性得到充

分发挥。

第二,开展小学语文活动课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和崇高理想等方面都会产生促进作用。课外活动还能激发学生勤奋学习、刻苦向上的拼搏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锻炼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毅力。如开展“学雷锋”发扬“助人为乐”精神,无形之中,即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净化了他们的幼小心灵。也可以开展“语文学习小组竞赛”,看谁有一种“钉子”又如在活动课上可以开展讲英雄人物故事比赛。这样就可以将书本上的邱少云、董存瑞、狼牙山五壮士等英雄形象变活,使学生亲自去感受那种为党、为人民、为革命宁死不屈、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这即使对学生进

行了思想教育,又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升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在语文教学中产生事半功倍的惊人效果。小学生的心理是活泼好动的,但缺乏坚持不懈的毅力。课堂上学生动不动就做小动作,打小报告,很难专心地听一堂课。为此,教师就要利用活动课这一特殊课堂,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坚持写读书笔记,组织检查,进行展览,以督促学生能长期坚持下去,从而使其在活动中能严格

要求自己,从小培养

刻苦钻研的精神,持之以恒的毅力。

第三,课外活动对于开拓学生视野,活跃思维,发展智力,极为有益。笔者发现,勤于动脑,积极参与语文活动课的学生多半优于不参与活动的学生,他们反应灵敏,组织力强,活力充沛。因为课外活动不受班级授课时间的限制,能够让学生多渠道、多侧面、较早地接受社会各种知识。如在组织讲故事比赛活动中,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己动脑编故事,然后在上台演讲,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一种独立思维能力,也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开拓学生的视野。还可以组织看图说话比赛,让学生结合图画在限定时间内说一段话,甚至一篇作文,锻炼 学生的思维敏捷度。

第四,课外活动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有利于发现人才,使学生的特长得到更充分的发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智力主要表现在手指上”。由此,就可以看出学生自我动手的重要性,小学生依赖性强,尤其是对家长和老师。为此,我们教师就要更新观念,充分解放思想,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调查、撰稿、办报(黑板报、手抄报)锻炼能力。另外,课外活动还能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怎样抓住事物特征,并把整个活动过程记清,写一篇层

次清晰、主次分明的文章。学生由看到做,再由做到看,反复地观察思考,提高认识能力和观察能力,再与其谈理想,谈未来,使他们充分认识课外活 动把他们带到了另一个新的天地。

小学语文课外活动课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部分,他侧重于实践,是综合知识的运用,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同时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和发展多种能力。课堂教学的知识通过第二课堂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和生活经验,可以使学生接触社会新信息,获得新知识,扩大知识面,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当前,随着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课外活动的重要性必然会更加

语文活动课 篇6

师: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作为新时代的学生,除了学好课本外还要多读课外书。今天老师就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本好书,这是一本大家可能没有读过的书。请你看看它的外表,你想去读吗?为什么? 生:我想读,因为封面上写着一个班级、一群孩子、几个家庭等字样,我想内容一定很吸引人。

生:封面上画了许多可爱的小孩,有趣的漫画,书肯定很好看。

生:我也很想读,因为书名《芝麻开门》我很熟悉,它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中的一句咒语。只要一说

芝麻开门,那宝库的大门就会自动打开,不知道这本书里面会有什么宝贝? 师:同学们的观察很敏锐,思维很活跃,在书的表面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产生了读书的强烈欲望。特别是有些同学一下抓住了书的灵魂

书名,并联系了以前听过的故事,想去了解这本书为什么以《芝麻开门》为题,想去研究书中的宝库。让我们一起来探索,好吗? 简评:小学生拿到一本新书,首先看的是封面。教师遵循儿

第 1 页 童@U理,一开始就问:请你看看它的外表,你想去读吗?为什么?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封面、封底,产生了读新书的兴趣和愿望。这样由表及里,为读书开了一个好头。

