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项目绩效评价报告(精选10篇)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人口普查每进行一次,尾数逢0的年份为普查年度,标准时点为普查年度的11月1日零时。我市开展保山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对保山市普查时点人口情况进行普查,全面掌握人口信息,并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和资料开发。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就市、县两级来讲,其工作跨度为20xx-20xx年。
二、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成立自评工作小组、拟定评价计划。结合年初预算批复的项目支出绩效指标、部门职责以及项目特点设计自评指标,确定自评指标体系;评价组根据评价指标体系逐项进行评价,撰写绩效自评报告。
三、项目绩效实现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预算安排资金36.34万元,实际到位资金36.34万元。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
市级财政核拨项目资金36.34万元。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20xx年部门预算根据各部门的职能、任务和发展目标,以项目为依据编制,严格按照年初预算推进,完成了预算目标,支出效益明显。严格按照财政资金各项管理办法管理使用项目资金。
(二)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
(1)数量指标
根据普查需求,购置文件柜、桌椅等办公家具1.8万元,配置完成率100%;组织开展了普查数据质量控制、数据处理、质量抽查等培训,完成了培训任务;培训参加人次90人次以上。
(2)质量指标
信息系统变更率小于等于100%;已经纳入年度计划;培训人员合格率达到95%以上;验收通过率达到95%以上;培训出勤率达到100%;各种购置设备利用率达到100%;信息数据经过检测满足信息安全的要求;人员参训率达到100%;系统初验时间偏差率、系统终验时间偏差率均满足完成日常统计报表及普查数据运行的要求。
(3)时效指标
设备部署及时率满足日常统计报表及普查数据运行的要求。
(4)成本指标
培训人均培训费标准小于等于290元/人·天;培训人员为各县区统计局业务人员;20xx年度共支付维护费79462.39元,小于预定的15元;成交价均包含运维年数1年。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
(2)可持续影响指标
设备的使用年限能够达到6年。
(2)社会效益
经过人口普查,对全市常住人口的基本情况、迁移流动状况、人口素质情况、就业和社会保障状况、婚姻生育状况等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和推算,摸清20xx年底我市人口在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以及居住、就业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为社会大众提供数据资源。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
根据人口普查质量控制要求,对参训人员及使用人员进行了满意度测试,满意度均达到95%以上,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四、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项目偏差在合理的范围内,基本完成了预设的目标。
五、绩效自评结果
该项目的设立是根据国家人口普查安排部署,组织有关部门、县(市、区)统计局,组织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面掌握调查人口和住户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通过人口普查采集真实有效的普查数据,为国家政策提供决策参考,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高决策和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六、结果公开情况和应用打算
自评结果按规定时间于网站进行公开,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是绩效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项目整改落实。
七、绩效自评工作的经验、问题和建议
成立了以单位主要领导为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绩效管理组织。制定了本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计划;按规定编制中长期规划绩效目标、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和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对项目预算资金进行绩效跟踪;开展了本单位的预算绩效自评工作。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993年, 刘思峰教授首次提出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方法[1]。将原三角白化权函数称为端点三角白化权函数, 称新构建的白化权函数为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力求使得基于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评估方法更趋完善[2]。本研究结合改进的三角白化权函数, 对应用PPP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建立风险预测和评价体系, 客观和系统地对建设模式进行评估、筛选和选择, 从而有效地提高PPP模式使用的成功率。
1 风险因素的划分
PPP模式下的城市轨道交通风险评价首先要对风险进行识别, 运用各种方法认识和了解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运用PPP模式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及其可能存在的后果。本文提出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是从风险的性质考虑的, 确定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6个2级指标, 17个3级指标, 其中政治风险X1包括主权风险X11、获准风险X12、政策风险X13、国有化风险X14;经济风险X2包括利率风险X21、汇率风险X22、通货膨胀风险X23;法律合同风险X3包括法律风险X31、合同风险X32;环境风险X4包括自然环境风险X41、社会环境风险X42;建设工程风险X5包括设计风险X51、施工风险X52、融资风险X53;运营维护风险X6包括运营条件风险X61、盈利风险X62、运营技术风险X63。
2 改进的三角白化权函数的数学模型
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色评估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 按照评估要求所需划分的灰类数s, 选取…为最属于灰类1, 2, …, s的点, 将各个指标的取值范围也相应地划分为s个灰类。对于和, 可分别将j指标取数域向左、右延拓至, 可得j指标关于灰类1的三角白化权函数和j指标关于灰类s的三角白化权函数。
(2) 对于指标j的一个观测值x, 可由公式计算出其属于灰类k (k=1, 2, …, s) 的隶属度。计算对象i (i=1, 2, …, n) 关于灰类k (k=1, 2, …, s) 的综合聚类系数;其中为j指标k子类白化权函数, 为指标j在综合聚类中的权重。
(3) 由此判断对象i属于灰类k*。
3 实例分析
(1) 以郑新快速通道有轨电车线路为例, 对该项目拟采用PPP模式建设进行风险评价。所需划分的灰类数为5, 各等级对应的风险级别分别为“低”, “较低”, “中等”, “较高”, “高”, 指标体系中各类风险的取值范围为5个灰类:[1, 3], [2, 4], [3, 5], [4, 6], [5, 7]构建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PPP模式下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评价指标的判断矩阵是采用专家1-9标度法确定的, 进行各指标的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由于各判断矩阵CR值均小于0.1, 因此具有一致性, 符合实际。
(2) 计算局部权重和总体权重。总体权重可由2级指标局部权重和3级指标局部权重乘积得到。如表1所示:
4 风险评价结果的确定及分析
由综合聚类系数中X=0.303可判断出郑新快速通道有轨电车项目拟采用PPP模式建设风险等级属于“中等风险”。实际算例表明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全面合理, 能够真实反映建设中的各类风险, 同时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较之前的三角白化权函数结果更加有效, 评价结果更真实可靠。因此本文提出的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采用PPP模式建设的风险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基于中心点三角白化权函数, 构建了相应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的系统评价。通过模型应用研究, 表明PPP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评价模型具有系统评价风险的合理性和真实反映风险程度的实用性。
关键词:白化权函数,PPP模式,轨道交通,风险评价
参考文献
[1]刘思峰, 谢乃明.基于改进三角白化权函数的灰评估方法[A].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 2008:12.
