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地方税务局工作情况汇报

2024-12-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县地方税务局工作情况汇报(推荐8篇)

县地方税务局工作情况汇报 篇1

一、基本情况

⒈机构情况:县地方税务局于年×月×日组建。局机关内设办公室、计会股、人教股、监察室、税政股、征管股个股室;下设个乡镇税务所和县城的南城、北城管理分局共个派出机构及征收分局、农税分局和稽查局个直属机构。

⒉人员情况:目前全县地税系统共有人员人,其中提前离岗、退休人员人,在岗人员人。名在岗人员中,从年龄结构来看,平均年龄为岁,其中岁以下人,占,至岁的人,占,至岁的人,占;从政治面貌来看,党员人,占,团员人,占;从学历结构来看,大专学历的人,占,本科学历的人,占。

⒊税种管理及管户情况:我们地税部门负责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

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农业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等个税种的征收管理。另外,还负责国务院、省政府授权代征的教育费附加、价格调控基金、河道工程维护费、残疾人保障金、林业建设基金、文化事业建设费。目前,我县地税部门共管理户纳税户,其中国有企业户,集体企业户,股分合作企业户,国有独资公司户,其它有限责任公司户,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户,私营独资企业户,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户,个体工商户户。

今年市地税局下达的税收任务为万元,各种规费收入任务为万元。

二、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我们在市地税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职能部门的密切协作配合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强化征收管理,推进征管改革,狠抓队伍建设,优

化发展环境,推进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取得了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的各项地税工作的全面进步。

(一)抓收入,为增强地方财力做贡献。今年,市地税局下达我局的税收总任务是万元,其中工商税收万元,农业税收万元。截止×月×日,全县地税部门累计组织地方税收入万元,完成计划的。其中,工商税收完成万元,占年任务的。农业税收完成万元,占年任务的。完成全年地方税收任务指日可待。此外,各项规费收入共完成万元,占年计划的。

县是个半山区小县,经济总量小,地方税源比较少,再加上地方税种种类多,税源零星分散,给征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困难面前,我们能在组织收入上取得较好的成绩,主要是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认清形势,分解任务,落实收入管理制度。将税收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所和分局,实行月排队,季考核的激励机制,并全面加强对组织收

入工作的领导,定期召开收入分析会,掌握收入增城因素,及时解决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保税款均衡入库。二是搞好税源调查,强化对户重点税源的监控,确保组织收入的主动权。三是加大清理欠税力度。制定了清欠方案,通过发布清欠通告、下发催缴通知书,实施查封扣押,新闻媒体曝光等积极措施,加大了对历年旧欠的清理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共清理欠税入库万元,压缩旧欠%。四是做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和抓好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地方税收主体税种的征管工作,对这些税种的完成情况实行单独考核。

(二)抓管理,夯实地方税的征管基础。一是进一步做好管户管理工作,全面开展地方税税源普查工作,开展对漏征漏管户的清理整顿,规范对个体工商业户的管理,今年以来新办和补办税务登记户,月增收万余元,使业户办证登记率达以上;二是加强发票管理,推

行饮食业有奖发票、发票违法举报奖励办法;建立与国税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换车辆税收征管信息,加强在征管等领域的合作;依法实行委托代征,健全社会协税护税网络体系,有效地堵塞了税款流失的漏洞;三是进一步完善单项征管办法。根据税源变化趋势,完善具体征管措施,特别是我们探索总结出的营业税征管办法,在省局征管工作会议上得到交流推广;四是进一步落实好地方税收优惠政策。突出抓好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支持下岗再就业,为名下岗职工减免各项税款万元,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五是进一步加强税收检查。认真组织实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使企业所得税在月底就完成了全年的任务;开展对建筑安装、房地产开发、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的税收专项检查,查补入库税款万元;健全稽查责任制,加大查处重大涉税违法案件的力度,选择部分典型案件向社会公开曝光,促进全

社会依法诚信纳税,建立起了正常的纳税秩序。

(三)抓基础,加强地税基层建设。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推进基层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进程。一是加强基层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坚持每周二、五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不间断,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时事政治教育、勤政廉政教育和爱岗敬业教育,每位税干的政治业务学习笔记均在一万字以上,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加强地税文化建设。我们围绕地税成立十周年,开展了“十个一”局庆系列纪念活动,宣传机构成立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绩,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陶冶了税干情操,增强地税人发展地税事业的使命感和自豪感。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基层的建设投入,使所所都有交通通讯工具,所所都有小食堂,所所都有配套的办公设施设备,大力改善了基层的工作

生活条件。

(四)抓队伍,提高税干整体素质。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与科学人才观的有机统一,一手抓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一手抓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全面提升地税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一是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以加强县局和基层征管单位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抓好理论学习,加强民主集中制的建设,健全党内生活制度,发挥好一把手的带头作用,不断提高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目前,县局班子有一名正职和二名副职,纪检组长的位子空缺,虽然班子少一人,但我们合理分工,一人顶两人干。班子人员虽少,但工作不受影响。稽查局、征收分局局长和各股所级干部共有人,这些同志以高度的责任心,恪职尽责,忘我奉献,在征管一线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教育先行、标本兼治的工作方针,认真组织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

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深化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干部防腐拒变能力;深入开展执法监察工作,组织了三次执法检查和明查暗访,大力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不断强化“两权”监督制约,进一步纯洁优化了地税队伍。三是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各基层单位坚持每周二、五集体学习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县局先后举办了七次培训,加强对地税干部政治理论、税收业务、信息技术以及财会、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各层次的学历,不断提高干部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地税干部能力由专业型向复合型的转变。今年有人获本科学历,人获专科学历,人获省级征管能手称号,人获市级“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五)抓服务,营造良好办税环境。我们坚持建设服务型地税部门,在改进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率上狠下功夫,努力为纳税人提供高效、便捷、文明、优质的服务。一是政策法

规公开透明。利用报纸、电视、电子显示屏、公开办税栏及时公布地税政策和办税程序,加大了对纳税人合法权益、地方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保障纳税人的税法知情权。二是涉税审批精简高效。把涉税审批事项由清理前的项,精简至现在的项,推行了限时服务承诺,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三是服务方式求新思变。推出了文明用语、首问责任、限时办结、延时服务等服务制度,开通了“地税”服务热线和服务专车,在征收分局推广“一窗式”办税服务,将纳税人需要向地税部门咨询、受理、核批的所有操作性业务前移至办税服务厅归口管理,实行一人多窗、一窗多能,初步实现纳税服务方式由过去文明用语、热情周到等浅层次服务向简化办税程序、提高办税效率等深层次的转变,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税收环境。

(六)抓行风,文明创建成绩斐然。我们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卡》、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听证会、走访单位和广大

纳税户,虚心接受社会各界对地税部门工作的批评和建议;派出督查组,深入基层,进行明察暗访,督查税风税纪。对收集和反馈的问题,梳理分析,落实责任,认真整改,务求实效,并着力从教育、制度和监督入手,构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税风税纪有了新的改观,行风评议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在被评议的个单位中脱颖而出,名列前茅。今年,横水、安峪所,均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称号。目前,县局荣获省级“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各基层征管单位荣获省级“青年文明号”个,省级“文明税务所”个,市级“文明单位”个,市级“文明税务所”个。

总之,目前全县地税系统上下呈现出一派“人心思上,精神变样,政令通畅,事业兴旺”的喜人局面。整个地税工作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势态。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当前,我们的工作中也面临许多困

难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经费极为困难。产生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除了上级局下拨人员工资外和少量的办公经费外,我局几乎再没有其它的经费来源。经费的短缺,严重影响了税收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是我局的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必须建立起局域网,实现征管信息化。而建设局域网,经测算,需要前期投入万元。由于资金短缺,我局的局域网建设明显滞后,成为全市未建立起局域网的少数县局之一。局域网没有建立起,使我局的征管手段和方式还处于比较原始的手工操作阶段,成为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最大障碍。

