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精选12篇)
小学科学教学是科学基础教育,担负着儿童科学启蒙的重任。小学科学实验既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基础,又是科学教学的重要内容、重要方法和重要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验不仅能使儿童有效的获得知识、掌握知识,而且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爱好,使儿童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科学态度、科学素养,发展儿童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全面提高儿童的科学素质,培养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品质。下面仅就自己的实验教学工作谈几点心得:
一、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
环境对人的意识、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我在实验室管理工作方面,注意到了环境育人这一因素,把实验室布置的就如同科学的殿堂:黑板上也贴着:“探究、发现、创新”六个大字,墙上挂着中外科学家的巨幅画像,及实验规则和方法。后面的墙上挂着巨大的展板,上面有我国两弹一星成功的画面,有神州六号飞船发射成功的巨幅画像。四壁洁白如雪,实验器材摆放整齐,一尘不染-----,这样的环境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发着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加强仪器管理,保证实验课顺利进行。
只有把教具分类清楚的摆放在教学仪器柜里,才能用时快速地找到,高效地服务于实验教学,保证实验课的顺利进行。
我把我校的数学、科学类教具按照《小学数学科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的顺序从一号柜往后依次摆放,同一柜教具按“小件在前、大件在后、左低右高”,上下层教具按“小件在上,大件在下,轻件在上,重件在下”的规则作近距离的调整,再填写标签贴在仪器柜的每一个层次的左上角。教具这样摆放,既美观大方,又可以快速地找到。
三、做好实验教学的资料建立保存工作,为课程改革打基础。建立好各个实验教学的资料,把以往实验教学中的各种表册保存起来,作为今后实验教学的参考资料,不断改进实验教学,为课程改革铺路搭桥。
为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每学期初我都及时制定《小学科学实验计划》、《各年级实验目录》、《实验室工作计划》等十几种计划和安排,然后实验教师、科学教师共同研究,填写实验准备报告,科学教师填写周实验计划并提前一周交给我,我根据以上表册做各项准
备工作。做分组实验的时候,每个小组有一名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单,课后实验教师、科学教师共同填写实验登记表。
以上各种资料学习终结时装入档案盒中,放在资料柜里,妥善保管,查找起来非常方便,有利于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四、自制教具,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受经济条件制约,现有教具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这就需要师生共同动手,自制教具。
多年来我自制了“风的形成演示箱”,“液体热胀冷缩实验瓶”,“空气热胀冷缩演示瓶”,“二氧化碳制取瓶”等40多种教具,发动学生自制“反冲现象实验器”200多件,弥补了学校现有教具的不足。
五、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使实验教学更上一层楼。
小学自然教材十二册第十四课《日食和月食》,由于所介绍的知识和现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难涉及,所以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虽然“三球仪”可以演示日食和月食的成因,但是它很难反映其现象。我在教学中运用Flash6.0制作了一个CA1课件,清晰、动态地展示了日食和月食的过程及成因,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六、做好每一个科学实验
1、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
(1)填好实验通知单。演示实验,提前两天,将通知单交给实验员准备仪器用品;分组实验提前一周,将实验通知单交给实验员准备仪器用品。
(2)选择所需的实验仪器与用品。有的实验用品仪器室里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因地制宜选取或自制。例如,“风的形成演示箱”,就可以用饮料瓶自制。
(3)选择恰当的实验方法。不同的实验方法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只有恰当的方法,才会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例如,日食和月食的实验,利用三球仪来演示,就没有利用Flash6.0CA1课件演示的效果好。
(4)每一个实验在课前都要试做,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例如,“二氧化碳有灭火作用”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倒二氧化碳蜡烛即熄的现象,这就要找出原因,反复实验,找到最佳的实验方案。再如,“氧气助燃”的实验。烧红的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实验很难成功,这就要向学生说明原因。以免临堂失措。
2、实验之中要正确引导启发
(1)实验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组织学生探究实验的结论,使科学结论形成书面语言。
(3)指导学生填好实验报告单,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4)教师要认真批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单,搞好点评,按年级保存。
3、每次实验后,教师要对实验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制定出改进方案,以便提高以后的实验水平。并将反思形成书面材料保存起来,以备后用。
七、把实验教学落到实处。
在我们农村小学,近几年实验教学虽有所发展,但在一些小学,由于诸多原因的限制,实验条件还很差,实验室和仪器室形同虚设,完全没有利用起来,造成了有的小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实验课。另外有的科学教师的素质也不高,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专职的自然教师。这势必给实验教学带来诸多的不利因素。要扭转这种局面,必须使学校领导和实验教师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培训科学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把实验教学落到实处,施实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教师要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小学科学课程涵盖的内容比较丰富, 对小学生来说, 很多知识既新奇又有趣, 而且科学课中许多实验环节, 也是小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然而实际学习和操作的过程并不顺利, 因为小学生年龄段的原因, 他们注意力很难长时间地集中在同一点,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侧重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又要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中, 小学生大多都有好多问题要请教教师, 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 教师不可能同时照顾到所有学生的不同问题, 如果老师没有对一些学生的问题做解答, 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 这样不利于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能很好地安排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要对问题做总结和筛选, 集中解决共同的问题, 对个别问题个别解答。教师还要安排好学生间的互动, 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 促进共同学习。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容易起来, 教师的课堂教学就会更有效。
二、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参与积极性
实验是科学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所以, 教师要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主动性。科学中的许多实验都跟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跟实验有关系的现象或事物将学生引入实验,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现象, 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在实验过程中, 教师还要有针对性地强调实验过程和目标。学生在兴趣和目的的引导下, 对实验活动积极参与, 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同时提升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 对老师的评价都比较敏感, 教师要特别注意评价对小学生的影响。小学科学教学应当采用合适及时的评价制度, 来激励小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小学生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日养成的, 学习能力也不是短时间内培养出来的。对小学生的学习做评价的时候, 教师要特别注意要合适及时。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 教师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课堂教学中, 对于问题作出的不同回答, 教师都要有对应的评价。如果学生的回答完全不符合, 教师要用委婉的语气告诉学生并且鼓励和引导他向正确答案的方向思考;如果学生的回答还不全面, 教师要给予一定的肯定并鼓励;学生的答案完全正确时, 教师一定要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赞扬。因为在小学生的心理世界里, 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很重要。也许只是一个鼓励的眼光就会对学生起到很大的作用, 或许只是一句无心的委婉批评, 对小学生就会产生伤害。小学生正处在逐渐健全心理素质的阶段, 不仅是教师的评价, 甚至教师的举手投足、表情、眼光都可能是小学生留意的, 所以, 小学科学教师要充分重视对小学生的评价。
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注重德育教育。科学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适时地穿插在教学活动中, 或者可以在课堂教学前提出一些跟道德教育有关的问题, 给学生提供机会发言, 教师一定要对学生做出适当的评价。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来增进师生的沟通和互动, 以此来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
有效的科学课堂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在小学生学习的起始队段, 教师要寻求合适的教学方式, 对学生进行指导, 充分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使科学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有效化。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张红霞.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丁定一.小学自然教学方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杨光.我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5.