关键词:内蒙古各盟市;农村牧区;经济发展;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5-116-2
0 引言
由于内蒙古的经济发展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与我国沿海地区相比较,发展的速度比较慢,规模也比较小,这一特点在内蒙古各盟市的农村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在农村中主要是依靠畜牧业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由此,在研究牧区的经济发展与绩效的评价,可以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良好的指导,除此之外,在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质量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内蒙古各盟市农村牧区的人口情况
在内蒙古各盟市农村牧区中,劳动力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较大地影响,由此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需要重视对人力资本的经济发展促进作用;从内蒙古各盟市中的农村牧区来看,劳动力的资源从总体的资料分析得到人力资本最强大的是赤峰市[1],其人口的数量为211.1517万人,次之是通辽市,其人口的数量为134.8765万人,这就表明农村牧区中的劳动力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也使得这两个市的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在内蒙古的中东部,有五个盟市中的农村的劳动力通过累加的方式达到517.3185万人,在内蒙古西部的7个盟市中,农村牧区中的劳动力数量累加起来为314.7625万人,由此数据可以得到,内蒙古东部的人力资源数量大约为西部地区的1.712倍,此外,从人们从事其他的副业来看,内蒙古的12个盟市中,在林、牧、渔业的人数中,赤峰市以人数126.1202万人次而居于第一位,而通辽市以93.6232万人而居于第二位,东部地区的农村中人数为346.1652万人,最后就是西部地区的人数为206.7011万人,在实际的发展中,也是赤峰市与通辽市的经济状况最为良好,由此可知,劳动力的数量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内蒙古各盟市农村牧区的环境
首先是内蒙古的中东部地区分析,从地域的角度来看,主要包括了兴安盟、呼伦贝尔、赤峰市、通辽市与锡林郭勒盟,它们拥有十分丰富的土地资源,其中就耕地面积而言,基本就占据了内蒙古总的耕地面积的60%,而水资源的情况也十分丰富,从总量上来看,中东部地区的比例为80%,再者就是中东部地区的土壤分布情况,中东部地区也占据着较大的优势[2],从整个内蒙古的土壤分布状况可以看出,从东至西的变化十分明显,基本形成了条带状,呈现出东北至西南的排列形式,在最东边的是黑色肥沃的黑土壤,依次向西为暗棕色的土壤地带。再到黑钙土、栗钙土、棕壤土、黑垆土、灰钙土、风沙土以及灰棕土,由此可以得知最肥沃的黑色土位于东边,其以良好的肥力、水分条件以及结构,十分利于植物的生长,因此这个地区中的农业状况是非常良好的;而在黑钙土壤的土地上,尽管肥力仅次于黑色土,但是十分地适宜农林牧业的发展,此外,在内蒙古的大草原上,其森林资源的丰富性也集中于中东部地区,这就使得中东部地区的发展获得优越的条件,从而使得中东部地区中的农村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3],而在西部地区中,主要包括的是包头市、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阿拉善盟、乌兰察布市以及巴彦淖尔市,其中除了巴彦淖尔市之外,其他的地区中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出现干旱、风沙的天气也十分的频繁,再加上土地大多数是盐碱地,由此十分地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从而使得西部地区的农牧业经济发展落后于中东部地区,通过对内蒙古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对比分析可知,在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比较大,由此在经济的发展中,需要充分地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
3 我国对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指导的政策
首先,继续积极地贯彻与执行国家的各项改革与发展的政策,用好国家对新农村的建设中所给予的各项惠农、促农发展的政策,从而建立新型的牧区[4],一方面要积极地推进当前的农村牧区中的财政管理、行政管理、金融管理以及乡村社会保障等制度的建设,充分地保障牧区人们的获得良好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村牧区中的义务教育以及公共福利的管理体制实施综合的改革,切实地提高目前农村牧区在基层社会中的公共服务以及行政管理的水平,通过“十个全覆盖”工程,进一步地促进医疗卫生以及社会养老的社会制度发展与完善,全面的启动农村牧区的最低生活的保障制度,使得牧区的居民能够在不平衡的经济发展状况中得以一定的改善;其次要借鉴当前的现代化工业发展的思维,加以策划内蒙古农牧业的经济发展,积极地按照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加快调整当前农牧业的结构,从而使得龙头企业能够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获得良好的优势,再者就是对我国的中西部发展中所获得政策性的支持,充分地利用优势加快建设特色农业的模式,例如可以在有条件的地区中积极地引进先进的技术加以农产品的加工,以绿色的农畜产品打入批发市场,从而使得内蒙古的农牧业能够与当前的市场发展相适应,从而带来更好的经济价值;最后,就是需要把农村牧区中的剩余劳动力实施转移,一方面让有能力的年轻人走出牧区,学习新的技术与发展经济的理念[5],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农村牧区中的公共服务发展带来一定的帮助,从而加快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除此之外,还要加快发展牧区的教育,增强牧区人民的科学与文化素质,这必须要提高农村的牧区中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通过这样方式转变当前农牧业的增长方式以及增强目前农牧业在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因素,在全面地开展农村中牧区的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以及农牧民就业的培训工作,从而改变了农村牧区的劳动力出现文化素质较低的情况,在我国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地推进农牧业的发展,使得农村中的牧区人口能够参与就业的竞争,同时逐步向城镇的二、三产业发展。
4 结束语
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需要寻找更多的出路,这不仅需要对当地工业化的发展模式加以借鉴之外,而且还要积极地开发农村中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而才能够更好帮助农村走出贫困,取得较大地进步;在内蒙古各盟市的农村中,对于畜牧业的发展做了一个绩效评价,由于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文从三个不同角度做出了分析,分别是我国对农村牧区经济发展指导的政策、牧区的人口情况以及农村环境,对内蒙古各盟市中的农村牧区的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乌云嘎,毛珣.草场承包经营制度演进的经济绩效——基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6,04(15):194-198.
