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教育教育学

2024-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中公教育教育学(共7篇)

中公教育教育学 篇1

1、判断题型(概述或原因、或对策等)

2、对象(哪方面,如:焦点)、3、材料范围

4、格式要求

5、字数要求(不超过300字(270—300字)不少于300字(300—330字)1000—1200字(1000—1200字)))

阅读方法

1、数据(看数据前后的观点)

2、案例(主体、处境、做法、结果、推论)

3、观点(主体、对象、观点、原因、推论)

讲话

1、领导干部

2、学者

3、社会名流

4、群众

理论材料

1、政府文件

2、法律条文

3、理论著作

加工要点

1、紧扣题目要求

2、要点间逻辑关系

(合并或是有限的扩充)

演绎式加工(由简到繁,一句话扩充成一段话,在提出对策、综合分析、申发论述中用)归纳概括

1、并列加工法(在概括主要问题的时候用,核心问题+具体表现)

2、递进式加工法

(1)常规性主要内容(问题+影响+原因+对策)

(2)分析或概括原因(思想层面、监管层面、制度层面、利益层面)

3、转折加工法

归纳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争议性材料)(问题+一方面观点+另一方面观点)

概述题题目识别(简述、概述、概括、述要、整理、情况反映、报告、摘要)要求(全面、准确(不扩大主体的范围)、客观、简洁)忠于给定材料、忠于题目要求

书写要点:首句要重要、要点要鲜明

对策

1、角度要求

2、内容要求(针对性、可行性*(伦理、政治(不越权、不反动)、经济、技术可行))

3、可操作性(具体可行(主体、客体、手段、内容、目的))

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原因、问题、教育、经验、材料中已有(观点)、紧扣材料自创

加强行政管理、相关部门、系列措施。

1、培训手段(如:加强培训)(P30—P34)

2、行政手段(如:规范驾驶行为)(1)出台内部规定(2)提出明确要求

(3)一般情况下还有奖惩措施

禁用相关部门、系列措施、出台相关政策等词。

1、经济手段(如:加大基建投入。主体:财政部门)(1)财政:财政补贴(2)税收:减免税收(3)金融:优惠政策(4)价格:维持稳定

2、监督手段

(1)权力监督(监督者:党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上级监督下级))(2)社会监督(监督者:人民监督(举报、检举、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舆论监督(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监督、网络监督(手段:曝光)),经济监督(审计、价格))

3、立法手段(人大立法)

书写要点(铺垫+序号+大的方面(最重要)+具体做法)

铺垫的写法:

1、针对….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2、针对…..问题,作为。。部门,本着。。的原则/思路/方法,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具体哪种视字数而定。序号: 第一。第二。第三。一是。。二是。。三是。。首先。其次。再次。(要点不要超过四个,不然用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调整逻辑顺序(潜入深:思想放前面,制度、法律放后面,剩下的放中间); 丰富对策内容;

完善要点表述(表述尽量对仗,如:加强思想教育、开展安检工作、完善规章制度、健全法律体系)。

对策有效性分析

1、首先找出要解决的问题,确保针对性

2、按照可行性要求进行检查 第一段,指出错误:上述对策存在的问题有:一是针对性不强。。。二是可行性不强。。三是节约用粮观点不全面。。。

第二段,修改如下: 对策答复(解惑题)(P110)

1、找出答复对象(C主编的观点:原生态、发达国家停建)——确保针对性。

2、明确政府态度(支持开发)——确保可行性。

3、提炼相关要点(怒江已不是原生态河流,美国有合理开发的先进经验,G所长的观点(怒江实际情况),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内容充实。

4、进行规范表述——文面规范。修改对策答复(P111)

1、致富问题(经济问题):率先保障库区和移民就业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实行生态资源入股。加大补偿力度,提高补偿标准。

2、污水问题、泥沙堆积问题(环境问题):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

3、未考虑少数名族独特的生活方式(这个材料没有,要引申发挥):针对有群众对水电开发可能影响名族独特的生活方式的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认真调查研究,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实行整体搬迁。

4、原生态:

5、发达国家未建:

综合分析

5、代替材料观点

6、本质:归纳概括,与概括题的区别:逻辑以递进式为主,需要少量的引申发挥,且观点要正确。

1、题型判断:要求里面出现观点鲜明,分析得当等词。

2、分析对象:如G所长。

3、选择要点:

(1)按照相关程度选择:概括(凡是与题目相关的要点全部概况出来)(2)放在材料大背景下理解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做(P141)。

原因性综合分析题(从观点、管理、制度、利益等方面分析)。注意是否有特殊格式要求。

概念综合分析题(注意提炼关键字,注意标志性词汇,如:所谓、本质上是指)(P39关键字:建设用地、用地紧张、供给不能满足需求)、(P139关键字:鱼虾等水资源灭绝,赤潮等灾难频发,影响人民生产生活,自净能力有限)。

启示分析题

作比较找不同(不同即启示)(P41)。

启示:

一、在水电开发过程中,注重帮助当地群众发家致富,防止由于水电开发造成移民收入不仅没增长,反而更贫困。

二、率先保障移民和库区群众的就业。

三、水电开发过程中,体制改革,借鉴西方国家的成果经验,适当吸引私人投资,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水电开发要注重植树造林,做到先规划后开发,水电开发环保先行。