[5]魏冰.科学素养教育的理念与实践:理科课程发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关键词:实验教学 科学素养 参与 体验 感悟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因此,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倡导学生亲身经历以及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感悟,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成为我们科学教师在科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热情
科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其主要特点是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大胆质疑,进而对自然进行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就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进而释疑。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实践探究活动中。如在进行“电磁铁”这一知识点教学时,上课一开始,我提出问题:“听到电铃声我们开始上课,而你们知道电铃是怎么工作的吗?”学生们畅所欲言之后,我再因势利导让他们提出各种问题,为本次教学埋下伏笔,于是,这堂课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探究的热情,经过我精心的引导,让大部分学生形成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学习行为。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会引起儿童迫不及待地、探索、研究的兴趣,我们应依据教学目标,遵循认知规律,有机结合学生生活中熟知的生活现象去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问题,寻找问题,并提出问题。
二、改变实验方式,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实验探究意识
在科学教学中,实验是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改进实验方式,使实验教学跟探究性学习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让学生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重视探究过程,不仅让学生动手实验,还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设计实验,使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发展成更持久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如《摩擦力》这一课,可先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然后由学生自主讨论出“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这样把学习的过程真正交给学生,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实验探究意识,发展了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三、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的基础。在科学教学中,不论是肌肉的、感觉的还是神经的,都必须靠“做”的。“做”这个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所以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做的,教师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学会自己动手操作,懂得经历一个猜测——制定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一般的探究活动。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他们熟悉的容易亲近的、喜欢的、能动手做的、有兴趣参与的现象和事物,精心设计,耐心细致地组织引领他们像科学家一样真刀真枪地亲历探究过程,从众多的感受和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
四、让学生充分亲历、体验、感悟科学探究
在科学探究性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与教师的分工明显不同。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科学地运用教学策略,组织学生主动进行科学探究,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让学生在亲历探究的过程中实现自我领悟,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形成自己特有的行动策略和方式,养成乐于与他人合作的好习惯。比如,提出问题时,不能因为学生提不出来,教师就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应该冷静地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实验不成功,教师不能立即去做给学生看,而是应该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学生只有亲身经历这个活动过程,才会使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更能主动参与到实验操作中去。而我们教师本人,也要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不断学习,成为新课程的实践者、研究者和开发者。
摘要:小学科学作为对学生实施自然科学教育的一门入门学科,其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所处的地位可谓是基础性的。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教育工作者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以及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文将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作用,浅谈开展小学科学教育的策略。关键词:小学 科学 信息技术 教学
一、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语有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在学习什么东西时,拥有兴趣都是首要条件。没有兴趣的话,那么不管学什么知识也不可能真正的学好,这对于个人的成长发展是不利的。因此,在对学生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时,应当首先去激发出他们对于这门学科的兴趣,其次,才能让教育工作者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如,某位教师在使用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材讲授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时,并没有选择死板的讲述课程内容,而是选择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的内容讲述了从世界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到如今我国神舟飞船在航空航天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等一系列载入人类史册的科学事件,并且附有鲜明的文字说明。视频一播放,学生立马就被吸引了过去。而在这段视频播放完了以后,这位教师才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了自然科学的例子吗?”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积极思考,并纷纷踊跃回答,课堂气氛被逐步点燃。之后这位老师又提问了一句:“同学们现在最大的梦想是什么?”结果在活跃的课堂气氛的渲染下,学生纷纷异口同声说道:“成为科学家!”这样,这位老师不仅自然而然的引入了第一单元的《科学是……》和《做一位小科学家》这两个课程的内容,还成功的激发了学生对于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趋向,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纵观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几乎每一次巨大的文明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从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发明蒸汽机,到近代人类电脑的诞生,再到如今苹果IPhone5的推出。科学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因此,在科学教学时,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做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做到将这种创新意识在教育的过程中植入到学生的脑海中。要让学生拥有“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一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小时候就为他们树立好宏远的目标,才能让学生一直保持学习的热情和钻研的精神,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栋梁之才。如,某位教师在使用苏教版的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材讲授《奇妙的声音王国》这一单元中的《声音的传播》这一课时,他并不是循规蹈矩的向学生讲授声音是如何传播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传播。而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先向学生播放了一段周杰伦的演唱会的视频。周杰伦动感的歌声很快就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并成功的调动了大部分学生的情绪。之后这位老师询问学生:“看了刚才的视频,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周杰伦的歌声可以传到那么多人的耳朵里吗?”老师这个问题刚问完,马上就有
学生抢答说:“因为有麦克风。”于是这位老师又问:“同学们思考一下,他说的对吗?”通过这个问题,这位老师将全班学生引入到了思考当中。之后,在让学生带着问题的情况下,这位老师十分自然的引入这次的课程内容。而在讲完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之后,这位老师又让学生根据刚刚学习过的知识内容,举一反三,说出声音还能通过哪些方式传播。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很快便思考并讨论起来,最后成功的得出了声音还能在液体以及固体中传播的结论。之后这位老师又布置下作业,让学生自制“短途电话”,并且要充分利用声音的传播方式。在其后的课堂中,学生们纷纷展示了自己的制作成果,其中不乏新颖有趣的作品。这样,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到了科学知识,更锻炼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养。
三、善用多媒体课件,开展信息技术教学