[2] 巩红禹.区域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分析——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经济论坛,2014,07(15):95-102.
[3] 张亚萍,峻峰.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3(15):53-60.
[4] 武艳娟,张永生,魏学占,王鹏飞,李长生.内蒙古农村牧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牧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J].内蒙古气象,2013,03(18):37-39.
一、参考提纲
为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绩效评价工作,发挥绩效评价的导向作用,项目单位一般可按照以下格式要求撰写自评报告。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单位基本职能概述
简要阐述项目单位的基本职能。
2、项目基本情况
简要阐述项目的实施依据;项目的主要内容和功能;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情况;项目预期绩效目标情况;项目预期资金投入情况。
(二)项目评价工作情况
综合介绍本单位项目自评工作的开展情况:
1、项目评价选用的指标和评价方法的原则和依据
2、项目现场核查情况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1、资金实际支出情况
这是考察项目资金使用的重点内容。要求项目单位详细提供资金使用的具体投向,不仅要有大类的资金项目分类情况,还要提供在这些大类项目之下的具体分项的资金使用和支出情况,一定要详细、具体、明晰,清晰地反映资金使用的真实、合理情况。如果是常规项目,还要求项目单位必须提供以往资金使用情况的说明。
2、资金管理情况
主要考察项目单位提供的资金支出、拨付和使用的会计凭证是否规范,针对本项目是制定专门的财务管理办法和措施,项目单位资金管理有无明显的漏洞。
3、资金使用和支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要求项目单位必须找出项目资金支出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针对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四)项目组织和管理情况
要求项目单位阐述项目是如何组织实施的,通过何种方式、何种办法体现项目的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并就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调整和变动情况进行说明。
(五)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自我评价
1、要求项目单位就项目预期绩效目标和完成情况的对比分析,评价项目实施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对于本单位履行行政职能和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关系,并就绩效定性指标进行分析。
2、项目绩效管理的经验和做法。
3、项目绩效管理中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
4、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二、写作要求
(一)真实性
《自评报告》必须全面反映项目绩效情况和项目实施中的存在问题,有关评价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严谨。
(二)重点突出
《自评报告》必须突出对项目的“评价”和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自评报告》不是项目单位的年终总结报告,因而不要写成工作总结报告的形式。对已结项的项目重点是项目实施结果的评价,主要体现为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实现的有效性。对于跨的项目重点实行过程评价,重点评价项目实施过程是否规范和具体组织工作是否高效,是否按照预期绩效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进行。
(三)完整充实
《自评报告》必须全面反映资金使用、支出的情况和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以及所取得的绩效情况。它是针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报告,因而要重点体现和反映项目资金使用和支出的情况,围绕资金使用的财务管理及其他管理方面的情况,避免避重就轻、避实就虚。
三、报送材料要求
必须与《自评报告》同时提交的材料有:
(一)要求项目单位提供资金使用具体分项的明细帐目,而不是把本单位的所有明细帐复印提交。例如,接待费用30000元,在哪个月份发生了哪笔费用要交代和说明清楚。这也是考察项目单位资金使用的重点内容,要求项目单位认真对待,独立设置资金具体投向的分类明细帐,以便专家进行考核和评价。
(二)能够清晰地反映资金使用和支出的每一类别的其中一笔(注意:每个类别只需其中的一笔,不是全部)资金从批准、使用和支出过程中完整的会计凭证和相关票据,以便专家考察资金使用和支出的会计凭证和相关票据是否完整,是否合乎财务规范。
(三)已完成的项目需提交项目结项报告或相关证明材料
1、项目概况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屏南县畜牧站是农业局下属股级单位,主要贯彻执行贯彻执行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制定本县畜牧业发展规划,掌握畜牧业发展情况;承担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发放和种畜禽生产经营监督管理;承担畜牧及牧草新技术推广、示范和培训工作;指导畜牧业生产、搞好服务,协调工作;畜牧业建设项目的立项,论证实施工作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开展畜牧业科普工作等工作;
(2)项目基本情况
做好能繁母猪、育肥猪和奶牛保险工作。促进我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2016参保数量达29700头。
2、项目实施基本情况(1)项目的组织管理情况
畜牧站会同屏南县财政局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屏南县分公司部署2016年关于做好能繁母猪、育肥猪和奶牛保险工作的通知,1-10月完成实施,10月底完成项目总结,11月份报县财政局。本专项严格按照《屏南县县级财政项目支出经费管理实施细则进行管理,1
制定划、经费使用计划,接受县农业局、财政局的监督检查。
(2)项目财务管理状况
根据屏财预【2016】1号文件精神,2016年县财政预算批复2016年屏南县育肥猪保险经费10万元。该项目子拨付规范,到位足额及时。项目执行过程中严格执行《福建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销审批手续的若干规定》等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做到真实、完整、及时,支出审批程序严谨。2016年育肥猪保险经费用了7.425万元,并根据规定已支出,符合相关经费管理规定和项目管理规定。
3、项目绩效分析
(1)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县财政局《关于做好2016年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所支持项目产出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制定评价指标,并实行全部书面自评与个别实地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畜牧保险绩效评价工作。(2)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投入目标完成情况