二是基建所欠外债包袱沉重。为了解决县城南城、北城分局、古绛所和征收分局等个征管单位的办公场所问题,年初,我局在县城建了综合办税服务楼。这项工程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加上附属配套设施设备,××××年月建成投入使用

时,总计投入万元。这部分资金,除了我们通过自筹、向上级争取支持解决了万元外,目前尚有外欠万元。在目前我局没有经费来源的情况下,实在无力偿还这部分外债。可当前清理拖欠建筑工程款、偿还拖欠民工工资,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要求,这对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县地方税务局工作情况汇报 篇2

地方文献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政治基础、历史文化、地理状况及民族文化等信息的综合体现。地方文献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民族性、特色性及时代性等特点, 对地区经济发展、教育改革、文化建设、科技研究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县级图书馆是地区图书的聚集地, 也是地方文献收集的重要中心, 承担着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开发及利用的重要责任。在地方文献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利用, 县图书馆管理人员要掌握地方文献的收集方法, 加强地方文献的开发及利用, 为我国各地区的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展提供重要依据。但是我国县级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管理工作中却存在很多的问题, 使得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管理工作受到很大的限制。为了充分地方文献的积极作用, 以促进我国地区可持续发展, 县图书馆要加强地方文献的管理工作。

二、地方文献的定义及意义

(一) 地方文献的定义

地方文献定义主要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地方文献的广义定义主要是指地区人物著作、地区出版物等文献。地方文献的狭义定义主要是指地区流传的史志。本文通过对地方文献的深入了解和研究, 对地方文献的定义有了充分诠释。笔者认为地方文献主要是指在特定的地区范围内, 对地区过去历史和现在发展的记述和研究, 充分反映了地区经济、教育、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及发展现状。

(二) 地方文献的重要意义

从地方文献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地方文献主要包括地区出版物、地区人物著作及地区史志等。随着县级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地方文献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对地方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方文献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管理工作中, 首先注重的是地方文献信息的质量。地方文献管理人员要保证文献信息的有效性、准确性及真实性, 才能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依据。在地方文献管理中, 充分利用地方文献的经济价值, 了解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 为经济发展策略提供重要依据。例如:我国的通榆县曾经是一个十分贫困的地区, 但是通过对地方文献的研究发现, 通榆县面向广阔的大海, 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 是国家级保护动物—丹顶鹤的栖息地, 繁衍着各种各样的鸟类品种, 具有很好的旅游经济发展前景。通过后期的开发和运用, 现已经成为吉林省的重点旅游胜地, 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2.丰富地方学校教育文化。县图书馆汇聚了各种地方文献, 为广大读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 丰富了学校教育文化知识, 扩大读者的知识面。地方文献囊括了地区出版物, 地区人物著作及地区史志。加强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开发及利用, 歌颂地方人物的事迹, 传承人物的重要思想, 是县级图书馆的重要责任, 也是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地方文献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教育指导意义。3.提高地方科研成效。地方文献记载了地区经济、教育、文化、政治及民俗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 对地区科学研究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我国历史的研究中存在着重要的原则, 其一是“当代人修志”。因为当代人在进行地方史志的记载时, 对当地有全面、详细的了解, 而且时间上很吻合, 具有时效性。其二是“隔代人修史”。地方史志对地区各方面发展进行详细的记载, 所以隔代人可以充分利用地方史志进行历史研究, 纠正错误历史。同时帮助读者了解地区的科研动态, 对地区的科学研究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具有一定的科研价值。4.为地区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地区规划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路线的制定, 必须与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民俗及教育等方面相结合, 还要对地区的历史、地理、资源等有所考虑。为了全面了解地区各方面的资料和信息, 县图书馆必须注重地方文献的管理工作。首先, 文献管理人员要掌握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收集原则及收集方法, 有效的收集地方文献。其次, 对收集的地方文献进行有序的整理和编排。再者, 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文献。发挥地方文献的积极作用, 了解地方发展特色, 发展地区优势, 为地方规划和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三、地方文献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 地方文献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县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 县图书馆成为了地方文献管理的重要中心, 肩负地方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近年来, 地方文献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在地方文献的管理工作上却不太乐观。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 地方文献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1.地方文献收集数量过少。县级图书馆一直积极进行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但是文献收集工作却十分不乐观。收集地方文献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在经费短缺和人员不足的情况下, 地方文献收集工作长时间处于停滞状态, 导致地方文献的收集数量太少。2.地方文献开发有限。县级图书馆致力于收集和整理地方文献, 为地区的经济、文化、科研、教育等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但是从近年来看, 地方文献的开发和运用是有限的。县图书馆地方文献管理人员, 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取地方文献, 但是地方文献自从以珍贵的文化资源进入县图书馆后, 便长期沉浸在图书馆内, 没有受到开发和运用, 使得地方文献失去实际的价值和意义。3.地方文献的利用率低。县图书馆收集和整理地方文献, 一方面是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 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地方文献为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科研等发展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以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地方文献记载了地区过去历史、现在发展、自然科学、文化教育及生产方式等, 可以为地区发展提供重要的发展信息。但是地方文献被收藏后却得不到重视, 甚至很少人查看翻阅。如何提高地方文献的利用率, 更好的服务地区发展成为了当今急需解决的难题。

(二) 影响地方文献收集工作的主要因素

1. 用于地方文献工作的经费不足。经费不足是导致地方文献收集工作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工程量十分艰巨,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完成。但是由于经费有限, 县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工作受到严重的限制, 地方文献实际收集数量和规划数量存在很大的差距, 地方文献收集数量甚少。县图书馆经费不足, 无法与各个组织部门取得有效合作, 地方文献来源减少, 影响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再者由于经费的短缺, 使得地方文献开发工作难以开展, 地方文献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价值。2.管理人员存在错误的重藏轻用观点。在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开发利用的过程中, 地方文献工作人员存在重藏轻用的错误观点。在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文献工作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地方文献的重要意义和运用价值, 没有对地方文献进行开发和运用, 为地区的经济、教育、文化、科研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依据。只是单纯的把地方文献作为地区珍贵的文化资源珍藏在县图书馆内, 以作为地区文明的象征, 但这并不是县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的真正目的。文献工作人员应该要转变思想, 重视地方文献的运用价值, 更好的为地区发展做出贡献。3.地方文献缺乏有效管理。县级图书馆虽然积极进行了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但是却忽视了地方文献的管理工作, 没有对地方文献进行有序的整理, 使得地方文献显得十分凌乱。县级图书馆应该为地方文献设立专门的书柜, 并编制文献的目录, 保证地方文献的整齐有序, 便于读者的查询和阅读。但是一些县级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的管理上还需改进, 不能忽视了地方文献的整理工作, 不能将地方文献胡乱插入其他类图书中, 这样会给读者查询和阅读带来很大的困难, 应该引起县图书管理者的重视。4.地方文献工作人员因素。首先, 县图书馆在进行地方文献管理工作中, 没有设立专门的收集机构进行收集、整理、科研、开发及利用, 导致地方文献收集工作受限。其次, 收集队伍过于薄弱。由于各种原因影响, 使得地方文献收集工作难以开展, 导致地方文献的收集数量很少, 所以图书馆分配给地方文献管理的人员很少。在地方文献收集工作中, 只有部分采编人员及几个图书管理人员进行收集和管理, 力量十分的薄弱, 导致地方文献工作进展缓慢。再者, 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地方文献的涉及面十分广泛, 需要能力强、知识面广的高素质人才才能胜任。但是一些工作人员的能力有限, 不能对地方文献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 一定程度制约着地方文献收集工作的开展。所以要做好地方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必须加强工作人员素质培养和考核。5.地方文献管理方法过于陈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计算网络技术的发展, 为图书管理带来很大的便利。但是在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县级图书馆, 计算机网络技术还没普及和运用, 还沿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法, 导致地方文献收集效率较低, 地方文献服务质量降低。地方文献管理方法过于陈旧, 导致文献开发和利用存在严重的缺陷, 形式过于单一、内容过于浅显, 失去地方文献的重要价值。

