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通用13篇)

《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1

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利用多方的与具体的职业技术教课与实践工作,使学生得到在就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实际工作技术。这些产生与使用在生产和经营活动里的“能工巧匠”的能力,除了理论、技术等之外,还包含许多跟现实工作时相互联系密切的含着“经验”与“主观”色彩的理解与技术。而当前许多中职学校在专业人才的教育方式上有着两个问题:首先的问题是过于关注于对理论知识的灌输,对实践环节程序的关键作用与实施方式则非常忽视、甚至漠不关心;其次是实践教学和现实需要脱节,造成学生们毕业后还必须经过企业较长时间的锻炼。而制造业如今的要求是“零距离”的对应用型人才,改革落后的教学体系、教学方式与思想观念,已刻不容缓。

《机械制图》课程作为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因为专业需求及自身特点,要求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掌握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掌握充分的动手能力。在《机械制图》的学习过程中,怎样做好三维立体的讲述以及实物演示,充分做到的对空间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对实际工作能力的提高。笔者根据自身的学习、交流与教学经验认为,对《机械制图》课程进行讲述时,对课本内容、交流模式与思想观念多方面来实施改革,科学调整教学的流程与方式,激励学生的自发性与主动学习的信心,可以通过将学生分组、将课时分阶段进行的项目教学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较高的教学效率,给学生们的后续学习、就业、工作打下了稳固的制图基础,实际能力在其中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在此,笔者就《机械制图》实施教学时如何来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阐述分析。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一)项目教学法的概念

项目教学法是新兴的一种方法,把实践作为依托、教师是起到指导的作用、学生作为的核心教学方法,它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选取有代表性和目的性的项目为课程内容,通过师生一起完成项目来实施教学活动;此类教学法在项目内容的操作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实践、自然的产生知识建构,是一种有着新颖教学思想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在构建主义的基础上设置的。建构主义理论最初的提出,是由瑞士的杰出心理学家皮亚杰设计和创建的,他的观点是,知识并非经过教师讲课获取的,而是学生在适合的环境中,利用相互之间的帮助,利用自身可以达到的学习条件,在意义构建的方式上取得的。

(二)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1.项目教学是把学生作为核心,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项目驱动新知识的利用,从内心里鼓励学生们对《机械制图》的爱好与信心,这样效果会更佳。

2.把以课本为中心专化成把“项目”作为中心,能够激励学生们的好奇心,提高积极性,锻炼交流合作能力。《机械制图》是完全可以将实物作为中心实施教学,学生集体动手参与,互相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

3.把课堂教学为主流转化成将实际经验锻炼为主流方式,使学生印象深刻,如果学会了,知识技能的掌握会非常牢固。不同项目能够让学生了解不同环境的实际问题,开阔眼界,让学生学生在学校里就能够掌握工作时的能力。

4.项目教学能够大力推动教师朝着“双师型”的方向性质进步。教师由说教者变成启发者,学生在行为上不但能够独立实施项目内容,而且可以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了学生独立学习操作的能力与团队精神。

5.项目教学法可以促进理论知识的讲述与实践技术培养的“一体化”,换句话说,就是“教、学、练一体化”。

二、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可以提高学生的工作积极性,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们在做项目实验的时候,理解与掌握项目需要的理论知识与工艺技术,感受生产劳动的不易和快乐,也能够学习到寻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办法。同时,学生们可以在绘图实践里了解构思—绘图—检查审核的操作程序,扭转了传以往的“教师讲述—教师演示—教师提问—学生实习”的落后方式,教师在项目教学法德实施过程里,尽量选择学生们喜欢的内容来制定项目,利用接近真实的环境、设备,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二)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项目教学法是利用小组来进行教学的,锻炼了学生思维、操作、实践、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而且使其体验到了团队协作得重要性。利用实际操作,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在今后的工作里和其他人之间的协调能力、合作的思想意识,还能够大大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并使得学生们有信心积极参与实践。

(三)可以促进了学习应用一体化,提高教学效率。建设专门的实验室和训练场地,实施学习应用一体化。根据专业内容的要求,在合适的位置、墙面或宣传栏张贴各种图表,配备一定的器材如播放器、物品与多媒体器材等。教师扭转了过去陈旧的干巴巴口述的方式和以课本为重点的传统教学方法,将理论教学转移到实验室和训练场地中区,促进了学习与应用的一体化。

(四)可以完善课程教学程序与有效地成绩评价。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学生的技术程度是否有进步、知识的使用效率是否有提高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是否良好等必须作为基本标准。可以通过技能与理论相穿插融汇的教学方法,同时做出有效的处理决策,提出能够用于实处的看法,切实表达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水平,并通过总结等,为后续的教学打好了基础。

三、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实践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需要师生通过一起来做一项“项目”来做的,各个环节以此推进来实现教学目标。《机械制图》作为机电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其特点是有着特别强的实用意义,这就让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充分的达到市场要求的水平,成长为高能力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一)《机械制图》项目教学的实施步骤

1.教学目标分析。先从掌握绘制零件草图的基本要求入手,既然开始学习绘制专门的零件工作图,这样可以充分培养动手能力、各方面素质,以及耐心细致的好习惯和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方法。

2.项目选择分解。教师可以利用现有条件收集些零件,指导学生之间搭配,分成多个项目小组形成团队协作的局面,各团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抽取零件,根据零件的做工绘图来制作项目名称,并以此来安排项目工作内容、分配分工:教师指导大家在项目中绘制一定程度的零件工作图,有条件的学校或专业可以提供给用来实习的车间,在车间将根据他们绘制的零件图加工零件,进行后面课程的实习或实践。

3.制定项目计划。教师充分学生开发自己已经学习的知识、利用已有基础,全面制定项目安排,分析好各个步骤,收集准备相关材料、用具。教师可以先拿出几个有代表性零件的大小规格、技术关键的例子,并分析阐述它们要这样标注和选择的原因。然后各团队讨论分析:所抽取零件的特点?零件草图选择?尺寸标注方案?技术要求参考?如何绘制零件工作图?各团队准备好测量工具、方格纸、空白的图纸,各种手册、工具书;分发学习参考资料,内容包括零件表达方案如何选择,各种测量工具如何使用,尺寸基准、技术要求的选择,绘制草图的注意事项。

4.实施项目计划。在教学的时候,可以考察、分析、借鉴德国已经广泛采用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方式或新加坡教学工厂那种的教学方法,将以往大班的学生们小组化,把加强学生技术与素质为重点来进行教学。把所有学生分为多个小组,每个组5到6人,教师则把知识点与教学内容设计为项目内容,制定项目流程与任务书。学生们再按照项目任务的内容、流程,一起讨论、设计、思考与制作。组织各小组团队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完成测绘零件,做出草图,也可以在团队之间进行讨论、互相学习交流;教师巡视、指导、解疑。

5.项目展示评价。过去陈旧的`的教学方式是将书本作为根本依据,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是应该以能力的提高为根本目的。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技能水平的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加强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发展等应该是作为衡量的基本标准。可以采用技能和理论双管齐下的考核方法,同时提出相关的意见、建议,指出不足,提出图片进行改进的要求,做到真正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真正能力水平。

