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提问问卷体会

2024-09-1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课堂教学提问问卷体会(通用11篇)

课堂教学提问问卷体会 篇1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这是一份不记名调查问卷,对你们不会有任何影响,请你们按照实际情况认真填写,谢谢。

以下问题都是针对英语课堂提出,请你根据自己的初中英语课堂,认真回答题目,谢谢。

1.你觉得老师在英语课堂上经常提问吗?()

A:经常B:偶尔C很少

2.在英语课堂上,你觉得老师经常提问哪些人?()

A:成绩好的那几个同学B:成绩不好的那几个C:大多数同学

3.在英语课堂上,老师的提问方式是?()

A:随机抽取同学回答B:固定提问几个同学C:按号数提问同学

D:依照座位顺序提问同学

4.你喜欢英语老师的提问方式吗?()

A:很喜欢B:一般喜欢C:不喜欢

5.你喜欢被老师提问到吗?()

A:很喜欢B:喜欢C:不喜欢

6.如果知道答案你会主动回答问题吗?()

A主动B:不主动C:被迫回答

7.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对你重要吗?()

A重要B:偶尔重要C:不重要

8.你觉得老师的提问对于课堂的学习以及你精神的集中有帮助吗?()A:很有帮助B:偶尔有帮助C:没帮助

9.如果老师只提问固定的几个同学,你有没有感觉到自己被老师忽略?()A:很失落B:有时候会C:一点都不会

10.你觉得哪种提问方式能取得更好的课堂效果?()

A:提问全班大多数人B:提问成绩好的同学就好了C:不提问

11.假如你成绩一般,你喜欢老师老是提问那几个成绩好的同学吗?()A:喜欢,老师省事,你也省事B:不喜欢C:无所谓

12.你觉得老师提问的题目类型对你想不想回答老师的问题重要吗?()A:很重要B:偶尔重要C:不重要

13.你希望老师在你回答完题目后,对答案进行解释吗?()

A:很希望B:希望C:不希望

14.如果知道老师会提问到自己,你会?()

A:很认真听课,找出所要回答问题的答案B:无所谓,提问到就随便回答

15.你觉得老师提问的问题老是太难,你回答不出来吗?()

课堂教学提问问卷体会 篇2

一、提问目的性要强, 切忌随心所欲, 无目的性和针对性

某初中物理教师在讲“欧姆定律”的应用时, 突然话锋一转:“对了, 请问同学们, 还记得电阻的单位吗”学生答:“欧姆。”“同学们想想, 欧姆是哪个国家的人他发现欧姆定律期间是从事什么职业的”这一与此时所讲教学内容并无十分密切联系的提问, 使学生思维突然转轨, 打乱了原有教学进程, 致使课堂教学不和谐, 影响教学效果。

二、提问应少而精, 不能追求有问有答、课堂热闹

某教师在讲授完惯性定律后,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中提问:一切物体都具有什么生:惯性;师:物体的运动需不需要力来维持生:不需要;师:要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必须施加什么生:力;师:量度物体惯性大小用什么物理量生:质量。学生几乎都不用通过思考就立即回答了, 整堂课表面看来热热闹闹, 气氛活跃, 实则流于形式, 肤浅, 华而不实。这样的提问对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没有任何益处。

三、提问问题要具体, 要避免过于笼统或虚无缥缈, 琢磨不定

某教师在复习牛顿三大定律时, 提问: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三定律谁的作用更大没有牛顿第二定律行不行对诸如此类的问题, 学生的思维难以展开, 他们不知朝什么方向思考, 回答就很困难。显然, 这样的提问教学效果是不会理想的。

四、提问后要注意停顿, 留时间让学生思考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回答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学生必须经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对问题作深层探究和多向判断, 并选择比较准确的语言, 尽可能对问题作出完满的富有创造性的答复, 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有些青年教师提问后没有停顿, 立即点名学生回答。有经验的教师, 根据自己所提问题的难易度, 提问后都要作适当时间的停顿, 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后, 才要求学生回答。可见, 问后停顿是必要和值得的。没有问后停顿, 学生仓促回答也就难以做到准确和全面, 当然也很难达到提问的目的。

五、注意提问的程序, 要先提问后点名

有的青年教师提问的程序是这样的:下面我请同学们回答问题, 被叫到的站起来。这时学生大都心理紧张, 注意力高度集中, 等待提问。但当教师一叫出某学生的名字时, 其他学生就大松一口气, 对教师接着提出的问题和被点名同学的回答就不很专心地听了。这实际上只有那一个被点了名的同学在认真地思考和回答。

经验丰富的教师提问程序一般是:“下面我提一些问题, 看谁能回答。问题是这样的……”此时全体学生都会集中精力听, 积极思考。在学生思考了一定时间后, 教师也不急于指定谁回答, 而是先说:“被叫到的同学请站起来答, 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回答, 说得对不对, 稍后请大家评价或补充。”这样, 被指名的同学回答时, 其他同学都会专心听。被指名的同学答完后, 有些同学就会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提问程序就抓住了学生的心理, 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六、提问不能只注意结论, 而忽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考查