五、专门成立的机构,全权负责水电开发过程中的一切事宜,防止出现责任不明确,而且处理后水电开发中老百姓的上访问题。

解析分析题(G所长)

1、直接点名本质含义(G所长的话的本质含义是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充分结合本国国情和实际情况,反对照搬外国经验)

2、紧扣原话解释含义(怒江水电是否开发要结合我国国情和怒江地区的实际情况)

3、回到材料深入阐述(怒江地区资源有限,缺乏支柱产业,人民生活困难,当务之急是要开发利用水电开发,推动当地经济全面发展,帮助当地人民摆脱困难)

4、做出最后权威结论(因此G所长的观点是进行水电开发。)

评论分析题(如:粮价上涨。。)

1、概括评论对象(针对目前的粮食问题,有人认为提高粮价是关键。)

2、进行辨证分析(此观点一方面有其合理的一面,提高粮价确实是部分农民的意愿,而且提高粮价比发补贴更受农民欢迎,同时给低收入人群发放补贴能抵消部分粮价提高的影响。。。但不容忽视的是此观点也有其不合理的一面,贸然涨价破坏经济规律,粮价上涨给低收入人群的影响大而且可能影响政局,而且粮食作为发达国家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

3、做出最后结论(因此,我们更应该维持粮价稳定)

4、提出更好对策(依靠政策,保护承保经营权,扩大经营规模,另一方面,依靠科技,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

判断分析题(对策的变形题)(倒扣分制)AD错误。

申发论述题

1、体裁要求:

以议论文为主,公文写作为辅(行政公文13种,函、通知一般不考,通告可能考,千万别加名言警句)。

2、语言要求:

(1)规范(书面语+机关常用语)

(2)生动(名言警句、适当用些修辞手法(对仗,排比))(3)结构要求

1)文章结构要完整(实在写不完了,写:总之,一定要解决问题!2)匀称(主体部分要突出,开头结尾要精练)结构一

第一段:开头(150字)第二段:分论点1(220字)第三段:分论点2(220字)第四段:分论点3(220字)第五段:结尾(150字)结构二

第一段:开头(150字)

第二段:综合分析(300字)第三段:对策分论点1(200字)第四段:对策分论点2(200字)第五段:对策分论点3(200字)第六段:结尾(150字)结构三

第一段:开头(150字)第二段:分论点1(220字)第三段:分论点2(220字)第四段:分论点3(220字)第五段:对策结尾(150字)

议论文只能有一个论点 论点要求:

1、正确:不反动、不落后(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此题早已过时)、不跑题

2、明确:总论点出现在标题中,出现在开头(最好是第一段),分论点应该出现在段首句。

3、新颖:

4、深刻:角度选择(角度越小越深刻)

慎用哪些名言警句:

1、慎用活人的话(江胡温除外),2、慎用洋人的话(翻译成汉语非常直白,没有什么文采),3、国内刚刚仙逝不久的人的话(钱学森、邓小平除外)。

论证方法

1、理论方法(推荐指数六颗星)(参考人民日报评论文章)

2、引证法(推荐指数五颗星)引用名言警句,引用语言故事(短小、合适)(参考南方周报)

应用名言警句的作用:增加说服力、增添文采 运用哪些名言警句(治国平天下):

1、中国古人的话(尤其是孔子),孔子云(为官):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再比如,李商隐云(政绩):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王充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韩非子: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2、毛(文化与经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与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的作用于社会与经济)、邓(关于制度,制度具有长远性,前举性、根本性和战略性的作用)、江(登黄山七言绝句,且持梦里书奇景,日破万里红。关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胡(人才,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温(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关于公平正义的,如果说,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那么公平正义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如果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政府的天职,那么推动社会的公平正义就是政府的良心。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3、例证法

4、归谬法(反证法)(假设(继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推理(使得本来严重的贫富分化更严重,进而影响社会稳定,社会不稳定影响经济的发展,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与社会主义本质不相符),再归谬(因此,在当前形式下,收入分配应该兼顾效率与公平,在保障效率的基础上,逐渐实现公平))

5、喻证法(如,创新是发展的推动器)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论据 充实: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篇2

2017年内蒙古教师招聘模拟卷一

教育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 B.小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复式教学 2.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去设计教育活动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 B.康德 C.培根 D.杜威 3.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是教育家()。A.赞可夫 B.巴班斯基 C.布鲁纳 D.凯洛夫

4.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研究、分析、解决问题,整个学习过程围绕问题展开,这是()特点。

A.自主学习B.探究学习C.分析学习D.接受学习5.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现代师生关系模式是()。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 D.授受模式 6.以小说体写成的教育著作《爱弥儿》的作者是()。

A.亚里士多德 B.洛克

7.班级授课制的最大缺点在于(A.不利于组织管理

C.卢梭)。

D.康德

B.不利于老师家访 D.不利于分组教学 C.不利于因材施教

8.“平行影响”原则的提出者是()。A.马卡连柯 B.杜威 C.科尔伯格 D.波西瓦尔 9.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A.研究者 B.开发者 C.共建者 D.促进者 10.通过教育实验提出高难度、高速度等教学原则的是()。A.赞可夫 B.马卡连柯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