四、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一) 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

在进行地方文献收集的时候, 最重要的是要明确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地方文献主要包括地区的人物著作、地区的出版物及地区的史志。每个地方的地方文献都具有地域性的特点, 所以县图书馆要根据当地的情况来明确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 以便于地方文献收集工作的开展。地方文献收集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地区人物著作。地区人物著作主要是指当地有名的文学家、作家、科学者、革命先烈等人物的事迹及其作品。在进行地区人物著作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明确地区人物著作的选择标准和范围, 便于地区人物著作收集工作的开展。2.地区的史志。地区史志主要记载了当地发展历史及演变过程, 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是文学者和历史学家最为珍视的瑰宝。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人们发现地方史志在地区经济、教育、文化及科研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并得到广泛的运用。所以加强对地区史志的收集对地区长远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3.地区的出版物。地区的出版物收集范围主要包括机关单位出版物和个人出版物。出版物形式又可分为正规出版物和非正规出版物。正规的出版物主要有杂志、报纸、画册等等。正规出版物的收集工作相对要简单, 主要有当地正规出版单位来提供。正规的出版单位能够详细了解文献的呈缴制度, 了解自身的呈缴义务, 主动提供地方出版物给县级图书馆, 提高地方文献的工作效率。非正规出版物主要有民谣、简报、族谱、照片等等。非正规出版物的收集工作就相对较难, 主要是因为这些文献就为分散和零散,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才能实现。4.地区的专著。地区的专著主要是指地区范围内的传记、论文、散文或者报刊文章和图片。这些文献主要对地区的人、事、物进行记载。这些文献十分的零散, 加强了收集的难度。为了做好地区专著的收集工作, 必须取得地方报刊发行机构的协助, 将地方报刊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 作为地方文献的收藏的一部分。工作人员在收集地方文献的时候, 也可以通过观察社会上的采访资料来获取重要的地方文献信息。5.地区人士捐赠文献。为了更好的收集地方文献, 县图书馆扩宽文献收集渠道, 接收地区有心人士的捐赠, 以丰富地方文献的资料。但是并不是任何捐赠的图书都能收集到地方文献中, 地方文学管理人员要对地区有心人士捐赠的图书设立专柜, 并进行编制整理, 选取具有重要价值的图书进行收藏。地区捐赠的藏书主要包括个人的作品和其他地区人士的作品。地区人士的个人作品可以作为地方文献收藏, 而其他地区人士的作品虽然不能收入地方文献收藏, 但是可以另设专柜进行收藏或者转移至其附属地的县级图书馆进行收藏。工作人员在处理地区捐赠文献时, 要仔细斟酌, 保证收藏图书的价值和意义。

(二) 地方文献收集特点及要求

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量艰巨, 需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了更好的完成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地方文献的收集特点, 便于工作人员收集工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提高地方文献的收集效率和服务质量。地方文献收集特点及要求如下:1.地方文献的地域性。由于地方文献主要记载的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教育、政治、文化、科研及民族等方面的信息, 所以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工作人员所收集的文献内容必须与当地的人物、生活、事物、民俗等有关。如果文献内容与当地没有任何联系就不能成为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的地域性特点将地方文献与其他文献划分得十分清楚。县图书馆作为地方文献收集中心, 在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和开发运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县图书馆要加强对地方文献的管理, 收集具有地域性的地方文献, 为当地规划和发展提供重要依据。切忌不可盲目扩大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 要遵循地方文献的收集特点, 收集具有地域性特点的文献资料。2.地方文献的适用性。地方文献的适用性要求工作人员在进行地方文献时, 要从县图书馆的实际出发, 发挥地方文献的重要价值金和作用。有些县图书馆为了获取更多的地方文献, 以完善地方文献的收藏, 在收集过程中盲目扩宽地方文献的范围和渠道。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方文献的数量, 但是却导致地方文献收集质量下降。工作人员在收集地方文献的时候, 要遵循适用性原则, 实事求是, 控制好地方文献的收集范畴, 主要针对的是地方性的文献, 开创具有地方特色, 适应地区发展需要的文献, 为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县图书馆管理者要善用经费, 重点用于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中, 保证地方文献收集的物质基础, 保证地方文献收集数量和质量。3.地方文献的创新性。地方文献的创新性是主要体现在收集文献的选题上, 地方文献的选题除了要符合地域性特点外, 还必须具有时代特点, 富有创新理念, 才能迎合时代的需要, 发挥更大的运用价值。如果将收集的地方文献以展会的形式进行收集和管理, 不仅可以创新地方文献的收集形式和展览形式, 同时可以增加人们对地方文献的重视, 发挥地方文献的积极性作用, 更好的为地区发展服务。在地方文献的创新性原则下, 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不仅要求收集人员具有很好的创造性理念, 同时要求收集人员在文献收集过程中挖掘文献的新价值, 赋予地方文献新的意义。4.地方文献的独特性。县级图书馆与大型图书馆相比, 在规模、人力、物力、财力方面都有所欠缺, 但是县级图书馆的优点在于具有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为了保证县级图书事业的发展, 必须加强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的独特性建设, 以促进县级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在县城各个地区都可能蕴含着丰富的、独特的文献资料, 工作人员要对当地文献资源进行认真的挖掘, 善于发现地方富有特色的文献, 增加县级图书馆的发展优势。