有的青年教师设计的提问往往偏重于结论, 如问“对不对”“答案是什么”“哪一个错了”而很少问“为什么这个是对的”“你为什么这样答”“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其实后面的问法更可以起到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相互交流思路的目的。思路往往比结论更为重要, 因为只有学生学会思考, 才能掌握获取知识的本领。理科教学尤其应扭转偏重结果而轻视解题思路的教学思想。教学实践中常发现这样的情况, 答题的结果虽然一样, 但学生思考过程的优劣却有很大的差别。教师应注意对学生智力活动的评价, 使学生认识到思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对于那些思路简捷巧妙, 概括水平高, 有独到见解的思考方法应给予积极的肯定, 以达到提高学生思维水平的目的。

七、提问答案多样化, 不只求正确解法或标准答案, 排斥求异思维

有的青年教师期望学生的回答能与教师或书本上的所谓“正确”或“标准”说法一致, 如有的学生回答的不一样, 还未等该生说完, 教师就急切地打断:错了, 不用说了。接着点名另一同学回答或自己把正确答案全盘托出。其实, 学生的回答与正确的思路、标准的答案南辕北辙这种情况是难免的, 关键是教师要正确对待, 即使学生的回答是完全错误的, 教师也应听他说完再给予评析, 说不定他的这种思路在全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另一方面, 有些学生的回答乍听起来荒诞不经, 但其中却恰恰隐含着别出心裁的想法, 富有创造性的思路, 如若教师轻易否定, 这不正把创造之花、异想之苗给窒息扼杀了吗事实上,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善于提问学生, 而且要鼓励学生对所谓“正确的解法”、“标准的答案”提出不同的看法, 善于发现常规之外的东西, 提倡求异思维, 这恰恰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一环。

八、通过提问得到的学生学习情况的信息反馈, 注意不流于形式

如某青年教师为了解学生对“电场强度”、“电势”、“电势能”等概念掌握的情况, 提问学生:“什么叫电场强度什么叫电势什么叫电势能”听完学生流利的回答后, 教师颇为满意, 接着转入另一课题。其实, ”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即使回答得很“圆满”, 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表面的反馈, 而他们究竟理解得如何却不得而知。如果把问题改为:一电子射进入图所示的电场中, 先经过离下板1/3d的a点后, 再经过离上板1/3d的b点, 问a点的场强、电势和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各为多大电子从a到b, 场强、电势、电势能三者如何变化回答这样的问题靠死记硬背概念是不行的, 学生必须根据场强、电势、电势能的特点、联系与区别, 在深入理解其本质的基础上, 通过逻辑思维才能把问题答出。这样的反馈才是一种实质性的反馈, 才能作为教师对教学过程调控的依据。

除了上面所说,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 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 既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 又要兼顾大多数学生智力水平。

2.问题应有主次、轻重之分, 紧扣教学内容和中心环节, 恰当选题。

3.问题要有探索性, 通过问题的设置,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分析, 学会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4.态度诚恳, 切勿简单生硬。课堂提问既是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巩固, 又是师生情感的交流, 教师要语言亲切, 注意倾听学生发言, 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总之,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只有掌握了提问的技巧才能更好地上好每一节课。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点滴体会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恰当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按照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的思路,对于帮助他们一步步理解课文重点、突破难点、活跃课堂气氛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课堂提问,一定要精,“满堂问”尽管会使课堂气氛显得很活跃,但不一定能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应该精心设计问题,掌握提问的技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提问要适时

首先,课前可以借助提问导入新课,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新知识,这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兴趣。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界信息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这就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时刻处于轻松自如的情绪中,使他们的思维达到最佳状态的发挥。

例如,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导入新课:“针对狗咬人这件案子,警官奥楚蔑洛夫是怎样判决的?”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地在课文中寻找答案,从中发现,奥楚蔑洛夫态度的多次变化,再进一步分析态度变化的原因,原来是围绕“狗的主人是谁”在变,于是,人物的形象就突出了,学生学习时很活跃,教学效果也好。

其次,课后总结提问也不容忽视,它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补救,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精心设计问题

“随问随答”“随口而问”的危害已年深日久,繁杂、琐碎的提问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相反还会成为桎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枷锁。因此,我们应有强烈的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设计出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少而精的问题,问题的难度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尽量使每一个被提问的学生回答成功。问题太简单或太难,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一个有经验的教师,不应轻易放过任何一次提问,要尽量帮助每一个被提问的学生圆满地完成任务,这既是对被提问学生的鼓励,也是对全班学生的鞭策。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孔乙己》一文的教学,可设计这样的三个问题:(1)说说孔乙己与酒;(2)说说孔乙己的偷:(3)要是孔乙己没有读过书,他的结果会怎样?通過前两个问题,学生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爱好以及他的本质已经掌握,再通过第(3)个问题的思考、讨论,有的说,他背定会成为一个普通的农民,过着清贫的生活,因为他心地善良;有的说,他可能会成为一个流浪汉,因为他好喝懒做;也有的说,他可能会成为短衣帮中的一个,去嘲笑酒店里另一个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但无论如何,他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夹在两类人之间,受尽人间的嘲笑和凌辱,精神上遭受这样大的伤害。至此,学生就明白了,造成孔乙己悲剧的是万恶的封建科举制度对旧中国读书人的摧残和毒害。这样的问题,真正启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课堂效果很好。

