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法律硕士复试真题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南京大学法律硕士复试真题(共9篇)

南京大学法律硕士复试真题 篇1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法律解释 2.法的渊源 3.修正犯罪构成 4.破坏选举罪 5.要式行为

6.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120分)1.举例说明并论证“能动司法”观 2.试论法律职业群体 3.刑法的因果关系及其特点 4.伪证罪的概念和特征 5.代位权的行使条件 6.试论物权优先性的内涵

法律硕士联考小贴士:

一、法律硕士分类

法律硕士联考目前分为三种:全日制法律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及法律硕士(法学)】和在职法律硕士。

法律硕士(非法学):只允许本科专业是非法学的考生报考,是法律硕士联考的主力军。如果本科学位发的是法学学士,但是专业不是招生简章明确规定的13个法学专业,也是可以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的。这里的非法学,只是限定了专业,而没有限定学位。学制一般是三年。

法律硕士(法学):2009年开始设置的,面向本科是法学专业的考生招生。学制两年。

在职法硕:也就是10月在职研究生联考。俗称“五部委联考”,参加在职法硕考试的一般是公检法的在职工作人员。

二、法律硕士考试科目

全日制法律硕士考试科目如下:

政治(100分),英语(100分),专业课一(150分)刑法和民法,专业课二(150分)宪法,法制史,法理学。总分500分。

政治和英语和全国所有的研究生考试是一样的,命题和阅卷也是和全国研究生考试统一的。其中,英语,法律硕士考察的是难度大一点的英语二。在职法律硕士考试科目如下:

英语,专业课。在职法硕初试不考察政治,政治的考察由招生院校在复试的时候单独设置。

三、法律硕士用书

法律硕士都有指定的教材。就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法律硕士考试分析及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律硕士指南。

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杂牌书籍,不少也是冠以指南或者考试分析的名目出版。不建议大家购买,因为其质量参差不齐,更有一些书籍虽然是出版的,但很多低级错误或者是观点和官方的不一致。

建议大家购买官方书籍。如果觉得法律硕士指南或者考试分析内容太多,不利于理解,大家可以去购买或者下载华成法硕讲义,该套讲义完全依照最新的法律硕士考试大纲和官方书籍编辑,观点和官方完全一致,华成法硕讲义只是对官方的书籍进行的梳理,对书中的难点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制作了大量的口诀和记忆表格,方便大家记忆。

四、法律硕士重要时间 1.法律硕士招生简章出台时间

法律硕士招生简章由国家的招生简章和各个招生院校的招生简章。国家的法律硕士招生简章一般是每年的8月份出来,各个法硕招生院校的招生简章一般是7月至9月中旬出来。招生简章是我们考试的指挥棒,里面对学校有关法律硕士的考试,培养模式,招生人数,学费,复试时间及参考书目都有详细的说明。

2.法律硕士报名时间

考研报名分预报名、正式报名。

预报名时间:预报名是针对应届生的,时间一般是9月25至9月29(虽然预先报名作用不大,但建议大家还是花时间去看看,了解一下网报流程。)正式报名时间:正式报名一般是10月10至10月31 3.法律硕士报名现场确认时间

现场确认时间:现场确认确认时间是11月10考试 4.法律硕士考试时间

法硕考试时间一般是春节前2周进行,大家关注每年什么时候过春节,往前推半个月时间大致就能知道考研时间是哪天。

法律硕士考试进行两天,第一天上午考政治,第一天下午考英语,第二天上午考专业课一,第二天下午考专业课二。5.法律硕士出分时间

自主划线的学校处分时间早,一般是2月份就陆续会发布自己学校的分数线。非自主划线的学校的分数线一般都需要等待国家线出台才能呢个发布自己的分数线,国家线一般是每年的3月底出来。6.法律硕士复试时间

南京大学法律硕士复试真题 篇2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永恒主题, 选拔优秀生源是整个研究生培养的起点, 更是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就我国当前硕士研究生选拔模式看, 复试是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进一步考查考生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和科研潜能的重要环节。实现复试选拔工作的公平公正、科学合理, 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和培养质量, 还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势及科技兴国战略, 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目前, 我国各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复试的内容和形式千差万别, 考察的指标和重点各不相同, 普遍存在考核指标不完备、缺乏量化标准、主观性强等问题, 距离国家的要求和社会的期望尚有一定的差距。譬如:大部分高校的复试形式为笔试与面试相结合, 而有的“985”高校则以面试为主, 在复试环节不再进行笔试;华东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在复试中引入实验操作环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则将心理素质测评纳入复试环节等。以燕山大学为例, 目前所实行的复试原则及录取办法为按各专业考生总成绩 (初试成绩×1+复试成绩×0.75) 进行排序, 由高分到低分确定拟录取名单。复试包括外语笔试、专业课笔试、面试 (三项各占100分) 和体检 (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面试环节从本科学习情况、实践创新能力、专业知识及能力、外语听说水平等方面进行评判打分。分析其不足主要包括:重初试轻复试, 无法凸显复试选拔功能;指标的选取未征求硕士导师的意见, 内容不够全面, 忽略考生实践动手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考察;在权重设置上比较主观随意, 造成重笔试轻面试、外语所占比重偏大等弊端。

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是对考生进行素质与能力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 复试指标选取是否合理、指标权重分配是否科学, 直接影响复试考生评价的质量和选拔的结果。因此, 构建一个相对全面、客观的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是做好复试评价和择优选拔的基础, 是克服现存不足必须首当其冲要做的工作, 已成为摆在招生单位面前一项亟待研究的课题。

1.复试指标体系的设计依据

应该从哪些方面在硕士研究生复试中对考生进行考察, 不同的专家学者会有不同的选择与标准, 因此, 为避免个人主观意志的干扰, 设计复试指标体系应有所依据。

1.1政策依据

政策依据主要包括“国家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规定”和“国家关于硕士研究生复试的指导意见”。2014年, 教育部出台的《全国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做出明确规定:一是德才并重, 既要注重德育培养目标, 又要注重学术培养目标;二是研究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并重, 既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又要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1];2006年, 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从整体上对复试工作原则、复试组织管理、复试主要方式和内容、复试成绩的使用等方面进行规范, 具有较强的概括性、系统性和全局性, 对全国招生单位的复试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2]。这两个文件分别回答“要培养成什么样的硕士研究生”和“如何通过复试选拔到符合培养要求的硕士研究生”的问题, 反映国家对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规格和选拔质量规格的总体要求。

1.2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为人才测评学的相关知识, 主要包括人才测评学的概念、意义、方法及其应用。人才测评是对社会各类人员的个性特征、知识水平、工作技能、能力倾向、发展潜力等方面实施测评的人事管理活动。人才测评学融管理学、统计学、测量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科学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 被广泛地应用于公司招聘新员工、机关录用干部、公务员竞争上岗等场合。人才测评学要求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 从职业道德、综合素质、心理素质、情绪稳定性、各方面的能力、过去成长的业绩等诸多方面, 对人进行全面考查, 使用较多的人才测评方法主要有档案审查、笔试、面试、心理测试、情景模拟等。

2.复试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为提高复试考核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应遵循整体一致性、客观独立性、适度可行性等原则, 将考核目标逐层分解并具体化, 最后形成层次分明、主次得当的考核指标体系[3]。

2.1整体一致性原则

复试指标体系作为一个系统, 应保持自身的整体性, 各项指标通过相互配合在它们的总和中实现目标。设计时必须遵从于考核的目标, 不但指标体系应体现目标的整体, 而且每个指标都应与考核目标保持一致。

2.2客观独立性原则

复试指标体系应该反映考生的真实水平, 并对其作出客观的衡量。要求每个指标都如实反映客观的本质, 并且相互独立, 即复试考核测评要素互不相近、互不包含、互不叠加。

2.3适度可行性原则

适度是指在确保复试评价质量的前提下, 考核要素的数量应当适度, 既不能太多, 又不能太少;可行是指考核要素应内涵定义明确、外延确定清晰, 所要求提供的信息可以实地取得, 并具有实际意义。

3.复试指标体系的设计过程

设计复试指标体系整体上遵循如下思路:首先明确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然后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选取复试考核指标并确定参考权重;最终形成由两个指标层次构成的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 (见图1) 。