科学这门学科既然是涉及到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那么就不可避免的要讲解到许多自然现象以及开展科学实验。而在现实情况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因素而导致条件上的缺失,无法让学生亲身体会到自然现象或是开展实验活动。因此,善用多媒体课件就显得尤为必要。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现今的很多教学科目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科学教学时,利用信息技术来模拟一些自然现象,科学过程,甚至是虚拟实验室,都成为了越来越常用的手段。如,某位教师在使用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材教授《生命之源——水》这一单元时,就利用信息技术模拟了水在大自然中的循环过程,让学生了解到这个世界上的水的来去动向,成功的化不见为可见,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
四、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小学生的心性和智慧还并不成熟,十分重视别人对他们的评价。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开展科学教学时,应当注意对学生的个人评价。而且尤为需要注意的是,要表扬大于批评,多表扬集体少表扬个人,多表扬过程少表扬结果,多表扬后进生少表扬尖子生。由于个人的差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最后表现的良莠不齐。因此,教师应该多针对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表扬,要让他们懂得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学习认真做事的习惯。决不能以成败论英雄。而对于后进生,则要在课堂上调整步调,照顾大多数学生,课堂下,要多关心指导。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温暖,从而心声感激,再将这种情绪化为学习的动力。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学生整体的提高才是教育的目的,如果单单教出一个学生,而其他学生最后都没有得到学业上的进步,那么,毫无疑问,这个教育是失败的。总结:
开展小学生科学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在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做到善用信息技术教学,关注后进生的发展。如此,方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为国家培养人才。参考文献:
[1]李军.小学科学教师的好朋友——谈小学科学教师与信息技术[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2(4)
【摘要】
《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科学课的生命。”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听课中发现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往往只流于形成,实验效果低迷。因此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选择合适材料,方便实验操作;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实验开展;适时巧用评价,发挥评价作用”来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科学
实验教学
有效性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通过亲身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搞好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关键。但目前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中存在:常规未养成,课堂闹哄哄;分组不合作,多数作壁上观;动手不动脑,探究层次浅;材料杂而乱,摆弄无结果等问题,导致实验教学往往只流于形式,实验效果低迷。要达到让小学生能够通过科学实验收获大量的科学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的教学效果,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最重要最根本的策略。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选择合适材料,方便实验操作;适时巧用评价,发挥评价作用”激励学生搞好探究活动
等几方面作了探讨。试图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探求策略。
一、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对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给学生创设各种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其探究兴趣的有效途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只有在科学课的开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组织好学生开展有效的实验探究。那么如何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呢?笔者认为:结合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创设情境的方法(如故事、魔术、游戏、实物、悬念等),就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六课《金鱼》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观察了金鱼的外形、运动和吃食后,问:金鱼鱼鳃一分钟开合几次,金鱼不断地喝水,会胀破肚子吗?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弄清其中的奥秘,并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于是学生便对金鱼如何呼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强烈的探究欲望。良好的教学情境就像一个“磁场”,它吸引着学生进入一个充满问题、充满思考和探究的科学世界。
如在教学《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时,设计了一个实验,把一团餐纸巾塞到玻璃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让学生预测,纸巾会被水浸湿吗?你能说出其中的缘由吗?创设的情境已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问题的提出立即使学生产生了探究欲望。
二、选择合适材料,方便实验操作
1、紧扣教学目标,精心准备实验材料
教学目标是我们教学的核心,观察、实验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方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实验、组织实验、准备实验材料。
在《沉浮的秘密》这一课中,“与水同体积的物体,比水轻的在水中上浮,比水重的下水中下沉”这是这课中学生要通过实验认识的目标之一,而使不同形状的固体与水比较体积,是实验中的难点。有的教师设计了规则图形(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固体与同样的水容器来装水进行实验比较。而本人设计了一种实验装置。方法是让固体浸没水中,使之排出同体积的水,再进行比较。这样更适合水与众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比较,简单适用。这两种方法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好方法。而这样的器材在仪器室是没有的。这就需我们教师去设计和制作,去准备。
又如《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这一课是关于滑轮认识和探究。在实验室里有散装的滑轮装置,也有成盒的简单机械实验盒。为了方便简单,可以分发给每个实验小组实验,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方法之一,它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实验材料准备是否充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科学学习探究活动。
2、优化教学效果,合理改进实验教具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教学仪器有其优点和长处,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我们现在用的三星球仪,它在演示地球、月亮运动规律时是一件很好的仪器,而在演示地球上的四季形成时就有些欠缺,它不能让学生直观看到太阳对地球直射点在地球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变化和太阳对地球直射、斜射的变化状态。为了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总是保持倾斜的方向不变,形成太阳对地球直射与斜而形成地球上的四季”这一实验效果,我对三星球仪进行了改进,制作了一个“四季形成仪”,让学生能直观地理解地球四季形成的原因。
教材中有不少实验的设计理念不错,但还有需要我们改进的地方,像《怎样让衣服上的汗水干得快》这一课是关于水蒸发快慢的问题,涉及这个问题有三个对比实验。课文中设计的实验有的在室内进行,有的在室外进行,有的需要几天观察记录时间。针对这些情况,我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了一个“水蒸发实验架”,它为实验提供了有风与无风、温度不同、水面大小不同这三种不同实验环境,使三个对比实验都能在实验室完成,而且最多只要一节课时间,实验效果显而易见。
3、发挥农村优势,开展观察实验。
在农村,学生观察自然的内容很多,条件比城市优越,如动植物生长、水与空气以及其他各种自然现象,教学时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到“大课堂”中去研究,在大自然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如讲根和茎前,先带领学生到田野中去,让学生采集各种各样的根和茎,然后回到课堂上,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根和茎进行分类、研究,这样使学生在丰富、具体的感性材料面前,激发兴趣,吸取知识,提高能力,使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满足。
三、有序做好课堂分组实验,注重实验过程的有效性
在实验课中,要提高实验效率,教师必须保证实验的有序性、有效性。
(一)制定规则。
制定一系列的实验规则,如在老师允许开始试验前学生自己不得自行摆弄实验器材,实验中注意爱护实验器材,实验结束后把器材整理干净等。教师不时地让学生学习实验规则,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二)明确实验目的。
实验切忌毫无目的,随心所欲。实验的最终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为的是在实验中发现规律,理解规律,从而掌握规律。如在教学《我们的周围的空气》一课中,证明空气存在实验,无论是利用吹大的塑料袋钉个洞,来吹动小纸条,还是利用吹大的塑料袋钉个洞还是放大水里,使冒出小泡,都是为了证明空气是存在的。为实验而实验,没有目的性,只会使学生浮于实验过程与表面现象,不知道为什么做实验,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是不会获得科学知识的(三)实验预测。预测是对事物发展变化的一种预料和猜想过程,是对事物发展的结果进行的一种假设性解释。不论预测成功与否,学生总能享受到探究的快乐。而一旦有了预测,也就有了探究的目标,学生会集中精力实验,解决问题。教师要对每组学生的预测进行统计,全面掌握学生的预测情况,及时进行评价,这样,能促使学生养成科学预测的好习惯。(四)分工协作,做好观察、观测和记录。
