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党员责任与担当(精选10篇)
形 势 与 政 策 论 文
题目:试论中国梦与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学院: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专业:生物技术 年班级:2012级生物技术2班 姓名:陈伟刚 学号:*** 时间:2014年6月3号
试论中国梦与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中习近平提出, 阐述了引发广泛共鸣的“中国梦”话题,既饱含着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为党带领人民开创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同时也指出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关键字】中国梦;当代大学生;责任与担当
一、中国梦的诞生,历史及意义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共同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就是“中国梦”,一个伟大但又艰难的“中国梦” 泱泱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才会生活的更加美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走进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这是在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和中外记者见面之后,新班子的又一次集体亮相。再次亮相,重温历史。回首百年,感慨良多。参观过程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从而引发广泛共鸣的“中国梦”话题。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总书记说过的一句话,但我觉得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最有力的依靠。历史昭示未来。看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看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看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从1840年到现在,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都在共同努力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建立新中国到建设新中国,正是中国人民的革命实践与建设实践,开启了古老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今非昔比、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国际影响力迅速攀升,正是一代代中国人的艰苦奋斗和埋头苦干,让“中国梦”前景光明。时间已经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空前。中共十八大已经为未来描画了美好的蓝图。
二、作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
对于我们当代的大学生,在明白了中国梦的由来,历史和意义后,我们该做些什么?我们的责任是什么?我们的但当是什么?我们是新一代的建者, 温家宝总理于2009年“五四”前夕在与清华大学毕业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曾指出:“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就没有青年的前途。同时,国家的前途也离不开青年的前途,一个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没有青年的牺牲和奋斗精神,没有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这个国家也是没有希望的。这两点互相联系,归根到底,就是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连在一起。”由此可见,国家的需要就是青年人的需要,满足国家需要的青年人才是大有作为的青年人。广大青年现在是后备军,不日会是生力军,将来更会成为主力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广大青年学生需要中国梦来激励和引领。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中国梦是成才之梦、报国之梦、创新之梦、世界之梦。
作为一名现代的大学生,我们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更要对我们的国家和名族负责,这是我们作为21世纪新型建设者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所必备的大学生思想。作为国家所培养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应深感使命光荣。我们肩负着历史给与我们的重大使命,我们就应该有相应的责任与担当,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中国梦首先应该是成才之梦。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这其实是我们最朴素的理想和追求。有了这个理想和追求,我们才可能真正地建立起与中国梦的对接。
其次,中国梦更是报国之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中华民族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中华民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现阶段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历史告诉我们,广大青年的命运时刻都同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要自觉树立和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心有国家,不畏艰难,锐意进取,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在报效国家的过程中成就事业。“一个大国,绝不可能指望只在掌声中前进”,一个大国的青年也不能在没有掌声的时候迷失了方向,能否正确地应对前进中的喧嚣和挫折,是对我们广大青年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大局意识和理性智慧的考验。
第三,中国梦也是创新之梦。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在对我们的教育进程中逐步培育。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迎接世界科技革命的严峻挑战,需要大批具有开拓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最后,中国梦还是世界之梦。民族复兴不是简单的大国崛起,它是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高度结合。中国梦的实现,不仅有利于中华民族,同样有利于国际社会。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这要求我们要放眼世界,着力在急剧变化的国际竞争中培养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广泛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沟通协调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中国梦”,寄托着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集体记忆和意志情怀,昭示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目标理想和美好未来,激励着我们振兴祖国的必胜信念和壮志豪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定会躬身力行、不辱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第一、明志:以远大的志向为前进和发展鼓足动能。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是推动发展的“正能量”。广大青年大学生要踊跃投身国家建设,以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不断添加祖国前行的“燃料”。要敢为人先,善于创造,勤奋求实,勇于开拓,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有了坚定的志向和信念,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就一定能将志向与目标变为现实。
第二、自强:树立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青年人最大的优点是:有拼劲、充满活力和朝气;有激情,始终鼓足创新前行的动力;有锐气,敢于挑战障碍,不拘一格。广大青年大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创业、独立奋斗。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奋斗,只有具备百折不挠、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在中国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自立:勇于承担人才强国的重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是当代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项重大战略任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既是国家战略,又是广大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既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又表达了广大大学生的愿望。
第四、激活正能量:,坚持全面发展目标,做新时代的接班人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确定的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和社会进步的价值尺度,既是人的不懈追求,也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同时也是激活“正能量”的根本。在当代经济社会条件下,对外开放、多元文化、信息时代等因素接踵而至,加上激烈竞争、广泛流动、频繁风险中的不确定因素逐步增多,这使每个人,特别是当代青年大学生要有效适应、驾驭现代社会环境并有所作为。必须具有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跟上时代发展的自觉性,必须善于学习、掌握、运用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必须培养、提高分析和解读实际问题与疑难问题的能力,这是坚持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