(三) 地方文献的收集方法

1. 制定并实施呈缴制度。县级图书馆在进行地方文献收集工作时, 光依靠图书馆的力量是不行的。县级图书馆应取得当地政府机构的支持, 为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工作制定并实施呈缴本制度。呈缴制度的建立使得地方文献收集工作具有法律性和行政性的特点, 使得地方文献呈缴成为人们的义务和责任, 有效促进地方文献收集工作的开展。呈缴制度中明确规定, 地区内的出版机构、事业单位、学术组织、报刊机构等, 都有义务向县级图书馆缴纳或者捐赠有关地方经济、文化、政治、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有利于增加地方文献的收集数量。2.加强各方合作, 扩展收集渠道。地方文献收集工程量十分艰巨, 而县级图书馆的能力有限, 加强各方合作, 扩展收集渠道是提高地方文献来源的重要保证。县级图书管理者要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 主动加强和当地出版机构、社科联、方志办等单位的合作, 壮大地方文献的收集队伍, 扩大地方文献的来源, 提高地方文献的收集效率。3.善于运用线索, 获取地方文献。在通过大型的图书馆和出版社里蕴含着很多文献资料, 资料类型多样且全面, 可以为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提供重要的线索。大型的出版物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也利于地方文献的收集。县级图书馆由于受到人力、物力及财力的影响和限制, 出版机构较小, 出版物有分为正规的出版物和非正规的出版物, 文献资料十分的零散, 大大增加了地方文献的收集难度。所以要求工作人员要善于运用大型图书馆的出版物来获取地方文献的线索, 提高地方文献收集工作的效率。4.加大地方文献的宣传和征集。县级图书馆可以利用各种传媒机构进行地方文献的宣传和征集工作。县级图书馆可以开展读书月或者图书展览会等宣传活动, 用过电视、报纸、广播、海报等传播形式向广大读者发动地方文献的征集信息, 帮助县级图书馆进行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通过地方文献宣传和征集活动, 让广大读者了解地方文献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积极参与到地方文献的收集活动中, 为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作出贡献。5.加强图书馆之间的协调合作。加强省市图书馆之间的协调合作, 达成资源共享的目的。大型的图书馆可以提供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 为地方文献的收集提供重要的线索, 并帮助县级图书馆收集地方文献, 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县级图书馆工作量。同时可以将各个图书馆具有地方特色的图书馆进行整理和收集, 形成县级图书馆的特色。县级图书馆也可提供给各个图书馆所需文献, 这种互通有无、协调合作的收集方式, 促进了我国图书业的发展。6.非正规出版物的征集。地区出版物的收集工作中可分为正规出版物和非正规出版物。正规的出版物收集较为容易, 为非正规的收集工作相对较难。主要是因为非正规的出版物十分零散, 分散于地区的一些单位或者个人手里。县图书馆加强非正规出版物的收集工作, 进行深入的调查访问, 获取文献线索, 并积极争取各方有心人士的帮助和支持, 获取更所的非正规出版物文献。7.从书籍、报刊寻找地方文献线索。地方文献范围较为广泛, 收集起来十分困难。通过长期研究发现, 有的地方文献可能隐藏于一些相关书籍或者报刊中, 工作人员可以利用书籍或者报刊的参考书目来获取地方文献的线索。工作人员可以浏览相关的书籍或者报刊, 从中获取地方文献的线索, 并及时进行搜查收集。工作人员也可以到古书店、旧书摊或者书籍回收站等地方翻阅旧书籍和报刊, 发现文献的线索, 并进行征购。8.运用网络方式收集地方文献。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运用, 为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提供重要的渠道。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将地方文献的收集渠道扩大, 并通过网络方式进行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网络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 当地网站、政府网站、新闻网站、报纸网站、书籍网站等对地方的经济、文化、教育、政治、历史、地理等都有所描述, 并附加图片, 使得文献更加的图文并茂。通过网络搜索获取地方文献线索, 并对收集的地方文献下载并整理后, 收入县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网络征集的方法, 向广大网民发布信息, 获取网民的支持和帮助。

五、地方文献的整理工作

(一) 地方文献专柜设立及目录编制

为了方便读者查找和阅读, 地方文献收集后要进行有序的整理工作。县图书管理人员要对收集回来的地方文献进行登记立册、设立专柜、编制目录并由专人进行管理。其一, 对收集回来的地方文献进行登记立册、编制目录、加工整理、有序上架并妥善管理。其二, 工作人员要认真编制地方文献的藏书目录, 方便读者查找和阅读。也可以运用藏书目录对本地重要事物或者著名人士设置专题目录。其三, 加强各图书馆的合作, 共同设置地方文献的联合目录或联合专题目录, 为读者提供更加详细的查阅信息。

(二) 设置地方文献查阅数据库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地方文献的整理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可以提高地方文献整理工作的效率, 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好的查阅服务。其一, 主题分类。对收集的地方文献进行分类整理, 并将地方文献的主要主题和词语进行分类, 读者可以按照地方文献的主题或者词语进行查找。其二, 集中分类。将地方文献进行主题分类和词表分类, 对两种分类形式进行严格检查, 看两种分类方法能否共同反映同一个地方文献, 形成集中式的管理。其三, 不同题材文献的混合编制。地方文献种类繁多, 可以按照文献的性质及主题进行分类编制。例如:综合型的文献列入综合类, 单篇的文献列入相关的分类。最后, 将编制好的分类词表输入计算机系统中, 形成地方文献查阅数据库。

六、地方文献开发与利用

(一) 利用地方文献, 提高地区精神文明建设

县即图书馆要发挥地方文献的作用, 为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重要保障。工作人员要总科学发展的观念出发, 弘扬地方文献的人文精神理念, 为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提高地区人们的凝聚力。县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加强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对地方文献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 并对地方文献的精神文化进行宣传, 对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二) 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数据库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数字化图书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数字化图书馆的开发利用主要体现在图书馆地方文献数据库的建立上, 也是县级图书馆的最大特色。随着地方文献收集工作的开展, 地方文献得带越来越多的关注, 成为我国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散发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将地方文献数据库与我国文献数据系统相连接, 形成完整的地方文献数据库, 为广大的地方文献爱好者提供宽广的阅读空间。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数据库, 将各种地方文献进行整理、分类, 不仅扩大读者查阅面, 同时对地方文献的广泛运用提供便利。

(三) 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人们在进行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时候, 往往通过文献、图像、录音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记录、管理和运用。地方文献也属于非物质遗产的一部分, 所以对地方文献的收集和珍藏是对地区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县级图书馆收集的地方文献中真实的反应了地区的语言、文化、民俗、资源等, 对地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地方文献数据系统中加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并与其他数据系统相结合, 不仅加大非物质文化的宣传, 而且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起到优化作用。

(四) 利用地方文献,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县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管理中, 要充分利用地方文献的经济价值, 为经济发展策略提供重要依据。在一些地方文献中对地区过去经济体制和现在经济发展都有相关的记录, 能帮助地区政府人员了解当地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 为地区经济发展方针、政策和路线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依据。地方文献对经济发展资源、生产方式、科学研究等有详细的记录, 为当地产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七、结语

地方文献工作是县级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地区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科研等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县图书馆致力于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运用工作, 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成为我国文献资源开发和运用的重要基础。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广泛, 整理难度大, 只有加强各方合作, 才能完善图书馆地方文献管理工作。县级图书馆不仅要加强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同时加强对地方文献的开发和运用, 使得地方文献的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 更好的服务于地区的建设和发展。

摘要:地方文献一直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文献不仅记载了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教育、历史及民族文化等信息, 而且对地区的经济发展、科研讨论、生产生活、教育文化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县级图书馆作为地方文献收集中心, 承担着艰巨的任务。但是目前县级图书馆在地方文献工作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文献收集经费短缺、文献收集人员不足、文献收集缺乏科学合理规划等问题制约着地方文献工作的开展。本文对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进行深入的探讨, 分析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存在的问题, 并对地方文献收集、整理以利用进行详细的叙述, 希望对县级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有所帮助。

县地方税务局工作情况汇报 篇3

自市局2006年3月初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后,县国税局党组召开了专门会议,并结合国税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意见和计划,认真组织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抓好思想动员。在市局会议结束后,我们召开了由全体人员参加的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对市局的会议精神进行了

传达,并组织大家学习*局长的报告。通过学习统一全县广大国税干部的思想,同志们都表示以积极的姿态、饱满的热情和高昂的斗志投入到工作之中,确保全面完成各项国税工作。

二、认真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任务。我们将根据市局提出的工作任务,按照如下要求去完成。

一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并用科学理论武装干部头脑,引领、整合多样化的思想认识,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夯实广大国税干部团结奋斗的共同基础。在加强理论指导的基础上,要坚持党组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用时代的要求、改革的精神创新方式方法,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是教育与扎实工作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是国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国税事业发展服务的。因此,必须把坚持强化理论教育和推进国税工作并重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和重点。通过深入的思想教育,把广大国税干部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务工作宗旨上来,促进国税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三是解决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结合。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在于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重从干部职工迫切需要解决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入手,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调研,贴近国税实际、贴近思想动态、贴近工作生活,准确把握干部的所思、所想、所愿,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解决思想问题,以实际行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

四是注重典范的带动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言教”,但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身教”。县局领导干部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自身的表率行为带动人,用自身的人格力量感染人,团结带领广大国税干部职工共同推进各项工作,增强干部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信任度,营造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