11.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 评价结果的评价属于()。

A.常模参照性评价 B.目标参照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2.关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是否面向全体学生)。

B.是否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 C.是否重视知识的培养

D.是否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13.教师提问学生,要求学生列举砖头的各种用途,学生给出的可能的答案是:建房子 用的材料、打人的武器、用于垫高、用于固定某东西。这种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是()。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14.当问及“假如你是校长,你如何对待逃学的学生时”,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列 出很多种做法。根据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这是因为中学生处于()阶段。

A.感知-动作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15.最早提出“寓学习于游戏”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 B.夸美纽斯 C.柏拉图 16.心智技能的执行具有()。A.外显性 B.展开性 C.内潜性

D.卢梭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D.客观性

1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反映了人的发展的()。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18.()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较多的学生受到教育,对活跃学校生活有较大的帮 助。

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人活动 D.社会服务

19.小凡知道尺子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却想不到尺子也可以用作教鞭和指挥棒。这种现象属于()。

B.思维定势 A.学习准备 C.功能固着 D.思维阻抑

20.在教师与家长的关系上,下列哪一种观念是正确的(A.以教师为主,家长为辅)。

B.家长和教师是平等的教育主体 C.以教育能力较强的一方为主

D.在校以教师为主,在家以家长为主

21.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 识经验?()

A.完形-顿悟说 B.认知-结构学习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22.下列对于原始教育与古代社会教育的区别,描述错误的是()。A.原始社会教育没有明确目的性,古代社会教育有明确目的性 B.原始社会教育没有固定的教师,古代社会教育有固定的教师 C.原始社会教育没有明确等级性,古代社会教育有明确等级性 D.原始社会教育与劳动生产结合,古代社会教育与劳动相脱离 23.最早规定所有适龄儿童都要进入学校学习是在近代()。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24.一个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 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5.经常思考“如何教好这节课”等这样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处于发展的()阶段。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境 C.关注学生 D.关注自我 26.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A.《论语》 B.《孟子》 C.《大学》 D.《学记》

27.《学记》中的“时过然后学,则虽勤苦而难成”,说明教学工作应遵循个体身心发 展规律是()。

A.顺序性 B.互补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 28.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A.引导法 B.榜样法 C.谈话法 D.讨论法 29.采用“对偶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A.皮亚杰 B.科尔伯格 C.马斯洛 D.布鲁姆 30.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确定()。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31.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32.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A.洛克 B.斯宾塞

33.我国颁布实行壬寅学制是在(A.1902 年 B.1903 年

C.赫尔巴特)。

D.杜威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C.1912 年 D.1922 年

34.一年级小学生计算时往往扳着手指算,这种思维是()。A.形象思维 B.动作思维 C.创造性思维 D.抽象思维

35.在家里听到远处传来的火车声和家人的谈话声,明明家人谈话的声音要大于远处的 火车声,但你仍然认为远处的火车声音更大,这是知觉的()在起作用。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36.有的人情绪爆发快,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做事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 诚,但是这种人的思维活动常常是粗枝大叶、不求甚解,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做事也 常常感情用事、刚愎自用,但表里如一。这种人的气质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37.儿童在学过“苹果”、“梨”后,再学习“水果”,这种学习叫做()。

A.派生类属学习C.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38.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称为(A.直接强化 B.替代强化 C.自我强化 D.负强化 39.主张实用技术教学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A.墨子 B.庄子 C.韩非子 D.告子 40.我国学科课程的雏形是()。A.七艺 B.语文、数学、外语

D.四书五经 C.礼乐射御书数)。

41.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42.()是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影响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

B.教学效能感 C.教学反思 D.职业承诺 A.教师威信

43.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学习属于()。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44.由于反映程度的不同,知识可分为感性知识与(D.命题学习)。

A.记忆知识 B.直观知识 C.理性知识 D.应用知识 45.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的问题 A.创造性 B.认知性 C.有结构 D.无结构

46.()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B.情境教学 C.合作学习D.个别化教学 A.发现教学

47.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过程,叫做(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问题检验 D.问题解决 4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A.桥梁作用 B.关键作用 C.主导作用 D.决定作用 49.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敌视教师、故意捣乱体现的是(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课堂气氛)。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C.失控 D.消极 A.对抗 B.积极

50.要求一个5岁的学龄前儿童保持某种站姿是比较困难的,但如果让他在游戏中扮演某 个有兴趣的角色,就能保持某种站姿较长时间。这表明了动机的()。

A.启动作用 B.维持作用 C.监控作用

51.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是()。A.教育目的 B.教育方法 C.教育手段

D.指向作用

D.教育内容

52.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就是想不起来。这属于遗 忘原因的()。

A.衰退说 B.压抑说 C.提取失败说 D.干扰说

53.依据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理论,在有意义学习过程中,当新的学习材料作为原先获 得知识的特例,便产生了()。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并列学习D.接受学习54.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避免失败的倾向 C.避免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55.在中国,()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原则。

B.孔子 C.荀子 D.庄子 A.孟子)阶段是依据智力技能的实践模式,把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 56.(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相当于加里培林理论中的“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A.原型定向 B.原型模仿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57.学会写“木”字后有助于学习写“森”,这种迁移符合()。A.负迁移 B.逆向迁移 C.一般迁移 D.具体迁移