四、总结
今日的大学生是一支充满活力、朝气蓬勃的生力军,是促进中国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我们的历史使命是“富民强国”,我们的历史任务是学习、工作和奉献。我们是中国今日之责任、明日之希望、民族之未来,是新时代的接班人。展望未来的30年,中华民族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应当不断探索,追求并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参考文献】
1【特别关注】总书记15篇讲话系统阐述“中国梦” 2汪青松: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历史经验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那一天起, 就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1]实现“中国梦”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党员应具备的素质既应包含党章中对党员和干部的统一要求, 同时也应体现时代和国家使命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客观要求。概括来讲, 大学生党员应具备优良的政治素质、法制道德素质, 端正的作风、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健康的身心。[2]
近年来有学者对大学生党员素质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党员在政治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素养、综合能力、模范作用等方面总体素质良好, 但同时部分党员学生也存在入党动机不够端正, 政治理论基础不扎实, 党组织活动参与热情不高, 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3]针对以上现实情况, 结合青年群体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 笔者认为, 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素质。
一、加强教育引导, 端正入党动机
大学生思想活跃, 接受新知识较快, 但思想不成熟, 易受外界影响。因此, 高校党务工作者以及老师应当做到及时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以提高学生识别、判断是非的能力。
同时高校要充分重视同辈群体影响的力量, 树立优秀学生党员典范, 鼓励学生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营造“争先创优”的氛围。
二、丰富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形式, 尽量与专业学习相结合, 以提升教育效果
青年大学生普遍存在感性多于理性, 喜欢探索尝试新奇事物的心理, 因此, 建议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开展形式活泼多样、富有新意的活动, 为他们开创社会实践学习平台, 将课堂教育、网络教育和社会教育等模式加以充分利用。同时在组织党团活动时如能与学生的专业教育做到有机结合, 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近期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学生党支部在组织“中国梦”系列活动时就提倡学生发挥自己专业特长, 以稿件、手工制作、MV短片制作、摄影等多种形式来表达他们心目中的“中国梦”, 最终取得了非常好的活动效果。因为学生在创作过程中从本专业出发, 从而对创作题材有了更深的理解, 因此对参与此类活动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
三、重视通识教育, 全面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综合能力
目前很多学生党员只是一心把精力放在专业学习上, 专业学习成绩很优异, 但却缺乏基础学科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导致“高分低能”情况的出现。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学校必须加强提高师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和重视, 发动全校教师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通识教育中来, 自觉推动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改进,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成才观。开展通识教育, 就要更加重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就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 促使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探索的精神、创新的能力;就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注人类命运, 关注社会进步, 关注百姓疾苦, 服务祖国人民;就要更加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只有全面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才能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才能促使全体大学生党员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才能有能力指引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
四、关注大学生党员的身心健康, 应做到团体心理辅导与个别心理咨询相结合
衡量一个人的健康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生理 (身体) 健康, 二是心理健康。作为大学生党员这样一个优秀的群体, 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是尤为重要的。科学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通常具有共同的成长任务和心理特质, 他们通常没有严重的心理疾病;但存在成长上或学习、情感方面的困扰, 如能对这部分学生团体统一开展心理辅导, 营造互帮互助氛围, 对提升大学生党员的整体心理素质是非常有效的。同时, 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及老师也应关注出现严重心理问题需要个别辅导的学生, 做好跟踪服务工作。
五、全面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学生自治管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培养大学生党员的主人翁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倡导“学生自治”, 学生自治管理, 是指大学生在学校职能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当前的形势和教育目的要求, 树立科学发展观, 对自己的品行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更新的过程, 是学生自我素质提升、自尊心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和自我品格精神锤炼的过程。
大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和模范作用, 如高校党建工作能与学生自治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结合, 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引导学生自治管理, 以学生自治管理为出发点促进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发挥, 既有利于保持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性质, 也有利于创新党建工作模式, 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吸引力和号召力。为了培养学生党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党支部建在班上”与“学生党员带班制度”的有效模式, 走出学生自治管理与党建工作相结合的高校党建新思路。
近年来, 党员发展的制度建设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得到不断完善, 例如发展党员责任制、团组织推优制、党员发展公示制、民主评议党员制等一系列具体工作制度从无到有从有, 进一步规范对党员的培养、考察、发展、教育等各个环节和工作;此外, 很多党组织还采用了“积分卡制”, 将党员考核与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以及党章相结合, 实际表现与进步程度相结合, 学生党员素质自我测评、他评、基层党组织测评、上级党组织测评以及群众评价相结合的思路建立考核制度, 这将更加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党员长期稳定地保持先进性。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当代中国人民的理想和追求, 是一个鼓舞人心的目标和梦想。百年奋斗历程, 使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大学生党员是祖国的未来, 是国家的栋梁, 相信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运动中, 大学生党员在党的正确领导下, 与全国人民同心同德, 艰苦奋斗, 一定能够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摘要:实现“中国梦”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 高校学生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最有生机和活力的优秀青年群体, 不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 而且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和骨干群体。着力提升青年大学生党员的素质对夯实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全民族的共同愿景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高校党建提升大学生党员素质角度出发, 阐述了提升党员素质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中国梦,大学生党员,学生自治,高校党建,党员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昀献.“中国梦”与中国共产党的当代使命[J].决策与信息, 2013, (1) .