在进行探究性观察实验活动中学生对实验现象极有兴趣,往往只顾观察、观测、实验,却很少对观察、观测到的现象做记录。因此,在探究性实验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给本小组的同学分一分任务,如谁做实验预测员,谁做实验员、实验记录员、汇报员、实验器材管理员等,让他们通力合作,完成好每一个观察、观测和实验。(五)交流结果。
经过观察、观测和实验,每个学生都会有所发现。如何将这些发现进行交流,达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环节学生表现活跃,急于展示自己的发现。这时,在发挥小汇报员主角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其他学生的补充,要让每位学生的发言成为全体学生探究、学习的资源。四、注重实验评价,发挥评价作用
科学实验探究的有效开展,还在于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心。学生自信心地提升,源自教师的评价。在每堂课中教师要努力地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只要在探究活动中有进步的表现,哪怕是一点点,我们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如能实事求是回答问题的,能积极思考问题的,探究中能积极合作的,能为他人成功而喝彩的,能认真地倾听他人发言的,只要某一方面较好,就给他鼓励性的评价。这是树立学生信心,帮助他们坚持探究的很有效果的方法。
如《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中,在“改变橡皮泥的沉浮”活动中,教师出示一团橡皮泥,让学生推测它在水中是沉是浮,师再将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下沉,问:大家能让橡皮泥浮上来吗?说说你的方法和理由。学生想到(如把橡皮泥和泡沫绑在一起;往水里加盐、加糖……)等许许多多想法,虽然没有达到教师的要求,但教师都给了激励性的评价。在评价后,追问:不借助任何材料,能让橡皮泥浮上来吗?说说你的方法和理由。这时由于学生在前面受到过表扬,他们会放大胆子去思考,就能促进实验探究的有效开展。
又如三年级下册《植物的一生》中,种植凤仙花的实验探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学生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学生往往会失去耐心,使得实验无法有效地开展。因此,教师定期和学生进行观察交流,并对学生的观察记录作出评价,让学生保持实验探究的兴趣,使实验探究得到有效的开展,保证实验探究任务的顺利完成。
五、激励学生搞好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兴趣,增长探究的能力,逐步形成实事求是、善于质凝,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让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小制作活动,自制标本展橱,开展课外观察实验、栽培、饲养、小制作、小发明、小课题研究、科学知识竞赛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总之,对于农村小学的科学实验教学,我们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借助农村小学的一些自然优势,积极开动脑筋、寻找办法,弥补自己实验器材的不足。注重培养农村学生乐于动手、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弄清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提醒学生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并用,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切实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科学实验水平。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张绪培
俞伯军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M]
浙江大学出版社
3、刘默耕.刘默耕小学自然课改革探索[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4、许
飞
《关注科学本质
引领科学探究》科学课
5、李廷军.重视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四川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新研制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期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科学,能够对科学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使他们对今后的职业选择和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离开实验,科学结论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现实教学中,许多小学老师由于学校条件有限、经费不足,加之自己存在惰性等因素,从而导致实验课严重缩水,学生也表现为敷衍了事,一节课下来是食而不知其味。因此要真正认识到实验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积极创造条件改进科学实验教学,进行探究式科学实验教学。
一、多设置认知冲突情景,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在讲人类基因遗传这一节引入中,我讲一小故事进行这样教学设计:我们学校一位男教师是色盲患者,其爱人视力正常,有一次,他爱人让他到菜地里去摘一些西红柿,这位教师到菜地里后,把西红柿红色的与绿色的全部摘掉,拿回到家中,受到妻的批评,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比较多。教师可进一步设计,这位男教师对于红绿色盲分不清,但是儿子、女儿的眼睛视力均正常。中国有句熟话:有其父必有其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色盲形状的遗传并没有在子女身上出现,那么、学生想到的事和原有认知发生矛盾,学生在分析这一矛盾时,提出人类某些性状的遗传是否与父代无关?
我们来看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第一、学生也听说见过学校吴老师在摘西红柿时,对于红绿色分不清;第二,吴老师的儿子和姑娘的视力都正常,色盲性状的遗传没有在他们身上发生,这些事实好像不符合遗传规律。只有事实和原有认知发生矛盾后才会产生问题。探究问题的提出应有两个环节:发现现象和对现象质疑。教学中要发挥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善于捕捉新现象;二是不断地把新现象和自己的认知联系起来,增强质疑的意识。
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认识基础上,通过他们不断与新信息进行交流和思维撞击,在彼此的相互作用中,逐渐生长出新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建构新的认知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原有认识在探究过程中经过冲突和挑战,在生物知识的构建中起关键作用。设置认知冲突情景,让学生在前后矛盾中产生强烈冲突由“无疑”到“生疑”。
二、用建构主义思想优化实验教学过程
传统的科学实验,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相关的知识和训练实验技能,至于科学学科中的科学方法,没能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实验多为教师演示,学生只关注实验结果,即便是在学生分组实验课上,教师也是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过程或方法步骤去操作,造成了学生只会“照方抓药”,在实验中往往过分注重“按部就班”、过分依赖书本、机械而被动地操作。这种教法,会使学生成为机械的操作者、知识的“容器”,既不明白实验原理、目的,也不知道怎样去观察。学生对实验得出的结论无从分析、归纳、推断,更不知如何去设计实验,即便实验结果与书本有异,也要牵强附会地填写实验报告。实验内容缺乏思维性、探索性、创造性,学生对实验理论背景或实验设计方案不加思索。这种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只重接受而忽视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活动,不利于学生科学素质的提高。
因此,教师必须认真设计好教学过程,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用建构主义思想优化教学过程,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用建构主义的思想优化师生教学活动结构。教学方法要因人而宜,教学有法、教要得法、教无定法、法无定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的应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的,要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教学相长。
三、在实验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学生不是“无心”、“无情”的学习机器,而是富有个性的学习主体。教学中,要使学生由被动的、静态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动态的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着力营造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氛围,鼓励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只从听觉获得的信息能记住约为15%,只从视觉获得的信息能记住约为25%,而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实验能记住85%以上。所以在实验教学中,教师不应将实验讲得过细、过透,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验。整个实验过程中,使学生始终处于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积极状态,这样,方可培养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探索真理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并可将现行课本中的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例如:演示实验“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可改为学生自做实验,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做好记录。从研究步骤的确定、实验过程的记录、结果的分析到结论的得出,整个过程均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实际操作时,有的用红墨水、有的用蓝墨水、还有的用彩色水笔的各种颜色的墨水,但都能在木质部中观察到应该出现的结果,这样,教师不用多费口舌,学生便可得出水分和无机盐由导管向上运输的结论。通过实验,不仅使学生的手脑得到锻炼,而且还使学生在参与中更好地领会和体验科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互相合作的精神。