6.组织实习效果展示,促进相互交流。教师对各个小组项目的实施情况予以综合评估之后,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成果,互相交流、学习。利用这样的方法,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技术水平、促进动手能力的提高与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还可以让学生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加强职业道德水平,为学生们工作后的互相协作与再深造铺垫号良好的基础。项目教学法将学生作为《机械制图》教学的核心,时间发现,让学生们自主的制图、交流、学习,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项目教学法现在已经在德国的职业院校中广泛的普及采用。值得注意的是,采用项目教学,对任课教师的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的要求都较高。

(二)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关键

1.多方优化教学模式、塑造适宜的专业气氛。因为《机械制图》的专业特点,要求教师优化教学模式,完善课程内容,塑造识图制图的气氛,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填补陈旧教学方式的不足。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落伍了,项目教学法突出的是学生的自发学习,积极主动的去研究。比如,让学生们根据自己所学,构思设计与动手制作模型,学生们可以事先准备好橡相关用品,然后根据设计来搭造的具体结构,根据先前设计的制图来实施切割。这样一来学生们又动了手还动了脑,锻炼了工作中的思维能力。这样把学生作为中心,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激发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积极性,加强了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

2.练习识图能力、画图能力等的训练。从图线的标准再到到国标(GB)的学习,加大学生们基础能力的训练力度,充分掌握基本的绘图技法。在教学的时候,要求学生们看图要详细观察视图形状的不同,弄明白视图里所有的点、线、面的空间含义,将设计出的空间模型进行对比检验,从发现的错误中得出正确的答案。

3.及时进行总结、交流、普及。教师应及时总结经验、不足,也可以将《机械制图》的项目总结成讲义,甚至可以指定《机械制图》项目教学的教材,进行较大范围的推广;教师要特别萃取以往的教学方法的优点和实用之处,将一个完整的大目标分割为各个小目标,其中小目标表现于项目里的各个流程之中,能够使学生在训练中有了系统的、全面的理解、把握与体会;一般认为的项目是生产某个具体的产品,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全面的专业技能。不过《机械制图》课程的开发项目是不必拘泥于形式,《机械制图》教学项目的设置,是达到学生能力提高的目标,所以,无论是零件、部件还是完整的机器,只要它对教学有所帮助,就可以拿来做项目。实践经验得知,小型的项目对那些刚入学不久的学生来讲更加的容易学习一些,等达到了一定的基础水平,就可以整合所学的各个部分的专业内容来进一步设置复杂些的项目,此时参与较大的项目才是比较有必要的。

四、结语

项目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的思想理念的基础上,利用建设取“项目”来塑造“情景”,利用“协作”来进行学习,利用项目“完成”来启发“意义建构”,从而达到提高知识、能力、素质的目的。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的“项目化”渐渐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不过在《机械制图》中使用项目教学法,仍然处在探索的阶段。现有的实践证明,《机械制图》的学习非常倚重实操环节,特别符合项目教学法的理念。教师在运用该教学法时,可以喝课堂讲授等别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去粗取精、取长补短,使教学更加德高效,使教授的内容变成学生们的真正本领,达到“成就优秀、就业顺利、生产高效、事业成功”的效果。

《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2

一经典直观教学手段仍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

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根据需要适时运用诸如挂图、模型、实物等直观教学手段, 并通过运用自己丰富的教学语言, 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更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 制图模型是教具室中必不可少的, 基本囊括了从基本投影体系到基本体、组合体、轴类零件、叉架类、箱体类零件模型及简单的装配体模型, 通过将模型展示在学生眼前, 让学生在观看、揣摩这些常见形体的基础上, 再通过与相对应的挂图相结合就能更好地识记、理解内化此类空间图形所对应的视图, 并促成学生思维从空间到平面、从平面到空间的有效转化。如学生用橡皮泥堆砌、切割所绘物体这样的原始手段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并且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以计算机为主的多媒体教学能很好地将图像、声音、视频有机结合起来, 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并且有很好的直观性。但是任何好的事物也都有其缺陷, 就像采用多媒体教学, 借助动态旋转、切割、放大等功能, 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观察所要绘制的物体, 并且能很好地实现物体内部结构教学形象生动, 节约了教学时间, 这些都是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做到的, 但是这些都比较偏于突出结果, 而对过程并不能很好地展示, 视觉效果固然好, 但是过眼就忘, 印象不深, 进不了大脑。因而, 电子教案不能代替一切, 机械制图教学既有直观性、又有抽象性, 切不可单以多媒体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 图形式、搞花架子, 既要让学生看到结果, 更要让学生知道过程。

如在讲授标准件和常用件这一章时, 由于这部分内容大多为国标制图规定画法, 比较抽象,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在图样中连接件的各个位置图线画法, 制图教研室老师花费大量精力制作了各个标准件的制作、加工以及各种连接件的工作流程视频动画, 在学生理解实践工艺流程的情况下, 理解国标中关于标准件和连接件的画法就水到渠成了。

三制图软件 (CAD) 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

现在的企事业单位, 手工绘制的图样很少, 都是电脑绘制的图样。以前, 高职学院机械制图与CAD是两门独立的课程, 不仅增加了学习课时, 而且教学效果差。我们经过课程改革, 将两门课合并作一门课, 按1∶2课时比例讲, 先讲机械制图, 后讲CAD, 以CAD为主, 机械制图为辅, 以机械制图为线贯穿始终。在CAD的教学过程中, 要强调时刻谨记国家制图标准, 如线型、线条比例尺寸标注规范等, 每讲一节CAD内容, 都要对相应的机械制图知识进行强调, 每一个节点的内容都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CAD制图练习, 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另外, 理论课上机械制图五模型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大因素, 现在利用CAD软件, 在平面的机械制图学习中所遇到的图例, 要求学生先在CAD中绘制其正等测模型, 这样不只是解决了模型问题, 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年实践的不断摸索, 使得这两门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这一点特别适合在组合体的视图画法这一章中使用, 制图教学中, 组合体视图的教学是难点问题。现在, 用CAD制造三维模型, 学生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学生的识图能力大大加强了, 特别是在利用CAD绘制正等测图的过程中, 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轴测图的尺寸走向及方位感。

四零件测绘对机械制图学习的促进作用

零件测绘的目的是综合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知识, 进行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 使已学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发展。初步培养学生从事工程制图工作的能力, 学会运用技术资料、标准、手册和技术规范进行工程制图的技能。使用各种测量工具对轴类零件、叉架类零件及箱体类零件的测绘作图, 能使学生对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有更深的感性认识。如在课堂时, 学生在学习零件上的工艺结构、国标中尺寸标注的特殊要求、零件的装配画法、零件的形状与位置公差等内容时, 总是觉得太抽象, 虽然难度不大, 但理解上总会出现一些偏差, 通过零件测绘学习, 学生在感性认识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综上所述, 如果老师能做到将传统经典制图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并且在多媒体教学手段上不断丰富、不断创新, 将会使机械制图的教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摘要: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 传统的制图教学手段逐渐被取代, 如何使现代教学手段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运用得恰到好处, 使机械制图的教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是职业教育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3