58.一般认为,行为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不稳定性,随情景的变化而变化,这是态度 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的表现。

B.认同阶段 A.认知阶段 C.依从阶段 D.同化阶段

59.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A.与他人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D.与他人相接近C.被他人认可

60.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C.示范 A.讲解 B.观察 D.练习

61.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A.国家统一管理 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

D.学校校本管理 C.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

62.()是教师了解学生的一种基本方法。

B.调查法 C.作品分析法 A.观察法 D.谈话法

6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

B.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C.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但是不能把两者等同 D.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因此教学包括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 64.作为新时期教师角色的重要补充的是()。A.心理治疗者 C.研究者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B.被攻击的对象 D.学校管理者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65.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的是()。A.生物起源说 B.劳动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双重需要说 66.义务教育的免费性是指()。

B.不收取学费杂费 A.不收取任何费用

D.依据地方具体情况 C.不收取学费、杂费和书本费

67.成就测验属于()。

A.认知测验 B.人格测验 C.神经心理测验 D.特殊能力测验

68.李老师是二班的班主任,每次他上课或在场时,学生一个个规规矩矩的;等他一走 开,纪律明显涣散。李老师的领导方式很可能是()。

A.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兼有 AB 两种类型 69.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质是()。

A.将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 B.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C.将一定社会的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 D.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70.儿童反复检查个人的衣服鞋袜是否放整齐,这是()的体现。A.儿童多动综合症 B.学习困难综合征

D.儿童强迫行为 C.儿童过度焦虑反应

71.当学生改正错误行为时,教师不再限制课间自由活动属于()。A.正强化 B.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72.下面哪种论述是学习与教学的认知观点最佳例证?(A.学生对所学材料感兴趣是最重要的 B.学生能够得到对与错的即时反馈是最重要的 C.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快乐最重要

D.学生能够理解并储存所学知识最重要

73.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上位知识,则可以设计 一个概括程度与包容水平高于新知识的组织者,这个叫做()。

A.比较性组织者 B.陈述性组织者 C.程度性组织者 D.直观性组织者 74.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通常把技能分为操作技能与()。A.活动技能 B.学习技能 C.一般技能 D.心智技能 75.功能固着对解决问题具有()。A.积极作用 B.消极作用

D.启发作用 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76.认为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是()。

A.成就动机理论 C.成绩结构理论

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D.强化理论)

77.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称为()。A.自我期待感 B.自我归因感 C.自我预期感 D.自我效能感

78.王谦家里贫困,为了得到奖学金给父母减轻负担,他每天都在刻苦学习。王谦的学习动机是()。

A.远景性动机 B.内部动机 C.外部动机 D.高尚动机

79.当老师阅读三国演义火烧赤壁时,学生专心坐着听。这属于情感目标中的()。A.接受 B.反应 C.形成价值观念 D.组织价值观念 80.以下著名的心理学成果,哪一个不是维果斯基提出来的()。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A.认知地图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教师上课前的“三备”内容的是(A.备教案 B.备教材 C.备学生 2.小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 C.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D.备教法 B.内化学说

C.最近发展区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D.高级心理机能

3.教科书的编写通常采用(A.直线式 B.螺旋式 C.波浪式 4.以下观点属于素质教育的特点的是()。A.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B.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C.教学过程中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 D.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B.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 D.指导学生掌握基本技能)。

D.辐射式

5.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A.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 B.制约教育的结构

C.制约教育的内容 D.决定教育发展的速度

6.在教师成长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 经验+反思,从这一理论出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难以对教师成长产生实质 性的影响

B.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 C.教师的职业经验是教师成长的决定性条件 D.教师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最终环节

7.归因理论中的外部不可控因素有()。

C.能力 A.任务难度 B.运气 8.遗传决定论的代表()。

D.情绪

D.霍尔 A.高尔登 B.华生 C.洛克

9.品德形成的过程包括()。

D.确信 A.认知 B.依从 C.认同

10.《学记》中的“开而弗达”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A.合作式 B.发现式 C.填鸭式 D.启发式 11.教学过程的要素包括()。A.教师 B.教材 C.学生 D.教学手段。12.对下列内容的记忆,属于陈述性记忆的有()A.端午节的日期 B.雨的成因 C.骑车的技能 D.舞蹈表演)

13.影响一个人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A.先天素质 B.环境和教育 C.实践经验 D.个人主观努力 14.根据不同的划分形式,学习迁移的种类可以划分为()。A.正迁移和负迁移 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D.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和重组性迁移

。15.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内部因素有()A.社会因素 B.主观努力 C.遗传 D.学校教育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16.评估性会谈的技术包括()A.倾听 B.鼓励 C.询问 D.反映 17.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沛西•能 B.米丁斯基 C.凯洛夫 D.利托尔诺 18.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包括()。A.操作性行为 C.获得与消退

B.条件刺激

D.刺激泛化与分化

。19.新课程条件下,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有()A.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教育转变 B.由重过程到重结果转变

C.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D.由教学模式化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20.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A.教科书 B.讲授提纲 C.参考书 D.讲义 21.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过程经历()。A.获得 B.转化 C.猎取 D.评价