资金到位率目标值为100%,实际资金到位率为100%,目标完成比例100%;项目完成时效目标是2016年,实际项目于2016年完成,目标完成比例100%;投入资金目标值10万元,实际投入10万元,目标完成比例100%。
2、产出目标完成情况
参保育肥猪目标值4万头,实际完成2.97万头,目标完成比例74.25%,参保养殖场目标值5家,实际完成5家,指标实现预定目标,目标完成比例100%。
3、效益目标完成情况
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养殖户满意度达90%以上,实现预定目标,目标完成比例100%。
(三)项目绩效分析
1、投入指标体系得分27分,其中:
(1)项目立项方便满分18分,得17分。参保育肥猪参保目标未完成,绩效指标完成率扣1分。
(2)资金落实方面满分12分,得10分。资金到位率100%,资金使用率达74.25%,低于预期目标值扣2分。
2、过程指标体系得30分,其中:
(1)业务管理投入类指标满分10分,自评10分。管理制度健全,具体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业务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制度执行有效,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制度,实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或手段保证质量。
(2)财务管理方面满分15分,得分10分,管理制度健全,资金使用较为合规,资金使用比较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固定资产没有专人管理不得分。
(3)会计信息管理方面满分5分,得5分。会计核算符合规范要求,相关材料完整。
3、产出与效益体系得分37分,其中:
(1)产出数量方面满分20分,得17分。2016年参保育肥猪目标值4万头,实际完成2.97万头,目标完成比例74.25%,扣3分,参保养殖场目标值5家,实际完成5家,以上目标指标实际完成率均达100%以上。
(2)项目效益方面满分20分,得分20分。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3)项目绩效分析
投入一级指标中,项目立项二级指标得17分(其中绩效指标完成率扣1分);资金落实二级指标得10分(其中资金使用率扣2分)。项目管理一级指标中,业务管理二级指标得10分,财务二级管理指标得10分,会计信息管理二级指标得10分。产出与效益一级指标中,产出数量二级指标得13分(其中目标完成数未全部完成扣3分)。项目效益二级指标中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得20分。自评得分共计94分,自评为优秀等级。
(4)项目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由于养殖户保险意识薄落和有些养殖场没有规范化生产未佩戴耳标,以致仍有部分养殖户为参保。
4、下一步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评价方法、原则和依据
评价主要以云南省卫生厅农卫处关于上报《2010省级财政补助中心卫生院设备配置项目绩效评价自评报告的通知》为依据,严格按照云财绩【2011】81号文件的评价、评分执行。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卫生院驻前所街,西南距县城16公里,所辖14个行政村,48个自然村,总人口62259人,是一所乡级医疗定点单位。
(二)项目立项情况
1、项目实施依据:
根据云财绩【2011】81号文件,2011中心卫生院设备购置任务为15万元。
2、项目的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我院购置的救护车主要用于辖区内和自然村的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和护送以及医院公共卫生服务的下乡活动。
3、预期主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效益。
救护车及时补充到日常工作中,提高了抢救作业效率,保障了抢救时间的提高。
三、项目执行基本情况
(一)项目绩效总目标的完成情况
15万元的采购任务在2010年4月底前全面完成。
(二)项目总投入情况,包括财政拨款、自筹资金落实情况。卫生院救护车购置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
(三)项目的实际支出情况
救护车购置总计支出15万元。
四、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的自我评价
(一)评价基本指标分析
选用购买项目完成率作为分析指标。
(二)评价绩效指标分析,包括项目支出后实际状况与申报绩效目标的对比分析。购买项目完成率为购买项目完成个数除以购买项目计划完成个数,本计划购买项目为4项,实际调整后购买项目为4项,2006年12月前完成3项,完成率90.1%。
(三)绩效定性指标分析
设备购置是为提供急危重症病人抢救任务所需要的车辆设备。设备不足,则任务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会严重造成病人生命危险等恶劣影响。故满足任务需求是保障我院正常进行的基础。
(四)项目的实施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三农”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 20世纪90年代起, 中央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及措施, 加强对“三农”的扶持。从2001~2005年,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就达11300多亿元, 年均递增17%。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达3397亿元, 比2005年增加422亿元, 增长14.2%。2007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达3917亿元, 比2006年增加520亿元, 增长15.3%。2008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达5625亿元, 比2007年增加1307亿元, 增长30.3%。2009年, 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达7161.4亿元, 比2008年增加1205.9亿元, 增长20.2%。与此同时, 地方各级财政也逐年不断增加“三农”支出。“三农”资金的稳定增长,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 “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政策效应的发挥并没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应, 很多学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就“三农”资金的绩效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程莹 (2004) 利用农业GDP与财政支农资金和历年的零售价格指数进行回归分析得出财政支农资金效益处于较低水平的结论。李焕彰、钱忠好 (2004) 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验证财政支农支出增长和农业产出增长之间的关系, 并运用生产函数测定各类财政支农支出的边际产出效应得出不尽人意结论。夏园、章辉 (2005) 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指出我国目前所采取的财政支农措施不能达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目的, 而只是一种被动性的临时政策举措, 并没有建立起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粮食稳定增产和粮食安全的财政支农长效机制。封明川、吴平 (2009) 通过农业产值与财政支农资金之间是线性关系分析得出财政支农资金每增加1%, 农业产值将增加0.8287%, 说明农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小于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速度, 财政支农资金的绩效不高。因此, 加大“三农”投资的同时, 不断提高“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是推动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而积极开展“三农”项目的绩效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实施激励与约束并重的考核机制才是提高“三农”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