四、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古人曾说:“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学生因疑而学,则会促进其去探索。例如在学习“骨的成分”这一内容时,可先行实验后讲解课本内容。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一根长骨不易折断也不易敲碎,一根肋骨可以弯曲。这时设疑:骨由哪些成分构成?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来探究此问题,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做好实验记录,最后总结:骨是由硬脆的无机物和柔韧的有机物组成的,骨的成分决定了骨的物理特性。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实际操作,并作认真记录,最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最终使学生形成:提出课题——设计——探究——结果——分析、评价的探究式学习方法。这样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同时也能促进学生领会实验设计的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也可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式学习方法。也可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勤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取知识。例如“探究种子的成分”实验,教师先不告诉学生结果,让学生在预计的基础上利用实验进行探究。学生通过主动获取知识,既知道了种子的成分,又很好地解决了“有机物和无机物”这一教学难点。学生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验证和修改,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均得到了提高,同时还学会了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运用实验结论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例如:根为什么向地生长?生拌的黄瓜放盐后为什么会出现很多汁水?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验证了所学知识,而且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探索知识的能力。
五、让学生所得结论与科学结论进行比较反思
在学习嫁接技术教学中,学生探究了黄瓜苗在南瓜根上嫁接实验,要使这个实验成功,必须使这两种苗的形成层充分接触,在操作过程中,对两种苗茎进行斜切,不要切断,然后用小夹把两切口夹在一起,几天以后,你观察,如果两种苗都长势良好,那就去掉黄瓜苗的根和南瓜苗的叶;再过几天后观察,黄瓜苗叶是否活了,活了说明实验成功。那么,如何来进行判断黄瓜苗是否成活?一搬而言,可用手触摸一下黄瓜苗叶就知道了,如果黄瓜苗叶一触就掉下来,说明嫁接失败;反之,黄瓜苗已成活了。让学生较完整构建嫁接这方面科学知识,并鼓励学生利用星期天时间,上网查找有关植物嫁接方面的资料来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了解。通过让学生所得结论与科学结论进行比较和反思,将学生个体或小团体的认识发展为一般的认识,从而达到在探究过程中发展科学思维和建构知识的统一。
一、挖掘生活化活动内容
1、从教材中挖掘生活化学习活动资料
现在我们对学生的教课科学课是由一下几个部分所组成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环境的探究活动组成的这些都是在进行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要求与准备工作。学生们要进行对科学的学习, 我们就要不断的进行参加不同的研究活动、进行对不同事物的观察、与认识等。在我们要与学生们进行科学探究教学时我们要去选择一些比较吻合孩子们身边比较实际的实验进行探究。我们在进行研究与探究时我们要结合学生的经验和实际进行探究, 在对问题的探索、尝试、调整和解决的自主性活动中获得积极的创造性的人格发展学得具体、学得积极、学得有用。可以通过不同的实践让孩子们更了解科学并且让他们知道科学是来自与生活, 让学生知道科学源于身边的生活, 了解科学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形态。
2、在学生周围实际生活中寻找内容
我们要通过对学生们的引导让他们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 教材中那“面向生活”的内容就显得十分有限。我们为了更好的与学生们更好的进行科学与生活当中的联系, 教师们要不断的去发现孩子们周边发生的事情与生活环境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我们要将这些事情转化成一个个不同的非常具有代表性和探究性的科学研究问题, 并且让孩子们在这些不同的生活问题当中可以亲身感觉出科学与生活是融为一体的科学源自于生活, 只要你用心去发现处处都会有科学。
(1) 关注校园生活中的科学资源
校园生活是学生们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 因此教师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校园生活, 教师们要不段的去挖掘发现学校当中的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科学素材, 把校园中的科学问题搬进课堂, 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科学源于生活到处都会有科学只要你用心去发现。
(2) 留心社会生活中的科学资源。社会生活是学习科学的大课堂, 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到很多信息, 我们还可以通过在和学生家长们进行谈话的过程中采集到与学生生活当真与科学有管的一些实践问题, 甚至小伙伴之间的游戏有时也会成为科学学习的第一手资料。
社会生活是学习科学的大课堂, 学生可以从报纸、杂志、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了解到很多信息, 我们还可以通过在和学生家长们进行谈话的过程中采集到与学生生活当真与科学有管的一些实践问题, 甚至小伙伴之间的游戏有时也会成为科学学习的第一手资料。
3、加强科学和其它学科的联系
打破传统格局和学科限制, 构建一个开放的大课堂, 并且我们允许学生们在科学课上选择一些不同的生活当中与科学问题互相关联的科学生活问题, 不人为地设置学科壁垒, 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找到应用的广阔途径, 理解科学的丰富内涵, 吸收更为丰富的营养。
二、构建活动生活化模式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科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 将科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 并且还要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是实践来进行对科学的实践与交流经验的空间, 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思想和方法, 同时获得广泛的科学活动经验。课前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凭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做好课前尝试探究, 课堂创设生活情景组织开展活动探究。课后延伸探究生活内容, 创设大课堂情境。我们要激励孩子们去平时的生活当中学习并且利用自己的头脑进行使用科学去化解各种不同的生活问题, 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紧密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提高思维能力。
1、课前准备生活化的探究材料尝试活动
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探究材料, 这是实现儿童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条件。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材料包括可供观察、探究的所有信息材料和实物材料。在对小学生们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们一般都会采用一些比价符合生活当中的实践材料, 让孩子们进行实践。
2、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科学教学应以探究为核心, 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 科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 我们要利用对孩子们生活经验的想法与思维开拓, 使课堂情境趋于生活化。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 它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 学习就是学习者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和过程。因此, 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 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
摘要:科学活动生活化探究旨在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 我们要将孩子们的科学研究带领到更广泛的生活实践当中。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科学研究, 科学活动贴近生活, 让生活和科学研究相互融合在一起, 学习活动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我们通过不同的方式与方法去引导学生们去学习科学的想法, 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 可以让学生们使用科学理论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课,活动,生活化
参考文献
[1]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门捷列夫说过:“科学的原理起源于实验世界和观察的领域,观察是第一步,没有观察就不会有接踵而来的前进。”在现实的教学中,我们越来越强调和注重科学实验的 “做”,而轻视了科学实验的精髓——实验中的观察。只有全面细致的观察和透彻的分析,才能得到有效的实验结果。
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常常出现下列问题:
1.少了耐心,错过了精彩
小学生对他们感兴趣的事物,或新异的有强烈刺激的现象产生注意,乐在其中,而忘记观察的任务。对于不感兴趣的,就会无精打采,没有想动手做实验的欲望,从而失去了实验过程中的发现与乐趣。
在《热起来了》一课教学时,学生做“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实验时,要求是30秒后,一分钟后,2分钟后……读出温度计的温度,这一实验要求手持温度计上端,不能拿出被测的水,由于学生需要几分钟不停的观察和手持温度计,有很多学生在1分钟后就开始没耐心,手酸了、眼累了;或换人,或拿出温度计……
2.缺了条理,丢了顺序
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缺乏条理性。有些学生不知道自己在整个小组实验中充当什么角色;有些学生在实验时不知道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等等。这些都会使观察变的无序。
例如在《电与磁》这个单元《电磁铁的磁力二》这节课中,老师准备了有电池、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铁芯,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铁芯、导线、大头针等材料。老师提出的问题是:看看准备的材料,我们还能检验哪些假设,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接下来,就让学生动手做实验验证自己小组的假设。学生一下子蜂拥到讲台上领取材料,想领什么材料就领什么材料。顿时忙开了,课堂上很热闹。找个学生问问,你们在研究什么呀?学生摇摇头。这节课,教师准备的大量工具和材料,是想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磁力大小与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由于教师没有让学生确定自己要探究的课题,致使学生盲目地忙乱了一节课,更谈何细致的观察呢?