三、明确问题的答案

针对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因为回答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尽管他们的答案可能有些不全面乃至错误,教师,也一定要积极地给予评价:“你说的有一定道理,只是不够全面。”等等,切忌不要挫伤他们回答问题的枳极性,只要不使学生的回答漫无边际,正误不分就行。

总之,课堂提问的技巧很多,关键是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真正发挥好启发提问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课堂教学提问问卷体会 篇4

为了解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提问情况,更好的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题组在我校初

二、初三学生中开展调查问卷。其中参与的学生初二共149人、初三共143人,设计的问题共10个,全部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另外,还请学生就未涉及的问题、自己的想法、建议写成书面材料。现对调查问卷相关数据简要分析如下:

调查结果归纳

问卷调查显示:

1、学生对物理课非常有兴趣的占30%,兴趣一般的占47%,有的有兴趣,有的没有兴趣占23%。

2、认为能通过物理课堂问题的回答提高学习物理兴趣的占49%,一般的占48%,不能提高兴趣的占3%。

3、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时靠自身较强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占57%,靠老师的点拨的占28%,靠同学提醒的占15%。

4、在老师提问中不想老师先指定人后提问的占67%,先提问再给一定时间思考后再让回答的占75%,想老师先指定人后提问的占8%。

5、在老师提问时愿意回答的的占37%,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后再回答的占55%,想听其他同学回答的占6%,不想回答的占2%。

6、认为在回答问题后,老师能说激励语的占55%,回答错老师应该纠正的占33%,能接受不说任何话的占8%,没有想法的占4%。

7、认为老师的提问能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的占55%,不能体现重难点的占30%,对自己没有帮助的占15%。

8、认为喜欢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的占13%,在课堂教学中喜欢互动交流的占67%,喜欢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当点拨的占14%,没有想法的占6%。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分析后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老师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方式及提问的时机都是有着比较高的期望,也可以看出老师的提问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技能。针对反应出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㈠、课堂提问的方式

1、材料的运用情景的创设

学生更喜欢教材以外设置的情景材料,而且材料展示的方式应该多样化,不仅有文字材料,还应包括图表、影像等。

2、学生的反应和回答

绝大多数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希望老师提问的对象能是全体学生。大多数希望通过独立思考来解答问题。

3、问题的设计和展示

学生希望老师的提问与实际生活多联系,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提问回答的方式也可以以活动的方式来进行。特别是增加多媒体的运用,扩大信息来源,增强信息的时效性、新颖性、趣味性。

㈡、课堂提问的内容

1、问题的难易程度

多数学生喜欢经过思考能回答的问题,问题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难度太大。

2、问题的目标要求

学生希望更多的关注理解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不能单纯是知识的再认、再现。

㈢、对学生的回答如何评价

1、学生的自我评价

大部分学生认为能回答一些,但不够完整。因此,对于学生的回答应以表扬、肯定为主,切忌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

2、学生回答不符合要求时,老师的做法

学生希望老师帮助他们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答案。老师既不能拔高对学生的要求,也不要急于给出正确答案,而是要重视思路、方法,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

对学生反馈意见的总结反思:

1、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做到因材施教,反对一刀切。

2、注重与高考的衔接,像高考靠拢重视新材料、新情境、新视野、新角度,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科能力,适应新高考的形势。

3、以能力为核心,重视基础,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提问问卷体会 篇5

最近认真拜读了《课堂提问的艺术——发挥教师的有效提问技能》这本书后,我觉得深受启发。这本书非常有特点,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研究经历,回答了“发展教师提问技能的金钥匙是什么”?提出教学策略——为理解而教学,让学生开动脑筋。教学策略强调学生的概念思考和学生回答在组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教学策略可以发现学生在想什么,以及他们是如何生成自己的想法或观点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再是机械地记忆教材或教师界定的内容,而必须结合个人经验或已有的知识来组织自己的语言,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想法或观点及其理由,形成自己对教学内容的个性化理解。

作者通过丰富的教学实例,向我们呈现了课堂提问的艺术,从教师如何提问和提问如何影响教学实践两个方面,将教学策略的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提一个漂亮的问题?但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还有很多的难度,提问视乎也只是教师完成教学环节的某一环节,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在课堂教学的“提问——回答——反馈”的环节中,提问由谁主导,反馈由谁进行,直接影响着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我翻阅了大量的优秀教案,并观看了许多优秀教师上的示范课,发现几乎所有的课堂提问都是由教师严格、有序地主导来控制着的。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为什么没有强烈的提问意识呢?是他们没有疑难需要教师帮助,还是有其他阻碍提问的因素?我在学校进行调查,找出的原因如下:

1、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差;

2、教师不鼓励学生提问题;

3、学生不敢问,不好意思提问,怕被同学们看不起,等等。这其中既有教师的问题,又有学生自身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那么这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是谁发现的,是谁提出的,这是一个以谁为教学中心(教学主体)的问题。我发现,不管是普通教师还是名教师,问题是教师事先在教案上设计好的,教学时,教师一个一个提出,而学生,只是等待着老师的提问,并用一种标准答案回答老师。