当前我国尚未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和农业实际情况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各地各部门所采用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不统一、不规范, 甚至有的“三农”项目的评价仅仅为了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因此, 正确确定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建立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三农”资金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三农”项目绩效评价应坚持的原则
“三农”项目的绩效评价就是运用科学、规范的方法对“三农”项目资金使用全过程的合规性、经济性及其结果的有效性进行检查、分析、比较, 以确保“三农”项目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和财政支农政策效应最大发挥。
由于“三农”项目种类繁多, 不仅涉及农业、水利、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还涉及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产业化、动 (植) 物病虫害防治等, 而且其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大多是综合的, 既要考虑对农业农村农民的直接作用, 又要考虑对整个国民经济和其他产业的促进作用;既要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又要保护和建设农业生态环境;既要发展农业生产, 又要推动农业产业化。这就决定了“三农”项目绩效评价不能仅以经济效益评价为准, 还应考虑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坚持下列原则。
第一, 社会效益原则。“三农”项目多属基础性、公益性的项目, 它提供的产品更多的是用来满足农业、农村、农民的需要, 满足全社会公众和其他产业的需要。因此, “三农”项目的绩效评价必须将社会效益目标放到首位, 充分考虑项目对农业农村各方面的改善程度、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民素质提高以及对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程度、对整个国民经济和其他产业的贡献程度, 注重项目对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的提升以及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程度等。
第二, 生态效益原则。农业生产的发展依赖于自然环境, 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地、河流和大气等自然生态环境, 它既可破坏生态环境, 也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新形势下,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农业财政资金支出的重要原则。因此, 对“三农”项目的绩效评价要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 在大力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 做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第三, 经济效益原则。在保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前提下, 以最低的投资或最低的运营成本获取尽可能多的产出或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也是农业财政资金支出的重要原则, 提倡农业财政资金项目尽可能做到“少花钱, 多办事, 办好事”。即在农业财政资金项目投资或扶持额一定的条件下, 项目所提供的产品越多, 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程度越高, 经济效益就越好。或者说项目所提供的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一定的条件下, 消耗的资金越少, 经济效益就越好。
三、“三农”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建立构建的基本思路
“三农”项目不仅种类繁多, 而且受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及不同时期国家政策影响较大, 显然“三农”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很难做到完全统一, 指标的选取既要满足不同项目绩效评价的需要, 又要科学有效, 便于操作。
其一, 评价体系应包括具有反映项目共性和特性的两种类型评价指标。“三农”项目涉及行业多、领域广, 不同的项目具有不同的特点, 这就决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复杂性。为了便于操作, 降低评价成本, “三农”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应包括具有反映项目共性 (通用) 和特性 (专用) 的两种类型评价指标, 其中共性指标适用于评价所有“三农”项目, 包括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项目的完成情况;特性指标是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和评价需要设置, 以评价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情况的项目的完成情况。
其二, 评价体系应包括具有定量和定性两种类型评价指标。“三农”项目多属基础性、公益性的项目, 有的项目其成果能够量化, 有的项目其成果不能量化。这就决定了“三农”项目绩效评价体系应包括具有定量和定性两种类型的评价指标。定量指标容易操作, 可以计算实际数值, 确定明确的评价标准, 便于评价考核。定性指标难以计算实际数值和确定明确的评价标准, 只能根据预先约定、要求来评价考核。因此, 凡是评价对象其支出成果能够量化的应尽量量化, 确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凡是评价对象其支出成果不能够量化的, 只能用定性指标来反映。通过定量和定性两种类型指标的考核达到“三农”项目绩效评价的目的。
其三, 评价体系应包括具有反映项目全过程的评价指标。“三农”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应包括对项目立项、项目建设、项目完成等环节的评价指标。项目立项是否合理是提高“三农”资金使用效益的基础;项目建设是否经济是提高“三农”资金使用效益的保证;项目完成的最终结果反映“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以及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只有通过对“三农”项目的全面评价, 发现问题, 及时督促有关部门予以解决, 才能使有限的“三农”资金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最大的效用。