关键词:机械制图课程教学 个体差异 分层教学法

在长期从事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清楚地感觉到学生在学习制图方面的差异,而且按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会导致学生两极分化。因此,为了培养出合格的技术工人,教师就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科学的分层,并对每一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手段,使所有的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

一、了解学生差异,适度分层

由于新生入学时,只能通过中考成绩看学生的差异,如果一开始就凭中考成绩的高低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层次是不客观的。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开始两周之后才实施教学分层。在两周教学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每个学生的空间概念及想象能力,同时与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情况,最后再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希望老师如何实施教学。综合以上因素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教学分层。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分成三层,然后根据每层人数多少再分成若干组。

第一层为优等生,他们学习制图的兴趣高,空间想象能力较强,接受知识能力强,喜欢与老师交流自己的想法,一般占班级学生的10%左右。

第二层中等生,这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基本能跟上教学进度的要求,但主动思维不强,与老师交流也不多,这一层学生占班级学生数的50%左右。

第三层学困生,这一层学生占班级总人数的40%左右。这部分学生由于空间概念和想象能力较差,而且他们学习制图的兴趣也不高,正常的教学进度会让他们很吃力,因此这层学生在教学中要作为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

在进行分层时,还必须注意不能造成优秀生的骄傲自大和学困生的自卑。

二、因材施教,制定分层教学目标

以机械制图课程中点、线、面的投影分析为例,笔者针对三个不同层次学生设立各自的教学目标。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完点的投影分析后,再经过教师的提示,根据正投影法的投影特性自己分析线、面的投影规律,并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习题。中等生要能够熟练掌握点的投影规律,能够在老师分析线、面投影规律的基础上自行分析其他的内容。学困生要在教师完整地分析讲解后学习理解。

这样,在统一教学的大前提下,尽可能以统一教学为主,辅以个别教学,根据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使所有的学生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样通过同一课题的三个教学目标,基本实现了优等生达到了较高的目标,中等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都达到了基本教学目标。

三、分层辅导

课堂或课后辅导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辅导的特点是灵活方便,形式多样,它可以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关注中等生和学困生。课后的辅导主要体现在对作业进行面批以及与学生进行交流中,在面批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主要掌握学生的想法。例如在零件表达方案应用的习题辅导中,对优等生主要强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要求他们自己确定表达方案,互相讨论,得出最佳方案并加以完成;对中等生则先由老师给出几套方案,再由他们选择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对学困生则要给出具体表达方案并由老师详细指导他们完成。

四、分层评价

教师的分层评价要给所有学生一个“大拇指”,即对每一层次的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这是让所有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和兴趣的重要砝码,它可以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得喜悦和自信,并提供动力。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注重分层评价:

对于学困生,在评价时要以鼓励为主。因为,在平时练习中,一些学困生有时因解不出题,急得满头大汗,只想哭,总是要求老师多给点时间,这说明这些学生在学习上已经尽力了。所以,在评价时要多给予肯定和鼓励,哪怕是最微小的进步,比如线条粗细分清楚了,箭头绘制对了,也都要给予鼓励和表扬。

对于中等生,在评价时主要是表扬和鼓励,但同时要指出他们的不足,要求他们不能满足现状,自己要有更高的目標。

对于优等生,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指出他们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学习知识中永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同时要求他们做好“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

《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4

摘要:本文阐述了SolidEdge在机械制图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 结果显示:Solid Edge动态演示能够改善教学效果,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词:Solid Edge;机械制图;动态演示Solid Edge是UGS出品的中端CAD软件,它是一个功能强大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Solid Edge以其创新能力和使用的方便性,获得了世界范围内成千上万的用户。使用开放式的轮廓以建立可自动调整周围几何的特征,零件的特征(feature),通常通过将材料从基本零件上添加或者删除来创建[1],

机械制图使用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的教学需要,本文阐述了SolidEdge在机械制图的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用SolidEdge绘制大量的立体模型,课堂上随时调用并演示,根据需要进行剖视、放大、装配或拆卸零件的过程演示,让学生直观,具体地观察二维图性和三维图形的相互转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一、截交线(平面截切圆锥)用Solid Edge进行圆锥造型,如图1所示。改变截平面角度(见表1)分别截圆锥面为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及两相交直线。这样的动画演示,可以让学生观看变化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截切圆锥后得到的五种不同的截交线情况,不仅使学生加深了记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图1

《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5

《机械制图》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通用工种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学科。学习机械制图的最终日的是识读和绘制简单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它既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的基础。如果《机械制图》学不好,其他专业知识也很难学好,势必会影响以后的工作。

近几年,由于中职学校招生门槛低,学生的整体水平比较差,大多数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较弱,再加上学生缺少实际经验,所以学起机械制图来感觉很吃力,甚至会产生厌学弃学念头。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头到尾讲授听得见、摸不着、看不见的理论,大多数学生听起来会昏昏欲睡,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教会学生识读和绘制简单的零件图和装配图,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帮助学生找出制图课程本身的规律和特点,能让学生在由难到不难、由不难到简单的过程中学习,克服制图学习的畏难情绪,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我觉得应在制图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逐步探索出科学的教学为一法与先进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采用比较教学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较教学法”,就是把彼此之间具有某种联系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起,加以对比分析,以确定其异同关系,认识其本质差异。比较教学法的前提条件:即教学内容既有相关性、相似性,又有相差点、相异点一相同是比较的基础,相异是比较的结果。比较教学法一改“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变单向教学为互动教学。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课前思考,查找资料的机会,更给学生创造了参与讨论的学习条件,使学生在热烈、活泼的互动氛围中,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机械制图》大部分知识的讲授比较适合运用比较教学法,如剖面图与剖视图、局部视图与斜视图、斜剖视与斜视图、旋转剖与旋转视图等知识的教学都可采用比较教学法剖面图与剖视图的区别在于:剖面图只画出剖切平面与形体接触的断面图形,至于剖切后按投射为一向可能见到的形体其他部分的轮廓线的投影则不必画出。而剖视图除画出断面的投影外,还应画出在投射为一向所能见到部分的投影。显然,断面图包含在剖视图之中。

二、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启发式教学改变教师的主体地位,变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环境,让学生有机会和有时间对所授内容作判断、比较、分析、综合,使学生处于积极动脑、动口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讲解“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一章时,我主要将“点的投影”一节讲透,在学生掌握好点的投影的基础上,提示“两点确定一线,那么直线的投影如何求”。学生很自然会想到找到直线两端点的投影、连接即是直线的投影。在讲解直线与投影面位置关系时,只介绍正垂线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然后由学生推导出铅垂线、侧垂线与投影面的位置关系,并借助教室一角摆放铅垂线、侧垂线、正垂线的位置。同理,在讲解直线的投影特性时,只介绍正垂线的投影特性,然后由学生讨论完成另外两种投影面垂直线的投影特性。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理实一体化,让学生学以致用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我们只有将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边做边学,教、学、做合一,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一例如,在讲解“绪论”时,我组织学生到工厂实地参观,了解零件的加工过程,接触实际的零件图,装配图,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今后学习打下有利的基础。在学习零件图时,我从工厂拿来一些图纸,让学生了解一些实际生产的知识,明确学了制图是用来干什么的,使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加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讲解组合体和轴测图等知识时,让学生多练习、多画图,逐步培养学生的`立体感,培养学生的画图技能与技巧。