我们成天高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为什么不让学生去设计问题,然后由学生问,老师答呢?课堂提问双方为什么不能倒换一个位置呢?长期以来我们课堂教学积习甚深,在课堂提问上已是“病入膏肓”了。

首先,“老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我们的老师在备课时已把问题想得很细,一个一个在教案上列得清清楚楚,教学又以教案为准,不敢越雷池半步,谁去发现问题已由教师包办了。即使有一个”“质疑问难”的教学环节,也只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重大问题已由教师提出并解决了。

其次,“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已在实践操作中驾轻就熟,甚至很多教师玩得炉火纯青,学生的思维已被训练得出了定势:问题不是都装在老师的头脑里了吗?老师自然要向我们讲明白的,毋需再费心思。没有探究意识也就养不成探究习惯,时间长了,学生自然缺失了问题意识。

第三,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都是在一种预设的、固定的、程式化的轨道上运行,老师亦步亦趋,毫无生发开来的胆量,如果学生冒然提出一个问题,教师生怕节外生枝,打乱自己的步骤,耽误了时间,开明一点的老师用“你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来夸奖一下,其实不作任何“纠缠”。有的老师却满心厌烦,说学生问题离奇、与教学无关,并告之“以后不要再胡扯”,弄得学生胆战心惊,以后谁还敢再“胡扯”?

爱因斯坦说:“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今天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提问意识又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由教师提问为主导向学生提问为主的转变呢?

首先教师应为学生大胆提问创设一种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当学生所提的老师看来幼稚时,也许是学生灵感乍现,老师要多一点容忍,少一点讥笑;当学生所提问题让老师难堪时,要多一点理解,少一点责备;当学生为了表达一个问题急得面红耳赤时,要多一点鼓励,少一点不耐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象或别出心裁的念头。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应着力创设一种引发学生主动提问的情境。如在教学中,可让学生事先预习,课堂上由有疑问的学生提问,而其他同学可以解答,意见不统一的还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这样课堂气氛会空前浓厚,学生就会在“提问——解答——辩论——得出正确结果”过程中,体会一个探索者的成就,让学生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就感。

第三,注重教法改革,大力倡导启发式、研究式、问题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己去揭示题意、探索知识、发现规律、归纳学法、评价效果;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表不同见解、敢于辩论、纠正别人错误的独立性;求同存异,发现别人未发现的问题,探索新途径、新视角的创造性。但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注意一些技巧也还是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

教师的有效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要求学生有创新思维,教师就必须先有独特的课堂提问设计。没有好的课堂提问是老师课堂上随口问出来的。都是预设出来的。教师的提问,要激发出学生的思维,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

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课堂提问的目的必须清楚、明确。教师有目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历史的动力。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可设计复习型提问、理解型提问、应用型提问、评价型提问等等。

提问一定要有启发性。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还能促进知识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取决于课堂提问是否具有启发性。通过提问、解疑的过程,达到诱导思维的目的。提问时,要设计展现思维过程的提问,不仅强调学生知识记忆理解,还要强调学生分析理解的过程。问题提出后,适当停顿,给学生思考时间,以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学生答完问题后再稍停数秒,往往可以引出该生或他人更完整确切的补充。

提问务必强调有效性。课堂提问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的为核心展开的。只有适度的提问,恰当的坡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提问时还应尽量避免那些“对不对”之类的提问,以及由此引出的简单答复。有些课堂上“热烈的气氛”,只是学生揣摩教师心思,投其所好的齐声应付,并非整体性的真正参与,有时甚至掩盖了真正的无知,这样的提问是无效的。

课堂教学提问问卷体会 篇6

内蒙古赤峰市克旗宇宙地镇中心完小 崔景瑜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花,思维又应从问题开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的问题,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需审时度势、多方引导,尽量使每一次提问都具有实效,从而提高课堂效果。

教师在提问时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原则:

一、准确性原则

课堂提问的语言要科学、准确、规范、明了、具体,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不管学生能不能做出准确的回答,都要让学生清楚问题提出的实质是什么,这点是课堂提问的表述所必需的。另外,提问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和激励性,使学生一经被提问,就能积极地投入到捕捉正确答案的思维活动中去,最终做出正确的回答。

课堂提问的语速要适当,问题提出后要作适当的停顿,以供学生思考。若学生感到困难,应给予适当点拨提示。在一节课的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紧张程度是不同的。如:在上课初期,学生的思维处在由平静向活泼状况发展,这时教师可以提问些回忆性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参与讨论问题的意识。当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活泼的状态时,可多提些说明性和评价性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分析和理解教材内容,使学生经过思考,得出完整、正确的答案。如果答案不够全面、正确、深刻,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将学生引向正确的思维之路,使其对问题达到较全面的理解,再做出正确的回答。

二、针对性原则

课堂提问的目的性明确、针对性强,是指设置的问题直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果漫无边际地进行提问,即使所选的问题再精彩,也完成不了教学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过程中,加大力气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挖掘各种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多种水平的问题。另外,提问要疑而不难、引人入胜。过难过深,会使学生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过易过浅,则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提问的难易应该控制在学生经过听取老师讲解和自己一定的思考后能够回答出来的程度。课堂提问应尽量形成系列,环环紧扣。对于主要教学内容中易混淆、易出错的知识,应通过提问来加以区别和澄清。那种无准备的盲目的频频发问,脱离重点难点的无意义乱问,不仅不会带来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往往会干扰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注意。