3.留于表面,偏了重点
小学生观察事物和现象往往满足于或停留于大致的、笼统的、轮廓的观察,因而常遗漏或忽视重点的观察内容。
例如在《物质在水中是怎么溶解的》一课中,在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实验时,观察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该实验的目的是从高锰酸钾溶解于水的实验中,得到“均匀分散”的结论。在学生实验前,我觉得这个实验的现象非常明显,学生应该能够比较容易得到结论。但事实上学生解释这一现象时是这样说的:水变红了,高锰酸钾不见了,却得不出均匀分散这这一结论。
科学实验中的观察要讲究方法,要培养学生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善于撇开事物的那些扑朔迷离的非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捕捉观察目标,进而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为了提高观察的有效性,我粗浅的认为在实验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化繁为简,便于观察
在让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同时,我们可以改进实验实验操作和仪器,让学生便于观察,使他们的观察兴趣浓厚。如使用温度计连续测量几杯水的温度,我们把实验仪器改进了一下,三个温度计挂在横杆上,三个温度计同时测量冷水、温水、热水在相同时间内的温度变化,学生容易观察又便于操作。
2.有的放矢,明确任务
对事物进行观察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要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达到什么目的,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把观察的注意力集中到事物的主要方面,以抓住其本质特征。
以下的记录是二年级的学生上三级的科学课《我们知道的磁铁》的记录情况:
学生记录:①磁铁隔着一张纸也能吸住铁钉;②磁铁能让指南针转动;③铜条什么的不能吸;④同颜色不能吸
课堂上教师出示的观察目的很明确,直接指向磁铁与其他物体的相互作用情况,并示范给学生观察记录的方法,二年级学生的记录是丰富多彩的,观察是很有效的。
3.细致观察过程
认真、细致地观察实验,这样对物质及其变化的现象的观察才能做到既全面又分清主次现象。而学生不认真、不细致观察实验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这样既不利于观察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化学概念、理论的形成和巩固。
例如观察 “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这个实验,我们不单单观察最后的结果现象,要从高锰酸钾进入水之前就开始观察了。进入水之前是怎么样的,刚进入水中的状态、搅拌后的状态、高锰酸钾溶液的状态。清楚地了解高锰酸钾是如何扩散到水中的,帮助学生建立起溶解的概念。
为了帮助学生能更好的观察,学生还要学会观察的方法。
只有对所有的现象全面有序地观察,才能有助于获得准确的观察结果,进行有序地分析。例如:在上《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课时:当用长柄金属匙取一小勺白糖,小心地移到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后,白糖先是由透明的晶体小颗粒熔解成了半透明的液体,接着变成黄色,之后颜色变黑并且有烧焦的气味,继续加热,有烟产生,最后变成黑色的固体物质(炭)。这些现象是在同一实验中出现的,而且还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另外这些现象都很新鲜,现象之间的变化也较快,如果观察不遵循一定地顺序,就会顾此失彼而得出片面的观察结果。
在小学科学中,观察正是亲自发现的体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然途径。有效的观察对培养学生兴趣、认识自然规律、开阔视野、掌握知识具有重大意义。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让小学生更好的顺应社会发展,科学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因此,教师应该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科学教程,促使小学生培养创造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能力。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根据小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展开实质性的教学,从而探讨了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关键词:兴趣;小组合作;规范操作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科学课程的关注度不够,一般采用“填鸭式”或“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极大限制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如此,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强等因素,很难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水平。因此,新课改下的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以及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以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和探索性极强的阶段,很难要求学生安安静静地在教室里听讲。因此,当代科学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心里出发,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展开相应教学。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玩游戏比较感兴趣,那么科学教师针对这一特性展开科学教学,让学生切实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给学生营造一个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的良好氛围。例如在四年级《声音的产生》教学活动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的方式,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师安排全班同学做一个才艺展示的游戏,如果同学有特殊的才艺可以把学校里的音乐器材借来用用,给大家展现不一样的才艺,课堂气氛瞬间活跃了起来。此时课堂里传出学生们唱歌声;有学生敲打架子鼓的声音;还有学生弹奏吉他的声音,学生们陶醉在欢快的音乐当中。随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们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呢?”学生认真思考,其中一位同学回答:“一个东西碰到另一个东西,就会发出声音。”教师再表扬这名同学:“非常棒,观察得非常仔细。那我们刚才唱的歌非常好听,这个声音是没有和别的物体相碰撞的,这有怎么解释呢!”学生们都在认真思索着,激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积极地与同学讨论。最后,教师告诉学生们:“摸着自己的声带说话试一试,那是什么感觉?我们利用鼓棒敲打架子鼓的时候,手指弹奏琴弦的时候都会发出声音,这些案例有什么共同特征呢?”?W生们经过讨论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教师利用小学生玩游戏的特性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仅如此,教师还通过给学生提出的问题,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产生对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从而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二、倡导小组合作,培养集体意识
当代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导致学生性格比较独立、自私,不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心理学家林格伦曾说:“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活动。”然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充分发挥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的功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集体荣誉感。比如在《我们周围的土壤》教学中,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们观察了解土壤里有什么?教师安排四人一组进行观察,要求小组的成员协商安排其各自的职责。通过小组协商,探讨出一个合理方案,进行操作并记录相应结果。其中一个小组安排第一名同学挖取土壤,放入在收集器里,第二名同学在一旁仔细观察操作的全过程,以免有误差产生,第三名同学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以及实验结果,最后一名同学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实验结果的不同之处。四名同学各司其职,在操作中虽然产生过分歧,经过交流与分析,小组成员达成一致。随后,各个小组经过讨论,争先恐后的证明自己的实验操作是最棒的,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最后,有的小组证明土壤里水,有的证明土壤里有蚂蚁,还有的小组证明土壤里空气,同学们讨论得非常激烈。学生们在科学教学活动中,积极配合着教师的教学工作,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以及集体意识,保障了科学教学质量。
三、追求规范性操作,养成精细习惯
在科学实验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实验器材产生浓厚兴趣,将教师的实验目的以及实验步骤抛到九霄云外,不仅影响学习效果,还耽误了学生的实验进程。有的学生虽然听清了教师的实验步骤,但是具体操作过程没有按照科学规范的进行操作,非常随意,甚至影响了实验结果。例如在教授三年级《把液体倒进水里》的教学活动中,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科学操作,了解食用油和蜂蜜倒入水中的具体现象。此时,教师分别拿出盛有食用油、蜂蜜、清水的三个试管以及两个烧杯。安排学生根据教师的实验步骤,一步步操作。首先把试管里的水倒入两个烧杯中,之后把盛有食用油和蜂蜜的试管分别倒入这两个烧杯中。随后,学生们发现食用油倒入水中,会出现食用油附在水面的现象,把蜂蜜倒入水中,会出现蜂蜜在水中慢慢下沉的想象。然而其中一名学生由于没有仔细听讲教师的实验步骤以及没有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误把食用油倒入了蜂蜜中,出现了两个不同液体慢慢融合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求规范性操作不仅让学生少走一些弯路,还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从而养成精细的好习惯,促使学生的各个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总体而言,教师要实现小学科学的高效教学是循序渐进,不断积累的过程。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提高小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及探究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精练”出适合小学生的优质教学方法。与此同时,科学教师还要不断学习、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小学科学高效教学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三、实验设计要联系当地的自然条件