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

传统的“黑板、挂图、模型、粉笔、一张嘴’,的教学为一法和手段只能反映结果,不能表达过程的形成与变化。教师必须用语言准确、生动、形象地来描述,并且要不断地重复讲述。即便如此,也难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制图这一学科而言,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一式是当前的迫切需求。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为一式,利用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将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比传统为一式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形象更具体,手段更完善,收效更显著。例如,在讲解组合体视图画法时,给学生播放多媒体软件,使学生掌握组合体的画图步骤。同时,课件里物体能上下,左右翻转,学生感觉很新奇,使《机械制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立体化教材,为学生学习制图和教师辅导提供极大的帮助,大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机械制图》教学总结 篇6

本学期担任15级数控班机械制图教学工作,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基本达到了教学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就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兴趣,提高效率 学习跟我们做任何事情一样,有了兴趣,就有动力,就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机械制图》的学习也不例外。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专业课,专业课的内容、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与基础课不一样,心理上往往会产生一种陌生感和畏惧感。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我校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层次教学。上课时把基本问题讲清楚,使每个学生都能听懂,差一点的学生“吃饱”了,布置作业时也把题目分为两种难度,基本题,要求每个学生都会做,中等的学生再做加强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一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转为好的。

三、归纳总结,循序渐进

这门课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即为组合体的三视图,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书本上只是笼统地讲解,因此,我在教学中随时归纳总结,找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如点的三视图是最基础的,我把点归纳为四种情况:①点在空间:其三面投影在三个投影面上。②点在投影面上:其一面投影在一个投影面上,另两面投影在构成该投影面的两坐标轴上。③点在坐标轴上:其二面投影在该坐标轴上重合,另一面投影在坐标原点。④点在坐标原点:其三面投影均在坐标原点。

线归纳为三种情况:①一般位置关系的直线:其三面投影用“三斜”概括,即三面投影为三条倾斜直线。②投影面平行线:其三面投影用“一斜二平”概括,即该直线与哪一投影面平行,在该投影面上为反映实长的倾斜的直线,而在另两面的投影为与构成该面的两坐标轴平行。③投影面垂直线:其三面投影用“二垂一点”概括,即该直线与哪一投影面垂直,在该投影面上为一点,而在另两面投影为与构成该面的两坐标轴垂直。

同样面也归纳为三种情况:①一般位置关系的面:其三面投影可归纳为“三面”,即三面投影都为面。②投影面垂直:其三面投影可归纳为“一线二面”即该平面与哪一投影面垂直,在该投影面上投影为一直线,另两面投影都为面。③投影面平行面:其三面投影可归纳为“一面二线”即该平面与哪一投影面平行,在该投影面上投影为真实大小平面,另两面投影都为线。

教学中按照点→线→面→基本体→组合体,做到循序渐进。

四、精讲多练,综合提高

《机械制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绘图能力。我们在平时讲课时不能忽略让学生多做多练,以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掌握读图和绘图的基本技能。为此精心选题,类型和数量可多些,难度以基本题为主,适当放一些提高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五、总结评价,纠正错误

《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7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缺点

1. 传统教学方法的缺点

在各个高校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一致,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黑板画图,并配合挂图示例、模型展示来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黑板画图讲解速度慢,效率低。由于黑板的限制,在课堂上要不断进行实时画图,单是画出所需例图就占用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同时由于要严格保证图线的位置关系,对教师的黑板绘图能力要求比较高,整体上讲解例图数量少,教师的劳动量大,教学效率低。

(2)挂图制作麻烦,不便于更新。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为了节省时间,直接采用挂图示例。但是为方便课堂演示,挂图需要制作成大幅面,且不易损坏的图面。制作相对比较困难,一般采用向专业出版者购买的方式来获取挂图,挂图更新缓慢,其内容等符合任课老师实际教学思路需要的更是难以寻找,不便于与课堂实际教学同步。

(3)模型种类与数量普遍较少,不能满足教学实际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一些比较典型的立体,往往通过展示模型来加强学生对其的理解能力。这些木制或金属模型,大多由于演示的需要,体积相对较大,教师上课能够携带的数量受到很大限制。同时由于制造的问题,价格较高,易损坏,更新困难,使得一般院校的现有模型与实际需求相差甚远。

2. 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

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体会到:传统的教学模式虽有弊端,但也不可完全排斥。因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图板教学虽然费时费力,但学生在观察教师作图的过程,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能跟上教师的节奏。所以它能起到必要的示范作用。

二、多种教学手段在课程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被引入了课堂,《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1.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图形直观、准确,具有模拟仿真和动画演示的功能。采用多媒体教学,使空间概念变得直观具体,亲近真实,使教学变得形象生动,妙趣横生。例如组合体的空间形状、装配体的装配过程等都可在多媒体课件中通过模拟仿真和动画演示表示出来,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2)课件信息量大,调用图形方便、快捷。在课件中可以体现各种图形的空间形状、作图步骤等,而学生都是刚刚进入该课程的学习,加之刚从中学迈入大学,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教学的方式,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快速展示图形和教学内容,提高上课的效率,使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增大。

(3)采用多种技术量身定制课件,充实课堂内容。用来制作课件的软件种类繁多,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课件所需的资源文件,教师除了可以自己亲自制作之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获取到更多优秀的影音视频、Flash动画、图片和文字,等等。根据自身的讲课思路,将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编排,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根据需要随时更改其内容,量身定制适合自己的课件,将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多彩。

(4)将UG、PRO/E、Solidworks等三维软件适时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空间想象力的培养是《机械制图》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最主要方法就是让学生更多地将图、物相结合,并反复联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例图,实时用三维软件建立起对应的实物,并根据需要实时旋转、移动、剖切、装配等,不仅能使图、物得到实时对照,摆脱实物模型在尺寸、数量等方面的限制,而且能使学生对于不同类型物体的生成过程有更详细的了解,增强看图思物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三维软件在课堂上演示实体的生成、转换,增加学生的兴趣。例如,在PRO/E中,由三维零件图可直接生成三视图。在调节三视图时,当移动主视图时,其他两视图一起相应地移动,而移动其他两视图时,俯视图只能相对于主视图上下移动,左视图只能相对于主视图左右移动。这很直观地向学生深化了视图的形成规律,以及对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的投影规律的理解。随着机械领域和国际接轨力度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外的图纸进入我们的视野。由于国内通常采用的是第一角视图,因此我们对于国外的第三角视图很不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供第三角视图的特点和识读方法,对原有的教学手段和教具必须进行修改或转换,工作量很大,而且效果不佳。PRO/E软件提供了多种视角视图,我们可以直接对视图视角进行任意转化,直观而有富于对比的视图对于学生学习和识读第三角投影图纸显然是不可或缺的帮手。