国有企业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
按照社会学理论,所谓社会建设,就是要在社会领域或社会发展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并相应地形成各种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从而更好地弥合社会分歧,化解社会矛盾,控制社会冲突,降低社会风险,增加社会安全,增进人民团结,改善百姓民生,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广义的社会建设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各子系统在内的整个社会大系统的建设;狭义的社会建设主要指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各子系统并列的社会子系统的发展、建设和管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主要讲的是狭义的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主要包括对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与配置“适应性”的建设;对确立的目标、规则的“人格共识性”的建设;对社会成员平等价值观“共享性”的建设;对社会行为模式中权利义务“平等性”的建设四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对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与配置“适应性”的建设。具体包括:经济发展与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的“同步递增机制”建设、社会性公共资源配置的“经济发展促进机制”建设和社会性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机制”建设。其二是对确立的目标、规则的“人格共识性”的建设。具体包括:“沟通平台”建设,关键是国家认可凡涉及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与配置的事宜,社会组织有“参与作决定的公民权利”;“社会体制”建设,即对“国家权限、社会组织的权利与义务、企业的权利与责任”作出必要的规制;“组织机制”建设,指社会组织、政府机构、企业,围绕为特定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与配置做决定的机制建设。其三是对社会成员平等价值观“共享性”的建设。具体包括平等价值观“形成环节的共享性”建设,指国家、社会组织、企业三类主体在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与配置的“根本目的”“基本原则”问题上“形成共享正确的平等价值观”的机制进行建设;平等价值观“解释环节的共享性”建设,指国家、社会组织、企业三类主体之间利于用同样的平等价值观含义“解释各自做法的合正确性”的机制建设;平等价值观“评价环节的共享性”建设,指在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或配置形成了一定结果的情况下,对国家、社会组织、企业就所形成的结果中蕴含的平等所作的合正确性解释之间“共享正确性”的机制建设。其四是对社会行为模式中权利义务“平等性”的建设。具体包括对社会成员利用到“实体性权利”的平等机制进行建设、社会成员利用到“救济性权利”的平等机制进行建设和对社会成员利用到“自我保护性权利”的平等机制进行建设。在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中,平等价值观“共享性建设”是社会建设的灵魂,它的建设状况,决定着社会成员“人格共识性建设”能走多远,进而决定着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与配置“适应性建设”能持续多久。
事实证明了社会学研究的结论,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原则的自发作用,会使社会中“平等、互尊”原则的“共享性被动摇”,利用到的权利的“平等性被漠视”,确立的目标和规则的“共识性被扭曲”,结果使得社会性公共资源持续供给与均等配置的“适应性被破坏”,因而经济越增长,社会不平等越加剧,导致经济与社会、生态之间的“发展协调性”断裂。对社会进行“建设”,就是要使社会具备按自身平等、互尊原则有效地规制市场原则自发作用的能力,使经济增长与社会平等与生态平衡之间重新形成“发展协调性”。因此,加强社会建设,对于弥补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增进社会公平正义、改善百姓民生、建设和谐社会、提升执政能力并增强执政合法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正如社会学家孙本文所说:“不努力于社会建设者,必趋于衰败,努力于社会建设者,必趋于进步。”
企业作为构成社会三大组织(政府组织、市场组织、社会组织)的主体之一,无论是在对社会性公共资源供给与配置“适应性”的建设,对确立的目标、规则的“人格共识性”的建设,还是对社会成员平等价值观“共享性”的建设、对社会行为模式中权利义务“平等性”的建设中,都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早在《公司的概念》中就指出:“一个企业的宗旨存在于企业自身之外。事实上,因为工商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其宗旨必然存在于社会之中。”他在《21世纪的企业管理》还进一步指出:“一个成熟的企业,它必将取代政府的部分责任,承担地方(或称社区)的管理职责。”在我国,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地位与作用,更应带头成为能够良性调节社会关系、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成为能根据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的新表现、新特点和新趋势,创造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和社会风险新机制的新主体。
早在20世纪40年代,彼得·德鲁克在分析美国社会时,他就选择这样的机构作为代表性事物:“它为我们的公民设定了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的标准;它能领导我们,影响我们,指导我们;它决定了我们对社会的看法……这些代表性的事物就是大企业。”对于志在做强做优、争创世界一流的中国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来说,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中,应当责无旁贷地自觉成为这样的代表性事物。
强化社会建设职责 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按照社会学原理,社会建设的目标是使社会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之间形成并保持发展协调性。换句话说,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加强社会建设,实现以人为本、人和自然双赢、人和社会双赢,并把自然代价和社会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达到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社会建设这个保持发展协调性的目标,与国际上社会责任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比较,不但可谓异曲同工,而且更具有可操作、可衡量、可评价的规范化特点,因而企业从履行社会责任入手,着力加强社会建设,可以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
nlc202309040247
根据西方企业的成长经历,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罗宾斯把企业社会责任的扩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管理者通过寻求企业成本最低、利润最大来增加股东的利益。在第二阶段,管理者承认其对雇员的责任,改善工作条件,扩大雇员权利,增加工作保障等。在第三阶段,管理者把他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扩展到具体环境中的各种人群,包括消费者、供应商和销售商等,从而制定公平的价格、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维护良好的供应商关系。在第四阶段,管理者对社会整体负责,他们经营的事业被看作公共资产,他们对提高公众利益负有责任,承担这样的责任意味着管理者要积极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社会公益活动等。