3.1选取复试考核指标

硕士研究生导师不但是复试工作的直接参与者, 还从事教学与指导工作, 对硕士研究生的复试和培养有全面的认识、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是回答“招收硕士研究生主要看重考生哪些方面素质和能力”这一问题的最佳人选[4]。笔者进行第一轮专家访谈, 共约谈到来自燕山大学7个学院的46位硕士研究生导师, 其中教授30人、副教授16人, 理工类27人、经管文史类19人。访谈中, 受访者提及概率较高的要素有“专业知识水平”、“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专业技能与科研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道德品质”、“个人素养”等, 具体如下:

3.1.1“我在复试中主要看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 “是否掌握本专业所要求的知识内容是复试选拔的关键”, “学生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诸如此类的回答不绝于耳, 笔者可以将此统一概括为“专业知识水平”, 有36位受访者指出这一要素, 以78.3%的认可度排在首位。由此可见, 考生对自己所报考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导师在招收硕士研究生时首先看重的一点。

3.1.2“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居于第二位, 有30位受访者提及这一要素:“研究生重在理论创新、重在研究问题的能力”、“硕士研究生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复试阶段应更注重创新能力的考核”等, 认可度达到65.2%。但是, 由于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创新能力的客体, 人们对创新能力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很难达到统一, 因此受访者普遍认为如何对考生的创新能力作出合理评价是一道难题。

3.1.3位居第三的是“沟通表达能力”, 这里所指的沟通能力主要是指学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 表达能力是指学生表述自我观点的能力, 有26位受访者指出, 认可度占56.5%。“硕士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是指导而不是教授, 这需要通过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我们希望招收到的学生能理解老师的意思, 要学会与老师进行沟通, 而不是老师推一步学生才走一步”、“表达能力涉及学生将来的论文写作和答辩, 应加强对这一要素的考核”。

3.1.4“专业技能与科研能力”这一项共有24位受访者提到, 认可度占52.2%, “复试中应考察学生的科研意识与能力”, “我愿意招收专业素质强、具备科研能力的考生”,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学生必须肯钻研、会研究”。只有在熟练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 才有可能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与科研能力, 这是对专业知识的加强及延伸。

3.1.5“道德品质与个人素养”是对访谈对象提到的要素归纳后得出的, 共有20位受访者提及, 认可度占43.5%。多位受访者说, “我希望可以招收到勤奋刻苦、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 “学生头脑灵活固然重要, 但更要有责任心、吃苦耐劳的毅力和先做人后做事的态度”, “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现象在研究生中日趋严重, 对考生思想品德的考核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些均属于思想道德品质的范畴, 是一个人最基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

3.1.6“身心素质”与上述要素的测评方式和标度有本质的不同, 笔者就“身体健康和心理素质状况在复试中应占什么地位”进行了专门的访谈。“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是学习和工作的前提条件, 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有缺陷的产品是无法再深加工的”, “对于心理不健康或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考生应一票否决”, 90%以上的导师认为身心素质很重要, 可以采取一票否决, 但是在操作过程中要把握好尺度。

通过对访谈结果的整理归纳, 结合招生工作实践, 得出:为全面客观地评价考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要从专家认可度高的专业知识水平 (A1) 、政治修养与个人素质 (A2) 、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 (A3) 、外语听说水平 (A4) 、身心素质 (A5) 等五个一级指标进行考察 (前4个一级指标一般采用数量式标度, 直接按百分制打分进行评判;身心素质则采用等级式标度, 划分为“合格”与“不合格”) , 每个一级指标又可分解成若干二级指标 (见图2) 。

3.2确定复试指标权重

虽然一个指标体系中同级的各指标是并列列举出来的, 但是各指标的重要性往往并不相同。设置指标权重的目的就在于为重要性不同的指标赋予不同的数值, 使同级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得以量化, 为计算考核总成绩提供明确的依据, 并且依靠各个指标间的科学组合还能够实现整体效应的最优化。

根据专家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对实际决策问题作出判断, 能够体现决策者对于指标的重视程度和指标对实施评价要达到的总目标的影响程度, 笔者针对“各项复试指标应如何分配权重”展开新一轮问卷调查。选取的专家不同, 得出的权重系数也不同, 所以本次调查进一步扩大了样本数量, 向燕山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全部14个学院发放问卷共计120份, 收回有效问卷99份。有效问卷均来自于硕士研究生导师 (含16位博士研究生导师) , 其中教授47人、副教授52人, 涵盖了理、工、管、文、法、艺等多个不同学科。99位导师为数量式标度的10个二级指标 (B1~B10) 给出各自的分值, 针对每个二级指标, 逐一将其分值最低和最高的偏离样本进行剔除, 最后保留样本70个。计算保留样本的均值, 经近似和圆整后得出专家评价的主观权值:B1=0.2、B2=0.2、B3=0.05、B4=0.05、B5=0.05、B6=0.15、B7=0.1、B8=0.1、B9=0.05、B10=0.05, 于是A1=0.4、A2=0.15、A3=0.35、A4=0.1。

3.3明确考察方式和考察重点

为了便于实际操作, 笔者还明确各项复试指标的考察方式和考察重点。

3.3.1专业知识水平下有两个要素, 分别是专业基础知识和学科综合知识。考察方式为笔试, 通过阅卷评分, 以此判断考生是否掌握报考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及系统的专业知识, 是否掌握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 知识面宽、知识更新快, 能否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3.3.2政治修养与个人素质下有三个要素, 分别是政治思想表现、本科学习情况和社会实践活动。考察方式为面试, 根据考生提供的履历档案、各类证书等材料进行客观评分。政治思想表现考查考生的现实表现, 内容包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本科学习情况考查考生本科毕业学校和本科期间平均学习成绩;社会实践活动则通过考查考生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社团等荣誉称号的获奖情况, 了解考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

3.3.3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下有三个要素, 分别是专业综合能力、本科毕业设计和科研创新能力。考察方式为面试, 根据考生的面试表现, 由复试小组进行主观评分。专业综合能力的考察一般采取设置专业知识问题库并要求考生从题库抽题回答的方式进行, 对于社会科学类考生, 除了专业知识考核外还侧重于语言表达、文化素养、责任感、协作性、人际关系等的考核, 对于自然科学类考生, 除了专业知识考核外还侧重研究能力、创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的考核;本科毕业设计重点考察考生对本专业知识结构的把握和理解程度, 要求考生基础知识和基本功扎实, 查阅和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强, 能够流利地回答出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的相关问题;科研创新能力通过参考考生发表与本专业领域相关的论文、作品、专利等情况, 数学建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等获奖情况, 参与科研项目实践并发表论文或获得科研实践学分, 了解考生在报考专业及相关领域是否取得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的研究成果。

3.3.4外语听说水平下有两个要素, 分别是外语听力水平和外语口语水平。考查方式为面试, 评委就考生籍贯、本科学校、家庭成员、兴趣爱好、专业方向、就业领域等问题进行外语提问, 根据考生用外语作答的综合表现进行打分, 以此判断考生能否听懂并理解会话的意思, 是否具备一定的日常交流和专业交流的能力。

3.3.5身心素质下有两个要素, 分别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考察方式为体格检查和心理健康测试, 身体素质主要通过体格检查完成, 对照教育部规定的测评标准和招生单位提出的具体要求, 若各项均符合要求则确认为合格;心理素质则通过心理健康测试完成, 若无明显心理缺陷则确认为合格。两项中若有任意一项不合格则一票否决。

综上, 便形成了完整的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 (见表1) 。

结语

笔者构建的硕士研究生复试指标体系是通过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后, 经整理、汇总和分析得到的, 依据充分、原则合理、客观性强。选取的考核指标较为全面、确定的参考权重较为适当、制定的考察方式和要点清晰明确, 具有可操作性, 可以用于对硕士研究生复试考生的综合评价, 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更好地开展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复试指标体系确立后, 还要持续做好指标体系的完善工作, 经常开展实践研究与经验总结, 不断筛选或修正部分指标, 尽可能地用较少的指标满足硕士研究生复试的实际需要, 使指标体系日趋优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Z].教学[2014]3号, 2014-03-19.

[2]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Z].教学[2006]4号, 2006-04-15.

[3]徐淼.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标准化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26 (3) :133-137.