教师应该深刻体会:一个好的提问应该包含广泛的基本知识,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难度深浅得当,与其他问题关系密切,有较大的引申余地。问题答案灵活而不呆板。所以,课堂上的提问看似随机应变,实际上功夫在课堂外。这就要求教师既备教材、备教法,又要备学生,按照教学规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三、普遍性原则

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有较大的辐射面,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少数尖子学生。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设问,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教师与学生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在民主融洽的气氛中解决问题。这也是既要照顾点也要照顾面,以点带面,培养优生,转化后进生,从而达到共同提高,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要做到这些,首先提问时对应答人数要有量的要求。每个问题根据难易及重要程度提问1——3人,形成一种讨论的氛围;每节课要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回答,特别要考虑中低程度学生的参与面。课堂提问不能满足于个别学生的回答。对个别学生的回答,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要考虑这种答案与全班大多数学生的理解是什么关系。如果个别学生的回答需要纠正,那么就要考虑他所存在的问题是否代表着多数学生。其次,提问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思考,切忌先指名再提出问题。

课堂教学提问问卷体会 篇7

一、让学生从不提问到敢于提问

学生不敢提问题,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为有的学生的年龄小或智力比较差,他根本没有认真去读课文,也没有想要弄清什么,就不会提问题;有的学生因为胆量小,又怕提不好让同学笑话,特别是五、六年级的学生。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我首先从思想教育着手,让学生明确提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知道,通过提问能够让他们弄清還没有掌握的知识,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再者,对于学生的提问我们要做出客观的评价,如果因为学生第一次所提的问题与课文无关或者是很简单的问题而横加斥责,这样会打击他们提问的积极性,要想让学生第二次提问题就难了。所以,当学生在课堂上不管提什么问题,提得好不好,我们作为教师的要先给予肯定,然后针对问题的好坏给予分析,好的适当表扬,不好的的加以引导,让问题走向正轨。这样坚持下来,学生对提问就会慢慢地感兴趣。另外,我还建立了奖励的竞争机制,对于在一周以内课堂提问比较积极,对于提的问题比较好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虽然奖品不多,只是一支铅笔或者是一本笔记本,但是同学却乐悠悠。通过一系列的引导,学生也从不提问题向敢于提问题转变。

二、让学生从提不好问题到提出好问题

课堂上,学生愿意提问题是一件好事,没有一个教师不希望学生不提问题。

尽管上公开课时,有的教师怕学生提的问题闹笑话或让教师为难而造成僵局,进而影响了公开课的进程,但是上公开课毕竟是少数的,也不必为此而影响学生的提问欲望。作为教师,我们要有教育智慧,对所教的内容进行预设,合理地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那如何让学生提好问题?课堂上,有的学生好表现,因此他们在提问题时不假思索,提的问题跟课文无关,这时我们可以告诉他,“你提的这个问题有点不妥,是不是再想一想,然后再提?”还有要重视学生的读、疑和悟的能力培养,让学生在朗读中发现问题,进而通过提问、释疑,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教学《当代神农氏》一文时,我就抓住课文的关键段和关键句,让学生先读,然后再提出问题,学生通过阅读,心中就会产生疑问,有疑问就提出来,提的问题就不脱离课文,又能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还有,教师可以以疑带疑。如,在教学《泊船瓜州》一诗中,教师会就“绿”这个词对学生提出疑问,让学生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以后再学习《暮江吟》一诗,学生就会提出:“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为什么不用“照”?这个问题就提得很好。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就会做到提问题有科学性,有实效性。

三、让学生形成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我觉得,光让学生敢提问题,提好问题还是不够的。因为,我们不管是做什么事情,只有当他有意识并形成习惯之后,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并把事情做好。同样的道理,关于学生提问题这件事也是一样的。生活是我们的老师,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所以,我们不应只在语文课堂上要让学生敢提问,提好问题,在生活上也要让学生有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这样才有利于语文教学。如,平时教师要让学生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多看新闻、报纸,了解外面发生的情况,多思考,多问个为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如果学生能够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学生慢慢地就会形成问题意识,养成好问的习惯。

课堂教学提问问卷体会 篇8

— “长丰县第二期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体会

(沛河中学胡江淮)

2010年5月13日至5月16日,对我来说是一段非常难忘的日子。因为我有幸赴上海参加了“长丰县第二期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研讨活动。首先要衷心感谢县局及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其次要感谢教研室翟主任等几位领导的精心安排。四天中,我们认真聆听了上海交大和华师大的五位国内知名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尤其是听完上海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王秋海教授的《课堂教学技能的微格分析》后,使我顿有如沐春风,再享春晖之感,其中最让我产生共鸣的是课堂教学技能中的“提问技能”。作为一线教师,近年来,上了不少公开课,也深入课堂听了大量的随堂课、公开课、观摩课等,课后交流时大多数教师都有这种感觉:许多学生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堂讨论气氛不够热烈,启而不发,呼而不答,这给数学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如何有效地优化课堂提问,在当今以学生为主、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新课程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在这里,我就结合王秋海教授的《课堂教学技能的微格分析》中的提问技能和我们课堂中的一些提问现象谈一下自己的一点肤浅体会。