(生齐声说好,并急切地翻开书,老师给了两分钟时间)师:同学们刚才都在认真地读这本书。在两分钟里,你们对书有了哪些了解呢? 生:我知道了张天来到了四(1)班,大家欢迎他。生:我知道孙新悦是个小服装设计师,迟速是小军事迷。生:我知道这本书不仅外表吸引人,而且内容也很有趣。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读了内容提要。(学生都去翻内容提要)师:这个同学很会读书,绝大部分同学只是从书的内容中了解了部分的人物和情节,对书的整体缺少了解。现在让我们去找找这本书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生:这本书有目录,有作者介绍。

生:还有正文(包括尾声)、内容提要、后记。

师:(投影出示第五部分)后记一般指明书的写作目的。现在我再给你们两分钟时间,读读除正文外的其余部分,相信在短时间里大家的收获会比刚才多得多。(生读两分钟)

第 2 页 生:我知道这是一部校园小说,写了四(1)班的一群有个性的孩子。

师:你知道了小说的类别和主要内容,很好。

生:我知道这本书的作者很有名,他写了很多儿童小说。他的文风很民主,这本书是他和许多孩子一起修订完成的。师:这位同学对作者有了更多的了解。

生:我知道作者写这本书是为了让我们明白快乐的同时也要学会承担责任的道理,人活在世上还有很多责任和义务。生:我了解这本书有26个章节,许多章节的名字很有趣。比如《爆炸新闻》、《和校长捉迷藏》……(其他学生随他说的去翻书,显得很有兴趣)简评:一本书一般包括前言、内容提要、目录、正文、后记等几个部分。小学生往往只注意正文而忽视其他部分。事实上读其他部分对书的整体把握是大有神益的,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到高屋建抚,纲举目张。因此教师让学生读好其他部分是很有必要的。

师:刚才的两分钟便我们对书的整体有了更多的了解,现在有谁对宝库有了新的认识? 生:我觉得作者笔下的四(1)班就是一个宝库。

生:我想作者以《芝麻开门》为题,就是告诉我们里面有很多宝,比如大钟亭小学的师生们。

生:我觉得作者笔下的每一个学生都很有个性,他们就是宝

第 3 页 吧。

师:你们真聪明,刚读了几分钟就对书有了很多的了解,相信读了正文后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简评:念咒语芝麻开门之后就可以看宝寻宝,这本书内有哪些宝贝呢?马老师紧扣宝库,让学生抓主要内容,切入点很好。

师:这本书有26个章节,一个尾声,你打算怎样去读呢? 生:我先读有趣的章节,比如《自己过一天》,我要看看他是怎么过一天的。

生:我从头开始读,因为这是一本长篇小说,内容是有连贯性的。

生:我想从尾声读超,这样可以更快地了解人物的结局。生:我同意从头开始读的方法,因为 这样能更清楚地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师:我觉得怎样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 的习惯,只要觉得适合自己都可以。今天 我们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用顺读法来 读。先来读第一章节,看看章节名是什 么。

(绝大多数学生赞成老师的意见)简评:读书顺序有顺读法、跳读法、尾读法、选读法,老师在这几种方法的基

第 4 页 础上尊重多数人的习惯,以顺读法为 例指导读书具有代表性。

(生翻开书,读第一章节名《欢迎来 到四(1)班》)师:读书要边读边想,你在读第一章 节的名字时产生了哪些问题? 生:我想知道四(1)班的学生是怎样 欢迎新同学的。(师板书)生:我想知道谁来到四(1)班,他为 什么到四(1)班。(师板书)生:我还想知道四(1)班是个怎样的 集体,有些什么人,他们性格怎样。记(师板书)简评:带着问题读书不失为一种常 用的读书方法,此处应了古人读书贵有 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也这句名 言;把问题写在黑板上也有利于学生时 照阅读、思考。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并急切捻;弛想从书中去找答案。给大家五分钟,快