2. 多媒体教学在该课程中的主要缺点

(1)容易造成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实物和作图过程,让学生只停留在看的过程中,容易使学生产生教学内容很容易掌握的错觉,而不愿去多做多想。

(2)容易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和大脑疲劳。在多媒体教室上课,通过投影仪投影,一般要求教室光线比较暗,而上课的信息量大,学生不能很好地跟着老师的节奏,效果不是很好。

三、结语

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将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用多媒体讲解教学内容,用板书展示作图过程,对重难点要单独列出来讲解,指导学生自己制作模型,并合理布置作业,加强练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安排足够的习题课,和学生互动,对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应单独指导。

参考文献

[1]岳永胜等主编.工程制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黄忠耀等主编.Pro/E基础与实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8

【关键词】高职;机械制图;“田野式”教学

0.导论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同时由于起步时间不长,成长经验不足,在教学中存在一些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的问题,偏重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比较弱,致使有些学生不受企业欢迎。因此,如何使自己所培养的学生受到企业欢迎,则必须在教学上作出针对性的改革和创新。

《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关联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怎样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使学生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动手能力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高职机械制图教学必须结合高职教育“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和要求,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方式,采用有效的课程开发手段、教学方式,做到让学生在掌握技术、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必要的理论知识。本文以“田野式”教学为引导、以能力训练为目标,从高职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学做合一”的机械制图教学模式。

1.“田野式”教学

“田野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是指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的、注重亲身接触和实地考察的教学观念。具体说来,如果说课堂教学是突出知识传授的教学,那么,“田野式”教学就是一种强调获得第一手经验或常识的教学。从本质上说,“田野式”教学是一种教师自主地思考和安排他们的教学活动的反思式或自由式的过程,它将使教学不仅成为教师的一门技艺,而且也成为学生“求真意志”的一种外化,并为建构新型的大学师生互动关系模式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同时,其教学理念中的“回到本土”或“回归自然”的倾向,体现了较强的平民教育特色和求实创新精神。

“田野式”教学不仅是一种理念,而且更是一种方法。现代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在通常的情况下,一种教学论(即教学理念)必然附着于一种教学法,否则,就会出现教学实践与课程目标之间相分离的情况,从而导致教学过程的无序化和教学效果的低度化,这是任何一个教育管理者和教学设计者都不希望看到的后果。从一定意义上说,“田野式”教学方法是与课堂教学制度相反的,旨在回归自然的一种方法。这种基于文化人类学的田野工作或实地调查的田野教学法,是一种学科互动和方法论转移(即从研究法向教学法的转移)的结果在高职教学活动中,应该说这种教-研互动的双赢模式几乎是必然的选择。“田野式”教学越来越成为一种有助于观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2.“田野式”教学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知识”与“能力”及其两者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探讨的热点。在主体的实践性活动中,作为对象性存在的“知识”不断被强化,“能力”的目标却在不经意间被忽视了。今天,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实践已经被提出了新要求,固有的认知秩序、传统的知识获取和应用方式被打破,“能力”及其具体化的要求日益凸显出来。在许多人看来,“能力”甚至超出了“知识”的重要性。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处理好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使学生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培养动手能力呢?作为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教师,在机械制图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在踏踏实实地进行专业知识系统建构,完善、夯实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基础的同时,应注意结合学生实际,探寻多元的教学方法、实践模式和教学目标的实施途径,激活学生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总结的能力。开展机械制图课程的“田野式”教学,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田野式”教学就是一种强调获得第一手经验或常识的教学。之所以称之为“田野”,其真正含义是指真实的、本来的,甚至是原始的;是开放的、丰富的,甚至是完全敞开的,只有在“田野”里,才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获取原始而真实的信息。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机械制图中的“田野式”教学。

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分析是“田野式”教学的关键。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分析,就会脱离教一学互动的情境,无法调动起师生的教学与学习的双重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整个教学过程也会失去学习的适应性和教学的合理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机械制图应用于生产实践就是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在教学中根据制图教学内容的原则,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二维图形表达)、投影作图基础(三维形体表达)、专业制图(工程图样表达)等三大部分。实现“田野式”教学的关键是确定各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即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性、实用性的综合化处理。“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主要以二维图形的分析及绘制为教学目标,由于现在采用计算机绘图,因此这部分内容只作简单介绍即可。“投影作图基础”以正投影理论和规律为基础,培养学生形象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为核心,从掌握投影作图的原理与方法到点、线、面的投影特性;从基本体三视图的投影特性到组合体的三视图,这部分内容应该系统讲解,全面掌握。“专业制图”是本课程的主干内容,主要解决各类专业图样的阅读及绘制问题。主要有工程图样的阅读,介绍机件的表示法、机械图样的表达方法等内容,同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其次,在机械制图“田野式”教学中,教学被理解为是“民间社会中的创造性田野实践活动系统中的一部分”,是对最基层文化经验的汲取和体认。我们从“田野式”教学的民间空间出发,提出师生的情境性教—学互动概念,“田野式”教学不仅是情境性活动,而且还是师生互動的情境性行为。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可接受程度,灵活变换教学方法,以充分调动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这无疑是提高不同兴趣、不同能力的学生学习适应性的途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足够的兴趣,就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自发地调动全部感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要通过诱导的方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对学习取得成功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给予正确的评价,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就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其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促使每位学生积极的探寻知识。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学生的注意力分散或任意转移,课堂效率就会降低,引导注意是让学生在身体、情绪等方面保持对接受新信息的警觉和兴奋状态。创设问题情境是引导注意的重要手段,利用“刺激变换”技术引导学生的注意,其效果也十分显著。

在教育理论、教育研究方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田野工作返璞归真的研究思想,倡导立足本土、扎根实践,研究“活”问题、“真”问题。正是这种深入教学实际的“田野式”教学,使教学实践富有了长久的生命力,成为教学理论发展的必然选择,也将成为高职教学模式的主流。■

【参考文献】

[1]李萍萍.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82~83.

[2]唐魁玉,邵力.文化人类学视阈中的田野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1:57~58.