22.教育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校全面 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包含以下哪几个方面?(A.教学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 B.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C.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D.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3.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包括()。

A.班主任工作 B.课外活动

D.其他学科教学 C.思想政治课教学

。24.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包括()

C.原型模仿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25.班杜拉提出的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

D.动机过程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复现过程。26.不同的学习者的练习曲线的共同点有()A.开始进步快

B.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 C.后期进步较慢

D.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

。27.下列不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A.产生待回答的问题 B.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

D.考试时监视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C.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28.对于认知发展,皮亚杰认为()A.认知发展是按不变顺序阶段发展 B.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C.形式运算阶段需要借助具体事物进行逻辑思维 D.最高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

。29.课堂纪律的类型可以是()A.集体促成的纪律 B.教师促成的纪律 中公教育学员专用资料

中公教育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C.自我促成的纪律 D.任务促成的纪律 30.下列哪些途径有利于激发学习的动机()。A.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 B.创设问题的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C.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 D.正确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

三、判断题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不能解释“夫尤饿死,不食嗟来之食”。()

2.研究表明,高创造者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独立性、批判性、事业感强、性格坚韧、抗 挫能力强等。()

3.在我国,德育就是指道德教育。()

4.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

5.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和良好的社会适应。()6.场独立型认知风格的学生一般喜欢听别人讨论,上课喜欢听老师讲。()7.认知策略有多种,每一种策略都具有普遍的适用性。()8.古代教育的特点之一是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9.孟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10.奥苏伯尔认为,如果接受学习是意义学习的话,也同样可以发展智力。()11.根据《斯坦福-比纳量表》,测定一个 7 岁儿童的智商是 114,那么他的智力年龄应 该是 8 岁。()

12.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既可以是学校中学习的儿童、青少年,也可以是接受各种成人教育的成人。()

13.1914 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大纲》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 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桑代克也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14.记忆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5.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6.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智慧只停留在动作水平。()17.心智技能不必通过外部言语表现出来。()

18.我国最早的学校产生于夏代,教育已经有了等级性,分为国学和乡学。()19.学校教育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20.备课是全部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备课的水平。(21.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22.练习的次数和时间越多越好。()

23.用于选拔性和竞赛性活动的评价属于绝对评价。())

24.在认知风格中,沉思型比冲动型好,场独立型比场依存型好。()25.目前在我国,义务教育和基础教育是同一个概念。()26.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27.教学就是教育。()

2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等著作确立了终身教育的基本思想,终身化 成了当代教育的基本趋势与共同追求。()

29.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30.德育应当普遍存于一切教学活动之中()

中公教育教育学 篇3

2014年3月20日晚6:30,山东大学(威海)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联合中公教育集团,在我校图书馆报告厅举办了公务员考试大型公益讲座。本次讲座由中公教育集团山东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谷宗涛担任主讲嘉宾,校学生处副处长葛彩云,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彦涛,来校交流的中国矿业大学郭源阳老师以及中公教育威海分校校长张平出席了本次活动,全校四百多名同学到场参与了本次公益讲座。

讲座由就业创业指导中心马莲老师主持,马老师首先介绍了2013年我校学生的就业情况,并对本次活动的意义做了说明。讲座的主要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2014年村官选调政策解读和形势预测,以及2014年山东省公务员考试特点和策略。谷宗涛结合公考真题,为同学们做了现场教学辅导,带领同学们了解和分析了公考题型以及分值比重,教授了同学们错位相加法、有效数字法等实用的考试技巧。谷老师自然风趣的语言风格和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教学模式收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会后,中公教育还为现场同学免费赠送了公考真题等学习资料。

本次公益讲座帮助我校学生了解了公务员考试的基本流程和相关信息,为将来参加公务员考试积累了经验。相关就业创业指导信息,中心会在我校就业信息网上及时发布消息,请同学们保持关注。

文/陈明智、张茹

就业创业指导中心

中公教育教育学 篇4

发表日期: 2011-10-08 应届生仍可报国考85%以上职位

新京报专访中公教育李永新总裁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战火又将燃起,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不少准备投身国考的学子们将目光集中在了“应届毕业生报考公务员考试受限”的说法上,其中一些考生甚至还为此打算“弃考”和“裸考”。那么,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公务员考试的政策和导向,并由此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备考呢?多年从事公务员考试研究的资深专家、中公教育集团总裁李永新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应届毕业生国考受限只是相对受限,仍然有85%以上的职位可供应届毕业生报考。

地市、县乡公务员招考仍向应届生开放

国家公务员的招考分四级,分别是中央机关、省级机关、地市和县乡。从政策上来讲,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从今年开始,不再招收应届毕业生。但是,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不再招收应届毕业生并不意味着应届毕业生不能报考地市和县乡的公务员。中公教育研发团队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央国家机关招考的人数是16205人,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职位是1821个,招考人数是2406人,只占招考人数的14.8%。而占招考人数85%以上的地市和县乡级公务员仍然是向应届毕业生开放的。

招考政策调整属结构性调整

李永新认为,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不再招收应届毕业生已经属于应届生国考受限的极限状态,而此类政策的调整也属于结构性调整,“县乡级招考的人数占整个招考人数的80%左右,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应届生不能报考的职位只在15%到20%之间,这个基本结构会稳定下来。”