教学大纲规定:“自然课要密切联系当地自然条件。”我县地处鄂西山区,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抬头可见,垂手可得的实验材料,为丰富自然教学实验提供了方便。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充分利用这一自然优势,通过多种形式,使原本生动的自然课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弄清为什么有的树到了秋冬季就会落叶,而有的却抽出了新芽,动物靠什么越过寒冷的冬天等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
关键词:实验教学 低效性 小学科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6
一、当前实验教学中的低效性问题
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思维能力欠缺,不能认真对待实验,仍然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学生的参与率低,相互之间合作不够。如在小组探讨活动中,有些学生只关注自己的事情,不理会老师和同学的讲解与帮助,也不愿意参与活动;还有些学生把实验仪器占为己有,没有合作意识,这些都影响到实验教学的开展。另外,有些科学探究实验需要家长在课后协助完成,但是这些活动并没有得到家长的重视与支持,再加上学生在课外实验中缺乏主动性,势必造成延伸实验的现象,效果不理想。例如:在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时,教师希望学生在家种一些植物的种子,由家长陪同学生每天观察记录种子的变化,但是有些家长没有耐心与毅力,最终没能帮助学生完成实验。
二、解决对策
⒈重视实验活动中学生的探究过程。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探究作为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教与学的策略。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很重视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获得发展。但是,怎样的探究活动才是有价值的,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
有一节三年级的科学课,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液体的相同和不同。讲台两侧摆满了各种实验材料。有食用油、水、牛奶、蜂蜜、蜡光纸、小烧杯、玻璃片、木板、塑料小天平等。学生开始试验之前,老师提出的问题是:食用油、水、牛奶、蜂蜜有什么不同?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很多看法,比如:颜色、透明度、味道、稀稠程度、喝下去的感觉、用途等等。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接下来,就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一下子蜂拥到讲台上领取材料,想领什么材料就领什么材料。学生顿时忙开了,课堂上很热闹。听课的老师问一个同学,你们在研究什么呀?学生摇摇头……
这节课,教师准备的大量工具和材料,是想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各种液体更多的不同,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由于教师没有让学生确定自己要探究的课题,致使学生盲目地忙乱了一节课,无论是在科学概念方面,还是在科学态度、方法和探究方面,得到的东西很有限。
对于小学生来说,探究绝不等于不要教师的指导,不是完全放手给学生,有人认为探究就是让学生独立研究,只要老师指导了,就不是探究。那种“学生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学生想怎样研究就怎样研究”的做法实际上是不符合小学生学习实际的。
新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之后,该怎么办?这些问题是否都有研究的价值,是否都能当堂研究,学生是否具备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指导他们整理、筛选,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研究什么,并紧紧围绕这个问题收集信息。
一个完美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学生自己发现可研究的对象,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拟定实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并进行汇报、交流。每位科学课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完成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但是,真正做到这一步,需要一个能力形成的过程,如果只有探究的激情,而缺乏探究的方法,漫无目的地去操作,那么,只能说是科学课教师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作用,是“有量无质”的探究活动。
作为科学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放慢“探究的脚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设计由扶到放的一系列活动。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要注重探究活动的效果,让学生从中在各个方面得到最大的发展。当然,在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参与,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之内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这才是我们在科学教育中所追求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科学知识”三维教学目标的系统达成。
⒉充分利用校园的实验资源。
校园里有一些植物和小动物,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小学科学课中需要的实验资源。如在《蜗牛》教学中,教师在一个班级里只是用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关于蜗牛的身体结构、运动和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并没有实物蜗牛,这样的讲解,学生只是了解了蝸牛的 部分知识;而在另一个班级中,教师上课时先问同学哪里可以找到蜗牛,然后组织学生捉蜗牛、养蜗牛,并且观察蜗牛身体的颜色、眼睛、触角、嘴巴等,观察蜗牛喜欢吃什么食物,怎样吃等,还有蜗牛是如何发现和找到食物的,在多种食物面前,蜗牛会首选哪种等。在饲养、观察蜗牛的同时,学生不但了解了蜗牛的身体结构、吃食情况,而且观察到蜗牛的排泄和产卵。学生通过此类探究活动,获得了对小动物的直观体验和感性认识,也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乐趣,为以后的探究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联系其它学科,让学生体会到实验触手可及。
在科学课程中,有许多知识是与其它学科密切联系的。如《声音教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与音乐教学联系起来,观察钢琴、架子鼓等乐器的特点及声音的变化,让学生发现琴弦的振动产生出声音,琴弦的振动影响着声音的强弱、高低;在《运动起来后会怎样》这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运动前后心跳和呼吸的变化情况,科学教师可以与体育老师合作,让学生先跳绳两分钟,然后进行对比,再思考为什么运动后心跳和呼吸会加快;在教《让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时,虽然学生都知道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使下沉的橡皮泥上浮,但却不知其原因,而通过“体积”这个概念的讲解,学生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总之,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讨论、自主思考等手段,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实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探究未知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一、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策略之一,也提醒了教师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的激发,再辅以丰富的教学内容和题材,深入浅出,帮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和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自然现象结合起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动手实验、亲身探究和感受,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一课中,在已经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后,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小苏打和白醋各有什么特点,混合后又会出现什么现象?有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学生对这一系列问题都产生极大的兴趣,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结果。