在全球化的当今世界,各种组织及其它们的利益相关方都愈加意识到,将一个组织的绩效同它所在的社会相联系,将其运营与它对环境的影响相联系,已经成为衡量其总体绩效和持续有效运营能力的最重要的方面。要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或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要保证世界生态系统平衡、实现社会平等和公平正义,具有良好的组织管理与社会建设管理体系。按照ISO 26000的提法,社会责任的基本特征是组织将社会和环境效益纳入其决策和活动,并为其决策和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承担责任。ISO 26000要求各类社会组织高度关注它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对其负责;不浪费资源、坚守道德底线、诚信经营、公平竞争、不提供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保护弱势群体,关心社会公益事业;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社会责任的国际潮流面前,包括企业在内,各个社会组织都会受到来自客户、消费者、政府、协会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方更严格的审视。有远见的企业领导者已经认识到,只有在负责和可信的基础上开展业务才有可能获得长期的成功。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为实现自身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遵循法律、道德和商业伦理的透明行为,在运营全过程中对利益相关方、社会和环境负责,追求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的实践。必须看到,与西方企业相比,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整体上尚处于第一、第二阶段,多数企业仍然只是将自己作为赢利组织,以利润最大化、市场最大化为追求的唯一目标。在利益驱动下,许多企业的经营行为对社会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以至危害,如不讲诚信、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劳动歧视、封闭而不透明,缺乏劳工保护、漠视员工健康安全、生产条件恶劣等行为十分普遍。虽然有少数优秀企业在某些方面在向企业社会责任的第三、第四阶段发展,但与ISO 26000的标准要求相比,与欧美优秀企业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在这样的条件下,加强社会建设的有效途径,就是着力促进广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使之在遵守法律和商业准则、商业道德、创造利润和对股东负责的同时,承担起对劳动者、消费者、环境、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针对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或社会建设职责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是通过履行诚信经营、合法经营责任来强化企业在社会建设中的职责。诚信与守法是一切经济交往、社会交往和社会建设的根基。面对较长时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交往中严重的失信、失范现象,企业必须依法经营,不搞商业欺诈,不故意违约;产品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消费者的要求,不生产劣质产品;不搞虚假广告宣传,不搞价格欺诈,不损害消费者利益;必须尊重知识产权,不侵权,不仿冒;必须依法纳税,不偷税,不漏税。总之,企业必须以守法经营和市场诚信意识规范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来强化社会责任与社会建设的职责。其次是通过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强化社会建设职责。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必须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必须要摒弃“重资本、轻劳工”和“见物不见人”的观念,消除各种形式的强制性劳动,杜绝任何在用工和行业方面的歧视行为;必须坚持同工同酬,规范劳动合同,明确员工工时与工资标准,保障员工工资福利,并要使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随着企业事业的发展不断改善、员工的收入随着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不断增长;特别要关注员工的健康安全,为员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要重视员工的心理健康,关心员工疾苦,注重员工的精神人文关怀;要建立和健全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和机制。最后是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通过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积极进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等来强化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社会建设的职责。
建设社会文明 国企要作表率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在建设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方式、调结构、转型升级等重大国家发展战略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实现企业与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关键。科学发展观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人文精神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环境和社会的贡献,构建起以数量增长、质量效益、生态平衡、劳动保护、人文关怀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形成企业与自然和谐相处、企业内人与人和谐相处、企业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新型关系。在中国企业群体中,国有企业的表率作用又尤其重要。
如果不带偏见地看问题,应该承认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在担当社会责任或社会建设中走在了其他企业的前面。虽然它曾经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企业办社会”阶段、改革开放转折时期的“社会责任缺失”阶段和进入新世纪以来的“理性承担社会责任”阶段的历史变迁。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通过体制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发展十分迅猛,呈现集体崛起态势。在国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浪潮涌入我国的时候,国有企业虽然不是最早受到冲击,但却是要最早起到表率作用的企业。