南京大学法律硕士复试真题 篇3

519(观赏蔬菜果树)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常绿果树

2.宿根花卉

3.水生蔬菜

4.单性结实

5.植株调整

6.连作障碍

7.层积处理

8.穴盘育苗

9.PAR

10.采后处理

11.单株选择

12.同源平行变异律

13.选择强度

14.雌性系

15.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16.同源多倍体

17.一般配合力

18.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19.单子传代法

20.新品种保护

二、简答题

1.简述调控植物生长的方法

2.人工诱导产生单倍体的方法

3.简述无性繁殖选择育种的方法

4.远缘杂交的困难及克服的方法

5.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和“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6.用图表的形式列举我过常用的设施园艺的类型,其环境以及应用。

三、论述题

1.种质资源的重要意义以及我们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种质资源的创新工作。

南京大学法律硕士复试真题 篇4

第一章

1、钢结构的特点,应用范围。(P2—P5)

2、了解结构的两类极限状态的概念或两类极限状态所包含的内容。(P7)

3、了解钢结构内力的分析方法(P12)

第二章

1、钢结构对材料性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18)应具有较高的强度 塑性和韧性 以及良好的加工性能

2、GB50017—2003推荐承重结构宜采用哪四种钢材?(P19)Q235、345、390、420

3、建筑钢材可能的两种典型破坏形式是什么? 各自的破坏特征如何?P23塑性 脆性 破坏前塑性变形程度

4、简述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屈服点 抗拉强度 伸长率 弹性模量 冷弯性能 冲击韧性

5、影响钢材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化学成分,组织构造和缺陷,温度、应力集中、冷作硬化和应变时效硬化、荷载类型等

6、什么是应力集中?构件中产生应力集中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应力集中将会造成什么后果?(P30)

7、疲劳破坏特点是什么?(P36)脆性断裂 断口与一般的不同 疲劳对缺陷十分敏感

8、对于设计要求的疲劳寿命n,各种构件或连接破坏的应力幅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构造细部。如果由构造细部引起的应力集中大,则破坏时的应力幅就小,其疲劳性能就不好。

9、我国常用建筑钢材的钢种、钢号是什么?钢号表示法?(P43—P46)

10、为什么薄钢板或小直径钢材比厚板或大直径钢材的强度高,即为什么GB50017—2003要对钢材以板厚分组区别其强度?辊轧次数较多,轧制的压缩比大,钢材的性能改善明显,其强度、塑性、韧性和焊接性能均优于厚板

11、用塑性良好的Q235钢材制成的材料一定发生塑性破坏吗,why?不一定,低温、应力集中、冲击荷载等因素能使塑性良好的钢材发生脆性破坏。

第三章

1、目前我国常用的连接方法有哪些?(P52)焊接、铆钉、螺栓

(轻钢结构)紧固件连接

2、手工电弧焊焊条与焊件金属品种相适应。Q235号钢焊件用E43系列型焊条、Q345钢焊件用E50系列型焊条,Q390和Q420钢焊件用E55系列型焊条。

3、焊缝质量检验标准?

4、什么情况下需验算对接焊缝强度?对接焊缝传递各种内力的计算(P63—P66)

5、角焊缝的尺寸限制:写出hfmin,hfmax,Lwmin,Lwmax的值,为什么要有这些限制?(P67—P68)

6、何为正面角焊缝、侧面角焊缝?焊缝长度方向与作用力垂直的正面角焊缝;焊缝长度方向与作用力平行的侧面角焊缝承受静力载荷或间接动载时,正面角焊缝的承载能力为侧焊缝的1.22倍

7、直角角焊缝传递各种内力的计算(基本假定、计算方法);静载与动载作用下的计算有何区别?角钢角焊缝连接的计算;计算公式、K1和K2的取值;扭矩T作用的角焊缝连接的计算假定、计算公式、计算步骤;弯矩、轴心力、剪力共同作用下角焊缝的计算。

8、简述残余应力的影响。P226 静力强度= 结构刚度-压杆稳定-低温冷脆-疲劳强度-

9、螺栓排列时应考虑哪些要求?受力要求、构造要求、施工要求(扳手有空间拧)

10、绘图说明抗剪螺栓连接的三各工作阶段,并说明普通螺栓连接、承压型高强螺栓连接、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准则)。承压型高强螺栓连接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P92)

11、普通螺栓抗剪连接可能的破坏形式、设计中如何考虑? 螺栓杆受剪受拉破坏 孔壁承压破坏

12、对于抗剪螺栓连接,何谓“解钮扣相象”?计算中如何考虑?(P99)

13、螺栓连接(普通螺栓、承压型高强螺栓、摩擦型高强螺栓)传递各种内力的计算(计算假定、计算方法等)(P98—110)

14、抗剪螺栓连接构件的净截面计算(普通、高强螺栓)。(课件)

第四章

1、静载作用下轴心受拉构件强度计算的极限状态设计准则及计算公式。(课件)

2、轴压构件可能有哪几种屈曲形式?轴压杆的屈曲形式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P189)

3、什么是柱子曲线?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较之理想轴压杆,实际轴压杆的受力性能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课件)

4、残余应力对轴压杆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取决于哪些因素?(构件截面形状尺寸、残余应力的分布和大小,构件屈曲时弯曲方向)

5、为了提高轴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承载力,可以有哪些构造措施?

6、轴压杆局部稳定的确定原则?(P207)翼缘宽厚比、腹板高厚比限值各多少?公式中为什么λ要用λx或λy中的大值?(P208)

7、简述实腹式轴压构件的截面选择和验算的方法、步骤。(P209—214)

8、对于給定的截面,计算轴压柱所能承受的压力。

9、在整体稳定计算中,为什么剪力对格构式轴压构件绕虚轴稳定的影响不能忽略?在设计中如何考虑?写出双肢格构式轴压构件对虚轴的换算长细比公式。(P215)

10、简述格构式双肢轴压构件的截面选择和验算方法。(P219—224)

11、在格构式轴压构件的截面设计中,如何应用等稳定条件?(P220)

12、格构式受压构件(轴压或压弯)缀材的计算体系及其假定?(P217—P218)

13、格构式轴压构件,如何保证其分肢的稳定性?(P216)

14、轴压实腹柱对两主轴X,Y轴的等稳定条件是什么?格构柱呢?为什么?

第五章

1、写出GBJ17—88规定的梁正应力计算公式。(P119)

2、梁正应力验算,考虑梁截面有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的计算有哪些条件?(b1t13235fy、静力荷载)

3、梁的局部压应力验算条件、验算部位、假定、计算公式及其各符号的含义。若бc>f,你如何处理?(P121—122)

4、折算应力бzs的验算部位(验算截面及验算点)、验算公式及各符号的意义,为什么要取系数β1>1.0?

5、简述梁整体稳定的概念(相象及原因),并分析影响梁整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提高梁整体稳定性的途径和不要验算梁整体稳定的条件。(P122—123)

6、为什么当钢梁整体稳定系数Ψb>0.6时,要用Ψb’来代替Ψb?(P132)

7、焊接梁的截面高度依据什么条件来考虑?实际采用的梁高应满足什么要求?(P154、课件)

8、组合梁腹板的加劲肋布置、翼缘宽厚比限值均按板件局部屈曲不先于钢材屈服的原则确定。

9、组合梁腹板加劲肋有哪些形式,各起什么作用?(课件)

第六章

1、压弯构件可能有哪几种整体破坏形式?(强度、弯矩作用平面内失稳破坏、弯矩作用平面外失稳破坏)

2、写出实腹式压弯构件单向受弯的强度验算公式,画出对于实腹式压弯构件,此公式所对应的截面应力分布图形,说明此公式是否适用于单轴对称截面,是否适用于直接承受动荷作用的实腹式压弯构件?拉弯构件也使用吗?(P235—P236)

3、写出实腹式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的实用计算公式,说明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为什么对于较大翼缘受压的单轴对称截面尚要计算较小翼缘。(P241、课件)

4、写出实腹式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外稳定的实用计算公式,说明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P243)

5、当弯矩作用在和构件的缀材面相垂直的主平面内时(弯矩绕实轴作用),如何验算格构式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外的整体稳定性?(P255)

6、当弯矩作用在和构件的缀材面相平行的主平面内时(弯矩绕虚轴作用): ①、写出格构式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的实用计算公式,说明公式中各符号的含义以及该公式对应的设计准则;画图说明对于不同的肢件,计算Wx时y0的取值;为什么y0要有此不用?(P253)

②、为什么此时要计算其单肢稳定、而不必验算弯矩作用平面外的整体稳定?并说明验

算的内容、公式和步骤(P254)

13年福州大学结构工程笔试

一、问答题(25分,每题5分)

1、试画出适筋梁三个受力阶段末的应力图形,并说出它们各是什么计算的依据?