四、“三农”项目绩效评价指标选取
“三农”项目的评价应包括从项目的立项开始, 到项目的建设、项目的完成全程评价, 并从项目的合规性、经济性、效果性多角度进行评价。其中合规性评价主要评价项目在建设期间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是否按计划执行。经济性评价主要评价项目在设计规模和生产能力一定的情况下资金投入是否最少或建设成本是否最低。效果性评价主要评价项目建成后所产生的使用效益, 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 “三农”项目评价指标的选取应考虑包括对上述内容评价的指标。既包括评价项目资金支出是否合规、经济的指标, 又包括评价项目完成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指标。
其一, 项目支出合规性评价指标。项目支出合规性评价指标主要是用来反映项目资金到位及计划完成和资金使用情况, 评价项目在建设期间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按计划执行, 建设过程中有无浪费和超标准建设以及违规情况。由于国家财政每年用于支农方面的资金是有限的, 对“三农”资金合规性评价重点应放在资金投入的合理性、资金使用的计划性, 防止项目建设中出现资金滞留、挤占、挪用以及违规情况。这类指标可以设置项目资金到位率、项目计划完成进度、资金有无挪作他用及建设内容有无随意更改等违规率指标。
其二, 项目完成结果评价指标。项目完成结果评价指标主要是用来反映项目建设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评价项目建成后取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情况。它包括:
(1)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该类指标主要反映项目实施对项目区农民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 如农民增收多少、农业增产多少, 或者新技术应用、机械化程度提高带来的直接效益多少, 等等。这类指标可以设置产量计划完成率 (产量提高百分比) 、收入计划完成率 (收入提高百分比) 、农民纯收入计划完成率 (农民纯收入提高百分比) 、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率等指标。
(2) 社会效益指标。该类指标主要反映项目实施对当地农业农村农民所产生的影响, 如对农村医疗、农民素质提高、农民就业增加以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程度。社会效益的评价应重点放在宏观方面, 注重项目的实施对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质量的提高, 劳动就业岗位的增加, 文化娱乐条件的改善等。这类指标可以设置医疗保健支出增长率、农村劳动力教育文化程度提高率、农业文化娱乐设施增长率、贫困人口减少率、就业人数增长率等指标。
(3) 生态效益指标。该类指标可以根据项目具体建设内容设, 主要是用来反映项目实施使项目区环境发生的变化, 评价项目实施对项目区环境的改善程度。这类指标可以设置自然植被变化率、环境质量指数 (包括水、大气和土壤质量指数) 、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增长率、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增长率、森林覆盖率、减少盐碱化面积等指标。
上述指标, 笔者仅仅是根据对“三农”项目合规性、经济性、效果性评价的要求提出, 包括一些通用和专用指标, 正如前文述及, “三农”项目种类繁多, 评价指标很难做到完全统一。在项目的具体评价中,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统一通用指标, 专用指标由各项目区管理部门根据资金的投向性质不同设计, 以满足不同项目绩效评价的需要。上述指标中, 定量指标可以准确计算实际数值, 与计划或预先确定的目标值进行分析比较, 或者将项目实施前的效益指标与项目实施后的效益指标进行分析比较, 以反映项目的完成情况。定性指标难以计算实际数值, 可以聘请有关专家进行评估或召集项目区群众了解项目建成项目区群众的受益情况和满意程度。
总之, 要通过对“三农”项目绩效评价, 找出资金投入和资金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调整资金支出投向, 优化资金支出结构, 解决存在的问题, 从而提高“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赖红兵:《推进农业财政资金绩效科学考评》, 《农村工作通讯》, 2009年第2期。
[2]王晨姝、徐海波:《我国支农资金配置效率实证分析》, 《河北金融》2009年第6期。
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概况
高坝店镇原中心幼儿园始建于2009年,附设于高坝店镇中心学校,设置保教班5个,现有在园幼儿307名,大班额现象突出。随着高坝街道村城镇化工程的实施,目前幼儿园的现状已不能满足保教需求及长远发展的要求。
为了大力普及学前教育,有效解决幼儿入园难问题,高坝店镇中心学校移址新建镇中心幼儿园。该中心幼儿园项目属陕西省2013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建设项目,新建幼儿园占地9.24亩,规划12个保育班,能容纳360-400余名幼儿入园就读。2013年1月开工建设,规划投资650万元,实际已投入资金454万元,建设总面积4524平方米,其中保育楼2728平方米,综合楼1798平方米;完成幼儿园室内外软化,配备活动设施、办公设施及购置教玩具。2013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项目绩效及结论
(一)幼儿园建设立项规范。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原幼儿园已不能满足幼儿入园需求,为了高坝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经镇党委、政府,教体局、中心学校实际调研,充分论证,形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该项目十分必要,符合实际。
2、项目建设选址合理。新建中心幼儿园位于街道北湾移民小区中间地带,人口集中,交通便利,远离集市交易场所,环境
安全,保质量。
3、措施得力,工程顺利竣工。建设单位制定了施工进度安排表和后期工程倒排工期表,该工程11月圆满竣工,12月综合验收后将正式投入使用。
(四)幼儿园工程财务管理规范。一是建设单位按照国家财经制度,制订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保障项目资金安全运行;二是项目资金的拨付程序手续完整,重大开支经过集体决议,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虚列开支等情况;三是能做到财务公开,自觉接受审计。
(五)取得的效益
1、新建幼儿园将服务本镇街道村、胡岭沟村、桥耳沟村、鱼塘村、金山村及移民小区15000口人,直接使400余名3--6岁幼儿受益,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100%。
2、新建幼儿园将促进高坝教育协调快速发展,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奠定了基础。
3、新建幼儿园将成为幼儿活动的乐园,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评价满意度大幅增强。
三、几点建议
1、增加幼儿园教师编制,配足幼儿园“两教一保”。
一、项目情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
所:普通高中
所,职业中专
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进修学校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所,初中学校
所,小学
所,民办学校
所,教学点
所,幼儿园
所。在校学生共
人:普通高中
人,职高