一、当前数学课堂提问的误区

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问题提出后,半天没有反应,出现一段长时间的沉默;而当教师点名让某同学作答时,该同学也不愿开口,只是支吾以对。尤其这种情况出现在开公开课时,会让教师因担心教学进度完不成,或课堂气氛不活跃而惊惶失措,急得满头大汗,要么自问自答下去,要么责怪学生不配合教师。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使得学生不会回答。有的教师提问超出学生知识范围,大而空;甚至未开讲,就把需要深化的内容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学生无所适从,只能面面相觑,目瞪口呆,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导致学生思维断层,“跳来跳去够不着”,这样提问毫无意义。

(2)教师的问题表述不清楚,学生不知如何回答。

比如教师在复习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步骤后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解应用题的关键是要抓住什么?

有学生回答:我觉得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抓住应用题解题步骤。

也有学生回答:我觉得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抓住数量关系。

老师问:那到底关键是什么呢?

(学生一阵沉默。)

一个提问,它必须是准确、具体、不产生歧义的。这位教师在复习了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步骤后提出了“解应用题关键要抓住什么”的问题,而根据刚才的复习,答案可以有两种:一种是抓住数量关系,一种是抓住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因而一问下来,学生左右为难,无所适从,时间在沉默中被白白浪费掉。

(3)教师提问的用语不当,学生不愿回答。

课堂上,教师经常这样问学生:“这个问题谁会?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会的请举手。”这样的用语就非常的不准确,学生答上来是理所应当,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如果回答不上来,说明连这样“非常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其他的知识可能更不会,学 1

生的自信心严重受挫。一些尖子生也不屑回答这样“非常简单”的问题。既然“非常简单”,让那些学困生回答好了。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鼓励,效果就不好。而有的老师说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这样说也不好,既然是“非常难”的问题,学困生就不愿思考了,反正我答不上来;尖子生回答后,感觉非常容易,易产生骄傲情绪,不能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要轻言:“这是一个‘非常简单’或是‘非常难’的问题。”而应该说:“这个问题谁会,请回答!”如果回答得对,是难的问题应该鼓励:“这么难的问题都能回答上来。”如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非常难,不会也是正常的。”而真正简单的问题就不要问,以免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

(4)学生没有时间思考提出的问题,便急于让学生回答。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需要时间来思考问题的,沉默对于学生而言至关重要。而我们通常在讨论中很少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大部分的课堂讨论中,学生只有几秒钟的时间就必须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作出反应。其实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堂上认真独立思考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所以在有些时候保持沉默是教师的最佳选择,这对提高学习效果具有巨大的作用。

二、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基本原则

1、提问要讲究目的性原则

为什么要问。预先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目标:或为引入新课,或为教学前后联系,或为突破教学难点,或为引起学生争论,或为总结归纳,等等。

例如,在讲“三角形边的性质”时,针对总结归纳三角形边的性质,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如果任意给出三条线段,它们一定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吗?”

通过此设问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及动手操作,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边的性质,开拓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分析、总结能力。

2、提问要讲究启发性原则

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还能促使知识内化。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发挥的程度,因此课堂提问必须具备启发性。

3、提问要讲究新颖性原则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教师设计提问时,要充分顾及这点。提问的内容要新颖别致,这样就能激起他们的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创造出一种新鲜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情境,使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和接受的信息相互冲突而产生心理失衡,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得到迸发。

4、提问要讲究全体性原则

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在于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维活动,要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准备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应置大多数学生而不顾,而形成一对一的回答场面,或只向少数几位学生发问。不要先提名后提问,也不要按一定次序轮流发问,教师提问的机会要平均分配给每一个学生,即使提问个别学生,最好是先提问后提名,好让全体学生共同思考,这样带来的效果就不同。

例如,我校一位老师在《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中的一个片段:

教师先让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三根塑料吸管,长度分别为13cm,9cm,6cm,结合情景,设计了如下一些问题:

问题1:“这三根塑料管能首尾顺次连成一个三角形吗?”

(通过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这样的三边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问题2:“三根都剪去2cm后,还能首尾顺次连成一个三角形吗?”

(通过现场的实物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问题3:“最短边再剪去2cm后呢?”

问题4:“怎样的三边才能首尾顺次连接成一个三角形。”

(在上面三个问题的基础上,第四个问题就能顺理成章地解决了。)

体会:一环扣一环的问题,循序渐进地推出三条线段的三种不同关系,全体学生都可以借助于最直观的现实体验,对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不仅引导出三角形三边应满足的条件,而且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层层递进,使学生的思维活动更深更广。

三、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

(1)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趣式提问

恰当的提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沉浸在思考的涟漪之中,成为“好知者”;又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思考的乐趣。此处之石即教师之“问”,激起之浪即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新课导入中我设计了一个“猜年龄”的游戏

[师]你们只要按我的要求算出一个数,老师就能猜出你们每一个人的年龄!

[生](有少部分学生轻轻地说)不可能

[师]请你把你的年龄乘以3减去7,最后除以2,然后说出运算后的结果!

[生](争先恐后)

19、17.5、16

[师] 15岁、14岁、13岁

[生](学生对老师赞不绝口,佩服得五体投地)

[师] 你们想知道秘诀吗?