2、什么是徐变?在预应力混凝土中如何减少徐变带来的影响?

3、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抗震三大原则是什么?在实际工程中是如何做到的?

4、在钢结构整体稳定计算中,为什么剪力对格构式轴压构件绕虚轴稳定的影响不能忽略?在设计中如何考虑的?

5、钢结构中,角焊缝的焊脚尺寸有哪些限制?为什么要对厚度加以限制?

二、计算题(15分)

有一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跨度为5000mm,跨中承受集中荷载,截面尺寸为200*450,as=35mm,采用C25混凝土(fc=11.9N/mm2,ft=1.27N/mm2),纵筋采用HRB335(fy=300 N/mm2),箍筋采用HPB235(fy=210 N/mm2),试计算:

1、当梁承受的弯矩设计值为M=100KN•m时,纵筋的配筋面积为多少?

2、若配纵筋为5Φ25,则能承受多大的集中荷载?

3、该梁能承受多大的剪力?

三、英译汉(8分)答案:

一、1、答:《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上)P39 图3—6 混凝土梁工作的三个阶 段应力图。

第一阶段末用于抗裂验算;第二阶段末用于裂缝宽度及变形验算;第三阶段末用于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2、答:(1)结构或材料承受的应力不变,而应变随时间增长的现象称为徐变。

(2)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采用干硬性混凝土;

采用级配较好的骨料,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

加强养护,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3、答:三大抗震原则: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设计要求: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无确切答案)

4、答:当格构式轴心受压杆绕虚轴发生弯曲失稳时,因为剪力要由比较柔弱的缀材负担或是柱肢也参与负担,剪切变形较大,导致构件产生较大的附加侧向变形,它对构件临界力的降低是不能忽略的。因此,通过换算长细比λ

ox

来代替对x轴的长细比λx,就可确定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格构式轴心压杆的临界力。

5、答:(1)hf不应过小,以保证焊缝的最小承载能力,并防止焊缝因冷却过快而产生裂纹。规定:hfmin≥1.5t(mm),t为较厚焊件厚度,对自动焊,最小焊脚尺寸可减小1mm;对T形连接的单面角焊缝,应增加1mm,当焊件厚度小于4mm时,则取与焊缝厚度相同。

(2)hf若太大,则焊缝收缩时将产生较大的焊接变形,且热影响区扩大,容易产生脆裂,较薄焊件容易烧穿。规定:角焊缝的焊脚 尺寸不宜大于较薄焊件厚度的1.2倍。但板件的边缘焊缝最大hf尚应符合:当t≤6mm时,hf≤t,当t>6mm时,hf=t-(1~2)mm。

结构笔试题目 2011年笔试题目:

1.混凝土受力分析的四个假定。(混凝土3章)

2.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四个阶段,画图。混凝土梁的几种破坏状态(混三章)3.混凝土构件大小偏压的定义,区别。

4.混凝土正截面,斜截面的计算(一般是一个大题含若干小题涉及压,弯,剪的计算)。

5.混凝土徐变的定义,影响因素,及减小措施。6.钢结构的疲劳破坏,应力集中。

7.一个构造合理的钢结构一定发生脆性破坏吗?为什么? 2012年笔试题目:

1.徐变收缩的定义,徐变的有利及不利之处。2.Nu-Mu曲线及结论。

3.斜截面破坏的三种形态,区别及如何避免。4.钢结构需验算哪些内容.5.混凝土正截面,斜截面的计算

6.计算考混凝土的压弯剪(两三个小问题)三章

专硕

1、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定义及如何预防?

2、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需要验算哪些部位的计算?

3、受弯构件的的破坏形式是什么? 答案: 简答

1、答:(1)混凝土在空气中硬化时体积缩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收缩受结构

周围的温度、湿度、构件断面形状及其尺寸、配合比、骨料性质、水泥性质、混凝土浇筑质量及养护条件等许多因素有关。在实际工程中要采取一定措施减少收缩应力的不利影响,如施工缝。

(2)结构或材料承受的应力不变,而应变随时间增长的现象称为徐变。它与内在因素、环境影响、应力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骨料坚硬、尺寸越大、养护温度越高、养护湿度越大,徐变越小。在预应力混凝土中,可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灰比,采用干硬性混凝土;采用级配较好的骨料,加强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加强养护,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

2、答:需要计算部位为:支座边缘处的截面、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的斜截面、箍筋截面面积或间距改变处的斜截面、腹板宽度改变处的斜截面。

3、答:适筋破坏形态、超筋破坏形态、少筋破坏形态三种破坏形式。具体见: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上)P42—P44

目录(面试材料)结构形式优缺点比较及应用

1.1 混凝土结构有哪些应用? 1.2 预应力混凝土有哪些应用? 1.3 钢结构的特定及应用范围?

1.4 为什么大跨度用钢结构比用混凝土好? 1.5 高层建筑基础采用什么形式 2 结构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概念设计

2.1 对混凝土耐久性的理解? 2.2 钢结构设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3 钢材从哪些方面可以防止脆性断裂

2.4 用塑性良好的Q235级钢材制成的材料一定会发生塑性破坏吗?为什 么?

2.5 影响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 2.6 哪些情况不必计算梁的整体稳定?

2.7 钢材疲劳断裂如何产生,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2.8 残余应力对轴压杆的整体稳定影响取决于哪些因素? 3 抗震,抗风及检测

3.1 地震中楼房最容易垮的地方是哪里? 3.2 什么类型的建筑需要抗风设计? 3.3 结构检测与加固的方法 4 材料方面的一些科学前沿

4.1 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及应用 4.2 谈谈对建筑新型材料的了解 5 土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一些新理念

5.1 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理解 5.2 对低碳经济的理解 5.3 对绿色建筑的认识 6 做研究涉及的一些东西

6.1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 6.2 实验研究与电算研究不一致怎么办? 6.3 当实验数据与设想不一致怎么办? 6.4 遇到很前沿的问题怎么办? 6.5 毕业论文遇到难题怎么办? 7 其他 7.1 对那些方向感兴趣 7.2 适合做土木工程师的条件

正文 结构形式优缺点以及应用

1.1 混凝土结构的特点与应用范围?

1.1.1 优点:可模型好,强度价格比合理,耐火性能好,耐久性能好,适应灾害环 境能力强,易于就地取材。

1.1.2 缺点:自重大,不利于抗震和建造大跨和高层结构抗裂性差,在要求防渗漏的一些结构中收到一些限制;工序多,需养护,工期长,并受施工环境和季节气候条件限制

1.1.3 应用:早期,钢筋和混凝土强度都比较低,仅适用于一些小型梁板柱基础等构件;随着强度的提高,预应力的产生,混凝土可以应用于一些大型结构;近些年,伴随着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和新型混凝土材料的产生。混凝土结构可以用于超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大型水利工程,海洋钻井平台和核电站等。

1.2 预应力结构有哪些应用?

1.2.1 优点:可延缓混凝土构件的开裂,提高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1.2.2 缺点:构造、施工和计算都较钢筋混凝土构件复杂,延性也差些 1.2.3 其可用于:①要求裂缝控制等级较高的结构,如水工结构

②结构或构件变形要求较高的构件或结构,例如大跨度或受力很大的构件,③对需要进行疲劳验算的结构,例如吊车梁,桥梁

1.3 钢结构的应用范围及特点? 1.3.1 优点:材料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 材料均匀和力学计算假定较符合

自重比较轻 制造简便,施工工期短 1.3.2 缺点:耐腐蚀性能差 耐热不耐火

1.3.3 应用范围:大跨度结构,重型厂房结构,受动力何在影响下的结构

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轻型钢结构 可拆卸结构,刚和混凝土组合结构

1.4 为什么大跨度用钢结构比用混凝土结构好?

答:自重,抗震和施工。

因为大跨度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其自身的重量大,容易产生裂缝,对于结构的抗震不利。而钢结构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塑性和韧性好,大跨度采钢结构抗震性能好。再者钢结构叫混凝土结构施工方便,可缩短工期。

1.5 高层建筑采用什么基础形式及其特点。

柱下独立基础:适用于层数不多、土质较好的框架结构

交叉梁基础:用于层数不多、土质一般的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

筏型基础:层数不多,土质较弱,或者层数较多,土质较好时适用 箱型基础:适用于层数较多、土质较弱的高层建筑 桩基础:地基持力层较深时采用 结构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概念设计

2.1 对混凝土耐久性的理解?