早在国际标准ISO 26000《社会责任指南》于2010年11月1日正式发布并提供各国自愿采用前,2006年3月,国家电网正式对外发布了我国国有企业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2007年5月24日,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举办了“增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专题研讨班,时任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的李荣融在开班仪式上指出,根据我国国有企业的特点、地位与作用,国有企业首先要履行政治责任,同时也要履行经济、道德、法律、环境保护和慈善责任等社会责任。作为国有企业,除了要追求利润,为社会创造价值以外,它还具有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为社会提供就业,促进社会公平,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特殊责任。2008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1号文件《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要求中央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广大中央企业积极探索创新加强社会责任沟通的形式和途径,大多数企业建立完善了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制度,目前已有83家中央企业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有的企业还发布了国别报告、省市公司报告和专题报告,不少中央企业的报告获得了国内外有关机构的高度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2012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指出,2012年,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40.9分)高于民营企业(15.2分)和外资企业(13.2分)。在国有企业中,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最高(45.5分),国有金融企业其次(39.5分),其他国有企业居于最后(23.6分)。与2011年相比,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指数年度增幅最大(2.8分),民营企业其次(1.9分),外资企业略有进步(0.6分)。
nlc202309040247
国有企业在改善民生方面贡献卓著。如在支持民生工程和西部地区发展方面,电网电信企业大力投入“村村通”工程,农资企业加强“三农”服务,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投资建设。据初步统计,有93家中央企业定点帮扶189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涉及全国21个省市区、8 300万人口,占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数量的31.9%;有44家中央企业在新疆、40家中央企业在西藏开展了各类援助帮扶工作,被誉为“电力天路”的青藏交直流联网输电工程建成,从根本上解决了西藏缺电问题。
国有企业在国家危难时冲锋陷阵。每当国家和民族面临急难险重任务时,国企总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南方冰雪灾害、玉树地震、雅安强震等救灾抢险重建和利比亚撤离,央企的队伍往往是最先到达、最后撤离的。当老百姓拖家带口逃离险境的时候,中央企业的抢险队却在往最危险的地方赶,他们要在第一时间抢通灾区的通信、电力、道路和运输线,帮助那里的人们脱离危险、渡过难关。不仅仅是自然灾害,在很多领域,国有企业都在用自己的技术优势、使命感和责任感维护着这个国家的安全和百姓的幸福,用企业的方式守护国家与百姓的今天和未来。
国有企业积极履行慈善责任,助推社会事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08至2010年中央企业累计对外公益捐赠133.7亿元。2013年4月20日雅安发生强烈地震后,中央企业除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抢险救灾外,还积极捐款捐物。截至4月24日,中央企业向灾区捐款已经超过3亿元。长期以来,广大国有企业广泛开展扶贫、扶教和医疗求助等慈善公益活动,援建了数以万计的希望小学,等等。这些活动,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也促进我国社会事业的发展,提升了我国社会文明建设的水平。
虽然国有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强化社会建设职责上取得了很大成绩,也走在了其他企业的前面。但要清醒地认识到,与ISO 26000国际标准要求相比,与党的十八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下个百年目标的要求相比,与我国企业当前在社会责任与社会建设中存在的普遍而严重的违法、失信、污染和浪费等突出问题相比,任重道远,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做好自己的同时,以持续的表率作用引领其他企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建设和谐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任 真)
罗曼·罗兰说过:“一种梦想,就是一种力量。”中国梦,就是中华崛起的动力。而要将这股动力发挥到极致,最终实现中国梦,则需要青年的行动和努力。中国梦需要青年勇敢担当。
在思修课中,我们学习了理想与信念的重要意义,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总书记2013年和2014年的五四讲话,更让我们认识到,要想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青年就必须承担重任,勇敢担当。
中国梦是中国人对于理想的中国社会的不懈追求的梦想。泱泱中华,五千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在追求理想社会中做出了许多尝试。
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者都有自己对社会的梦想,儒家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道家安定恬淡的“小国寡民”的社会,墨家绝对统一的“尚同社会”等,这些可以算是较早期的关于社会构想的主张。时间再往后推算,秦始皇的千世万世受皇家统治的国家的梦想,陶渊明与世隔绝的安逸社会的梦想,朱熹礼义教化、三纲五常的社会的梦想,都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到了近代,由于受到西方列强的威胁,中国人更加努力寻求中华之梦。太平天国有建立平均主义的太平盛世的梦想,资产阶级有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梦想,由此可见,对于社会和国家的梦想始终贯穿于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中。然而这些梦想基本可以算是空想,它们在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上根本不可能实现。
2012年,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他明确地指出,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梦想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梦想。它是符合实际的,是可以实现的,一方面,这一梦想是经历了无数探索后得到的梦想,是全国人民普遍认同的梦想,是全国人民坚定支持的梦想;另一方面,我国的综合实力在不断增强,有能力排除万般阻碍实现这一梦想。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梦想,这个梦想,需要广大青年的不懈努力。
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总书记也说过,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实现中国梦,广大青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先锋。青年人具有满溢的激情和充沛的精力,最朝气蓬勃的一代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实现中国梦之时,唯有青年人才能充满热血地去拼去闯,推动中国梦的实现。青年是中国梦的传承者。青年是中国梦实现的中流砥柱,而中国梦也正是一代代青年不断传承的结果,唯有靠代表着未来与希望的青年传承,中国梦才能长存,才能实现。由此可见,对于实现中国梦,青年人决不能置身于事外,青年人要勇敢担当!
然而,实现中国梦并不是空喊几句口号,费费口舌就可以实现,它需要广大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青年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指路明灯,青年树立崇高的理想,确定前进的正确方向,才能有所作为。青年应树立复兴祖国和民族,回报社会和亲人的崇高理想,自觉将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论,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听从党的领导,响应党的号召,为国家的兴旺发达和社会的改革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唯有这样,青年才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为实现中国梦的行动中,让青春绽放出绚丽光彩。