人,初中
人,小学
人,特教
人,全县在编在岗教职工共
人。
(二)项目基本情况简介
2018年,县财政下拨教育信息化专项经费
万元,我馆及时细化编制预算,并从仪电费中列支
万元,共计
万元,用于对201
年的15所合格村小24套液晶一体机的采购和20
1年的部分学校新增班级的35套班班通采购两个方面。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序号
类别
学校
金额(万元)
资金来源
实施情况
液晶一体机24套
15所合格村小
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
目前通过公开招标,设备已全部安装到位,并通过验收。
班班通建设35套
XX学校16套、5套、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
目前通过公开招标,设备已全部安装到位。
中学4套、学校10套
合计
以上所有专项资金都是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专项资金及时拨付到项目单位、细化安排到具体项目;按时、按质、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专项资金内部控制、支出审批、财务核算等制度健全,会计核算、资金管理规范;无浪费行为,无挤占挪用或套取资金等现象。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
为确保“班班通”设备采购项目的顺利开展,加强项目管理,保障建设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成立“班班通”
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此项目设备的参数需求调研、协调、招投标、验收、付款、售后服务、培训使用等工作,确保此项目顺利实施。2018,教育信息化专项资金
万元和仪电费
万元,共计
万元,用于对2018年的15所合格村小24套液晶一体机的采购和2018的部分学校新增班级的35套班班通采购,并依法依规按程序进行公开招标采购。15所合格村小顺利通过市级验收,XX学校、XX中学、学校等新增班级的35套班班通也已全部安装到位。
(二)项目管理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对项目建设进行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激励机制和进度通报制度,加快推进“班班通
”项目建设。
2、严格按照招投标相关规定,按程序审批,到永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行挂网公开招标。
3、强化工程质量与效益管理。建立“班班通”工程建设质量评估机制,对设备参数、质量、教师培训、应用、售后服务等环节实施规范管理,保证设备质量和发挥项目效益。
4、注重先进经验的推广。要抓好一批
“班班通”利用的好的学校,推广经验成果,推动
“班班通”项目的发展,推进我县教育改革的发展,加速我县教育现代化进程,提高我县教育教学及管理的质量。
四、项目绩效情况
此项目产出数量共59套班班通设备,共计
万元,符合质量要求。其中24套液晶一体机班班通设备,每套
万元,共计
万元;35套短焦电子白板班班通设备,每套
万元,共计
万元。通过公开招标,做到了公平、公正,有效节约了成本。
此项目的实施,为构建“互联网+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推进了我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在全县中小学校均实现宽带校校通,大部分的任课教师上课均能采用“班班通”教学,师生能通过互联网享有网上资源,教育信息化设备的运用已受到师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五、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此项目综合评价为
分,按计划保质保量的完成了采购任务,通过此项目的实施有效解决了教学点和部分学校所需的班班通设备,为教育信息化、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保障。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拟在全县有条件的学校建立网络联校群、探索智慧教室入校园行动,实现课程教学同步实施、教学资源同步共享,着力解决农村学校课程开设不全、师資不足等问题。
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师生信息化素养,实现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二)建议上级有关部门继续加大对我县教育专项资金的投入。
201
年10月18日
附件
财政支出项目预算绩效评价报告
评价类型:□实施过程评价
■完成结果评价
项目名称: 电教设备
项目单位: 电教馆
主管部门: 县教育局
评价时间:
201
年10月
组织方式:■财政部门 □主管部门 □项目单位
评价机构:■中介机构
□专家组
□项目单位评价组
评价单位(盖章):
上报时间:2019
年
月
日
项目基本信息表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实施单位
电教馆
主管部门
县教育局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地址
邮编
项目类型
经常性项目()一次性项目(■)
计划投资额
(万元)
实际到位资金(万元)
实际使用情况(万元)
其中:中央财政
其中:中央财政
省财政
省财政
市县财政
市县财政
其他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 人们对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用电量的大小也已成为衡量每个地区经济发展快慢的评判指标之一。供电企业承载了当地电能的管理与输送并带动了一方经济, 然而光鲜表面的背后是电费回收难所笼罩着的乌云, 这已经成为各地供电企业的通病;加之快步伐的新电改方案出台, 供电企业已不敢再稳坐钓鱼台, 必须跟上改革的快车, 并全力向管理要效益, 因此提高电费的回收率已经成为当下供电企业管理过程中的一大重点任务。
电费回收完成情况的好坏, 不仅影响到供电企业日常生产工作的资金周转, 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其他行业的健康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用电的稳定。在管控电费回收风险的重要性, 国内学术界对此进行了研究, 例如:在电费回收风险管理的研究中谢万春 (2009) 、刘爱生 (2012) 在文章中提出电力客户渗透到全社会的每个角落;因此电力客户的信用状况也是影响回收风险的重要因素, 而受金融危机影响, 许多以出口为主导的外贸型企业都面临着关停并转的尴尬境地。在降低电费回收风险的方法, 陈昊 (2013) 针对当前供电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用电企业经营不景气及客户缴费观念落后、意识薄弱等方面剖析企业需改进电费缴纳方式并建立健全电费回收制度。在电费回收管理的方法方面, 学者们也都做了深入的研究, 例如:郭世明 (2011) 、段玉卿 (2013) 提出建章立制, 强化考核。降低电费回收风险的策略和措施方面, 国内外有很多的研究文献, 例如:张成 (2008) 、卢竞妍 (2012) 、刘维民 (2009) 提出了实施电费回收预警管理及方法。
通过借鉴相关学者的观点, 为解决电费回收风险等问题, 本论本文通过建立电费回收风险管理指标体系, 并对绩效评价的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进而提出了绩效评价的方法。
1 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
公司成立绩效评价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发展策划部是公司绩效考核的归口管理部门, 具体负责考核的管理工作。营销部对各单位电费回收风险日常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 (如表1) , 以确保全公司的电费回收率指标顺利完成。
2 绩效评价的流程
节点1:提出考核意见。