2.1.1 定义:结构在使用环境下,对物理的、化学的以及其他使结构材料 性能恶化的各种侵蚀的抵抗能力。

2.1.2 主要影响因素有:混凝土冻融破坏、碱——骨料反应、侵蚀性介质腐蚀、混凝土碳化等。(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混凝土的碳化和钢筋的锈蚀)

2.1.3 耐久性设计主要采取的保证措施有:划分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规定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根据环境类别)、规定裂缝控制等级及其限值(根据环

境类别)、规定混凝土的基本要求。

2.2 钢结构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2.2.1 材料上:合理选用钢材,选择高强度且具有较好经济指标的钢材; 2.2.2 结构方案:尽可能采用标准化,模数化的结构布置;宜优先选用标准化和通用的结构构件,减少制作安装工程量。

2.2.3 连接设计:选用构造简单,传力直接的节点形式,并应满足构造要求;

2.2.4 其他:应保证钢结构在加工,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并针对钢结构的实际,满足防水防火要求。

2.3 钢材从哪些方面可以防止脆性断裂?(材料选用,初始裂纹,应力集中,构造细部)

2.3.1 正确选择钢材,使有足够的任性,尽可能选用薄钢板;

2.3.2 尽量减少初始裂纹的尺寸,尽量避免在构造处理中形成类似于裂纹的间隙;

2.3.3 注意在构造处理上缓和应力集中,以减少应力值。

(区分钢材的塑性破坏,构件的塑性破坏和结构的塑性破坏)2.4 用塑性良好的Q235钢材制成的材料一定会发生塑性破坏吗?为什么?

答:不一定。塑性良好的钢材(含碳量低,屈服点低,抗拉强,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在设计,施工和使用不当的情况下可发生脆性破坏,如存在应力集中,残余应力,冷却硬化情况,低温下,在动力或循环荷载作用下等可发生脆性破坏。

钢材脆性破坏的因素有:1.化学成分2.冶金缺陷(偏析,裂纹,起层)3.温度(热脆,低温冷脆)4.冷作硬化5.时效硬化6.应力集中7.同号三向应力状态

2.5 影响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

答:纵向残余应力,构件的初弯曲,荷载作用点的初偏心以及构件的端部约束条件等

2.6 哪些情况可以不必计算梁的整体稳定?

2.6.1 有铺板(各种钢筋混凝土板和钢板)密铺在梁的受压翼缘上并与其牢固相连接,能阻止梁受压翼缘的侧向位移时;

2.6.2 H型钢或工字型截面简支梁受压翼缘的自由长度与其宽度之比满足规范规定可不验算;

2.6.3 箱型截面简支梁其截面尺寸满足hb6,且l1 不超过95(235f)

b00y时,不必验算梁的整体稳定。

2.7 钢材疲劳断裂如何产生,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2.7.1 如何产生:钢材本身存在缺陷,如微观裂纹。而疲劳断裂是微观裂缝在连续重复荷载作用下不断扩展直至断裂的脆性破。(缺陷处双向或者是三向受拉)2.7.2 基本特点:①出现疲劳断裂时,截面上的应力低于材料的抗压强度,甚至低于屈服强度②疲劳破坏属于脆性破坏,塑性变形极小③端口可能贯穿于母材,可能贯穿于连接焊缝,也可能贯穿于母材及焊缝,④断口部分呈半椭圆形光滑区,其余部分为粗糙区。

2.8 残余应力对轴压杆的整体稳定取决于哪些因素?残余应力的定义?产生原因?

定义:存在构件截面内自相平衡的初始应力。

原因:焊接,型钢轧制后不同部位冷却不均匀,板边缘经火焰切割后热塑性收缩均会产生。

对整体稳定影响取决于:残余应力的分布位置,大小和构件的屈曲方向。若残余应力区位于远离截面主轴的边缘,杆件抗弯刚度降低很多,屈曲临界力降低很大。此外,残余应力对同一轴压柱整体稳定性的影响与屈曲方向有关。地震,风载,检测。

3.1 地震中最容易垮的地方是哪里?

答: 地震中房屋最容易破坏的地方自然是最薄弱的地方。如框架节点处,底层端柱,刚度突变位置和构件应力集中位置。3.2 什么类型的建筑需要抗风设计?

答:高规:当建筑结构在60米以上以及大跨度,长悬臂时需组合风载。3.3 结构检测与加固方法?

答:加固的方法:加大截面法、外包钢法、预应力法、改变结构传力途径法、外部粘钢法、使用新材料加固等。

检测的方法:混凝土结构检测(如:结构性能实荷检测、回弹法、超声波 法、超声回弹综合法、取芯法、拉拨法)砌体结构检测(如:轴压法、扁顶法、原位单剪法、原位单砖双剪法、推出法、筒压法、砂浆片剪切法,回弹法、点荷法、射钉法)

钢结构检测(如:结构性能实荷检测与动测、超声波无损检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涂层厚度检测、钢材锈蚀检测)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检测(如:钢管混凝土的强度与缺陷检测)等。材料方面的一些科学前沿

4.1 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与应用范围?

答:定义:采用普通原材料,常规施工工艺,通过掺加剂和掺合料配置而成的具有高工作性,高强度和高耐久性。主要类型有:自密实混凝土,内养护混凝土,轻集料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碾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等。

特点:高工作性,高强度,高耐久性,高体积稳定性和适当的抗压强度。应用范围:大跨度,高强度,高耐久性,高层结构 4.2 对建筑新型材料的了解?

答:特性:新型建材具有轻质,高强,保温,节能等优良特性。

举例:新型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粘土空心砖,轻质板材),保温隔热材料(膨胀珍珠岩,聚苯乙烯泡沫),防水密封材料(改性沥青油毡,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建筑防水材料),新型建筑装饰材料(壁纸,墙布)土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一些理念

5.1 谈谈对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理解?

答:全生命周期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筑和建筑物使用的 整个生命周期内。

5.2 低碳经济,低碳建筑的理解?

5.2.1 低碳经济: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建筑: 5.2.2 低碳建筑是指建筑材料生产商在生产建材,设备时,业主在使用建筑时,建筑施工商在修建,拆除建筑时尽量提高能效,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总之,低碳建筑强调组成建筑的各元素的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建筑与低碳

5.2.3 贯彻低碳经济理念要求—低碳建筑:1.加强对低碳建筑及其意义的宣传。2.指定和严格执行建筑节能的标准。3发展低碳建筑需要树立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理念。①建筑材料低碳②建筑施工低碳(能耗,水耗,电耗)③建筑使用低碳 4.建立低碳经济推广应用的激励政策 5.2.4 低碳建筑与低碳经济的关系:低碳建筑时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角,也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3 谈谈对绿色建筑的理解? 5.3.1 绿色建筑:在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民提供健康,使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5.3.2 低碳建筑与绿色建筑的关系:低碳建筑是绿色建筑的概念延伸。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低碳建筑与绿色建筑的概念一致。但是绿色建筑仅是在建筑物的修建,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忽视建筑物在拆除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从这个意义上,低碳建筑包括绿色建筑,而部分绿色建筑不能成为低碳建 筑。做研究涉及的一些东西

6.1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

6.1.1 基础研究:为了认识现象,获取关于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的知识,而不是考虑直接应用,或者虽然确定其应用前景但并不知道达到应用目的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6.1.2 应用研究:目的一,即发展基础研究,确定其可能用途。

目的二,即为达到具体的,预定的目标确定应采取的新方法和途径。

6.1.3 关系: ①应用研究是基础研究实现价值的途径。因为基础研究所获取的知识必须通过应用研究才能发展为实际应用的形式②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前提。因为应用研究需要基础研究作为前提,基础,然后对现有知识作为扩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依据。

6.2 实验研究与电算研究不一致怎么办?

答:试验与电算出现不一致的情况需要分析实验和电算的可靠性,比如试验材料、试验的条件或者是电算的模型等是否与实际情况相一致,还有就是试验的结果是共性还是个性是需要考虑的,电算软件只采用一种也是不可取的,可综合考虑多种软件的结果。6.3 当实验数据与设想不一致怎么办?