其次,青年要求真务实,踏实奋斗。青年不能做口头的巨人,行动的侏儒,青年要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切实的行动。青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根说过:“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通过学习知识,青年可以不断得到进步,能够用丰富的知识储备作为奋斗的力量。青年要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身边的每件小事,不怕失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出一番成就来。青年还要拥有创新的灵魂,敢于打拼,保持敢为人先的干劲,用充沛的活力和改革的精神去开拓进取,获得进步,造就辉煌。
除此之外,青年还要勇于吃苦,拒绝享乐主义。在奋斗过程中,青年不能缺乏坚毅的品格。“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面对艰苦的工作环境,青年要坚韧不拔,不怕吃苦,自觉承担重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汗水,不断战胜困难,实现追求的目标。在取得一定的成就后,青年不能就此满足,安于享乐,要敢于到艰苦的岗位为社会做出贡献。如今,不少大学生到贫困地区支教,为那里的孩子们带来读书的机会的温暖与关怀;很多大学毕业生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选择支援西部,支援边疆,为民族团结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样淡泊名利、拒绝安逸、甘于奉献的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一章《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息化为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
把好新闻源,当好“把关人”。非典、新冠疫情都证明了一个道理:谣言的终止在于新闻的公开。在主流权威媒体第一时间公布疫情、防疫专家在权威媒体平台向大众普及可防可控的科学知识后,老百姓对于疾病的恐慌大大减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点就会肆虐泛滥。大众传播学中有个“把关人”的概念,以党报党刊等为代表的主流媒体应当牢牢把握新闻传播的主导权,在新闻场域、舆论阵地主动发声,把准确权威的信息及时传达给受众,及时遏止谣言的滋生。
用好新媒体,引导“新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近年来,中国网络普及呈指数级增长,我们的主流媒体不断运用迭代的技术更新,在网络新媒体方兴未艾之际,推出融媒体、智媒体、新媒体等,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全球化信息浪潮奔涌之际,我们的主流媒体应当继续利用好信息技术革命的优势,在网络空间这个未来竞争的主要战场主动作为、积极发力,凝聚各方共识,真正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管得住”“用得好”。
讲好中国事,掌握“话语权”。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国际舆论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它们始终围绕本国利益,肆意抹黑其他国家。造成这种情况除了长期的综合实力优势外,与其拥有《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泰晤士报》等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媒体平台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影响力还不够,国外不少人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固有印象还没有改变。作为展示国际形象的重要窗口,我们的主流媒体应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不懈讲好中国故事,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
总书记在“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五四主题团座谈会上对广大青年提出五点希望: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广大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广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广大青年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广大青年一定要锤炼高尚品格。
理想,犹如一团火,点亮了心中的黑暗理想,犹如一个发动机,激励着我们向前;理想,犹如灯塔,指明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周恩来之所以成为人们所敬爱的总理,那是因为他从小就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贝多芬被人们尊称为“乐圣”,正是因为他对音乐的满腔热忱„„也许,有无数的人用一生去寻找他的理想,最终却不能如愿,但他们的一生都在奋发与向上的努力中,在不断的探求中,使他们的人生同样变得有意义,而这些人同样值得敬重。之前看过一部电影叫《勇敢的心》,给我的震撼特别大,里面主人公正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获得自由,而不懈奋斗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大学以前的我们就有一个理想就是考上好的大学,那时的我们为了自己的理想起早贪黑,不知疲倦地去奋斗。而如今我们已经实现了这个小理想,但是似乎我们有些迷茫了。有的人从一开始就有着远大的理想,他们努力考上大学,在大学再继续努力锻炼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有的人似乎理想不太明确,高中的努力只是为了考上大学,上了大学以后,似乎有些放松了,开始贪图享乐。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在学校里面每天的生活,应当是为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去努力奋斗,这样,每一天下来,我们都会感觉忙碌、充实而又愉快的。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过程中,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在说到如何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特别加重语气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里,总书记不仅仅是给全党同志一个善意的忠告和警醒,更是对全党同志提出的严格要求和寄予厚望。历史的长河中也不乏空谈误国的例子,魏晋时代的风流名士以清谈为风尚,被王羲之砭为“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还有战国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以致40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灭亡。此类误国之鉴,发人深省。总书记这强调的这八个字也与他对青年提出的第二个要求相吻合,广大青年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作为大学生,我们有着自己的理想,光谈理想是没有用的,我们要做出实际行动来。
编者按:当前,国际话语场域日益多元、复杂,各种思潮与观念相互碰撞、融合。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实施文化霸权主义,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社会观念和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强力渗透,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处于不断被解构甚至颠覆的风险之中。因此,抵制西方文化殖民、发展和创新民族文化、重振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是当前刻不容缓的现实问题。