[生](异口同声)想„„

此时,老师告诉他们,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他们也能猜出他人的年龄。这样一来,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听课劲头十足。

(2)投石冲开水底天——启发式提问

提问启发,把握时机最重要。非到学生“愤”、“悱”之时,不可轻易提问。因此要求教师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准确把握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洞察学生心理,善于捕捉时机。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要注意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循循善诱,方能鼓起学生的信心,通过分层启发,才能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提问难度大都巧设在学生“跳一跳,摘到桃”的层次上,从而把学生的注意力、想象思维引入最佳状态。

例如,我在《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中,用分割的思想启发学生获得n边形的内角和公式180°(n-2)的教学片断:

[师](用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分割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及n边形得出公式后)“大家还能再用分割的方法,得到这个公式吗?”

[生1]:在多边形内任取一点,由这点向各顶点连线,有几条边就能分成几个三角形,这些三角形所有内角和为180°。由于以点p为顶点的周角不属于多边形的内角,应从中减去,从而得出n边形的内角和是180°(n-2)。(欣赏的眼神)

[生2]:“老师,我们有第三种方法”。并走到黑板前画图讲解,只见她在黑板上画了图,又在其中一边上取一点p,然后向各顶点连线,也得到了多个三角形,分割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比边数少1,所以这些三角形所有的内角和为180°(n-1),由于所有三角形的其中一个顶点都在点p上,组成一个平角,不属于多边形的内角,应减去,因此,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80°(n-1)-180°,即为180°(n-2)。(掌声)

[生3]:“我第四种方法有了!”另一位同学快步地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多边形,在多边形的外边取了一个点p,然后从点p向各个顶点连线,这样,就可以得到(n—1)个三角形,这(n—1)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n—1),其中多出了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应减去。n边形的内角和就是:180 °(n—1)-180°=180°(n-2)(长久的掌声)。

反思: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还能促其知识内化。如果“一语道破天机”,定会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思维能力培养更无从谈起。

(3)眼前一亮豁然开朗——新颖式提问

例如,在“求矩形面积的最值问题”专题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师]周长一定时的长方形面积的最大值是什么情况?

[生]正方形的时候!

[师]若一边靠墙,其余三边总长为60米的长方形面积最大值是多少?

[生]很多同学根据原有经验,马上说:“也是正方形时的情形。”

[师] “那么最大面积是多少?”

[生] 60÷3=20,最大面积S=202=400。

[师]“老师如果能根据题目中的条件,设计出一个面积大于400的长方形呢?”

[生]情绪高涨,迫切地希望知道我的结果。

[师]“如图,当垂直于墙的这一边长为12,另一边长为36时,长方形的面积为432,大于400。”

[生]这时,部分同学开始寻找比432更大的。

[师]“长方形面积的最大值到底是多少?我们应该怎么求出这个最大值呢?”

带着问题,师生共同完成了如下探索过程:设垂直于墙的边长为x米,则矩形的面积S=x(60-2x)=-2x+60x=-2(x-30x)=-2(x-30x+225)+450=-2(x-15)+450,所以当x=15时,矩形的面积最大,为450。这个信息与原有的知识发生了冲突,在学生脑海中激起了思维的浪花,从而把知识的甘泉注入到他们的心田。

(4)何处高楼雁一声——诱思式提问

诱思式提问注重诱导、注重思维纵向的延伸,目的就是要将学生带入这种境界,引发学生探索、思考。因此,诱思式提问要加强问题的深度和难度,唤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当然,提问也要控制难度,保护学生探索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例如,在沪科版七年级下册《乘法公式—平方差》的新课导入环节,我精心设计了一则“请你评判”的故事:

张三租了李四的一块边长为x米的正方形土地,有一天李四找到他说:“我把这块地的一边减少5米另一边增加5米,继续租给你,你也不吃亏,你看如何?张三立即点头应允。

假如你是故事中的张三,你会答应吗?请说明理由。

感受:通过故事情境中 “张三会不会吃亏”的分析(多项式乘法的回顾),诱发学生思维,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了。学生急于想知道猜想的结果是否正确,教师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将生活问题转变成我们熟知的数学问题,这一问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们开始了新知识的探索。

总之,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在现今动态生成型的课堂中,我们要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过程、内容、角度和表达,充分发挥提问的效能。换个思路和角度,同样的一个问题,在第一个学生回答之后,老师可以这样问第二个学生 “你是怎么想的?”、“你还有补充的吗”等。简单的一句话,却能有效地深入学生思维的源头,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还能有效地给其他学生一个暗示——别人回答问题的时候你不但要认真听还要积极思考。当然,高效能的提问类型有多种,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课堂有不同的提问策略,不同的提问策略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能。日常备课时,倘若我们能依据教材资源,结合自身实际,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采用不同的提问策略,精心设置每一个问题,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收到预期的成效。同时,倘若我们还能坚持课前、课中、课后反思的习惯,及时总结自己在问题设置、提问过程、提问效能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并能不断加以发2222