应届生报考基层优势明显

根据多年的一线经验,李永新认为,应届毕业生和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相比,在笔试上优势明显。在面试时,应届生虽然稍显劣势,但是在考试能力、对问题的认识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他们比有几年工作经验但学历相对不高的人又有明显的优势。

基层对大学生的需求强劲

“国家希望更多的应届毕业生到生产一线去,到基层去。”李永新分析了国考调整的意图。他介绍,基层的大学生太少,“现在很多地方要求一村一个大学生,这是很大的需求。有很多大学生村官甚至并不到村里工作,而是被借调到乡政府工作。”也就是说,在乡镇和县区一级政府机构,大学生需求非常强劲。由于很多大学生不愿意下基层。所以国家就要进行政策引导,要求毕业生先到基层锻炼。一方面充实基层队伍,提升基层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这种锻炼丰富大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

专家总结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变化趋势

李永新,公务员考试研究的资深专家、中公教育集团总裁

对于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变化趋势,李永新概括为以下几点。

1.更加注重基层工作经历。

2.更加专业化,注重专业人才。从招考的职业表述中可以看到,招考要求越来越明确化,专业化。

3.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

4.招考的途径、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元化。

5.考试越来越规范化,越来越公平。从出题、监考、阅卷、面试等各环节形成了非常有效的监督,让“私下的运作”变得不可能。

对话

应届生不应盲目弃考

新京报:考生在这一阶段的备考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李永新:突出的问题就是应届考生的弃考。由于这段时间媒体等的误读,很多应届毕业生认为自己不能考公务员了。所以就弃考了。实际上,公务员考试是一个很好的职业选择,还是不应该盲目放弃。

新京报:会不会是大多数考生只愿意进中央机关和省级机关里,所以放弃地市和县乡政府机关的职位?

李永新:这种情况很少。主要还是政策误读。他们觉得应届生不能考了,所以就不考了。大多数人只是想考上公务员而已,不管是中央的还是地方的。很多学生本身不是行业里的专家,对公务员考试理解也不是很深,就产生了一些误解。

新京报:此外还会存在怎样的问题?

李永新: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很多学生不备考,就是“裸考”。他们认为不用准备,不用复习,试着考考就完了。然而实际上,公务员考试已经有十一年的历程,从备考的角度来讲,必须学习、了解其中的各种规律。“裸考”是对公务员考试的一种亵渎。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很多考生非常焦躁。在距离考试还有三个月、甚至半年或者一年的时候就很焦虑了。其实,备考应具备科学理念,做好规划、踏踏实实地准备就可以了。

备考建议

科学备考分为三部分,分别为科学规划、科学计划、调整心态。首先是科学地规划。

1.基础阶段

时间是8月份和9月份。

本阶段的任务是通过看书、做题等方式系统地了解行政能力测试需要备考的多种题型,以及申论的四大专项题型。初步奠定阅读、分析、概括和文章的能力。

2.做题训练阶段

时间是10月份到11月初。

国考考场上掌握时间很关键,那么,要想提高做题的效率,就一定要加大做题训练。而且,做题的时候一定要先做真题,特别是2007年之后的真题,尽量少做模拟题或者不做模拟题。

3.重点准备和重点预测阶段

时间是11月份也就是考前的三、四周。

比如行测135道题,我们要分析历年考试的具体类型,查看前两年考了哪个内容,没考哪个,从而有重点地准备。其次要科学地计划。

计划是规划的落实和实施。要注意的是,备考不能搞突击,一定要把备考和工作、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行测和申论的备考要平衡进行。调整好心态很重要。

在整个的备考阶段,一定要按部就班地扎实复习,不要太在乎短期的得失和变化,制定好规划和计划,并踏踏实实地完成。

2012国家公务员考试报考全攻略

全指导——如何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位

公务员报考不单纯是一次考试,而是一次职业选择,由于公务员工作的特殊性,对于一些人,几乎是一生的选择,一生的职业。所以报考2012年国家公务员,你需要站在更高、更远的一个角度思考这样一些问题:

问题一:我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么? 问题二:我选择的职位有何特点?

问题三:如果选择这个职位,我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有自己的职业规划

很多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失败,与期望值过高、就业取向过于单一有关——大家都容易盲目追求看起来工作稳定或者福利待遇好的岗位,或者是一窝蜂的报考那些职位要求比较简单甚至“无限制”的岗位。这样的结果是前面提到的这些职位往往报考人数极多,几千比一的竞争比屡见不鲜,被录取难度极大。因此,考生们一定要首先做好自己的公职人生规划,对于自己所选择的部门和岗位未来发展要有一定了解。尤其是在目前国家在公务员招录过程中,通过持续提高基层工作经验报考门槛的方式,引导应届生深入基层锻炼的前提下,广大考生一定要从长远考虑,勇于选择基层,扎根基层,给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了解报考的职位特点

以下的问题,你思考过么?