三、构筑思想政治工作的七大工程。

(一)构筑思想建设工程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性任务。要按照注重针对性、体现适用性、保证实效性的要求,认真抓好理论、能力和法纪教育,切实提高干部综合素质。

(二)构筑载体建设工程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开展以文明创建为总揽、以主题活动为抓手、以文化建设为平台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有利于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三)构筑基层建设工程

基层是做好各项国税工作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在基层,阵地在基层,重点也在基层。国税系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群体在基层,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占领基层阵地。要紧密结合基层干部实际,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视基层,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到实实在在为基层解决问题的实践中。

(四)构筑创新建设工程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坚持过去行之有效的好传统、好做法的基础上,用创新的精神来推动,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规律性和创造性。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日常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作用,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和空间,不断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

(五)构筑制度建设工程

制度建设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障。各级国税机关要认真总结多年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归纳梳理、充实完善,使之成为制度体系,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六)构筑管理建设工程

要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必须要在加强教育、完善制度的基础上,把思想道德的原则和规范的制度体系融入到科学有效的管理之中。

(七)构筑组织建设工程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必须抓住强化组织领导这个关键。

县地方税务局工作情况汇报 篇4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税收信息化建设代表着税收工作的发展趋势,是推进税收工作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有效手段和必由之路,是税收工作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几年来,××县国家税务局领导班子基于对税收信息化的全新认识与迫切要求,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更新观念,创造条件,开拓进取,以“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务求实效”的指导方针不断推进县局的信息化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我局的税收征管及内部管理,使我局的组织收入工作实现历史性的跨越,现将几年来我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简要汇报如下:[文章-找范文,到]

一、以创新精神不断提高GSTMIS运用水平,全面提升征管质量和工作效率,开创了我局税收工作的新局面。

GXTMIS是全区国税系统凝聚十年软件开发经验现己广泛应用的征收管理软件,该软件基本涵盖了税收科管的主要内容。从该软件一开始推广,我局就全员培训、全力以赴进行推广应用。该软件的推广应用,使我局一是基本结束了手工开票的历史,大大缓解了人手不足的矛盾,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二是有效的防止了执法的随意性,规范了全局的税收征管业务,提高了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水平。据统计,截止2003年10月,我局纳入计算机征管的纳税户已达5134户,从1998年至2002年,通过计算机征收的税款已达4.3亿元,占全局组织收入的99.81%,税款征收和税收管理对税收信息化的依存度达99%以上。2001年,在区局对我局征管“七率”、稽查“八率”进行的考核中,我们分别获得了98.51分和99.22分的好成绩。税收信息化为税收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自1998年以来,我局的税收收入年均增长35.7%,税收总量在全区的排名由1998年的第45位上升至2002年的第5位,2003年税收收入有望突破2亿元大关,两年内翻一番,开创了我局税收工作的新局面,信息化效果的显现,激发了全局干部职工创新热情,为了进一步减少工作强度,降低税收成本和增加效益,2001 年,我局充分利用现有的操作平台,在GXTMIS应用比较成熟的基础上,开发了GXTMIS外挂征收台帐软件,帮助提升管理价值。该系统为我局提供了一套税收工作基础信息管理平台解决方案,使我局税收人员摆脱了繁重的手工记帐、统计过程,并能够实现监控管理,之前时查询企业欠税信息,据统计,该系统的信息管理已为我局压缩欠税3500多万元,进一步提高了税收信息的及时性、有效性和真实性。

二、以严格的管理制度,保证金税工程的运行畅通无阻。

2001年7月开通的金税工程,扭转了1994年以来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活动一度十分猖獗的局面,有力地打击了不法份子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偷骗国家税款的犯罪行为,大幅度提高了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收征管、稽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加强了对税源的控管,促进了增值税收入的稳定增长,也提高了税务机关的执法水平。因而,如何抓好金税工程工作,保证金税工程各子系统及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就成为我局领导班子的主要抓的重头工作。两年来,我局牢牢树立“金税工程是增值税管理的生命线”的思想,一方面狠抓金税工程的推进,另一方面不断强化内部管理,“严”字当头建立健全保证金税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的各项管理制度,从发票发售、申报认证、稽核一直到协查的全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建立了严格的岗责制度,实现了不同环节在网络上相互监督、制约的措施,堵塞了在增值税管理中的漏洞,大大减少了我局执法的随意性。两年多来,我局在金税工程的运行中,没有发生一例责任事故,金税工程“四率”均达100%。我局近两年税收收入的高增长率,与严格执行金税程有关制度、征管质量得到提高息息相关,是信息化效益的凸现。

三、将信息技术广泛用于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强化队伍建设。

××县国家税务局在不断探索税收信息化的同时,还开展了微机技术在内部管理上的广泛运用:

(一)为使我局人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开发,加大人事管理力度,我们实现了人事档案信息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对我局114名干部的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成员及社会主要关系、教育状况、培训状况、奖惩记录、工作经历、个人特长、紧急联络办法等基础档案信息进行了全面详细的统计和登记,并进行个人照片扫描、文字录入和数据库建立工作。在人事管理中,人事统计工作是人事工作的重要基础,按照传统的工作方法,完成一项统计工作,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周期长,过程繁琐,而且准确性、时效性差,统计手段的落后直接影响了工作的成效。有时各种数据,用的时候出不来,出来的时候又用不上,人事统计成了人事管理工作的一个棘手的难题。人力资源的管理信息化,使人事管理动态化,能自动生成各类报表,使各种人力资源数据和统计的效率得到提高。使我局人事管理工作有了新的突破。

(二)在工资管理工作中,使用工资管理软件,变原来的分部门核算为统一核算,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原来的十五个部门核算员减少到一个人就能完成,同时堵塞了手工操作中的漏洞,提高了正确率,并方便各种数据的统计。

(三)为强化考勤信息化管理,我局利用考勤机组成的网络考勤系统,并配备监控系统完善考勤管理。在考勤时间,干部职工直接通过内部网站录入个人密码,考勤机记录人员签到时间信息。计算机

县地方税务局工作情况汇报 篇5

县地方税务局文化建设工作的总结要怎样写,以下本网提供一份更专业性的县地方税务局文化建设工作年度总结阅读。

省局现代化分局建设提出:以人为本、鼓励创新、抓点带面、分类实施、追求卓越,着力提升现代技术应用水平,加快培养现代税收人才,使基层分局建设成为政治过硬、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管理科学、业务精湛的坚强集体。市局在地税文化建设中进一步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树立“崇法尚德,聚财兴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全市地税系统营造风正气顺心齐、团结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促进地税事业科学发展。近年来,县地税局坚持以人为本,将地税文化建设作为激励广大税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通过开展“树立宣城地税人共同价值观”大讨论活动,引导税干牢固树立“地税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税干部为纳税人服务,地税机关为基层服务”的核心价值理念,通过践行“三个服务”的过程中体现自我价值的实现,达到“让党和政府满意、让纳税人满意、让全体地税人满意”的“三个满意”的目标,并将其作为地税人的共同价值取向和共同愿景。

一、主要做法

(一)践行共同价值观,大胆探索现代化分局的新路子。如何围绕省、市局的现代化分局创建理念,充分发挥地方经济特点,将践行共同价值观运用于现代化分局建设中,是地税人一直探索和实践的目标。首先,县地税局从充分整合人力资源和加强服务管理理念出发,大胆尝试,打破现有的区域管理模式,在引入“地税整体进步”概念的基础上,追寻“有区域管理、无区域服务”的征管模式,在不改变机构设置的前提下,将部分分局的工作职责和人员岗位职能进行合理调整。