第 5 页

速默读并找寻答案。(生读,师坐在前面一起读)师:读完的同学请举手。(大部分学生举手)师:读书要有一定的速度,还要有质 量。下面就请同学们对刚才的问题进行 讨论。

生:我通过读书,知道了张天是由于 父母工作变动才转学的。

生:我知道四(1)班的学生很活泼,他们一点也不怕生人,很大方,很有趣,比我们强多了。(众笑)生:他们欢迎同学的方式各不相同,有 自我介绍,有互相介绍,很热情。生:我觉得这个老师很好,她先点新 学生的名,很给面子。她在新学期的第一 天打扮得很漂亮,说明她很尊重学生。(学生和听课老师笑)师:我们在读课外书时,不仅要学会 测览,对于一些精彩片断,还要精读,做

到测览和精读相结合。请用铅笔画出你最感兴趣的部分,并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第 6 页 读书笔记(章节)的第四题:本章节中,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在哪儿?为什么?(小组充分交流,教师巡视,大部分学生觉得学生欢迎张天这一部分写得很好)(师投影出示学生欢迎张天的部分,和学生共同欣赏)师:同学们都觉得这段话很吸引人,谁来说说原因? 生:这段话集中表现了大家的热情。

生:这部分让我们感觉四(1)班的学生各有特色。比如姜珊是大力士,孟可文爱踢足球。

生:这段话对人物的动作、外貌和语言写得很具体,我们可以借鉴。

师:好的片断,我们可以像刚才一样去细读品析,对于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儿童小说,我们还可以去演一演。(学生跃跃欲试)师: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分好角色、尊重原文,还可以创造想像其他人物的表现。

(学生们趣味盎然地进行表演,有说有笑,气氛很活跃。教师巡视,选择一组进行表演,场上场下笑声不断)简评:读课外小说既要测览,又要精读。测览是整体把握,精读是品味欣赏。老师不仅让学生理解片断的精彩之处,而且让学生亲自去演一演,既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内化吸收了作家的语主口。

第 7 页 师:第一章节我们先提问再测览,精读了吸引人的部分,并加以品析,最后还创造性地表演了感兴趣的部分,大家读书的热情高涨,读书的欲望强烈。通过读第一章节同学们一定又产生了许多问题,想从后面的章节去寻求答案。谁来说说看? 生:我想知道张天后来和四(1)班的学生相处得怎样。生:我想知道孙新悦后来是怎样继续搞服装设计的,是否成功了。

生:我想知道徐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是否民主。师:相信同学们能在后面的章节中找到答案,让我们带着这种渴望去继续发掘书中的宝贝吧。在读申完成四篇章节读书笔记,读完全书后,完成一篇全文读书笔记。下课。总评:马老师这堂课外阅读指导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符合大语文观的理念。吕叔湘先生说,学生学好语文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有利于建立广阔的知识背景,增加文化积累。

二、遵循学生读书规律。按照由表及里,由整体到部分,由粗浅到精读,由问题到解答的顺序,学生趣味盎然。

三、教给读书方法。课外阅读掌握读书方法十分重要,本节课教师让学生看封面,读前言、目录、后记,使学生掌握了读书的一般方法,正可谓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读书过程让学生既动眼又动手动口,并让学生演一演,写一写(写读书笔记)等等。多种感官参与,第 8 页 加深了阅读理解,提高了阅读效果。

语文活动课 篇7

当前中职语文教学, 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阻滞了学生思维 (尤其是创造性思维) 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这不能真正提高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和语文素养, 不能达到“文化课更好地为专业课服务”这一要求。

笔者在《身边的大塘河———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课堂教学中, 从以下三个方面做了探索性尝试与实践性反思。

一、在生活化教学中让学生愿学

张孝纯先生提出:“语文与生活同在, 凡是有人类生活的地方都有语文, 都有语文实践与语文学习。”社会生活是语文的源泉, 也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土壤。因此, 我们要重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侧重生活语文教学。