又如上《研究鸡蛋》一课,我先按照课本的问题去问学生:“鸡蛋怎样孵出小鸡的?”,问题的直接抛出,学生没反应,调动不起学生的探究欲和激情,事后反思,学生根本没有“小鸡是由鸡蛋孵出来”的前概念,那么何以激发起探究欲和激情呢?但如果改为这样:“假如给你一个鸡蛋,你可以做什么?”效果就不同了,学生兴奋极了,有的说把它烤熟来吃掉,有的说可以拿它里边的蛋清做美容,还有的想把它煮熟了,再打开看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究竟有什么区别……当有学生说想把它孵出小鸡时,我就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了解鸡蛋孵小鸡的条件,问:“你们知道要怎样才会使小鸡从蛋壳里钻出来吗?”有学生说:“我把鸡蛋藏在被窝里,因为被窝里暖和,经过一段时间小鸡就会出来的。”有的说:“我把鸡蛋放在一个容器里,放在一盏灯下照射。”还有的说:“我把鸡蛋放在锅里开慢火烧。”……学生说出各种想法,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归纳出孵鸡蛋的条件。教师因没有阻止学生的奇思妙想,所以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在整个过程都充满了探究知识的欲望。教师的教学方法富有儿童情趣并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教师的言语动作形象、直观、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只有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才会喜欢上科学课,才会主动学,乐于学。
二、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话的意欲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的创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屈尊”和“倾听”,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尊重和关爱,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这样他们才敢想、敢说、敢问,同时教师的倾听也能给学生树立榜样,让他们学会尊重和倾听同学发言。教师要注重运用委婉、温和的语言,如“你还有什么问题?”“你想说什么呢?”教师对学生的参与和意见应多予以鼓励,或者表示赞许,即便是学生的回答很不合理,我们也应该用如“可能你还没考虑仔细”等语言肯定他的努力,这样,学生才有对话的信心和欲望。
例如,在进行“物质溶解过程”的观察活动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依据观察时看到的现象提出自己对“物质的溶解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自由发言的交流机会。有的学生提出:“物质的溶解性与物质颗粒大小有关。”有的学生提出:“物质的溶解性与溶液温度有关。”有的学生提出:“物质的溶解性与搅拌次数有关。”有的学生提出:“物质的溶解性与大气压有关。”还有的说:“气压高物质溶解得快些。”……学生们畅所欲言,大胆说出了自己发现的问题和猜想。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实验验证。整节课教学氛围和谐、轻松,学生勇敢地提出了他们发现的问题,并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客观世界充满着好奇心,提出问题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天性,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加上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其天性的忽视与抹杀,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越来越少,他们提出问题的欲望也逐渐降低,以致变得懒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问,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提问题的机会,同时要保护他们的问题意识,鼓励他们多发现问题、敢于猜想,这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好策略。
三、让学生在亲历探究过程中提升科学素养
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探究活动来形成,然而仅用传统的讲授式学习是难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探究性的活动才是科学最本质的内涵。因此,只有引领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真枪实弹”式的探索研究过程中经历、感悟、体验,使学生直接感受和体验到科学试验的乐趣,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以提升。
如在《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一课中,在先问学生:“小苏打和白醋各有什么特点?”“把它们混合后会有什么现象?”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猜测。接着进行实验:先点燃在一支置于玻璃杯底的小蜡烛。接着另取一个玻璃杯,先倒入4匙醋,然后再倒入半匙小苏打,混合后马上盖上一块玻璃片,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用手触摸玻璃杯外壁,说说有什么感觉。然后把玻璃杯沿着点燃蜡烛的玻璃杯边缘倾斜,观察发生什么现象。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让学生亲身经历,通过亲历探究过程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又如,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一课中,认识空气的另一个性质———空气占据空间这一学习环节时我是这样做的,问:“既然水有一定的体积,占据空间,那么空气也和水一样占据空间吗?”给学生造成一个悬念,然后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选择多种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不少学生用课本里的方法:玻璃杯下部固定好一团纸巾,杯口向下压入有水的水槽内,再把杯子提出来检查,纸巾没有湿润,说明杯内有空气并且占据空间,将玻璃杯在水中慢慢倾斜,有气泡从杯口冒出,杯内卫生纸湿润。整个探究过程里,他们通过亲身探究和感受现象的事实,从而使探究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
小学生正处在一个活泼好动的年龄段,对于事物都怀着很大的好奇心,他们对于实验有一种特殊的兴趣,这种兴趣经过培养和引导,就能够成为他们学习科学的直接动力。用实验的方法调动学生探索科学的积极性,是一种极其有效的途径。同时,实验能力也是学习科学所必备的能力,学生参与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以及记录的整理等过程,对其实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其科学素养。
四、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
科学知识的内容十分广泛,然而科学课的教学内容,不能完全局限于教科书上的知识,还应包含学生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从学校、家庭、社会、自然等各个方面获取教学素材,从网络上搜集多种教学资源,以广阔的生活天地作为背景,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认识和体验。
(一)现代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能为学生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科学信息;能为教师提供更多样、更先进的教学手段。例如:对火山爆发的观察、宇宙的观察、微观世界的了解、动物生活习性的研究,应用相应的电脑软件,将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
(二)家庭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有积极作用
让家长知道学习科学的重要性,支持并介入此项工作。发掘家长的资源,让家长投身科学教育,为开展活动提供便利和帮助。如在每学年开展的“养蚕实践活动”中,不少家长都主动参与活动,和孩子一起养蚕、写观察记录、拍照等,使这项科学教育活动能顺利进行。有些家长本身就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因此可以聘请他们为学生进行科学讲座或者提供科学实验的材料。
(三)社会的资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供支持平台
社会本身就有众多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如科技馆、博物馆、植物园、科普知识展等。社会对科学教育的重视,对科学工作者的尊崇,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如“神州”系列飞船胜利升空,社会媒体的报道使学生对科学充满了兴趣。这正是社会强大影响力的体现。
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整合学校、家庭、社会资源,把科学课搬到课堂外去,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有着实施的必要性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既体现了新课标倡导的新概念,也关系到一个民族科学素养的高低。从小接受科学知识,学习科学的观察、分析方法,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关注和学习与生活有关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亲身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从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课程,其宗旨是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小学生对于客观世界充满着好奇心,具有良好的认知性和可塑性,在小学阶段加强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科学基础,为他们将来用科学的力量进行社会的生产和建设做好准备。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素养,兴趣
参考文献
[1]高淑芹.小学科学教学应加强科学素养的培养[J].快乐阅读,2011(08).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论文】推荐阅读:
浅谈小学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作用09-19
小学科学课论文:浅析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激励教学的运用10-24
小学科学教学体会07-20
小学科学课教学探索06-02
小学科学教学调研报告06-04
小学科学电子白板论文09-21
小学教师科学论文比赛09-30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进度09-29
2022小学四年级下科学教学总结07-10
小学科学教学怎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论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