(二)合理整合工作职责,明确工作岗位。从现代化分局建设出发,调整征收管理分局的工作职能,变原来的负责县城城区重点税源户为目前的负责全县基金费、条条企业、县直行政事业单位和所有车辆税收的征收管理工作;调整城关、西乡、北乡三个分局的工作职能,将该三个分局统一为大城关分局的规模,原三个分局的机构设置和规格不变,所属的管理范围不变,内设的管理职能不变;变东乡分局原来的征管合一的工作职责为以征收全能服务为主的办税服务厅和纳税服务中心的模式,实行以税费征收和纳税服务为主的工作职能;县局计会股在原有职责的基础上,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工作,分管各分局的税收会统、票证核算工作,取消了各分局的税收会计、税收统计、税收票证管理工作;局机关股室中增设了基金办、法制办。

(三)整合人力资源,打破区域壁垒,实现优秀人才的资源共享。

一是整合现有人员。我局行政编制为70人,其中局机关为19个编制,基层分局51人。现调整工作职能后的人员分配情况为:在职在岗的局机关28人,分局40人,机关与股室人员调整后,加强了业务股室的力量(增加法制办、基金办、监察室、计会股、征管股的人员),整合了西、北乡分局的管理人力资源。现如今大城关内部的人员整合后,原城关分局、西乡分局、北乡分局的管理人员互为ab岗,全县的征收职能主要集中在东乡分局,而在西、北乡以征收点的形式管理,分别有一名管理人员和征收人员,调整后的人员力量进一步加强和集中管理。

(四)设立纳税服务中心,全面推进“一桌全能”的模式。东乡分局的工作职能调整后,全面落实现代化分局建设要求,按纳税服务中心的模式进行管理,全面推行“一桌全能”的纳税服务模式,所有的窗口均为综合服务窗口,负责办理全县范围内所有纳税人的涉税事项;对办税服务区域进行了整合,将综合服务区域分别设置填单区和恳谈区,增设纳税人休息区、自动服务区的服务设施,设置了办税服务绿色通道。

(五)县局机关的职能逐步前移。在现有编制不变的情况下,业务股室的部分服务职能前移,如计会股担负着全局的票证管理职能,计会股直接到市局领取票证后,既承担着县局的票证管理员又承担着全局性的票证管理业务,取消了各分局的票证管理员岗位,在减少基层的票证管理工作的同时,增强票证安全和提高票证填写质量,县局统一要求统一审核,由县局对每个开票人员进行工作布置,确保填票口径统一、指导口径统一,虽然增加了县局计会股的工作量,但在工作质量上是进一步提高,减轻基层工作量,进一步达到基层税干的满意,真正做到“统一领取、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的模式。

二、取得的成效

(一)降低了税务机关的征管成本。实行大城关后,减少了税务征管经费的使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税收成本,节约了纳税成本,每年减少公用支出约10多万元。

(二)降低了纳税人的纳税成本。我局以纳税人的需求为导向,建立大城关和纳税服务厅以后,改变了原有的征管模式,全县的任何一个纳税人可以到地税的任何一个服务厅办理涉税事宜。大大地方便了纳税人,减轻了纳税人的负担,节约了纳税人的时间,达到了让纳税人满意的目的。

比如,我县的税源重点户黄山胶囊公司,以前按属地管理原则,其国税的申报地在县城内,而地税的申报和发票领购业务应在西乡分局;再如,有些财务人员家住城区,却同时身兼城区和农村数个企业,以前要城区农村两头跑,分别为数个企业办税;还比如,有些邻近城区的农村饮食业主,本来每天就要去县城购买原料,以前是经营购物和办税领票反方向的两边跑;如今他们都可直接到县城的纳税大厅申报纳税、领销发票及其它涉税事项,再不需往返奔跑,围着税务机关“转圈子”了。

(三)推动了现代化分局建设。应用全新税收征管理念和纳税服务理念,实现了征管模式和纳税服务优化,提前实现了全县范围内的`征收职能“同城通办”的目标,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化分局建设的进程。今年上半年,全城“无区域服务”异地纳税申报449户,办理涉税咨询52人次,入库税款348.4万,办理发票领购31户次。

(四)优化了资源配置。根据国家政策的调整和现代化分局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县局的管理职能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细,对纳税人的服务的要求也不断提升,通过整合人力资源后,变原来的人力资源的浪费为人员合理调配,原来农村两个分局税源较少,税收收入任务也相对较轻,却有八个正式税干的配置,如今,将其中六个正式税干的主要工作职责调入税源较多,管事较繁、任务较重的城区,既保证了农村分局运转,减轻了城区的负担,也缓解了人力资源上的分配不平衡。

(五)基层对机关更满意了。机关和分局的职能整合,如计会股的职能前移,减少了基层分局的计、会、统、票的工作量,确保了工作质量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让基层税干的满意。

三、几点思考

一要强化业务能级考核。推行人机结合的绩效考核模式,明确两套考核模式(征收、管理)积极倡导以人为本和业务能级考核机制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的征管软件和执法考核软件完善执法考核体系,通过“事前培训、事中监测、事后评价”的模式,提高税干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税干的主观能动性。

二要加大培训工作的的力度。以按需施教为原则,充分利用系统内外的教育资源,将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从学历教育转向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上,结合各类征管软件的运行、应用,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大力提倡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

三要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通过岗位能力教育培训、奖惩激励措施等多管齐下,营造一个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多层面、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开发格局。

四要进一步完善竞争上岗等干部人事制度。在现代化分局的建设和试点中,我局利用一切可能机会营造不拘一格开发人才、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良好工作氛围,做到“注重实绩用干部,注重能力素质用干部,注重品德修养用干部”,使努力工作者得到尊重和认可,逐步建立人才信息档案,在组织内部产生良性的竞争机制,调动干部自觉“充电”的热情、投身工作的激情,为税收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五要推进人文管理,强化团队建设营造和谐工作氛围。

作为税务部门,分局之间、股室之间、个人之间存在差异是难免的,为此,我局以开展践行共同价值观为抓,充分推行税务机关人文管理的地税文化建设,特别是通过有益义的团队活动增强团队友谊和地税大家庭的集体观念,对外倡导团队服务意识,关心纳税人利益,用法律的武器构建公平有序的税收环境;用服务的手段帮助纳税人在经营管理中创造最大的价值;在税收环境中推行互动式服务,角色互换式思维,努力塑造协调平和的税收环境。

对内领导干部作好带头表率作用,充分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提高人上下功夫,发掘领导个人艺术魅力,形成个人的、团队的、集体的税务文化精神。

县地方税务局工作情况汇报 篇6

关键词:产粮大县,粮食安全,种粮积极性,“十二五”规划

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桥梁, 在地方粮食生产中起着顶尖设计作用, 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 对地方政府种粮积极性的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目前, 关于种粮积极性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对农户的研究, 地方政府研究较少, 吴海峰认为农民种粮积极性与农民的边际收益和直接收益有直接关系, 应建全农民增收的多元路径。陈彬文等认为农用耕地的质量和规模是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应加强耕地保护, 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刘金荣发现农业补贴等农业政策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具有较强影响, 应加强农业政策的有效性。其他研究结果还表明, 农民积极性还受农业科技推广、种粮风险等因素的影响。

关于地方政府种粮积极性的研究, 主要在于欧阳旭初指出地方政府的种粮积极性比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还要低, 如何调动地方政府的种粮积极性, 是发展粮食生产的根本选择。地方政府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 制约着粮食安全的发展, 地方政府在实施农业支持政策, 加大农业投资、发挥本地粮食生产优势的政策导向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因此, 如何发挥地方政府的种粮积极性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尤其是对产粮大县地方政府的种粮积极性的研究更具有研究价值。