机械制图教学之反思 篇9

--------一次开放性作业的反思

内容摘要:

机械制图的教学,也应随教改的深入而有所思考,怎样向理实一体化靠近,怎样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怎样找出一条符合与时俱进,同时又符合学情实际的教改之路,我们正行走在探索的路上。关键词:

机械制图 模式方法 理论实践 质量效率 探索实践

机械制图,是大多中职学校开设有的一门专业课程,对于机械制图的教学,我想,师生都有几句话心里话想要说,在此门课程的教学习中,不管是学生对老师、还是老师对学生,总有那么一些期待的话语。为此,我们做了一次开放性的作业,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机械制图的教学就多了一些认识,多了一些感悟。学完轴测图、组合体以后,就要学习利用投影的知识来识读零件图和装配图,本章节,对大多数职高生来说,就相当普高学生学习数理化,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稍差的同学,在组合体三视图的学习时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一时的困难没有及时得到解决,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丧失信心,心灰意冷,陷入学习的困境,最终只有败下阵来,看图似乎看不懂,作图总觉做不来,随着时光的流失,他们就慢慢被课堂边缘化,最终成为旁观者、局外人了。本章节的学习非常重要,大家必须共同努力,千方百计来度过这个难关,在这承上启下的关键深刻,怎样经过精心组织,顺利完成好三视图的识读教学,就至关重要了。为了检验前期教学效果,同时为了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开展一次———“真知棒,我最棒”的 识图活动。

1、活动要求:

给定三视图,请你展示出读图结果。

2、活动准备:

课堂讨论你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然后按“志同者”进行分组。

推出小组长,让他来分配任务,协商工作策略,并派人记录此次活动的过程,小结本次活动的得失。

3、活动评价:

通过展示活动结果、上交操作过程和心得材料,评比出等级奖,按等级分发不同数量的“真知棒”棒棒糖。经过一周的忙碌,同学们都献上了小组的厚礼,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读图的结果,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了同样的任务。其中尺规作图组最为传统,他们从诸多的图纸中挑选了两份A3纸幅图画,采用的是正等测作图画法,卷面规范,线条分明,清晰工整,立体感强,堪称漂亮。模型组成员分工明确,大家采集泡沫板材,分析视图线框,测量加工部件,检测组装成型,甚是精巧。媒体组分析多媒技术,讨论作图思路,设计三维动画,编辑相关链接,打印演示结果,效果不错。三个组都撰写了本组作品的说明文,其中介绍作图的方法步骤,包括途中困惑与企望,不乏事后感想与寄语。经过这次开放性作业的尝试,我似乎感觉到大家的收获颇多,学生在自主与合作,探究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等方面都流露出了很多真实的感悟,很高兴,这次活动有这等不凡的价值。作为专业课程的机械制图,怎样才使学生永远保持那么一股始终如一的学习热

情,永远坚守那份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是我们执教者苦苦寻觅的。怎样能使课堂充满趣味与活力,使教学更具质量与效率,我们就先得在自己身上多动脑筋、多花功夫,主动承担提高课堂优化的责任。这里,对机械制图教学我有几点思考:

一、自主学习的倡导。机械制图是一门手脑并用、理实结合的课程,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和转换能力,如果学生只是一味的听讲或者简单地观摩,那么他们很难在知识的掌握中大有收获。所以,学生能否在课堂中自主探索,能否在小组交流中动口与动手,都取决于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老师的理念革新。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同学之所以能释放自我,主动参与沟通讨论,积极表现动手动脑,完全可以感受到这种开放性学习带给他们的自由与激情,他们在小组的舞台上展示个性,发挥特长,在活动中自信,在成功后愉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是否可以大胆一些,多给他们一些展示自我的机会,多给他们设计一些沟通交流的场景,多给他们布置一些动手操作的任务,相信他们,放手他们,锻炼他们,培养他们。

二、直观教学的价值。

挂图、实物、模型这些辅助工具,它不但可以使我们的课堂形式不再单一,而且使我们的教学简单明了,使空间和平面的转换更为直观,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将机件的轮廓清楚的呈现在你面前,不用你去琢磨位置的前后、线条的虚实、切口的模样。这些仅凭想象难以获得的东西,借助直观就可迎刃而解。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我们都可以以模型为教具,也可以以模型的制作来作为作业的表现形式,手脑并用,在做中学。真正拥有一套系统而丰富的教学模型,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不够现实,再说拥有了也不是万能的,使用过程中还是具有局限性的,如果我们想要有所扩展和发挥,那么就得靠自己动手“中国造”,这样才能满足应时之需,所以,我经常动员学生收集塑料泡沫、粘泥和纸板,课堂前后或课堂内外试做模型,以此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更多的用话说不清的东西,我们用一个模型就可以清楚交代。

三、电脑科技的魅力。

放下圆规三角板和粉笔,我们可以发挥多媒课件的优势,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画面突破教学难点。运用计算机技术,我们的学生可以用移动的鼠标代替手中的纸笔,在探究机械制图的过程中钻研3DMAX,AUTOCAD技术,激发利用软件实现作图的兴趣,享受电脑科技的无穷魅力。作为通用的基础课程,计算机可以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支持和服务,从目前的教学来看,我们希望计算机这门课程还可以深入扎实一些,希望大胆涉及CAD、动画和3D技术,让孩子们视野开阔,思维开放,这些都为机械制图的学习提供方便,促进了公共课和专业课有的机结合,体现了公共课为专业课的服务职责。这一点,在同学们在总结中也同样有反馈。希望我们的公共课老师多为专业课提供这样的服务,希望我们的学生多掌握一些画图的技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大展自己的才能,大秀自己的图艺。

四、教学生产的结合。

职业教育要实现五个对接,其中就是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我们的学生在本次练习过程中,就有一组学生在车间向师傅讨教,直接要实现图样与实

物的转化,希望在机床上通过车、割、洗、磨等工序的操作,完成图物的转换。他们先讨论线框的对应,尺寸的长短,先后的顺序,操作的规程,在观摩中操作,在操作中咨询与探讨,并且在讨论中还有记录,在记录中还有整理和反思。产品生产出来后,大家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成功的体验非他们莫属。通过共同协作,他们诠释了集体的力量,展示了团队的风貌,体现了团队的精神,解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系,领会到课堂论理的指导作用,运用中领悟到制图与读图相互转化的方法。他们还真切体会到,自己进入车间,就有身为工人的感觉,师傅的规范性操作,安全性要求,质量性意识,使他们的神经时刻紧绷,丝毫不敢懈怠。如果我们有意识、有目的的在教学过程中,适时计划和穿插一些与生产相关的练习机会,自然就会拉近教学与生产,教室与车间,学生与工人,教学与生产的距离。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可以考虑与实训车间紧密结合,与生产工厂相靠近,在观摩、实训中了解课堂与车间的联系,理论与实践的差距,达到以实践促教学的效果。

五、教师能力的提高。

教师能力的提高,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一时的口号,它是教师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要求。教师已有的基本功毋庸置疑,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我们必须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上与时俱进,放弃一劳永逸的幻想,小心坐吃山空尴尬,“一碗水”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面对当今的教育对象,我们必须牢记水涨才能船高。时下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掌握,专业教师对现代化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除此之外,还有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驱动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仿真模拟教学,这一系列新的方法和模式,都值得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探究和尝试,把它作为我们新兴知识的增长点,让它也成为学生受益、自身成长的立足点。为了适应现代教育,我们必须去努力实践与追求,我们必须要求自己迅速成长。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以求课堂效率和求学生发展的先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被提倡和采用,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为终身发展而学习为特点的教学理念也慢慢深入人心,我们必须思考怎样才能把时间和空间开放给学生,采用哪种方法才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采用哪种模式才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传统教学从偏离的轨道上拉了过来,才能真正的把教与学的本位恢复回来,才能把老师从传统教学的藩篱中解放出来。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的现代教学思想才会真正确立起来。所以,理念革新与能力提高是教师的当务之急!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计划 篇10