热门职位就一定是有发展前途吗? 冷门职位就一定没有发展前途吗? 众人争填的职位就一定适合自己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其错误一是在于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二是由于对公务员的职位缺乏基本的了解。

比如“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虽然这个专业不属于大学的热门专业,但2008年外交部行政司就提供了“给排水”这个职位,要求相关专业的同学报考。不少学工学土建类给排水工程专业的同学,可能由于以上的理解误区而选择填报了其他热门岗位。类似的例子还不少。冷门专业的同学要在看到职位信息表后,不要盲从地选择,而首先应进行职位筛选。很多同学并没有仔细研究过自己所学专业和职位的匹配性,可能有的职位就需要你这样的专业人才,而你却选择了千人过独木桥的其他热门岗位。

符合自己的能力、性格要求

很多同学都是凭借自己对职位信息表的文字描述,对未来的职位产生了不切实际的联想。其实现实工作和职位信息表描述的差异可能较大。请看看

以下的真实经历: 小W走上公务员工作岗位才发现,现实中的工作并非自己原先的想象,工作环境枯燥、单调,每天重复性劳动,缺少创意。小Z的工作岗位需要处理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而这正是她内向的个性所不擅长的。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本来是可以避免,那就需要对自己的性格、能力与职位的匹配性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如综合管理类职位需要很高的统筹协调能力,对一个人的能力要求比较全面。报考此类岗位的考生,性格最好不要过于内向,喜欢挑战,乐于接受新事物。而行政执法类职位最为强调贯彻执行能力,政治素质要高,能够准确的理解组织的目标和上级的工作意图,相对而言,对任职者的综合协调能力要求有所降低,但是一定的知识总是不能或缺的。报考此类的考生,需要果敢、坚强的性格,不怕吃苦,能与群众很好地交流,乐于奉献。当然,无论报考哪一种职位,都需要一般性的知识、能力,比如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任何一个职位都需要的,沟通无处不在;其他诸如一定的分析判断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等,当然都是大家应该不断提高的方面,因为这些能力都是工作要求的基本能力。

链接

职位选择三原则

按最高条件报考原则 根据自己的学历、政治面貌以及基层工作经验,尽量选择自己能达到的最高条件,比如说硕士学位的考生尽量选择符合自己条件的职位,这样相对而言竞争率低一些。

及时沟通原则

可能会有人找师兄师姐或者考过公务员的人进行咨询,建议大家不要人云亦云,要勇敢拿起电话及时和报考单位的人事部门进行询问沟通,或者有

条件的话亲自去报考单位的人事部门询问,获得很多电话环境中没有获得的微妙信息。

精准匹配原则

不要盲目报考无限制的职位,其实限制条件越多,能够报考的人数越少,往往比较容易考上。因此考生一定要仔细研究职位表,选择与自己情况最贴合的职位,减少竞争压力。

报名注意事项

1、有自己的选择预案 在填自己预案的时候,建议大家至少要有五个预案,否则在遇到以下两种状况的时候会比较慌张:第一是形式审查不通过首选职位不能填报,第二是发现这个职位不适合自己或者竞争比例非常高需要调整。

2、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性

公告中往往会明确说明:报考人员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资格,将按《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实行)》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所以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做这样的危险尝试,哪怕是打擦边球也有一定风险。同时,要注意仔细填报,以免因为填写错漏导致不能通过审核。

3、预估竞争比例

国家公务员大部分职位的招考人数为1-2名,录取比例为3:1或5:1,那么通过关注报名人数可以预估出竞争比例的大概值,如果过高可能会导致考试难度加大,过低则会出现人数太少不能开考的局面,因此广大考生应谨慎评估竞争比例,不要盲目填报。

4、在读职位信息表时要注意相应的隐性要求

比如说在文字表述里并没有进行一定的要求,但是在职位描述里实际上提出了职位隐形要求,例如有些岗位并没有性别要求,但是这个岗位要进行夜间巡查,这个时侯考虑到岗位的危险性,虽然考生的笔试成绩很高,但是

倾向于招收男性。还有的岗位是面向人事和执法部门的,对报考考生的政治可靠性要求很高,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来要求是共产党员,但是如果是党员的话,优势就会很高。

5、要通读职位信息表。

中公教育教育学 篇5

【导语】大学,乃培养精英人才之圣地。几乎所有大学的新生教育,都会在最初的一两个月里,以不同的形式引领大一学子们去思考这样一对重要的命题——“何为大学,大学何为?”