1 样本选择与资料收集

样本来自中央一号文件在《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2009-2020年) 》的800个产粮大县当中, 且选取的50个产粮大县来自32个省级行政单位, 涵盖了除港澳台特别行政区以外的全国范围, 具有代表性, 其中除河南3地、江西2地、福建省2地、安徽省3地、黑龙江省6地、吉林省3地、河北省2地, 其余省份都选1地, 共50个产粮大县, 针对50个产粮大县的“十二五”规划, 运用文献搜索法对相关信息进行调查。

调查发现, 产粮大县在发展经济的建设目标和发展重点战略规划中, 对农业的基础地位, 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不高, 仅有38%个产粮大县提出建设目标, 多数产粮大县粮食量产化目标不明确, 仅有46%的产粮大县提出量产化目标, 农业在三产中的比重整体降低, 农业发展优势低, 因此, 尽管中央政府政府积极倡导提高种粮积极性, 保障粮食安全, 但地方政府的产粮动力不足, 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低。

2 地方政府种粮积极性发展现状分析

2.1 指导思想上农业地位不突出, 思想重视程度不足

指导思想是一切行动的思想、观点或理论体系, 是行动获得成功的必要保障, 调查发现, 半数以上的地方政府“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都包含了本县的建设目标和发展的战略重点, 但是在建设目标中, 仅有19个县明确提出建立产粮大县、农业强县目标, 占整体比重的38%;在发展的战略重点中, 有13个产粮大县提出以农业为主导的发展思想, 仅占总比重的26%, 通过对各产粮大县地方政府“十二五”指导思想的整理分析, 表明地方政府在思想上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低, 对农业基础地位以及粮食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高。

2.2 粮食发展目标不明确, 定位不清晰

根据“十二五”规划要求, “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达到5.4亿吨以上, 与“十一五”时期相比, 增加了800亿斤粮食。但是在对产粮大县地方政府的“十二五”规划进行整理时发现, 多数产粮大县并没有对粮食的产量和耕地面积有明确的规划, 粮食量产化目标不明确, 首先, 在产粮具体数量上没有明确的规划,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 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万亩, 调查发现, 仅有46%的产量大县对产量有明确要求;其次, 对耕地保有量没有明确规划, 仅有19个县对耕地保有量进行了明确规划, 占总比重的38%;粮食量产化目标的实施可以为全县粮食的发展提供明确的目标, 在量产化目标缺失的情况下, 将导致实施的不到位, 进而影响粮食的发展。

2.3 农业占三产比重降低, 二三产业优势明显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但是在调查中发现, 与“十一五”期间农业占三产的比重相比, “十二五”期间农业占三产比重整体降低, 一方面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重视二、三产业的表现, 调查中46%的产量大县, 将农业比重降低10%以上;且在主要任务中农业所处地位的调查中发现, 有13个县以农业为主导, 占总比重的26%, 有26个县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导, 占总比重的52%, 11个县未明确提出, 占总比重的22%。这表明, 地方政府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上, 更倾向于对地方经济贡献较大的二、三产业, 这与国家提出的将产量大县发展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的目标相违背, 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目标不利。

3 影响地方政府种粮积极性的因素分析

3.1 国家种粮普惠政策激励效应逐渐降低

近年来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的激励政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央支持商品粮基地建设和产粮大县发展的相关政策;二是中央支持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普惠政策向粮食主产区倾斜。这些政策虽然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粮食的发展, 尤其是主产区和产粮大县的粮食生产, 但中央支持粮食生产的相关政策大都是普惠性的, 而且主要局限于粮食生产和粮食产业发展, 局限于生产性的政策范畴, 即围绕扩大粮食生产而出台各种惠农政策, 忽视了产粮大县除粮食产业之外的其他区域性政策需求, 由此导致产粮大县粮食生产与加工转化之间的不协调, 相关配套政策和公共服务滞后。

3.2 粮食比较效益低, 对地方财政贡献小

1994年分税制实行以后, 财权大多集中到了中央, 地方不能发行地方债券, 地方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土地出让金以及本地企业的税源。因此, 地方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二三产业的发展, 工业和服务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明显, 与农业相比, 在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困境方面更有优势, 因此, 地方政府在三产发展选择上, 更加倾向于二三产业。且由于粮食生产的特殊性, 使得粮价在必须保持稳定,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资价格飞涨导致种粮的成本加大, 进一步抑制了农民种粮收益, 粮食价格没有市场化, 但生产资料已经市场化了, 以“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许昌为例, 复合肥的价格普遍上涨20%-30%, 由2014年的105-110元, 涨到135元左右, 同时种子、农药等也有不同幅度的上涨, 农资价格的上涨幅度远远大于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 中央政府下发的种粮补贴, 大部分都被农资价格的上涨而抵消掉了。最后, 由于长期形成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使得农业的发展经营规模小, 生产条件简陋, 生产经营模式老套, 技术难以革新,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因此, 粮食对地方经济而言, 提供的支持力度较低,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拖累地方经济的发展。

3.3 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价指标单一, 倒卖地情况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把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 对政府工作成绩的考核就长期依赖GDP的增长, 各地GDP崇拜之风盛行, 经济发展成为政绩评价和官员职位提升的主要依据。首先, 为了实现经济的增长, 地方政府扩大建设用地规模, 增加本地GDP。在利益驱动下, 边际报酬率较高的产业和部门由地方政府配置的资源会更多些。为了发展当地经济, 地方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但又因为招商引资后用地指标不够, 只能违法占用耕地, 这样就造成了地方政府的违法占用耕地现象普遍存在。再加上目前干部业绩考核中权重较大的是经济产值及其增长速度, 而耕地保护的权重较小, 导致地方政府往往非法占用耕地, 牺牲耕地以扩大建设用地规模,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从中获取更高的经济政治收益。

4 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发挥地方政府顶尖设计作用

通过对地方政府种粮积极性的研究发现, 影响地方政府种粮积极性的根本原因在于, 农业的比较收益较低, 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小, 在地方经济发展出现困境,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信息存在不对称, 利益冲突严重, 地方政绩评价指标不健全的情形下, 产粮大县地方政府很难集中精力发展粮食生产, 因此要想提高地方政府的种粮积极性,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促进建立“粮食服务型”政府, 改革产粮大县地方政府政绩评价指标

建立“粮食服务型”政府, 针对产粮大县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特殊性, 提高粮食发展服务水平, 将建立“粮食服务型”政府作为重要指标加入到产粮大县政府评价体系中, 所谓“粮食服务型”政府是指为粮食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 包括提供农业教育、农业技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通过粮食服务型政绩评价指标的建立, 更好的引导地方政府为粮食生产的发展做贡献。

4.2 加强农业资金管理, 拓宽资金渠道, 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

在调查中发现, 农业资金投入总量不足, 投入渠道单一, 主要依靠中央财政, 导致地方财政对中央补贴和奖励过于依赖, 而资金渠道的单一, 也导致地方政府财政面临困境。因此, 需要扩大对农业资金的投资渠道, 保障农业资金充足。首先, 加大中央财政对农业的直接投资资金和补贴扶持力度, 保障支农资金的落实到位, 避免贪腐现象发生;其次, 对涉农企业和涉农个人给予优惠政策, 通过减免手续、完善地方政府服务等措施吸引外来资本;最后, 转变农民思想, 发动农民力量, 农民一直是农业投资的主体, 鼓励农民扩大投资农业资金, 调动农民自有资金也是解决农业投资不足的重要渠道之一。

4.3 重新估量粮食价值, 对产粮大县实施特惠补贴政策

粮食不仅具有商品价值, 还具有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一方面粮食具有公共物品性, 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粮价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保持稳定, 这就使得发展粮食生产的产粮大县, 发展粮食生产时失去了发展其他方面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 粮食作为谷类作物是属于绿色植物之一, 因此在生产粮食的过程中, 通过光合作用, 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排放氧气, 炭汇交易在各发达国家盛行的现状, 在计算粮食对经济的贡献时, 被忽略了, 据有关调查显示, 粮食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范畴, 国家应为粮食生产提供公共财政补贴的额度可高达5140元1亩, 因此, 在粮食生产中应从新估量粮食价值, 实施特惠补贴政策。

参考文献

[1]欧阳旭初.必须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J].农业经济问题, 1988 (06) .