我们必须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就像习近平主席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时强调的,“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
主流媒体对中华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扬、传播与推广任重道远。本期特别策划通过分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杭州新闻广播大型品牌文化活动“我们读诗”、陕西广播电视台的《文化三秦》栏目、沈阳广播电视台系列报道《祖先的传承》、广播传记《林兆明的艺术人生》等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样本,期望国内的主流媒体不仅能够形成文化传播的自觉意识,而且通过不断创新传播形式和手段,讲好中国故事,围绕“中国梦”架构起“中国媒介传播”的崭新传播平台与传播体系,建立重振中国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记者的社会责任是什么?记者的梦想是什么?我最先想到的还是那句话——“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我认为,“著文章”不言而喻,是我们每位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职业技能,而“担道义”才是这份职业的灵魂所在。所谓“道义”,就是行人间正道,义无反顾;就是积极推崇道德,敢于匡扶正义。用当下最贴切的话来诠释,那就是传递正能量。虽然我仅是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学通社记者部的副部长,从事和新闻报道有关的工作2年,结合自己的从业报道经历,我认为一名新闻记者要承担起社会责任离不开“想”和“能”两个字,首先是想承担,其次是能承担,记者应怎样承担?实际上就是记者应具备怎样的责任意识和怎样的责任能力问题。
首先,记者的责任意识的根本是遵守这个行业的行规,从行业标准出发,责任意识的起点一定是职业意识。这个行业的“宪法”就是求实。什么是记者的职业意识?就是守住行规中的求实底线,才能谈承担社会责任。职业意识应该是记者工作中的下意识,而不是需要掏出守则来查字典一样对照。转载和编译是新闻采编的工具,但当下也出现了“来料加工”泛滥的现状。一把剪刀、一瓶浆糊,对新闻进行剪切和粘贴,轻事实、重评论,以微博“转发加评论”的模式来撑版面、装门面,衍生出了很多没有事实依据的观点,甚至歪曲真相、误导受众。记者如果没有可靠的、准确的新闻来源,你是不可能去做报道的,这是一种规范,我们要遵守这个行规,有这个职业意识。行内现在有个说法,有些记者越来越像编辑,不去现场去上网,不是调查
采访而是百度搜索,职业意识淡漠不可能承担起这个职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其次,记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应该以效果意识为目标考量,关注一个社会选题,不是看它是正面还是负面,而是它有怎样的新闻价值,它的传播效果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带来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记得2004年的非典,一位记者进入区疫时,一名小患者发现记者手中的摄像机在拍摄她的时候还主动挥手致意,进入病房拍摄患儿是记者的本分,但是能拍摄到她挥手的镜头则是效果意识。我们想要介绍这个患者,体温正常、病情稳定,正在积极的治疗当中,仅以静态的画面的表现力是不够的,但是这个患儿一个挥手的镜头,就比“体温正常、病情稳定”这几个字有效果的多,这就是效果意识。效果意识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判断,你想让观众看到什么?你想让观众看完之后感到什么?责任意识始于职业意识,终于效果意识,它决定了记者的情怀和媒体的品格,这两者又决定了新闻产品的格调和价值。
认知能力是立业之本、表达能力是竞争核心。有了责任意识,还要有承担责任的能力,否则只能会有心无力。记者的责任能力主要包括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认知能力,就是记者面对社会应该关注什么?从一种现象能看到背后有什么成因、未来会有怎样的走向?如今在网络上出现了公知群体,真正的公知应该是能够准确认知社会的公共传媒。知识分子包括媒体记者,因为常识是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的,我们可以不是社会学家,但是我们具备常识,这说明了认知能力并不是很高,我们具有新闻常识的记者都应该有认知社会的能力。媒体与
媒体之间,记者和记者之间,品质差别取决于认知社会的预见力、洞察力和判断力,某些记者的“围观”水平其实暴露的是认知社会的低能。
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决定了媒体的公信力,失去公信力的媒体只能是自说自话、自娱自乐。并不是“丑”比“美”更吸引人,我们应该考虑的是我们发现美的能力和表达美的能力,热衷丑闻是媒体的降格,是面对美的虚弱无力。
我们要努力成为梦想的一代,而不是平庸的一代。人活着的价值就在于他是否承担了他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出生在这个时代,就注定我们要承担历史赋予的使命。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没有理想的人,也注定将是平庸的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青年作为民族复兴之希望,国家未来之栋梁,在成就中国梦中尤为关键。因此,当代的青年必须要有自己的理想。但是,这种理想不是不切实际的白日梦,也不是只顾自我的小追求,而是将实现自我价值与实现民族复兴统一起来的愿望和目标。
我们要努力成为崛起的一代,而不是垮掉的一代。理想只是第一步。实现理想关键在行动。当我们有了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就应该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我们要努力学习。学习是积累知识、提升能力最重要的途径。青年是学习最重要的时期,我们要珍惜时间,力争这一阶段学习尽量多的知识和能力。同时,我们要坚持终身学习的观念,活动老,学到老。我们要艰苦奋斗。理想的道路从来都是铺满荆棘的,不可能一帆风顺。艰苦奋斗,坚持不懈,才能干出成绩。
我们要努力成为高尚的一代,而不是堕落的一代。这是最好的时代,同时也是最坏的时代。发展给我们创造了无数的机遇,但是同时也埋伏了无数的陷阱。作为青年,我们要高度重视自我品德修养,要拥有健康的灵魂。只有拥有了健康的灵魂,我们才能抵挡住诱惑,才能不走偏方向,才不会自甘堕落。
导语: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正如保尔柯察金所言,要想回首往事不悔恨,将来不遗憾,现在我们就必须艰苦奋斗,用青春之梦筑起中国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几篇题为实现中国梦才,青春勇担当的3000字作文。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喜欢。
实现中国梦才,青春勇担当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有承载着古代人民汗水的中国梦,近代列强入侵,中国梦包含在民族不屈不挠地反抗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习近平对中国梦的阐述理解。从古代到近代,从近代到今天,几千年来,中国梦内容形式一直在变,但内涵却始终未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四书之厚重,承载着祖国千年的文明演义,延伸着炎黄子嗣们永不停歇的“中国梦”。庄生梦蝶,思想之自由释放,嫦娥的奔月,追求之大胆无畏。从秦汉的明月到唐明的关城,中国人的梦不但一直在做,而且为了到达梦境的彼岸,坚持不断地探索和尝试,在历史上,中国和中国人是历来不缺少梦的。现在亦是如此,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心怀梦想的国度,我们的民族是一个有追求的民族。今天,我们高声畅谈梦想,谈我们共同的被赋予更多时代内涵的梦-中国梦,中国梦,由每个个体的梦组成,也是每个人小小梦想的拓展延伸。每个人都有梦想,无论性别,无论年龄,无论身份,无论学历……每个人或卑微充实或遥远富足的梦,都在提醒着我们的存在,唤起我们的行动。一个人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没有梦想,梦想之于我们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在社会大舞台坐标上确定了自己的位置。而“中国梦”就是要让全体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与时代一起成长进步的机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提供了实现价值的平台。