学生学习了《像山那样思考》《离太阳最近的树》等课文后, 在理性层面已经获得了“保护环境, 刻不容缓”这样的信息, 但是学生很难把这样的信息和自己身边的各种环境问题结合起来。为了让学生对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有一个很深的了解, 同时让学生能关注环保、关注生活, 更好地使学生把书本和生活结合起来, 笔者就以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污染的大塘河为主题, 让小组以采风、走访、调查等不同的方式, 获得大塘河过去和现在的第一手资料, 以便在课堂上展示和讨论。

笔者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 给各小组分配任务:

(1) 第一组:负责搜集大塘河的图片。包括污染的大塘河和经过治理后的大塘河, 并且为图片撰写说明文字。

(2) 第二组:通过调查, 自主创作小品《哭泣的大塘河》, 并表演。

(3) 第三组:进行社会调查, 听听大塘河两岸人们的心声, 制作成VCR。

(4) 第四组:通过调查, 搜集与生活有关的环保知识, 制作成PPT, 进行宣传。

这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跨出小语文的学习, 融合到大语文中, 真正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二、运用活动教学法让学生乐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 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活动教学法就是这样一种方法。

活动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 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情境,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设置, 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参与阅读、讨论、游戏、学具操作等去学习知识的课堂教学方法或过程。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学生参与活动, 通过听觉、视觉、空间知觉、触觉等在大脑指挥下协同活动而获取知识。

在“大塘河环境保护”这堂课上, 笔者设置了小品表演等环节,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创作小品、表演小品。第二小组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 进行分工, 同学们走进生活, 了解大塘河被污染的原因, 掌握第一手资料, 经过几次修改, 创作了小品———《哭泣的大塘河》。

小品完全由同学们自己排演, 每一个角色的分配、每一句台词的编写、每一个道具的制作、每一个表情的设计, 都是同学们经过再三讨论最后确定的。这个过程, 不仅让学生完成了任务, 更是提高了学生的表达、写作等综合能力。

活动化的教学激发了学生求知与表演的欲望, 更重要的是, 学生对语文学习进入了更高的“醒悟”层面。活动化教学为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持续提升奠定了基础, 也让学生寻找到学习语文的源头。

这种活动模式, 让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 同时让他们通过一种他们所认同的活动的参与, 不但寻找了学习的快乐, 也寻找到学习的信心。

三、运用探索性教学法让学生易学

“众人拾柴火焰高”, 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能力, 来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行动导向学习方法正是能满足并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教学途径, 它能让每个学生感到与集体不可分割, 实现资源集体共享, 相互产生心理相容、互相依赖, 转化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学会与别人和谐共处、通力合作。

在本堂课中, 笔者结合专业让学生为大塘河制作一个公益广告牌, 来呼吁大家一起保护大塘河。对于广告牌的制作, 任务布置如下:

要求:每组合作完成。各个小组把设计好的成果张贴到展板上, 并对自己的设计进行解释。

广告牌设计要求:图文结合, 采用一定的艺术手法;广告语简洁明了, 富有新意;整个版面美观大方。

在广告牌的创作过程中, 每一位同学都是设计师, 每一位同学都要把自己的创作理念讲出来, 在小组讨论后再最后确定本组的设计方案。所以, 同学们不仅能把自己的设计理念讲出来, 而且能对其他组设计的作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在活动课中得到了加强。

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智能型的操作人员, 为此, 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更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民生, 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课堂回归生活, 让学生跳出“语文”学语文。

参考文献

[1]张孝纯“.大语文教育”刍议[J].河北师范学院报, 1996 (1) .