如果说每所大学都像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个人,因其成长环境、性格、特长的不同而各具魅力的话,那么新生入学后,切身感受并融入自己所就读大学的文化氛围,则是必须要上好的大学第一课。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独立与自由、敢于为寻找真理而冒险„„尽管大学定位各异,但大学之道也有共通之处,值得每个身在其中的人细细品味。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别具一格的特色,这些特色是每个学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安身立命本”,但大学之所以是大学,并不在于每所大学所固有的特色,它应该有其作为“共性”的精神或内涵,这种精神或内涵是所有大学生存的根基。从个体的发展而言,大学应当是每个个体的才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地方,它应承载着挖掘每个学生潜在能力或素养的神圣使命,要想真实挖掘学生的才能就要因材施教,做到有教无类,这就要求学校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这主要通过学校特色教育体现出来。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学校培养的人才应当是社会需要的人才,有人把此“一致性”称为是学校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人才需要机制的“无缝对接”,然而,这种“无缝对接”在现实社会中很难真正的实现,原因何在?有人说是学校教育机制出现了问题,进行高校体制改革,这种做法虽然是可取的,但关键性问题并没有意识到,那就是怎样改革?学校培养人才无市场真正的病根是什么?大部分学校都认为是学校管理体制出现了问题,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加强管理这只是一个手段而已,管理手段出了问题还是大学理念出了问题,大学之所以是大学,它一定内涵着某一社会特定的时代精神和要求,这种精神和要求主要体现在某些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上,一般意义上,教务管理者总是把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在课程设置上,认为全面的就是科学的,其实不然,在当今人才分化的教育体制下,全面性的教育不应当是大学教育的主旨,它应当是基础教育的主旨,大学教育应当是使强者更强,优者更优的,这样才能培养出拔尖人才、创新性人才,只有这样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具有市场竞争力,所以大学素质教育包含着一个重要的内涵,那就是专业业务素质的塑造。深究之,专业业务素质一定是建立在正确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上,否则专业素质越强,破坏力和杀伤力也就越大,如清华大学朱令陀案,复旦大学投毒案等,因此,大学主题精神:塑造正确的人格形象+过硬的专业素养,可称为“形象阳光和专业阳光”,这样的人才才能使社会、国家更加阳光。

中公教育教育学 篇6

2014年怀宁县“三支一扶”招募计划

2014年怀宁县“三支一扶”招募计划

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2014年,怀宁县人社局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继续实施“三支一扶”计划。

根据县教育局、卫生局、农委和扶贫办申请,经县政府同意,市人社局核准,2014年,我县将招募18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工作。其中支教 5人、支医5人、支农5人、扶贫3人。从招募人数看,将创历史新高。从服务方向看,涵盖范围广,其中扶贫岗位属首次招募。具体报名时间,安庆市人才网、怀宁县人社局等网站另行发布信息。

安庆中公教育地址:安庆市菱湖南路201号(安庆二中大门隔壁)

安庆中公教育热线:0556-5585658、***

详情请登录:http://anqing.offcn.com/

中公教育教育学 篇7

比如说考生无话可说、说话不连贯、胆怯或者答题有官腔。这些问题的背后可能和考生的某种心理状态有关系。简单地说是焦虑、不自信。但这些只是现象,如果单纯的对此类问题进行处理的话,仍是浮于表面,没有办法解决根本。需要我们深入挖掘考生的内在心理状态,有针对性的去解决。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防患于未然,帮助考生用正确的态度去应对面试,自然真实的答题。

下面就几个案例进行简单地分析。

一、僵硬型

考生一:某考生答题的过程中很僵硬,对于一些问题有的时候看的比较透彻,可以准确破题。但是所述语言比较简单,不能更生动的对问题进行阐释,给人一种无话可说或者是说空话的感觉。

考生性格耿直,对一些问题有明确的是非观点。这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他没有办法接受一些迂回的语言和做事的策略。这一心理弱点在他回答人际关系题目中就暴露出来了。针对这种情况,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对于一件事情是非很容易分清楚,但是应对时则需要我们运用智慧,相同的一件事情,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处理结果是不同的。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和以前为人处事过程中内心的困惑。他学会了在坚持自己的原则的同时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体谅对方的难处,可以更好的解决问题,并且多了一点包容心。在以后的答题过程中就有了明显的改变。

二、拘谨型

考生二:某考生答题理论知识扎实,条理清楚,但是在问题的回答中会给人一种拘谨,不大方的感觉。

这位考生是家中独子,父母管教严格,虽然毕业一年,但是没有什么社会经验,上学时父母的要求就是成绩优秀,毕业后就是专心考公务员。这种情况在很多考生中都存在。所以对于这种没有社会阅历,没有责任压力的孩子,他们往往没有自己的思想,多是遵从于父母师长的意愿,中规中矩,面试中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学生在回答老师的提问,而不是如面试导语中所说的面对面的交流。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要有一种真正的和考官平等的感觉,而不是在不对等的情况下回答问题。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争取得到别人的认同,不是作为一种考试的心态面对考官。

三、胆怯型

考生三:某考生答题时面对考官总是怯怯的。一再强调气场问题,但是效果不好。这种情况在大多数考生中都存在。

我们的教育大多数是应试教育,很多考生在这么多年里可能储备了很丰富的知识,但是却没有学会如何的表达自己。所以在高压的环境下如何自如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四、语速过快型

考生四:某考生答题时思维非常的敏捷,从拿到题目就开始滔滔不绝,甚至可以直接把20分钟的答题时间用满还在超时。这种情况会让那些无话可说的考生非常的羡慕。但是同时她的答题却让人觉得非常的不舒服。那就是语速过快。

分析原因:紧张。在平常的说话的过程中这位考生语速正常。但是她总是担心自己如果不在考试中尽快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就会遗忘。所以一直在快速的表达,但是语速过快时传递的信息会让听着很烦躁并不能很好地接收。并且据观察这类考生都存在一些语言啰嗦,大量的空话套话填充其中。

上面是对一些情况进行分析,同时这些情况在其他的考生中也有存在。如果有类似情况的考生要改正自身的一些错误的观点。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可以有所转变。

上一篇:小偷的幽默名言下一篇: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