答:①如果自己做课题,应多做几次,如果没有漏洞还是与设想不一致,那么需要进行误差分析,看具体原因在哪里②实验有误差是正常的,那就重新控制好实验的条件和因素再进行。6.4 遇到很前沿的问题怎么办? 6.5 毕业论文遇到难题怎么办? 7 其他

7.1 对那些方向感兴趣? 7.2 适合做土木工程师的条件?

答:一要有责任心,二要有与时俱进终生学习的觉悟。

8、遇到很前沿的问题怎么办?(什么意思)

越是前沿的东西越是需要钻研,因为可以参考的东西很少。可以借鉴国外的资料。首先应该要有决心,然后是又不怕失败的心态,最后就是踏踏实实办事。

15、假设你没被录取怎么办?坦然接受、吸取教训 20、简述实腹式轴压构件的截面选择和验算方法、步骤?

答:实腹式轴压构件的截面选择:要考虑用料经济而且还要尽可能构造简单,制造省工和便于运输;要选择壁薄而宽敞的截面,这样的截面有较大的回转半径,使构件具有较高的承载力;还要使构件在两个方向的稳定系数接近相同。

验算方法与步骤:首先计算截面特性,然后进行刚度验算、整体稳定验算、局部稳定验算,对于截面有较大削弱时,应按净截面验算强度。

21、简述格构式双肢轴压构件的截面选择与验算方法?

答:选择钢号确定截面形式,按实轴稳定条件选择截面尺寸,按虚轴与实轴等稳定原则确定两分肢间距。

验算方法:应该进行刚度、整体稳定和分肢稳定验算,如有孔洞削弱还应该进行强度验算。

29、毕业论文难题怎么办? 首先,上网搜索信息,查询相关资料;其次,和其他同学讨论;最后请教老师。

33、英语的自我介绍

名字,原来毕业院校,你平时的爱好兴趣等,现在所报考的专业,你为什么报考该专业,你对该专业怎样的感兴趣,对当前该专业发展的简短评价,以及你准备以怎样的态度去研究该专业等等。

一些补充的知识点

1、提高构件的抗裂能力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增大截面尺寸、增大截面的塑性抵抗矩、增加配筋量,但是最根本的措施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2、产生裂缝的原因有哪些?减小裂缝宽度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答:在混凝土结构中,除荷载作用会产生裂缝外,非荷载因素如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钢筋锈蚀及碱骨料反应都能引起裂缝。减小裂缝宽度的有效措施有:采用细钢筋、采用肋纹钢筋、增加钢筋用量、增大截面尺寸、采用预应力混凝土。

3、什么是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与强锚固?

答:强柱弱梁:在地震作用下,保证塑性铰先在梁端出现,让梁先于柱破坏。

强剪弱弯:对于梁、柱构件而言,要保证构件出现塑性铰,而不过早的发生剪切破坏,这就要求构件的抗剪承载力大于塑性铰的抗弯承载力,为此要提高构件的抗弯强度,形成“强剪弱弯”。强节点、弱锚固:为了保证延性结构的要求,在梁的塑性铰充分发挥作用前,框架节点、钢筋的锚固不应过早的破坏。

4、圈梁的作用?

答:可以增加墙体的连接,保证楼盖屋盖的刚度,抵抗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限制墙体的裂缝开展,保证房屋的整体性,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而且是减少构造柱的计算长度,充分发挥构造柱抗震作用必不可少的连接构件。

5、构造柱的作用?

答:构造柱与圈梁连接一起工作,可以增加房屋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侧力,减轻房屋在大震下的破坏程度或者防止发生突然倒塌。

6、对梁进行调幅的原因以及如何调幅?

答:原因:减少梁端配筋数量达到施工简便的目的,提高柱的安全储备,以满足“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

方法:只在竖向荷载进行调幅,调的是梁端弯矩,先调幅后组合。

7、纵向加劲肋:抵抗弯应力,显著提高腹板的临界应力,有效阻止腹板的屈曲

横向加劲肋:抵抗剪应力,以减少纵边长度的方法来提高临界应力 短加劲肋:抵抗局部压应力

支承加劲肋:抵抗较大的固定集中荷载

8、刚度:结构或构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用产生单位应变所需的力或力矩来量度。

有效预应力是张拉控制应力扣除全部预应力损失后预应力钢筋中实际存在的预应力值

9、偏压构件中受拉破坏是指在相对偏心距较大,且受拉钢筋配置不太多时,构件在荷载作用下靠近纵向压力作用一侧受压,另一侧受拉,最后先在受拉侧发生破坏,或者称为大偏压破坏。

偏压构件中受压破坏是指在相对偏心距较小或很小,或者虽然偏心距很大,但此时配置了很多的受拉钢筋,最后发生受压的破坏,或称为小偏压破坏。

偏心受压构件中材料破坏是指构件发生的材料强度破坏。

偏心受压构件中失稳破坏是指当构件长细比较大时发生的非材料强度破坏。

10、什么是张拉控制应力?为什么取值不能过高或过低?

答:张拉控制应力是指预应力钢筋在进行张拉时所控制达到的最大应力值,也就是张拉设备上的测力计所指示的总张拉力除以预应力钢筋的截面面积得出的应力值。如果过高会产生以下不良后果:①由于钢材材质的不均匀,钢筋强度又具有一定的离散性,有可能在超张拉的过程中使个别钢筋的应力超过其屈服强度,从而使钢筋产生较大塑性变形,甚至发生脆断;②构件出现裂缝时的荷载接近极限荷载,使构件在破坏前无明显预兆,构件延性较差;③在施工阶段会使构件的某些部分受到拉力甚至开裂,对后张法构件则可能造成端部混凝土局部受压破坏;④张拉控制应力越高,钢筋的应力松弛将随之增大,预应力损失增加。另外张拉控制应力越高,混凝土所受到的预应力愈大,构件的抗裂性能越好,还可以节省预应力钢筋。

如果张拉应力过低,则预应力钢筋经过各种损失后,对混凝土产生的预压应力过小,不能有效地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

11、屋盖支撑的作用:保证屋盖结构的几何稳定性,保证屋盖的刚度和空间整体性,为弦杆提供适当的侧向支撑点,承担并传递水平荷载以及保证结构安装的稳定与施工方便。

既能承受拉力又能承受压力的系杆叫刚性系杆,只能承受拉力的系杆叫柔性系杆。

12、屋盖支撑设置原则:在房屋的两端(第一个柱间或第二个柱间)或每一个温度区段内均应设置上弦杆横向水平支撑,且间距以不超过60m为宜。一般,下弦横向水平支撑与上弦横向水平支撑应设在同一柱间,已形成空间稳定性。当空间刚度要求高时,应设置纵向水平支撑。垂直支撑根据屋架跨度设置一道或数道,梯形屋架两端应各设置一道垂直支撑(可由托架代替)。在垂直支撑的平面内一般设置上下弦系杆,屋脊节点及主要支承节点处需设置刚性系杆,天窗侧柱处及下弦跨中或跨中附近设置柔性系杆。当屋架横向支撑设在端部第二柱间时,则在第一柱间所有系杆均应为刚性系杆。

13、受剪普通螺栓有哪几种破坏形式:螺栓杆剪断、孔壁挤压、钢板被拉断、钢板剪断、螺栓弯曲

如何防止:对于螺栓杆被剪断、孔壁挤压以及钢板被拉断,要进行计算。而对于钢板剪断和螺栓杆弯曲破坏两种情形,可通过限制端距、限制板叠厚度,以免螺杆弯曲过大而影响承载能力。

14、为什么要规定螺栓排列的最大和最小间距要求?

答:受力要求:为避免钢板端部不被剪断,螺栓的端部不应小于2倍螺栓孔径。对于受拉构件,各排螺栓的栓距和线距不应过小,否则螺栓周围应力集中相互影响较大,且对钢板的截面消弱过多,从而降低其承载能力。对于受 24 压构件,沿作用力方向的栓距不宜过大,否则在被连接的板件间容易发生凸曲现象。(对于铆钉排列的要求与螺栓类同)

构造要求:若栓距及线距过大,则构件接触面不够紧密,潮气易于侵入缝隙而发生锈蚀。

施工要求:要保证有一定的空间,便于转动螺栓扳手。

15、根据矩形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分析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钢筋级 别、加大截面宽度和高度对提高承载力的作用?哪种最有效、最经济?

答:由矩形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得到,提高极限承载力的方法有提高混凝土强度、提高钢筋级别、增大截面的宽度和高度,通过以上方法均可提高极限承载力,但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界面的宽度都与承载力成正比关系,只有截面高度与承载力成二次方关系。所以,从经济性和高效性方面考虑,增大截面的高度是一种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16、腹筋在哪些方面改善了无腹筋梁的抗剪性能?