如何上好语文活动课 篇8

关键词:语文活动课 创设情境

如何上好语文活动课呢?笔者认为:在语文课活动课的组织实施中,应始终把学生的自主性摆在第一位,让学习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动口动脑,培养内在的动机,激发智慧的潜力,发展个性特长,推进个体的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动"是活动课最大的特点,应该将"动"贯穿于活动课组织实施的全过程。

一、选好内容,使学生"可以动"

语文活动课作为一门课程,它有自己设置的目的要求,也就是必须着眼于以获取直接经验。即时信息为内容,以实践性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活动课比起学科课程有较好的灵活性,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可以很好地体现"可动性"。

1 、实践性内容。 实践性是语文活动课的主要特性,它改变了学科教学中教给学生结论性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观察、动脑、动口、动手能实践活动中拓展知识,发展能力。一次语文活动课,我组织学生到市场调查采访,然后写一篇小通讯。很多同学对市场的一些问题作了如实记述。如"吃啥有啥"、"乱摆乱卖没人管""菜价低菜农愁"等。这次活动课,同学们表现活跃,不但学会了调查,练习了写作,还明白了"写作处处有材料,只要做个有心人"。

2 、需要性内容 。根据学生当前的需要或学生正关心的话题来选内容,可以激起学生的热情。如六年级时,很多同学们都互写留言。这时开展一个《赠你一言》活动课,让学生收集和撰写一些富有人生意义、积极向上的格言妙语。结果,这节活动课学生肯定热情高涨,交流创作活跃,不但可赏析格言妙语的深刻含义、结构、修辞,还可以让学生受到激励和教育,提高了学生写留言的品位。

3 、竞争性内容 。魏书生说:"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渴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的确是这样的,在竞赛中,不喜欢的事情也喜欢,枯燥的事情也变得有趣。

二、放手指导,让学生"真正动"

要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从活动的设计、准备到实施、总结都要放手让学生参与,使学生感到这是自己的"活动",从而真正动起来。

1 、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 。开始时,教师可就活动的设计和内容征求同学的意见。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可将一部分内容交给学生搜集准备,这一过程其实也是学生的活动过程。

2 、 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准备。 从活动内容搜集,学具教具制作,到活动场景的布置,均可让学生参与,教师主权是做好小主持的指导。如在上《诗情画意迎新年》这节活动课节中,学生不但布置了一个喜气洋洋的教室,还自行准备了水果、糖、饼、卡片等奖品。

3 、放手让学生在活动中一展身手 。活动课重在过程,只要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动脑、动手、动口,那么即使学生在活动的某项内容没有充分完成,这节课也是成功的。如活动课《手抄报大赛》,开始很多教师认为大部分学生将难以完成。后来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版面,结果连最差的学生也能完成,一些手抄报的精美还令人赞叹不已。当学生看到满教室展评的作品时,都深感自豪。

4 、 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总结。 这能使学生在总结经验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先认识讨论,再全班交流,最后由老师归纳升华。如活动课《我能行》结束时,教师说:"大家有什么收获呢?我想采访几个同学。"这就是引导学生以活动作总结的一种方式。每次活动后,若能引导学生以活动为题材写篇日记,能使学生的总结产生更大效益。

三、创设情境,使学生"乐意动"

一方面,要做好活动场地的布置,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另一方面,在活动开始和活动过程中可利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情境渲染、实物演示和动手操作等方法,以激起学生想看看、说说、做做的强烈愿望;其次,充分利用活动课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的特点,带学生到社会、大自然的情境中,营造一个学生"乐意动"的氛围。如在活动课《寻找春天的足迹》中,带学生到大自然中,那刚钻出来的小草,树枝上的嫩芽,星星点点的小花,湿润的泥土的微微的风,都能一下子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情不自禁融到活动中。

四、巧选形式,让学生"全体动"

语文活动课一定要避免那种"尖子生表演"的场面。在每一次活动中,都应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语文活动课的形式是多样的,如阅读欣赏、口才培训、表演品评、调查观察、语文技能赛等。要从为学生提供人人都有"动"的机会的角度出发,巧选活动形式。如,《课本剧院表演赛》中,由于时间限制,决定了表演的只能是部分人。怎样让其余同学做评委,对表演作出书面及口头评论及打分。

五、优化结构,让学生"全程动"

上一篇: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工作总结2021年下一篇: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办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