实现梦想,实现中国梦,既是是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是对整个中华民族美好的希冀憧憬。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更是青年一代的。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青少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代青年不可能置身事外,更不应该将此作为负担。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曾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名言历代流行不衰,它涉及社会和民众的精神价值、生活意义、学统传承、政治理想等内容。我们作为一个饱含中国梦的当代青年,应该有如张载这四句名言之气概,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努力为社会做贡献,为社会重建精神价值,为民众确立生命意义,为前圣继承已绝之学统,为万世开拓太平之基业,促进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总书记XX年5月4日在参加五四青年节团日主题活动中指出:“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当代青年作为国家未来的支柱,应当要有勇于担当责任的勇气和敢于实现梦想的决心。中国梦与青少年的梦是相辅相成的,青少年的梦是实现中国梦的希望所在,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青少年梦的支撑,只有依靠青少年梦、汇聚青少年梦,才能实现中国梦。而中国梦点燃和激励了青少年梦,中国梦为青年的个人梦的实现提供更高的平台,更大的舞台。青少年的前途与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强大、民族振兴,青少年的人生价值才能实现。因此,青少年个人梦的实现要以中国梦的实现为依托,要在为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去实现自己的幸福梦。
正如温家宝XX年5月3日在与清华大学的师生座谈时所指出:“每一个青年的前途离不开国家的前途,没有国家的前途也就没有青年的前途;同时,国家的前途也离不开青年的前途,一个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没有青年的牺牲和奋斗精神,没有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这个国家也是没有希望的。国家的需要就是青年人的需要,更是当代青年大学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拼搏奋斗的青春之梦。满足国家需要的当代大学生才是大有作为的青年人。”
中国是深富想象力之民族,自古有“嫦娥奔月”之畅想,如今得以梦想成真,让神话变为现实,这其中也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努力。“神十”升空,万众瞩目。“80后”女航天员王亚平,在被誉为“女飞行员摇篮”的队伍中,不仅熟练掌握了4种机型的驾驶,更成为一名年轻的骨干飞行员,也成为“80后”女飞行员的杰出代表。在我国的航天团队中,年轻人已挑起大梁,载人航天总体部400多名员工,平均年龄仅岁。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复兴之路上,每个青年都是追梦人,他们已经出发。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在西部广袤的土地上播种梦想。大学生村官分布在全国1/3以上的农村,他们给农村带来新理念,也在田野上收获了人生历练。青年人让志愿服务成为风尚,千千万万青年人向世界打开千千万万认识中国的美丽窗口,也正向社会展现新一代青年的品质、担当与风采。
人生要紧的不是你所处的位置,而是你所朝的方向,正确的方向,会给我们实现梦想提供希望,无穷的力量和奋斗的勇气。坚定方向,才不会迷失自我。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实现中国梦亦可以从最不起眼的地方入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点滴的努力,也可中国大梦惊艳世界。中国梦,不能仅仅是一个掷地有声的承诺,更需要落实到行动上。创造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勤奋与智慧才能,更需要脚踏实地的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是实现中国梦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实干精神对于青年来说,更为重要。只有从实际做起,脚踏实地,不断努力才能把握住机会,我们的青春梦想才可能不是幻想。当代青年,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应当在正值青春年代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不断为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奋发图强,实现人生道路上一次又一次的突破。有了实现自己理想的力量,才会有实现中国梦的能力,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当每个人都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并努力实现时,中国梦也就实现了。青年的梦与祖国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中国梦是所有当代青年的共同的梦,是最终的理想与目标,中国梦也将会因青年们的努力而永远活跃在每个人的心中。
当代大学生们是不可缺少的为祖国发展而努力奋斗的青春力量。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格和无私的精神将会让新一代的大学生们实现中国最伟大的梦想。作为现代的大学生,应当更加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不仅要提高科学文化水平,而且要注重自身修养,努力克服自身的弊端,做一个文化与素质兼备的新时代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担起实现中国梦的重任,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光彩。我们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为中国梦的实现时刻准备着。以远大的志向为前进和发展鼓足动能,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是推动梦想实现的“正能量”。在抗震救灾的前线,在志愿教学的山区,在每一个需要我们的地方,都有我们新一代大学生的身影,我们也应该继续将爱国精神深入更多人的心中,努力团结,凝聚力量,共同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
我们相信只有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才可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亦即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奋、勇气、拼搏和决心迈向成功。如果没有中国梦,也就没有了这个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那么又如何去实现我们共同的中国梦呢?因此,我们新时期的大学生,必须始终怀揣中国梦,并为之奋斗。当代大学生应该认识到,青年人不仅是“中国梦”的建设者,而且也会成为“中国梦”建设成果的收获者、享用者。我们要在改变自身命运的过程中相互守望、共同担当,为这个时代、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注入更多自信、温暖与希望。21世纪以来,我们青年大学生面临的选择很多、机遇很多、挑战也很多,竞争更为激烈。但是,只有为祖国前途、民族命运而奋斗,才能成为大有作为的青年,才会在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获得更为广阔的舞台,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这是一个梦想绽放的时代,中国梦,从我的梦开始。我的梦,就是中国梦!
【中国梦党员责任与担当】推荐阅读:
担当责任,践行青春中国梦12-24
脚踏实地托起中国梦 青春勇担当12-17
浅析中国梦与中国青年梦的关系11-02
中国共产党党员条件09-15
中国全体党员和各级09-20
中国共产党员特质10-14
中国梦与个人梦论文12-17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09-14
中国梦与个人06-04
文明礼仪与中国梦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