南京大学法律硕士复试真题 篇5

作为地方普通的医学院校, 面对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不断深入, 医学专业高层次人才选拔要求的不断更新, 在研究生招生复试环节中, 基于原有的招生复试体系之上根据实际进行完善、调整, 使地方普通医学院的研究生招生复试适应医学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

一、地方普通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面临的新形势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医疗人才的选拔, 是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为医学教育整个大系统工程服务的。其受到社会对医疗的需求、医学培养模式、医学学科发展等等因素的影响。目前, 地方普通医学院的硕士复试形势为:临床专业生源充足、基础医学生源匮乏, 复试时高素质考生流向临床专业;临床专业学位及学术型选拔条件差异日益扩大;对临床应用型人才的强烈需求, 在复试环节综合素质的考查显得尤为突出;为了更好地适应医学硕士的招生复试, 应从复试考评、综合考查、等方面完善医学研究生复试体系。

(一) 复试考核内容及复试考评标准的合理化公正化。作为独立设置的专门的医学类院校, 虽然招收硕士专业的大的专业门类均为医学, 但是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在复试笔试科目及笔试内容的设置上应根据目前学科的发展需要及生源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 准确合理对考生的专业基础进行考查。在评价标准的设定上, 应在科学性的基础上, 便于考生理解评价依据, 做到公正、公开。

(二) 复试综合考查考生素质方法的多样化及可行化。对医学专业基础知识的考核从初试到复试都有, 而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研究工作需要的是有良好的个人修养、扎实专业素养、优秀的专业潜质的人员, 对于其素质方面的考查在初试阶段很难进行, 在复试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 需要设定一套适合整个医学门类, 而又能体现各不同二级学科招生特点的考生综合素养考查办法。

(三) 复试专家库建设的完善化。医学硕士研究生复试中的面试是考生和专家导师面对面的交流, 是对考生个人综合情况进行判断的非常重要的方式, 是导师了解考生的良好途径, 但是由于其主观性较强, 在具体的复试操作过程中往往成为较难掌控容易被提出质疑的考核部分。这就需要对整个复试面试专家进行考试选拔工作方面的培训, 搭建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者、专家导师和考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 让研究生招生面试环节更适应招考要求, 更加科学严谨。

(四) 复试组织过程的严密化。医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 是我国研究生选拔考核的重要环节, 是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之下进行的, 受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监管的公开、公正、公平的国家级的人才遴选工作。一个合格的复试面试体系一定要有严格的统筹管理, 将复试的各个程序有效结合成一个考核系统, 环环相扣互为支撑。

二、地方普通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体系的构建

结合地方普通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复试的实际情况, 着重在组织管理上抓集中统筹管理与具体责任分工相结合的复试多级负责制;在各考评环节上, 合理组合笔试、面试、综合考查的比例分派, 丰富考试内容和方式, 加强考试标准建设, 统一二级学科考评基准指标;在招生复试系统的发展监督上, 建立信息公开机制, 接受社会考查, 接收考生反馈, 从而使复试体系建设适应当前的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要求。

(一) 建立严谨的组织管理机制。成立校级硕士研究生复试领导小组, 各个负责复试面试工作的二级学院成立学院的复试领导小组, 做到责任到人, 细化到每一工作点由哪位教师负责。复试组织做到校级复试工作会统筹安排全校工作;各个学院复试工作会议具体落实形成本学院的具体工作法方案, 研究生学院及时监督。

(二) 形成科学有效的考评内容和考核标准。复试考核一般由笔试、面试、综合素养考查三部分组成。笔试占复试总成绩的45%, 面试占复试总成绩的45%, 综合素养考查占复试总成绩的10%。

1.笔试科目。一是考虑到医学大门类的共性以及对考生基本科研能力的考查, 设立了专业英语、基础医学综合、临床医学综合、护理综合、药学综合笔试考试科目。二是考生在初试时已经对其英语、思想政治、专业业务理论进行了考试, 进入复试阶段将本着复查考生基础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侧重考查其研究性学习能力、专业理论应用能力、科研成果表达能力等方面, 不是对考生初试内容的重复。笔试的考核标准由三部分组成, 学校制订的研究生复试出题、判卷规则, 其统领整个复试笔试的出题及判卷;由校研究生学院组织各专家组编写的各专业考试大纲, 为各个专业的出题标准, 每年修订一次;每年具体的笔试标准答案。

2.面试。由各相关二级学院负责具体复试工作, 校研究生复试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工作。硕士研究复试的面试工作, 是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一个重点环节。在面试内容和标准上, 在增加面试考核点的基础上, 统一面试基准评价思想, 做到客观公正。而通过长期建设而形成的成熟的面试专家群体, 在复试期间可以准确合理地对考生进行本专业领域的全面考核。在复试面试的组织方面, 面试分组根据考生的三级学科专业意向及学生本人的基本情况, 做到合理分组, 使面试的针对性得到保障。

3.综合素养考核。主要参考考生在本专科阶段的学业情况、在工作阶段的工作业绩、在本专科阶段的思想品德水平以及除学业专业以外的表现等, 以上数据均依靠考生所在本专科院校、单位提供的材料, 进行分类加分。

(三) 建立完整高效的复试程序及监督、反馈系统。地方普通医学院校硕士招生普遍存在生源不足的情况, 而研究生招生复试是一个固定的时段必须完成的工作, 这就要求复试程序要完整合理, 高效应变是顺利完成复试的必要条件。一般复试都是在三天内进行完笔试、面试、导师双选、体检等全部过程, 并及时将复试结果进行对外公示, 提前将复试任务下达到责任人, 让每个参加复试的人员知晓复试程序过程, 对复试各环节的顺序不随意调换, 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研究生复试考核系统是需要不断完善的系统, 也是为考生服务的系统, 及时公开相关信息, 接受社会和考生的监督, 考生的反馈意见非常重要, 开通官方网页、电话、电子邮件、研究生招生服务群、微信平台等接收考生意见和建议, 使研究生招生系统做到管理、服务、监督各个板块功能齐备。

三、地方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体系的展望和发展

随着我国医疗体系改革的深入, 医学教育正紧紧跟随并不断适应社会对医疗人才的培养要求, 作为承担向基层医疗单位输送一线医师任务的地方性普通医学院校, 其研究生教育的主体人员的选拔体系也必然需要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完善。医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体系, 是一个开放性、为选拔医疗人才服务的科学体系, 其一定是实用的、有生命力的、有容纳性的、适合医学院校实际情况的研究生复试管理及运行体系, 最终实现为未来的整个基层医疗系统工作人员的素质把好关, 又要对热爱医疗工作努力寻求深造机会的莘莘学子负责。

参考文献

[1]伯顿·克拉.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2]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 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专业学位文件选编[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4]教育部.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Z].2014

[5]任海峰, 肖鹏.硕士研究生招生综合面试指标体系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0, 4

[6]宋剑非, 王海永, 李勇.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体会与思考[J].临床医学工程, 2010, 5

南京大学法律硕士复试真题 篇6

考试时间:2个小时,满分100.七个大题,不考选择题。

题型如下:

一、根据下列给出的药物的化学结构式推断出该药的药理作用及用途。例如,氯沙坦——AT1受体拮抗剂/抗高血压(一共有十个小题,每题三分,共三十分)

二、将下列英文词组翻译成中文,解释之,并分别给出一个例子加以说明。(三个题目,每个五分)

○1前药

2软药 ○

○3生物电子等排体

三、画出诺氟沙星的化学结构式,并给出编号,说明改造1,3,4,6,7,8位取代基对药物活性的影响。

四、(1)画出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氯沙坦的化学结构式。

(2)卡托普利、氯沙坦抗高血压的作用机制。卡托普利为什么容易引起剧烈干咳。

(3)为什么依那普利、氯沙坦合用后引起干咳的副作用明显下降?