班级:

教师:

一、课程的目标和作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获得读图和绘图能力,使学生能执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能运用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识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并能识读简单的装配图,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为今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时分配

本课程计划教学16周,每周6学时,共96个学时,理论教学96个学时,无实践教学学时,计划教案数48份,计划作业次数48次,批阅48次。具体内容及课时计划:

第一单元 图样基本知识(18学时)

了解图纸幅面和格式的规定,理解比例的含义和规定,会运用比例的表达方法,了解长仿宋体字、阿拉伯数字和常用字母的规格与写法,掌握常用图线的型式和主要用途,并会运用,掌握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会进行基本的尺寸标注,会使用常用的尺规绘图工具,掌握常用的圆周等分和正多边形的作法,理解斜度和锥度的概念,掌握其画法和标注,了解椭圆的画法,掌握线段连接的作图方法,掌握简单平面图形的分析方法和作图步骤。第二单元 投影作图(24学时)

理解投影法的概念,熟悉正投影的特性,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和三视图之间的关系,掌握简单形体三视图的作图方法,掌握点的三面投影和规律,理解点的投影和该点与直角坐标的关系,熟悉直线的三面投影,掌握特殊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熟悉平面的三面投影,掌握平面上点和直线的投影特性。熟悉棱柱的视图画法,熟悉棱锥的视图画法,熟悉圆柱、圆锥和圆球的视图画法,了解基本几何体三视图的识读与尺寸标注,熟悉组合体的投影及尺寸标注。理解轴测图的投影原理,熟悉组合体正等轴测图的作图方法,了解组合体斜二轴测图的基本画法。掌握组合体的截交线、相贯线的作法。

第三单元 机件形状的表达方法(18学时)

了解视图的种类,熟悉剖面图的画法及分类,熟悉断面图的画法及分类,了解其他表达方法。

第四单元 零件图(12学时)

掌握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方法,掌握零件图上的粗糙度、公差配合等的技术要求和识读方法。

第五单元 常用零件的画法(12学时)

了解常用标准件和其他常用零件的图样表示方法,掌握螺纹紧固件的规定画法。

第六单元 装配图(12学时)

理解装配图的概念及作用,熟悉装配图的表达方法,了解装配图上的其他内容,掌握装配图的识读。

三、主要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教学方法:利用三角板、圆规等教具,结合实际零件,引导学生思考,运用演示法、举例法、讨论法、练习法等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图样的绘制和图样的识读 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知识结构水平出发,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尽量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充分利用教具,采用折纸的方法增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同时对思维活跃的学生要加强引导,鼓励创新,对一般水平及中下水平的学生适当调整作业量和作业内容,增强学习兴趣。

四、课程考核

《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11

【关键词】SolidWorks;机械制图;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已经不能满足于现代教学的需求。对于刚接触专业学习的學生来说,仅靠有限的机械模型和简单的PPT课件来教学,很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运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引导学生实现抽象二维平面图形与真实自然的三维空间物体的相互转换,从而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用二维平面解决三维空间问题的空间思维能力。将SolidWorks中由二维草图转换为三维模型、从三维模型中自动产生工程图、剖视图等功能应用到《机械制图》课的相应章节中,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获取信息的效率。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1.SolidWorks在三视图教学时的应用

1.1通过对“平面草图”进行“拉伸”、“拉伸切除”、“旋转”、“旋转切除”、“扫描”等操作形成立体图

教师先利用SolidWorks把题目中的三视图画成相应的立体图, 通过SolidWorks画出的立体图形有质感,立体感好,相当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教学模型,帮助学生建构立体图形。

1.2可全方位观察物体

形成三视图需要学生从前往后、从上往下、从左往右地观察立体图,而在PPT中给定的立体图是一个固定的正等轴测图,我们无法随意地转变图形的方向,无法多方位地了解图形。SolidWorks带有视图定向功能,可以更改当前视图定向(从上下、左右、前后进行视图观看)或窗口数(在一个界面中同时出现两个窗口进行对比)。通过该功能能够帮助学生建构空间图形,从不同方向观察图形,加深对立体图的理解,提高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最终使学生能够画出准确的三视图。

2.SolidWorks在组合体视图中的应用

在机械制图中要培养学生对三维空间的认知能力,读组合体视图是重要的内容。例如,在学习绘制切割型组合体视图时,教师可使用软件在课堂上一步步地切割建模,让学生充分了解切割过程,特征树中回放步骤功能更能使教师达到灵活讲解的目的。课堂上这种演示叠加型组合体的形成过程及切割型组合体视图的切割过程,使学生印象深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在已知组合体两个视图求第三个视图,或补齐视图中缺线的练习中,学生经常由于对三维空间理解能力不够而做错题目,若不能提供相应的组合体实物,而是只泛泛讲解答案,学生是难以理解的。这时若用SolidWorks软件现场绘制立体模型展示,学生就会一目了然,疑难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例如在补画组合体视图时,根据这两个视图,学生很难想象这个零件的三维形态是怎样的,因此很难画出第三视图,在笔者所教授的制图课中,许多学生对于这个典型问题在读图过程中出现了失误,难以绘制出正确的第三视图,而通过SolidWorks软件的使用,演示零件的建模过程,加深学生对组合体形成过程的理解。零件模型绘制好后可通过软件的多个视口功能,同时展示三视图及轴测图,各视口中的视图间的点、线、面一一对应、一目了然,也可以对零件进行旋转操作,使学生从各个角度都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该零件的三维模型,第三视图也就很容易求解了,如图1所示。

3.SolidWorks在剖视图中的应用

剖视图是用来表达零件内部结构形状的投影图,在剖视图教学中,学生对机械零件内部结构的理解有较大困难,同时对于剖切方式和剖切位置的选择不好理解,在机械制图的教学中,灵活运用SolidWorks软件提供的剖切功能,能使上述问题迎刃而解,为了直观地讲解剖视图的概念,在SolidWorks三维造型模块下,首先绘制出机械零件的模型,然后利用SolidWorks的截面工具(如图2所示),完成剖切平面的选择并按规定位置剖开零件并实时观察剖切效果,同时SolidWorks还可以在“工程图”模式下完成各种形式的剖视图,通过SolidWorks直观的动态形式展现剖切视图,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剖切的概念,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掌握剖视图的画法。

4.SolidWorks在装配图中的应用

在装配图的教学过程中,应用SolidWorks软件的装配功能及爆炸视图工具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SolidWorks软件环境中可应用装配功能进行各零件间的配合,这样使教师更易讲解装配图中各零件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及配合方式,并可以通过SolidWorks Animator功能制作动画,将零部件的装配过程录制成动画,学生可通过动画演示直观的看到零件的装配过程,进一步理解各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对装配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样可通过SolidWorks Animator功能制作爆炸动画,形象生动地展示爆炸及零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3所示,在SolidWorks软件中生成了零部件的爆炸视图,有助于学生对装配过程的理解,提高阅读装配图的能力。