问卷调查心得体会 篇9

系别:经管系

班别:建筑专12班

学号:2012210225

姓名:周德寒

在课堂上,老师传授给我们先进的理论知识,教给我们专业技能。但是,这些都来自课本,源于前人的研究总结。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授的有太多是抽象的东西,不易去理解把握。记得曾经收获这样一句话:“大学老师给予我们的仅是一棵鱼竿,如何钓到鱼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的确,在知识经济迅速腾飞的今天,在终身教育时代已经来临的时刻,一个人要想在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后有所作为,那么现在就得学会求知,自觉主动去求知,敢于去探索钻研。

市场营销问卷调查心得体会 篇10

会计10-3

李婧妤

100824227

我们小组做这次的大学生消费习惯调查,从国庆节后就开始了。经过6周时间的大学生消费习惯调查的教学实践。我们小组积极参与与互动,让我们学以致用,从理论到实际两者有机结合,真正提高我们的学习兴趣,具有良好的学习效果。

从我们发现问题、确定主题、设计方案、问卷设计、整理分析数据和撰写调查报告以6人组成的团队进行的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调查活动,充分发挥了我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锻炼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虽然在实践的过程中碰到了很多钉子,对实践的内容没头绪,制作过程不知道该如何着手,得出的数据不知如何分析…..种种的问题困扰我们时,我们不但没有泄气,反而这更让我们振作精神对待问题。我明白这些挫折是为了让我们有个更完美的问卷调查。这次活动,让我知道:梦想与现实真的还有好长的距离,也让我知道遇到困难和坎坷,我们要迎难而上学会思考寻求解决的方法,而不是一味的退缩和逃避。逃避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只会把问题越积越厚,最后,压跨自己。

对于大学生消费习惯调查的教学实践,利用了理论和老师提供的帮助,去应用和创造,发挥了我们的优势,丰富了我们的教学。经过这次充满挑战机遇的教学实践,锻炼了我们的问卷调查,提高了我的社交能力,写作能力,更让我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我还学会了遇到困难该如何面对并去解决,这让我提高了分析能力。此外,还让我巩固了专业知识,学会了如何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之经过这次的实践,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前从未学到过的知识。让我开动了脑筋并投入到此次调查活动中,积极发挥了我们专业的优势和从市场营销学课上学到的知识。

课堂教学提问问卷体会 篇11

2011年11月26日,我带着我们组共同设计的问卷到东肖开发区进行问卷调查。这一过程的问卷调查的所见所闻,加深了我对农民工的理解。来自农村的我,本以为对农民的生活状况已经算挺了解的,然而,通过这次的调查,我发现农民工与农民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的确,他们的生活都是艰辛的,虽然,我们国家的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但温饱仍然是他们的奋斗目标,他们的肩上背着养家糊口和供子女读书的任务。于是,淳朴憨厚的农民们背着大包裹小包裹怀揣着家人的期望进城打工,成为了农民工——这是我对农民工的最初理解。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人口特别是青壮年农民工涌进城市的原因:一方面是生活所迫,另一方面则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农民工成为一支新型的劳动大军。

通过与农民工的真诚交流,他们的工资虽然够他们的衣食住行,但是要以极大的劳动力和身体健康为代价进行加班加点。为了拿到更多的工资回家过个好年,他们忽视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对于这点我真的感到担忧和同情,希望他们能多注意自己的身体。走进民工宿舍,亲身体验了民工住宿条件的恶劣,和他们老板的公寓比起来简直是贫富差距悬殊啊!农民工们的生活条件比较差,缺少必要的文化娱乐活动,生活比较单调,我调查的他们一般空闲的时候打牌,或者出去闲逛,基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活动。或多或少影响到他们对生活意义的理解,人并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如果仅仅只是停留在温饱的层次,那么他的生活是缺乏色彩的,而适当的文化活动能够加深他们对生活真正内涵的理解,所以真的很希望那些老板们能举办一些相关的活动,来丰富农民工的生活,为他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调查中的这些农民工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年龄,其中跟我同个年龄或者比我小的不在少数,这时候的他们应该是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深受着文化的熏陶,跟他们比起来我真的很幸福,同样是来自农村的我们,却有着不一样的道路,并不是说他们没有能力而是他们缺少了学习的机会,这一点使我感到惋惜,而我会珍惜学习的机会,多学些本领,将来能够为大家出点力,希望这种现象能够淡去,农村里的孩子都能够读得起书,受到平等的待遇。这是其次,由于来自偏远的地方,他们绝大部分是一年回家一次,要忍受着思乡之苦的煎熬,一个人在外无依无靠的,甚至还要受着外人的冷眼相待。当然,也有些农民工在这过的还是不错的,于是他们便将家人带来在这安居乐业,他们的孩子在这边上学,受到良好的教育。

调查的过程中,很多农民工对手中拿着问卷的我避而远之,对问卷调查不感兴趣,有的工厂和公司不允许我们进入,这些给我们的工作造成了困难,原因有很多,有些厂的老板怕我们影响他们的工作,害怕我们对他们的公司造成不利,而农民工的漠不关心是因为他们绝大部分的不识字,好在他们听的懂普通话,于是我便一个一个念并解释给他们听,虽然效率比较低,但这让我更加真实的了解到他们的状况。最后终于把几百份的问卷调查完了,不过已经是晚上……

上一篇:苦难作文600字初三下一篇:关于员工自我鉴定