[2]催奇峰, 周宁, 孙翠清, 吴颖宣.粮农综合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分析—以内蒙古太仆寺旗种植业农户为例[J].农业经济, 2014 (01) .

[3]陈彬文, 粮食安全:重在保护耕地与农民种粮积极性[J].农村经济, 2004 (12) .

县地方税务局工作情况汇报 篇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共睢县委《关于提高行政事项办理效率的规定》、《关于开展“三治三提”推进作风建设专项活动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全县地税系统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影响工作效能,损害纳税人合法权益,妨碍优化发展环境的,由责任人所在单位依照《违反工作纪律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作出处理。构成违纪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纪律责任。

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于各县(区)地税局,县局直属单位,县局机关各科室、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

第四条 责任追究坚持实事求是、教育与惩戒相结合、以教育为主的原则。

第二章 工作纪律

第五条 本《规定》所称工作纪律,是指全县地税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在履行职责时应当遵守的纪律。具体包括:

(一)按时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勤;窗口单位要按规定着装上岗;

(二)工作时间不得无故空岗、串岗、脱岗,不得聚众聊天或从事打牌、下棋、打游戏、网络聊天、炒股票、看电影等与工作无关的行为;

(三)工作时间不得大声喧哗,不得长时间占用办公电话谈论与工作无关的事宜;

(四)工作期间不得带着小孩在单位上班。

(五)办公电脑不得下载、安装各类游戏软件;

(六)严格落实政务值班制度,认真履行值班工作职责。坚持二十四小时在位在岗,保持通讯畅通,做好上传下达和值班记录;

(七)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热情礼貌,坚决杜绝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贻误工作等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及“门难进、人难找、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等现象;

(八)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杜绝乱检查、乱摊派、乱罚款现象。杜绝“吃、拿、卡、要、报”等损害纳税人利益的行为;

(九)工作日期间中午不得饮酒;允许饮酒的时间,酒后不得驾车;

(十)因公外出、因私请假、休假期满不得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

(十一)严格执行公务用车管理制度,严禁公车私用;

(十二)其他应当遵守的纪律。

第三章 责任追究

第六条 责任追究方式包括:责令做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调离现工作岗位、责令辞职、建议免去领导职务、党政纪处分。

第七条 一般干部职工违反工作纪律,情节轻微的,责令做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给予调离现工作岗位或待岗;情节特别严重构成违纪的,移交纪检监察部门追究纪律责任。

第八条 担任股级以上领导职务的人员违反工作纪律,情节轻微的,责令做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责令(建议)辞去或免去领导职务;情节特别严重构成违纪的,移送纪检监察追究纪律责任。

第九条 受到责任追究的人员,根据处理结果,在本公务员考核中取消评优评先资格或至少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已授予荣誉称号的,要取消其荣誉称号。

第十条 凡是受到上级责任追究的,对其所在单位给予通报批评,主管领导要做出书面检查;其所在单位在本目标管理考核中要相应扣减分数,情节严重的,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第十一条 被追究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或加重处理:

(一)一年内受到两次(含两次)以上责任追究的;

(二)被上级单位检查发现有违反工作纪律行为的;

(三)干扰、阻碍检查、调查工作的;

(四)打击、报复投诉人、举报人的。

第十二条 被追究责任的人员主动、及时纠正过错,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不良影响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予追究责任。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有权对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的行为进行投诉或举报。

中共县国家税务局党组工作规则 篇8

中共×县国家税务局党组工作规则

根据自治区国家税务局党组《关于印发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税务局党组工作规则的通知》(桂国税党组号)文精神,为使党组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推动党组工作建设,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区局党组、市局党组、县委的决议、决策在全县国税系统贯彻落实,全面推动我县国税工作的顺利开展,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结合本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一、中共×县国家税务局党组在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国家税党组和中共×县委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并认真负责向市国家税务局和县委、县政府报告工作。

二、主要职责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上级党组织的有关规定,中共凌云县国家税务局党组行使以下职权:

(一)组织本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税收政策法规。

(二)研究贯彻落实市国家税务局、县委、县政府的决定和指示。

(三)研究决定加强和改进本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重大问题。

(四)研究通过加强本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决定;研究处理职权范围内的违纪案件。

(五)研究讨论需要向市国家税务局和县委、县政府请示报告的重大事项。

(六)研究决定县国家税务局职权范围内的人事任免和人员调动。

(七)指导县局机关党支部和各分局(所)党支部工作。

(八)完成×市国家税务局以及县委、县政府交给的其他工作任务。

三、会议制度

(一)党组会议包括党组会和党组扩大会。

(二)党组会和党组扩大会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会议日期和会议议程由党组书记确定。

(三)党组会和党组扩大会由党组书记召集和主持,也可由党组书记委托一名党组成员参加主持。召集人可根据会议内容决定吸收有关股室的主要负责人列席参加会议。

(四)党组会和党组扩大必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党组成员

到会才能召开。党组成员不能出席会议时,如果对会议议题有意见或建议,应在会议召开前提出,党组会议决定要向未能出席会议的党组成员通报。

(五)党组会和党组扩大会讨论决定问题时,应在与会成员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决议。决议事项需要表决

时,表决方式由党组书记或受党组书记委托的会议主持人决定,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重大问题的决定,如与会党组成员有近半数表示不同意见的,除在紧急情况下必须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执行外,一般暂缓决定,待进一步调查研究后再作决定。

(六)党组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事项需要发布的,由办公室负责记录(或指定人员记录),并编印会议记要。会议纪要由党组书记签发,也可以由受党组书记委托的会议主持人签发。

四、党组学习制度

(一)成立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建立健全党组学习制度,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县局党组成员为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必要时可以吸收各股室、中心主要负责人参加。

(二)学习中心组组长由党组书记担任,组长负责审定学习计划、学习内容、研讨题目,提出学习要求,并检查学习效果。

(三)中心组学习的主要内容:

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国家税务总局、自治区国家税务局和市国家税务局以及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议,决定和文件、指示。

⒊政治、经济理论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

⒋讨论有关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探讨税收工作改革的大局和×县国税事业发展方向。

⒌学习关于近期国家重大的时事政治理论。

(四)中心组理论学习每个月不少于一次,学习方式分为集中学习和自学两种,具体学习时间由组长或副组长决定。

(五)党组成员学习情况以讲党课、作报告、撰写心得体会或写理论文章等方式,每年交流一次。

五、健全民主集中制和民主生活会制度

(一)党组实行集体领导制度,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凡讨论研究重大问题必须由党组集体讨论决定。党组成员个人无权改变党组集体做出的决定。

(二)党组成员必须坚决执行党组的决定,如有不同意见或在工作中发现新的情况,可以向党组提出以至要求重新讨论。在没有重新做出决定前,不允许有任何违反决定的言行。

(三)党组会议的内容,除经党组决定可在一定范围内传达或公开发表外,与会人员不得私自对外传达透露。

(四)党组每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检查工作,总结经验,交流思想,统一认识。

六、文件审批

凡以中共×县国家税务局党组名义发出的文件,必须经过党组会议讨论通过或经党组成员传批同意,并由党组

书记或由党组书记委托一名党组成员签发。

上一篇:女生给男生的分手情书下一篇:心理畸变的产生谈幼儿的思想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