5.结束语

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通过使用SolidWorks软件,对《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增强了直观感受,通过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该门课程。 [科]

【参考文献】

[1]《机械制图》第六版,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

《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12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各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程,是学生进校后涉足工程领域的第一门课,但由于实物较少等原因,使得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老师在教机械制图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困难,现通过三维造型软件可以解决这些困难。

国内外目前虽然有三维造型软件与机械制图的相关研究[1,2,3,4,5,6],但内容不够具体。论文结合具体实例介绍如何利用三维造型软件来解决机械制图教学中的难点,可用的软件有Pro/ENGINEER、Master CAM、UniGraphics等。

1 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

实例1:已知立体的两面投影,求第三面投影并作立体上点的另两面投影[7](如图1所示)。

实例1的难点是无法确定点在几何体上的具体位置。解决方法:首先利用三维造型软件创建实体,如图2所示的圆柱体,根据图2讲解圆柱体的表面及其投影特征,引导学生根据图1和图2判断点在圆柱体的哪个表面上(如图3),最后根据投影绘制点的投影(如图4)。

2 截交线

实例2:分析同轴复合回转体的截交线,并补画另一视图[7](如图5所示)。

实例2的难点有两个,一是右端几何体的形状,二是用正平面截切右端几何体后的截交线形状及绘制。难点一的解决方法,首先引导学生根据投影规律分析图5中几何体的形状,左端是圆柱体,右端是由球体、圆锥台组成,老师用三维造型软件创建实体,为了凸显截交线的形状,可把相应表面着色,如图6所示。有了实体造型,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截交线,正平面与右端表面产生的交线为图6曲线。在学生有了直观印象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在立体表面上找点的方法求做截交线,这样难点二就迎刃而解,实例2的结果如图7所示。

3 相贯线

实例3:画出相贯线[7](如图8所示)。

实例3的难点相贯线是如何产生的,空间形状是什么。难点解决方法,首先引导学生根据图8中的三视图分析是哪两个几何体相贯,老师展示用三维造型软件创建的实体模型,如图9(a)所示,(b)图是为了看到两圆孔相交时会在内表面上产生相贯线,可把实体剖开,如右图9(b)所示。这样学生能清晰地看到相贯线的形状,有利于对相贯线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在立体表面上找点的方法求做相贯线,结果如图10所示。实例3通过三维模型降低了求做相贯线的难度,并通过分解的方式——求做相贯线分解为求做立体表面上的点再次降低难度。通过几学期的实践证明,该方法行之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 剖视图

实例4:用单一剖切面,将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补左视图并画成半剖视图[7](如图11所示)。

剖视图是视图表达方法中的难点,因为剖视图只是一种假象,要学生通过抽象逻辑思维想象出剖开后物体的结构和形状,再根据投影规律和制图规定画出剖视图。

实例4的难点是想象图11中表达的机件形状以及机件剖开后的形状和结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老师用三维造型软件创建实体,如图12(a)所示,但图12(a)不能完全解决难点,因为图中机件的内部结构没有表达出来。老师继续用三维造型软件把机件剖开,如图(b、c)所示。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在进行半剖视图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以为半剖就是把立体切开一半,很容易与全剖的剖切面混淆。他们往往分不清半剖的剖切面在哪里,有的甚至以为半剖视图就是剖切面将立体分为对称的两半,而用三维造型软件展示半剖视图形成,就能让学生直截了当地理解半剖视图的剖切方法及适用的机件形状。利用软件辅助教学使学生了解半剖视图适用于对称的立体,“半剖”其实是假想移去立体的四分之一,既能展现立体的外部结构,又能展现立体的内部结构,一举两得,如图12(c)。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绘制主视图画成全剖视图,把左视图画成半剖视图,结果如图13所示。

5 结束语

文章通过介绍利用Master CAM软件来求做立体表面上点的投影、截交线、相贯线、剖视图等步骤,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三维造型软件来解决机械制图教学中的难点,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利用这些方法可以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晓丽,孙杨彬.浅谈将AutoCAD融入机械制图教学[J].职业,2012(5):30-31.

[2]杨利红,李光照.Pro/E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2(19):201.

[3]刘新生,张琎.机械制图与AutoCAD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24):170-172.

[4]刘靖,颜志勇.机械制图课程中CAD软件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23):103.

[5]沈安邦.《机械制图与CAD》的教学思考与改进[J].职业,2011(23):108.

[6]冯辉英.Mastercam软件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轻工科技,2010(10):66-67.

机械制图教学计划表 篇13

本学期计划学习绪论、第一、二、三、四、五章的内容。在紧紧围绕济南市教研室职教科的工作安排和各学校教学计划下,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计划是依据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董述欣主编的《机械制图》教材,全册共有九章。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教材着重阐明了识读和绘制图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突出以识图为主,读画结合,学以致用的特点,采用制图及相关的最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注意把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结合起来。

二.学情分析

刚进入职专阶段的机电专业、数控专业、汽修专业的学生,男生比较多,学生入学成绩普遍较差,而《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知识抽象、枯燥,这门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是后续专业课学习的基础,本学期需要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突出学生画图能力和识图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的要求:

以面向人才需要为出发点,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职业素质为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

难点:组合体的投影

五、教学设想:

讲练结合,多进行练习。

六、教学进度表(本学期9月1日开学,2月4日结束,共22周)

周次

 

课题(章、节)

 

课时分配

 

授课

 

绘图

 

习题

 

 

绪论

 

1

 

 

 

 

 

 

 

第一章机械制图基本知识

 

 

 

 

 

 

 

 

 

绘图工具及其使用

 

1

 

 

 

 

 

 

机械制图的基本规定

 

2

 

 

 

1

 

 

尺寸注法

 

3

 

 

 

2

 

 

几何图形的画法

 

3

 

1

 

1

 

 

平面图形的画法

 

2

 

2

 

1

 

 

 

第二章正投影基础知识与三视图形成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3

 

 

 

1

 

 

点的投影

 

2

 

 

 

2

 

 

直线的投影

 

2

 

 

 

2

 

 

平面的投影

 

2

 

 

 

2

 

 

 

第三章基本体及截交线

 

 

 

 

 

 

 

十一

 

基本体及表面上点的投影

 

3

 

 

 

2

 

十二

 

截交线

 

3

 

 

 

2

 

 

 

第四章轴测图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1

 

 

 

 

 

十三

 

正等轴测图

 

2

 

 

 

1

 

 

 

斜二测图

 

1

 

 

 

1

 

十四

 

轴测草图画法

 

1

 

 

 

 

 

 

 

第五章组合体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1

 

 

 

 

 

十五

 

组合体相贯线的画法

 

2

 

 

 

2

 

十六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2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1

 

 

 

2

 

十七

 

看组合体

 

3

 

 

 

2

 

十八

十九

 

补视图和补缺线

 

2

 

 

 

4

 

备注:1、实际教学计划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酌情调整,期中、期末考试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上一篇:《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申领表下一篇:安慰失落朋友的话 安慰失落朋友的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