五、(1)给出人体三种内源性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的化学结构并命名。

(2)由于三种天然的雄激素、孕激素不能口服,因此需对其进行改造。写出对上述另种激素的具有口服活性的药物的化学结构式。

(3)19位去甲基对(2)中两种改造物活性的影响。

六、在给出的下列四种药物中,任选两个试合成之。

(1)吡罗西康

(2)氯丙嗪

(3)肾上腺素

(4)萘普生

西南大学硕士复试 篇7

一、复试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1.参加全国统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附件1: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各二级招生单位在不低于该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根据本单位、本学科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划线并确定具体的复试要求。

2.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附件2:2014年西南大学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参加单独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附件3:2014年西南大学参加单独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二、复试生所需携带的材料

(一)报考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包括学术型、专业学位型及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所需携带的材料

1.本人准考证;

2.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学生证(在职人员带上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4.大学学习成绩表;

5.《西南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一式两份,由考生单位填写)。附件4:西南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

(二)享受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考生所需携带的材料

1.本人准考证;

2.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学生证(在职人员带上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4.大学学习成绩表;

5.《西南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一式两份,由考生单位填写); 附件4:西南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表

6.户籍原件及复印件;

7.享受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须提供已签好的委托培养协议书,原件一式叁份。附件5:西南大学招收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合同

(三)其它优惠对象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和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包括经教育部批准备案的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完成服务期并考核合格的考生(名单已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网址为http://yz.chsi.cn或http://yz.chsi.com.cn,以下简称研招网,未在研招网上公布的人员不享受该政策),三年内可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这类

考生在复试时须出具相关证明材料。

三、复试学籍学历审核

近年来,教育部在对拟录取考生进行录取检查时,加强了对拟录考生学籍学历信息的审核。在教育部《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实施细则》和《2014年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中,明确提出,招生单位对考生的学籍学历信息有疑问的和考生学籍学历信息与全国学籍学历信息数据库信息不相匹配的,必须进行严格审查,并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学籍学历认证证明。在确认学籍学历真实性之后,方可发放录取通知书。为此,各二级招生单位在复试时对考生的报考资格和学籍学历必须进行严格审核,对于学籍学历信息与全国学籍学历信息数据库信息不相匹配的(报考我校的考生在下载的准考证上“招生单位说明”栏里有提示)复试生,务必要求其在4月2日前提供学历验证或认证书(具体认证方法见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相关说明)。否则,取消拟录取资格。

四、复试时间安排及程序

1.4月1日―4月2日,各二级招生单位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各二级招生单位按学科(专业)成立有研究生指导教师参加的复试小组,制定本单位复试小组工作基本规范;确定本单位的复试标准、复试方式、复试程序、时间地点,并于复试开始前进行公示,并至迟随复试通知告知考生。

2.4月3日前,各二级招生单位确定复试名单并按学校规定进行公示,并向考生发送复试通知。

3.4月8-13日各二级招生单位组织考生复试。

复试期间考生自行到校医院体检,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4.4月下旬,各二级招生单位确定拟录取名单并按学校规定进行公示。

5.5月上旬,重庆市教育考试院下发正式录取名单及录取库,学校发放录取通知书。

五、调剂须知

(一)从其他学校调到我校复试的程序

1.考生自行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填报调剂志愿。

2.各二级招生单位在研招网上审核申请材料,决定是否同意该生参加复试,若同意则在“硕士研究生调剂复试服务系统”回复调剂考生。

3.各二级招生单位安排调剂生复试,给出复试结果,并通知考生是否拟录取。对拟录取调剂生研招办将在研招网上将其置为待录取状态,然后考生再在研招网上确认待录取信息。随后,被拟录取的考生即向原报考单位递交调剂申请书。

(二)从我校调到其他学校调剂程序

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研究生录取工作的通知》和《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的要求,学校不再提供调剂表及报考信息表。其调剂程序如下:

1.考生自行登录硕士研究生调剂服务系统填报调剂志愿(无论通过何种形式联系调剂单位的考生均须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填写调剂志愿)。

2.招生单位在中国研招网审核申请材料,通知考生参加复试。

3.若考生通过复试,被招生单位拟录取。则考生可向我校提交调出申请,填写《报考西南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考生调出申请表》。学校根据《调出申请表》和招生单位的接收调档函,办理调剂手续。

附件6:报考西南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考生调出申请表

六、信息公开

1.各二级招生单位在主页上公布复试工作方案及实施细则。

2.各二级招生单位在主页上公示复试考生名单(含初试成绩)。

3.经复试后,各二级招生单位在主页上公示拟录取考生名单(含复试成绩及综合总成绩)。

4.学校在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统一公示拟录取考生名单。

南京大学法律硕士复试真题 篇8

一、列举题 列举10种西夏学著作

二、论述题

1.历史上丝绸之路有几条。简要说明

2.如何评价封建帝王和封建人物?以武则天和文天祥为例进行分析

专业课面试

试题事先命制,现场抽题作答。我抽到的题目是:

1.如果你被录取,将如何进行研究和学习?

2.介绍一个你关心的史学问题。

有的同学抽的面试题与2012年完全一样

英语口语和听力

一.英语听力

1.占英语复试比重的40%

2.分单选和填词两部分

(1)单选20分。包括10个短对话(10分)和根据一段文章回答五个问题(10分)

(2)填词20分。一段文章有十个空白处,听3遍录音进行填写

3.难度三级左右

二.英语口语

1.占复试比重的60%

2.只有一篇阅读题(200-300词),过程为:先在抽签室抽题,抽完题后有6分钟的阅读时间,然后等待面试,面试时先让你阅读文章,通常为一段,最后根据文章回答5个问题

3.难度不大

建议

1.对于专业课:指定的教材有个印象就行,因为复试的内容基本上在教材找不到,比较好的复习方法为

(1)借鉴往年真题。特别重要,2014年的笔试和面试,完全就是2013年和2012年笔试和面试的拼凑,不足的是,只有真题,没有答案,真题通过网上搜索“2011、2012、2013年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复试真题”的方式得到,通过对比这几年的真题,你可以进行有重点的复习。

上海大学硕士入学复试资料 篇9

考试科目: 钢铁冶金 适用专业:钢铁冶金

一、复习要求:

要求考生熟悉钢铁生产的基本流程、工艺, 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运用冶金热力学、动力学解释、解决冶金中的现象和问题。

二、主要复习内容:

1.钢铁工业历史与现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钢铁生产流程

重点:钢铁生产的主要生产流程及发展趋势。

2.高炉炼铁原料及准备

含铁原料及含铁再生物,高炉燃料,熔剂,耐火材料,铁矿粉造块

重点: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及要求和评价,铁矿石造块的意义及作用,烧结的基础理论,烧结过程的主要反应和烧结工艺。

3.高炉冶炼过程的物理化学

水分的蒸发、挥发分的挥发和熔融物的分解,高炉还原过程,炉渣,高炉炉缸过程

重点:铁氧化物还原的热力学、气固相反应的动力学模型,生铁与炉渣的形成、燃料的燃烧。

4.高炉能量利用

高炉热交换,配料、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区域热平衡,高炉操作线图 重点:高炉热交换规律,改善高炉煤气利用的途径。配料、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高炉操作线的构成原理、作法和应用。

5.高炉内炉料和煤气的运动

炉料运动,煤运动及影响ΔP的因素,煤气的分布,炉料在炉喉的分布,炉料和煤气运动的失常重点:炉料下降的规律,料柱的透气性,影响ΔP的因素,煤气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6.高炉炼铁工艺

高炉操作制度,强化高炉冶炼

重点:装料制度、送风制度、造渣制度、热制度。高炉强化冶炼。

7.炼钢基本反应

铁的氧化和熔池传氧,碳的氧化反应,硅、锰的氧化反应,重点:铁的氧化和熔池传氧方式,碳的氧化反应,硅、锰的氧化反应

8.钢中杂质元素的去除

脱硫反应,脱磷反应,脱氧反应

重点:熔渣脱硫计算,硫容量,脱磷的热力学条件,磷容量。元素脱氧能力,扩散脱氧,沉淀脱氧。

9.氧气转炉炼钢

炼钢原料,氧气转炉供氧特征,顶吹氧气转炉炼钢工艺。

重点:氧气射流的特征、对转炉熔池的作用,氧枪操作,造渣、石灰熔解机理,泡沫渣控制,氧气转炉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温度及终点成份控制,脱氧和合金化。

10.电弧炉炼钢

炼钢电弧炉,电弧炉炼钢工艺。

重点:电弧炉构造及设备,电弧炉炼钢的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的任务及操作要点。

三、参考书目:

《钢铁冶金学》(炼铁部分)第2版 王筱留主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

《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第1版 陈家祥主编 冶金工业出版社

上一篇: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办法下一篇:雪后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