营销部检查各部门电费回收风险日常管理情况, 对应列入风险预警管理未列入;列入电费回收风险但预警级别判断不准确, 致使风险预警措施制定不到位造成风险加剧;已经列入风险预警管理, 没有正确实施风险预警措施等对电费结算中心和供电所进行考核。对现场勘察错误和服务超过规定时限的、对电能计量变更业务出现差错的、未对风险预警措施实施过程中的计量变更业务进行跟踪检查或检查不到位的对相关单位进行检查考核。
节点2:提出监督考核意见。
相关部门对电费回收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提出考核意见。
节点3:汇总并讨论考核意见。
发展策划部组织对营销部、相关部门以及绩效考核工作小组提出的考核意见进行汇总研究讨论, 审核其合理性。
节点4:反馈考核意见。
发展策划部向营销部和有关部门反馈考核意见。
节点5:拟定考核方案并组织讨论。
发展策划部落实考核意见, 拟定考核方案, 报领导小组审批。
节点6:领导小组审批。
领导小组对考核意见进行审批。
节点7:考核兑现。
发展策划部将审批通过的考核结果通报并组织兑现。
节点8:营销部和相关部门整改落实考核通报中提出的问题。
节点9:营销部对考核整改情况进行整理归档。
3 绩效的评价方法
3.1对客户进行信用得分评价 (如表2)
电费结算中心制定年度客户信用评价计划, 每半年组织一次, 分别于每年度的三月份和九月份, 结合电费抄核收工作同步进行。包台区人员根据系统内信用等级状态、临时用电标志等系统信息, 对客户的生产经营状况、供用电合同履行情况、依法用电情况等进行现场调查, 收费员对客户的交费状况进行填写, 最终由风险预警管理员对反馈的信息汇总填写《客户信用等级评价汇总表》。
3.2 对客户进行信用等级评价
客户信用评价采取基本分为100 分, 实行“有风险减分和无风险加分”的原则, 实际分数可以小于0 或大于100 分。根据得分将客户划分为A、B、C三级。划分客户信用等级的主要指标有四个:电费缴纳时间、窃电情况、供用电合同及相关经济协议履行情况, 客户经营状况。电费缴纳时间作为关键指标, 是评价用电客户等级的决定性因素;窃电情况作为否决指标只要出现窃电, 其信用等级立即降为C级;供用电合同及相关经济协议履行情况、客户经营状况作为重要指标。客户信用综合评价得分大于等于80 分, 信用等级为A, 评价大于等于40 分小于80 分为B级, 评价得分小于40 分为信用等级为C级。
根据客户信用等级的评价情况, 对不同等级的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 采取不同的措施。客户服务措施上本着“奖励A级, 鼓励B级, 限制C级”的基本思路, 对A级用户提供超值服务, 对B级客户提供正常服务, 对C级客户提供限制服务。
3.3 根据信用等级分级管理
电费结算中心和供电所电费回收风险管理员对现场调查反馈回的客户电费回收风险信息, 按电费回收风险级别, 分别编制《电费回收风险级预警工作单》。
分析公司目前客户数量和月应收电费总额, 确定以电费金额大小和客户社会影响两个方面将电费回收风险管理分为三级。农村居民客户和月电费小于5 万元的有可能欠费的其他用电客户列为三级预警管理;月电费大于等于5 万元小于10 万元有可能拖欠电费的客户列为二级预警管理;月电费大于等于10 万元或虽然月电费小于10 万元但具有社会政治影响的军队、学校、医院等重要客户或公共事业单位有可能拖欠电费的客户列为一级预警管理。
电费回收风险实行预警分级审批制度。三级预警由电费结算中心和供电所负责人直接审批并组织实施, 列为一、二级电费回收风险的报营销部审核, 营销部主任对二级预警工作单进行审批, 对达到一级预警的报公司分管副经理审批。
电费结算中心和供电所负责人根据电费回收风险管理员汇总的客户电费回收风险信息, 组织相关人员研究制定相应的风险预警措施。农村居民用户由供电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风险预警措施进行实施。对于列入电费回收风险的客户要分析风险产生的不同原因, 制定相应的风险预警措施。风险预警措施制定时注重可操作性和长效性, 并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每个环节做到有理有力有节, 控制风险的同时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1) 对存在电费回收风险的普通客户, 及时跟踪催收, 对已经欠费的, 要及时下发催收电费通知单, 预期不缴纳电费的客户, 按照停电限电催费程序进行办理。
(2) 对于用电量较大的客户, 通过与客户签订分批预交协议, 采取分期分批预交办法;或者与客户签订协议安装预付费电能表, 实行先买后用的办法。
(3) 对于已经安装预付费电能表, 但月末结算仍出现欠费的客户, 分析欠费原因, 及时补收差额防止客户欠费。
(4) 对安装客户现场服务系统的客户可采取实时抄表, 分次预计、收取客户电费, 月末结算的办法。
(5) 对易发生欠费的农村居民客户群, 与客户、邮局三方签订委托代扣协议, 实行代扣代缴的方式收费。
4 电费回收效益分析
(1) 管理效益:通过实施电费回收风险制度, 改善了粗放型收费管理的模式, 可以有针对性的对用电客户实行风险预警管理, 本公司在营销管理过程中从各个服务环节对电费回收风险客户进行关注与控制, 多渠道加大了电费回收风险事前预防控制, 及时化解风险, 从而减少了电费回收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投入, 消除了因欠费停电造成的电量损失, 缩短了电费回收时间, 为电费回收率达到100%提供了有利的保障。有效的规避了收费人员随身携带电费资金可能出现的风险, 确保了电费资金安全, 每日的电费资金到户更加均衡, 避免了月底供电所一次上交导致的较大波动, 缓解了公司财务资金紧张的现状。
(2) 经济效益:通过对电费回收风险的分级管理, 将客户的电费回收纳入公司领导及各有关部门协调调度范围。发现问题及时布置安排, 全面掌握每一笔电费的回收进度及资金流向, 使电费回收工作时时处于可控在控状态, 真正实现电费回收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和控制, 确保了电费安全、集中、及时到位。由于公司各单位高度重视电费回收工作, 因此实行风险预警管理, 可以降低甚至消除欠费现象, 保证电费能够及时、足额上缴, 降低财务风险, 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3) 社会效益:通过采取电费回收风险管理, 加强了列入风险预警客户的沟通与交流, 提醒预警客户及时筹措资金, 按时缴纳电费, 防止了因欠费停电影响客户生产经营, 降低了欠费停电几率, 维护了公司形象, 能够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5 结论
通过建立起良好的电费回收绩效评价体系以及相关电费回收风险制度的建立, 不仅能够对电费回收的工作人员形成一种约束, 提高其工作的效率, 更能够对用电单位和个人产生一定的督促效应, 从而产生良好的管理、经济和社会效益, 促进供电企业的良性持续发展。
摘要:为降低电费回收风险, 提高电费回收的效率, 增加电力企业的盈利能力。本文通过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的流程, 并且详细分析了评价的方法, 最后对电费回收的经济、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效益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电费回收,风险,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1]谢万春.完善电费预警机制降低电费回收风险[J].农电管理, 2009 (01) :12.
[2]陈昊.关于供电企业加强电费回收的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34) :129.
[3]郭世明, 刘怀树.电力营销工作中电费回收之浅谈[J].民营科技, 2011 (01) :110.
【市项目绩效评价报告】推荐阅读:
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报告06-29
项目绩效评价自查报告09-07
路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报告06-14
绿化市场化项目资金绩效评价自评报告09-26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方案09-21
建设项目绩效考核报告07-18
项目绩效目标自评报告11-03
项目公司绩效考核制度07-17
it项目经理绩效考核11-03
工程项目部绩效考核表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